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创新意识的内容精选(九篇)

创新意识的内容

第1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戏曲;舞美设计;误区;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33-01

一、当前戏曲舞美设计存在的误区

我国戏曲舞美设计紧随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舞美设计的空间想象性显著增强,表现出一种深远的美学意蕴。但是随着舞美设计造型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一些舞美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忽视了中国戏曲的独特写意性,对戏曲的中国化美学特征表现不足,导致中国戏曲的程式表演艺术与舞台美术设计无法协调配合,甚至造成了二者的对立,严重影响了戏曲舞美的艺术性,对中国戏曲舞美设计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想促进中国戏曲舞美设计获得更好的发展,还应该注重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在兼顾中国戏曲写意性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舞美设计思想,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戏曲舞美设计的创新意识探索

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即思想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一)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意识创新。众所周知,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思维艺术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艺术形态的构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所谓的思维意识,就是人们在思想活动过程中得出的普遍性认知结果,具有一定的理性属性,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人们的观念。大众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个体的思想不尽相同,因此人们的思维意识也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甚至能够借助思想的力量,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群众只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意识,就能够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物质力量,促使思想意识的先导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

而对于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艺术创新来说,舞美设计人员自身的思想创新对整体形式的创新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设计人员从设计思想方面对设计活动实施先导性影响,才能促使舞美设计的创新性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必须重视思想层面的创新,以思想的创新丰富设计的内涵,促使舞美设计真正凸显中国戏曲的写意美,达到理想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舞美设计在内容方面的创新。内容创新是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探索的第二个层面,并且这一层面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体工程特征。内容是相关事物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全面整合体。对于戏曲舞美设计来说,其内容相对丰富,并且作为戏曲和舞台演出的构成部分,具体涉及灯光、布景、化妆、道具以及服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只有借助丰富的造型艺术手段对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外在环境进行合理造就,结合戏曲内容对舞台气氛进行渲染,才能增强戏曲舞美的感染力,增强戏曲表演的效果。我国戏曲种类相对较多,舞美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考虑不同剧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布景、服装、化妆、灯光和道具等进行设计创新,促使舞美设计的艺术效果得到强化。在具体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不同的创新元素进行有机整合,保证多种要素的创新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为戏曲表演服务。由此可见,对戏曲舞美设计进行合理的创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设计人员高度重视,促使舞美设计的内容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舞美设计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对戏曲舞美的艺术进行合理创新,对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来说是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相应保证的配套工程。形式和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必然对其形式创新产生特定的影响,所以在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形式创新的重视,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升舞美设计水平,进而为戏曲表演提供相应的辅助,进一步提升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戏曲舞美设计存在的误区,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入手,只有通过对三者进行协调,才能促使舞美设计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推动戏曲表演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华.浅谈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J].戏剧之家,2015,(3):147.

[2]于秋月.舞美设计分析探索[J].剧作家,2015,(3):141.

[3]陈皓,曹家宝.戏曲舞美设计创新谈[J].戏剧之家,2014,(6):261.

第2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民政刊物;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138-01

民政刊物虽然受众广泛,并且具有一些政策上的倾斜,但是由于其办刊目的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出版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在传统图书出版业和纸质媒体日益衰微的当下,民政刊物的出路在哪里呢?毋庸置疑,唯有创新。下面,笔者将展开对民政刊物出版环节的创新意识及其培养策略的分析。

1 民政刊物发展现状

民政刊物作为一种以民间事务和各种关于民众的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刊物,其发展现状也和其他一些常规公众性刊物一样,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办刊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刊物具体内容存在局限性、管理不到位以及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不足等方面[1]。首先,民政刊物的编辑中有很多是由民政管理部门中直接引进到民政刊物编委会的非专业编辑,所以在办刊水平和专业素质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其次,刊物在内容上表现出单一和行业趋同的特征,而且没有很好地利用促使民政刊物不断成长的社会土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呆板老套的现象,缺乏创新。第三,在民政刊物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不能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真正转变。第四,在创新意识和刊物服务意识上存在整体的欠缺。由于民政刊物在受众群体、发行范围以及刊物性质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在其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上的要求非常之高。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实际现状却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根本没有受到民政刊物主创人员和单位的重视和关注。

2 创新意识对民政刊物出版的重要性

2.1 创新意识的涵义

创新意识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革新和改进做事方法、观念和手段的意向,以及具有操作性的设想。创新意识不仅仅是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动力源泉,而且还是高质量地完成某项任务的前提和保证。

2.2 创新意识在民政刊物出版中的作用

创新意识可以说是所有期刊杂志的生命和动力源泉,如果一本杂志或者是期刊缺乏了创新意识的话,也就标志着它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民政刊物也一样,尤其是在民政刊物的出版环节,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刊物是否能够顺利出版。虽然说出于对民政刊物特殊性的考虑,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照顾,但是对整本杂志中体现的创新意识的要求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减弱。

民政刊物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受众群体的生活以及一些社会活动,所以在出版环节的把控自然就会高于其他一般性质的刊物[2]。作为民政刊物的主创机构和个人,一定要注重整个刊物所体现的创新意识以及刊物出版运作团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整个刊物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最后,达到将一本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民政刊物呈现于社会民众眼前的目的。

3 民政刊物出版过程中创新意识培养对策

3.1 更新民政刊物管理理念,变革办刊模式

民政刊物在整个期刊产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许多诸如政策、人才以及数据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所以在民政刊物的出版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新意识。尤其应该在其刊物管理理念和办刊模式上加以革新和改变。

首先,在对刊物的管理上,应该更新理念,以此充分培养民政刊物出版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结构,民众喜好的因素,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民政刊物的制作、出版过程有章可循,同时也可以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指明方向。

3.2 在民政刊物的选题和出版运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民政刊物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民众的公共性刊物,在出版之前一定要通过一系列诸如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手段,充分了解民意。并在充分了解民众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进行选题。但是,由于民众的需求和意愿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民意”为主,以迎合社会民众的口味为重,最后也一定会走向行业内的趋同。所以,鉴于此种情况,民政刊物的出版者以及主创团队就不得不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在客观情况的要求下,主动利用创新意识这一有力武器,做好整个民政刊物出版运行环节的工作。

3.3 在民政刊物的具体出版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除了上述在民政刊物选题以及整个刊物出版运作方面的创新需要,刊物出版的具体环节也少不了创新意识。在民政刊物具体出版环节对创新意识的客观要求也可以提高相应刊物主创团队和个人的创新意识。具体出版环节的创新性要求不仅体现于刊物的内容,而且在刊物的形式设计上,也同样不可忽略。所有事物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组成,内容和形式具有决定和反决定的关系。民政刊物的特殊性在于其并不具有这种相互决定的关系,其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其中任何一部分在创新意识上存在缺失都是不可取的,都会使得整个刊物在质量和服务效果上大打折扣。所以,这也会从客观上要求在整个刊物出版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并要将创新意识细化体现到民政刊物出版发行的一系列细节之中。

3.4 在民政刊物出版的宣传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出版宣传是整个图书出版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不仅可以将广大读者和出版单位或个人联系起来[4],让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体对将要出版的书目得到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是将图书有效投放到图书市场中的必要手段。

对于民政刊物的出版宣传,我们可以充分学习国外图书市场的先进宣传理念,开拓思路,以先进的宣传方法和宣传理念设计出高质量、易操作的图书宣传创新策略。这个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民政刊物出版单位和负责人的创新意识,最后达到顺利将民政刊物推向社会民众的目的。

4 结论

创新意识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组织部门都不可或缺的品质,其不仅可以为达到具体的目标和满足具体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动力,还可以使其具体操作环节变得更为简单、高效。民政刊物出版工作作为图书出版行业的一项具体业务,其过程之中自然也不可以缺少创新意识。本文笔者出于对创新意识的高度关注,针对民政刊物的出版环节的创新意识,提出了几条意见,以期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陈斌,楚寒露.互联网信息传播影响下纸质刊物的应对策略[J].科学时代,2012(15).

[2]陈庆禹,田淑慧,赵文祥,等.科研创新中农业科技期刊4大功能提升对策――以《山东农业科学》为例[J].编辑学报,2014,26(4):393-395.

第3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TRIZ最初发源于技术领域,但是其部分原理和工具被引入管理领域,解决产品技术创新中技术问题之外的管理问题。Kermani曾将TRIZ的各种工具引入标准化流程管理中,对六西格玛流程进行补充与完善,对于流程中每个阶段产生的问题(矛盾),TRIZ工具均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得企业产品技术开发更加贴近客户需求]。由此,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客户、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政府等外部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企业与其它主体之间协同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的意识,构建正式与非正式的协同创新网络,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另外,从企业内部要素来看,企业管理者对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各职能部门员工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员工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能力发挥程度。一旦企业形成了技术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就会从各项制度上落实这一思想,包括对其进行的奖金激励、培训激励、参与创新管理激励以及精神奖励等,这些制度措施对于员工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假设:假设1: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对员工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在与外部创新主体成员之间进行正式的联合研发、技术许可、研发外包时,经常性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效果的达成,而在与企业组织内部人员进行非正式的内部交流、信息沟通、技术创新研讨时,顺畅的沟通也会对企业技术协调创新系统构建产生积极作用。这种正式关系网络与非正式关系网络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概念是企业面向TRIZ协同创新意识不断强化的体现,其对于反映组织沟通效果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高度重视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即想方设法减少“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人力-财务”等模块的管理步骤,简化管理流程和优化组织结构设计,因为扁平化、少层次的组织结构减少了企业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沟通时间,提升了沟通效率与效果,即能够使得技术研发部门针对其它各职能部门反馈的问题进行灵活反应与应对,从效率提升角度提高了员工的协同创新效率。因此,基于假设1与以上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假设:假设2: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协同创新意识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能力有部分中介作用。对于协同创新主体来说,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创新战略联盟或者协同创新中心,是消除合作壁垒、取得价值认同、构建合作基础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组织间兼容性的关键。从外部兼容性角度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有限,因而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为其提供技术支持[19]。在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与技术实现了兼容,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在兼容环境影响下,组织之间的合作基础更加稳固,互信互惠的合作氛围为协同创新意识影响员工创新能力发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7]。从内部兼容性角度来看,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技术信息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流通,既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内制度兼容性的体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互相认同差异化的制度,是信息流动与合作的基础。综上所述,良好的制度氛围、文化认同与知识技术互补是协同创新主体兼容性的体现,其对协同创新意识主导的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0]。因此,由假设1与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假设:假设3:TRIZ应用中的主体兼容性对于协同创新意识与员工创新能力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假设与分析,可以得出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体系研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数据来源

从2007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启动创新方法专项,重点推广以TRIZ理论为主的创新方法。湖北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经过6年的扎实推进,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的推广应用经验[22]。目前,湖北省正围绕100家试点企业及创新型企业,面向不同岗位、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应用创新方法工作。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针对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各类型企业的TRIZ推广使用情况,以及推广使用中的企业与外部组织协同、企业内协同情况进行调研,问卷采用分批形式在各企业统一发放。为保证信息填写的相对独立,课题组在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人回收问卷,填写工作由企业各部门员工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6份,其中有效问卷262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1.6%。调查对象的特征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研究结果

3.1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SPSS软件,测得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0.937,表明调查问卷结果适合作因子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展开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载荷系数大于0.5作为各测项的分类标准,剔除载荷系数为负数、具有双重载荷以及低于载荷系数0.5的测项,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在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理探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清晰,累计方差解释率达71.80%,且4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分别为0.865、0.880、0.899和0.743。

3.2验证性因子分析运用Lisrel8.70结构方程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4类潜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均大于0.6,T值均大于3.28。与此同时,根据分析数据来看,Chi-square/df=2.47<5,p-value=0.00000,RMSEA=0.075<0.08,NFI=0.94>0.9,NNFI=0.96>0.9,CFI=0.92>0.9,IFI=0.98>0.9,GFI=0.96>0.9,AGFI=0.97>0.9。以上数据显示,本研究所选取的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XT、主体兼容性JR、个人创新能力CX和协同创新意识YS等4类变量的结构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3.3竞争模型比较为了证明因子被分为4类的科学性,本研究亦尝试将因子分为3类或者2类,与分为4类因子时的各项拟合指数进行比较,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原始模型(即因子被分为4类时)的各项拟合指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即χ2/df=2.47<3,RMSEA=0.075<0.08,CFI=0.92>0.90,TFI=0.96>0.90),说明只有在变量被分为4类的时候,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较好。因此,相较于把变量分为模型1类、2类和3类的形式,本研究设计的模型更为合理。

3.4信度与效度分析为了证明变量间的区别效度,依据学术界关于“若每一个变量的变异抽取量大于各成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值,或者所有变量之间的最小AVE大于相关系数矩阵中的最大值的平方值,即代表有良好的区别效度”的观点,对研究中的4类潜变量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XT)、TRIZ应用中主体兼容性(JR)、TRIZ应用中的个人创新能力(CX)和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以及控制变量性别(Gender)、年龄(Age)、学历(Education)、进入公司年限(Year)的均值、方差以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对角线上的数值显示的是各变量变异抽取量的平方根。表5数据显示,4个变量的变异抽取量的平方根分别为0.791、0.771、0.805、0.830,均大于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最大值0.770,说明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5中介效应模型如表6所示,将性别(Gender)、年龄(Age)、学历(Edu)与进入公司的年限(Year)作为研究中的控制变量输入模型。首先,以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XT)为因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为自变量作一次回归分析,得出标准化系数为0.555,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对于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次,以TRIZ应用中的个人创新能力(CX)为因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为自变量,再作一次回归分析,得出标准化系数为0.636,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证明了TRIZ应用中协同创新意识能够对员工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成立;最后,以TRIZ应用中的个人创新能力(CX)为因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XT)为自变量,作第三次回归,得出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350和0.515,两个系数均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从3次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标准化系数由0.636减弱到0.350,即加入变量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XT)之后,协同创新意识(YS)对TRIZ应用中的员工创新能力(CX)的正向影响有所减弱,因而证明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协同创新意识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能力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2成立。

3.6调节效应模型本研究将性别(Gender)、年龄(Age)、学历(Edu)与进入公司的年限(Year)作为控制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为自变量,以TRIZ应用中主体兼容性(JR)为中介变量,以TRIZ应用中的个人创新能力(CX)为因变量,则TRIZ应用中的个人创新能力对于协同创新意识以及主体兼容性的层级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模型I是因变量TRIZ应用中个人创新能力对于控制变量性别(Gender)、年龄(Age)、学历(Edu)与进入公司的年限(Year)和自变量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YS)的回归模型;模型II是控制变量性别(Gender)、年龄(Age)、学历(Edu)与进入公司年限(Year),自变量协同创新意识(YS)和调节变量TRIZ应用中主体兼容性(JR)对因变量个人创新能力(CX)的主效应模型;模型III是去中心化、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模型。模型I显示,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β=0.636***)对于员工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因而假设1得以验证。模型II显示,加入主体兼容性这一调节变量之后,主效应模型显著(R2=0.419***;F=36.806***),且不存在共线性问题(Max-VIF=1.710<3)。同时,调节变量TRIZ应用中的主体兼容性(β=0.602***)对于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通过对模型III的数据分析来看,交互项YS×JR的β=-0.065,不显著。因此,TRIZ应用中的主体兼容性对于协同创新意识与员工创新能力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假设不成立,即假设3未通过验证。

4结论与启示

由于假设1和假设2通过了模型验证,而假设3调节效应模型未通过验证,因此,针对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3点结论:①TRIZ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对于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②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协同创新意识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能力有部分中介作用;③TRIZ应用中的主体兼容性对于协同创新意识与员工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首先,在TRIZ应用中,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意识对于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TRIZ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应用是基于原理、方法等概念理论的延伸,面向TRIZ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流程与TRIZ理论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发现并定义问题,将问题(矛盾)根据不同领域分工进行转化分解,再由专业化部门、机构选取工具加以解决,最后对解决方案实施改进。由此可见,面向TRIZ的协同创新体系流程清晰、步骤明确,需要多个组织、机构和部门协作才能实现。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供应商企业、客户等主体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同参与产品技术创新过程,各主体之间积极配合协调,是合作中协同创新意识的体现。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网络,帮助企业研发人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通过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销售人员以及研发人员了解市场需求,迅速发现产品创新问题以及创新方向;通过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合作,拓展新的思维方式,找到新的企业发展思路;通过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逐渐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其次,TRIZ应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协同创新意识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组织协调能力体现在组织结构、管理者管理水平、员工参与程度与水平以及信息沟通传递等几个方面,面向TRIZ的组织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中展开多种对象、多种方法、多种形式之间的协作配合,这种协同思想意识对于企业组织的结构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员工能力水平以及信息渠道等要素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信息沟通顺畅是协同创新意识的客观要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需要企业组织具有灵活的组织结构,以保证信息传递与反馈及时有效,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协同能力,以保证多方合作顺利进行,需要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来,跨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为提高整个组织的协调能力奠定基础。而这种多方合作的协同创新意识,通过对整体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同配合的影响,最终对组织或团队中个体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员工在组织协调性不断提升过程中,个人素质能力亦得以提升。

第4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由于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中的灵魂,各类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先后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课程。文章以创造力开发理论为指导,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用能力。研究显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造性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性提高。

【关键词】

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同样,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实践创造力的设计师,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实际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人才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一段时间以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能,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特别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近几年来各类高等艺术设计类院校陆续开设了创造性思维相关课程,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然而,由于高校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开课时间短,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分配等教学设计方面欠合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将其当作一般的理论讲授,很少安排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索创造性思维课程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把创造性思维转为具体的创新能力,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亟须研究的课题。

一、AUTA创造力开发理论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1897—1987年)提出创造性思维研究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教授的。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G.A.Davis)于1980年在认知情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意识、理解、技法和实现四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实现了创造力由创造潜能到创造能力的转化,简称戴维斯AUTA模式理论。意识(Awareness)是指增强学习者的创新意识,通过各类启发式讨论让学习者意识到创造的重要性,以及创造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理解(Understanding)表示培养学习者对于创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技法(Techniques)是指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技巧;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整个环节的最终目的,即提升学习者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能力。根据AUTA理论,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种素质,那么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创新人才,能够适应各种创造性的工作。

二、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的过程,是指应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转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创设教与学的过程。本文根据AUTA模式,针对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艺术设计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创造性思维属于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思维学、心理学、符号学、方法论等多个学科知识。同时,创造性思维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教授时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笔者结合AUTA创造力开发理论,将创造性思维课程的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树立意识—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应用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了解创造力对于社会、设计领域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唤醒其创造和创新意识,调动创造欲望和设计兴趣;其次,掌握与创造力相关的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原理;第三,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内容,熟练掌握各类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建立创造性思维模式;最后,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技法和设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总之,培养高创造性设计人才是艺术设计学科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从创造性思维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理论基础、思维训练和设计实践(表1)。三大模块具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又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将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设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串联起来,激发并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创意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开发理论以及创造原理等知识内容。戴维斯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基本不会时刻思考如何使自身具有创造性。同样,中国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造力缺乏的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创造力意识,因此,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意识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理论教学内容还应涵盖相关创造性思维理论知识,如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创造和创意过程和创造力人格特质,以确保学生达到掌握创造性思维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30%。

2.思维训练。创造学本身是一个开发性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必须进行大量的相关思维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创造性思维技巧,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分类、原理、操作过程以及在设计创作中应用。任课教师需结合设计原理和创造性思维技法,分析各类实际设计案例和国内外设计大赛案例,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积极性。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30%。

3.设计实践。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是通过任务实践提升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设计实践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学习的创造性思维技法和设计理论解决实际的设计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践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40%。

(三)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侧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讲授式方式。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技能训练和设计实践等合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基础理论教学阶段,除了理论讲授外,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为主。戴维斯理论指出,启发式讨论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鼓励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阐明观点,帮助其理清思路。通过启发式讨论,有利于迅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讨论教学时间要把握得当,一般控制在一课时左右,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则会淡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维训练阶段,通过引用典型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思维技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从而提高各类思维技法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头脑风暴思维技法时,选取红点设计大奖(RedDotDesignAward,红点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有影响的竞赛)作品作为案例,从主题的确定、方案的产生到最佳方案的选取逐一进行分析。大量的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实践阶段,教学方式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运用共有的知识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的创造性思维理论和思维技巧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制定多种设计方案,确定可行的方案,尝试设计方案的实际应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和成果展示。

(四)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中的三大模块,即基础理论、思维训练和设计实践,以知识获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各层次教学内容相配合的作业类型和考核要求,以全面综合的评价、优化学习过程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思维训练阶段,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和课外调研等形式,通过非量化指标进行考核,作业的评估方面要重点把握两个评分标准:其一,是否符合课题要求;其二,是否具有思维创意效果。而设计实践阶段则以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各类设计实践任务为主,材料与表现的形式和手法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考核方法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其学习态度、投入状况、学习成效及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综合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效果

在上述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下,笔者在2014-2015学年,对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13个班级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有了明显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首先,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实践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从13个班级共计391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5名的问卷调查显示,就传统教学设计和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在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分值远远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的分值,t检验的p值<0.001,充分证明了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对于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设计的认可。其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显著性的提升。在2014-2105学年第二学期,笔者随机抽取了2014级艺术设计类专业20个班级中的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学生课程学习前和课程学习后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评测。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量采用了国际上认可的并且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托兰斯图像创造性思维测验(FiguralTorranceTestsofCreativeThinking,FTTCT)。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0.001,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均值在课程学习前和课程学习后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证明了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艺术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从创造力开发理论出发,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地提升,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一种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新模式,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创造性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花 王大根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军.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分析[J].艺术百家,2012(7).

[2]满瑜琳.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5).

[3]唐朝晖.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第5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创新意识的含义和内容,真正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即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识;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培养学生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它维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一、创新意识的含义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际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动力,与创新能力一起贯穿于人的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创新意识的内容

1.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是引起和维持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也是创新才能得以施展的能源。人的每项创新活动、每个创新意识都离不开一定创新动机的支配,创新动机明确并且强烈的人,他的创新活动的希望就越大,创新动机肤浅的人,他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希望就小。

2.浓厚的创新兴趣。创新兴趣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投入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它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动机来源于对创新的浓厚兴趣。产生创新动机不一定有创新兴趣,而一旦形成创新兴趣必然伴随着创新动机。创新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3.健康的创新情感。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性活动的创新情感。首先稳定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只有在稳定的创新情感支配下,才能提高自身创新敏感性,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与创新有关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积极的创新情感。现代创新者积极的创新情感,可以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敏锐性,充分调动自己投身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再次深厚的创新情感。创新热情是一种稳定深厚的创新情感,具有持续性。它是一种能促进现代创新者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展开创新活动的心理推动力量。

4.坚定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各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首先是创新意志的目的性。现代创新者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按既定的目标去行动。其次创新意志的顽强性。科学创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要探索前人没有走完的路,要产生前人没有产生过的成果。在创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只有意志顽强的创造者才能在挫折与失败中不断进取,从而把失败引向成功。创新意志的顽强性指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能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取得创新成果。

三、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是当今信息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高科技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进步的要求和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国家创新体系是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成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目标明确、组织比较完备的网络系统。这一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艰辛的努力,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敏捷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从而能获得创造性成果,成为有所建树的人才。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赖以维系的根源,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国家创新体系的每个构成要素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发挥科技中坚力量。因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持续发展和永葆生机的需要。

2.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要靠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和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来赢得。高校人才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创新素质高低,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在未来的市场中的竞争力,那些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竞争人才的高校在社会的声誉与日俱增,学校的生源也就必然会增加,这样必然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等诸多方面,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外在表现。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中所必备的成分,因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和现实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扩充,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3.是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发展。从这一理论来看培养创新意识是实现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必要保证,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转化的速度迅猛增加,高校大学生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成才就需要掌握包摄面广、潜移性强、容纳度高、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需要高校大学生有忧患意识,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想在就业饱和的状态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利用所学的知识,敏锐地观察就业趋向,并把自己武装成与众不同的创新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红.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戴伟芬、孙宗禹.试析闲暇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第3期。

第6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学生;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54-01

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科技激烈竞争具有创造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乐于创新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教学目标和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富有创新机会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创造欲望,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开课前,先让学生猜两个谜语。第一个是“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这个谜底学生费了好大功夫才猜出来是草莓(‘草没’的谐音),然后接着又说了一个谜“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这个谜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到是杨梅(‘羊没’的谐音),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询问学生:为什么第一个谜语猜了好久才猜出来,而第二个老师一说出来,同学们就猜到了。经过这样的猜谜游戏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有了第一个问题为基础,从而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已知面积公式推导中去思考圆面积公式推导方法。

二、加强学具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加强学具操作技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新概念;还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显示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具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学会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面积公式已知的图形?怎样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长方形。这时再引导学生探究;“割补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两个图形变了,面积没变,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操作,在从动手数方格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学生成了主动的探索者,在探索中获取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知识。

三、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应需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因此,要是数学中每一节知识渗透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只有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才能紧密联系实际,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小学减法”一课中,我给学生几种常见的价格;商店里的圆珠笔每只3.05元,书包每个20.04元,钢笔每支12.4元,小刀每把0.65元,文具盒每个8.45元,如果给你带上人名币有50元、10元、5元、5角、5分各一张(或一枚),而每次只能买一件商品,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应拿出多少钱,求应找回多少钱?列出竖式计算。这样,学生在参与够物品的实践活动情境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利用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与思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设计开放题目,培养创新意识

第7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23-02

创新既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又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被规定为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列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去。创新,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意义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据此,创新能力可理解为一种“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能力,它包含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培养,即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促使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动机,它包括强烈的创新激情、探索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和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这些心理特征是推动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强大内部动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因此,高校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讲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科学生涯、一些科学发现的意义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应改变讲授方式,如采用“质疑激思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独霸”讲台,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巧妙地改造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把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导入活动状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把它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行为,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因此,教学过程不是结果和结论的简单获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要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再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知识的一种参与式活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有多种形式,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直观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等。尽管创新思维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实质是辨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是辨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可以这么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同样,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也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知识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其本身凝聚着一定的创新思维。但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其创新思维培养价值是不同的。而且,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知识的创新思维培养价值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在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同时,更要分析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价值,认真选择那些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较高价值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理的组合增加其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讲黑体辐射内容时,让学生注意学习Planck M.提出的量子和量子化假设所采用的综合研究法;在教学光电效应内容时,让学生注意掌握Albert Einstein创立光量子论时采用的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在讲授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时,让学生理解de Broglie L.提出物质波假设所运用的逆向思维;在讲分子结构内容时,应让学生懂得Pauling L.所采用的直观思维、类比思维和模型方法。

另一方面应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如采用讨论课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已证明,教学目的的实现主要不是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课堂讨论除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扩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表达能力。课堂讨论比课堂提问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作用更明显,讨论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产生很多有益的思路或思想火花。如Bohr N.H.D.对Rutherford E.的原子模型和氢原子的线状光谱的解释及以后的成就,都是Bohr N.H.D.在与他的朋友或同事讨论后所取得的。讨论是创新的一个条件,创新必须交流,尤其在当代学科日趋综合的情况下,关起门来是不能创新的。讨论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也是实现创新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第8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起,为此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对开放式教学有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1.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后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1 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互相尊重、知情相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但这种积极的课堂气氛不是自然形成的,要靠教师创设适应的情境渲染,要用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条件。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道例题:13-8=( ),有一位教师很注意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先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索。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拆减数;也有的想加算减;还有的利用学具小棒来减,做到方法多样,人人参与。使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1.2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自己提问题,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和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

2.1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1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钱=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价格(如一支钢笔2元5角),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2 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中,把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编成教学题,按一定规律整理成册。教师再将其纳入数学教学,补充教材,以达到教"活"教材,教"活"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是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开放式体系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要走出以书本为本的误区,解放思想,使教学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

2.3 突破教材练习"理想化、标准化"的限制,设计的练习要富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独创性。

2.4 实现作业内容的开放。改变布置作业的传统做法,从以前让学生做第几页的哪几道题中开放出来,例如"回去量量你家里门窗的长度"、"找一找周围物体表面的平面图形"、"买一千克的苹果"等作业形式在减负的形势下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3.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确实如此,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让学生真正撑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

3.1 采取探索性学习方式,教学中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自主活动中求发展。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给学生多一点动手的机会,多一点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因此,老师不要直接引导学生走上自己所设计的思路,不要急于向学生提供问题的结论或求解的方法,要在教学中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等开放性活动的机会,倡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创新。

第9篇:创新意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Discuss About the Reform of Basic College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ANG Hong-wei ZHANG Fang LI Xiao-hui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Liaoning 110866,China)

【Abstract】Basic college computer courses possess vital rol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In this paper,the thought such as blend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to computer teaching process,expanding basic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ack of basic computer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Basic Computer Course;Curriculum system;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受制于当前发展现实,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型动能,增强韧性与活力的背景下,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解决目前发展问题的新思路。2015年政府报告中指出: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1]。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作为引导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目前的传统教学内容与体系,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及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及内容的不足

1.1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目前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兴产业,这种“互联网+”的新形态,造就了无处不在的创新,也给创业者带来了新的商机[2]。今后的就业,自主创业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将是自主创业的主体,如果在学习期间经过一定的创新创业训练,自主创业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据初步调查,全国90%以上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均为“1+X”模式或“2+X”模式,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X门选修课程或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1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X门选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基本集中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及网络基本知识等几方面,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应该不断研究扩展教学体系及内容,从传统的注重工具软件的使用转向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

1.3 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主体,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搞期末突击式复习,虽然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及格的成绩,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能力的培养还欠缺很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考核方式。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把期末考试向平时转移,注重过程考核。

2 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分为三方面,第一,在适当的章节引入与计算机相关的创业故事特别是本专业毕业生或校友等让学生觉得可以借鉴的,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利用计算思维的方式来编写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第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采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及协作沟通能力。

3 扩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技术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要用计算思维的观点组织现代教学外,还要积极拓展现有教学体系。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大类招生的实际,分别针对农科类、工科类、管理类等学生开设具有学科特点的选修课;第二,根据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总结提炼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中;第三,根据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的特点,适时举办各类培训及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

4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学科齐抓共管。从学校层面,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对于各类有助于创新创业的比赛及想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聘请各专业有项目经验的企业人员走进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无疑会为学生创业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每一门课程的认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创造条件走进企业,接触到实际的项目,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融入到后续的教学中。对于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来说,要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是学生接触创新创业知识的一个窗口,计算机技术是后续创新创业的技术基础,所以要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提高,积极拓展教学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2]晏莉娟,谭俊敏,肖昌雷.民办高校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6-128.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c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