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高质量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高质量发展研究

第1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未来巨大发展潜力,是影响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开拓新思想、新模式、新业态、新动力,高质量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取得成效显著。2019年,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为8.4%,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3.1个百分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提供了强大的引领动力。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

一、以创新理念引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创新理念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关乎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产业兴旺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选择和培育产业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科学合理地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以创新理念引领,就能科学地分析我国产业发展所积累的优势与基础,在综合把握产业发展国情、科技发展趋势和外部冲击挑战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地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快速推动其发展。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通过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式,逐渐摆脱传统上过度依赖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投入人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立足于节约资源、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集约型发展模式。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通过创新发展机制,打破过去产学研资分离的状态,强化科技与经济的链接、创新成果与经济效益的对接,健全完善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驱动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围绕科技革命和技术积累,打造一批具有未来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

(二)创新理念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性的客观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需要多种产业发展要素的相互配合、均衡发展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优化和完善产业发展要素,切实增强要素之间的联动、组合与耦合,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体制机制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系统。良好的体制机制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科学确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保障产业科技创新有序有效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创新理念引领,创新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创造良好的培育空间,提升促进产业发展要素供给机制和供给能力,建立合适产业发展的要素供给良好的体制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要素、技术要素、服务要素等,切实保障其发展,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所急需的。管理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内部驱动,现代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管理方式和水平直接决定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只有以创新理念引领,才能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更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可以有助于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要素的活力,并能够实现有效组合,系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三)创新理念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标准的客观要求

高标准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就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和创新发展未来审时度势之后,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在产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国际水平的突破,在构建我国特色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这一战略目标对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就是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提出要求,努力使其打造成具有世界水准的支柱产业。具体说来,科技创新路径上,要瞄准制约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科技力量,攻关突破核心技术,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世界技术高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产业培育壮大选择上,重点选择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引领未来长期发展的优质产业进行培育,努力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将重点核心资源投入到关键环节、关键领域,最终能够培育和壮大出带动高标准全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一)创新供给不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而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供给明显不足,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科技供给、制度供给和人才供给构成我国创新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一是产业基础科学研究力度不足。长期以来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就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很大。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科研经费比例为5.5%,约为美国的25%、法国的20%。随着我国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大量需要建立在基础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产业先进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供给时,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无法购买得到,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不足的矛盾就制约了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二是科技创新制度有待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其培育壮大要求更加直接的融资方式、更具活力的激励方式、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更加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高速发展时科技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在科技创新制度完善上仍有诸多不足。三是任何创新的主体始终是人才,人才的培育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比较偏重“大众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工程技术人才。但随着我国工业进入中高端发展阶段,普通工程技术人才逐渐出现过剩现象,高端“精英人才”也逐渐显露出供给不足问题。

(二)产业融合发展不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各有区别又相互支撑。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往往在产业规模、资本积累、市场占有等方面具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掌握科技水平、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等方面优势。但是,两大产业又是紧密联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之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引导。可见,两大产业需要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从技术上看,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大量生产工艺,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并能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的技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较高,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吸收和引进新兴产业技术。从资本上看,传统产业具备较雄厚的资本优势,可以在前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具备良好发展潜力,可以在未来反哺传统产业,为其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从产业链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完全可以互为对方提供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等。实际上,我国产业越发达地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链融合就越好。然而,当前我国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资本及产业链融合发展上还待进一步加强。

(三)培育模式重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过去我国产业大多数都是从零开始,充分运用我国制度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逐步建立起了产业发展基础。正因为产业发展起点较低,各种要素作用远未达到边际递减的阶段,很多潜在矛盾在快速发展中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一是企业与高校的问题。我国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科技创新支撑,但是企业缺乏科技研发人员,缺乏科研成果。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云集,掌控着大量科研成果,但是高校缺乏必要的科研成果转化载体。企业与高校科技创新脱节,既造成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极大浪费,又制约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企业与人才的问题。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其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都有独特之处,企业不应该将其与普通员工一样对待。目前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仍然习惯用按资排辈、职称职级等来管理高层次科技人员,使创新型人才为了取得职称评定,不得不按部就班地进行科技活动,这种创新型人才管理形式限制了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型人才很难推出什么创新成果。三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近年来,各地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制定规划和政策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但是,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直接“指手画脚”,打乱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以创新理念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以创新理念引领培育创新主体,丰富科技创新供给

首先,加强基础科学创新供给。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科学研究,改变过去重视应用科学轻视基础科学的现象,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切实解决基础科学研究人员遇到的困难,提高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生活待遇,鼓励科研人员安心从事基础科学创新,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原动力。其次,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供给。创新建立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的“贴身服务”机制,切实保障创新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创新供给。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以机制和制度更好地维护自主创新成果,形成正反馈的创新回路。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供给。要加强顶尖人才的引进,打造我国新兴产业的“领军人才”队伍。要落实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资源倾斜和政策导向,更多更优地培养新兴产业实用型、专业性人才。

(二)以创新理念引领,明确创新方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在全面深入研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产品、技术、产业链等关系的基础上,编制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二者协同融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快二者各自发挥优势,协同融合高质量发展。其次,积极搭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联动机制和融合渠道;另一方面要围绕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打破原有的产业和企业壁垒,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协同攻关,解决问题,融合发展。

(三)以创新理念引领,重塑创新模式,增强创新发展效能

首先,创新多种“产学研”合作方式,推动创新主体跨区域、跨体制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之间创新要素优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把建立一批跨区域、跨体制的联合创新主体,把“产学研”联合体效能发挥到极致。其次,创新“产学研”合作效益分配制度,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各方的效益收入比例,遵照多投资多收益,少投入少收益的原则前提下,特别规定提高科技创新成果投入的收益比例,以鼓励研发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第三,转变对创新型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方式,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差错,也允许科技人员在纠正科技创新过程中纠正错误,鼓励科技人员勇于探索、勇于进取,提高创新成功效率。

(四)以创新理念引领,优化创新政策,厚植新兴产业基础

要在国家总体区域规划框架内,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加快制定区域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政策,明确各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鼓励立足本地优势,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兴产业,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弊端。针对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特点,转变部分地方政府“唯GDP”的绩效考核标准,增加创新性、导向性、针对性的产业考核指标,兼顾短期产出和长期效益;兼顾地区效益和全国效益,更加重视全国效益。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健全政策扶植机制。一方面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政府补助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从资金上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采购、示范推广、风险担保等途径,为企业转移风险、分担风险,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前期产品认可度低、经营风险较大等问题,切实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第2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党的报告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赵乐际同志提出,坚持不懈以改革为先导、为动力,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新部署,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实效,奋力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一、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政治引领由“令行禁止的一致”向“高度自觉的一致”提升。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与时俱进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判断、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创新需要的变化发展,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理论思维、战略谋划、精准落实水平;一是作为政治机关,维护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党的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全部工作的红线,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奋发有为的根本理念,是我们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将 “两个维护”贯彻到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巡察、追责问责等每一项工作之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的特殊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责任;二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以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政治担当、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成效、主动向党委报告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行动自觉,推进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三是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坚决纠正制止,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的战略部署实化细化、层层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促进监督格局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在实现“四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定位进一步向监督聚焦、力量进一步向监督倾斜、责任进一步向监督压实,不断提高监督的质效。开展纪律监督,重在以“六项纪律”从严从实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开展监察监督,重在运用职责法定、管辖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法定的优势,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情况的监督全覆盖;开展派驻监督,重在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优势,盯住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六类进行监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和国家机关贯彻落实;

三、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促进反腐败斗争由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简单的反腐败、查案子,而是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十分重视总结管党治党经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坚持一体化工作思路和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部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通过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一手惩、一手治,惩中治、治中惩,惩治同向同步同进,推动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二要在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守住“稳”的态势的同时,突出“进”的领域,对扶贫和民生领域、黑恶势力“保护伞”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开发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聚焦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三要把握“进”的方向,注意着眼长远、深挖病灶、建章立制,既要解决腐败存量等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紧盯“四风”隐形变异等新趋势新动向,让腐败治理不留死角,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形;调整“进”的策略,有的放矢遏增量、减存量,善于运用谈话函询等第一、第二种形态及时消化存量问题线索,推动严格监督与强化自律结合,查办大案要案与抓早抓小结合,在红脸出汗中增强震慑,在防微杜渐中构筑堤坝,在警示教育中触及灵魂,在家风建设中管好后院,进一步强化自警自律自觉。同时,在聚焦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督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重大政治责任落到实处,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方针策略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提升。坚持在惩中治、治中惩,实现惩和治同向、同步、同进。一是注重压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职责立起来、严起来,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上积极作为;二是注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中拓展覆盖面、增强针对性,紧扣廉政风险防控重点环节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施之长远,铲除领导干部被“围猎”这个腐败“污染源”,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从源头上消除滋生腐败的深层次土壤;三是注重鼓励担当作为,在实践中探索适用“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在筑牢“高压线”的同时,坚定不移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问责不为者、严惩违纪者,在监督中体现信任、在信任中强化监督。

第3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校 党员发展 质量保障体系

一、背景

在2013年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党员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对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大众化教育普及的同时很多高校提出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随着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变化,社会思潮和矛盾问题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选拔提出新考验;网络自媒体、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提出新挑战[1]。当前,高校基层党建还存在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党员发展缺乏科学的制度保障体系、思想政治素质考察途径内容有待创新、专业化的组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尚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所以,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是高校夯实党建基础、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2]。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重点,以研讨、调研等方式,对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质量、群众认可度等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深入研究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与实效。结合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与特点,着力建设党支部年度考核体系与党员考核体系,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以加强“七级教育”为载体,打造党员及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精品工程,强化入党前启蒙教育与入党后系统教育相结合、强化党性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强化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按照《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特点,探索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为高校开展党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在2014年全校共发展党员1120人,发展新党员的数量与规模连续3年以每年15%-20%的速度锐减。针对高校党员发展速度持续减缓等现状,本研究围绕党员的思想状况及日常表现、发展党员考察的主要指标、党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党员教育等方面,开展发展党员质量专题调研。课题组面向全校8个学部、学院,涵盖工科、文科、理科,发放调查问卷775份,回收775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参与调查的党员占80.77%,入党积极分子占17.42%,其他群众占1.81%。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70.84%的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申请入党,可见,本科学习阶段是大学生实践政治追求的重要阶段。关于入党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84.65%的学生认同党的宗旨,把入党当作一种信仰;8.56%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为了方便就业与升职等;5.03%的学生认为入党只是随大流;1.68%的学生是家长要求入党。如图1所示。

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端正,他们认同党的宗旨,把入党当作一种人生信仰,并对党组织抱有敬仰、感激等深厚的感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把加入党组织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奋斗目标,并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入党动机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不良的价值观导向使部分大学生认为入党就是为了谋求个人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入党动机出现功利化倾向。基层党务工作者应着力通过“一对一”谈话、实践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政治意识与思想认识。

第4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服务质量 评价模式 发展 对比研究

一直以来,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就是充满了知识和力量的地方,它能够将人类的文化遗产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水平,它是秉承服务第一的宗旨不断的发展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对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一个合理、科学和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对于图书馆更好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1、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

1.1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早期研究

图书馆早期的评价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图书馆的各种书籍的借阅量是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标准。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有关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书籍,这些书籍的作者将推崇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且将其很好的运用到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中,使得原先通过借阅量作为评价标准的不够科学化被另一种合理的标准所替代。

1.2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期

一些人因为营销学而受到启发,从而得出一些新的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所注意。在这一发展时期,美国的一些服务市场营销专家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全新的理念之下,最先提出SERVQUAL的评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他们将服务质量的好坏以用户在被服务过程中所的感受到和用户内心所期望的水平进行对比为评判基准,得到的差值可以判断出服务质量的好坏程度。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者将这一评价模式用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中。但是,随着人们的不断的深入研究,发现现有的SERVQUAL模式并不是太成熟,它还需要大范围的测试,相关的指标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1.3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广泛应用期

随着研究学者对SERVQUAL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该种模式变得越来越W为成熟,此时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正处在广泛的应用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原有的 SERV QUAL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其能够被不同的图书馆采用,最终成为实用有效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4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转型期研究

随着时代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事物都在朝着新的方向迈进,并且被新兴起的事物所替代,图书馆亦是如此。现如今是呆子而信息化时代,数字图书馆正在兴起,它是明显不同于传统类型的图书馆的,它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和方便性。因此,在对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上,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服务评价模式是不太可行的,因为它在评价数字资源时毫无疑问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适用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应该进行一定的修正,从而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因为数字图书馆是新的事物,所以对其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因而要更加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造出全面完善的评价模式,争取早日度过转型期。

2、各个时期评价模式的对比研究

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而言,每一种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都有着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在不同的特定时期出现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式自然是不同的。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是将重心放在了图书馆的投入资源的研究上,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能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行较为客观的一个评价。但是却没能够和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图书馆和借阅者之间缺乏了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忽视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感受。结果就是不能够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提供有效判断服务质量的依据,再者,在早期的研究阶段,在评价模式上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缺乏实践,而且呈现的是一种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却没能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体系。

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发展期,新出现的SERVQUAL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工具,它明显比之前的一些模式更为成熟和完善。主要体现在它不仅仅可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获得用户的评价,还能够了解用户原先对服务质量水平的期望到底是怎样的,从而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者朝着更好的方向改进。然而,该模式最初并不是应用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中的,所以还是存在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并不能最为全面的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完全反映出。

随着图书馆的学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不断探究,才有了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实现,在评价模式被广泛的应用的时期,那些具备了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模式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每种评价模式还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之处,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缺陷,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将评价模式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在转型期间,在评价模式上侧重于数字资源的研究方面,这是为了在数字时代能够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该阶段的研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援,希望可以早日实现主体的多元化。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这种变化趋势是随着时代的信息化的发展而必然会发生的,但是也正是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处在刚开始的阶段,所以其服务质量体系存在局限性和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完善服务质量体系方面,要以客户为核心,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力争将服务水平提升上去。

3、研究展望

根据各种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经验,要想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对其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所制定的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应该以能够反映图书馆的全貌为主要依据。还应该将评价模式不断的应用和实践,然后进行总结和改善,从而使其朝着合理和标准化方面发展。

图书馆的质量评价评价模式不能够只应用在少数的图书馆,这样根本不具备可比性,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判断出该种模式的整体效果是怎样的。应该通过各个图书馆之间的相互比较找出彼此存在的差距,继而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施国洪,曾丽,陈敬贤.基于象限分析法的图书馆服务质量模型的差异性分析―SERVQUAL和LIBQUAL+TM在中国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建设,2010(5).

第5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债市场大体上经历了起步、探索、规范化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50—1980年。20世纪50年代,为平抑物价、平衡财政收支,我国曾先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但自1968年国债本息偿付结束后,一直到1980年我国都没有发行政府债券。

第二个阶段为1981—1987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企业实行大规模减税让利政策,有效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吃紧。在此背景下,国债重回历史舞台。不过,彼时国债发行主要依靠行政摊派,无法自由买卖,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真正意义上的国债一、二级市场尚未建立。

第三个阶段为1988年至今。1988年4月,我国开展了国债流通市场试点,国债二级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此后,随着流通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公开招标制度的正式确立,国债一、二级市场开始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稳步扩张,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共同繁荣,有效支持了我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二)国债市场的主要功能

1.融资功能:国债规模稳步扩张有效支持了经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规模稳步扩大。1988年,国债存量规模仅为513亿元,全年总发行量为189亿元。2020年,国债存量规模、全年总发行量分别升至20.69万亿元、7.12万亿元。国债规模的稳步扩张有效提升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强化了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例如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我国政府及时扩大了国债发行规模和财政支出力度,最终保障了实体企业的经营和经济的快速修复。

2.投资功能:国债及其衍生品已成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国债恢复发行以来,国债市场持续扩容,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有效满足了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国债具有流动性较强、风险极低等优点,已成为其进行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丰富的国债品种也便于其灵活构建投资组合并调整投资策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日益增长。国债柜台业务的稳步发展持续提升了居民投资国债的便利性,叠加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等优点,国债也成为居民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此外,随着国债规模的稳步提升,国债期货、国债交易所交易基金等衍生品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以国债期货为例,自2013年以来,5年期、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货相继上市,2020年10年期国债期货的成交量达到1591.2万手,较2016年(617.7万手)增长近1.6倍。持续发展的国债衍生品市场丰富了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工具,也通过其价格发现功能保障了标的资产价格的有效性,进而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3.开放功能:离岸国债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和对外开放

2009年9—10月,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国债,离岸国债的发行由此拉开序幕。此后,财政部逐步建立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国债的长效机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离岸国债市场持续扩张。截至2020年底,我国财政部在境外发行的人民币国债规模已升至2230亿元。同时,近年来我国发行外币主权债券的频率和规模也有所提高。离岸国债市场的稳步发展,一方面有助于调节离岸市场的融资成本和人民币汇率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丰富人民币债券市场投资主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国债市场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国债规模不断扩大,期限结构不断完善,衍生品稳步发展,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投资者的可选品种和投资策略愈加丰富,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的格局逐渐形成,国债市场对参与主体的支持作用逐渐凸显。

(一)不断完善的期限结构提高了组合策略的多样性国债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投资者有效管理其投资组合及实施投资策略。近年来,随着国债市场的稳步发展,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不断完善,2014年财政部首次公布1年、3年、5年、7年和10年等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此后,财政部陆续增加公布3个月和6个月等短期、30年期超长期以及2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目前国债共包含3个月至50年期的12个期限品种,国债收益率曲线涵盖3个月到30年等短、中、长期。2021年1月,财政部表示将研究丰富短期国债品种。笔者预计未来我国国债期限品种将进一步丰富。

(二)高效的价格发现功能为资产定价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不断完善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不仅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资产定价的参考,也成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观测指标。国债收益率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有助于对其他金融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和定价。对于发债主体来说,参考更加完善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有助于其更全面、客观地制订融资计划。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综合反映债券市场供求、宏观经济冷暖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因此也是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观测指标。

(三)作为国际化优质资产促进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

国债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国际资金流动,调剂资金余缺,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境内机构来说,推进国债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其吸引外资,满足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对于境外机构来说,国债市场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有助于其投资中国国债并获得收益,丰富资产配置种类。此外,深化国债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利于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

促进国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自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国债收益率曲线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国债发行和财政库款管理机制持续优化,对实体经济和市场参与主体的正外部性不断显现。但目前国债市场建设仍有待完善,建议进一步增强国债的金融属性,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优化储蓄国债定价机制。

(一)进一步增强国债的金融属性,强化国债收益率的定价基准功能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既有财政融资功能,也有投资属性。在金融市场中,国债具有信用风险低、流动性强等优点,对金融体系以及市场参与主体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国债的金融属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我国国债税制较为特殊,对国债利息收入免税但对国债买卖的资本利得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国债的配置属性,即鼓励投资者买入国债并持有到期,但也导致国债的交易属性相对国开债等政策性金融债券偏弱。同时,由于国债税制与其他品类的债券不同,国债收益率对其他品类债券收益率的指示意义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债的定价基准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美国国债收益率经常被用作抵押贷款的基准利率,如美国部分金融机构提供的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RMs)会选择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目前我国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作为信贷市场的基准利率,其虽与政策利率挂钩,但期限结构仅有1年期和5年期品种,且每月公布一次,连续性偏弱,对信贷市场的指示意义仍有待强化。综合以上两点,建议改进国债税制标准,实行统一的税制以减轻国债持有到期效应,同时逐步强化国债收益率的定价基准作用,以充分发挥国债对于金融市场的基石作用。

(二)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提高财政库款管理效率,降低财政融资成本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债存量规模中的短期国债(1年期及以下)占比偏低,截至2021年4月该占比不足5%,美国国债市场中短期国债占比则超过20%。

与中长期限国债相比,短期国债的票面利率更低,通过合理安排短期国债的发行和续发行,可以在保障财政支出强度的同时降低财政融资成本。同时,通过科学安排短期国债的发行计划,可以在不增加当年财政赤字的前提下,满足财政资金短期周转及灵活调整的需要,提高财政库款的管理效率。一般来说,随着一国经济增速的不断回落,无风险利率中枢也趋于下行。在此背景下,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有助于保障财政融资的灵活性,降低存量政府债务的清偿难度。建议逐步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占比,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工具,平滑国债发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降低国债融资成本。

第6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58-02

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笔者对桂林三高校259名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了调研,以深入了解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实际状况,总结和反思近年来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高效的对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总体状况

笔者主要采取抽样调查、座谈会和个别采访等方式对桂林三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向三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调查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9%。从本次调研结果看,近年来桂林三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总体质量较好,调查中认为质量较低的仅占4.2%。具体表现为:

(一)大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同度较高

调研结果显示:85.8%的被调查者是因为认同党的宗旨才申请入党的,只有14.2的人选择“随大流”或“其他”;100%的人认为自己身边的党员在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模范带头作用,1/3的人认为党员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很大。

(二)大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发展程序的满意度较高

100%的被调查者都对高校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了解较多,其中37.5%的人非常了解,这部分人中以党员居多;91.5%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有序”;95.8%的人认为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经过了公示,且对反映上来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查。

(三)大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支部的信任度较高

70%以上的被调查者经常参加高校的党支部活动,62.5%的人认为周围学生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上,83.3%的人认为党支部坚持了党员发展标准,基本上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

二、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

与此同时,本次调研中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密切关注和发人深省的问题,而且某些问题还表现得比较突出,亟待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召开座谈会和个别采访时发现不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但当问到“怎样在实践中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时就讲不出所以然来。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人认为预备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集体的事态度消极,做事原则性不强,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不劝阻、不教育,甚至自己还沾染一些不良现象,在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理想信念没有化为实际行动。

(二)某些党员发展制度缺乏创新,实施效果不够好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半数的人认为团组织推优“比较公平”;54.2%的人认为党校“培训形式单一”;只有4.2%的人是通过培养联系人了解党员发展程序的,50%的人认为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较少是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不严格的主要表现;41.7%的人认为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不充分”,有16.7%的人认为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民主渠道不畅通”。

(三)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在调查中发现,70.8%的人认为目前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是“实践能力差”或“服务意识差”;有66.7%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作用发挥得一般,这就意味着有不少党员尚未发挥出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调查发现的问题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缩影。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严重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弱化高校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目前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深刻反思我们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具有创新性的对策,着力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各高校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而理论联系实际,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而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是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逐步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

具体办法是: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依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为主导,以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有机结合为有效方式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只有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到党的理论“有用、管用”,学生才会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进而坚定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考核,如实记录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和能力的变化,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培养,以便将其表现作为发展的重要依据,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党员发展制度,实施全程质量管理

第7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转型期; 研究生教育; 质量观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1)05-0111-05

收稿日期: 2011-07-10

*基金项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08W1143);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8046)

作者简介: 向智男(1982-), 女, 湖南攸县人,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及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指标, 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从1981年部分高校恢复并开始少量招收研究生, 至201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3.4万人,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数量规模上的巨大发展。按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2004-20020)》我国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进入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 提高研究生的质量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和主要任务。在研究生教育转型期应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质量观。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在高等本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的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研究型教育体系。质量是产品和服务的内在属性, 是“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 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组成要素, 是制定研究生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前提, 是改革招生、培养制度的依据, 从而也是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基础[2]。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 依据既定的社会条件, 所培养的出的学生、 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 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3]。这一提法较为科学地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范畴进行外延上的界定, 避免了人们在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时忽视了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造和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从概念层面上分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 注重社会要求和个人自身发展要求间的统一; 第二, 注重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 第三, 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体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第四,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特定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服务和毕业研究生, 是研究生教育提供的两类产品。因此, 研究生教育质量既涉及能为研究生培养机构直接带来收益的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 也涉及到能为研究生培养机构间接带来收益的毕业研究生质量[4]。从内容上分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程度(即人才培养质量方面); 二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创造的知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程度(即科研成果的质量方面); 三是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程度(即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面)。研究生教育这三方面的质量构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5]。

二、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形成机理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形成过程与机理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和指导老师培养下, 凝结在研究生个体身上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研究生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组特性或特征, 是研究生教育满足社会主流需求的能力特征, 体现的是教育服务过程的状态, 贯穿了研究生教育的所有主要功能和活动, 涉及到包括招生制度、 生源质量、 课程设置、 学位标准、 培养模式、 师资条件、 物质条件、 学术氛围、 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内的诸多要素。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动态性(时代性)、 多样性(多元性)和社会性, 即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竞争状况所决定。它不仅表现为主体的客观属性, 还体现为质量的感知和受用对象的评价, 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产物。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质量观是包含质量概念与评价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和教育者的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的一系列问题的综合认识。质量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是历史的、 具体的、 有现实针对性的[6]。只有树立适合时代现状和改革要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才能推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7]。

(一)典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表1 目前学术界几种典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比较[8]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组成要素

1. 发展性的质量观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体现。研究生教育发展性的质量观有以下含义: ①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研究生教育质量, 不能固守僵化的质量观; ②坚持以研究生教育发展为核心, 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 ③承认发展的优先性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 在兼顾质与量的同时, 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 提高大众受教育程度, 是当前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④坚持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当前, 我国精英教育质量观之所以是不完全的, 是因为它一方面抑制了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又阻碍了通过发展来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限制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适应性的质量观

研究生教育适应性的质量观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和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与政治、 经济、发科技和文化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相协调、 相对应; ②研究生教育还应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研究生既是研究生教育的“产品”同时又是享受研究生教育服务的“顾客”。因此, 研究生教育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体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并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服务。

3. 全面性的质量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它提供的服务能否全面满足社会的需求[8]。用这一理论来审视研究生教育质量, 便构成其全面性质量观的基本内涵: ①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质”与“量”兼顾, 要求规模、 结构、 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②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社会提供全面的服务, 满足社会需要; ③要求促进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的全面素质不仅应包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还应包括较高的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 审美素质、 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应特别强调人文素养、 批判与创新精神、 献身精神。

4. 整体性的质量观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质量, 而不只局限于人才培养质量。这就需要确立整体性的质量观, 从总体上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

5. 特色性的质量观

当前各培养单位办学特色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 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妨碍培养单位办出特色的倾向性问题, 如: 在高度集中统一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追求高层次、 大规模的观念仍有广泛的影响, 这在无意间削弱了特色。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办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以及培养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各培养单位首先要从宏观上, 即从经济、 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和分析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再从研究生教育的全局分析实际情况, 重点解决好培养单位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并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选定和发展核心专长, 从而办出特色。

6. 多样性的质量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高等教育的趋势》中指出:“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 应当全力支持。”《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也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样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①人才培养建立在社会多样性的需要基础之上; 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模式趋向已成事实: 生源多样化、 招考方式多样化、 培养类型多样化、 学科不同而导致培养方式多样化、 课程设置多样化、 培养经费来源多样化、 论文形式多样化等; ③研究生个体的思维、 认知、 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现状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科研后备军, 衡量其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学术水平。据此, 许多大学单纯从传统学术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出发制定统一、 不分学科的保证质量的措施, 其观念与措施双重错位, 严重妨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9]。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原有精英式教育质量观的影响, 其质量问题逐渐凸现(如: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生源质量下降、 导师队伍质量下降、 不能形成高层次专业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等。

忽视社会需求及其变化, 必然导致教育质量观的错位。在我国,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增强及国内市场国际化、 国际市场国内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大中型企业开始向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转变, 对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成为重要的研究生需求主体。另一方面, 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者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同时,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逐渐多样化, 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拥有专业技能、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10]。因此, 按学术型标准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单一质量观已不适应研究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须代之以新的、 全面的、 与时俱进的质量观。

五、 研究生教育转型期的质量观定位

(一) 转型期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横向上看, 研究生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化背景下的新型精英教育。大众化倾向于“广种薄收”, 而精英化倾向于“个个顶用”。所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区别于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表现在人才质量观上。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质量精英型标准具有新内涵。

纵向上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精英型定位不变的前提下, 转型期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从传统向现代演变: ①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质量坚持精英型标准, 这种标准较精英阶段的质量标准更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数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这让研究生教育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人才数量提出更高要求; ③要充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④多样化成为新阶段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向, 主要表现在学科结构、 学位类型、 管理结构、 生源结构、 地区分布、 办学结构等的多样化, 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具体质量问题的解决具有特色性。

(二)转型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L・高德格伯勒等学者指出:“质量和适切性这两个概念是结合在一起的。质量指的是一所院校完成它的目标的程度, 而适切性指的是那些目标可适用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的程度。” [11]只有满足了最低限度的社会需求, 才能达到最低的质量标准并取得最低限度的效益。满足社会需求并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是质量观的精神实质。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强调满足有关各方需要的质量观, 其意义在于: ①表明研究生教育质量只有相对特定需求才是现实的, 从而积极地认识不同主体特别是最大主体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获得科学评价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切依据。在我国, 企业正在逐步成为研究生人才最大的需求者, 企业不仅需要具有知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学术人才, 同时需要具有技术革新、 市场开拓、 管理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这为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 ②在社会需求与质量要求发生冲突时, 能做出正确选择。适应社会需求的较低的质量比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较高的质量更可取; ③有利于确立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多样性的研究生教育要求有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这里的“多样性”和“多样化”绝非取消或否定质量要求。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呈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都有严格的质量定位。我们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系统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职能以及学位类型和层次建立起基本的质量标准, 并用这样的基本标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监控[12]。

在我国, 当前最紧要的是树立有时代特征的发展的、 多样性、 全面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目前, 应主要是基于企业界与学术界双重需求的、 具有社会维度且由社会评价的、 针对研究生教育供给的新型学术人才质量观与应用人才质量观。

另外, 研究生教育转型期的质量观有以下发展趋势: ①由单一走向多样; ②由封闭走向开放; ③由局部走向整体; ④由僵化走向发展。

六、 结 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教育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因此, 研究生教育转型期应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确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 在规模、 质量、 结构、 效益诸方面取得统筹、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明顺. 质量管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2.

[2] 裴庆祺, 姬红兵, 王汉江. 关于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8): 22-24.

[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6): 16-17.

[4] 石邦宏, 王孙禺, 袁本涛. 市场约束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 29-32.

[5] 方丽. 大众化时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位及其保障体系[J]. 辽宁教育研究, 2007, (8): 31-33.

[6] 张应强.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 江苏高教, 2001, (5): 8-13.

[7] 顾建民. 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新的质量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5): 8-9.

[8] 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第2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 范建刚. 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6): 42-45.

[10] 张民宪, 丁康. 全面质量观与多元培养目标[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6): 19-24.

[11] [荷兰] 弗兰斯・ F ・范富格特. 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2] 王道红. 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更新质量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7): 32-36.

Quality Views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XIANG Zhi-nan, LI Zhong, XIONG Ling

(Graduate Schoo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第8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文献计量;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0-0040-04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保障。所谓职业教育质量,是指职业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职业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从微观上说,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所需,进而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其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1]。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范围,以“职业教育质量”为题名进行精确匹配,搜集自198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文献共349篇期刊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论文数量、期刊分布、作者所属单位、作者地域分布4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统计。

一、“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结果统计

(一)年度数量统计

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自1986年起,各年度的研究数量有很大差异,见表1。整体来看,相关研究成果基本上呈现“波状”起伏的态势,2014年研究数量最多,为50篇,达到顶峰,同时伴有多个“波谷”出现,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见图1。具体来看,这些研究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第一次提升。经统计,1986-2005年共发表文章50篇,约占14.3%;2006-2015这十年共计299篇,约占85.7%。可见,“职业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85%以上集中在2002-2012这十多年间,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的研究态势,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职业教育政策有关。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使得2014年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达到最高峰。

(二)论文期刊分布统计

为了解相关研究的期刊分布情况,本文对349篇文献所涉及的期刊进行了统计,尤其关注了发表文章数在3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2。其中20种期刊(发表文章在3篇及其以上者)是该领域研究的“主产区”,共计169篇。具体来说,《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这4种期刊所发表的“职业教育质量”方面的文章最多,均在20篇及以上,占所有研究的30.7%。这些刊物的性质在一定程度表明“职业教育质量”研究多集中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期刊,其他期刊很少涉及。349篇文章中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的有135篇,占所有研究论文的38.7%,其中CSSCI类期刊的有24篇,占所有研究论文的6.9%。这组数据也说明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高水平文献研究还比较少。

(三)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在349篇有作者(以第一作者为主)分布单位标识的文献中,主要涉及到4种单位,即: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科院(所)、各级教育局等,这4种单位发表期刊占所有研究的88%,见表3。从研究主体来看,职业院校发表文章共198篇,占所有研究的56,7%,超过总研究数一半以上,以对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较多;高等院校、教科院与各级教育局共发表文章109篇,占所有研究的31.3%,研究更侧重于从宏观政策层面和中观管理层面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相关研究。

(四)作者地域分布统计

在349篇有作者(以第一作者为主)分布地域标识的文献中,共涉及26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研究成果地域分布相对较广。但多数成果集中于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4个省市,见表4。

表4对发表文章数大于10篇的地区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就国内而言,这些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辽宁省、湖南省、上海市、河北省、湖北省、广东省、山东省以及四川省等12个省市,共计发表文章252篇,约占72.2%。而我国西部的某些省市(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自治区等)鲜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处于“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边缘地带”。在上述12个“多产”地区中以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四地较为突出,所发表的文章均在20篇以上,这可能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职业教育研究传统及职业教育研究实力和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江苏省发表文章54篇,占研究总数的15.5%,这或许与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密不可分。

总体来看,经济与教育发达、高校云集及具有浓厚教育研究传统的地区(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在“职业教育质量”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或基本没有。一般而言,各地区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二、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研究态势展望

(一)期刊分布:以职业教育期刊为主,需要提升整体水平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质量相关研究多分布在以职业教育研究为主的期刊上,占所有研究的30.7%。这说明现有研究还是集中于职业教育领域期刊,在我国CSSCI来源期刊中涉及职业教育质量的文献较少,且国际比较类文章占多数,真正研究国内职业教育质量的高水平文献不仅少,而且涉及面比较窄。同时,通过搜索CSSCI期刊目录发现,在收录期刊内并没有关于职业教育类期刊。职业教育研究面临高水平期刊缺乏的困境。

解决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中期刊分布以职业教育期刊分布为主的状况,急需提高期刊分布的多元化。一方面要重视扩大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影响力,鼓励研究者在其他类期刊发表有关职业教育质量的文章,从而扩大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层次。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引导专家和学者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关注和深度研究,课题以及提供相关经费鼓励学者和专家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二)地域分布:分布广泛但不均衡,需要提升西部地区研究水平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多分布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约集中了50%的研究成果;其余则多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等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极为欠缺,有的省市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甚至处于“空白”状态。这进一步表明了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与当地的职业教育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密不可分。

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在很多地区还存在“上热下不热”的现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让地方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改善职业教育质量研究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一方面引导西部地区开展职业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了解西部职业教育质量现状以及解决如何提升西部职业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加大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经费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要注重提升整体职业教育质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在职业教育质量研究水平上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帮助西部落后地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从而更好的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三)研究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需要实现研究主体多元化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主体中职业院校约占一半以上,成为研究职业教育质量的“主力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职业院校教师以及管理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这也说明职业院校十分关注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保证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质量十分关注[3]。高等院校发表文章占到总数的两成以上,多数文章借鉴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高职教育质量,也有同职业院校合作研究的文献。总体来看,院校仍然是教育质量研究的高产区。当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比较缺乏,而高等院校的理论研究水平在职业院校之上,理应为职业教育相关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陈衍,程宇,房巍,于海波.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国际竞争力比较[J].现代教育管理,2012(6):20-25.

第9篇:高质量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质量 措施

前言:

现阶段,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仍旧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改进和完善教育体制,使我国教育事业稳固的向前发展。

一、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招生方面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招生是关键的环节,然而,大部分学校为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数量,没有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学校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的因素,就一味扩大招生研究生数量,导致研究生的质量相对较低。此外,现阶段,在招生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仍旧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因此,教育部相关管理部门应改进和完善招生方法,进而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1]。

(二)教学内容方面

在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研究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却缺少应用实践的机会,对研究生实施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体系与理论基础,对本学科的前沿领域有一个大致了解,进而在世界范围内熟悉和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提高研究生分析能力与辨别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目标,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掌握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使学科能够与时展相适应,使研究生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高等院校应重视学科建设,紧随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课题研究,进而逐渐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导师方面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方面,导师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现阶段,导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相对较差,导师的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导师无法把握科研的主要方向,这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此外,导师缺少责任心和敬业的精神,在我国,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是导师负责制,但是,却没有明确规定导师的工作任务,使得在招生过程中,部分导师扩大招生的数量,但是,在招生过后,却对研究生不闻不问,不仅缺少课题和足够的经费,而且没有形成正确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这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2]。

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确保招生的质量

首先,在招生方面,各个高等院校应当依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不能一味追求招生数量,招生数量应当与学校教学设备与师资队伍相适应。其次,教育部相关管理部门应改进和完善招生制度,进而确保学科与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一致,以此为基础,在招生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以不断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后,教育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学校和导师自主管理的基本权利,因为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发挥关键作用,导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导师应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3]。

(二)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

首先,依据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学校应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由于各个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同,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存在很大差别,即便是同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也会不同,在明确课程体系之后,应当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明确教师的具体职责,以逐渐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其次,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检查和控制教学过程,应熟悉和了解教师所教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对于从事专业课指导的教师,学校应实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断监督和管理教学进程,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此外,教师应依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评估主要包括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内部评估是指: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以及学生自身的评估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应做好教学质量的评估,进而处理好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我们能够看出,研究生教育质量对社会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得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现阶段,教育部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改进和完善招生体制,不断进行学科与课题的探讨,重视导师的重要作用,以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华,王彪,范志娟,国内外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18(03):259-261.

[2]骆兴山,研究生导师素质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J].理论界,2012,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