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科学理性主义精选(九篇)

科学理性主义

第1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版权所有

稍作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这些解释方式,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差异,但都有一个相同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以……解马”,其意义就是:通过某种“中介”(从学术实践看,这种“中介”实际就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重新阐释、理解以至重新表述或重铸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们看来,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也罢,当代意义、当代价值也罢,似乎都不能靠其自身来显示,而必须通过某种中介才能彰显,才能理解。因此,它们对上述公式中介词结构的关注,对所谓中介的关注,要远胜过对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如果人们接受上述研究方式,以为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发现,那么,他们就必须公开或潜在地承认,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意义是不完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追求,与其说是要恢复、挖掘和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学术性,不如说是贬低了它的学术性。这是时下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诉求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之一。

这种“新”的研究方式对“中介”表现了过多的兴趣甚至崇拜,导致许多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与其说是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不如说是关于“中介”的某种评介,以至于使人们怀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还是仅仅是关于“中介”的一个样态?虽然如此,但是人们还不能说,它们的论著中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事实上,体现时下学术性诉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少论著,都比较注重征引马克思的原典,不仅如此,而且其征引的广泛程度还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问题不是在于它们是否征引马克思原典,而是在于它们是如何征引、进而又是如何理解那些原典的。从相当数量的论著看,它们对于原典的征引或理解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出发,而是从它们想到的某个观念出发的。比如,想到一个现代性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现代性的马克思;想到一个后现代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后现代的马克思;而想到一个女性主义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女性主义的马克思。这种做法看起来荒谬绝伦,研究者也并非不知道它荒谬绝伦,但实际上却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默许的或通行的做法。别的不说,这种对待原典的态度,与过去弥漫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那种断章取义的理解和零打碎敲地运用的做法,如出一辙。研究者似乎认为,从来都没有必要去区分马克思发表的著作和未发表的著作,重要的著作和不太重要的著作,体现其思想特征的著作和一般性的著作,而只要是“马字号”的,就要一视同仁地看待,就要零打碎敲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如何对待其原典,仍旧是一个没有解决、甚至是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这种风气,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更加强盛。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仅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而且使这一哲学自身的统一性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版权所有

第2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关键词:实证;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价值关联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6-0090-03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

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有机统一

任何一种理论在把握世界的过程中都必须有或必须借助于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一定意义上,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是能否客观、科学把握世界的前提预设。对科学社会主义而言,正是因逻辑方法和实证方法的有机统一和出色运用而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分析方法的典范。所谓逻辑分析,强调的是科学认识及其结论依据理性的原则,依据事实的内在联系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推理;而实证分析则主张人的认识活动必须对事实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坚持从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出发。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构中,这两种分析方法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中。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人类生活中抓住了物质生产方式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动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形成历史的唯物史观。“物质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1]。而社会的变革最终要通过人的主体作用来体现,马克思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的直接推动作用,“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2]。马克思以高度抽象化的语言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动力、发展趋势并且在哲学的层面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这种高度抽象的逻辑分析方法也为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确立了一个基本的研究范式。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不仅需要哲学层面合理性和可能性的论证,而且需要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实证分析而得出的事实依据。这或许也是促使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转向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以商品入手,创建了劳动价值论,进而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奠定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植于现实基础之上”[3]。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与其说是资本主义内部剥削关系的揭露,毋宁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具体情景下的生动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实现了理论与经验、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实证的高度统一与有机结合。“一方面,唯物史观是实证方法的认识论依据,没有唯物史观的逻辑思辩,实证方法的运用就会失去明确的方向,从而就不会有真正的实证科学;另一方面,实证方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没有实证的运用,唯物史观将失去它的逻辑起点和客观依据,从而

也难以发展出严谨的社会科学”[4]。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实证精神的弘扬

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是近代世界的历史主题并深刻地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文化上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传统价值、规范权威的倾覆,开始强调摆脱前提的理论预设、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倡导科学研究的实证精神。孔德将社会学同哲学分离出来并强调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微缩。作为几乎同时代的马克思亦无法逃脱时代的影响。在分析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时,马克思就经常以肯定和赞赏的口气说他们的著作是诚实的研究,遵循了严谨的客观的科学方法。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时,马克思更是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的前提不是某种哲学,而是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已有的实际结果。共产主义首先不是学说而是社会运动,是反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至于共产主义理论,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追求社会知识的科学性、真实性为其最终的理论依归。

首先,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来看,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欧洲社会实证观察基础之上的理论结晶。18世纪下半叶肇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其在创造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更是彻底改变了欧洲社会的结构。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则是小生产者的无产化、无产者的大量增加以及劳动者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这种严重的社会阶级对立局面引发了此起彼伏的无产阶级斗争浪潮。也正是这些社会事实使马克思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的继续进步甚至不会使无产阶级的状况有丝毫的改善,无产阶级的不断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与空想社会主义建构理论的路径相反,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抽象的人性概念而是从资本主义的社会事实出发,依据科学的、实证的精神,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总结出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规律。

其次,从科学社会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来看,它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预设,努力客观地反映世界的本来面貌。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是个人同他存在的现实环境的想象关系的表现。这种想象关系是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世界真实之间只能是一种非同一性的关系。而意识形态则遮掩了这种非同一性,通过阐释或制造姿态代替现实的做法来制造一个想象性的有意义的现实。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意识形态往往制约着研究者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正是对意识形态规制作用的强烈体认,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坚决摈弃了一切意识形态的虚假本质,主张摆脱先天的理论预设,一切从社会事实出发,还世界以真实。这种科学的、实证的精神恰恰就体现在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之中。一般广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理论之间相互统一、密不可分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总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本着实证的精神,以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商品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层面分析的逻辑结果必然是无产阶级斗争理论的最终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以其稳定的物质前提而区别于一切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假设。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5]。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困境及出路:

实证方法的反思与研究中的“价值关联”

实证研究一度主宰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掌握了近代社会科学的话语霸权,在这种背景之下,科学性往往被等同于实证性。然而理论的演进却不断地向纯粹的实证性提出挑战。人们在理解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行为有时真的能够离开人的主观建构而完全依赖来源于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以韦伯为代表的诠释社会学流派正是针对实证主义研究中人主观意义的缺失而开创了一条完全的不同的理论进路。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没有了统摄性价值观的现代社会的思想家,韦伯同样要对科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这一时代要求做出回应。韦伯主张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原则,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要回避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以自己的价值观、物质利益去影响科学分析的过程。然而,韦伯不同于实证主义者之处,在于其对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关联的深刻体认。“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这种研究试图深入的无穷的因果之网的广度和深度是由支配研究者及其时代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在研究方法上,指导性的观点对于建构在研究在中将被使用的概念系统非常重要”[6]。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中,无论是对象的选择还是加工都无法逃避价值观的前提预设,完全、彻底的实证研究很难实现。但是“价值关联”绝不是与“价值中立”水火不容,其在社会科学中的普遍存在也绝不是否认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背后的相关价值。正如阮新邦所言,“在研究的方法学上,韦伯却一贯地指出一旦这些相关价值被确认后,我们便有了一个客观程度来审核研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7]。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对世界做出实证、客观的回答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它的“价值关联”在哪?作为反对一切意识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长期理论指导思想时,能否避免自身滑向意识形态的宿命?勿容置疑,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理论,有着强烈的阶级关怀。反对者长期以来也正是抓住这个“把柄”来贬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科学性进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而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却不能针锋相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建构以及缺少理论根基的空洞宣传上。事实上,如前所述,“价值关联”的存在不是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领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待社会理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清醒地意识到“价值关联”规制作用的基础之上,努力做到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性。但是在理论实践中,如果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过于教条化、表面化,便会无形中将其中的“价值关联”成分无限放大,掩盖住其自身固有的科学精神,进而导致理论现实解释能力的下降和发展的困境,给反对者以口实。因此,通过对“价值关联”的充分体认,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品格的再次维护完全成为了可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2-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5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4]马克思.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法论初探[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第3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学科基础和依托。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这一学科建设时间短,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与我们时代对该学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这成为制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有效开展的一个瓶颈。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建议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工作和任务,任重而道远,它涉及和涵盖了培养目标的确定、研究方向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图书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层次、多方向的建设任务,而在这些建设任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放在该学科建设的首位。

首先,这是由该学科特殊性质决定的。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侧重点是在德育方面,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最根本的是使受教育者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成为受教育者的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多层次、多方向、多环节的培养工作,要以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知识作为教材,并尽可能适应受教育者的特点,采用其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这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研究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研究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形式等等。

其次,这是由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决定的。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在这方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和“丑化”的战略图谋,各种敌对势力也总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这一战略图谋,他们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斗争形势,根据该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培养任务,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培养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固有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才能保证学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转变社会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角色观念,培养研究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需要

一般而言,关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明确而清晰的,即认为高校教师不仅是教学教育承担者,也是某一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学者,高校教师确实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社会公认的事实和被普遍接受的观念。但一旦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角色定位,人们就往往发生偏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即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员,是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宣传员,理论课教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注释工作,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则是党中央以及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也以宣传员的角色给自己定位,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而这一状况又进一步强化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这一观念的明显例证就是高校毕业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不愿进入高校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认为这对于自己专业的发展没有好处。他们认为,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不利于其专业的发展。转变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是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树立牢固的科研意识,增强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研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转变观念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求广大理论课教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于合理的过程,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砺炼,教师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家、学者。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性、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理论。首先,它有着极强的学术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创始人之所以能够创立这一理论,来源于他们对作为其理论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刻苦的钻研和深刻的理解,来源于他们对他们所处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考察,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的全面了解、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西方各国的社会政治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他们创立这一理论,耗去了他们毕生的精力。这正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又具有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该理论的目的看,它是为世界无产阶级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而开展的革命斗争服务的;从其社会效果和作用看,它创立以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从其社会地位看,它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这一理论是一个有阶级立场、有国家界线的科学体系。与之相比,自然科学则无阶级立场,无国家界线,一般社会科学虽然也具有阶级性,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其阶级性远不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是统一的。学术性是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是结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

第4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服务性

设立于2005年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的经历和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上属于年轻的学科,关于学科的定位、研究方向、研究范围等问题还处于热烈的探讨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花大气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使其迅速成长为一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突出学科优势、更能发挥政治导向和学术价值功能的学科,必须要深入研究学科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存和发展具有合理性的基础。有别于我国学科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果不突出整体性的特征,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科的存在就会受到质疑。

所谓整体性,包含着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三个方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方法的整体性强调了世界观、方法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立足点。也就是说,没有唯物史观,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从而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了。因此,方法的整体性说明了整体性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逻辑的整体性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构成的。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逻辑的整体性强调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不是简单地对应于这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对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理论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这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表现的是整体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不同层面之问的内在逻辑关系。正是这些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了理论逻辑的整体陆,从而使我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所反映的整体性是历史的整体性。内在整体强调的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当马克思实现了两大转变以后,就以对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问题的分析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形成了哲学思想、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以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主线。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核心。二是马克思的理论从研究过程进展到叙述过程,反映的就是从“生动的整体”到“思维具体的整体”的过程。马克思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运用抽象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分析得出理论观点的过程,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生动的整体”,而研究得出的理论观点要通过构建理论体系叙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体系的构建,而这一过程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思维具体的整体”。“生动的整体”和“思维具体的整体”的统一,因而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的统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重要方面。外在整体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马克思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整体性就是外在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贯彻和体现。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都反映了历史的整体性。基于以上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特征,也可以从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的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方法的整体性来看,毋庸置疑,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立足点,这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方法的整体性是通过具体的方法如理论原理、理论发展与理论运用相统一的方法,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来贯彻和运用的。

其次,从逻辑的整体性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的六个二级学科存在着研究差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对“三个选择”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差别构成联系。六个二级学科之问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二是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历史发展中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

第三,从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有着自身的整体性,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二级学科发展的整体性看成是内在整体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整体性就是外在整体。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并且也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要求下来发展自身,从而体现了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

二、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但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又是通过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魅力反映出来的,是在对科学真理的阐释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学术性同意识形态性统一在一起。

第一,从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际运用。这一研究范围深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其理论价值的体现并深人人民大众之心而确立起在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就蕴涵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深刻地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取了人类在19世纪创立的全部最优秀的思想成果,从而使这一新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理论上的学术性;而且这种理论上的学术性完全是建立在那一时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是这一时展的最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和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在马克思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就把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理论研究的思想路线,而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逻辑主线。逻辑主线的形成是以思想路线为基础的,而思想路线又是为逻辑主线的形成服务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反映了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高度统一的重要特征。

第二,从防止割裂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充分显示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其在时代和实践变化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知识成果和思想精华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理论界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区分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当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似乎学者可以专门从学术上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而宣传者则可以专门去讲解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要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大众的生活,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从大众生活的角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来回答人民关心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不是没有学术含量和学术品味的。学术研究是宣传教育的前提,宣传教育是学术研究通俗化的载体。加强宣传教育不等于削弱学术研究,相反,加强宣传教育也不等于以削弱学术研为代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把握宣传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统一,把握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崇区分“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意义,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第三,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果不注重从学术建设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又从意识形态建设中加强学术建设,这个学科是没有希望的。

反映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联系的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实际,而决不是日常生活琐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既不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在理论之外捎带着讲解实际,也不是不着边际与理论脱节地漫谈实际,更不是把理论简单地作为解释现实政策的依据;既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词句,与实际对号入座式的贴标签,也不是把它当作僵化的教条,机械地套用到实际中去,更不是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药方和可以找到一切答案的无所不能的题库,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之中,对透射出深藏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以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进行观照,使人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进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把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之中,在学科建设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这些方面又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科学体系的研究和教学来进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来带动其意识形态性的实现。

三、服务性

一般来说,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服务性既体现在社会服务上,更重要的却是体现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现象,一是有的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不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学科建设脱离课程建设,二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排挤在学科建设之外,三是有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注重学科建设,误认为只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就搞好了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学科化倾向、理论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学科建设主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分离等状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时代性、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教育教学实效性服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历史演化,这一演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反映出课程内容的多学科融合,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所能涵盖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综合陛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整体建设中得到完善。

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强调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以及理论、历史、现实的统一,真正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能使他们在思想深处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不仅需要教师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和信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求真精神,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内在的思想资源,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融会贯通,切实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化、简单化、实用化、教条化状况。因此,在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中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必须面对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第二,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从学科研究的范围来说,六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是广泛的、全面的,而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提供的科研成果则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这就需要对学科科研成果进行凝合,集中地、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和有力的论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凝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中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对教法问题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可忽缺的内容,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必须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作为保证。

第5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体性研究 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立为一级学科后,内含科学定位、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基本特征、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成为有待深入研讨的重大问题。过去,学术界注重分块、分科、分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事实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其基础与前提理应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只有首先从一般层面、宏观角度切人马克思主义,继而全方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功能。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既包含了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思想内容,还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基于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最集中体现是三个“内在统一”上。

一、逻辑框架:三个基本层次的内在统一

张雷声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包括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整体性。这三个层次呈现出逐级展开的态势,映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用的教化。从逻辑框架而言,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但三者之间又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从理论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开设从实践上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功能的发挥铺开了具体路径。三者的“内在统一”遵循着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规律,实现宏观、中观与微观的统一,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设立二级学科成为必然。二级学科的设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二级学科的设立提出了基本要求: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完备。

首先,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备严密的逻辑:从纵向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回顾与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总结与展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梳理与剖析;从横向看,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也有国外马克思主义,还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次,包括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规律、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具有综合性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贯穿于二级学科中(有些应用于某个二级学科,有些应用于多个二级学科)。同时,二级学科涉及内容广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邓小平理论,就是一个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是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一定的有效载体,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设立则是有效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设立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赋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生命、生机与活力。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设立及学科整体性,容易陷入就“整体性”谈“整体性”,最终落到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洞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既有一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具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又有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有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有国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然,这种划分法也是相对的,其间有许多交叉之处),多样的载体更好地体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教育实践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释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客观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在中国革命胜利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主要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指导大学生的成才。

二、基本内容: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由于这三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法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加之学科细化研究的趋势与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形式上注重分科而非整体。近年来,学界曾经对传统的“三大板块”提出过质疑,认为对其内容的划分应打破“板块”局限,以时代性与科学性作为标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基本原理/普遍真理(不受时空限制的真理)、具体结论/个别论断(受时空限制的真理)。不管怎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三大板块”界定的主流地位从来没有动摇,“两个层次”的划分正好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事实上,正如顾钰民教授所言,“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不等于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内在统一的。通常,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这就体现三者的内在统一性,这就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实践场所,是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检验。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展开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最终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自始至终就客观存在,只是当前更为明显突出“整体性”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统领范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指导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哲学著作中提出的很多概念,譬如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民社会、人的本质、创造历史的主体、社会的演进规律,等等,无不为社会的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用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展开过程。譬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哲学中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从简单的商品人手,从而剖析了资本主义整座大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批判了私有制是剥削制度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最终目标,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构想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属性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三个著名的论断: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任何社会形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学科建设: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从不同侧重点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结构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之间又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与具体的结合、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世界与民族的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结合。

一方面,六个二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从主要内容上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既体现一个学科的深度,也体现了多学科的广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依据、理论框架、发展阶段、基本规律以及重大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理论与实践维度阐述了中国社会历史条件,重点强调中国革命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从世界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国外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如青年、老年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等)以及世界范围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六个二级学科缺一不可;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实质就是加强“整体之整体”研究。

第6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关键词 : 西方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客观辩证法

一、引言

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科学哲学作为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产生离不开科学和哲学两方面的基础,但在科学与哲学正式分离之前,科学哲学只是无人问津的事物。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科学哲学以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逻辑实证主义为成熟的标志,代之而起的主要流派有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以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历史主义及以夏佩尔等人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正是由于各个学派的不断发展受到客观辩证法的制约,使人们对科学哲学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和前所未有的深度。

(一) 逻辑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主义学说,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从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将分析科学概念,寻求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和确实性作为其主要目标。它运用数理逻辑作为工具,对科学的理论结构进行静态的逻辑分析,提出意义标准和经验证实原则来区分科学和非科学,并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作为标准的科学哲学,确定了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逻辑原则和证实原则,其后的其它科学哲学派别,都延续了它的问题,都是在批判其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批判理性主义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库恩则既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又反对批判理性主义,既反对证实和证伪的经验原则,又反对他们共同的逻辑原则。拉卡托斯对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进行了折衷。到了费耶阿本德,则将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放大到极致,取消了科学划界问题,反对科学,宣告了科学哲学的终结。

(二)批判理性主义

由于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的局限性,批判理性主义开始扭转科学哲学的方向。它将科学哲学归结为科学方法论,将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归结为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规则作为自己的任务。在波普看来,“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因而他提出了以“猜想一反驳”为核心的科学增长模式,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理性自由创造的结果,科学理论是不断地通过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

批判理性主义仍只是从纯逻辑、纯理性方面去探讨科学的发展,而不是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去探讨和总结科学发展的规律。它所建立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仍是一个逻辑的、规范的模式,而不是历史的’、描述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与科学史、科学家的实践仍相脱离。批判理性主义否认实践经验的客观性和科学知识的确实性,还将证伪绝对化,不承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性和连续性,认为不但科学知识的完全确定性,而且相对确实性、概率的确实性都是幻想。

(三)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学派对逻辑经验主义及批判理性主义的核心信念进行了深刻批判,它不是经验通过证实( 也不是如波普尔所谓通过证伪) 赋予理论以意义。它们运用社会历史方法,同时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注重对科学理论的整体结构进行动态的考察,从科学史的整体联系的观点去评价科学理论,力图使科学哲学符合科学的实际历史。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把科学看做是人类历史的活动,强调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强调科学的时代性或历史性,强调科学活动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其作用。

历史主义还认为方法论是描述性的,方法论规则随着科学内容、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没有超历史的放之一切时代而皆准的方法论规则和评价标准。“历史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逻辑主义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学与社会益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的理论体现。”

四、西方科学哲学的辩证维度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之间只能够反映出科学认识和发展的某一侧面、某一环节,在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往往忽视甚至否定其它方面的问题,在强调差别时看不到联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全局、全过程,因而与实际科学和科学史都有或大或小的距离。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以夏佩尔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学派。它继承了老历史主义的整体主义观点和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以求实现对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综合。

总之,以夏佩尔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力图在对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中,实现对二者的综合,体现了当代西方哲学出现的一种综合的趋势,以及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靠拢的趋势。当然,新历史主义中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如劳丹就继续坚持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他们(包括夏佩尔在内)没有从根本上接受辩证法,也不可能在正确的基础上实现综合,不可能彻底解决科学哲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结论

科学哲学的发展以逻辑经验主义为背景,经历了否证论、历史主义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对科学理论的经验证实意义论、经验证伪意义论、范式意义论、实在意义论和非实在意义论作了深入开掘与全面铺陈。整个过程不仅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也显示出发展的连续性。如波普尔不仅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杰出代表, 同时也持实在论观点;拉卡托斯既坚持证伪主义也赞同历史主义;而同是历史主义学派的夏皮尔和劳丹, 却分属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个阵营。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虽然都以反叛和挑战逻辑经验主义开始,却有着各自的思想切入点和话语中心,彼此的立论并不直接互相冲突而可以兼容、呼应。

参考文献

[ ] 刘小春.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演变及总体特征[J].湖湘论坛,1992(1).

[2] 宋立军,张鑫.简论西方科学哲学的流派和基本观点.中国市场,2011(26).

[3] 崔凡.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整体系统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3)

[4] 赖欣巴哈H.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238.

第7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摘要:经验主义是近现代科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基础,正确理解经验主义对科学研究和人类认识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经验主义在哲学及科学史中的发展历程,在揭示其内涵的同时不断将内在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来,以便人类能正确认识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性质以及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从而更好的为科学研究服务。

关键词:经验主义;原则;科学研究

经验主义被认为是实证科学基础,它主要包括感觉优先原则、经验的客观性原则和经验证实原则三个方面。感觉优先原则强调感官经验是一切认知活动的起点,拥有对认知活动、经验和理论的科学资格的裁判权;客观性的经验作为实证科学研究材料的经验,是通过严格筛选及加工后获得的;经验证实原则是根据实验对理论的真理性的判定原则,由此对整个科学研究定性。正是如此,科学家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曾一度将经验主义当成从事研究的“神兵利器”,虽然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的历史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纵观科学技术史,经验主义带有不可遮掩的片面性,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重重阴霾,阻滞了科学研究的进程。

一、经验主义在科学史中的发展

1.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发生、发展

在欧洲科学技术史和哲学史上一直交织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斗争,它们就认识的来源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进而成为欧洲哲学史上两个基本的认识论派别。在科学研究未形成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倾向自古就有了,认识论一开始就包含着矛盾,它是经验的与超验的矛盾复合体。在古希腊早期,哲人们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赫拉克利特的经验主义色彩比较突出,毕达哥拉斯派的理性主义色彩比较突出,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开始产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直接对立。亚里士多德等人虽看到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自的片面性,但也未能克服这种片面性,最终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在二者之间的摇摆不定。到了欧洲中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经院哲学中以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形式继续存在。从近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来说,力学、数学和天文学较其他学科发达,这就使得人们在用科学和理性认识世界时,必须付诸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一部分人注重力学的实验和经验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主义;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也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理性主义。根据当时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以及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认识论上的两种比较典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开论争。他们在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暴露出自身严重的局限性。可以说16—18世纪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正是这两个认识论派别的哲学论争,也相应引发了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的斡旋,从这个层面来说,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也是科学研究史上思维与方法论的斗争。厘清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史的脉络,有利于提升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

2.经验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外延、内涵的伸缩

经验主义强调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以及感觉优先原则。在培根那,经验论仅是一个认识论原则,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不同于神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的来源。宗教知识来自于天启,而科学知识则来自于人的感官经验。起初人们只是要求一个科学知识应该有其经验来源,后来这个要求就演变为判定一个理论是否是科学理论的标准,即如果一个命题没有相应的经验背景支持,那么它就不能算是一个科学理论。到了洛克的时代,人们开始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宗教知识。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经验论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知识来源的唯一理论,“经验”也仅指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经验。比如一个人说“看到”上帝或“感到”上帝就在他身边等相关经验,是不能被科学家承认的。科学会判定类似经验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异常活动的表征或是观念的非科学的排列组合而否定其合法性。在这种认识论原则下,上帝、灵魂这类东西就渐渐地丧失了实体地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验论逐渐越过自己的疆域,获得判定存在者是否存在的特权。也就是说,经验主义在自然科学发展中作用与职能均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非经验的素材将不能被其认可、真正的科学知识被拒之门外,阻碍了人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进程。

(1)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中判定的是理论是否是“科学理论”的资格问题,而不涉及是真假问题。但在现实研究中,经验主义却往往能根据经验给与那些理论以真假判断,扩大了经验主义的适用范围。且论按照经验论原则,凡是没有感官经验基础或来源的理论都不能认作是科学理论,故而在这里“科学”一词也不能称的上是真正称得科学上的正确或真理,而只能指一种归属性,隶属实证科学范畴之内的理论。佳佳网

(2)就事物的存在性来说,经验主义原本并不具有直接判定事物存在与否的能力,一个事物是否存在和人们对它们是否有感觉是不能等同的,却在研究中或是生活中具备了这种“神力”,它对事物存在性的判定资格源于人们凭着个人经验主义或者大众认可的日常的朴素经验对其的误用。但抽象的反对并不能阻止人们日常思维中的“惯性错误”,人们在无意识中,依然很自然地用经验之有无来判断事物之是否存在,听到“这个那个不存在”之类的武断判断。所有这类断言都是与科学精神是不相称的。通俗点说,经验主义者只有断定某物存在的能力,而不具备断定某物不存在的能力。

(3)经验主义中的原则作为一个理论判定原则实质上是个程序原则,它重点关注的是认识事物的方式、程序,只有通过特定认知路径获得的经验、理论才能被承认,这无疑是抹杀了其他非经验等路径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哄抬了经验主义在获取真理中的作用。这也就是所说的感觉优先原则:即只有经过感官经验确认的事物才能被接受为客观的存在,成为科学研究的合法对象;它要求感官经验在认识过程中或科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具有绝对的否决权,甚至一个理论或一组经验如果没有得到其他人的感官的确认,它也不能成为“科学理论”加工的材料,进入科学领域。所以,感觉优先原则是个程序性的资格认定原则,仅仅针对一个知识产生的来源、路径进行判断。这就是经验主义影响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必要组成。正是由于经验主义酿成的恶果,才有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复杂坎坷的命运,导致中医的科学地位至今不能被完全承认的悲凉局面。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中外延内涵的膨胀,指定特制的科学路径,导致“只手遮天”的科学结果,其实已经悄然违背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初衷。

二、经验主义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种种责难

1.经验主义在科学研究中强调经验的绝对“客观性”

以感觉优先原则作为实证科学基础的经验主义并不盲从直接的感性经验,它对“经验”有着特殊的要求,即必须是客观的绝对的经验。所谓客观的经验就是“可公共感知的”的普遍经验。

(1)在科学材料的对象选择上,经验主义设置外在的壁垒,对其加以筛选。“可公共感知性”是指某一经验必须是所有的人都可能感知到的,它强调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即如果某经验是某人用身体感官直接感知的,那么它必须是其他人用感官也同样能够直接感知的。否则,该经验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材料。如神话中的牛鬼蛇神的经验历来都属于个别人的经验,是不可公共感知的,是非普遍的,所以,它不能被科学承认为合法的研究材料,不能进入科学领域。即所谓的“可公共感知的”,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合法材料。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满足实证科学研究所要求的“可重复性”要求,并且成为最受实证科学欢迎的加工材料。这就是在实证科学中经验主义对科学研究中材料的限制。事实上一些“非可公共感知性”的事物依然可以成为科学青睐的对象,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已。

(2)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在科学材料的处理程序上,经验主义强行添置复杂筛选工序,对其进行取舍。经验主义认为一个具有普遍感知性的经验虽然获得进入科学领域的资格,但由于经验的相对性,它还必须被进一步处理,把和主体有关的因素都过滤之后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可公共感知的经验必须依托具体主体的感官、凭借一定的感觉方式、依赖于主体的感觉能力。我们知道人的经验受人的身体和感官的状态、心理状态、观察视角等多种个体因素的影响,它导致人的经验具有“可变性”。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物体的感觉会是变化不一的。如何使参差不齐的具体经验达到齐一、使之能够相互交流、相会认可从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客观”材料呢?人们采取的方法主要通过对经验的非主体化或外在化处理实现的。通过设立一个外在于所有人的衡量尺度,比如人们用气压计来衡量对象或环境的气压大小,而不再使用和人体感觉有关的压抑和舒张这类主体性较强的概念。这种经验就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经验,而演化成一组数据。这样的数据既摆脱了具体个体,又可以在不同的参照系之间换算。这样的“数据”才是真正客观的经验。相关仪器以及参照系的发明成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成果。这正是经验主义对科学探究中科研工序的第二层限制。数据固然重要,固然客观理性,但理性的处理与非理性的遐想,也是伟大的科学发现必不可少的。

(3)经验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科学或是经验主体的特殊处理。忽视特殊群体(如极少数感觉特别敏感的人、感觉特别迟钝的人)所获得的别人或非感官性感知能力获得的经验,假设人的感知能力相同,经验的来源、渠道相同。这实质上是把普通人的感官能力作为衡量一切人的感官能力的尺度。这样主体之间的差别以及个体的特殊性被抹平了。这也使主体的因素被从经验中抽出,从而也使经验成为 “与主观主体无关的”成分。这是经验主义对经验主体第三层限制。所以,在近现代科学和哲学的主体必然是以普通人为基准的抽象的人,人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仅仅像一符号,经验的主体因素被彻底抽象掉了。实证科学中盛行的经验主义通过对科学和经验主体的限制,使普通经验论上升为科学经验论:实证科学所研究的经验是可公共感知的、与任何主观因素无关的被抽象的数据及符号。看似客观,却在无形中丢失了“被遗忘的角落”中的科学以及科研中关于人自身的意义。

第8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出现,就与哲学和科学的演进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哲学和科学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地来讲,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现代哲学中明确起来的两大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想要追求什么?人本主义想要追求什么?这是哲学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生命理解的不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类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生命理解不同。正因如此,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也就分道扬镳,各自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然而,就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历经了各说其是的对峙进程中,从而又走向了两者的融合,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因此,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对峙与融合,离不开生命的自我理解。

一切的学科都是对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追求,哲学艺术科学宗教这些都是如此。因为一切的学科,都是关乎着人类的生命,也都是对人类生命的深度思考。,人无法逃脱的归宿便是死亡。那么一切的学科就不再追求永恒的诉求了。恰恰面对人生的有限性、短暂性、不确定性,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遭遇和承受茫然与恐惧。因此,人类就会不断追求普遍性、永恒性、确定性的东西,以至最终达到生命的“自由性”。哲学如是,艺术如是,科学如是,宗教如是。它们存在的理由,是生命存在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划分了物理学与物理学之后的科学与哲学,中经中世纪神学的时代,科学和哲学都成为神学的婢女。诚然,这里面也蕴含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缘起的因素,以此起到一个过渡的桥梁。

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开创了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先河。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确定了“认识论的基础主义”。唯理论者主张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认识的方法是理性的演绎。经验论者主张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知识的真理在于它与对象相符合,认识的方法是经验的归纳。特别是唯理论的笛卡尔这一思脉提供给康德建立科学的普遍必然性,经验论的培根这一思脉提供给康德建立科学的经验内容。休谟认为,唯理论走到最后便是独断论,经验论走到最后便是怀疑论。正是由于康德受到休谟的启发,建立了先天综合判断的科学知识大厦。因此,笛卡尔使得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科学主义思潮的萌芽先驱。

康德迎来了新的转变,特别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及《判断力批判》。可以说,奠定了现代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基调。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一批判主要讨论理论理性,建立科学主义的大厦。第二批判主要讨论实践理性,建立人本主义的大厦。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著作的结束语中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知道,要限制科学知识,为信仰留地盘。因此,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康德。

第9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