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考试制度改革精选(九篇)

考试制度改革

第1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财会学习》:征求意见稿提出cpa考试设为专业阶段与高级阶段两个层次,同时指出拟向考生提出实务经历的建议性要求。即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考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实质可能会限制“非从事审计实务”的考生参加高级阶段的考试。有人认为,两个阶段都发证书,第一阶段发初级证书,第二阶段发高级证书,您如何评价两个阶段两个证书?

徐经长:这次cpa考试改革,我理解它是把两个阶段看作一个整体。专业阶段6门课是测试你是否具备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水平,测试的重点就是这个,当然也包括了一些内容的改变,主要是判断有没有达到大学会计本科水平。然后高级阶段才能真正测试你到底有没有从事cpa审计实务的综合能力。这种不同阶段有不同证书的意见,是借鉴了国外的做法。这样的话,就有另外一个话题,在最终拿不到高级证书的时候,初级证书什么时候有效。征求意见稿的思路是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高级阶段考试科目应在3年内完成,也就是说高级阶段综合考试允许你考三次,如果你没有通过综合考试,那就意味着前面通过的都作废了。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取得初级证书,势必就存在一个也要界定这个初级证书有效期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个建议是比较好的。

《财会学习》:考生十分关心新旧制度的衔接问题,按照征求意见稿,需要一年的新旧并行过渡,过渡的时间上是否偏短?从考试的角度说,老考生应如何正确应对?

徐经长:征求意见稿提出,在2009年实施新制度的同时,现行制度继续执行一年,2009年首次报考的考生及曾报考但未通过任一考试科目者,须按新制度报名参加考试;现行制度下已通过部分考试科目的考生,可以选择按现行制度报名参加考试,也可以选择按新制度报名参加未通过科目的考试。如果老考生选择五门模式,那2009年必须要考完,这个过渡期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太短了,大家肯定希望时间可以再适当的延长一点。

对于老考生来说,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加强信心,大家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

《财会学习》:考试科目增加后,有考生提出来,由于国外有些国家的cpa考试每年考一次或多次,我国也要向他们学习这一点,一年考两次或多次,您认为我们是否有必要增加考试的频次?如果组织方对放开考试频次较为谨慎,您认为是出于何种考虑?

徐经长:加强考试频次,从考生角度可能是有利的,但是从考试组织者来说,有一个成本的问题。毕竟6+1模式与以前不一样,每次考试要准备两套试题,还包括考试内容、题目内容等等的改变,因此从组织者的角度上,必定要考虑组织成本的问题,所以对cpa考试这样一个全国大规模的考试,考试组织者希望把问题尽快解决为好是可以理解的。

考试方式将来可能会是机考,只有实行机考以后,才能每年考试多次。国外注会每年考多次是因为它已经基本上与托福等考试方式一致了,这涉及到我国很多技术的发展问题,包括网络技术等等方面,技术越发展,考试次数越多,考生越方便,在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过渡期,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我认为一年考两次还是可以的,只考一次对考生的压力的确是比较大的。

《财会学习》:关于“6+1”考试科目的设计思路,专业阶段新增“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高级阶段做综合测试,两个测试都是遵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的框架。由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本身比较抽象和概括,而考试范围比较宽泛,鉴于考试命题预计较为灵活,考生是否需要从现在起做一些准备?如果需要的话,需做哪些准备?

徐经长:“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这一科目,因为现在也没有这个教材,考生要准备也只能看看类似的这些教科书。我想不管以后教材内容怎么编,公司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其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等都是会体现的,所以如果要提前准备的话,建议考生可以看一些重点学科相关的大学教材,我觉得还是可以有一些帮助的。

cpa考试属于门槛很高的准入考试,准入考试对决定未来中国cpa的素质很重要,增加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就要求cpa具备这样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增加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未来的cpa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如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对很多会计业务的审计,如果你脱离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发展的背景,可能只能看到表象,所以要求cpa具备更深刻的分析能力。

http://

《财会学习》:有考生认为,因为 cicpa的业务主要在国内,所以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有画蛇添足之感,英语测试的必要性不是很强,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徐经长:部分考生以cicpa的业务主要在国内,从而建议取消英文水平测试,我认为这不是理由。我觉得应这样看,目前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都有业务,很多中国公司海外业务也日益增多,这是与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与外资建立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我们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英语方面的业务能力。当然我们现在没有这样一个统计,就是说到底有多少cpa在做一个非英文环境下的审计,有多少cpa是在做英文环境下的审计,如果统计出来,可能会确定有相当大比例的cpa就是在英语环境下从事业务,它就有英语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作为准入考试来增加提高这方面素质的要求,毕竟是决策层的一个基本态度,不管最后怎么样,有这方面的准备是符合提高素质要求的。

《财会学习》:cpa考试作为职业准入考试,在征求意见稿中,明显加入了“重视实务操作”的思想,受这种思路的影响,您认为原5科教材的内容是否会发生较大改变?出题思路和考试难度是否会发生较大变化?

徐经长:前面已经谈到,初级阶段主要测试你是不是达到一个大学会计专业本科的要求,内容上肯定会有一些变化,但我理解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现在的cpa考试本身就实务性很强,以会计为例,从考试内容、教材安排,基本上都是按照准则,准则就是规范实务的,没有准则之外理论性的内容。对于cpa考试的理解,大家的共识是认为cpa考试是一个实务性的、前沿性的,紧随我国准则发展变化最快的考试,它实际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注册会计师都是通过这个考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我认为cpa考试担负了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将我们财会领域最新的成果以最快速度反映在教材中,大学教材更新可能要两三年或者更长时间,但cpa教材每年都在更新。

《财会学习》:cpa被誉为职场金领,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cpa的执业水平受到质疑,这次改革某种程度上也是以cpa的执业能力为出发点的。您认为这种改革对改善与提高cpa执业水平有哪些影响?

徐经长:部分cpa执业水平受到质疑,中外市场都有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强调两点,第一是业务能力,cpa的业务水平有没有达到做审计的要求。我经常讲的一个概念就是cpa考试就是要考一百分,你考六十分,剩下的四十分都是假账,你把审计报告报出去就是告诉人家我是六十分的注册会计师,这是不行的。一百分才是及格,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注册会计师与医生、律师为什么在西方是最受欢迎的职业的原因,就是这三个职业有个共同的特点:要求完美,它不允许你犯错误。你作为医生犯了一个错误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也是这样,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这就是你的执业能力,会计核算都不清楚怎么去做审计,懂的还没有别人多怎么去审计别人,这是业务能力问题。第二是职业道德。“四大”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他们很清楚:我们就是服务行业,我们就是为别人服务的,服务行业特别强调信誉,是靠信誉来生存的。安达信是最典型的,大家认为你不可信了,那很自然就被淘汰了,所以服务的意识、职业道德的意识非常重要。这次改革分阶段考试,总体上有利于提高cpa执业水平,特别是综合测试,当然现在我们很难说综合测试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架构,但是我想经过专家们充分讨论之后,最终能够达到确实是提高cpa执业水平的目的。

从改革来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我国制度改革不断前进、经济越来越国际化的大的背景下,cpa考试作为一个全国统一考试,不可能几十年不变,所以改革是正常的,我们一定要用一个很宽容很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包括考生、辅导机构、大学会计教育等,都应该是以这样的态度去认识。只不过接下来我们是要讨论怎么样去完善改革,怎么让改革更体现中国cpa未来发展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刚才讲到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国际化,包括与其他国家的资格互认,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一步步达到目的。

转贴于 http://

链接二:网友热议cpa考试制度改革部分摘录

sunnykong:我觉得改革不一定是坏事。我比你们大多数人起点都低,从去年开始考试,到现在一科都没过,而且只是个大专文凭。虽然科目增多了点,门槛提高了点,但是《征求意见稿》说难度有所降低啊,对注会含金量也提高http://了很多。我们有一天考过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物以稀为贵嘛,到时候你可能希望考试20科呢。嘿嘿

乐天天:建议一年考两次,归根结底考试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不是为考试而考试。

yangyang007:对于改革的目标“将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双手赞成,但是否也应向acca那样一年有两次考试。

清溪流泉:建议通过两阶段考试分别获得证书,通过专业阶段颁发获得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专业资格证书,通过高级阶段获得注册会计师高级资格证书。

byof:希望能加入能力方面的测试,不然的话靠死记硬背考出来的会大大降低cpa的可信度。

涓涓而上:闻鸡起舞成就一生不悔天道酬勤注定梦想成真!

skyshine77:理性看待变革。坚持自己的初衷,胜利会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第2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评价 考试

应该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确实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正如报道中所言,在热热闹闹的背后,人们察觉到新课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评价制度改革的滞后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推行,评价制度已经成了新课改的瓶颈。究其原因,课程内容只不过是众多承载知识的载体之一,而内容材料往往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因此,教师怎么讲,其最终的依据便是“考试大纲”,此为其一。其二,教师依据考纲来开展教学,得到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成绩,而这恰恰是社会和上级部门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的最大依据,包括学校对自己的评价,而这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其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不一,可操控性不强,客观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所以说,像中、高考这种具有“指挥棒”性质的制度不变,意味着新课改将无法有效推进。那么,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到底何去何从呢?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评价”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新课改中,是否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考试”?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对于学业评价而言,纸笔考试是最为常用的,因为它“经济易行”、“内容深广”、“质量易控”、“比较客观公正”(蒋碧艳、梁红京编著:《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虽然考试并不是学生学业评价的全部,更不是课程评价的全部,但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对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很大,对促进或制约学生发展的作用同样也非常巨大”(杨九俊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因此,在选拔性考试盛行其道、其弊端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思考和定位考试评价,充分发挥其关注学生学业、发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需求、建立学生自信和推动师生发展等功能,就成了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课改的关键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新课改的主体在教师,新课改的根本在于改革教育制度。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课程的内容,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其根本在于改革整个教育制度,因为后者决定了前两者,改革后者的难度远大于改变前两者。要改革教育制度,考试制度改革首当其冲,那么,怎样改革考试制度呢?

猜想一:将中、高考从学校教育中分离出去,学校负责水平性的基础教育,社会教育机构负责中、高考的补习培训。中考、高考是我国最重要的考试评价制度,所以,当每年中、高考完成后,整个社会都在闹得沸沸扬扬,考好了,学校、教师便有了声誉,便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好机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改革思想都退缩到了黑暗的角落中去了,因此,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说到改革,谁都有话说,落实到实践,谁都不热情”的局面。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真正落实新课改,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把中、高考从学校教育中剥离出去,也就是将它们与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分离开来。学校主要负责学生水平性的基础教育,帮助学生夯实各方面的基础,发展爱好、特长,挖掘潜力,学生只需通过毕业水平考试,完成学业即可;完成不了,就让他重修、补考。当学生完成学业之后,自行参加中考或高考,像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一样,结果不再与学校挂钩,这样的话,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自然不会强行与中、高考成绩挂钩,而学校与教师就能够摆脱成绩方面的最大桎梏,也就能够有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猜想二:改变高考科目大一统的形式,实行分专业、分类别的联考或合并联考,高校实行自主招生。“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要继续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自的原则”,“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要将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在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高考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进行的选拔性的考试,所以,我们在保证其达到中学毕业(即取得参加考试的资格)的情况下,应侧重考查考生在某一专业内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发展潜力,如全国高校的中文专业可实行联考,对于跨学科招生的专业,则可实行合并联考,而不是像现在考什么专业都是考同样的科目。在考试的科目上,可以实行基础科目加选报科目,如一般专业的基础科目可局限在语文、数学这两科上(或者可以加上哲学),选报科目则由自己选择,选择科目可扩大至两科,或加重其分值。而有些专业跟某些科目(如英语)关系不大,那么在考试时就不考该科,而是改为考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科目,不要为了一个关系不大的科目而扼杀大量优秀考生的前途。在计分方法上,可以采用基础科目实行等级制加选报科目实行百分制的措施。同样,在高校招生时,取消考试总分和全省统一的分数线,相应地由各学校实行自主招生,自行公布报名资格(如基础科目的考试成绩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等级要求),根据专业需求与实际情况,以选报科目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来决定录取。

猜想三:根据高考,对中考进行相应的改革。中考是学生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基础学习,所以,中考既应体现发展性,又应体现选拔性,要了解学生初中学业的基本情况,以发现其是否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又需要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选择效果。因此,在考试科目上,可以把语文、数学、英语都作为基础科目,把其他科目作为选报或综合科目。正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所言:“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学生公开推荐等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并公布名次”。所以,对于学校与教师的评价,绝对不应该以学生的成绩或多少学生考上了重点中学为依据来定论,而是应该以一种水平性评价来定位学校的成绩,或者还可以通过入学与毕业的比较来评价学校与老师。

第3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摘要]我国的教育模式应该从应试型、知识型向素质型、创造型转变,而高校考试制度也必须适应和践行这种转变。教育模式的转型及其考试制度的变革绝不是高校及教师一方面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与教育评价体制、社会价值观、家庭教育等一些外在因素密切相关。但是,作为一个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地方,高校及教师不能将所有事情归咎于体制和社会,应该在服务和教化社会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教育评价;社会;家庭

高校的考试是为了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引导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教育教学工具。考试制度是高校为了实现考试的评价与引导功能而制定的能够体现考试的价值理念,涵盖考试环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考试过程、考试结果运用等在内的考试管理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多年来,社会上对高校考试制度尤其对考试方式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问题多有诟病,认为我国的教育模式应该从应试型、知识型向素质型、创造型转变,而考试制度也必须适应和践行这种转变。其中的道理每个人都明白,说起来也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因为,教育模式的转型及其考试制度的变革绝不是高校及教师一方面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与教育评价体制、社会价值观、家庭教育等一些外在因素密切相关。这不是推脱高校及教师的责任,也无意为高校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推进缓慢进行辩解。事实上,多年来许多能够正视中国大学教育问题的高校管理者和具有职业操守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教学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但为什么到现在仍然社会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甚至高校自己都不满意,难道是这些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都不懂教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高校而言,考试制度看似一个小问题,但其改革优化必须置于高校制度建设的大框架内进行,必须充分考虑了考试制度机制与教师教学管理与发展机制、学生学习管理与发展机制、人事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联动以及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创新中理想和可操作性如何平衡的问题。

一、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教育评价体制

责任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一所大学办的好不好归根结底还应该由学生、家长和社会来评价的。如果办学质量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社会认可,学生自然选择报考这所学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体制偏于行政化、集权化,高校的办学自有限,专业设置与建设质量要评价、课程设置与建设质量要评价、就业率要评价,等等。我国的高校多为公办,公办高校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办学质量指导、监督、评价本无可厚非,但与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比,行政化评价对高校办学的影响更大,高校的生存、发展、声誉、经费与行政化评价结果息息相关,高校办学的注意力自然也会放在这些评价上。虽然这些评价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但相比专业数量及结构、精品课程数量及层次、就业率高低等,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考试内容和方式显然不是“硬指标”。当高校面临“名誉”和生存发展压力时,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相应的考试制度变革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被一些现实的考虑所取代。为什么我国众多高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学生的兴趣和人格特质培养等方面特色不够鲜明,为什么高校会出现“争抢”高考生源、学术造假、就业率“注水”等为社会质疑和诟病的问题,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大学生“以混文凭的态度对待大学学习,不在乎在大学里学到什么,而是拿到规定的学分毕业即可。但我不认为这就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当前整个大学教育教学出了严重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严重功利化、空心化滋生了这种现象。”

二、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社会责任

人们现在总喜欢拿教育说事,视乎社会上存在的诸多陋习和问题都源自教育,但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吗。目前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创新教育不足、创新能力培养缺失、考风不正等诸多问题,根源在教育之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荣辱观及其对“美丑”、“对错”的认识发生了很多变化,自我、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盛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目前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旷课迟到等违反校纪校规的问题屡见不鲜。更令人担心的是,违纪违规学生对其行为没有愧疚感甚至心安理得。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目前在社会上,“自我”、“精明”、“巧诈”盛行,有的甚至毫无底线,而且能够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和赞许,而“自律”、“拙诚”往往被视为“笨拙”,“老实”成为一个贬义词,这些值得我们深思。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困惑学校考试管理已经多年,学校、学者、媒体也多“思考”。但往简单想,只要社会风气好了,人们对“美丑”、“对错”有着正确的认识并很在意这些东西,人们对法制、秩序心存敬畏并向往这些东西,学生考试作弊的陋习就不难解决。从学校管理层面看,不能说不管,而是管的不好、管的不严,学校对违反规则的事情往往会出于短期性考虑而放松管理。目前,我国的每一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都有比较明确的培养目标及其标准,以及为实现目标和标准所制定的规则如校规校纪。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高校的规则或多或少已经功利化。学者程平源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背后是教育资本化。当教育被人为地强行塞入经济学概念后,教育现象和整个教育就逐渐服从于纯经济目的,教育成为虚拟商品,分数成为硬通货,原本属于国家公共服务的领域变为市场交换领域,教育求真求善的价值渐为经济意识形态裹挟,导致经济主宰教育等社会关系的资本运动。”②学者于丹认为,“为什么过去最有操守、最有尊严的三大职业教师、医生、记者,而现在却遭受很大的质疑?因为这几个行业中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的冲突比过去更加严重。”③我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④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是培养人价值观的地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开在课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的所有规制包括考试制度及其管理都应着力体现上述价值理念。学校管理的功利性以及学生学业考试过程中的不公正、不依规、不诚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高校的校纪校规是让学生去遵守的,应该是学生出于自由意愿的选择,如果学生不愿意,可以选择去别的大学。

三、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家庭责任

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有多少家长真正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并因势利导孩子成长。社会的功利推升了家长的功利,家长的功利言行又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家长更多地关心孩子大学毕业后是否有一个稳定、体面、收入高、能够“光宗耀祖”的工作,而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和心理品质不会斤斤计较。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家长的价值观取向及其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和人格品质。“早期教育不仅会影响一个孩子今后的学业,也会影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⑤现在的大学生家长大多数也是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即使能够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即使能够认识到孩子兴趣培养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也往往会被功利性的现实考虑所肢解。因此,我们今天谈大学的创新教育不足、教学方式僵化、考试内容和方式墨守成规、考风不正,家庭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为什么现在大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有“热门”和“冷门”之分,为什么许多学生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往“热门”专业和名校凑,原因不言自明。孩子缺失了自由和兴趣,考虑的只是现实和功利,还会追求创新吗。退一步讲,即使大学强力推行创新教育、创新教学及其创新能力考核管理,家长也认为这些管理没有什么不好,但当这些管理与自己孩子的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多数家长会选择孩子的现实利益。如果要在学生考试作弊受处分与毕业拿学位之间进行选择,多数家长会选择后者。“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让学生在玩,不注重知识的传授。其实并非如此,美国的基础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感觉。在美国人看来,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补上,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训练过程。美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受到这种训练,所以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世界上最差的’的基础教育却能培养出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根本原因。”美国的这些教育理念,有多少中国家长能够认可。即使认可,有多少家长可以真正接受,因为中国的每一位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上”。

四、考试制度的墨守成规和考风不正之学校责任

以上说了这些,是不是学校没有责任,可以坐等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法制秩序的形成。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培养社会接班人的地方,学校应该在服务和教化社会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安排对考试的影响。考试理念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是相互联系的,考试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高校自身看,多源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在这些理念支撑下的制度安排。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些职责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和分项制度安排进行实施和推进。应该说,高校的上述职责没有那个是不重要的,但在高校的发展和管理中,其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面临轻重缓急的权衡与选择。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无论在高校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教育人和培养人始终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和中心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高校只有牢固确立并切实践行上述办学理念,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优化才能持续推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优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在高校管理和教师评价及利益机制上要牢固确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将其与高校发展、办学声誉、办学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如果高校在制度机制上能够真正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责”,就会真正重视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就不难处理考试管理严与松的关系。事实上,在良好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上,教师和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统一的“天性”,但好的制度可能激发出人性最美好的一面,而不好的制度则可能暴露其最自私和短视的一面。

二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创新教育及其考试方式的影响。首先这里要引用美国知名公立高中威尔斯利高中校长在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部分讲话作为开始:“你们拿到手的毕业文凭,除了名字外,也跟其他人的完全一样。你们毫无特别之处,你并不与众不同,你们只是普通人。假如你在威尔斯利高中就读的几年中学到了知识,我衷心希望你学到的是应该学到的知识,衷心希望你学到的不仅仅是对物质利益的渴望或对知识的卖弄炫耀。今天你们就毕业了,我要求你们铭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只做自己真心感兴趣的事情,不要自鸣得意,不要被闪闪发光的物质主义冲昏头脑,要有道德感,并将道德力量贯穿至自己的言谈举止之中。不要在乎他人能为你做些什么,细细想想自己能为世上68亿人奉献些什么,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人本体验的最高境界在于无私、胸怀坦荡,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生命的最大快乐就是源于对‘自己毫无特别之处’的认识。”作为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对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反复强调“兴趣”和“毫无特别之处”,为什么这种“毫无特别之处”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潜质,并育成了许多“特别”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值得我们深思。与此相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高校热衷于上层次、扩规模并批量培养出“拔尖”、“精英”人才。这种办学追求和人才培养理念,恰恰抹杀了学生们的“潜质”、“兴趣”和“天性”,使学生们过分看重名利,学习和生活都处在“被动”和“压抑”中,学习的快乐感和创新追求逐渐丧失,表现为或者过分现实、势利、无责任感,或者离经叛道、不求进取。不管高校这种“不平凡”人才培养理念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会无形地影响着教师、学生和学校的管理,影响着高校创新教育及其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推进。

第4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考试目的偏差、形式单一、内容受局限等多种弊端,需要从改变考试观念、丰富考试形式、更新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考试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评价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学生对待考试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考试的现状

学生对待考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作为多年的系部教学秘书,我发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一)有的学生惧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就申请缓考

这种学生也许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此可见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有的学生平时根本不读书,甚至连课都不去上

这些学生一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就会到处借别人的笔记抄,狠记几天之后似乎也能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

(三)有的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时舞弊

“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现在学生舞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抄书的、传纸条的、发短信的乃至用微型耳机传递答案的。真是无奇不有啊!

二、出现不正常的考试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不正常的考试现象呢?我觉得,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我们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

(一)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从学校与教学系部来看,是通过考试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此来督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作调整,从而达到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但从现行的考试制度来看,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一考定成败”,也就是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样就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只把期末考试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学生只为获得一个成绩来参加考试。然而,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的限制,又怎么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整个过程呢?又怎么能客观、全面地检查一个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呢?又怎么能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呢?所以,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给任课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才导致了个别学生出现惧怕考试的现状。

(二)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局限于教材与笔记

一般高校的考试都是放在期末,往往采取固定的方式,形式和方法都过于简单,往往出现以下“四多四少”的现象:理论考试多,实践、技能考试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集体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笔头答卷考试多,口头论辩考试少。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常常局限于所学的教材与老师上课的笔记。这种单调、缺乏弹性的考试形式与狭窄的考试内容,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却忽略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感觉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或干脆不上课,临到考试前才借抄别人的笔记,甚至出现有的学生在考场上夹带舞弊等违纪的现象。

(三)考试的结果缺乏及时反馈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并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所有的考试都放在期末进行,考完之后就放假了。老师虽然对学生的考卷进行了评阅与分析,但体现在学生那里的只有一个分数。然而,一个简单的分数又怎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同时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试卷经过任课老师评阅统分就要进行重新装订保存在各个教学系部,以备检查。所以,从考试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去。这样,这个学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势必要影响到下一个学期的学习。由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教育与教学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实现了。

三、如何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正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以需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下就是本人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考试观念,真正实现考试目的

改革制度,观念先行。要想改革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更新考试观念是前提。自古以来,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考试观念是从“人”出发的,重在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查教学的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科学的考试观念还要求考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在考试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诚信的品德,培养顽强的毅力。考试不只为取得学期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检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补充,让自己在考试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考试也不是一门功课的结束,而是师生对该门课程的一个互动了解、信息反馈、共促完善的过程。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教学不断走向完善。学生把考试当作一次检查、一次促进,通过考试信息的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不断得到完善。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再也不会把考试当作一种负担,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生惧考、逃考的现象了。

(二)丰富考试形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试,局限于纯粹的理论考试。这种考试形式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当前高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相违背。所以,我们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形式。从试卷类型来看,可分为开卷与闭卷;从考试时间来看,可分为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从考试形式来看,可分为口试、笔试以及实践操作演练;从考试对象来看,可分为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等等。当然,在选择考试形式时,必需注意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质。只有完全摈弃以前那种“一考定成败”的单一考试形式,把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更新考试内容,适应时展需要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除了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之外,在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试的内容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更新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任课教师的命题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各种各样的开放式题目,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这种开放式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诚信的美德。其次体现在试题答案的多样性上。我们的考试因一味地追求公平公正和改卷的简单快速化曾走上了一条弯路,那就是标准化命题考试,每个题目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种考试题目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是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摧残。所以,改革考试制度,就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以往的标准化命题模式,用开放性题目,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可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创造性解答。答案显示出多样性。最后体现在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上。其实,命题的开放性就决定了评分标准的人性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和笔记,是无法得到高分的。相反,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得出言之有理且富于创造性的答案,却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与高分。这种崭新的考试内容,使得学生能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完全消除了其考试的紧张心理,为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创新。

这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自然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的现象,更不会出现考试舞弊的现象。相反,学生通过一次次考试,大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品德,逐渐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我从自己所看到的几个小现象而引发的几点浅薄思考。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高校人才模式的培养,关系到整个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调查与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迎来高校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2]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第5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关键词: 考试制度 教学质量 创新人才 改革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概括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高等学校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以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和中共十七大做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标志,中国开始从资源依赖型的制造大国转向创造驱动的创新型国家。围绕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高等学校打造成促进知识创新、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创新智慧迸发涌现、高素质人才辈出的基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现行教育体制的特点,借助考试的选拔、评价和监督功能,大学考试一直是我国高校据以实施对受教育者更加有效和合理培养的主要手段,因此,考试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攸关大学生学习、吸收知识并推陈出新的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考试是培养和遴选创新人才的重要机制

考试是人才选拔方式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借助考试所提供的公平竞争平台,人才社会流动性增加,社会更具活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现代大学体制建立之后,评价高校教学成效主要依据考试;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推行素质教育,高校考试作为人才筛选机制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1.考试具有维护公平、促进人才流动的社会发展功能[1]。

考试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公平性是考试制度的灵魂。历史地看,社会流动作为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最初主要依靠推荐的形式加以实施。在法制不够健全而“关系”特别重要的社会,出于对人情、面子和维护既得利益的需要,“推荐”往往沦为拥有较多特殊资源的阶层动用关系、权力和金钱博弈的工具,进而压制社会流动的需要和制造新的对抗性矛盾。为防止人情和关系的泛滥危及统治秩序,科举考试制应运而生,在封建社会时期,它使缺乏关系、没有高贵血统的寒门子弟通过自身努力,迭经层层科举筛选脱颖而出,学而优则仕、为政一方甚而跻身高位。进入近代,虽然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已被历史所淘汰,但其内含的唯才是举和公平竞争的思想仍具生命力,美国的文官录用制就是借鉴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而设计出来的。考试让不同出身的人依靠后天努力,基于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而在同一平台上比拼,实现全社会人才纵向和横向流动,在避免资源寻租性使用的同时推动人才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促进了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力提升和财富积累。鉴于考试的这一社会发展功能,英国人蒙哥马利指出:考试已经这样稳固地站定了脚跟,要废除它似乎比取消篝火节和圣诞节更无可能。

2.考试提供测评和改进大学教学质量的依据。

优质教学是现代大学的立校之本,考试通过对特定时期教学效果的测定和检验而关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人才培养影响深远。首先,考试是教学“测温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会在考试中得到反映,不仅学生自己可以从中了解自己学习的优缺,扬长补短,而且老师也可以及时改变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做出适应性调整,教学相长。其次,考试是教学“指示器”。考试的形式、不同题型结构比例体现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则有利于其树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为其学习的路径指向,“(考试)提供一种熟悉而又稳定的形式,使人能将生活目的寓于其中;反之,没有(考试)评分,学生的学习便缺乏引导,而且也更丧失了追求一定目的的意识”[2]。最后,通过考试实现教学群分。考试结果把学生总体自动分成多个组别,根据对不同分组学生的状况的详细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分班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大学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环节。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人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团体性测试更多考虑到学生的共性特征,因此完全无视考试与素质教育的这一冲突并不妥当,然而,过分夸大其中的矛盾,视考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认为考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认识也相当偏颇[3]。实际上,素质的培养和人的发展是考试测量必须遵循的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正是在素质教育对考试制约的对立中二者实现了统一,通过考试凸显教学效果,测度学生素质,重视考试所透露的信息,使考试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相结合的调节手段,在教学中坚持共性与个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更新到教学内容中;改善学风,在集体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诱导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人才质量。

三、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制约人才成长

考试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和评估教学绩效的重要手段,考试制度设计越科学,越是能激励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增强教与学的承接配合。我国高校的考试制度曾经促进了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色地发挥了促进人才成长的教育功能。但是随着市场化发展,全球人才竞争愈趋激烈,人才的内涵和需求层次发生变更,这对考核人才的制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变革迟缓,其制约人才成长的弊端日益彰显。

1.考试形式单调。

我国高校课程考试形式普遍比较单调,突出表现为“四多四少”: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总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理论考试远多于技能性实践,而且是“一次考试定成败”[4]。一次性考试不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创新考试形式;以期末考试来简化操作的做法,使得考试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平时努力程度;闭卷考试貌似客观公正,实则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迫使学生死记硬背,把主要精力用于对概念、公式的记忆,忽略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5]。

2.考试内容局限。

目前高校课程考核内容多局限于教学大纲的规定,考前由任课老师划范围、定重点,其侧重在于对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考核,虽然有效地衡量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水平,却无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的常态往往陷入“课堂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窘境,结果会挫伤勤奋学生学习积极性,助长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惰性,不利于形成良好学风。就考试题型而言,标准化考试流风所及,卷面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简答等客观题偏多,案例分析、综合论述等主观题型偏少,这也明显窄化了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空间。

3.考试管理中评估和反馈不足。

考试实际包含了从命题、组织考试、阅卷到试卷评析一系列过程。高校通常重视前三个环节,而对试卷评析关注不够[6]。其实,认真分析试卷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所在,相应完善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尽管各高校在教学水平评估检查之时已经将教师对试卷评析制度化,但在缺乏有效激励情况下大量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做法并未从整体上得到教师的积极响应,有的教师即使填写了试卷分析表,也只是怀着完成任务的心理,不去认真思考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由于考试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堪虞,在考试―教学的反馈回路中,信息匮乏,加之终结性考试制度设计缺陷,导致有针对性的试卷讲评不足,严重抑制其教学促进功能的发挥,学生则丧失了从失败中反思和学习新知促进自身成长的机会。

四、改革考试制度促进人才培养的途径

考试虽然是测评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作为遴选人才的重要机制,考试可以改进大学教学,促进大学生提升素质、积累人力资本,在考试的公平性基础上的人才有序流动,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了社会发展。现行的大学考试已经暴露出其限制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热情与能力的局限性。在人才竞争全球化和转向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不意味着放弃或放松考试,相反,它是贯彻高层次人才辈出的发展要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着眼于素质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人才。

1.转变人才观念,实施多样化考试形式。

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试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价手段,其表现不应再局限于期末闭卷的单一形式,还应当涵盖课堂答问、平时作业、课程论文、操作技能等诸多方面,依据各门课程相应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以此督促自主学习、全程学习。

2.联系课程教学要求,拓展考试内容。

改革考试内容要瞄准两个目标:一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质疑和创新;二是变知识考查为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实践性和创造性。致力于构建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整合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教学活动设置课程,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是锤炼思维能力的天地。实践教学强化综合性、研究性课题设计和训练,引导学生开展多形式科技竞赛,激发创新。与此对应,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原理融会贯通和综合分析能力。考试内容要依据教学大纲,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大纲,要预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体现创新意识。此外,考试内容还要兼顾学生个性特长,命题方面适当增加主观性试题占比,把相关参考书的有关内容充实到试题库中,最大限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7]。

3.考试管理改革中的教师参与激励。

倡导考试改革还只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应然”层面,从“应然”向“实然”状态推进需要考试改革的真正主体和承担者――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群体广泛参与。教师负责考试政策的具体执行。在既有高校管理制度框架下,高校教师以学术研究成果和地位为最高追求,由于其对现行终结性考试模式轻车熟路、驾轻就熟,而改为过程性的多样化考试,以及探索新的考试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不仅挤占了教师科研工作时间,工作量倍增,同时还得承担制度探索可能失败的风险,教师作为利益主体将以“不合作”作为博弈选择,其结果必然是考试改革难以深入[8]。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教师的考试改革执行主体地位,以及既有管理体制造成的潜在利益冲突,出台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性政策,如:改革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折算办法,增加考试改革工作量权重,为考试改革特色项目加分;加大对考试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基金支持力度;为承担考试改革任务的教师提供良好教学条件;在职称评定、评优、学年考核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上有所倾斜和补偿,等等。

总之,考试制度是人才培养与遴选的重要机制,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安排,增加考试形式、拓宽考试内容、激励教师参与,以考试制度的完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峰.考试如同游泳[J].考试研究,2008,(7):4-11.

[2]程志伟.创新型人才与考试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5,(5):25-26.

[3]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57-59.

[4]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7-130.

[5]刘亚兰.深化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7,(7):168-169.

[6]张凤俊.高校考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57-58.

[7]惠泱和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7):35-36.

第6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现状;改革

考试一直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对高校教学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制度已经过于僵化和片面,不是全面的反映出教学水平,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导向作用,因此,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

(一)考试内容片面

传统的考试制度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于是任课教师命题,学生在复习时很容易抓住教师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甚至会给学生划范围,学生及时、、即使在平时不听课、不学习,只要在考试前把教师画好的重点背一下,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的理解知识。考试的内容往往侧重概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很少,高校教学不但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应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方法单一

高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考试题库,在考试之前只需要抽取题库中的某一套题用来命题即可,导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试卷形式如出一辙,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根据试卷的形式建立,没有突出专业性。高校的考试形式一般以闭卷考试为主,题型也不外乎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辨析等。虽然传统的命题方式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高校的教学科目多、专业广,都按照同一种考试模式未免有些单一,缺乏灵活性。

(三)监考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监考方式一般就是考场监管,教师监考,学生答卷,学生在答卷过程中不能有小动作、交头接耳等等,考场中的气氛是压抑而严肃的,这种监考方式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压抑,学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使得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感情,造成师生的不平等地位。有的高效实施开卷考试,考试气氛又过于混乱,因此,高校目前还没有相对合理的监考方式。

(四)考试评价系统不完善

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学生参加的各项评比都拿考试成绩作为参照依据,因此考试评价需要公平、公正。为了防止教师在评卷过程中打人情分,高校一般都是密封试卷、交叉评卷,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试卷的公平,但考试的目的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停留在表面,仍然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教师也不能针对考试内容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考试的作用只能发挥一半。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分析

(一)丰富考试内容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标准提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更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的安排考试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命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试方法多样化

要想改变传统郁闷的考试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愉悦的参加考试,就需要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促进考试方法多样化,学校可以采用定期开放性的考试方法,就是在每个学期或学年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间,学生可以凭个人兴趣任意选择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如果成绩不合格,学生有再次重考的机会,直到考试合格为止。对于专业的基础学科可以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知识都综合起来进行考试,考试的题型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定。

(三)合理安排监考方式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院系为单位,监理现代化监控考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还提高了考试技术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专用考场不仅可以用于考试,也可以用于平时的上课,专用考场可以把学生的考试时间进行科学的排列,进行遥控监管,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考试中遵守考场纪律的自觉性,也避免了教师在监管学生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师生和谐的局面。

(四)建立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

考试评价能够最终确立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传统的考试评价学生不能参与,可能会出现单边倾向的状况,特别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和学生都只看待分数,对考试内容不再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考试评价应该多元化,对一些客观性题目的评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该抽出时间对试卷进行分析和讲解,师生各自找出双方的不足,以便日后的改进。

总结:

考试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高校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滞后因素,要想发挥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抑制考试制度的消极作用,就要对考试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扬长避短,促进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2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学元.高校考试制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7~130.

[2]惠泱河,卜晓军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35—36.

第7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1 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创新改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试具有检验和引导两大功能,检验是考试的基本功能,即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考试内容、考试方式方法对教和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目前的问题是:考试侧重于知识检验,而忽视能力检验或缺乏有效的检验方法;重视考试的检验功能,而对考试的引导功能缺乏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导致教师往往只重视成绩分布,而不能真正了解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则忙于应付考试,闭卷考试临时抱佛脚,开卷考试重视不够,没有达到通过考试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2 考试形式单一,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目前各高校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开卷考试少;多为笔试,而口试、项目设计、论文和其他方式则很少大规模应用;普遍存在“一考定结果”的情况,即一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而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很少,教师不能通过考试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同时,“一考定结果”也使一些学生不重视日常积累,临时抱佛脚,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考试内容局限性大,考试题型不够合理。当前的考试内容基本局限于教材,考前教师划范围、定重点。考试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这种题型的标准答案往往是惟一的,即使有论述题,其内容上仍然是要求对课本知识的重点总结,不需要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这样的考试实际考的是学生的记忆力,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减少了学生探索、想象的空间。

4 考试管理和方式缺乏人性化,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各个高校每到考试都如临大敌,不遗余力地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制定严厉的处分方式以遏制作弊行为,全体教师出动进行监考,与学生形成“猫捉老鼠”的紧张关系,从而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考试是以“知识”为本,要求学生掌握教师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下的考试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思维方法,并具备脱离教师后的自学能力,而不是培养“书呆子”。

1 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方式应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笔试、口试、自主测验、网络考试,以及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和项目设计、制图或模型、图片演示等不同的方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口试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网络考试这种无纸化考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但网络考试必须要建设智能化题库,可实现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组卷的目标,要研发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和试卷自动评价系统。另外,成果性考试例如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和项目设计等,更能检验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 重视阶段性考察。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和内容调整。增加阶段性考试的次数,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因此,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中,应适当扩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按照“加强平时,监测期中,淡化期末”的原则进行考试安排。平时与期末考试比例视课程的差别而确定,期末考试一般占50%左右为宜。

3 考试内容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考试内容选取上,主要依靠教材,但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的日常教学要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可以将个人的科研成果和学习心得带到课堂中与学生分享。通过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资源,不断充实自己。考试内容要体现专业知识的重点,但不应当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当体现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甚至可以在专业考察的基础上增添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

4 试题类型多样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要求学生不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因此,试题类型应选择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在安排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时,应将重点放在主观题上,多出一些综合性的分析思考题、实际应用题等。同时,要提高试题的质量,适当增加难度,使考试结果能真正反映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

第8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 考试制度改革

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考试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作用,即所谓的“指挥棒”作用,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途径、具体方法及主要内容。科学合理、鼓励创新、提倡不断学习的考试制度有助于学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刻板僵化、过多条条框框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习者的创造力,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甚至是投机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因此,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应有不同的考试制度与之相适应,否则不利于甚至会阻碍合格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体制中,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就要改革考试制度,打破整齐划一的考试模式,各专业制定出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的考试制度。

1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很明显,这个规定只是一个方向上的指导。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营销的理念已渗入到各行各业,各类社会组织都需要具有本行业专长的市场营销人员;同时,由于社会的日益信息化、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协作化,以及知识更新的短周期化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应与时俱进,其培养模式要从传统的“大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复合化方向转变,要注重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2 营销专业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当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考试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2.1 没有建立具有专业特色、有层次的考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高等院校基本上实行统一无差别的考试制度,没有考虑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更没有顾及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层次性以及专业内各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市场营销专业以注重能力为特色,许多主干课程都是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企业形象策划、公共关系、广告学等,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作为考查的重点。采用与其他专业同样模式尤其是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制度会误导“教”与“学”的重心。此外,从其专业的能力体系来看,商务谈判、市场调研和策划是核心能力,语言、计算机、消费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是重点能力,管理、沟通、礼仪及亲和力等是基本素质,采用统一的考试制度不能适应这种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2.2 缺乏灵活性。

营销专业考试方式缺乏灵活性,主要体现在:

2.2.1考试形式和方式的单一。从形式上看,目前大多高校的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课程考试尤其是必修课的考试基本采用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这种形式的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与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是具体考试方法的单一。考试大多采用笔试,这种单一的考试方法不适合市场营销专业注重能力培养的专业特征。

2.2.2 教师没有足够的自,无法贯彻营销专业的创新性。营销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涉及策划,如广告策划、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策划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能力无法仅仅通过一次考试考查出来,需要多次、多角度考查。但全校统一的考试制度使教师没有足够的自采取多样的考核方法。作为以创新能力为生命力的专业,采取同一僵化的考试制度无疑会阻碍它的发展。

2.3 评价主体单一化。

目前高校学生所有科目的评价主体基本上都是教师,学生没有参与。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实际是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教学”的产物,不适合现代的参与式教学。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市场营销专业开始广泛采取一些新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分小组进行讨论、做作业及策划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生在课外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很难监督单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往往会出现 “搭便车”现象,一部分学生不参与集体作业却坐享其成,分享小组分数。而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教师由于很难分辨出这一部分学生,造成“吃大锅饭”现象,损害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4考查范围的片面性。

一是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由于营销专业的专业特色,“一纸笔墨”根本无法有效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而无法实现其有效的导向功能。

二是考试内容有局限。受大纲限制,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但营销专业许多课程都属于新兴学科,知识更新快,局限于教材的考题不利于促进教师讲授新理论和新观点,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新发展。此外,某些高校存在的一些不成文规矩,如任课教师考前复习“圈范围”、“划重点”等,易使学生养成投机心理。

3 市场营销专业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

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必须改革现有考试制度,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考试制度。

3.1 建立能体现课程特色和能力层次的考试制度。

要建立能体现课程特色和能力层次的考试制度,关键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学校可适当放权,对考试提出总体要求,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而把考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决定权交给专业任课教师。目前我校采取的任课教师可以申请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百分比的办法,应该说是向这种灵活的、有活力的考试制度迈进了一步。营销专业的一些教师就充分利用了这种灵活性,制定出了适合自己课程特色的、有一定层次的考试方法。如在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等课程中,把学生个人的课堂参与和小组活动的参与、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课堂演示)等纳入考查范围,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评价,连学生参加小组讨论的次数、所提建议情况、沟通合作情况等都考虑在内。这样,既考虑了课程的特色,又通过设置不同权重函数,把各种能力的层次性体现了出来。

3.2 采取形成性的考试机制。

为避免学生投机以及考查的片面,营销专业宜采取形成性考试机制。形成性考试机制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很适合营销专业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特征。因此,营销专业各课程要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形成性考试机制与监督机制。如以上讨论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考查方法就是一种较有效的形成性考核,它灵活,考查范围广,且贯穿于整学期的上课过程,避免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和投机心理。

3.3 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

由于营销专业的课程大多宜采取参与式教学,并宜采取形成性的评价机制,这样,教师就不应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因为存在监督的部分缺位现象。而且,学生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应拥有参与评价的权力。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形成性考试机制中,闭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若缺失了学生的相互监督和评价,教师由于监督的部分缺位,其主观判断很难客观公允),也可尽量避免小组作业中的“吃大锅饭”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学生参与评价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小组互相评议、小组内部评议、小组组长评定等。

3.4 建立题型多样的题库,并适时更新。

建立题型多样的题库,以避免“划重点”、“圈范围”现象,杜绝学生的投机心理。题库的建设一方面要注意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保持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知识的更新等,另一方面要注意能使学生灵活答题,尽量少设标准答案,给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余地。

参考文献:

第9篇:考试制度改革范文

2月18日,记者从宁夏教育厅了解到,教育部已下文同意宁夏自治区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备案。

教育部要求,宁夏自治区要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各项改革,抓紧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职分类考试等专项改革配套文件。密切跟踪改革实施进展情况,全程监测评估改革进程,不断总结完善,确保平稳推进。要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9年。要加大对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制度。

近期,宁夏自治区教育厅将就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并进行政策解读。

宁夏高考改革新方案解读:采取3+3模式 取消文理分科

记者获悉,近日,教育部对宁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批复并予以备案。宁夏将在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动实施,新方案首次开考时间是2022年。那么,新方案同之前比有哪些不同呢?

变化一:采取3+3模式 取消文理分科

根据新的高考方案,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等级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高考总分值仍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150分,自选的3个科目的等级成绩总分为300分。考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校录取的一项参考标准,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会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做标准,择优录取。

变化二:英语听力口语一年两考

外语科目考试每年度举行两次。参加年度高考的考生最多可申请参加本年度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其本年度高考外语科目考试成绩。

变化三: 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合格性考试共有14门学科,等级性考试共有6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8个科目的文化课考试以及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的文化课考试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使用卷面得分,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缺考考生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人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21级。

变化四:高校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生

自2019年开始,宁夏将试行推动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学生个人学籍信息、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次数和累计时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综合得分等,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在招生中具体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由高校自主决定。

到2019年,宁夏将出台更加具体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对接方案》。

变化五: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按照国家五部委的统一部署,2019年自治区招生工作委员会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试行)》,对宁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