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精选(九篇)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

第1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小湾电站;左岸砂石加工;混凝土拌和;监理

中图分类号:TM411文献标识码: A

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在干流河段与支流黑惠江交汇处下游1.5km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中的第二级。电站为混凝土双曲拱坝,装机容量4200MW,坝高292m,混凝土总量约855.5万m3。

一、砂石系统、拌和系统设计简况

1、左岸砂石加工系统

本系统根据规划布置在左岸8#山梁至瓦斜路沟支沟地段,介于高线公路EL.1380m和上坝公路EL.1245m之间,占地面积 2万m2。系统生产规模大,车间组成较多,而受场地狭小和地质条件制约,本系统全部采用半埋式竖井结构,呈反“F”型布置,在瓦斜路沟沟心两侧形成地下洞井群。竖井群结构的运用,使得成品仓活容积大大增加且起到抗滑桩作用,有利于山体稳定。系统总布置成功运用了向空中要平台和向地下要空间手段,较好解决了场地不足和地质条件复杂的难题。

根据系统生产规模、料源特性及产品质量要求,本系统主要生产工艺为:破碎工艺采用粗碎、中碎、细碎三段破碎,其中细碎与筛分车间形成闭路生产,用于灵活调整砂石料级配;制砂采用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和棒磨机联合制砂工艺;筛分工艺按分级要求,采用预筛分、筛分和检查筛分三级筛分分级工艺及脱水筛分工艺。系统生产规模按满足高峰月混凝土浇筑23万m3强度设计,毛料小时处理能力为2050t/h,成品砂石料小时生产能力为1750t/h,其中成品碎石生产能力为1190t/h,成品砂为560t/h。

2、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

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及制冷系统位于左坝肩缆机供料平台EL.1245m~1290m之间,占地约4.05万m2,生产所需骨料由左砂系统提供。系统主要包括调节料仓取料、骨料输送、一冷车间、风冷料仓、二冷车间、胶凝材料贮运、空压机房、外加剂、拌和楼、厂区给排水、电气等系统设施。拌和系统分为A、B两座拌和系统,每座系统包括2座4×3m3郑州楼,AB系统各自具体有独立供电、供气、冷却、骨料系统,生产互不影响。

本系统工艺流程为:生产的成品骨料经地下骨料输送洞皮带机系统运送至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4#山梁地下调节料仓(4个砂仓,容积4700m3;小石、中石、大石、特大石各一个仓,总容积9200m3)进行调节储存,储料再经地下出料洞胶带机输送至A、B系统二次筛分系统(A、B系统各2台×2YKR2060圆筛)筛洗后进入一冷料仓(A、B系统各二组,二组风冷料仓可切换亦可连续向一个系统供料)。骨料在一冷料仓经一次风冷后(特大石、大石、中石砸石温度7°,小石砸石温度8°)经皮带机直接输送上拌和楼,进入二次风冷料仓风冷,骨料经风冷后(特大石、大石、中石砸石温度0°,小石砸石温度1°)进入拌和楼称量层进行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称量,在称量层完成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原材料称量后进入拌和楼配料层完成搅拌罐配料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并将搅拌完成后搅拌罐混凝土集中倾倒到放料料斗经弧门进行放料,再经自卸车、缆机转运到大坝仓面浇筑。

二、监理质量控制

1、建安阶段

建安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为:承包商自行采购的机电设备的进场验收,土建施工项目的边坡开挖支护、回填、洞室和竖井开挖、及各车间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机电设备安装,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检查与验收、过程检验和试运行的检查。

建安阶段质量控制应通过施工前控制、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后工程质量检查等三个阶段予以实施。施工前控制则应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审核签发,对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及现场资源配置情况的检查及时表述监理的工作思路及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通过上述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予以全过程监督控制,并在施工后通过对工程实体的检查验收和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对质量予以控制。

2、运行期

2.1左岸砂石加工系统

⑴ 粗碎设备选型。砂石加工系统粗碎车间原设计采用两台旋回破碎机作为一段破碎,虽然旋回破碎机具有处理能力大,相同排料口开度的处理能力较颚破大1.5~2倍,且产品粒形好,单位产品的能耗低,可挤满给料,无需配备给料设备等优点,但考虑到旋回破碎机存在结构复杂,自重大,机体高,维修复杂,维修时间长,对生产影响大,最终小湾左岸砂石加工系统粗碎改用四台颚破,经几年运行,虽然颚破生产骨料存在针片状骨料含量较高的缺点,但经下料碰摔、筛分、中细碎后,成品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均满足设计要求。且颚破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得到了充分体现,确保了骨料半成品生产强度需要。

⑵ 左岸砂石加工系统成品料仓为半地下式罐式料仓型式,人工砂储存采用地下料井形式,料井高约60m,单井人工砂储量约1.1万m3,砂仓内人工砂脱水主要靠重力脱水方式,造成砂仓下部人工砂含水量偏高,脱水困难,且在垂直向上砂含水分布很不稳定,为尽量改善人工砂的脱水效果,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在砂脱水筛倾角、振幅进行优化调整,使人工砂脱水与石粉回收找到最佳平衡点,而尽量将人工砂石粉维持在12%~14%范围内,细度控制在26~28,尽量改善人工砂的脱水效果;另要求运行单位严格按顺序进仓、使用料仓,尽量延长人工砂脱水时间,并对输砂过程中的外来水进行截排,,尽量保持人工砂稳定。

⑶ 粗骨料的超逊径质量控制点在预筛分、中碎开口以及分级筛分。为预防粗骨料超径超标,每周至少一次对预筛分、分级筛分的筛网以及中碎开口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换或调整。另要求对分级筛的进料厚度进行控制并及时对筛网卡料现场进行处理,以防止粗骨料逊径超标。

⑷ 左岸砂石加工系统细骨料生产采用巴马克砂、棒磨机砂以及筛分楼砂和回收石粉四部分砂混合工艺。为保证成品砂的质量稳定,要求施工单位对各部位砂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明确控制阈值,规定各车间设备开机组合,以便生产控制。同时为防止细颗粒流失,提高石粉回收,要求制砂车间必须先于筛分楼提前开机10分钟,并对筛网的冲洗水量进行控制。

2.2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

⑴ 预冷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①控制水泥、粉煤灰的入罐温度;②做好拌和用水、预冷骨料砸石温度控制,尤其是砸石温度对出机口混凝土温度影响明显,粗骨料每降低1℃,出机口混凝土约降低0.6℃左右,所以粗骨料必须确保冷透。③为保证小石预冷效果并有效防止冻仓情况出现,小石含水率控制不宜超过2%;针对小石易冻仓问题,可采用分级预冷的措施解决,即一冷采用正温预冷,待小石表面含水被风干后,再进入二冷进行负温强冷,以尽量利用小石预冷保证出机口混凝土温度;④为保证骨料预冷质量,避免出现砸石温度波动影响出机口温度,应对一冷、二冷骨料仓加强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一冷、二冷进风温度及料仓料位高度进行明确规定,以便检查、操作和控制;⑤据工程资料可知,10Kg冰可使出机口混凝土降低1℃左右,掺冰量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为保证掺冰量应尽可能降低人工砂含水率。⑥督促运行单位每日按要求频次做好砸石温度、拌和用水、出机口温度自检的同时,加强监理的抽检、控制工作,确保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满足要求。

(2) 为保证拌和楼拌和混凝土质量稳定:①对混凝土投料顺序及拌和时间进行生产试验确定,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②每月对拌和楼称量系统进行压称,确保满足计量、投料精度要求;③对水、外加剂等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的组分的称量系统及管路要求运行单位必须及时清理,确保掺配精度。④要求每座拌和楼生产时必须配置试验人员进行盯楼,以便及时根据出机口混凝土性能对混凝土各组分进行调整。同时为更好地保证拌和楼混凝土生产可考虑具有砂含水率测定及自动加砂减水功能、自动调度系统等功能的拌和楼。

⑶ 对左岸拌和楼混凝土生产过程实行监理24小时监督控制,利用见证、平行独立检测、跟踪检测等手段,对拌和楼的原材料、机口混凝土质量进行全过程检测、控制,确保大坝混凝土生产质量满足相关要求。重点控制:①粗骨料砸石温度检测:当班监理每4h对二次风冷后的粗骨料进行温度检测,对特大石、大石、中石需量测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小石仅检测表面温度,特大石、大石、中石的砸石温度要求达到0℃以下,小石温度控制在5-8℃。②出机口温度控制:监理每2h对出机口温度进行一次检测,严格按照设计下发的现场通知单规定操作,对7℃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超过9℃作为弃料,连续5罐超过7℃需停楼处理。 ③坍落度、含气量控制:每2h对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进行一次检测。根据设计下发的现场通知单规定,对设计坍落度要求3~5cm的混凝土,大于7cm的做为弃料,含气量按5±0.5%控制,最小值不小于3.5%。

三、监理进度控制

小湾水电站左岸砂石加工及混凝土拌和系统因受场地布置限制,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量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点多面广、工序繁杂、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致使工程施工进度一度受到影响。对此,通过每周监理例会、单项施工进度计划审批、对施工进度有益的合理化建议及要求等加强了进度控制协调制度和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监理通过对承包商资源投入情况的检查和对施工方法的检查,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等措施,有效地缩短了工序间歇时间和工程建设时间。

左岸砂石加工系统采取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形式,于2001年12月23日开工,2005年6月30日前完成建安工作及系统生产调试,2005年6月30日试运行结束。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于2004年10月1日开工建设,2005年6月18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开始试运行,2005年9月1日正式投产。自左岸砂石加工系统、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投产以来均按业主下发混凝土、砂石骨料月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且左岸砂石加工系统基本实现满井生产,满足大坝混凝土浇筑需求。

四、造价控制

监理主要通过工程量计量与支付、合同变更管理、索赔处理等手段,在业主授权范围内,把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水平。过程中严格执行“不完工不支付、不合格不支付、无现场签证不支付”的原则,有效防止超报、超结现象;严格执行招、投标文件的承诺,施工单位承诺过的不在进行结算;工程投资计划的实现与完成工程的计量支付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2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一、改造前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使用的是振动香蕉筛(型号:FLZ-1-3661X-2xFE44),香蕉筛有2个安装在圆钢圈弹簧上的侧板,两侧板之间有起吊梁、承重梁、驱动梁、入料箱和筛板托架等,筛板由筛板托架固定。驱动梁上有两个用螺栓固定的激振器,激振器由电机通过万向联轴节驱动,为筛体产生振动力。

物料由入料端加入。筛子的垂直运动和筛板上的筛缝使小于筛缝的物料落下。大于筛缝的物料由筛面上通过,最终在出料端排出。

(一)存在的问题。(1)由于入料方式为直接给料,因为高度差的原因,使物料流速过快,导致入料直接进入弧形筛中段,而上段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这种给料方式,在中段易形成拥堵,溢出,造成香蕉筛挡板损坏。(2)稀介段的喷水不佳,出水口易发生堵塞,不能将精煤、中煤及矸石上的介质冲洗干净,既造成介质消耗,又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3)日常生产管理存在漏洞,存在管路堵塞,设备的跑、冒、滴、漏严重,设备检修不及时、介质消耗的日常检查不到位和计量不准等问题,导致了介质的损失与浪费。

(二)改造前介耗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40万吨/年选煤装置自投产以来,由于入料口设计的弊端和脱介筛喷水脱介效果不佳,产品带介严重,导致介质单耗高(2015年选煤介质单耗平均为2.58kg/t),而公司要求将介耗控制在2.0 kg/t以内,显然这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益。

二、整改方案

(1)对脱介筛入料口进行改造,在入料口处加装入料箱,让物料经过入料箱缓冲后进入脱介筛,以减少对挡板的冲击。由于物料进入脱介筛的速度减缓,煤与循环液的接触更加充分,达到更好的脱介效果。

(2)喷水的作用是将介质颗粒从产品中分离出来,并且对介质颗粒透筛有很大帮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介质与喷水的压力、喷水量和喷水安装角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脱介筛的喷水进行了改造,将脱介筛喷水管改为两段喷水管,两段喷水管道距筛面高度控制在25cm,两段喷水管道各加一个阀门;每段喷水管道分别交叉安装12个长度为15cm和12个长度为5cm的小喷嘴对产品进行交叉脱介,喷水管道安装喷嘴后,喷嘴与筛面控制在15cm高度,喷水管道两段加装能拆卸的堵板。并且在筛面增加挡水板,使物料在抵达每段喷水范围之前先经过挡水板,这样不仅能保证水压可以透过煤层,而且煤层的翻滚可以使每个侧面都能被冲洗到,提高了脱介的效果。

(3)制定奖惩措施对介耗进行奖惩,每班核对介质消耗量,对于超标的情况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奖惩,激励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培养员工节约意识,降低生产成本。

三、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脱介筛加装入料箱和喷水管道的改造,2016年1-4月份选煤介耗单耗分别为2.13 kg/t、1.47 kg/t、1.86 kg/t和1.76

kg/t,平均为1.80 kg/t,比改造前的2.58kg/t降低了0.78kg/t。按照年入洗原煤340万吨,每吨介质570元计算,一年可降低151.64万元(3400000×0.78÷1000×570=1511640)的生产成本。

四、其他建议

在选煤生产中要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首先必须要保证分选过程悬浮液密度的基本稳定。本系统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混料泵出料管道上的密度测定仪、混料桶中的液位计、合格介质分流箱和合格介质桶上的补水调节阀等来实现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

控制措施是:当仪器检测到系统悬浮液密度偏低时,将信号输入到合格介质分流箱,使分流箱加大分流量去磁选机回收,精矿返回合格介质桶,减少了合格桶的水量提高了密度;当密度计检测到系统悬浮液密度偏高时,将信号输入合格介质桶上的补水调节阀进行调节,使补水阀门开大些,增加补水量,使密度及时降下来;当合格介质桶中的液位计显示桶内液位过低时,提醒操作者需要及时加介加水,以便维持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液位。

第3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发病率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患儿的父母的基因中都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只是携带者,所以没有症状。这样的父母生的孩子中有50%的几率是携带者,25%的几率是正常的,25%是发病的属于先天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在血液中大量存在以及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临床主要表现为色素减少,皮肤、毛发变白。严重时,苯丙氨酸堆积在脑组织中,使患儿智力低下、表情痴呆、惊厥发作等。若能早发现,早期治疗,限制患儿苯丙氨酸(phe)的摄入量,可使患儿身体、智力恢复正常。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痛苦,也缓解了社会的压力。因此为实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开展PKU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筛查650818例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且充分哺乳至少6次以上,采取3滴足跟血滴在S&S903滤纸片上,直径6~8mm,自然晾干放入塑料袋中,置4℃冰箱保存。

1.2方法苯氨酸荧光测定法采用PE公司提供的免疫荧光读数仪及苯丙氨酸荧光测定试剂盒。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正常值为血苯丙氨酸浓度2mg/dl视为可疑阳性。对查出的阳性患儿立即召回采集第2张血片进行复查,仍>2mg/dl的与上海新华医院儿科研究所取得联系,患儿前往新华医院做进一步确定实验,鉴别分型,区别是高苯丙氨酸血症、经典型PKU,还是四氢喋呤代谢异常。

1.3质量控制每次实验每板均带高值、低值各二,结果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均取得合格证,保证了筛查结果准确可靠。

2结果

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20例,发病率为1/32541。2007年筛查144685例,阳性确诊4例,阳性率1/36171,2008年筛查163342例,阳性确诊8例,阳性率1/20417,2009年筛查177045例,阳性确诊3例,阳性率1/59015,2010年筛查165746例,阳性确诊5例,阳性率1/33149。

3讨论

苯丙酮尿症世界各国的发病率在1/6000~1/2500之间,平均为1/15500。我国的发病率为1/11000~1/17000,平均1/14000,而且北方高于南方[1]。本组研究显示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20例,发病率为1/325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苯丙酮尿症低发地区。目前,我国PKU患儿中约80%基因突变已明确,约20%的基因突变原因不明[2]。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食品中大量使用化学添加剂,空气污染,饮用水的污染,以及自然界中的细菌、病毒均是造成基因突变的根源,因此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安全,注意营养均衡,远离污染源。避免近亲结婚,因为近亲婚配中发病率明显增高。同时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力度,使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大面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早期发现,尽早治疗。由于生过一个病儿的母亲再次生育时发病率约为25%,因此对有本病家族史的孕妇建议做产前诊断。

新生儿筛查工作的环节很多,每个环节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不能单纯为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标本采集的质量是新生儿筛查的重要环节,严格的新生儿筛查质量管理是获取和巩固新生儿筛查成果的有效保障[3]。为使筛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院对采集血样标本的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并指定专人负责,同时还认真做好采血标本的有关登记、统计工作。

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筛查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重视与支持,由于大庆地区筛查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尚未达到完全普及,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筛查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长远意义,积极参与,扩大筛查面,降低智残儿的发病率,提高福州地区的人口质量。

实践证明,新生儿筛查是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对防止儿童智能低下,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对PKU的治疗,大多数国家均主张食用特制的低phe代用品,但这种特殊的营养品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往往使治疗陷入困境,甚至前功尽弃。我们采用以天然低phe食物为主,配以低phe含量的蔬菜、水果作为PKU治疗食谱,并用国产低phe奶粉,偶尔间以大米饭或红枣大米粥作为调剂,为PKU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地饮食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4]。本组PKU患儿经严格饮食控制治疗后,临床体征大多改善或消失,生长发育良好,智力达到了同龄正常孩子的水平。本文资料还显示,治疗越早,对小儿智能影响越小。在对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患儿治疗过程中,执行饮食控制的主体是家长,饮食控制的执行情况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密切配合。首先应让家长了解本病,同时做好母乳喂养,文献报道,PKU患儿母乳喂养是可行的,治疗PKU患者应采取以家庭为基础,以家长和医生为主体,以饮食控制为原则的主导方针,家长积极配合医生,保证患儿营养需求,并做好随诊复查,提高患儿的智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学范,王治国.中国580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2):96.

[2]赵丽,檀及民,周兰霞l.甘肃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4):221.

第4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rough strengthening process monitoring in polyacrylamide production proces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trol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质量;水解度;不溶物;过滤比

Key words: polyacrylamide;quality;degree of hydrolysis;insoluble matter;filtration ratio

中图分类号:TQ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070-02

1 聚丙烯酰胺生产情况简介

本车间聚丙烯酰胺装置采用的是均聚后水解工艺,是由大庆炼化公司研究院自主研发成功的,生产工序共分溶解、聚合反应、预研磨造粒、水解、干燥、研磨筛分、包装等七个主要工序。采用丙烯酰胺均聚成胶,经造粒后加入粒碱进行后水解的核心工艺,螺杆式预研磨机对胶体进行预切割有利于胶体的造粒,振动式流化床干燥器对产品进行两段干燥,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先造粒后干燥的工艺顺序,使粉尘的溢出降至最低限度。

聚丙烯酰胺可用于水处理、造纸、采油、矿冶、水敏性凝胶等。主要用途是用于油田三次采油。抗盐型聚丙烯酰胺优点是:分子量高、粘度高,尤其可用油田污水配制,可大大节省油田采油成本。

2 溶解聚合工序生产过程的监控

2.1 溶解部分 这部分的生产主要是将进入装置的原料丙烯酰胺、脱盐水按照比例在溶解罐中进行溶解、混合,再通过溶解罐内换热盘管中的冷冻盐水降温至设定值,为聚合工序提供反应原料。这部分重点监控的是溶解降温情况及溶解液pH值的调整。溶解温度控制范围是:-2-2℃,pH值调整到5.8-6.2之间。pH值调整通过在线pH计检测与手工检测两种方法比对,确定pH值调整到合适的值。监控pH值的调整是聚合反应前的最基础的工作。

2.2 聚合反应 这部分是将溶解好的溶液按照配方值转移到聚合釜中,通过氮气除氧、搅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胶体,为下一工序提供充足的物料。

这部分的监控点主要有:①氮气流量控制在70-80NM3/H,在此流量下,氮气可对聚合釜内的物料达到最好的搅拌除氧效果,减少氧气在反应过程中的阻聚影响,保证正常的聚合反应。②加强对氮气喷嘴的检查和清理,保证正常的氮气流量。③对聚合反应催化剂加入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加剂的时间及其间隔,加剂的顺序,催化剂的物性及重量。④对聚合釜胶体挂壁情况检查,聚合釜胶体挂壁情况严重的,会影响产品质量及反应曲线,误导对物料反应情况的认识。

3 一次造粒及水解工序生产过程的监控

这部分是将聚合釜卸至预研磨料箱内的物料经过造粒机造粒后的胶粒输送到水解机里,在水解机保证一定的温度的情况下,与粒碱进行水解反应。产生的氨气由排氨风机排入烟囱。水解反应应保证粒碱的加入量准确,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满足工艺要求。

这部分的监控点主要有:①一次造粒机造粒情况:岗位员工应在每次巡检时,在取样口处检查一次造粒机造粒是否均匀,大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②加强对加碱量的检查,现在每批次水解机的进料量一般在4200kg。加碱量为200kg。并且要求加碱应从两个加碱斗加入,使得加碱更为均匀,水解反应更为完全,减少由于加碱不均匀对产品水解度的影响。③安全监控,加碱人员全身防护,防止99%纯度的粒碱对人身的伤害。④主操要加强对水解温度及水解时间的控制。

4 二次造粒及干燥工序的监控

这部分是将水解机卸料到缓冲料箱的物料经过二次造粒机二次造粒后输送到干燥器内,通过干燥器内热空气进行干燥,将胶粒中含水量由70%降低到10%。

这部分的监控点主要有:①二次造粒机造粒情况:岗位员工应在每次巡检时,在取样口处检查二次造粒机造粒是否均匀,粒度大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②干燥器床层的控制:目前要求干燥器内物料的床层厚度为200mm。③压力控制:干燥器平衡压控制在-100-100Pa之间,一二三段风压调整比例为1.1:0.8:06。④温度控制:前段为35-55℃,后段为45-65℃。

干燥工序易出现的异常情况主要有:

①产品固含量不合格,一般要求固含量指标为88-92%。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干燥器进料速度异常;2)床层高度异常;3)风温及压力调节系统异常;4)造粒机出口粒度不好;5)四氟挡板破损;6)振荡器运转异常;7)SPAN喷入量异常;8)物料温度和风温的设定值不正确。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检查进料情况,适当调整进料速度;2)检查床层高度,调整床层高度在视镜的1/3-1/2处;3)检查调节阀故障联系仪表人员处理;4)检查造粒机出料情况,如有异常,联系机修处理;5)检查四氟挡板破损,并处理;6)检查振振荡器异常机修处理;7)检查SPAN喷入量,适当调整喷入量;8)重新设定物料温度和风温设定值。

②干燥器结块死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干燥器泡帽堵塞;2)振荡器皮带脱落;3)SPAN加入量异常偏少;4)干燥器进料速度过快;5)干燥器风压风温控制低;6)反应胶体性状不良;7)干燥器床层过高;8)干燥器风机软连接损坏。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及时检查泡帽是否有堵塞,如有及时清理;2)如果振荡器皮带脱落,及时联系机修处理;3)检查二次油喷入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喷入量达不到要求则要对油线吹扫,并标油至合适的油量;4)检查进料速度是否过快,适当调整进料量;5)若干燥器温度低,则上调一二段物料温度;6)若风压过低,则重新设定风压值至合适;7)检查物料性质是否良好,及时调整反应,并在此时要加大SPAN的喷入量,防止结块;8)检查干燥器的床层是否过高,调整床层高度;9)检查干燥器的各软连接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及时恢复,更换软连接。

5 对研磨包装工序的生产监控

这部分主要是将干燥后的物料在双层筛筛分成细粉、成品和研磨物料,再通过研磨机辊子间隙的调整,得到生产要求的产品。产品粒度要求在0.212-1mm之间,成品中大粒料及细粉含量要低于5%,否则判定为粒度超标。

在研磨包装工序易发生的异常情况主要是:

①细粉筛网堵塞。

原因:1)SPAN用量过多;2)干燥器出口物料干燥效果不好。

采取措施:1)检查造粒部分SPAN喷入量及时调整;2)主操作要及时调整物料温度,保证干燥效果;3)联系机修刷细粉筛网。

②成品中细粉指标超标。

原因:1)细粉软连接堵;2)细粉筛网堵塞以及筛球磨损严重;3)干燥器出口物料温度过高;4)干燥器出口物料含油过高;5)双层筛振动异常;6)研磨机辊间隙异常。

采取措施:1)清理更换软连接;2)刷筛网或者更换筛网和筛球;3)检查干燥器出口物料,如果细粉含量高,通知主操调整操作;4)检查干燥器出口物料,如果物料含油高,降低二次油量;5)检查双层筛振动情况,必要时进行维修;6)研磨机辊间隙不正常,调整辊间隙。

③成品中有大粒。

原因:1)成品筛网漏;2)筛网密封条损坏;3)张紧钩损坏;4)筛网规格不对;5)筛架变形。

采取措施:1)更换筛网;2)更换筛网密封条;3)更换张紧钩;4)筛网规格不对,更换筛网;5)若筛架变形,及时更换筛架。

6 结论

在聚丙烯酰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是在聚合反应工序,一个良好的反应过程是保证后道工序顺利生产的基本保障。只有加强对各工序的有效监控,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够满足油田对聚合物产品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健,张光焰,王海英.适用于海上油田新型调剖剂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7(04).

第5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巨大胎儿;糖筛查

近年来,妊娠糖尿病(G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糖筛查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一部分巨大胎儿的发生与未被诊断、治疗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有关。因此,我们分析了有关资料,来探讨糖筛查试验的临床可靠性及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别收集我院在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以及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产巨大胎儿的孕妇,回顾其50 g糖筛查试验及试验结果、孕周以及妊娠结局。

1.2 方法 制定表格,按照统一标准收集、登记病历,将资料输入EXCEL数据库, 使用SPSS软件对计量资料计算均值和标准差,进行t检验。对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筛查和诊断试验标准

2.1 筛查试验 2002年以前所有孕妇在孕28~32周接受50 g GCT,孕妇空腹服用50 g糖1 h后,取血测定静脉血浆浓度,≥140 mg/dl为筛查试验阳性。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巨大胎儿史、其他孕、产史不良则提前进行。2004年以后将50 g GCT时间提前至孕26~28周。

2.2 诊断标准 50 g GCT≥140 mg/dl者接受100 g葡萄糖耐量试验。即孕妇空腹服用100 g糖,分别于空腹餐后1 h、2 h及3 h后取血,测定静脉血浆浓度,阈值为空腹,105 mg/dl;1 h,190 mg/dl;2 h,165 mg/dl;3 h,145 mg/dl。达到或超过2个诊断标准诊断GDM,达到或超过1个诊断标准诊断IGT。如50 g GCT≥190 mg/dl,直接检查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如血糖谱正常需再行100 g OGTT以明确诊断。

3 结果

3.1 生产巨大胎儿孕妇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周、及孕产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3.2 生产巨大胎儿孕妇的糖耐量诊断 Ⅰ组中GDM和IGT分别为18例(15.0%)和9例(7.5%);Ⅱ组中GDM和IGT分别为8例(7.9%)和6例(5.9%);Ⅰ组、Ⅱ组糖耐量正常者分别占77.5%和86.2%。Ⅱ组中GDM与IGT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Ⅰ组(13.8%与22.5%,P

3.3 生产巨大胎儿孕妇50 g GCT的结果 两组中分别有11.8%和29.7%的孕妇50 g GCT阳性而100 g OGTT阴性即50 g GCT假阳性。

3.4 进行50 g GCT筛查的时间决定了采取治疗措施的时间,因此我们亦对此进行了分析。Ⅰ组中28~32周进行筛查的占41.0%,32~34周进行筛查的占45.1%。Ⅱ组中28~32周进行筛查的占56%,32~34周进行筛查的占5%。Ⅱ组50 g GCT孕周明显提前,这与良好的产前宣教、孕妇的积极配合有关。

第6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 糖耐量损害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发现的糖代谢异常。GDM对母儿健康均有较大影响[1],我院对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并予早期心理、饮食及药物干预, 将不同孕期筛查出的GDM 妊娠结局进行对比, 以降低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建卡于孕24周开始做糖尿病筛查试验(GCT) 者901例, 年龄25~42岁,其中初产妇733例, 经产妇168例。孕24~28周335例, 孕29~34周301例, 孕35周以上265例。根据筛查出GDM、糖耐量异常的孕周将上述孕妇分为3组,即孕24~28周早期干预组17例, 孕29~34周中期干预组26例, ≥35周晚期干预及未治组20例, 3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按1985 年第2 届GDM 国际研讨会推荐的GCT方法, 即将葡萄糖粉50 g 溶于200 mL 水中, 5 min内服完, 其后1h测血糖值≥7.8 mmol/L者为糖筛查异常, 于次日作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以第6版《妇产科学》GDM 的判定标准, 在4 次血糖值中有两次分别达到5.6,10.3, 8.6, 6.7 mmol /L即可诊断GDM。仅一项高于正常值诊断糖耐量异常(IGT)。高危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有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分娩史者; 有巨大儿分娩史者; 肥胖孕妇, 体重≥90kg, 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本次妊娠胎儿巨大, 羊水过多者; 孕妇有糖尿病三多症状者; 经常发生疖肿、毛囊炎、生殖道霉菌感染者; 空腹检查尿糖阳性但首次GCT 为阴性者在32~34周重复做OGTT。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干预方法

1.3.1 饮食控制方法 诊断GDM 后, 饮食控制方法[2]为: 每日摄入总热量: 孕20 周前为标准体重(DBW)=(身高-105)×30+150; 孕20 周后DBW×30+350。其中碳水化合物占60%; 蛋白质20%; 脂肪占20%。每餐分配方案早、中、晚3餐各占总热量的10%、30%、30%, 早、中、晚3餐点心各占总热量的5%、10%、10%。孕前体重正常的妇女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0~12 kg, 孕前肥胖的妇女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8~10 kg, 饮食控制是否合适需要进行血糖及尿酮体的监测。

1.3.2 心理干预 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向患者深入浅出地解释病因、损害因果和预防措施。GDM 一经确诊即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 既要使患者了解GDM 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又要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与家属共同协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 定期产前检查, 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检查和治疗。干预方式有语言教育, 每周设健康俱乐部进行讲课及解答; 文字教育, 提供报刊杂志及宣传手册; 播放录像带及针对个体的教育和指导。

1.3.3 运动干预 每日散步或中等量体力运动30 min, 最好每日3 次, 餐后休息0.5 h, 1 h 后运动, 每分钟行走120步。

1.3.4 胰岛素治疗 对经上述干预措施血糖下降不显著者, 1 周后空腹血糖值≥ 5.6 mnol /L, 餐后2 h 血糖值≥6.7 mno l/L者入院给予胰岛素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软件进行均数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GCT、OGTT检查的孕周与GDM、IGT 的关系 901例孕妇中筛查出GDM 63例, 发病率为7.0%。有高危因素者32例, 占GDM 的50.1%。二次筛查98 例, 筛查出GDM 3例, 占有高危因素的9.4%。空腹血糖正常, GCT 筛查异常, OGTT确诊的GDM33例, 占GDM 的52.41%。见表1。

2.2 GDM 不同孕期干预母儿并发症比较 见表2。

2.3 各组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比率 晚期干预及未治组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较早、中期干预组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及中期干预组仅采用非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的比率分别为76.4% (13/17) 及73.0% (19/26), 较晚期干预及未治组40.0% (8/20)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3组发生GDM 情况 早期干预组、中期干预组、晚期干预及未治组中分别有1、3、5例糖耐量异常者最终发展GDM, 其发病率为16.7% (9/54), 与孕期糖尿病GDM 发病率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3.1 早期筛查、诊断GDM 的意义 GDM 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期,主要是孕妇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所致。抗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在24~ 28周, 此期易检出GDM,是孕妇GDM 筛查最适宜的时间, 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在早期进行, 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临床上绝大数的GDM和GIGT的孕妇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对母婴也形成危害[3]。国外许多文献认为: 未治疗的GDM 母体并发症明显增加, 且围生儿患病率主要与治疗早晚有关[2,4], 本文结果也证明了早期筛查、诊断、干预GDM 会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围生儿的患病率。本文发现, 空腹血糖正常, GCT 筛查异常, 行OGTT 确诊的GDM 者33例, 占GDM 的52.4%。Sunsaneev ithayakul等[5]发现有GDM 高危因素者GDM 的发病率为6.2%, 无高危因素者GDM 的发病率为2.5%。说明单凭空腹血糖筛查GDM, 许多GDM 均会被漏诊, 对GCT异常者, 应通过OGTT确诊。故GCT应对所有孕妇常规进行, 否则也易出现漏诊。本文糖耐量异常最终发展为GDM者为16.7%, 较常规筛查出的GDM 要高, 故一旦筛查出糖耐量异常应按GDM 处耐量异常应按GDM 处理, 以降低GDM 的发病率。GCT 阴性, 有高危因素者二次筛查98例, 筛查出GDM3例, 占有高危因素的9.4%。说明对首次筛查阴性者, 二次筛查可进一步降低GDM 的漏诊率。

3.2 积极的精神、饮食、运动治疗可以降低胰岛素的使用率 目前认为: 饮食控制及使用胰岛素仍是治疗GDM 的主要方法。Thompson 等[2]在对150 例GDM 患者的治疗中, 当空腹血糖> 5.8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31%使用了胰岛素。本文早期干预组及中期干预组经严格的精神、饮食、运动干预, 胰岛素的使用率仅为20.8%及23.1%, 而对于≥ 35周的晚期干预及未治组, 由于患者对GDM 不认识, 对其重视不够, 不配合治疗, 或入院时即已诊断GDM 者胰岛素的使用率高达61.1%。韩玲等[6]的研究认为, 健康教育可减少或推迟GDM 的发生, 预防糖代谢紊乱, 可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3.3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对GDM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医疗费用,是目前诊断及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对较好筛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丽敏.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当代医学,2010,16(16):31-32.

[2] Thompson DM, Danserequ J, GreedM, et al. Tight glucose controlresults in normal perinatal outcom e in 150 patients with gestat ionald iabetes. ObstetGynecol, 1994, 83(3): 362-366.

[3] 冯小静,周卫卫.妊娠期糖耐量受损8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95.

[4] Jensen DM, Beck-NielsenH, Westergaard JG, et al. The clin icalim pa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Lakartidningen,2000, 97 (8) : 840-845.

第7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的告知、复筛、转诊、随访、确诊和治疗工作是提高筛查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网上录入和相应的统计功能,县妇幼保健所可随时查看辖区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筛查质量和听力筛查可疑患儿记录,及时追踪、复筛、随访等。同时利用督导检查的机会,及时对各单位筛查率,复查率,转诊情况,追踪随访及确诊患儿情况进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确诊患儿,认真配合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好追踪随访,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系统效果评价

2.1社会效益评价

2.1.1实现资源共享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是连云港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通过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充分使用孕产妇基本信息、分娩信息、新生儿信息等资料,产生相应的筛查基本信息,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标。

2.1.2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使用信息网络管理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观察动态变化,掌握发生规律,为制订卫生政策提供了真实、有效、科学的依据,改变了管理手段,使新筛工作跨入了信息管理时代。

2.1.3工作质量不断提高通过使用系统设置的相关功能,比如新筛退回血片、听筛统计等模块,及时掌握血片质量或筛查的工作质量情况,对每个单位的筛查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查找存在问题原因,做出培训、现场指导等相关措施,不断提高筛查工作质量。

2.1.4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由于实现了资源共享,改变了多处工作环节中的手工操作,比如:手工填写筛查信息卡、输入每张卡片电脑存档、手工填写每个筛查者的检测报告、手工制作统计报表、手工记录新筛复查者的相关资料等内容;同时,提高了新筛查询、追访的速度。对我县每年筛查量大约2万左右的人群,现在的管理方法大幅度节省了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明显上升。

2.1.5数据准确性明显提高由于搭建了妇幼信息平台,从源头解决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手工操作的减少,因人工错误操作产生的误差也就减少。同时,实现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系统结合,明显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2.1.6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婴儿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自助查询筛查结果;各级筛查机构也可以根据家长的需要,随时打印结果报告。

2.1.7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水平整体提高对于全县各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电脑来完成工作任务,所以每一位工作者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基础知识,学习通过网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远程协助、数据导出、信息输入等,带动了医疗机构使用计算机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经济效益评价

2.2.1耗材减少新筛信息卡由原来的单独印刷到现在的1张A4纸产生8张信息卡;新筛报告单独印刷到现在根据家长需要,进行自助查询或个别打印;耗材明显减少。

2.2.2节省人力在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人员安排有了宽松的调整,节省人力,节约了人员经费开支。

3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并形成较快的发展趋势。新筛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和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上,达到新筛人员业务水平高,群众参与自觉性高的“两高”态势。同时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及时反馈和解决筛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业务学习,交流筛查工作经验和体会,为新筛工作顺利开展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第8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玄武岩人工制砂;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水率;质量控制

一、概述

龙开口水电站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在龙开口水电站坝址上游右坝头附近。前期主要承担场内交通、大临设施、营地房屋建筑、渣场挡排、边坡喷锚、导流明渠、厂房临时围堰等混凝土所需粗细骨料生产,后期承担坝基开挖利用料加工,作为主体工程砂石加工系统的补充。

二、系统规模及工艺流程

(1)、加工系统能力:

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按满足混凝土高峰时段浇筑强度5.0万m3/月、喷混凝土高峰时段月平均强度约0.2万m3/月及浆砌石高峰时段月平均强度约2.5万m3/月等进行设计。系统成品料生产能力约356t/h,其中人工砂生产能力约140t/h。

(2)、加工系统的组成

系统主要由粗碎车间、半成品料堆、第一筛分车间、中(细)碎车间、制砂调节料堆、制砂车间、第二筛分车间、成品料堆、供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供配电系统等组成。

(3)、工艺流程

开采石场清除植被及覆盖层后,分梯段钻孔爆破,将石料用3m3电铲或液压铲装25t或32t自卸汽车,经1 km运输,卸入粗碎车间受料坑(粗碎为PXZ—900×130型旋回式破碎机一台和PE—900×1200型颚式破碎机一台),而回采料场的料源为坝基开挖可利用料,其粒径比较小,可直接装车运输至粗碎车间进行破碎。粗碎后的半成品由胶带机运至1.5万m3半成品堆料场,经皮带机运输到中碎车间进行二次破碎(中碎破碎机型号为GP200破碎机),经过中碎后的碎石进入筛分楼洗后出现了两种成品料(大石和中石),小于40mm料径的碎石经胶带机输送到制砂原料仓(调节料仓),供棒磨机与立轴式冲击破碎机(PL9500和VS1500)制砂用,后设石粉回收装置(ZX-200B)(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

三、 玄武岩人工砂的质量控制

1、 混凝土用细骨料质量标准按照表1的要求,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除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不稳定外,其余均满足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标准。

2、 采石场岩石质量控制措施

(1)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的采石场主要岩石为玄武岩,砂石料加工系统毛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5#存渣场回采(主要为导流明渠和坝基开挖有用料),一部分从筹建期石料场自行开采。

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前期的料源为筹建期石料场开采料,料场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参考工程开挖料,后期为导流明渠和坝基开挖利用料加工。

工程开挖料主要岩性为块状玄武岩,主要有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含有一定量的黄铁矿和石英脉。开挖料以弱风化岩体为主、岩质坚硬,软弱夹层及构造破碎带分布少、规模小。其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

(2)采石场岩石开挖质量控制的原则:

由于采石场玄武岩都普遍存在一层厚度不一的风化壳,根据勘测一般覆盖为7~8m厚,最大近14m厚,为了保证弱风化带下部以下有用料源不与覆盖土混杂,采石场开挖的质量控制原则是:先剥离覆盖土,后开采有用岩石,判断标准是以弱风化带下部作为料场无用层与有用层的分界线,即人工砂料源为弱风化带下部以下岩石。

(3)岩石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每个爆块开采前,由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爆破设计方案,对爆破的岩石等级,地质情况进行严格鉴定,界线模糊部位,全部作为剥离料,毛料区与剥离料区设立明显的开挖区分标志。

在采挖毛料部位,特别是毛料与覆盖层剥离分界部位,质检人员及监理人员跟踪旁站检查。采石场作业采用挂牌作业制度,挖、装、运设备全部挂牌,区分毛料和覆盖土。

针对导流明渠和坝基开挖的可利用料,在其他施工单位运输至5#存渣场的有用料,必须经过监理人认可,才能当系统加工有用料料源,绝对不允许无用混合料进入有用料堆。

3 人工砂细度模数控制

根据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工艺布置,生产的成品砂由两个部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两种砂的产量分配统计为:筛分楼筛底部,筛余下来的石屑占60%~80%,棒磨机产砂占20%~30%。

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统计为,筛分楼底部石屑2.8~3.0为粗砂;棒磨机产砂2.4左右为细砂。

两种砂的混合工艺是:筛分楼底部粗砂与棒磨机细砂混合后进入成品砂仓堆存。系统装车用装载机装车。最终测试砂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和石粉含量均在运输车辆上进行,如发现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偏大或偏小,颗粒级配比例偏差时,及时反馈到生产车间,调整设备组合等。筹建期砂石系统人工砂细度模数调整的几点措施:

(1)按照筹建期砂石系统人工砂生产混合工艺,细度模数调整是用棒磨机细砂来调整筛分楼底部粗砂。因此,若发现细度模数偏大,颗粒级配偏差,应调整棒磨机进料粒径,进料量、装棒量等或调整筛分楼的开机组数,调整生产量。

(2)调整筛分楼的筛网直径,降低细度模数和调整颗粒级配。

(3)为了使人工砂入仓含水率有所降低,在棒机机车间安装了直线振动筛脱水,这样部分石粉被水带走,为改善提高砂颗粒级配及石粉含量,生产过程中利用洗砂机直接回收石粉和对流失废水池的石粉进行回收两种办法,废水池回收采用的方法是安装一台石粉回收装置设备(ZX-200),把流失的细砂和石粉回收到成品砂进仓皮带上。

4人工砂石粉含量的控制

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要求,为了使石粉含量达到要求,采取了以下方法。

(1)干法筛分:在二次筛分车间采用干法筛分方式,小于5mm的砂直接经过胶带机运输进入成品砂仓,减少石粉的流失。在筛分过程中,有部分石粉混合在粉尘中流失,再采用收尘装置加以回收。

(2)混合腔型生产: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有石打石和石打铁两种腔型。采用石打铁腔型生产的人工砂石粉含量较高,但是耐磨铁粘磨损较快,成本较高。采用石打石腔型生产的人工砂石粉含量低,因无耐磨铁粘,成本较低。两腔型相互结合,可以合理控制石粉含量。

(3)混合生产: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和棒磨机相结合,提高石粉含量。

(4)干法生产:人工砂干法生产在国内工程中,使用不是很高,其主要工艺为骨料经过破碎机破碎制砂后,直接上筛分筛出大于5mm的混合料,小于5mm的砂 直接经过胶带机运输进入成品砂仓,可以减少石粉的流失。

(5)石粉回收:采用石粉回收设备将方法筛分、脱水生产和干法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石粉加以回收,再将回收的石粉均匀混合在成品砂仓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定期检查,石粉含量测试为10%~15%。因此,采用干法筛分、混合腔型生产、混合生产、干法生产和石粉回收等方法,可以使制砂的石粉含量控制在10-15%。

5 人工砂含水率的控制

按照水工混凝土规范要求,为了使含水率降低到规定范围内且稳定,采取了机械脱水、自然脱水和干法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1)机械脱水:目前国内水电工程用于人工砂脱水的方法和工艺主要有筛分脱水,真空脱水,离心脱水等方式,其中真空脱水和离心脱水脱水效果好,但处理能力低,投资较高;筛分脱水均采用振动筛脱水,脱水处理能力高,但脱水效果较差。由于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的人工砂生产能力高达140t/h,棒磨机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场地的影响,因而,选择采用直线振动筛脱水,在洗砂机出口,一台安装直线振动筛,经试验可使砂的含水率由初期25%左右降低到15%左右。

(2)自然脱水:

人工砂自然脱水,目前国内水电工程自然脱水采用的方法和工艺是人工砂下料,堆存脱水及人工砂取料分开进行的,一般堆存脱水3~5d后可使含水降低到6%以内且稳定。受人工砂石粉含量多少及初始含水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石粉含量在10%~17%范围内,砂的初始含水率15%~17%时,初期约48h内脱水速度快,一般可使含水率降低到8%~10%,当降到8%~10%的含水率时,再降低到6%左右脱水速度明显减慢,一般需要3~5d时间。

(3)干法生产脱水

人工砂干法生产在国内工程中,使用不是很高,其主要工艺为骨料经过破碎机破碎制砂后,直接上筛分筛出大于5mm的混合料,小于5mm的砂直接经过胶带机运输进入成品砂仓,因而,干法生产对人工砂的含水可以说为0,并且可以减少石粉的流失,使人工砂达到规范要求。干法生产人工砂与脱水筛生产的砂混合进入成品砂后,可以降低人工砂的含水率。根据试验在成品砂仓内砂的含水率都控制在2.8%~5%。

筹建期砂石加工系统的人工砂为保持机械脱水、自然脱水和干法生产脱水的效果,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在成品砂仓顶部搭设了防雨棚,砂仓底部浇筑了混凝土地板和盲沟排水设施。每仓放完料后对盲沟进行一次清理,加快自然脱水时间。

②采用人工砂干法生产,使干法人工砂和脱水筛的人工砂混合进入成品砂仓,可降低砂的含水率。

③采用分仓运行工艺,用装载机喂料的方式,可延长砂的脱水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定期检查,砂含水率测试为2.8%~5%,因此,采取机械脱水后,自然脱水要加强现场分仓用装载机喂料,对盲沟及时清理等管理措施,完全可以使制砂的含水率稳定在6%左右。

总之,人工砂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因此人工砂的生产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以达到规范要求提高混凝土质量。

第9篇:产前筛查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 分析前变异;产前筛查;质量控制;温度

[中图分类号] R7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0-0011-04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the duration on second-trimester serum markers

SHAN Qunda1 HUANG Zhenzhen1 CHEN Penglong1 LAN Haiying1 JIN Chunlei1 CHEN Lili1 XU Xueqin2

1.Prenatal Diagnosis Center, Lishu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Lishui 323000, China; 2.Central Laborator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Wenzhou City,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duration of storage of whole blood at different controlled temperatures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f-βhCG)、Alpha fetoprotein(AFP) and unconsecrated estriol(uE3). Methods We additionally collected 6 mL of whole blood of prenatal screeningspecimen, respectively put into 5 vacuum tubes(The water bath group should make an additional piece for comparison), placed at room temperature (23℃-25℃) or in the water bath box (35℃-37℃) for 0.5 h, 2 h, 4 h, 6 h, 8 h, after that, made a centrifugal separation to separate the blood serum, taken the specimen of blood serum separated atroom temperature for 0.5 h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spective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each group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room temperature group, f-βhCG had a rate of 0.9% per hour increas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AFP and uE3(P>0.05). In the 37℃ group, f-βhCG had a rate of 10.9% per hour increasing rapidly. AFP had a rate of 0.6% per hour increasing, and uE3 had a rate of 0.5% per hour decreasing. Conclu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to separate in 2 hours has a less influence on the result, and the water bath condition has a serious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free β-hcg and the other two items. The prenatal screening specimen should be processed at a lower temperature as far as possible, and it is not suggested to make a water bath treatment of 37℃ for the prenatal screening specimen.

[Key words] Preanalytical variation; Prenatal screening; Quality control; Temperature

产前筛查室通过定量测定孕妇血液中与妊娠有关的生化指标,对胎儿患有先天异常的风险进行筛查评估。国内目前采用的中孕期筛查方案为二联法或三联法。其原理为测定母体血清free β-hcg、AFP、uE3(只在三联法中测定)的值,结合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运用风险评估软件对胎儿21三体、18三体及神经管畸形的风险进行评估。母体血清测定结果直接影响到风险的评估,而其结果的可靠性很大部分来自于分析前。目前产筛中心的标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下面的采血点,该部分标本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较多问题。虽然已有明确的规定用于保证分析前的标本质量[1],但对标本质量的评价迫切需要一种有效而易普及的方法。英国国家筛查委员会于2007年启动的DQASS质评及保证计划,通过周期性监测所有产筛实验室的中位数倍数(MoM)中位数(mMoM)的值及风险评估,来评价各实验室的筛查质量及效率,找出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提高筛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已有类似方案的提出,通过定期对mMoM值进行监测分析,找出造成mMoM异常波动和偏倚的因素,对中位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2],笔者认为这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方法。影响mMoM值发生异常偏移的原因较多,本文着眼于标本检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筛查标本测定结果受离心前放置时间[3,4]、保存温度[5]、运输[6]以及季节[7]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报道,但均较少涉及明确的趋势性变化关系的探讨。总结后可以发现,这些文献中的影响因素均涉及到温度与标本放置时间,也即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其研究意义在于明确把握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利于找出造成mMoM异常偏移的因素,为大批量临床标本质量的评估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4年4月来本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60例,孕周15~20周。平均年龄(27.9±4.2)岁,平均体重为(54.3±6.1)kg。告知孕妇本实验室在保证其原本申请项目的准确及可靠的前提下,需要其对血液进行分装,并进行额外的测试。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Perkin Elmer 1235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free β-hcg、AFP、uE3试剂均为WallacOy生产原装配套试剂。测定前3个月室内质控均在控。

1.3 方法

静脉采血完成后,立即收集来自生化、发光、免疫等无抗凝剂、无促凝剂管全血共60例,分装于5根与产前筛查血清学试验相同的分离胶管内(水浴组加做一支用于对照)。所有血液收集均在满足生化、发光等项目测定及复查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并不给孕妇带来额外负担。将同一孕妇血清分装后的5根试管放置于室温(30例)或37℃水浴温度下(30例),0.5 h、2 h、4 h、6 h、8 h后离心,水浴组第6管血样置室温下0.5 h后离心用于对照,收集血清后编号密封保存于-20℃冰箱待检。为了降低多天的收集过程中室温波动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应尽量减少收集标本的天数。本实验实际收集天数为6 d,当天10时室内气温分别为:23.5℃、24.3℃、23.7℃、24.2℃、25.3℃、24.8℃。为了增加各组之间的可比性,尽量减少不同天次测量带来的系统误差,本文采用60例血清标本在同一天同一批次内完成测定的方案。

1.4 观察指标

1.4.1 37℃下进行分析 观察组,一名孕妇共有6管理论上初始值为相同的标本,第6管血样置室温下0.5 h后离心保存,做为对照。其余5管在37℃水浴下经0.5 h、2 h、4 h、6 h、8 h后分别离心,观察free β-hcg、AFP、uE3的结果随着分离时间的延迟所发生的变化。

1.4.2 室温下进行分析 观察组,一名孕妇共有5管理论上初始值为相同的标本,经0.5 h、2 h、4 h、6 h、8 h后分别离心,检测其free β-hcg、AFP、uE3的结果,以0.5 h离心分离的管为对照组,观察其余各组结果的变化规律。

1.5 统计学方法

1.5.1 37℃水浴条件下的实验 对6组数据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整体比较有意义的前提下,以额外设立的室温下0.5 h分离的标本为对照组,0.5 h、2 h、4 h、6 h、8 h分离的标本分别与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调整显著性水平为:α’=0.05/5=0.01。

1.5.2 25℃室温条件下的实验 对5组数据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整体比较有意义的前提下,以0.5 h分离的标本为对照组,2 h、4 h、6 h、8 h分离的标本分别与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调整显著性水平为:α’=0.05/4=0.013。

1.5.3 线性回归分析 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相对差值[8],并且以该值为纵坐标、以时间(h)为横坐标,进行一元一次线性回归,以更直观地描述浓度的趋向性变化。相对差值计算公式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平均相对差值即相对差值累加后的均值。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水浴(37℃)下放置时间对AFP、free β-hcg、uE3的影响

37℃水浴条件下,uE3表现为下降趋势,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2 h、4 h、6 h、8 h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室温(23℃~25℃)下放置时间对AFP、free β-hcg、uE3的影响

室温(23℃~25℃)条件下,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AFP、uE3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ree β-hcg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t检验结果显示4 h、6 h、8 h组与对照组差异具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2 室温(23~25℃)下放置时间对AFP、free β-hcg、uE3的影响(x±s)

注:组内比较以室温0.5 h分离标本为对照组,其他4个时间点分别与之进行配对t检验,调整显著性水平α’=0.05/4=0.013,带*表示其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α和β亚基组成,在体内主要以完整的形式存在,free β-hcg占总hCG的1%左右[8,9]。在室温或水浴下放置时间的延长,hCG会分解为游离hCG,导致free β-hcg的测定结果升高[3]。本文进一步计算了升高的相对差值,并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根据斜率可知,37℃下free β-hcg以每小时10.9%的速率升高,大大地强于室温条件下每小时0.9%的上升速率。一般认为AFP为相对稳定的蛋白类物质,其结果不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显著性的变化[4,10,11]。本实验中AFP在室温下未发现趋向性变化,在37℃下其以约每小时0.6%的趋势上升,主要考虑为标本放置在相对高温的37℃环境中,水分挥发速率较大,标本相对浓缩导致的结果。AFP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稍低(R2=0.936),可能是由于其相对差值较小,各种随机误差造成的影响较大引起。目前有观点认为uE3在全血状态下不稳定,容易分解[12],也有观点认为全血中的uE3在4℃下保存结果稳定[13]。本文中uE3在室温下未发现趋向性变化,该结果与Brown LF[14]等得出的结果较一致,该篇中得出的一个结果为22℃条件下uE3在全血或血清中放置1周,其结果均稳定。uE3在37℃水浴下表现为每小时约0.5%的下降趋势。uE3的下降提示其在高温下更不稳定,容易发生降解。如果将标本水分的挥发因素考虑在内,uE3的下降速率因比本文中所报道的数值更大一点。由于uE3的cv值较其他两项检测高,并且其下降比例较小,导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较低(R2=0.777)。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室温组只代表了平均气温23℃左右时的情况,实际工作中,不同实验室以及季节的变化,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程度均会有差别。

中孕期唐氏妊娠母血清中free β-hcg均呈持续上升趋势,MoM值为正常孕妇的2.2~2.5倍;uE3在唐氏妊娠母体的表现为较正常水平降低,异常一般为

已有研究表明,筛查机构本部采血标本和采血点送检标本所测的AFP及free β-hcg的Median MOM不同,采血点标本free β-hcg的正偏倚尤为明显[15]。由于目前缺乏对标本质量的评估方法,只有高风险率发生较大升高的采血点其标本质量才会引起产筛中心的注意。笔者所在单位下某一采血点,在7、8、9三个月的产前筛查高风险率明显上升,超过8%,经联系后得知,其产筛标本分离时间为早上或者下午下班前30 min左右。而另一采血点,其12、1、2月份的产前筛查高风险率有明显上升,超过8%,经联系后得知,其实验室人员在冬天会将标本置于37℃水浴箱内,离心时间为下班前30 min。经过与实验人员的交流与培训,加强标本分离时间的管控,使用采血后室温2 h内分离并保存于4℃冰箱,上述采血点的高风险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多数情况下,下属采血点对标本管理的不规范,所造成的是中风险区域(灰区)数量的显著增多,限于篇幅,在此不做进一步讨论。标本的规范管理,是产前筛查质控的重要环节,本文所得出的标本采集及处理环节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明确温度与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找出影响标本质量的环节,为产筛标本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 WS322. 1-2010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 蒋宇林,刘俊涛,刘善英,等.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监测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03.

[3] Cruz J,Cruz G,Minekawa R,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free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and 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concentration[J]. Ultrasound Obst Gyn,2010,36(2):141.

[4] 徐雪琴,唐少华. 产前筛查血样采集因素的探讨[J]. 检验医学,2009,24(2):142.

[5] Lambert-Messerlian GM,Eklund EE,Malone FD,et al. Stability of first-and second-trimester serum markers after storage and shipment[J]. Prenatal Diag,2006,26(1):17.

[6] Sahota DS,Pooh RK,Choy KW,et al. First trimester serum markers stability during sample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obstetrical site to the screening laboratory[J].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 Neonatal Medicine,2012,25(7):966.

[7] Masse J,Summers A,Cherian G,et al. Transportation of maternal serum specimens for screening for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Effect of seasonal variations,distance,and freezing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biological markers[J]. Clin Biochem,2000,33(4):273.

[8] 王治国.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30.

[9] 边旭明. 实用产前诊断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0.

[10] 黄芳,沈利蒙,沈俊娅,等. 探讨标记物分析前变异在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中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22):44.

[11] 王素侠,周侠. 标本放置时间对产前筛查测定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81.

[12] 边旭明,蒋宇林. 重视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质量控制和评价[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81.

[13] Bujisic N. Effects of serum-clot contact time on second-trimester prenatal screening markers and their stability in serum[J]. Journal of Medical Biochemistry,2010,29(2):84.

[14] Brown LF,Shearing CH,Tydeman G. Stability of inhibin A and unconjugated oestriol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J]. Ann Clin Biochem,2011,4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