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南方建筑论文

第1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2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教学整合;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3-03

一、教学概况

五邑大学建筑系有关岭南建筑系列课程的教学原来主要体现在四门课:建筑测绘实习;岭南建筑;岭南建筑传统工艺;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等。其学习重点在以下内容:(1)建筑测绘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熟悉传统建筑基本知识、测绘仪器的使用、测量和绘图的方法。(2)岭南建筑课程是增强学生对建筑地域性的认识,树立遵循岭南地理气候特点和尊重岭南历史文化的设计观点。(3)岭南建筑传统工艺课程着重研究岭南石雕、砖雕、木雕和灰塑、陶塑传统做法和它们的文化及美学内涵。(4)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课程包括传统建筑主要构件形式与特征、空间布局手法及城市环境中古建筑的保护措施。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学生通过测绘和专业课程学习得到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岭南建筑整体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五邑地区,而且对于新岭南建筑的创作特点概念模糊,无法在方案设计中予以灵活运用,课程教授内容还无法紧密结合目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对岭南建筑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出现的大量引领全国潮流的新建筑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总结。在结合有关课程设计方面显得脱节与缺乏针对性。许多学生并没有在方案设计中主动去结合表现岭南建筑与城市的时代特点,对岭南建筑有关理论的学习仅仅作为选修时补齐学分的对象,在设计中盲目去追求所谓的新潮,缺乏对客观环境和现实生活正确的价值判断,搞出的东西在设计思想上缺乏创新与内涵。而现实一线的设计单位却碰到大量对传统街区或单体要求保护与开发双重矛盾的课题,城市发展也亟待解决新与旧两种建筑文化的互补与特色重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逐渐感受到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遗产的迫切性与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方面传统街区的保护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城市开发显现出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国外建筑师将中国当成大量设计舶来品的试验场,而我们自己鲜有反映本土文化的成功现代建筑案例,一种丧失自我的工作状态让很多本土建筑师沦为画图的工具,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无法与时代步伐共进。如何在时展的潮流中让现代建筑与地域传统真正对话,这成为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需要反思的课题.通过分析目前的发展形势,就建筑学专业本身特点来说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加以整改,在教学上引入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有特点的地方性传统建筑加深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掌握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树立宏观的城市发展观,要让学生意识到将来作为建筑师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创新设计中努力的方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挑战,我们认为要体现我们本民族本地域的建筑特色必须要从自己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入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承载着祖辈应对时代挑战的聪明智慧与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符号。但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挖掘与维护固有资源上,还应充分利用其特点整合成为城市文明的亮点与地域文化特质的载体,同时更重要的是需在新的城市建设中找到古为今用的方式与手段,因地制宜地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去彰显具有我们本民族本地域特点的新建筑文化,让新的城市建筑特色与传统建筑遗产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二、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植入

当前,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正大行其道,围绕建筑创作的理论与教学工作也在深入开展。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需求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并能在学习中结合社会实践形成具备宏观多元的创作理念,已经是培养未来工程师不可或缺且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由岭南地缘关系而催生的创作理念更能够让我们的创作思想与现时追求城市化特色的社会进程相吻合,我们把这种理念归纳为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就是要通过研究岭南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与时俱进地形成对未来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创作脉络,让建筑学专业教育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所讲“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的统一”。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城市地段环境所制约。建筑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岭南地域人杰地灵,其城市与建筑文化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出现了大量引领全国潮流的新城市与新建筑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去扎扎实实地深入总结,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创新提供有效的指引。从岭南建筑创作在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轨迹来看(见表1),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点,每个时期都有影响较大的设计作品与领军人物,而且在设计思想上都充分表现了对岭南地域文化与环境特色的兼容与创新,其中许多的优秀作品不仅对设计思想的解放颇有启迪,更大大丰富了当地的城市面貌,这对于我们在教学上使学生通过实践树立具有多视角多层次的设计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创作底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门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五邑大学是由海内外侨胞捐资兴建的五邑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具有研究岭南建筑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上引入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有特点的地方性传统建筑加深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掌握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树立宏观的城市发展观。教学实践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仅仅懂得画图就行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师在新的环境下扮演的重要角色与社会责任,建筑师不是画图的工具,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作出有内涵有思想性的作品,从而为地方城市化特色的塑造尽一己之力。要做到这些则必须从树立新的创作理念开始。

三、教学整合与探索

基于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我们在建筑学专业教学实践方案中着重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原有相关性课程的调整。整合原有系列课程,将岭南建筑岭南建筑传统工艺两课程合并为“岭南建筑特色”40课时课程,结合建筑测绘实习课程组织学生选择江门五邑地区乃至广东地区具有特色的近代建筑及城市园林和商业中心进行测绘与实地考查,重点归纳各类型岭南近代建筑的历史发展特点主要空间处理手法及装饰工艺风格,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图表对各地区的特点进行重新比对,找出共性及差异的环节以供将来查阅。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课程改为“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并扩充至24课时,加大对侨乡历史街区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使之有步骤地融入江门五邑地区新城市化的发展中去。(见表2)

2.注重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与主体设计课程的结合。整合课程如建筑设计公共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建筑学室内设计等,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重点考查广东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生态建筑及景观设计,目标是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设计选题的若干环节直接利用竞赛活动拓展学生对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的认识,组织学生研讨岭南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并有意识地用于课程设计方案的构思。让各相关课程在新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定位上更具有关联性与针对性,在形式上更注重多元化,重视教学文件的优化与展扩学生的创作视野。(见表3)

四、多元化创新实践

1.结合“4+1”模式通过产学合作与多元化的创新实践强化与检验创作理念的操作性,建筑学专业“4+1”培养模式包括4年通识教育及专业基础与能力培养,以及1年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根据这一培养体系的安排,结合如设计院实习等课程与当地建筑及规划设计院挂钩,选择地理环境有文化背景的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真正将以往调研及实测的成果联系实际,体会建筑创作的具体操作与表达,并通过实际工程课题了解如何针对不同的企业市场信息与要求总结出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某些新做法。关键在于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真正体会出新构思如何得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全过程。(见表4)

多元化的创新实践采用分阶段法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来实现(见图1)。第一阶段:调查核实阶段,以实地考查与测绘为主,重点为侨乡近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特色,撰写新岭南建筑创作实践调查报告。第二阶段:教学总结阶段,以调查报告及论文的形式系统总结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确定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制作新的课程教学文件。第三阶段:产学合作阶段,采用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方式,结合岭南地区的现实课题实践创作理念。精选合作项目,以保护再利用型和新建筑创意运用型两方面为主。第四阶段:理论研发阶段,通过各阶段积累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总结出专业教学实践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我们总结和认识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反馈与解决创作理念中的难点。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线设计院有实际经验的建筑师、规划师定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及答疑,让学生与一线建筑创作领域保持互动,避免闭门造车并掌握市场动态。我们根据专题讲座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并集合成阶段性的总结报告,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情景模拟”、“团队调研”、“分类比较”等,可以从中找出各年龄段学生对于新建筑尤其是地域性建筑不同理解的基本情况,对教师的课程讲授及实践课题的选择提出改进意见。例如我们通过参加挑战杯与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定期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建筑沙龙”,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对最新设计领域出现的地域化特点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创作思想的解放,引导学生更为理性的创作思维。(见图2,3)

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是根植于岭南生态与人文环境下的设计创新,其理念的培养是一个多元及不断发展的过程,新就新在不是为研究过去而研究,而应从过去的发展中总结出一条体现本地域特色的未来创新之路。教学的实践虽然是分阶段的,但却是对岭南建筑这一体系逐步深入了解的重要过程,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我们所追求的新创作理念应该既富地域化与原创性,又能体现开放与时代气息。目的是既要让学生得到实际课题的锻炼,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树立全面的建筑创作观念;既要总结单体项目的设计特点,又要关注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特点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建筑文脉理念植入,并且根据现实发展动态趋势不断丰富创新内涵。在建筑文化的修养上应时刻体现新与旧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动态思维,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改革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8,(3).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武汉.新建筑,2008,(05).

[3]王河.岭南建筑学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4]吴长福,等.缜思畅想―注重创造力培养的同济建筑设计教学[J].中国建筑教育,2009,(2).

[5]张万胜.科研项目促进型教学改革―以五邑大学建筑系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

第3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云南本土建筑创作;地域关联;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种建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建筑创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建筑创作的本土化、地域性、本土建筑创作、地域主义建筑等理论与创作实践也逐年成为我国建筑界谈论的一个焦点。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的加速,位于我国西部的云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云南地区建筑作品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建筑过于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应有的经济性以及本土化原则,这就导致建筑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种现象与本土化和地域性的追求均出现了悖谬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系,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云南地区建筑创作的发展。

二、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

(一) 云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建筑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之一,自然环境为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建筑活动也令自然环境逐渐的转化为人工环境,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人类建筑史实质上就是人们与自然对话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云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多样,全省面积为39.4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复杂,其西北部与地区相接、东南部与广西和贵州两省为邻,东南部靠近四川,西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交界。整个地区的山区与河流呈现出南北的走势,整个地区被分为滇西以及滇东两地,两地的地理条件有着较大的不同,滇东地区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m,滇西为横断式的山脉峡谷区,玉龙雪山、怒山、云岭等山脉以及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平行分布,导致云南地区崇山峻岭较多,且呈现出沟长谷深的地貌特征。由于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影响,云南地区的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性气候,全面温差较小、日夜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降水较多且分布均匀。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形成了如干栏式民居、土掌房以及由三坊或四坊围合而成的内向型院落式民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家庭人口的变化,民族内部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建筑平面的布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 云南地区本土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包括信仰、知识、法律、意识、道德习俗等社会成员的能力以及习惯,人类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心物文化以及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建筑作为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过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民族省份,在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多元化民族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兼容的文化特征。云南地区的建筑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建筑,如以彝族的土掌房为原型哈尼族形成了特有的“蘑菇房”,在相近的自然环境下人们所创造出的建筑物的风格并不相同,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的形式是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合力的结果。就现阶段而言,云南地区的主要代表建筑物有土掌房、干栏式房屋以及合院式房屋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都是在自然因素也文化因素的合力影响下行成。

(三) 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的技术

1. 建筑与技术

技术即根据自然科学原理以及生产实践经验发展出来的各种技能和工艺操作方法,也是人类生产力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们科学知识与生活、生产之间联系的渠道。建筑不仅是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产品,技术作为保障建筑物承建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建筑物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新的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文化不断的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与建筑技术也呈现出矛盾的关系,这种矛盾关系也促进这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技术与及时的结晶出现。

2. 云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策略

现代化技术对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价值观念等具有较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表现更加的突出,由于先进的建筑技术与经济落后地区状况的适应性较小,往往会导致传统技术的意义遭受损害,因此,必须吸收传统的民间智慧,协调好建筑与经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土掌房建筑策略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为了适应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土掌房可以按照以下的策略进行建设:

首先,滇中地区的气候具有较大的差异,山区较多,因此,可以选择生土为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价格低廉,且保温和隔热的效果非常理想,在建筑物的设置上宜使用开小窗、筑后墙、大进深的修筑形式,并在建筑物的设置好天井,对格局进行科学的选择。其次,建筑的策略应该以“合理实用”为主,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内部应该使用柔性的连接方式,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

2.2 干栏式房屋建筑策略

干栏式房屋最早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是云南滇东南傣族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材料,为两层建筑,上层主人,下层堆放杂物和放养动物,受到佛教建筑和汉式建筑的影响较大,这种建筑模式的适应性很强,可以适宜建筑与地热的山区,也适宜建造在湿润的坝区,干栏式房屋可以使用以下的策略进行建设:

由于滇东南地区气候湿热、雨林茂密,因此,可以使用当地的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节点绑扎和周边支撑”的技术进行建造,同时,为了避免湿热气候带来的瘴气以及热度的困扰,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好围栏,以便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

2.3 合院式房屋建筑策略

合院式房屋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云南地区,合院式房屋主要分与在滇中、滇东以及滇西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建筑文化,合院式房屋可以按照以下的建筑模式进行:

由于云南地域为地震多发区,因此,对于合院式房屋的建设,宜使用木构架结构体系,使用柔性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增加房屋的牢固性,对于的护体宜使用夯土墙,这种护体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重心;此外,由于云南地区春季多风,因此,建筑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风作用,木材应该选择上粗下细的材料,以便增大构件之间的接触面,屋面则宜使用瓦相扣覆盖的方式。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居住房屋的介绍,可以得出,云南地区的文化特性以及自然条件对当地的建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乡土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地区之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当地居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房屋的建筑中,应该将现代化的技术与当地的文化特征以及自然条件相结合,充分的应用其自然优势,提高云南地区房屋的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 奚雪垠.云南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硕士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11,11(03)

[2] 白颖.地域建筑与本土关联—近期昆明本土建筑创作解析[期刊论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04(01)

第4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www.133229.COm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第5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江南民居 时空 意境 秩序 建筑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唐朝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向后人描绘了江南的脉脉温情和水墨画卷般的水乡风光。朴素、典雅、自然、自由是江南民居给人的普遍印象,江南地区既有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江南民居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意境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

历代出现的大批中国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使文化繁盛发展,影响了建筑的审美,文学和建筑都是美学研究的范畴,具有地域性特征。江南民居建筑的意境美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上的美学,在审美的发展方向上与文学统一。因此江南民居时空观念的形成不能脱离江南的传统文化背景。

一、对自然和宇宙的尊重——中国的时空观念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是空间的无限,而宙是时间的无限,宇宙一词就是广义上的时空概念。江南民居中处处体现着中国人对宇宙的尊重和谦逊的态度,将建筑的屋顶又称为屋宇,这是中国人对宇宙的敬畏之心的体现和建筑中时空观念的表现。中国的艺术是讲究时空的艺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诗人抒感、营造浪漫诗情的意境,会使用空间上的跳跃和时间上的连续变化支撑诗的构架,由此,时空的跳跃与现实场景的对话形成冲突和对比,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再看中国书画中的留白艺术,既是一种空间的对比,也是时间的延续,即笔未到,意已到。

西方的建筑多为高大雄伟的独立建筑,是一种“结果”,改变原有的环境,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征服;而中国传统建筑多为群体性建筑,更注重“过程”,讲究顺应天理自然,与大地紧密相连,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从这点来看,中国的时空观念是一种如何对待自然,或者如何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课题。江南民居通过时空秩序营造、实现空间具某种规律性特征的序列,是处理建筑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对民居之美的表现和江南气质的营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体验建筑的空间节奏——空间的秩序

道教对江南文化影响甚广,徐复观称庄子哲学为“逸”的哲学。“逸”是自由、超脱、淡泊、旷达。江南民居的空间秩序也是一种“逸”的秩序。评论家用“腾挪多变,姿态横生”形容苏轼诗的风格,江南建筑在空间的秩序上与“苏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北方民居的严整大方和沉稳内敛,江南民居无论空间格局,还是装饰,都更加自由灵活。如果说北方建筑是端庄美,江南更像小家碧玉,温柔可亲、活泼自在。江南河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人们大多依水而居,顺应河流的走势布置城镇的整体格局,水的蜿蜒流线等影响了水边民居的排列,呈现出自然的、运动的线条。民居建造则围绕线条形成了“带”形的具有韵律感的空间组合,使空间具有了浪漫、诗意的情怀。

江南民居宅院的建造者可能会有这种考虑:让走进建筑的人按照个人意图欣赏建筑,以达到想要传达的建筑美。人在建筑不同的空间中行走是有一定次序的,但是人的能动性选择使建筑带给人的感受更加丰富。走在江南古镇巷道中,踏着青石板路,经过民居、牌坊、祠堂以及公共活动的空间,空间是固定的,但联系它们的路径的穿插以及人的随意行走,使这些空间的秩序变得更加灵动。建筑具有文学性和叙述性,要真正欣赏江南民居建筑的美必须深入走进它,穿行于建筑的空间组合之中,体会不同的空间带来的美感和随着时间的延续、审美体验的叠加所带来的多元感受,这是空间秩序对江南民居建筑审美的贡献。

三、审美经验的累积——时间的秩序

时间规律是固定不变的,一直向前运动,其运行的轨迹可称为时间秩序的一种表现。观赏和使用民居建筑需要时间,人们走入江南民居聚落的过程是一段时间的范围,这就具有了时间上的秩序。流连于江南民居的不同空间中,既是空间的循环,也是一种时间关系上的循环。前文提到,江南民居建筑的美是一种审美经验的累积,需要人亲身“经历”,而这种体验最终是通过时间上的次序来完成。以江南民居的庭院式住宅为例,庭院是被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与经历了从门到游廊到正厅等一系列的空间序列再到达庭院的感受相比,单纯站在庭院中的感受单薄很多。只有一定的时间经历下来,审美经验有了一种次序的累积,才使建筑空间序列的整体魅力大于孤立的空间,而这种“经历”才能真正体验到江南民居的美。

除此之外,建筑上的时间流转的痕迹是时间秩序的另一种表现。也许是门面匾额,也许是斑驳墙面,由此让人看到江南民居建筑走过的漫长历史中打上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印记。江南民居聚落中的每一座宅院都延续着几代人的生活轨迹,可能是房屋扩建,可能是大门上的牌匾,岁月变迁加注在建筑上的标记。我们现在看到的江南民居的形象,是经历几百年岁月洗礼后的建筑形象,民居聚落中的的空间组成可能是同时期建造而成的,也可能是之后的某个时间重新规划出来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特征和手法,这些都被建筑无差别地保留下来。这些时光留下的印记互相之间的对比和联系形成了时间秩序上的“错乱”,新的和旧的组合在一起,变成具有历史感的建筑组成部分。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带来的时空交错的美妙感受,是时空秩序在影响建筑的氛围营造。

结语

笔者将时间与空间的秩序分开来讲,事实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建筑的时空秩序也是不可分割的,时空秩序同时作用于建筑当中。走进江南民居,体会时间与空间交错融合形成的富有层次变化的时空秩序,时空秩序的美帮助建筑最终融入整个江南水乡的诗意氛围。研究江南民居的时空秩序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建筑的诗意的营造,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粹,找到最能代表中国气质和意境的建造手法。

参考文献:

[1]丁俊清.江南民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彤,范虹.时空艺术的建筑[J].建筑学报,2003(2).

[4]萧瑞峰.苏诗时空艺术论[J].杭州大学学报,1991(12).

第6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构造;气候适应性;地域特色;展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90-03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岭南传统建筑可以理解为具有岭南传统风格的建筑,即适应岭南自然环境特点、反映岭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其千百年来对适应岭南自然环境和气候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堪称宝贵的遗产。这类传统建筑是岭南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岭南人最根源的精神寄托,是当代建筑设计的文脉回溯的源头,也是今天所提倡的地域性建筑和环保型建筑设计的典范。因而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构造实验室,选择性地收集并展示具有岭南地域特征的建筑构造方式与产物,结合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在物质和构造层面去理解岭南传统建筑,以便更好地传承我们的地域性文化遗产。从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的结果来看,国内各高校的构造实践基地甚少对其所在地区的具有独特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构造进行概括性的研究,因而建立一个岭南地域特色的构造实验室可以说是开创性的。

二、典型的气候适应性构造做法介绍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总体而言,这种高温、潮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了岭南地区热量丰富、夏长冬暖、暴雨常见、台风频繁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就使得岭南建筑必须具备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物理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尺度的技术手段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如聚落选址、片区规划、整体造型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传统建筑中的气候适应性构造做法。1.防热构造介绍:所谓的建筑防热,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防辐射和隔热。岭南传统建筑在建筑整体形态和布局中利用骑楼遮阳和巷墙遮阳,同时,屋顶构造也是防太阳辐射的主要手段,而从外墙构造上看,岭南传统建筑常见的做法有生土墙、青砖墙、石墙等,这些类型的外墙均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因而外墙隔热是岭南传统建筑中主要的隔热手段。在外墙遮阳和隔热方面,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构造做法——蚝壳墙(见图1)。历史上岭南地区有食蚝的传统,留下大量蚝壳可供建材使用。通常的做法是除墙脚离地50cm一段因防水浸不用蚝壳外,整堵墙都用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其凹凸的蚝壳有如百叶,起到了遮阳隔热的效果。蚝壳墙除了有自身遮阳作用外,也因其内含不流动空气而使得其导热系数很低,有利于构造的隔热功能。另外,由于蚝壳墙表面凹凸不平,不利于日常使用,所以常有在内部抹灰找平或砌青砖墙而形成组合墙的。从热工学上来讲,这种组合墙的总热阻为两种材料的热阻之和,其隔热性能较单纯的蚝壳墙更好。

2.防雨构造介绍:岭南传统建筑屋顶较多见是前后直坡顶结合两侧封火山墙即“硬山”或前后直坡顶结合两侧“悬山”,可以概括为“前后直坡,两侧山墙”。岭南传统直坡顶的坡度角通常为27°左右,这是由利于迅速排雨、减轻屋面荷载和利于屋面瓦固定三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最为合适的经验值。从瓦件使用的情况来说,岭南传统建筑瓦件基本可分两类,广府地区、潮汕地区普遍使用曲板瓦和碌筒瓦,而客家地区普遍只实用曲板瓦而不用碌筒瓦。前者的瓦件搭接方法是“搭七露三”,板瓦凹面向上,从下往上搭接。等级高的建筑做法是下面两层“搭五露五”,面层“搭七露三”,实际上为七层叠瓦的铺法,亦称“一掂七”(见图2)。其层间空隙较多,可形成横向微气流,有利隔热和散热及阻隔雨声的传入。另外,筒瓦凹面向下,尾部收小,筒板瓦之间用草根灰粘结,筒瓦之间也用草根灰抹平,形成瓦垄便于分散而有序地排水。后者做法较简单,两列板瓦之间不加灰浆粘结,这种搭接方法同时也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特点并不明显,但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除了瓦件的搭接外,岭南传统建筑的檐口防雨构造也很有特色,称为“檐口三件”,分别为滴水瓦、鸡胸飞子和封檐板。滴水瓦俗称“满面瓦”,其防雨作用是把檐口端部的雨水集中引导滴落,以避免雨水反渗到檐口瓦坑底,另外滴水瓦还可以避免反水现象,即雨水被迎风吹入空隙。鸡胸飞子亦称“飞桷”,岭南地区的飞桷多成鸡胸形。飞桷是桷板在檐口底的收口处理,把檐口稍微抬高,增大了檐口瓦的“自锁力”,使得在雨水的冲刷下檐口瓦不致于掉落。另外飞桷也起到滴水的作用。封檐板则是桷板和飞子衔接处的收口处理,一方面增加了檐口的整体承载力,另一方面如果封檐板足够宽也充当挡风雨板,防止檐口的滴水飘到桁条上。岭南传统建筑中除了坡屋顶的造型和构造防雨外,还有外墙防雨,如蚝壳墙防雨,和跟建筑造型相关的外廊防雨等措施。

3.防潮构造介绍:地面排水是岭南传统建筑防潮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排水系统中,天井的集水井和室内的检查井都俗称“沙井”。广东梅州的客家民居的沙井最有特色——在其中放置一个密封陶罐。岭南传统民俗文化中视水为财,因而暗渠曲折布置以使水流不能笔直排出,而在转折处设置沙井。当排水量很大时,水流在沙井处将引起漩涡,使得陶罐浮起旋转将沙井中的泥沙搅起以便随水流流走,无需人工掏泥沙。

除了地面排水外,防地下水也是传统建筑防潮的一个方面。主要做法有夯实地基上铺沙垫层、抬高地面标高、墙脚柱脚使用石础、挖水井用井水四种方法。其中石础的构造较有特色。在岭南民居建筑中,无论是三合土墙还是青砖墙,最常见的加固措施大多是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裙,也有用红砂岩条石砌筑的,条石墙裙的高度最少为30cm,高的可达到160cm,一般在100cm左右。在此基础之上,有的还在石板上做浮雕装饰,非常精美,因而“青砖石脚”成了岭南传统建筑防潮的典型做法。

第7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佛道文化;寺庙建筑;布局;木构体系;建筑做法;装饰艺术

寺庙是宗教意识文化的物质实体,是的直接产物。寺庙是宗教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自然产物,其兴建的盛衰,不管主观意愿如何,总是必然要受到宗教本身发展盛衰的影响,因而寺庙的兴建实质上是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的造型实体,客观上讲,本身应该没有任何意识倾向。然而,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建筑又总是体现着建筑者本身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是一定意识的体现。寺庙建筑作为宗教发展的需要不可能纯净到一尘不染,归根结底还是要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寺庙建筑外观的庄严肃穆化、布局上的程式化以及建筑结构的等级化,都是这一影响的结果。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一样,在本质同属意识形式的范畴,既然寺庙艺术本身(即寺庙所属的独有艺术)为寺庙的存在而存在,故其形象的反映在内容上无论怎样都摆脱不掉宗教意识的阴影。从这点来讲,寺庙艺术也是宗教文化的附生。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塑、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无一不表明寺庙艺术对宗教文化的臣伏。

1 湖南寺庙建筑简介

1.1佛道文化的入侵

汉代,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渐渐东来,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魏晋年间,湖湘长沙地区也领略到了这一来自异域的宗教之光。据现代考古发现,在长沙的两晋南朝墓葬中常有以莲花为饰的随葬品。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物,以莲花为饰的随葬品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长沙的民间信佛者已不是少数。信佛就必定要供佛拜佛,佛寺就由此而兴建。

依史料记载,佛教传人湖南的最早年代是西晋,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僧人竺法崇在长沙岳麓山创立慧光明寺(即麓山寺),此为湖南最早的佛寺,故有“湖湘第一道场”之称,演变至今,遗迹存在。随后佛教逐渐发展,湖南的佛教寺院也已遍及全省各地,仅现存的始建于唐代的就有浏阳石霜寺、衡山祝圣寺、石门夹山寺、宁乡密印寺、辰溪江东寺、沅陵龙兴寺、慈利兴国寺、永州高山寺等多处。唐中叶以后,佛教成压倒优势,以致出现了不少把道观改为佛寺的情况。南宋以后佛教的活动中心移至江浙一带,湖南的佛教才随之开始衰退。

道教虽正式形成于东汉,但在此之前湖南已有方士、道人的活动。相传西汉武帝曾封南岳金母殿道士王谷神为太微先生,皮先曜为太素先生。又相传西晋以前岳麓山有道士修炼,西晋时建有万寿宫、崇真观等,后成为道教育十洞真墟福地”。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南岳已建有南岳观、九真观等,南朝时,南岳道观续有修建,盛时近四十处。随着佛教的发展,道教衰微。

1.2湖南寺庙建筑兴起

中国自古就有自然崇拜,多神信仰的传统,设坛台供露天祭祀,立庙宇为室内祭祀。在湖南各府、州、县也曾有社稷、先农、神祗等坛,并形成定制。南岳自隋代定制衡山,唐初正式建南岳“司天霍王庙”,自此以后各代屡加封赐,岁时奉祀,形成庞大的宫殿式南岳大庙建筑群,至今保存完整。

湖南寺庙颇多佛道杂神同出,名山胜地往往道观、佛寺以及书院并存,如南岳衡山、长沙岳麓山,既是宗教文化中心又是书院文化中心。同时,改观为寺,改寺为观或寺观改书院,书院又改寺观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佛寺、道观、祠庙在建筑式样上并无重大差别。

湖南寺庙建筑布局一般采用纵向中轴对称、院落天井组合的传统形式。佛寺有少数建塔的。现存佛寺较大者有多进山门,纵深依山而上,在城镇的则紧凑密集,较小的几乎与民居无异。道观一般规模较小,不设中鼓楼之类,更接近民间建筑。城隍庙及较大的民间庙宇则多位于城镇,设置戏台于前部,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

2 湖南寺庙建筑的特征

2.1在建筑形式上,佛寺建筑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重点。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

2.2从建筑格局上看,湖南寺庙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一般佛寺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主要为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称为“寺”。庭院布局以四合院最为典型,从表面看,四合院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但实际上,宽大的庭院,使用中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

2.3建筑做法上,较大寺庙较早的多用木构歇山,晚近的除主殿用单檐或重檐歇山外,其它则多用硬山砖木结合,突出弓形封火山墙以及高大的牌楼式大门,与一般民间建筑形成显著差别,成为庙宇的突出标志,体现出湖南寺庙建筑的特色。其大殿构架一般多采用大梁与穿斗结合。较早的保留了许多古老做法,如梭柱、木横、月梁、驼峰、斗拱,以及东西阶等等,但又不受官方法式的约束,形成种种变形创造,反映出其他地方特点。晚近的结构简化,用材减少,较大的则装修雕饰增多,一般的则日益简陋,呈现出衰落的现象。

2.4湖南寺庙建筑大部分为木结构体系。我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材做成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佛教的寺庙、佛塔,道教的宫观也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从文化思想上看,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同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儒家和道家,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两大支柱,它们都讲五行。五行最早是和人们使用的材料相联系的。《左传》中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不可”。所谓五材,即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世界的万物。砖石不属五材之列,所以不能用砖石来做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另外,道教主张“祟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认为树木是大自然中富有生命的物质,因此,木结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情感。人生活在木结构的房屋里,就意味着同生生不息的大自

然,时时进行着信息交流,以企达到“物我合一”的目的。

2.5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自然荚”是道教的最高境界,为了体现“以自然之为美”的“自然之道”,道教宫观建筑,十分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许多宫观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峦之中,楼台池榭、山石林苑,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一审美情趣,对陵墓、宫廷祭祀、园林、民宅等所有古代建筑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6运用数的等差关系造型。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存在着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这是道教观念影响所至。道教对数的观念,是在《周易》基础上形成的。《周易》有“阳卦奇,阴卦偶”之说,其中“九”是天数,阳数之极,为最大。因此古代建筑房屋间数,则以九间为最大,依次递减为7、5、3、1。建筑物的数字等差关系,虽然意在体现道教的信仰观念,但在艺术表现上,数字的等差所造成的有规律的节奏,却形从成了和谐的艺术形式美,成为中国古代寺庙建筑艺术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2.7建造反翘的曲线屋顶。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具有浪漫情调的反翘曲线大屋顶为显著特征,这种反翘曲线屋顶,是世界上样式最多、个性最为突出的建筑部分,成为充满审美情趣的建筑艺术杰作。汉以后,随着道教的传播,这种式样的屋顶,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反翘曲线大屋顶,呈现出――飞动轻快、直指上苍动势,体现了道教飞升成仙的追求。这种大屋顶,不但毫无头重脚轻之感,反而使建筑物稳固而踏实。因建筑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展轻快的韵律美,给人们带来美的愉悦。

2.8采用牌楼式的大门。这是湖南清代寺庙较普遍采用的形式,成为寺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石构,或砖构,或砖石混合结构,是雕刻或堆塑艺术表现的重点,建筑物的突出标志,以显示其特殊地位。

2.9丰富的装修装饰艺术。一般以门廊、挑檐、窗棂、栏杆为重点,花饰翻新,千变万化。无论雕塑、堆作、彩绘,莫不注重写实的形象表现,并讲究故事情节、祈福吉祥的内容和神态生动、活跃多样的风格,反映了世俗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

第8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域;环境;文化

河南自古则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建筑中河南民居的发展同其他类型建筑的发展一样,会受到诸如,人文、自然、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从地域环境视角探讨河南民居的建筑特征,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地域性特征对建筑产生着深刻影响。

1 河南民居文化背景分析

河南省位于中原文化区域,华夏文明的核心。因历代所辖区域大部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广大地区,故称之为“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属豫州。《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中云:“河南日豫州”。它居“九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 “中原”一词是一个地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上游地区;狭义的“中原”又称中州,大约的范围是今天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中原”是指汉族及其前身――古汉族、华夏族的实际分布地区。中原文化使之指中原地区的人们在中原地域环境背景下,随之次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产生相互关系而形成可特定的文化、礼制及生活方式的总称。

在上下数千年间,河南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一直奉行的就是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始于秦朝受中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的影响,国家大一统形成,促进了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传统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夏、商、周时期,逐渐兴盛和繁荣的时期则是秦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期间河南不仅是全国封建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区,而且经济文化也占主导地位。唐代时出现了儒、释、道三家伦理思想合流的趋势,加快了中原文化“异化”的速度。北宋时期河南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选择了儒家正统思想为其统治服务,从而使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成为指导和支配中国封建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中原文化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和象征。

汉民族文化及生活的基本模式是礼,注重秩序化的群体,是汉民族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由“礼”而产生秩序社会,由秩序社会而产生了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家族体系、经济体系和生活体系。于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体系便应运而生。 “礼”是尊祖崇古思想体系系统化、规范化、逻辑化和具体化的结晶。“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中原文化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建构,体现了师法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和谐”。

2 地理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2.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河南与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界范围东西宽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境遇辽阔,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西部海拔高而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河南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其中,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豫西北和豫南地区。河南省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境域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的年内分配高度集中。汛期雨量丰沛、径流集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河,贯穿整个河南省,全长700多公里。

2.2 地理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来说是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南暖北寒。根据自然地理形态,将河南省分为豫西山地、豫东平原、豫北山地、豫南山地、南阳盆地等五部分。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将河南省分为四个地区:郑州以东的开封、商丘和东南部的周口等地称为豫东;郑州以西的洛阳、三门峡所辖称为豫西地区;郑州以南的许昌、漯河、驻马店、信仰和西南的平顶山、南阳等地称为豫南;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称为豫北。

豫东平原是淮河及其众多支流河道两侧分布着地势平坦的片带状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上点缀着片块状沿河洼地。属于河南湿润多雨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滩涂地区地下水位浅而丰厚。受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先民们选择了圩子这种聚落形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在圩子聚落泽水而居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布局与构造形式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潮湿多雨的特色。

豫西地区包括荥阳、巩义、偃师、洛阳、新安、义马、渑池、灵宝等县市区域。古代史的豫西地区降水充沛,土地富庶。《礼记・礼运》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也就是说窑洞就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窑洞以及窑洞与四合院的结合形式。

豫南地区属于河南省湿润的多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夏热冬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聚落的选址适应山地形态,依山傍势,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为适应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和坐北朝南的要求,而产生了南阳荆紫关民居村落这一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实例。

豫北地区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区。豫北山地在河南省内属于干早少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寒冷地区,气候特征接近河北,冬天寒冷、干燥、多风。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的选址要适应山地的形态,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要适应冬季保暖、纳阳等方面的要求。冬季为了获得阳光以补充室内温度,建筑的朝向以南向为主,东向次之。豫北平原地区院落的南北间距较大,以更好的接纳阳光。

3 经济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3.1 经济环境特征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从历史上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这种经济结构特点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河南早期适于农业生产而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家的中心。河南的农业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重亲情、和谐、中庸,积极地作用在于务实,让人容易养成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其负面作用是有保守的一面。经济结构形式对传统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的方面,它对聚落的地区分布状态,聚落的结构形式和传统建筑型制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3.2 经济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河南自古是王朝更替、战乱频繁的地区,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是中国的关键交通枢纽。如今所称的陇海交通线,实际上就是自古以来横贯中国的东西交通大动脉,也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和当今所称的“欧亚大陆桥”。中国的二、三阶地相交处,为中国古今南北交通大动脉,即今谓之京广线。两大交通线在河南交汇,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河南在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

4 社会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4.1 社会环境特征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民族、社会、文化、人口、语言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并且涉及各种社会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南北差异是文化区域差异的主旋律”,河南的豫北、豫西、豫东地区属于中国南北文化分界线的北方文化范围,地域文化的很多特征融合成为了中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文化的融合比较充分。中原文化主要指以中原地域为依托的,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之间形成的对象性关系而产生的特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

4.2 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中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的学说以“礼”为中心,“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每人伦原理的集中体现,儒家的伦理规范就是伦理秩序,它注重群体的秩序化,抑制个性的发展,宗族制度以血缘关系确定人与入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影响了聚落的布局方式。聚落的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内外空间的界定及内部的结构转换。在聚落内外空间转换上,聚落的边界作为社区内外空间分离与转换的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仪式行为,是意识空间之所在。注重与家族利益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空间就是对“礼”制的空间形象表述。建筑内部的布局形式是为了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或者该空间在群体中的地位,反映出在建筑布局形式的决定礼制观念高于实际生活的特点。体现出尊卑有序的布局,符合礼制约束下的院落制度。与宗法制度契合的,以家长为核心,其他人按照与家长的远近亲疏来构成的关系网络赋予活动空间相应的内外有别的性质,是与宗法制度中的封建家长制的尊卑关系相契合的使用方式。

5 结论

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是由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河南所处的中国之中的地理位置,河南的传统建筑曾被认为没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河南传统建筑从择地、平面型制、空间形式、构造技术到细部装饰装修,都蕴含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河南传统建筑形成的深层结构,决定着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地域社会文化对建筑地域特征的决定作用来自上层。特殊的地域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建筑的地域特征的产生构成决定作用。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技术构造手段,都是为了完成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制定的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是建筑地域特征产生的基础,其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经济地理环境是传统建筑发展的基础,对建筑特征的形成、性质和分布也有深刻的影响。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能将含有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建筑很好的保护下来,就能使地域文化的风貌较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重新关注地域性,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的特征,寻求传统建筑与地域气候、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结合,对于研究传统建筑,探索一种在地域文化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3]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第9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由云南省建筑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共同组织的以“创作”为命题、以“卡瓦格博峰”命名的云南省级优秀建筑方案设计评选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评选集中反映了云南省近十年来各种类型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与成果的最高水准,同时也将云南建筑的探索实践推向一个高峰。本专栏特精选近两届卡瓦格博奖一等奖项目,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云南地域文化、建筑实践、获奖项目进行评论与分析,以期更深入地探讨云南本土的建筑创作。

创作是建筑的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怒放之花,更是建筑师们永远的“卡瓦格博”。由云南省建筑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共同组织的云南卡瓦格博建筑创作奖目前已进行了三届。从2006年首届16家设计单位的148个申报项目到2013年26家设计机构的221个申报项目,三届共有548个建筑设计方案参加了此奖项的评选,可以清楚地看到云南省近十年来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成果。一批多年来致力于“地域建筑创作”的云南本土建筑师们在近十年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造城运动”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是原样克隆日益膨胀的东部模式,继续千城一面同质化的现代造城运动,还是另辟蹊径,坚持传统地域文化以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云南本土的建筑师们通过艰苦而幸福的创作实践勇敢地回答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盖什么样的房子

建筑设计如何体现地域文化,其中存在矛盾和问题是必然的。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地理环境多样、民族构成复杂、历史发展特殊、文化构成多元的省份。云南省现在大力发展旅游、建设文化大省,就是想把云南特有的、神秘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人居环境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应该如何解决,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没有纳入国家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有特色地域文化的比较悠久的小城镇与村落,所受到的开发·性破坏速度更加迅猛,从这一点来讲,身处云南的建筑师面临的现实情况更复杂。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卡瓦格博”优秀建筑方案创作奖的评选试图在展现云南建筑创作,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与云南的建筑师的同时,引出云南地域建筑创作的话题,唤起全国更多地区建筑师的探讨与共鸣。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提倡体现民族形式,即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引入了“地域文化”,这个包含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概念。实际上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地域文化”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一位云南作家曾经说过:“人类生活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河面上的礁岩、流水、浪花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但是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陷入迷途,从而忘记了水面下的石头。”如果将这席话引入到建筑创作中,就是建筑本质的回归问题。我们从一些申报作品中看,大部分设计作品虽然在重视地方风格与传承文脉方面有所“出彩”,但大多都还停留在“形”似的层面,时代精神还不够,有些项目甚至影响了使用功能,这都说明了云南建筑师们的基本功还需提高。那么怎样在保护我们已有传统和文化的前提下去创造当前的文化,这同样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其实很多建筑创作作品在多年以后再次回过头反思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当时有诸多的制约因素,但却能更加促进我们对建筑本质的探求。

现在倡导生态、节能,但很多项目尽管花费很大的代价达到了所谓的节能,却背离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有些地区采用一些传统低技术的方法,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一部分获奖作品虽然地处云南经济落后地区,但在建筑的通风、采光、防潮以及太阳能利用等设计处理上都体现出了非凡的智慧。由此可见,传承与借鉴传统工匠的智慧也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值得学习和借鉴。

另外在云南做建筑设计,可能今天刚在河谷亚热带某民族聚居地区做完一个项目,明天就在高山寒带某民族聚居地做另外一个项目了,其背景跨度之大可以说是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在项目设计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建筑师虽然有很多想法和思考,但是关注点大多还局限于个体项目上,如在今年的第三届卡瓦格博奖评选中,许多项目单体看起来都非常有新意,但是放入建筑所处大环境中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因此整体的观念应该是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建筑设计也在探讨本质的回归,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建筑本质的回归应该是理性的回归。

每次提到云南这个多元化的地区,大家就会联想到“原生态”,但不能总是仅仅停留在展示古老的过去,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上加以跟进,在未来的状态中加入时间的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如果建筑无法及时应对这种变化,就将停滞不前。在民族文化如此众多的云南,建筑创作中考虑传统的例子也已经不少了,回想一下,我们究竟是在遵循原生态的原则,还是在用“美声”来唱“民族”的歌。我认为云南建筑师所走的路应该是一条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表现地域文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