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

第1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近年来社会上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各级政府部门陷入到了一场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当中存在权威信息不及时,处置危机的行动反应迟缓以及处置失当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折射出面对危机思想意识淡薄,应对机制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正确及时的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公关意识加快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和危机处置等各项工作.

一、目前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存在以下问题:

(一)网络舆情意识观念淡薄。在常规的思维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舆情意识和大局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一些部门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在舆情来临之时不知所措,自乱阵脚,既不报告也不处置,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重大舆情危机。 防控意识还停留在部分领导对舆情的认知敏感程度上,缺乏舆情应对的大氛围。

一些负面的新闻发生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于各种顾虑没有没有养成第一时间公开新闻说清真相的习惯,这种主动公开的思维习惯的缺失,使得政府部门在处置问题的时候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二)防控体系薄弱。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在已进入“社会化网络”的新时代,我们的政府部门还不很适应这个新的变化,虽然针对网络舆情设置了一些相关部门去应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不足,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还较弱。公权力部门应对不当,机制落后, 必要的舆情预测和评估体系薄弱,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滞后.

(三)网络舆情处置的思路不正确,定位不准确

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处置网络舆情倾向从宏观管理制度方面以及舆情发生后的危机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舆情危机的源头治理,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手段为支撑去处置舆情危机,没有对网络舆情事件相关事件的准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研究,相关的宏观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实施只能留于理论的层面.无法实现日常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和相关危机舆情的提前预警.无法把握舆情尤其是一些负面舆情的演变规律.从而在真正处置危机时,容易手忙脚乱,没有章法.针对舆情的应对和引导不容易把握准确的切入点,往往会错误的研判舆情的发展态势,在危机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严重滞后,缺乏相关的舆情研判的标准

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微博微信微云博客以及数量众多的网站及相关的BBS论坛的异军突起,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一些传统的监测已经不能满足网络舆情监测的时效性.传统的舆情收集方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需要,,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偏差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多变性等特征确定网络舆情监测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必须引进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提高政府网络问政,处置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目前在一些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上,不仅限于国家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和宣传部门,不能满足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需要,适当的将所有涉及对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都有必要引入网络舆情只能化研判系统.网络舆情研判体系缺乏相关的标准,无法实现网络舆情的量化,从而影响网络舆情预警和演化规律分析.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营造全员防控的大氛围。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成立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由专门机构牵头,组建自上而下的专业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将队伍建设、政务建设、保密工作、宣传工作与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召开动员大会,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范围内大力宣传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舆情处置专题讲座,开展网络舆情的警示教育,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和危机感,提高政府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变力。领导干部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合理的不讲。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一要保证专门机构有职有权,切实担当起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领导、指导、监管、检查的职责,及时制定出台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对舆情监测、舆情报批、舆情处理、舆情回应都要制定程序性的规定,建立问责机制,纳入相关部门年终考核,做到有章可循,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二要进一步严格规范外宣和公共信息审批程序,严格程序化管理,对进入互联网的信息实行准入制度,保证在互联网上的报道宣传不存在泄密及有损政府形象的现象发生;同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监控维护,发挥门户网站宣传的阵地作用,保证门户网站不被他人利用和攻击;三要加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使用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制度,规范上网行为。四 创新政府新闻机制建设,包括建设好并充分发挥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产生的现实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加强与网友的沟通,采取“做客”、与网友网上聊天等形式,主动的说明问题;加强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设置话题,主动的引导网友。五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回应工作。

对于重大的公共事项和舆情要形成通稿,做到口径一致,避免造成异口杂声引发负面效应。

(三)注重预防,加强沟通,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网络舆情的应对是一个新的课题,要坚持提前谋划,变被动为主动。 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及时疏通社情民意,理性化解矛盾纠纷,在一些敏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集思广益,注重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深入研究网络态势,多渠道地加强与各网站监管人员,包括一些热点论坛、社区版主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把握沟通方式,使之理解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正确把握个体形象对群体形象、党的形象的影响和损害后果,使之成为我们政府工作的志愿者和同盟军,保证我们的监控耳聪目明,防控网络严密有效。

(四)监测到位,组织有序,及时把握网络空间和公共舆论的主导权。对于互联网上针对政府机关的报道和宣传,发现负面及攻击性言论,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正面回应和专业跟帖。比较严重的攻击性网站及舆情报道,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及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化危机为转机,最大限度、最短时间消除负面影响,平息舆情风波。当突发性舆情事件发生之时,既不能危言耸听,也不能漠然置之,应坦诚客观面对,尊重事实,找准问题的关键,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正面阐明立场,排除流言扩散,“切忌挑战公众智商和人伦底线”;要及时与传统媒体联系,加强通报与沟通,发挥传统媒体的引领作用。必要时要及时召开新闻会,通过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通稿,要信守“平等、尊重、和谐”三个姿态、“公正、诚实、透明”三个原则,及时引导专业的网络舆情评论员适时跟帖,有重点地向“重点”人群迅速做出反应,控制舆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张。对可能或已经有损政府形象的重大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报告,同时做好澄清解释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影响扩大,避免重大舆情危机发生。

总之,政府面对网络舆情危机要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和制定特殊时期应急的反应机制,实时了解网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对网民关注度搞的事件和问题要及时处理, 对一些网络在产生的苗头阶段就进行处置,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要用于承担责任,,及时全面的掌握网络舆情,做好相关的预警防范工作,力争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准确的将事实的真相传达给广大网民,对一些负面的舆论进行正确的疏导,对一些正面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建议一整套的危机研判,预警,处置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顺畅广大网民表达意见的渠道和出口,尤其要重视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依法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有效的监管.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财经分院)

本论文来源于三亚学院校级课题《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负责人:李艳波 项目编码 XYQN12-3 讲师 高级会计师

参考文献

[1]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机制[J],公共行政,2009,(3)

第2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维稳 网络舆情

1.把握舆情态势,明确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笔者对网络舆情工作和管理有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对社会管理和企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局域网以其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动员能力强,能使任何人在虚拟空间里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发泄不满,既有较强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二是网络成为共同诉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不稳定群体庞大、人员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和不确定因素复杂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体现在首先是传播交流信息,其次是制造炒作要点,再次是串联组织事端;三是网络舆情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作。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有限性比较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加之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必须依靠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2.当前维稳网络舆情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基本现状

2.1.1呈现出“上访不如上网”的趋势。网络迅速发展,在对政治经济和人们的言行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人们也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诉求,从近年的维稳工作来看,网络已成为高危人群的“吸铁石”,引发的“导火索”,导致升级的“放大器”。

2.1.2维稳网络舆情内容众多复杂。局域网及周边网络围绕公司的生产建设、民生利益和各种思想等问题表现出的舆情纷繁复杂。

2.1.3不良效应波及迅速。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发表的言论既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和扩散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

2.1.4维稳网络舆情与现实访情紧密相连。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虚拟空间强大的传播性和服务功能极易将不良信息和情绪转化为现实空间的不稳定因素。

2.2存在的问题

2.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是网络发展速强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三是公司对网络舆情还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机制和手段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2.2.2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网的监测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相应的手段,与公司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不良信息的查处、舆情的研判达不到工作要求。

2.2.3不能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有的单位、部门对一些带有疑惑性的问题、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回应,只注重封堵、删除,忽视正面引导和教育,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等方面相对欠缺。

2.2.4联动处置有待加强。有的单位对交办的网络舆情工作束手无策,不能按要求处置,与内缺乏沟通协调。公司与网络攻关公司的协作、及借助有关力量和手段处置网络舆情不良信息工作有待进一步坚强。

3.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通过整章建制提供基础保障

充分发挥维稳工作“第二战场”的特殊作用,努力理顺“三个关系”,营造畅通的内外部环境。一是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取得领导与支持,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二是经常与其他兄弟企业沟通,实现预警信息共享,把握主动。三是与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与公安部门、新闻媒体保持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协作关系,充分依靠政府、社会资源,形成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强大合力。

在基础工作建设方面形成三个系统:一是管理制度系统。制定了《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按照工作职责、网络舆情的监控、网络舆情的分析、网络舆情的报送、预警机制、查证

与处置、奖励与惩罚等工作领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是日常文书系统。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等常用文书;三是目标考核系统。把网络舆情工作列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

3.2理顺工作流程,确保维稳网络舆情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监测职能,增强舆情态势的掌控权。面对内部庞大的办公网、民用网用户,在法律和权限约束范围内,进行局域网、局域网上传至互联网的负面信息的检测。

二是强化分析职能,增强网情信息的甄别力。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研判,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通过强化分析职能,摸清工作对象的人员构成、舆情表现、规律动向等情况。

三是强化预警职能,增强应急处置的主动性。根据网络舆情发展变化,实施分级响应,做好预警通知和超前应对准备。针对内外串联的具体情形,应及时与有关企业沟通,超前采取措施,将这起群体访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四是强化查实职能,增强管理处置的针对性。依托信息、通讯、公安等部门的技术和职能优势,进一步查实网络虚拟人员身份。针对各重点阶段不同需要,查实公司网络骨干人员,分别建立了档案,准确掌握了现实身份和基本情况,为加强管理和依法处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五是强化处置职能,增强网络舆情的严肃性。 对于热点话题、网站信息比较集中的领域和各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巧设关键字或词进行搜索;对于查实的有害稳定信息及时屏蔽、封堵、删除,借助网安、公安部门或相应技术进行查处,对发帖人加强思想教育和依法处置。

3.3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管理网络舆情,采用更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建立企业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留存,保证舆情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使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公司网络舆情信息的动态情况,达到及时、规范处理网络舆情的目的,确保公司网络舆情信息处理

流程的顺畅,提高了管理水平。

3.4网络舆情监测的内容及方式

装业管理部门(单位)及各单位专、兼职人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对有负面影响的言论等进行监监测。网络舆情监控形式:日常监测、重点监测、突发事件监测。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通过对相关舆情的监控,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为舆情处置提供依据。

3.5网络舆情工作的处置

针对监控发现的有害信息,首先确定网站、网页或QQ群组名称等,及时对页面内容进行复制、存储,固定有关证据。

必要时向公安机关、网站管理部门发出协助调查函,取得公安机关和网站管理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进一步锁定发帖人的IP地址,查证所在地区、单位、真实身份等基本情况。

网络舆情处置是指通过沟通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安机关、网站管理机构,对监控发现的涉及企业稳定的有害信息,及时进行屏蔽、封堵、删除,向责任主体发放网络舆情查办通知单,并对查实的有害信息的人员,依法进行处置。

4.建立舆情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第3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政府能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121-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已变成可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和政府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网络舆情是民众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也可以说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据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的意见越来越可以代表全体社会公众的意见,大量的民情民意聚集在网络上面,形成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种新通道。面对集合了多方权利诉求的网络舆情,如何提升地方政府的应对能力,达到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目的,对于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和日益丰富的网络问政形式,在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社会舆论复杂程度明显上升的新形势下,地方党委、政府在提高互联网舆情认知水平、畅通网络舆情引导主渠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地方领导干部对网络政治与网络舆情缺乏深入的理解,不看网,不懂网,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网络舆情引导作用和方法,仍然用一些传统思维和办法去认识和应对网上舆情和炒作。一是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剥离,对网上发生的事情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其没有或者不会波及到现实社会,任其自由发展;二是轻视网络舆论的影响和作用,出了事情不重视,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封、堵、删、捂的方法来控制信息的传播;三是对一些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的网下实际问题解决迅速妥当后,却在网上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回应的时机、内容、方式掌握得不够好。这些现象往往导致地方政府在面对网络热点和突发事件时,失去话语权和主动权,使得原本可以在小范围快速解决的事件演变成难以掌控的大事件。

(二)网络舆情工作格局有待完善

我国互联网管理部门众多,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权限与内容交叉重复,部门之间监管边界很难厘清,存有管理的空当和重叠;加之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进一步消弱了管理力度,使舆情应对工作易产生疏漏和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引导和调控工作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有序性,效率不高,成效不明显,极大地制约了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的提升,使网络舆情引导和调控工作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主流网站建设及其舆论引导力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基层宣传部门普遍存在“重传统媒体宣传轻网络媒体宣传”的现象,对网络媒体宣传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各级主流网站建设滞后,网上宣传不够主动和有力,网上正面声音不强。

从整体上看,主流新闻网站建设文化产品创新的能力普遍较低。一些地方主流新闻网站仅仅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转载和简单堆积,形式呆板,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政府网站甚至成为政府资料的档案库或新闻资讯网。部分政府网站没有能够充分体现服务理念,“政民沟通、公众咨询、反映问题”等功能形同虚设,降低了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致使政府网站的公信力下降,影响了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提升地方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的建议

(一)提高网络监管力度,有效预警

首先要善于倾听民意,加强舆情监测。发出声音是主张利益的基础,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同时积极倾听民间的声音,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从而避免重大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网络舆情的实质是公众借助网络平台,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参与群体逐渐扩大,信息量剧增,政府必须设立相应的信息整合机制和制度,来收集和辨别信息。面对网民群体的逐渐递增以及信息量扩大的局面,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是舆论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预警舆论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2011年5月26日,江西抚州市检察院、临川区行政中心、临川区药监局先后发生三起爆炸案。该案件是该市农民钱明奇对其正在审理中的一案件不满所为。在此次事件中,江苏省各部门联合行动,将案件本身及可能存在的征地补偿不公相关情况进行了较好的处置,处置问责的力度也比较到位。但是,在网络舆情的应对方面,暴露出了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是由于当地官方缺乏舆情监测意识,未能充分监测、重视在爆炸案之前犯罪嫌疑人的微博――该微博包含了钱明奇的个人遭遇并明确表达了作案原因、方式和时间――从而没有能预见该事件可能发生。这一点可以说明当地政府在舆情信息监测意识方面的匮乏,不能主动发现舆情,只能被动应对危机。

(二)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处置问题

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3小时内便会在互联网上出现,6小时后就可被其他网站转载,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议论就会达到高潮。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就要求政府及时做出合理的处置应对,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相关部门以及集中优势资源,妥善而合理地处理危机。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建立舆情应对快速反应机制就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选择。凡事预则立,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一定要在完善应急反应机制上有所作为,面对危机才能从容应对。

一是要成立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急指挥的非常设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二是要建立符合地方区域的互联网舆论事件应急预案。可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互联网舆论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互联网舆论事件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每一等级都有一套工作流程,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力量进行危机化解。所谓特大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主要指涉及对地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受到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并做到现场处置与网上处置同步。三是在应对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以我为主”,“提供全面”的情况,主动介入,先“声”夺人,牢牢控制网络舆情的主动权,从而确立处危机事件的主动地位,不至于陷入被动局面。

(三)准确权威信息,赢得话语权

在舆情事件的反应处置过程中,政府要尽量在第一时间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强化对突发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准确权威信息,发挥引导网上舆论的主渠道作用。网络时代是信息透明的时代,事件一旦发生,网上参与人员多,收集和公布证据的多,监督无处不在,谎言无处藏身。面对网络舆论,我们要坦然面对,按照“适度公开、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采取公布事实、明确观点、疏导情绪等方法,明确解答网络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妥善回复网民的各种回帖。透明的信息、开放式的报道、人本化的沟通,不仅不会引发恐慌、给政府添乱,反而能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良性互动,产生积极效应。不怕网民知道,而怕网民不是通过权威媒体知道,力争把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上文提到的抚州爆炸案,事件初期当地官方采取了种种封堵的措施,比如收缴记者的相机和手机;原定26日16时召开的新闻会迟迟不召开;官方公布了犯罪嫌疑犯,却对其作案动机等未做出具体说明……等等因素致使爆炸案的负面舆情快速发酵,民间舆论场持续对事件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讨论,较大地冲击了官方的公信力。

(四)拓展官民沟通平台,平等交流

拓展官民沟通平台,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技巧。微博作为一个官民平等对话的平台,不应该仅仅成为民间舆论发声的地方,官方也应该充分掌握其规律,积极借助此平台,传递官方立场,引导民间舆论。

5・26江西爆炸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即有网友将相关照片上传上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在第一时间推出事件专题,不少媒体记者借助微博平台现场直播。各种证实和未证实的消息通过网络发出,使得当地官方陷于舆论漩涡。而媒体记者“妖燕”在微博反映,她在临川政府爆炸案现场被公安指挥人员收缴相机和手机等物品,更是将网络舆论推向高峰。如果在爆炸事件发生时,抚州公安局能够在其认证微博上呈现出一种“低姿态”――积极回应网友诉求,切实与网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网民的支持,应该能够更好地化解舆论危机。

参考文献:

〔1〕王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81-82.

〔2〕朱浩.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主要路径[J].企业导报,2011(18):11-13.

〔3〕吴芸.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治社会,2011(8):175-176.

〔4〕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2013-01-15.

〔5〕李国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对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6):31-34.

第4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字】网络舆情 网络传播 处置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深入,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基于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等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反映民意舆情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有效地监测舆情、分析舆情可以更加有效把握社会的舆论动向,从而正确引导舆论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网络舆情工作及发展现状

1、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在网上传播的各种态度、观点、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突发性。舆情突发的背后可能源于过往相关情绪的长期积累,多数舆情从出现到激化至达到高潮的速度往往在社会的意料之外。

(2)交互性。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舆情传播上表现为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当事方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之间的互动等。这些互动将左右舆情的发展方向。

(3)放大性。网络能迅速积聚有相同情绪或者相同观点的人,进而放大某种声音,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持不同观点的人通常会选择不参与或谨慎的参与,这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偏向某种“网上主流”的观点。

(4)情绪化。网络成为公众发泄自己情绪的集散地,一些网上的发言缺乏理性。

2、网络舆情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跃升,国内研究舆情的学者和提供网络舆情监测的专业机构也逐渐增多。当前,我国关于舆情的专业机构共有14家,包括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安全研究中心等。

这些专业机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舆情监测机构,二是舆情分析机构。目前市场上的舆情监测机构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部门自身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二类是主流媒体设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三类是高校或学术机构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第四类是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其工作是通过监测各大门户网站、BBS公众对于热点事件的舆情,其技术核心主要为信息的收集和监控。而舆情分析的核心技术在于舆情分析引擎,设计主要技术包括文本分类、聚类、观点倾向性识别、主题监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计算机信息内容识别技术。政府应加强在舆情分析引擎方面的研究,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引擎进行技术强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舆情监测。

二、当前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1、观念滞后,缺失网络舆情预警

网络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传播速度更迅速快捷,对于舆情的把握也有更高的要求。一旦网络事件进入公共视野后,根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信息往往被高度注意,不易忘记,首次强烈的信息没有任何参照性,对受众的刺激最大。因此,网络舆情的预警显得尤为重要。树立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理念,掌握话语权,争当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和解释人。及时把握舆情导向,避免错过传播的黄金期,克服网络事件处理“灭火式”和“解释性”宣传。

2011年2月至3月间,不明消息源称要大量裁军的报道,消息一经传出,各大门户网站不经证实纷纷转载,各个军事论坛对“裁军”问题出现大量讨论帖。直至2011年得5月7日国防部网站上才出现一条简短的消息,称中国军队的数量与规模始终控制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和国力许可的范围以内,目前中国人民保持230万人的总规模是适当的。网络事件发生之后,网民和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我军国防部或者相关部门及时、主动地出面响应,公开事实真相,跟进事件进程,将事件的原委公布。然而,涉军的话题有高度敏感性,没有权威的消息,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出面澄清,容易导致网络舆情的错误引导、容易被西方利用,最后形成对我军不利的舆情。我军官方声音的缺失或滞后,给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留下足够的空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重视不足,暂未形成完善机制

近年来的种种网络舆情热点的案例一次次地证明: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巨大影响力。例如,在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为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网民通过网络发酵尽力放大事件的政治意义,境外一些媒体故意炒作。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引发“蝴蝶效应”,使得以往简常的民事纠纷案发酵膨胀为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相类似的舆情热点还有“周老虎”事件、“温州高铁”事件、“医跑跑”事件、“郭美美”事件等。

现在的网络舆情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暂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来检测、收集、分析和判断舆情,也未形成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置对策。组织保障、舆情把握、分析研判、应急处理等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温州高铁”事件的新闻发言人的处理不当,形成对政府形象不利的网络舆情。

三、关于网络舆情处置策略的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网络舆情亦是如此。根据引发舆情热点问题或事件本身的变化发展,以及网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也存在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生命周期。掌握其不同时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预案,进行有效处置。

1、网络舆情的潜伏期――舆情预警,提前预案

网络舆情的潜伏期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政府应该制定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事件和舆情做出相对应的、详尽的处置对策和判断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网络舆情的形成期――有效,阐疑释惑

网络舆情的形成期也是舆情的观察期,具体指网络舆情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事件刚发生不久,舆情处在不稳定期,有一定数量的受众仍保持着不同的态度。根据这一特征,政府应及时权威信息,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例如2009年,乌鲁木齐“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3个小时候后,我国媒体就向世界报道了事件真相和伤亡数字。

3、网络舆情的发展期――设置议题,主动出击

设置议题是影响舆论的一个“风向标”。一个好的议题不仅可以引起受众的高度关注,而且可以提高传播效果,高效地引导舆论。

新加坡某著名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最新歼20隐型战机自2010年12月22日高调曝光以来,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从中国的一贯作风来说,这是个极其新鲜的事情。日本军方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如此高调“宣传”此事,是有意对美军和日本“亮剑”。俄罗斯事务研究者陈振峰少将指出,世界某些国家对中国高调亮相歼20隐形战机是一种军事炫耀行为,但事件还有几个必须注意的事项。他说,以中国的民族性,他们一般习惯是隐藏实力,而较少去搞炫耀吓阻的行为。中国以前在公布新武器照片方面极为保守,所泄露的照片大都为外界抓拍。现在中国开始对新武器进行专业摄影并主动这些照片,他认为,这是显示中国军方在对外透明化的作为,亦可以藉此向外界释出善意。

中国军备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曝光先进武器时又避免“中国”,陈振峰少将的议题设置就起到关键作用。设置“反制”议题,有力地回应了境外媒体的疑问,缓释了舆论的震荡波。把媒体“告知”和受众“欲知”相结合,选准议题,抓住热点,破解难点形成对我军形象有利的舆情。

4、网络舆情的结束期――持续跟踪,严防复燃

舆情的结束期指网络事件基本结束,舆情确立的阶段。在此阶段,组织从危机影响中完全解脱出来,但是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危机仍会去而复来。因此,对舆情的跟踪调查、分析、持续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我们受传统生活方式或者传统思维的影响,不能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对网络舆情没有足够的重视,最后可能使部分地区的网络舆情演化成网络。

参考文献

①翟慧慧,《网络走进百姓政治生活,87.9%的网民关注网络舆情危机》[EB/OL].,2009-02-09

②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③张静,《四川回应旺苍柑橘生蛆:并未销往外地》[EB/OL].news.省略/c/2008-10-21/1342164961

74.shtml,2008-10-21

④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第5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基本属性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界定

网络舆情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检察机关、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官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从广义上讲,涉检网络舆情包括正、负两方面舆情;从狭义上讲,涉检网络舆情仅指负面舆情。基于负面舆情网民更为关注,所以,本文的研究限于狭义上的涉检网络舆情。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分类

1.按指向对象分类:一是指向检察业务;二是指向检察官;三是指向检察改革;四是指向检察院。

2.按涉及检察院分类:一是涉及高检院;二是涉及省、市级检察院;三是涉及分院、省辖市检察院;四是涉及区县基层检察院。

3.按舆情性质分类:一是批评检察工作失误;二是质疑检察改革的正当性;三是网民因误解引发的的质疑;四是恶意侮辱诽谤。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1.敏感度高。网民心理和检察职能,决定了涉检网络舆情的敏感度高于一般网络舆情。一方面,网民群体呈现低学历、低年龄和低收入特征。大多数网民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易对社会产生愤懑情绪,仇富仇权、仇官仇腐心理严重,同时,网民还有追求真相和公平正义的心理诉求,网络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空间;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有别于其他机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网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更为苛严。另外,在当前反腐背景下,检察机关负责查处贪腐和渎职犯罪案件,更易引起公众关注。

2.指向性强。涉检网络舆情关注的对象是检察机关、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对社会弱势群体违法和检察机关工作瑕疵,网民意见趋同,以情绪化表达居多,且呈“一边倒”。如“许霆案”、“邓玉娇案”,检察机关的批捕、公诉、定性等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舆情压倒性地同情弱势,面对社会舆论和检察权的激烈冲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职权承受巨大压力。

3.误导性大。检察机关在侦查、批捕、公诉阶段,因案情保密需要,不宜向社会全面公开。但一些案件当事人、亲属及相关利益群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任意发帖揣测案情误导公众,不同心态的网民频繁跟帖,极易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同时,与公安、法院相比,检察机关直接受理公众的诉求较少,普通公众不了解检察职能,不熟悉检察业务,对检察工作相对陌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恶意炒作,网民也极易被误导。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检察机关引导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

通过对66件涉检网络舆情事件的梳理分析,在涉检舆情应对上,各地检察机关的做法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开始尝试网络问政,搭建网络办公及检务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微博、论坛等进行检民互动,拉近与网民的距离,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目前,全国范围内开通检察网站,各级检察院设立了新闻发言人,检察长亲自为人民网“大检察官系列访谈”题写开栏寄语,各级检察长走入网络直播间和网民面对面交流……这些现象都透露出检察机关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网络问政的诚意。在2008年6月到2011年7月三年时间里,北京市18个区县院的检察长相继走进网络直播间与网民互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2011年开通了全国检察系统第一个省级微博。这些举动对改善检察机关与网民的互信关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涉检网络舆情的个案应对上,多数检察机关的应对措施仍然不够成熟,有待规范,主要表现如下:

“恐网”严重,集体失语。面对涉检网络舆情,多数检察机关以“躲”和“冷处理”为主,集体失语,任由网络舆论发展,体现出不自信和“恐网”。面对涉检网络舆情,最先发出声音的往往是新闻媒体和网民,检察机关回应较迟。实在被逼无奈,回应也是惜字如金,对网民的质疑置之不理,不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只接受指定媒体的采访,之后就开始加大对网络的管控力度,等待舆情慢慢沉寂。如辽阳市女检察官王妍打人事件,辽阳检察院在事发五天后,仅召开短短五分钟的新闻会,并不接受记者提问。会后第二天,网易新闻点击量高达1,056,606,跟帖13,583条;新浪网转载点击量也居当日排行榜第二。

应对草率,事态升级。在处置网络舆情时,多数检察机关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出现诸多失误,导致事态升级。一是不能坦诚地面对网民和公众,承担责任,如王妍打人事件;二是对舆情不做分析和研判,草率应对。如在豪车门事件中,刘丽洁多次单独贸然接受记者采访,不是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而是逐一辩驳,激起了网民彻查到底的决心。三是没有统一的新闻口径,顾此失彼。如“螺丝钉死”事件,在网民的追问下,死者的原因三次改变。所以,检察机关“敷衍塞责或者封锁隐瞒”的做法,只能是增加网民的猜疑和想象,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使事态升级不可控。

第6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卫生系统这一关乎生命健康安危的重点民生行业,成了网络事件的高发地带,常常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而被推到风口浪尖。提升全系统舆情处置能力,是卫生人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1网络舆情给卫生系统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1.1网络舆情成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的风向标网络舆情的神速为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及时掌握全行业、本单位运行的现实状况提供了可能,医疗服务、医改难点热点、甚至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都会折射出全行业人的职业现状,风起云涌的信息让卫生系统的执业行为不再神秘。借助于网络舆情的分析甄别,为行业自律、他律成为可能。

1.2网络舆情彻底改变了卫生系统的社会环境在我市最权威的“my0511网站・百姓话题”中,只要稍稍点击搜索,几乎每天都有卫生系统的帖子,有图有真相,这些内容因为关乎生命,因为涉及家庭,所以备受关注,个别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甚至成为全行业被社会诟病的把柄,赢得社会舆论的一片喊“打”声。一些别有用心的不实热帖,成了不良医患关系的导火索。全媒体时代卫生从业外界环境恶化。

1.3网络舆情处置不力造成卫生系统的尴尬处境客观上,医学行业职业的高风险潜藏了医疗纠纷的隐患,被热点或者炒作在所难免;但也正因为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对医学知识的绝对垄断,医院及医务人员对网络舆情的回应上显得过于自负和自恋,大多采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式的被动应付,再加上一些不实媒体的推波助澜,出于息事宁人的心态,多数情况下,医疗纠纷都会以医院或医务人员的道歉、赔付告终,严重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失去了职业安全感。全系统社会总体评价长驻末位。

2提升卫生系统网络舆情处置能力的建议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唯有正视舆情,把握舆情,驾驭舆情,达到救死扶伤和网络舆情共舞的状态,才能为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职业环境。

2.1高度关注,做好舆情收集和引导

2.1.1主动收集要主动适应网络舆情对行业环境带来的新变化,从行政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都要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团队定期收集和行业相关的舆情,从散乱的信息中去芜存精,认真分析,定期进行通报,掌握危机的舆情发展的主动权。

2.1.2正面引导舆情传播蔓延在于信息的不公开,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事情真相的知情权是化解舆情危机的唯一选择,与其让别人“瞎说”,不如自己“事实说”。[1]发挥各单位网络发言人优势,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博客、新闻会、开展微访谈、网上跟贴等形式,解疑释惑。也可以通过权威部门“第三方”来公开事实,增加正面引导的说服力。

2.2积极作为,做好舆情反应和处置

2.2.1把握时机坚持“第一时间反应”原则,充分利用“三小时”黄金时段,快速回应。有理有序有节,简单事情立即回应,复杂事件分段进行,关注趋势,随时跟帖。

2.2.2良性互动实现网上网下联动,在做好网上回帖的同时,启动网下干预机制,可以约请发帖人和当事人当面了解事实,督办跟进。加强和网络版主的互动,发挥网民中“精神领袖”的网络影响,为舆情的化解营造环境。

2.3严格自律,用真诚服务为舆情处置提供支撑

2.3.1业务支撑卫生系统被社会投诉,除少数因为服务态度等细节被责难,大多数都是源于医疗治疗环节中的瑕疵或意外以及患者对医学风险的认知缺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高安全高效的诊疗服务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医务人员的不二选择。

2.3.2医德垂范良好的行业形象是有效减少负面舆情的有效途径,卫生系统只有正视医患纠纷长期相伴的现实,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对“收受红包、乱收费、服务态度生硬”等百姓关注的行为从行业自律的高度予以纠正,提高社会的公信力,才能赢得民心。

3网络舆情处置必须关注的节点

3.1领导重视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保证只有主要领导重视,常保舆情敏感,顺势而为,[2]并且身体力行,面对舆情的围追堵截等关键时刻,敢于“出镜”,当“话题明星”才能实现在和网络舆情的处置中与舆情共舞,提升对网络舆情的驾驭能力。

3.2制度建设是舆情处置的根本保障建立投入机制,保证经费和人员稳定;实施奖惩制度,将问责落实到位;依靠法律援助,依法维权,确保障从业环境的安全。

3.3和谐的社会环境是舆情处置的有力支撑在舆情处置中学会借力造势,发挥媒体的正能量传递作用,学会“自我表扬和社会赞扬”,为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反映公众关于现实社会所表达的意愿和态度,是公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是网民以网络为载体,通过以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的意见。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网络舆情等同于网络舆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当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情感宣泄、思想碰撞、公共维权、社交娱乐的集聚地和发酵桶,成为舆情发展的扩音器和催化剂,是社情民意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

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是民间舆论场的典型代表。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特别是涉及网民自身利益的问题上,网络舆论与以党报、电台、电视台等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传播的主流舆论共识度较低,甚至出现两种舆论对立,社会舆论被严重撕裂,因此网络舆情和其他舆情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

传播的爆炸性。网络舆情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模式,受众人数呈裂变式几何级数增长,具有爆炸性的特点,完全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青岛天价虾”事件经微博爆料后,引发各大网络媒体转发,转评量迅速突破5万次,吸引了大量舆论目光。

主体的隐蔽性。在传统媒体舆论场中,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媒体自身手里,是典型的“我说你听”的传播。网络舆论的匿名性解决了网民的后顾之忧,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些网民还在网上扮演多重角色,成为网络舆论的推手。正如有句网络流行语所言:此刻在网络另一端与你聊天的也许是一条狗。

信源的模糊性。网络舆论的匿名性是信源模糊的主要因素。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传播之前首先要对信息来源渠道和信息可靠性进行审核,而隐去真实身份的自媒体在和转发言论时却显得十分随意,无须究其来源,无须对言论的真实性负责。前段时间在本市疯传的一则谣言:供水公司呼吁不要使用蓝色洁厕块,否则会引起包括严重内脏过敏、白血病等在内的几十种疾病。这样的谣言很难追根溯源就在于信源的模糊性。

发酵的快速性。以秒计时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发酵过程大大缩短。网络传播的爆炸性使得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瞬间就会被外界所知,引起网民的围观,网络舆情迅速形成。网络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在加速舆情发酵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哥”杨达才在各种场合所佩戴的名表能够被迅速“搜索”出来,跟大数据存储的海量信息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内容的丰富性。网络舆情的议题十分广泛,涉及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能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网民涵盖社会各种群体,不分年龄大小、职业类别、文化高低、地域差别,都可以发表言论。网络舆情内容的丰富性正是基于网民结构的丰富性,很多网络舆情事件能够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还原真相,与网民自发提供与事件相关的丰富信息是分不开的。

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由于部分网民媒介素养不高或者对舆论事件本身不够了解,缺乏与网络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他们的言论缺乏理性思考或比较片面或不够严谨,往往不考虑言论的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以及会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的影响,就妄下结论,随意转发。加之某些意见领袖、社会公知粉丝数量众多,影响力大,不经核实就转发一些信息,还有一些个人或者群体为了自身利益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传播网络谣言,容易在某些特定利益群体中形成共鸣,引起网络围观,扰乱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致使网络舆论朝着情绪化、娱乐化等方向发展。

网络舆论呈现出严重的“情绪化”。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负面消息的关注度远大于对正面报道的关注度,在网络舆论场中网民亦是如此,并呈现出严重的“情绪化”倾向。在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中,官员、城管、教师、医生、警察被贴上“黑五类”的标签,被严重地妖魔化。只要网络舆情涉及国家公职人员,不论事件起因如何、各方孰是孰非,网络舆论会出现一边倒,他们都会成为网民批评甚至是人身攻击的对象,舆论中充满了戾气、怨气,社会负面情绪朝网络暴力倾向蔓延。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乔木微博实名举报主持人何炅吃空饷的舆情事件中,一些网民不以事实分析为基础,对举报人进行“人肉搜索”、人格辱骂甚至人身威胁,将情绪性谩骂宣泄到网络空间。

网民的“罗宾汉”情结肆意泛滥。“替天行道、扶弱锄强”的罗宾汉情结极易引起网民共鸣,更容易引发网络围观。在网络社会中,罗宾汉情结是网民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只要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网民不管是非曲直,个别网民甚至突破法律的底线,无条件、无原则地站在弱势群体一方。网民非常热衷并积极主动代表弱势群体进行维权,充当网络社会中的罗宾汉。新闻跟贴、论坛、贴吧,以及微博、微信等,成为网络维权的发声筒、“仇官”“仇富”“仇警”情绪的宣泄口,农民工、小摊贩、医院患者、环卫工等往往得到一边倒的同情。夏俊峰案是网民罗宾汉情结的最好例证,集下岗工人与街边小贩双重标签于一身,理所当然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表,不乏某些网络大V也加入到声援队伍中来,试图用舆论对案件判决施加影响。

网络秩序混乱导致网络乱象多发。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给一些人可乘之机,导致网络乱象层出不穷。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加之部分网民缺乏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精神,很容易受网络谣言的影响,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铁道部天价赔偿外国人、中美护照文字之辩、雷锋生活奢侈等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得到网民的大量转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网民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网络舆论的“娱乐化”倾向严重。传统媒体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严谨、客观、公正,这就难免给读者留下严肃甚至是古板的印象。而网络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根据自身商业利益和传播效果需要,从标题到内容都体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同一件事,人民网与凤凰网的报道角度和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自媒体时代的调侃恶搞也成为“娱乐化”倾向的助推剂,任志强和潘石屹经常在网上论战,互相嘲讽、互相攻击、互揭老底,成为网络调侃恶搞的“楷模”。在潘石屹50岁生日时,任志强赠送了一个心形大花圈,潘石屹却大方地在“花圈”前留影纪念,并同任志强在微博里互相调侃。

网上围观与线下行动日益结合。围观网络热点问题是网民的嗜好,不管事件是否与自己相关,网民都会积极主动地关注事件的进展,进行跟贴、微博转发、朋友圈分享等。网络热点问题在网民的围观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会引发网络舆论,这种舆论会激发部分网民特别是与事件有利益关联的特定群体开展一系列线下行动,进而引发。而线下行动的开展又会引起网络围观的扩大化和深度化,并进一步推动新的线下行动的开展。网上围观与线下行动日益结合,造成更大的舆论压力,给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带来挑战。黑龙江肇东8 000名教师罢工事件不仅是网上围观与线下行动的结合,同时还引发了安徽铜陵、河南罗山等地的发生。

国有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导致国有企业在社会舆论面前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这既有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经济利益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和舆论传播之争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的舆情事件中十分常见,国有企业面临的舆论环境令人担忧。

国有企业的自身问题不容忽视。国有企业关系着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其业务范围涵盖了支撑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少数国有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存在安全环保、转型发展等短期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饱受社会舆论的批评、质疑。个别企业受个别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收入分配不均、企地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影响,一些负面标签随之而来,企业社会形象严重受损。有些突出的矛盾由于没有及时解决或进行有效疏导,导致网民在网上进行各种评论,甚至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恶意攻击、大肆诽谤,形成网络舆论危机,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PX项目、核电项目、LNG项目等引发的历历在目,甚至连通信基站的辐射也成为网络舆论事件的导火索。

全球经济的外界干扰值得警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族工业的崛起,国有企业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一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也更加稳健,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成为海外许多老牌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触及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老牌跨国公司伙同国际传媒巨头利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各种负面事件进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上升到对外经济扩张乃至中国的层面,使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严重受损。除此之外,他们还加强意识形态的输入,投入巨资在国内扶持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或雇佣“网络水军”,不断在国内各大论坛和张贴攻击信息、造谣言论,进行不可告人的网络文化渗透和国际舆论围攻。连民营企业租用澳大利亚港口如此普通的商业行为都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各方持续聚焦,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山大。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观念决定措施,理念决定行动。面对网络舆情,思想的轻视,理念的落后,措施的不力,行动的迟缓,是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知、不会、不屑是舆情管理的常见态度,往往导致舆论失控。

舆情意识淡薄。一些国有企业缺乏舆情意识和大局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不能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有效识别企业自身的舆情风险,进行舆情预警;一些国有企业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以鸵鸟心态应对舆论质疑,面对多发、突发的舆情不知所措,既不报告也不处置,错过最佳时机,酿成重大舆情危机。就国有企业整体而言,防控意识与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极不适应,这类问题在某些央企的地区公司及地区公司所属的二级单位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下属单位的网络舆情往往会产生逆向和横向传染,引起连锁反应,最后波及整个企业。

防控体系薄弱。目前国有企业的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相对滞后,只有央企总部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地方国有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但是大部分央企的地区公司以及省属、市属等地方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舆情防控体系,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在一些舆情易发的基层单位,舆情管理更是呈真空状态。加之某些企业领导对舆情管理的不重视,导致舆情管理队伍建设及相关办公设备配置所需的经费难以得到落实,防患于未然的防控工作体系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工作制度难以有效建立,危机处置的有效措施和应急力量尚待全面加强。

引导能力欠缺。目前国有企业舆论引导能力还停留在纸媒体时代,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格格不入。保持沉默成为网络舆情处置的首选,习惯封、堵、删、瞒,结果事与愿违。有些网络舆情事件,国有企业应该主动发声,因为不表达,就会被表达;不发声,就是放弃话语权。外界就会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造成误解甚至对立,使企业的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在处置舆情事件时的知识储备不足、准备工作不够、引导策略欠缺,导致舆论引导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因处置不当引发二次舆情。

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既棘手又紧迫的难题。面对网络舆情,国有企业应不恐慌、不畏惧,只要把握好原则、掌握好步骤、采取好措施,绝大部分网络舆情事件是可控可导的,能够将舆情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围绕大局,把握基本原则。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要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刻铭记企业发展宗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服从大局,准确把握处置原则,妥善处置舆情事件。一是“第一时间”原则,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遵循“黄金一小时”准则,抢占有利时机,把握舆论制高点,让真相“跑”在谣言的前面,让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避免外界的恐慌。二是“态度诚恳”原则,态度比黄金重要,态度作为网络舆情应对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放低姿态、坦诚相待、勇于承担才是明智之举,这直接关系到未来舆情走向。三是“速报事实”原则,要保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知情权,要迅速向外界事态现状,滚动事态进展,及时让外界了解情况,最大限度获得公众的支持与谅解。四是“口径一致”原则,相关信息的一定要权威、全面、客观,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进行,避免出现多点发声造成信息相互矛盾而引发舆论次生灾害。五是“多讲措施”原则,突发事件中企业采取的措施也是社会公众和媒体十分关心和迫切期望了解的,在信息中一定要杜绝“重务虚轻务实”,多讲措施,否则容易引发二次舆情。六是“慎讲结论”原则,这与“态度诚恳”原则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因为突发事件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查清楚的,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客观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第8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舆情;治理

一、网络舆情与电子政务概述

(一)网络舆情概述。(1)网络舆情的概念。在公共管理语境下,舆论通常指向由大众媒体所报道的新事件或新事物所引发的公众意见和言论的归结,而舆情则是指由社会影响较大的舆论演化而来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是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有感而发。互联网给社会舆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快速传递信息,畅所欲言。(2)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①网络舆情的自由性。网络舆情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极度自由性,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的。②网络舆情的交互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网民普遍倾向于在互联网上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和互动。③网络舆情的偏差性。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

(二)电子政务概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为重点推进阶段,21世纪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全面规划和整体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网上服务内容日益充实,服务形式不断创新。

二、我国电子政务应对网络舆情取得的成效

(一)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4月25日,中国各级政府及组织机构网站数量已逾8万个,达到81725个。与2010年11月28日的数据相比,增加了6443个。目前,中央级政府网站有89个,全国性社团网站33个,省级政府网站549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21451个,县区级以下政府网站54659个。

(二)网络舆情推动网络反腐初见成效。近几年来,网络舆情在推动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监督的一大亮点。由互联网曝光腐败官员所掀起的网络反腐热潮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反腐格局,它犹如一把利剑,以其迅速、高效等优势,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

(三)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初步形成,监测技术日趋成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政府网络监察部门、网络媒体、信息软件研发企业等构成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网络媒体利用其自身技术优势和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承担舆情预测的责任,而创建于2008 年7 月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目前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网络媒体舆情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实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舆情追踪分析,分为各个栏目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

三、我国电子政务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网站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不足。据调查显示,从公众访问政府网站的目的来看,近八成的被调查者访问政府网站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近四成的被调查者除了获取信息外,还包括下载政府文件;而以对政府工作进行投诉和发表对政府工作评论的却还不到两成。因此就公众访问政府网站的目的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二)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不亲民。在2012年5月底,南京白下区住房和建设局“空白官网”被媒体曝光,在这个“空白网站”上除了领导简介外,再无其他内容。虽然该网站在被曝光后迅速填满内容,但政务网站更新不及时、与百姓联系不紧密的现状却亟待改善。南京市白下区的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信息的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0年7月2日;徐州市沛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的工作动态显示的还是今年3月份的内容。而连云港灌云县的政府网站虽然更新及时,但前四条新闻中,三条都是市县领导调研工作的稿件。

(三)对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处理方法不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二个问题:一个是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虚拟的东西不值得关注;二是缺乏处置预案,一旦发生舆情束手无策。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可能引发涉法、涉检的、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急情形,不知如何下手,难以应对,不能及时地引导和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负面影响难以及时消除。

四、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治理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完善网站综合服务功能。我国政府网站虽然取得了快速进步,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等于政府服务的转变,拥有网站的数量也并不代表已经转向了现代服务政府。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提升,而应该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把着力点放在为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上,实现向由政务信息网站向服务型网站的转变。

(二)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流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政府应发挥“网络发言人”的引导作用。一般公众在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往往会无所适从,需要“意见领袖”答疑解惑。当前,一些省、市政府和部门纷纷设立“网络发言人”,随时公布重大事项,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真相,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大众,有力地维护了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三)完善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处置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网络舆情跟踪机制、分析上报机制、监测机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事先掌握、过程分析和走向预测,有助于掌握民众思想状况和群体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实现党政机关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促进社会融洽和谐,增强防范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当及时、客观、公平。处置时应做到:首先要公布事件真相,然后要惩戒不作为或有问题的官员,惩处乘机使用暴力的不法分子,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在处理网络突发性事件中,对责任官员进行问责,是重建政府公信力,平息网民情绪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第9篇: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开放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5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1 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社会沟通的一种表现形态,网民以网络舆情的形式表达诉求,政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了解网民诉求,并信息与之沟通。网络舆情工作实际上是政府以网络为媒体与网民开展社会沟通的过程。

2 网络舆情的现状

2.1 网络舆情之主体研究

网络舆情的主体由政府与网民构成,一般情况下,网民扮演沟通者的角色,以网络舆情的形式传递沟通信息给政府;政府扮演接收者的角色,通过应对网络舆情,以反馈信息的方式与网民交流,回应网民诉求。

网络舆情主体之政府。政府作为网络舆情沟通的主体要素,分为领导干部、普通公务员和网络评论员。他们在面对网络时存在的问题,第一是不愿说,第二是不敢说,第三是不会说。由于惧怕网络、反感网络、轻视网络、回避网络,致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网络舆情主体之网民。网民是指经常以互联网为传播和交流媒介,通过参与网络互动的方式,发表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互联网使用者。

网民主要通过网络集群表达观点、形成舆情。根据网民的上网目的、舆情表达方式、舆情关注点的不同,把网民进行分类研究。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群体、知识精英群体及弱势群体等是网民中的重要类型。中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67.4%。他们的网络互动行为是社会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而且,他们年龄相仿,价值观、思维方式相近,更容易形成网络群体。知识精英群体,掌握着技术优势和知识资源,在网络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这部分群体在网民中的占比26.7%,他们将散布于公众中不成系统的思想片段用一种经过严密逻辑整合的语言重新言说,因而具有重要的舆情影响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征地拆迁户、农民工及上访人员等弱势群体往往借助网络表达利益诉求,并容易起人们的同情、支持,是引发网络舆情的重要群体,他们占比约18%。网民中还有一类特殊群体,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等。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发起、组织传播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其他网民施加影响;网络推手既能强化舆论监督,提升舆情引导力,也会混淆网民的认知,对政府舆情引导形成干扰。网络水军是网络意见的炮制者和推动者,使带有倾向性的个人意见显化为网络舆情。

2.2 网络舆情之客体研究

网络舆情信息是网络舆情沟通的客体。网民通过舆情表达形成网络舆情,它是反映网民社会政治态度并指向政府的载体形式。政府通过专门工作机构监测舆情动态,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它是专门对某些特定舆情状态及变化情况加以描述的载体形式。

网民通过网络表达、传递沟通信息,其结果是形成网络舆情。常见的网络舆情类型有3类:一是学校网络舆情。特别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生是网络的活跃群体,是网络舆情重要的制造者和参与者。学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学生对学校的口碑的评论而形成的舆情,对公共事件、热点问题的讨论而形成的舆情。二是形成的网络舆情。是舆情状况的非正常表露或极端的外化形式。三是针对特定主体的网络舆情,涉及某些政府部门如公检法、工商等部门形成的网络舆情。按传播内容又可以分为煽动性言论、挑衅性言论及诽谤性言论等类型。其中诽谤性言论中的网络谣言、网络流言是引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网络舆情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

一是网民不再是沉默的螺旋。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某些态度而被孤立,这样就会造成“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扩展过程。但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在虚拟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再有被孤立的危险,可以在没有任何监督和制约的条件下畅所欲言。

二是蝴蝶效应让网络舆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由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交互性,网络舆情容易形成蝴蝶效应,产生不确定的巨大能量。哪怕一些个别的、局部的事件,只要一上网经网民参与互动,就可能被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性的问题就可能成为热点问题。这种振动的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三是瀑布效应阻碍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准确认知。瀑布效应是指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历经社会和经济精英、政治和统治精英、意见领袖及网络推手等在每一个层面上的改造、反馈,形成了最后的舆情,这样的舆情会阻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真实把握。特别是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在网络交往中的运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浅思考、浅阅读,容易造成思维的口水化。

四是群体极化效应使网民易于盲动。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展开讨论,在群体讨论的过程中,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由陌生变得熟悉,表达方式也变得更加直接和大胆,并且群体决策还分散了责任,任何一个人用不着单独对最后的选择负责任,同时也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承担起全部责任。所以,很多发端于网络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群体极化”因素的影响。

3 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思考

3.1 地方政府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形势

一是政府在理念上要充分重视网络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及破坏力,主动融入网络媒体新阵地,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化解民怨和体察民情,让网络民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二是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的网络知识和技能,使其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把握社会舆情动态,提高网络民意的甄别能力、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既要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保证新媒体的舆情传播渠道的畅通,同时又不被网络民意挟持。三是培养“专业型”的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功能。“专业型”的意见领袖在特定领域内是话语权威的代言人,有着较高的理论高度和视野宽度,面对社会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时,能够站在专业领域的高度进行理性思考,同时,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

3.2 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公开

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与地方政府政务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有很大的关系,容易导致网络空间中以讹传讹,小问题复杂化,小事情妖魔化。因此,地方政府在面对不同的网络舆情事件时,要做到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政府与群众网络沟通渠道的畅通。一是面对社会敏感事件时要及时公开。所谓敏感事件是那些极易刺激政府和公众神经,激起公众不满,危及社会稳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事件。这类事件呈现出群体性、敏感性和爆发性的特点,所涉及的当事者是一个社会性群体,其影响面比较广。网络社会又是一个“全民麦克风”的时代,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及时公开处置相关事件,公布事情真相,试图通过“堵”“防”“压”的传统方式处理,必然会造成谣言四起,假相出笼,谬误成为真理的后果。而真相是谣言最好的解毒剂,及时公开信息不仅有助于摆脱谣言的蛊惑,而且有助于建立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与沟通,为政府获取舆论主动权和公信力提供时机。二是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回应。热点事件是新近发生的并在大范围内吸引公众注意力产生共鸣的事件。诸如城市拆迁、城管执法、社会保障及入学升学等涉及大众生活及百姓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这类事件具有分布广、共鸣性强和关注度高的特点,它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公权力使用、资源分配及政府对此的反应度和灵敏度。三是要正确对待网络舆情背后的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

3.3 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处置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很容易反映到网络空间,引发网络舆情。如果政府应对不及时,准备不充分,网络舆情就会演变成,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应做好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处置机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是指在网络舆情的萌芽期既舆情刚刚出现苗头,就具有预知和警示的信息状态,防患于未然。这需要地方政府有监测网络舆情及预警的相关技术,针对性地对网络舆情发生的领域和事态进展状况制定可行的分级评价标准,妥善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是指在网络舆情发生后,为减少舆情的负面影响和危机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应公开、快速地对舆情进行研判和处置,多渠道畅通民意表达和理性诉求,及时还原事情真相,并及时、公正、公开、公平地解决事件,公布真相,即使一时解决不了问题,也应给民众及当事方善意的解释和说明,避免消极信息和网络谣言大行其道,破坏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网络舆情发生后,网络新闻发言人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澄清虚假信息,还原事实真相,最终达到化解矛盾、消除误解的目的。

3.4 地方政府合理规制公权力的使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发现社会问题的“显微镜”和体察民情的“晴雨表”。地方政府对待舆情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对待民意的态度,也是地方政府公信力政治考量的依据。首先,要规制公权力的使用。公权力的滥用实质上是、腐败盛行,制止公权力运行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依法行政、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充分接受媒体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其次,科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资源配置不公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矛盾最突出的部分,也是网络舆情出现最多的事态。科学、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的关键是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减少矛盾化解分歧。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及公职人员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最后,切实维护好政府的形象。政府形象的塑造在于公职人员合理地使用公权力、秉公办事、勤政爱民、广开言路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站好党的队伍建设,服务群众,促进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云倩,吴诗祺.网络舆论监督的长尾效应[J].新闻爱好者,2009(18).

[2]吴建华,郭智勇.当代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政治文化内涵及其实践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1(5).

[3]刘静.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