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环境因子的定义精选(九篇)

环境因子的定义

第1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生物学网络技术 环境污染 应用

在当今社会,由于全球人增地减、资源匮乏,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烈 随着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量人工合成的并难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转化的污染性化合物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土壤污染区,污染还导致资源环境中生物重组,使物 的分布与 度均发生深刻的变化,致使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因此,治理破坏环境生态的各种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努力攻克的热点问题。最近20年间,以核酸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开拓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通过检测生物自然种群DNA序列多态性,鉴定 体的基因型,在基因水平评价种群遗传分化,并在分子水平阐述分子适应等生态问题的机制, 好地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学意义,为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

可直接用来探测溶液中、细胞组织内或固定在膜上的同源核酸序列)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高度灵敏性,使得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对环境中的生物的检测,定性、定量分析它们的存在、分布、丰度和适应性等研究目标。

基因探针方法学利用了DNA能变性和重退火的特性。要做 个基因探针,所研究的这个基因的DNA顺序必须清楚。这个基因对一特定的微生物种可能是独特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一DNA顺序就有利于检出那种微生物体。或者,这个基因可能编码一种某一代谢途径独特的酶,从这样一种序列构建出的基因探针就有可能指示土壤或水样品中一群细菌的潜在活性。这类探针可定义为功能性基因探针。例如,由编码固氮作用的酶的DNA序列可做成基因探针,这样的探针就可以用于测估特定的土壤中是否含有携带固氮基因的细菌。随后,还可以构建另外的探针,用以测定这些机体实际上是根瘤菌属或固氮螺菌属的一些种,或者是蓝细菌。这一基因甚至可能对所有的细菌来说是通用的,因而使检出所有已知细菌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用以采集、存贮、处理、 传递和显示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在内的各种信息的一系列现代化技术。 从中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来看,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 的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 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 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 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 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 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 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 、 、 素或四大属性。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 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 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地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优点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能够发展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物理科学 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的思维能力,初步形 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达到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 题的目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相整合,其主要优点是: ⑴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 形式,能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 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 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⑶整合更适于创设探究情境。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 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 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⑷整合落实了因人施教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 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 进程,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因人施教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五 结语

从污染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进程可见,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扩大了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对象,促进了微生物结构生态学研究,更重大的突破是有助于更深入、更多地了解生态学过程,使得以功能基因为基础的功能生态学研究成为今后污染生态学领域的新方向$特别对污染胁迫下的微生物,研究功能基因在环境中的表达调控,可更真实、准确地揭示微生物的生态关系,明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即生态系统中一系列基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将某些不同生物体中控制有用的生物降解途径或酶的微生物异化代谢基因带到同一寄主中,按照设计的生物代谢途径运行,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或特定毒物的降解,从而显著地或彻底地改善微生物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倪丽娜等.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年第24期.

第2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语境;言语意义;言语行为;制约作用

一、语言与言语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明确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概念,他称之为“建立言语活动的第一条分岔路”。这就是说,要研究语言,第一步需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语言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而言语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是对立和统一的。一方面,语言和言语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语言和言语又有密切的联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犹如工具和运用的关系。语言和言语的这一对立统一关系也同样地体现在语义这一要素上。一个语言单位所传递的语义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等。这些意义总的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语言意义是指音义结合的语言系统固有的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总体或属性或关系的概括认识。这种意义经社会集团的约定俗成以后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具有抽象概括性、稳定性、多义性等特点。它不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摒弃了语言单位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而言语意义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说的行为和说的结果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即在语言的使用中所产生的具体的、特定的、临时的意义,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的结果。所以言语意义总是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及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一旦离开了这些使用环境,言语意义便不复存在。以“我们”为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个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可以被赋予特定的、临时的意义。在“我们三班赢了”这个语言环境里,“我们”指“三班”这个特殊群体。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这个特定的、临时的含义也就随之消失了。可见,言语意义是一种环境意义,与语言意义不同。言语意义是具体的人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语言意义具体运用的结果。因而,由于客观言语环境千变万化,言语意义往往是灵活多变的。每当进入一种言语环境时,概括和多义的语言意义就会转化为较具体和较确定的言语意义。

言语意义是对语言意义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结果,它是语言意义的来源,也是语言意义的具体存在形式。相对于抽象的、稳定的语言意义,言语意义是具体的、复杂多变的。从语言意义到言语意义往往会发生许多临时的改变,这种临时性的变化是使用中的变化,是语义的共时性变化,因此,也可以说言语意义是语言意义共时变化的结果。

二、奥斯丁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是说(写)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行为。英国语言学家奥斯丁对人的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言语行为理论。起先,他把人们日常用语中最常用的句子——陈述句分为表述句和施为句两种。表述句指“有所述之言”,目的在于陈述;施为句指“有所为之言”,目的在于实施行为。例如“西湖是美丽的。”是表述句;“我叫他去打球”是施为句。施为句的特点是主语是说话者的第一人称陈述句,并带有施为动词,如“命令、建议、警告、要求……”后来,他进一步划分言语行为为:①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是一种以言指事的言内行为,主要强调言语的发出。⑵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是一种以言行事的言外行为,主要强调说者话中的用意,如要求、命令、询问、祝愿、感叹、断定、承诺等。⑶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是一种以言成事的言后行为,主要强调听者受到的影响。例如“走过来”这句话在以下三个环境中受到的不同的言语行为作用。①他对我说:“走过来。”——说话行为(叙事行为)②他命令我走过来——施事行为(行事行为)③他说服我走过来——取效行为(成事行为)。

三、语境与言语意义的关系

既然言语意义是对语言意义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结果,言语意义的出现就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言语意义产生的前提。判定一个意义是语言意义还是言语意义,关键在于语言环境,脱离语言环境时所具有的意义就是语言意义,进入语言环境后所产生的意义就是言语意义。因此,语言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交际中,人们有意利用语境,使语言单位产生字面意义以外的隐含意义,这便是言外之意。和上下文意义不同,上下文意义往往是词义在狭义语境中所增加的临时、个别的意义,而言外之义往往是一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的意义发生的整体性变化。语境是千变万化的,言外之意因此也是复杂多变的。在交际中,人们经常利用语境,人为地制造言外之意,从而把不便于直说的内容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这时的语言单位同时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表面意义,具有掩饰性;另一种是隐含意义,即言外之意,是交际者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是实质性意义。比如《红楼梦》中写黛玉讽刺宝玉听宝钗的话,表面上她说丫鬟不听她的话“平时我说的话你全当耳旁风,她的话怎么比圣旨还快?”实则讽刺了宝玉。这种言外之意由于有表面意义的掩盖,当事人以外的人往往理解的是表面意义,只有处于当时语境中的当事人才心照不宣,理解的是言外之意,因为当事人处于和对话者同一语境之中。这种意会大于言传正是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形成的特点,与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今天有点冷。”这句话,表示“今天气温有点低”这只是词语和句子“言传”的意义,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就会表示不同的言语行为,产生不同的言语意义。有可能表示客人想让主人关上窗户,也有可能表示母亲提醒孩子多穿件衣服。这都是“意会”的意义,而这些意会的意义又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那什么是语境呢?笼统地说,语境就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大致说来,语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就是指话语内部的语境,包括书面语(单独语流)中前后语或者口语(对话语流)中的你一言我一语,这可以叫做语言语境或狭义的语境。另一类则是指话语外部各种影响话语表达和理解的因素,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外部环境,甚至也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等环境,这可以叫做非语言语境或广义的语境。无论哪种语境,对于说话人的表达和听话人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我们知道言语行为表达一定的言语意义,而言语意义是对具体语言意义的运用,言语意义的出现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语境既是言语意义存在的前提又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着言语意义(即言语行为)。

参考文献:

[1]陆检明, 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第3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语境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文化语境”,除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社会背景等,因而又称为大语境。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西方语言学家对语境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对语境与词义的理解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词义除了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是由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词义的运用、理解与交际的环境,说听双方的职业身份、心情、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往往需要参与交际的人自己去补充。而交际的语言环境则可以使词语具有比较确切的意义。具体的说,语境就是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解释功能,其二是过滤功能。语境不仅帮助我们推究词义,还帮助我们防止不合规范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研究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社会语境决定词义

(1)历史社会环境

在不同时代,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到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

小说《六十年的变迁》里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什么消息?”季:“蒋介石开刀了啦!”方:“什么病开刀?”季:“你还睡觉!杀人!”显然方没联系到1927年社会革命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两字究竟指什么,要别人做进一步的解释。

(2)语用社会环境

词的“组合意义”的研究就是在语用社会环境影响下词义的若干变异意义,即交位变体,是受整个社会语言内部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是一个义位受近邻或远邻的义位“语义溢出”作用而获得的新义。例如:

a.这小东西,真可爱!

b.这是些什么东西!

同样的“东西”,但由于说话人的语气,声调不同,而使两者的基本义和附加义有所不同。“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义项: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在第一句话中的“东西”,特指说话者喜爱的小动物或小孩子,使基本义缩小,并且具有了喜爱的情感附加义。第二句话中“东西”指让说话者厌恶的事物,具有了厌恶的情感附加义。

(二)上下文语境决定词义

(1)词语言义的变体——言语义

语言义是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一个词汇单位,或语言的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也就是词的基义或概念义。“言语义”是指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的词,实际上指什么,现代语义学称为组合义,也就是义位处在言语组合中的变体。有的语言学家称这种义位变体为词的“涵义”而不是“意义”。词典上所列的义项,都是词的语言义,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言语义即义位变体都列上。例如:

a.场景:手术室门外,焦急地守候着正在进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的病人家属,门开了,医生出来。

病人家属问:“切了吗?”

医生答:“切了。”

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切了”的一问一答是指“肌瘤切除”。

b.场景:一年后,这位医生来到一群老太太中锻炼。

大伙问:“切了吗?”

医生答:“切了。大家都一样,到了退休年龄谁还能例外?”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办理离退休手续只能按年龄“一刀切”。

c.场景:锻炼完,医生回家。见女儿在看书,记起出门时要她把排骨切好。

医生问:“切了吗?”

女儿答:“早就切好啦。”

根据上下场景提示,这里的“切了”是指切排骨。

看,“切”“了”“吗”这三个语词符号本来是从交际场景中抽象出来的,在词典里都有全民共同理解的确定词义即语言义,其组词成句的方式也是符合高度抽象的汉语语法规律的。但经组成“切了吗?”“切了”这两个非主谓句进入不同交际场景后,无论是充当疑问句或陈述句,其话语含义并不一样,却又能顺利地进行思想交流。在医院和家里的对话,话语含义和字面意义一致,但“切”的具体对象不同,这是交际场景使抽象的语义具体化;而在锻炼时的对话,明显含有超越字面意义的寓义了。这是交际场景赋予话语的寓义。“切”这个词在辞典中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增加“退休”这个义项。这就是语言义的变体——言语义。

(2)篇张语境的延伸——具体语境

很多的话都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了解它的确切的意思,同样的话,两个人处境不同,可能会作截然相反的理解。例如:

《智取威虎山》剧中:坐山雕拿到杨子荣献上的联络图狂喜,杨子荣压着怒火,对行将覆灭的众匪说:“联络图一到手,牡丹江一带就是我们的了。”这里的“我们”在这种语境中,具有“包容”和“排除”两个相反的义项。匪徒听了这话认为“我们”一词包括他们在内,可是杨子荣说的“我们”一词则排除匪徒之外,这语言中的奥妙,观众一听就明白。幽默,含蓄的语言,会使观众心情松缓舒适,但如果不是这个语境,而是杨子荣面对战友说这话,“我们”就只能有一种义项。

(3)语义范围的改变——组合义

在交际过程中,上下文语境随时给词义以强烈的影响,增加或减少,改变词义所表示的范围,以适应交际的广泛需要,例如:

“菜”,孤立起来看,“菜”的词义是“蔬菜,可做副食用的植物。”一旦进入上下文语境,义位间,义位内部的变化都有可能。“买菜”“吃菜”两个义位的组合,使“菜”的义位扩大为泛指包括“蛋品、肉类、蔬菜”在内的副食品,由此可见“菜”的义位由于组合发生了广化。“摘菜”“泡菜”“渍菜”通过义位的组合,使“菜”的义位不同程度缩小,限于白菜,萝卜等。“摘菜”有两个意思:一是摘好可做菜的植物果实或叶子。二是去掉黄烂的叶子。这实际上也从另一角度限制了“菜”的范围,由此可见,这三个组合使“菜”义位发生了狭化。

(三)情景语境决定词义

(1)隐含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同样的词语组合,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意义可能很不一样,如“我等你半天了。”这样一个词语组合,出自不同人之口,表达的意义就很不一样。如是恋人之间说这样一句话,则往往含有一种撒娇意思,如是一般关系的两人见面时说这样一句话,则可能是一般陈述和埋怨,而如果是公安人员对犯罪分子说,则带有一种震慑罪犯的作用。又如在开着车窗的公共汽车上,甲对坐在车窗边的乙说:“今天真冷。”这句话单从字面上理解,可能只是陈述一种自然现象,但如结合具体情景来理解,甲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可能是让乙把车窗关上。再如,周末孩子对父母亲说:“明天星期天。”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并不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可能是要提醒父母亲别忘了带他去玩或者作别的事情。

(2)情景语义

唐代朱庆馀和张籍的两首对答诗可以很好说明这个问题。朱庆馀的诗《闺意献张水部》是:“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的答诗《酬朱庆馀》是:“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光从字面上看,全是关于闺秀装扮、姿色的对答,但实际上是一方在应举前借献诗向主考官请教,另一方给予满意答复的一场有趣对答。这两首诗对答得珠联璧合,委婉含蓄之中对答双方对诗句的言外之意都心领神会。由此可见,情景语境往往使词语产生言外之意,读者往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彼此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的效果。

由于情景语境常常能使言语产生言外之意,因此,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表达效果,往往保留一些言语空白,如婉转的告诫、含蓄的情感表达、辛辣的讽刺等把一部分言外之意留给听者自己去补充、理解。

(3)临时语义

词义在特殊情景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最常见的是使词语意义向相反方向转变产生临时语义,而这其中又以词语感情色彩的转变为最常见。如孙犁《荷花淀》中写水生妻子等人去寻丈夫不着归来时的心情:“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失望,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在这里“狠心贼”成了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的昵称。再如“冤家”这个词,本指具有深仇大恨的人,但在我国许多古典戏文中却往往成为妇女对亲爱的男子的昵称。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语言中的反语等大都是利用词语的词义转变形成的。

情景语境使语义发生转变,并不总是向反义方向转变,在有些语境中,语义也会发生其它转变,使词语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临时意义。如“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个俗语,这里的“天”和“人”都不再是原有的意义,不是实指某处的天空和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增加了一层新义:“天”指更高的境界,“人”指更有能力的人物。

(四)个人语境决定词义

我们不能忽略个人语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文章中,说话人本身的处境以及他的性格气质学识水平思维习惯对词义的影响。同样是“我去上课”,教师说是去讲课,学生说是去听课。同理,大夫说“我去看病”,与病人说“我去看病”意思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话语由于人的地位、处境的不同可能会做出截然相反的理解。

欢乐聚会上,有人惊呼:“火”!这时,成人的心理是骤然惊恐。因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经历过火灾,产生了对“失火”时许多可怕的心理联想,然而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中,一个未见过、听过或经历过“火灾”的人,对“火”的语义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牛”这个词,所指意义对一般人可能是相同的,但联想意义则不同。中国人联想到的是勤劳,印度人联想到的是神圣,欧美人联想到的是肉和奶的奉献者。汉语的“醋”常使人联想起“嫉妒”的内涵,英语与其对应的词“vinegar”却与“不愉快的,尖酸的,坏脾气”联系在一起。这都是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词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对词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词义在语境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语境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藏等多样方式影响着语言的活动,制约着词义的显现。研究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利于词汇语义学中进一步研究语言运用的课题,从而也有利于选择恰当、准确的词语,提高交际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刷书馆    1993.北京

(3)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4)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侯维东《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5.4

第4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语用环境语用词义词义变异

一种语言不论如何演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交际的需求。然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音、语法、词汇),既是语言表达的必要手段,又是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手段。由于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语言的变异首先就体现在词汇上。词义变异不仅是一种语言表征现象,还是一种语用现象,更是一种语用交际的产物。所以,词义变异离不开语用环境,它是在语用环境下不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

一、语用词义的界定

词的语用意义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在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以语境作为参照而赋予词语的临时词义。在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汇不过几千个,而现实世界是无限丰富的,当原有的词汇意义无法表现世界的变化,或者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时,词汇就会被赋予新的意义,同时,也带上了语言使用者个人的色彩。因此,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中有些词汇是无法从其词典意义得到解释的。例如,我们生活中经常有看起来“答非所问”的现象,或者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就无法解释的词汇意项。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的词汇就暂时性地获得了一个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意义叫做词汇的“语用意义”。

二、词义变异的内涵及原因

语言是人类表意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随着社会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它总是受制于社会。在特定的语境下,由于各方面的需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往往言不由衷。于是,人们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自己的语言,使之以语用意义的方式来充分地表情达意。由此可知,语境是词义演变的基本环境。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弄清何为语境。人们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总要受到现实环境的支配与影响。这是因为,语言的使用总是在特定的环境即特定的现实、就特定的范围、为特定的目的、同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何自然,2000)。这种特定环境包括说话或写作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作品的上下文及说话的前后语等内容,我们将其称为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是语用方面的首要因素,离开语境,词义变异就失去了演变的土壤,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词义变异发生在特定的场合和具体的语境中,它涉及与这个词有关的百科知识,并从中选择出一个受语境影响的子集来,不改变词语的固有形式,而临时改变词语所适应的常规语境或为人们所熟知的语义内涵,并通过这种临时变更带来的反差来形成特定的表达效果。简单说,词义变异的语境就是词义参与交际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词义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语用环境对于词义的影响和制约,大致可以分为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主体因素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类的思维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2.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3.人们的心理情感因素促使词义不断演变。另外,社会因素也在词义变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词义演变。比如说,网络成为我们了解信息的窗口。“窗口”一词在这已经发生了词义变异,并非指它的本意窗户,而是一种媒介和平台。其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词义演变,最后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词义演变。例如:绿色食品,“绿色”在此处的意义指天然的、无污染的。除此以外,语言自身的变化发展也使得词义变异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词语的简化也往往造成词义的演变。语言逐渐趋向简化是英语的一条发展规律。

三、语用环境下词义变异的方式

词义变异依赖的不是改变词语本身,而是改变词语同具体语境间的常规关系,所以语用环境下的词义变异就是有意识地突破词语的常规用法。

1.违反合作原则而造成的词义变异

语用学中的会话合作原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实际交往中,人们经常违反这些原则,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对话含义。也就是说,词义在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1)违反数量准则而造成的词义变异

根据数量准则,说话者应该提供给听话人所需的足够量的信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省略一些信息,赋予原来词语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教授就是教授。这句话看似简短,从字面看来,只不过是“教授”一词的重复使用,但是两处的意思却不尽相同。第一个“教授”就是简单的名词“教授”原本的意思,然而第二个“教授”却是暗指教授这个人物身份的知识和素养。意思就是说教授就是和一般知识水平的人不一样,不愧为教授。显然,第二处的教授已经不再单纯地只是名词的意思,它的词义已变异为形容教授特点的形容词意义。

(2)违反质量准则而造成的词义变异

质量准则要求我们说话要讲真话,实实在在,不能虚伪。有时违反质的准则也多见于说话时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比如下面这个对话:

M:Do you think Bob will help us?

W:Sure,he’s got a heart of gold.

这个对话的含义就是用“a heart of gold”来形容Bob是一个很诚心的人,意思他是会帮助我们的。由此看来,词的意义已由表面意义演变为引申意。

(3)违反关联准则而造成的词义变异

关联准则是指我们在会话时前后所说的话语应该是密切联系的。而在日常交际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人们之间的言语似乎是无关的,并不符合关联原则。但根据言语所在的语境,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话语又是可以解释并有联系的。例如:

Lady(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a busy street):Officer,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Policeman:Just stand where you are and you will find out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在这个幽默对话中,警察并没有正面回答女士的问题,而是委婉地告诉她不要站在车水马龙的当街询问,如果被车撞到的话就自然会被送到医院了。警察答非所问就是为了说明这样是很危险的。在这个语境中,同样是“get to the hospital”,但是去医院的目的已有所不同,在此语境中,意义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4)违反方式准则而造成的词义变异

方式准则是指话语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产生歧义。然而人们往往在说话时并不直截了当地说明,通俗地来说,有时故意拐弯抹角,看似违反方式准则,但有其特定的语用意义。例如:

A:妈妈,我渴了。

B:那给你两块钱吧。

在这个对话中,孩子渴是想向妈妈要水,可是妈妈给的却是钱,看似没有什么密切的联系,但是我们都能理解妈妈的意思。在这里,两块钱就指代水或者饮料等解渴的东西,所以妈妈只是换了种方式来回应儿子。

2.间接言语行为下的词义变异

间接言语(indirect speech)就是通常被用以含蓄表达自己意思的语言。因此,我们不能用常规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话语的意思,因为说话者往往有其隐含的言外之意。比如下面这个常见的例子:

女儿:妈妈,我的钥匙找不见了,你看见了吗?

妈妈:宝贝,你的眼睛真大,钥匙就在你桌子上呢!

在这个对话中,妈妈所说的“眼睛真大”明显已不是它本来的意义,这里的“大”反而具有了小的意思,是妈妈委婉地说女儿眼睛不好使,钥匙很明显在桌子上,而女儿居然没有看到。由此可见,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词义变异常常体现在反语表达上。再如:

A:瞧,我的新裙子怎么样?

B:哦,你的身材可真好,这么肥的裙子你穿上居然刚刚好!

由B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A肯定是有些胖的,在此语境中,B采用了褒词贬用,因此这里的“好”发生了词义变异,暗指不好的意思。

词义变异的基础是原有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属意义,词义变异的目的是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和语用价值。在以上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修辞的使用在词义变异中是很常见的。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带来的意义变异方式十分符合语用词义的修辞效果。运用修辞手段产生的词义如果经过反复使用,这种临时性的意义被语言使用群体广泛接受而变成词义的发展意项,之后,人们在运用它们的过程中就不会再明显地意识到这是一种修辞了。

四、结语

词汇的意义必须通过使用来体现,否则词汇不过是表达一组抽象概念的符号而已。所以,词汇在人类交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异,从而产生语用意义,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语言不断积累的过程。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简要地描述了语用环境下的词义变异,由此说明词汇的使用和变化是离不开语境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词汇才具有动态的意义,语言才能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Victoria Fromkin,Robert Rodman,Nina Nyam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199-200.

[2]George Yule.The Study of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27-138.

[3]曹务堂.试论英语词义变化的原因及趋势[J].外语教学,1994,(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3-124.

第5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Jing Yuan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讨论了定数截尾样本下,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为研究估计的精度,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对环境因子的置信区间的精度进行了讨论。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maximum likelihood, and interval estimates for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of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based on Type II censored sampl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estimation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examined numerically by means of Monte-Carlo simulation.

关键词: 指数分布 环境因子 极大似然估计 区间估计

Key words: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environmental factor;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interval estimate

中图分类号:O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315-01

0引言

在对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新型研制开发的复杂产品,特别是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军用产品进行可靠性评定时,由于受试验时间,经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或无法进行实验室试验验证,导致评定结果可信性度不高。此时就需要充分挖掘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积累的其它可靠性信息。环境因子是一种折算因子,是一种重要的扩充样本量的途径,是可靠性工作者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已有很多文献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文[1-2]中介绍了环境因子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文[3-4]介绍了环境因子的一种Bayes估计方法。指数分布在排队论和可靠性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电子元件的寿命、电话的通话时间、候车等候时间等都可认为服从指数分布。本文给出了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定义及基本假设,并导出了定数截尾样本下,环境因子的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并利用Monte-Carlo方法,讨论了置信区间的精度,表明了结果的可行性。

1极大似然估计

设在环境下产品的寿命服从Exp(?兹i),i=1,2。当在两种环境下产品的失效机理相同时,文献[1]知环境因子定义为K=?兹2/?兹1。假设在环境i下投入容量为ni个产品试验。设t■?燮t■?燮…?燮t■来自的随机样本中前ri个最小观察值(为方便起见,可将t■的下标数字省略括号,无特殊情况说明,下文的tij表示第j个最小观察值)由文献[5]知t■,…t■的似然函数为:

L■(t■,t■,…,t■)=■?兹■■exp{-?兹■■t■}(1)

其中t■=Σ■■t■+(n■-r■)t■

则在环境I和II下,试验结果的联合似然函数为L=L1L2

L(?滋,?兹■,?兹■)=■■?兹■■exp{-?兹■■t■}(2)

=■?兹■■?兹■■exp{-?兹■■t■-?兹■■t■}

lnL(?兹■,?兹■)=Σ■■■-r■ln?兹■-r■ln?兹■-?兹■■t■-?兹■■t■

■=-■+?兹■■t■■=-■+?兹■■t■?圯?兹■=t■/r■?兹■=t■/r■

■■=■■/■■=t■r■/t■r■(3)

2置信区间估计

引理1[6]设x■?燮x■?燮…?燮x■来自指数分布Exp(?兹)容量为n的前k个次序统计样,令w1=nx1

wi=(n-i+1)(xi-xi-1)i=2,…k,则w1,w2,…,wk独立同分布于参数分布Exp(?兹)。

引理2设w1,w2,…,wk独立同分布于Exp(?兹),则w1+w2+…+wk~W(k,1/?兹)。

引理3设z~W(k,1/?兹),则2z/?兹~x2(2k)。

定理设t■?燮t■?燮…?燮t■来自指数分布Exp(?兹i)容量为ni的前ri个次序统计样本,则在环境I和II下其环境因子的置信上下限为K■=■F■(2r■,2r■)(4)

K■=■F■(2r■,2r■)(5)

证明:由引理1-3得2{Σ■■t■+(n■-r■)t■}/?兹■~x■(2r■)i=1,2

则由K=?兹2/?兹1两式相除得■~F(2r■,2r■)

证毕。

3随机模拟

以上已经得到了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极大似然估计和置信区间估计。现用Monte Carlo方法随机模拟,我们取?兹1=3,?兹2=4.5代入(3)-(5)式,随机模拟1000次。得到K的极大似然估计的均值和均方误差,及95%的置信区间估计。

4结束语

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环境因子的极大似然估计和置信区间估计具有可行性,从而可以将其应用于可靠性评估中。把两种试验条件下的数据相互转化。即可以把地面试验数据转化为空间试验数据,扩大了空间试验数据的样本量,来提高可靠性估计的精度。

参考文献:

[1]王炳兴.环境因子的定义及其统计分析.强度与环境[J].1998,(4):24-30.

[2]王善.环境因子的分析及应用.宇航学报[J].2001,(5):74-80.

[3]刘琦,冯静等.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Bayes算法.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理论研究[J].2003,(3):42-44.

[4]李凤,师义民.Pareto分布环境因子的估计及其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2007,(23):49-53.

第6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最后,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体现为包括国际人权法在内的国际法对于人类环境的关注和对全人类生存的关怀。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多起涉及有关国际贸易或者投资等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关系的案例中,国际法规则、原则以及理念等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环境正义价值目标的追求这一取向愈发明显了,如发生在美国的金枪鱼案以及海龟案等。国际法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倾向于保护环境、追求环境正义,包括国际仲裁庭成员或者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成员在内的国际法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偏向于忠实环保与正义理念,国际案件的裁决结果也越来越有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正义的倾向。以上这些都是对环境正义不懈追求的体现。

一、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就是国家,调整的也就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中有关国家间的环境关系就需要国际法予以调整。当然,如今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环境正义的追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环境保护和国际人权的非政府组织是尤其在国际环境领域表现突出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当然也调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处于国际社会中的关系,自然也是间接起到了对于环境正义的维护作用。

还有,如前所述,环境由于其空间上跨全球地域性的特点,以及其时间上影响悠久、持久深远的特点,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是必须且重要的。因为只有国际法才能够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事物加以调整、规范,而环境保护的时空性要求了国际法对于环境正义维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有,环境正义的主体包括了全人类,也包括了国家。环境正义不仅是全人类个体间的正义,也是国家间的环境正义。两者可以分别主要体现为环境人权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而人权与不正是国际法重点保护的对象么。因此,利用国际法对环境正义予以维护是必要的,也是重要并可行的。

二、运用国际法维护环境正义的路径

环境正义作为国际法的价值理念与目标之一,引导着国际法原则与规则的取向。国际法的规则本身制定与修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法原则与理念,而且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本身也构成了国际法的渊源之一,还有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以及国际法判例和学说等在内的其他国际法渊源形式,这些国际法的规则与原则都必须遵循环境正义这一新型的、独立的价值目标。那么,这些国际法渊源形式应该如何维护环境正义呢。国际法渊源中的国际条约可以通过各国间对于环境保护的合意签订,这是世界各国对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关注。相信国家作为其领土内公民的代表,以及为了国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注入更多更长久的关注,尤其是通过国家间国际合作的方式,于是表现为国际条约的生成。如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可以预测的是,国际习惯法也许会成为在未知的将来维护环境正义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由于环境权作为人权其权利群尚未被明确,目前的许多环境权子权利内容可以通过国际习惯法予以确认并加以保护。

就像前文所提及的,国际人权法是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保障全人类环境权利的重要途径,更是维护国际法上的环境正义的重要方式。那么,通过完善国际人权法中有关环境权的内容,将环境权的子权利内容、权利义务主体等确定、具象和细节化,落实成为能够真正得以实施的国际法律依据是必要的,也是目前来说较为可行的手段。同样的,一般法律原则、国际判例和学说等其他国际法渊源也可以以一种缓慢、长期但意义重大的方式对环境正义予以追求和维护。就目前看来,各类环境保护组织与人权保护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是应该被用于维护环境正义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正是由于环境正义在国际法上的不明确性和不统一性,所以相对自由灵活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应该能够起到一定有益的作用。

三、总结

第7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语境分析 词语含义 翻译 翻译选词

一、引言

整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再表达。影响这一环节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对词汇意思的理解和对句子所处语言环境的分析。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即所谓的语境意义。对此,英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word is meaningless without context

(脱离了语境的单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充分借助语境分析来正确理解该词在该文中所表达的含义,以便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思想。

二、语境及其应用

狭义的语境指的是语言的上下文,也就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广义的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指的是所使用的语言知识和上下文等;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产生时的外部环境,包括所涉及到的人物、所处的时间和地点;文化语境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经济、宗教、历史和政治背景。本文将以此理论为背景来探讨语境分析在克服翻译错误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1.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词义选择方面的误译。自然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歧义现象随处可见。正如语言学家Firth提到的“每个单词出现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都是一个新的单词。”几乎所有的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值得庆幸的是,一旦字、词、句进入特定的语境后,它们的意义便豁然开朗。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词语的意义,词语的选用也会直接影响到语境。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和重塑。所以,在翻译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原词所处的语言、情景和文化语境,反复斟酌,再做选择,万万不可简单照搬词典释义。

例1:The Olympic symbol represents the union of the five continents and the meeting of athlets from throughtout the world.

原译文:奥林匹克的标志代表是五大洲的团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的会议。

此处译文的后半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的会议”显然有悖常理。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综合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的精神是公平竞争、互相理解、友谊团结。举办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不断进行体育运动。奥林匹克五环的标志怎么会代表着运动员们的会议呢?按照语境分析原则,meeting 一词在此处应突出其情景语境的含义。所以该原文可改译为:奥林匹克的标志代表是五大洲的团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的相聚(或聚会或狂欢)。

2.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语法判断错误造成的误译。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具有高度的形式化和严密的逻辑性,而汉语是意合语言,没有词类分别,也没有明显的外形变化。形式上看,英语句子中多为长句,然后使用各种关联词来链接分句;汉语句子多为短句,不一定要使用关联词来表达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法上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译前要统观原文语境,根据句子的形式特点,弄清楚关系词在句中的功能,理清原文的语法结构。翻译时要打破原文的语序,尽可能地在忠实原意的基础上使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确保译文的准确通顺。

例2:Due to its complicated invention,it is difficult to fix the exat date when color television was born. 原译文:由于彩电复杂的发明,当彩电诞生时,很难设定其确切的日期。

原文中的后半句译成“当彩电诞生时,很难设定其准确的日期”,读来令人费解。译者没有统观语境,只是逐字逐句翻译下来,使得译文不知所云。翻译此句时,要明确when引导的并不是时间状语从句而是定语从句。唯有在把握住全句的语境、正确理解全句的基础上,才能使译文既简洁得当,并且突出主要内容。可改译为:由于彩电复杂的发明,很难确定其诞生的确切日期。

三、结语

从以上的例子分析,我们大体可以看出语境分析在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语境则无文本”。语境决定篇章语句的具体意义及言外之义。结合语境分析,我们才能够正确理解原文内容,传递原文神韵。因此在做翻译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语境因素,不仅分析单词、句子、篇章所处的语言语境,还有分析其所在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以消除源语歧义句,恰当理解源语语义,灵活选择准确的译语,达到源语和译语的动态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第8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法治;环境正义;理念缺失;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6 -0048 -07

    作为环境伦理学的概念,环境正义实质上属于社会正义问题,包含着法律正义的要求,也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课题。环境伦理是环境法治的基础,也是环境法治的价值内核,当前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急需系统的环境伦理来指导。环境正义既是现代环境伦理价值观的代表,也体现着环境法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环境正义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环境法治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正义的基本内容

    环境正义是环境伦理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环境正义运动,引发了美国社会公众与学者对环境正义理论的极大兴趣。自此以后,环境正义这个新的伦理概念被提出来,越来越多的环境哲学家,环境伦理学者和环境法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新生的领域,环境正义理论也逐渐成熟起来。

    (一)环境正义运动

    生态问题引发的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多层次矛盾在事实层面上为环境正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而蓬勃兴起的环境正义运动则在实践层面上为环境正义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环境正义运动是因为环境不公正问题而引起的环境抗议行动,1982年的“沃伦抗议”( Warren County protest)①(沃伦抗议首次把种族、贫困和工业废物的环境后果联系了一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劲的反响。直接导致了它的爆发。

    美国环境正义运动表明: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失调,这已成为环境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环境正义在强调人们应该消除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的同时,更加关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及自决权,并且认为人类自身内部的不平等是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重要原因。

    (二)环境正义的概念

    “环境正义”对传统伦理学的正义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正义的范畴和内涵得到了新的阐释。为了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环境伦理学就不能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而要在传统伦理学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关怀的目光由人类社会开始向自然界扩展,从代内开始向代际扩展。从这种意义上讲,环境正义实质上也是“可持续发展伦理”,是立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可持续,是以自然为基础,以人类为中心确立起来的新型正义观。

    环境正义首先是一种价值理念。具体说来,环境正义理念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同时,环境正义理念又是对如何规范环境主体的环境行为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是环境正义规范的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环境正义的核心是环境因素所引起的权利义务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资源的平均分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每个人、每个社会群体对于干净空气、土地、水和其他自然环境有平等享用的权利等。

    (三)环境正义的内涵

    作为一种新兴的正义观,环境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正义观念的范畴,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环境不公平现象上。这种不公平包含着人与自然的不公平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不公平,这也正是环境正义的基本内容所在。因此,环境正义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相关的方面: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的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正义。

    1.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

    对于是否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是环境正义的题中之意,学界观点不一,本文赞同将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纳入广义环境正义。这个问题实质上也是对环境法是否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的延伸,它是对传统法律关系定义的挑战。生态主义者和调整论者认为,在法律关系中除了应承认和重视人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外,还必须承认和重视大自然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存、互容、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能在系统的整体结构体系中生活和发展,只能依据系统的整体功能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能按照系统的整体运行规律来规范其开发利用自然的行为。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以至于把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正义是环境正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正义理论的基础。只有充分尊重自然,正确认识和肯定自然的价值,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建立人与自然的合理伦理关系,才能弘扬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从根本上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先,应承认自然的权利。自然是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有机整体,承认自然的权利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环境正义的前提。正如丁·罗德曼所说的那样,“所有事物和自然系统都拥有它们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因而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存在下去的权利”。因此,赋予自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承认其权利,才能充分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最大公平。

    其次,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树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里,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被赋予了道德价值,对其不加怜悯的利用和破坏即是不正义的行为。自然状况的恶化和环境危机的爆发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通过反省自身的行为逐渐认识到,环境危机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大问题。人们应该建立与自然的平等伦理关系,给予自然于平等的关怀,才能顺应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再者,摈弃唯经济主义的价值观。唯经济主义价值观推崇经济至上,把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渴望视作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驱动力,将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人类以经济主义的价值观来对待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一切事物,这是导致自然遭到人类破坏,盘剥和掠夺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正义伸张,建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正义秩序,必须摈弃经济主义的价值观。

    2.人类社会之间的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正义是环境正义的核心内容。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共同造成,然而,环境破坏的恶果却并不平均地散布在所有人的生活领域中,深受恶劣环境影响的往往是处在社会金字塔底层的弱势群体。因而,环境正义不仅要求在同时代的不同地区之间实现社会正义,而且还要求在不同时代的人类之间实现正义。

    代内环境正义。代内环境正义主要是指代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公平。在环境权利的享用和环境义务的承担上,既要实现国际之间的正义,又要实现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正义。概括起来说就是国际环境公正和国内环境公正两个方面。国际环境公正意味着各地区、各国家都享有平等的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国际上的环境不正义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限生态资源的大量剥削上。发达国家通过低价掠夺初级产品来压榨和盘剥发展中国家,而后又用高价制成品攫取利润。发展中国家不但要承担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损失和环境破坏,还要承受发达国家“破坏全球环境”的指责。此外,发达国家还以环保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也是国际环境不正义的表现。因此,促进国际间的渐趋平等无疑是环境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环境公正。国内环境公正关注的则是因种族、阶级、地域等因素而引起的环境公正问题。

    代际环境正义。代际环境正义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当代人在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时,不能只关注当前的利益,而应合理开发,注意保持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以满足后代子孙也能平等地享用环境资源。也就是说,环境的享用者不仅是这一世代的居民,还应包括后代子孙。要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以此实现当代和后代之间的正义。当代人在享有环境时,必须相对地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以此来保证后代子孙对美好生活环境的享有权。

    二、我国环境法治中的环境正义缺失问题

    有效性不足是当今中国环境法治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环境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环境立法本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正义理念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环境问题不只是人自然的失调,更是人与人关系失调的结果,环境法治重点关(范文先生网 fwsir.com)注的不应只是通过技术途径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应从社会关系人手,重点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经济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具体而言,我国环境立法正义理念的缺失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环境立法指导思想滞后

    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将立法目的表述为:“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这一表述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并且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单维价值取向的弊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目标。再从环境法主要原则来看,受立法背景的限制,现行环境立法体现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等,由于未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这些基本原则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体现出环境正义价值观。

第9篇:环境因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理论基础;儒家生态伦理

经济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一方面要利用自然资源获得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又大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如何使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成为紧迫而重要的问题。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但是这两种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儒家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弥补以上企业管理制度的不足,对企业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具有深刻地启示意义。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分析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1、外部性理论

在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时,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负外部性尤其是生产的负外部性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

经济学家马歇尔(1910)首次提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庇古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提出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企业为进行生产所支付的成本称为私人成本。当企业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该企业的活动就产生了负外部性。

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把环境污染和开发资源的成本转移给他人或者搭他人治理和修复环境资源的便车,外部性便成为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

以庇古为代表环境干预主义学派的学者认为市场是有缺陷的,基于环境的外部性,政府干预是有必要的,在干预方式上他们(除了庇古)主张立法或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此外,庇古还主张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进行环境管理,即所谓的“庇古税”。 基于外部性理论,各国主要采取政府干预及命令―控制型制度进行环境管理,例如我国的“三同时”制度以及排污收费制度。

2、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科斯。产权理论认为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或界定不当,从而使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经济学认为,纯粹的公共物品具备以下两个特性:消费的无竞争性和消费中无排他性。河流、空气等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不具备使用的排他性,也没有明确的产权。所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成本效益原则任意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环境成本外部化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和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以使经济活动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和边际社会净产值相等,从而排除导致外部性存在的根源。基于外部性理论,各国主要采取市场型制度进行环境管理。

(二)企业环境责任理论基础的局限性分析

外部性理论及产权理论充分论证了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以及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依据这两种理论各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命令-控制型制度和市场型制度。但是这两种理论及其相应制度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

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命令―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许多企业的抵抗,政府实施面临很多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几乎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迫使每个企业承担相同的污染控制份额或实施相同的技术标准,忽视了企业间的差异。二是此种管制方法缺乏灵活性,增加了企业成本却不能增加企业效益。另外,该规制工具下的绩效标准需要政府承担非常高的监管成本。

产权理论也存在局限性。首先,产权理论的适用环境是高度发达的市场化经济,这对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条件是不具备的;其次,外部性问题的复杂性可能使协商成本非常高,甚至使协商无法进行;另外,对环境资源进行产权界定非常困难或成本很高。

二、儒家生态伦理学是企业环境管理理论基础新视角

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命令-控制型制度和市场型制度都属于正式制度。利用正式制度对环境进行管制有其特有优势:一是正式制度具有实施的强制性,企业必须按规定进行相关经济活动;二是正式制度对企业的规定都是具体而明确的,这样便于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经济活动,也便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但是,利用正式制度进行环境管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正式制度不可避免会存在漏洞,导致许多企业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正式制度是一种外部约束,当企业面临巨大利润诱惑时,它可能就会冲破这种外部约束而污染环境。

要想更好地进行环境管理,需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管齐下”。以非正式制度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通过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和建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而将这种环保意识内化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信念,使人们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儒家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指导企业环境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内容上看,它汇聚了古代先贤宝贵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从作用方式上看,儒家生态伦理是一种内在影响力。它以倡导的方式,通过影响和转变人们的环保理念,使他们将这种思想自觉的转化为环保行为。从涵盖范围上看,儒家生态伦理可以填补制度覆盖不到的地方,并柔化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秩序。

三、儒家生态伦理精髓及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启迪

(一)儒家生态伦理的精髓

1、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尽管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但其思想中却包含这一观点,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后世儒家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有书:“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曰:“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礼记・郊特性》也有记载:“阴阳合而万物得。”儒家生态伦理认为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儒家主张自然界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支配。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2、顺时节用思想

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正因为如此,儒家认为人类应该节制欲望,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儒家坚决反对滥用资源,明确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荀子・天论》中有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3、知命畏天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所谈的天论的命即“天命”。《论语・阳货第十七》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个字揭示天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正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认为,“知命畏天”是君子应具的美德。他强调君子应该遵循自然万物变化之规律。孔子认为人不仅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敬畏天命是孔子提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懂得“畏天命”,小人是没有敬畏之心的。《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正是由于许多人不遵从自然规律,缺乏敬畏之心才出现了社会上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知命畏天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更应该秉承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培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伦理意识,这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儒家生态伦理的精髓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启迪

1、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中心主义”也随之逐步膨胀起来,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所有者,对自然资源随意开发,对自然环境随意处置。然而,儒家思想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与自然界一样,我们只是整个宇宙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无知与贪婪,大自然已经发出了警告,近年来的雾霾、全球气温异常等就是对我们的提醒。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体,更应当秉承先人“天人合一”之思想,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实行绿色生产、循环经济,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顺时节用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时令的强调,对动植物的惜生。儒家强调人类在利用万物时,要遵从万物生长发育的天理,对万物加以合理地爱护性地、节约地利用。其思想核心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儒家“顺时节用“思想对我国企业地长远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企业作为自然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应当树立顺时节用思想,适时适度开发使用自然资源。企业应牢牢树立资源节约意识,改变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提高资源是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加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农林牧渔企业更应该树立顺时节用思想。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系统,过度地采伐、放牧、捕捞等必定会降低生态系统的可再生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唯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才有“材木不可胜用也”。

3、知命畏天思想的指导意义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法人主体,只有敬畏自然,才不会为了经济利益而置自然环境于不顾。而且积极的履行环境责任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尽的义务。而只有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可以实现长远发展。在企业中管理者起着领导决策作用,更应该以儒家的君子之德要求自己。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始终保持对自然及环境的敬畏之心,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融入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之中。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诞生于中国古代社会,但是其对于企业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如果企业能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中吸取更多有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努力践行,这对于解除我们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将会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广.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伦理化的实现[J].理论学刊,2005(05).

[2] 任俊华.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3] (美)戴斯・贾斯丁.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 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任俊华 刘晓华.生态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