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第1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新认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幼儿园科学教育愈发引起更多的关注,幼儿科学启蒙也日益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但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教给幼儿一些什么科学知识呢?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段时间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在本园开展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讨中,笔者对幼儿科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更加了解到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科学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幼儿生活中的世界也充满了科学,使他们感到惊讶和产生疑问的事物实在太多。例如:风、雨、雷、电,鸡蛋里能孵出小鸡等,都能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从而对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幼儿对种种现象都存有好奇心,因此他们会主动去探索原因,这样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幼儿的科学教育。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人类在抗争、利用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表现的聪明才智,全都包容其中。总之,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和现象,只要幼儿感兴趣,想了解又能接受的,只要是让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能够接受和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都可以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在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很难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内容。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的高速性和幼儿生活现实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替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科技成果接触频繁,好奇、好问的幼儿会在生活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如手机、电脑、人造卫星等等。加入这些内容并不时让幼儿掌握其构造和原理,主要是让幼儿看到人类运用科学征服自然的力量,激起探索、发明的愿望;也可通过玩电动、声控、磁性等玩具,从中使幼儿感知一些科学现象,引起对它们探索的兴趣。

2.科学认知的重要性与特点、技能发展的迫切性的结合

3―6岁的幼儿,初入人世,对社会、文化及自己周围的一切而言都是模模糊糊,幼儿的心理水平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选择好社会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育,使幼儿由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显得尤为重要。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帮助幼儿学习科学方法

现在教育改革正在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科学教育转变。传统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结果,而科学教育强调的是让幼儿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运用或迁移。只有让幼儿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习运用知识,他们才有机会、有时间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手和脑的操作,也就是说,才有机会学习、使用某些科学方法。幼儿应掌握哪些科学方法呢?主要有观察、纪录、分类、测量、表达、思考、解决等问题。

使幼儿获得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一般是在同一教育活动中应当获得到的两方面结果,但是,它们之间不一定就有必需的联系,不是说只要教师传授知识了,幼儿才有机会获得。例如:让幼儿观察“公鸡”,孩子通常先注意到的是公鸡的外形、颜色、动态。那么可以先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观察兴趣随意描述各自观察到的情况,老师不能强制幼儿看什么、不看什么,或者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否则会影响幼儿观察的兴趣。应该因势利导:“小朋友,我们这样讲的话会把大公鸡的什么地方漏掉呢?要是这样讲给别人听,人家也想不出我们的大公鸡到底长的什么样子。那应该怎样讲才更全面、更详细一些呢?”这就是启发幼儿做出有顺序或者是有规律的观察、描述,这样幼儿很快就会掌握有顺序有规律的观察方法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科学方法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习得到的,而不是老师强硬灌输的。

2.在大自然和各科教育中渗透幼儿的科学教育

我们要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当中学习。在大自然中,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声、形、色、闻的感知和想象,所获得的感知还非常容易激起幼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3.为幼儿创造环境,启发幼儿探索科学

幼儿科学教育的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的知识,直接接触的知识,因此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能引发他们探索和供他们操作的物质环境。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分类、种植、小制作、玩沙、玩水等活动的场所和物质材料。如在班里专门设立一个科学区域,在幼儿园内可以专门有一个科学活动试验室,在科学活动角和活动室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自己取放物品的材料,而教师尽量不要干涉孩子,而是在一旁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指导。在这样一种既有丰富的物质材料又无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幼儿的创造力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和展现。

参考文献:

1.陈燕玲.幼儿科学之我见[J].学前教育研究,2000(06).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0(05).

3.刘文俊.开辟幼儿科学教育的新天地[J].山东教育,2003(15).

4.杜长娥.幼儿科学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2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幼儿期是幼儿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人生一个独立的成长阶段,在这人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美术活动。是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能够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各种潜能。身心各种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 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幼儿美术教育内容有三个方面:

1、 绘画活动

要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了解其性质,并能灵活地使用。

2、 手工活动

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运用剪、撕、贴、折、塑等手段,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物体形象。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要培养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3、 欣赏活动

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美感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 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1、 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幼儿喜欢美术。培养对美术浓厚的兴趣。让幼儿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能力。

2、 对幼儿的评价标准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热情。是是否有拟人化的想象力。是否有新奇的想象;能否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各种搭配;是否有稚气十足的韵味;是否有丰富的画面表现。

3、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要有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尽量性格开朗。减少绘画中的枯燥和失败感。

四、 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1、 转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幼儿美术课堂活动中,要由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为幼儿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引导者。要成为幼儿的朋友、伙伴。与幼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要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要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树立信心。

2、 改简单的临摹和记忆为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在一贯的临摹和记忆的教学方式中缺乏对幼儿创造性和自我表现价值的强调。是重结果、轻过程;讲功利性目的的。易使幼儿失去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易失去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所以为保护幼儿潜在创造力和自我创造意识,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下面是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1、 幼儿美术教育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来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通过想象和形象化的思维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幼儿画蝌蚪中,可以采用实物观察法,引起幼儿兴趣,再引导幼儿想象,它的身体象什么,尾巴象什么?这样幼儿就很容易地描绘出自己眼中的蝌蚪了。

2、 开展多种手工活动。

美术活动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通过操作来锻炼小肌肉群和手指手腕的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组织这样的活动极易调节幼儿的积极性, 他们会兴趣盎然。比如:组织剪贴“小鸟”、泥塑“大熊猫”、折“青蛙”等,这样的活动课,还可以让幼儿合作学习。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享受到创作的乐趣,也可以提升创作的欲望。

3、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或组织收集一些可以操作的美术工具和材料。用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比如:准备色彩鲜艳的纸条、形状各异的纸片,长短不同的小棒,各种气球,幼儿收集树叶、花瓣、瓶盖、纽扣、豆粒等等。要知道这就是在引导幼儿发现美。这些材料可以随时取用,让幼儿在自由环境中,发现色彩、造型的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如孩子们用收集的花瓣贴出喜爱的“花朵”,用大小不同的圆片、半圆拼出“小兔子”,用三角形拼出在飞的“小鸟”。制作出树叶画、豆粒画……。他们会发现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就会创作出美来。

4、 布置情境欣赏美。

摆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美工材料。设幼儿作品展墙,大师作品走廊。通过欣赏活动,既丰富美术活动的内容,也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逐步形成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更有助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基奠。

五、 幼儿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幼儿美术教育不培养幼儿美术家。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常规化地看待幼儿的作品。幼儿绘画中常被成人指责的“错误”应该被理解为幼儿合法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它是幼儿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要知道,他们的世界只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世界,是主观情感大于事实和规律的。所以不管幼儿想法多幼稚,作品多简单,只要是认真在作并能取得微小的进步就应该予以肯定。杜绝不闻不问,泼冷水。但也决不迁就错误。对幼儿的创作评价要做到及时、明确。

2、 要处理好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与保护幼儿的创作热情与童心的关系。

第3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幼儿阶段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每个幼儿童年成长的重要基础阶段,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我国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可续发展,也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通过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述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中将小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课程资源、评价标准和管理模式等渗入其中,使幼儿教育变成教学化、常规化和状态化,最终使具有功利性的幼儿教育现象更加的趋势化和普遍化,进而使幼儿教育倾向产生错误。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1、幼儿教育教学观念

很多幼儿园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中采用小学的教育理念作为其实践的指导思想,教师、知识和课本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中心,将幼儿教育的最高标准制定为幼儿的智力教育。这种错误的幼儿教育教学观念忽略了幼儿的游戏和玩耍教育,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会使幼儿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

2、幼儿教育教学方式

幼儿在成长中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游戏和玩耍,有效的幼儿游戏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育教学应该采用保教并重的方式,并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形式和基本活动。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却是采用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一味的追求知识的数量和学习的效果,利用小学课堂教学方式,支配着幼儿并不断的灌输知识给幼儿。

3、幼儿教育教学的时间

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时间采用的是小学的教学时间,甚至有些幼儿园还开设了一些特色班,并布置作业。使幼儿游戏的时间被大量的侵占,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4、幼儿教育教学的课堂管理

目前我国很多的幼儿园的课堂管理制度采用的是小学制度,强调幼儿服从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和老师,甚至有些幼儿园不准幼儿随意走动,言行要通过老师的允许,在课堂教学中,幼儿要直腰挺直和双手交叉放在背后,不许幼儿在课堂上插嘴,违背了幼儿本身活泼好动的特点。

5、幼儿教育教学的课堂内容

目前很多幼儿园片面的追求对幼儿的知识传授,将小学的算术、拼音和识字等课堂内容搬到了幼儿教育教学的课堂上,很容易造成幼儿畏惧学校和厌恶学习的现象发生。

6、幼儿教育教学的评价模式

许多幼儿教育教学的评价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对幼儿成长水平的评价采用分数的评价模式,对幼儿的算术作业和写字采用打分制,并评定幼儿的图画、制作和作业的等级,有的幼儿教育还采用定期考试的方式进行对幼儿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使幼儿的个性差异受到了忽略,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

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因素很多,家长、社会和幼儿教育内外部等因素,都是成为引起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社会家长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及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着认识偏差,是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的社会人士普遍的认为孩子早点学习文化知识,能比别人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夸大的宣传早期教育的作用。同时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和那些没文化的家长,将自己的抱负和遗憾施加给了幼儿,过分的强调年幼的孩子学习知识,盲目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欲想孩子能全面的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不但不能收的良好的效果,还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自由和快乐的成长。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政府部门因素

虽然幼儿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还是喜欢将目光投向对大学和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上,严重忽略了幼儿教育,甚至有些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管理幼儿教育的机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以至于对幼儿教育的管理职责得不到明确,最终导致对幼儿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从而引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产生。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部因素

1、幼儿教育的社会功利性

营利是目前幼儿园办园的宗旨,忽略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很多的幼儿园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生源来实现其营利的目的,通常打着承若孩子的进步和成绩,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来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通过开设小学的识字、算术和拼音等课堂内容,来满足家长的需求,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生源,已达到营利的目的。导致幼儿不能在这种社会功利性教育下得到健康的成长。

2、幼师的整体素质因素

目前我国很多的幼儿园的为了节约成本,大量聘请一些缺乏专业技能、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非师范专业和初高中毕业生,以导致幼师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深层次的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园教育观念

幼儿园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进行,消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幼儿教育观念,将幼儿的智力、体力、感情和品德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空间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并通过一些宣传、讲座等方式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二)转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要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的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的处理好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改革教育与传统教育、幼儿发展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不要过高的估计幼儿的发展,与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达到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的目的,以使幼儿能得到一个健康、快乐和自已的成长空间。

(三)转变家长幼儿教育的观念

一个人的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很多家长在开发幼儿智商时由于对幼儿教育缺乏正确的正确认识,通常提早给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让幼儿学习小学的写字、算术和拼音等课堂内容,家长这种错误的早期教育大量侵占了幼儿游戏的时间,严重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对幼儿教育要树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观念,不要去逼迫幼儿学习一些小学的内容,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启迪智慧。不要过分的强调赢在起点,这样有可能会使孩子输在终点。

(四)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力度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经营方式多元化,私营或民办性质占据大部分,幼儿园的管理权、经营权和审批权不集中,没有明确的权责制度。在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通常只有管理的权利,只是重视当地示范园的管理和建设,对一些其他的幼儿园只重视安全和收费的问题,对其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以使幼儿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况。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幼儿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加强对其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以使其走向规范化。

第4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当前,一些幼儿园对办园理念有着错误的认识,对保教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极力顺应社会上个别孩子家长对教育的思想和偏见。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教育中,将小学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幼儿教育中,不仅剥夺了孩子烂漫的童年,也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小学的教育理念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还处于中班的孩子,过早地将小学教育中的所谓的知识积累、行为准则来适用于幼儿教育,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将小学课堂下放到幼儿教育中

个别幼儿园将小学的算术、拼音、英语等课程下放到幼儿园的大班甚至中班,不仅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文化知识,还限制了学生必要的课外活动的时间,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3. 对幼儿进行分科授课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等方面的错误认识,导致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所谓的英语班、算术班、语言班等,使他们的日常活动时间被无情地挤占。

4.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采用小学化的教授方法

忽视了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启蒙的意义,一味地采用小学化的教授方法来要求孩子去背口诀、反复计算、认识生字,不仅难以实现教学效果,还抑制了幼儿对求知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更是对创造性的磨灭。

5. 滥用小学标准和纪律来约束幼儿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自身的约束力和认知力还不够,用小学化的标准来对幼儿进行要求和评价,不仅忽视了幼儿的正常的心理认知实际,同时也将严重阻碍幼儿对教育的主动性,这种迎合家长的所谓成绩单,只能限制幼儿思维的有效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1. 更新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国家的教育纲要

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和认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理念的指导要求,重视幼儿教育要遵循的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要求,确保幼儿阶段的孩子在快乐、兴趣、游戏中健康成长。

2. 严格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

遵循幼儿教育的成长规律,从幼儿的自身发展来审视幼儿的教育改革,不能被社会上的错误现象所影响,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成才教育。从经典的爬楼梯实验中发现,任何对幼儿提早进行的教育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顺应孩子的成长需要,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3. 对幼儿教育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幼儿教育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对家长妥协,不能迎合社会来衡量教育的现状,从背单词、做算术、写生字中并不能将孩子的教育进行加强,反而会阻止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任何急功近利的对子女的期盼都会扼杀孩子幼小的心灵,背弃孩子的成长规律。为此,幼儿园要真正切实地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推行素质教育,脱离庸俗的“小学化”。

4. 让教育回归到本位

幼儿教育要结合幼儿的教育特征来实施,不能承担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的重担,更不能将教育的任务和教育内容进行“小学化”。在幼儿教育方式上,要回归到做游戏、体育的本位上来,从游戏中收获自由,从体育中收获健康,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孩子的身心协调发展。

5. 正确认识幼小衔接问题

我们知道,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在幼儿教育上应该注重幼小衔接的问题,正确认识幼小衔接是实现幼儿较快适应小学教育的前提。做好幼小衔接是针对大班孩子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以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思想品德能力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而不能将幼儿阶段作为小学入学前的准备,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地用课程来取代游戏。

6. 提高对保教队伍的建设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保教队伍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如面向社会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儿教育及管理人员,建立幼儿教师、保育员资格水平制度,开展幼儿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园的整体教育及管理质量。

7. 改善幼儿园的设施

加强对幼儿园的教具、设施的更新与购置,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要求;加大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规范幼儿教育行为,促进家园共育。

第5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教师角色、理念定位:从模糊到清晰,树立新的幼儿教育观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双边活动的一方,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影响极大。随着幼儿公共教育的逐渐普及,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的角色从保姆到教师,再到今天的指导者,经历了很长的阶段。现在,人们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期望,一出多样化趋势。如皮亚杰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孩子的游戏伙伴;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还有人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做幼儿目前的替代者、幼儿的知心朋友、大姐姐等。总之,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越多,越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越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河口县边境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幼儿教师将自己的所学用于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受到很多因素,比如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误解、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不尊重等,使得幼儿教师迷茫于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还将自己定位于教师、保姆或是引导者。作为担负着培养幼儿这一特殊工作的幼儿园教师,作为身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正反映了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恶劣的情况下,边境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要清晰自己的位置摆放,根据边境民族地区情况,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准绳,坚定地标定自己的角色,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石,树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理念。

此外,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不要因“公、民办”的区别而将自己定位在国家教师行列之外,而是要意识到,在公、民办幼儿园并举的今天,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与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是一样的,甚至所付出的还要高于公办幼儿园的教师。

二、家长观念更新:从忽视到认同,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断地深入发展,人们被分数的烙印局限在知识的获取上,这也是导致边境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的主要因素。在边远地区,尤其在边境农村地区,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优劣的评判主要基于幼儿的识字、数数上,这为幼儿教师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作为幼儿的至亲与第一任教师,不论是在自身教育习惯还是在对待幼儿教育的问题上,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河口县多为少数民族,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理念模糊不清,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幼儿教育,此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多停留于读书写字学知识的层面,没有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考虑幼儿年龄阶段特点,造成了家长盲目要求孩子学习,这与幼儿教育的本真价值是完全不相符合的。因此,家长需要转换思维模式,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为幼儿童年的快乐与健康提供一个支持的港湾,家长也从中重构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认同,重新认识幼儿教育对幼儿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目光重聚:从漠视到尊重、理解,重新认识幼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的认可度、关注度对幼儿教师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作为边境一线的幼儿教师,本就处于被认可劣势,这不仅仅源于幼儿教育发展的缓慢,也因为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不高。又因为地域环境的限制,阻碍了社会人们的思维,尤其是在边境农村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教育如果不交给孩子数数、识字等知识,这样的幼儿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多也只能算一个保姆。笔者在对河口县边境农村各社会人士的访谈中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上了幼儿园会算算术、默写古诗之类才是好的。这样的观念,导致了边境地区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同时也产生了对幼儿教师教育活动的强迫,把幼儿教师看做是小学老师、保姆。笔者在对边境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一幕:

时间:中午放学时分 地点:南溪镇幼儿园

K老师:哦,你来拿你家小孩的衣服啊?他的衣服还在教室里。(K老师看到去而复返的Z家长,笑盈盈地说着)

Z家长:呵呵,你不是他(孩子)的保姆嘛,怎么也不帮着拿一下?(Z家长边说边往孩子的教室走去)

从这段简简单单的对话中,展露出的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尊重、不理解,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所在就是社会对幼儿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停滞于“保姆式”阶段,这样的案例在笔者多到访的幼儿园是层出不穷的。因此,社会必须重聚目光,给予幼儿教师充分的尊重与肯定。

四、多方参与:从单一到多元,重新构建适合幼儿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第6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思维的具象性

6岁之前的幼儿具象思维水平发展较好,而抽象思维发展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最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幼儿了解世界,认识事物,明白事理,往往都是通过具体的情景、事物去感知、去判断。比如教幼儿关于长颈鹿的知识,我们与其告诉幼儿“长颈鹿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不如告诉幼儿说: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是长颈鹿。长颈鹿为什么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因为它的脖子特别长,所以就被叫成长颈鹿。因为它的脖子特别长,所以成年的长颈鹿身高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如果再加上图谱或者视频,幼儿对长颈鹿就能深深地记住了。

由于幼儿的记忆往往需要以形象为基础,因此,在幼儿的知识教育中,应运用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结合的方法,注意将词语和词语所代表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运用对比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记忆。同时,还应在品德教育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实现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转变,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变,那么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我们教给孩子的一些道理、规则就会在孩子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仅入脑,还能入心,而这才是品德教育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道德的他律性

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幼儿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具有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我们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差异性与道德意义的自我建构。

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幼儿,须借助于一定的权威、偶像作为中介媒体,去完成其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内化过程,进而实现由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变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立主体自身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只有尊重幼儿的个性需要,发挥幼儿的潜能,调动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把良好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他们自觉主动的需要。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深刻认识幼儿的特殊教育教育心理特点,以此作为出发点去开展切合幼儿教育实际的德育教育,加深其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他者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认同可以分为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而幼儿的认同主要属于他者认同,来自具体人际情境中他人对自我的肯定和承认。幼儿对这种认可方式的依赖可谓是与生俱来的。幼儿的认同感是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一种对自我肯定及定位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发展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性格、信念的形成。由于幼儿需要、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就会无意当中接受他人的教育、引导,产生对他人的心理上的效仿和行为上的模仿。

来自他人的认同带给幼儿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幼儿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对幼儿的角色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幼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第7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正确引导;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乡镇私立幼儿园、托儿所越办越红火。他们名义上主要以幼儿学前班、托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又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这种做法很受当地家长的欢迎,而由政府公办的幼儿园却受到了冷落,生源逐渐减少。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呢?

一、当前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正确

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幼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十分关键。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还有许多偏见,具体表现在:有些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一味追求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忽视能力的培养、品德的上升、情感的塑造,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差,自私心重,不关心他人,造成幼儿人格的不健全。还有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在同龄幼儿中出类拔萃,往往实施超前教育。他们或将孩子提前送入小学,或将小学的部分内容提前向孩子灌输。在幼教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家长这样埋怨:“孩子学了这长时间,连一个字都不认识。”中班家长这么说:“怎么还不教孩子写字?”而大班的家长说:“怎么不多布置点作业,孩子只知道玩。”殊不知,幼儿教育应强调的是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不顾幼儿的自身特点,拔苗助长的想法是万万使不得的。

二、积极沟通,正确引导,帮助农村家长走出幼儿教育认识的误区

要做好幼儿教育,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犹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进行,幼儿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充分发挥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帮助农村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加强培训,促进家长对幼儿教育观的转变

现阶段农村绝大多数父母都外出务工,只有爷爷奶奶照看幼儿,外出都比较困难,所以,采取送教下乡的办法,分散组织家长学习幼教理论,帮助他们掌握幼儿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程序,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养方法、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理解对于智力发展不成熟的幼儿,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首要内容,而不是单纯幼儿智力的开发,让幼儿家长熟悉幼儿的自身特点,引导他们遵行幼儿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幼儿教育小学化,讲白了就是把幼儿教育办成小学的预备教育。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幼儿园已经学习完了,当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后就没有新知识,老知识重复地教使学生感到乏味,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往往会把小学知识以“夹生饭”的形式教给学生,到了小学阶段,这样的“夹生饭”老师很难加工熟透,对小学教学工作不利。

2.要加强交流,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日常沟通配合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尤为重要。得到家长支持,幼教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在交流方式上主要依托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段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校表现,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一起研究幼儿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对于在外务工的家长可以依托手机发短信进行沟通。目前,深入家庭全面了解幼儿身心健康状况、行为习惯、智力发展等状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

第8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3-01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错误的与幼儿教育观念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刺激着重压下的家长们的神经。然而,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知识的不足又刺激着家长们的需求。有专家调查显示: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79.8%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所谓“文化知识”是指识字(62.7%),数数(52.8),讲故事(49.2%),唱歌(36.6%)。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 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再加上激烈社会竞争,孩子们不得不学习那些远离他们生活但“将来有用”的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

2、幼儿教师素质低下

由于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幼儿教育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在不科学的办园理念影响下,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的现象。

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面对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欠缺对幼儿园办园资格等方面的管理,没有及时取缔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地方教育部门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多元化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研究,幼儿教育基本上是自发状态,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有些幼儿园、学前班根本没有办园办班的条件,但为了经济利益也开办了,这些幼教机构根本没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小学化现象没人管。即使有些幼教机构尊重孩子,想按照幼儿教育规律来办,但拗不过家长的要求,为了生源,为了幼儿园的生存,这些幼儿教育机构也迫不得已迎合家长的小学化要求。

4、应试教育考试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但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模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压制着幼儿,加之各个小学的入学门槛的提高,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幼儿教育就应当为以后的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不会落后于其他孩子,同时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入优秀的小学做准备。于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 不管不顾幼儿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直接学起了小学知识,一些家长对此是非常赞成的。

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1、组织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建有助于家园良好的沟通,这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教育活动。家园在教育方法和模式方面应相互补充和创新。家长树立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意识。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维,了解幼儿的需求,也为开展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家园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家庭两大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域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固本强基,有效发挥了教育的正面影响。

2、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还有赖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强化教师专业标准,聘任有幼教资质的人担任幼儿教师,对现任教师应加强培训。其次,应该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坚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一支机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幼儿教育提供优质专家资源。作为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会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个人素养。

3、加强幼儿教育监管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除了严格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强化办园注册手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以外,各教育行政部门还需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坚决取缔小学入学选拔制度,严禁幼升小考试,并逐步缩小各类小学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以消除择校之风,从源头上保障幼儿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深化幼教体制改革,构建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持续推进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方式的多元拓展,强化职业教育发展, 丰富成长成才渠道,逐步淡化高考、中考、小升初的前移影响,从根本上破除应试升学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格局,注重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评价体系,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宣传招生,杜绝以纯粹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考试为标准的过载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间以培养超前的知识能力为目标展开恶性竞争,促进幼儿教育走上寓教于乐、游戏为主的素质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情景游戏;幼儿教育;应用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获得了社会大力支持和认同。它将幼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幼儿园课程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功能,游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游戏激活幼儿的思维,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及智力的开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设情景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幼儿时期重视幼儿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把握好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有趣的情景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让幼儿在情景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开发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理,在情景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要做到将情景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正确引导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发现引领幼儿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且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把游戏带入到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教育开设情景游戏,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去,让幼儿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样才能实现游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

二、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意识在初级的发展阶段,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想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的问题。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佳选择,而情景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在情景游戏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游戏,可以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对事物的认知,多媒体的特色功能也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先天条件。目前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国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情景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教学目标。比如幼儿对动画非常感兴趣,那么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动画的片段开设相关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幼儿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创设出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情景,让幼儿有种切身体验的真实感觉,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加深记忆。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变换过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采取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情景游戏中

当幼儿抗拒参加幼儿园的情景游戏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和开导幼儿,让他们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得优异,那么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表扬,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教师的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继续强化他们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认真做事,起到非常有效的教育效果。由于幼儿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幼师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到一些知识和道理。并且游戏可以给幼儿们带来欢愉,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游戏规则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幼儿教师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幼儿们身边和生活中发生的细微现象,进而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使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游戏过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正确引导幼儿创新思维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情景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总之,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因素,塑造生动活跃的幼儿园课堂氛围。借助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的教学。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游戏独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进行幼儿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把游戏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采取科学有效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运用游戏性的语言,例如在幼儿认识香蕉这种水果种类时,在开头通过猜谜语、播放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参与到合作竞猜游戏中去。通过情景游戏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幼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对幼儿耐心地教导,从而调动幼儿们对游戏的兴趣,正确引导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综上所述,在幼儿早期的学前教育中,游戏带来的天性释放和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体现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开设情景游戏教学时,要将幼儿放在主置,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思维的分散和头脑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梁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7,(15):194-195.

[2]张英霞.情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7,(0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