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

第1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发明人:邱毅

专利号:ZL200410093250.0等

项目应用前景:

辐射性浸害,尤其医疗辐射已成为社会公害!有的“不懂滥用”,有的“违法滥用”,有的“合法害人”!如今,用CT,PET“小病大治”,“重复检诊”,“多兵种会战”已司空见惯。全方位、多层面、高品质的“绿色医疗”是当前医疗市场极为短缺的产品,大多是空白点,亟待开发。本项目开发的系列产品正是针对市场需求,应运而生。项目集当代光电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现代医学工程技术和多信息源智能融合分析技术为一体,建立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相结合,声、光、电、磁、热五大技术并用与互补的医学新模式,填补了CT、X光、MRI等已有设备检诊“盲区”,又解决了这些设备对某些科目定量定性不足问题,是健康评估、疑难病症诊断和疾病早期发现的最佳选择。

项目产业化情况:

本项目中体检专用“MTD—数字影像扫描系统”已商品化,于2003年通过国际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式推向市场,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湖北、黑龙江、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10多省市,近60家客户,仅上海市销售客户和合作点就有19家之多,率先占领了市场制高点。如上海体检行业龙头老大——上海国宾医疗中心(前后买3套,近期还提出升级更新)、位于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茂大厦、震旦大厦、华源国际医疗中心、新加坡投资的东外滩国际健康会馆及上海科技京城斯米克大厦中设置的专业体检机构。上海三甲医院的合作单位如中山医院国家心血管病实验中心(“心肌炎和心肌缺血动物、临床实验观察”),东方肝胆外科专科医院(“肝胆肿瘤MTD-CT双盲对照观察”,)东方医院功能检查中心、德国心脏中心(上海科技基金项目“心胸外科疾病多信息源融合分析动物临床实验观察”),411医院珈玛刀治疗中心,仁济医院PET-CT中心(“恶性肿瘤术前术后MTD-PET-CT临床对照评估”),九院(“肿瘤放疗化疗前后观察与评估”)及卫生部脉管炎病研究中心(“脉管炎病、痛风症临床实验观察”)等。20世纪90年代初起至今仅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外科、功能检查科,江苏无锡肿瘤医院,杭州浙二医肿瘤研究所数年来取得临床病例就有20余万例(加上20世纪80年代北方普查病10余万例总计约40万例)。

活性炭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技术及其应用

发明人:傅太平

专利号:ZL03159300.3、ZL200710009203.7、ZL200520016518.0、ZL200810071717.X等

获奖情况:

2010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2010年第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11年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项目简介:

在输血的安全性方面,目前我国在临床用血中,全血和冰冻血浆绝大多数均未经病毒灭活处理,极易传染疾病。在血液的储存与运输方面,血液的运输主要采用汽车和飞机运输,其中应急机动医院主要依赖野战贮运车进行运输,野战贮运血车可以满足全血、红细胞及血浆的运输。但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震荡影响了血液储运效果,所以经过长途运输的血液,血浆K+、pH值、FHb常会超出正常范围,其有效成分的耗损将会达到80%。

项目技术介绍:

本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项专利。项目设备设计活性炭吸附、脱附、干燥连续循环工作的工艺流程,实现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采用自主研发管道切换气动角阀,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分离槽内增设曲线阶梯式闸板,实现长流道延迟式连续分离,提高分离了溶剂的纯度。通过本设备处理的有机溶剂回收率达95%,排放废气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应用企业还可实现很好经济效益。

在有机溶剂废气治理中,有的厂家采用大型单罐吸附处理,由于罐内活性炭吸附饱后,须转为脱附状态,吸附过程间断,废气达不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回收效率低。有的厂家采用双罐轮作,一个吸附,另一个脱附,但是当单个罐体中活性炭吸附到75%左右时,容易出现吸附不彻底,废气穿透的现象,排放废气就会超过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而且双罐轮作也无法实现连续回收。

鉴于上述问题,本项目研究、设计出独特的三工位五罐新工艺,实现废气高效吸附连续回收。三个工位分别为吸附、脱附、干燥,设备运转时三工位,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连续循环运作。

项目产业化情况:

本项技术设备自2005年实施转化生产第一台有机溶剂废气高效吸附回收设备至今,己在上海、广东、河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近百个单位安装使用。在推广应用时,既考虑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又考虑了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设备运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检修方便,排放的废气低于国家标准,有机溶剂废气回收率高,而且造价低,投资少,回收快。目前市场上采用吸附回收方法处理废气主要应用本项目技术设备,已达70%以上。

项目市场前景:

“十二五”期间有机废气排放标准将上升为强制性标准,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该设备的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合作方式:

寻求融资或合作伙伴。

高性能陶瓷微珠的推广应用

发明人:杨金龙

发明人简介:

杨金龙,男,1966年5月9日出生。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主持的项目通过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19项系列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目前在国内外1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2项,申请专利12项。由Springer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英文专著novel colloidal forming of ceramics一部。

专利号:ZL 02125221、ZL 00136834.6、ZL 03153699.9、ZL 200710086861.6

项目简介:

多项目发明一种新型的无模具胶态成球普适性方法和装备,建成年产:5000吨0.1—0.3mm陶瓷微珠生产线,解决了挑选连体球的难题,开发氧化铝、氧化锆、硅酸锆、氮化硅等一系列高性能陶瓷微珠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胶态注射成型制备的陶瓷笔珠坯体,陶瓷球珠球形度高,微观结构致密,成品率高,成本大大降低;开发了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这种微珠能够发射波长为8Um-14Um的远红外线。

技术先进性:

本发明利用界面张力成球原理,使水基陶瓷浆料液滴在油性介质中成球并固化,无需模具,直接批量成型毫米级陶瓷微珠,该方法适合于各种粉体体系的陶瓷微珠的制备;通过引发有机单体的聚合反应,达到浆料快速固化成型的目的,陶瓷微珠成型效率高,生产周期短,该工艺成型的陶瓷微珠素坯球形度较好,强度大,可在烧结前进行整形、初步抛光等加工工序,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高性能系列陶瓷微珠生产线。

第2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改革

一、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

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从宏观上讲,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物价、财政部门合理制定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经费补助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医疗项目成本是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成本核算人员要深入科室,详细计算不同医疗项目的直接发生成本,如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直接劳务费、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等。并将医疗项目间接发生的成本,如行政后勤、医辅科室的成本要素消耗,按照科学的分摊系数分摊至医疗项目中去。(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建立鼓励质量和效益的机制正是深化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政府部门按卫生服务社会平均成本制订收费标准,鼓励卫生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有利于建立、培育和完善医疗服务市场。

2.从微观上讲,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制定科学决策、加强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言,市场竞争意味着价格竞争,价格竞争实质是成本最小化竞争。对医疗服务市场来说,虽然价格竞争不是主要竞争手段,但面对政府规定的价格,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己经成为并必将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为评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信息资料。卫生投资的效益,不论是宏观的社会效益和微观的经济效益都与成本成反比。医院的资源也存在合理配置问题。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改进工作,挖掘潜力,使各类卫生资源处于最佳利用状态,减少浪费,从而达到提高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

二、传统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弊端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新成立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经济管理部门一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和合作关系。由于两个部门或机构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原财务部门或机构在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建的核算部门或机构掌握全院经济的基础数据和管理思想处于主动地位,在医院经济整体管理工作中两部门或两机构难免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局面。

2.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不仅要重视物化成本,还要重视劳动成本及技术成本,使医疗服务成本内容综合完善,真正反映医疗服务的全部价值。然而,由于医务劳动计量标准不规范,大部分医院在成本核算中只简单地以门诊人次、住院天数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病人病情轻重、诊断的难易程度、诊疗中存在的风险等没有得到真正反映,从而挫伤了一部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及信息化还欠成熟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核算方法并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多数医院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单独制定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因此,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之间的不匹配现象在所难免,各个医院成本开支范围大小不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不统一,有的用完全成本核算,有的用不完全成本核算。

三、医院成本核算改革的策略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遵循价值规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并作为特殊商品部分进入市场。卫生服务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市场的基础。价值规律要求等量劳动等量交换,因此,卫生服务成本应真实反映卫生服务的价值。医院经营管理应以追求医疗服务效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高效、低耗地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2.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避免短期行为

目前有研究提出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的差额的“顾客让渡价值”策略,一方面,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医院的形象来增加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降低顾客总成本,即减少患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支出,使患者获得更大利益。因此,医院经营管理应在不增加病人疾病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核算,加强自身成本控制,提高劳动效率,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3.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实施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开展的成本核算主观性随意性太强,科学化规范化欠缺。如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调研时发现,对记入科室支出的成本范围不同,导致进入成本标准范围不确定,有的支出进入成本,有的支出不进入成本,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最终目的。对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极力推广应用,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4.成本核算必须与医院其他管理改革措施紧密结合

成本核算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长效机制,并不能指望它解决医院及科室中的所有问题。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这项改革措施与医院其他改革措施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发现医院在管理上、制度上出现的漏洞甚至是宏观政策上的缺陷,但要弥补漏洞,改正不足,必须适时地推进其他改革措施,这样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收到成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李信春:医院成本核算,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

第3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近年来,民营医院伴随着磨难与伤痛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医疗界必不可少的一支生力军,在越来越成熟的医疗市场,不少医院都推崇“深化细节管理,打造精品医院”这个宗旨,倡导“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给患者带来微笑服务和“人性化”服务。下文就简述细节管理的几个要诀,通过对要点的简略解释,来分析医院的细节如何划分,如何将医院从散乱的管理中规范起来,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医院细节管理中的六“精”和五“细”

企业精神、技术精湛、质量精品、管理精通、营销精准、预算精细,这六项内容合称为六“精”,我们一一来分析:

企业精神指的是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院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全体员工要有共同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对医院而言,通常通过院歌、院训、院规、院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

技术精湛指的是医院具有专业的医疗队伍,医师医疗水平高超,治疗方案独特,具有现代化的医疗仪器与手段,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这样的医院才会被称为技术精湛的医院。质量精品指的是医院需要把握好医疗方案所产生的效果、处理好治疗效果与医疗事故的关系,建立确保无医疗事故的体系,为医院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管理精通指的是医院的高层能够了解分析市场、处理医师和患者关系、医院与员工关系等的能力,医院需要打造畅通市场的渠道,疏通医患纠纷的管道。

营销精准指的是市场定位明确,目标患者准确,对不同的科室有不同的营销手法,宣传手段多样,对广告的投入精而不滥;对营销大环境有准确的认识,能够把握销售渠道,良性竞争。预算精细指的是细化企业管理的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资金分配到位,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既要从宏观上统筹,又要在微观上研究与落实。

细分群体、细分病种、细分绩效、细分责任、细分成本这五个部分合称为五“细”,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细分群体:针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分类,就如都是来看内科的患者,也只会针对一个病种去看,而内科通常也分为内科一、内科二、内科三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来分类的。

细分病种:症状相似的两种疾病,患者通常会误认为是其中一个引发了疾病而忽略了另外一个,作为医院,在指导患者就诊的时候就要细心的分别出差异,让疾病的治疗更加准确;如:同样是心脏病,它们的诱因可能不同,症状也不同,所以通常一种疾病的下面还需要细分几个病种,以达到准确治疗,避免医疗事故的作用。

细分绩效:在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对人员的绩效考核要符合不同科室的作息时间与规律,不能笼统的分类,对加班、请假、补休、调班等人员调动要及时的将绩效考核做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对医院的员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与激励作用。

细分责任:为了避免各个科室、人员、部门之间在处理医疗纠纷时的“踢皮球”状况,要对医院规章制度的订立、实施、控制、检查等方面做到责任细分,每个员工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这样便于医院的管理与资源的配置。

第4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处方药企业本身就是做好两件事情即可,一个就是竞资格,一个就是争份额。份额的背后就是销量,销量的后面是医院,医院的后面是商,商的后面是潜在客户,所有这些市场行为都要靠招商人员来管理。所以公司如何有效来管理招商人员就显得重中之重。那么制定市场人员的专业管理方法与指标,然后定期检查与落实就非常重要。

1、量化指标管理:形成表格化,年度任务、月度任务、核心产品任务、主要客户任务、区域医院目标,并制定相关考核条例。所有市场人员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各项指标。

2、日常行为管理:根据公司要求,对各地市场人员周、月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日志加强监管,督促业务人员严格按计划落实工作内容;各省区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每天的晨报工作,每天的晨报都要有前一天的工作结果和当天的工作计划,再由上级进行工作安排和指导,以便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每周的工作要做检查与核实;每个月的工作要有月度汇总与检查;甚至要细化到出差天数与区域等等。总体来说要做到日清日结,周清周报,月清月总!

3、商信息及业务管理:制定合理的经销商拜访流程,要求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流程,对新老客户进行正常拜访,并按要求将所有客户信息录入到公司商务平台,为平时对客户的各项管理和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真实数据;

(1)掌握商所操作的产品结构;

(2)掌握商对公司产品制定的政策;

(3)掌握商医药代表奖励政策;

(4)掌握商医院开发进度、并对医院科室开发情况进行调研;

(5)根据商医院开发情况核查产品流向;

(6)协助商对其医药代表进行的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代表的日常管理工作给予建议和支持;

(7)从专业的角度对商在医院上量上给予协助,给商提供医院上量的合理化建议并协助实施;

4、会议管理:每月定期召开区域例会,所有人员对上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个月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计划,对于最好与最差的市场与人员都要总结,会后由区域经理组织进行各种学习和培训,并对区域市场人员进行产品知识考核,然后把会议纪要上传;

为何要定期召开例会? 1)、塑造团队精神,2)、跟踪检查工作完成情况,3)、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4)、个性与共性问题的解决,5)、奖优罚劣,6)、培训。

怎样来开会?1)、有会议记录,重点布置工作要有排期,2)、资料审核,3)、奖优罚劣,4)、进行员工经验分享与诫勉谈话,5)、例会培训工作,6)、制作KPI, 7)、提出要求……

怎样来培训?培训第一种就是整个公司水平不太高,重点是要加强执行力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案例的学习,并参与实践还要有学习后的考核指标,使其达到知识广博、经验更丰富,能够胜任招商工作。培训第二种就是整个公司水平也差不多,需要的是点拨或理论上的提升时候,可以从外面请专业的培训老师,可能他们一天的课程你只有一句话收益也行,最后根据大家受益的东东再来组织内部学习与推广,在考核推广的要求。培训要多样化,加强实战性。

5、员工的考评与激励:绩效考核是对招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新做的招商行为及工作效果进行评定和测量。可以为下一步的招商工作起修正作用,同时对成绩突出的招商行为或人员进行表扬或推广其有效的招商技巧及办法。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品质项目:如忠诚、可靠、主动、有创造性、团队精神、自信心等,这些主观性较强,但可进行量化,而且不同商品大类的最高及最低分均可进行平衡调整。制订绩效考评的实施方案可考虑采用德才测评和模拟测试二种方法。德才测评是把招商人员的多类基本素质分解为若干要素作为测评项目,由人力资源部进行评定,最后汇总,综合分析出结果;模拟测试则指将不同的有一定深度或棘手的问题,由其进行现场模拟处理,评委可从其表现中评分。考评的结果鉴定应坚持在公正、客观的原则下进行,以保证其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有哪些激励呢?一是目标激励。公司通过设置一定的工作目标鼓励招商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实现后可得到应得的承诺。这个方面薪酬制定非常重要,可以说很多时候决定了市场能否做多大!二是奖励激励。招商机构及时对成功的招商行为给予肯定和表彰,使其继续发扬;三是榜样激励。指树立一个真实的良好的榜样,使其他招商人员学习方向,赶向目的从而激励招商人员的积极性。四是竞争激励。一定要善于对市场员工的需求进行准确、细致的分析,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政策,驱动员工快乐地工作。也只有掌握了员工的实际需求,找准切入点,并对其最关注的部分进行激励,才能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动力。实行差异化激励 企业员工因为年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思维方式、推理分析能力的不同,会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为了让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与个人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释放,管理者在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激励制度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如工作性质素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实行有层次的差异化激励政策。

6、信息化运用:各区域按要求都成立了自己区域的QQ群、语音会议等联系方式,利用网络,不定期的组织业务人员召开网络会议,了解市场销售情况,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工作上的心得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7、区域市场信息反馈:加强了解产品以及竞品在相关区域的销售信息,包括其他有不良记录的企业、个人,对其重点关注,当地其他医药终端的暗访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掌握该市场是否销售正常,有无被窜货的情况发生,遇有市场和客户权力被侵犯应及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予以处理,切实维护好市场和客户销售秩序。

8、定期进行检查与落实管理措施与要求。如果不检查与落实,就会出现不好的后果:1)、员工认为工作不重要,忽视工作的重要性。2)、由于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导致人员流失率增加。3)、问题一再出现,成为救火员,最终导致工作目标无法达成。4)、如落实到招商专员/地区经理的工作没有按照事业部的要求,则扣除市场人员的KPI。

第5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1组织落实,责任明确

为强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理顺管理关系、责任落实到位,我院于1999年成立卫生经济管理科。卫生经济管理科在院首长和医教部领导下进行工作,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下设物价室、收费(包括门诊和住院)室、卫生经济研究和成本核算室、公费医疗及基本医疗管理办公室、药械流通监控室,各工作室分设负责人。卫生经济管理科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全院医疗收费和价格管理;负责全院各科室成本核算和奖金计发,并对科室经济管理提出指导性意义;研究相关政策法及其对策;定期分析全院及各科室卫生经济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负责院公费〔基本)医疗政策的制订及落实;监控全院药品、卫生材料及器械的流通情况;参与新项目、新设备的效益论证分析、参与全院经济管理。

2医疗收费透明,蔽得病人信赖

在强化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实施完善信息网络工程为切人点,狠抓医院收费管理规范化、透明化。我院先后投资600多万元铺建“军字一号,,网络,于1999年实现医院信息全程网络化管理。所有医疗项目收费价格严格按规定标准事先设定于程序中,病人的收费金额由微机根据服务项目自动生成,确保收费规范、准确。其次,所有收费标准均上墙公开,主动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并自主开发外挂网络的“触摸综合查询系统,提供就医、价目和患者费用等信息,明码标价率达100%,方便病人自主查询、对照,增加收费透明度。借助先进的网络程序,我院在2000年实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每天为病人提供“实、明、细、准’‘的费用清单,有利于病人全程监督医院收费。同时为出院患者提供收费项目、数量、费用一目了然的“费用明细清单”,便于患者单位审核、报销,方便病人进一步对照、监督。

医院收费透明带来了医疗过程的透明化,使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效益意识均明显增强,促进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信任,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步。近儿年来,我院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重庆市十佳医院”、“重庆市明码标价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等荣誉称号。

3加强科级成本核算,调动全院人员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一方面面临着患者优质低价的客观要求,同时又必须不断实现适度的积累与发展,因此,科级成本核算的经济导航作用尤显重要。在科级成本核算方案中,我们引人”效益定额指标”概念,有效遏制了科室片面追求收人,导致药品费、材料费在医疗总收人的比例过大,而利润并无多大增长的趋势。在奖金计发中,实行超效益定额指标部分加大提成比例,促使科室尽可能的增收节支、减员增效。在分配中,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原则,激励了广大员工工作热情。每月,卫生经济管理科必须向科室返馈详细核算情况,协助科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特别对效益长期处于较差科室,应及时上报院、部领导,帮助寻找差距及增收节支切人点,鼓励、帮助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考核系统,考核内容涵盖《医教研考评》、《护理工作考评》、《行政管理考评》和《政治思想工作考评》,考核方式做到机关与科室、定期与日常、科室与科室、个人与科室的”四个结合”,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全面促进医院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

4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体会到:

4.1医疗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是促进医院取得最大效益的根本保证

医院的主要业务就是医疗服务、医疗收人占全院总收人90%以上,医院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微观卫生经济管理。由于市场经济规律和医疗保险的实施,医疗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医院要增加效益,必须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以高质量、合理价格吸引更多的病人。我们认为管医疗必须注意经济效益,管经济必须要渗人到医疗服务中只有医疗质管理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效益和最小成本,才有可能把医院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适应新的形势。这即是卫生经济管理的月的。

4.2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是占领医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们在收费管理中狠抓了规范化、透明化,获得病人信任;在科室成本核算中强调效益和全面考核,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平均住院日,同时注重改善服务态度和转变服务理念,进而带来医疗市场的扩大。98年以来,我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数、经济效益年递增幅度均超过20%;而平均住院日从18天逐步降至11天,病人满意率提高。

4.3加强卫生经济管理,促进医院改革措施落实

我们正处于改革变动的时代,正处于深刻历史转折时期。面对挑战和机遇,我院确立了“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团结拼搏,以质取胜”的整改方针和“做行业典范、创一流名院”的总目标,并出台系列改革措施。这些规定的执行,都与科室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进人核算、奖惩逗硬,为措施落实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4.4加强卫生经济管理,促进医院学科建设

第6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平正义 效率

一、公立医院改革溯源

(一)老医改的医疗市场化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全部由政府承担,以“面向工农兵”为主,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逐步暴露出政府财政负担重,缺乏竞争活力等问题,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医改思路在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逐渐形成。1985年出台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的手段是以“放权让利”为核心,扩大医疗机构自,当前普遍存在的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市场化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打破了“大锅饭”现象,公立医院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环境设备等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新医改的公益性回归

随着政府投入的下降,在效率和利益的驱动下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变成逐利机构,公益性缺失,行业作风恶化等问题逐步显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突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政府干预缺位和错位问题显现,这些问题也引发了医改“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争论。2010年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对公立医院进行了重新价值定位,回归公益性成为主旋律。与公立医院市场化强调效率相比,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更强调公平,强调医疗卫生发展惠及全民。

二、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存在主要问题

1.价值取向上,公立医院过于追求利益,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医患关系恶化。第一,医疗费用过快增长。2014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20.0元,比上年上涨6.6%,人均住院费用为7832.3元,比上年上涨5.2%,占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27.1%,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一年的人均纯收入。第二,医疗保障的不健全使群众负担过重。卫计委的年度统计公布显示,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78.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0590.7亿元(占29.9%),社会卫生支出13042.9亿元(占36.9%),个人卫生支出11745.3亿元(占33.2%),人均卫生总费用2586.5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为5.56%。第三,就医的时间及地理可及性上,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中西部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看病难上加难。第四,医患关系恶化,“医闹”上升趋势明显,暴力伤医事件频发。

2.外部环境上,政府补偿不到位,公立医院在公益性原则下面临生存挑战,市场竞争及公立医院分级制度导致公立医院缺少发展动力。第一,政府“给政策不给钱”的补偿与“公益性”目标政策之间不协调。改革开放后全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重快速下降,到2000年已经不足15.5%,尽管此后受医改新政策影响,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有所回升,到2010年也仅占28.7%,远远低于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卫生总支出中政府财政承担份额普遍超过50%的水平。新医改出台后,政府又不断要求公立医院履行其社会职能,坚持公益性,维护医疗公平,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回归非营利性运作模式,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这样,在投入单一,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无法以非营利模式生存,公立医院被挤压在效率与公平的夹缝中,既无法维护公平,也没有效率。第二,市场竞争不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滞后,公立医院在政府支持下缺少竞争基础,处于垄断地位。公立医院之间的分级制度又导致医院之间存在客观差距。公立医院缺乏根本的竞争动力,也缺乏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积极性。

3.公立医院自身运营上,发展目标与公益性要求背道而驰,管理混乱,成本虚高,医疗队伍不稳定。第一,医院管理目标与医改目标不一致,公立医院从决策开始就偏离“公益性”目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长远规划。第二,“寻租”无法消除,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受益者,公立医院管理决策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不愿意真正落实回归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改革政策,这必然将整个医院引离“公益性”轨道。第三,运行成本虚高,管理费用过高,人员臃肿,职能交叉。第四,人才问题严重,医务人员缺乏热情普遍存在,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重学历及科研轻视临床经验和能力,导致公立医院人才错位,资源浪费。

(二)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公立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及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中公平和效率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诟病。一方面,受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城乡差距明显。我国医疗资源仅占世界2.0%,在这有限的资源中,有80%集中在城市,占半数以上的农村地区仅有20%的卫生资源,城市和农村在医疗资源和医疗经费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均衡情况。医疗卫生经费需要当地政府的投入,不同地区财力的差距,对卫生投入的差异较大,造成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差距扩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布局也差距明显。此外,同一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因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因素影响也存在不公平现象。

2.公立医院改革中价值取向的偏差。一是政策价值偏差。在老医改进程中随着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政府将医疗卫生推向市场,这种改革价值取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诱发的社会问题不断突出,公立医院的逐利行为使公益性丧失,改革的政策环境不协调,以及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医疗体制内部问题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二是医院及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偏差。作为改革的最主要执行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对改革效果起直接作用。医院方面:“以药补医”无法短时间全部取消,新的医疗服务体制难以确立,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财政补贴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只能依靠自身的盈利来维持生存。笔者所在城市的三级综合医院药品占医院收入长期维持在45%以上,有的医院达到了50%以上,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经济效率的追求,使公立医院在面对政府财政补贴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通过开药、高端仪器检查实现创收,成为导致“看病贵”问题的最大弊端,也使医疗公平不断衰落。医务人员方面: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偏差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医德的缺失,服务观念的滞后,从根本上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的服务态度。也有些医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助长了不正之风,损坏了医疗队伍的整体形象,使患者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恶化。

3.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第一,政府的失灵,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及机构的低效率以及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寻租行为。一方面公立医院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处于垄断地位,缺乏有效的竞争对手,对改革态度不积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公立医院普遍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运行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也缺少主动建立适应市场化的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这也是目前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之一;第三方面,公立医院缺少必要的行政监督及问责机制。第二,市场的失灵。亚当 ・ 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市场经济誉为“富国裕民”的康庄大道,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经济达到均衡,实现资源配置最优,但完善和完全的市场是一种理想状态,实现是有条件的,因此也就产生了市场失灵。公立医院的不完全竞争,正如前文所述,公立医院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处于垄断地位,使其与民营医院之间缺乏竞争,而大医院与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在人才、环境、医疗设备等方面处于明显优势,致使市场垄断权力长期掌握在大型公立医院中。此外,完全市场还要求信息完全,即供求双方拥有同样的、不偏倚的信息,然而,在医患之间,双方在医疗知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完全处在服从的被动地位,致使公立医院有了操纵市场价格的能力,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公立医院管理滞后。第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混乱。一方面,管理目标不清晰,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对医院履行职能和义务进行约束,政府内部,分管医院的各部门之间还存在管理目标的不一致,大量公立医院在市场化进程中名存实亡,名义上是非营利机构实质上却是利益至上,公益性流失。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不明确。公立医院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清,从公立医院的定义来看,公立医院应该由政府出资举办,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而现实情况是,把医院推向市场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很少,医院的生存发展全靠自己。表面上公立医院是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而实际上公立医院有自己的法人,其经营、规划、发展很少受政府部门约束。公立医院与政府是“产权关系”还是“责任关系”含混不清,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模糊,是采用行政治理结构还是法人治理结构并不明确,造成政府难以把握对公立医院的授权程度和方向。第三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管缺失。公立医院在老医改过程中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大量自由权,但政府在放权的同时却始终未能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监管力度不够。第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薄弱。各公立医院管理水平不平衡。2010年出台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但传统管理制度的弊端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和低效率,也使医院为弥补高成本而追逐利益。在管理理念上,当前公立医院仍然实行“粗放式”管理,在医疗物资管理,设备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管理无序,成本虚高。在管理体系上,各医院没有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分析等环节不重视,只是事后的成本核算和有限的成本控制。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不足。表现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制度仍未彻底消除,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也影响着改革的成效。

三、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一)国外公立医院改革实践

1.美国的市场主导型。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占比仅为10%,政府不参与举办公立医院,而是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管,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其特点是管办分开,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立医院进行了自主化改革,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治理逐步公司化,具备完整的法人自治权,并实行董事会领导的院长负责制,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经济,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原则。

2.英国的政府主导型。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模式,政府建立了全民健康服务体系(NHS),让每个公民都有权基本免费地获得医疗服务,服务由公立医院提供,费用由政府筹集,医疗卫生资源也由政府统一调配,政府扮演全能者角色。1979年,英国政府进行了“内部市场化改革”建立法人化公立机构,代表民众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转变政府角色,实行“管办分离”,在体系内部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积极性。

3.两种模式比较分析。首先是成效比较,美国政府从公立医院的微观管理中退出,只承担间接监管职能,通过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公立医院效率,激发了公立医院及医护人员积极性,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公立医院的治理结构中,医院拥有更多的自,公立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英国“全民免费医疗”,体现了对民众的最大关怀,保障了民众的健康权益和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其后引入的“内部市场化”改革,又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公立医疗机构的效率。

我们再来看问题,美国市场主导型公立医院改革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市场的失灵。美国医疗费用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占GDP的17%,致使其尽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却也面临着“看病贵”难题,医疗公平性面临着挑战。

英国政府主导型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能型政府带来的政府失灵问题。政府包办的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没有自,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服务质量下降,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患者排队问题突出,虽然经过“内部化市场”改革,问题得到缓解,但政府的职能转变、管办分开,以及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组织和制度改革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国内公立医院改革实践

1.北京模式。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围绕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补偿机制及医院法人治理等方面。管办分开方面,成立北京医院管理局,管理属地22家三级医院,分离卫生局的部分职能,这些医院的人事、资产、成本、基础管理等方面都由北京医院管理局负责,卫生局只负责管行业,而医管局负责办医院。医药分开方面,取消药品加成,增设医事服务费,使医院和医生由原来的“卖药”变成“卖服务”,合理体现劳动价值,同时开展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制度,使公立医院主动控制医保费用。

2.神木模式。神木县位于陕西,2009年开始执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规定,住院治疗的病人实行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本人自付,超出部分予以报销,但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 30 万元。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医院每人次 200 元,县级医院每人次 400 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 3000元,超出部分全部报销。

3.宿迁模式。2000年,江苏省宿迁市公立医院发展陷入困境,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匮乏,政府本着满足百姓需求的目的引入社会资本办医,使投入的主体多元化,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卖医院”,2003年宿迁市最大的公立医院民营化,使宿迁成为全国仅有的全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地级市。形成了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的局面,政府退出办医院行列,主要精力投入到宏观规划管理以及行业标准、规范、准入等方面,做好公共卫生防控。

4.国内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分析。神木模式和宿迁模式体现的是两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不同的路径选择,神木县是煤产量大县,全国百强县,全民免费医疗有政府财政收入做保障,而宿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不能支撑公立医院发展更谈不上全民免费医疗,这两种模式也是侧重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典型。神木的财政能够维持多久,宿迁的市场化如何解决逐利行为都是需要时间来考验,两种模式都不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而北京则另辟蹊径,医院管理局的成立和香港医院管理局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公立医院的法人是医院管理局,出资是政府,而北京22家三级公立医院则不能实现全部由政府出资,每家医院还都是独立法人。至于取消以药补医增设医事服务费,引用廖新波《医改正在进行时》中所说“什么是药师服务,什么是医师服务要说清楚,不要让百姓看不清楚,甚至连医生自己也不明白”,因此取消以药养医还需要国家宏观上的政策,医师服务费之说换汤不换药。

(三)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启示

1.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公平与效率是医改绕不开的难题,理论上公平与效率很难均衡,只能追求相对的适度均衡。一方面在价值选择上,要适合地区及国情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结合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历程,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中应更侧重公平,重视民众的利益诉求和公立医院的内在价值。

2.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人口少、经济发达的国家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或者购买医疗服务,大多数国家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合作配置医疗资源,因此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要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来达到。转变政府职能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必要内容,无论是英、美还是北京、神木模式,在筹资以及体制机制的宏观管理上,都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职能,而在微观的管理上放权和退出。

3.借鉴与创新的结合。对于公立医院改革虽然国内外有过诸多实践经验,但不可盲目生搬硬套,要立足国情、地区发展现状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由于旧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容易依赖传统发展思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还应该放眼世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求创新与发展。

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对策

(一)公平与效率的协调统一

1.公平是公立医院的核心价值。首先,公立医院具有公共属性,是政府为了向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全民健康,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尊重每位公民的健康权益而出资举办的医疗机构,这一属性要求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必须以公平为价值取向,公立医院要改变逐利行为,致力于维护医疗公平,担负起社会责任。

其次,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看病难、看病贵”连续成为两会的焦点话题,也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而老百姓将这一问题的矛头直指公立医院,造成你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使本应在同一战壕的医患双方走向对立面,甚至拔刀相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平成为主流,医疗公平也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这是社会发展必然,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

再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也决定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立医院等社会公众部门必须以维护公平为先,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效率是公立医院的驱动力。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党的十也提出给“公平与效率并重”纠正以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理念,把公平作为公立医院的核心价值,并不意味着忽视“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不是真正的公平。

公立医院不能以经济效率为最高目标,这样就会加重其逐利行为,不可避免加剧当前医患矛盾,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使公立医院失去公益性质,但工作效率的提高应该成为公立医院改革追求的目标,通过改善流程、提高技能水平、明确责任分工、减少人员的臃肿重复、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不仅不会牺牲公平,反而会促进公平。

(二)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

1.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首先,新医改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调控和市场调节缺一不可,缺少政府调控公立医院将丧失公益性质,缺少市场调节公立医院将丧失活力,都不能达到新医改的目标,也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确保改革的成效。其次,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不协调,市场环境不完善,存在着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必须从二者关系中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最后,从国际国内医改经验上看,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成为大多数国家地区的选择。

2.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辩证关系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公立医院的管理是由政府主导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市场经济还没有开展,公立医院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一样体现为全能型政府下的强政府弱市场特征。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立医院也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政府为激发公立医院积极性,大量放权,给公立医院更多自,同时财政投入减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力量发展迅速。

新医改回归公益性。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总结合反思中调整方向,实现跨越,在公立医院价值定位上及时纠正了市场化产生的偏差,重新回到公益性阶段,重新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结合市场机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3.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合作。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从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经验看,政府应在筹资和医疗卫生体制的宏观管理上行使组织领导职能,而在实际生产和微观管理上放权和退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在社会改革还是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都拥有较强控制力,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当前在公立医院管理中政府仍将关注点放在微观管理上,在宏观管理、行业监管上不足。因此,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并重,均衡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政府的职能,确定政府角色,构建符合改革发展实际的政府职能。

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宏观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改革规划及相关政策,均衡分配医疗资源,保证医疗公平,并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服务定价、成本核算等方面辅之以必要的微观管理。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防止过度干预,退出不该管的领域,做好该做的事情,对自己的权限与责任做出明确界定,同时接受社会的有效监督,抑制腐败现象发生。

其次是提升政府与市场能力。一方面,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要在基本医疗卫生方面强化责任,健全行业管理体系,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法人治理机制、管理体系、运营机制、政府补偿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等;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医改中来,形成多元化格局,主动打破行业垄断,提高公立医院活力和工作效率。

再次是促进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两者的差异性,政府和市场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需要分工合作,在各自优势领域发挥作用,退出各自劣势领域,政府履行好宏观调控责任,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行业规则,退出微观管理领域,市场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当发展的载体,在合理合法规则下运行。另一方面,认识二者的统一性,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目标是相同的,虽然功能不同但也不能划清界限,要走上协调统一道路。前文所述无论是英、美等国外经验还是北京、神木等国内地区经验,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参考,但是国情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同,不可盲目模仿,生搬硬套,而应该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本国、本地区实际出发,对经验进行梳理。一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不具备大面积推广英国式“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神木模式有其地区特殊性,而且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二是,我国卫生资源分布城乡、区域不均衡,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类似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度民营化也不适合广泛推广。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必须走自己的道路,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的公立医院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李玲.江宇.中国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对策和出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曹永福.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廖新波.医改正在进行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5] 廖新波.医改驶入深水区[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6] 高建民.“病有所医”――目标、路径与战略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第7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内容摘要:为了降低我国药品价格,使大众真正得到药品降价的福利,新医改已经明确即将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的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经济学分析,深刻诠释这一政策的含义,同时对这一政策做出客观评价。

关键词:药品价格规制失灵规制改革药品加成竞争非均衡

我国药品价格规制失灵已是近十年来药品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药品价格虚高、一药多价、价格倒挂等药品价格混乱的现象比比皆是。2009年1月新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对新医改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走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涉及药品市场的改革举措,卫生部提出要在全国推行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政策,先试点后推广,预计一至两年内争取在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否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药品市场价格规制失灵?其对改革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影响又是如何?不妨从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本文以此对这一新的改革举措有深刻的经济学认识,以期以理论的研究来指导更有效的实践。

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药品价格规制失灵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究其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药品价格两级管理体制

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的物价部门是药品政府定价的规制主体,而且我国实行的是政府和地方的两级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医保目录)中医保甲类是由国家发改委定价,乙类药品是由地方政府物价部门核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业务上接受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但在行政经费和人事任命上则须依赖地方政府。因此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下,在鼓励和促进各地方企业积极扩大销售、提高本地企业在药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活力和加速地域经济增长的背景因素下,各地的价格规制部门对药品价格虚高现象表示默认。致使在药品定价过程中尽量满足生产企业的要求,形成企业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定价过程。

(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内在缺陷

成本加成定价机制是形成我国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制定模式。因此成本是药品价格制定的核心和唯一的重要依据。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医疗和药品市场领域,成本的考量成为药品价格规制机构制定价格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企业相对于规制机构掌握大量的有关药品研发、生产、管理的各项成本信息,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地位,规制机构缺乏对药品生产的各项成本的确凿信息,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下的被规制者具有完全的动机可以进行逆向选择,通过虚报、瞒报各项成本开支,从而将药品价格制定远高于其内在的价值,获得药品市场价格的竞争支持。因此信息不对称是现有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制约。

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使其成为重要的定价依据。而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内在的价值,价格制定必须以商品的价值为依据,商品价格脱离价值不仅违反了价值规律,而且不具有实现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药品成本定价并不能反映商品的内在价值,药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应该是药品和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疗效性、经济性、更安全性、创新程度等一系列能够反映成本——效益的经济评价指标。单一的成本定价不仅不能反映药品本身内在的真实价值,而且助长了企业降低生产效率,通过成本上升转嫁成为价格而剥夺消费者剩余,降低了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采用外部定价法、药物经济学定价法等更适宜药品市场的定价方式。德国的参考定价制度是欧洲部分国家仿效的价格管理方式。通过对某一种成分或者一组具有相同特性的主成分(指在治疗效果或分子结构上相似)制定一个封顶的报销价格。如果生产企业制定价格超过参照价格,则以上部分规定由私人自费,参照价格制定使得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具有了很大的外部性压力,而且企业的成本——效益具有了更加明确的外在表现。因此外部定价法较广泛的应用在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药物经济学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国开始改革原有的药品价格管理方式。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制定药品价格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能体现药品成本——效益的性价比原则。

(三)药品市场竞争的非均衡导致药品市场价格难以形成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价格放开成为重要的市场化改革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不同包装的出现,价格的制定已经成为浩大的工程,每年近一万种新药的不断上市,使得部分药品由企业自主定价成为“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趋势。我国药品具有同质化较强的特征,市场上流通90%的化学制剂都是仿制药品,在5600多个生产企业和近两万家医疗机构及20多万家零售药店的市场规模下,按照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分析,药品价格最终决定于市场均衡价格。因此企业将药品的价格制定远高于价值,在市场竞争的充分作用下,价格最终会甩干虚高的水分,恢复到真实价格基点上。然而我国药品市场却是非竞争均衡的市场结构。药品供方表现为过度竞争的格局,数量多、规模小、产品趋同、竞争激烈;而药品市场的需求方不仅有20多万家的零售药店同时还包含了近两万多家的公立医疗机构,尤其具有典型特征的是20多万家的零售药店占据了整个药品消费市场20%的份额,而目前这一份额还是在各方改革的不断努力下成长起来的,从5%——10%——20%;而公立医院占据了80%的销售份额。公立医院处在买方垄断的市场格局。药品市场表现为供方的过度竞争和需求方垄断的市场结构。竞争的非均衡势必导致市场经济系统内的微观主体打破这一局面,在各项经济参数的作用下使得竞争在市场内趋于均衡。然而医疗机构非市场化的环境、医疗机构的体制性因素成了阻碍市场竞争均衡的重要制约因素。公立所有制的体制性因素内在缺乏药品降价的动力机制,因此药品市场非均衡现状和医疗机构体制性因素决定了药品价格难以在市场形成。

(四)医药合业和“以药养医”扭曲了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实行的是医药合业经营,医疗机构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而且提供药品销售服务。同时医疗保险体制将80%的处方药品尤其是针剂药品锁定在各公立医院内销售。因此药品利益分配在医疗机构、医生环节发生了重要变化。信息不对称不仅导致消费者用药处于被动选择状态,医生处方行为是处方药品消费者唯一的选择途径;同时也导致医生一方面在不损害病患者利益前提下优先实现个人的利益动机,另一方面是有损于病患者利益下获得其个人效用最大化。因此只要医院销售药品,医生的个人利益势必和药品利益挂钩,据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凡是带有促销费的临床药品,一般县级以下的医院是按照药品零售价的20%给医生,市级医院一般是按照30%给付;到了省级的三甲医院最高可到达40%返给医生或科室。这种情况反映在药品定价中,即在公立医院医生处方权垄断条件下,如果药品价格定得低,无法和医生利益衔接就势必退出医疗机构药品市场,或者很快被其他高价具有类似疗效的药品所取代。药品要想在医院中占有市场,价格至高是制胜的法宝。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本身是建国以来为了保障卫生经济服务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开源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明显匮乏。全国上下各医院引进大型设备、增加诊疗项目、开展多种服务、强化医院收入与个人利益挂钩,在一系列开源增效过程中,药品销售作为占据超过医院总收入40%的重要来源,在医院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能提高药品销售收入的相关政策,如增加价格较高的品种,淘汰价格低、销量小的品种,引进进口药品、合资药品等具有增收创收的实践措施对药品销售在医院的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结上述原因,药品规制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缺陷是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源头及内在因素,而药品市场的非均衡和医药合业及以药养医的机制是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深层次因素,也是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重要实现因素。上述因素决定了治理药品价格规制失灵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改革,非单一因素能彻底解决。因此本文对新医改中关于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对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影响作用有必要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现阶段这一新的改革举措有更深理解和实践指导意义。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依据是“以药养医”的现实

以药养医改变了药品利润的分配效率,促使医院对以药养医的制度性依赖,尤其是表现在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具有明显提高医院效益同时也导致了药品价格越来越贵、药品费用日益增高的趋势。目前,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不能共同分享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在医疗、药品消费方面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有效解决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重要措施,是药品消费市场的重要改革,也是打破药品消费医院垄断的前置条件。这一改革措施对药品利润的重新分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使得15%的加成重新在药店和消费者之间分配。取消药品加成意味着500多亿的垄断利润返还给消费者,而且通过在零售药店的充分竞争条件下,将远大于500多亿利润返还给消费者,增大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个人、医疗保险基金、国家的整体福利效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影响。

(二)药品规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竞争的非均衡现象促使政府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干预,无论是借助于内在亦或是外部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必然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它只是一个时间过程。因此现阶段在市场不完善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职能的发挥,利用有形之手对药品市场加以干预,打破非均衡的制约因素,在医疗机构非市场化的环境下,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无疑是促使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的重要解决策略,零售市场的发展也将逐步实现药品市场的竞争均衡。而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日益完善、市场环境和秩序的改善是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完全、充分的竞争更有益于市场价格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发挥。

第8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医德教育;微博; 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b)-0153-02

Discussion of the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on twitter platform

LI Yuan ZHANG Shaoqun ZHOU Yong LIU Beizhong

The Fifth Clinical College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The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i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below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at this stage. Twitter, as a new network media, opens a new era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bring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How to use twitter in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presents as common problem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medical colleg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vide some mind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Twitter; Strategies

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整个医药卫生的行业行风及医疗改革的顺利实施[1]。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促使其形成较稳定医德并在未来职业实践中转化为良好医疗行为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不良的医德医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医学教育的失败。因此,医学生医德教育是提高新一代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未来我国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更是国家医疗体制改革能够深入的重要环节[2]。

微博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具有方便、传播快捷、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大学生的新宠。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微博挑战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及方法,如何让微博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3]。相对于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来说,市场经济体制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等因素,使得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其他性质高校更具紧迫性和特殊性[4]。

1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和切入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内容包括立场、观点、道德情操、意志、理想及人生观,医德教育则是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切入点。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深入引发了利益主体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医疗行业更是处于风头浪尖,在医疗行业中不乏片面强调功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医务人员,部分人员甚至是非、善恶和美丑界限混淆,缺乏医德修养。尽管这部分医务人员仅是少数,但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不可低估。同时这些现象已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情感培养,使医学生对职业感产生迷茫、困惑等倾向。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才能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同时,以医学生医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显示出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又能充分体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整体素质教育的目标[5]。

2 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

2.1 医学教育中缺乏医德教育

医学教育主要以医学科学知识教学、提高临床技能为主,往往缺乏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教学内容中忽略了精神、道德、理想、情操等方面引导,使得医学生在校出现学习不认真、工作不踏实,甚至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等现象;在走上岗位后为人处事比较自私,价值观取向发生扭曲等;未形成良好医德习惯的医务人员在诊治患者的病痛中往往缺乏应有的同情和责任感,对患者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厌烦甚至鄙视,以权威,救世主自居,在医务工作中只注意自己“提高技术”而不关心患者疾苦;对常见病、多发病不是马虎治疗,就是一推了之,甚至有些医学生在步入职场的过程中易受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某种物质利益来确定医患关系[6]。

第9篇:医院微观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民营医院;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委托理论;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84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52-02

社会医疗保险是民营医院的生命线。客观和理性地认识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的道德风险,合理和有效地进行控制和防范已然成为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民间资本待遇均等化的咽喉所在。

一、民营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险供方的特殊风险

在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间委托模型中,医疗机构选择实际医疗费用的条件为

(一)医保违规的机会成本因素对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影响

(二)医保支付的效用函数不同对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影响

(三)风险偏好对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影响

民营医院往往比公立医院更偏好风险。其一,敢于冒险和挑战是民营企业家共同的特质之一;其二,在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中,法制意识不强,机会主义盛行。所以民营医院的Uhv偏小。其影响机制与机会成本因素相同。

(四)微观因素对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影响

由于民营医院职工的自律能力低于公立医院,因此客观上道德风险更容易在民营医院发生。另一方面,即便管理层遵纪守法,但由于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也可能在微观层面产生道德风险。

二、社会医疗保险中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社会医疗保险供方道德风险的一般性规避策略

1.采用预付制与质量监督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的基本理由。委托理论指出,唯有通过预付制,使委托权和风险完全由处于信息劣势的医保机构转移到产出具有不确定性且难以监督的医疗机构一方,才可能控制诱导需求。相比之下,控制减少医疗服务量的道德风险,除了采用后付制之外,质量监督也是有效可行的手段。综上所述,医保机构应采用预付制结合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的激励模式。

2.社会医疗保险预付制的优化设计。(1)社会医疗保险预付制的两个基本问题。从各地医疗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实践来看,实行预付制还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计费单元识别的准确性和计数上的刚性。比如,以病种作为计费单元时,往往会出现“诊断升级”的现象;又比如,以服务项目作为计费单元时,会出现“串换药品和服务项目的名称”。这些都属于计费单位识别的准确性问题。在医保领域频发的另一大类违规行为,如“挂床住院”、“虚记费用”、“分解住院”、“挂空号”等违规行为则属于计费单元计数的刚性问题。其二是医疗机构的自选择问题。即医疗机构推诿合理医疗费用高于医保支付值的而争抢合理医疗费用低于医保支付值的患者。(2)社会医疗保险预付制的成本研究。预付制优化设计的实质就是最小化由合理医疗费用近视差额、单元计量成本、单元识别成本和自选择成本四项构成的预付制总成本。其中,合理医疗费用近视差额指估计的合理医疗费用总额超过实际医疗费用总额的部分;后三项均由违规行为的效率损失和监管成本两部分构成。

从一般情况来看,合理医疗费用近视差额和自选择成本随着计费单元精细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单元计量成本和单元识别成本则随着计费单元精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当计费单元的选择使得预付制的总成本最低时,即达到最优的预付制设计。如图2所示。最优的预付制设计依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

(二)社会医疗保险中民营医院道德风险的特殊规避策略

1.整顿市场秩序,调整民营医疗产业结构。在严查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行为的同时,鼓励民营医院兼并重组,重点扶持一批讲信誉、上规模、立足于长远发展的优良民营医疗机构。

2.放宽准入条件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3.增加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4.支持民营医院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并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民营医院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条件。

5.签订部分合同,鼓励特色发展。对于专科特色医院,签订部分医保合同,采取某一单病种固定预付的方式将其纳入医保系统。

参考文献:

[1] 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J].财贸经济,2003,(2):54-57.

[2] 陈新中,张毅.博弈下的利益均衡: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的演变[J].卫生经济研究,2010,(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