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碳排放途径

低碳经济碳排放途径

一、低碳经济

其实“低碳经济”一词早已风靡全球,是人类应对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最早提出减排低碳概念的是: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书》。而最早系统的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概念的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即:《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1]其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优环境为基本特征,以应对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相对于高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效,实现低碳发展;相对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通过能源替代,抑制化石能源消耗量,实现低碳生存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们所接受的概念,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大力通过财政、经济、行政、法律等调控手段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倡导清洁能源消费来改变传统的依赖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在我国,2006年国家科技部、国家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我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9月,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主席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10年3月全国两会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各政协委员的提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今后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2010年4月30日开幕的“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展馆展示、城市最佳实践区、论坛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低碳理念的探讨和具体实践,将革命性的新能源与节能科技展现给世人,让人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未来城市形态,既体现了中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又体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营造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贯立场。2011年两会期间,更是刮起了一股“低碳节能风”。“低碳经济”已经从一个概念性的专业术语迅速成为大众用词。

据统计,有28个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到低碳经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代表委员们使用的是废旧纸张制作的铅笔、新型环保布料制作的环保布袋、马桶冲水箱中特别放置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等,随处可见节能减排的小细节,主动践行低碳。2011年3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亚洲核心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联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会,这是中国第一本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比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政策,总结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为研究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一般读者提供政策建议和考资料。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威胁着整个人类乃至我们这个星球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商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打造全球环境合作的新时代,气候问题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且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理应带头承担应有的责任: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第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转化衍生的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经济,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相反,发展低碳经济,根本方向就是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及烟尘颗粒物的排放。同时,也是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三,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总量的逐年扩大,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将难以支撑,能源供求矛盾逐步显现,生态环境将难以承受,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提升,国家安全也将难以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更好地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二者的关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了突破口。第四,发展低碳经济是后经济危机时展的要求。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进行一轮洗牌,淘汰一些落后产业和企业,催生一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业和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势所趋,前景广阔。发展水电、风电、核能、天然气、煤层气、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研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创造高性能、低能耗的低碳产品,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发展中取得新的突破。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意大利欧联通讯社的评论说。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太阳能光热、地热能、水利发电等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更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信心和底气,坚定不移地参与到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动中来,将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到底。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全民低碳意识

要将发展低碳经济变为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必须开展低碳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一是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书刊、广播等,宣传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绿色消费知识,对广大民众进行节能、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树立全民低碳理念。二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减少浪费、合理消费的行动中来,养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减少家电的待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使用环保材料装饰装修房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都是在践行低碳。三是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纳入低碳经济普及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和培训对象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努力把低碳消费理念转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发展。一是要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辐射新能源、智能电网、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环保等众多行业。二是要发展清洁能源,即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天然气、煤层气、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更包括能源的传输方式,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三是要节能减排。在建筑建设中,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推广智能电网;在交通建设中,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在各类企业中,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四是要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快建立人才基地,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吸引国内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和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与交流,研发和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沼气利用等低碳技术。

(三)出台扶持政策,优化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1.完善产业引导政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将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国家整体规划,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建立低碳产业集群;合理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先行试点,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此带动各领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有条件的社区进行低碳生活示范区试点,在交通管理、建筑节能、园林绿化、小区环保、垃圾利用、资源再生、市民参与等方面进行率先探索,以此带动全市域低碳经济的发展;[2]在有条件的农村,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作物,普及太阳能集热器,开发以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为原料的沼气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燃烧利用率,生产饲料、肥料、乙醇等燃料;在有条件的政府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超市等机构,开展节能改造,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园林绿化。

3.制定财税激励政策。一方面,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开征相关税种。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都开征了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税、环境保护税、碳税。另一方面,设立和落实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分别从土地、资金匹配、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英国企业达到与政府签订的减排协议目标,最高可获得80%的减征优惠;法国对环保型小汽车的购买车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美国对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投资实施税收减免,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降低碳的排放量。今年两会就有建议,通过减免购置税,鼓励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电网企业改造设备和技术,把风能和太阳能等输出不稳定的电能纳入电网;通过调整财政补贴结构,给予新能源装备生产企业的补贴与其技术创新程度挂钩,对新能源产品的消费补贴与节能效果挂钩。

4.加大金融支持。金融业应该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建立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中去。尽可能地支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低碳技术和产业;尽可能地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应给予一定的信贷倾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尽可能地加快开发低碳保险、低碳证券等各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发展前景的低碳金融产品及服务,推动低碳经济迅速成长。

(四)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引导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在《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基础上,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就呼吁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明确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节能减排指标的制定和实现方略,促进低碳技术核心技术研发的政策引导,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

2.构建监测工作机制。构建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低碳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理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现状、准确预警突发环境事件;构建传输及时、简便实用的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安全可靠、及时传输;构建技术可靠、方法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保障低碳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构建一支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低碳环境监测评价人才队伍体系,保障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3.构建评价工作机制。根据国家有关统计指标及低碳经济派生出新的技术标准,开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工作,实施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开展低碳产品认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或环境标志,促进企业努力开发低碳技术和生产低排放型产品,诱导消费者积极选购低碳产品,把减排同商品竞争结合起来,吸引全社会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转变。据了解,目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完成并公布了包括家电和办公用品两类产品在内的低碳认证标准,首批11家企业的292种型号产品已经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不仅为消费者的低碳消费带来极大的方便,对我国家电产业低碳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四、结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和全体公民统一思想认识,宣传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争当低碳企业,创建低碳社区,发展低碳城市,构建低碳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