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城市景观设计总结

第1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

 

一、导言

相对于人类创造出的其他成果而言,城市处于不断地新陈代谢之中,城市与建筑永远没有完成体。论文格式,控制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创造有形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变换和丰富着意境美和城市景观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城市单纯的物质性、功能性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对城市美观、空间环境、场所气氛等精神方面的要求。城市景观作为城市一个重要的外在特征,其自身变化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在创造有形的城市空间、街道、建筑形象的同时,赋予它们意境美、群体精神价值美和文化积累的景观艺术美,是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构筑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我们从城市规划的层次来进行系统地探索和研究。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建立一整套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是构筑城市新形象、满足城市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是将城市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协调配合,以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范围包括从宏观的城市总体景观规划到微观的局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分区景观和城市局部景观个层次,对整个城市的风貌、景观格调予以有效控制。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一般以设计导引的形式表现出来。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致力于创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景观,形成安全优雅而又有秩序的城市空间环境,体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民族性和现代化共存、共兴的城市特色。

二、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容与地位

(一)城市景观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容

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考虑各种外在影响因素,构筑城市景观的总体格局,建设结构合理、特色浓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的城市景观体系。论文格式,控制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城市形象的总体定位、城市景观分区和局部景观控制。它们分别对应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二)城市景观规划控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定位

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体系涉及的摘要有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思想的体现这样才能发挥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效益。

三、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基本原则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城市不断塑造和完美的过程。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本质是一种综合各种因素的控制引导方式,而不再是纯粹的物质景观的终极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是对城市设计的深入,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一) 满足人的活动要求

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马斯罗提出人的“需要等级”学说,他把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在这5个等级中市民生活的社交需要完全依赖于城市的景观功能,而越往高等级发展城市景观机能则逐渐增强。论文格式,控制体系。然而世界上的城市还没有哪一个会完全达到标准的要求,城市空间景观究竟要到何种程度才能令人满意,是不能以一组公式、一组数字来规定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协调现实与标准的矛盾,使城市居民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满足完成自我的要求,故在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本着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城市景观系统。

(二) 保持城市环境特征

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有两种操作系统:一种是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独立操作系统;另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中的传统街区、已建成的城市及城市已建成区域的景观规划和设计,采用第一种操作系统较直观一些,而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采用第二种操作系统会使城市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景观缺乏统一规划设计,第一种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理想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包含的内容之一。

(三) 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景观要素

清晰的平面布局: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依靠该城市明确的基本功能分区,清晰的道路系统,使城市平面布局清晰,中心突出。空间序列的展开: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必须事先从整体上构思好各类景观节点的安排,使景观节点成为空间形象认知的标志,每个景观节点都能吸引人们进入下一个景观节点。形体、色彩、质感的处理: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根据城市设计“多样而统一”的原则,既使城市景观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又在其中保持小的变化,包括形体上的差异、色彩上的对比和质感的变化。

四、城市规划各阶段对景观规划控制的任务及内容

(一)总体规划阶段中的景观专项规划

1.景观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

城市景观专项规划指对影响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因素及城市开放空间的结构,所进行的统筹与总体安排。该阶段的任务是调查与评价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户外游憩条件,研究、协调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评价、确定和部署城市景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景观的有序发展。

2.景观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景观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3)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与目标。

(4)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可参考各种理论主张,如易识别性、城市文脉、城市生活原型等)。

(5)划定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制高点、门户、重点视廊视域、特征地带等,并提出相关安排。

(6)确定需要保留、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整体安排客流集散中心、闹市、广场、步行街、名胜古迹、亲水地带和开敞绿地的结构布局。

(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论文格式,控制体系。

(8)提出实施管理建议。例如:通过制定景观分区、景观轴、景观节点的规划建设的基本方针与准则,提供具体的景观意向;为市民和开发商提供更多易于理解景观的信息和更多观察景观的机会,并为开发建设行为提供设计上的指导;通过公共事业的建设,为形成美的城市景观奠定一定的基础;运用相关制度、条例来促进景观系统的形成;充实有关机构以有利于景观规划的实施和推行。论文格式,控制体系。

(9)编制城市景观专项规划的图纸和文件。论文格式,控制体系。

(二)分区规划阶段中的景观专项规划

1.景观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

分区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主要涉及城市中景观特征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街区。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景观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此外,通过分区级的景观规划研究,又可指明下一阶段优先开发实施的地段和具体项目。

2.景观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分区这一规格层次上,景观专项规划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对景观整体考虑所确立的原则的衔接;景观特征相对独立的特别地区,如城市中心区、具有特定主导功能的历史街区、商业中心等的景观规划设计。

(三)详细规划阶段中的景观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中的景观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阶段中景观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群体、城市空间、街廓设施等从新的视点出发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形成城市微观景观。应充分考虑基地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属性确定要创造的气氛,根据特征创造特色,根据重点确定主景,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从而创造整体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 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唐子来,程蓉.法国城市规划中的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2003,2.

4凯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5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第2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阶段

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总体规划之前开展,这一类总体城市设计项目较少;第二类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作为总体规划成果的一部分,如深圳、重庆等地的总体城市设计,这类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能较好地融合和呼应;第三类则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单独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这类总体城市设计只能沿用总体规划的部分成果作为设计基础,且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

笔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性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之前或与总体规划同时开展是较好的编制方式,由此可以在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阶段将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纳入,而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可以保障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的实施。

2、总体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城市特色不够鲜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地研究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城市历史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的独特风格。

其次,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色彩单调、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水平较低、城市环境艺术水平不够等,有待于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解决。

再次,虽然在总体规划阶段已经对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有所考虑,但其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

此外,目前开展的局部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缺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的原则指导,难以实现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3、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系统各类要素的综合考虑与设计。研究范围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重点研究范围应是城市的主城区。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具体形态设计和专项研究三个方面。

3.1城市总体格局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应该从整体入手,把握城市总体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城市空间景观结构和城市行为空间结构。

1.城市风貌特色

挖掘和发展城市历史和自然资源,塑造可识别性强、有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并加以保留和发扬,加强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突出城市山水环境与城市风貌特色。

2.城市空间景观结构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基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目标的城市结构形态、道路交通设计控制、城市肌理、城市重要界面设计、高度分区、密度分区、城市轮廓线等。

(2)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目标的城市风貌分区,如景观特色分区、城市建筑特色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等。

(3)基于城市公共资源分配和组织目标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建构。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设计等。开放空间可以让城市肌理产生变化,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亦可构筑反映城市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4)基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空间景观轴线、视觉景观通廊等。

3.行为空间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中需要构筑城市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全面关注市民活动,组织富有意义的行为场所,建立社会文化――市民活动――行为场所间的有机联系。

3.2形态设计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中还会涉及一些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具体形态设计,如城市重要节点设计和重点地段设计。

1.城市重要节点设计

城市重要节点指能反映城市形象、地段特色、重要空间特征的小型空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1)地标节点,地标节点是城市整体景观的核心。包括城市中心、副中心,城市历史地段等。

2)门户节点

门户节点包括各方向、各类型的主要交通路径和城市道路、城市空间的交界点等。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重点、精炼地反映城市的景观、形象特征、历史文化特色或时代面貌等,把属于城市内涵的自然特征的文化特质反映出来。

2.城市重点地段指能反映和代表城市历史和文化、城市特色景观的物质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专题研究

根据需要,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内容中也常包括一些专题性研究,如城市广告与街道设施、社区发展研究、街道尺度研究、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研究、城市标志与雕塑体系研究等。

4、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以管理政策、导则等文字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纸。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可以包括总图法则、城市设计通则和城市设计细则。

总图法则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提资料或章节内容跟随总体规划一起通过审批而具有法定效力。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划定绿线、蓝线;划分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区域,确定相应的控制指标。

对于城市一般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通过通则式的导则进行引导,具有普适性和间接性特征。对城市重要节点和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可以提出城市设计细则,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

5、小结

第3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景观风貌;形象定位;风貌体系;风貌节点;控制导则;湛江市

1.景观风貌规划

1.1总体定位

通过对湛江市自然生态景观条件的梳理、城市人文历史景观资源的发掘和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研究,提出湛江市景观风貌总体定位:“海湾生态名城、现代活力港城”。

1.2景观风貌系统控制

景观风貌系统控制从绿地系统、开敞空间、道路交通系统、城市色彩系统、建筑景观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环境标识系统等7大系统,根据对湛江市现状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调研预测,针对7大景观风貌系统提出控制通则,为景观风貌各个分区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1.3景观风貌分区控制

根据湛江市风貌现状及发展需求,分为东部新城风貌片区、中心城区风貌片区、西部新城风貌片区、现代工业风貌片区、生态海岛风貌片区等5大风貌分区,根据对不同风貌分区的研究提出其景观风貌主题与理念,并进行风貌区空间结构整合,依据景观风貌系统的要求对景观风貌分区提出控制要求,展现不同风貌分区景观风貌特质。

1.4重要景观风貌节点控制

本次规划针对湛江市近期重要建设项目进行调研,针对建筑风格色彩高度、开敞空间、城市夜景照明等七大景观风貌系统提出控制要求,景观风貌提供设计依据。

2.规划构思

2.1规划目标

(1)满足需求。延续城市文脉,继承历史传统,展现湛江历史文化魅力,满足城市的精神特征需求。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对扩展城市空间、提升建成环境的空间质量的需求。(2)体现特色。强化和体现湛江在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城市文化上的特色,突出城市个性和海港城市特色。(3)解决问题。针对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建设中的文化、人的关怀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2规划原则

2.2.1总体构思依据原则。确立以城市发展总体构思为景观风貌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在上位规划中确立了“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国南方大港和重要海洋服务基地、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魅力海湾城市”的城市主要职能决定了规划的方向,规划通过高质量的设计把湛江塑造成为“特色突出、空间舒适、品质优越”的海湾城市。

2.2.2以人为本的原则。场所精神是城市空间具有凝聚力及吸引力的根本所在,规划要运用一些视觉环境设计的技巧,创造空间美学效果,更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构建城市活动场所的领域圈,探索其中的场所精神。

2.2.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机组织城市环境与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促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城市长远的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条件,同时也为市民提供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

2.2.4可操作性的原则。强调宏观、中观的控制与微观指引的相结合,注重超前性与长效性,兼顾开发与建设实际,注重城市发展的决策过程及设计方案与建设管理的密切结合。

2.3规划重点

2.3.1立足未来发展趋势,定位湛江城市特色,建立景观风貌控制体系。在对湛江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符合城市发展建设需要的用地功能和空间布局。

2.3.2研究湛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文化。在充分研究湛江历史文脉、自然景观以及湛江城市形象塑造要求的前提下开展规划工作。

2.3.3打造城市新貌,提升湛江城市综合竞争力。规划将重点研究提升湛江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求和要素,并以此为标尺,制定景观风貌的标准和准则,塑造城市新貌。

2.3.4制定景观风貌导则指导城市建设。规划将通过制定多层次多角度景观风貌导则的方法,引导景观风貌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协助法定规划落实景观风貌总体目标。

2.3.5明确景观风貌与各层次法定规划的有效衔接方法。规划通过设计要素分级控制,将景观风貌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指标和设计要点落实到各层次法定规划中。

2.4设计构思

湛江总体景观风貌设计与山、水、海湾等景观要素统一考虑,将自然的景观引入城市,经城市景观融入到更大范围的自然景观之中,结合湛江组团布局的形态特征,将自然景观作为城市组团的天然分隔。

第4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 夜景观;设计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广义城市景观与城市夜景观的概念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城市夜景观概念是对城市景观概念的补充,它使城市景观的含义更加明确。随着城市居民夜生活的愈加丰富多彩,城市夜景观也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并通过各种照明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如:灯光、建筑、广告、橱窗、小品、绿化等等。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对城市夜景观的认识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误区。第一种误区:城市夜景观就是城市夜景照明。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照明,但照明仅属于科学技术的一种表现手段。照明表现得再好,但如果主题的展开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会成功。第二种误区:城市夜景观会造成经济与能源的浪费。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另外,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灯光照明技术来改善城市夜景观会对发展城市的旅游观光业、改善居住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城市夜景观是设计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有两种设计系统:一种是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立设计系统;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系统。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已建成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传统街区或城市已建成区域的夜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第一种设计系统较直接一些,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采用第二种设计系统会使城市夜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作出的合理组织,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之所以把城市夜景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是因为城市夜晚的景观与白天大不相同,设计师必须熟知这些变化,如果运用得当,则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城市夜空间效果。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跨越多门学科,成功的城市夜景观设计作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欧美国家,主要通过完善的教学体制、法律制度、雄厚的财力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使其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付诸实践。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经济、地方法规与城市不同的建设发展历史给夜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我认为应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依据性和政策性。此外,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还要依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所以说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现代城市人群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服务机能,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较为黯淡。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表现城市的以下六点来形成特色:

(1)自然景观特色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景观形成的基础、背景;是活跃城市夜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在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

(2)季节特色

季节的变化对北方城市街道节点处的水池最有影响,这些水池在冬天大都放空停用,从而改变了该点的夜景观特征,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做出相应的冬季夜景观变化措施。其实对于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的因素,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都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3)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使到了夜晚也是如此。夜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的城市夜景观照明规划相比,在处理夜间建筑物形态及其组合方式方面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更注重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4)科技特色

利用高科技演光手段美化城市夜空间。即便在没有艺术品点缀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甚至建立独特的空间个性。

(5)节日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定和节日娱乐的安排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步臻于定型,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习俗。每个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而这些节日的游戏娱乐活动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色,如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等,这些活动均需要有一定的设施与场所来支持。

(6)人文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活动特色,所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可与当地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其中每一步又均可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融合。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中,包括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时,应对城市夜景观实现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并提出其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当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整或修改时,对有关的夜景观总体规划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因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城市夜景观规划实施与实践的直接影响因素。

第5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系统性 新区标志景观 整合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新区标志景观规划设计的困惑

1.1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于品牌形象也好,出于政绩利润也罢,城市“标志性”情节已然使城市建设风起云涌,然而与此同时,城市标志景观的雷同、突兀、“非标志”等问题及矛盾也随之浮现。将标志景观规划简单的冠名以“高、大、奇、超、最”等难免导致城市标志景观混乱、缺乏文化内涵,历时性较差。上述这些问题在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

1.2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规划设计的特殊性

城市新区建设往往一方面整体性较强、人为干涉痕迹明显,另一方面历时较短、文化积淀浅,其标志景观规划设计往往有意无意的避开“内隐系统”,从技术手段等切入,造就出一大批“最”、“超”的景观,与城市主题文化、老城区形象相脱节,难以发挥其辐射性并激发潜在价值。

1.3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设计整合的必要性

就标志景观单体而言,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标志景观”屡屡出现,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标志景观”遍地开花,还有一些与城市主题形象大相径庭、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的“标志景观”正火热建设中;就标志景观系统而言,城标、区标、地标的级区属性及特征不明确,标志景观呈现出突兀化、零散化与脱节化的现象,彼此之间协同与整体性较差。在城市新区中,上述种种问题尤为凸显,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亟待提上议程。

2.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的基础

2.1 城市标志景观的概念

(1)标志景观

城市标志景观是指某一区域、某一场所中位置显要、形象突出、公共性强的人工建筑物、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景观等,一般表现为风格和造型的“唯一”特性。它能体现所处场所的特色,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具有辐射和控制作用,融合相应的人文价值,经时间的沉淀,成为人们辨别方位的参照物和对某一地区记忆的象征。

(2)城市标志景观的分类

城市标志景观是具有特殊指向作用的城市标志和城市景观的统一体,同时具备标志的景观性与景观的标志性的双重属性,可将其归类为代表城市的城标景观、代表片区的区标景观以及代表“场”的“地标”或“场标”景观。

2.2 新区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的本质

“整合”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为整合与重构,二为吸收与建立。整合的目标是将事物与对象的关系要素有序化和系统化,从而使价值目标获得的认知进程和实践进程最优化。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的提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新区与老城区之间标志性景观在时间与内容上的断裂;二是标志景观单体与整体之间的脱节。其实质是指以城市整体环境系统与共时性的人群作为其设计的基点,以历时性的城市文化资本、自然环境资源、建成区特征等为线索,以个性、延续、协同、优化、整体性为基本原则,从城市层面对城市无形的人文资本与有形的物质环境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城市标志景观特征属性,整合与重构城市标志景观系统,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各个层级标志景观系统,最终建立出有利于强化城市主题形象、提升片区可识别性、具有独特审美特质并在空间与时间层面协同的层次化、整体性的标志景观系统。

3. 城市新区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方法及策略

3.1 调查梳理城市标志景观建设现状

构建完好的城市标志景观系统首先要对城市现状景观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包括物质层面的空间标志景观系统与形体标志景观系统以及非物质层面的文化要素等。

对城市标志景观进行调查梳理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对城市已建与目前未建但是将来有一定潜力与价值的景观资源进行调查与总结,另一方面是从已建城区和新城区的整体出发,按照城市景观需求与景观审美特征要求,总结归纳当前标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出现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目标。

3.2 提炼新区标志景观特征属性特征

城市标志景观具有典型的系统属性。从还原论层面而言,城市景观节点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从整体论层面,各个城市景观节点与节点之间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协调性与整体性,它是建立在一个或者几个主题框架之内的网络系统。总体而言,彼此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合作与强化形成城市整体的特色框架系统。

(1)从城市整体层面,结合老城区标志景观建设,提出新城区标志景观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对新区与老城区标志景观系统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是延续或者差异化发展做出准确的研判,尽量避免新城区与老城区在景观特色的突兀转换,应设置一定的缓冲。

(2)从新区整体形象与功能定位切入,提炼整体特色框架与主题,注意标志景观“标志性”的空间辐射范围。如可从新区自然资源特征入手,以山水等自然要素为线索对新区标志景观进行统筹安排。

(3)结合功能分区与自然景观特色,确立分片区景观特色主题;一方面可从功能区如居住片区、商业娱乐片区等明确分片区标志景观塑造的预期氛围;另一方面,以障碍物为界,如滨水岸线、铁路公路等,对片区特色进行合理的定位。

3.3 空间合理配置各个层级标志景观

城市标志景观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城标、区标、地标的选址至关重要。

(1)城标选址

城标是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城标类型多样化,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武汉的黄鹤楼、重庆的解放碑、南京的夫子庙、青岛的红房子、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区等。

城标的建立与认可一般需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特征或者独特的审美特质。从城市发展建设的历程来看,城标一般位于城市敏感公共空间,人流量较大。

(2)区标选址

区标一般位于城市敏感公共空间,如片区的边界或者片区主要入口等。在不同的景观单元空间,它能够形成“环境场域”或者“情感场域”。

(3)地标选址

地标一般位于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如城市道路交叉口、片区重要节点等。

3.4 强化标志景观类型与造型的特质

首先应从城市整体出发、从新区片区出发,它的高低、大小、形式等,都应考虑整体效应。从远观,有助于增进新区轮廓线之美;从近观,有助于作为一定范围内的构图中心。

其次,城市标志景观在主题鲜明一致的前提下,应鼓励其类型的多元化,如建筑物、构筑物、环境小品、广场空间等,注重其艺术性与实用性。另外,景观情境化设计也是凸显其标志性的重要方式,通过情境化设计,可以将自然与文化资源,转变为人性化的观赏过程。

再次,标志景观造型应结合区域环境特征以及人们认知的心理,造型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形式保持其完整性,在色彩、高度、大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对比。

3.5 整合标志景观空间与时间的协调

城市标志景观强化突出城市个性,标志景观设置应注重各个标志景观单元在时间、空间、文化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城市新区一般与老城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者具备明确的边界,新区标志景观系统本身在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的同时,在时间序列上也应与老城区具有一定的衔接与延续,注重行为路径中对标志景观的感受。

4.结语

目前,城市标志景观系统设计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主要包含在城市设计的内容中。大部分城市对城市标志景观并没有进行统筹考虑与安排,系统性较差,老城区出现标志景观混乱与零散化,而新城区则主要表现为文化积淀浅、主题不明确、标志景观“标志性”失效的现象。本文在系统观的视角下,针对新城区标志景观系统设计的特点,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对促成城市新区标志景观特色化以及新老城区标志景观一体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凯文·林奇著,方益平等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张钦楠.阅读城市[M].三联书店.2004.

[4]E·D·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辉,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第6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园林景观是一个兼具自然、社会、文化、艺术、技术、经济等多元功能的综合体,它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美化城市等各项社会功能,又要符合植物学特性的自然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还要在艺术上体现创作哲理和个性风格。因此,城市园林的设计就成为一门系统的、综合的城市景观造型设计实践。不仅如此,园林设计还是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先行军,园林设计作品的优劣、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感受以及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其生态环境的发展。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的设计在景观建设实践中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城市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过于模式化,缺乏个性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相适应,通过设计风格来展现出城市的精神面貌。所以说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充分展现地域性。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受到西方设计风格的影响比较严重,照搬照抄现象普遍存在,并没有对园林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土质状况等进行详细的研究,更无法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所以这是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模式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急需改进。

(二)城市园林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由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或者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功能性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只是单纯的注重形式,并没有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三)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既能够充分的放松身心,又能够陶冶情操。但是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却缺少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关怀缺失,只是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却没有从实际功能出发,考虑到日常所需,比如遮阳防雨设施,绿化植物的搭配等等,缺少人性化的特点。

(四)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园艺造景活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因此使人们难以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以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因而失去了其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一)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应是所有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即遵循生命的规律,强调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它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的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它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直至实现理想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保证生态系统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在能够尽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景观的营造,创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完美景观作品。生态设计的前提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大自然,在设计中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循环使用基地上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潜力,就近取材,减少运输、加工带来的能源消耗。

(二)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满足功能要求

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城市是人的城市,为人服务,供人居住于其中。人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让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景观、事物产生了复杂的内在联系。景观在人们的生活中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形式,是表达人类个性和思想的主要方式,景观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改良才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城市景观设计要从过去的以设计师为主导的观念转变为以使用者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而又合理的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体现对建筑使用者的关心。建筑景观的整体格调要与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周边环境的景观保持和谐,才能达到和谐美的意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居住条件,给人们最方便、最舒适的感受,相信这样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理念能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享受。

(三)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随着园林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材料、植物种类以及施工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应用高标准的绿化植物以及先进的景观材料营造宏伟的气势是现今城市园林设计师的追求。当然,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标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是可以实现的,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而言,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有些脱离实际了。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在设计之初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项标准,合理结合该城市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项目投资概算,合理选用工程建设的植物品种、规格、材料种类、施工工艺等,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气派而忽略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前期资金的投入问题。比如:一个项目在园林设计之初首先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总体定位,如项目概况、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建设者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基本实施内容以及建设资金要求等。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将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园林景观,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项目的服务对象,资金要求确定了方案设计因素的总体把握。只有把握住这几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最终的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突出文化、彰显特色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者,是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力和文化性的城市景观,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设计者在对某一地域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要先做功课,即对该地域的整个空间环境背景有所了解。首先是宏观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结构、社区地理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地理特征、造园功能、布局特征、总体特征等,其次是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从而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例如,世界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园林特征划分为中国山水园林、法国宫廷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园林等,中国园林又根据地域特征划分为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等,这些区域性的园林景观自成一格,景观独特,通过其空间表现、意境以及构图形式直接体现了不同环境下的地域园林特征。

结束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和完善设计质量。设计过程的具体操作应依据相应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因势利导、兼收并蓄,创造多元共存及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景观。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从全新的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形成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设计和创造理念,以满足同样具备个性化的和艺术化的社会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缪智生.论园林景观工程中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4,15:32-33.

第7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城市河湖滨水地区景观设计总体设想:

1.城市河湖的功能定位

水体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水利功能,为城市提供水源、排洪泄洪;运输功能,包括货运和客运;沿岸如有众多有历史、文化和景观意义的古迹、公园、场馆,可以开发旅游娱乐功能;城市景观作用,水体能美化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形象;自然生态保护功能,补充城市自然要素,调节城市生态平衡。

滨水地区景观设计,应确定其总体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考虑土地使用功能是否恰当与调整的可能,进而改善相关河道与道路的关系,扩大滨水地区的绿化系统,确定其景观的布局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河湖沿岸的环境优势,城市河湖的功能总的定位为:城市河湖水系是首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滞蓄、排泄洪水、工农业供水和城市景观、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是首都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标志。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特别是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让北京城市河湖再展秀逸丰姿,北京市规划建设“三环”花园式风景观赏河道。治理的总目标是让城市河湖如三环碧水围绕着这块集美之地,使其历史的风貌再现。自然舒展的河流游走于高楼大厦之间,珠玉般的湖泊构筑出都市的诗情画意,清洁的水质、优美的周边环境让市民得到生活的享受和自然的赐予。要实现城市河湖的治理目标,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城市河湖滨水地区土地使用功能调整

由于历史的原因,沿河两岸形成了混杂的土地使用现状。有的滨水地区虽作为城市的休闲游乐区,但缺少绿地和相关的娱乐和服务性设施用地,阻碍了公共活动的开展,难以形成与水体有机联系的滨河景观区,为此对于沿河的土地使用状况应根据不同的现状进行不同的改造和调整。总体讲,在滨水地区的用地调整中,主要是把沿河的违章、临建用地改为林地、绿地、服务性设施用地和高质量的城市居住用地,最大程度上提高绿地率和沿河的整个环境质量。把有严重污染的工业迁出,保留少部分无污染工业,严禁对水系和整体环境的污染。并且,在水体的沿线尽量创造一些滨河公园用地,与水体有机的结合,增加滨河地区的休闲、游憩和娱乐的综合功能,吸引人流、保持滨水地区的活力。

3.城市河湖滨水道路的设计

滨水河道设计的目标要结合河段的实际状况,把道路交通、公交交通及站点、步行交通、水上交通及码头有机的结合组织起来,尽量减少和控制“路夹河”的局面,加强水体与周边的绿地、服务性设施之间的联系,使市民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

第8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建筑规划的现状

首先,城市应该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和场所,大多数城市建筑规划具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功能区,以满足不同文化阶层、职业、年龄的人对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在发展中暴漏的问题,如城市建筑设计内容单一,缺乏城市固有特色,大多数城市的建筑环境着商业功能显著,注重以明亮的商业中心建设为主,而在居民区、休闲广场、文教场所等无经济利益功能的区域就大显失色,城市建筑规划格局的分配不均衡,商业化倾向严重,势必导致城市夜环境的负面发展,不利于市民身心健康和未来城市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次,城市建筑设计缺乏整体性和尺度感。目前我国多数城市负面的规划设计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设计的整体观念造成的。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景观繁多,只注重宏观建筑的设计规划,而忽视了城市建筑规划细节的建设。缺乏人文气息和绿化意识,此外,建筑设计上也有商业化的趋势,很多企业利用宣传广告,失去了城市建筑规划色建筑对于城市整体设计的点缀作用,另外,建筑设计单一,缺乏特色和与环境的互补性,不具有整体协调的功效,规划衡量的的尺度感不强,使城市失去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此外,在许多大中城市,缺少独特的发展规划,缺乏统一性,设计规划不科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浪费。因此,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提高城市景观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水平,科学地规划建筑的构造和景观的设计,达到建筑规划与周围人文环境的互相和谐发展。

城市建筑规划的基本框架设计

(一)根据城市机理,给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定性

每一座城市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自己独特、显著的特点。如北京的皇宫、皇家园林,青岛的滨海景观,杭州的狮子林等等都表现出独有的发展特色。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抓住城市的特点对于规划设计城市景观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把握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气息,从而根据城市固有的历史发展特色来给建筑规划定性,并根据其品质特色来设计规划。这是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必要性的准备。

(二)根据城市的定性,组织城市建筑景观的结构

围绕城市的机理特点,根据城市的定性,结合这些城市元素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发展特色来确定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风格和特色,以下我们从城市的标志物、视觉框架、广场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规划设计。

1.标志物设计

每个城市中都存在着一些标志性建筑、历史建筑、重要雕塑等。标志物的设计在城市建筑景观规划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夜间,城市标志物的设计效果不仅会使其表现出与白天不同的奇妙景象,突出表现了在城市的独特标志性地位,而且会使人们对于该城市的整体进行清晰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通常,在对这些标志物在设计时,通过照明灯具的光效设计,采用各种对比与协调的手法,突出建筑物本身的特色,并且结合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其融入到城市特色当中来,并起到突出的标志性作用。

2.空间视觉框架设计

城市中, 街景的规划设计同样对于城市建筑规划起着或不可少的作用。各种不同的建筑物风格与空间协调性影响着人们对于该城市街景的空间视觉的效果,建筑物设计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建筑的特点,体现建筑物的风格和所要表现的理念,在道路标志物建设方面,要利用光学原理,在满足安全照度的前提下,选用非截光型灯具、半截光型灯具,灯具的形态应与街景相协调;对于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老城街区建筑,要充分挖掘其历史人文积淀的特色,通过构图、用光、用色的规划设计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出来从而展现出一个非凡的、特色的城市视觉空间效果,完美的勾画城市建筑规划的空间美感。

3.休闲广场设计

在城市的布局中,广场是供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是根据各个城市区域功能的要求设置的,因此,广场周围的建筑物设计应与整个广场相协调。同时,根据各个广场的功能,在进行广场建筑规划设计时,选取规划设计视角中心、背景,有组织有层次的景观设计,注意多视线、多角度的建筑物体组合。

(三)发掘人文特色,建设体现地域性的城市建筑规划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的历史发展背景和文化特色,这种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往往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同时也决定了每个城市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根据每个城市固有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比如北京的古都景观、哈尔滨的冰城景观特色、苏州的江南特色以及香港以高楼大厦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建筑景观等等,在其发展规划中都有各自显著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而在城市建筑规划的特色设计当中,应该把握这些城市特色并且加以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群体景观,体现人文气息,创新建筑规划规划设计。

(四)营造宜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规划环境

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规划,我们更多的是要树立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从建筑规划的总体规划着手,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相协调,结合城市现在及未来的空间布局,从艺术形象整体美的角度制定城市建筑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进行城市建筑规划的艺术的持续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各种设计手段、光学照明原理,创造符合人们生活发展的生活环境。城市建筑的实施规划控制能为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和建筑规划提供整体,努力在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化区等方面设计符合城市建筑的整体性、创造城市建筑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互相协调的重要规划设计。

结语

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城市整体规划和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出发,不断吸收有关建筑学、城市规划、电气照明等学科的知识,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社会心理学、物理学、美学等专业领域的融会贯通。不断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并从相关的知识专业中汲取理论知识,同时要系统深入地开展城市建筑物设计的研究工作,形成完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才可以通过有效的建筑物整体规划和设计达到科学美观的城市形象,促进符合人类生活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李铁楠.景观照明创意和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城市景观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广场水景;水景设计原则;水景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48-01

一、城市广场与水景

(一)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文化汇聚的焦点,是个十分复杂的组织,任何城市都是社会的、生态的和形体的整体。水则是城市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视觉对象的景观。城市广场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体构成的景观,具有反映城市活力、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

(二)城市广场与广场水景的关系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众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而广场水景则是在通过边界的围和而成的,围合可以是通过硬质材料、也可以通过自然元素围合以及它与其它要素结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过广场的承载来实现。因此,从城市广场和水体的相关定义和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广场与水景的关系,广场是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学习、嬉戏的场所,水景是构成广场的要素之一,是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图形”来完成组合的,并能更好的实现广场的价值。

二、城市广场水景的设计

(一)水景观设计的要素

广场水景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功用,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安排出满意的水空间,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综合运用各种动态水景(流水、落水、喷泉),静态水景(观鱼游、蛙泳、观水草等)以及其装饰要素(水与桥,小品,假山等外部添加要素)。

事实上,大部分广场水景都会与山石、各类构筑物、植物以及各种形式的雕塑组合成景,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及层次感。

(二)水景设计原则

1.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在当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整体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空间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水景设计在广场环境中的整体要把握几个方面,空间结构秩序、空间氛围、环境主题风格。现代人需求的多样性、心理的不定性和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现代城市广场水景形式的多样化可选择性。

2.安全性原则。广场水景设计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特别是由于儿童爱好嬉水,在儿童的嬉水区,材料的防滑、踏步的高低、水体的洁净度在设计时都列在考虑范围之内。可进入的水池除考虑上述因素之外,还要考虑水体的深度是否对孩子造成威胁。不可进入的水池等则要考虑到栏杆、驳岸等安全措施。总之,应权衡亲水和安全性这两方面。

(三)城市广场水景观的表现形式

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由于水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媒介,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使水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在城市景观中水可以是点的形态,可以是线的形态,可以是面的形态,可以是气态,也可以是固态,姿态万千、变化不定,使人们对其形态产生不同的审美联想与审美感受。

1.景观水的点、线、面形态

水点是构成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界中的雨水就是最常见的水的点形态,在现代人造城市景观中也常常利用水的点的形态来塑造形体。一般情况水点的形态设计参合于其他形态,如点线形态,点线面形态。在水景设计中可以是不同大小、不同疏密的混合排列,使水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也可以是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排列方式,使水的点形态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等等。

2.运用水与环境小品相结合手法创造独特水景形态

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可以与景观环境中的其他艺术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水与环境小品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己被广泛采用,近几年在国内也迅速发展开来。这类作品设计比单一的水景作品相对新颖、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设计人员对每件作品,根据设计地点的整体环境要求,对硬质底衬的选用、雕刻的花纹、基底与回水池的形状及铺设材料、安装方位与尺度等方面都做到精心设计。

三、城市水体景观展望

水景设计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扫诉。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设计史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设计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将艺术、技术、生态三者充分结合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