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电子专业范文

微电子专业精选(九篇)

微电子专业

第1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在非微电子专业如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自动化、机械等专业开设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相关课程,一方面,这些专业的学生有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又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可以从本专业的系统角度来理解和设计集成电路芯片,非常适合进行各种应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阶段的工作,这些专业也是目前芯片设计需求最旺盛的领域;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专业学生的应用特点,不宜也不可能开设微电子专业的所有课程,也不宜将集成电路设计阶段的许多技术(如低功耗设计、可测性设计等)开设为单独课程,而是要将相应课程整合,开设一到二门集成电路设计的综合课程,使学生既能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术流程,也能够了解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更深层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因此,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该把握以下原则。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并重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EDA工具进行电路辅助设计,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芯片主流的设计方法。因此,在理解电路和芯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相关设计工具,是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重要环节。技能培训与前瞻理论皆有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中,既要有使学生掌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和技术的讲授和实践,又有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新技术和更高层技术的介绍。这样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学员掌握了一项实实在在有用的技术;另一方面,学员了解了该项技术的更深和更新的知识,有利于在硕、博士阶段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的继续研究和学习。基础理论和技术流程隔离由于是针对非微电子专业开设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讲授中不涉及电路设计的一些原理性知识,如半导体物理及器件、集成电路的工艺原理等,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实现技术上,这样非微电子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入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2非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实践

根据以上原则,信息工程大学根据具体实际,在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密码等相关专业开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课程,根据近两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取得良好的效果。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优化的理论授课内容1)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概论:介绍IC设计的基本概念、IC设计的关键技术、IC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等内容。使学员对IC设计技术有一个大概而全面的了解,了解IC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情况,理解IC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IC设计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IC低功耗设计技术、IC可重用设计技术等。2)IC产业链及设计流程:介绍集成电路产业的历史变革、目前形成的“四业分工”,以及数字IC设计流程等内容。使学员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变革和分工,了解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数字IC的整个设计流程,包括代码编写与仿真、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时序验证与物理验证及芯片面积优化、时钟树综合、扫描链插入等内容。3)RTL硬件描述语言基础:主要讲授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语法、描述方式、设计方法等内容。使学员能够初步掌握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语法,了解大型电路芯片的基本设计规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学习和巩固硬件电路代码编写和调试能力。4)系统集成设计基础:主要讲授更高层次的集成电路芯片如片上系统(SoC)、片上网络(NoC)的基本概念和集成设计方法。使学员初步了解大规模系统级芯片架构设计的基础方法及主要片内嵌入式处理器核。

丰富的实践操作内容1)Verilog代码设计实践:学习通过课下编码、上机调试等方式,初步掌握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给定的IP核或代码模块的集成,掌握大型芯片电路的集成设计能力。2)IC前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前端设计平台Design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Design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前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RTL综合、时序约束、时序优化、可测性设计等内容。3)IC后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平台IC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IC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后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后端设计准备、版图规划与电源规划、物理综合与全局优化、时钟树综合、布线操作、物理验证与最终优化等内容。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1)IC设计基本知识笔试: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员队IC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流程、简单的代码编写等。2)IC设计上机实践操作: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给定一个具体并相对简单的芯片设计代码,要求学员使用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前后端平台,完成整个芯片的前后端设计和验证流程。3)IC设计相关领域报告:通过撰写报告的形式,要求学员查阅IC设计领域的相关技术文献,包括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技术、设计流程中相关技术点的深入研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等,撰写相应的专题报告。

3结语

第2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目前,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通过该专业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的诞生,其中主要有生物芯片、微机械以及集成电路等技术。微电子产业在经过自主创业、引进以及重点建设的阶段后,其规模与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我国对集成电路设计应用的重视程度较高,并在我国一线城市建立了相关的设计中心,此时高校则以不同形式进行积极的参与。本文主要围绕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及实践展开了讨论。

1创建微电子专业实验室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而新时代进步的关键则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观点是微电子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预计在未来的10年中,该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可达10万-25万,同时芯片制造行业对工艺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可达10万[1]。我国加强推行素质教育,并在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机制以及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主要目的是提升课程内容的实践性,重点对学生掌握实操能力进行培养。然而,一般高校内的微电子专业主要都是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例如,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现实条件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所以,大部分高校内普遍存在着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较为落后的现象,对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因素。目前,微电子专业教学逐渐引起各校的关注,并采取了针对课程内容及实验形式的改革措施,然而实际的教学内容并未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其教学的效果相对于社会实际需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具备创新能力及高素质的微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强及微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加强实验教学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的提升了实践环节的质量,同时保证了微电子教学满足该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

2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创建过程、规划与目标

目前,随着微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建设微电子实验室的项目逐渐被各校重视。NJLG大学对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已设定450万专项资金,现已完成集成电路设计EDA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微电子器件、材料以及工艺的综合型实验室也已建设完成。在开展大型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利用EDA实验室来完成教学任务,微电子器件、材料设备以及工艺参数的测试等实验则利用微电子综合型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教学。同时对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方案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规划时,其主要内容应符合该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内容应具备前瞻性,同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可将创建国内先进EDA实验室及微电子器件相关的综合型实验室作为创建实验室的规划内容与目标,从而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的不仅要符合微电子专业教学纲要的实际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微电子专业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微电子专业学生提供多功能的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3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创建的内容

3.1微电子专业EDA实验室

EDA工具的种类较多,且价格差距较大。所以,NJLG大学在选择时遵循高级、中级以及低级合理搭配的原则。EDA实验的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硬件及网络结构的建设以及软件的建设。根据NJLG大学内该专业的学生情况及教学规模,为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实验室配备了图形工作站、服务器(浪潮英信)各一台,机共计110台,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投影机、数字示波器以及扫描仪等设备。实验室中,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通过英信的服务器当做服务器来完成,其中软件服务器以及教师使用的指导教学机器都将通过的工作站来完成,学生则通过110台的机来进行学习[2]。与两者间通过建立局域网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指导,学生用机不仅可单独的进行软件的安装工作,同时终端访问的也可通过学生用机进行,并对的软件进行运行操作。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可通过将系统在的工作站上进行登录且不需其他辅助软件,充分的利用了本地的资源,对资源配置起到了优化的作用。针对软件的建设主要通过九天系统(ZeniEDAsystem)来完成,该系统不仅与实现很好的兼容,同时对大量的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工作也非常便捷,模块的类别主要分为两种,即前端逻辑设计与后端物理设计,前者主要是包括了行为、功能验证模块、负责设计原理图的;后者主要包括了负责物理版图设计的和针对版图进行验证的以及负责寄生参数的提取等模块。同时实验室还引进了生产的的相关软件,主要为以及等。

3.2微电子器件材料以及工艺的综合型实验室

微电子器件材料以及工艺的综合型实验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设备的价格较贵,在设备的选择上可根据其使用的重要程度选取一些价格适中的设备。微电子综合型实验室分别为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在硬件过程中,针对工艺制备与器件的部分,实验室配备了用于半导体分析的仪器、探针台、光刻机以及晶管图示仪等设备,主要用于研究晶体管的性质及其相关的氧化、测试实验。关于材料制备与参数测试的部分,实验室配备了光谱仪、显微镜管式炉、测试仪以及电化学薄膜制备的系统等,该设备主要用于方块电阻、电阻率以及测试以及少子寿命的相关实验中[3]。实验室针对软件的建设主要针对工艺制备配置了模拟软件,该软件被器件及工艺模拟领域广泛使用,在进行半导体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仿真的过程中,该软件具备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优势,同时针对新兴或特殊的器件都较为适用。

4实验项目的管理及其实践效果分析

4.1实验项目管理

在微电子专业实验教学中,实验项目的科学管理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和依据。通过对实验室的特点进行分析,实行了系主任及实验主任统一协调的教师责任制度。同时将实验的内容划分为两个实验板块,依照实验内容的分布情况组织四个小组分别对材料、器件、EDA以及工艺测试进行管理,各组对其负责的项目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及软件的使用情况。落实责任的分工,在项目成立初期,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工作,同时针对设备的使用制定详细的操作明细,并将实验指导的流程及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明细进行整理[4]。

4.2实践效果分析

微电子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學习环境,实验室的利用已经深入到各个教学阶段以及毕业设计当中,提升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信心。通过在校期间针对该专业的实验操作,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及微电子器件的模拟及仿真等相关知识有了基础的掌握,为学生步入社会、进入企业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奠定了基础,对学生保持竞争优势具有积极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微电子实验室建设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并在开展微电子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产业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实验室建设中仍需要不断的对经验进行总结,对实验室项目的不足进行及时改进,才能符合该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淑萍.微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5(06):40-44.

[2]李建军,王姝娅,张国俊,等.微电子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5(06):239-242.

[3]何佳.微电子封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学周刊,2014,12(36):42-43.

[4]陈伟元,吴清鑫,吴尘,等.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227-229.

第3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更新

根据微电子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现如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虽然在课堂上修读并掌握了部分数字电路以及C语言编程基础,但是缺乏对器件的材料特性、微观结构等知识的掌握以及器件编程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高校的硬件、师资条件以及学生的容纳能力均有限,专业课程的门数得到了限制,使得教育无法跟上工业发展的脚步,加之现今的产业的快速發展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这些原因使得学生在现有知识结构上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错位。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本专业知识,而且要同时结合当前的行业方向和需求,向学生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专业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数据结构相关知识,以及器件的逻辑功能,并结合器件的硬件结构,以此来培养学生根据器件功能设计程序结构思路的能力。实施此方法后,学生中的课堂反馈显而易见,大部分学生都能更好的运用所学器件编程知识,编程能力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在器件设计的方法、器件的效率评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针对一些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芯片性能评估测试的相关工作这一问题,调整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减少了对早期电子器件的详尽介绍,改为对最新器件知识的学习。带领学生接触相关行业的工作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际认识,包括在实验室用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较新的芯片结构、用四探针仪测量芯片电学特性、参观工厂的研发和测试部门,等等。

在教学效果反馈中可以看出,这种对于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的更新与改革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通过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与课后请教老师的次数,与此同时,参与电子竞赛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显著增强。这一结果更加肯定了“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更新”这一教学方法。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解必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大纲为基础,并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其次,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学生提问以及上台演示的机会,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针对不同的问题增加开放式的讨论环节,或实行分组讨论,达到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分析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采用面向问题的方式从不同的专题角度深入学习关于器件结构以及编程的相关知识,如根据器件的不同类型,以专题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水平,把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

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此改革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中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学习目的和范围也不仅限于考核内容,部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简单的器件,或者对器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上也有显著提高。

三、课程实践环境的强化与提升

微电子专业课程在理论讲解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采用理论知识与图形化结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机房里对如EDA工具、Verilog编程工具等仿真设计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此外,学校应加快更新软件和硬件环境的频率,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较新的工具和设计方法,更加贴近行业主流,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和优化,培养自身立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模式,强化课堂实践环境,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微电子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经过改革的微电子专业课程与传统工科专业课程相比,具有时代性强、覆盖知识面广、技术更新快等优点。因此,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基础,更要力求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背景、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针对课程特点进行的教学改革。本文通过以上方法尝试对微电子专业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结果显而易见。采用这种方式方法,学生既易接受又对本专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为其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4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芯片作为中兴通讯成长迅速的业务板块,在中国芯片专利申请前30位中,中兴通讯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兴微电子以1551件(截至2014年)跃居中国企业首位。中兴微电子通过立足管道、拓展终端,布局大数据、云、物联网和可穿戴市场,已建立起全方位芯片竞争优势。中兴微电子副总经理刘新阳表示:“中兴微电子一直秉承应用驱动芯片的研发,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构筑专利护城河

集成电路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知识产权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意义不言而喻。谈及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现状,刘新阳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国内的企业数量很多,真正做技术原创性研发的企业却比较少。”

中兴微电子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从终端、接入、承载到云计算和存储一直投入研发,无论在专利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获得比较领先的位置。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兴微电子有超过2000件的专利资产,其中PCT专利超过600件。在全球芯片专利前30位专利权人中,中兴微电子亦跃居第23位。在专利有效性和所有权方面,国际知名专利检索公司QUESTEL的《芯片行业专利分析及专利组合质量评估》报告指出“中兴通讯的专利组合与这个市场中现有技术相比,要年轻得多,有效的专利权期限较长,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这得益于中兴通讯面向pre5G、5G等未来技术发展领域的布局,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中兴通讯目前已经有近千件涉及5G关键技术的专利。

管道之外的布局

立足通信技术优势,坚持应用驱动策略,2015年中兴微电子各类终端芯片出货量的剧增,显示出中兴微电子在管道之外领域的拓展布局。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万物互联的兴起,终端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局限于智能手机,未来与智能家庭结合的多媒体数据中心、多媒体接入的泛智能终端发展将有很大潜力。

第5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154-03

一、引言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工艺、半导体材料及封装测试等方面。该学科的发展对于带动国内微电子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理工医等交叉领域的诞生也成为新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这就要求微电子学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微电子产业多样性要求及微电子专业师资要求。

目前,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纷纷建立起微电子相关专业,且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各学校的办学特点不同,专业方向主要侧重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工艺、和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师资队伍、保障条件、教学质量及教学产出等方面并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无法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评价体系。

由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共同编制的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1](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对半导体产业的调整及发展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大学、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借鉴作用,依据该文件也可为微电子相关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方向。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内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建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AHP层次分析模型,进而尝试构建我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此类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对微电子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二、层次分析法与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层次分析法[2](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通过分解某一特定复杂系统,建立起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综合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包括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及具体的备投方案,然后进行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从而得出每一层次中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进而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选方案对应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所得最大权重对应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基于以上研究方法,可以明确得出某两个或多个因素的相对权重对比,并且能够对得出的结果进行精准误差分析。[3]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具有实用性。

(二)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1.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首先进行文献资料搜集,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得到指标框架;然后召开相关专业教师论坛,进行专家访谈,获得教师及专家对微电子专业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意见;进而由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进行专家意见征求,根据教师论坛及征求专家意见的反馈进行修订,以形成最终确定基于6个准则的17个指标作为微电子专业评估的指标,如表1所示。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在确定各层次各指标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则不容易被别人接受。所以采用将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相对尺度的取值如表2所示。本研究邀请了来自Intel公司、京东方、腾讯、康奈尔大学、吉林大学等15名从事微电子专业教育工作及从事微电子专业相关工作的专家意见综合权衡后得出。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1)层次单排序

在假设15位专家判断力权值相等的前提下,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如下:

设专家为k,群组判断矩阵Sk(k=1,2,…,15),aijk(k=1,2…15)为每个专家矩阵AK中的元素,则群组判断矩阵S中相应位置的元素可表示为:

根据群组判断矩阵可以计算出指标权重。

将群组判断矩阵S=(aij)nxn的每一个列向量归一化得到B=(bij)nxn,即:

计算各指标相对上一层的权重向量,即:

Wi=■■bij(i,j=1,2…n)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专家判断矩阵所得权值为:

(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是将对某一事物的判断进行形式化地表达和处理,这种判断是主观的,我们的研究需要逐渐消除判断主观性,加大判断的客观性,从而令客观成分达到足够合理的地步。由于决策者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之间的差异,使得实际问题的判断矩阵无法做到严格一致性。

一致性的检验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

2)找出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

虽然CI值能反映出准则层(B)每个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A的非一致性的严重程度,但无法判断该非一致性是否达到满意标准。因而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还需要引入一个判断标准。即所谓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来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通常,当CR<0.1时;当CR≥0.1时;即所作出的判断矩阵不符合随机一致性指标,从而必须进行调整和修正,达到修正结果满足CR<0.1,从而使得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对于低阶判断矩阵,RI取值见表3。

三、计算结果

(一)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按顺序进行。根据以上分析及计算,可得到微电子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该图给出了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对于最高层,其层次单排序就是其总排序。[5]

(二)一致性检验

为了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我们队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RI=[0.52;0.89;0;0.52;0;0.52],

CI=[-4.848e-04;0.0034;-0.0016;0.0026;0;-8.9128e-04],

CR=0.0013<0.1。

由以上结果可知,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结论与讨论

1.由于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即为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所以计算得到的图1的组合权重即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的权重。从总排序可以看出,教师发展和师资结构的权重都超过了0.1,说明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及教学梯队的合理性对微电子学专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进行微电子学专业设置的同时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培养,由于微电子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要求高校注重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以掌握前沿技术知识。除此之外,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微电子人才。

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微电子学专业评价指标权重,既考虑了专家经验,又避免了人为影响。

3.研究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了多层次、多因素的决策规划问题,使对微电子学专业评价体系达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而克服了常规评估方法的缺点,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为相关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姜山,黄健,王桂芳,潘懿.2011版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部分更新内容摘要[J].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12(146):1-7.

[2] 樊为刚,丽红.层次分析法的改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53-154.

[3] Saaty TL.The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priority setting,resource allocation[M].New York:McGraw Hill,1980.

[4] 孟祥玺,韩兴顺,冷美萍.基于改进AHP的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信息技术,2009(9):8-11.

第6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关键词:微电子;双语教学;人才培养;工科院校

作者简介:肖功利(1975-),男,湖南衡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副教授;杨宏艳(1972-),女,湖南常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1YJA880112)、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编号:2011JGB0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64-02

微电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具备物理电子、电路与系统及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各类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应用、管理与开发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1]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方面理解现代主要半导体器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与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相关的半导体物理有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半导体电学特性和工作原理的能力和方法。本课程不仅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微电子学专业的专业课,而且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密切联系,为其他高等半导体器件等课程学习提供基础。本文以“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为例,就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教材、师资到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构想与实践,以期为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分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的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国际化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实施双语教学,这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另外,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尤其是在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与对外交流活动中,用人单位对具有掌握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沟通、阅读国外参考文献,了解国外最新的理论与技术发展动态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2]

双语教学最早出现在德语语言区使用的一个概念——双语课(Bilingualer Unterricht),是指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为工作语言,传授专业知识的专业课(Bredendrocher 2000)。[3]值得强调的是,双语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语课,因为不论外语课上授课语言是外语还是母语,语言始终是授课对象而不是授课工具。因此它不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

根据李建中等(2004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浸没式,是指在将外语作为媒介语言逐步导入教学全过程的模式;过渡式,是指在将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模式;维持式,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依据主讲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生接受能力、教材的难易程度及各学校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等,按专业、课程、层次、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二、工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隶属于电子部与广西省部共建的地方二本工科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了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达到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外文资料阅读能力,重点选取了一些专业的主干课程制定了双语教学的大纲,并有计划、分步推进开展双语教学。

以下就我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试点过程中,观察到来自教师和学生方面的误解及影响双语学习的主要因素列举如下:

1.对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缺乏理解

开展双语教学最大的困惑来自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不理解。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中文教程学习起来就很困难,还看外文教材,这不异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表现出对双语教学的不信任。

2.学生语言基础及接受能力有限

当前国内的学生普遍习惯使用中文教材,对学生而言,选修“半导体器件物理”双语教学课程的时候他们是大三学生,英文还是四级水平,大量的词汇和英语阅读能力跟不上,一时面临双语语境,对使用原版教材感到难以适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较大;对教师而言,则存在对教材的选择、内容的难度和课程语言的特点难以把握等问题。

3.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的是半导体器件结构、基本工作原理、电学特性以及器件的特殊效应。该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以及从事IC设计工作的基础。该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强,如果学生前期的物理基础和课程跟不上的话,将会感觉到枯燥,晦涩难懂。这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别提要求双语授课了。

4.教师英语基础及双语能力困难

大多数老师都没出过国门,虽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教师在专业文献阅读领域具有较强的基本功,但是真要双语口头表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第7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关键词: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水平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过程,同学们可以强化各门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从工程设计、实验技术、工程系统测试等多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培养一种能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的独立工作的能力,以便为将来进一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怎样管理、指导学生完成好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确保质量,提高效果,是高等院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主要任务

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是直接来自微电子工程建设、研究项目的实际课题,也可以是有明确工程背景或实际意义的模拟课题。无论是哪种课题,都必须要求学生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课题,圆满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要以微电子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任务为结合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技能,科学实验的水平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制订详细的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计划和各阶段计划;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完成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中外文文献的阅读;对相关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选择;绘制电路图、完成设计方案的实验室试验并有条件地进行工程化实验;按学校制定的规范撰写好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二、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工作的思想准备不充分。要完成好毕业设计工作,知道老师和所指导的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前要求师生认真审阅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指导老师一起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计划。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思想认识不足,认为毕业设计是对相关课程设计的扩充,因此,在不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就匆匆着手设计,遇到问题时,经常依靠设计手册、资料来模仿设计。还有的学生很不认真,干脆不查资料,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相象去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对设计缺乏系统考虑,没有全局观念。因此,这些学生的设计成果往往与专业教学要求差距较大,学生的收获也较小,毕业设计对他们没有达到专业练兵的目的。

2.缺乏深入研究精神与创新理念。微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质是一个分析、归纳、设计、具体实现的过程。而有些学生总是自己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为由,设计前不对具体问题做详细分析、设计后对设计方案又不加以好好地论证,照搬书本或设计范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设计方案的选择优化学生是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的,而在具体的电路调试和设备选型设计阶段,学生总是感觉无从下手。在电路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学生也搞不清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3.在优化方案设计中综合比较能力差。微电子工程的优化比较,主要反应在系统性能比较方面。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总是把握不住综合比较,以至于完全参考资料中成熟的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成熟的电路或工艺,或完全采用老师推荐的方案,缺乏自己的主见。

三、提高管理微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途径

1.引导学生选好题目,做好思想管理工作。毕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好课题,因为课题难易程度与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毕业设计的安排与质量。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满足专业教学的教学要求,选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②要切合实际,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知识水平,题目不要太大或太小,难度要适中,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③做好设计前的思想管理工作,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进度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学生不能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如果那样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是极为不利的;组织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调研,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完成好毕业设计的兴趣;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焦虑情绪和时间的紧迫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思想准备;让指导老师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预先向学生提出,使得学生在设计中尽量少犯错误。

2.认真管理、指导,鼓励创新。管理、指导毕业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除了要求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求他们讲究指导方法的管理。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适应不同学生的指导方法,即教师对总体设计要求,可以一起指导,对于各个学生设计的部分,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指导。在指导和检查过程中,要教师抓住学生的主要设计思路,把握好各个学生的设计大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控制设计的主导方向,逐渐改变原来课程设计的习惯思维,使设计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在设计过程中,要指导老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在设计思路和实际调试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设计方案选择时,让学生大胆设计,只要主体方向没有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进行设计,让方案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在学生遇到实际调试问题时,指导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有益引导,使学生能够找到排除疑难的方法。对于生产工艺的选择,多给学生关于实际生产中工艺流程、工艺指标方面的提示或引导,或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设计有选择地在实习单位多做有关生产工艺方面的了解与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更多地体会到好的生产工艺对提高生产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3.综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管理。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另一方面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这就要求不仅要采用较低的成本而且还不能降低性能。因此,方案的选择与优化的管理是整个毕业设计比较关键的一个过程。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微电子的技术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因素是方案的主要关键技术,只有控制好关键技术,才能使设计方案在实施后能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不断了解微电子中原器件的价格体系,让学生明白设计一定要讲究成本,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更低的工程成本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这个设计理念一定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就开始建立起来。

第8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关键词]微学习 “两型”通用人才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本文阐述了如何借力微学习来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及形式,并设计开发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两型”通用人才培养的“微学习”系统。

一、微学习概述

微学习(micro learning)概念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Lindner提出。MartinLindner,Theo Hug和Peter A.Bruck三位学者是微学习研究的领导者,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Innsbruck University)是微学习研究的发源地和大本营[2]。目前,对于微学习概念认定还有完全的统一。Theo Hug认为“微学习”是被处理的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而百度百科则将其定义为微观背景下的学习,亦可理解为碎片化学习,区别于系统的课程化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内容的限制,不受教学的限制。

二、传统教学在“两型”通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两型”通用人才?

“两型”通用人才即专业创新型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1)创新意识,即创新想法和创新冲动;(2)创新精神,即敢于创新的勇气,敢于面对困难,大胆突破;(3)创新能力,即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专业所必需的身后理论功底,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不足,面临集成创新能力差、就业口径窄的风险。应用复合型人才,俗称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人才,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的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内容庞杂、发展迅速的专业,学科交叉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以本科生四年学制培养的有限时间,浅尝辄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将使得学生专业不精,深度不够。

(二)传统教学平台在“两型”通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传统教学存在一些不利于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第二,沿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第三,相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第四,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未给予足够重视,使多数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较差,难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所以,要培养“两型”通用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个性化。而“微学习”恰恰是能够充分发挥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方式。

三、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两型”通用人才培养的“微学习”系统

(一)“微学习”内容设计

“微学习”系统基于目前智能手机上主流操作系统之一――Android开发。系统在学习内容上应秉承以下原则[3]:(1)模块化,将课程的知识点抽取出来形成多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既是完整的知识结点,又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例如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可将直方图计算,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规定化整合成一个学习模块“直方图处理”。(2)相对独立性,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学生不必从头开始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间的模块开始,但要明确所学习的模块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定位。(3)连贯性,要注意各个知识模块在整个知识体系内的连贯性,每个知识模块都要能起到学习导航的作用。(4)专题性,每个学习内容短小精干,在5-10分钟内完整的专注于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学习。(5)内容丰富,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载体,文本,图片,视频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的主要实现功能包括:

1)用户管理: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等多种角色的身份注册、权限等管理;

2)课程管理:实现教师对课程体系、课程权限等的管理;

3)学习内容管理:实现教师对课程的学习内容的和管理,并且学生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在线获取学习内容;

4)跟踪和控制学习进度:根据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标注微学习模块的状态,已讲授和未讲授,便于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微学习,允许学生标识重点微学习模块,以便日后再次学习。

5)提供方便易用的辅助工具:允许学习者对自身学习主页进行自定义,甚至可以自主选择所需的学习模块,以及各类辅助工具,如日历、计算器、搜索引擎、学习计划等。

四、系统应用效果

“微学习”系统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人爱好和个体差异,解决了“两型”通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1)体现“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2)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一个老师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把学习变为学生在不同专题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不断创新的求知过程,激发学生兴趣,鼓励知识联想。(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手里的各类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需”的选择学习各类“微课”资源。

五、结束语

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两型”通用人才培养的“微学习”平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教师从传授知识向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转变,构建伙伴型、多(多名教师)对多(全体学生)的课堂师生关系,使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只有实现知识、思维、素质和能力的个性化构建和系统性提升,才能够真正成长为“两型”通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军.微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 (14).

[2]苏玲玲.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微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9篇:微电子专业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视角;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人类创造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是网上交易的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信息交易的时间,打破了因为地域带来的阻碍,使消费与生产紧密的结合起来,大幅度降低了运输资金的成本。电子商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商业营销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景下,电子商务的应用,成为了企业竞争之间的重要标志。

一、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特点与现状

(一)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现状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体,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在网上交易也是越来越广泛,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交易潮流。各企业之所以采用电子商务作为贸易交易渠道,是因为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减少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信息交易时间,打破了地域的局限,而且适应了时展的需要,增强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果,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二)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特点

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贸易,可以减少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对相关从事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相关从事人员除了要具备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电子商务所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不断的跟随时展的步伐,丰富自己的知识,更好地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现在看来,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每年就业毕业生的数量是非常庞大上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要不断的学习各项技术,全面发展自己。

网上交易是新时展的标志,网上交易的大部分消费者一般都是工作非常忙的上班族,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以诳街购物,要不就是宅男宅女,不喜欢诳街,而是选择上网购物。网上交易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可以节省时间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有弊的一面是不能亲身体验物品的好坏、真假,还存在着虚拟交易的风险。

二、在电子商务视角下对国际贸易专业改革提出的建议

(一)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结合相关情况,重点讲解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还有发展特点等等一些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优越性与操作性,让学生们感受网络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要加强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二)学校应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课程

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应设置电子商务课程,让学生掌握全球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也一定会有一些了解,例如:阿里巴巴,说起阿里巴巴,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知道,阿里巴巴是马云创办的网上贸易信息平台,淘宝网、支付宝都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的安全交易服务项目。淘宝网呈现的商品琳琅满目,婴儿、儿童、年轻人、老人只要是需要的东西都会买得到,生活必需品那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淘宝网对各种商品进行了类型的划分,使人们点击淘宝网一进入就可以清晰所见,更直接的方便人们购物。对选好的商品,只需加入购物车结算即可,结算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支付宝,快捷支付等等,这些都属于网上交易。淘宝网信息平台的建立,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与接受,逐渐形成一种网购潮流。

(三)提高学生们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学习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一样的,教育的发展就是要搞好人才的培养,企业的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的又快又好,说明自身有明确的管理理念,符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学校也应该多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制定出符合本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还应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学校可以对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们,定期创办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到各单位参观电子商务的操作过程,使学生们对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的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活动,不断传授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利用网上信息品台,加强学生们的对外交流。由此可见,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专业课体系,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还是参加实践活动,对电子商务相关知识都要有所掌握。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内容,不要在学生内心中树立不正确的学习意识。例如:有的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导致一味的依赖网络,书本就成了摆设。还有的学生发现网络是个神奇的东西,使用软件聊天、打游戏,从而渐渐地迷失了方向,耽误了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信息平台,不要盲目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