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低碳环保小制作精选(九篇)

低碳环保小制作

第1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融资;低碳金融机制

一、引言

低碳经济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发展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丰富物质资料,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不仅自身发展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同时也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环境保护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低碳技术、低碳标准所带来的全球低碳产品竞争和基于环境保护的新的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应该大理发展低碳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我国低碳经济融资的现状

(1)以政策引导和规范低碳经济融资。在我国,通过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低碳领域配置的工作很早就开始了。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落实国家环保政策。随着节能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保总局也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行“绿色金融”、“绿色证券”,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的低碳金融的政策框架。

(2)碳金融市场是低碳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碳金融市场是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各种融资活动的总称,包括三个方面: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开发可产生额外碳排放权项目的交易。3)与碳排放权相关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国低碳经济的市场融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通过CDM项目融资。二是碳权贷款和碳类理财市场。三是碳基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方,碳金融业务主要是CDM项目的融资、经核证的减排量(Cars)的交易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

(3)碳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完善。尽管我国有丰富的碳减排资源和极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但是相对于国外众多银行的深度参与,我国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落后,目前国内银行刚刚试水“碳金融”。国家开发银行等正在探索针对清洁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等创新融资方案。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尝试发展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成立资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意向书,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等CDM项目。

三、我国低碳经济融资存在的问题

(1)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覆盖面窄。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民行动,只要对发展低碳经济有利,都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可目前我国在低碳经济项目大多还是由政府直接参与融资和审批,政府融资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少数几个行业,流向中小型低碳企业的资金较少。中小企业在分享中央专项资金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补贴等融资安排上,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资金短缺成了中小低碳项目的制约性因素。

(2)缺乏专门的低碳经济贷款银行。因为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碳综合银行,所以各种低碳技术项目缺乏专门的银行为其提供贷款。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多是依靠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来研发低碳技术,但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贷款尚未形成统一、成文的贷款标准,大多数银行对节能减排的服务仅仅依靠传统的贷款模式,由于节能减排项目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风险,大多数银行选择不对节能减排项目融资,所以商业银行对低碳项目的总体贷款额度偏小。

(3)融资力度较弱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众所周知,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低碳经济的项目融资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从而使一些融资行为脱离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企业不知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发展低碳产业,致使一些资金流入非正常用途,造成许多低碳融资项目无法到期按时完成。在低碳项目建设前期,企业不重视成本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经常忽视对项目进程的管理和监督;在建设完成后,企业也不及时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和反馈。这些行为都会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四、政策建议

(1)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低碳经济与常规经济相比,其融资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殊性,这决定了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催化剂”的作用,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采用诱导性奖励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与金融两种融资机制的特点,有效实现两者的对接,才能达到优化低碳产业融资结构和提高低碳产业融资效率的最终目的。

(2)建立健全市场融资机制。不仅政府融资机制需要改革,现行的低碳经济融资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行低碳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条件,而且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市场融资方式――CDM融资方式也对我国低碳产业极其有利。CDM交易机制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今后低碳产业政策应着眼于培育低碳能源的消费市场,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低碳能源领域,最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3)加强商业银行在低碳融资中的作用。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导。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承担其为低碳产业融资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建立商业银行外部激励约束机制。需要政府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政策上对践行绿色信贷政策取得较好效果的银行给予激励。第二,积极进行低碳融资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起低碳融资的长效机制。第三,尝试建立专门的低碳融资银行。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建立专门的低碳银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天柱,黄.我国环境保护融资的区域化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1(5):39-44.

[2] 罗云毅,王元京,魏文彪.中国水电开发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8):2-56.

[3] 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10(3):38-42.

[4] 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12(6):29-31.

[5] 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经济,2010(71):23-26.

[6] 汪秀丽.世界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启示[J].水利电力科技,2011(4):9-16.

[7]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12(11):21-26.

[8] 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7):20-26.

第2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在访谈开始,梁本凡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城市的人民非常富裕,但是由于过去不注意环境保护,引进和发展了很多污染型企业,尤其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型企业,把当地的水源土壤江河都污染了。企业主失去了家园,他们的亲属也跟着失去了家园,不能在家乡生存下去,只能把工厂搬迁到外地,把家搬到别的城市,到外地就业谋生,成为无家可归的富裕流浪者。

企业不仅要挣钱、创造经济效益、为职工为社会谋福利,更重要的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低碳发展之路。在本刊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之际,梁本凡就“低碳经济”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经济》: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形势下,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必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您如何看待这些变革?

梁本凡: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现有工业化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产物。这种追求物质消费,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会带来巨大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生态环境危机。显然,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变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全球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以低碳消费为特色的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变革对我们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生产工艺和技术、城市运营和人类生活行为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是人类走向一种新的文明,一种环境优化、资源节约、低碳生态为特点的新文明。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您如何诠释低碳经济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有五个方面指标。第一是以很小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出更多的国民财富。

第二个指标是低碳消费,即满足人基本消费所需要的碳排放比较少的一种经济模式。现在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我们国家人均碳排放目前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一些非洲国家,尤其是孟加拉国这样不发达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非常低。

因此,我们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高度发展前提之下的低碳经济,而不是贫穷的低碳经济。贫穷的低碳排放不等于低碳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低碳排放才是低碳经济。

第三项指标指有一个清洁的能源生产与供应结构。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的碳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占的比重比较大。

第四个指标是碳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少占用绿地、经济生态系统,更多营造森林,让绿色植物吸收捕获大气中的碳,形成碳汇。

第五个指标指由高碳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消费、低温室气体排放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和人们生活理念、伦理价值观的变革。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清洁生产、绿色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人们面向低碳发展的行为方式分不开。

《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些对于企业会有哪些启示?

梁本凡:一个企业首先要意识到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必然要履行的职责。企业只有尽早地承担起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才能够避免自身竞争力的损失,避免自己的企业被淘汰。只有尽可能早地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产品才会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生存才会找到新生机。

《经济》:增加碳汇作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梁本凡:地球最大的碳汇是海洋,其次是森林。我们国家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但是对吸收二氧化碳、中和碳排放具有巨大的价值。在我国未来碳排放预算空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加大造林力度,增加碳排放空间,从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据了解,单靠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要降低碳排放10%都非常难,但通过森林建设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对此您有何见解?

梁本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实现碳减排,最大的特点是成本小,效益大。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要牺牲一部分企业和地区的利益,需要有技术和资金投入,需要很大成本。

而植树造林的成本小、效益大。因为森林不仅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还能提供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木材、林产品,并能调节气候,改善人居环境,其综合效益无可比拟。应该提倡以建设森林碳汇的方式来中和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您如何看待“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的意义?

梁本凡: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低碳发展道路上能占领低碳经济制高点,形成低碳竞争力,在低碳经济时代,再创辉煌。

《经济》:低碳环保是一个长期计划,对于未来发展,您有何建议?

梁本凡:各级政府要在低碳发展方面有具体实施规划,制定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我们的社区和学校要充分宣传低碳消费对低碳经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少开车,适当调配饮食结构,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签的产品,这对促进低碳环保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低碳环保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每个细节做起。

《经济》:在低碳环保方面,企业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这其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梁本凡: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目标的实现,主要靠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来进行生产。

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会带来清洁的环境。所以企业家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比普通公民更为重大。企业家要在低碳环保建设过程中对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和资本利润方面进行权衡,不可过分见利忘义而只顾资本回报,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治理环境、实现经济转型的责任。

《经济》:目前强调低碳环保的这个大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存在怎样的机遇?

第3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住区、规划布局、节能技术、环境配置、以人为本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东议定书》的缔约国,必须肩负保护全球气候的责任。

近年来,河北省发展低碳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早在2006年河北省保定市就实施了“保定.中国电谷”战略,建造“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并加大研究速度,于2007年启动“太阳能之城”建设,相继开展“蓝天”、“碧水”、“固碳”等城市生态建设,着重实施低碳社区、低碳交通等示范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能源应用和节能环保工作。如今的河北省保定市已经有90%的主要路段、85%的游园绿地、包括全部的交通信号灯和部分居民小区已经完成了太阳能应用的改造。200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同年,《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使得河北省在全国率先拉开建设低碳城市的序幕。

当然,河北其他城市,例如:唐山市唐山湾新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都被列为低碳示范城市。河北省将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理念的研究,积极开展低碳建设工作,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发展河北省低碳城市建设。

1.河北省住区低碳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住区低碳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初具规模的低碳住区在严格意义上说还没有达到低碳住区的标准。目前河北省具有低碳住区特征的有保定市新世纪花园小区,该小区位于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分两期建设,并于2005年9月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该小区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节能环保、健康绿色的设计理念,小区规划科学有序,小区整体感观恢弘大气。小区内各组团相对独立,建设风格独特,层次化、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自然流畅。小区公共设施齐备,共有地上地下停车场三处,自行车棚18个,幼儿园、会所、便利店、健身活动中心为业主的生活提供最大的方便,小区主要公共照明部分全部采用太阳能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并建有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一座。

新世纪花园小区住宅布局合理,每户保证拥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整体空间利用率高,墙壁保温隔音。该小区内庭院灯、景观灯和部分光热设施都已经改造完毕。每到夜晚,新世纪花园小区内的居民依旧能感受到“阳光”,小区中心花园中两个巨大的景观灯绽放着黄、红、蓝、粉色的灯花,脚下闪烁着各种动物造型的地砖灯,楼前楼后的绿化带里慢慢变换颜色的草坪灯,整个小区随处可见冷色调的路灯,而这些路灯都是太阳能灯。

除了保定新世纪花园小区,不久前廊坊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增长,初步建成了以“智能用电,引领低碳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样板示范智能小区。小区的智能用电采用高级测量、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快速储能等技术,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

2.河北省住区低碳建设的问题

2.1.缺乏系统规划――住区与城市矛盾加剧

现有河北省住区在低碳建设上都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从城市和区域的角度上宏观系统规划住区,只注重总体规划和城市地块用地分析,忽略详细规划,而管理部门只负责批地却不管住区所处城市的位置,城市环境与风向等对于住区的影响,以及住区对周围城市环境的影响。此外现有住区在规划设计中深度不够,规划布局单调或者规划布局不合理以及在规划布局中一味地套用标准住宅设计图纸,不加思索和分析,照搬城市住宅的设计方案,导致“千城一面,百镇同貌”,缺乏地方特色和以人为本思想。

2.2.环境配置滞后――环境与自然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现有住区不少都占了大量的良田好地,把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环境,人为的影响和干预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此外,住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虽然容积率和绿地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在绿地规划上往往犯一个“崇洋”的毛病。我们看上去的高档小区,都是种植一些高档林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来养护,忽略了低碳住区环境的内在含义。

2.3.低碳技术落后――住区建筑耗能高

建筑低碳是个很重要内容,建筑业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几乎占到了50%,光是这一比例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现有河北省的住区有很大一部分是20世纪以前建造的,住宅单体在建筑设计中没有采用低碳设计理念,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手法相对落后不能达到低碳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改造该类建筑并且在新的住区建造过程中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使之与低碳建筑接轨。

2.4.低碳思想不深入――公众参与积极性差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对于低碳住区建设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目标,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相形之下,公众的低碳意识和参与显得不够积极,虽然一些城镇的居民越来越对大气质量差、生活用水受到污染、噪音扰民等抱有怨言,但人们从未从自己身旁的小事做起。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或某个组织强力推动,往往是事倍功半的。

3.河北省住区低碳建设的策略

3.1.合理规划布局――正确处理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住区用地规划选址对城市的功能布局、居住环境质量、城市建设经济以及景观组织等非常重要,必须慎重对待。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水极为重视家居的室外环境,《阳宅十书》在《论宅外形》中国谈到宅与大地山河的重要关系:“人之居处,宜为大地山河为主,起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即是说,人的居住所在首先要与大地山河相协调,即使住宅内部很得法,但如果外部环境选择不当的话,终究不能称得上好的住宅,因此,住区用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首先,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住区在规划选址时应当注意选择适于各项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地形和地址条件的用地,避免不良条件的危害。

其次,正确处理住区用地与城市的关系

住区的选址在城市中的位置对于住区低碳建设有重要意义,这就关系到住区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健全和外出交通是否便利,从而涉及到住区是否能够在居民服务和交通方面达到低碳标准。居住用地的位置应当合理地考虑城市主导风向,根据住区规模配备适宜大小的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组织城市交通与住区交通的联系,较少居民出行次数和距离,从而减少住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从规划意义上达到低碳。

最后,合理的住区布局

住区布局对于住区碳排放影响很大,住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对正确的组织住区内建筑与环境的合理配置,正确选择建筑朝向,使得住区建筑在冬季获得更多的日照而在夏天避免强烈的光照。

3.2.适宜配置环境――促进住区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根据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住区绿地系统,并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尽可能利用住区内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对住区内原有绿地、湖河水面等应加以保留和利用,节省建设投资。合理选择和配置绿化树种,力求投资少,收益大,且便于管理,既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能美化住区环境,改善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

3.3.引进先进技术――减少建筑单体碳排放

住区建筑设计应当注重能源的高效节约化和能源的循环使用,注重对未使用能源的收集利用,排热回收,节水以及对二次能源的利用等。在建造时使用耐久的建筑材料,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尽量应用地域性的自然建筑材料以及当地的建筑产品,避免材料的二次运输。

对于低碳建筑节能的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

首先,建筑墙体节能技术

在住区建筑低碳建设前提下,发展高效保温节能的外保温墙体是节能减排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复合墙体一般用砖或者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墙,并于绝热材料复合,或者用钢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薄壁结构夹以绝热材料作为墙体。外保温墙体主体墙可采用各种混凝土空心砌块、非黏土砖、多孔黏土砖墙体以及加气混凝土等。

其次,门窗低碳技术

在建筑护结构中,改善门窗的绝热性能是住宅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窗墙比、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减少传热量,以及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加设密封条,提高气密性减少渗透量。

再次,屋面低碳减排技术

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容量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重量、厚度过大,也不宜采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止屋面湿作业时保温层大量吸水,降低保温效果。屋面保温技术可以采用聚苯板保温层面、再生聚苯板保温层面、架空型岩棉板保温层面、架空型玻璃棉保温层面等多种屋面。

此外,达到屋顶低碳还可以采用屋顶绿化设计,涵养水分,调节局部小气候,此做法具有明显的降温、隔热、防水作用,同时还减少了太阳对屋顶的直射,从而延长屋顶使用寿命,美化住区绿化环境,节约能源,减少住区碳排放。

3.4.树立低碳思想――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低碳活动

有人说:低碳就是要节约,不能开空调,不能开汽车不能乘电梯,这是人们对于低碳生活存在的误解。我们提倡的低碳,并不是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在保证较高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减少能源的消费和碳的排放。树立住区居民低碳减排的思想,对于低碳住区建设意义十分重要,低碳减排思想是一种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任何节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生活的贡献。

4.结语

河北省低碳住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提到低碳不能单纯考虑到住区建筑或者是建造技术等单一方面,更应该从规划入手,全面考虑住区生命全周期内碳排放的问题,合理选择适当的开发策略和建筑技术,才能建造出真正的低碳住区,提高河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立均、王婷低碳理念下的居住区规划初探《山西建筑》第36卷第28期

2.李建明、孙正、祝大勇保定市经济发展方式变迁及效应评估――对低碳城市发展动力的探寻《理论界》2011年04期

3.王凯江、闫洁五大系统改造成就阳光生活――保定新世纪花园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住宅》2008年05期

第4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态革命;绿色能源

在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且制定了在以后几十年时间里其能源发展的策略,目的就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相继美国2007年提出了能源法案,德国提出了将低碳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进行发展,日本在2008年也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就目前来看,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全球变暖带给人们的威胁和挑战,所以各国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进行能源经济的生态革命

低碳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能源的革命,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革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的应用,将能源最大化利用,力图以最少的经济成本换取最多的能源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成本损失。能源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将经济进行低碳化发展,能源革命潜在地推动了能源经济的发展转变。能源经济生态革命的转变形式就是将过去经济发展过于依赖高碳性经济转向当前的低碳化甚至是无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向;将过去的高碳消费转向能源革命总的低碳甚至是无碳消耗的方向。这场能源变革是巨大的且影响深远。在能源经济的生态革命中,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对能源的再利用,主张生态消费,实现各种能源产业运作环节的生态主张,逐步完善和建设绿色产业结构,而这些主张是保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

二、正确认识发展中的低碳经济

(一)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联

生态经济是根据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及系统的工程法将企业生产与消费方式进行改变,挖掘所有的可用资源,发展部分经济和生态都高效的产业,构建合理的体制下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文化。低碳经济是根据可持续发展观以创新技术、制度的手段,将产业进行转型,开发新能源,降低高碳消耗及减少温室效益,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取得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绿色的特点是低碳经济的一大特色,其最为重要的原则和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内新拓展的领域。其理念主张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经济腾飞的关键,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注重的,这是我国目前实现经济长远稳健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式。

(二)低碳与绿色的关联

绿色经济是根据市场导向,依傍传统产业基础,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的新经济模式,体现了产业经济的健康、环保状态。我国倡导的绿色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原来高消耗、高污染等非可持续发展模式向低能源消耗、较低程度污染以及对于生态影响最小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二者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只不过是表示方式有所不同而己,它们都倡导环保和减少污染。

(三)低碳与循环的关联

循环经济是循环流动的经济,指人利用科技发展自然资源,将资源的投入、产出及废弃进行生态型的循环以发展经济。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外是二者都是实现绿色经济的一种形式。不同之处是,低碳经济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外在形式以及实现的根本途径,并且对于循环经济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中,目的是为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所以对于循环经济的要求就是碳排放量的最小化甚至无碳排放。所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低碳经济相结合,达到低碳排放或者是无碳排放。

(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关系

以往的以资源和能源消耗为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现在政府大力倡导的无碳经济或者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都是一种发展稳健经济的实现模式。而低碳经济要求能源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变革,分别为能源生产开发的变革以及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促使经济由以牺牲环境向保护环境转变。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必然途径。要实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是关键。这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速度。其中,低碳经济是实现上述构想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两型经济”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符合“两型社会”的准则。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手段

实现低碳经济并达到经济的低碳环保要求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要求。在进行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将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结合起来,目的就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改善

要加强对于企业和民众的宣传工作,使得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使得低碳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人们参与的重要性深入人心,通过人们接受这种理念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要对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地方的低碳经济发展作出统一的规划;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碳的排放量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和对于资源的消耗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50%与40%。相对于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其GDP中的比重甚至占到了70%以上。所以我国还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得我国成为服务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以及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国家,使得服务业成为我国GDP贡献的主要力量。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企业从事低碳绿色的产业,对于一些高消耗或者是高污染的企业采取处罚或者收重税的方式制约其发展;对于低碳绿色的产业发展要提供政策和资金保证,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二)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形成低碳与无碳经济技术体系

要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就必须发展各种绿色无污染或者是无碳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的能源。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要做好能源的清洁工作,尽量减少碳资源的使用。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导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展开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转化和利用,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的无碳化。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较为紧张的资源问题以及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利用能源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在能源大量消耗的过程中还会造成大量的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这对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来说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在绿色新能源技术方面加大科技力量的支持,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做保障。

(三)加强制度创新,形成降低碳化发展理念

对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建立我国低碳化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要加快建立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通过对相关机制和体制进行创新,有效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低碳系统的制度革新,实现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制度创新、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有效保护的机制体制创新、碳排放量监督的体系创新以及关于主张低碳绿色企业作信贷支持的体系创新,加大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和促进低碳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低碳化的绿色的发展模式。没有消费就没有需求,也就不会有市场,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推动者的消费者,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污染低消耗低碳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这种变革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甚至生活方式。所以,要实现低碳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在其过程中政府要制定规则,起到指挥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生活方式,力求低碳化行为,树立全民的低碳共识。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树立标兵企业,弘扬其行为,为社会做榜样。

(五)树立典型,完善制度保障

深圳是我国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生态示范点,为保障其示范的成功,住建部推行了保障性的政策,并给予技术支持,推向全国。另外,深圳市在住建部的支持下提高了每年的论坛规格,论坛主要以低碳生态城的相关理论和实际经验为交流目的,将深圳示范点向国内外进行推广宣传。之后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择点示范典型。推行该经济发展模式是系统工程,它需要组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合作。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将我们居住的城市建设成一个低碳消耗、和谐友好的环境,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制度保障。政策方针能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法律制度能够规范和保障的经济发展,经济手段能促进低碳经济平衡发展。总之,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低碳化守则,低碳化也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已有能源的变革,以及树立全民共同参的共识,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剑波.英国“低碳国家转型”国策的法制化特征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06-111.

[2]包玉华,胡夷光.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2):29-31.

[3]单宝.欧洲、美国、日本推进低碳经济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1(1):12-17.

第5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一.政府行动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质量与生存质量。目前,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百姓生活造成很大不利。因此,重视环境问题并把治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已是政府间的共识。

1、面向国际。中国在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规划的制定。从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日本京都的《京都协议》,从2007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巴厘路线图”到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哥本哈根协议》,从2010年墨西哥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再到2011年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始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国,承担着全球责任,在国际和平与安全、《千年发展计划》、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关键的全球事务中,始终愿意承担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能以及所应担负的责任。

2、面向国内。中国“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语)。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把法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制定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促进循环经济法》,作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颁布。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即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并要求在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同时,中国还将制定出台《低碳经济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低碳体制。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有速度走向低碳生活!

二.学校教育

如果环保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在一个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要过既有尊严、又有幸福的低碳生活的期限会越来越远,甚至会成为一种奢望。中国人的生命权、生活权、生存权、幸福权、尊严权还要奋斗很长时间。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在面对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的学术科研和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刻反思:

1、居安思危。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从环保的角度讲,幸福是更优美、更安全的环境,更便利、更和谐的氛围。看社会环保幸福指数,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要更关注社会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增长状况。

学校教育要关注教育的幸福感,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幸福理想和幸福观。高碳经济生活已经严重污染了人类生存的地球,人们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甚至生存危机。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存在着不环保、不绿色、不低碳的环境问题。学校教育所承担的责任是,培养驾驭未来国家命脉的接班人,包括环保卫士和志愿者。环抱之木,起于小苗;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低碳环保生活习惯,宜从娃娃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2、痛改前非。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CCTV-10有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这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可以改变环境。一个小小的习惯,带来的效应,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所有的所有,都是对我们的未来负责,低碳生活,从现在开始。”要减少碳排放,就要改变生活习惯,如骑自行车,开混合动力的车,使用节能灯泡,植一株草,养一盆花等,都是低碳、绿色、环保的行动。

如果我们都能像这条广告那样,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复重申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就一定会达到。但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时有淡薄了责任、模糊了视野、不辨了是非的时候,这是非常痛心的。痛心的事要痛改,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因为我们没有失掉自信力的理由!

三.家庭素养

家庭的环境氛围和生存质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无论是高碳生活,还是低碳生活,其印迹总会烙在孩子的记忆里。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把“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问题当做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修的素养来抓,我们还愁低碳生活不成吗?

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孩子的家庭生活,“家庭环保”这一课题谁来补上?家长的素养和眼光,决定着孩子的生活质量。

1、节约是家庭的美德。铺张浪费也是高碳生活。一粒米、一滴水,吃穿住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靠消费能源才得来的。居家需勤俭节约,持家要细水长流。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顺手关灯关机,不浪费纸张和粮食,将垃圾分类处置等等,这些环保理念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因为好习惯形成好自然,好自然就是好品德。

2、幸福是家庭的追求。居有所住,住有所安,安宁才有家庭幸福可言。出门青山碧水蓝天,进门放心安心舒心;绿色低碳居家,幸福美满生活,这是现代家庭的理想生命线。“安全无污染,低碳不高碳,环保可持续”,这是家庭教育不得不研究的课题。家庭是孩子最亲近的学校,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家长务必天天向上。

四.社会责任

社会是一所生活实践大学。现在的惯性生活模式把我们已经惯坏了,我们很难轻易改变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然而低碳社会强调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低碳化,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低碳文明生活。我们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树立低碳理念和持之以恒地转变行为方式,以达到推行低碳生活的目的。

1、低碳生活是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对普通人来说,低碳是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态度不是能力。由于中国公民(特别是西部公民)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节奏生活中,电气化、自动化使日常生活能源消耗越来越高,发展中的碳排放,已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数量看似微小,但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碳排放总量却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所以,严格控制碳排放量,过低碳生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只是国家命题,也是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

2、减少碳足迹是培养低碳责任。《低碳经济与幸福指数》的编者以一个平凡人的一天为例来说明“碳足迹”:清早起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面包喝牛奶,然后穿好外套,下电梯,开车或乘车去上班。紧接着乘电梯上楼,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没有摄像机随身拍摄,但温室气体却记录下了全过程。从电视机搜索信号和播放节目,到电梯上下,电脑工作都要用电。在中国,一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785克。面包和牛奶离不开作坊,而畜牧业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衣服生产,车辆行驶,无一不和能源打交道。像这样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每个工厂的每一道工序,都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样的“碳足迹”维基百科解释为:一个人、一个产品或装置在整个生命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这个概念以“足迹”为喻,说明我们的每个人都在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所留下的痕迹。“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排放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开车上班、乘飞机旅行,还是欣赏轻音乐、使用电脑,都将直接或间接地消耗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以,“碳足迹”也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地球1小时”行动,绝非赶时髦,追时尚,而是培养低碳意识。因此,每个有责任心的社会公众,必须从自己的生活轨迹中缩短和减少碳足迹,这是对低碳生活的责任承诺和慷慨贡献!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的“瓶颈”,只有通过政府的行动引导、学校的教育通识、家庭的素养修为和社会的习惯改变才能解开,这是最美好的“四羊方尊”。

第6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了旅游的热潮,旅游业一直被称为“无烟工业”,但是由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旅游业再也不是人们原来认为的无污染工业,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2009年5月,低碳旅游的概念在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接着在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低碳旅游”。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广泛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活动方式,还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在未来世界旅游的大趋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的起步较晚,仍然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概念还存在许多争议,因此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由于经济过快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所以国外很早就注意到了旅游业与气候影响的内在关系,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也比我国早的多。部分学者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规划与操作过程中,应用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准则,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环境,尽力减小对环境损害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方式。本文的观点是低碳旅游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一种响应,是在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的旅游方式。

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代表着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的旅游方式,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气候问题的不断加深,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低碳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迅速发展。

低碳经济(lowcarboneeonomy)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随后被世界各国接受。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009年5月,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中发表了《论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阐述了低碳旅游的概念.他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诊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并且由于低碳旅游的理念和目标明确,因而不会像生态旅游那样在概念、主体、实施对象、实施过程等各方面都受到人们的质疑。

三、低碳旅游的响应与实践途径

完整的旅游活动需要旅游者、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低碳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面积极参与实践。例如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支持、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旅游者的低碳消费理念等。

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低碳和环保,寻求自然与利益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健康可持续的旅游业。在低碳旅游的响应与实践过程中要秉持着节能减排的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争取碳排量降低到最小。

1.政府

在低碳旅游的实践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应尽快建立健全与降低碳排放量相关的机制,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奖惩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旅游企业的碳排放量严格监管,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限额。

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并且建立相关的监督机构对进行严格监督,向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治,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旅游项目应立即停止或进行修改,并且提高旅游景区内的服务质量。加大征税力度,强化对超额排碳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旅游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等级评比,奖励排放量较少的旅游企业并颁发相关星级证书,推动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随着旅游的迅速发展,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多,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超过了环境容纳量。同时污水和垃圾的处理不当造成了生态污染,旅游景区内的景观质量也有所下降。如敦煌莫高窟日接待量超出环境负荷,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导致壁画霉变.腐蚀.脱落,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和保护措施,严格监管景区控制客流量。

增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先进科学的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旅游企业储备精英,提供先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例如为鼓励旅游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包装给予一些补助。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这单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政府联合大型企业吸引外来资金,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无力开发的不足,另一方面激励了旅游企业对低碳的积极响应,使低碳旅游的推进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

加大对低碳的宣传,应用环保材料印刷宣传画册,号召具有影响力的名人明星制作公益性广告,对旅游者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意识。

2.旅游饭店

目前有很多饭店正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从餐饮.住宿等各个方面控制碳的排放。餐饮住宿占用了旅游消费中大部分的能源和水资源,推进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绿色饭店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饭店。绿色饭店在安全方面重视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健康方面突出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卫生操作发展低碳饭店。

减少能源消耗是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建议同一客人减少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用餐布代替一次性纸巾,甚至不再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扭转浪费之风,强化清洁.舒适的功能性。饭店在确保设施和服务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在饭店前期构建时强调自然采光或节能型灯具来节约用电;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等高耗能电器的使用。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来代替高碳排量的传统能源。如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或者在酒店前期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设计低层建筑,减少电梯的使用。

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垃圾进行合理分类,严格执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饭店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饭店员工是影响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饭店每年定期为员工提供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在言谈举止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旅游者宣传低碳理念,用优质的服务营造出绿色的消费环境,对消费者节约.环保的行为提供多项鼓励措施,如采用环保餐盒为其免费打包。

由饮食导致的碳排放也占据着不小的比重,要提倡简约的饮食习惯,减少铺张浪费,不过多的选择动物食品,优化饮食结构,饭店要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当地的食物,以减少交通运输方面增加的碳排放。倡导旅游者多吃素,素食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素食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环保方式。因此饭店可以推出素食菜品或设立素食餐厅,打出周一请吃素的标语,宣扬素食文化。

3.旅游交通

在旅游交通方式中,公交汽车和铁路虽然只占到了所有旅游运输量的34%,但却占了13%的CO2排放总量(不包括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部分)。在旅游方式中,长距离旅游虽然只占2.7%的旅游总量,但却占有17%的CO2排放量;自行车旅游或背包旅游的CO2排放量几乎为零,而跨越南北极的旅游行为的CO2排放量却高达10吨。由此可见,旅游交通产生的碳排量在旅游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旅游者应合理安排旅行线路,尽量选择最短距离的行程路线,采用公共交通等环保的出行方式,预订距离目标景点比较近的旅馆,选择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样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也更加低碳环保。另外,短程旅行更适用于电动车.自行车.徒步背包等环保的出行方式。

在旅游交通方面,光靠旅游者的努力是不够的,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吸引旅游者出行游玩的主要因素,因此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能,最有可能成为低碳旅游业发展中的领跑者。旅游景区应升华改进景区内的交通方式,认识到低碳环保的价值,平衡好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景区内采用电瓶观光车等环保交通方式,用小树丛隔离出低碳道路,并建立透水草坪停车场等。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等多数游览胜地,但是不设缆车,不修筑台阶,这样充分地保护了富士山本来的面貌,而且徒步登山更能突出绿色自然的旅游方式,体现低碳旅游的真谛,这种发展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虽然我国低碳旅游发展还未成熟,但是在国外发展的基础上在不断创新,例如燕子沟不仅减少观光车的使用,后来扩建的道路也是在以前山民采药时留下的基础上铺设的,树立了良好的低碳形象。

4.旅游纪念品

在享受自然环境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这种低碳旅游才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旅游工艺品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购买到的有着当地特色文化的有形商品,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在工艺品生产过程中会增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是旅游纪念品却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减少工艺品不必要的包装,使用环保材料生产低碳工艺品,停售一次性雨衣,或者提供印有景区标识的免费雨具作为纪念品。

“碳补偿”也是现在热议的话题,旅游者可以参与到植树种草的活动中,运用环保卡片为旅游者栽种的树木花草命名,并签下自己的姓名,作为一种仪式宣誓成为低碳旅游者的决心,使树木花草作为另一种“旅游纪念品”。游客不仅欣赏了美景,了解了低碳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获得了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纪念品。

此外还要做好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培训和教育,时时刻刻提醒低碳的重要性,实实在在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重视创意设计,尽量使用当地特产进行手工制作,避免原材料远距离运输,减少制作工艺的原材料。积极利用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境的修复和健康发展。

5.旅游者

低碳旅游者往往选择生态环境较好的郊外,身心放松,容易被稀有的植物和动物所吸引,在旅游者接近的时候会增加他们的紧张压力感,并且时刻处于警戒状态,随着低碳旅游者的不断增多,这样的行为会扰乱这些稀有动物的生活规律,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还有可能增加当地的环境的压力,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的适当隔离,旅游者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定,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打扰野生动植物正常的生活。

低碳旅游不仅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可以促进环境的恢复,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低碳旅游者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用品,背着自带水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维护和改善环境,弥补在旅游活动中对自然造成的损害,补偿碳排量。同时也促进了被破坏地区环境的恢复。

低碳旅游的发展壮大需要借助旅游市场一定的消费需求来推动。低碳旅游促进了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通过生产有机蔬菜.水果等食品,吸引游客参与采摘的方式为城市周边地区带来了经济机遇,为经济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低碳旅游者也会激发获得收益的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低碳旅游具有强烈的实践参与性,例如徒步背包旅行.骑行这种低碳旅游方式可以令人们沉浸在自然环境中,在闲暇时间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增进团队的友谊,使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压力得到释放。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从侧面培养了人们勤俭节约的精神。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不仅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是未来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想要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格局中取得绝对优势,旅游的景区景点和饭店应该加快脚步向发展低碳旅游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旅游学刊第25卷,2010年第1期.

[2]张明,黄翔.基于低碳经济“三分法”的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与构建方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11.6.

[3]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4]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河南科学,2010年5月第28卷第5期.

第7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环保小学科学教学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是思维意识逐渐开发和成长的阶段,而科学课程是讲解自然环境的重要启蒙课程,对于小学生有建立良好素质的作用,利用小学科学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是最合适不过的。对此教师应当迎合学生的心理,积极地营造低碳环保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普及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健康发展。

一、 营造教学环境的意义

1. 小学科学的定义。小学科学是针对小学生的一项综合教育的学科,涉及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渗透,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历史财富。其中不但蕴含着教育的创新理论和观点,同时也包含着课程分析、教学探索等综合意义和共同促进师生的学习和发展。小学科学学科大体的定义,是带领学生熟悉自然,亲近自然,而实质的意义是让学生通过科学学科的教育,逐渐提升综合能力。

2. 小学科学的价值。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不是很固定,容易出现波动,而小学学科的主要特征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前提,提高学生的自然观和物质理念,所以小学科学不仅起到科学教育启蒙,成熟学生心智的作用,使其思维更加的坚定和活跃,而且通过基础科学理论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的能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周围环境,为以后的知识积累或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

3. 营造低碳环保教学环境的意义。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类工农业的兴起,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以及有毒气体的排放,也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直接循环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对此低碳环保也成了我国主要的发展策略,而教育应当从小抓起,所以营造良好的低碳环保的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将低碳环保的概念意识与科学意识完全融合,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营造生活环境。

二、 建立低碳环保教学环境的对策

1. 引导学生发现低碳环保的意义和方法。首先教师应当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科学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并制订一系列的授课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内教学改为室外教学,这样有利用学生动手实践,从而使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更加强烈。

例如,教师在进行室外授课时,应当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首先将低碳环保的概念传递给学生,以发现低碳环保为任务下发给学生,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自由活动,自行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最后的课程是师生共同总结的时间。此时很多的学生发现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开车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很多的小学生,会将操场或室外的垃圾清理干净,利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感染身边更多的同学,这也是环境保护最直接、最有效果的方式。

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授课。低碳环保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师利用口述的教学方式,将小学科学与低碳环保的定义进行结合,来加深学生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又因为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复杂,讲述的范围不够开阔,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时展的优势,利用新形势下的先进设备进行授课,不仅可以轻松地营造低碳环保的教学环境,同时授课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信息共享资源,以及网络优势,自己制作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将二氧化碳的由来、积累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各种污染源对地球的压力等,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制作。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舒缓的背景音乐、动画人物以及鲜艳的色彩,都可以充分地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关注度。教师的动画视频中,将地球比喻成大地的母亲,环境破坏使得地球母亲的形象和身体逐渐衰落,不禁勾起了学生的气愤和保护地球母亲的心理,此时教师讲述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学生会记得很牢,从而更好地影响身边人。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合理地推荐一系列的科普书籍,结合学生善于观察环境的性格,使小学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价值。

第8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 ;美术课堂;美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89-06

[作者简介]许俊(1978―),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小学高级。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可生活中,不注重环境保护,浪费各种资源,没有“低碳”意识的人比比皆是。如何来进行环保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借用美术教育这个平台,在美术教学、校园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真正为学生成长打好一定基础。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低碳内容

(一)开发美术教材

在美术教材中有涉及环保内容的教程。教师应把“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细化进认知、情感、操作三大目标中,使学生从小具备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系列“低碳”美术作业,使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美术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如苏教版美术第八册教材中介绍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从而把导致人类生命、物质财富损失的灾害事件,统称为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又如苏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材中有关于“世界环境日”的内容,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在上这些课程时,笔者准备了大量的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和动画视频,学生被这些图片震撼着,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人类的可怕行为,纷纷拿起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呐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环境的期望(如图1、2、3)。

除了美术课堂,在科学、品德与社会、音乐等课堂更是环境教育的好阵地。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保技能,从而增强其环境意识。

(二)通过手工课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美术教材中有许多手工制作课,传统的手工材料有彩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等,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也变身成为艺术作品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把生活多的许废旧物品变成美观、实用的艺术作品,如果冻壳、酸奶杯(洗过)、吸管、月饼盒、牙膏盒、旧毛线、礼物盒的包装绳、鲜花的包装纸、瓜子壳、旧挂历以及易拉罐等饮料瓶子、瓶盖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变废为宝本身就是一种低碳环保行为,它可以使物品发挥多种使用功能,做到物尽其用,能够加工成美丽的艺术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通过操作,还可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良好品质。如第六册美术教材中有“我也能造飞机”和“我做的鸟和家禽”两节手工课,笔者先让学生收集各种生活中不要的废旧材料,集中整理收集、分类,并开展评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收集达人,环保达人(如图4、5)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必要利用自身与周边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一是从美术课堂教学入手,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引导;二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把环保教育的比重加大,积极依托美术教学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渗透,使美术课堂不再是生产废品的课堂,而是对废品进行合理运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废品处理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这样,通过美术课堂,一件件美术作品在学生独具慧眼与巧妙组合中产生了。作品琳琅满目,学生高涨的创作欲在作品中表露无疑。环保小制作,既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还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常被我们丢弃的废物,都是及其有利用价值的宝物,同时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

(三)美术材料的合理使用

美术课堂上,环保绿色理念的渗透可以说无处不在。以前美术课本人手一本,用过了下学期就不用了,浪费太大,现在课本变成了循环使用,大大增强了课本的使用效率,节约了成本。作业纸张的使用也是在与时俱进,正反都用,做到不浪费。学生通常在正面画好后,背面用来做练笔,画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作画工具的使用也能体现“低碳节约”,在画水粉明度渐变时,提醒学生洗笔罐的水只能打一半,多了会浪费且水会溢出来,水粉颜料要少挤一点,黄豆大小即可,如果不够可以再挤。总之挤多了不能装回去,最后用水洗掉很是浪费,如果有的学生确实颜料挤出来用不完,可以给那些需要的同学,在老师的协调下做到物尽其用。虽然这些只是小小的举动,但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学生们的确比以前会合理使用工具,节约资源了。

二、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低碳教育

在美术活动的领域内激发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低碳经济”活动,通过开展发倡议书、变废为宝小发明、班级布置环保口号征集、环保时装秀、假日小队进社区等一系列具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理念,积极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共建绿色环境,共享绿色生活。

(一)低碳理念形成动员宣传是前提

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低碳意识,我们在全校开展“低碳生活从新年开始”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并号召同学带动家人积极实践低碳生活。围绕以下主题开展活动:

1.制定个人或家庭“低碳生活”新年计划,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省电、省水,多步行,多植树,多坐公交车,少浪费,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2.将家里废弃的玩具、旧衣服等物品制作成新年礼物(年画、装饰性“福”字、节能环保玩具等),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变废为宝,给家人、朋友、手拉手小伙伴送出新年祝福(如图6、7)。

活动得到了全体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活动反馈表全部收回,每个家庭都制定了“低碳生活”新年计划,并做了详细的活动内容和过程。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变废为宝制作了许多新年礼物。大队部开学初将部分学生变废为宝的小发明进行了展出,全校师生现场观摩,作品琳琅满目,一件件精美的小制作让人发出啧啧称赞声。环保小制作,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还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常被我们丢弃的废物,都是及其有利用价值的宝物,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如图8、9)。

为了让低碳意识、环保知识深入人心,大队部组织学生在“世界地球日”当天进行宣传,并展出学生绘制的环保画作品,学生们被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所触动,纷纷驻足观看。不仅学校宣传环保,大队部要求各班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并评比,各班十分重视,纷纷拿出看家的本领,画出最感动的作品。各中队按照学校要求,利用班会进行全班低碳环保主题的中队会,队会上,形式多样的小品、歌舞、三句半等节目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二)低碳理念形成活动载体是关键

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参与到环保活动中,会让学生真正体会活动的意义,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那会比无数次说教更有说服力,所以笔者联合政教处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全校的环保活动中来。

1.征集环保“金点子”和我设计校园中的“文明标语”活动

为创建“绿色学校”,全校大力宣传“低碳”,学生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低碳意识和绿色环保理念。首先,政教处在全体学生中征集环保“金点子”活动,每个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设计总结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全校评比表彰并张贴,学生的参与热情很是高涨。其次,为营造低碳、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我设计校园中的‘文明标语’活动”,学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相处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文明标语,最终选出创意标语50条,并将这些标语布置在校园的走廊、洗手池、电灯开关旁、花坛、食堂等地方。学校给获奖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智慧的贡献。这两个活动可以说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了环保的活动,并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收获(如图10、11)。

2.征集废旧材料,“环保时装秀”大比拼

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将生活中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学校将举行一场“环保时装秀”,要求各班开展此次活动,各班选的选手参加学校表演。各班级积极响应号召,学生纷纷从家中带来闲置不需要的物品,一起动脑筋发挥艺术创想,设计出惊人的奇装异服,如装电视机的泡沫板、易拉罐、旧的吸管、旧纸箱子、果冻壳、包装纸等。短短2周时间,各班完成了时装秀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20组服饰进行校级演出。演出现场台上,学生造型各异,动感有余,选手自信、大方、不时摆出酷酷的造型,看得台下笑声、掌声一片,配上大队辅导员的精彩讲解,环保服饰也将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和生动有趣的形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图12、13、14)。

图12

图13

图14

3.环保中队会

班级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主阵地。大队部布置各班必须开展一次环保主题中队活动,各班需上交活动过程和照片。经过一周的准备,班级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队活动,学生是活动策划和表演的主角,活动做到了人人参与。教师在寓教于乐中播种了环保、低碳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4.班级假日小队走进社区,开展“低碳”环保活动

为了让“低碳”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大队部让各班都成立了“环保假日小队”。假日小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清除“牛皮癣”、捡垃圾;走上街头宣传低碳;制作变废为宝小礼物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环保带来的乐趣。此外大队部还在校园内成立“绿色天使”小队,通过广播站、板报、宣传橱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和环保技能的培养。“绿色天使”小队还定期清理校园内的卫生死角,为营造一个整洁干净的学习环境作出贡献。同时还让“绿色天使”小队学生走出校园,在社区、工厂进行环境宣传,力求用队员自身行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保氛围(如图15、16)。

三、低碳活动反思

在美术实践中渗透低碳意识,应与德育相结合,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取得成效的,所以,笔者设计了一个长效的活动方案,先普及低碳知识,后通过活动进一步深化,将这种环保理念、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在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环境保护的内容和主题画学生很关注,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利用绘画这种直观的影像很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低碳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环保的意识,教师应从课堂上的细节着手处处教育学生要有低碳意识。我们也整合其他学科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掌握一些环保技能,从而增强环境意识;围绕美术实践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环保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活动,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而且教师采用绘画、手工制作、欣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寓教于乐,将德育内容在轻松的说、看、做等活动中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行为。笔者所设计制定的这些活动大多是美术实践活动,从学生参与率及活动成效看是很显著地,说明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终能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行动研究后,反思自己的活动设计和预期结果,仍有值得自己思考的空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低碳内容,教师将生活中的不环保的行为用照片呈现出来。地球的环境、气候问题,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区寻找这些问题源头,教师只是引导者,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何活动都是在当时的情景和氛围下对学生有短暂的影响和触动,如果想维持这种学生对环保的热情和关注度,必须将这种意识常态化,即让它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要设计出一个伴随学生成长的环保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家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画家说:“环境是灵感的源泉。”教育家说:“环境是塑造人的摇篮。”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低碳生活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态度,愿人人都能有这种态度,因为做任何事“态度决定一切”!

参考文献:

第9篇:低碳环保小制作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节能减排

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与减排并重是其遵循的主要原则,体制创新是关键所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价值取向。随着2009年底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二氧化碳单位GDP排放比2005年减少40%-50%减排目标,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财税政策,理应在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1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现状

1.1 财政投资支出结构和财政补贴不合理

首先,源于政府财力局限和投资项目的分散,那些节能减排效应明显而市场化运作又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低碳产业领域财政支出乏力,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推广方面的支出欠缺。其次,长期以来缓解基础部门经营困境的能源和资源性政策补贴使资源和商品的价格发生扭曲,无法真正反映其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全部社会成本,从而造成商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状况,导致在生产与消费中加重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背离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1.2 低碳发展的财政投入总量小,效率低

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目前我国的低碳环保投入“十一五”期末才上升至1.5%左右。这种现象的出现除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对低碳投入重视不够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界定模糊;另一方面在于政府唯GDP是瞻的发展理念,对未来具有一定风险的低碳产业缺乏财政投入的积极性,且由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正外部性特点,政府又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扶持机制,私人资本不愿主动投入,难以调动民间环保投资的积极性。

财政投入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效率不高。主要体现在低碳设施闲置现象普遍,运转效率低下,减排效果不佳。同时由于严格执法的间断性,执法运动的现阶段性,在松懈期污染者有机可乘,卷土重来;工业污染治理技术落后或成本高,工程质量差,管理水平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大大增加污染企业负担。低碳投入效率不高又增加了进一步筹集低碳资金的难度,而且污染治理设施资金被挪用、浪费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1.3 缺乏较完善的低碳税收体系

目前我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并不完善,政策支持范围也较为狭窄。总体而言,现有税收政策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都与《节约能源法》 、《清洁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低碳技术设备的研发推广仍缺乏必要的税收支持政策。另外,对能源消耗行为的调控大多还是以费代税的方式进行,阻碍了税收政策对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和促进作用的发挥。这种缺位、错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和监管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低碳经济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1.4 税收支持方式较为零散化

我国现行税制中与低碳相关的财税法规大都体现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资源税等税种中,并且多以减税、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为主, 而如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提取准备金等可以引导纳税人调节生产经营活动的间接税收优惠措施却没有充分利用,容易促使纳税人行为短期化。此外,分散在相关税种中的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措施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还未建立,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弱化了税收调节作用。

2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做法和启示

2.1 加大低碳经济预算拨款

通过财政预算拨款,从国家预算体制上来保证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目前英国政府已将“碳预算”纳入财政预算的拨款当中,每年投资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节能技术研发,能效示范项目投资。2009年为配合“碳预算”执行,又安排了14亿英镑的预算资金,直接投向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领域,其中90%资金用于支持海上风能发电,提高能效以支持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英国还计划未来十年内逐步向能源技术部门投入55亿英镑的财政资金用于节能技术的研发。

2.2 开征能源调节税或碳税

20世纪90年代初期,能源税或碳税率先在北欧国家实施,随后被逐步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目前,开征能源税、碳税或类似税种的欧洲国家有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德国、瑞士以及英国等。能源调节税的适用范围主要在石化能源领域,能源调节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居民及小规模能源用户实行累进税制;而对于能耗大户,则实行低税率政策,主要是通过鼓励与政府签订自愿协议,来减少其能源消费量。

2.3 增加低碳产业财政补贴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通过多种财政补贴方式对低碳生产企业予以支持。主要方式包括投资补贴、利息补贴、贷款贴息、担保或双层担保等,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补贴项目主要有新技术研发补贴、废物再利用补贴、引进环保设备补贴等。美国国家环保局从1978年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根据不同的情况,补贴量为10%- 90%;德国对于兴建低碳环保设施给予财政补贴,如对建造节能设施所耗费用,按其费用的25%给予补贴;为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的污染,瑞士等国政府鼓励私人部门和企业向风力发电、小型水电等领域投资,并对这些部门和企业进行投资补贴。

3 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1 正面激励的财税政策

3.1.1 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预算体系

首先,在经常性预算中,增设低碳经济发展支出科目,安排相应的财政支出预算,并立法规定其支出额度和增长幅度,建立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如在我国现有的预算支出结构中,可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的支出在环保支出科目列出。对于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出科目,可增设能源支出科目,或与环保支出科目合并,设立“环保与能源”支出科目,安排相应的支出预算,主要用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以及教育培训。其次,在建设性预算中,加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稳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投资占预算内投资的比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低碳技术的提高与进步。如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能源科技装备技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投入力度,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等。最后,建立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财政及社会舆论监督,有效治理目前存在的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率。

3.1.2 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通过财政补贴,补偿生产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费用并保护稀缺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对清洁生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进行贷款贴息;对污染治理、低碳产业等项目,在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政策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对使用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利用“绿箱”政策和《反补贴协定》,对农业提供科研服务和进行结构调整;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另外,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鼓励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同时在已设立的专项支持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增长,保证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必要支出,以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1.3 选择性转移支付,扶持地方发展低碳经济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财力的协调与均衡。东部地区节能减排任务虽重,但地方财力充足,不需要中央财政过多的支持。中部地区很多省份都是能耗大省和排放大省,同时财力比较短缺,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这些地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保护的压力相当大,但这些地区财力也比较紧张,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资源开发保护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向中西部地区节能减排,支持“低碳经济”专项拨款和资源开发保护专项拨款,并制定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各地方政府也应当安排相关的配套资金,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 逆向约束的财税政策

3.2.1 完善资源税

从实践来看,从量计征的资源税收模式缺乏弹性,不能反映资源价格变动,也不能体现资源本身价值,抑制资源浪费的效果不突出,要逐步推进改革。一是调整计税依据,在现有资源税从量计征的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办法,增加高耗能产业的资源成本;二是扩大征收范围,不仅局限于石化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而且要把水、海洋、滩涂等纳入征税范围,让资源税真正发挥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调控作用。2011年11月1日起执行的三部委联合的新的资源税征收办法对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开端,进而规范执行、扩大范围,发挥资源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2.2 改革消费税

(1)进一步拓展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环保功能。将资源消耗量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现在的高档建筑装饰材料、一次性塑料包装物产品等列入征税范围。(2)在近期可能的条件下增设煤炭资源消费税税目,根据煤炭污染品质确定消费税税额。采取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逐步过渡方式进行征收,对清洁煤和型煤免征消费税。(3)在继续试行对不同排量的小汽车采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小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试行区别对待,并明确规定对使用“绿色”燃料的小汽车免征消费税,使用燃油的助力自行车也应和摩托车、小汽车一样征收消费税。

3.2.3 调整所得税

在现有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税收优惠力度。(1)对低碳相关企业和一般企业的节能环保类研究与开发费用加倍扣除,以促进该类企业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技术创新。(2)企业购置生产节能和环保产品的设备,应在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投资额的30%以上,生产污染替代品以及综合利用资源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3)允许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清洁能源企业、污染治理企业、环境公共设施以及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加速投资折旧。

3.2.4 适时征碳税

我国当前已具备了征收碳税的社会环境,企业与群众日益认可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信号。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先行先试,然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开征之初,范围不宜过大,税率不宜过高,应遵循范围从小到大,税率从低到高的原则,采取逐步到位的策略,给市场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自我的调整与适应。

参考文献:

[1] 葛察中,任雅娟.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0(09).

[2] 马蓓蓓,张悦玲,杜淑芳.低碳经济下的最优财税政策体系研究[J].江苏商业会计,2011(01).

[3] 王顺敖.对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财税政策的思考[J].前沿,2010(16).

[4] 田文宠.现行财税制度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5] 何平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国际实践经验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10).

[6] 肖更生,王娟,袁倩,环保产业财税扶持的国际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