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第2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研究背景

“协同教育”在国外主要以高科技软、硬件的方式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以及城乡同步联机教学为其特色。美、英等国已投入百亿美元巨资支持“未来教室”计划,其内容包括:学生端与教师端的实时批改、实时学习成效分析,以电子联络簿提供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多元化学习环境,数字教材情境仿真等。至2007年,英国已经有98%的中学生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这些信息显示出“协同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自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研究新班级教育模式,它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协同、家校合作、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教育专家的肯定。杜郎口中学的开放性课堂、沈阳音乐学院的全专业培养课堂,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小学新班级教育模式等,在社会上不断引起巨大反响,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也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十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启动,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着力在师生协同、生生协同方面进行了大量思考和探索,在家校协同、社校协同方面还显流于形势而缺乏实效。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显示了它前所未有的作用。但由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家庭环境背景差异大,家庭教育理念误区多,缺乏正确的人才发展观等因素,家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希望家庭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但缺乏适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急需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二、研究内容

1.建立家校互信关系的策略研究。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具体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足够的信任,进而达成共识,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认识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2.初三化学“家校协同”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与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式教学的方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可以通过教师-家长互动(课堂向家长开放、家长来访卡等)、家长-家长互动(班级家长论坛、育子经验交流等)、教师-教师互动(案例分析、编写家长辅导手册等)、以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创新型家长会、班级博客、“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征文)等方式,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

三、研究思路

1.整合学校、家庭教育因素,实现最佳教育效果。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建立家校互信关系,家长能够有效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互动,就能充分利用教师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教育爱和亲子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2.通过家校互动,达成“家校协同式”教学的四个要素,即教谁(家长、学生)、谁教(教师、家长)、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式、方法体系),四要素相互带动,促进教学的高效稳定发展。我校现有的一种主题班会形式——“化学生活体验课”(即:事先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与化学相关的现象,教师筛选出其中适合初中探究能力的问题,在班会课上先由家长做应用性或解决性的示范,再由教师做出理论解释的一种亲子互动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学年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力争把这一课堂模式推行至全年级,覆盖到所有“化学与生活”教材内容,形成“家校协同”教学模式。

3.使教育爱与亲子爱同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开展“家校协同”式教学活动,使家长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方法得到改善;再通过家庭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的改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促进教育爱与亲子爱的同化,进而对构筑和谐教育环境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家庭双方面的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2.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校与家长双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第3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对班级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认识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如果把每个家庭看作一个教育点,那么学校就是一个面,只有点和面有机结合,学生的未来才会是一幅亮丽而富有诗意的图画。家长教师协会就是要发挥其点面结合的桥梁作用,只有努力搭好这个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才能良性互动、事半功倍。

从教师工作角度来看,家长通过与教师共同制定家长教师协会活动计划,在策划、组织协会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加强理解与信任,才能让家长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进而支持教师工作,帮助教师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务,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从学校声誉角度来看,家长教师协会能够起到提升学校社会满意度的作用。满意度由谁来测评?由家长。家长满意了,社会满意度自然就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也会随之提高。

二、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

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要想扎扎实实地开展,首要的是让家长、教师从思想上认同之,进而转化成自觉行为。因此,开展多层面培训,达到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的目的,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

一是培训教师,对协会的重要性达成共识。长期以来,在教师与家长交往过程中,家长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家庭的理解和家长对学校的理解所存在的偏差,以及教师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合作态度的成见,往往导致双方不能形成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合作基础,致使教师和家长的交往过程缺少真实性、准确性、真诚性,最终难以达到相互理解和一致。因此,就这些问题,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自己、对家长能够准确定位,在认识协会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培训家长,在育子观念上达成共识。在育子观念上达成共识是家校合作的第一步,是教育好下一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根本。学校主张“求大同、存小异”,不强求家校教育观念完全一致,但求共同为教育对象营造自由舒展的成长空间。

三是培训协会成员,在活动组织、职责分配方面达成共识。培训内容要侧重于:积极探索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职能,制定协会章程,培养家长教师协会的独立工作能力,形成良性运行机制,重在班级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从而让家长与教师形成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让家长教师协会的每一位成员,从关注个体的发展到关注群体的发展与提高。

三、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

班级家长教师协会必须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这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

其一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工作计划相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基于国家的培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具体的、便于在实践中落实的、能确实引领学生发展的育人标准和要求;其工作计划是围绕育人目标而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活动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及工作计划保持一致。

其二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受教育对象的成长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和家长只有遵循其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其心情才会愉悦,接受力才会增强。因此,制定班级活动计划时要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障

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活动的开展应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它的形式宜多种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才能吸引学生参加进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要求,引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科学性要求协会活动的内容要正确,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协会活动要能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有所收获,不过,它不同于课堂教学,而是寓知识于活动之中。趣味性是指协会活动对学生来说应是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小学生的兴趣不稳定,容易激发也容易消失。因此,协会活动要因势利导,让他们的兴趣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教育性是指协会活动的开展要特别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助人为乐的品质、良好的阅读习惯、懂得感恩等。

五、关注细节、做好反思,

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在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好每一个细节,做好活动后的反思。这里,以一则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

二(4)班家长教师协会针对学生朗读能力薄弱的问题,组织了一次朗读比赛活动。活动结束后,本班协会会长在反思中写到:这次活动从前期的准备,到活动过程的组织,再到后期的延续,都是由本班的家长教师协会负责的。作为会长,在活动结束后,本人进行了反思,感觉有以下两点做得不是很到位。

一是活动后,有些家长回家就批评了孩子,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作为会长,在活动结束后,本应该通过QQ群这样一条消息: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家长和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要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找出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最好每天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陪孩子一起练习朗读。本人相信,孩子一定会给您带来意外的惊喜!

二是一些细节考虑不够周全。比如这次比赛的评价就有些不公正,因为比赛的评委是从家长中临时抽取的,事前没有进行培训,评价难免不够科学。为了提高今后活动的效率,细节不可小视。

第4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能力;三维协同模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5;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01-02

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离不开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创新思想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相比,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协同创新能力更强调大学生的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协同沟通能力等协同创新要素。

1. 协同意识

协同理论认为,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协同,表现为它们的有序运作。作为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进行协同的前提是具有协同意识。同样,大学生要想具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具备协同意识。大学生的协同意识,主要体现在其对协同创新的认识上,大学生要认识到协同创新是各参与者之间协同合作的结果,每个参与者都要具有和其他参与者协同合作的意识。和普通的合作不同,协同合作强调与同伴的互动、沟通交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协同意识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具有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强化他们和同伴互动、交流的意识,即协同意识。

2. 角色定位能力

协同学创始人、德国物理学家哈肯认为,所谓协同,本质上就是指复杂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和作用,以实现个体所无法实现的组织目标和结果。可见,协同创新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各参与者需要在系统内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行创新活动,达到最终目标。大学生要想具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对所处系统和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自己在系统中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协同创新贡献自己的能量。因此,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要件是具备较强的角色定位能力,要能够将自己充分融入系统,在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发挥相应作用。

3. 协同沟通能力

协同创新必须建立良好的协同沟通机制,要求参与者能够进行顺畅互动和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观点、意见、想法、资源等,最终达到观点的一致、想法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达到协同创新的目的。构建协同沟通机制并使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仅是制度保障、管理创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人”具有较强的协同沟通能力。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获得,同样必须具备较强的协同沟通能力,体现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互动意愿、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广博的互动知识。

二、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维协同模型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的核心在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结构的优化,它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条件;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教学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它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它能够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从三个协同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看,虽然三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形成互相支持的三角关系。三种协同创新要素只有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才能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因此,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协同互动关系。

1.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协同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大学生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的强化手段。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的教学管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推动力。大学生协同意识增强、创新素质提升等反映了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也就不能体现高校教学管理上的创新。

2.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和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会为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创造条件,而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又为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提供动力和保障。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改革教育制度,根据时展要求进行改革,即注重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与此同时,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必将创新教育思维、改善教育环境、完善教育条件、提升教育水平,给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大推动力。

3. 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形成了相应的创新机制,解决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动力问题。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高校内部师生员工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外部的制度激励。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为高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国家教育制度创新离不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配合,离不开高校教育使命和管理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变革――国家教育制度创新提供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动力,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制度基础,又通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落实其成果。

三、基于三维协同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三维协同模型的构建,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厘清了思路。我们要从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创新三方面着手,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 优化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

当代大学生追求上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但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合作意识弱化的问题。而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恰恰需要其拥有协同意识、合作观念和协同沟通能力等,因此,要通过优化大学生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大学生协同创新意识包括协同创新动机、协同创新兴趣和协同创新意志。其中协同创新动机是协同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协同创新兴趣能促进大学生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功,是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积极追求;协同创新意志是大学生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保障,是大学生心理成熟的体现。高校要有意识地激发大学生的协同创新动机,促使其建立协同创新兴趣,磨炼其协同创新意志。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个性化原则,即要因材施教,注重大学生主动性、独创性的发挥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其形成独立的人格。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即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参与的教育系统让大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即要让大学生在深入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四是坚持协作性原则,即要让大学生通过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参加集体活动等,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第三,要培养协同创新骨干大学生。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求具有较强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参与,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跨专业研究能力和统筹、管理能力的骨干大学生的领导。因此,要从发掘、选拔、培养上下功夫,在具有协同创新能力大学生中培养骨干大学生,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2. 教学管理创新,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拓宽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首先,搭建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形成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互动沟通机制,促使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要从教学、管理、科研三方面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教学上,通过搭建教学资源共享、经验分享平台,让高校教师通过平台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为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提升奠定基础;管理上,高校可通过整合校园网、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等校内资源,建立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科研上,高校应整合校内各专业、各学科资源,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协同创新平台,让大学生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达到锻炼自身能力,提高协同创新素质的目的。其次,搭建校外协同创新平台,拓展大学生的锻炼空间。高校要紧抓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机遇,“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创新力量和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融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通过同国际上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拓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 教育制度创新,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国家教育制度的创新,来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首先,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因时展以及人才培养类型不同而有其特殊内涵和要求。”要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目标,并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次,要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按照高等教育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属性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重新厘定政府、社会、市场、高校之间关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使高校能够自主地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把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第三,要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大的学术自由,并构建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让他们在自身专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

[2]赵连根,谢秉衡.构建浦东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07).

第5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协同教育;数字化校园;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57-02

1 协同教育概述

“协同”,作为“协作”“共同”的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作一致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965年伊戈尔・安素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Haken)教授的《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协同及相关理论同教育的结合,实现了教育理论结构的整体创新,形成协同教育学,其哲学思想是和谐竞争、协同发展,科学思想是解放心灵、规范德行,以哲学、科学、实践三维一体作为实践方法,以培养协作应变、学习创新、诚信仁爱、负责感恩的世界精英为教育目标。

2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教育按学段划分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只有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才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把握好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近年来,我国校园数字化进程得以不断提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数字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投入大量金钱购置信息化设备,计算机与网络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多个部门都实施了信息化管理。这些系统为校园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部门之间应用系统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造成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同步,数据信息不统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管理和学校内外各组织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科学化的新型学校,但目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视技术应用而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很多教师仍然缺乏信息技术技能,他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重视度不够,投入较少,导致教师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导致多数校园网络处在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增加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效益。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校外资源则未进行收集和整理。

3 基于协同教育理念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重点工作,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信息技术中心,制定并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设备安全、信息畅通。制定校园化建设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教研、管理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共享教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升级,实现对学校工作数字管理的全覆盖,定期对数字化校园系统进行测试,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学校内组网级联较多、接入设备老化及下载速度慢的问题。建立全自动多媒体录播教室,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建设,让信息平台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企业都可以参与的系统平台,建立异地移动网络办公系统,使得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异地或者家中就可使用校园网络;建设面向管理者、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及企业的客户服务平台,使得全社会都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参与学生的教育,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借助网络提升自己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应对数字化的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致力于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向,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提升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搭建家长、学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等手段将学生安全情况、成长情况及时地发送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密切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全程对接。搭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创造家校、师生和生生广泛参与的氛围,学生或者家长对学校的各方面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畅通家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拓宽学校教育思路、教育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的互动机制,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网络的特殊功能,使得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交流地位和话语权上更趋平等。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私下交流,可以通过悄悄话的方式,既实现了交流,又保障了相关人员的隐私。不仅如此,还为各班级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各年级各班级同样可以从公开的网络日志上互相取长补短,改进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时效性,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当代是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信息化高科技产品已成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生活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数字化生活意味着自动化、高效、便捷、理性,对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化校园的构建较之传统的校园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性能卓越、易于管理的校园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第6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氛围不浓厚、资源未整合、师资较薄弱等问题。“2011 计划”的出台,协同创新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应积极构建战略、政策、资源、知识、环境及服务协同机制,使创业教育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34?04

2012 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 计划”),“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吹响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号角。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催生国家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又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智慧的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要求也更高了,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新的更加有效的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目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1998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正式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经历了17 年的实践和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总体上看就是创业教育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现象,也说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凸显的问题很多。

(一)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成效不明显

相较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成效甚微。无论是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大学生的受众数量和参与热情,还是高校的体系建设和教学效果,我国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整体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创业教育目前可以说还刚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高校之间创业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校际差异比较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创业教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仍然滞后。部分高校领导忽视了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发展缓慢。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化倾向,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如一进行完创业教育就马上让学生开始创业,希望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高校创业文化不浓厚、热情未激发

富含创业元素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涵养、创业意识的觉醒、创业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校园依然未现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远远没有点燃,校园缺乏创业的活力。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对优良的机制和环境。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发展目标、激励导向及评价体系也未见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社会依然缺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创业教育精英化倾向使多数大学生只是沦为了各种创业竞赛的看客,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创业文化的形成。

(三)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未整合、实践不充分

校内外资源是创业教育可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当前,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整合度不高,有的学校有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的师资力量却游离于创业教育之外;有的学校学生系统与团系统各行其事甚至重复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同时,也未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产学研机制未能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难以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环境。诚然,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就离不开校外优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不能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机会,高校创业教育就将要面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不利局面,创业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较薄弱、课程建设较滞后

现实中,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多数由高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人员担任,他们承担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培训本身不是问题,但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在创业实践的指导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师资力量的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也普遍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有些高校甚至还根本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真正融入到常规教学体系,不能面向学校所有学生,创业教育严重脱节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内容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这就使创业课程没有发挥出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协同创新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2011 计划”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2011 计划”将会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高校办学理念的巨大改变,包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在内,都应该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1]。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更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理应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的、根本的方向和目标。而具有深远意义、丰富内涵的协同创新思想必将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协同创新的机理具有普适性

协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但其具有普适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从协同创新的本质来看,协同创新应该要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高校的协同创新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既包括产学研大系统的协同创新,也包括高校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创业教育更需要主动融入协同创新框架体系,更早实现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目的是要产生“1+1>2”的效果。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组织、人、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围绕目标协同运作,就能产生“1+1>2”的效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地方政府和高校制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环境、创业知识等各个子系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在于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促使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创业教育更加良性地发展。

(三)协同创新新理念、新要求为破解创业教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协同创新可以培育高校内部的创新土壤与氛围,形成以沟通、合作、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文化,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无疑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努力构建创新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共享、有效利用的发展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实行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联动,形成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协调培养的大体系。长期以来,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校内外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协同创新理念将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协同创新要求高校要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学科交叉与融合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业教育是在学科专业教育基础上包含经济、管理、心理、法学等多学科的系统教育,协同创新理念为创业教育所依赖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好思路、好方法。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把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来,将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发展,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转变高校发展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将是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为要素的系统创新,尤以体制机制创新最为重要。只有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创业教育才能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一)构建重视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机制

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创业理念、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创业平台、创业实践、创业政策等在内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级政府、各所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共识,着力构建政府各部门之间、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校与企业及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各专业之间的战略协同,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及创业实践等方面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在出台政策、举办培训、开展竞赛等方面加强战略协同;高校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就业中心、团委、孵化器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避免出现政府部门、高校对创业的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归口,导致责权不明、各自为政的现象。

(二)构建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协同机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可操作性和政府执行力等原因,导致相关政策根本无法落实。可是,促进大学生创业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需要各个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建立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为保障创业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在税收、租金、人才及创业培训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并强化不同政策间的协调衔接。相应的,高校也应出台与之对应的协同政策,如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先行先试;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促进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为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持续推进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

(三)构建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资源协同机制

对政府、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协同作用,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主要的角色,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应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搭建、优化各类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融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完善服务。政府还应该尽快建立各高校间创业教育交流平台,建立创业教育网络,促进创业教育资源共享。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的协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共同成长,丰富教师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指导能力,增强创业教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内经济、管理、法学、心理等专业学科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创业导师等形式,改变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单一现状,提高创业教育整体水平。要挖掘校友企业、大学科技园企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和场所,捐资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为创业教育开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扎实根基。

(四)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协同机制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高校要注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把创业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构建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形式,努力构建立足专业知识学习、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协同。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并不能从单纯的课堂教育中获得。高校要积极构建包括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协同互动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扶持敢拼敢干的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机会,获取和消化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丰富和改善创业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储备他们成功创业的各种知识。

(五)构建大学生主动接受创业教育、自觉投身创业的环境协同机制

创业文化、创业环境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及家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要对创业教育的价值有高度的共识。一方面,全社会要共同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大家进行创业,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发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帮助家长和大学生摈弃落伍的教育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植根在社会的大环境和高校的小环境中,不仅要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化,而且要将高校和地方对接起来,把校园和社会的鸿沟弥合起来,使校园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形成互动、共生、协同的机制[2]。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无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7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1.协作精神符合当前教育合作的主流

与人共事已成为21世纪教育哲学观强调的一种“全球合作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期中》的报告中阐明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怎样与人共事、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和怎样生存。把“与人共事”摆在“四大支柱”之首,就说明了“与人共事”即团结协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它已成为21世纪教育哲学观强调的一种“全球合作精神”。每一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人”,即社会的人,教师也是如此,其社会角色绝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21世纪现代中国素质教育中,倡导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当代教育已不是教师个人的英雄主义时代,更多的要谋求协作,符合当前教育合作的主流。

2.协作精神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它是教师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古代那种百科全书式的教师,那种依靠个人单枪匹马创造教育奇迹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需要教师通力协作。其二,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前后连续的完整过程,需要许多人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教育。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任何合格人才和劳动者的培养都是教师群体共同协作的结果。国家对人才规格的多层次、多种类要求,要求教师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

3.协作精神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

繁荣学术、弘扬科学、教书育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正是教师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使得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成为品德高尚、智力和才能优秀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特征。团结同事、互相协作正是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能力等素质的综合表现之一。“大度集群朋”,教师之间在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展开从教活动,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相互支持。

4.协作精神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倍增器

教师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名教师,凭一腔热情或拥有一个文凭,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自主钻研也可以获得提高,但是加强与同事间的教书和育人的交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可以尽快提高自己。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的:“现代科学技术研不能靠一个人的劳动……95%的科学技术都靠集体。”在集体中,大家相互协作,能产生巨大力量,这样个人的能力能获得较快发展。

5.教师的协作精神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助推器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作为社会上思想道德、文化水平都比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形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榜样示范作用,“为人师表”不仅指教师在专业上,而且包括道德上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产生重要作用。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人际关系必然和谐,教师集体的风气必然正。良好的校风是办好学校的精神力量,它能对全校师生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并能长久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师德建设过程中协作精神的培育

1.强化协作意识,建立共同愿景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围绕“教师为什么协作,教师协作是什么,教师怎么协作”等问题,开展关于教师合作的大讨论。通过教师的相互回应与反思,使协作意识逐渐融入每位教师的思想意识中。同时,在实践中让教师认识到协作文化是开放性、流动性很强的文化氛围,需要冲破个人主义观念,形成共享、共创的团队精神,寻求彼此间的团结协作,在此基础上强化全校教师的协作意识。

2.实施文化管理,营造合作环境

要引导教师在学校理念、办学目标、教师使命、同事关系等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引导教师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努力。学校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和谐、共享的合作氛围,让教师畅所欲言,并愿意共同努力,改进教育教学。其次,要想在学校形成合作的环境,还需要在物质和制度上予以保障。如要保证教师合作的时间,为教师合作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积极探索新型的合作平台,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技术平台,为教师合作提供保障。最后,学校要为教师寻求校外专业支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如学校与知名院校达成合作协议,派遣教师前往进行研修和交流;积极邀请教育界的知名专家走进学校,借助专家力量,帮助教师获取更多的专业发展资源。通过有效的文化管理,为教师合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搭建合作平台,丰富合作方式

培养教师协作精神,需要多样化的合作平台和灵活的合作方式。学校应充分挖掘或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探索多样化的专业合作平台,为教师合作提供保障。学校可组织校内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给青年教师合作体做导师,既为合作体开展活动提供专业引领,又为年轻教师与校内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新的途径和方式;倡导教师互助形式,共同提高;学校应该开发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引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修学习,倡导教师自由合作、共同发展。如通过茶吧、游学、论坛、沙龙、读书会等方式开展研修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幸福感。

4.优化激励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第8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建本科;应用型;协同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09-03

高校协同创新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高校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利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我国于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已经提出,要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协同创新提出新要求。2012年正式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了协同创新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等,成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此后,国家“2011计划”逐步实施,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发展。

一、关于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解

关于协同创新的含义,学界尚没有一种约定成俗的定义,笔者主要从协同创新的体系要素、内涵实质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协同创新的体系要素

协同创新是一种创新组织方式,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创新平台、中介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协同创新就是要将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所有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各创新主体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创新要素的活力,从而实现彼此间的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是一个将各主体要素进行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具有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即各创新主体要素有机组合,而非简单相加,其创新的目标、功能、存在方式等均表现为一个整体;二是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各要素间是互动的,尤其体现在知识分享、资源优化、行动一致,因此,协同创新是从沟通,协调,合作到协同的过程。[1]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

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实际上就是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知识生产机构的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用户等,为了实现某项重大科技或知识创新,开展较大跨度的整合,形成的一个创新组织模式。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开展技术和知识创新,实现成果转化并推广科技和知识应用。这种模式有益于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益于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深度合作和技术融合。

根据以上对协同创新的理解,可以将其内涵归纳为:协同创新就是指在创新系统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国际创新力量等众多独立的创新主体,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下,拥有共同的目标、共享优质资源,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形成创新合力,产出更多创新成果。[2]

(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类型

“2011计划”中明确指出,教育部根据重大需求的划分,设立不同的协同创新平台,并将其分为“四个面向”,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3]

一是设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二是设立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三是设立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四是设立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国家通过设立不同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各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科研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实践提供可选择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思考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要求,无论是面向哪一种类型的创新平台,均可以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等强强联手,产生不同的创新成果,成为学术高地、主力阵营、重要基地以及引领阵地。因此,省域高校协同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努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协同创新平台的培育与建设

以江苏为例,省域高校上百所,能参与省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培育的只占一小部分,而提高全省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仅仅依赖几所“985”“211”等重点高校,而要善于调动所有高校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各高校自身的优势,协同创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做出贡献。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培育和建设,省域高校所属管理机构和政府更需要积极为普通高校搭建系统创新的平台,使得省域高校有更多的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政企校联合。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向全国高校提供4个专门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2013―2014年的中心建设的实践资料证明,部级38所创新平台的培育与建设,几乎被全国大部分重点大学如北大、清华等所拥有,而普通高校参与合作建设的比例较少。

从省级层面来看,教育厅根据国家“2011计划”要求,在省域内设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吸引省域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参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省域高校知识增值,获得社会资金的支持,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省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学校特色明显,拥有从事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教育专家、研究专家、教育康复等的先进设施、社会服务的良好声誉,在省域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中,参与了2014年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与建设工作。这个项目由江苏师范大学牵头,学校与江苏师范大学在语言学习障碍、语言康复和语言能力提升机制研究等领域展开更多的合作,并将成果应用于特殊教育与康复更广泛的领域。

从残疾人康复和辅助技术的研制和推广来看,中残联、江苏省以及省残联都是学校的共建单位,江苏省残疾人辅具制造企业与学校均有着深度的合作,学校与南京区域的医院、医科大学以及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也都有着合作的经验,为省域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省域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服务等重要支撑。

在省域师范教育的高校系列中,学校与其他普通师范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等方面,有着协同创新的基础。2013年7月2日,江苏师范大学与我校签署了培养手语播音与主持研究生专业方向的合作协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手语播音与主持研究生培养点(首个手语播音与主持研究生专业方向),首开我国特殊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先河。也为省域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普遍的搭建和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持与发展

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高校必须从自身的优势出发,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等沟通交流,争取社会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高等学校的不足在于不能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协同创新的运行模式下,要“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积极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对研究领域内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为行业与企业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作好科技支撑”。“通过整合高校与企业双方资源,联合构筑高水平科研平台,便可以实现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从而缩短高校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距离。”[4]

协同创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政策和保障措施,用以支持和发展协同创新平台。

首先,对于特殊学科、特殊行业提供相应的协同创新平台,在政策制定上,强调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稳定配比投入机制,吸引企业、非政府组织等方面参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以稳定平台的正常运行,确保在平台建设期内,产出高端的科技成果。国家以及省域重大项目可以对协同创新平台优先安排,支持和培育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点,增强产业或学科综合竞争实力。

其次,作为创新要素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都是协同创新平台发展不可缺少的因子,人才需求支持是第一位的。国家、省、市均要制定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端科研创新人才的政策,提供较好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激发创新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政府、企业、高校等主动做好优秀创新人才的发展计划,主动做好高校、企业、学科、创新工程项目的有效衔接。在资本运作、信息、技术等资源方面,在平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地方需主动提供支持,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

总之,省域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实践中,省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等更需要为省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通力合作,大力支持,精心培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省域科技、经济、文化等各类产业的区域间的实际创新竞争力、甚至是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创新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刘全顺,协同创新理论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6).

[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http:///5067/view/131156refresh

[4]张男星,桂庆平.大学如何推进协同创新[J].大学(学术版),2011(12).

Reflection 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 Case Study

MA Yu & ZHU Chuan-ge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Jiangsu Province)

第9篇: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然而,学校教育只是个体成长中的一个阶段性经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信息的丰富和社会的多元时刻冲击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和渠道既快捷又广泛,接触的是一个多维的变化的世界。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任何一方都只能在某个时段、从某个方面来关注和促进孩子的成长,对青少年儿童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都是相对有限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不断的沟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家长关注孩子的迫切愿望,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因此,若要避免校内外教育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就必须重新认识家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职责,转变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新型的家校协作机制就成为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突破点。不仅如此,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政法〔2012〕9号)、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2〕2号),家长委员会等家校合作组织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依法治校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已经很明确地向中小学校和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学校的开放办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是一种社会趋势和时代要求,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做、主动做。

以往我们也重视家校合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综合督导中专门有一项内容就是三结合教育情况,许多中小学校也有所谓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但是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很少,要么形同虚设,一学年有一两次的活动,要么学校主导,不能真正反映和体现家长的意愿和需求,家长很难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影响学校的教育行为。

那么实际的工作中,推动家校协作合力育人又该从哪儿切入呢?笔者以为,学校层面的家校合作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发挥作用而且具有操作性的合作必须得从学校教育最基础的组织单元――班级开始。每一个家长关心学校的教育都是从关心自己孩子开始的,也就是从关心自己孩子在校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班级建设、任教的老师开始的。因此,家校合作必须首先在班级层面建立一个沟通交流、表达参与的平台和渠道,以保证家长应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北京市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区主动的新型德育协作体制。市教委从2005年开始在门头沟区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教师协会试点工作,就是一种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形式和方式的有益尝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