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德育的社会功能精选(九篇)

德育的社会功能

第1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词:传统武德;现代教育功能;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40-04

武术界绝大多数人认为武德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武术需要有自己的行规。但也有极少数人认为武德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风,并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没必要继承。从现实的种种表现来看,如师傅收徒弟、武术学校、考评段位制等依然有武德方面的要求。关键是要做好对传统武德的批判、继承、创新与发展,否则它的存在并没有意义。简单地说,要在摒弃封建宗派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与传统道德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是想从武德的现代教育作用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讨。

1 武德的内涵

对于习武者的品德要求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如在先秦的文献《国语•晋语九》中记“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尉缭子•兵教》中亦云:“开封疆,守社稷,除隐患,成武德”由上可见,最早的武德是指军功而言;《尉缭子•兵教》中的武德是指军队开疆拓土、稳定江山的政治功能而言。而真正体现对习武者行为规范的“武德”要求,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接着又写道:习武练剑,“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矣”。这一观念正式提出了关于武德的要求,并将“德”放于“道”的位置上[1]。这一观念对后来的武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1)。

根据上述资料,对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自汉代就开始了,这种行为约束发展到今天仍然保存着历史的传统其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武德的过程不是理性言语说教的结果,而是习武者通过从事武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以身体习练为媒介,通过师徒间言传身教传授武艺的过程,自身长期磨练中的“体悟”与在社会生活中“用武”的过程来感知并强化对武德的理解[2]。武德的实践特征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既包括道德理念也包括道德戒律。

本文认为武德是指习武之人在社会活动(包括武术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武术道德。

2 传统武德的现代教育功能诠释

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教育着一代又一代武林精英。这种教育是通过武德良知、实施礼仪、武德信义、施展武艺等来实现的。古今大凡武艺高超之人,首在目标明确,动机纯良,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而舍己救人,其功勋悲壮伟烈。平时为人虚怀若谷,讲礼守信;学艺踏实有恒,精益求精。可谓“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损人利己”“大师自谦自得,小丑自大自傲”者便是。可见,武德礼仪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1 更好的继承民族传统美德,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历来“尚礼崇德”,武德中无不渗透着这种理念。尽管武德形成、发展于封建社会,但其主流思想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德是武术教育贯穿始终的主线。只要跨入武术门槛,就意味着武德教育的开始。习武是讲究规矩的,这个规矩就是不同门派所说的门规、戒律等要求。由于我国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门派众多,其门规、戒律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对众多门规和戒律的综合研究,较为一致的内容包括择徒标准、尊师重道、习武要求和持技规范四个方面[3]。在这四个方面都能或多或少地体现民族传统美德。如在择徒标准方面,主要选择于“忠诚义士”“贤良之人”,匪鄙之徒决不可传;在尊师重道方面,主要倡导于“尊敬师长”“虚心求教”,欺师灭祖者拒之;在习武要求方面,主要强调“勤学苦练”“自强不息”,反对骄矜浮艺;在持技规范方面,主要倾向于“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反对好勇斗狠。这些优良品德一旦融入社会,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实践看,武德教育的对象为两类人:一是教育自己,也就是说,崇尚武德以培养自己“厚德载物”的气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教育他人,也就是说,武德高尚的人其行为处处影响着同道,成为武术界尊重和效仿的对象。

今天,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稳步发展时期,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其精神文明也要同步提高。所谓精神文明,既包括教育、科学和文化,也包括道德、理想和社会风气等内容,特别是道德和道德风气,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4]。对于武术界来说,继承和发扬崇尚武德的光荣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术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功能不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学习、钻研武术还能了解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功能的特殊性,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相应的作用。例如运用武术的技击功能,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见义勇为,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相反,如果缺乏武德修养的人,也可能恃强凌弱,危害四方,败坏社会风气。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出现过武德失范的现象,如坑蒙讹骗、参与犯罪、灰色竞技、恃武争霸、乱舌耸听、宗派之争等。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究其根源有四个方面:①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②社会价值导向上的偏差产生的负面影响;③武德教育乏力产生的负面影响;④传统武德中落后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此示范现象虽然为个案,但足以警示后人。

由于武术具有特殊功能,武德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的挖掘和利用它的精华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2 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文化观念,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武术除了具有特殊的功能外,武德教育中寓予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如《少林重订十戒约》有“肄习少林寺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意,朝夕勤修,无或稍懈。……如演习时以退后三步,再前进三步,名为踏中宫,以示不忘中国之意。”其中的“恢复中国为志意”和“不忘中国之意”,集中体现了少林僧同国家、人民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之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利用身怀的武功保家卫国。据不完全统计:自“十三武僧助秦王”以后,从嘉靖到成化的百年间,少林寺僧曾先后30多次应诏抗倭戎边;明朝的小山和尚曾3次征边有功,皇室为他在的寺院前修建了旗杆和石狮;明朝正德年间,少林寺三奇和尚受武宗之命镇守山、陕两地,被御封为提督之职;民国时期,恒林大师主持少林时,土匪猖獗,他率领僧兵削平匪乱;许世友、钱钧二位将军都曾在少林寺习武,后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上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都充分体现了少林武术“保邦靖世、护国克敌”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过去如此,现在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别指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光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向是我国人民的高尚美德。2004年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纲要》还明确要求“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5]。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6]。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国家把青少年的思想建设工作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原因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将是明天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者。因此,仅就武术教育而言,应当将武术教育的过程视为培养习武者民族精神的、健身健心的教育过程,这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召唤。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规定:“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7]。”就体育课而言,最具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莫过于武术。我国现有大中小学生近3亿,他们的武术教育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占主体地位的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势,能够达到矛盾个方面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志主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元关系,最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思想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武术的传授一直把武德教育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中心,强调武艺传授的道德化,使武艺传授与武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8]。通过习武修德,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从而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激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更好地培养新型武术人才,推动武术的国际化

什么是新型武术人才?简单地说就是文武兼备、德技双修的武术人。历史上看,古时具有文韬武略、或尚武崇文的武术名家不胜枚举,典型的有曹丕、岳飞、戚继光、俞大猷、文天祥、秋瑾等。以史为鉴,来客观地看待今天的新型武术人才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武术人才方面主要有4个渠道:①以培养高、新、尖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人才,实际表现是武艺精湛,但武德修养略显薄弱;②以体育院校培养的德才兼备的专业高级武术人才,并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博士生为辅;③各级各类武术馆校培养的青少年武术人才,有的馆校忽视文化课以及武德的教育;④民间拳师培养的传统武术人才,其人数较少、修养不齐。但无论哪种渠道,都应信守“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的真理,而且要坚持不解[9]。

武术向世界的推广,需要有一支力量雄厚、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已达到120个国家,与柔道、跆拳道组织基本持平,武术组织遍布五大洲的主要城市,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应该承认有些非洲组织还不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工作,只是一个排位。亟需我们的帮助与指导。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将是参加人数最多、国际影响最大的盛事,将进一步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在武术国际化的背景下,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许许多多的外国习武者认为,他们习练武术既是为了健身、防身,也是为了从中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人提出通过习武健身懂得‘做人的真谛’和‘完善人生的价值’。”这里的“做人”与“完善人生”都是从武德的高度来认识的,相比之下,众多的中国习武者究竟有多少人会有这种认识呢?需要反思。

武术的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新型的武术人才,我们将信守承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武术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礼仪的教育和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3 武德的现代社会影响力辨析

武德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尊严、忠诚、节操、信义等。它是通过大众舆论、自我良心等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使习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来调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和武德的约束下,历代都有英雄辈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 以史为鉴昭示后人

在历史上大凡有影响的人物或事件,都离不开武德与武艺的双重修练,并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因,在不同朝代都曾涌现出了一些既精通武技又具有武德的武林志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拯救国难。如春秋时期鲁庄公好武术,曹沫也精于剑术,武技超群,为鲁国大将,齐恒公大兵入侵鲁国,占了鲁国大片领土。当两位国君会面时,曹沫大步上前拔剑直抵齐恒公,义正词严地遣责齐国入侵罪行,威逼齐王归还土地。齐王无奈,只好应允。曹沫的这种武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影响至深。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光辉业迹为世人所熟知。在史料中还有一桩大义灭亲的动人事例。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青年时听百姓诉说其舅父姚某干了许多欺压百姓的坏事,民愤极大,便决心为民除害,当其舅父得知后,骑马潜逃。岳飞夺马而追。舅父引弓回射,射中岳飞马鞍,岳飞跃马追上,轻舒猿臂,将其拿下马来,剖腹处死,令人震惊。可见,岳飞的嫉恶如仇,除暴安民的品格对社会是很有影响的。

近代史上的名师巨手更是层出不穷,如霍元甲、张占奎、韩慕侠、王子平、刘百川、孙禄堂等等,不但武艺卓绝,而且有爱国图强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一举击败了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洋人或洗刷“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或给挑衅者以重挫,从而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狠煞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武术家,毅然投身于抗战的潮流之中。大家所熟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战役、罗文峪战役、台儿庄战役、守护卢沟桥等战斗中,砍下了日军无数头颅,战果辉煌,中外震惊,给气焰嚣张的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惊呼乃“明治建国以来之奇耻”。大刀队如此威风,与武术家的熟心指教是分不开的。二十九军曾聘请两位著名的武术拳师任教。一位是“单刀李存义”的得意弟子尚云祥,在军中传授五行刀;另一位是李尧臣精通三皇炮捶拳械,曾当过慈禧的保镖,在军中传授无极刀法。二十九军将士在两位武林高手的教导下,“大刀劈杀”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在张之江的主持下,由马凤图、马英图、昆仲编成了《白刃战术教程》和《破锋八刀》教材[10]。这些刀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人物和事件,件件感人至深,社会影响久远。

3.2 与时俱进引导后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和谐社会,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上上下下的秩序,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在新形势下,武术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武德教育将如何开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体育人口中,武术人口所占比例最大,而在习武人群中,青少年又占绝大多数。据了解,我国从1992年开始评选全国“武术之乡”,到目前为止已有91个地区、县获得此项殊荣,各级武术馆校在上世纪80年代急剧增长之后,现在正处在稳步回落的势头,目前,河南省登封地区有各类少林武术学校83所,学生为40000余人。仅著名的塔沟武校的学生就高达13000多人。累计常年在全国武术馆校习武的人数达数十万,若再加上全国“武术之乡”的习武人群,总数可达几百万。所以不误时机的开展武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今天我们所倡导武德礼仪的基本原则。武德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已冲破了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的结合起来,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武德需要与时俱进。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社会是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社会,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必然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进一步提高国人的思想境界、升华民族素质势在必行。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方针,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赛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三代国家领导人都有相近的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以德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这也是武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由于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的社会风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正在影响着青少年。一些不良风气在武术界也有反映。具体表现为:①是传授武术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据中国武术研究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武术传授过程中的一些欺骗行为时有发生。如大肆制作虚假广告,欺骗武术爱好者入门,更有甚者以办武术馆校为名,纠集势力横行一方,沦为社会的消极因素。②是武术技术成为不安定因素。社会中利用武术技术的优势,逞强好胜的反面势力在武术发展的过去、现在都发生过。个别武术散手冠军的堕落,以致与人民为敌。③是武打影视带来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个时期内,青少年的犯罪率有所升高,其原因除来自社会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来自武打影视片的误导。以致走向社会发展的反面,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与之对应的是另一种情况。曾有人对天津各区、县武术馆少儿学武情况与遵守纪律的相关调查,结果发现,习武与思想品德提高呈正相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更明显。另对北京市业余体校武术班106位学生家长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有86%的学生参加业余武术训练后比以前更听话,更有礼貌,愿意助人。这充分说明武德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和纪律性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个链锁反应,所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武德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记得有一位中国著名的艺人,说过一段赋予哲理的话:“多一个老师,少一个警察;多一所学校,少一所监狱;多一份爱心,少一个败类。”如果各类的武术馆校、老师都能将武德礼仪修养作为自觉的行动,对学生加强教育,社会风气将会大大改善。如果习武者都能自觉地严格修炼自己的“德与技”,遇事就能严于律己,以理服人,整个社会风尚也必将大有改观,社会发展就会更加和谐。

4 结 语

武术在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和爱戴,同时武术也成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一个窗口。武德作为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德作为尚武的规矩,之所以能逐渐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被世人推崇和武术各门派所共有或认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代表了我国武术界共同的价值观。今朝提及传统武德这个话题,是想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更好的继承,与时俱进,使武德的功能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 中国武术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30.

[2] 李印东. 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32-150.

[3] 郑旭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论集[C].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0.

[4] 韩雪. 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86.

[5] 、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J]. 人民教育,2004,(9)1-3.

[6] 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中国教育报,2004-1-12.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 新华网,2006,(9、15).

[8] 徐才. 徐才武术文集[C].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308.

第2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一)从德育过程中分析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作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们之所以对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着无限的企盼,是认为学校德育与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具有必然联系,只要开展德育活动,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特定的效果。然而,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即便采取了有效地措施,也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一方面与德育活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自我建构有关。由于学生具有人性复杂性以及生活多样性的特点,这也造成了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在同样的德育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仅仅产生了对道德规范的感悟,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这些都是学校德育不确定性的体现,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反映出了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二)从效果中分析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德育功能的有限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某一阶段中,针对某一问题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有效的,而且效果的显现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性。德育功能延时性主要体现为学生在某一阶段接受德育教育后,并不能立刻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产生道德的行为,学校德育教育只是让学生对道德规范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实践道德行为。让学生认知道德规范并不难,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要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却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砺才能逐渐形成[2]。理性来讲,这三个结果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道德认知是其他两种结果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经历长期的磨砺与积淀才能形成,最终的结果可能在学生毕业后产生,也可能在学生步入社会多年后才会形成。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还表现可能产生负效果上。由于学校德育内容有限,条件不足,会限制学生德性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在校园中潜藏着许多不道德的因素,比如以功利性的心态去追求荣誉、考试作弊、恶性竞争等,这些不良因素都会限制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对学校德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与后果

(一)“教育万能论”是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工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

“教育万能论”从古代开始就有,对“教育万能论”的理解主要包括了两个不同层面:从深度上看,教育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时这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从广度上看,教育具有多样性的功能,不仅能促进个体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柏拉图将社会分成了三个阶层,分别是哲学家、军人以及劳动者,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对这些进行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出社会统治者。教育在柏拉图眼中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后来,法国著名教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了“教育万能论”,[3]他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才能与智力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育对个人发展、民族性格形成、法律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董仲舒认为,教育让人拥有了“善”性。通过分析各种“教育万能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思想都是从工具化角度对教育进行分析,他们将教育当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工具,甚至作为唯一工具看待,将教育的社会作用夸大[4]。然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并非无限性的,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它都只是发挥出了有限的功能。而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仅仅只是其中一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就更加有限。由于受到了“教育万能论”的影响,人们无限夸大了教育的功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寄予了无限期望,进而忽视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二)忽视学校德育教育功能有限性的后果

1.加重了学校德育教育负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学生的品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逐渐不明显。然而,我国社会风气逐渐恶化,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社会德育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正面作用,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工作量。学生德育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的责任,随着家庭教育功能的逐渐微弱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退化,学校德育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一旦出现道德滑坡,所有的矛头就全都指向学校德育工作。同时,由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寄托了厚望,这也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2.造成德育教育者的思想错误。当人们忽视了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后,就会认为学校德育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到全部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必定被寄予了厚望,肩负着历史使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句口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种思想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被寄予厚望后,教师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把自己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将自己看作是道德标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道德教育的接受者,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错误判断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定位自己的角色,不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德育教育的功能必定是有限的,不论教师如何努力,通过何种方法施加个人影响,都不可能让学生完全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当教师看到自己百般努力的结果后,就会十分失望,甚至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德育职责,做一名“本分”的知识传授者[5]。3.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影响。当前,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等,德育教育不可能被置于核心地位。但是,面临着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无限期望,学校也只能想尽一切方法来缩小与特定目标之间的距离,实施社会以及家庭给予的德育任务。虽然效果不容乐观,但是学校德育工作表面上看来已是尽心尽力。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开设相关课程,而为了更好把控德育教育的进程,学校必定会采取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的控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而学校德育教育将再次回到知识灌输的模式下,因为这样教师可以系统讲解知识,在短期内见效。然而这种暴力灌输知识的做法也必定会忽视学生道德的平衡发展问题,甚至会培养出具有双重道德人格的学生。

三、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与“无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同样如此,它的功能既体现出有限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无限性的特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本性。在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当中,包含着无限性,而这种无限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德育的理想当中,是一种不断追求的目标。对于学校德育功能无限性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人性具有无限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这是学校德育无限性的根源。学校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个体的复杂性等,表现出有限性,但是反过来讲,在提升学生道德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只发挥出了有限性的功能,其作用还具有无限发挥的可能性。在德育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素质,进而不断追求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此时,德育对道德发展以及人性提升表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现代学校教育的延迟特性也为其功能的无限性奠定了基础。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不断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受到身边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虽然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期间很多德育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学习期间,学生好比一颗种子,学校德育对这颗种子进行悉心栽培,让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许这颗种子在校期间仅仅是一颗小树苗,但是当他到了社会之后,会成为参天大树,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获得无限的成长可能。

四、实现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

(一)要弱化结果意识,注重德育过程

虽然学校德育功能具有有限性特点,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德育实践,必须在认识有限性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向功能无限性靠近。要弱化结果意识,关注德育“过程”实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不能过分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因为学生的品德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对象,而德育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延时性特点,对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后的实际效果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如果盲目评价,则会失去评价的意义,对道德实践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6]。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工程,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效果,系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实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就必须充分重视德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要将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学生自身道德学习、发展以及生长的过程。虽然在实施前必须明确德育的目标以及具体任务,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遗忘这些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需求和道德期望为落脚点,将德育目标分解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行动中。

(二)要淡化知识灌输,注重生活实践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社会生活的时间,人的道德意志、情感以及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教育也必须立足于生活实践,让伦理实践回归社会生活。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学校德育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必须在社会中进行最终的检验。学校德育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它存在的形式是抽象的、假设的、虚拟的,而这些内容的必须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检验。另外,关注自我构建。从本质上讲,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提升属于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力,让学生突破有限性。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出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以这种能力影响学生生命的整体,发挥出无限的作用。

五、结语

第3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德育教育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随着高校对社团组织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大学生普遍都认识到参加社团的重要性,因而高校社团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更是发展较快,主要有啦啦队类、球迷类、裁判类、溜冰类、跑步类、健美舞蹈类、技击类、棋类、球类等不同类别的体育社团。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而且高校体育社团更具有凝聚性、引导性和教育性,因而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很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高校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和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高校体育社团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使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发挥更多、更好、更多元化的作用。

1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分析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吸引了一大批有共同爱好的大学生,可以说高校体育社团的社会属性更强,而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团体组织,能够成为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而高校体育社团的德教育功能和作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社团具有德育载体功能。从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特别是从我国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寻求新的德育载体已经成为我国德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由于高校体育社团都是由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大学生组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自发性以及民主化,这就使得大学生体育社团具有德育教育的载体功能,能够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而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管理与发展体系当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还可以将德育信息通过社团成员向其他大学生进行传播,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更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参与。从这一点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可以成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高校体育社团能够促进校园文化。随着高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高校体育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则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从高校体育社团的性质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对于活跃校园氛围、提升校园活动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高校体育社团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而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高校体育社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向高质量、深层次、多渠道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能够使校园文化更具有价值性和凝聚力,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再比如体育社团以其特殊的活动内容丰富着校园文化,其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每次社团巡礼活动中的重头戏,它以形式灵活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高校体育社团可以提升学生素质。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展开,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特殊性,其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指引性,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社会化、民主化以及规范化,都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广大学生具有规范作用,同时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各类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和意识,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高校体育社团在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意识,特别是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解决,这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对策

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与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由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特殊性,因而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特别是高校体育社团在这方面具有载体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高校要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符合德育教育实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模式,使高校体育社团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至关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高校在推动和促进体育社团发展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明确高校体育社团的指导思想,要把“育人”作为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目标,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凝聚、教育、指导、服务功能,将高校社团打造成德育教育的阵地和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社团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使其德育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高校要大力营造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浓厚氛围,使高校体育社团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要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社团。要想使高校体育社团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德育教育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管理与发展中来,使其能够承载德育教育功能。这就需要高校在发展体育社团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找准大学生的兴奋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高校社团,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要寓教育于活动当中,通过高校体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党、团建设的有效途径,将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党、团建设的重要载体。三是正确处理学习与社团活动关系。尽管高校体育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高校体育社团仍然属于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要补充,这就需要着眼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摆正学习与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引导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要将学习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利用体育社团进行学习、实践和锻炼,这也是利用高校社团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高校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参加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四是将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具有教育人、指引人、凝聚人的重要作用,要想使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还要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属性,切实将高校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体系当中,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与发展。要高度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创新,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发挥高校社团管理组织的重要作用,又要发挥高校社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在高校社团能够得到更多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要积极引导高校体育社团建立自身的“社团文化”,并加大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将高校体育社团的良好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实质向学生进行宣传,并主动将自身的社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当中,进而发挥德育教育功能。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各级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载体作用,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从总体上来看,由于高校体育社团具有社会性、自发性以及规范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在弘扬校园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在发展体育社团的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与体育社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本着促进德育教育的原则,重点在把握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方向、将德育教育融入体育社团、正确处理学习与社会活动关系、将体育社团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使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作者:刘志锋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浦豪.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载体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5):43-45.

[2]王贵生.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与发展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68-69.

第4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字: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68-02

“德育功能”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德育理论界一直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人们对德育功能的争论不仅仅是德育有什么功能、有多少功能的问题,也存在着什么是德育功能的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德育功能?时至今日,这仍然不失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纵观当前的学术界,存在这么两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是高呼“德育万能论”,认为德育“包罗万象”,似乎可以完全囊括德育、教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德育功能的无限扩大只会导致德育的泛道德化,它给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实践带来的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另一种则是消极的“德育淡化论”。有人甚至还引经据典地为此作辩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既然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就很难避免商品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的潜在矛盾。对德育功能的淡化只能导致德育的无所作为,最终将走向德育无用论,让我们的德育黯然失色。面对上述两种对德育功能有失偏颇的观点,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何为“德育功能”探讨的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概念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从厘清德育功能概念的角度,梳理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尤为必要。德育功能在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因之,对其造成了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其中与“德育功能”联系最为密切也最易混淆的有――“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依此作以下辨析:

一、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作为德育理论极为重要的范畴,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两者各自的概念,可谓意义重大。“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② “德育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种意思,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是德育以自身的属性为基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事功和能力”,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它突出的是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研究德育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揭示德育原本的“事功和能力”,回答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对德育对象的品德及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从而为人们选择、运用德育之功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价值”并非是事物的固有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马克思还指出,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④显然,马克思是透过物的属性看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依之“价值”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表述可知: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性范畴,它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单是主体的需要,也不单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主体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由此可见,“德育价值就是德育主体对德育培养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反映”。⑤德育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的相互契合,既有主体的需要,也有客体的功能属性。德育价值突出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中,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有需要的功能属性才有价值。

简而言之,“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切勿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必要基础和客体依据,离开德育功能,德育价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价值是德育主体需要对德育功能的对象化反映和实现,离开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便无从显示、无从确证。

二、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有人误将德育功能认为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将其与德育的客观效果或发挥出来的能量相混同。其实都不对,德育功能既不同于德育目标又不同于德育效果。

先看德育目标。教育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规格要求。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德育目标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蓝图和依据。学术界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指出,“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⑥胡厚福在《德育学原理》中讲到:“德育目标是德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⑦胡守痹凇兜掠原理》里说:“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⑧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目标是主体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对德育对象所要培育思想品德的规定,是对期望要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的美好理想德性状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价值取向性。

再看德育效果。关于德育效果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效果,就是指德育在实践中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等各方面的实际结果和影响的总和。

一言以蔽之,德育功能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具有先存性和客观性,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目标则是人们对德育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效果则是具体德育实践“已然”的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实际干了什么”是显然有所区别的,但三者之间又不是不无联系的。“如果说德育效果是德育功能的实然状态,那么德育目标则是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中介。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德育本来的功能,即‘想干什么’必定基于‘能干什么’,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德育功能”、“德育目标”与“德育效果”三个概念相关性的基础上,寻求德育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契合与内在支持,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德育实践中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果,更好地实现德育价值。

在分清区别,突出德育功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树立对待德育功能的正确态度:既不夸大,认为德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将德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从而将德育陷于“假、大、空”的低效状态;又不漠视,消极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荒漠”现象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凸显德育应有的功能,对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对于人的德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页.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

⑤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⑥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第5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词:德育;价值;主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08-05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认识比较混乱,无限抬高学生主体地位、无限度挖掘所谓学校德育价值并要求实现、倒置学校德育价值结构等观点和现象时有出现。这些混乱反映了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可进一步探讨之处。

事物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人是价值的主体,事物是价值的客体。学校德育价值是指学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属性,前者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后者主要包括个性发展价值和谋生价值。

一、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

根据学校德育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分为个体(学生)和社会两个。那么,个体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哪个更高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主体地位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地位的高低:主导或从属。当前教育改革中,部分教育者认为个体主体应该占据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于是无限放大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忽视甚至反对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但是,从教育事实来看,个体主体地位明显处于弱势,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不符合事实的。

(一)在学校教育目的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

最早的学校教育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为目的的。前苏联教育家考察发现,最早的学校教育所教授的内容既不是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也不是促进学生人性发展的内容,而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术,因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当时政府的统治者和政府需要的统治人才。[1]

在漫长的历史中,学校教育也不是以个体需要为目的的。的确,我国古代学校教育提出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口号,表面看来,“明明德”作为个体需要,是“修身”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当这句话被放到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所认定的最终教育目的并不是修身,而是“平天下”。他们要求学生“修己安人”,“修己”是方法、途径,“安人”是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儒家传授的是一门教统治者如何通过提高个人修养而“仁治”天下的政治学,其根本目的是社会需要的“平天下”。而西方柏拉图的学园,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今天,尽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宗教已经退出了学校教育领域,但是,学校教育依然难以反映个体发展的目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家认为:“学校正式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系统的一些意图,为系统的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并将其成员的活动集中化,预示既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使系统的活动合法化。”[2]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可能以个体需要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除非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真的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目的中,主要凸显的是社会需要而不是个体需要。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或是学科中心,谁都无法否认学校教育目的的这个本质特点。因为他们所提出来的教育目的的合法性,都必须从社会寻求,必须以社会需要为支撑。

学校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表现为教师地位比学生地位高,且教师占据着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师代表社会培育下一代,是社会在教育中实现其需要的执行者。只有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凸显社会主体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因此,对学校德育中教师中心地位的肯定,就是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就必须肯定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二)教师代表社会主体掌握着学校德育控制权

德育目的尽管可能统整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但是,学校的主办者是社会①,学校教育是按照社会或国家意志建构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活动,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教育的最终控制权在于社会主体,而不在于个体主体。学校德育也不例外。对此,杜威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杜威声称要为民主社会培养人才,是个“儿童中心主义”者,但是,他还是承认学校是掌控在社会手里的:“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也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4]这是对学校教育控制权和工具性的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控制在社会手中,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之一。

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就体现为社会主体对德育过程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只有教师才有资格代为执掌。因此,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就是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就必须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

(三)个体(学生)主体没有能力掌控学校德育

个体主体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主体,他们甚至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发展。因此,他们完全不具备左右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能力。相反,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教师处于相对成熟和稳定状态,完全具备调控学校德育的能力。于是,个体主体地位必然相对弱势,调控教育的重任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为教师占据学校德育中心地位、社会主体地位高于个体主体地位提供了另一个合理性基础。

因此,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和实践的必要性。而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忽视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自然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人类未成熟状态顶礼膜拜的必然结果。

二、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是探讨学校德育价值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直接关联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才具有价值。我们应该从主体需要出发来确定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但是,所谓主体需要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且,当一件事物出现之后,就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可能实现主体的所有需要。所以,我们还应该限于学校这种组织来讨论德育价值。

当前学界有这么一种倾向:试图挖掘德育各方面的功能,并要求德育通过发挥这些功能去实现某些价值。这样的思考对全面客观认识德育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正确认识德育价值却是不利的。首先,事物的价值和功能不能等同。功能具有客观性,而价值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价值往往是与目的相联系的。其次,这样做会导致出现本末倒置、扭曲事物本质等一系列不可接受的后果,最终导致了我们今天所不愿意看到的“‘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头装”[5]的状况。

学校德育不是自然现象,它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建构起来的。它的结构、功能都是人根据目的而定下来的。而根据目的所确定的结构作为客观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其他功能,但是,只要不阻碍德育目的的实现,不带来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这些功能都可以不纳入德育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要实现其他目的,有其他的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例如,我们根据书写的需要制造了毛笔。毛笔除了书写功能,实现书写价值之外,还会有其他功能和价值,例如燃烧照明。但是,燃烧照明已经不是我们制造毛笔所考虑的范围了。我们要求发挥毛笔的燃烧功能,实现照明的价值,完全没有必要。要满足照明的需要,柴火、油灯、电灯都可以,而且直接有效,没有必要制造毛笔来满足照明的需要。不能实现书写价值的毛笔,我们通常都会废弃处理。当我们燃烧废弃处理的毛笔照明时,它就已经不能被称为毛笔了。

所以,当我们无限地挖掘学校德育的功能,要求学校德育去实现那些远离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就会出现本末倒置,诸如制造毛笔来照明的可笑现象。更不能以为在有德育目的之前就有一个客观的德育存在,就像自然界的存在一样,企图通过认识德育的功能来建构德育的目的。

而且,学校德育作为客观存在,其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不是任何目的都可以有效实现。因此,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各种需要不断地出现,我们就建立各种机构,有计划地、不断地满足各种需要。我们不能靠侥幸去满足各种需要,也不能需要出现了却无法满足它”。[6]

我们要认识学校德育价值就应该直接研究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且以学校德育目的为出发点,在学校德育目的之内去寻找学校德育价值。能有效实现学校德育目的的德育形态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可以被视为无价值的,或弃之或改正。因此,可以说,学校德育目的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边界模糊化使得学校德育社会价值被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被忽视甚至反对,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非人化。这是人们漠视学校德育客观存在、学生生命价值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社会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顶礼膜拜的结果。

三、学校德育价值的结构分析

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社会和个体作为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两者地位并不是同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因此,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比,社会价值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并不是说个体价值就可以在德育中被完全忽略。这需要我们对德育价值的结构进行分析。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主导地位不可选择、不可变更,从学校德育被建构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了事实。对于实践者来说,能进行学校德育价值选择、协调和发挥的空间是只存在于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之下的。

(一)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

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里,社会价值之所以能成为主导价值,是由于社会主体在德育价值中占据了比个体主体更高的地位。

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活动。尽管我们的德育目标要求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但是,品格不是抽象的东西,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品格放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就会发现,教育所要培养的“意志品格”只是社会或国家认可的品质,社会或国家不认可的品质是不可能作为教育内容的。所谓“良好”的标准,可能或者是符合社会理想、或者适合个体发展、或者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者在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就德育目的征询过受教育者的意见,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按照受教育者认可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来开展德育。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的人,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正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因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从宏观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德育改革是在党和国家引导下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原有德育进行的全面批判,就是以党和国家呼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契机而正式展开的。学术界的反思与党和国家开始切实关注国民素质,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开展德育的要求[7]是相呼应的。这说明了德育的个体价值是在社会价值范围内实现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而且,“不管表面上如何,无论何处,教育首先都会满足社会的需求”。[8]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正如涂尔干所认为的那样,社会要想维持和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都需要有某种基本的相似性,也需要一些专门化,因为分工对维持社会而言是必须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在为社会创造新一代时,教育也为社会建设条件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下去。[9]

全球化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学校德育“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更丰富的内涵。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化和全球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一个社会无法维持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的基本相似,那么社会将不复存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学校德育的国家化和民族化,已经成为国际上学校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被日益强化,被看作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表现在德育的战略地位上,把德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的高度;在德育目标上,突出国家目的;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管理上,愈来愈重视控制德育的领导权。”与此同时,各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都力图使学校德育植根于民族文化,努力构建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学校德育体系。韩国作为“儒教的样板国家”,甚至把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称为“有国籍的教育”。[10]

(二)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尽管,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但是,没有个体价值,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育人功能),才能谈得上教育的社会功能”[11],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1.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学校德育是一个师生双方配合的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一旦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德育效果就无从谈起,德育价值也不可能实现。实践证明,那些一味强调社会价值、不顾学生需要的学校德育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的,学生甚至会拒绝和消极抵抗这样的学校德育,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于是,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就成了空谈,社会价值也无从谈起。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和配合,教师必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当学生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和配合德育活动,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也才会得以实现。

所以,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2.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潜能的极大发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故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有赖于人的活动去改变,去使之发展,而人的发展又须借助既成的社会力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共进、并进,且迭相前进的关系”。[12]反之,个体如果得不到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发展。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学校德育有效促进了个体发展,最终必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有限度的统一

因为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学校德育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统一是有限度的和模糊的。

首先,这是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统一。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个体价值不可能成为德育的主导价值,它只可能是非主导价值。这是统一的限度之一。但是,“主导”与“非主导”之间的具体界限却是模糊的。尤其是社会主体需要采用个体主体需要的表述形式的时候,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例如“培养个体道德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之类的表述。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表述,实际上却是德育社会价值的表述,因为表述者是社会主体而非个体主体,它们只是反映了社会主体尊重和关注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而已。

其次,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这是两者统一的另一个限度。这个点似乎是清楚的,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正如数学上的“点”一样。形而上地说,这个平衡点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对这个“平衡点”的认识有利于德育实践。但是,实践中我们却永远无法找到这样的点。这导致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处于模糊状态。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能在这种有限性和模糊性之上达成统一,是两者冲突的结果;而统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又是导致统一不稳定的根源,必然引发两者间新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苏]沙巴也娃.论教育起源和学校产生的问题[G]//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4-145,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18.

[2][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朱志勇,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5.

[3]谢维和.教育社会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290.

[4]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5.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6][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赵晓燕,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5.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G].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87.

[8][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7.

[9][英]布列克里局,杭特(Blackledge,Hunt).教育社会学理论[M].李锦旭,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21.

[10]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26.

第6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词:学校德育;实践;实效性;理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87-04

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个老问题,老题需要新解。实效性问题关乎德育的生命线。围绕这个老问题的研究从未终止过却也未曾根解,当低效德育投射出认识不清、思路混乱、本质模糊、目的不明时,需要德育工作者从理路问题上反思德育,理路及其问题视阈是试解德育工作低效的新的逻辑阈限,理应引起学界的聚焦与驻足且献出智慧。构建路向清晰、路径通畅的高校德育生态应成为学界努力的方向,根解德育低效,走出世人的话诟,彰显高校德育应有的样子,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觉。

一、高校德育的理路及其问题的提出

(一)德育理路的释解

理路概念由德育的实效性倒逼而提出,如何定义关键看能否辨清“理路”与“实效性”的关系。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德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选取科学方法和恰当的手段,为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最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当高校德育工作符合德育理路要求时,其实效性就会很高,而当德育理路要求未能得到较好体现时,结果会是相反,因此,德育“理路”与“实效性”具有一致性。

基于这种认识,德育理路可以简要归纳为:高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学理和逻辑思路,以保证德育的实效性。其实质是德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逻辑关系,表现为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时对理论规律的认识、把控水准及效果。

(二)理路问题的提出

高校德育理路及其问题指向高校德育现实。当前,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重任,发挥着主渠道作用。随着社会进入深层转型期,这种作用在被弱化,高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可回避,需要直视。

1.多元价值撞击传统德育从未停止。伴随社会转型深入,社会关系高度复杂化,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受认识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冲击。德育目标定位的偏狭与错位,德育内容的空泛,德育的体验迥异于实际,生活德育平台尚不完善等等,表明传统德育理论遭遇挑战的现状并未改变。

2.高校德育及理论出现争议。“德育”概念的内涵、外延因国度、时代不同而有别,加上德育者认识的参差,从而引发德育基本概念的争议。大小德育有之,广狭德育兼之,“包管一切”“大杂烩”德育观嘈杂不绝,这些争议使认识混乱、理论互排,实践效果低微,消解道德理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高校德育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脱离。高校德育的工作环境一味紧跟社会政治需要而设定,是天然的“高大上”,这种自上而下人为环境的唯一性背离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多元需要,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成长环境。道德教育没能走进人的生活世界,更没有触及受教育者的心灵。

4.道德教育与“成人”教育缺乏统一性。道德教育是“成人”教育的根本,“成人”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载体,二者统一于人的成长过程。道德教育内涵丰富,涵盖社会、人及自然界的范畴,“成人”教育应是其外延一部分,二者本无矛盾。学校德育急功近利,仿效其它几育,偏重德育的知识性、目标性要求,轻视德育主体的认知过程,割裂与“成人”教育的关联性。

凡此种种,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理论与模式,扭转德育低效,亟待从高校德育的理路问题研究入手。

二、高校德育理路问题的研究指向

高校德育具有特殊的规律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对其本质、特点和功能的认识与实践,还要厘清高校德育的理论遵循、高校德育的目的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等等。

(一)厘清高校德育的理论

1.“德目主义”观

“德目主义”将一切德育完全目标化,通过确定易于描述、实现和衡量德育具体目标来实现德育全程。一般学校希望通过一系列教育或实践活动的布置、完成来达到德育的考量标准,在传统德育工作模式上较为普遍。学校在制定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案时要密切关注社会,紧密联系大学生个体实际,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避免出现“学生不买账、教师不高兴、学校不满意”。

2.“德生主义”观

“德生主义”理论是高校德育理论的一个大类,包罗众多德育观点,诸如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认知发展、生活德育、分析德育等,前两种观点都否认道德的先验、固定或超验性,后几种认识各有不同侧重。

实用主义道德观从道德的“有用”出发,提出“道德即教育”的观点,强调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在适应变化着的“有用”规则中形成道德的认知。认知发展德育更强调环境育人的功能,重视环境资源利用以延伸德育空间。存在主义观者允许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具有强烈的人学意识与价值关怀,倡导教育方法多样化,重视学生个体和创造力培养。德育工作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聚焦生活德育的专家较多,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提出交互主体论,还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都非常重视生活世界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力。而分析道德教育似乎不关注上述诸方面,重视范畴(基本概念、原理)的分析,强调形式而非内容,更近乎德育理路的思考,对德育理论与实践过程有严密的逻辑规定。

3.两种德育观的瑕疵

“德生主义”与“德目主义”德育观都有缺陷,前者完全抛离德育目标,放弃善恶美丑标准理性思考,过重依赖和夸大“生活世界”的功能。后者则将一切德育完全目标化,即以智育模式解决德育问题,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重课堂教学轻生活体验、重形式轻实效,学生获得的主要是道德的知识,而不是美德。

(二)厘清高校德育的目的

目的与目标分属不同概念,将二者混同也不在少数。其实,德育目的属于上位概念,是国家、社会层面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规格、质量、标准的总规定。德育目标属于下位概念,是不同学校教育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或某一具体活动。德育目的外延大于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内涵要具体于德育目的,以德育目的为统领,通过德育目标来实现德育过程。

(三)厘清高校德育本质和特点

建构符合国情的高校德育理论,需要从认识该领域的方向、途径、原则与方法入手,最大限度地弄清高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明确高校德育真正旨归。

1.高校德育本质

道德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建构道德主体“有精神的德性”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1]。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高校德育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成分,是学校德育最根本的任务。大学生是高校中接受道德教育的对象,其道德主体地位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事业,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职责,但学校德育的发挥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

2.高校德育特点

高校德育的特点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相比较而得到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性。

(1)目标旨趣的差别[2]。与智育相比,德育主要以形成和发展学生优良的品德结构为旨趣,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真、善、美”问题,培养大学生的价值性判断和实践能力。而智育则主要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与技能,侧重于解决是与非、对与错、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等问题。虽然德育也要以一定的认知为基础,有培养学生认知的任务,但这不是德育的核心任务。

(2)遵循规律的异同。德育遵循的是大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规律,德育过程复杂艰巨,德育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不像知识、技能、技巧和动作要领训练那样具有简洁性,德育过程又因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一和具体事件的发生不同而使德育过程呈现多端性,这种多端性也决定着德育的复杂性特点,预示着德育的困难。智育依据大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规律,“体美劳”依据个体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实现过程相对简单容易。

(3)实效性的差异。智育重在解决事实判断,见效快,“体美劳”三育侧重动作、技能、技巧训练,见效也快,而只有道德教育重价值判断,见效较慢且贯穿个体完整生涯。

(四)厘清高校德育功能与任务

高校的德育功能是指德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应起到的作用及影响,它有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功能。

1.个体功能

(1)德。这是高校德育的本体功能和根本任务,主要培育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五要素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德性的人。

(2)主智功能。大学生正确追求真善美,它离不开自己的智能发展支持,而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又受到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支配与规定,所以,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智育发展也发挥着促进作用。

(3)享用功能。高校德育都重视德育的工具价值,相对忽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即实现人格完善的同时,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2.社会功能

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文明等方面。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劳动者主体的经济行为,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培养劳动者的正确的生活与消费观。其次,它担负着调节经济基础与巩固上层建筑的功能。再次,与德育一道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重任。最后,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三、高校德育理路观照下的实践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多元主体德育

1.“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根源。高校德育工作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多元德育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高校中,德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人格和能力是德育关键性中介因素,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无法顺利开展学校德育。大学生是道德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制约着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法使其成为自主、自由道德主体。所以,高校德育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大学生身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协调好、处理好高校德育中的两大主体间关系,关乎能否构建民主、平等、共生的德育师生关系。[3]

(二)“三位一体”的高校德育实践

道德实践需要回归生活并高于生活,它促使德育实践最终回归大学生自身,探究现代高校大学生成长的新德育观,必须瞄准“三贴近”要求,从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生活上建构“三位一体”德育实践模式。

1.思想教育:实施生涯规划与“双创”工程

人的价值与个体的生涯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做好生涯规划拓宽人生广度、深度,发挥德育的享用功能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层面的思考与要求。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培植他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围绕就业创业创新导向,将德育思想渗入完整学业,积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与行业规范。

(1)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援助体系。尽早建立施助体系并适时适法提供援助,既是必须也有可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立足大学生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工程,其基本任务是厘清生涯规划的本质要求,让教育回归原点,通过筹建生涯规划社团、生涯发展共同体等援助项目,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援助体系,扫清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各种障碍。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基础、适应为标准、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规划综合能力,形成稳固的职业价值观。[4]

(2)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竞赛视野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在实践中落实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教师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教师、大学生主体地位突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享受德育全程,密切发展了共同体的师生关系。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比赛正能量,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由“虚”向“实”的跨越,形成多元主体德育,找到并夯实了德育工作的落点,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2.文化教育:强化环境文化资源的道德影响力

环境是一种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加环境情感投入,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与环境共生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增强环境文化育人功效,提升大学生道德精神。[5]优美的环境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坚守,共同传承,选择校园文化精髓届届相传,使校园文化之脉永续不断。更加重视地区文化资源的道德教育影响力,精选朱子家训、弟子规、端午情、清明寄语等传统文化,亲临好人园、名人馆、文博馆等教育基地,接受优秀人文的洗涤,寻找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根本,获得归属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育人化人功能,也使得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根植于青年一代血液之中。

3.生活实践:大学生公寓社区化“三自”管理

德育实践必须立足高职生人生轨迹特点,沿着大学生生活成长路径,创新实践的载体,带动相关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实践方式的创新,从而实现德育实践的全面创新。大学生公寓社区空间宽松、休闲,为德育实践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以班级集体宿舍为基本单元开展优秀社区评建,构建大学生“自主生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成长平台,这种直接地气、灵活而富含生活的德育方式,将大学生融入其中,突出大学生生活德育的主体地位。公寓社区德育是德育实践的环境和榜样的手段,是一种有效的创新。

四、结语

当然,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有很多,德育理路的研究仅是一瞥,但它关乎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和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得到社会认同,值得德育工作者们付出最大的艰辛。此外,我们还要把目光移向与德育实效性相关联的其他方面,在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上改革道德教育,协调完善与它育的联动机制、运行机制,密切结合专业实践过程,构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德育良性发展模态,努力化解德育工作低效困局,让高校德育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戚万学.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4]张见.竞赛视野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3(6).

[5]鲁芳.培育道德精神[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一)道德教育具有功利性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行为、一种社会现象,自古至今都深深地打下了功利性的烙印。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3]。邓泽功也认为教育在产生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原始社会年长一辈教授年轻人奔跑、狩猎、取火,是为了抵御野兽的侵袭,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基本需要。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充满了功利色彩,教育成为获取高官厚禄、名望地位的重要途径。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功利性有增无减。统治者大力倡导、发展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也未能摆脱功利色彩。“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带动了一代学子的读书热潮,这是国家民族主义的功利性的表现。现如今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学生的个人功利性倾向、学校的集团功利性倾向也日益突出。种种现象表明,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一直并且将继续存在。教育的功利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功利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既是教育产生的催生剂,又是教育快速成为事业的杠杆。[4]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功利性。“德”字最早出现在殷商出土的卜辞中,取“征伐”之意,征伐的结果是“得”,指得到并占有奴隶、财富。如此,“有德”即“有得”,是对奴隶主贵族的一种赞美。从“德”字的起源不难看出,人们追求道德并不是单纯为了响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修德是追求最高利益,实现自身理想的重要手段,有德之人受到普遍尊重。纵观古今中外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熟悉并掌握当时所处社会的运行规则,从而熟悉社会、融入社会,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争取最难得、最主要的资源――德。对统治者来说,这是宣扬统治阶级价值理念、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需要;对个体来说,德育是获得更高利益的手段,是在享受物质利益的同时,享受精神愉悦、实现完美自我的手段。人只有修德,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也才有可能获得社会尽可能多的回报以及人民的信赖和尊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逐渐成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道德教育逐渐忽视甚至排斥、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体发展。淡化甚至排斥个人利益的道德说教,使受教育者以为接受道德教育仅仅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安宁和集体的最大利益,与自身的发展是矛盾的,这种思想意识降低了个体内化德育内容、养成道德行为的热情,道德成长的动力不足,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降低。

(二)功利性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

人类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基本利益是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分配涉及道德伦理。现代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因来自对利益的追求,离开了利益,现代经济秩序显然难以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个人幸福和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既承认市场主体利益的存在,又要求市场主体承担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与责任。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人们在彼此发生经济关系的同时也必然发生着伦理关系,经济上责、权、利的界定和展开必然是以肯定伦理上相应的责、权、利为基础的,两种价值取向必须内在一致。这个过程充分肯定和彰显了个体价值与主体性价值,突出地体现了它内在要求主体在人格、个性、尊严和机会等方面的平等。

功利性为个体融入市场经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伦理支持,有利于克服只讲集体而忽视个人的思想倾向,迎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发挥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市场经济行为是从利益出发的,受利润最大化原则支配,经济主体习惯于从自身利益考虑。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并非不可调和,有利己愿望的人可以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调和彼此利己冲突,争取共同利益。基于契约的利益整合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满足与个性发展的同时,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在集体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行动着,由于许多利益是共同的,因而他们的个别的行动往往对整个集体都有好处。同样,集体的利益也会影响个体的利益,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会联合起来向侵害他们利益的人或集团进行斗争,从而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道德教育上承认功利性,正视个人利益而不是避而不谈,引导学生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遵循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制度设计,可以使道德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让学生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过程中实现道德教育知、情、意、行的转化。

(三)道德教育功利性的启示

1.树立积极的义利观,开动道德教育的动力机制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经济利益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其获取与分配离不开道德伦理,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中国古代“义利观”中的“义”类似于西方经济伦理中的“公益”,即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同样,“利”与“私利”是类似的,即有利于自己。个人利益是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不能否定、避而不谈或者视而不见。无论我国古代还是西方都不反对个体获得一定的个人利益。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表明即使是圣人所树立的道德典范“君子”也是“爱财”的,与“小人”的区别在于是不是“取之有道”。“有道”也就是不损害他人和公众的利益,反之,“无道”则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在处理“私利”与“公益”的关系上,有九种情况:利人利己、利人平(不利也不损)己、利人损己、平人利己、平人平己、平人损己、损人利己、损人平己和损人损己。其中前五种是应该提倡至少是不能反对的,后四种是应该反对的。应该鼓励个体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多做对他人有利的事,反对损人的行为。

2.建立重复博弈机制,引导学生的高尚行为

在利益的追求上,最大化原则是一种原始的经济合理性假设。个体在接受道德教育时也面临着得与失的选择。面对各种利益、诱惑、良知和惩罚,个体为了得到长远利益而对某些行为和欲望进行自我克制和约束,在善恶权衡、知行转化中体现着博弈的思想,善的一方占了上风则出现道德行为,恶的一方占了上风则出现不道德行为。按照利益最大化和博弈均衡的原则,在一次性博弈中,每个对弈者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只关心自己的短期利益,倾向于选择利己行为。在多次博弈中,个体选择利己行为会导致长期利益受损,而选择利人行为和按规则行事则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信誉,从而带来更多的长期利益,因此个体会为了长期利益倾向于选择与人合作。这样经过多次博弈的均衡点就是选择利人行为或按规则行事,即道德行为。所以,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该正视人的自利性,构造道德成长的重复博弈机制。

3.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道德行为

利益最大化只是个人在没有外界干预情况下最初的理性选择,在利益最大化的背后,我们还应考虑对个人的激励引导和约束控制。个人虽然注重实现利益最大化,但在法律政策或其他因素引导实现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他们就会预先考虑回避客观风险来使预期利益最大化,或者放弃片面的经济利益追求而转向经济、社会利益并举。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就是一种只顾个人方便,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要限制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组织制度和法律法规来约束,适当运用惩罚等手段。多数学生为避免耻辱、自责、精神压力、心理紧张等不良倾向,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念书.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J].东岳论丛,1994,(2):52―54.

[2] 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J].教育研究,1994,(6):46―47.

[3]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6.

第8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关键词:现代礼仪;德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63-02

现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看,“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与道德的关系依然如水融,它是现代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尚未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现代礼仪与德育教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德育教学系统相对孤立,德育教学实效性不强。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高校德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礼仪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中的缺位

1.现代礼仪教学缺位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近年来,为适应大学生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部分高校逐渐开设了现代礼仪课程,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礼仪教学没有引起普遍重视,长期缺位于大学生德育教学体系。现代礼仪课程大多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学生自愿选修,受众面窄,专业师资缺乏,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礼仪育人功能尚未有效发挥。这一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对现代礼仪学习的重视,导致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礼仪文化认知缺失、礼仪文明意识淡薄、仪表仪容文雅失度、行为举止有悖道德修养、社会交际能力弱化等不良现象,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2.高校德育教学系统忽视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德育主要包括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高度重视隐性教育,一般仅限于就德育论德育,没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全方位地思考大学生德育教学问题。“德育教学往往只注重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只注重灌输的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系统的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实现由‘外化’转向‘内化’,实现德育主体化的目标。”礼仪是德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践性强,彰显德育的成效,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教学与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及学生的行为、意识、情感脱节。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徘徊在德育教学之外,导致德育教学实践性不强、认知偏颇、体系固化,影响和制约了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

3.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实践背离现代礼仪的育人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遇到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客观地说,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德育模式,重道德认知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主观重道德情感内化,客观轻道德行为养成,德育停留在“运动式”“灌输式”的传统理念之中,教育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大学生德育教学发展需要,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言行举止恬不知耻、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现象大有人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滑坡倾向,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二、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完善高校德育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志强调:“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新要求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德育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积极探索德育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现代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以现代礼仪教育教学为基础,以个人礼仪、交际礼仪、仪式礼仪、会议礼仪、求职礼仪、涉外礼仪、民俗礼仪等基本礼仪教学为抓手,全面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切实做到二者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全程性、全面性、实践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

2.以现代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德诚于中,礼形于外。”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大学生中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德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德育与现代礼仪教育的同质性看,二者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广泛开展现代礼仪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培育大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文明风尚。“礼者敬人也。”“尊重”是现代礼仪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为关键,从基本的礼仪行为入手,教会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意识,提升大学生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以现代礼仪教学为抓手,营造高校和谐育人新风尚。思想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洞的说教,把现代礼仪教育引人课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礼仪教育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要。现代礼仪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新形势下大学构建和谐育人新风尚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抓手。整合现代礼仪与大学生德育教学,寓现代礼仪教育于德育教学之中,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学的主渠道,坚持以礼仪修身为基础,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以礼仪育人功能为媒介,提升大学生伦理道德;以礼仪教学为手段,促进大学生德育和谐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增强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蒋璟萍.礼仪与德育散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M].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3]陈滨滨.传统礼仪与当地大学生德育教学[J].船山学刊,2007,(3).

[4]王晓红,刘文.关于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刊,2008,(3).

[5]徐海波,冯思睿.系统哲学视阈中德育与全面德育的关系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1,(2).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

第9篇: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

论文摘要: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服务,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历来就是以道为本,德为先的。

在我们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提倡和谐社会理念被广为接受的时代,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被淘汰了,另一些则被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道德不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却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德有自发性,教育便在道德修养的普及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环,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阶段推行的德育活动。高校学生大多十八九岁,在法律的意义上刚刚成年,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尤其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现在,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蔓延,在社会普遍道德水准滑坡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我们要进行道德的教育,就要首先明确这五个功能的作用。特别是道德的教育功能,更是应该被教育者们所熟练掌握。道德的教育功能,就是说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传承千年,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至今为止,儒家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儒家最基础的伦理架构是三纲五常。在古代中国,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三纲五常就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道德准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今天,我们把三纲放在一边,主要谈论五常。五常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信”。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2009年轰动全国的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震撼人心,可歌可泣。大学生英雄集体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是学校、社会努力教育与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正确理解“爱”,学会“爱”,自觉践行“爱”。这里的“爱”也可以理解为“仁”,学生们把“爱”也就是“仁”的教育化为了成长的动力,化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是高校道德教育中最基础的一环,只有明是非,才能谈道德。加强“义”的教育,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道德修养,又怎能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有些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说话、看小说、吃零食,这些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表现,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既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万一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

礼:儒家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是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礼”在道德中也是最表面化的,也可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可在现在的社会中,没有“礼”的人却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有些学生甚至连平常的打招呼也不能够做到,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是很大的原因,但不能排除学校教育的失误,加强“礼”的教育可以说是现在道德教育中最必要的一环。《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若只注重礼节仪表,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外在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大学生学习礼仪应该“学”“用”并重。多方位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其人格,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智: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在现在学校教育中,智的教育已经被提到了极高的地位,所以不再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