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心血管病的防治精选(九篇)

心血管病的防治

第1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疾病预防;治疗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38-01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优越的生活,而由于人们在享受优越生活同时,没有注重身体的锻炼,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导致中老年群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一些方法。

1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特征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引起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血管顺应性下降,脉压差增大,组织器官血供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顺应性下降,心功能减低;心率失常及瓣膜的改变。临床上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疾病经常反复,有的病人一年内多次住院治疗,牵扯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其实,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饮食起居,以及精神因素和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其发病的频次及程度,以及生存期限与有效的预防、合理的治疗密切相关,因而中老年人应该及早预防及合理治疗心血管疾病,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住院频次,提高生活质量。

2中老年心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措施

心血管疾病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没有及时预防和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2.1饮食起居要注意老年人要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多餐,坚持每天吃水果和蔬菜,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并要摄入足够的含钾及钙的食物,既要满足机体的需要,又避免引起血脂增高,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肥胖者要减轻体重;要戒烟限酒,禁止使用辛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要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充足的睡眠能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季节交替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冷及过热以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2坚持运动运动少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老年人要积极参加运动,如目前的广场舞、太极拳、快步走等,适量的运动能消耗多余的热量及脂肪,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耐量,改善大动脉顺应性,提高身体机能,并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

2.3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尤其是在患病后,生理上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改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不安等心理状况,影响疾病的治疗。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取得家属认同情况下共同配合,鼓励和帮助患者,让其了解病情,放下思想负担,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2.4及时而合理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对易患因素的治疗和疾病本身的治疗。易患因素的治疗包括高脂血症的治疗和糖尿病的治疗,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及血脂情况,及时调整。针对临床上出现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率失常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用药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地高辛等,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要加用抗凝剂,必要时需要介入治疗,符合条件的可以溶栓治疗,要针对疾病的特点及中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患者要遵医嘱治疗,很多患者在疾病急性发病期能够配合治疗,但是一旦疾病稳定或出院后就自作主张了,自行停药,使疾病反复,甚至加重,危及生命。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等疾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并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应该门诊随诊。医护工作人员要提高中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及早预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住院率,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第2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当下我国正在快速地向老龄化社会迈进,心血管疾病做为最典型的老年性疾病,对它的防治刻不容缓。老年心血管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一、把血压控制好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然而最可怕的还是高血压的并发症,每一种都有可能置老人于死地。因此,控制好血压是老年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

有许多的老年人,在平日的生活当中缺乏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没有深入地去了解高血压,致使三高、三低、三个误区存在。所谓的三高就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所谓的三低也就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个误区即: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科学服药。对这样的情况,老年朋友应该认识到,高血压是过早死亡原因中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可预防因素。其次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血压?所谓高血压是指:非同日、3 次静息(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血压均超过 140/90 毫米汞柱即可诊断高血压。正确的测量血压应该秉承:“三同一原则”,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这样测量出的血压才有意义。此外还需注意,人的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和季节性波动:白天高于夜间约10%,秋冬高、春夏低;同时,情绪、睡眠、紧张、谈话都可以影响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治疗原则是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了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更慎重,不仅关注药物疗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很多老年高血压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不少患者即使没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浮肿、夜尿增多等),甚至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任何肾脏疾病,但他们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很差了。

二、正确用药治疗高血脂至关重要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心血管疾病的五大危险因素中,除了高血压,高血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隐患。大量证据证明,血胆固醇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密切相关。血脂降低1毫摩尔/升,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性可降低 50%;低密度脂蛋白 - 胆固醇(通俗理解为“坏胆固醇”)每降低 1 毫摩尔 / 升,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 20%,卒中发生风险下降 20%。冠心病患者不论血脂是否增高,降血脂治疗都可使主要血管事件减少 25%。总之,积极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并能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由于高脂血症是一个终身疾患,故而正确的用药至关重要。

高脂血症的治疗首先是生活模式的改变:摄入总热卡的严格控制;增加运动;放松情绪;胆固醇高应用他汀类药物:舒降之、力普妥,甘油三酯高应用贝特类药物:力平之等。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三、冠心病治疗关键是及时发现、及时抢救

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 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 ( 或 ) 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 (IHD)。冠心病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 (95%~99%)。因此,习惯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义词。老年人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或晚上看电视心情紧张等诱因下,会突然发病。部分患者在无任何明显诱因甚至睡眠状态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时患者可感觉到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亦可伴有其他症状。老年人对心肌缺血缺氧的感觉不典型,有时可能是疼痛以外的另一些感觉,因而可能否认胸痛存在。关键要及时发现,及时抢救。一旦发现老人犯病,有条件应立即吸氧,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在第一时间联系 120 救护车转送医院,以免延误进一步抢救。

冠心病的正确预防非常重要,专家指出:10个心肌梗死,9 个可被预测;6 个心肌梗死,5 个可被预防。只要平时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此外,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还要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做到了这些,冠心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目前技术已经很成熟,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都能安全治疗。方法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包括: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搭桥术;全动脉血管移植术;杂交心肌血管重建术;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桡动脉;血管吻合装置;激光心肌打孔等。

四、心血管病预防重于治疗

如果一个患者等到哪天有胸痛再去看病,这是非常遗憾的结局;医生不能只当“坐堂医生”,等患者出现症状再去做支架、溶栓、搭桥。所以,健康在你身边时请关心它、重视它、爱护它、珍惜它;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是基石;定期的体检是疾病的克星;维护心理健康是生活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孟昌,刘国树,张明华.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J]. 中国临床康复,2005,40:87-90.

第3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超重、糖尿病等均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又与患者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营养密切相关。所以,科学、合理的膳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中国居民调查结果: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成年人肥胖率为7.1%,超重率为29.9%。最近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居民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分别为全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和第四位。由此可见,膳食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下面从四个方面论述。

1 理想的膳食

理想膳食是指人们既能从日常食物中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又不会发生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所致的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传统的中国居民膳食特点以谷类食物为主,粗杂粮搭配较为合理,蔬菜摄入量较多,辅以豆类食品,动物蛋类偏少,奶类食品几乎为零,这种膳食虽说存在某些不足,但却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慢慢的改变即各类主食越来越少,且杂粮的比例、薯类显著减少,蔬菜消耗减少;相反,油脂,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加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体力的消耗,由于生活观念的改变,在大、中、小城市的居民中在外就餐已成为常规,这样导致营养摄入进一步不合理,这些变化带来的后果是能量的摄入相对过剩,脂肪、胆固醇摄入偏多;膳食纤维、某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等摄入减少,最终导致一些营养相关性慢性病发病率急剧升高。所以应注意合理膳食饮食,理想的膳食为:

(1)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清淡饮食。

(6)食量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饮酒要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品。

如果说将膳食指南进行量化,那就是每天摄油25~30g,盐6g,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及坚果类30~50g,畜禽类50~75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疏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400g,谷、薯及杂豆类250~400g,水1200ml。

2 保持适宜体重

大量研究报道,肥胖或超重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而减轻体重能显著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因此,维持适宜体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举措,适宜体重是指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的正常范围,在此范围内多种慢性病发病率极小,所以又称为健康体重。维持健康体重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是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食不过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饱,特别是不追求食品的美味,应以清淡饮食为宜,肥油、油炸食物、糕点或零食等热量密度高的食物,纯热能食物如酒精,纯糖,烹调油等都是高热量食物,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尽量做到不在餐馆就餐。维持健康体重的另一个措施是天天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还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天运动量在6000步左右,通过运动增加机体热量的消耗、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3 保持合适血脂水平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合理膳食营养对血脂水平的调控十分重要,其控制血脂水平的膳食因素包括:

(1)控制膳食脂肪总量。

(2)提高膳食脂肪酸质量。

(3)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量。

(4)限制酒及精致食物摄取。

(5)增加有利降低血脂的食物。

降低脂肪膳食(脂肪总热量比例小于10%)。虽降低血脂和减少体重,但可能使一些与冠心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如低HDL-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胰岛素血症等加重,所以不提倡普遍推荐极低脂肪膳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膳食脂肪所占总热量比例应在30%以内,为了预防高脂血症,我们应少吃或不吃含脂肪较丰富的肥肉、奶油及油炸食品等,不过量摄入含脂肪的畜禽肉类,烹调用油应限制在每人25~30g/d,如有困难者可采用少油的烹饪方法,如拌、蒸、煮、炖、卤等烹饪方法或改用微波炉及不粘锅等炊具。近年来研究证实,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膳食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糖、保护心脏、防止记忆减退等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或食物主要有橄榄油70%~80%,茶籽油28.8%,菜籽油58.8%,山核桃74.2%,大杏仁65%,蚕蛹59.6%,鸭油53.1%。

虽然多不饱和脂肪酸总体上有利于高脂血症的预防,但也有质或比例的区别,根据它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ω-3与ω-6脂肪酸两类。两类脂肪酸在体内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差异,对机体的健康促进也不同,ω-6脂肪酸虽有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但同时也降低被视为心脏保护因子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后者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衰老、肿瘤等疾病的原始反应。而ω-3脂肪酸不仅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能降低甘油三酯,但并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故ω-3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栓、降血压等防止心脑血管的作用。在我们日常食物中的ω-6脂肪酸比较容易获得,而ω-3脂肪酸获得相对较少,为此,易导致二者比例失调而患某些疾病,ω-3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有限,植物油中仅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紫苏油、沙棘油等含有一定量的ω-3脂肪酸,绿叶蔬菜脂肪中ω-3脂肪酸比例特别高,但因脂肪绝对含量低,故不是食物来源的理想选择,海洋动物如海鱼、海豹、海狗等体内不仅脂肪酸含量较多,而且脂肪中的ω-3脂肪酸比例也高,是理想的食物来源,因此美国心脏协会(AHA)对补充ω-3脂肪酸的建议为:每周至少吃两次鱼,特别是多脂鱼,对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建议每天补充EPA+DHA胶囊2~4g,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少于总热量的10%,其中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的比例应达到1:10~1:4的水平。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存在顺式与反式两种构型,天然动植物性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顺式结构,但在食品加工时这些顺势构型脂肪酸易转为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如增加I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发生率,更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在国外非常重视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反式脂肪酸已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如炸薯条、西式快餐、人造奶油、巧克力、油炸方便面、普通饼干、蛋糕的食品中都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

虽然血胆固醇水平主要决定体内胆固醇合成与代谢速率,但食物中摄取的多少也是主要决定因素,为了防止膳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对血脂的不良影响,建议膳食胆固醇以每日300mg为限,如血脂异常应严格限制在200mg以内,动物类食物几乎都含有胆固醇,但以畜肉类(红肉)含量较多,所以应少用,多用含胆固醇相对较少的白肉(禽肉)或鱼类来代替红肉,含胆固醇丰富的食物往往都是一些味美的食物,如鱼子、蛋黄、动物内脏等。酒精系高热能物质,1g酒精在体内产生7kcal热量,过量饮酒本身可导致血甘油三酯升高,故应少饮酒,过多食用精糖、含糖饮料及淀粉类等精致食品不仅导致肥胖,也容易发生血脂异常,所以应多吃粗粮、杂粮,少细粮及加工食物。

有利于调节血脂的食物较多。粗杂粮因升血糖缓慢且持久和富含膳食纤维,不仅有利于肥胖的预防,也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在膳食中多食用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对血脂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其他食物中的非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脂的功能如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嘌呤,能使血中胆固醇转移到肝脏,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蒜中含有一种烯丙基二硫化含物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豆类食物中含有皂甙植物固醇、黄酮类物质、磷脂都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绿茶的儿茶素与醅酸酯能降低胆固醇在肠道吸收。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如芹菜、大葱、洋葱等,菌藻类食物如香菇、木耳、海带、紫菜,其他如豆角、芸豆、黄豆、红小豆,核桃仁、韭菜、蚕豆等都有降血脂的作用。

4 控制血压

(1)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与膳食中钠盐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所以限制盐的摄入量是防治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病的有效措施,代谢研究证明,健康成人每天钠的需要很低,仅为200~300mg,但日常生活中钠盐的摄入量为生理量的10~40倍 ,2002年我国居民统计每天平均摄入食盐12g,酱油9g,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健康膳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为6g,所以对于口味重的居民应采取逐渐减盐法:(1)首先确定每天食盐实际消耗量;(2)了解每天实际食盐消耗量后,制定可行的家庭减盐计划,制定可行的减盐计划,禁止一步到位,应分三或四步在半年或更长时达到最终目标;(3)必须将烹调料中所含的盐和腌制品中所含的盐列入计划内。

(2)大量研究证实,适量饮少量的低度酒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是有益的,葡萄酒中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白藜醇,原花青素等黄酮类物质以及鞣酸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多酚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成为心血管患者嗜酒的理由,适量的饮酒是指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为25g,女性15g以内,25g酒精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o 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15g酒精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o 白酒50g。如过量者对健康有害。有研究每天饮酒超过35g者明显增加心肌病和高血压患者死亡的危险,过量的饮酒导致的健康伤害比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

第4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血管内皮;心血管疾病;防治

1血管内皮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多年以来一直认为血管内皮只是衬托在心脏和血管内面的一层单成细胞组织,在毛细血管处的物质通过内皮进行交换,现在认为内皮层不仅是血液和组织的屏障,还具有其他的多种功能[1]。

1.1屏障功能

血管内皮是由不同类型的黏附结构或细胞细胞连接形成的连续的细胞单层,可维持血管内膜光滑,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等黏附及有害物质侵入血管壁,完整的内皮结构还有抗脂质沉积作用。内皮内表面为血液和组织间物质交换提供了很大的表面积,黏附连接则参与循环细胞血管壁通透性的调节。

1.2调节血管张力

内皮细胞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等舒血管物质以及血栓素A2、内皮素(ET)等缩血管物质来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其中,NO和ET为内皮细胞分泌的两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之间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一旦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或内皮功能障碍使之失衡,则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1.3抗凝促纤溶作用

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NO和PGI2,具有舒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内皮细胞还可摄取与破坏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等,因而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

1.4参与炎症反应

内皮细胞主导炎症细胞向组织损伤和感染部位聚集,并释放借以于与白细胞交流信号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表达的多种粘附分子介导下,白细胞从血管内迁移至炎症损伤部位,经过一系列胞浆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过程而导致活化,发挥致炎效应。

2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血管疾病

2.1血管内皮细胞与高血压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实验性高血压动物,均发现血浆ET水平较正常人及动物高,其升高水平与高血压程度相关。高血压时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阻力血管的基础的和Ach诱发的EDRF合成与释放均显著降低[2]。

2.2血管内皮细胞与冠心病

Lefer等(1991)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VEC的功能可发生紊乱,特征是舒血管物质释放减少,缩血管物质作用增强。在缺血造成的VEC损伤中,白细胞参与并释放损害VEC的物质,这在冠状循环中尤其明显。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中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可升至原来的3倍~5倍,梗死面积越大,内皮素水平越高,而且,这种变化在心肌梗死的早期就已发生。

2.3血管内皮细胞与心力衰竭

Katz等研究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循环中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发现心力衰竭时患者血管内皮结构及功能均受到损害,自分泌舒血管物质能力下降,相反,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增多[3]。心力衰竭时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包括:①肿瘤坏死因子(TNF)增多减少内皮NOS的合成;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增高加快缓激肽降解;③氧自由基增多减弱EDRF/NO的活性;④血流量的减少使内皮NOS的表达减弱;⑤内皮受体信号传导途径受损[4]。长期的ACE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心力衰竭已得到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在心力衰竭实验中,ACE抑制剂可以改善内皮功能,VEC功能的改善可能与ACE抑制缓激肽的降解有关[5]。

2.4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于众多危险因子损伤内皮而发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其中内皮功能障碍即VEC产生和释放的NO,ET,PGI2,TXA2平衡失调被认为是这一过程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6]。内皮功能障碍使NO,PGI2的产生明显减少,ET-1,TXA2的产生显著增多,而NO有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NO的减少增加了两者的粘附性;内皮功能障碍时还引起合成促凝和抗凝物质的平衡失调,如内皮表面的蛋白聚糖丢失,使内皮的抗凝作用减弱,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合成不足,使内膜表面形成的微血栓不易溶解,有利于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以上多种作用机制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内皮损伤的防治

3.1一般治疗

戒烟和加强运动锻炼。研究表明,增加运动能显著改善内皮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律运动4 w后前臂血流量增加,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运动可促进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促进NO释放及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3.2应用抗氧化药物

由于氧化应激参与了内皮功能损伤的多个环节,所以抗氧化药物一直备受重视。实验证明,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沙坦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以及雌激素均可减轻因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叶酸具有直接的抗氧化作用,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冠心病伴高半胱胺酸血症的患者,补充叶酸可降低血高半胱氨酸浓度,改善内皮功能。

3.3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动物研究显示,ACEI对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与其减少了内皮细胞合成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1,并恢复及增强了NO的生物利用度有关。ACEI内皮功能研究证明[7],喹那普利40 mg・d-1 ,6 mo后冠脉内皮功能紊乱得到恢复,从而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在老年肾模型中发现,ACEI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阻止毛细血管减少,以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整个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均有促进有丝分裂的作用,是已知最有选择性的血管内皮细胞促有丝分裂剂,可通过诱导Bcl2等抗凋亡分子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VEGF尚可刺激内皮细胞产生NO,并使其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起到血管维持作用。多项研究证实,VEGF参与了肾微血管的调节及肾血管的重塑。Kang等[8]在肾切除模型中用VEGF干预,发现VEGF可以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认为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延缓肾间质微血管减少有关。但过量的VEGF可以影响血管及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而增加尿蛋白的排泄,亦可使血清蛋白(含纤维蛋白原)渗出血管外,造成纤维蛋白原聚集于血管外基质,形成纤维蛋白,加重肾间质纤维化,显示出VEGF作用的两重性。因此,VEGF真正应用于临床以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其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等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姚泰、循环.见人体生理学.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Wu Z,Qian X,Cai D,et al.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rginine enhances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relaxation and inhibits neointimal thickening after endothelial denudation in rats[J]. Clin Med J,1996,109(8):592.

[3] Reinhart K,Bayer O,Brunkhorst F,et al. Markers of endothelial damage in organ dysfunction and sepsis[J].Crit Care Med,2002,30(5):302

[4] Stehouwer CDA, Nauta JJP, Zeldenrust GC, et la.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Lancet, 1992,340:319-323.

[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2000年第4期第16卷.论著摘要.

[6] 康文英、沃兴德.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7(4):354~356.

[7] Kang DH,Hughes J, Mazzali M.Impaired angiogenesis in the remnant kidney model(Ⅱ):VEGF administration reduces renalfibrosis and stabilizes renalfunction[J].J Am Soc Neprol,2001,12(7):1448.

[8] Kong D, Melo LG,Gnecchi M,et al. Cytokineinduced mobilization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nhances repair of injured.

第5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最初仅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长久的临床实践证明,其药理作用除了解热镇痛抗风湿以外,还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且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今临床上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危患者的血栓性血管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分别减少1/4,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1/3,血管性死亡减少1/6[1,2]。本文就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现状做一综述。

1、 作用机制

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基础,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核心步骤,而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因而能够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起到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血栓素A2(TXA2)是活化血小板,促使血小板聚集产生血栓的主要物质,而阿司匹林通过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致使TAX2合成减少,产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影响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预防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3,4]。由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是不可逆的,且作用时间较长,因此只需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就可以预防血栓的发生。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75mg~150mg/d。

2、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作用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指对于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防止首次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作用,存在一定分歧。有报道认为虽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并且时对于哪些人群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也有不同判断。

对于这些分歧,国际上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展开大量的研究。

内科医生健康研究(PHS)证实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健康男性首次心肌梗死危险。该试验结果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疗效:使首次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4%,同时也证实小剂量阿司匹林胃肠道不适与安慰剂组无差异,其颅内出血发生率也与安慰剂组无差异。女性健康研究(WHS)也表明,接受阿司匹林100mg/隔日治疗的健康女性,与安慰剂组相比,健康女性首次脑梗死危险显著降低24%。,并且首次心肌梗死降低34%。同时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安全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事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较低,颅内出血发生率也较低(该试验使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灵)[5]。

对于哪些人群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一直存在争议。由于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胃肠道刺激症状等。在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疗效取决于血栓危险和出血危险二者之间的评估。2005年中国规范使用阿司匹林专家共识推荐对于10年缺血性心脏病风险≥10%的人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小剂量(75-10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药[6,7]。2006年AHA/ASA一级预防指南推荐:对于10年冠心病风险≥6%-10%的患者应长期使用阿司匹林(75-16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药。由此可见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地位和作用。

3、 阿司匹林的二级预防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经发生血栓栓塞性事件的人群,采用相关措施预防事件再次发生。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临床研究的支持,其疗效是肯定的.。这种廉价的药物在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中,可以有效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25%,其中非致命心肌梗死下降1/3,非致命卒中下降1/4,所有血管事件下降1/6[1]。

需要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血栓高危患者等。

4、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由于阿司匹林和高血压都有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高血压曾被认为是阿司匹林应用的禁忌。但国内有研究报道,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而脑出血的发生率并未提高[7]。我国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指出对于血压控制满意的高血压患者,可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推荐使用剂量为75mg/d,若患者血压较高,需首先进行降压治疗,待其血压降至上述标准以下后(

糖尿病患者也属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较正常人群高2-4倍,而阿司匹林通过国外的多项研究表明,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8]。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S)表明,糖尿病亚组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致死性心梗发生率下降高达61%。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1)心血管风险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2)心血管风险增加的1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心脑血管事件高危的糖尿病患者,应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预防用药,推荐剂量为75mg/d。

为了解决小剂量阿司匹林安全性差和疗效差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正在寻找比小剂量阿司匹林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近年来西洛他唑受到重视。日本一项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研究对1067例患者的意向分析显示相对危险度(RR)显著降低,且未见明显的临床不良药物反应[9]。

5、 阿司匹林抵抗

长期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未被抑制或未被充分抑制,仍再出现血管缺血事件,临床就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R)。AR的概念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仍然发生心血管事件,即临床AR;另一种是指实验室检查发现阿司匹林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包括不能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和血小板聚集,即生化AR。

目前对阿司匹林抵抗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严谨的科学数据的调查,甚至出现有报道怀疑其是否真实存在[10],对于此学者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6、结语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中,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平台。阿司匹林是效益风险比和效益费用比最高的药物之一,对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华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281-284.

[2] 于海晴.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16-317.

[3] 王建民,张雪梅,付燕霞.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进展与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2):1150-1152.

[4] Ruland S. Safety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for stroke prevention,implications of the CHARISMA trial[J]. Drug Saf,2008,31( 6):449.

[5] 常寅龙.浅谈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作用[J].甘肃医药,2010,29(1):19-21.

[6]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81-82.

[7] 袁洪,肖洁,林玲.小剂量阿司匹林在2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应用[J].2006,14(3):233-236.

[8] Sch fer A, Bauersachs J. Endothelial dysfunction,impaired endogenous platelet inhibition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diabetes and atherosclerosis[J]. Curr Vasc Pharmacol,2008,6(1):52.

第6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改善冠状动脉和心脑器官的供血能力和弹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人体心脑血管的调节能力等。因此,运动处方是心脏康复综合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重新获得生活、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运动处方的概述

“处方”在医学上是指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它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的次数、药量和时间〔1〕。用于防治疾病的“运动处方”亦是如此,它所规定的运动种类、强度、次数和时间正是构成处方的主要要素。

1.1 运动处方的概念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以确认。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可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实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运动爱好和生活环境条件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数、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2〕。

1.2 运动处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随着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运动处方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理的运动处方不仅可以有效地对健身运动进行控制,还可以将健身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地反馈,有助于及时调整健身计划,推动全民健身的开展〔3〕。

1.3 运动处方应用的影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

结合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我国运动处方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跟踪、多学科之间协作的研究;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研究比较薄弱,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运动处方研究需要进一步精确化、科学化,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研究还不够;在坚持健康评价和体能测试方法可行性、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实现简洁化;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处方的教学工作、市区与运动处方的推广工作亟待加强,应用型专业人才欠缺。

1.3.1 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运动处方的研究较重视生物学局部和微观的实验性研究,而缺乏宏观整体发展方向的研究〔4〕。由于运动处方的理论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理论指导实践都相对地滞后,没有为人们及时提供人体科学化的锻炼程序的理论依据,导致人们对运动处方的概念理解偏差,其解决运动实践中关键问题的作用难以体现。

1.3.2 应用型专业人才缺乏

发达国家有较为专业的指导者,他们能根据严格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开出包括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运动处方,如出现问题,专业指导者也有法律依据。但是在国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依据,专业指导者很少直接开出运动处方,而是以建议和口嘱的形式向患者提出〔5〕。这一方面大大削弱了运动处方的作用,使病人完全依赖药物,加大病人的经济负担,降低了运动康复在全民健身、康复保健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老年性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在指导过程中,缺乏有责任心的指导和应付。目前,国内虽已开设许多健身场馆,但普遍存在缺乏健身指导、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相对落后状况,这也是制约运动处方防治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制定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处方的程序

健身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是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的关键因素,对于获得最优化的健身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6〕。在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时,第一,要了解锻炼者的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参加锻炼情况等,对其健康状况做出判断,这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要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了解他们的身体患病情况,以及有无禁忌证,并对心肺功能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进行检查〔7〕;第二,在实施运动处方前,要对参与运动处方的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负荷与体能做出测定。运动负荷的测定是对其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监测和评价。通常采用心率、最大吸氧量等相关机能指标,依此来判断科学锻炼处方的负荷指标,体能测定主要是对运动处方参与的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鉴定〔8〕;第三,根据对患者体质测定的结果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为参与者提供包括锻炼内容、强度、时间等在内的锻炼方案〔9〕。贯彻实施时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锻炼次数要严格控制,使运动处方规范化;第四,对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再测试分析,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对参与者的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进行再测试分析,以检验该运动处方是否有效,以测试的数据与实施处方前的数据作比较分析,以便找出差距;第五,运动处方应反复修改、优化,使之日臻完善;最后,为使运动处方参与者的各项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还要把各单项运动处方综合起来使用并不断优化。

3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内容和要求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方式、应达到的适宜负荷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每周运动的次数和注意事项等。

3.1 运动方式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要结合自身的生理特点、疾病病症、锻炼目的以及个人的兴趣等因素来选择运动项目,而且尽量选择可以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避免需要强肌力的无氧运动,对敏捷性运动也要量力而行。比如适合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项目主要有:以改善一般健身或改善心脏及代谢功能为目的,可以选择大步走、慢跑、自行车、爬山、游泳、上下楼梯等运动;为减轻精神和躯体的压力,消除疲劳可选择放松型运动,诸如太极拳、散步、放松性体操、气功和保健按摩等;为针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治疗,则可进行各种医疗体操,如患哮喘、肺气肿等患者可做专门的呼吸运动,胃下垂患者可做腹肌锻炼,肢体骨折后,可做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锻炼;为强身健体,促进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全面发展,可选择有氧运动的项目进行锻炼,配合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门球、老年健身操、高尔夫球、登楼梯、游泳以及室内跑步机、功率自行车等锻炼。使整个机体各部分均按“用进废退”的规律发展,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10〕。同时也要参照老年性心脑血管患者的自身兴趣和爱好,以便其养成锻炼习惯并长期坚持,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3.2 运动负荷强度

运动负荷强度是制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中最重要和困难的部分,对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是制定和执行运动处方的重要内容。以脉搏数作为指标,运动时人体的每分钟脉搏数应达到最大脉搏数(可以用220减去个人的年龄作为预测)的70%~90%,也即运动处方的靶心率,可以认为是进行有氧运动最合适的运动强度。而且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当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在运动处方实施者和/或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尤其是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运动反应,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3.3 运动的时间

运动的时间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老年人运动是以健身为目的,强度小而时间长的运动处方效果好,根据研究,每次进行20~60 min耐力运动是较适宜的。通常持续时间需与运动强度相协调,如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则持续时间就长些,相反,运动强度若偏大,则运动持续时间就可以短些。但是,调整的范围仍然必须在指定的上下限之中。

3.4 运动频率

原则上,每两天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效果较好。以周为作息单位,则每周至少运动3次,因为每周3次的负荷刺激是保持负荷刺激作用的最少频率。譬如在每周的一、三、五或是二、四、六有规律地进行。对老年人来说一般每天最多进行一次负荷的刺激,但并非绝对,尤其是要谨慎因休息不足所引发的过度疲劳及其积累等的运动伤害。

3.5 注意事项

每次健身运动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及时的整理活动。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调动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克服内脏的惰性,增加肌组织的协调性,防止骨折、肌肉拉伤等运动性伤害现象。通过及时充分的整理活动,加速机体疲劳的恢复。另外应选择全身性的体育活动,避免某一肢体或器官负荷过重及过分用力的动作。

健身运动还要认真、持之以恒,只有持久规律的锻炼才可使身体结构和功能发生有利的变化,增强体质。另外还要劳逸结合,即运动和休息要安排适当,根据身体反应、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且健身运动期间要遵守正常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和营养,饮食应当易于消化,以含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低脂肪为主,禁忌烟酒。另外,老年人健身运动中应当注意五戒,即一戒负重练习,二戒憋气动作,三戒急于求成,四戒争强好胜,五戒过分激动〔11〕。

4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处方的评价

运动处方的评价是处方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反馈控制过程,主要是获取健身活动者完成处方内容后的反馈信息,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参与活动者的身体功能情况〔12〕。运动处方的评价也是一个多因素结构的开放系统,主要包括运动处方实施者和参与者两个因素,运动处方参与者包括身体素质、技术的掌握、学习态度、积极性等内容,以及体适能等的相关因素,如密度大小、运动负荷安排、内容选择、组织方法、锻炼效果等综合指标。

4.1 心率评价

依靠心率来评定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实施的效果是较好的方法,尤其是依靠心率来作为评定指标。通常采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停止后即刻的心率,即可以用心率遥测系统测得,也可将手指放在手腕桡动脉处、耳前颞浅动脉处或左胸心尖部,直接测心跳次数。

4.2 血压评价

血压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波动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弱所引起。在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而50~60岁血压波动值相对较小,处于血压平台期,但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可出现分离现象,即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舒张压可以较正常人一致或轻度升高,而收缩压则明显较正常人高〔13〕。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动脉血管僵硬,顺应性低,在运动时情绪相对激动,导致心跳加快、每分钟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所引起。

4.3 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

生理生化指标在监测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反馈方式的负荷试验主要有:功率自行车、平板运动、1.5英里跑步试验、12 min跑步试验、ROCKPORT1英里步行试验;心肺功能的监测除ROCKPORT1英里步行试验外,还有肌力/耐力、引体向上试验、柔韧性、改良的坐位及伸手到达试验、身体成分、体重指数等指标作为评价的手段〔9〕。

4.4 临床医学监测

另外,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亦可以结合医院或专门的体质测试中心进行临床医学各项指标的测试,依此来反映运动处方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防治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5 运动处方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积极作用

据报道〔14〕,常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早死率降低56%,偶尔运动的人比久坐不运动的人死亡率低23%。美国学者观察到80岁以上不运动人群死亡率是运动人群的10倍。可见运动对人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运动能推迟人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能力,使生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经常参加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气体交换,全身微细血管开放从而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脑内的核糖核酸增加,从而使脑组织细胞得到更多的氧。体育锻炼对血流量增加、红细胞数目增多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经常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灵活性、均衡性和各中枢之间的协调性得到改善,使脑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使反应潜伏期缩短,从而使动作敏捷、工作效率提高〔16〕。最新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长期进行适量运动能减少脊髓前角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的丢失,这表明运动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运动能改善空间学习行为,更明确的显示运动在脑衰老防治中的积极作用〔17〕。有关的动物实验也显示,体育锻炼能改善大脑皮质的功能。

5.1 预防和降低“三高”,改善心肺功能

老年人由于生物膜上的酶和染色体储备减少,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等多种酶活力降低,对各种外来物不能及时消化和吸收,使之蓄积在细胞内形成衰老色素,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更由于老年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机体各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功能的减退,以及相互的协调能力下降,致使老年人较易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病症,它们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潜在的巨大危害〔18,19〕。老年人根据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抑制体内脂肪细胞的沉积,减小脂肪细胞的体积,通过适宜的运动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摄氧量,积极动员糖类和脂类进入到三羧酸循环,促进糖类和脂类的氧化分解与释能,提高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预防和改善“三高”症状,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改善和提高心脏与肺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持和恢复身体健康〔20〕。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老年人体内血脂代谢会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异常〔21〕。王竹影〔22〕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妇女在12 w的体力活动锻炼后,血脂代谢明显改善,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这无疑对预防老年妇女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有氧运动能降低血浆脂质水平,可能与脂蛋白脂酶活动有关,它是人体内甘油三酯水解的关键酶,并在调解高密度脂蛋白的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2 延缓衰老,改善功能

人体步入老年时期,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都进入了衰老退化阶段,主要表现在人体各脏器功能的储备能力减弱,适应能力减弱,抵抗能力降低。为了达到延缓衰老,防病健身的目的,身体练习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形态发生良好的变化,心肌力量,心输出量增加等心功能水平〔23〕得以改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营养物质消耗,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肺活量,加大胸围指数和呼吸差。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参加适宜的身体练习能改善和提高身体各系统器官的代谢活动和工作能力,延缓衰老过程,增强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提高大脑皮层中枢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缩短反应的潜伏期,也可使心血管功能保持较高水平,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对肺组织的弹性、胸廓的活动度,肺脏的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5.3 促进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稳定和防治

经常参加适宜的运动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即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现象。长期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浆脂蛋白水解,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血脂异常。适量运动可使血管的口径出现适应性变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改善情绪,减轻血压波动幅度。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运动可以使血压稳定或下降,运动时血压和心率增加幅度减少,同时运动可增加药物对降压和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减小药剂量〔24〕。因此,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疾病的稳定和防治。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对预防冠心病极为重要,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就已经把缺乏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运动可使心肌发达,收缩压加强,心率变慢,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减少,血压、血脂浓度下降,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5.4 平衡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

研究表明,科学的身体锻炼与一定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和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效应与身体锻炼的类型,锻炼负荷的大小、参与者的年龄、疾病状况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25〕。再加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长期承受疾病的煎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致使其心理压力较大,抑或会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不平衡状况。但根据个人的病理情况、个人兴趣等情况设计各自的运动处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其心理状态。

6 小结及建议

运动处方在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程中,其作用毋庸置疑。对患者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心理因素、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来制定。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运动处方在防治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康玉华.《运动处方》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8(1):359.

2 马春健.浅议老年人适宜健身方案的选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4(4):1213.

3 赵则祥.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11):35.

4 Weinberger J,Silvers AR.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In:Tresch DD,Aronow WS.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 patient〔M〕.2nd ed.New York:Dekker M,1999:83108.

5 显 军,任建生.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5):7982.

6 张恒亮.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401.

7 张雅玲,郝文亭.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845.

8 董志江,王 薇.健身运动处方促进科学化全民健身〔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1313.

9 Bee Giok K Tan.老年人运动体力评定和运动处方应用指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3):132.

10 凌文杰,党 剑.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2):723.

11 董利升.关于老年冠心病人群运动处方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4;24(12):112.

12 Jacovina JR.Additional mortality produced by coexistent cerebral and peripheral atherosclerosis in a popul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Insure Med,1998;30(2):6875.

13 董利升,邓艺姗,宋莉娟,等.对老年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534.

14 余军标.老年人健身运动时对运动负荷和方式的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156.

15 Uehara T,Tabuchi M,Hayashi T,et al.Asymptomatic occlusive lesions of carotid and intracranial arterie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evaluation by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J〕. Stroke,1996;27(3):3937.

16 王芳媛.体育运动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及运动处方的制定〔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423.

17 陈运才.运动延缓脑衰老的实验研究〔J〕.生理科学进展,1995;26(4):32930.

18 杨菊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观的战略转移〔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379.

19 唐朝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J〕.生命科学,2006;18(3):199208.

20 黄 山.老年人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810.

21 雷宇春,白耀华.中老年人血脂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8):8701.

22 王竹影.体力活动运动处方对预防老年妇女冠心病易患因素作用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3;24(6):4850.

23 贾玉琳.运动处方的健身作用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4):1334.

第7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69-02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也有了更多的关注[1]。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治疗试验,对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行介入治疗的12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均在2013年7月~2015年4月之间,通过抽号的方式随机将129例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冠心病患者64例,观察组有冠心病患者65例。

对照组中有3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64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46~78岁,病程跨度为3~17年,平均年龄为(62.18±3.54)岁,平均病程为(8.43±1.65)年。

观察组中有41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65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47~79岁,病程跨度为3~18年,平均年龄为(62.41±3.22)岁,平均病程为(8.65±1.28)年。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数据差异,均需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可判定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不采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即在介入治疗前,先行给予患者噻氯匹定以及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的使用方法为口服,使用剂量为250mg,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也为口服,使用剂量为100mg。介入手术结束后,每天加用75mg噻氯匹定以及100mg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

应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即在介入治疗前,先行给予患者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使用方式为口服,使用剂量为600mg,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为300mg。介入手术治疗后,每天加用150mg氯吡格雷以及100mg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的使用剂量在第三天后调整为75mg。

两组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需接受一周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个治疗过程,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反应进行密切的关注,对突发状况及时进行处理[2]。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其中临床总有效率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越低时,可判定治疗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接受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临床总有效率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通过卡方检验,当能求得P

2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7%(59/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44%(47/64);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2%(3/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63%(10/64)。数据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可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

3 讨论

临床通过介入手段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预后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损伤,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诱发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不良事件[3]。面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不断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本文即是对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进行分析。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在临床具有强效性的特点,在冠心病患者的使用中,能够直接与患者体内的二磷酸腺苷受体以及腺苷环化酶进行结合,在抑制糖蛋白GP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同时,对血小板的控制进行干预[4]。另外,氯吡格雷具有生物药效的特点,不会受抗酸剂以及食物的影响,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能够快速显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降低[5]。

总而言之,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加用氯吡格雷,能够有效对患者的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抑制,在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冷建洪,邓小军.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77-78.

[2]芮浩淼.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111-112.

[3]白杰,刘庆利,于慧春等.氯吡格雷在预防2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679.

第8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多靶点的药理作用

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心肌缺血、细胞内钙超载是心肌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心肌细胞缺氧前加入复方丹参滴丸,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下降,证明复方丹参滴丸有拮抗心肌细胞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赵雅君等在缺血前预灌注时及缺血后再灌注时加入复方丹参滴丸,研究证明在缺血前预灌注时与缺血后再灌注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均可通过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而保护心肌细胞。

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增生 血管内皮细胞相关介质一氧化氮(NO)和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ET-1)等之间的平衡维持着血管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够平衡NO生成,显著增高细胞活性,对过氧化氢所致内皮损伤有明显拮抗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能促进损伤内膜的修复,减少内膜增生;还可有效地干预动脉血管重构,改善动脉弹性。

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内皮功能失调、内皮完整性破坏可触发一系列分子和生物化学反应,使血流停滞,血管壁修复,抑制或拮抗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复方丹参滴丸抗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是从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起作用的。

改善微血管循环白蛋白外漏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标志之一。韩晶岩等进行了复方丹参滴丸对内毒素和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

由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上述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所以其在治疗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包括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无症状心肌缺血以及介入的围手术期治疗等均有显著效果。复方丹参滴丸是以水溶性丹参素、三七皂苷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通脉、化瘀止痛之功效,使瘀血消散,气血调达而治疗胸痹心痛的作用。而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也均有很好的效果。

复方丹参滴丸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复方丹参滴丸在申报新药的过程中以及上市后做过多项急毒、长毒以及致畸、致癌的毒性实验,特别是对药物中的冰片又单独做过急毒、长毒和“三致”试验,多项实验都证明复方丹参滴丸是安全的。上市后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的安全性。张敏州等做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Meta分析共涉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病例1 178例,只有5例患者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并且无需治疗,均可耐受。

第9篇:心血管病的防治范文

“一个医生本事再大,可以治愈的病人是有限的,预防这个工作则不是等着病人来找,主动 将工作做在前面,达到的效果是无限的。”这是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前主任金宏 义教授在获得“终身成就奖”之后的感言。

选择防治路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就有这样一些医生,不仅治病救人而且在疾病到来之前就已 经防守在第一线。25年前,他们就开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创立地 方基地,并逐渐面向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25周年庆典上,有教授提到,目前我国心血管病专科医生“ 千军万马般”冲向疾病终末期干预治疗、注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却忽略了全民心血管病 健康促进、一级预防。胡大一教授称赞“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和事业”,以医院为基础拉动区域性全民健康,促进心脑血管病预防控制与康复系统工程是 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如同穿上‘红舞鞋’,再苦再累再难也不可能停下来。工作是为老百姓健康,工作是 有意义的,因为有这个信念,再难也能克服。”唐新华教授庆典后感概万千。

脚踏实地做好防治工作

1986年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成立,1987年心脑血管病防治规划形成,1987年至1989 年成立了11个地方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1990年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1991年至1993年进 行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数据及变化趋势调查,1992年至1995年进行青少年风湿 热、风湿性心脏病检测及易患因素调查,1998年至2003年建立社区为基础高血压防治模式, 创立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防治指南、促进学术进展……

25年中,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进行科学防治、科学研究,进行临床研究、疾病监 测、人群疾病管理,建立疾病监测区、防治网络,制定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深入试点 社区,提高基层专业队伍水平,科研带动防治,进行从临床到基层的转化医学。

浙江省卫生厅叶真副厅长评价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规划, 面向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掌握趋势,积极探索有效模式,为出台社区高血压防治规 范提供了依据。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肯定其工作成绩:25年工作成绩在哪里?心 血管病死亡率下降!虽然老龄化造成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但中国在世界高血压联盟有关实现 转化医学方面是有发言权的。

“我们在基层做预防,开始的时候坐‘冷板凳’,没有效益、没有成果,但是我们知道这是 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坚持下来不容易。”一位基层医生如是说。

扎根基层 迎难而上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谈到目前将心脑血管病防治延伸到社区、乡村,使心脑血管病防 治“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六个转变,包括由专家行为转向政府行为,由医疗、科研 为主的行为转变为预防为主的行为,以城市为主转向城乡并举,高层转向基层,专业行为转 向群众行为,卫生部门的行为转向全社会的行为。

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就是在积极地将防治工作的主体转移到基层。在工作中他们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区实践、群众受益的工作原则。、一名社区医生说,虽然 防治工作单调枯燥繁琐,但是可以得到专家业务上的指导,看到自己的工作可以填补科研领 域空白,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微采访】

记者:我们理解,这25年的工作不容易。

唐新华:基层工作太难了。但我问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医生,他却说“工作 嘛,有什么难的” 。本职工作就该做好,所有困难不应该作为工作不完成的理由。我们像是穿上“红舞鞋”, 再难也不能停下。工作最初我们成立各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遇到过有的医院不肯合作 建立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因为“防”的人不“治”、“治”的人不“防”,我们则坚持 防治结合,注重培养基层人员。

记者:选择在社区医院开展防治工作,基于怎样的考虑?

唐新华:与慢病管理工作理念及政府决策有关,而且很多基层医生不嫌苦 不嫌累,很有创造 力。我们关注社区医生的亮点,他们就有积极性,关注社区医生需求,满足社区医生的需求 才能把事情做下去。

在与社区医生合作中,我主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有的社区医院得不到老百姓信 任,在按照我们的模式去做之后,门诊量和收入都增加。前段时间我们走访了70多名医生, 他们都表示自信心足了。大的项目我们也放在社区做,是国内的第一次,我们相信社区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