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古代劳动教育思想

第1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 美育 渗透

在30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我国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更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古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充满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有的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的赞颂之情;有的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显示了作者关心民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高尚情怀;有的记载着民族兴衰荣辱的史实,激发了人们的忧国之情、报国之志……教学这些古诗文,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的同时,根据作品的题材特点和表现的需要,有机渗透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壮国之举,都将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笔者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是:

一、在教学以写景、状物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写景、状物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无双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还表现了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生动图画。

这类古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古诗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句子意思,背诵精彩的诗句和片段的同时,应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激励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教学以展示思想、教育、教学、文化成就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展示思想、教育、教学、文化成就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努力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提高学生理解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八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的我国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在这些篇章的教学中,教师只需稍加提示和指点,学生就会从阅读分析课文和感悟总结主题中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教育科学、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报国之志,提高学生理解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三、在教学以表现历史人物壮国之举和抒情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表现历史人物壮和抒情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雄心壮志和以身报国的壮国之举,提高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提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2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本文在讨论这一命题时,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国家和社会在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中的激励、推动作用。 一、古老的话题 广义的教育是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各种活动,本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概念。如果连起码的教育都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延续发展。而人类的延续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正因如此,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说的是教育对象不分类别,自然也包括不同年龄的人。从《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可以看出,他的学生有不少是成年人。他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反映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北齐的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主张人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答李翱书》 )。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关注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例如亚里斯多德就主张“儿童和需要教育的各种年龄的人都应受到训练”,最好使全城邦的公民都“受到同一的教育 ”

    【1】古代波斯的伊斯兰教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来完善自身,其教父要求教徒 “从生至死”不断地坚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上是关于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种种表述,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教育的重视,是教育领域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强调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又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又大都是就教育论教育。因此,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给予法国教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列宁是这样评价的:“整个19世纪,即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 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不久,在向国民议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公教育”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有关发展公教育的提案中还指出:“若认为教育仅仅是限定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活动,那绝对是社会的偏见”。在康特路赛提出的公教育的计划书中,强调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取知识的全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书”中主张发展继续教育,来扩充“成人教育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戛斯通·芭契拉等人提出了“终身学校”的思想,这一思想后在法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近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倡导发展“公教育”来发展终身教育,把发展终身教育视为“国家义务”,大大发展和推进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二、全新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致力于经济恢复和政治改革,并相应地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 “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科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反映现代生产与生活新特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国广为传播。 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阐明了将成人教育纳入整个人生教育范畴的必要性,倡导“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问题。1965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计划处处长、后任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该委员会讨论并肯定了他的提案。提案指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3】保罗·郎格朗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 “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在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70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当时的总干事勒内 ·马厄成立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世界教育形势和改革,并要求提供一份研究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以埃德加 ·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72年5月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该 “报告”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 “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 ”,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 ”,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 《学会生存》把保罗·郎格朗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主要表现在将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

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1970年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入门》和1974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都已被译成33种文字出版。这是关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两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4】。对推动整个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同古典终身教育思想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 1.现代终身教育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即政府的主动性)和高度自觉性(即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相统一的教育制度。因为“就整个社会而言,强迫人们去接受继续教育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成果的途径之一;就专业工作者个人而言,支持赞同这种强制性继续教育也就向社会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竞争力的关注。”

        【5】 2.现代终身教育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面广泛得多。现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而不是只限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各类教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传统学校承担教育任务。现代终身教育将教育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推向了极限。这是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大发展,是人类塑造自身、世界和未来的永无止境的大教育观。 3.现代终身教育所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所期望的是一个人在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安全地、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潜能。古典终身教育也有关于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是,古典终身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独立概念,也不可能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视野来审视“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而这恰恰是以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保持平衡为内在动机的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4.现代终身教育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直接与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相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不断使人力资源增值,加强对各级各类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因此,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期望通过教育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智能结构和技能素质,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保持优势,而在原始的、封闭的小农经济背景下的古典终身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能有明确的劳动力市场意识。 总之,与古典终身教育相比,现代终身教育“显然是一个丰富得多和涉及面广泛得多的概念。它是教育方法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和解释,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它是人类命运的全新观点和解释,它用为征服自我而进行不懈斗争的教育概念替代了那种使自己产生虚假安全感的教育概念。”“正是教育的这一概念,将会使人们能够在现代思想的实质精神方面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 三、生存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的技能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本来就是生存的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nextpage]

   【7】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教育活动一出现便成为人类社会生存斗争的基本手段之一。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教育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奴隶主阶级脱离生产专门办教育或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 “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和社会生活,绝大多数劳动者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只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权似乎与教育无缘;对剥削阶级来说,则根本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生存权问题,他们垄断教育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或将教育作为通向精神贵族的桥梁。教育权利不平等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生存的概念模糊起来了,或被淡化了,并因此无从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为此,《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

         【8】“学会生存”本是太普通的常识性命题,它的提出,是为了对以往的关于人的一次性教育的考虑方式作根本性改革,回复教育的本来面目。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核心是“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菲利斯·卡宁汉姆指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专业”。

         【9 】职业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就业前的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作准备的;就业后的教育是为了使从业人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要求,他们能够在某一特殊的职业领域里,能挣得维持或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工资。在美国,一些“特殊的课程设计是为雇员提供一部分技能和能维持生活的技术知识,或者实际上是扩充个人已经了解或有能力去验证的知识技能。”

         

【10】美国的教育重视“生存训练”和“生涯指导”,各大学都有生涯职业指导办公室,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发展道路,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 2.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在工业化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被技术的发展所淘汰,这对他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生产、工作的技能过时将会成为很普遍的事情,人们的生存权利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发展成人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战略性举措。 生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远在200年前,丹麦的一位神学教育家创建了丹麦民众普及学校,其任务是教育成年农民如何应付急剧变化的自然环境。丹麦的农民教育相当普及。在从穷乡僻壤向大城市的移民浪潮中,所有那些取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通过接受教育来学会对付新的经济问题、语言障碍,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 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据预测,我国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由 1990年的28.4∶43.6∶28转变为2010年的12.7∶51.3∶46,社会劳动者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将由1990年的60∶21.4∶18.6转变为2010年的40∶25∶35。这种变动的过程将使农村大约有1亿左右的劳动者从农业岗位转到二、三产业,城市有一部分劳动者从工业部门转到第三产业。上述城乡劳动者的岗位转移,既是对生存权利的挑战,又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应付挑战,把握机遇,必然要靠教育、靠培训。 3.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物质、精神、环境、人口控制与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必要的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保障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道理并非人人都理解。根据某工厂对年龄在 37—41岁,原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的214名男性职工的调查,结果受过各种成人教育的101人,同没有受过成人教育的113人相比,平均成品合格率高5%—7%,设备完好率高 13%—17%,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加技术革新的人多75%,而且完成生产定额普遍高:在技术程度复杂部门高12%—15%,在技术程度中等的部门高8%—10%,在技术程度比较简单的部门差别不大,但也大约高3%—5%,三者平均为 8.9%,估计实际价值大约年均350元,一年中 101人可以多创造价值 3.5万元。假如全国一亿职工有20%接受各种成人教育,扣除教育费用外,一年可多创造价值230亿元

第3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先秦时期;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王平,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研究员,湖南岳阳414000

[中图分类号]G7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104-04

先秦时期指秦始皇统一全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也就是一两千万年以前到公元前220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秦时期是社会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而言)的萌芽时期,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教学组织形式由口传身授、以师带徒逐步发展到私学。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墨翟重视生产劳动、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后世的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颇有影响。

一、远古时代原始的职业教育

远古时代指遥远的古代。我国的广大领土上,大约在一两千万年以前就有古猿活动,这是我们的祖先类人猿的前身。有文字可以考证的历史将近四千年,根据已经发掘的地下文物和遗址、考古材料和历史传说,可以对远古的部分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原始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成员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结成“集体劳动、集体所有”的生产关系,他们依靠集体而生产生活,也依靠集体而教养子女。原始社会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人群阶段、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一百多万年以前,古猿进化为猿人,这是我国领土上最原始的人群。原始人群的生产生活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他们需要教育后代怎样制造和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怎样团结互助进行集体的采集和狩猎,怎样与毒蛇猛兽及其他自然界威胁进行斗争,以保证集体的生活和安全,这便是当时口传身授的教育内容。

第二阶段,大约五万年前,猿人经过几十万年进化到古人,再发展到新人,开始形成母系氏族公社。首先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地区,这时的人们取得生活资料主要靠农业劳动,传说“神农氏教民稼穑”;除农业以外,饲养家畜和渔、猎、采集占一定地位,有“伏羲氏教人渔猎”的传说;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传说“有巢氏教人建房”,几百人或上千人组成“聚落”,中心有一个公共活动的大型房子,氏族酋长的选举、氏族会议、节日庆典、宗教活动等等都在大房子中进行,中心大房子的一切活动,在当时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第三阶段,大约五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地区和江淮流域的良渚文化地区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农业和畜牧业有了新发展:生产工具方面,创造了木耒,石器磨得更精细更锋利,开始使用铜器,轮制陶器和冶金技术是这个时期工艺技术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玉器、纺织、编织等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教育活动从萌芽状态进入有意识有目的的状态,历史、宗教、道德、礼仪、风俗、歌舞等都是当时的教育内容和任务。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军事训练也成为当时的教育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规范的职业概念,只是根据原始的社会分工,进行职业性教育,其特性是“三无”、“三有”。“三无”是:一无阶级性,人人平等地受教育;二无专门性,既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也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中分化出来,没有成为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三是无系统性,没有文字和书本,全靠临时的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歌谣、谚语、传说、故事、神话、图画、舞蹈、游戏、冠礼(成年时举行的入社仪式,《礼记・冠义》中写的“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都是当时的教育手段。“三有”是:一有原始性,受原始的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任务要求很低:二有社会性,教育是公众的事,密切结合氏族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三有普及性,凡氏族公社成员普遍接受平等的教育,不加筛选。

二、奴隶社会的职业教育和训练

在氏族社会的末期,贫富开始分化,氏族和部落领袖开始取得一些特权,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形成了奴隶制社会,产生了奴隶制国家,教育从此开始变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

《孟子》和其他文献关于学校的记载都从夏朝说起,到商朝有了较成熟的文字和笔、竹木简,甲骨文中多次出现“教”、“学”、“师”等字。古籍中称商朝的大学为“右学”或“瞽宗”,地方学校为“庠”、“序”,对奴隶主贵族进行礼乐教育,“明君臣之久”,“明长幼之序”。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为奴隶主贵族的子弟而设,大学又称“辟雍”,设专职教育官司,称师氏,有大师、小师两个级别,职责是教授音乐、射箭、道德、礼仪等。西周的乡学和商朝一样,有的地方称“庠”,有的地方称“序”,都是行饮酒礼和习射的教育机关,是教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场所。自由民子弟被排挤在校门之外。原始的职业性教育所具有的普及性和平等性,到了奴隶制社会就完全被阶级性所代替,一方面,奴隶主阶级利用学校教育使其子女能够以脑力劳动为职业,进而取得官职,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专门掌握文化、天文历法、建造等行业的官吏,实行官守学业,为官司之父兼而为师,传其所学;为官之子则就其父学,习其所业。那时的一切文化典籍深藏官府,世袭保管,因此,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便成为他们的家学,并通过官职世袭,代代相传。这种子就父学、子函父业的官职教育,是奴隶社会特殊的职业教育形式。

在那时,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是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游牧部落同农耕部落的分离,引起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改良,引起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是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出现,引起城乡分离、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分离。人类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的劳动分工,称为自然分工;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将劳动者相对稳定的固定在分工体系中的某种岗位上,称为社会分工。职业的本质就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分工,劳动不但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职业,劳动分工越细,职业也就越多。到奴隶社会,已经有了农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职业,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是,奴隶不能享受传承文化的职业教育,只能接受残酷奴化的职业训练,奴隶主阶级为了掠取物质财富,巩固统治地位,把职业训练作为他们达到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的手段。如西周宫廷设官职训奴,管理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的官员,兼有训练奴隶“穑树艺”等技能的职责;管理手工业作坊的官员,兼有训练奴隶纺织、编织、冶铜、铸币、制陶器、造车等技能的职责;管理工程的官员,兼有训练奴隶筑城、开沟、修路等技能的职责。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

期,常被人们合称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5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时期。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长期兼并的战争中,形成的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基本建立了封建制度。

奴隶社会末期,掌握在奴隶主手中的“官学”日趋没落,最终结束“学在官府”,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到战国时期,私学迅速发展,“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诸子所办的私学中。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直接联系的是墨家和农家(许行为代表),农家主张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这种朴素的农民思想,在封建社会只是昙花一现,确有影响的还是墨家。

墨家的代表墨子姓墨名翟,估计是公元前第5世纪的人。出身于手工业者,有一手精巧的车工艺和制造器械的技术,特别擅长于制造守城武器,工艺技术水平与当时声望极高、后世无不敬仰的工艺大师公输般(鲁班)齐名。他先习儒家学说,后来与之对立,独立成为墨家学派,立场接近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据传,他当过宋国的大夫(位于卿之下,士之上),游历过卫、齐、楚、越、魏五国。曾开办规模较大的私学,有弟子三百人,其中手工业出身的占大多数。著作流传至今的仅《墨子》一书,原有70多篇,后仅存53篇,其中除《经上》和《经下》出于墨翟亲笔外,其他篇章有的是他讲学时学生的笔记,有的是战国后期墨家所作。墨翟常把农民与手工业工人并称“农与工肆之人”,而他自己是由手工业者升到士之上的,因此,他的思想学说主要代表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利益,也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他的政治观点主要是“尚贤”和“兼爱”:“尚贤”是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无故富贵”,宣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主张“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兼爱”是“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兼爱上》),“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中》),“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墨翟的哲学理念中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因素,认为知识的来源有三种: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自身经历而得到的知识;闻知是别人传授而得到的知识;说知是经过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墨子・经上》)。

第4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学科教学是美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中学文科为母体的美育,其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以美促劳,以美乐群。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ol(ta}a)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各自为阵而忽略了五育的整体性。人是一个整体,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教育的整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体而言,德、智、体、美、劳课堂教学是相互融合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见图1 } o C21(r}2s)

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学校学科教学是美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sl(e}ss)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以中学文科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为母体的美育”,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具体的学科教育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美育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及个体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4)(1’}t)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sl(v}as)

审美能力是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心理特征,它包含着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思维力等要素,是一个各部分相互关联、渗透与融合的整体。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综合性的。

在学习《语文})(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一课时,通过以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范—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要求学生掌握赵州桥和卢沟桥各自的特点及与中国石拱桥特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了中国石拱桥特点诸如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延伸提问:“赵州桥美在何处?”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调动到“赵州桥的美”上,从而引起审美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和学生归纳总结其“美”在于:(1)赵州桥的圆弧拱形式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形式优美。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另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2)采用敝肩—设计巧妙。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两个弧形的小券,与实肩拱桥相比显得分外轻盈秀丽。这样桥体大约节省了180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佼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3)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在桥的主拱顶上、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各种图案。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刻工精细,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的石雕风貌。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隋唐艺术的精华。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二、有利于以美育德

美育对人的思想、意志、情感有重大影响,而思想、意志和情感都是品德的重要成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外表上的美有其内在的道德根源n。 (6](P1A1)0

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和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抗敌、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李鸿章等人避战求和、妥协退让,加之许多官兵临阵脱逃,导致了败局的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归纳这两方面的史实,如英勇抗敌的—左宝贵、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徐邦道等;临阵脱逃的—叶志超、赵怀业、龚照屿等。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类行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此,学生的情绪体验具有对立的两面:尊敬一轻蔑、热爱一憎恨等。对英勇抗敌的行为产生尊敬、热爱的情感,对临阵脱逃的行为产生轻蔑、憎恨的情感。英勇抗敌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行为肯定了人的真诚、勇敢、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这是真善美的形象和表现;而临阵脱逃反映了人的虚伪、怯懦、自卑、半途而废、冷漠等人格特征—这是假恶丑的形象和表现。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用美的事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主要通过潜移默化过程来实现,就如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受美育熏陶过的人,品德上潜移默化,也许自己都意识不到。但通过美育形成的道德品质,深刻而稳定,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评价、道德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三、有利于以美启智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研究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音乐思维和美术思维都是形象思维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重视。”川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很多能力是相通的。例如,美术家所需要的深刻细致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是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

学习高中《中国古代史》的《秦汉时期的文化》时,教材中有这样的表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请同学们看从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文物《弋射收获画像砖》a

在一块砖面上,分上下两个画面,其上描绘的是池边弋射,其下则是田间收获。(上部画面)池塘水中群鱼游动,莲蓬高高挺立水面;一群碎然惊觉的水禽有的急速游避,有的仓皇飞散。池畔两位猎人引弦搭箭,仰天而射。整个画面无论猎手或水中飞禽,都处于由静到动的瞬间变化中。(下部画面)五位农夫正在挥镰收割。其中左侧的一组三人弯腰割取稻穗;另一人则荷担提罐,看来好像是一位送水未归却被这丰收场面吸引得暂时立看片刻的农妇。右侧一组二人高高地举起镰刀砍割稻茎。两种对比强烈的动作幅度正好形成了画面明快的节奏。

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学生基本能说出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那么,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学生能联想到什么呢?(1)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地主阶级幻想死后继续享受像生前一样的富贵荣华,于是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工物力,把墓室布置得好像人间一般。这一风气的盛行,却为后代留下了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在内的无数艺术珍品。(2)射猎在原始时代是人们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汉代,却是有闲阶级带有练武性质并乐于从事的游乐活动。《弋射收获画像砖》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地主阶级穷奢极侈的剥削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封建经济的发展。(3)汉代豪强地主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脾千群,徙附万计。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自然也是地主豪强聚集的地方,因此,这里有大量画像砖发现也就不足为怪了。(4)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从无鬼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S)汉代刻印在石、砖上的形象所展现的那种大胆想象的浪漫境界和纵览古今的广阔视野,反映了统一王朝雄大恢宏的时代精神。

以上的联想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内容越多,越能说明学生想象力丰富。因此,美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力。

四、有利于以美健身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在古希腊,各城邦国家提出了强健体魄与完美心灵相结合的公民素质标准。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即断臂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是集神或英雄的精神、尊严与人的形象于一体的完美的典范作品。

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腆,面庞典雅,微微扭转的站姿使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米隆创造的一个出色的运动员形象。雕像静止中蕴积着强烈的运动引发,动态中又体现着和谐的平衡,男性发达强健的肌体在复杂的运动中展示得尽善尽美。整个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庄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选手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现代奥运会已不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体育竞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的响亮口号。现代体育在增强了竞技性的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其艺术性,因此,现代体育越来越具有观赏性,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美的信息。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展示了许多美:福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祥云火炬,金镶玉的奥运奖牌,等等。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引导学生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味北京奥运会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内涵。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以美健身”主要是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状态和活泼灵敏、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其身体发展。

五、有利于以美促劳

劳动创造了美,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陶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还让我们领会到创造性劳动的美:远古的人们把粘土加工做成坯子,再烧制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陶。在陶器发明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都是改变材料的形状(如制作石器只是改变石头的外形,使其出现刃口等),并没有改变材料的性质,陶器的出现以及后来瓷器的出现,都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和智慧。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China”不仅仅是瓷器的代名词,也是中国的代名词。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的“以美促劳”主要是让学生间接地分享人类的劳动成果从而获得内在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兴趣,培养其热爱生活和劳动的情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六、有利于以美乐群

孔子说“诗可以群”。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并加以理论阐述的是18世纪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认为审美可以给个人与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他说:“只有美才能使整个世界幸福,谁要是感受到美,他就会忘记自己的局限性。”他又说:“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于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共同的东西。"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如何和他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进行合作、交流。

第5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第6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2、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第7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 美德 传统 弘扬 教育

弘扬夏传统美德,确立德育核心地位是教育理念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标志着我国在教育思想上有一个大突破、大提高、大飞跃,展示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正在兴起。德育核心地位的确立,将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和选择高校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地关注学生理想信念、伦理规范、道德人格的思维方式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基础和着力点就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华夏传统美德。

一、传统美德的形成

传统道德规范的形成一般说来有两种途径:一是由伦理思想家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及统治阶级的意志从理论上概括出来的,它通常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者表述出来,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华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精髓。

首先,华夏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在同剥削阶级道德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奴隶社会,奴隶阶级虽然没有系统的道德理论表述,但它在奴隶的劳动和斗争实践中,以特有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着,始终与奴隶主阶级的道德针锋相对。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思想和规范。劳动人民在反剥削、反压迫斗争中提出的这些观念和主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前承后启,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美好风尚,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其次,中国传统美德是历代的思想家和统治阶层中贤明之士的理论概括和大力提倡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考察这部分道德思想和道德准则的形成,大体有三种情况:其一,在两种社会制度交替变革时期,那些代表新生产关系、新社会制度的思想家们提出的某些先进道德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曾起过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其二,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剥削阶级营垒中那些为革除时弊、力主变法图强的思想家们提出的某些先进道德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曾起过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其三,在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层中的文官武将,代表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力图维护正义、惩治腐败所提出的主张和表现的气节,并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代传诵的道德思想和品格,同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中国传统美德还包含中华民族在长期斗争中所锤炼起来的民族精神和在这种精神培育下所形成的高尚民族品格。

中华民族具有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易传》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古代,中国人民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仍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去拼搏,以其卓越无伦的智慧去创造。在近现代,更可谓人才云集,英雄辈出,正是他们谱下了一部保卫中华和振兴中华奋斗不息的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宽容、互助互爱的友好精神。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厚德、重和的优良传统,这对华夏民族的国民性格、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具有了团结一致的内聚力。

中华民族具有注重实际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意识形态方面,古代华夏民族的伦理观没有超出寻常日用之外的义务观和幸福观,而是在现实的道德践履中去追求和实现善的境界。在社会实践方面,也大多以为社会的伦理政治服务为己任,以论证天时阴阳之序作为哲学的主要内容,以此来维护政治上的持久和稳定。

中华民族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主义精神。从古到今,历代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实践在认识、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注重行,认为“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发明之变易者也”。今天,华夏民族在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这种实践主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维护民族尊严、独立、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精神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第四,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修养和积累中得以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古人主张人的美好道德的形成必须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刻苦修养,由点点滴滴积累起来。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所以从古到今,历来的教育家都十分看重关于美德的学习和修养。战国时有本叫《弟子职》的书,就是对入学儿童进行做人道理教育的教材。宋代的朱熹也写了《小学》,供青少年学习。古人在重学的同时,更注重行,要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提倡“积善成德”,把美好品德的养成与劳动联系在一起,这就不难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数千年而不衰的真谛所在了。

二、传统美德的弘扬

首先,弘扬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精神文明的结晶;而传统的伦理道德则是当时社会生活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现实道德关系的反映和概括。因此,作为既有的传统,不可生搬硬套,可以转换、更新,却不能割断、抛弃。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根。可以说,一个在道德上“无根”的民族,就意味着它在把握时代及社会发展时缺乏一个立足点和参照系。正如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其次,弘扬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施展巨大的威力。它日益唤醒了广大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个人独立自主地选择与创造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它能促进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的树立;另一方面,它又有诱发和刺激唯利是图、损人利己、金钱至上、尔虞我诈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市场行为,使二者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第三,弘扬传统美德,已成为当今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是理智的美德重于道德的美德。西方社会的秩序,主要是依靠法制和宗教来维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固然为西方造就了巨大的财富,然而并没有使西方社会在道德上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西方许多思想家和有识之士,他们一方面苦恼于“西方文化病”和“西方社会病”;另一方面惊讶于东亚工业的兴起所体现的东方文明和伦理思想的魅力,对中国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思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高扬中国的伦理思想和传统美德,批评个人主义、主观权利等西方传统观念,希望用中国文化和伦理思想之长来补救西方文化和伦理思想之短。因此,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应有充分的认识。

三、传统美德在大学中的教育

传统美德是一个覆盖社会道德生活各个方面的博大体系,它是高校对广大学生进行个人德性涵养的丰富养料。当今高等教育的传统美德教育,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施传统美德教育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上。一名没有民族责任感的学生,很难说能全心全意为祖国效力。在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一定要唤醒一代年轻人的这种责任感。教育过程中要务实,要贴进生活,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导向,在深层次上把握和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发展。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教育学生认清形势,明确奋斗目标。

二是放在思想情操方面的美德教育上。古人将思想情操方面的美德表述为一种正气和节操,也就是气节。孔子是气节的倡导者,他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精神极为欣赏。孟子则称气节为“浩然之气”,并注释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南宋的爱国诗人文天样,将孟子的“浩然之气”名之为“正气”,他的流传千古的《正气歌》,所表现的至死不屈、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足以震撼千古。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哲学就是叫人能够得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像《正气歌》所说的那种境界,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这应当成为当代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是注重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美德教育。在我国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所形成的美德,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仁爱主义”原则。尚仁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可以说是原始时代仁爱精神的代表。形成仁爱思想体系,是春秋时期由孔子完成的。后经孔门弟子、思盂学派、荀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大儒们的阐释发挥,吸收佛教、道教等“与人为善”的精神,沿化传承,以至数千年长流不绝,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救人急难、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尊老爱幼、惜老怜贫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二是实行“忠恕主义”的方法。一个人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和成全别人。凡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能够做的事情,一定要为他人尽一份力量。这便是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如果说“仁爱主义”的核心是“爱人”,那么,“忠恕主义”则是“爱人”的一种最佳方法。因此,在我们的传统美德教育中,必须有机地吸取这方面的精华部分。

四是强化个性品质方面的美德教育。在我国古代,人们除了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德,把智仁勇作为三达德外,还提出了许多德目。如孔子比较系统阐述的个性品德就有二十几种,其中包括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虚;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刚、毅、木、讷,即刚强、果决、质朴、谨慎。这些优秀的个性品质,大体上构成了我们华夏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温和、善良、守信、谦虚、谨慎、宽厚、质朴、礼让等最基本的传统美德内容,我们的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把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8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 道德教育;道德品质;体育;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807.0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38-05文献标志码: A

古希腊的历史文明印证:体育运动是运输美德的搬运工。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有没有单纯的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没有,德育总跟智育或者体育结合在一起。”《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工作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寓德于体”,即以体育德,融道德教育于体育之中,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思想古已有之,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学派,诸多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及体育家,都曾对道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进行过深刻地阐释,他们都认识到体育对人基本品质发展的独特价值。在此,从纵横2个维度对之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认识和把握体育的固有品质,弘扬古今中外“寓德于体”的教育思想,发挥体育对人基本品质培养的价值,从而提升体育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品位,以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目标。同时反思当前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并为体育教学中加强道德教育寻求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1国外不同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述评

1.1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古代埃及自由民众十分重视自己子弟的教育,不仅强调道德和智力的培养,也十分关心身体健康。婴儿开始学步时,父母便让小孩光着身体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尽情地活动、嬉戏。当埃及人进入少年儿童阶段,捉迷藏、骑人马、滚铁环、抽陀螺、球戏等各种符合他们年龄、性格特点的活动形式成为他们的体育内容。青年时期,剧烈的户外游戏、各种球类活动,特别是跑跳运动和拳击、摔跤,都能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人的身心得到满足。比赛培养了古埃及青年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的品德[1]。这些身体训练形式,使古埃及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古希腊提倡“智慧的人”(man of wisdom)与“行动的人”(man of action)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主张身心和谐发展,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称之为美德。雅典人在进行身体训练时,除了着眼于结合军事和发展力量之外,还注意动作的协调灵活、身体的健美匀称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并通过体育培养勇敢、顽强、果断、谦让等优良品质。苏格拉底指出:“体育和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且要终其一生,我并不认为不良好的体质本身有利于灵魂的修养,相反,美好的灵魂它本身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善体质。”古希腊一些思想家均从不同意义上阐述了道德与体育的关系,揭示了竞技运动的道德价值问题,提倡以勇敢、节制、智慧为美德的条目,以及以“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德性”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很早就意识到体育对于人基本品质展的价值,认为符合少年儿童年龄、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和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比赛,不仅可以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身体健康,而且可以从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他们主张身心和谐发展,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培养人勇敢、顽强、果断、谦让等美德,并阐述了体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1.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绝不是着重于一个人心灵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也不是注重到一个人身体的锻炼,教育的对象是整个的人;我们决不能将之一分为二……,我们必须同等地给予发展,就像一鞭指挥着双马一样。”其体育观是“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可见,当时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儿童的心智、道德、体力都获得健全的发展,在教育中强调“身心既美且善”的古希腊教育理想,并且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感受到痛苦、疲劳、挫折及忍受,借此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17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3个组成部分,并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他对身体与理智、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阐述,他把体育放在第一位,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健康的人,他提出了培养合乎17世纪英国社会需求的绅士标准,首先要身心平衡发展,跳舞、骑马、击剑等可以使人“优雅”和有“教养”。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的开篇写道:“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3]于是“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成了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启蒙运动最卓越代表人物之一的卢梭,是一个身心统一论者,他认为,人的身心要和谐发展,人的心灵发育与其体力的发育是成比例的,身心应当和谐是大自然的要求。“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2]。卢梭十分强调感觉经验,提倡身体运动、体操、竞技和比赛。他认为,身体与心灵是相互影响的,提倡在学校修建体育设施,推广游戏和身体竞技活动。他强调,这些活动能培养人的2种品质,即合作、竞争。他提出童年期是自我意识形成期,是理智睡眠期,要通过身体活动来发展外部感受,培养真正的勇气和自立心,课程内容以体育、游戏为主,以情感性、劳作性的学习为中心。由此看出,卢梭不仅提倡身心和谐统一发展,还推崇游戏、竞技比赛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品质,同时他也指出了童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勇敢、自立等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

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各种身体训练,包括手工劳动、体操、竞技和游戏都有重要作用,并声明体操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四肢、智慧和心灵处于相互统一的和谐整体之中”,他曾说“体育对身体的补益是巨大而又毋庸质疑的,并且体育带来的道德方面的补益同样是有价值的。如果体育训练得当,对于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十分有用,而且欢乐和健康是道德教育的2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他们中间助长一定的团体精神、兄弟般的情感——这是旁观者感到最为满意的。勤奋的习惯、坦诚的性格、个人勇气、吃苦耐劳等也是根据体育体系进行及早而持久锻炼的必然结果”[4]。可见,他的初等教育思想就在于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及它们的完全平衡和相互融通。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都主张人的身心要和谐发展,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的,指出童年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提倡课程内容以游戏、竞技比赛活动为主,以情感性、劳作性的学习为中心,以此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勇敢、自立、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等品质。

1.3近现代时期

在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茨的著作中记载,当时德国把体育当作维持健康的一种措施,体育运动在人体发展上的教育作用常常被忽视,当时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从卫生的角度来考虑饮食、衣着、空气、日光、散步等养生之道。他认为体育运动只以保养为目标是不充分的,更重要的是增强体力,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在此看出,体育教学的3大任务从18世纪后期就提出来了。德国学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福禄培尔被称作“幼儿教育之父”,他创立幼儿园,大力提倡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进行身体游戏活动,他指出竞技和游戏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运动天赋,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品格。他曾说“游戏是一种能形成非常强大的力量的心灵沐浴”“游戏是人类心灵发展的首要手段,是认识外在世界,从事物及事实中汇集原始经验与练习身心能力的首要任务”[4]。可见,在这些游戏中儿童的体力逐渐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其智力和道德品质也必然受到影响。正义感、节制、自我控制、忠诚、友爱和公正是他们的善良心灵和自由意志在参加这些集体游戏过程中的开花结果。

1827年,英国体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从意大利回国,任贵族子弟办的拉格比学校校长。他很重视游戏、身体运动对教育的作用,积极把各种竞技游戏引进学校,培养贵族子弟果断、勇敢的思想品德,以提高教育效果。19世纪50年代,《汤姆-布朗的学校生活》一书讲述了英国拉格比学校生活的故事,小说所展现出来的对竞技和体能的重视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这深深影响了大批教育家、神职人员和普通民众,使人民形成了一种体育观念,即竞技运动的竞争精神是德性生活的特征,这种观念在19世纪下叶的美国取得了广泛共识。1861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出版了《教育论》,书中强调,在体育领域要重视自然的游戏,反对训练主义的体操制度,反对人为的体操。在体育中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他大力提倡由人的自然本性所推动的游戏,使学生在自然游戏过程中获得持久的乐趣。他重视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认为人的独立性是“人的品质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人的学习尽量在独立的方式下进行,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锻炼人的坚毅和诚实的品质。

美国哲学家爱默森是将清教推向肌肉基督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研究英国教育和人民生活,发展了他的自立哲学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信念,这种思想在竞技和健身运动中具有核心地位。他认为人的道德力量和勇气是依赖于他的体能,他要完成伟大的使命需要异常强健的体魄,人生第一财富是健康。他强调,如果教育者的理论脱离了游戏活动就无法完成对儿童的教育,射箭、网球、射击、骑马等这些运动才是真正的教育者。参与竞技运动有利于人的道德品质发展,这种观点逐渐为清教哲学所接受,肌肉基督教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认为通过体能训练和竞技练习可以实现心理、道德和宗教的教育目的。

在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理论中,体育是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智育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实现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他明确提出,儿童的体育在于能够促进有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增强健康,进入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体育的任务则应有所改变和增加,即除了增进身体健康外,还必须增加充实智慧才能,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提高审美素养和丰富美感等多项内容。有规律的经常性锻炼不仅可使身体变得健美、运动协调,而且可以培养性格、锻炼意志。他还特别强调:“体育不可能仅局限于锻炼身体与增进健康,它涉及到培养道德尊严、建立纯洁与高尚的感情、确定道德与审美的准则及对周围世界作出评价与自我评价等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问题。”[5]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的教育家和体育家都重视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人的道德力量和勇气是依赖他的体能的。他们均推崇以自然的游戏、竞技活动来增进人的健康,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人的性格和锻炼人的意志,并进一步指出体育可以培养人的以下品质:果断、忠诚、正义感、节制、自主和自我控制等。

2国内不同时期“寓德于体”教育观点述评

2.1先秦时期

古代传说中有造棋教子的典故。《路史–后记十载》:“(丹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阋……帝悲之,为制奕其以闲其情。”其意为,尧的儿子丹朱,品德不好、为人倨傲、凶狠、嫉妒、残刻,兄弟之间互相争吵,纷争不休,尧心理非常焦急,就制作了围棋教育丹朱,希望用“棋道”来转变他的品性,使之改邪归正。守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礼、明之以智,这是围棋在教育上能做到的。

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说的是不离开生命根基的人活得长久,死后精神人格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6]。因此,要想真正的长寿,仅养护物质的生命之体是不够的,还必须内炼精神人格。在养生过程中,精神人格的形成与升华是伴随、渗透在养生的整个流程中的,自然生命之体与精神人格中的真善美是和谐统一的、不分离的。庄子道:“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所以要把形体锻炼与精神调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与阴同德,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与阳同波,就像九天之上,自强不息。可见,就养生境界而论,先秦道家养生则超越了自然生命的界域,延伸到了精神人格的范畴,使养生达到了新的境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继承了西周官学中的“六艺”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科目教授弟子,体现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相互融通、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遵“礼”的体育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仁”,道德标准是“礼”,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道德完善的“文武兼备”的“仁”人。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7]孔子尚文,但文必须之以礼,孔子尚勇,但“勇而无礼则乱”,不论“武”多么“勇”,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之“礼”,这其中的“武”则属于体育的范畴。同时,他重视扬“礼”的体育实践。他本人就是一位善射、御,“劲拓国门之关”的人。他认为,政治状况、道德品质是能否参加或参观射箭比赛的先决条件。行射、习御必须遵守“礼”,孔子的射技颇高,与他行射乃至观射者,必须是遵守礼仪的模范者,无礼和失礼者,不得与其行射。他认为行射不在争高下,而在于观道德,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8]“射”不只有“道”,而且有“礼”,有伦理,重要的不在射,而是以射扬礼。可见,孔子提倡体育在完善人的体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品格,体育是其承载德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他在培养学生理想人格中把“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作为重要标准,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认为“德”是“力行”的方向和要求。他在学生德行的培养中,首先从道德意志的最基本特点——坚韧不拔、艰苦朴素和勇敢顽强做起,他说:“勇,志之所以敢也”“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害之”。他重视通过射御来培养人的德行,强健人的体魄,他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他的这些思想是典型的育德于体,以体育德、载德,德、智、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思想。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他很重视快乐体育,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他进一步指出:“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9]可见,高格调的娱乐及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对移风易俗,净化社会环境,追求真善美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古代体育以道德为重心,以修身养性、健康长寿为理念,在身心2方面的发展目标上更注重精神成效,是作为一种践行道德法规的重要载体。将养生作为培养心性的工具和手段,重视以射、御来强健人的体魄、调节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德行、宣扬遵礼的思想,较好地反映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观。

2.2唐宋和明清时期

在唐代,盛行一种体育活动——木射,即以木代侯,以球为箭,用球击射木侯。据《郡斋读书志》记载,木射“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木射场地上一端设立15个笋形平底木柱,每个木柱有一个用朱笔或墨笔写的字,用朱笔写的字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共10个字,用墨笔写的字有傲、慢、吝、贪、滥,5个字。在场地的另一端,参与者用木球抛向木柱,击中红字木柱为胜,而击中黑字木柱为败。在木射运动中,对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明显的对比,并鼓励人们接受文明礼仪和价值观。古代的体育活动注重礼仪,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体育是作为一种践行道德法规的重要载体。在13世纪的《蹴鞠图谱》中论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其中指出,“要和气、信实、忠诚、温良、尊重、谦让、礼法,禁戒多言、、争斗……”因此,儒家仁爱思想中包含的宽厚、容忍、人道、谦虚、忠诚等内涵在古代武术和养生道德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体育比赛中,重点不是鼓励取胜,而是比较谁更符合伦理规范,胜负无足轻重,但提倡“君子之争”,以和为贵,体育更体现出一种娱乐性、礼仪性、伦理性的价值。

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他要求学生“文武相济”,全面发展,他对体育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不仅看到了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且看到了体育蕴含的德育和智育功能,概括成4句话,即“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神智”。关于体育的德育功能,他曾说:“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习礼则周旋跪拜,习乐则文舞、武舞,习御则挽疆、把辔,活血脉,壮筋骨”“以礼、乐、兵、农,心意身世,一致加功,是为正学”。在招收学生时,他就提出了要求,即“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10]。其中是体育的“射”“御”“兵”作为必修课之一,被明确地提出。他最爱说的话是“身心一齐竦起”“人己事物一致”“身心道艺致加功”。以习礼论,有俯仰升降进退之节,所以劳动身体,习行时必严恭寅畏,所以振竦精神,讲求节文度数,所以增长智慧。每日如此做去,则身心2方面之锻炼,常平均用力而无间断。颜元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坚持德育、智育、体育三位合一的原则,力主“身、心、道、艺一致加功”,以培养担荷圣道、经世致用、匡时救世的人才,德才兼备是颜元对其理想人格的总体要求。颜元是一位全面教育思想的早期尝试者,他明确提出了体育具有德育和智育的功能。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木射、蹴鞠和武术活动中充分体现着仁爱的思想:宽厚、容忍、人道、谦虚、忠诚。教育家颜元对体育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认识到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且看到了体育蕴含的德育和智育功能,提出将体育的“射”“御”“兵”作为学校必修课程,坚持德育、智育、体育三位合一。

2.4近现代时期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将体育置于首位。关于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他坚持体育的基础地位:“凡道德以修已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于国家亦然。一切道德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曾说:“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的确,体育给人的道德观念带来了不可言说的影响,但如果情况变成了“空言体育而不言道德”,那么,在我们的社会价值中占据越来越大比重的运动和体育,将会变得让人嗤之以鼻。1917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在《新青年》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体育之效,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顾徒道德之何寓乎?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11]深刻地阐述了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身体和德育应是互动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他提倡“身心并完”的体育发展观,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寓德于体,此乃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至理。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不仅意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有通过体育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想法。在发展体育运动中,他特别重视体育道德的培养,把体育看作是铸造公民优良素质的途径之一。他主张“德体并进”和“体与育并重”,曾说:“运动之所争也,胜负而已,苟一战而负,人格上固尤在已,若人格一有所损伤,则虽胜又岂值得若许代价哉?”这充分体现出在他的体育指导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是“以德为本”的育人精神。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把体育看成是学生“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他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团队组织意识、合作品质和竞争精神。体育“重在团队道德的培养”,竞赛的意义在于“练习团队的合作守法的习惯”。著名体育家马约翰认为,体育具有培养道德和性格的价值,体育能够带来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他在专论《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和最好工具,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他曾说:“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在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教学生培养一种‘干、干、干!’的精神,负责任,帮助别人。我一直跟新生讲Sportsmanship。”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都注重体育的基础地位,提倡德体并进,将体育作为完善人格、培养公德的最好方法。他们认识到体育可以培养团队组织意识、合作品质和竞争精神,并将体育与强国强种、爱国联系在一起,认为寓德于体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

3中外“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古今中外“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对现代体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以古喻今”“洋为中用”,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以指导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实践。

3.1以体育德:重塑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目的

体育教学具有身体练习和开放的体育空间特征,体现出竞争性、实践性、直观性、社会性和突发性等特性,这为学生的德性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内外教育自古以来重视在体育中培养人良好的德性品质,如勇敢、顽强、进取、忍耐、竞争、合作、公正、公平、自立、尊重及责任等。体育课程借其丰厚的德性内涵,成为学生德性生成的重要源泉,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和实现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价值和魅力。并且,古今中外都不乏“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在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其中包括体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但是,曾经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一大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本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被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虽然道德教育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它们能够承载“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共融之处,也存在不同之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实施当中,由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都有各自侧重的发展领域和重点,难以承载道德教育的任务,从而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相对弱化。笔者认为,不妨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合二为一,另设一个“思想品德”的目标。或者,将三者区分开来,将道德教育的任务具体纳入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中去。

3.2德体融合:明晰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原则

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思想和体育教育实践表明,体育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内在于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德行意蕴,德育的特点、目标和形式,都决定了体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性。体育之于道德教育,不是在体育活动中体现道德教育,也不是在体育教育中挖掘道德教育,而是在体育教育中,只要我们遵循着体育的内在属性、贯彻着体育的基本原则、体现着体育的核心精神,就必然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引申出承受运动负荷和运动技能2个表现形式。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独特性,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其间的道德教育不能游离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法而独立进行,而必须与体育实践有机地结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要合理设定和明确表述,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出层次性与差异性,目标的实施要遵循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体育的竞争精神是德性生活的特征,体育的最大魅力在于永恒的竞争,在于有规则的、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学生在奋力拼搏和积极进取中,恪守体育的规则,追求体育的价值,锤炼拼搏、进取、公正、自律和节制的个性品质。体育的另一种魅力在于不停地追求与超越,学生从中激发自己的运动潜能,挑战自身的生理极限,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以追求人的健美、完善、聪慧、愉悦,进而追求人类社会的友谊、和平、公正、进步。

3.3守一望多:精心选择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内容

从古至今,国内外众多学者阐述了道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都明确指出体育对人基本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因为道德教育是德育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特别是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均从不同意义上阐述了道德与体育的关系,阐释了竞技运动的道德价值,以勇敢、节制、正义、忠诚、果断、智慧为美德和道德教育观,以及以“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德性”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其德育工作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有时过于突出政治性、时代性,道德教育有所缺失。虽然,道德教育的有些内容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关系十分密切,但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其他德育部分所不能替代的,道德教育是每个时代所必须进行的。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概念泛化、德育实践舍本逐末的现象,我们应该坚持“守一而望多”的主张[12]。所谓“守一”,即体育蕴含着基本道德教育的价值,最适合基本道德教育,虽然体育教学中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谓“望多”,即体育教学中的基本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望多”,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本身。

3.4寓德于乐:创新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方式

国内外专家认为,欢乐和健康是道德教育的2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提倡让学生在自然的游戏当中获得持久的乐趣;因为自然的游戏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运动天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善良心灵和自由意志,还有助于他们尽享其间的健康、乐趣和欢娱。被称作“幼儿教育之父”的福禄培尔说过,“游戏是一种能形成非常强大力量的心灵沐浴”。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曾说:“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游戏多为集体活动,由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几个部分构成,其间环境变化多端、角色扮演多样、信息交流畅通,是培养学生基本品质的天然的道德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改变过去以单纯说教为主的道德教育灌输模式,精心创设体育游戏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下,他们会无意识地表露出自己的自然本能和特性,此刻的情感流露最真实、最充分,最洒脱、最自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和自觉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道德问题,都容易显露出来。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从学生的语言、态度和行动中发现问题,并抓住不同的时机和情景进行教育,帮助学生矫正不良习惯,摆脱自我中心倾向,以促进学生健康品格的养成,增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其成效比其他方式更直观、更迅速、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颜绍泸.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32-34.

[2]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0-153.

[3]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

[4]田本娜.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6-238.

[5]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黄之瑞,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7.

[6]于晓东.道家体育、教学传统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7(2):67-68.

[7]司马迁.四部备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23.

[8]孔子.论语·八佾[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9]王先谦.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8:34-36.

[10]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29.

第9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42-01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悟热情,则不但能体会到古诗文美妙精辟的语言魅力,更能领悟到其中蕴涵深邃哲理和深沉的情感,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带给我们的荣耀和自豪。更好地实现文道统一,以及新课标理念下的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所以,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使“文”与“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四)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诚信善良、尊老爱幼的亲情、友情加深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珍爱生活,珍惜感情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