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第1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技工;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有效策略

1、 中专技工机械专业教学特点分析

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技工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动手的能力。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技工的机械专业的教学中,学校要创造更多的实景,保障学生的实践环境,尽可能的使实践教学的环境更加的贴近实际的生产环境。然而,在现实的技工学校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学校的实验设备相对的不够完善,相应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2重视学生自主性

在技工的学校中,很多的技工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的自主性,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并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因而,在实际的技工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主动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主动看书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在讲授知识之前可以先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要讲授的知识,理解本节机械的原理等基础性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回答。通过这些小小的习惯,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在一点点改变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提高技工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技工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的内容比较的枯燥,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和内容很多。而技工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说,其很多的学生具有怕苦思想,不愿意记忆这些枯燥繁琐的知识。因而,怎么培养技工学生主动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成为技工学校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的考虑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技工学校机械基础的教学中老师需要重视机械的直观性、循序渐进性、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机械知识时,可以利用实际生产中的例子,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问题所在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们在主动思考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2.2注重提高综合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高级技工的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日渐的突出,制约着技工学校的发展。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技工学校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的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机械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从各个方面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例如,在给学生们讲授专业的机械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来解释机械的运行和工作,然后再带学生到车间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既能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拥有扎实的操作能力。

3、有效策略的实施

3.1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通常在技工机械基础课程中存在学生对知识认识滞后,不容易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更加重视直观性的原则。例如,可以通过现场的授课,增强学生对实物的认识,从而使机械机制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现场教学中,通过老师实地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掌握机械、结构、零件等的特点,准确的认识各个构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感知机械,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具体化的讲解能够避免机械知识的枯燥性,提高机械课程的灵活性,活跃机械基础课堂的气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保证机械基础的教学质量。

3.2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更加需求实用性人才。特别对于技工学校来说,其本身就是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技工学校要更加的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贴近生产实践的特点,老师在对机械基础进行讲解时,除了清晰地讲解概念、理论外,还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在技工学校的机械基础课程主要知识体系是: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与轴上的零件、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等。因而,老师在讲授完每一部门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的车间,以实践生产中的机械设备作为实例,对这部分知识再进行一次现场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具体的确切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其的掌握。然后,指导学生实地的对机械进行操作,让学生能够真实的触摸到机械设备,学习机械的实际的操作技巧并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一部分的机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同时,对于学校来说,技工学校要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保证其的先进行和适时性,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此外,技工学校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业合作,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现场实习的机会。

3.3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度较大。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际的生产中,其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实践的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讲授理论的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实地的到装配车间了解工厂中生产的机床和机器,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此外,由于技术的进步飞快,老师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技术进展,给学生讲授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机械知识。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机械的结构和生产的过程以及先进机械技巧,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内容改革的不断的深入,技工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技工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质量,相关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们仍旧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勇于不断的创新,从而寻找出更多的既实用又有效的教学途径,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机械技工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弘.《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89

[2].林英.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海峡科学.2008(9):88

第2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相关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机械行业成为了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迅速对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是提高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影响了中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应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更高的层面上说影响了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是第一生产力,而教材是中职教育承载知识的载体,教材的改革和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中职机械基础教程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生产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相关的操作人员,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相应的,中职学生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的技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设置对人才的培养未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特色,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1、中职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而实践性知识少

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抽象概念多,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较少教育教学论文,而中职的教育模式偏向与实践性和实用化较多,教材的编制和难以满足中职的教育和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当前中职所使用的教材抽象理论和机械原理成为了教材的主体,而应用与实践的理论和知识则很少,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教材指导和学习之下成为理论型人才的可能性较大,学生对教材把握程度越深越能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然而却不能将从教材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不利。教材的理论性强导致了中职的教学与社会生产脱节,

学生缺乏相应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2、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说也是由于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理论性强而实践性较弱,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机械实践能力建立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基础之上,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教材理解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实践经验之上。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以及中职学校学生质量的下降,不利于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使用中专以及大专人才培养模式选取的教材,没有考虑到具体教材与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未对相应的企业岗位对相应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相应的调查,因此中职毕业生的能力依旧与企业岗位所需人才无法匹配。

3、中职机械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不符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未得到及时的更新致使机械基础教材沿用过去的中专大专教材体系结构,从而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对中职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相符合,从而导致了中职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相应岗位的需要,依旧得重新学习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在中职所受到的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理论支撑作用。教材内容的陈旧落后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建立在落后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之上,从而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1、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制订的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件,是中职指导教学、安排教学的依据,也是机械基础课程进行考核的依据。因此,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虽然市场上的教材大致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编制,但由于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编写层次和角度的不同,这些教程大多不能针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存在理论型强、抽象概念和理论原理占据整个教材的较多篇幅,然而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则较少甚至一笔带过等现象,不符合中职教育对培养人才的真正需要。 首先教育教学论文,教材的编者应依据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由浅入深的逻辑对教材进行相应的编辑和内容的优化,其次相应的编者可针对中职的特殊性和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合适的教材,从而实现中职有针对性的教育。

2、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和中职机械教学的教程选择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而不能一致沿用过去中专、大专的相应教材,应针对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和编写,适当减少理论性的知识和原理的讲述,在构建学生基本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增加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知识的编写,构建新的教程体系,掌握相应的教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在对教程的编写进行改革的同时中职教师可在教学中对相应的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构架,从而形成与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同时也可分发课程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也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和时效性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相应问题可从教程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弥补,但教程的编写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使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相应的能力锻炼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与企业和岗位相互适应的实践技能,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使学生真正适应相应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3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材 岗位导向性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0-02

军队院校的士官教学目前正经历着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学历教育向以满足岗位需求为主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理实一体的任职教育的转型。由于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学历教育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教育转型的需求,特别是用于士官教学的机械专业教材,例如,《机械基础》、《液压传动原理与技术》、《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等,存在着诸多与任职教育不相适应的缺陷,成为教育转型中必须重点加以研究和改进的环节之一。

一、机械专业士官教材改革的现实需求

由于岗位需求、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训练)方法的变化,造成机械专业教材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忽视士官的岗位任职需求,只是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导向

例如,《机械基础》士官教材,不仅全面涵盖了各种机械传动机构(平面连杆、凸轮、齿轮、带与链、涡轮蜗杆传动等)和机械零件(轴、轴承、联接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还包括了不少设计、计算以及制造的内容,不仅与部队的装备、设备相脱节,而且与士官学员的未来岗位工作——即针对装(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修理相脱节,造成士官学员到部队后还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加强岗位技能和知识,即现有机械专业教材缺乏与士官相关专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岗位指向性不强;

(二)片面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训练零散而不成体系

现有的士官机械专业教材,没有实现理论教材与实践(实验)教材的高度统一,片面注重表层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与提高,特别是缺少有针对性的综合技能训练项目,造成教材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不强,士官学员学习后实践能力提高有限。例如,士官教材《液压传动原理与技术》,虽然安排有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以及故障诊断、排除等实践性内容,但是这些实践环节不仅零散而不成体系,而且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传授,结果造成教材上的实践经验变成了理论知识,学员学习后并不能转化成自己的工程能力与素质;

(三)只反映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变革

对于士官学员,现在正逐步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即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技能的训练融会贯通。因此要求教材要打破传统理论教材与实践(实验)教材(指导书)的界限,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实验内容的高效、有机融合,特别是要创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情景,从而适应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编写的原则

为了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实需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与岗位工作情景一体化并且边教边学边做,在教材编写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一)岗位工作任务的导向性原则[1]

要选取那些在士官岗位工作中具有典型意义、能够较多地覆盖机械类课程的能力目标与知识节点的项目(对应岗位工作任务)作为教材的基本构成单元,摆脱过去以机械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为导向的编写原则,同时能够使得每个项目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让学员在课堂上即能提前接受岗位工作培训;

(二)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情景化原则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是以士官任职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因此教材的设计要与工作过程相适应,即将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情景设计中,使学员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学”和“做”,在课堂上就接受了岗前培训;

(三)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原则

为适应不同士官培训层次(初级、中级或高级)以及不同培训时间的需求,同时兼顾不同专业岗位的特点,教材应该采用可裁剪、可拼接的模块化组织结构(模块由模拟岗位工作内容及过程的项目所组成),实现“宽基础、活模块”[2]的教材体系。这样在对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有目的地综合、融合和整合后,就大大提高了教材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编写体例的多样化原则

由于士官学员的思维形式趋于表象化,缺乏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教材编写时要树立“学员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图文并茂、以图代文、通俗易懂的原则,尽量摒弃复杂、冗长的语句和庞大的文字段落,代之以简洁生动的文字、直观的插图和简单易行的实验,从而尽可能帮助士官学员提高学习兴趣、快速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三、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编写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在明确了编写原则后,可以按照如下几个步骤来开展教材的编写:

(一)士官学员未来岗位工作及能力需求的调研

为提高机械专业教材的岗位针对性,必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士官学员,例如,军械制配、军械修理或空调电站等,在部队所从事的与机械类课程相关的典型岗位工作,以及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调研的方式可以采用院校教员深入相关部队、训练场或演习场进行实地考察,或者邀请部队相关技术保障人员来院校进行交流等等,从而密切教材编写与部队岗位工作的联系。

调研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如下几个方面:

1.相关装备、设备:例如,可以了解配备的典型柴油机、机床或空调的机械、液压或电控部分的结构与原理,以及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内容;

2.相关岗位技术保障工作:此为调研工作的重点环节。主要是了解在装备技术保障过程中,专业士官所从事的装备使用与操作、维护与保养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等典型工作内容与环节,以及所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例如军械制配专业的士官学员在院校的焊接课程中虽然接受了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以及CO2气体保护焊等各种焊接方法的“全面”培训,但是因为针对性不强造成学员焊接的特定岗位技能基础不牢固,甚至到部队后要重新学习、巩固才能承担焊接任务,因此这些都是调研所要解决的问题;

3.其他:例如部队对装备的维修保养体制及具体内容、士官人员的使用情况,以及部队装备和士官岗位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等等。

(二)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的具体编写规划

在调研工作结束后,应当仔细研究士官各个典型岗位工作对机械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情况,并将其进行合理归纳或分解后有机地融入到机械类各门具体课程中去。考虑到机械类课程和士官岗位工作的特点,机械专业教材在主体结构上可以包括三个大模块,即基础知识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和专业训练模块:

1.基础知识模块

这是在忽略了各士官专业方向上的具体差异而所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组成的模块,构成了各机械类课程的通用理论基础。在编写过程中要把握必需和够用的准则,不再追求学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即主要是关于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基本应用等机械专业通识知识的介绍,摒弃与岗位工作无关的高难度理论知识(特别是设计、计算等相关内容)。例如,对于《机械基础》课程,可以考虑将常用机构和传动(包括铰链四杆机构、带与链、齿轮、轮系及螺旋机构)、常用零件与联接(包括轴、轴承、弹簧、联轴器、键和销、螺纹以及铆接等)作为编写对象,而且应该将重点放在其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国标标识、更换修理等应用知识的介绍上。

2.基础训练模块

基础训练模块主要由基础训练项目组成,应该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机械类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节点[3],实现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的有机融合。这些基础训练项目作为传统理论教材知识体系的分解单元,必须具有均衡性、逻辑性和全面性,因此如何设计综合性的典型工作项目,并使其逻辑清晰、覆盖性强、大小适中,成为基础训练模块编写的技术关键。例如,对于《机械基础》课程,各类型减速器(直齿、斜齿、锥齿以及多级减速器)的拆装就是很好的基础训练项目来源:首先是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包括了各类型齿轮、轮系、轴、轴承、联接件等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应用),其次训练了学员的机械拆装和维护修理能力;对于《液压传动原理与技术》课程,典型液压控制回路中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马达、缸以及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的故障检测与排除也是较好的基础训练项目来源:首先是项目包含了典型控制回路及重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等理论知识,其次训练了学员灵活运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的能力。

3.专业训练模块

专业训练模块主要由专业训练项目组成,主要针对未来士官专业岗位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工作任务,因此不同专业的士官学员将会拥有不同的训练模块。在对部队相关专业士官的典型岗位工作进行调研后,可以结合院校配备的装(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情况来制定。例如针对部队典型装(设)备中机械与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防腐蚀、简易故障诊断及修理甚至是战场抢修等等,均可作为专业训练项目的重要来源。专业训练项目的重要特征是真实模拟士官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并且是对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的高度融合和螺旋上升。因此,士官学员在接受了该模块的培训后,也就提前具备了一定的岗位任职能力。

(三)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的试用、评审及修订

在完成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的初稿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和教学实践,听取任课教员和学员的意见建议,在评审中听取院校和部队专家评委的意见建议,并在修订过程中适当兼顾部队装备的更新以及岗位工作的发展,从而切实提高任职教材的编写质量。

四、结束语

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而是士官任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随着士官任职教育理念的转变、“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推广、一体化专修室的配套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员的培养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士官机械专业教材的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并且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健,李继良,曹立庚.关于士官任职导向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职业,2011,2:130-132.

[2]陈民秀,王福良.按任职教育特点构建士官教材体系[J].现代教育,2008,14:204-205.

[3]杨树兴.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68-269.

第4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技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提升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持较好的就业率,实现生源的不断增加与学校声誉的提升。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科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技工学校学生较强的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以《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为例,分析了其专业特点与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专业特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主要讲述了零件制造、机械设计与加工等工艺与内容。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与掌握机械零件加工与制作等的基本流程与技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与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机械制造实践相结合,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出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生产第一线奠定必要的基础。[1]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课程内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与制约,部分专业课教师不能及时的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导致了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体系的不及时性与陈旧性。同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为实验课程课时的不足,致使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不能及时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应用,将其转化为自己真正的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2]

2、教学方式陈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作为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其人才的培养,应从社会发展所需要角度出发,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优秀人才。然而,实践中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导致培养出的职业院校大学生,虽然掌握了熟悉的理论知识,但是其缺乏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具体的机械工艺制作任务,需要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以此来提升自己实际操作能力。[3]

3、未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德、学、才、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既懂得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艺加工过程中。《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使其在所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与理论水平,形成自己娴熟、创新性的工艺加工方法与流程。因此,《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在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安排专门的实验课程,提前分配为多个实验小组,将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大家分享交流。专业课老师对于各个小组的实验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问题与优点,使学生对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总结、提炼经验,提升能力。[4]

三、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策略与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

教师不能盲目照搬教材,为了保证学习和应用效果,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精选授课内容,对教材进行详略处理或补充完善,从而增强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的能力。[5]

2、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记住重点的知识点与体系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在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同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授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将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PPT、实验过程的视频资料、图片等内容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将部分零件加工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及机床的结构与原理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与讲解,既生动形象,又容易理解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与内容,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理论知识熟练的应用于具体的机床加工、工艺制作环节中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理论知识向专业能力方向的转化。同时,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具体实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采用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录像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机床的机构、原理、零件加工过程等,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直观易懂,给学生以亲临现场的感受,还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的特点,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教师在传统的黑板上书写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且大大提高教学信息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作为主要的应用型科学课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与思路,改变教学方法与措施,构建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型、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芳.《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考试周刊,2010(5).

[2] 王翠芳.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江西化工,2004(4).

[3] 韩兴国;王斌武;崔立秀高职高专《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02).

第5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岗位能力需求

0引言

汽车机械基础是笔者所在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第一学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机械制图、材料学、工程力学、常用零部件介绍、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方面的知识,涉及到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掌握机械专业基础,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本课程之前,还未学习过任何机械基础知识,不了解机械行业的工程特点和从业要求,机械通用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给该门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该课程的教学研究。

1背景

根据汽车专业类学生的从业范围、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包含基本机械制图、材料性能、钢铁材料及热处理、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力学基础知识、构件强度计算、常用汽车零部件、齿轮传动、皮带及链传动、液压传动等内容,存在大量的公式、图表以及国家标准需要学生掌握,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而现阶段大部分专业教师的企业工程应用经验不足,只能依照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贴近工程实际进行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以上教学现状已经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即要结合当今中国的机械技术发展现状,以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强化工程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有必要对目前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

2课程改革内容及措施

2.1优化课程标准

课程讲授的内容不应该完全受到教材目录的限制,而要以满足岗位需求为目标,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要侧重对接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紧贴最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对课程框架进行研讨和确认,最终编撰出来的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发展性和先进性。目前各个职业院校在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基本包含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学、机械传动与计算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汽车零部件图纸的设计、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强度校核,更加偏重于机械基础的理论学习,违背了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的理念。笔者学校经过对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汽车售后经销商企业的岗位进行调研,通过与企业技术带头人进行多方交流和研讨,认为要侧重对图样识读、机械装置的拆装方法、常用工艺知识的应用、企业标准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机械零件图设计、复杂传动系的设计及校核、深入的力学计算等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在课程教学上可以予以删除。所以,在对汽车售后维修企业及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将与岗位相关的多个机械基础技术模块作为一个系统,明确各个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对课程内容上与汽车发动机、底盘构造交叉重复的知识点进行精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优化调整为汽车零部件识图、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构件力学分析、标准件与通用件、常用机构传动、液压传动六个模块,满足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降低企业重复培训的人力成本。

2.2编撰辅助教材

笔者学校已经使用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近十本,但这些教材大致还存在理论性强、知识重复、实践案例少、没有弘扬工匠精神等问题,部分章节看不到与汽车有关的知识,没有突出汽车专业的特色。进行市场调研,我校与上汽大众、北京奔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起亚等多个品牌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各品牌旗下的经销商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每年为我校汽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深入企业一线岗位,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了解岗位对课程的要求,收集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对岗位的知识体系进行研讨,确定任务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汽车机械基础》的项目模块,对每个项目进行实践任务的分解,突出任务的主题和重难点,优化整合各种验证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把理论知识有机穿插在各个实践任务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综合,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试编校本教材,以教学项目为框架,在机械基础知识、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展示,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主线,强化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材的主要知识环节。试用校本教材,通过学生反馈、专家审阅和行业企业评议的方式,进行教材编写质量的论证,并不断修改完善,最终质量评价良好的教材可以公开出版发行。

2.3改革教学方式

汽车机械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偏重于以理论为主,教师一般通过多媒体PPT的方式进行授课,由于PPT的可复制性强,众多教师的授课PPT在内容上趋同,大量的公式推导、照片和动画等知识点的堆积,导致PPT信息化大、重点知识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和走马观花的情况严重,学生对PPT中的知识容易麻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摆脱单一多媒体授课的局面。以传统黑板板书的知识要点为主线,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讲授方式,在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引入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讲授思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拓展知识主线,从如何提升学生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增加机械基础知识实训和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安排与汽车先进检测技术、制造工艺等相关的实验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认知和分析总结”的教学层次,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和思考工程问题的能力。适时邀请汽车制造和售后市场的行业专家走进校园,通过技能展示与现场互动,让学生体验工匠精神的底蕴和内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专业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2)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建立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为目标,采用网络资源平台上的教学课件、素材、机构动画和工程视频等开展教学,将信息化资源有机融合到“案例导向-问题驱动-分析拓展-归纳总结-应用创新”的一体式教学体系中,让学生通过网络深入到自修、讨论、互动答疑等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教研室也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按照机械基础的模块化特性,系统搭建各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课外获取和补充汽车机械工程实践中需要的相关知识,让教与学在资源共享中进行传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以汽车岗位的需求作为质量标准,坚持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在机械基础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在调研汽车机械维修类企业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制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考核标准,通过过程中的工程实践项目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职业精神、工程素养和技术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以材料及热处理章节为例,在学习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热处理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发动机活塞磨损、螺纹孔损坏和悬架连杆变形等故障检修案例,设计相应的工程实践项目进行考核,制定技能和素养过程考核标准,并纳入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的认定中,让考核体系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和技能等级认定体系。

3改革成效分析

经过我校教务处和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同意,《汽车机械基础》的课程改革自2016年开始实施,校本教材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2个专业使用,截至目前已经有两届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就业。从毕业生、企业和专任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成效:

3.1学习效果

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改变了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繁多、学习过程乏味、实践操作性不强的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部分学生还能在岗位实践中,继续就深层次的工程问题与专业老师进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汽车维修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认可,他们认为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更加贴合,相比之下,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职业发展速度更快,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3.2后续建设方向

(1)《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后续改革,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对机械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工程应用实践能力的职业性,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上持续创新,最大限度的利用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和途径,创造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和讨论提高的学习氛围。(2)丰富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开展资源库建设,在工程认知、模型实验、案例训练和能力竞赛等方面建设开展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紧跟学科的前沿技术,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上不断拓展资源途径。(3)加强校企合作,围绕职业岗位技能鉴定、从业人员的职业成长历程、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多级别的课程学习体系,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动向,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建立课程设计、教学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联动机制,让课程改革不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第6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一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学科的内涵,使传统的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信息学科、材料学科、管理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此,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为了切实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用人单位就机械专业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对全国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机械专业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对机械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求。主要调查项目包括:(1)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层次人才可能的需求情况;(2)用人单位目前最急需的人才类型;(3)现在及未来机械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4)现阶段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最需加强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学历层次按照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统计,比例分别为16.6%、68.3%、15.1%;对最急需的人才类型按照经营管理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应用型统计,比例分别为10.1%、29.6%、61.3%;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类35.3%、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28.5%、现代制造技术15.6%;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能力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动手及创新能力39.3%、组织管理能力28%、语言表达能力17.4%。总体来看,机械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山东省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应用技术,具备较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现代机电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6]。研究型高校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的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高校兼有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占较大比重,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教学型高校分技术应用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两种,技术应用教学型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应用研究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技能教学型高校则主要培养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作为地方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机械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定位,机械专业本科教育要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以专业的适应性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增强专业社会适应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适当的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在一个专业基础上设置机械CAD、机电控制技术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三个方向,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及课程优化整合

高等教育中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整体优化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7]。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机械专业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

公共必修课模块使学生具备了必要的人文素质能力。专业必修课模块构成了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了机械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进行机械方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模块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等;专业课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教学计划中,第一到第六学期完成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的学习。

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是具有职业背景的柔性模块,其课程设置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时调整,不断更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专业选修课原有专业限选课基础上增设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两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其中,专业限选课包括PLC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专业英语及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模块包括三维实体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及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包括机电设备故障与维护、CAM软件应用基础、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特种加工。教学计划中,第七学期进行职业教育模块的学习。

为了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机械专业对原有部分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适当的减少理论课时数,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留出空间。如增设了计算机辅助绘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同时将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两门课的内容融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根据实际需要,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由72学时压缩到54学时。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及改革

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专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中专业课程设计仍然按照传统,在相应专业课程结束后校内集中安排,本次主要在实验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两方面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调整及改革。

1实验教学的调整及改革

实验教学是机械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8-9]。因此,开好实验课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十分重要。

目前机械专业实验课课时偏少,受实验课时的限制,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居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第一,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整合,增加实验课课时,提高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实验课时都增加到12学时,同时,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明显提高。第二,开放实验室。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外,机械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将现有的专业实验室,例如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材料热处理实验室、机床实验室等,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学生开放。对于基础性实验,实验室在任意时间均对学生开放,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学生可自主进行;而对于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学生应提前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经老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第三,建立创新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闲置设备开设创新实验室,由机械创新学会的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可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及发明,老师进行定期指导。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调整及改革

机械专业实习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由于受实习条件的限制,实习人数众多但专业实习指导的师资明显不足,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机械专业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第一,采取校企联合的措施。一方面聘请对口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或退休技术工人担任实习的指导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机械专业先后与格瑞德集团山东德通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宇电力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天宇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德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中大空调集团和德州中泰工控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学生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均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实习资源的不足。第二,采取多层次实习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地说,由第三学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到第四学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由第七学期七周的专业方向实习到第八学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程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专业改革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选题来源于实习或就业的工厂,联合工厂技术人员攻克难题,完成论文(设计);另一种是学生分组后自主选题,自拟题目,完成实物。

四改革效果

学生就业和大赛实践对学校的教学效果具有检验和反馈作用[10]。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不仅保证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两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0级学生2011、2012两年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特等奖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9项。作为地方院校,德州学院将继续进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能够切实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会.地方院校机械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0(1):50-51.

[2]王妍.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3):189-190.

[3]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EB/OL]. http:///20030113/3075759_2.shtml

[4]刁其君.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12.

[5]贺廉云.自动化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42-145.

[6]杜彦良,江舒.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07-09.

[7]吴云助.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5):48-49.

[8]宋义林,刘新力,彭景云.面向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研究[J].硅谷,2009(9): 133-138.

第7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计算机的应用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渗透到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计算机集成制造。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新的生产模式不断出现。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显然不同于传统机械制造业。因而,传统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我们经过对相关企业广泛、深入的调研及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根据对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研究,构建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机械行业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教学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培养职业类综合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反观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就会发现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不足之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工程人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严格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的。我们在实践中开创了“课堂与实训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新模式,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对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两大类。但机制专业的一些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许多理论知识都与实际紧密联系,实践性非常强,单凭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讲授这些知识,没有感性认识,无疑是纸上谈兵。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方法把课堂和实训车间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把教学要点分解为两种课型,即采用课堂理论课与现场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前我院机械类设置招生的本专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工艺设备、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为了使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专业整合与分流的要求,结合我们学校对大学一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通修的课程改革方案,针对机械类各专业的特点,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然后按专业进行专业限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能力的培育,提供后续所需。

二、机械制造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机械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并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一单一专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公共基础课由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构成。文化课程类包括政治、高等数学(含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和体育等课程。文化课程是所有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习专业和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工具课程类包括英语和计算机课程。随着科技发展的信息化、国际化,外语、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一可少的工具已日益突出。外语应全面加强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课程类包括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经济管理、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修其中的若干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专业课。我院机械制造专业采用两年半+半年的教学培养计划,其中两年半为毕业前在校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后半年提前走入企业。学生可直接就业于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制定符合实际的实习计划,配备专业的实习教师,结合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技能教学。具体采用“即讲即练式”或“理论实践交替式”技能教学模式,即指导教师在实习现场讲授操作技术,然后学生马上动手进行操作实训,及时消化,及时掌握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讲、学、练”相结合的技能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坚实技能基础。

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突出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要面向市场需求,立新求精,动态改革,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我院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借鉴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中的创新思想、系统理论、优化方法等先进理论,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实施,从宏观培养目标到教学保障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毅.林雪娇.谈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对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影响.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 丰二中.高职教育现代机械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期刊论文]-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第8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第9篇:机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 课程开发 操作技能 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

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是指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焊接、液压与气动、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等与机械有关的诸多课程。这些课程在知识内容上相互关联,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中,这些课程是以独立的、一门门课的形式被传授,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根据逻辑严密、结构对应的学科顺序设置,并且在课程的内容和设置上专业区别不大,与专业技能和对应岗位联系较少。

在教学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远离生产实际,与岗位严重脱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新理念相违背,忽视了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就业,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机械基础知识类的课程进行新的开发和设置。以下从按照职业能力开发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的设置和根据学科规律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发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三方面阐述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一、按照操作技能开发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

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虽然定义为专业基础课,但是它的绝大部分课程如:金属工艺、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钳工等课程仍然是关于机械工程的操作和实践。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其实就是掌握机械操作技能,它既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职业能力之一。所以,对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摈弃传统的一门一门独立的课程的概念,而把其涵盖的所有课程划分为若干单项操作技能,并且,开发后的新课程应该明确为机械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

1.机械结构认识与操作技能

机械机构知识与操作技能是指会判断机械设备、电气产品和机电产品所使用的金属材料的种类、型号和维护金属结构的技能;看懂机械制图,并通过机械制图了解金属结构的装配原理和关系的技能。这项技能在现场实际中作用非常大,大部分电气产品和机电产品结构都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因此,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会判断金属的种类、钢材的型号或牌号,会判断采用何种冷、热处理方法提高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必须了解产品内部和外部的构造,更好地对其进行维护,对于金属材料,它必须是通过对现场实际的观摩、不断实践才能掌握其性能;对于机械制图不需要系统、完整学习绘图知识和绘图训练,在掌握机械制图基本方法后,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读图和识图的能力。

2.设备装配和判断故障技能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对设备进行装配,使其正常运转;能够判断故障并进行合理拆卸,进一步进行维护,因此,应对工程力学和机械零件课程进行开发。

工程力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较强、比较抽象的学科。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大多数情况下这门课被放弃不学,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损失。力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无所不在,受力分析、平衡、力矩、强度、刚度、变形等力学要素是使设备正常运转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能够进一步合理地、科学地装配和拆卸设备,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故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目的地给学生灌输一些力学概念和常识,使其逐步接受和消化,提高职业发展潜力,是很有必要的。

机械零件课程是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主干内容,它包含常用机构和基本通用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几何尺寸、型号、维护和更换方法。一般设备都是由这些常用机构和基本通用零部件组成,因此,掌握了这些机构和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就基本上掌握了设备装配和简单维护方法。所以,这一项技能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零部件的组装、拆卸和设置故障训练才能获得。

3.设备的检修、故障处理和维护技能

机械、电气以及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技能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比较熟练、快速地查找故障,排除故障,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公差精度和工作状态,这对机械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公差配合基本知识、测量方法以及钳工或机修钳工技能。

学习公差配合和测量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机构运动的准确性、装配的精度以及提高设备工作合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无论是在装配过程中还是在故障处理中都具备精度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钳工或机修钳工则是一项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操作技能,通过对工件的划线、锉、削、锯、錾削、钻孔等工艺,进一步学习完成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特别是故障排除和缺陷的修复技能。这项技能应用较广,因为它所用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对故障和缺陷的处理和修复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所以,作为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

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开发

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专业技能为导向,所设置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必须为专业相对应的岗位服务。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铁道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为例,阐述机械基础知识类课程的开发。

铁道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是培养具有内燃机车驾驶与检修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岗位工种是内燃机车司机和检修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