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导游专业范文

导游专业精选(九篇)

导游专业

第1篇:导游专业范文

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要素,这一要素的培养直接关系着我国旅游业的生命力。在旅游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要转变职业技能的教学观念,从的实际出发,加强技能培养,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导游职业技能。

一、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

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需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而在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员人才培养目标时,我们倡导以“能力本位”为基本思路和核心,将培养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理念,掌握旅游管理具体方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领域的适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定位。

二、培养导游人才重要作用

(一)导游员是形象大使

导游服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这就充分说明,导游不仅仅是充当一个后勤服务员的角色,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景点的形象大使。他的一言一行,都向游客展示着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一个优秀导游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所游览地方的表面景物的简单介绍上,会把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风俗民情、轶闻趣事全部展示给游客,游客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一个导游而记住一个城市、一个景点。

(二)导游员是游客信赖的向导和服务员

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由此可见,导游服务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游客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地接导游投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不但把食、住、行、游、娱、购全部交托给导游,更通过导游来解读一个国家,认识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地方。因而综合体现在导游身上的,是一个优秀的向导和服务员的角色。

(三)导游员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导游服务工作就是通过落实旅游计划来实现旅游产品的销售,通过做好接待工作,树立良好的口碑,增加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同时,游客在消费过程全部结束后,可以从对旅游产品的全面评价中,以及对优质服务的感受中强化其美好的印象,做出有利于旅游目的地产品的宣传。

三、导游人才的具备的核心能力

(一)导游讲解技能

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导游的讲解能力是导游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通过导游讲解,使游客感到旅游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新奇性,对目的地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出色的导游讲解能力需要导游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包括语言的掌握、表达和运用技巧,正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二)导游服务技能

为了保证带团活动的顺利进行,导游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导游服务技能。所谓导游服务技能是指导游员凭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游客服务的方式和能力。导游服务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技能服务,而是一种复杂的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导游服务技能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也就是说导游员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带好旅游团。

(三)导游应变技能

所谓导游应变技能主要是指在团队旅游中,针对旅游者可能提出的特殊要求及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坚持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方式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合理地解决,以求达到圆满结果所具有的能力。

四、导游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首先应该以了解导游市场的需求为前提,按用人单位的标准积极开展教学,结合知识体系要求,加强与行业的联系,聘请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根据带团的实际需要,与学校共同制定计划,设置课程,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出能明显反映学科及导游专业特色的系列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政策与法规。

(二)实践教学

导游实践教学是最能反映导游专业的教学特色,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导游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一方面可在校内建立各种导游培训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实验室、礼仪和形体训练室等,在导游实训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采用“项目任务”、“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要与省、市、区旅游局和部分旅游景点、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建立导游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一个档次递进、地区分布合理的实习基地系统,为学生实习提供广阔的天地。

(三)师资配备

培养导游人才的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符合导游行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应加强导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以系统地获取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信息。另一方面经常性地定期把业内成功人士、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知名专家学者请到课堂中作一些专题性的报告,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

(四)教材建设

加强导游系列教材建设。专业教师要根据旅游业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接受到本专业的最前沿知识和信息。编写既重理论又讲实用的专业教材。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如导游词,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导游词创作,包括书面导游词与口语导游词,最终形成适应地方特色的教材。

(五)导游员资格考试

第2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 高职旅游 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也是中国开放最早服务性行业。吴仪副总理曾指示:要把旅游业建成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除去2004年非典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旅游业一直呈现增长势头。专家预计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为旅游业输送人才的教育业,特别是高职教育责任重大。中国旅游业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在发展上与发达国家不同,先发展入境游再发展出境游,且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导游员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少且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知名景点。在多数小城市,导游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学历与能力匹配,改变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流失或改行等现象,显然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本文从两个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提高职高学生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打实基础

1.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这一阶段必须从大一开始入手,新生部分是从高中考入,没有带团经验,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好奇。这时,专业教师要抓住新生好奇这一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好的导游应具备的素质:语言、知识、礼仪、协调能力、耐力、坚强、独立等,要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清楚自己缺少什么,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为导游班的新生订的学习计划是:一天一幽默,一周一故事,一月一景点。每周定时开讨论会。坚持两月,每人必到,以后按个人情况自愿参加。根据经验,80%以上的同学会坚持,觉得对自己有用,方法也有趣,有同学会一直坚持三年。基础知识是根基,个人发展与此息息相关。

2.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课程

学生除获得毕业证以外,还要有专业技能证――导游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本专业在课程开设上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例如《模拟导游》、《导游业务》、《河南景点介绍》、《旅行社经营》、《旅游法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等课程,也可以成立专门的辅导班,提高学生考试过关率。课程设置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在课程实习期间,一是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如有目的地参观几个著名的旅游企业,了解旅游企业运转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二是在假期安排课外集中实习,引导学生为社会单位、社区服务,为他们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导游讲解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勇于进行实践活动

旅游专业是最能体现高职特色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能从事旅游基层管理、独立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项目开发、市场推广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主要教学形式这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保证,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1.充分发挥实训教学的作用

实训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落实的具体手段,是高职实践教学的核心。实训是实习的前奏,实训教学是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专业技能教学与普通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的操作训练是从模仿开始,由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由单一动作到复杂动作,在模拟实验室内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练习。如果教师指导、示范不准确,没有巡回个别辅导,将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好技能。

学校实训基地――模拟导游实训室主要针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能的模拟实操培训。通过实训室集中教学,使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术,系统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它带有更多的“尝试错误”的成分,并允许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模拟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纠正和完善,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实训教学一般采取如下做法:

第一,老师先理论讲授操作的程序和要领或要求学生课前事先预习,老师以提问或抢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操作的程序和要领。第二,操作示范。技能教学中,指导教师严格按程序和要求采取分步骤示范,使学生从这种规范和固定的模式中学好操作技能技巧。第三,通过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景点的讲解,组织学生观看,对某些难解、精华部分可通过反复播放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再进行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容易掌握,训练效果较好。第四,指导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而非灌输式教学方法。设定工作任务并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重视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实习是指实地学习或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顶岗”等形式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毕业实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外,重点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承担着岗位实训和毕业实习的任务。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知识全面系统地运用到实习工作中。体验、处理、解决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具有更强烈的真实感、现场感和实战感,保证了学生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加快了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同时,旅游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获得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可以说,旅游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学校、行业和学生的“三赢”。

“走出去,请进来”有利于学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借鉴,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互通有无。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极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应积极开展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与旅行社建立实习基地,在最后一学期将学生送去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他们能够在即将踏入社会之际就能够切切实实得亲身投入到该专业实践工作当中去,对于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并且通过两年的实习安排效果显示,学生们在“顶岗实习”后对于本专业的规范操作技能能够完全熟练掌握,实践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导游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满足于验证理论教学的成果,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志辉:高职数控专业实行双证书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35期

[2]杨艳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第3篇:导游专业范文

教学改革中,职业素养课程的移入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专业也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导游专业的职业素养课程如何移入也成了现在很多导游专业教师正在研究的课题。1997年至今,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得到了全面发展。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旅游业不断发展使导游行业成为人们每逢假期都要关注的核心,导游人员的素质也成为人们逢假期必谈的话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导游人员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导游队伍学历水平偏低,等级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我国旅游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纷纷将目标投向了学校特别是注重操作技能培养的中高职院校,希望在学校能找到适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经过较长时间的校企合作后,双方发现彼此需求并不能完全吻合。面对职业需求,学校开始改变只重视技能水平的传统的观点,逐渐开始侧重对导游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导游人员职业素养课程的实施

1.在专业课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就是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受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为代表的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特别是在导游实务、景点讲解、法律法规等专业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在用实际案例、情景模拟、课后点评等方法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职业素养的要求。加深学生对每一个案例、情景模拟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要求的印象,同时通过点评,让学生对职业素养在职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

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过程,是在校学生的很好范例。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分享在企业中如何克服困难、坚定信念、不断努力等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职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并能充分体会到,在工作中有很多不适应和困难是需要自己克服、调整心态的。

3.增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巩固实习环节

为了真实检验和巩固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进入企业完成实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实习,学生能更真实体会到企业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同时真实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文化之中,体会作为企业员工的责任。为了确保实习有效完成,可以考虑增加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心理上并没有完成有效调整。因此,及时完成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学校完成实习课程、企业完善人事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第4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学;高职教学;导游专业;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53-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对于导游专业来讲,以往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相脱离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导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因而导游专业将中职教学与高职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切实需要。

二、导游专业中职和高职教学衔接概念

(1)导游专业概念。导游专业隶属于旅游学科,导游专业主要培养拥有导游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在课程上,导游专业主要包含“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主要业务”等等。此外,不同学校在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依据自身学校发展状况开设不同的导游实践课程。

(2)中职和高职教学衔接概念。所谓中职和高职教学衔接,主要是指将同一专业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等综合考虑,通过教学各方面的实际连接,最大化整合专业知识资源。将不同级别课程在知识实践层面进行融会贯通,通过中职和高职之间的教学衔接来提高教学效果,为大量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导游专业进行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衔接的意义

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大力发展,而旅游业正是其中一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旅游业前景一片大好,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会对导游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也对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高职导游专业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重要载体,进行教学衔接显得至关重要。对导游专业的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有利于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导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中职和高职两级教学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两级教学的相互促进。通过这种教学衔接,有效地避免中职教学的发展局限性,拉动导游专业中职教育教学向高职教育靠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人生视野。

四、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的衔接

(1)确定人才共同培养目标。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的衔接,首先要确定中职和高职导游专业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具体来讲,中职主要是将培养技术工人作为教学目标,而高职主要是将培养技术员作为教学目标,而技术员可以在后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发展为高技能人才。由此可见,中职和高职虽然都是以技术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但一个是培养技术工人,而另一个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对导游专业来说,中职教学目标是培养单一性岗位服务人才,例如旅游行业中比较基层的服务人员,高职教学目标则是培养综合性岗位服务人才,具备较为广泛的导游专业知识、较为全面的旅游管理知识等等。将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进行衔接,就是将两者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确立。也就是说,要在培养基本岗位服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导游岗位人才的培养,以高职导游专业培养目标为主。

(2)进行有效教学沟通。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的衔接过程中,要注重有效的教学沟通,不能各行其是。因为仅仅建立统一的教学目标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教学衔接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效沟通。这种有效沟通,主要包含中职教学要对高职导游专业教学的实际开设课程和教学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通过这种及时主动的教学了解促进与高职导游专业教学的紧密衔接;而高职教学也要对中职导游专业教学给予一定的教学帮助,对其教学课程以及实际教学环节给予具体的指导。此外,导游专业的高职教学和中职教学两者之间还要召开定期的教学合作会议,在合作会议上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探讨,同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给予具体的分析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促进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3)建立学评价体系。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的衔接过程中,还要尽力建立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来讲,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客观评价的作用,同时对后续有效教学的开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进行导游专业的中职和高职两者之间的教学衔接也要将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统一。这种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等等。在学期中或者是学期末,对半学期或一学期的实际教学效果给予统计分析,就其中在教学方法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评价。中职教学要向高职教学评价看齐,两者之间评价标准应该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上。通过建立中职、高职教学这种统一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最大化地促进两者之间在教学上的紧密衔接,同时也促进两者之间在现今以及后续教学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现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导游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因而将导游专业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给予紧密衔接,成为培养导游专业人才的重要课题。但是,将两种不同教育教学形式进行衔接较为复杂,因而就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通过不断努力进而有效促进中职与高职教学的衔接,为培养我国优秀导游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艳,殷红卫,赵志霞.基于“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的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2]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05).

第5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导游 语文教育 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刘中平(1972- ),男,江西信丰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经管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旅游管理。(江西 南昌 3301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35-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服务各种相关产业得到了全面的拓展和提升,由此带动了旅游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游客对旅游服务的多样化与立体化需求,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期望他们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地方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能够用流畅动听的表达方式向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推介本地的民俗风情、优美传说。基于这种需求,导游专业、大学语文教育和地域文化,在旅游与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而然产生了整合的需要,而这恰恰也是职业教育专业与文化课程改革发展创新的方向。研究职业院校大学语文如何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在导游专业进行有效对接,更为深入地为导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地方旅游经济与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拓展课程自身的生命力,成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目的

1.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全国职业院校中的财经、师范、艺术等文科类院校大多开设了大学语文类课程,有些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将其列为文化基础课,有些则在此基础上延伸开设文学欣赏、语言表达训练、应用文写作之类相关课程;理工科类院校则大多只将其列为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训练的需求。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学中,由于大学语文类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服务性不强,大多数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们认为在大学开设这类课程实际意义不大,认为在学校有更多要学的东西需占用时间去安排,所以对其不太重视。

从目前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从人文教育角度而言,大学语文未能根据青年学生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的普及化和冲击力结合起来,从新时代新观念的角度着眼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从实用角度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人文教育,没能与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专业性、地域性、时代性、实用性,缺乏现实吸引力。

2.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位为教文育人。笔者认为,这个定位准确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尤其适应于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语文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文化课,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连,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需要更注重其工具性而非人文性。

另外,就工具性的角度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在注重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要更注重与专业的结合,强调其针对性与应用性。发挥语文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拓展与学生专业特点与就业相关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

二、导游与大学语文的密切联系

1.导游传播的知识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表征,是在特定地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这些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近现展起来的新兴城市,还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兴起,就是因为人们在其中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亦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现代旅游者旅游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增长文化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旅游者到某一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即游览区域所在地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导游讲解宣传的基本素材正是这些东西,传播的内容其实就是地域文化,导游词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就旅游地而言,引导游客了解当地、欣赏当地文化,是旅游地向游客展现的旅游价值所在。地域文化以其本土性特色为当地吸引游客,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服务,这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保持自身生命力之所在。

2.地域文化通过大学语文来传播事半功倍。游客到各地旅游了解的正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旅游地政府、居民、从业人员和当地企业,向外来游客推介本地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不仅可以弘扬地域文化,还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将无形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文化综合性,把它作为媒介来传播地域文化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这个媒介平台来宣传弘扬地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与深入发掘。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土化,可以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此外,地域文化的本土性和广泛性特征,决定了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各种乡土文化资源,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素材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借助地域文化补充和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拓展生命力,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它的潜在作用。

三、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途径

就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发挥的作用而言,就是要通过拓展专业语文的空间与生命力来传播地域文化,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而其自身则要善于借助地域文化的平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借助语文的力量增强导游的表现力。为了适应游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地方推介地域文化的需要,优秀的导游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要涉猎广泛,知识全面,对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心理、生活保健、交通旅行、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形势都要有所知晓;要对所导景点涉及的自然人文知识多作积累和体验,增长本地域的文化知识。

导游服务集语言、表演和综合艺术于一身,但其表现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展示出来,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在现代旅游中,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语言文字功底的导游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在讲解中善于借助文学的形象性赋予原本平凡的景物以不寻常的意义,善于借助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做到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地对地方上的名胜古迹进行充分的艺术展现,自然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地方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利用当地文化素材创作出有地方元素的导游词。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方向就是以导游词作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导游语言水平为目的。

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口头创作的高度统一。导游讲解服务的目的决定了在内容上的选择应该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相对正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抱着放松休闲目的而来的游客又不希望旅游过程太过正经,总希望导游在作讲解时不是简单地对当地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素材做堆砌,而是能突破平庸与常规,满足他们那种“猎奇”的心理诉求。

导游词作为导游人员在旅游景区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解说词,是导游与游客交流思想和传播地域文化知识信息的工具。它既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又是旅游景点的传播载体,在整个游览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词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地域文化是导游词的重要来源和素材宝库。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导游员应该善于借用野史资料和神话传说来丰富导游词的内容,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做到正史与野史结合,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

在旅游实践中,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景区和景点的讲解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既有的导游词是素材和基础,可起辅助参考作用,但导游员必须根据所带团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和进行二次创作,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

3.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本土化的途径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为素材库。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要实现本土化,就要通过语文教学与导游专业的深度有机结合,将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为导游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要把导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提高建立在导游词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充分拓展上,丰富旅游专业的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在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人物和“野史”中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传录、杂记等故事趣闻中,选取既富文学性,又富趣味性的篇章,编写出适合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人员及对当地文化、旅游感兴趣的爱好者的课外阅读资料,不仅可以达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更可拓展语文的发展新空间,丰富导游词的创作素材。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可增加课程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专业知识面与视野,在课内外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课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打开一扇扇乡土文学的窗口、历史文明传承的窗口、地域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对家乡的认识,为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应组织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形成研究团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教学,在为专业课程服务中找到突破大学语文课程发展困境的方向,并以点带面,将研究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各类专业,在弘扬国学、弘扬传统和为提升专业能力奠定基础的过程中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过程中对语文课程教师的建设要求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金白梧.基于地域文化的高职语文对接导游专业之实践研究――以学校教学实例为证[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6).

[2]符秀敏.导游讲解携技巧上路――析使导游语言产生无穷魅力的技巧[J].语文学刊,2013(1).

[3]李越.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研究――以旅游专业学生实习为例[J].中国市场,2013(28).

第6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导游专业 口语教学 途径和方法

何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口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已至少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对导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然而,导游专业的口语教学仍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从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导游专业口语交际课的现状、上好口语交际课的现实意义,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一、导游专业口语交际课堂现状分析

职校的语文课难上,口语课更难上。虽然目前在职校“宽基础、重技能”的教学大环境下,口语教学的地位日愈凸显,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日益完善,但是口语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因素

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口语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视而不见;有的虽有涉足,但也是“浅尝辄止”;有的盲目应付。另外,语文教师对导游专业的专业用语缺乏深入的研究,即使开展口语教学和训练也带有极大的随意性。

(二)学生因素

中职学生本身语文基础薄弱,再加上以往“重成绩、轻素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口语教学往往难以开展:部分学生不愿讲、不爱讲,部分学生不敢讲、不会讲。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导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中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学生人身安全等原因,较少组织学生去景点考察活动,实地演练。学生缺乏对导游口语的感性认识, 学校的口语训练一般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二、上好口语交际课的现实意义

导游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进行解说,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良好的口头表_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因此,对于“靠嘴吃饭”的导游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和提高口语能力尤为重要。而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在反复练习中克服紧张情绪,唤起他的自信,使其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和“运用导游职业语言进行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确立这样的教学思路:

(一)明确学习目的

导游是靠嘴巴吃饭的,导游工作区别于其它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更看重和强调口语技能。导游不仅要能说会讲,能编会演,能唱会逗,还要懂得运用导游服务的语言进行导游工作,使旅客在形象生动,亲切动听的语言环境中欣赏美景、陶冶性情。因此,导游专业口语教学必须努力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吸收和消化新知识、新技能。

(二)强化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想象,通过专题讨论、晚会式表演练习、对白设计比赛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比较、鉴别、评价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和鉴赏,从而带给学生活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

(三)强化口语训练

1.加强课堂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增设多个口语教育专题,如:如何创设语言环境,丰富导游专业词汇;导游人员口语形象要求;导游的体态语言妙用;与游客交谈的技巧等。要把口语训练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上,课堂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概括将要讲述的课文,分析一首精短的唐诗宋词,讲述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一件小事、一则笑话,简短演讲,课文编剧表演等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景点介绍比赛。这都有助于练口,有助于克服胆怯心理。训练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普通话语音、口语表达技巧、神态动作、讲演内容、心理承受能力一一做简短点评,或者让全体学生集体点评,或者请未讲的学生点评,或者专门挑毛病。这就使学生既有练讲的机会,又可思考和参与讨论的场合;既锻炼学生的鉴赏水平,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

2.增强课外交流。课堂教学是实施口语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但是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脑,让学生有机会走向讲台,走入社会,走进旅游区,甚至走向大自然去陶冶身心、锻炼口才。因此,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一些话题进行口语交流,要求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达都尽量做到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形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

(四)建立校企合作

有条件的中职院校, 还可以建立导游专业实习基地,采用学校与旅行社合作的方式培养导游, 聘请旅行社的资深导游,定期兼课、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实习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导游见习,让学生获得导游实践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其口语能力和导游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勤于思考、敢于实践、乐于总结,导游专业的口语教学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黄志启.浅谈制约职中导游专业口语教学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02).

[2]谢芳.旅游专业语文课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第7篇:导游专业范文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将取代法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那时,估计每年将有1.3亿游客前往中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受“假日经济”、“入世”、“申奥”等积极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376万人次,增长5.8%。其中,外国人2613万人次,增长19.1%;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64万人次,增长3.0%。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旅游者5566万人次,增长9.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5739万人次,增长20.4%。其中因私出境5151万人次,增长22.0%,占出境人数的89.8%。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旺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业需要大量的旅游类专业人才,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旅游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必须要有一大批从事旅游专业教育一线的专业教师,尤其是在校外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更为重要,他们的职业能力是学生校外实习顺利有效进行的有力保障。

二、研究思路

目前关于校外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的相关研究也有一些:有人认为,强调系统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1];有的认为,教师实习指导,由一般性指导向为实习生提供准确、及时、全方位指导转变[2],还有的谈到了优化“双师”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实战”能力[3]以及教师应具备专业企业实践能力如:拥有所从事专业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定期深入企业管理或服务,挂职学习等[4];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二是理论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三是社会综合活动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能力[5]。以上诸多学者的研究开拓了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视野,并对高等旅游院校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有了初步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以上的研究着重于研究酒店实习生为主,人才培养模式等,附带介绍了一些指导教师的研究内容,对高等职业院校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全面研究仍然较少,而指导教师在实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研究探讨。

三、目前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面临的问题

在旅游类专业校外实习期间,学院(尤其是指导教师)、学生、企业是取决于学生的校外实习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而指导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对于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能力一般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相应能力。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在校外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所应具备的相应能力。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延伸,场景的改变,由教室转变到企业,指导的环境在企业,指导的对象是实习生,接触的人员是企业人员,这是一种较大的变化;而学生从单纯的校园环境来到企业这样一个大的复杂的环境中,从在校生变成了实习生的角色的转变,学生自身的转变也是很大的。要使实习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综合素质提升,指导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如何使实习生在实习中真正有所收获,除了酒店和他自身以外,对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旅游类专业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

1.专业知识不足。专业知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学院派出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是班主任、辅导教师或学院的富余人员,根本就不是专业教师,他们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还可以,但是在专业知识上对学生的帮助很小;另一方面即使学院派出的是专业教师,但大部分专业教师也没在企业做过,学院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大学毕业后到学校来教学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是书本知识,尽管在企业可能有过短暂的实习,但学得不扎实并且和实际联系不紧密,关键问题是书本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的发展,到了企业实际应用时已经落后于发展了。

2.实践技能不足。旅游类专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导游专业导游的讲解能力和带团协调能力;酒店专业的前厅、客房的服务能力、餐饮服务的能力等,都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而学院的教师绝大部分没在企业做过,理论知识还有一套,可具体的实践操作可不是看看书就能解决的,若指导教师对旅游类实践技能知之甚少,酒店岗位操作一窍不通,则对整个实习工作是无益的。目前“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是比较缺乏的。

(二)综合素质欠缺

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学院这样相对单一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接触的对象是教师或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很复杂,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并不高。而实习时面对的是社会,不同类型的企业:旅游社、旅游公司、景区、酒店和餐饮店等企业;不同的部门:总经办、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不同的人:企业的经理、主管、领班和一线服务人员、各种类型的客人;因为是服务行业,很多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学院与酒店、实习生之间关系的处理等,面临的情况是很复杂的,需要指导教师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若指导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欠缺,会使很多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三)实习制度不完善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完善的实习制度是顺利完成校外实习的重要保证。管用、可行和有效是校外实习制度建设的关键。要根据实习情况的进展,针对一些在实习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度也要不断修订,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使之切实可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活动的开展由于种种原因:经验不足、领导重视程度、各方协调等,实习制度建设很不完善,形同虚设。有的学院由教师将实习生带到实习企业后,教师就返校了;还有的实习生在实习企业出现问题了,学院才出面来解决。实习指导教师形同虚设,根本就没在企业工作,也没有管理学生。由此可以想象实习生在企业的感受,这是目前一部分实习生认为自己在企业就是廉价劳动力,对实习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旅游高等职业学院。长期以来学院坚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职业能力建设上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针对上述诸多问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般而言,“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既有专业理论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

1.挂职锻炼。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具有理论转化和技术转化的能力,就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校企结合,教研结合。在运用这种模式时,由于理论实践阶段是在酒店进行,是专业指导教师接触行业、了解行业、积累行业经验的好机会,学校方面应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跟随学生到酒店进行实践。专业指导教师一方面以带队教师的身份管理学生,一方面以学员的身份向酒店的资深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学习取经。这无疑是专业指导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积累行业管理经验的良机,从而可以解决新高职院校专业行业经验先天不足的问题[5]。学院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在酒店挂职锻炼,要求指导教师在酒店的具体岗位任职,做具体的事情,学习酒店的管理及运营,如挂职前厅部主管、客房部领班或经理助理等职;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一直要深入酒店,和实习生、酒店方长期在一起工作生活;对指导教师是一次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指导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还可为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导教师亲自在酒店具体岗位工作,给实习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指导教师对学生不懂的专业问题可以进行现场解答,针对酒店方管理与相关岗位工作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学生工作轮岗的问题、酒店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等,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双师素质。挂职锻炼不仅能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能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一个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指导教师,就如同质量上乘的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很多工作事半功倍。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学生态度端正,工作积极,和实习带队教师经常沟通,卓有成效地完成实习任务。近几年来学院已连续派出11名中青年教师分别到各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其中在酒店挂职锻炼的有6人,分别在宜昌的均瑶大酒店、葛州坝宾馆、桃花岭饭店、义乌国际大厦、东阳海德建国大酒店、杭州君澜大酒店等酒店,这些酒店为五星级或四星级酒店,企业文化深厚,酒店管理规范。挂职教师在酒店得到了锻炼,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长足的进步。

2.开展培训进修、传帮带及各类比赛,提高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单纯以专业技能作为职业院校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指导教师参加培训是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学院派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到旅游类院校进行培训、进修和参观学习,如湖北大学、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请相关酒店业的专家来学院培训讲座,如中国葛洲坝集团上海葛洲坝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鲁海、湖北大学的马勇教授、宜昌桃花岭饭店的总经理鲍希安等;“师徒帮带”;酒店主管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结对子”,互帮互带;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说课比赛,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辅导学生参加酒店类技能比赛,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在2011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中,学院参赛的二名选手分别获中式铺床项目二等奖和中餐摆台项目优胜奖。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形成了一支基本功扎实、工作作风过硬、沟通协调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指导教师队伍,80%是“双师型”教师。

第8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模式;优化

高职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习环节是高职旅游教育重中之重的环节,这一环节能否顺利、有效地实现,关系到旅游教育能否承担起高等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对高职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模式进行优化,不仅能为学生实现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办学特色。

一、高职旅游专业实习指导工作模式优化的重要性

(一)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通过在旅游企业实习,能更为有效地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专业操作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为将来真正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提升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质量。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实习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还可以接触到行业最新资讯,将理论联系实际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促进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实习单位的交流合作,学校能更好地了解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修改和制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实习情况良好也有利于实习单位的发展壮大,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二、高职旅游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现状分析

(一)实习指导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根据走访发现,目前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仅仅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而未能塑造好学生与学校的沟通者、学生与酒店的协调者、学生生活的管理者和实习管理制度的完善者的角色形象。

(二)教师指导实习工作以巡检式或抽查式为主,缺乏准确、及时以及全方位的指导。由于受时间、空间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指导教师没办法对实习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和酒店联系,未能深入到各个岗位,无法对每个实习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全面指导,因此不能及时考察学生的真实实习情况。而有关教师仅在出现紧急问题时才会跟学生见面,这样往往难以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察入微,由此影响实习效果。

(三)实习指导教师个人精力有限。专业教师本身所承担的课程任务繁重,分身乏术,正常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没有更多精力去指导实习工作。另外,指导教师的实际作用因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而难以正常发挥。

(四)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大多数实习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操作技能,但他们还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和行业素质,因此对学实习的指导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五)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激励及考核制度不健全。顶岗实习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对教师实习指导工作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反馈和完善教学过程。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对实习指导的工作量计算没有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实习结束后往往只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实习指导工作也没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直接导致指导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极不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职旅游专业实习指导工作模式优化设计

(一)认知阶段――深入了解学生和完善实习制度。在实习前指导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面了解,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为了约束学生实习行为,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习报告内容、操行标准、奖惩制度、成绩考核,既注重结果考核,又强调过程表现,实行学校表彰与企业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二)准备阶段――灵活安排时间和提升自身素质。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为保证个人精力,教师应灵活安排时间,制作日程表,以便定时定点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要积极参加挂职锻炼、顶岗指导、企业兼职、轮岗工作以及各类培训进修等,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三)实施阶段――加强企业沟通和强化反馈制度。实习指导教师将学生送往实习基地后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实习环境。由于指导教师不能跟随定点管理,因此可组建临时的实习管理班委会,班委会一般由2-3名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学生组成。指导教师离开后,应安排实习班委成员定期与教师联系,汇报实习生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定期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另外,实习指导教师还应积极主动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作问题。通过长期有效的沟通,为学生和学校争取权益,为企业提升效率,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四)评估阶段――完善实结和考核实习指导工作。实习结束后,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学校还要对实习指导教师整个工作过程进行量化考核,组织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实习指导教师做工作总结,及时总结实习工作的不足之处,相关教师进行学习,共同交流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伟丽.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0(02).

[2] 高振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3] 聂建波,钱学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期间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消费导刊,2007(02).

第9篇:导游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一 导言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导游业务》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尝试了加强《导游业务》的实践性教学,努力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

二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要完成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这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2 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教学可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内容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限度。

3 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的“工学交替”蓬勃发展,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模式都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培养第一线服务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我国越来越重视产学合作,采用了“工学交替”“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 加强《导游业务》实践教学的方法

1 强化实训教学内容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但实际中,大多数旅游院校使用的《导游业务》教材仍然忽视实训教学。要强化《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内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导游业务》教材,其次,教师在进行《导游业务》教学时可以精讲多练,根据教学进度和创造条件合理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最后,在强化实训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实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游业务》是最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的课程之一。在教学中既可以利用真实情境,如在讲到空接、错接、漏接事故时可以到车站或机场进行实地模拟。也可以创设仿真情境进行模拟训练,如到导游模拟室模拟接站服务,到酒店实训室模拟人住饭店服务。情境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情感情绪体验达到高潮,教师再联系职业特点进行必要点评,学生会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已经取得巨大的效果。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选择案例一定要注意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案例的获取方式除了教师的积累外,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各种书籍、报刊、网站上寻找素材加工整理,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导游讲解服务,游客设置问题做评点。通过角色变换,场景模拟,反复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

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风光片放映已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教学软件,根据课堂内容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教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4)假期见习法

见习根据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教学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到旅行社见习导游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但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这类见习只能给学生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很难使学生对导游工作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另一类是学校和教师鼓励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加见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每个见习生安排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导游担任指导教师。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见习,学生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找出自身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3 加强师资建设

由于在校教师大多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实践操作经验肯定不如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士,所以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定期到旅游行业中挂职锻炼,将最新的行业动态专递给学生,学校还应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积极从行业中聘请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在校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 改革实践考核方法

为了突出《导游业务》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在本课程的考核上作了大胆改革。具体做法是:平时考核50%+期末考核50%=期末成绩。平时考核,老师要开展不同阶段的模拟实践,认真给出每次模拟的成绩,这就要求同学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教学。期末考核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代表一个旅行社,每组7—8个人,分别模拟旅行社的总经理、部门经理、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司机等,全体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给定行程的旅游接待服务。

经过试验,我发现这种新的《导游业务》考核方法与传统考核方法相比优点很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促使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考试舞弊”的现象。

5 获得职业技术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