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现行的教育方针精选(九篇)

现行的教育方针

第1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教育方针 发展历程 规范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对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回顾和总结6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演变,对于更好地认识教育方针的本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演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1949~1956)。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志就已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系统、全面、精辟的阐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的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为主要任务。”此外,它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之前的教育方针(1956~1966)。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的号召在实际上成为了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和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行为指南。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由此,这个思想也成为我国建国几十年来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期间的教育方针(1966~1976)。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简称“五・七”指示)。②该指示尽管不是教育方针的规范表述,但对以后十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办工读学校、强调政治挂帅,反对智育第一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方针(1978年至今)。198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次会议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基本上匡正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思路。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法,拓宽了教育发展的视野,为进一步把握教育方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89年11月,在少先队建队40周年之际,邓小平为之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③这就是著名的“四有”人才目标。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总则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描述既与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既坚持了基本方针的连续性,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更加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途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教育方针发展演变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教育方针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实现了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水平。建国60多年来,教育方针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阶段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方针也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着调整与改革。教育方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上述问题已经得以基本解决,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与更新。

教育方针的消极影响。首先,在过去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教育方针过分地突出了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使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教育原本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它不能完全实现政治化,否则,教育就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甚至会走上歧路,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其次,教育方针的重点不够突出,操作性差,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然方向明确,内容全面,但表述过于宏大、抽象,不易于把握操作、落实。比方说,关于全面发展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发展呢?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在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落实起来就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只能依靠各自的领悟和体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教育理念的把握上更强调有重点、具体化,如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容易把握和操作。再次,在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界定,那就是教育主体一直不明确。在已有的表述中,有时称“党的教育方针”,有时又称“国家的教育方针”,有时还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主体始终不清晰、不鲜明,而且往往存在表述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对教育方针全面、准确的学习和理解,也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

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与建议

尽快解决教育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上所述,多年来教育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已经使得“教育方针”自身的定位模糊,这也使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时候时常感到无所适从。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国家作为教育方针制定者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不仅无助于党的领导,而且易于将党政混为一体,不利于党的真正领导。

教育方针的内容需要统一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始终没有一个全面、明确、清晰、完整的表述和权威的解释,人们记住的多是以前比较熟悉的那些内容。但这些内容有时在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的提法又不一致,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党“十六大”修订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要求就存在明显差别。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这就让人弄不清楚究竟该按照哪个“方针”来具体执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BSH005。)

注释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

第2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报告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论述,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向。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这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回顾历史,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正反映了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被确立,教育方针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为适应新形势需要,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方针的新表述,后被写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在《教育法》中加以规定,大大强化了教育方针的导向性。《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故鼎新。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自觉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当前,我们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扩大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关心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是以人为本,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创新,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第3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

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 三者的区别

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 三者的联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2.2不同科目间课程目标的比较(见表1)

分析原因:

(1)生物、物理与化学三门学科都隶属于自然科学,在课程改革后其课程总目的是更加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实验,在科学方法、问题判断、文化素养素质方面得到训练。所以物理和化学的课程目标在三个维度上是: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目标或课程目的上当然也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所以,生物学课程目标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所以在高中阶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和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非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这点值得注意。

(2)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大都是生物学现象和事实,生物学概念(包括原理法则规律、理论等),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形成一些至关重要的观点和态度。所以,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时课程标准对于知识这一维度更多的要求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3教学目标

3.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的统称。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实现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

3.2教学目标的功能

其一,导向功能;其二,控制功能;其三,激励作用;其四,中介功能;其五,测度功能。

3.3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4)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后,基本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教学目标要依据学习情景、学生水平及个性差异不断进行调整。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每门具体的课程,而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宝安.“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J].江苏教育研,1992(4).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走进新课程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八荣八耻征文

总书记最近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与深刻内涵,这一重要论述对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研究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在“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做出了明确的是非标准,教育研究要进一步贯彻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与劳动、如何对待他人和义利、如何对待法纪与生活的角度,全面阐明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明确了在“培养什么人”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与深化。不容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朽没落思想与作风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产生消极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具侵害作用。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在“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上提出了根本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需要指出,教育研究不仅有其学科性,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及教育研究面临的严肃的重大政治问题。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实际上是从政治的高度对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要求。因此,教育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要课题,在开展分门别类的教育研究的同时,围绕根本问题,体现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并承担教育研究工作的政治责任。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就“怎样培养人”及素质教育问题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要进一步加强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研究。“怎样培养人”同素质教育及教学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体现和渗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及研究并不是各个学科教学的简单集合,也不是仅仅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必须要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主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是素质,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思想政治素质做出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对学校教学工作及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亟待加强和改进的任务。一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在各个学科教学提和渗透其丰富内涵,充分发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资源,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开展思想品德类课堂教学,将这一重要论述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与动力。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三是在发挥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方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是教育机构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研究活动,整合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源,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系统资源和整体思路。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为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确定了鲜明的思想与行为规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为重点的德育研究。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德育工作及德育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态度鲜明,针对性强,划清了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耻明确界限。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关键是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荣辱具有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体现,是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统一,最终要体现在行为方式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能只停留或满足思想认识层面,必须要努力将积极思想转化为积极行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历来是德育研究的重点课题,针对性就是要有的放矢,实效性就是要解决问题,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更显其迫切和重要。当前德育研究工作需要在如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一是全面认识青少年荣辱观念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确定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长点和条件环境;二是根据青少年成长的规律、特点,探讨在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是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资源建设,形成网络化、社区化、生活化的教育环境,建立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系统工程;四是注重研究成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成年人的荣辱观对数以亿计的未成年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从社会、家庭、教师的角度探讨成年人正确荣辱观对青少年的示范与影响,从而形成全社会范围的良好风气。

第5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输液室浙江杭州310003)【摘要】总结200例儿科门诊浅静脉留置针病人健康宣教方法,认为落实系统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儿科门诊浅静脉留置针的维护知识,能有效降低门诊浅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从而达到安全留置并进一步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关键词】儿科门诊;浅静脉留置针;健康宣教【中国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54-01 20世纪60年代,留置针在美国广泛应用90年代传入我国,并受到普遍欢迎,因为留置针外套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的在血管内留置,方便临床用药,并减少每天穿刺导致的痛苦[1] 。使用留置针,患者可适当活动,感觉较舒适,尤其在小儿,容易管理,但随着留置针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越来越多的使用,家长对留置针相关知识和自身健康的重视,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病人留置针的应用中愈显其重要性,并对小儿留置针的使用安全和留置时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院门诊200例1岁以内小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应用留置针期间的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们收集了200例一岁以内门诊输液病人,在输液期间应用了留置针,其中对照组100例,平均年龄7月龄(2月龄~ 1岁);实验组100例,平均年龄6月龄(1月龄~ 1岁)。200例患者均为第一次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于下肢足背静脉,护士操作技术和方法等因素对照无显著差异。1.2 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为进行一般的常规口头宣教与指导,并发放常规的书面宣教资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落实护士与留置患儿分组结对,实行一对一教育,采取的方法有口头讲解、书面资料、,现场举例,个别交谈等相结合,同时提供咨询电话,解答患儿离院后关于留置针的问题。1.3 健康教育的方法:(1)健康教育人员 对从事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留置针规范操作可大大下降留置针应用的并发症,对从事留置针穿刺的护士进行考核,包括规范操作、注意事项和维护知识的考核,考核优秀的才能参加此次实验。(2)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内容 : 置管前的健康教育 对患儿的家长进行置管的目的,意义及常见并发症,并讲解成功案例,使患儿家长对留置针使用的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告知患儿家长现在国际上均不提倡在头皮静脉进行输液,而四肢钢针输液存在输液不顺利容易渗出肿胀的缺点。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小儿的血管,减少有创穿刺操作的次数,且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能提高患儿与家长的舒适度。让患儿家长接受并使用留置针。同时告知患者留置针的费用,经调查,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护理及其会引起哪些并发症成为患者最担心的问题[2],所以,在置管前应让患者了解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虽然静脉留置针可出现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但可以通过护理手段加以预防,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更好地进行配合。置管后的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长讲解所使用的药品名称和主要作用,适当的输液滴速控制在多少,切忌不可自调滴速。当液体滴完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防止因时间过长留置针内回血返流导致堵管。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留置针上方衣着不宜过紧 输液肢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强迫造成肢体疲劳,发生不自主移动或躁动,导致留置针脱出;衣着过紧时,由于长时间压迫有留置针的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凝固而阻塞,同时勿让患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若发现穿刺部位有红肿、疼痛等不适,应立即报告护理人员。带管离院后的健康宣教 发放留置针维护使用手册,倾听患者的主诉,包括提供24小时咨询电话,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作出相应处理。让患儿家属掌握留置侧肢体的活动程度,应减少活动,尽量避免站立等运动,避免沐浴。保持置管区域干燥。做好不输液时留置针的固定,可用弹力适中的棉袜将足部包裹,防范小儿不配合造成自行拔出或抓脱留置针,夜间睡眠时要做好留置针的相对固定,例如:,睡眠时可在双腿之间放一小枕头进行阻隔,防止留置针意外滑脱。2 结果健康教育对使用留置针的患儿的影响见表一与表二表一:两组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度 表二:两组患儿留置针使用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率通过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经过系统的健康宣教,患儿家长的留置针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常见并发症特别是留置针导管的堵管和滑脱发生率明显下降。3 结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的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3]。小儿门诊输液过程中常发生因输液引发的护理纠纷,通过这次实验发现,在小儿门诊输液时推行留置针输液并做好系统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的留置针自护能力,延长静脉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患儿和家长的舒适度,减轻痛苦。从而也降低了儿科输液纠纷的发生率。

同时我们应该了解到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护士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除了掌握留置针的穿刺过程和操作要点,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娴熟的交流技巧并将护理程序贯穿整个健康教育中[4] 。随着儿科门诊开展越来越多的留置针输液,我们因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能只局限于规范操作而忽视了健康教育,我们要努力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从而降低儿科门诊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何伟华

小儿留置针的临床使用问题及护理对策 华夏医学 2007.20(3): 596-597[2]崔丽君 魏雪梅 杨苓 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1):78[3]彭艺刚 试论护士健康教育职能的强化[J] 护士进修杂志 1999,14(1):37[4]顾文珠 张娟 健康教育在门诊留置针输液病人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30(2):245

第6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前言:

差别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关键问题,其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别还是国家内部之间的教育差别,或者是班级学生之间的教育差别都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们素质的提高,是育人。从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别教育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促进我国的教育秩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改善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是促进教育进步的核心,因此,多年来我国对教育的发展赋予了高本文由收集整理度的重视,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差别教育的认识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 何谓差别式教育

所谓的差别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措施。差别教育出现的时间较早,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著名教育著作《学记》中,曾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之心之莫同也。”这就是最早的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缺点进行差别的教育,扬长避短。每一位教育学者都应该观察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存在的问题,差别对待,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在某一年龄段,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他们仍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存在着不同,尤其是充满个性的今天,孩子们都张扬着自我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其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对社会的看法与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涉及,这就造成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别与完全不同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个性差别的形成原因

个性的差别是在所难免的,是必然存在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随着全球发展一体化,各种思想的交融、碰撞,追求个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学生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一点,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一点因素,其所处的环境,周围人的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家长或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对教育的看法,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别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2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每个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同,造成其在思想、内容、心理成长速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与思想的成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人对不同的事物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其心理的成长将会影响其对事物的承受能力。

3. 差别式教育的应用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也就是因材施教,差别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教育目标的实现。

3.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

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在不断地观察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既要掌握其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也要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特点等等,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习惯、性格等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学生既要掌握其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也要掌握其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一边教育行为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并且加强

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学生经营的文字中了解其个性。

3.2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差别教育就是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在所难免的会出现集体与个人,一般与特殊的矛盾,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其中的不同,掌握好其中的分错,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差别教育,差别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无差别的进步。教师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针对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差别式教学不是说针对个别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而是在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个别学生,不能采取一些特殊教育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个别看到一般,从个别典型中研究其代表性。从学生的整体情况中发现问题所在后,采取因材施教,差别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现象

高校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而且一定要根据其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发挥其个性中的长处,弥补其不足。某些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这并不证明他比别人差,有时候恰恰证明其在某些领域的特殊才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对其进行特殊教育,创造条件使其才能获得充分发挥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当然,也更不能忽略一些学习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个性中寻求积极的因素,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并且寻求正确的方法帮助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要想消除差别,首先要承认差别的存在,正确对待差别,采取差别式教育,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

3.4 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是差别式教育的精髓,是差别教育的关键,教师必须善加利用差别式教育来改善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在这种教育方法中获得知识的增加,素质的提升。人的个性有差别,教育的手段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可以增加对其提问的次数,提高其注意力;对不够自信的学生,可以通过其感兴趣的事情来提高其自信心,鼓励其主动的提问题等等。总之,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指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7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中央苏区 文化教育 普及 公平

中央苏区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中央苏区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教育建设,推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实现了教育普及与公平,使得革命领导队伍、广大工农群众、青年儿童等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为红色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提高了智力支撑、精神保障。苏区政府和人民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去总结与思考、去学习与传承。[1]

一、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内容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与制定,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密地结合的,也是和当时经济发展现状必然联系的,更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34年1月,苏区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作了题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对苏区的教育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同时,他进一步强调:“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历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杜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合,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普及,提出教育权利的平等观念。可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的表述合乎苏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的基本特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苏区教育的实践为当今教育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2]

二 、教育普及与公平的具体体现

1.教育普及,面向广大群众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教育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广大民众都能接受教育,都能通过教育成为既建设文明又享受幸福的人。教育普及在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说明政府对于人民大众受教育权的保证;更明确提出,苏区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普及教育。

文字是文化传播,教育实现的基本媒介,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运动是普及教育的基础工作。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中心任务之一是努力扫除文盲,将扫盲运动作为普及教育的第一步,并提出通过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普及民众文化知识和读写能力。

2.教育公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

在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现教育公平,是苏区政府一直倾力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苏区文化建设总方针中提出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即是全国人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1教育不分性别

在旧中国,广大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她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对此苏区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妇女扫盲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妇女干部,为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通过办夜校、半日学校、冬学等形式帮助妇女识字、学文化。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现在)妇女的活动十分积极起来。妇女不但自己受教育,而且已在主持教育,许多妇女是在作小学与夜学的校长,作教育委员会识字委员会的委员了。女工农妇代表会在苏区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它注意于劳动妇女群众的整个的利益,妇女教育当然是他们注意的一部分。 ” 文化教育总方针保证了苏区妇女教育的总方向,而为了建设苏区文化教育也了许多条例,都是用来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性,增加教育公平的份量。[3]

2.2教育不分地位阶层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与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是相辅相成的。苏区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涉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扫盲运动的开展,革命干部的培养,这些无不说明苏区文化教育的普及性与公平性。苏区文化教育例行的是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干部群众一律实行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普及科学知识。

对于义务教育,苏区文化建设中心任务规定要厉行全部、免费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各个阶层的后代都有权利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都可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习科学文化,利于以后的成长。对于社会群众的扫盲教育,采用各种办学形式保证劳动群众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对于革命干部的培养,苏区教育也一视同仁,革命干部的教育不仅与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也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真正做到教育不流于形式。

三、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历史经验

1.确立教育方针,坚持面向人民大众

在革命与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为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和打破的军事“围剿”,中共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作为苏维埃工作的总方针。1931 年 11 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统一规定了苏区教育的方针政策。《大纲》规定:“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握。”“苏维埃教育的性质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量。”1934 年 1 月,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对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的总方针和总任务作了集中阐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称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了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改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对统治阶级新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苏维埃文化。” [4]

2.重视党的领导,保证教育普及与公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教育既是革命要争取和归还工农应有的权利,又是动员工农成为革命力量的必须手段和途径,是所谓“为着理想的教育”。 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目标是要在苏区形成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造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的新劳工,以形成和扩大旧社会和反动统治的干革命力量。没有教育,就没有觉悟的农民,就没有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必须从教育入手,并且居于一切工作的灵魂地位,这是必然的。[5]

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不同程度上都是有知识的人,明了教育与苏区建设和中国干革命的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都很重视教育工作。同志作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不但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大政方针问题,而且挤出时间亲自办学,参加各类教育实践。 其在基层调查时,非常重视调查教育状况,总结教育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用以指导整个苏区的教育事业。1929 年他在兴国举办土地革命训练班。后来又兼任了苏维埃大学的校长并亲自上讲台讲课。中共的其他领导人,如、任弼时,、、杨尚昆、邓颖超、、王稼祥、刘少奇等,也都到苏维埃大学和各类党校讲过课。领导干部队伍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公平与普及的倡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民教育的实现。[6]

四、小结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历史上的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不仅指引苏区教育的方向,也为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它多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与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惊人相似,普及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研究与学习苏区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为推进当今教育的公平做出有益的尝试。[7]

参考文献

[1] 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4] 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卢卫红.论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J]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11)

第8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兴趣激发原则、适应性原则、情感沟通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四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并提出了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等三点小学体育教育策略,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质弱势群体 小学 体育教育原则 体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相关理论是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小学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提出的,其出现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必然性。由于小学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学生群体从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理论依据。对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指导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重新认识小学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内涵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来加以界定,其中,一个充分条件指的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或者是在身体有残障的小学生群体;两个基本标准分别指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在59分以下的小学生群体和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标准范围以外的小学生群体,例如:BMI

由此可知,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三个类型的学生群体,第一类是身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不佳的小学生群体;第二类是残障或者是患有某些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小学生群体;第三类是肥胖(BMI≥26.5)或者是偏瘦(BMI

二、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原则

(一)兴趣激发原则

对于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普遍从小对于体育运动的接触就比较少,所以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感知,也因此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很少有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抱有兴趣和热情,反而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所持的是消极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活动时,注意遵循兴趣激发的原则,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运动负荷,都要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三)情感沟通原则

小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本来就缺乏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自信心,非常容易自卑,而且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累良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所采取的体育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遵循情感沟通的原则,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充满关爱的体育学习氛围。

(四)安全性原则

多数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都抱有一定的畏惧感,害怕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时,就要尤为关注安全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地和器械都要注意安全性,以免因为安全问题加重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的畏惧退缩心理。

三、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策略

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基本特点和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转化的体育教育策略:

(一)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

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其主要是以适应单一个体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需要为主的一种多样性的体育课教学计划。适应性体育课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教育原则,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困难以及体育学习需求和体育学习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以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的质量。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小学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应用和普及情况却可以发现,除了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普遍采用了这种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之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目前并没有在我国其它的省市和地区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普及。目前,我国多数小学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要么采用的是“免修”的策略,要么采用的是“跟班上课”的教育教学策略,然而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将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边缘化了,不但无法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转化,甚至还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离体育活动越来越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适应性体育教学。而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时,为了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体育任课教师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多样化。由于体质弱势群体是在主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生体质发育水平的角度入手针对学生进行的再次划分,所以,其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而适应性体育课则是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策略。要确保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所给出的多样化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依据来确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理论,在开展小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组(普通学生组)和B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两个小组,其中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组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1组(一般性的体弱特形学生小组,如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肥胖学生或者是偏瘦学生等)和B2组(专指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疾病的学生和残障学生),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根据以上不同的学生组别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素质;针对B1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而针对B2组的学生则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指导他们合理的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活动,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其次,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确保适应性体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例如: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打破所有学生学内容、固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但要注意组织常规化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针对B1组的学生组织运动负荷较低的各种身体练习内容,针对B2组的学生组织体育保健、体育康复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确保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应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适应性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样也要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仍然以上文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进行的学生分组为例,在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评价时,相应的也要有所不同。如,A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B1组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突出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情况;B2组学生的评价则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身体参与情况、康复情况以及心理感受等内容。

(二)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成效,不但应注意关注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还应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所以,为了促进小学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转化,在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还应注意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适宜的课外体育活动。

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时,一是要注意在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任课教师要注意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不但要给予学生所需的体育锻炼指导,还要注意及时的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以尽可能的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三是,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运动会或者是其它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参加的项目,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锻炼热情。

(三)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强化心理疏导工作

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基础普遍是比较差的,而且部分学生还因为生理缺陷影响到了很多体育运动的正常参与,所以他们在面对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时心理比较自卑,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体育任课教师只有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正确的理解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呵护,才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走出胆怯自卑的心理,无负担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中。所以,在针对小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强化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 林秀春,高玉琴,刘羊城.全纳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第9篇:现行的教育方针范文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模块

G807.4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人才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中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将职业作为主要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实现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下面将对基于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

(一)教育目标缺少针对性

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按照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导致教学中严重的缺少职业院校的特点。由于缺少正确的教育目标导向性,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也难以产生,对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改进[1]。

(二)教育内容重复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重视教育中的实用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但当前阶段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需求,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专业服务意识。因此导致我国的高职体育教育始终难以发展。

二、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构建

现代社会正逐渐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过程中会从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选拔,以便于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教学针对性比较强,但在体育课程的构建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从学生的我来发展角度出发,构建起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

(一)全面改善教学目标

要想保证高职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得到全面的实施,那么应当将首先建立起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目标,分析教育内容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将学生的职业特征作为主要基础,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体育教育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性需求[2]。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到职业特点,从而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身体训练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二)在“职业导向”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者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展开全面的分析,对于不同的行业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效果。例如计算机的专业学生,由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会需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主要针对学生的背部肌肉和颈椎方面展开体育教学应当注意学生的背部训练及颈椎锻炼,避免学生出现肌肉劳损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自行车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渐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需要的人才。

(三)优化课程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填鸭式的方式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的灌输,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和动作的学习,导致学生逐渐的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基于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块构建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概念,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的理论教学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运动中的一些防护措施和技巧[3]。在实践活动中则可以采取一对一知道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和技巧,促使学生的动作能够更加规范化。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运动竞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上的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重视起对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对学生十四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从而为他们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四)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要人物,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教师方面的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从而促使教师能够为教学模块改革作出贡献。高职院校对此应当经常的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了解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逐渐的更新教学理念[4]。在内部,学校也应当定时的召开相应的演讲和讲座,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从而帮助教师团队在整体上来提升能力和素|。只有教师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起到更好的针对性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优化

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改革优化,突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从而为进一步实施教学提供保障。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应当做出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技巧进行评价。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体育运动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真正的素质提升,并对职业技能有充分的把握。此外,还应当对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态度进行适当的评价,这一个部分需要从学生的本职专业出发,根据专业需求来进行学生学习成功的考核[5]。此外,为了促使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加的科学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纳入到健康档案当中去,并对学生进行跟踪健康观察,从而为体育教育的效果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改革中需要重视起学生的职业需求,只有从职业需求角度来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提升职业能力,为未来工作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金玮,徐晓斌,季勋龙.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运动安全与救护模块为例[J].新丝路(下旬),2016,(11):45―56.

[2]冷爽,张秀莲,陈军.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35.

[3]裘友凤.高职体育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