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精选(九篇)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

第1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科研项目 地域分布

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到普通民众,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与关注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科研竞争力。而科学研究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也是评价高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为例,对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学院乃至学校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使得科研管理人员了解科研项目具体分布在哪些地区,科研项目分布地区的特点和原因。通过科研项目的地区分布特点和问题分析科研项目结构特点和原因,科研管理人员了解提高科研水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有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5个博士点学科。其中,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硕士点7个,即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机械设计及理论、防灾减灾工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河海学者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2人。[2]

学院科研方向有:大坝安全监控、高坝及地基的分析理论与现代化试验技术、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闸、船闸及输水结构、施工技术与建设管理、渗流控制与优化、水生态及环境模拟、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工程水力学、渗流控制与监测、高速水流、数值模拟与水信息技术、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利经济与管理、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及泵站水力过渡过程与控制、输水系统物理模型仿真、水电站泵站结构、流体机械测试与诊断、流体机械流动计算及优化设计、水力机组过渡过程控制与仿真。学院发挥科研优势,先后承接了三峡、向家坝、龙滩、二滩、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鹤滩、小湾、南水北调、小浪底、水布垭、双江口、两河口、淠史杭灌区等遍及全国各地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超过1亿元,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80余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8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2]。

2.学院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统计与分析

2.1资料来源与统计结果

资料来源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2005年至2009年在河海大学科技处登记的立项项目。统计以项目合同生效时间为准,不考虑项目实际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以此使得统计数据限定在统一的时间段。

根据对学院2005年至2009年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统计,得到分布在各省份的科研项目占全部项目数量的百分比和项目经费占全部项目经费的百分比资料,见图1和图2。

2.2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分布统计资料分析

由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等省、直辖市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项目经费都位居前三位。分布在江苏、四川、北京的科研项目数量占学院科研项目数量的50.27%,科研项目经费占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的37.76%。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是河海大学的骨干学院,以水利为特色的工科为主的学院。其科研项目主要是面向工程实际,特别是水利工程以及为地方发展服务。从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学院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1)结合工程实际,特别是结合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施工、后期运行等实际工程问题开展研究;(2)加强基础研究,结合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3)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2.2.1学院科研项目结合工程项目实际

学院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多的地方,科研项目也就多,如四川省。四川境内河流众多,绝大多数属长江水系。按流域水系划分,四川省水系区域可分为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上游干流等区域。四川省内水系众多,海拔高、落差大,适宜建设水利工作,且建成、在建及拟建的水利工程众多,如大竹河水利工程、周公河沙坪水电站工程,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等。因此,很多结合工程实际的项目,如:位于大渡河中游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瀑布沟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康定县境内的猴子岩水电站项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泸定水电站项目、位于雅安市境内的大渡河干流上的大岗山水电站项目、位于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位于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项目等,都分布在四川省境内。这些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都需要高校科研人员的参与,学院科研项目也应该包含本类工程项目,为国家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2.2.2学院科研加强基础研究

学院想要提高科研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学科基础研究,如国家863、973等研究计划,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计划等。以北京为例,国家基金委、各部委机构所在地都设在北京,所以北京地区的项目都是以基金、研究计划为主,项目也比较集中。如2005年至2009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项,合同经费共计780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6项,合同经费共计302万元;“973”项目、“948”项目、“863”项目17项,合同经费共计423万元。基金项目的目标是:促进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教育部也高度重视高校基础研究工作,积极鼓励原始性创新,对高校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因此,学院科研也应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培育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2.3学院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地缘优势及高效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学院科研项目自然会结合所在地江苏的经济建设,为江苏的经济建设服务。如南水北调项目、长江沿江治理工程、地方的基础研究计划等。高校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1992年原国家教委、原经贸委,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个部门,又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指导小组,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的核心问题,成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结合,多方位服务社会,在科研直接促进生产的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合作机制,与社会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学院的产学研发展构建有效的转化平台。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高校科研项目的三个特点,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存在的问题

3.1.1科研项目地域分布不平衡

东北三省、西部地区、海南等省份科研项目分布偏少,北京、四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科研项目分布较多,这与各地工程项目分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是也说明高校科研项目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目标取向为经济利益。

3.1.2科研项目基础研究比重较小

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中,北京地区科研项目虽然位列前3名,但是占科研项目数量比例10.39%,经费比例11.12%。而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区,也就是说明基础研究比例偏低,仅为十分之一左右。我国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之一,教育部也在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及投入力度。自“973”计划实施至今,国家共批准了532个项目,其中高校牵头283项,占项目总数的53.20%。而学院目前还没有牵头的“973”计划项目,仅有参与课题2项。虽然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量有较大增长,批准率却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平均水平,立项项目相对偏少。

3.2解决问题的对策

3.2.1积极参与各地地方经济建设

了解各地经济建设动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业务沟通活动,并与相关科研院校、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特别是科研项目分布偏少的地区。抓住各省部产学研政策导向,掌握了信息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再加上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才能提高科研院校的科研竞争力。

3.2.2加强基础研究

学科发展必须依靠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才能把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3]。国家和地方也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如1997年至2006年,我国“973计划”共立项301项,国家财政投入62亿元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科研院校要抓住基础研究的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J].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1.水电前期工作及其审查

在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的基础上,水电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通常要经过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才能进入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通称为水电工程前期工作。总结以往特别是最近的经验,大中型水电前期工作的周期,一般为3~4年,长则6~7年。从水电工程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特点而言,必要的前期工作时间和前期工作的投入是确保勘测设计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决策准确和提高效率的基本保证。

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要求,水电工程必须分阶段开展设计,循序渐进,充分研究,科学论证,依法决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水电工程开发任务的要求,初步查明、分析和评价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对工程技术、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初步研究和论证,从市场需求和建设条件角度对工程规模和选址提出初步意见,编制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供项目法人确立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立项决策使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结合电力市场形势和发展规划,具体分析工程建设必要性,工程建设条件,对重大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计算工程投资和经济评价指标,提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供项目法人投资决策和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开工建设使用。

我认为,大中型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两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水电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管理,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才能确保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实行科学决策。为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前期工作时间,条件较为简单的中小型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可以考虑合并,但需要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其他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阶段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部门职责,实行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是检查落实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基本手段,是项目法人决策项目进程和启动下一个设计阶段的前提和基础,是项目立项申请和核准的技术基本条件之一。水电工程前期工作设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性综合审查是必要的和适当的。综合性审查会议有助于与水电工程建设有关的各方,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互通信息,交流观点,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明确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部署和落实有关任务,共同促进和推动水电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进展。

除综合性审查之外,水电工程还有不少的专项审查审批环节。这些专项审查审批环节过多,是造成水电工程立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建设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审批程序繁琐的确与市场经济的形势不协调,容易延误工程决策,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局面,增大投资风险,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其开工时间、机组发电投产时间,受到枯期、汛期的制约,耽误一、二月时间,可能就会影响发电工期一年。因此,对于水电工程而言简化行政审批,简化立项程序,有关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市场、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法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水电工程的专项审查包括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劳动安全卫生、场地地震安全性、地质灾害评估等,每一项专题审查,还区分若干阶段,如大纲的评审,报告书的评审、设计报告的评审,评审后提出意见修改补充,然后复审,再报批和批复,有时还需要等待很长的报批和批复时间,实在是程序复杂,不厌其烦。本人并非一味反对专项审查,但希望合理设置设计审查批复程序,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确保效果,真正起到专项审查的作用,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的专项审查中,切忌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而应以促进项目的进展,满足建设要求为出发点。

近些年,河流水电开发规划设计研究中,通常要求从流域和区域的角度,对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地质灾害等问题进行充分论证,阐述,并且在规划报告的审查或批复意见中对此有专门的结论和意见。水电前期工作中的环境影响应该以规划审查意见为基础,着重于减免不利影响和对策措施的研究,尽量避免重复的评价和审批。我以为简化设计审批程序,可取消环保、水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等的专项大纲评审,通过颁布标准或规范,规定专项设计研究要求,并将专项评审纳入阶段性综合审查之中,统一协调,统筹考虑,综合处理。

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建设的要求,从国家利益出发,重新审视和修订专业部门在水电工程建设上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统一到国家综合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程序上。

2.立项核准和工程建设

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和备案制。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应该申请核准而为未经核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项目核准文件的有效期为2年。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事先申请延期的,原项目核准文件自动失效。既要规范操作,又要加快建设,这些规定,给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立项申请、施工筹建和施工准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建设周期很长,除前期工作外,施工期少则5~6年,长则7~8年,有的长达10年以上。水电工程的施工分为筹建期、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完建期四个阶段。从准备期开始至第一台(批)机组投产发电称为发电工期,至全部机组投产称为总工期。工程筹建期一般不包含在总工期之内。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国内工程建设经验,水电工程筹建期一般应完成的项目包括对外交通、施工用水、用电、场内主干道路(含桥梁)、部分生产生活设施、场地平整和沟水处理工程、通讯和征地移民等工作,水电工程筹建期一般为1年,有的长达2年,且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设备;施工准备期工程项目主要有:施工通道、导流泄水建筑物、导流挡水建筑物、主体建筑物岸坡开挖和支护、截流施工准备,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水电工程施工准备期一般为2年,长的要3年。施工筹建和准备工作不仅项目多、工期长、投资大,而且矛盾集中、问题突出,协调解决难度较大,程序较复杂。

按照水电工程建设惯例,水电工程的开工,是指工程截流,开始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水电工程项目获得核准批复之前,必须完成大量的现场施工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后,各项工程施工顺利展开,项目之间、工序之间计划进度合理衔接,从而保证发电工期的实现和按照计划完成工程建设。

面对水电前期项目储备不足,而各地要求加快水电开发的这一矛盾,必须正确处理勘察设计、立项核准和工程施工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必要的设计周期和前期投入的前提下,合理搭接勘察设计、立项核准和施工准备三者间的时间,从而保证水电工程建设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了合理衔接项目核准和工程开工建设之间的法律手续,有必要在项目核准之前,设立预核准,类似项目建议书的审批,使获得预核准后的水电项目,能够启动施工筹建和施工准备工作,而不违背基本建设程序。

我认为,项目预核准的基本要求,包括

1)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2)水电站输电方案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3)水电站建设征地通过预评审;

4)移民安置去向获得地方政府同意;

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评审;

6)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通过评审。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具有技术法规性质,可以作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启动其他相关工作的依据。例如,项目法人可依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工程建设计划进度安排,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下达封库令;项目法人也可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水电站输电方案评审意见,委托接入系统设计,从而为可行性研究的机电设备选型、布置以及电气主接线设计提供依据;此外,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为基础,可以委托建设征地预审;委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委托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委托编制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预评价报告等等。

水电项目预核准通过后,准许开展施工筹建和施工准备。其间,继续深入设计研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核准手续,待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获得批准,主体工程施工便可开始并顺利实施。这种“合理搭接”需要以周密计划和高效管理为保障,从而有助于保证勘察设计周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3.意见和建议

1)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落实优先开发水电的基本战略,需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和保护投资人水电开发的积极性。

2)政府有关部门在水电开发权管理中,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电力发展计划,充分考虑前期工作周期、投入、立项核准和投资风险等问题,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进度表。

3)条件比较简单的中小型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可合并为一个阶段,或适当简化,相应有关专业评审、审查和批复以及立项核准等管理程序也要考虑做适当调整。

4)为合理搭接勘察设计、立项核准和施工准备三者间的时间,满足加快水电开发,降低工程投资的要求,建议大中型水电工程实施预核准制度,通过预核准申请的项目,允许开展施工筹建和施工准备。

5)简化设计审批程序,可取消环保、水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等的专项大纲评审,也可将专项评审纳入阶段性综合审查,统一协调。或通过有效决策程序,实行预可研和可研两个阶段专题评审的合理衔接,减少中间环节。

第3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成绩评价;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100-03

水利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立足于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不断创新的多层次的复合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使毕业生具有从事相关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项目规划、研究开发的能力。[1]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环节,是反映工科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2,3]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具有系统性强、专业性高的特点,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直接参与实际工程,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及相应成绩评价方法等重要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一、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普遍重视实践,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尽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有许多实践性课程,但由于受知识传授型固有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在实践环节、实践时段和实践内容等设计方面,存在与工程实际脱节,或者缺少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现象。[4]具体表现有:

第一,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偏少,学生往往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实验,谈不上较深入的数据处理、实验分析,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5]

第二,实习流于形式。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实习人数激增,联系实习单位和教师指导的难度越来越高等诸多原因,常出现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空泛化,演变为参观实习。

第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内容陈旧,与实际生产科研相脱节。一些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内容多年不变,知识陈旧,与实际生产科研相脱节,不能及时追踪生产、科研的最新动向及成果,也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实践环节成绩考核通常是根据学生的考勤、报告、规定动作完成情况等评定。由于各类实践环节的性质、目的、内容及要求不同,这种考核方法偏于单一,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感,难以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主动性和持久性,更多表现为被动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以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为根本,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实践性与设计性强、突出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创新教育与活动、毕业设计等。

(1)建立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见图1)。而各类实验教学资源和管理应形成统一平台。通过实验平台,除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还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开放性和自主设计的系列实验,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综合实践能力。[6]例如,随着建筑材料新技术的提高,实验的对象和内容可以有所扩展、革新,鼓励学生自己拟订实验目的、方法、步骤、要求,经批准后在实验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工程专业教学注重结合工程,同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联系统,[7]所以各实验之间应注意引导学生承前启后。例如在水工建筑物实验中,指导学生应用之前学习的力学基础、水工建材基础,注重系统性实践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综合思考、综合创新的兴趣,不停留在本课程的简单演示、验证实验层面上。

(2)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建设。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建设,形成丰富、完整、系统的实习教学内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主要包括测量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有些学校还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其他实习内容,例如合肥工业大学设置有计算机拆装实习。目前教学改革正将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合并,这更要求要充分安排好生产实习内容。

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结合具体课程的实习,应注意让学生将课程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与专业应用相结合。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地质实习的地点、内容中应尽量结合实际水利工程,而测量实习则强化水利工程现场测量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实际水利工程的能力。

(3)以更新化、系统化思想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设计如图2所示。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应从实际工程中选取,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活动,接受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要以系统的观点来统一协调课程设计体系,改变零散的单科各自为政的课程设计现状,加强各课程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因此,课程设计不仅要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进行,还要考虑整个课程设计体系的统一性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摒弃一成不变的课程设计内容,使课程设计的内容不断更新、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学科动向,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还要具有实践技能和较强的指导能力,使学生真正受到系统的综合训练,培养专业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课题应具有多样性,向多方向综合发展,并紧密结合水利行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更新。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制定严格的征题审查,题目应来自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或实际工程项目,从而为学生提供实战训练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能力及今后的就业方向,选择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题。根据课题需要可以有选择地聘请校外科研、设计、管理机构的专家参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同时可以推荐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4)创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创新活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创建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参加本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实践创新;开展学术讲座,将科技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拓展学生视野;开放实验室,普及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高级别大学生创新、创意设计等赛事。

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结合学校水利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每年都引导学生以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形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增加学生实践研究的机会,增强实践研究的能力;近年来邀请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安徽省水利厅等单位的一批水利专家给学生做专业报告,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中,为到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2.完善实践教学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其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之大。在改变被动式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情况下,简单评定成绩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成绩评价方法应由单一评分标准向多元评价体系发展,并形成可定量操作的评价办法,以此突出实践参与能动性、创新性等考察指标,实现对实践环节的合理、综合考核,更有利于肯定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以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历时长,综合性强,为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合肥工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应包括选题论证、文献检索、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答辩等多个环节,过程中实时掌握毕业设计进程和质量。因此在考核时,可以考虑将这些环节提炼成对应的评价指标,也就是模糊评判中的评判因素集:U=,ui为第i个评判因素,m是同一层次上单个评判因素的个数。其中各指标根据题目、方向、环节的不同可以调整,可以设计为:U={选题正确与创新,文献学习及技术调查,设计过程(含实验),成果正确与创新,写作及绘图,答辩},共六个评价指标。其中文献学习与技术调查由于关联性很强,作为一个因素指标评价;写作与绘图在不同类型毕业设计中所占比例相差会较大,且都是毕设工作的表达形式,所以可列为同一评价指标,当然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也可以作为单独指标对待,注意和后文的权值要对应符合。

从数学角度看,这些实际是一个多指标的评判系统。在模糊评判中,是需要确定评判集,计算评判因素ui相对于各评判等级Vj的隶属度,在初期实践教学评价探讨中建议先简化,借用熟悉的百分制方式,由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上述指标分别给出评价成绩,例如,对应以上六个评价指标的成绩为:{}。根据本专业具体情况,例如各指标难度和所需时间等因素,制定各指标在最终评价中的重要性,也就是综合评判中的权,形成的权矩阵为:,wi为第i个评判指标在评判中的权重,要求,。然后计算最终得分:。对于上文制定的六个评价指标,则其中。

如果是按百分制给成绩,D就是最终成绩。因为毕业设计通常给出等级制成绩,所以应事先确定最终成绩的评判集V=,vj为第j个评判等级,n为评判等级的数目,五级评分制即为:V={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学校或专业制定百分制下什么分数范围为优、什么范围为良等。例如最常用的是分数低于60划分为不及格。按上文算出的分数D属于哪个范围,则判定该学生的成绩为对应的等级。

从以上过程可见,相比单一的、最后笼统给一个成绩而言,该方法具备以下优点:增强了对不同环节、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考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权值,鼓励学生创新、主动学习、勇于实践;各环节或指标给出定量评分,这是最终成绩的依据,避免过于笼统、主观,增强成绩评定的公平和权威。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中,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的结合、兼职教师作用的发挥、学生直接参与的程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与实习基地建设有密切关系。[8]

实习基地不仅要“建”,更重要的是要“用”,即要实际使用、发挥作用,不能简单停留在形式上。合肥工业大学结合自身情况,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重视加强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通过校内各类水利工程模型和校外大型水利工程实习基地的认识实习、生产工地的生产实习,以及结合现场调研的毕业实习等环节,得到了有效的工程训练。近五年来,组织学生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国家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巢湖地质实习基地及安徽省蚌埠闸工程管理处等单位及现场进行实习;在毕业设计阶段,选派部分学生到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结合单位具体在建项目进行毕业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表明,结合实际工程的实习、实践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际专业工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水利建设中。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加强动手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此,必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探讨了一些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改革途径,并提出了综合评价实践教学成绩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河,刘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104-105.

[2]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2(4):132-133.

[3]张跃进,邹丹.浅议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实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95-197.

[4]宋佩维.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4-8.

[5]康俊涛.国家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165-167.

[6]顾亚凤,甘黎明,戴鼎震,等.浅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130-131.

第4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一、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

在2010年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前,我们首先在调研全国类同我校开设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及方向的高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们自身专业的办学实践以及国家在西南地区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结合学校新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大胆的改革优化,将本科人才4年的培养计划分为五大人才培养模块,即:人格与素养课程群、表达与理解课程群、发展基础课程群、专业与服务课程群、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将原来的课程教学计划按照这五大模块进行归类优化,并科学地分配各个模块的学分比例。我校该专业主要侧重于水轮机、水泵设计、制造、水电站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自始至终贯穿水力机械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为主线,注重水力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课程的互选与知识的融合,建立水力机械及工程设计制造以及水利水电动力工程设计、运行、维护与管理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从机组的选型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各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如水文、地质、水工建筑、施工以及电站监测等。因此,毕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水轮机、水泵设计制造企业、水电工程设计院、工程局、各大中小型水电站。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着重强化两个专业方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进一步突出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系统工程设计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理论教学环节的五个课程群中分别设置了必修、选修课,在专业与服务课程群中又分别设置了核心课程以及各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两个专业方向上的可相互替换课程供学生选择,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的培养。

二、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实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

部级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主要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有: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的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充分利用该专业较好的校内实验室条件和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如下大胆的优化改革与实践。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好,该专业所在的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的实验室始建于1974年的学校水力机械实验室。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和历史积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工作,创立了今天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础,该专业的水力机械实验室依托于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流体动力机械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水电工程示范中心、学院实验中心等,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装备有大型流体机械试验台、B级泵阀试验台、多相流动试验台、三维PIV测试系统、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及粒子动态分析仪系统、三维热线/热膜风速计、高速摄影机、频谱分析仪系统、水利水电工程仿真系统、智能建筑仿真系统、流体机械虚拟产品开发平台、Fluent流动计算分析软件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设备,本专业的学生可全天候到实验室开展现场参观教学、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的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验室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设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群,并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指导生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专业充分利用办学历史较长、有较好的校友资源的优势,在校外建立了二十余个专业实习基地群,并在实习基地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本专业的老大哥或老大姐。如在重庆水轮机厂我们聘请的邱江维副总、高工,宜宾富源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赵爱民副总、高工,东电集团东风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胡江鸿总经理、高工,东电集团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石清华副总、教授级高工、四川华电瓦屋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赵勇副总、厂长等等,有了他们的帮助与指导较好地解决了该专业两个方向的生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3.探索将“生产、毕业实习”转变成“生产、毕业实践”的实习模式。由于实习基地单位的生产任务普遍较重,很多实习单位均把接待实习变成了一定形式上的参观学习,根本不让学生在现场动手。于是,我们利用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办法,在实习基地聘请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专家、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领导作为学生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成功探索将“生产、毕业实习”转变成“生产、毕业实践”的实习模式。同时,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相互密切配合,有效提升了校外现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如我们在实习现场进行水泵(叶轮)的木模制作工艺教学时,就邀请企业具有丰富木模制作经验的工人师傅为指导教师,现场给同学们进行制作讲解,同学们再自己动手现场制作,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同学们掌握了有些书本上根本找不到的技能,而且锻炼了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水电站的实习中,如果没有校外指导教师的现场指导,光有校内指导教师,同学们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水电站机组的开停机操作,以及日常维护检修跟班操作等实习项目。

4.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教师将科研项目引入到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中,已基本形成了一股好的学风,同学们积极与专业课程教师联系,积极参与到教师们的科研课题组中去,教师们也非常愿意本科生同学参与研究工作。如同学们参与宋文武老师的红岩子水电站协联关系曲线的现场测试工作项目,参与符杰、曾永忠老师的水轮机水泵CFD分析计算等课题,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中,教师的科研真实题目多了,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课题的题目也多了。

5.积极鼓励本科生与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学习。学院为每一位本专业的研究生配有研究学习室,这些研究室均是开放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本科生开放,本科生可以进研究室与研究生一道共同学习。我们还为西华大学西华学院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研究室提供学习的地方,直接参与到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研究中去,共同学习与讨论。

第5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吴加宁 吕天伟 (5)

上海市郊区基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刘静森 桑保良 吴景社 (8)

水文水资源

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王矿 庄佳 (10)

清泥沟水源地地下水环境演化及其控制研究邢立亭 周瑞 刘莉 张建芝 (14)

水资源管理和配置中的期权契约研究综述王慧 王慧敏 佟金萍 (17)

对杭州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几点思考李强标 (21)

梯级水库群长期优化调度的逐次优化-遗传算法许银山 梅亚东 魏婧 涂启玉 (25)

山东黄河5次调水调沙情况分析刘洪才 火传斌 任汝信 薛庆宇 (28)

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大系统模型研究丁杰 徐征和 (30)

杭嘉湖区域改善水环境调水方案研究颜秉龙 林荷娟 (33)

凤滩水库汛眼水位动态控制与运用研究方蒲望 (36)

南平市“06·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金保明 (39)

跨边界水资源冲突分析研究逄立辉 何俊仕 (42)

苏子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武立强 何俊仕 (45)

水权转让的条件分析——以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为例唐曲 姜文来 (48)

工业经济主导型城市社会发展与水姿源可持续利用吴文强 李国敏 吕锴 贾小平 尚海敏 (52)

信息

摘要编写须知 (47)

欢迎订阅2009年《节水灌溉》 (92)

灌区建设与管理

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规模研究刘文俊 杨高升 (55)

病险水库控制运行方案研究吴劭辉 吴文峰 梁明昌 (59)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与自动灌溉管理技术研究徐征和 赵钰 (62)

节水灌溉

豫东平原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变化分析及影响研究刘增进 何军 陈洁荣 雷宏军 刘海 (65)

PDPA在喷嘴雾化特性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贾卫东 李萍萍 邱白晶 施爱平 (70)

农村饮水与乡镇供水

底泥环保疏浚新生表层对磷的吸附特征分析胡进宝 刘凌 彭杜 宋兰兰 游洋 (73)

江苏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蔡勇 刘敏昊 高见 杨逸辉 (76)

我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研究侯志强 杨培岭 王成志 任树梅 (79)

甘肃省天祝县农村饮水安全探析雷万荣 (8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董秋华 (84)

机电排灌

离心泵内部流场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刘栋 杨敏官 王群 缪振东 (87)

关于汉川泵站更新改造建设管理的思考赵诗祥 (89)

景电一期工程泵站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罗维香 谈云波 (91)

水泵效率曲线拟合的Matlab-GUI设计胡大明 陈开谱 孙勇 (93)

水工建筑

感潮环境水中氯离子含量及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王建泽 张俊芝 黄海珍 郑辉 周建民 (95)

渥奇面上掺笺挑饮布设位置的探讨侯精明 刘韩生 宁燕 (99)

宁夏渠道衬砌防冻胀试验研究陆立国 周玲 王堂 (102)

冰期明渠输水中的冰情预报研究余书超 李强 宋玲 (108)

三维边坡最危险滑动方向的遗传算法搜索万娜 (110)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稳定风险分析新方法桂重 陈建康 吴震宇 张瀚 石岩林 (114)

基于OpenGL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新可视化软件研究何小梅 (117)

事故树分析法在爆破飞石方面的运用研究聂志龙 刘永强 方国华 (120)

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研究李红彦 (123)

水电建设

结合ERP系统提高水电事业部的信息流质量严平 陈军 李书明 (125)

基于FLUENT分析弯度对翼型性能的影响岑美 李龙 李健 (128)

三相四线制低压系统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史军 朱江丽 万健如 (131)

从梅溪河水电开发看山区中小河流水电规划徐海烈 (134)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性态分析畅明琦 刘俊萍 (9)

淮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分析及预测薛梅 葛朝霞 宋颖玲 周慧 (15)

新安江模型中实时校正技术的比较研究杨朝晖 李兰 (18)

平原河网区产流实用模型研究胡尧文 郭磊 唐巨山 马炯 周芬 (22)

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韩玉玲 邵利萍 章胜军 王纪 (25)

考虑上游水利工程影响的枫树坝水库洪水分析张瑞勋 张涛 雒文生 (29)

城市需水量的混沌预测王建华 (32)

利用MODFLOW模型计算分析济南市保泉生态需水量滕朝霞 (35)

权利、贫穷和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对联合国发展计划中关于全人类发展报告的分析林小艳 茆迎星 (38)

现场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理化性质及沉降特性研究蒋惠敏 叶清 朱南文 (40)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浅析池春青 徐永年 刘卉芳 舒安平 (44)

含线状建筑物的分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摸拟白洋 张强 张小峰 胡哓张 陈珺 (48)

LL-Ⅲ分布水文模型在国际分布模型比较计划中的应用杨超 李兰 赵英虎 周浩澜 王欣 (52)

干旱区绿洲农业水权配置模型及应用郑洲 郑旭荣 李玉芳 刘洪光 (57)

水库坝址水量水温耦合计算贺伟伟 李兰 武见 代荣霞 (59)

典型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以黄河流域大通河支流为例段生荣 (63)

信息

倡导性别平等 加强农村饮水源地保护暨宁夏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培训班在银川举办解勇 (21)

农村饮水与乡镇供水

辽宁省农村饮水水质问题及水质保护措施张素芬 任喜禄 谭国栋 (66)

延安市农村饮水现状及对策分析鲍卫锋 张国来 赵微 (69)

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探讨佀赟 左传华 (71)

山丘区集雨饮水工程过滤池设计苏保国 (73)

灌区建设与管理

宝鸡峡灌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贾屏 徐建新 齐青青 何克瑾 (76)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节水效果研究罗健恩 (80)

SLURP模型及其在灌区水管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周玉桃 崔远来 谢先红 代俊峰 (84)

新疆灌区盐碱地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乔玲 张芳 邹德华 (89)

水工建筑

溪洛渡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秦卫星 汪卫明 郑红 王伟靖 (91)

软弱夹层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影响分析张晓燕 任旭华 邵勇 (94)

反分析理论在测试结构动应力中的应用王富强 彭新民 (98)

羊龙潭水库除险加固新技术应用龚爱民 宋天文 彭玉林 周斌 (101)

层状地基中超长桩荷载-沉降关系非线性迭代计算方法陈尚平 卢永全 姚文娟 (104)

桑郎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向建 (108)

三维接触元理论及其在水利工程倒虹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曾桂香 (112)

水工隧洞分岔管衬砌静力计算方法林钢鹏 (114)

高寒地区混凝土防渗渠道伸缩缝填料选择毛国新 程地琴 (117)

江坪河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变形稳定性研究赵路 段亚辉 (119)

瀑布沟工程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的二次计算研究何小梅 (122)

泵站技术

潮水地区泵站规模确定方法的探讨江如汉 喻胜春 袁锦虎 (127)

驼峰后带长直管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姜俊红 戴红霞 (130)

机电排灌

建立在以太网基础上的泵站集控系统周亚平 (133)

一种新型泵站/水闸实时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汪益民 刘江啸 (137)

水电建设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农村电网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徐雷钧 白雪 赵不贿 (138)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LCU)软件设计刘江啸 汪益民 (142)

雍口电站监控系统UPS改造方案的选择吴建仁 (144)

小水电对地方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影响于辉 刘莉 (146)

水利经济

我国农村水电建设投资的协整性研究毛燕玲 傅春 肖教燎 (149)

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研究具杏祥 苏学灵 (152)

沙地土壤蒸发能力的气象影响因子辨析及沙地土壤蒸发量特点分析王冠丽 刘廷玺 孙铁军 杨颖 陈文婧 徐晓民 (1)

基于AHP的三江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研究刘东 付强 (5)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具杏祥 苏学灵 (8)

基于小波-ANFIS的水库年径流组合预报模型马细霞 陈鑫 郭慧芳 (12)

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雷宏军 刘鑫 陈豪 王振雨 (15)

阳江市连环水库应对城市化的管理浅析李弢 李杜 (20)

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罗波 (22)

南宁市八尺江水生态修复工程规划付贵萍 朱闻博 王燕 吴同启 黄奕龙 (24)

浅谈新农村规划的污水处理模式周瑾 (27)

节水灌溉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全射流喷头的水力性能杨炎财 李红 刘孟 陈超 王超 (29)

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杨树青 杨金忠 史海滨 (32)

井渠节水灌溉应用效果研究罗健恩 (36)

农田水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徐建新 王荣晶 雷宏军 杨宝中 (39)

天津农村水利发展对策探讨王书凤 李悦 (43)

新农村建设与水利发展关系探讨刘梅 程伍群 白永兵 王峰 郑秀萍 (45)

农村饮水与乡镇供水

群众参与维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 赵宇 周律 刘力群 徐振辞 王玉坤 王福田 简明凯 (48)

低温下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刘建广 张春阳 尹萌萌 王占生 (52)

水工建筑

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最大冲刷深度的数值模拟董天乐 史英标 鲁海燕 杨元平 (56)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极限荷载的预测崔树琴 高盟 (6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反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夏富洲 汤电波 王长德 (64)

高土石坝短序列监测资料建模研究张瀚 吴镇宇 陈健康 李艳玲 桂重 石岩林 (68)

北方丘陵区城市河道梯级橡胶坝群规划设计张铁楠 (71)

桑郎拱坝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向建 柳卓 (74)

凤岩水库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分析徐长春 (77)

斜管沉沙池在乌市石墩子山水厂取水枢纽工程中的应用高永聪 刘晓燕 (79)

MIKE11模型在沙井河片区防洪排涝工程中的应用梁彬锐 (81)

高寒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及温度控制马敬 蒋兵 (84)

浅析座浆干砌卵石灌浆衬砌渠道的优越性李江峰 关东海 戚印鑫 王宝珠 (86)

对CECS190:2005规程有关条款的看法与建议陈纯山 (88)

闸站群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工程分析与应用汪益民 刘江啸 张传令 (90)

机电排灌

基于FINE的轴流泵叶轮的流动分析及性能预测曾永忠 刘小兵 宋文武 符杰 (92)

高效区宽离心泵的研制与试验研究张德胜 施卫东 陆伟刚 曹卫东 李伟 (95)

上埔泵站优化设计综述林钢鹏 王莉萍 (98)

立式导叶式泵振动问题的探讨潘再兵 (100)

水电建设

基于SAPSO的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董新亮 马光文 黎凯 张秋菊 (103)

沙沱水电站宽尾墩联合消能工的应用研究姬春利 刘韩生 梁宗祥 聂源宏 (106)

风能水能互补发电系统仿真分析徐锦才 董大富 张巍 (110)

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流场数值模拟黄剑峰 姚激 武亮 (112)

含沙水中水轮机快速破坏问题的对策研究林其玉 宋文武 符杰 (116)

农村水电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研究石筠 (119)

基于WebGIS的水电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刘江啸 王磊 汪益民 (122)

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蒸发规律试验研究葛建坤 孙西欢 马娟娟 (1)

汉中水稻灌区计量收费实践与探索闫福林 (4)

灌区产权界定与管理体制创新李雪松 闫冠宇 (7)

灌区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吴旭春 李新民 周和平 (11)

引黄灌区不同粒径泥沙的运动规律与处理利用胡健 戴清 袁玉平 张志昊 (13)

引洪淤灌渠首工程引进流量的确定李强 白云 (17)

农村饮水与乡镇供水

基于盲数的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李如忠 洪天求 钱家忠 高苏蒂 (19)

渗滤取水技木在浠水县南城水厂的应用陈永红 袁志宇 杨晓敏 吴德安 (2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浙江农村饮水工程绩效评估胡其昌 王生云 (25)

沸石用于农村高氟水处理研究王云波 谭万春 (29)

信息

摘要编写须知 (31)

“北京市农业再生水灌溉利用监测评价与影响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74)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投稿须知 (130)

推行产品认证 创新监管模式 为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131)

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名单 (131)

水文水资源

长江与汉江两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张艳霞 张小峰 杨芳丽 (32)

深圳市中水回用的现状及前景江飞 (35)

新安江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结合的区间入流动态修正研究张小琴 包为民 (37)

滨州市深层地下水环境演化与保护研究邢立亭 刘莉 徐征和 叶春和 (42)

物元分析在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张丽 彭小金 周丰 (46)

水资源论证在电厂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罗健恩 (49)

基子遗传算法的皮尔逊Ⅲ型曲线参数估计宋茂斌 冯宝平 张展羽 (52)

短期降雨预报信息应用釜青山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分析安莉娜 王文杰 郑敏生 张民强 钱镜林 陈步进 (55)

模糊聚类分析在流域汇流参数优选中的应用周婷婷 宋星原 廖为民 (57)

基于神经网络的蓄滞洪区洪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李绍飞 余萍 孙书洪 (60)

水利经济

试论水库旅游的发展战略张丹 高广路 (65)

黄河上游刘、盐、八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及综合发展经济技术体系研究贾生海 郭松年 魏新平 安进强 成自勇 郭海临 程建萍 (68)

浅谈水库移民的社会保障陈绩 (72)

水电建设

浅析双频激电野外测量出现负值的原因王恒中 耿光旭 吴奇 (75)

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远程电力自动抄表系统赵莲清 李海涛 王树东 金兴文 (78)

混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检测方法任明炜 孙运全 张好明 (81)

关子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措施的探讨颜廷松 (84)

梯级水电工程水温累积影响预测方法探讨李兰 李亚农 袁旦红 代荣霞 (86)

水工建筑

浅谈深圳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刘志龙 闫甜甜 (91)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爆破安全的重要参数聂志龙 刘永强 方国华 (94)

水生植物在城市滨水区景观绿化中的应用刘新聆 (96)

1000MW电厂循环水流道进水池三维紊流数值模拟孙东坡 张艳艳 王鹏涛 张晓雷 (99)

导流洞围岩的流变分析与险情预报杨令强 张社荣 杨克坤 (103)

温度荷载对大型U形预应力渡槽的影响研究冯晓波 夏富洲 王长德 徐金虎 (106)

浅谈深圳市河流截污系统中限流方式的运用李艳 胡先琼 (109)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吴隆顺 (111)

堆载预压法在茅洲河中游段堤防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肖新文 (113)

小湾电站导流隧洞出口堆积体边坡锚索施工技术王容 王仲何 徐琼俭 (115)

不同地基弹模对重力坝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姚艳华 彭刚 陈灯红 (117)

遗传算法在渡槽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张翌娜 娄彩红 (121)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实践何江华 (124)

水坝工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王俊 (126)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中应用段春青 陈晓楠 邱林 曹玉升 (1)

地面径流计算误差对单位线推求的影响及对策苏静 董晓华 谭雪松 (5)

LS-SVM在径流预测中的应用李佳 王黎 马光文 邬凯 (8)

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在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梁伟 陈守伦 何春元 张建勇 (11)

MTBE污染水源水的处理研究进展孙磊 (15)

深圳机场扩建工程雨洪利用可行性研究胡先琼 李艳 (17)

对深圳河流水环境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有感于日本、韩国河流水环境考察肖新文 (20)

节水灌溉

不同水平年烤烟灌溉制度优化设计邵孝候 戴琳 钟华 李进平 刘国顺 (22)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以张掖市为例郭巧玲 杨云松 (25)

碗式回流阀的结构分析及试验研究滕人博 刘建瑞 王鸿睿 肖志杰 (31)

勘误 (33)

农村饮水与乡镇供水

恒压供水系统模糊PID控制谢仕宏 朱晓聪 (34)

水源蓝藻暴发的原因分析及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王云波 谭万春 (37)

新疆石河子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调查分析江煜 唐艳娟 古丽马兰 (41)

小城镇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王龙 张真真 张百德 刘海军 (44)

浅谈火车振动对龙茜工程供水管道的影响李敏达 (47)

水工建筑

土坝渗流特性的反演方法研究苗丽 王复明 郭雪莽 (49)

导流隧洞工程围岩突破现象与数值模拟杨令强 李永清 陈祖坪 (53)

深圳观澜河清湖段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付贵萍 朱闻博 李朝方 黄奕龙 (57)

高拱坝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张勇 赖国伟 程睿 张地继 (62)

基于条件与对偶抽样的Monte-Carlo结构可靠度分析王东 陈建康 王启智 李艳玲 (66)

拉森钢板桩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何江华 (69)

灌区引水口过闸流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吴彩丽 黄斌 谢崇宝 (71)

弧型闸门T形焊缝未焊透尺寸检测的探讨黎琼 (75)

龙怀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技术要点王莉萍 徐长春 (78)

泄洪道底孔弧形闸门检测及其加固方案陈焰周 刘嘉慧 郭耀杰 (80)

锚喷支护技术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隆文非 梁林 李红军 (83)

开敞式深港软基堤防工程断面优化设计谢清海 (86)

我国锯槽机的发展及成墙质量控制要点缪绪樟 曾鹏九 鄢泰宁 (88)

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控制在水闸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梁彬锐 (92)

机电排灌

排污泵站水泵特性的现场检测与运行诊断汤跃 袁寿其 李红 袁建平 (94)

大同垸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陈正国 王文 (97)

二次加压泵站的运行调节及节能分析袁建平 何志霞 袁寿其 (100)

水利经济

灌区多目标供水与农业用水短缺——理论模型及政策含义王学渊 韩洪云 (103)

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民灌溉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雷波 杨爽 高占义 刘钰 年自力 (108)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的研究——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边际成本模型刘卫国 郑垂勇 徐增标 (111)

流域治理项目效益综合评价研究余兰英 陆菊春 (115)

水电建设

HLA835转轮在卧式水轮机增容改造中的应用敏政 魏志国 王岩 李琪飞 (118)

永磁交流调速系统参数辨识与PI自整定研究张好明 孙玉坤 (121)

白沙河小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生态需水研究慕琳 王应军 伍钧 安昀 (124)

科学有序开发农村水电资源樊新中 (128)

第6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关键词:国际工程;水电项目;EPC;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34-2

1 研究背景

水电作为最成熟且供应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较为广泛,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推动了水电工程的开发与水电业的发展。通过数据,了解各大洲主要国家水电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1.1 国际水电业的发展概况

法国自1978年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后,发达国家都紧随其后的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投入研究与开发,一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水电业的发展。据2007年的数据统计,欧洲的水电开发程度以75%位居第一位,北美洲65%,大洋洲45%,南美洲40%,亚洲25%,非洲11%,见表1。

1.2 我国水电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由于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的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电业发展并不景气。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探究,终于在195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水电站。随着我国水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拥有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水电站31座,且有4座水电站位居世界前十大水电站的排名中。我国逐渐向世界水电大国的目标迈进的同时,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改革,达成“水电强国”的目标。

中国水电百年历程,水电科技伴随着水电建设的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并为今后我国水电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

目前为止,我国正不断地优化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以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2 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国际EPCS水电工程的实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EPC水电工程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推动了各国之间从事水电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承包商接受业主或合作国的委托,签订合同,并按照约定,履行对该工程的施工管理义务。

相对比于传统的水电工程项目,EPC水电工程项目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的高度一体化。设计管理是EPC水电工程管理模式的关键部分,EPC管理模式的设计管理并不只是局限与设计之中,它还渗透到了整个EPC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优化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水电工程的实施效率。

2.1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逐渐复杂化,业主对承包商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水电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可供开发的水电工程项目已经不多,使用EPC水电开发管理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且对于一般工程项目来说,EPC水电工程项目较为烦琐,项目参与方相对多且关系复杂。所以,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品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管理模式,降低工程实施风险、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模式优化

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施工效率,是致力于水电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EPC管理模式,是以设计、采购、实施为框架的高效率管理模式,在理论构成方面,设计管理位居三大框架的最首位,是 EPC管理模式中的关键部分。

EPC管理模式作为整体由设计及其他部分构成,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也会对整体的发展产生影响,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和发展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设计管理作为EPC管理模式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对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承包商专注于设计管理和特定设备的提供,将采购与施工环节分包给施工分包商,并委托工程咨询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设计方案、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直接对EPC总承包商负责。设计方能够掌握系统的管理方案,用纵观全局的视角,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监督和调控,全面而有序的推动工程的施工进程,监督施工质量量。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研究成果 EPC管理模式有待提高

研究成果表明,“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内外设计理念的不同。比较常见的问题还表现在业主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计划更改,返工等问题;投资方与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合作伙伴的相互协作;资金计划管理,计划实施变更备用方案,计划实施调控监督管理这一系列问题的缺失上也有待补充和完善。”

3.1 国际EPC水电工程个案分析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赤道几内亚能源矿产工业部签订的水电站项目―赤道几内亚吉布洛项目,被赤道几内亚政府喻为“赤几的三峡工程”,由中国水电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给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采取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施工,建成完工后可大范围的满足大陆居民的供电需求。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与各方合作伙伴的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设计―采购―施工的高度一体化管理,是推动工程项目完成的关键。

3.2 重要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深入对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总结经验,改善在以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推动我国水电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我国水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世界水电市场做出贡献。

4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逐渐出现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深入对国际EPC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研究,旨在提高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也要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王桂萍.浅论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10):33-36.

[2] 刘东海,宋洪兰.面向总承包商的水电EPC项目成本风险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04):55-58.

第7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水电是可再生的洁净的能源。在当前和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内,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煤炭和水电。我国水电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水电资源是我国现有能源中唯一可以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可持续能源。水电不仅在全国能源储量结构中具有等同于煤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水利防洪体系中,具有煤炭不可比拟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在全球性能源紧缺、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和我国电力供应不足的严峻形势下,优先开发水电是国家制定的基本能源战略和方针政策,必须贯彻执行。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的建设中,如何促进和加快水电开发,理顺基本建设程序,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是需要全社会理解、各部门有关业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水电前期工作及其审查 在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的基础上,水电工程,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通常要经过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才能进入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通称为水电工程前期工作。总结以往特别是最近的经验,大中型水电前期工作的周期,一般为3~4年,长则6~7年。从水电工程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特点而言,必要的前期工作时间和前期工作的投入是确保勘测设计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决策准确和提高效率的基本保证。 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要求,水电工程必须分阶段开展设计,循序渐进,充分研究,科学论证,依法决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水电工程开发任务的要求,初步查明、分析和评价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对工程技术、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初步研究和论证,从市场需求和建设条件角度对工程规模和选址提出初步意见,编制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供项目法人确立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立项决策使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结合电力市场形势和发展规划,具体分析工程建设必要性,工程建设条件,对重大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计算工程投资和经济评价指标,提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供项目法人投资决策和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开工建设使用。 大中型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两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水电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管理,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才能确保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实行科学决策。为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前期工作时间,条件较为简单的中小型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可以考虑合并,但需要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其他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阶段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部门职责,实行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是检查落实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基本手段,是项目法人决策项目进程和启动下一个设计阶段的前提和基础,是项目立项申请和核准的技术基本条件之一。水电工程前期工作设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性综合审查是必要的和适当的。综合性审查会议有助于与水电工程建设有关的各方,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互通信息,交流观点,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明确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部署和落实有关任务,共同促进和推动水电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进展。 除综合性审查之外,水电工程还有不少的专项审查审批环节。这些专项审查审批环节过多,是造成水电工程立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建设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审批程序繁琐的确与市场经济的形势不协调,容易延误工程决策,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局面,增大投资风险,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工程,其开工时间、机组发电投产时间,受到枯期、汛期的制约,耽误一、二月时间,可能就会影响发电工期一年。因此,对于水电工程而言简化行政审批,简化立项程序,有关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市场、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法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水电工程的专项审查包括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劳动安全卫生、场地地震安全性、地质灾害评估等,每一项专题审查,还区分若干阶段,如大纲的评审,报告书的评审、

第8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1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2.2 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2.3 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2.4 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推广遥感技术,在保持必须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是十年前在全国水利水电勘测工作会议上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目标”文件所确定的。

2.5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适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存档备查的需在人工开挖高边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中采用地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有关的稳定分析和现场预报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是很必要的。

2.6水土保持、防洪与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与稳态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在研究中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3大片进行解译与发育程度的划分(滑坡分四级,泥石流分五级)作出了区划图,提出了防治意见和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设想。1990年地矿部航空物探中心与长江委规划处、综勘局一道,开展长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现状遥感调查,用TM卫片和1∶3万~1∶5万彩红外航片进行解译和编写报告,提交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卫片,尤其是彩红外航片,以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可判读性和现实性,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确定提供了新手段。

3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还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4工程物探技术

第9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范文

自20世纪50年代,汪闻韶先生献身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50多年,在土的地震液化、土石坝及地基抗震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我国土动力学和土工抗震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 年轻有为献身水利

“家庭教育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父母对我品德修养和做人之道严格要求,因为这是为人之本,也是人类社会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这使我从小就有敬长、尊师、爱友之心,也为我以后在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汪闻韶,1919年出生于江南鱼米之乡――苏州。汪闻韶的父亲早年在东南大学任教,汪闻韶从4岁就开始进入东南大学幼稚园学习,由于聪明好学,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并获得其学生生涯中的第一面奖旗。后来由于父亲的工作变动,他又回到了家乡苏州,在那里度过了小学和中学的快乐时光。

汪闻韶的父亲早年就读于京师译学馆,后留学美国,获畜牧学硕士学位。母亲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童年时,他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汪闻韶回忆起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脸上充满了愉悦的笑容。

汪闻韶在东吴大学附中时,由于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每学期都获得品行优良、学业优良、品学兼优的奖状或银盾。

家庭教育对汪闻韶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汪闻韶对笔者说:“家庭教育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父母对我品德修养和做人之道严格要求,因为这是为人之本,也是人类社会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这使我从小就有敬长、尊师、爱友之心,也为我以后在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学习方面,他们对我除了帮助、启发、鼓励外,更着重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教诲。使我确立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有志者事竟成’的工作毅力,以及‘过则勿惮改’的求实精神。”

汪闻韶童年时代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他在自述中写道:“对我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汪闻韶在中学时成绩相当优秀,于1938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学系(河海大学前身)。在许多人眼里,水利行业是艰苦行业,但汪闻韶说:“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治水专家和前辈。可到了近代,中国在水利事业方面的投入不够,以致出现了许多自然灾害,造成了不少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时希望学习水利,将来为国效力,并未考虑艰苦与否。”

1943年,汪闻韶完成中央大学学业。虽然体弱多病,毕业后他仍坚持到环境艰苦的甘肃和宁夏去从事农田水利工作。他曾担任过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张掖工作站助理工程师,在甘肃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为了学以致用,汪闻韶从_点一滴开始做起,从挖水渠、修水渠、修水库等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当时他还做一些野外考察工作。艰苦的环境使汪闻韶锻炼了体魄,也磨炼了意志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汪闻韶于1945年出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夏灌溉工程总队助理工程师,在宁夏做了一些水稻需水量试验工作。在农田水利工作方面,他把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检验知识,检验真理。汪闻韶在大西北工作中,亲自体察到我国贫困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落后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劣,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了一种更加坚定的为中国

留美七年 情系祖国

8月11日,波士顿环球日报披露了中国留学生致信艾森豪威尔总统要求准予回国的消息,其后美国其他报纸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难交涉,1954年10月30日,汪闻韶接到纽约移民局的通知,准予离境。

怀揣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依照母亲的遗愿,新婚刚两年的汪闻韶于1947年底离开南京,转道上海赴美留学。

乘曼格斯将军号轮船从上海经日本东京到美国西岸旧金山,于1948年1月17日轮船靠岸・在接受了严格的检查后,汪闻韶前往依阿华大学研究生院报到,在该大学进修水利工程,并于194g年2月获得依阿华大学力学和土力学硕士学位。

一个偶然的机会,汪闻韶得知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土力学实验室要招一名半工半读研究生,于是写了申请,不久,他顺利地转入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准备攻读博士学位。

1949年南京解放。数月后,汪闻韶收到父亲和母校师长的信。信中介绍了国内解放的情况,并为他联系了回国后的工作事宜。汪闻韶决定于1950年下学期结束后回国。于是,他停止半工半读,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全力攻读博士学位。

天有不测风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阻止留美中国学生离境。1950年11月28日,汪闻韶接到芝加哥美国移民局的通知,要求他在12月20日去移民局办理有关手续。当汪闻韶于当日上午到达移民局,移民局官员对他进行了冗长的问话后,收去了他的入境许可证。

1951年初,汪闻韶通过了博士学位学科考试。七八月间,突然接到爱人严素秋的来信,说父亲突患中风,不能言行。汪闻韶决定立即回国。可芝加哥移民局却给了他一张阻止离境的命令,命令中写道:若违背此命令,将处以不超过5000美元的罚款或不超过5年的徒刑。并欲夺取汪闻韶手中的出国护照。汪闻韶与伊利诺理工学院院长商量后,决定不将出国护照交给移民局,但回国事宜也不得不无期限地拖了下来。  1952年2月,汪闻韶读完了伊利诺理工学院研究生院的全部课程,获得了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由于在芝加哥找工作很困难,遂于4月迁居波士顿,在麻省理工学院任副研究员,参加了由土力学教授泰勒和惠特曼主持的动力学荷载下土的性质的研究试验工作,同时旁听课程。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但美国政府阻止中国留学生的政策未变。汪闻韶心里十分着急和烦恼。  在与移民局的交涉没有多少进展的情况下,汪闻韶决定和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加强联系,共同商量办法。到1954年上半年,他已经和许多中国留学生取得了联系。当年4月,他在纽约时报上看到有关美国国务院将考虑发给中国技术人员寓境许可证的消息,汪闻韶立即以书面形式向移民局提出申请。

1954年6月1日,波士顿美国移民局叫汪闻韶前去问话,他们一共问了3个多小时,问题包括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政治意见、对朝鲜战争的看法、对新中国成立的看法、家信内容、回国后准备参加何种工作、如何回国、愿做何国公民等。但回国的交涉仍没有结果。

8月初,汪闻韶与数十名中国留学生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美国政府撤消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命令;同时'为把情况告知祖国政府,他们也与美国民权保障会联系,并向联合国呼吁。

8月11日,波士顿环球日报披露了中国留学生致信艾森豪威尔总统要求准予回国的消息,其后美国其他报纸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难交涉1954年10月30日,汪闻韶接到纽约移民局的通知,准予离境。  11月29日,汪闻韶在旧金山码头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启程回国。1954年12月底,汪闻韶回到南京,终于与阔别7年的家人重逢,得知父亲早已去世,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汪闻韶颇为伤感。

1955年2月,汪闻韶到北京高等教育部归国留学生接待所报到,将留美回国经过的详细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交给高教部接待部门。

精忠报国 时不遂愿

197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派人到平舆县干校找到汪闻韶,要他去做小浪底工程的土工试验。见面时,来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正在喂牛,胡子老长,头发也没理,身上披着麻袋,腰间系着草绳,脚上穿着破胶鞋的老农便是留美博士汪闻韶!

留学回来,见到新中国气象一新,汪闻韶感到特别兴奋。1955年,汪闻韶担任水利部南京水利实验处(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室工程师,1956年调任北京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任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土木研究所和抗震防护研究听工作。

怀着满腔热情,汪闻韶整天忙于搞科研'做实验,急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的水利建设上。1957年后,他一直从事土的液化和土坝抗震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还是有水库大坝遭受震害。1961年新疆巴楚地震,西克尔水库土坝遭到破坏,这是我国新建土坝中遭受震害的第一个记录;1962年广东河源地震,新丰江水电站大头坝遭受破坏,这是我国新建混凝土坝中遭受震害的第一个记录。

这些现象引起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总理亲临灾区,对防震抗震工作作了“要总结地震经验和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指示,大大促进了汪闻韶从事的抗震工作的研究。他亲自参加了1966年邢台地震以及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林格尔地震和唐山大地震中水利工程震灾的实地调查工作。为了尽快把历次地震后许多同志记录下来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下来,汪闻韶受水利部水利管理司委托,主编《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详细记载了其间的水利工程震害情况,涉及到邢台地震等15次大地震,为我国以后的实验研究、原因分析和抗震工作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当笔者问及当年编书时的感觉时,汪院士说:“嗯,当时工作量是很大,任务也很艰巨,可想到这书对后人有好处,我也就感觉不到苦和累了。”

“”开始了,给中国学术界蒙上了一片阴云。汪闻韶团团圆圆的一家人被拆散了。1969年到1972年,他被下放到河南平舆县五七干校劳动,当了一个饲养员,喂牛、喂马、喂驴。别人都值白班,汪闻韶值夜班,每天半夜起来喂牲口,觉也睡不好,不久便累病了。回想这些日子,汪夫人还有些心寒:“我当时担心他挺不过来,他从没干过这种活,更不用说养牲口。我是参加过养牛训练的,我想换他回来,而革委会的人说:‘你这是啥思想嘛’!”197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派人到平舆县干校找到汪闻韶,要他去做小浪底工程的土工试验。见面时'来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正在喂牛,胡子老长,头发也没理,身上披着麻袋,腰间系着草绳,脚上穿着破胶鞋的老农便是留美博士汪闻韶11972年底,汪闻韶被调回北京原单位,为了挽回过去的损失,他更加拼命地工作。

惜时如金 谱写辉煌

在对土中电渗问题的研究中,他澄清了电渗对饱和土力学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电渗和水力渗透混合流公式;解释了电渗加固软土的机理,说明了电渗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留美回国受阻和在“”中的一无所成,使汪闻韶越来越感到时间的宝贵。于是他拼命地工作,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汪闻韶不久便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在对土中电渗问题的研究中,他澄清了电渗对饱和土力学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电渗和水力渗透混合流公式;解释了电渗加固软土的机理,说明了电渗在土力学中的应用。汪闻韶的《直流电在土中作用及其对土的物理力学性的影响》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三等奖。在地基沉降分析方面,他以室内试验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基中应力的估算问题,提出了从理论及验算结果的比较上可以认为在估计地基沉降量时,应该考虑到地基侧向变形的因素。他完善过去的分析方法,发现在任何沉降分析计算中,都要与相应的土工试验相配合,强调现场观测的重要性,提出了用近似的半对数法来解决预压后地基的沉降估算方法,并对大埔闸地基预压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在对土的液化问题研究方面,他先后结合多项水利和电力工程的勘测、设计、运行加固和震害分析中土的液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实验研究。逐步建立、改进了土地动力实验室,阐明了土的液化机理及其与土体极限平衡和破坏间的区别和关系,扩大了对砂土以外的少黏性土、砂砾料和电厂粉灰液化特性的研究,发现了预震的影响和土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剪切波速在评估砂土液化中的应用。该项《土的液化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在土坝及地基抗震问题的研究中,他参加编写了《中小型水工建筑物抗震知识》、《1966年邢台地震》和《唐山大地震震窖》等书。参加编制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 10-78(试行)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规范》GB 50287―99。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内部资料。对土工抗震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比理论计算更加可靠和变形分析比稳定分析更有意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