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更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使自己的思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管理工作的要求,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深切领会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针对上级领导提出的各项意见和要求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思想和公司领导工作的指导方向保持一致。同时,工作中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

很多水利工程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搞好民族关系十分重要。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命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区水利建设者的任务十分艰巨,每当遇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工程设计时,我都要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力求做到最好,以便于在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中真正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为社会大局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上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业务水平

2011年单位人员紧缺,设计任务重,因我以往工作较为认真,设计功底相对扎实,被单位聘任为临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龙口及渠道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护岸工程、**工程设计工作任务。渠道、防洪是我工作中常遇到设计项目,在工程布置、工程设计、水利计算方面能够自如应对;在报告编制时内容安排上欠妥当;人员安排穿插较多;进度安排有些滞后。在领导与项总的指导、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工程设计。

取得中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被单位正式聘任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工作任务。渠首、水库在以往的设计中都有参与,但作为项目负责人统筹安排这两项工程的设计任务,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渠首、水库设计要求更高,内容多而复杂,各个部位设计要求更精准;该防洪工程与以往所做也有很大区别,大吉尔格朗河水量充沛,沿岸树木茂盛,又属于游荡型河道滩地较多,工程布置需要实地多次对比才能完成。在全体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请教多方专家,精心研究,积极研讨,顺利地完成了工程设计,并获业主好评。

2013年7月被****公司聘任为副院长,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合同签订、资金回收、项目推进等工作;并兼任总工办副总工一职,负责设计部生产总体协调工作及安排;负责各项目全过程设计管理、协调工作;负责各阶段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审核、评审工作;解决设计项目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负责项目的设计工作。任职以来所做的设计工作有**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河防洪工程、***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灌区支渠改造工程、***引水枢纽安全鉴定安全评价等。

通过这几年的学习与锻炼,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的设计工作,能够较好的把控工程的全局,作出合理的判断,提出工程方案。通过实践,使我得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中的过程中,不懂就问,不懂就翻书,翻阅规范,使我逐步具备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巧。有了这几年工作的底子,使我在翻阅这些水利方面的书籍时更为容易理解和掌握。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利用观念的改变,我对水利工程作用更加清晰。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水的安全保障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做到用水利工程将有限的水资源用的有价值、有效率,尽可能的少浪费,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环保意识下使水能源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紧张的工作节奏,让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几年的工程设计的经验积累,使我进一步了明白了设计工作的意义。我们要对水利行业各个专业的知识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和掌握,真正能做到厚积薄发。通过实践,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2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一、水务系统人才队伍现状

全系统现有在职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113人,中共党员301人,人员结构分布如下:

项 目 分类 人数 比例

职称 合计 154 0.32

副高 3 0.01

中级 43 0.09

初级 108 0.22

学历 本科 39 0.08

大专 116 0.24

中专 32 0.07

高中以下 293 0.61

年龄 35岁以下 134 0.27

36至45岁 197 0.40

46至54岁 109 0.22

55岁以上 40 0.11

从人员结构分布表可以看出,本系统人员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职称上看。全系统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员154人,占职工总数的32%,技术人员总量达到了一定要求。但同时可以看出,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只占技术人员总量的10%,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助级以下职称,层次不高。二是从学历上看。全系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87人,占职工总数的39%,比例偏低,且本科学历人员只占8%。人员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高学历层次人员数量偏少。三是从年龄上看。全系统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占27%,36岁至54岁的中年职工占62%,55岁以上的职工占11%,年龄结构比例约为2:3:1,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二、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各类人才结构分析

1、党政人才队伍。按照本次调研的人才划分标准,本系统拥有党政人才101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1%。几年来,局党组坚持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按照党对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要求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各单位党政人才队伍的年龄梯次结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不同性格气质人员的合理搭配,在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中都配备了1-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强的年轻干部。局党组注意加强对党政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从机关到直属单位,都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学习、工作制度和个人廉洁从政规范。绝大多数党政干部都能摆正位置,恪尽职守,全心为单位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局经常组织局管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学习水利法律法规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在干部任用上,在系统内推行了竞聘上岗、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实现了干部的能上能下和合理交流。对聘期内干部定期进行工作述职和民主测评,对工作不力、职工不满意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系统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4人,分布在五个职称系列:工程、会计、政工、农技和经济。其中,以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约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0%以上;专业技术人才以助级以下人才居多,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9%;由于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的改革,在职称评定上强调了学历因素,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而3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部分不具备学历,无法评审更高层次的技术职务,也带来了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层次的偏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上推行了岗位设置、评聘分开,即根据各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按一定比例设置各单位高、中、低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岗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后,由个人提出聘任申请,在职数限制内择优聘用。改变了过去专业技术人才评聘不分,一评即聘,一聘终身的现象,实现了高评低聘、低评高聘,在专业技术人才聘用上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专业技术人才在水利建设一线经受锤炼,促进个人成长的机会还不是太多,创新创造能力还不够强。

3、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系统内具有对外经营能力的人才较少,各直属单位综合经营的范围仅局限于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了场地、设备租赁和对外承包等形式,原__市水利工程队现已改制为江苏龙川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4、高层次人才。今年,通过人才市场招考1名研究生。

5、高技能人才。全系统共有电工技师5人,高级工113人,主要工种为闸门运行工,灌排工和收银审核员。当前工人的考工定级是在符合一定的工龄、学历、岗位条件下,通过报名参加市工考办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取得工人等级证书。

6、工人队伍。系统工人队伍中除技师和高级工外,还拥有中级工以下工人163人。与1999年相比,工人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新增中专以上学历工人22人,说明系统内工人已经意识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对水务事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讯号。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工人在注重提高个人文化水平时,刻苦钻研技能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各单位在对工人技能培训方面的工作做得不足,

主要是让工人自己在具体实践中锻炼或由老师傅传授帮教。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水务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许多传统的水利技术、工艺将会明显不适应水务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水务事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支新型的水务工人队伍。目前,人事部门对技术工人的继续教育工作已启动,除此之外,本行业自身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抓好对水务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人才使用管理情况分析

1、人才流动情况。本系统人才引进的渠道主要有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系统人员的调进和补充招考工作人员三种方式,人才流失主要是调出系统外和辞职创业,全系统基本保持了人才流进大于人才流失。但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对口人才引进数量不足的问题。

2、人才教育培训

本系统对人才的教育培训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落实了部分教育培训经费,提高了干部职工自学成才的热情。系统内每年都集中组织3-5次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主要侧重于法规和工程、财务等业务方面。另外,还选送部分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从总体上看,本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缺少一个建立在分析现状和发展目标基础上的长远规划,培训教育的手段也较单一,针对性也不强,各基层单位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处于自发状态,主管部门缺少整体的指导。

3、激励和保障机制

各直属单位实行了档案工资制,即凡遇政策性和晋升性调资,正常调整档案工资,但视单位经济状况暂缓兑现或退休时予以兑现。直属单位在平时工资发放上引入考核活工资,即将部分工资列入活工资范畴,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按月发放50%活工资,另50%活工资等年终考核后视情况发放。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上,暂时还没有成熟的做法。目前,根据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要求,要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但本系统基层职工的福利待遇总体水平偏低,主要是资金问题,只有单位的经济效益好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系统内所有符合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都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近两年,各直属单位、水务站职工还参加了住房公积金。

4、人才管理机制

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考核评价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缺少明确可操作的具体办法。

通过本系统人才队伍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本系统人才的现状与实现这一目标不相适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必须从现在起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快水务人才储备。二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必须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水务系统,以带动水利科技水平的飞跃,要注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水利建设现代化的方向。三是人才专业不尽合理,在人才引进上,一方面要引进水利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新时期水务工作的新内涵,要吸收引进事业发展需要的法律、水环境保护、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人才。只有以足够的人才作后盾,实现水利建设现代化的目标才能有保证。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务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水务事业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水利人才工作的领导。

2、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向交流、技术协作、课题研究、组织外出考察培训、选送到高校进修学习、到重点工地锻炼及传、帮、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围绕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水资源管理、水务信息化和经济管理等,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各类人才工程及各类专家选拔为载体,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规模。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切实加强人才资源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提高实用操作技能为核心,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努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加快培养水务系统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认真组织开展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重点做好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考核。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

4、以大规模培训教育为抓手,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做到人人受训。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内训、授课、外派进修、研讨会、学习组、轮岗等,可结合各单位实际,择优行之。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可选择组织参观和参加重点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集中指导和直接参与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既要重视缺什么补什么,更要知识技能型培训及“学习力”培训,只有技能人才的学习力提高,培训的后续效果才更具潜力。

5、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人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工作实绩与日常考核、民意调查相结合,切实提高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和个人待遇挂钩的办法,从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入手,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第3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利职工;教育培训;措施;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加强水利职工教育培训是关系到水利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其是提升职工素质能力、推动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抓手。为提升我区水利行业职工队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培训模式

采取集中办班、基层办班、外送培训、学历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实现冬季集中培训与基层所站“一事一训”相结合、生产岗位培训与成人学历教育相结合、单位自主培训与外送深造提高相结合、骨干重点培养与职工普遍参与相结合、业务理论深化与生产实践提高相结合,通过五个结合,创新职业教育思路与机制,积极探索培训模式。

(一)面向专业抓培训。采取“走出去,带回来”方式,重点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高、精、尖人才,开展工程建设“四制”、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等培训班;多渠道、多层次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水政水资源、水利管理经验、智能化防汛抗旱预警系统等国际尖端水利科技。

(二)面向基层抓培训。面向全区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开展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管理、渠道测量水、泵站运行等各类培训班;对不具备大中专学历的职工,进行相应专业的学历教育,扩大成人大专和专科升本科规模,开展电大开放式教育;重视和鼓励工作业绩突出,有发展潜能,具有大学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

(三)面向岗位抓培训。加大技师培养力度,抓好工人岗位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技能鉴定站作用,面向水利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结合工人等级技能考核鉴定,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岗位适应性、岗位等级晋级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工人学技术、练本领的内在动力。主要生产岗位上的工人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水管单位所、站长、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二、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机制

(一)完善管理机制。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组织人事部门具体抓的层层抓落实的机制。把人才的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振兴水利事业的重要措施来落实;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全年接受培训不少于12天(72学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使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验收、有考核。

(二)制定培养计划。主要是明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根据各类人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通用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以知识更新为重点,制定行业培养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分类培养。

(三)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加大职工培训教育投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以项目带培训,结合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在相应业务管理中筹集资金。

三、结合职称评审、技术研讨等,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一)将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做为职称评审及聘任的必备条件,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或集中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72学时”。加大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使教育培训成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自觉行为。

(二)紧密围绕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水利新技术等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开展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工业供水管理、智能水网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与土壤盐渍化、无人机航空影像拍摄技术等专题研究和研讨会,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运用所学新知识,积极实践新技术,全力为水利建设做好科研服务。

四、依托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培训教育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地区水利网、地区报刊等行业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大力宣传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加强水利人才培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水利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和职工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宣传水利职工教育工作对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的保障作用,表彰职工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重视职工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为落实人才培养任务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依托国家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水利厅高层次人才工程”。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二)认真贯彻落实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平均培训12天,3-4年内使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以高中级水利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加快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及节水型社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灌溉管理、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文及水利信息化、水利经济管理等9个领域培训一批紧跟水利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三)推行“导师制”,加快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一些重大科研和生产项目负责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快对青年职工的培养。

五、加强效果评估,提升培训质量

每期培训结束后及时小结,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分析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时间安排是否有条不紊、教师讲解是否通俗易懂,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方面的即时评估与几个月后的分时间段评估。不断总结和探索适合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的好做法,少走弯路,提升水利系统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提升职工业务素能、提高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应该从计划,机制,培训方式,提升职工参与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抓起。

参考文献:

第4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机床工业;专利申请公开;技术创新;数控机床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0-0006-04

机床工业是一个国家装备工业的核心,它的行业创新实力和技术水平会影响国家整体工业的发展速度。一个国家行业技术专利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确认和跟踪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轨迹,表现其行业技术创新的活跃性,反映一个国家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德、日、中三国的机床技术专利数据,比较三个国家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分析行业技术优势产生的内导因素,找出我国机床工业技术发展中的缺陷,对现阶段的中国机床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机床工业的加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德国、日本、中国机床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比较

分别在德国、日本、中国所建立的官方或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按照国际统一的专利分类方法IPC国际分类标准B23主分类项下,即:机床;未列入其它类的金属加工项下依年份检索发明专利数字,所得出机床技术集中出现的开端和总量统计值的变化发展趋势图如下:

60年代,德国机床工业就开始依靠着技术创新能力持续上升发展,起点要比日本早15年。然而,70年代末开始,德国在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却被日本迅速赶超。

70年代末, 日本善用引进技术、注重保留二次技术创新空间,抓住电脑数控技术引进机床控制的机遇,迅速提高了本国的机床数控技术水平,出现了大批新产品和新企业。日本数控机床产品利用功能优越、制作精良而价格便宜的中低档数控产品冲击市场,迅速占有世界市场份额。日本企业会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更新。它们的技术创新围绕着市场需求转,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型创新。

中国的机床工业技术发展在建国初期后的30年里几乎始终徘徊停留在传统老式的通用机床技术领域里。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数控机床发展大行其道,争先抢攻的时刻,我国的机床产业和与电子、微电子产业的技术结合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80年代直到90年代末开始,我国才开始有了数控机床技术的发端,但进步迟缓,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始终很低。这种状况持续到新世纪的开始才逐渐加速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曲线图表中的日本机床发明专利公开申请总量上远远超出德国和中国。由于各国发明专利授理的具体标准存在不同之处,单从数量的比较上却并不一定能够绝对说明一个国家的机床技术水平。所以,在此我们仅使用三个国家专利申请量的浮动变化曲线来比较不同国家间机床技术变化发生的显著转变阶段,并不将总数上的巨大差异做为不同国家间技术水平高低比较的重要技术指标。

二、三个国家专利申请人均产出率的比较

德、日两国机床技术发展最鼎盛时期的就业人员数量和申请专利成果总产出量所得出的人均产出量情况如下:

首先是德国,上世纪的70年到80年代是德国机床创新量顶盛时期,以1975年初到1980年初这5年为例,当时德国机床工业的平均从业人数大约为70,000人,这个阶段出现的各类机床相关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大约为10,015件,人均产出率约为0.143。

日本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到达了机床技术创新的顶峰,从1990年初到1995年初,相关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达到了约71,245.00件,那个时期日本机床从业人员数量大约为3.8万人,人均创新产出率约为1.875。当然,并不能因为极高的人均创新产出率就说明日本机床技术水平大大超出其他国家,这也需要加入专利审查标准和最终授权率等决定专利质量的因素来综合考察,这一点在下文中会专门提及。

目前,我国的机床行业从业人数约是250,000人,就业数量为德国的3.6倍,日本的6.6倍。2004年初至2009年初从专利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各类相关机床类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18,232件,人均发明产出率约为0.073。从比较数字看,我国现阶段人均发明产出率为德国机床工业发展顶峰时期的51%,为日本的3.9%,如此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技术创新力薄弱的问题。

三、机床技术专利申请来源分布比较

从总数上看,2006年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就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其中近半数发明申请却来自国外,尤其是我国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明显偏少。

具体到金属切削机床类技术,以2004年为例, 日本特许厅数据库中公布的B23类项下金切机床类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5,936件,根据多组数据的抽样统计,每100件发明专利申请中,非本国公民申请者的件数平均约为6到lo件。也就是说非本国居民的发明申请数量仅为约6%~10%;而同时期的国共有发明专利申请727件,其中,境外申请者的比例高达57%,单单日本一个国家就占有246件,德国占有78件,属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总共只有约310件。

再来总体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金切机床类公开的专利情况。截至2010年8月1日,国家专利局数据库中被公开的金切机床B23分类项下发明专利共计19,558项。其中,公开的发明专利为境外申请者的数量约为7,900件,平均占总量的40%左右。

四、专利申请质量的比较

由于在各个国家不尽相同的专利审查制度体系下作比较,所以不能够单用申请总量上的差别来衡量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更需要综合专利申请质量指数。专利申请的质量可以主要从两方面来衡量,一是专利申请的有效发明数量,二是专利申请的种类结构。

首先是有效发明数量。发明专利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用申请的授权率,即有效发明数量来评估。

具体到机床类技术专利,首先看日本,由于日本的专利申请门槛较低,往往一个很小的技术改动,企业就会主张专利申请。与申请量相比, 日本的专利授权量上可能会大打折扣。根据多组随机抽样的统计数据, 日本机床类技术的有效发明授权率约平均为33%,也就是说每100项发明专利申请最后有将近2/3是被撤销或不能获得授权。因为日本专利数据库中授理的非本国居民机床技术方面的申请比率并不高,只有6%~10%,所以,可以说日本本国可以占有90%~94%的有效发明专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的质量有一定差距。截至到2011年3月底,在专利数据库中B23类机床技术总共可以检索到28,733项发明专利申请,被授权的发明专利为11,641件,平均授权率约为40.5%。单从总的机床技术发明专利授权率上看,我国的数字要比日本 高,但是联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授理的大量来自于非本国居民的发明申请成份,就会大大削弱我国本国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例如,日本在我国的4,568项发明申请中就有2,436项是有效专利,授权率为53.3%;德国在我国的1,672项发明申请中获得了737项授权,授权率44%;美国的2,315项中有1,007件有效;台湾地区的755项发明申请中有304项有效;瑞典的550项申请中345件有效等等,这样将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效发明专利扣减出去,来自中国本土的有效发明就非常有限了。

然后,我们再来比较不同国家专利申请的种类结构。技术专利有两个主要类型:发明和实用新型。其中发明的技术含量高,其比率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水平。而根据我国机床技术专利组成结构的对比情况,实用新型申请偏多,发明偏少,说明我国的创新活动强度较低。

具体到机床产业,我国这种结构上的欠缺则也非常明显,利用关键词检索的办法比较一下机床技术方面日本和中国数据库中的专利构成情况。

截至2010年9月12日,使用关键词“车床(卜一又)”在日本专利特许厅数据库中检索得出的结果是特许(发明)共23,607件,实用新案(实用新型)共1,071件,比率为22:1;同样是使用关键词“车床”在中国国家专利局数据库中检索得出的结果是发明共849件,实用新型共2,275件,比率为0.37: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来自于国外的机床技术申请有95%上均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比例通常很小。中国国内实用新型的申请量一直显著高于国外,而且差距逐年拉大,这说明了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质量不高,对核心技术没有突破。截至2010年8月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所显示的金切类机床B23项下数据,除去授权给境外发明者的比率部分(约40%左右),可以得出发明专利授权给中国所有者的件数约为11,658件;实用新型约为25,203件(除去8.4%的境外所有者)。发明专利的比例为31.6%,也就是说国人申请100件关于机床方面技术类的专利,约有3l件为发明,69件为实用新型。

五、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的外国企业在中国专利申请状况

在中国境内的金切机床技术发明申请数量上,日本公司排名第一。日本三菱、日立、东芝等几个公司是申请大户。以三菱和日立公司为例,截至20lo年8月1日,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880项日本发明专利申请中,三菱集团公司拥有328项,日立公司拥有213项。德国的1,701项发明专利申请中,博世集团拥有133项,西门子集团公司49项。其它的从几十项到几项不等分布在各个中小企业手中。

由此可知,德国、日本企业除了拥有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外,其对专利申请的认知态度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他们十分重视把研制出来的技术申请和注册专利,使用专利保护制度作为保护海外市场的盾牌。

以上这些专利统计数字的差距说明了我国机床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而德国和日本则是另一番不同的局面。德国在60年代时,准确抓住了机床产品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转变契机,利用本国基础不错的电子工业,快速进入了采用集成电路的机床数字程控时代。从集成电路控制到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直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德国数控机床产品一直保持技术革新领域的优先地位。日本机床工业的发展只经历了约十年的技术模仿和改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抓住了机床数控技术发展的契机,全力投入和促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机床技术开发领域同德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六、差异要点分析及可供选择的对策

上述对日本、德国和中国三个国家机床行业相关技术专利总量、质量、结构等各方面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机床技术创新指标数据与德国和日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结德、日两个国家机床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以下要点,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一)强大的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

德、日这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取得机床工业技术的发展成功,政府的策划、引导和扶持作用功不可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日渐融合,任何领域的研发工作都与这些技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这使传统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出多标准、多维度、多方向的发展态势。所以,在把握突破方向时,不能依靠各个企业单打独斗,需要一个国家政府扮演总指挥的角色,集中各方面力量对整个世界市场系统分析,审时度势。各企业、研究性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政府指令,大量投入、集中研究、预测最佳的发展可能、综合分析潜在的市场需求,制定周密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引导生产企业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技术方面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做技术攻坚,争取用本国自主创新的机床产品引领趋势、主导市场。

关于这个方面, 日本政府是成效卓著的榜样,系列资助补贴政策、适度的经济干预、适时的企业发展策略指导等都是日本机床工业成功腾飞的最有效的助推剂。日本政府在引领本国机床工业发展中真正做到了脉络清楚、层次明晰、阶段目标把握准确,顺利的将本国的机床企业推到了世界产业的领衔位置。像日本政府一样,往往抓对了方向,再集中所有力量攻坚,才能实现某项技术的突破式创新发展。

德国政府则一直特别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讲求“实际”与“实效”,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并重,订立机床精度标准,更新产品结构,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引导和支持机床产业发展的力度。例如,2006年的《国务院关于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改委的《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然而,在这些粗线条的意见和规划下,如何进行具体的布置和实施,具体的检验标准又是什么,仍然需要思考和探索。

(二)注重创新技术力量的培养,为实现突破性创新储备人才

日本、德国两个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相当多的可借鉴经验。从高校教育来讲,为了给制造业培养充足的人才, 日本从60年代就开始扩招收理工科学生数量,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企学研合作典范之一,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企学研互相合作方面,德国最优秀的方面就是产业界所要的研究课题与大学等所致力的课题联系紧密,使得院校中的科研力量在大学教育中就能够充分的与实际产业开发需要相适配。

从企业人员培训方面讲,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通过内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先进的技术、生产产品的用途及国内外发展情况,有些让老职工传帮带,介绍经验。 德国机床企业则一直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将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放在首位。在企业中,新工人必须经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坚持师徒相传,使老员工的丰富经验得到充分发挥。

反观我国的情况,整个机床行业缺乏专家型人才、企业缺少技术纯熟的技师和工人,更加稀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传统的机械行业积累人才的速度非常慢,一个机床技术工程师需要工作多年以后才能去负责其中一个部分的设计,而如果要培养出在整体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改进创新的能力,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我们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培训机构,不愿意在人员培训上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这样就企业培训不投入、人员知识技能转换不衔接,根本无法保证人才产出的质和量。

(三)企业是机床行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其创新投入比重非常高,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量

一个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是企业,企业是行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企业只有站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面对最实际的问题,有最现场的感受。同时,企业创新也在最大限度上缩短了技术成果转化的通道。

无论是以中、小机床企业为主流的德国机床业,还是拥有众多巨型集团公司的日本,其共同点就是:企业是这些国家最主要的创新成果产出来源。在德国,企学研工作系统结合,企业为技术研发提供大量资金,德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超过1/5的机床科研经费比例直接来自于企业委托,研究目标非常务实;在日本,几乎所有大一些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开发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开发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企业研究机构在数量上要远远大于大学、国立和民营的研究机构,企业所拥有的研究人员数量比例占到总研究人员数量的一半以上。日本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比重相当高,同时,为了促进企业的创新,充分挖掘技术人员的创新才能,企业不遗余力的想出各种激励和保障措施。

在中国却存在着机床企业技术创新角色的集体缺失状况。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机床企业大而不强,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科研的情况。企业技改部门或机构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不能胜任有实质意义的研究开发工作,大多数的创新成果只及毛皮。多数企业对职务发明的激励力度不大,在创新环境和文化建设上,缺乏“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鉴于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漫长的人才技术力量的积累,所以,要做真正有质量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先借鉴德国的“企学研”合作模式,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大力推行科研单位创新成果资源和企业生产转化互补共享,推动机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和研究单位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也为这一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四)拥有素质过硬的机床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成熟的机床配套产业集群

机床的配套功能部件产业特征是小商品、大市场,数控机床许多高技术含量的部分,都凝结在配套产品中,一个国家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决定着主机的技术水平。德国和日本的共同点就是都十分重视机床基础元部件产业的发展,企业专业化程度高,质量把关严格。在德国和日本,我们可以轻易列举出很多家全球著名的企业,它们从事制造与机床主机配套的基础零部件、刀具、数控系统等名牌产品,例如,德国FAG、INA的轴承;Heidenhain公司的光栅尺;Zeiss集团的光学仪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更是全世界机床数控系统的主角。同样, 日本也拥有大批这样的著名企业,NTN公司的轴承;日本精工(NSK)的轴承和滚珠丝杠;日研工作所、大昭和精机的刀具;同西门子数控系统齐名的日本法那科数控系统等等。

在日本政府的引导下,其众多机床零部件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集群,众家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和带动,形成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合力。日本机床功能部件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奈良附近。而日本机床产值前20名的企业集中坐落在东京和名古屋附近,机床企业周围已经形成整了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产业群,围绕在机床生产企业的周围,这种分工合作关系提高了日本数控机床行业的效率。一般来讲,机床制造商用于采购本国精密零部件的成本占机床总制造成本的10%~20%左右。这一点也在德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德国的机床配件企业规模不大,但专业化程度极高,分工明确、互相配套、各施所专、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最高水准的保证。从地理分布来看,德国的机床行业,西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州拥有通快等行业巨头,占全国产值超过50%;首府斯图加特及周边地区共有110多家机床企业。

目前,中国企业的各类机床关键功能部件供应却严重依赖于国外配套。国产部件专业生产效率低、品种少、质量不稳定,仅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配套需要。中档以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自配率不到20%,其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导致整机产品的造价居高不下,我国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毫无价格竞争优势。

发展我国机床功能部件生产配套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促进机床功能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批量生产,控制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然后是解决我国机床零部件企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的问题。需要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集中规划引导产业链配套生产区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配套生产的合力,结成产业集群,针对解决我国在机床工业的零部件产品制造上各个企业孤军作战,缺乏合作,都倾向追求生产制造的“大而全”、“小而全”,与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有较大距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洪石,付玉秀,创新与创业管理(第2辑)――自主创新专 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寄中,蔡文东,黄宁燕,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四项指标凹, 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3]陈循介,中国机床工业六十年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J],世 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9,(5)

第5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在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各国对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越发紧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是多国想要交流了解的对象,且我国不断追求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对农业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对此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英语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学科,却并未受到广大专家学者与学生的重视,但随着农业在国际上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开始关注农业英语教育。《农业英语》一书是由王静萱主编,并于2015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类专业英语教材。该书虽由英文书写,但其内容主要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对外贸易等有关,专业性强,且该书内含有专业参考译文,附录部分收录大量农业英语术语,可用于丰富农业新闻英语语料库,结合该书所配备的视听材料,学生可通过不断训练提高自身农业英语听力能力,提升自己在本专业的竞争力。《农业英语》一书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在结构上,该书可分为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与农业英语应用三大主要版块,其中,农业生产包括对自然环境、农业文明与植物特性的科普介绍,融入植物生物学,探究植物的奥秘;农业技术包含农作物管理技术、现代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种植技术以及植物保护技术,该部分内容对我国农业技术进行总结概括,在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对农业技术的基本认识,构成知识网络,对农业发展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现状;最后,农业英语应用部分既涉及到对农业国际贸易交际英语的讲解,又为学生就业与深造做准备,对该专业个人简历与出国申请表书写模式进行总结,为学生今后发展做考虑。纵览全书,该书共12章,每一章节包含5至7篇文章,行文简明易懂,文章详略得当,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既不会使读者因篇幅过长而感到拖沓无趣,也不会因篇幅短小而使知识点大量浓缩,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其中含义。此外,该书在每章节最后以及附录部分总结了重要英语词汇,节省读者查阅单词的时间,使该书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此书在结构上对农业知识进行专业性划分,如此布局方便读者就自身需求对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或农业英语应用展开深入学习;视听材料及词汇总结部分有利于学生充实农业英语语料库,对提升学生农业英语能力有很大帮助。

内容上,该书内容翔实,所涉知识范围广。从自然资源、农业概念、植物生长到农业技术、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最后到外贸英语以及应用写作,该书几乎涵盖农业英语学习者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专业的注释、译文及词汇总结使该书附带查询功能,对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该书不仅包含专业农业知识,还包含一些生活实用技巧,学生在学习农业英语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例如西芹作为古老疗伤食物的用法与功效、西兰花与花椰菜的吃法等,将农业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该书具有实用性,且专业知识与生活技巧相结合作为此书内容难易结合的方式之一,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农业英语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农业英语》一书内还包含大量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农业英语翻译能力与语言转换能力。书中选用大量与农业相关的真实图片,对图片所在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有助于学生调动阅读想象力,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该书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可作为专业人员参考资料,抑或农业英语爱好者的兴趣读物。

该书还具有专业性强、科学严谨的特点。《农业英语》作为高校教材用书,其专业性与严谨性表现在对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呈现以及译文的准确性方面。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其对所适用的产业规模、农产品种类都有一定要求,书中对农业机械化概念及运用的具体描述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进步;滴灌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技术,将此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农业地区进行大范围推广,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缺乏对农业的限制作用,并有效节约农业用水,推动该地未来农业发展。《农业英语》对农业知识的概述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在听到相关农业英语时能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对该语言进行准确理解与翻译,减少翻译失误,而非局限于简单直译所听到的内容。

《农业英语》一书中涉及到对大量外国文献的翻译,编者在翻译过程中极力遵循言简意赅、规范严谨、用词精准的翻译原则,并对该书中的专业术语采用直译方式,晦涩难懂部分采用意译形式,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前提下,注重该书阅读难易程度,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总之,该书作为高校农业英语专业的教学用书,不仅专业性强、内容广泛,其丰富的农业技术英语词汇有利于提高学生农业英语听力水平,对培养此类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第6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一、评价原则

1.导向牵引。反映创新型城市(县、区)建设的内涵要求和基本特征,体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思路和工作部署,体现引导性。

2.重点覆盖。既要尽可能覆盖创新型城市(县、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又要突出重点,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指标,避免指标的交叉重复。

3.真实可行。坚持数据可获得性、可比性和可考核性,尽量选用直接来自于统计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数据,统一数据口径和计算方法,规范数据报送制度。

4.动态监控。既要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适当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评价方法

1.数据来源。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获取的数据,由省统计局负责整理加工;一些现行部门报表制度中有的数据,由该部门负责提供;现行报表制度难以获取的数据,按照政府部门职责分工组织专门调查。省统计局负责最终数据的审核、汇总及评估。

2.评分方法。评价指标由定量指标构成,分规模指标和水平指标,并按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通过综合加权法计算评价值。为避免测评中出现指标的大幅波动,统一用当年、前一年、前两年的平均值作为评价年数值进行无量纲化计算。

三、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指标分别按设区市与县(市、区)两种类型设置。

1.设区市评价指标。从创新投入、企业创新、结构优化、创新产出四个方面,监测、评价各设区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情况,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49个。

2.县(市、区)评价指标。旨在监测、评价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进展情况,由设区市评价指标体系简化而成: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县(市)三级指标35个、区三级指标33个。

3.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科技厅、省统计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可对具体指标、权重及标准分设置进行适当调整。附件:1.省创新型城市(县、区)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附件2

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1.全社会R&D人员投入。以全社会R&D人员数和万人拥有R&D人员来反映各地区研究开发的人力投入强度和能力。

万人拥有R&D人员=全社会R&D人员数÷年平均常住人口(万人)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2.全社会R&D经费投入。R&D经费是国际通用的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全社会R&D经费支出和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地区研究开发的投入强度和能力。

全社会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社会R&D经费支出÷地区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3.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投入是推进区域科技进步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以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来反映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为决算支出,口径按照《省科技进步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用途对应的预算支出功能科目进行规范、归集。

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100%

数据来源:省财政厅、宁波市财政局、省科技厅

4.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选取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和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来反映各地政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

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末户籍人口数

数据来源:省财政厅、宁波市财政局、省教育厅

5.企业R&D经费支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以企业R&D经费支出和企业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企业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

6.企业研发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以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额、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额占企业R&D经费支出比重来反映企业研发税收减免政策的落实情况,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数据来源:省、宁波市国税局,省、宁波市地税局

7.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是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以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来反映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情况,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

8.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按国家标准认定的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数比重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创新实力,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总数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9.创新型企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以县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数、县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总数比重来反映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县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总数比重=县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10.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生力军,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总数比重来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指标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企业。

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相当于企业总数比重=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企业总数×100%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11.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以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平均每家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和平均每家孵化器孵化面积来反映当地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水平与能力,指标统计范围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平均每家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孵化器在孵企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数

平均每家孵化器孵化面积=孵化器孵化面积÷科技企业孵化器数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

1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产业。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1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是反映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指标,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两个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100%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

14.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发展以创新为基础的高技术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高技术服务业统计指标范围是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的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八个领域。选取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和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来反映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100%

数据来源: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质监局、省农业厅、省统计局

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口商品结构是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侧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与比重情况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与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来反映当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总额×100%

数据来源:杭州海关

16.高新园区(开发区)发展。提升高新园区(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科技支撑,选取高新园区(开发区)营业总收入、高新园区(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强度、高新园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高新园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比重来反映高新园区(开发区)规模经济的总体发展状态、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新园区(开发区)经济规模中的比重情况,指标统计范围为省级及以上高新园区(开发区)。

高新园区(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强度=高新园区(开发区)营业总收入÷高新园区(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

高新园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园区营业总收入比重=高新园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高新园区(开发区)营业总收入×100%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

17.产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为对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具体体现为人、财、物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反映各地综合能源消耗下降水平,以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反映减排工作水平,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常住人口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省环保厅

18.环境质量改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经济与环境之间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以环境质量综合评分来综合反映地区环境的质量水平,包括水环境、声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主要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地表水省控断面和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个数占监测断面总数的比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是指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水量占总取水量的比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或Ⅱ级天数(或周数)占全年监测总天数(或周数)的比例;区域环境噪声,用等效声级评价,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指城市建成区内经认证的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的等效声级算术平均值。

数据来源:省环保厅

19.专利授权。专利是通用的衡量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发明专利,反映了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设区市以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来反映专利成果状况;县(市、区)选用专利授权指数、万人专利授权指数。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常住人口(万人)

万人专利授权指数=专利授权指数÷年平均常住人口(万人)

专利授权指数=发明专利授权量×10+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2+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

20.品牌创建水平。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名牌商标创建是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选取商标创建水平、商号创建水平、企业名牌创建水平来反映品牌创建状况。

商标创建水平=(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1/10+注册商标×1/1000)÷注册企业数(万家)

商号创建水平=省知名商号个数÷注册企业数(万家)

企业名牌创建水平=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00%

数据来源: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21.标准制修订。标准制修订情况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掌握行业“话语权”的能力情况,选取每千个国家标准中为主或参与制修订指数来反映开展标准制修订的能力与水平。

每千个国家标准中为主(参与)制修订数量=当年为主(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数量÷当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总数×1000

每千个国家标准中为主或参与制修订指数=每千个国家标准中为主制修订数量×3+每千个国家标准中参与制修订数量

数据来源:省质监局

22.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是衡量技术创新成果的通用指标,以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率来反映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水平,指标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企业级及以上新产品。

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数据来源:省统计局

第7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摘要] 作为最能衡量国家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发明专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巨大的影响。当前中国的发明专利显然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及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发展中仍存在发明结构不合理、发明专利质量不高,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本文从自身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比较两个角度,揭示我国发明专利发展的现实状况,剖析与世界专利强国之间的真实差距,探寻我国发明专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发明专利 申请 授权 R&D经费 R&D研究人员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9-69-0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为最能衡量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发明专利,国际上通常将其拥有量,作为区分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以资源型模式还是以创新型模式谋发展的依据。

一、国内发明专利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177件,授权135110件,授权总量为申请总量的34.5%(见表)。其中,国内申请授权为79767件,占授权总量的59.3%;国外申请授权为55343件,占授权总量的40.7%。

从表可见,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有如下特点:

(一)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高速增长,国内专利申请质量明显上升

“十一五”期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年均增长25.7%,年均增长率比“十五”期间下降4.1个百分点。在申请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1.0%,年均增长率比“十五”期间上升3.6个百分点。授权率提高,表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质量明显提升。

(二)国内授权量超国外授权量,授权率低于国外申请授权率

2010年,国内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例接近6∶4。从授权率上看,在中国申请的国外发明专利授权率为56.4%,高出国内申请授权率29.2个百分点。

(三)职务类发明授权占发明专利授权八成以上

2010年,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类发明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6.3%,获专利授权发明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82.9%。职务类申请授权率高出非职务类9.9个百分点,发明质量明显高于非职务类申请。

(四)企业成发明专利申请主体,专利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半数以上;作为衡量国家技术地位的重要指标――PCT专利(专利合作协定),企业申请占七成以上,表明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发展的主体。但企业的申请质量不高,2009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率为27.2%,低于平均水平。

(五)国内外发明专利质量差距明显

从确定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权利要求看,平均每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有6项权利要求,而国外平均有17项;从反映发明创造技术复杂程度的说明书看,平均每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有9页说明书,而国外平均有29页。说明,国内外专利质量差距明显。

二、发明专利发展国际比较

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世界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的15.2%,授权量为世界专利申请受理的12.1%,均列全球第三位。PCT专利申请,2010年度国内获授权12339件,跃居世界第四。比较国内外发明专利受理及授权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国发明专利规模发展迅猛,中国市场成为国际专利布局的主战场之一

发明申请量和授权量直接标志着一国在该技术领域话语权的强弱,其它国家在该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多少则标志着国际对该国市场的重视程度。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增长速度分别为18.2%和37.9%,居世界各国专利增速之首,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专利大国。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布局,国外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呈跳跃式上升,2008年达到95259件,仅次于美国,成为国际专利布局的另一主战场。

(二)发明专利发展水平与美、日差距大

尽管2008年中国发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获得授权量分别达到全球第三位和第五位,但获授权量与日、美仍差距较大,仅为日本的1/5强,不到美国的1/3。在PCT专利申请领域,2010年我国PCT专利申请数为12337件,占世界总量的7.6%,仅为美国申请量的27.5%,日本的38.4%。可见,我国发明专利发展水平同美、日仍有不小差距。

(三)发明专利国际化程度低

PCT专利和在国外申请的国际专利,能够在国际上有效地实施技术保护,代表本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地位。2008年,在国外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为8902件,获授权量仅2229件,在全球国外申请和授权量排名分别在十名和十五名之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年度观察》公布的数据,我国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率明显偏低,仅为0.76个。进入国家阶段率相对较高的国家中,瑞士平均每件申请进入4.2个国家,英国为3.2个,美国、日本均为2.5个,韩国为1.6个。数据表明,中国发明专利国际化程度较低。

(四)职务类申请比重相对较低

职务类发明的比例高低能够说明发明活动组织化程度的高低。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中职务类申请为76.3%,而专利强国的职务类申请均在九成以上。在职务类申请比例较高的PCT专利领域,2009年国内发起的申请中职务类申请占77.6%,而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职务类申请分别为98.1%、94.5%和92.1%。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发明活动组织化程度低,国内的企业及科研机构未充分发挥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和专利申请的作用。

(五)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率低,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同一专利审查制度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反映发明专利申请的质量。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为27.2%,而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国外发明授权率为56.4%,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获授权率不到国外的1/2。2008年中国在国外申请的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率为25.0%,低于美国的41.0%,日本的51.0%,韩国的41.0%。无疑,中国的发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明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发明专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仍需剖析我国与世界专利强国之间的差距。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中国发明专利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专利授权率低,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发明的专利授权率反映发明的质量,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中,国内发明申请授权率不到国外申请授权率的一半,中国在其它国家发起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远低于其它专利强国,表明当前中国发明人的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二)核心专利不足,发明专利有效性维持年限短

有效期维持时间长的专利,通常是技术水平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或者说是核心专利。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大多集中在3至6年,而国外则集中在5至9年。在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不足5年的(即申请于2006年1月1日或之后)占53.3%,而国外这一比例只有16.5%;有效期超过10年的(即申请于2000年12月31日或之前)只占4.6%,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23.8%。以上数据说明国外的申请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较多,能够较长时期内维持权利获取收益。

(三)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差距明显

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修订的技术领域分类标准,在39个技术领域中,国内在食品化学、药品、材料冶金等15个领域占据优势。在具体技术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如光学、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国外企业所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据优势。从部分高技术领域来看,占据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十位的专利权人中只有华为、中兴等为数不多的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规避专利侵权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

四、发明专利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探究原因,制约我国发明专利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R&D经费投入结构欠优化,基础研究投入低

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赖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处于R&D活动源头的基础研究,是许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率先突破的瓶颈。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R&D经费仅为总量的4.7%,远低于美国的17.4%,法国的25.1%,韩国的15.7%和日本的12.2%,应用研究投入的比例为12.6%,也明显低于美国的22.3%,法国的39.2%,韩国的19.8%和日本的22.6%。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比重过低限制了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和核心技术突破,导致核心专利数量不足。

(二)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研发主体中高层次科研人才缺乏

高层次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是提高科技技术发明质量和实施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尽管当前我国R&D人员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一,但R&D研究人员比重偏低,科研人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科研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发明专利的质量。

(三)科研机构重成果,轻专利,诸多科研成果未专利化

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追求的是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论文,科研人员忽视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实现,重成果轻知识产权,导致产学研脱节,科研成果多而知识产权少。以2009年为例,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有344项,出版专著61441万字,论文118465篇,但获发明专利仅为5807项。表明代表当前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科研成果中,有很多没有发明专利。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

企业专利意识薄弱,产品生产仍停留在技术模仿的层次,在知识产权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核心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专利工作。此外,企业专利经营能力低,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专利,或未将专利优势最大程度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五)发明人缺乏了解专利信息的渠道,未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创新及专利布局

专利授权文本详细记载了解决技术课题的最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检索,既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侵犯他人专利,又可以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水平和动向,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起点和效率,有效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大大节约技术创新成本。但国内诸多发明人缺少获取国内外专利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有效掌握各国专利制度、保护状况、申请程序、诉讼方式和转化途径等信息,因此在创新活动时多处在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状态,更罔论进行专利布局。

五、建议

面对严峻的现实,必须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形成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中,针对我国当前发明专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相关部门仍需做好以下几点:(1)把取得科技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做好技术信息交流、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等服务;(3)下大力气破解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运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4)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5)积极开展基础创新、前沿新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推进重大创新技术突破,进一步优化专利分布结构,把专利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而实现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参考文献

[1] World IntellectualProperty Organization.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2010)[R].2011。

第8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PET国际专利申请;技术缺口;动态惠益

中图分类号:F4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5-0075--06 收稿日期:2009-01-13

Chenery和Strout(1966)提出的“双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三类资源约束,包括:(1)由于缺乏技术、熟练劳动力、企业家和其他投入互补品所产生的“技术约束”;(2)由于储蓄不足所产生的“储蓄缺口”;(3)由于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增长幅度高于出口而产生的“外汇缺口”。这三类资源约束都会阻滞经济发展。经过30年积累与发展,储蓄与外汇的“双缺口”已经转变为“双剩余”格局,而“技术缺口”有放大趋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1970~2007年,中国的贸易条件(Terns 0f Trade-TOT)改善年份只有13个,占总年份的1/3,期间,TOT从总体上恶化了21.54%,其主要原因可归咎为:(1)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比率逾2/3和外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2)跨国公司从战略和技术上加强对其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控制,攫取了很大部分产业增加值和产品的附加值。而两个成因的归一还是技术问题。例如,1999以来IT产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2007年成为全球第三大IT贸易国和最大的IT产品贸易顺差国,与此相伴的却是较低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IT产业显示了“中国制造”正受困于技术短板。

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技术竞争或“技术缺口”现在越来越多地聚焦在研发投入、专利竞争或标准竞争等领域,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晴雨表,美国公司甚至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法则浓缩为“或拥有专利,或被淘汰出局(patent or perish)”。但国际专利制度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可获全球各国背书。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通过提交一份PCT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获得在其他签约国的发明保护。与传统专利制度相比,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相关费用缴纳时间可推迟18个月(某些专利甚至可以更长)。在这期间,申请人可以估计和推测有关专利获得保护的可能性及专利发明的潜在的商业价值等关键信息。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在2007年创下历史最高的156,100个,其中最显著的增长来自东北亚地区,占了总数四分之一强(25.8%)的国际PCT申请。

一、PCT国际专利申请的趋势与结构分析

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速惊人。自1978年缔结条约以来,PCT申请达到25万件用了18年时间,这一数字翻一番的5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再翻一番到10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2004年开始,WIPO开始运用电子手段处理来自全球的申请,申请方式简洁有效,而且成本很低②。截至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万件,年均增长5.60%,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约4.5%的年平均增长率基本是一致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国际PCT专利申请数大幅度攀升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出这个国家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从2002到2007年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的变动情况看,2007年,PCT国际申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达156,100个专利申请,比2006年的数量增长4.7%。在2007年的排行榜上,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法国第五,英国第六,荷兰第八,瑞士第九,瑞典第十。美国的发明者和企业提交了52,000个PCT专利申请,占总数33.5%(较2006年增加2.6%)。日本击败了德国,以占总申请数目17.8%的比率称为第二,较之2006年增加2.6%。德国的专利申请占总数11.6%,位居第三,较之去年增长8.4%。紧随其后的是韩国(专利数占总量4.5%,较去年增长了18.8%)和法国(占总量4.1%,较去年增加2.1%)。在15个热门排列的国家中,中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总量位列第7,较去年增长38.1%)。除此之外,2007年双位数字的增长的国家有巴西(15.3%),马来西亚(71.7%),新加坡(13.9%)和土耳其(10%)。

基于2002-2007这6年间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技术领域分布、国别或地区分布等维度,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判断或初步结论。

(一)国别或地区分布

基于2002-2007年公布的PCT专利申请数,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尤其东北亚地区。美国一国就申请了全部申请数的1/3,申请数排名前16位国家的申请数占全球总申请数的93%。2007年美国以52,280个申请数居榜首,占总申请数的33.50%,比上年增长2.6%;日本以27,731个申请数排名第二,增长了2.6%。工业七国2007年申请数量为115,702,比上年增长3.79%,占总体公布申请数量的74.1%,该比重相比上年基本持平。以OECD组织成员国的表现来看,2007年其成员国合计申请数量达到136,805,同比增长3.59%。占总体数量比重87.1%,较2006年略有增长。

自2004年起,WIPO开始对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进行排行。在新兴经济体系中,中国(第七位)和韩国(第四位)分别以38.10%和18.80%增长速度跻身排名前10位,成为PCT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2007年,东北亚地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占总申请数的四分之一强,达到25.8%,在全球专利活动中所占的份额令人惊叹。同时部分也说明世界创新格局正在发生潜在变化,东北亚正成为全球创新动力的一极。

2002年至2007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国际PCT专利申请增速要远远大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期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四个国家为:中国(40.33%)、韩国(23%)、日本(14.84%)和巴西(14.31%),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均为新兴经济体。2007年WIPO从发展中国家收到的专利申请中,人数最多的申请国家有,韩国

(7061个)和中国(5456个),其次为印度(686个),南非(390个),巴西(384个),墨西哥(173个),马来西亚(103个),埃及(41个),沙特阿拉伯(38个)和哥伦比亚(31个)。在成员总数中,发展中国家占78%,即138个国家中的108个,都已经签署了入会协议。造成发展中国家呈现这种两极分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贸易方式的差异有较大的关系。

(二)技术领域分布

总体来说,近6年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PCT专利申请比重很大,主要有通信、信息技术、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医学技术,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其中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3.26%。生物技术20.75%,工业加工15.0%,航天技术与军事武器14.73%。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IPC,the International)。2007年PCT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领域类别名称被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细分。在2007年申请的专利中,按比例从高到低排,所占比重较大的领域有,通信(10.5%),信息技术(10.1%)及药品(9.3%)。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有核工程(24.5%增长率),通讯(15.5%增长率)。同时,一些传统领域如精细有机化学、材料加工、纺织、造纸领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技术领域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前以及未来的技术热点分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状况的一些特点,既能反映各国政策的倾向变化,也能对各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形成一定的启发。从2007年PCT国际申请来看,近年发展迅速的通信以及信息技术领域在专利申请上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可以期待稳定的技术研发投入会支持通信和IT产业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世界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必然会促使替代传统能源的新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核工程技术在2007年已成为各技术领域中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此外,药品技术的发展也将是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专利密度的比较分析

依据本文中的面板数据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指数,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专利密度来衡量一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国际通用的专利密度测算方式有两种。

1,以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GDP的比值作为指标来衡量。通过对主要国家2002年到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与国际专利申请平均增速的比较来检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依据数据,可以发现具有代表性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与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59。仅从有限的数据统计来看,相关系数数值并不是很大,或者说GDP增长只是一个国家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根据所获得的2000到2006年期间连续7年专利申请数与GDP的比值显示,韩国和日本是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到2006年,韩国平均每10亿美元就有122件国际PCT专利申请,日本达到每1O亿美元87件的申请数量;其后是俄罗斯联邦(每10亿美元32件)、新西兰(每10亿美元26件)和中国(每10亿美元24件),其国际专利申请率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的专利密度有了大幅的提升,从2000年的每1O亿美元9件提高到24件,提升幅度为167%。韩国也有小幅提升。而一些传统优势国家则出现了相对下降,例如,乌克兰由2000年的每10亿美元59件下降到22件,德国、芬兰、英国、瑞典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发达国家研发成本的上升有较大关系,而新兴经济体的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可能对其专利密度的提升有很大作用。从2005年绝对数值的比较来看,韩国和日本的单位GDP的国际专利申请密度是欧洲和北美洲工业化国家的5~8倍,而是中国的4~5倍。绝对数量第一的美国达到每10亿美元将近20件的水平。韩国、日本和中国的排名较高,可能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一定的联系。依据这样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推断国际专利密度的大小除了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关以外。还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关。

2,国际专利密度的另一种测算方式是PCT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每百万人口的比值。通过这种测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与前面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相近性,但以此测算方式衡量的国别技术创新水平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位次上的差异。2006年数据显示,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前两个国家依然是日本(每百万人口2721件)和韩国(每百万人口2592件),且两者呈现一定的收敛性(2000年日本是3028件,韩国是1549件)。接下来是美国(每百万人口742件),德国(每百万人口522件)和芬兰(每百万人口346件)。中国则下降到22位,每百万人口93.2件,但与2000年的20件相比,中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提升了236%。此外,国际专利密度增幅较大的有韩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下降幅度较大的国家有以色列、芬兰、英国、瑞典等国家,尤其是以色列,从2000年的每百万人口254件下降到37件。但总体而言,相对第一种测算方式,依据该测算方式衡量的指标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从绝对值的比较来看,日本、韩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是美国的3~4倍,欧洲工业国家的10~15倍,是中国的26~28倍。可以推断,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均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外,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测算国际PCT专利密度的指标,日本和韩国都是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国家,其技术创新水平也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四)申请人分布

从2007年前50位申请人排行榜可以看出,来自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仍是PCT专利申请的主体。在前50位的申请人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只有5个,中国的华为技术申请数量最多,其他四家均来自韩国。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专利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与双方在跨国企业数量上的悬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

在2007年PCT热门会员的名单上,可以看到一些排名上的变化。日本松下成为第1位(全年2100个申请),超越荷兰的飞利浦公司(2041个申请)。德国的西门子(1644个)位列第三。中国的华为技术上升了9个位置,成为第四大申请人,全年有1365个申请。紧接着有,德国Bosch(1146个),丰田汽车(997个),美国Qualcomm(974个),微软名列第八(845个),摩托罗拉(824个)和诺基亚(822个)。在前20名的公司中,有6个来自美国,6个来自日本和3个来自德国。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也是美国第一,日

本紧随其后,德国第三。可以看出前20名的申请人数量与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从公司的业务范围来看,电子电气是前50位申请人国际专利申请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大类,其中,通信、信息技术又是该大类中的热点细分领域。通信、电子信息是近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全球的热点产业,这也反映出产业的发达程度能够推动企业提升专利技术水平。

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角度看,自索罗(solow,1956)以来,技术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围绕国家创新能力研究,学术界形成了“供给推动”(supply push)和“需求拉动”(demand pull)这两个基本假说,前者认为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机会、研究实验室的效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等(Dosi,1988),后者认为市场需求和盈利驱动刺激了研发投入、专利申请(Romer,1990)。基于两大假说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对一国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Daniele Archibugi andAlberto Coco,2005)。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大大增强,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是一个强有力的作证,且《专利合作条约》已成为中国创新主体获取国外专利保护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特许厅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向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大幅增长,且在美、欧、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长幅度均高于各国专利申请量的增幅。这些向外申请的发明专利约有三分之二通过PCT提交,2007年申请量达5,400多件,比2006年增长了38.1%,超过荷兰,成为第七大专利原属国,年均增长率高达40.33%。

进一步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过贸易渠道和跨境直接投资,已经从国际分工中获得了很大的“静态惠益”与“动态惠益”。静态惠益是基于现有生产能力可迅速实现的收益;动态惠益是与更大的全球市场相连接。一个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会显著提高,技术与制度创新的步伐会明显加快(sen,1998;Allow,1962;范黎波,2008)。其中“动态惠益”有进一步放大趋势。从PCT专利申请的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已占到中国PCT专利申请总量的五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中国PCT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中国通信产业颠覆了以往‘中国制造’的模式,在3G、NGN、IPTV等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技术商业化方面,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厂商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欧美厂商,在某些领域。还率先开辟了向国外企业进行专利授权许可的先河。华为技术从2006年第13位在2007年则以1365件跃居第四位,创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历史新高。中兴通讯也从92位升至52位。对于中国来说,寻求国际化发展的龙头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国有高科技企业是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基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创新主体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意识逐渐增强。

当然,基于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的“技术缺口”尚没有根本性逆转。目前,中国的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已经远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与位居前两位的美国、德国的差距也不大,但是,PCT专利申请则远远落后于上述三国。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为例,据海关统计,2007年,欧盟各国向我国的出口额达到1,110亿美元,同期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4万件,每出口1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2.1件:而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额达到2,452亿美元,每出口l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却不到0.5件。正如引言所说,这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有很大的相关性:即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已经达到中国总出口2/3。事实也表明,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比较少,核心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三、政策建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强化已经成为必然,竞争力的主要原素之一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而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知识产权优势,这不仅要求企业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更需要企业从战略、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强化专利理念,在企业的各个层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同时,中国企业要勇于走向海外和全球市场,主动迎接更大范围和更高难度的挑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提升研发创新实力,并寻求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可喜的是,像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正在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越来越关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并加强对外合作,以期在专利上获取利益。

第9篇: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专利;专利地图

一、问题提出

技术和知识的日新月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产业界正积极探索将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十年来,我国与旅游业相关的专利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专利作为最先进技术的载体,是衡量旅游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对旅游业专利的剖析,能够揭示旅游业技术应用水平和技术累积的轨迹,为旅游业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旅游业专利的产业化发展。

国内旅游业专利研究视角大多局限于知识产权法,如刘敢生认为由于旅游产品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并提出旅游产品创意的不可专利性。叶东蕾以旅游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和诉讼案例为根据,提出商务方法将重塑旅游产业链,并呼吁旅游企业抢注商业方法专利。李正华指出由于旅游业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旅游经营管理中存在较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法律漏洞,如旅游业专利的仿冒问题因打假力度不足使得具有专利权的旅游工艺品仿冒较猖狂。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以专利地图理论为依据和方法,深度挖掘旅游业专利中所蕴含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信息。

二、专利地图理论及其分类

专利地图(Patent Map)是一种专利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以系统化的方法搜索、筛选、分类、归纳,将蕴含在专利数据内的大量错综复杂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信息和分析结果以各种直观的图表形式反映出来,具有类似地图的指向功能。专利地图可以分析技术分布态势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搜集、整理和利用专利信息的工具,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发明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研发管理提供关键的信息指示作用。

根据分析的重点与目的,目前专利地图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专利管理地图(Management PM)。主要服务于经营管理,通常包括历年专利动向图、技术生命周期图、专利引用组谱表、国际专利分类(IPC)分析图;第二类是专利技术地图(TechnicalPM)。主要服务于技术研发,为研发中的回避设计、技术地雷、技术挖洞等战略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和参考;第三类是专利权利地图(Claim PM)。主要服务于权利范围的界定,将专利权利要求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对于旅游业专利的分析,采取专利管理地图分析,对专利数量、专利发明人、技术生命周期和IPC进行归纳分析。本文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所能获取的信息,借助MicrosoftExcel软件,对旅游业专利分析将采用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技术成熟度分析、IPC分布结构进行分析。

三、旅游业专利地图制作与分析

首先,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为信息源,以“旅游”为关键词,以摘要为检索项进行初次检索,形成初始专利数据库;然后,经过人工筛选去掉不符合主题的数据,最后得到本次专利分析所使用的旅游业专利数据库。统计时间年度为1987年-2007年,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7年12月26日,共检索到277篇专利文献。

1、历年专利数量动向图

(1)旅游业专利申请总量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但增长极不平稳

从图1可以看出,旅游业专利申请总量在1987―2000年间增长缓慢,每年增长量不超过lO件,但从2000年后增速明显加快,2002年出现一个增长峰值,之后又出现下降与停滞趋势,2007年再次出现专利申请量激增,当年达到50件。

(2)旅游业专利以实用新型类和发明类为主,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偏少

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个维度可以看出旅游业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基本格局。由图2可知,1987年至2007年,实用新型总数占专利总数的52.71%,发明专利占到44.04%。从1987年至2001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每年总量一直未达到10件;从2002年起,总量均保持在10件以上,但增长缓慢,2007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申请总量才分别达到25件和24件。外观设计数量较少,仅占专利总数的3.25%,除在2001年和2002年产生2件,1992年、2004 2007年各产生1件外,其余年份均为零。

(3)非职务申请占3种专利数量的绝大部分,职务申请数量较少,其中旅游企业更少

旅游业专利以非职务发明专利为主,共267件,占申请总量的85.03%;职务申请共47件,仅占申请总量的14.97%。其中,在发明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114件,职务22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140件,职务24件;外观设计专利中,非职务申请13件,职务申请仅1件。从2001年起,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的差距以两位数速度逐渐拉大,非职务申请增长迅速,而职务申请增长缓慢(见图3)。职务申请中,企业申请36件,其中仅有两家旅游企业――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旅游畜力车实用新型专利)和浙江省舟山第一海运公司海山旅行社(旅游纪念用仿石体及其模具实用新型专利);高校申请9件,且多为理工类大学工科专业,尚无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所发明的旅游业专利特点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旅游业,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化发展等问题,现实应用性较强;政府部门申请2件,分别是钦州市旅游局(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共同发明远离海岸的深海乐园发明专利)、宁波市滨海区第二轻工业局(盒式纪念品实用新型)。

2、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1)技术生命周期图

创新技术周期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引入期、技术发展期、技术成熟期和技术衰退期,从旅游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图(见图4)可以看出,1987~2000年,处在技术起步期,旅游业领域内专利研究者较少,研究成果较少;从2001年起专利申请数量和申请人数均大幅增长,说明旅游业专利正处于发展期。应加大研发投入,吸引更多力量进入旅游业技术市场,研发产品导向型专利。

(2)技术发展程度计量分析

计量分析专利文献统计参数可以度量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主要的统计参数如表1。

旅游业专利分析情况表明(见图5),技术生长率ν从1992年~2007年波动较大,1994年达到最大值后连续4年下降,1999年开始缓慢上升,2004年-2006年出现起伏,2007年呈现增长趋势,表现出微弱的生产特性。技术成熟系数α整体上呈上升趋势,1994年达到高峰,1994~1998年略有下降,2005年以后开始增长,表明旅游业专利技术尚未成熟。技术衰老系数卢没有表现出下降趋势,总体上是在起伏中上升,没有体现明显的技术衰老特征。新技术特征系数n的变化规律与α基本相同,表现 出一定的新技术特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业专利技术仍处于生产时期,与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结果相同。

3、IPC分类图

旅游业专利在国际专利分类(IPC)中的分布较广,遍及A(生活需要)、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D(纺织,造纸)、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物理)、H(电学)8大类。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较强,所涉及产品类目较多,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分类,不利于专利文献的检索和专利情报的搜集和于旅游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方向的确定。因此对旅游业IPC分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旅游业发明专利IPC分类情况

根据所检索的旅游业专利文献,将旅游业发明专利的IPC分类进行了具体归类。将旅游业划分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设备、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4类二级指标,其中旅游产品又具体划分为旅游景观、旅游景区、旅游纪念品等9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下面继续进行细分出四级指标,具体的分类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业发明专利以旅游产品类专利为主,共49件占全部发明专利的40.16%,分布在A、B、E、G、H类,其中以旅游工艺品类发明专利居多,主要为仿玉石工艺、雕刻工艺、印刷工艺、仿景点工艺相关的专利;科技含量水平较高的虚拟旅游类发明专利以及单环场镜头影像系统无死角无扭曲全景浏览类发明专利数量较少。

旅游服务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总量的21.31%,主要分布在E、G、H类,其中导游服务类发明专利居多,包括GPS导游系统、网络信息导游、智能讲解系统、电子音像导游、导游机,主要分在G、H类,技术含量较高。

旅游管理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总量的16.39%,主要分布在G、H类,涉及GPS、GIS旅游团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数字旅游管理系统、旅游门票;旅游编码、旅游信息查询。

旅游设施与设备类发明专利占全部发明专利的11.48%,集中分布在A、B、E、G类,主要是与游乐设施、登山工具旅行或野营装备、旅游索道、游乐船、娱乐宫、风景区标识、语音翻译机、模拟景观装置相关的发明专利。

(2)旅游业发明类和实用新型类专利IPC分类的主要分布情况

旅游业专利IPC分类雷达图(见图6)显示,旅游业发明专利集中分布在G、E、H、B类,其中G类专利最多,共36件,占122件发明类专利总数的29.51%;24件H类专利,占19.67%;23件B类专利,占18.85%。实用新型类专利主要分布在A、B、G、H三大类,其中B类专利最多,共64件,占43.84%,其次是G类专利,占24.66%,15件H类专利,占10.27%。表明旅游业专利的技术主要是物理、机械类,科技水平较高的电子类数量很少。

旅游业发明专利IPC分类主要集中在B44、E04、G06、H04类(见图7)。E04(建筑物)类发明专利最多,主要是与主题公园、旅游景点建筑及旅游设施设备等旅游业相关的发明专利;其次是H04类专利,有23件,其中有10件H04B(传输)类专利,5件H04M(电话通信)类专利,主要与导游信息系统、导游设备、导游方法等有关;有1件H04N(图像通信)类专利,是与全景浏览相关的专利。G06与H04类专利所涉及的先进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语音技术、射频技术、GPS、GIS技术等,这对于提高旅游业技术水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业实用新型专利IPC分类主要集中在A45、B44、B63、G09、H04类(见图8)。B63类专利最多,27件,占B类实用新型专利的42.19%,主要与旅游设备(游艇、游船、旅游潜艇)有关;G09类共16件,与导游设备(导游器、导游机)相关的专利;15件H类实用新型专利全部属于H04类专利,其中11件属于H04B(传输)类与导游设备(导游机、讲解设备导游系统)相关的专利,这部分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电技术、数据传输技术、GPS等。A45类专利有14件,是与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具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B44类专利13件,与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景观相关。

四、结论

1、我国旅游业专利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技术含量增加

从1987-2007年,尽管旅游业专利申请总体上增长不平稳,历年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但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增长幅度逐年加大。旅游业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近3年来,发明专利增长较快,总量超过了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数量过少,且停滞不前。

2、旅游企业、教研机构申请专利数量少、技术含量低

非职务申请专利占绝大多数,职务申请与非职务申请数量相差悬殊。仅有两家旅游企业各申请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这表现出旅游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发明创造积极性不高,技术水平较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及粗放式、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培养以及旅游业技术进步。

3、职务申请中理科高等院校占优势

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旅游教育模式、经营模式不利于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旅游经营与管理较少地关注旅游供给和旅游生产;其次,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时间多用于理论学习,缺乏相关的旅游实验室,缺少操作能力的培养。

4、旅游业专利反映了信息时代的大背景

尽管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在旅游业专利中的比重较低,但在G06F(电数字处理)和H04(电通信技术)分类中,基本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语音技术、射频技术、GPS、GIS技术等相关技术。职务申请中,属于制造业、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的企业占了职务申请数量的绝大多数。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数字科技相关的公司将本公司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业,充实丰富着旅游业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的转化必将大大推动旅游业技术发展步伐。

5、旅游业发明专利作用显著

针对导游服务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导游服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数量较为可观,解决了导游服务中存在的讲解、游客走失、旅游团队组织等问题。其中,针对导游讲解问题的导游机、智能讲解系统、网络信息导游、电子音像导游和导游系统等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景区、景点,无疑会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也对传统的导游服务发起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