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古代人物故事精选(九篇)

古代人物故事

第1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让每天的每一件事都庄严地开始,用心地完成,再彻底地完成。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与普通的娱乐方式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心是充实的,而这段时间从来没有感到浪费。那么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一在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书,名叫《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爸爸对我说:"这是一本中国孩子必读的书,也是一本很棒的书。"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我熟悉的大禹治水讲到了东周列国,从秦统一天下讲到了繁华的大唐盛世,从靖康之耻讲到了郑和下西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到了武昌起义……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从小喜欢写字,连走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书法家,写出了代表中华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兰亭集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文学,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特别是作词方面,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好词,这两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才华的人,书中我最崇敬的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千古流芳,爸爸说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认识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华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二提起他的名字,想到的永远是镌刻在背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他一心想重振大宋收复失地,怎想得皇帝昏庸,大臣奸诈,弄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亭下。他就是宋末少有的忠义将军——岳飞。

绍兴六年,岳飞率大军从襄阳北上,锐不可当,大军所到之处尽为所收,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黄龙府之势。怎奈何高宗一心议和,十二道金牌召回了他。他当时挥毫写下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中表现了他满腔爱国之情,收复失地、洗靖康之耻的决心,然而其中又夹杂他的深深的无耐。皇帝之旨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只得返回南宋首都临安。

这时的他十分失落地带着军队往回走,他要快马加鞭,想尽快问问高宗为什么要有这样安排?谁曾想这竟会是他最后一次出征。

回到都城,高宗并没给他举行庆功大会,反倒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大牢。原来是奴臣秦桧作怪,向高宗进献馋言,作文wWw.ZuoWenwang.Net/昏庸的高宗将不明实情的将岳飞投入了大牢。秦桧来让他“招供”。谁都知道他哪里有半点罪名,更不用提什么招供不招供的。最后秦桧急了眼给他动了极刑。因为,秦桧早已与金国串通好,等灭了宋就会有高官厚禄等着他呢!为了这个,秦桧给岳飞动了那我们难以想象的刑罚,希望能从岳飞口中套出些他想要的东西。这样他就可以装成一个好人似的,向世人说:“看我没有冤枉他吧!”

可岳飞呢?虽深受极刑却豪气仍在,宁死不屈!他唯一的不舍就是他的家人和大宋江山!可生不逢时,他再也无法完成那“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梦想了。这一年他仅38岁,死于**亭。

岳飞早已静静地长眠于地下,可是英雄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时隔千余载,我们仍怀念着他,记挂着他。至今我们还能够从那气壮山河的《满江红》里体会到他那宋朝抗金名将的英姿,唱着它,听着它,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踏破贺兰山缺,精忠报国的岳飞……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三岳飞是个家喻户晓的忠臣形象,大家深信岳飞忠孝两全,但这只是在人民大众朴素的心灵中诞生的,这个演绎出的岳飞形象,往往是人民大众对一个传统美德的丰富解读。

历史上的岳飞是有部分如今的“岳飞形象”的特征的。岳飞是个陷入皇权争端旋涡的将领,卷入**的他被秦桧和赵构合伙陷害,遭受“莫须有”的飞来横祸。

流传到现代的岳飞形象是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是一个承载着忠孝民族精神的形象。岳飞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符合我们民族心中对良知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岳飞显得完美、值得崇敬。

新世纪的社会需要“岳飞”,需要他的形象、他的精神。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老人在家死去多天,直到尸体发臭被邻居发觉,而老人的子女一无所知……这些子女们是否连抽出一会功夫打个电话问候老人的时间都没有?一次通话耗费不了多少时间、精力,但他们却吝于付出这么一丝一毫。如果能具有岳飞的孝,这样的悲剧是否将不会发生,而为人子女的,是否又能让天下的父母收获慰藉?答案大概是肯定的吧。因此,除法规保障之外,传承“岳飞”的孝,也许有些老人会得到发自内心的赡养照料,“空巢老人”悄然死去的话题或许将不再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和舆论的焦点,更不会成为心中的痛点。

孝的升华便是“忠”,顺母意就得“精忠报国”,传承岳飞的忠也更不可少。一个人若忠于国家,战争时间,就不会苟且偷生,和平时期,将致力于创新发展,为强国富民,殚精竭虑;一个人若忠于家庭,就不会三心二意,妻离子散;一个人若忠于道德,社会矛盾纠纷就会减少许多,更不大可能发展成为恶性案件;一个人若忠于法规,有的官员大概就不会以权谋私,而悬崖勒马,社会刑事案件也会大大减少。

岳飞的忠需要践行,忠于国忠于民;岳飞的孝需要发扬,毕竟两代人的交界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忠孝始终是时代经久不衰的议论话题,感动中国评选人物中每年都不乏有那些或忠或孝的楷模。

做一个“岳飞”,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这需要我们践行于生活,落实于行动。

传承岳飞的精神,做一个忠孝的人,就是在今天还是应该的。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四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时,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赵云!”

自古以来,赵云就以一个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人物出现。

作为一个“三国迷”,就不能不了解你喜欢的人物。下面我简要地把赵云的生平说一下。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寿七十二岁,身高八尺余(约合180厘米)。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在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时期登场,刚登场就显示了一下威风,不但救了公孙瓒一命,还跟袁绍手下大将文丑打了个平手,一下就灭了袁绍的威风。第二天,赵云打得袁绍溃不成军,甚至把田丰这个“刚而犯上”的刚烈谋士打慌了,幸好袁绍要死拼下去,才好歹把赵云杀回去了。可是没过几天,赵云又觉得公孙瓒“亦袁绍等辈”,找了个借口回家了,然后投奔了刘备。

从这打住算,赵云已经换了两次“老板”,头一次是袁绍换成了公孙瓒,然后又由公孙瓒换成了刘备。当时刘备跟曹操完全唱反调,一个一贫如洗,一个殷实富裕;一个人才凋零,一个人才济济;一个一无所有,一个土地万里。结果刘备被赶得乱跑,后来总算请来了诸葛亮,没想到还是被赶着跑。

当阳之役也就是长板坡之战可让赵云出尽了风头。一个人救了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不说,还杀了曹营名将五十多名,灭了曹军的锐气。当刘备打刘璋的时候,赵云又把刘禅从孙夫人手里抢了回来。灭刘璋也有赵云的功劳,可他却只得了一个翊军将军的官职。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因为马谡的失误而不得不撤退,又是赵云保护好了物资,理应封一个元帅才对。可是诸葛亮只说了几句好话而已,但赵云也没计较。

赵云最后还是被诸葛亮累死了,从这点不能不为赵云惋惜,也不能不为诸葛亮的笨而遗憾。有一首诗是赵云一生的评价,它是这么写的':“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五《三国演义》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有武艺高但又自负傲慢的关云长,绝顶聪明似乎无所不能诸葛孔明,阴险狡诈却又狡猾的董卓,志向远大而又知人善任的孙仲谋等。我但最是谁?。我但最是谁?当然是忠厚憨实得关云长了。

关羽为什么使我着迷,当然是关羽玉树临风,英俊萧晒,重情重义,勇敢坚强的关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羽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两颗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嵌在扁长的脸颊上,一个柳叶似的眉毛,贴在眼睛上面,耳朵赤红赤红的,他的双臂挥舞宝剑,真有绅士的感觉,而且一生气脸就会赤红赤红的,你一定听入迷了吧,那就听我继续讲下去。

关羽很勇敢,我相信你也提过一个故事吧;关于在战场是为了救一个伙伴自己中了一根毒箭,毒气逼人所以他去请华佗来治疗。华佗说:“需要把肉割掉,把骨头刮一刮”,于是他又说:“会很疼的”。关羽说却说:“我不怕!”说着,他伸左手出,又叫人找了一个棋盘,叫军师同他一起下棋,棋刚开始,华佗的刮骨疗伤也开始了。关羽一边下着棋一边忍受着莫大的痛苦,有时还会流出汗来,眉毛就会皱起来让让人忍不惨睹呀!

我在现实生活中也尝试着学习关羽的是。

在有一个晚上我的爸爸妈妈都去浇水,就留我和姐姐在家。我们在看鬼电视(因为姐姐不怕鬼,她的胆子十分大.)看到恐怖的画面时,我害怕的大叫起来,这个恐怖的画面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忘不了,我又在自我安慰;“不用怕关羽在保护我呢!”这时,脑海中的鬼仿佛在和关羽打斗,最后关羽打赢了!鬼在脑海中魂飞魄散了我虽然以经不害怕了可是那恐怖的会成为现实,所以,等看完了鬼电视,我该去趟卫生间了,我总觉得卫生间和鬼电视里的画面仿佛一样,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但是关羽仿佛又来了,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仿佛关羽计提着一盏灯,向我走来,对我说:“别怕,有我在,我陪着你!”我就不害怕了。睡觉的时候,仿佛关羽在床上陪着我,同我一起睡觉。

第2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寓言史;《淮南子》;寓言特色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文化典籍中,保存着大量的寓言故事。中国是世界三大寓言发源地之一,诞生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寓言便是这汤汤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它们像一颗颗珍珠,散见在各代文史著作中,而寓言故事中深隽的哲理和宝贵的经验,如同薄荷草散发出的淡淡清恬,绵延千年,意蕴无穷。世易时移,这些古老的寓言代代相传,给予人们新的启迪历久弥新。

一、对前代寓言的继承

我国早期的文论,推崇文章表达“委婉含蓄”,而这也适应了先秦大变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表达需求,在此条件下,先秦寓言应运而生。相对于平铺直叙的生硬表达,先秦诸子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提高游说的安全性,他们选择了形式更为活泼有趣的寓言故事作为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说的论辩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保险性,这便使寓言由偶一为之发展到自觉的大量运用,因此形成了中国寓言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先秦寓言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世界寓言史上都是罕见的,而这也为以后各代寓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紧随其后的两汉寓言。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将诸多典籍付诸一炬,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巨大的雾霾始终笼罩着文化园地,文人的文学创作在现实的压抑下很难有所创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一去不复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寓言的发展,因此两汉时代的理论著作多沿袭先秦,很少有独创性。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两汉寓言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多沿袭先秦的寓言,尤其在题材方面,如汉代的寓言专著《说苑》《新序》在题材和体制上都沿袭先秦的《韩非子》和《吕氏春秋》,《淮南子》寓言是两汉寓言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作品尤为明显地体现出两汉寓言的特点。

1、对《庄子》寓言风格的借鉴

在先秦寓言中,成就较为突出的有《韩非》和《庄子》,以《韩非子》寓言为代表的一类寓言故事将思想和理论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锋展现了活现的世态,其作品尖锐的批判性和战斗性,表现出现实主义风格;而以《庄子》寓言为代表的,则多通过夸张怪诞的手法,奇幻迷离的境界和恣肆的文风来阐释哲理思想,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庄子特别擅长借用另外的故事来说理,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寓言中,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主人公多为下层人物,寓言中大量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词汇富丽,具有恣肆的浪漫主义风格。《淮南子》寓言站在现实的土壤中,但是和大多数两汉的文学一样,失去高度的战斗性,而在部分程度上继承了《庄子》寓言这种夸张、宏大、广泛又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

2、对《韩非》寓言的继承

在对《庄子》寓言借鉴的基础上,《淮南子》寓言的作者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淮南子》对韩非子现实主义和庄子浪漫主义取舍采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朴素的浪漫主义手法。无论是治国用兵还是修身处世,《淮南子》寓言立足现实,但弱化韩非子寓言尖锐的战斗性和批判性,较多的采用了庄子浪漫主义的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美好愿望,同时又不乏寓言所必需的深刻性、反思性;但不同于庄子的细节描写和无人物塑造,作者浪漫主义的写法仍以现实为基础的,以国家、民生为中心,围绕多个主题,组织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二、寓言故事的整体特色

1、巧妙的表现形式

《淮南子》寓言从前代古籍中汲取吸收了大量故事,全书以历史寓言和民间寓言故事为主,有少量的神话寓言故事,其大多出自先秦典籍,有直接引用故事,然后赋予明确的说理论证寓意,使之为作者所用;有的稍加改动,使之更符合论述说理的主题思想。如出自《吕氏春秋》的故事,城濮之战中晋文公用咎犯之谋而先赏雍季,《淮南子》对原文措辞稍加改动,对“或无功而先赏,或有功而后赏”的思想进行了恰当的正反论证,传达出深隽的哲理意义,便有了“先赏雍季”的故事。

同样是寓言篇,作选择材料也不尽相同,在哲理思想深奥,寓意不易领悟的《道应》中,作者首先讲故事,或是人物对话、或是记叙简单情节,最后再引用老子名言来对寓言故事进行概括总结;而在思想哲理相对浅显,易于理解的《人间》中,作者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用寓言论证,或正面描述,或反面烘托,有的则正反结合,来证明哲理。深奥难懂的先演绎后归纳,浅显易懂的先归纳后演绎,张弛有度。由此可见,作者在寓言的设置方面的精巧用心。

2、丰富的题材来源

除了巧妙恰切的形式,《淮南子》寓言的题材来源也较广泛。相对于外国寓言多采用民间动物故事,中国古代寓言的题材来源则要广泛的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丰富悠久的历史故事都是寓言发展成长的沃土。此外中国古代寓言还广泛的借鉴其它题材,如神话传说、鬼怪故事、笑话等来充实作品,如《韩非子》寓言中大量改编援引历史故事,成为传颂不衰的历史寓言。《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和斥燕”,则来自志怪的民间故事集《齐谐》。

《淮南子》寓言正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寓言,尤其是先秦寓言的这一特色,同西方以动物寓言为主的素材不同,其寓言多以人物为主,以历史故事作为素材。《淮南子》全书140余则寓言,仅有“狡狐搏雉”(《人间》)等为数不多的是动物寓言,其余寓言都是人物故事。如“女娲补天”(《览冥》)、“黄龙负舟”(《精神训)等一类的神话寓言中,故事的主角都是人物。作者往往一两笔,就画龙点睛的刻画出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的描绘人物的鲜明形象,凸显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极大地增强了寓言的深刻性和论辩性。

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故事都是《淮南子》寓言的题材来源,如沿袭了《韩非子》寓言群“说林”之名的《说林》,以及与之类似的《说山》中,部分寓言既没有情节,也没有人物,但是依然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淮南子・说山》中“一目之网”的寓言简明的告诫读者,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发挥作用,脱离整体的局部是没有意义的。诸如此类,作者巧妙地采取各类不同的独特形象,运用生动的笔触,用妙趣的故事来间接地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去掌握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深入思索、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进。

中国古代寓言是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还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题材来源,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寓言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语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大量的成语、格言是出自古代寓言,“化干戈为玉帛”、“塞翁失马”等成语格言,精警凝练、含义深远,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古代汉语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康德.淮南子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陈静.淮南子译注[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86.

[5]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第3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一、要保留传统古彩的基本技法和独特风格。古彩艺术风格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图案构图,民俗元素,玻璃质感、硬朗笔触、五色艳烈、鲜亮透澈的特征,呈现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中华民俗风格。古彩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它的表现技法极具这种独特的风格。

1、古彩装饰的“古韵”性。古彩既有原创的图案精华,又吸收了民间版画,剪纸,年画的创作元素,并吸收了中国国画人文思想,所以它非常有明显的装饰性。概括其基本特点是:图案构思,布局满工;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基本五色,分块平铺,搭配协调;用笔刚直,简洁有序;局部描绘精细,红矾渲染深浅有层次。这些工艺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古彩艺术装饰的独特风格基本不变的要求。

2、古彩绘制的细腻性。古彩艺术很讲究工艺方法和材料的使用。在烧制好的素瓷白胎上,以生料(黑色)或矾红勾线,某些局部再用矾红洗染分出深浅层次,如人物的脸部;其它颜色(红、绿、黄、蓝、紫、孔雀绿等)呈透明色彩,根据图案需要巧妙搭配,平铺填绘,经窑炉烧烤,形成精美华丽的古彩瓷。在绘制古彩瓷时必须保持这种工艺的基本要求。

3、古彩用笔的刚劲性。古彩艺术主要以线条构图,讲究线条美。在用笔上,强调用笔功力。绘画时,先设计好图案稿,再将图稿线条拍在白瓷胎上,然后用料笔勾画线条。勾线用的笔,必须用“料半”笔,有“笔头尖细、笔肚饱满、笔毛整齐、富有韧性”的性能,用笔时要求:看清笔意,注神于腕,落笔刚直,一气呵成。据说古彩前辈段茂发,用笔拉线条,一笔画一尺长,并做到粗细均匀,饱满圆润,可见功力所在。

4、古彩画意的民俗性。古彩艺术的另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民俗性。它的题材意寓着中国民间的故事和民间的风俗,充满着活生生的民俗风情。如明代洪武时期的《釉上红彩龙纹盘》,龙是古代民间的吉祥物,神的化身,以此作为图案主体,红线勾画,极为美丽。清康熙时期的《五彩水浒人物故事圆盘》,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以古彩图案的形式,表现宋代人物风情。民国时期《西厢记五彩直筒瓶》,以民间故事的情节,描写纯洁的爱情。这些代表之作都反映了中国民间人们生活的事物和故事,充满着纯朴的民俗气息,极具东方艺术的色彩。

以上这些特点,是我们在继承古彩艺术创作中必须把握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古彩艺术的风格。

二、古彩瓷画中的“创新”,就是表现题材上不能故步自封,墨守陈规,使之失去陶瓷古彩艺术的灵魂;反之,而需要我们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前题下,古为今用,积极创新,不断地把陶瓷古彩艺术发扬光大。

画面内容的创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可以将它提炼,用古彩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古彩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陶瓷美术家段茂发,传承古彩,引为今用,创作了《红日松梅石竹图》,以景寓意,反映坚强、向上的性格和崇尚新生活的情感,是一件继承传统风格,又融创新理念的珍品。陶瓷学院教授施于人,引主席诗词《蝶恋花》为意,创作了《蝶恋花》五彩盘,画面构图丰满,繁而有序,色彩华丽,极具五彩特征。可见,在传承古彩艺术的前题下,创作更多更好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古彩作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4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1.古代岩画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岩画作为一种较早的艺术形式,已经反映出原始人类的艺术思维和智慧,是人类早期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我国的岩画主要分布在牡丹江地区、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等地,画面内容丰富、古朴、自然,多以粗犷的线条和大的块面为主,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原始人类的生活特点。

2.帛画

“帛”即丝织品的总称,帛画指用工笔手法绘制于丝织品的绘画作品。帛画在西汉时期被称为“非衣”,即非穿着的衣服,这种“非衣”在西汉墓葬中主要是为死者“招魂”和“安魂”使用的。出土的帛画绘制精美,构图严谨,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价值。

3.壁画

壁画的形式和种类繁多,在我国也有着相当长的发展历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壁画形式。我国古代的壁画多出现在墓穴、洞窟和建筑上,建筑壁画多表现为寺观壁画,但由于年代久远,多数寺庙和建筑被毁,导致寺观壁画几乎很少能被完整保存下来。相对而言,由于墓穴和洞窟深居于地下和洞穴中,所以大量的墓穴和洞窟壁画能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艺术

1.画面构图

中国传统绘画是凝聚了古人智慧的艺术结晶,在画面构图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平铺直叙的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以原始岩画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原始岩画年代久远,受到当时人类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影响,原始岩画多具有表象性特征,简单的线条和粗壮的块面组成整个画面,画面中的形象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三四个或更多的形象形成一组,或是人物组合,或是动物组合,有些组合缺少逻辑性或关联性,更没有透视或比例的关系,有些形象甚至没有合理的方向性,这是由当时的文化和社会水平决定的。因此,岩画的构图通常是将所有形象平铺于画面,直接叙述人物舞蹈或狩猎的场景。

(2)自上而下的构图方式

古代绘画的主题内容多是表现纪实画面和人物故事,所以很多绘画作品采用简单明了的自上而下的构图方式。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由于这种帛画的功能是为墓主人“安魂”使用的,画面内容主要描述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场景,所以自上而下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场景。

(3)散点式构图方式

古代绘画多展现气势恢宏的大场景,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券顶壁画,由于券顶是一个较大的弧面,画面中的人物会因为弧面而造成透视产生的变形,所以将整个画面分割成了较小的菱形,将不同的画面画在菱形里面,形成散点式构图,由于菱形画面小,所以造成的透视变形效果不明显。

2.题材内容

(1)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

原始人类的生活以农业和狩猎为主,所以原始岩画的题材主要反映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如沧源岩画《村落凯旋图》,画面上有原始房屋和村落,描述的是人们拿着工具赶着牲畜回到村落的场景,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情境。除此之外,舞蹈场景也经常出现在原始岩画中,而且有一些类似于图腾的怪异图案。

(2)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

在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带来了装饰艺术的繁荣,如敦煌莫高窟壁画,正是统治阶级推崇佛教文化的产物。莫高窟有很多反映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壁画,主要包括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佛传故事主要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流传在民间的佛教传说。本生故事主要宣扬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生事迹,最为有名的是关于九色鹿的传说,虽然故事与佛教有关,但也带有浓厚的民间特色,一直流传至今。因缘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及其佛门弟子普度众生的事迹,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耐人寻味。

(3)纪实画面

汉代兴厚葬,很多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帛画,帛画作为镇阴宅、“安魂”使用的工具,多数绘有墓主人升天或祭祀的大规模场景和画面。最为有名的是1972年至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T字形的构图有效地把整个画面分割成了天国、人间和地府三大部分,从上至下,构图流畅自然。整幅画面最中间部分为墓主人缓缓升天的场景,上半部分的画面描述了天国的场景,而下半部分则描述了阴间祭祀的场面。整幅画面色彩和谐统一,情景生动形象,极具装饰性特点。

第5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大国,也很重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刑法保护。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四节专设“妨害文物管理罪”一节,设置了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过失损毁文物罪,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倒卖文物罪,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等8个文物犯罪的罪名以及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等2个档案犯罪的罪名。此外,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规定了走私文物罪,在第九章渎职罪中规定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从上述12个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刑罚配置看,刑罚种类较为齐全,以自由刑为主,主刑和附加刑兼顾。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走私文物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以及盗窃珍贵文物的行为均废除死刑,刑罚配置更加合理。

我国虽然建构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刑法保护体系,但并不完美。最大的问题在于,纳入刑法保护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范围过窄,主要限于文物和国有档案,而文物的范围也仅限于以下范围: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反观法国,其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对象由国家所有的历史古迹延伸至私人所有的历史古迹、艺术品、自然古迹、景观,再进一步扩展至自然遗产和考古遗产,并对历史古迹连同其周边环境予以整体保护。美国量刑委员会于2001年1月开始制定并于2002年11月生效的“文化遗产犯罪量刑准则”,更是直接以刑法扩大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认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应包括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财产和资源、考古资源、文化项目、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如纪念碑、纪念馆)、文化资源等等。它不仅体现历史文化,而且体现现存文化。美国的此一做法,值得借鉴。另外,我国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犯罪的量刑制度也应改进,《刑法》应对“情节较轻”、“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后果严重”等作明确的规定,设立权威的可操作性标准。

一、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立法重构

我国《刑法》第324条第2款规定了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加以损毁,情节严重的行为。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且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可以是间接故意)。该罪的法定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关联密切,均属于规制侵害文化遗产的犯罪。但是两罪是不同的罪,区别在于两罪所侵犯的对象不同,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对象是可以移动的珍贵文物以及不可移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侵害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此外,犯罪成立的标准也不同。对故意损毁文物罪而言,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便可成立犯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行为则是“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立法,问题多多,亟需重构。“名胜古迹”一语本身,就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有学者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条规定之精神,名胜古迹是指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被核定为全国或者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或与名人事迹、历史事件有关而值得后人登临凭吊的胜地和建筑物”。笔者对此一说法,抱有异议。第一,名胜古迹不是靠法律界定的,竟是靠某法条精神揣测的?第二,被核定为全国或者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属名胜古迹。据笔者所知,即便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未必会被核定为“风景区”。那么,严重破坏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行为也不能治以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吗?第三,“胜地”和“建筑物”的用语,太过空泛。核定主体是谁?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抑或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

基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立法的缺陷以及完善文化遗产的刑事保护的需要,笔者主张把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改为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以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立法更为协调。故意损毁文物罪是特殊罪名,保护的是珍贵文物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等特殊文化遗产;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是一般罪名,保护的是一般文化遗产。

比如,文化景观是我国一类突出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哈尼梯田是其典型代表。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县,分布于滇南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梯田所拥有的森林一村寨—梯田——水系的“四素同构”的生态与环境特性,形成了人与自然独特的立体生态关联系统,反映了哈尼族在特定的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中,经过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与自然达成的和谐关系。如果行为人采用结构体系改造的方法,破坏这一极具审美价值的稻作文化景观,尽管社会危害性严重,恐难适用故意损毁文物罪或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至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由于要求具备“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的客观要件,亦难适用。当此之际,适用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来予以惩治,则是相当便利。

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的刑罚配置,应求精密。可区别“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节,分设两档法定刑。对情节的判断,可采行价值考量、特别的地址和资源的考量、犯罪过程中使用危险武器或爆炸物的考量、犯罪历史的考量等标准。

考察国内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破坏事件,如龙门石窟保护区建设大面积别墅项目、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上游大坝工程、武当山遭人为火灾尽毁等,这些严重后果的造成,多为过失所致,而刑法增设过失侵害文化遗产罪也确有必要。我国《刑法》既然设有过失损毁文物罪,也应增设过失侵害文化遗产罪。

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立法完善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325条的规定,自然人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本罪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公权对文物私权的合理干预,也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刑法保护网络的重要一环。

笔者力主扩大本罪立法的保护对象,由“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改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毕竟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未必就是珍贵文物。相当多的私人文物虽未经国家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为“珍贵文物”,但却是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只是动产文物,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不动产文物的可移动部分,也可以成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立法上如能作成此一修正,便能同本罪的下游犯罪走私文物罪协调一致,共同指向“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

另外,本罪规定的买受人和受赠人必须是外国人(含外籍华人、无国籍人、外国的单位),否则不构成本罪。这点值得商榷。香港、澳门虽是我国治理下的特别行政区,但毕竟是不同于我国内地的独立法域;至于台湾,迄今未与我国大陆统一,特殊性更是自不待言。考虑到司法实践中大量文物流失到台港澳地区或经台港澳地区流失到国外的严重状况,笔者建议把本罪罪名再由“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罪”修正为“非法向境外居民出售、赠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罪”,把台港澳居民也纳入到本罪的买受人和受赠人的范围,从而更好地达成防制文物流失境外的立法目的。

第6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关键词:声;音;乐;思想;技术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3-0019-03

中国古代典籍之中,包含有不少声、音、乐方面的论说,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代音乐思想颇有帮助。关于声、音、乐三者的具体概念和内涵,已经引起学者的注意和研究,如蔡仲德先生撰作的《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即有古代声、音、乐关系的讨论[1];王小盾先生对此也有专论,并称其为中国音乐学史上的乐、音、声三分[2]。今在学者论述基础上,绎读有关文献,对古代声、音、乐的思想和技术涵义试做探讨,向大家请教。

古代文献对音乐的起源有所论述,如《吕氏春秋》的《大乐》云:

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两仪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 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

说明音乐的本源出自太一(即“道”),再由太一、两仪、阴阳并经度量递次产生和形成。“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先王所定的“乐”即由此而来。

古代的“乐”,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音乐”。有关声、音、乐的关系及区别,当以《乐记》所论最为详赡,后世乐论多所承袭。因此,了解古代声、音、乐问题,不能脱离《乐记》的论说。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声、音、乐,应该包括思想和技术两个层面,其涵义自应有所不同。从思想层面看,声、音、乐是互有关联的事物,但内涵有别。这在《乐记》中阐述得尤为清楚,如《乐本》开首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可见声、音、乐是依次产生的3个层级。声是第一层级,声的有组织结合(声成文),才构成第二层级的音,音与舞蹈的结合,形成第三层级的乐即乐舞。

声、音、乐三者,在古代具有高下优劣的分野,而乐则是三者之中的最高境界。《乐本》云:

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这里道出了乐的本质,即乐是通伦理的,与伦理属于同一层面。因此,如果仅懂得声,就如同聆听自然界的声响,一切动物皆可感觉。继而由声及音,但如果仅懂得音,那就是一般的平民。最后由音及乐,只有君子这样高尚的人,才懂得乐。声、音、乐三者,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达到乐的至高境界时,便与礼相通了。

由上可知,声是自然层面的声响,是音响的物理属性。音是人为之声,是乐的表象,即“声者,乐之象也”。只有人们感知了声的伦理内涵,才称得上是“知乐”,也才能与礼这样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政治等级制度相通。

《老子》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里,“音声”非单一概念,而是音和声两个概念,它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一样,为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两种事物。蔡仲德先生认为,此处的音是指经过加工的艺术之声,声则指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3]。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据《乐记•魏文侯》所载,魏文侯向子夏问乐,述说自己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困倦昏睡,但是听郑卫之音,则不知疲倦。他对此甚有疑惑,因而请子夏解释其因。子夏经过一番论述,道出其中缘由。他说:

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

可见喜好音与喜好乐确有不同。

子夏进一步说明,“德音之谓乐”,即乐是有其意义的,而魏文侯所好,是“溺音”而非“德音”。子夏认为,郑、宋、卫、齐之音,皆非德音。“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而是体味其中的意义。只有明了其中的意义,才可称得上懂得了乐。因此,历代称“郑卫之音”或“郑声”,而不是“郑卫之乐”。正因“郑声”,“郑卫之音”非“德音”,故又被斥为“亡国之音”。这类音乐没有达到儒家“乐”的理想境界,故被称为“声”或“音”。《乐记》所说的“桑间濮上之音”,情形也是如此。

由此足见,乐在古代是至高无尚的,它本身有特定的内涵,需要具备一定的修养,方能达到“乐”的境界,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以上所述,是声、音、乐在思想层面的涵义。从技术层面看,声、音、乐也有特定的内涵。

我们知道,古代所谓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云云,其中前三项皆属音乐技术理论。五声、七音均指音阶。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七音即在五声之外另加变徵和变宫,即所谓“二变”。十二律包括阳六律和阴六吕,六律乃十二律的一半。《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所言即为古代旋宫转调的音乐理论。

“乐”也有技术层面的内容,如“金石之乐”指编钟编磬所奏音乐,“六乐”指“六代乐舞”,“女乐二八”指女性乐工等,可见“乐”能够指代具体的音乐事物。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

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Y鼓Y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

也是对“乐”的技术内涵所进行的具体描述。

五声、五音,在技术理论含义上等同。声、音指音阶,或音阶中的某一音级;律则指音律,如十二律。但是,技术层面的声、音、乐,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思想意义。如《乐记•乐本》云: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之音……五声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五声次第对应为君、臣、民、事、物,各有其思想方面的特殊规定性,它们之间不能混乱,否则将导致国家的灭亡。今天看来,这虽然显得有些荒诞,但从中可知音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不仅五声如此,而且十二律也复如是。据《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朝著名乐官伶州鸠曾对十二律名称加以释义,他说:

故名之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 二曰太簇,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为之六间,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间仲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也。

所谓六气、九德云云,都是十二律各律命名之所由及其涵义。现在看来,虽然感到牵强附会,但由此可见古人是如何看待具体的音乐构成元素及其社会思想内涵的。

“八音”是古人以乐器制造材料为据,对乐器品种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技术层面的理论归纳,但同时也揭示了其中的思想内涵,如《乐记•魏文侯》云: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君子听“八音”之中的不同乐器品种,都会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只“听其铿锵而已”。

对于声、音、乐的思想阐释,多出于统治阶级或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音乐技术理论问题,则主要为乐师和乐工所掌握,并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故尔难以载入史册。曾侯乙编钟乐律铭文,是难得的这方面的例证,它不但提供了当时曾国的乐律体系以及曾国与周、楚、晋、齐、申等五国(地)的乐律对应关系,而且以同出乐器所构成的钟鼓乐队,显示了当时“乐”的技术构成。由此还可获知,声、音、乐三者,在技术上需要“律”的支撑。

从上可见,声是音响的自然属性,音是人为而有序组织起来的声,乐则是人为选择并包含特定思想内涵的声音,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乐。相对于声、音、乐的技术内涵而言,古代更为重视声、音、乐的思想内涵。声、音、乐三者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不可分割。声、音是乐的基本构成要素,乐则依赖声、音而存在,但必须有其思想内涵,且需要有思想的人即君子去感知和理解。

在中国古代教育内容方面,礼、乐、射、御、书、数是必学的“六艺”,乐即包含其中并占居重要地位。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礼、乐三者,音乐是集大成者。

既然中国古代更强调和看重思想层面的乐,乐又是古人所追求的高于声、音的理想境界,那它就应该包有具体的内涵。在我看来,古人心目中的乐具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乐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性质;其二,乐超乎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而属于古代哲学思想的范畴。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乐生成于人类“感于物而动”的性情,如《乐记•乐本》所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因此,乐可以表达人类“快乐”的基本情感。《乐记•乐化》说过,“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荀子《乐论》也有同样的论述,都指出了乐的娱乐功能,也是乐的十分显豁的特点。

然而,在乐与人类情感的关系方面,古代思想家并未展开深论,而更看重情感之外的哲学涵义,以及乐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具有的普遍联系。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音乐的起源归于“太一”即“道”,而具体音乐作品或乐器、乐律的产生,则往往归于古代帝王或某一传说中的圣贤,并且皆取法于自然。如黄帝命伶伦作律,女娲作笙簧等,便为其例。由此可见,乐的物化形态是人创造的,但源于自然之道。“王者功成作乐”,乐是王权的产物。古代帝王称为“天子”,天子秉承和传达天的旨意,是天的代言人,故能作乐于人间。

在古人心中,奏乐所用的乐器则是道的载体。《左传》成公二年所谓“器以藏礼”,说明乐器不只是形而上的器,更重要的是包蕴着礼。如孔子所言,“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由此可见,音乐并非就是人们耳目所及的乐器及其音响,而是超乎于形而上的礼乐。

古代的乐,指的是所谓“德音”。《乐记•乐象》说:“声者,乐之象也。”又说:“乐者,德之华也。”《乐施》说:“乐者,所以象德也。”《诗经•豳风•狼跋》:“德音不瑕”。战国末年道家作品《i冠子•博选》也说:“德音者,所谓声也,未闻音出而响过其声者也。”由此可见,“德音”就是古人追求的理想之乐。魏文侯喜好的郑卫之音,是“溺音”而非“德音”,故不能称其为“乐”。

《乐记•乐本》云: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说明古代音乐与礼、刑、政等相通,即“礼、乐、刑、政,其极一也。”音乐已经成为与政治相通的治国方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音乐,并不是纯指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音乐,也并不局限于对音乐的解释,而是包有诸多思想涵义的事物复合体。古代的音乐思想,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第340~342.

第7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击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时期也。三百篇之诗,一时期也。屈原苟卿之骚赋,又一时期也。苏李以下,至于魏晋,又一时期也。江左之诗流为排比,至唐而律诗大成,此又一时期也。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乐府》),又一时期也。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词之一时代也。苏柳(永)辛姜之词,又一时代也。至于元之杂剧传奇,则又一时代矣。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传》视《左传》、《史记》,何多让焉。《三都》、《两水》之赋富矣。然以视唐诗宋词,则糟粕耳。此可见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见国会开幕词,有云,“于铄国会,遵晦时休”。此在今日而欲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证也。更观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以为六朝以下无文学可言,此皆百步与五十步之别而已,而皆为文学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而已,文学云乎哉。昨见陈伯严先生一诗云: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此大足代表今日“第一流诗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钞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头记》。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其他学这个,学那个之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也。今之有志文学者,宜知所从事矣。

三曰须讲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为尤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四曰不作无病之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落日而思暮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况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养成一种暮气,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将以促其寿年,读者将亦短其志气,此吾所谓无病之也。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冯志尼,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也。其不能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归梦”、“鹃啼”、“孤影”、“雁字”、“玉楼”、“锦字”、“残更”,……之类,累累不绝,最可惜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今试举一例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幺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线”、“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幺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

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滥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者也。六曰不用典

吾所主张八事之中,惟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盖以此条最易误会也。吾友江亢虎君来书日:

“所谓典者,亦有广狭二义。饾饤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用字简而涵意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不用典不特不可作诗,并不可写信,且不可演说。来函满纸‘旧雨’‘虚怀’,‘治头治脚’、‘舍本逐末’、‘洪水猛兽’、‘发聋振瞶’、‘负弩先驱’、‘心悦诚服’、‘词坛’、‘退避三舍’、‘无病’、‘滔天’、‘利器’、‘铁证’,……皆典也。试尽抉而去之,代以俚语俚字,将成何说话。其用字之繁简,犹其细焉。恐一易他词,虽加倍蓰而涵义仍终不能如是恰到好处,奈何。……”

此论极中肯要。今依江君之言,分典为广狭二义,分论之如下:

(一)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广义之典约有五种。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兽”、“发聋振瞶”,……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导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干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非此“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复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调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子)用典之工者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l)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现,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壁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一诗云,“岂有酖人羊叔予,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土文有“本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鉏霓,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有“虎狼在堂室,徒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用典之拙者,大抵皆衰情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行中妇镜,江于黄竹女儿箱。空怜板话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

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不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

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馅,富无而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骄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未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

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参看上文第二条下)。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自佛书之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者,是为语录体之原始。及宋人讲学以白话为语录,此体遂成讲学正体。(明人因之。)当是时,白话已久入韵文,观唐宋人白话之诗词可见也。及至元时,中国北部已在异族之下,三百余年矣(辽、金、元)。此三百年中,中国乃发生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文则有《水游》、《西游》、《三国》之类,戏曲则尤不可胜计。(关汉卿诸人,人各著剧数十种之多。吾国文人著作之富,未有过于此时者也。)以今世眼光观之,则中国文学当以元代为最盛,可传世不朽之作,当以元代为最多。此可无疑也。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乃有“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造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凡发生于神州。不意此趋势骤为明代所阻,政府既以八股取土,而当时文人如何李七子之徒,又争以复古为高,于是此千年难遇言文合一之机会,遂中道夭折矣。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游》、《西游》文字也。

第8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这次采访收藏家,上海博物馆提供的名单中有薛贵笙的名字。薛贵笙的名字很熟,一些朋友常把这名字挂在嘴边,或者称他为“薛老板”。我一直不认识他。直到上门访问,走进薛贵笙的家门时,才恍然大悟:此老就是薛贵笙啊!此时他已90多岁,是真正的老人了,和许多年前在文物商店见到的老人一样:腰板直挺,满面红光,说话仍然是中气十足。

薛贵笙说话很风趣,每说一件事情,似乎都在细细品味着。谈的都是家常事,是老年人保健的事,是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他似乎有意避开文物收藏的话题。最后我没有办法,只好用提问的方法采访了。

“请谈谈你的身世,可以吗?”我说。

“可以。我的身世很简单。我是回民,家住在南京。8岁到上海,11岁就到宝山路一家烟草公司当童工。13岁开始跟古董商学生意,16岁自己开古董店,与古董文物打了近80年的交道。”

他的简短介绍令我吃惊。无论是传闻中他鉴定文物的火眼真晴的故事,或是从他的气质上,都会认为他即使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也是出身在书香门第的簪缨之家,是在文化氛围中泡出来的,却不料他是真正的“苦出身”的穷孩子。

“那你的文化怎么学来的呢?”我又问。

“我只是断断续续上了点夜课,没有机会进正式学堂。所谓上夜课也不是每天都能去的,生活所迫,学习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看文物嘛,一是过去年轻时,脑子还算好,给懂行老先生送几支香烟,缠着他们讲讲,老先生都不保守,愿意讲,还有就是长年累月的实践了。”

“你一生经手了那样多的文物古玩,能否说上些文物古玩背后的故事?”

他咋咋嘴,想了一阵,说:“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知道,他是文物鉴定的多面手,鉴定瓷器的功力尤为深厚。我就说:“如何鉴定瓷器的真伪呢?”

“这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他说。

“我对瓷器的真伪一无所知,就请你为我上一次普及知识的课吧。”

“看瓷器,一看落款,二看胎子,三看釉彩,四看造型……。比如,有一只青花碗,别人说是清朝的,我说是明朝的。清朝的碗底足高且阔,而这只碗底足低且撇。从釉彩上,这只碗摸上去高高低低,明朝的颜料是从苏门答腊进口的,重,是沉底的,所以不如清碗光滑。看唐三彩,先要看碎纹。真的,出土的,碎纹天然细密。假的,碎纹粗砺,是后人用化学药水故意制成的。还要嗅嗅,出土的,泥土有股青草气,假的就没有了。看铜器的真伪,主要看上面的字。旧的字是铸成的,口小里面大,仿的字是后来刻上去的,口大里面小。鉴定玉器……”

“我看过你主编的《中国玉器赏鉴》……”

“好,我要说的话都写在书上了,我就不再重复了。”他说。

想不到他来一个顺水推舟,不再深谈了。这部书我手边有一本,全书分“欣赏篇”,计收入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各类玉器700余件,有的加配局部,各配有导读文字,可以给读者且鉴且赏;“鉴辨篇”是专门鉴别真伪的,计收入仿古、改件、沁色等器物图片200余幅;“资料篇”概述玉材、纹饰、术语诸项,图文并茂,使用的资料典型准确。

薛贵笙为此书写了前言,简要讲了玉器发展的历史,好在文字不长,摘抄于后:

以玉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发掘,最初的玉器制品,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兴隆洼文化,这些萌芽期的玉制品除少量软玉外,大多数实际上是“石之美者”的玉石器,包括工具、装饰品及更具象征意义的琮、璧等用途不明的器物。玉器发展到商周时期,与礼制进一步挂起钩来,出现了“六瑞”、“六器”之说,而其实质在于国人对玉的珍视到了无比崇高的地步。玉不仅被用于祭祀这一国家重典,还被喻为人品、美德:“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或者“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礼下》)。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然尊玉之风不衰。公元前279年渑池大会,秦昭王欲以城池十五座向赵国换取和氏之璧,可见宝玉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连城可喻。汉承周制,又有发展,在玉器的类型、风格、琢工上导引了以唐宋为代表的中期阶段的到来。生活器、装饰品、赏玩品、世俗化、商品化,逐渐成为唐宋玉器的主流。宋人复古,偃武修文,好玉之风启遍行全国,拟古器、仿古器应运而生,前者基于艺术好尚,后者出于商业欺诈,辨伪于是成为必要。随着绘画雕塑中写实传统的式微,明清玉器的艺术水平总体上逊于唐宋。明代玉器最值一提的是出现了玉史传名的陆子刚,陆选玉之精,治玉之妙,空前绝后,而名之作铺天盖地;清高宗弘历嗜玉,乾隆时期的御制之器在工艺上精妙绝伦,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对如何鉴别玉的真伪,书中条节都有“导读”或“概述”文字,在“前言”中写的较为原则,他写道:

鉴玉辨玉,说难不难,每个时期的用料琢工总有其时代特征可寻,与当时的审美时尚、工艺水平相联系,伪古器多少会露出一点蛛丝马迹,让人识破。说不难也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伪手段和鉴识能力都是在彼此较量中发展的。对真品伪器的比较和鉴别,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玉器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从继承和光大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些文字是后来写作此稿时抄录的。在我采访时,要他深谈,他说:“玉海浩瀚,新中国成立前,自己开了近30年的古玩店,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文物商店工作了50年,前后80年,迄今不敢说一个‘鉴’字,略有心得而已。”

其实,我最有兴趣的还是他在1924年独资开的“薛贵记”文玩号。他的古玩店就坐落在当时的古玩交易市场的五马路,即今天的广东路古玩市场内。上海自埠以来就成为中国主要的文物商业集散地,由于外销的刺激,上海古玩市场的交易特别活跃。原来都是地摊式的经营。自1921年设立室内古玩交易市场后,广东路一带私营店摊林立,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全盛时期,古玩店达200家左右。“薛贵记文玩号”又做出口生意,足见少年的薛老板就有得风气之先的敏感了。

薛贵笙是上海古玩经营界的老资格,所以在1946年及1947年先后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理事。上海市古玩商业同业公会成立于1946年,会址设在广东路218号古玩市场内。经会员选举产生11位理事,有禹贡古玩号经理叶叔重、金古斋经理金从人、诚昌祥经理马功甫、薛贵记文玩号经理薛贵笙等人。成立大会上,上海社会局和上海市宣传部代表分别致词强调:古玩业在对外贸易中占重要位置,古玩中有关民族文化的物件不应源源流出国外,须特别重视,妥为保存,至少应将物件卖与国人或选送由文化机构收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市古玩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又聘请薛贵笙、屠延玲、速世永、朱大鹏、哈国栋、杨永福等12人为筹委会委员。文物市场经过整顿之后,改变了原来萧条的状况,经营略有起色,但是由于外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出口受阻,再加上1951年8月中央政务院了《禁止珍贵文物出口暂行办法》,原可出口一般古瓷、古陶停止放行,所有存货成为滞销品,古玩业部分经营者营业衰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古玩商业界的私营老板也表现出爱国热情,纷纷向上海市文管会捐赠文物。薛贵笙也不甘落后,1951年就开始向国家捐赠文物,以后又不断有所捐赠,先后将个人珍藏的西周恭王效卣等80多件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1958年,薛贵记文玩号所在地上海市古玩市场进行了公司合营,成立上海文物商店,薛贵记文玩号也在合营之列,薛贵笙以私方代表的身份任上海文物商店副经理,再以后就吃了“皇粮”,变成国家古玩业的工作人员了。他先后任文物商店副经理、名誉经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薛贵笙有着这样的经历,他所经手的那些文物背后该有多少故事啊,我还是缠着他,请他谈那些故事,他只是淡淡地说:“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这时,我也使出了年轻时当记者的那股韧劲,决心要让他张口谈自己的故事。最后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过去,江西有一个做古玩生意的,手中有一个假的瓶子,瞄准一家富户要卖大价钱。但是这个富户守财如命,不愿把钱花在买古董上。后来,富户的家中发生不祥的事情,这位古玩商认为有机可乘,就和巫婆联手,请巫婆到富人家里去装神弄鬼,说是能得到一只古代花瓶即可驱邪,逢凶化吉。果然,这位富人上门求购这个假的瓶子……

薛贵笙讲完了这个故事,他问我:“你听懂了吗?”

“听懂了!”此时我真有些惭愧,不该再像年轻气盛的时代,用“逼人”的方法采访。到了这把年纪,这种采访本是可以得失由之的了。

“所以,我的子女,都不让他们涉足私人古玩商业。”薛贵笙说得是如此诚恳,我感到他把心掏了给我,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表现出他对我的一片真诚和信任呢!

在采访之前,我就从上海博物馆听到一些薛贵笙感人的故事。几十年来,经他整理发现的各类文物、古玩中,就有不少珍稀文物,如南宋六管瓶、明万历青花虎爪尊、明正德青花黄盆等。他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那件青铜器西周恭王效卣,是1938年前后,他在广东路开店时购进的。此卣高24.3厘米,重3.65公斤,正面有68字铭文,记述着这样一段故事:孝王赠给公50朋货币,公又赠送给效20朋,效觉得这件事情很光荣,特意制作酒器卣表示纪念。当年,薛贵笙得到这件珍宝,顿时欣喜若狂,倾其所有购下了这件珍宝。此后数十年,薛贵笙都视“效卣”为掌上明珠,曾有许多人出高价欲得此宝,都不能使薛贵笙动心。在薛贵笙捐赠品中还有一方田黄石章。田黄,素有“石中王”之称,其价值比黄金还昂贵,产于福建。田黄石质温嫩纯洁,细腻莹澈,色有“枇杷黄”、“桂花黄”、“熟粟黄”、“黄金黄”诸种,以“黄金黄”为最佳。平日所见田黄石以小块居多,重至斤者罕见。薛贵笙捐赠的这件田黄石,重一斤八两,呈黄金色,黄中泛白,俗称“金裹银”,为田黄石中之珍品。在薛贵捐献的藏品中,还有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瓶、明万历青花人物碗等。

第9篇:古代人物故事范文

地理位置:位于九龙坡区

重要档案:走马古镇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明代中叶开始鼎盛。2007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遗产同时进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中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提名理由: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曲艺之乡,可以听到上万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走马古镇位于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这些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如今,走马古镇尚存的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和孙家大院,慈云寺遗址等。2008年走马古镇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走马古镇自古盛行说故事,喝茶,看川剧的习俗,文学气息尤为浓烈,街上随时能看见的老茶馆里围坐在一起,喝茶讲故事。1990年,走马镇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文学之乡”; 2007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遗产同时进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中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马桃花节是重庆市生态旅游的品牌节,每年春季三月份举行,历时10余天,有数十万人参与。截至2009年走马桃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到走马古镇游玩,可以遇见最具巴渝特色的民俗。二、五、八是走马镇的赶场天。每逢赶场人来人往、肩挑马驮的场镇熙熙攘攘。新年的走马古镇老街,龙灯、花船、连萧、龙狮轮番上演。灯笼点亮的新年夜,戏楼茶园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这里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的格林兄弟”的魏显德、魏显发老人讲述走马民间故事,当地人习惯称为“讲圣谕”,教人行善不要作恶,堪称走马人百年流传的家训;民间文艺活动川剧、评书、打花鼓、打合叶、杂技等好戏连台;小孩子提着烘笼满街追闹,烟花绚烂、爆竹声声,还有香气诱人的担担面、醪糟水、荷包蛋、桂花炒米糖,让人乐享古镇新年不夜天。

最美古镇提名:石堤古镇

地理位置:重庆市秀山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酉水河与梅江河在此交汇。

重要档案: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古人称之为“蜀东要塞”。在历史上,这一带都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元二十九年(1292年),石堤曾经发生过当地少数民族因不堪统治阶级压迫,从而奋起反抗的“九溪十八洞苗民大起义”。

提名理由:寂静的边陲小城,最美丽的山水,探寻重庆慢时光的最佳去处。

边陲小镇石堤,距离县城秀山约50公里。整个小镇依山而建,顺水而生。这里处处充满原生态的气息,充满最古典的景致。石堤,东边与湖南接壤;西边可通319国道。在小镇赶场的日子,渝湘黔鄂诸省边界的人们都会划着船,或者取道山路来到这里。来过石堤镇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山和水,它们显得是那样的钟灵毓秀,随时随地都散发着一种置身世外的气息……实际上,对于饱受都市喧嚣袭扰的人来说,小镇石堤的确充满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