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雄项羽范文

英雄项羽精选(九篇)

第1篇:英雄项羽范文

答案就是现在很时髦的两个字:作秀。项羽太爱作秀了,别人称他是英雄,他就处处想逞英雄,不惜一切代价地“秀”自己,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项羽之前的成功与后来的失败,都和他喜欢作秀的习惯密不可分。

真正让项羽名气大振的,当属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楚军与秦军人数相差悬殊,而且楚军又缺衣少粮,士气低落,副将项羽当机立断,斩杀主将宋义,命令军士凿沉渡江用的船只,打破吃饭用的铁锅,身上只带三天干粮,军士们个个以命相抵,士气大振,六万楚军打败了秦国二十万大军,项羽也因此一战成名。项羽出色的军事才能无疑是必须肯定的,但是非让将士们破釜沉舟,又何尝不是在作秀?但这一场秀,是秀给自己将士看的,是告诉将士们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要么赢要么死。这场秀成就了项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所以,接下来的胜利一气呵成,也成就了项羽英雄的美名,也因此形成了作秀的“路径依赖”。

入关咸阳和鸿门宴这两场史上有名的秀,则直接导致了楚汉相争中项羽失败的结局。

刘邦项羽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率先入关,不但没有骚扰百姓,甚至连关中的美女和财宝都未动分毫,处于弱势地位的刘邦也用这种方式在作秀,向项羽秀他的忠诚,向天下人秀他的仁义。而处于强势地位的项羽呢,则是要显示他主宰一切的霸王气。据说入关之后先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再杀秦王子婴,最后竟然丧心病狂地屠杀平民百姓,这个“项王”实在让人闻风丧胆。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这“入关三部曲”让他一下子尽失关中人心,楚汉之争的胜负或许从那时就已经注定。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项羽无非是在秀,想告诉天下人,大英雄项羽已经入关啦,所有人必须无条件臣服。这场血腥的“秀”,目的只是告诉天下人,项王有多么强大,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反抗者,就得死。相形之下,刘邦才是个老谋深算的“实力派”,项羽过多注重表面效果,顶多算个“偶像派”。

鸿门宴本来就是一场“大秀”,导演兼主演范增、张良,主演项羽、刘邦、樊哙、项庄。其实项羽需要做的只是坐在那儿喝酒吃肉,下个命令就完了,导演范增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刘邦送上门来呢。可是项羽居然连这场最简单的戏都没能演好,反倒是刘邦表演得对项羽恭敬有加,丝毫看不出谋反之心,堪称绝对的“演技派”。宴会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只要他一声令下就能要了刘邦的小命,但他却迟迟不肯下令。为什么?他看刘邦如此谦恭,没有谋反的迹象,他不能听信曹无伤和范增的一面之词杀了功臣,毁了他的英名。项羽在这个时候想到的不是除掉对手,而是想如何把自己的英雄秀进行到底,不能被天下耻笑。颇有心机的刘邦早就看透了项羽作英雄秀的弱点,你要面子我图实惠,悄悄从上厕所的小道溜走了。项羽的英雄秀,成全了刘邦,气得范增吹胡子瞪眼,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最可悲的是,项羽到死都在作秀。被围垓下,四面楚歌,项羽起身饮酒作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第2篇:英雄项羽范文

[关键词]项羽 英雄形象 性格缺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第3篇:英雄项羽范文

关键词:矛盾;文本细节;项羽之死;人物形象;本色英雄

刘熙载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记叙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地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的本色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本单元的鉴赏要点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故文本的解读重点放在从“矛盾”处入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

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而对立最容易激发人的思维热情。现在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太多无价值的所谓合作探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探讨的多是无意义的问题。然而,“问题”的核心本应是“需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无价值的问题设置与探讨是对学生认知的漠视,简单的“是”与“不是”只能让学生思维僵化,个性矮化。只有在矛盾的尖锐冲突中,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激发,论辩欲望才能得以激活,思维智慧才能得以闪现,最终达到师生教学的互动与智慧的互生。细读《项羽之死》,本人发现了如下几组矛盾:

一、身陷重围的“泣”与慷慨就死的“笑”之矛盾

司马迁善于通过神态描写以形传神,这在本文中体现得比较显著。“项王泣数行下”,是司马迁笔下的霸王项羽唯一的一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西楚霸王?一个“泣”字,极其传神地刻画出项羽被困垓下时内心复杂的情感,也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项羽为何而泣?《垓下歌》这一千古绝唱做出了回答――短短四句诗,清晰地概括出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及在短短的时间内骤然覆灭的悲剧;与前后文相互照应、相互勾连,是项羽对自己戎马生涯的回忆,更是作者对项羽人生经历的反思。这四句短诗,也是打开思路,走进文本的切口,“力、气”二字写出项羽之勇;“时、骓”二字品读项羽之悲;“骓、虞”二字则可体悟项羽之真。而与“泣”相矛盾的则是乌江自刎前的“项王笑曰”,这一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是率性的笑,更是镇定从容、慷慨赴死的笑:进一步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项羽就是项羽,他知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死亡的来临,他没有“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样虚假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怨天尤人悲悲戚戚毫无意义的伤怀,他拒渡乌江,笑赠宝马,坦然赐头。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一个“笑”字,展现了盖世英雄项羽临死前的独特风采。一“泣”一“笑”,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意味深长:“泣”而悲歌,是英雄本色!“笑”而自刎,是华丽落幕!“泣”与“笑”的矛盾中,项羽重情重义、率性知耻的性格突显得更真实和鲜活。

二、杀出重围后的“欲渡”与有船可渡时的“拒渡”之矛盾

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时拒渡了呢?一个“欲”字让我们明白,项羽原意是要杀出重围、渡江而去的。是什么使项羽突然改变想法?不应是项羽不信任乌江亭长,因为项羽不但“知公长者”,还赠以宝马。那么乌江亭长所言“江东虽小……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就应是项羽改变想法的原因。其一亭长所撑的船太小,小的仅容项羽一人,项羽不忍独自逃命而置二十余位部下于死地,其二回到江东卷土重来又将有多少父兄姐妹陷入战争之痛?“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两个“纵”字,聚焦出项羽之“愧”: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当然更是项羽绝不在人格上屈辱自己,自认无敌天下号称“霸王”,临死之时还要溃围、斩将、刈旗证明“天亡我”的项羽,怎可让人“怜而王我”?所以,项羽改变原意,决然拒渡。这个身陷重围时依然侠骨柔情、坚定从容,败局已定时依然不显沮丧、勇猛自信的刚强汉子,却在对家乡父兄的愧疚忏悔前停下了脚步,在强烈的自尊下选择了拒渡自刎。“欲渡”与“拒渡”的矛盾一化解,项羽的性格之美:知耻重义,人格不屈也就绽放在我们面前了。

三、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之矛盾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说明项羽失民心。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则说明项羽得民心。文本运用次要人物对比描写,透视项羽。一个是田父的“绐”,一个是亭长的“待”,一失一得,矛盾却真实。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在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的矛盾中,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一个优点突出、缺点分明的真实项羽。

四、“我何渡为”的反问语气与感叹号之矛盾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细读可发现“我何渡为”的“为”在句末表反问语气,但文本中不用问号,用感叹号――可见这已无须设疑,项羽已坚定了自刎的决心!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重情重义、他骁勇善战,他自负自叹,他维护尊严、荣誉、血性而死。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反问语气与感叹号的矛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和他气贯长虹的死。

他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延续着。易中天论项羽: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文本中的矛盾还有许多,如生死决战时项羽孩子气的“何如”,“快战”;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三次重言“天之亡我”,到死都不自省――“认输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

教学中,唯有正视文本中的矛盾,把握文本中的矛盾,理解文本中的矛盾,文本中人、情、物、事的丰富与层次之美才会绽放在我们的面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我以为文本的矛盾解读是文本、作者、读者互动的契合,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它促成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三者互动,因此,文本的矛盾解读既有文本接受意义上的理解与创造,又有课堂教学的必要与意义。”可见,我们解读文本紧抓矛盾时,要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客观,同时又要不囿于作者束缚,重构文本意义不背离文本客观,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活力,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9.

[2]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01.

第4篇:英雄项羽范文

[关键词] 中西;影片;比较;跨文化

《惊世未了缘》和《楚汉骄雄》是我们熟悉的两部经典影片,虽讲述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英雄传奇故事,但其两个主人公却有相似的结局和“英雄”共通的地方。文章试图从其情节、信念、性格、英雄气质、悲剧性质等多个角度对两部片子进行比较,分析塑造的主人公的异同点,以帮助大家在享受这两部影片时更好地了解其中跨文化的内涵。

一、情节之比较

《惊世未了缘》(又名《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由好莱坞著名影星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于1994年自编、自导、自演,并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影片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战争为核心、爱情为架构,讲述了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传奇故事。影片从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开始,其父亲(苏格兰英雄马索•华莱士)组织了一个抵抗组织,打击英格兰侵略者,并在战斗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告别了家乡和伯父远走他乡,并在伯父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和武术。期间,侵略者英王爱德华暴政统治,还颁布法令――新娘出嫁时,权属于英格兰总督,这使苏格兰人民受到人格上的极大侮辱,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于是部分贵族、农民们纷纷起义反抗英格兰的统治。时隔20年,威廉•华莱士长大成人,回到了昔日故乡,并与家乡女孩梅伦相恋了,为不被贵族占有,他们秘密结了婚。原本一切都那么美好,华莱士希望同妻子安定生活,可是天意弄人,梅伦被一名英格兰地方官残忍地当众割断了喉咙。失去父亲、失去爱妻的伤痛使得华莱士终于爆发了,他揭竿起义,攻打英军占领的城镇,所向披靡,取得了暂时性胜利,吸引众多平民加入义军。当时的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王,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其父设计引诱华莱士去爱丁堡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和平着想,寄希望于贵族,不顾众人的规劝还是去了。华莱士被捕了并押送到英格兰被处死,在他死后不久,贵族罗伯继承了华莱士的遗志并收编其部属一同对抗英军,最终苏格兰人民获胜独立。

《楚汉骄雄》则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由李添胜执导的港产连续剧。影片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民不聊生,面对秦朝苛政,民间起义此起彼伏,群雄逐鹿中原为背景展开。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始,伴随着一段舒缓而沉重的令人追忆往事的音乐,年迈的汉高祖刘邦在随从的陪同下步履蹒跚地来到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边,感叹“天地不仁,难从人愿”追忆昔日项羽,并问张良“如果项羽当年肯渡乌江,是不是真的能够东山再起……”开始切入。影片中的主人公项羽与刘邦的情感经历了“恨―义―敌”的发展线路,即起初刘邦偶然悉破其起义之事,项羽恐其揭发,有碍抗秦,欲杀之(恨);在项羽欲杀刘邦时,刘邦泪流满面,破口大骂暴秦的暴行,并视项羽为大英雄,表现出对暴秦苛政愤怒,愿和项羽一道抗秦,誓死相随,不愿再做暴秦走狗的心迹,这一切表现都显得那么“自然”和“真诚”,项羽深受感动,不忍杀之,反而与刘邦结义为兄弟(义),以“刘大哥”和“项老弟”互称,并承诺一旦起事,就召刘邦入伍;事隔两载,秦始皇沙丘病逝,赵高弄权,纲纪败坏,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项羽高举义旗与多方诸侯及刘邦等义军一道了暴秦,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封为汉中王。天下初定,可好景不长,接着楚汉战争开始,项羽和刘邦开始了争夺天下(敌)。战争之初,项羽战事顺利,刘邦处于劣势,随着战局变化,胜利眷顾了刘邦。楚军在经历汉军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后,楚汉之争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结束。项羽的“自刎”成就了其英雄气概,也成就了刘邦的汉家天下。

二、信念之比较

华莱士的抗英斗争源自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他的信念就是要自由,要赶走英格兰侵略者,要同胞不再受其奴役。影片中,苏格兰人民在侵略者的统治下,生活艰苦,加之新婚妻子被英兵杀害,华莱士不得已而起义,向英格兰的统治率先发起反击,那是久久压抑的大爆发。苏格兰人民为他的勇气所激励,随之响应,正如他所说“They may take our lives,but they will not take our freedom”,大家放弃了苟且偷生,投入战斗。华莱士被投奔者的热情所激励,成为起义军领袖,并以英格兰侵略者的统治实现自由为己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这也为成就他的英雄气概埋下了伏笔。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自小就有叱咤风云之志、取代帝王之心,胸有以一敌万人的胸襟,以暴秦,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他观秦始皇游会稽,即有取而代之之心,冲口说出“彼可取而代也!”[2]影片中,他看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苛捐重税、广征民夫、筑长城、建阿房宫、改驰道,修骊山皇陵、更有甚者落草为寇,以至民不聊生,百姓生活极为艰苦,于是他立志要暴秦统治,并口口声声地高呼“无将可以求将,无兵可以练兵,无势可以造势,我项羽誓要英雄造时势”。他的信念一直没动摇,就是要秦朝统治。

三、性格之比较

性格决定命运,这在他俩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虽然华莱士和项羽的出身不同,但其性格相似。华莱士生于平民,从小就目睹和经历了英格兰贵族的暴行,其妻的死激起他坚决进行反英斗争,直到死亡。影片中,华莱士重情重义、以大局为重而亲信贵族及宁死不屈的性格得到了充分表现。重情重义,他得知妻子被抓后,孤身一人进入英军的诱捕陷进,在同一个位置以同样的方式杀死了那个杀死他妻子的英格兰地方官;以大局为重,在起义后,带领义军攻克城池,总是冲锋在前,勇猛善战,具有良好的军事指挥才能。亲信贵族,看不清时局,鲁莽地为顾全击败英格兰入侵者的大局而和摇摆不定的苏格兰贵族结盟,曾两度被其出卖,被擒后被判处死刑。宁死不屈,在临死前的各种严刑拷打中一刻也没有、屈服,面对剖腹的时候,还鼓起最后一口气喊出“freedom”。

项羽出身名门,接受过良好教育,耳濡目染,礼义廉耻贯穿着他的言行。影片中的他,是个凡事“不知深究”、但有“真本领”“真性情”“真气概”的英雄。据史书记载,年少时的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学‘万人敌’的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不知深究这一点注定了他不善治人、治国之术。真本领,从斩殷通、杀宋义,救巨鹿、攻彭城、战垓下,每场战争都是项羽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勇猛无匹,凭着卓越的行军布阵、用兵能力和高超武艺打天下。他的能力和性格,使得他刚愎自用、拙于人世,听不进谋士们的计策,为人直率使他不做暗事,所以麾下的谋士张良、韩信、陈平无用武之地,转投帮助刘邦。真性情,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声,他念起了远方的故乡;冷冷的沙场,却只有爱姬与乌骓马相伴;他想家,他舍不下她和它;他泪流满面,哭得也是那般伤心、悲壮、撕人心肺。真气概,项羽杀会稽守、杀宋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令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无不体现出其英雄气概。真本领、真气概成就他成为英雄,真性情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但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因为战争从来是不讲情义的。[3]

四、英雄气质与悲剧性质俱在

正如黑格尔所说:“在世界史中凡是开创新世界的新英雄们的情况一般都是悲剧性的。”华莱士和项羽都是一个开创新世界的英雄,他最终只能做“撕裂”历史者,而不可能去做一个朝代的缔创者和延续者。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死均具有悲剧性质。影片中,少年华莱士背井离乡地生活,是当时苏格兰民族生活的缩影,注定了华莱士的悲剧人生。华莱士临刑前仰天长啸“freedom”的场面令人震撼。他执著地追求自由,并坚守自己的信念,直至为之而死,是英勇的。但当时苏格兰人民仅希望能够通过“反抗”这种方式来解除他们的人身束缚,得到自我控制的权利,并不是要求一种彻底的社会变革。华莱士自始至终也没有脱离出这个狭义、仅追求生存基本条件的思想羁绊。这也注定了华莱士的悲剧命运。影片中,他的悲剧还直观表现在:他向往和平生活,却未能如愿;渴望爱情,却无法拥有;不想起义,却骑虎难下;轻信贵族,却两度被出卖;追求自由,却无法挣脱思想羁绊,最终在追求的过程中牺牲。他在英勇地付出生命的同时,也成就了曾两度出卖他的贵族罗伯成为苏格兰王,他不是败给了英格兰入侵者,而是败给了曾一度并肩反抗英格兰统治者的本国贵族。华莱士是那个时代苏格兰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个失败者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4]

楚国人向来是极重情义的,他们爱国,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它。正如李长之先生说,项羽是楚文化的最后一位代表。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自刎而死,项羽的骨子里渗透着他们的风格精神。影片中,项羽即使“四面楚歌”,还能镇定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气短之余的儿女情长,英雄末路的悲情流露。虞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即,饮泪自刎,令人肝肠寸断。项羽败退乌江边时,乌江亭长劝说他渡江:“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王也。”但项羽的英雄本色决定了他不可能回江东去,在生存与尊严之间,他选择自刎,慷慨壮烈,虽没能完成霸业,却用生命成就了自己性格的辉煌,至死不失英雄本色,给后人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遗憾。与华莱士相比,项羽的失败,更是可歌可泣的,处处彰显出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与英雄气质,遗憾的是他败了,败给曾经一度并肩抗秦的平民刘邦。两者相比,虽年代、国度、事件均不同,但他们的“败”却相似。

五、结 语

尽管中西方历史文化有很大差异,但纵观中西方经典大片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形式、传奇人物刻画方式、精彩情节发展趋势、宏大场面布置阵势等均是少不了的且多有类似的地方,尤其对于“追求爱情、追求自由”则是电影中永恒的主题,“民族自尊、民族兴旺”则是凝聚人心的核心力量。《惊世未了缘》与《楚汉骄雄》在这几方面都有其类似之处,堪称经典。

[参考文献]

[1] 廉玲玲.比较《勇敢的心》和《角斗士》中的主人公[J].电影文学,2009(15).

[2] 雷雅娟.试论项羽形象的悲剧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3] 赵宏艳.快意的悲剧英雄――论项羽[J].语文学刊,2008(08).

第5篇:英雄项羽范文

项羽“欲渡”而又“拒渡”的矛盾心理和行为,是探究项羽之死悲剧意蕴的关键点。“垓下悲歌”中最为著名、也最具悲剧感的是“霸王别姬”一幕。项羽“歌数阕”,“泣数行下”,“奈何”既见自负又不甘的悲怆,也有英雄末路的无奈、无助。正如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所评“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脱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然而,《垓下歌》实为虚饰笔法,是司马迁的“笔补造化”。除了对个人实力与命运不公的感慨,这段文字也是他对生命的留恋。“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项羽生命力量的彰显,“时不利兮骓不逝”则是他面对不公命运的一腔悲怨。宝马与美人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宝马是英雄精神的化身,美人则代表其多情气质。所以,他叹的不只是骏马和美人,更有他逐鹿天下的英名和霸业、江东子弟。面对“四面楚歌”,项羽承认“时不利兮”,内心却依然对自己的生命有着极大的欣赏、肯定和留恋,——他不能也不甘让自己蕴含着无限力量与光辉的生命就此陨落。

“东城快战”是悲剧落幕前最后的演出,也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又一次明证。在溃围、渡淮、陷泽的一系列拼杀中,项羽兵力锐减,仅剩二十八骑,当项羽意识到“不得脱”、“今日固决死”后,反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愿为诸君快战”。从情理上说“快战”、“溃围”是为到达乌江、实现“欲渡”创造条件,但实际上“快战”也是“让诸君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让生命畅快地、完美地谢幕。身后几千追兵,项羽三番进出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数十百人,斩首敌将如探囊取物。只“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项羽“认命而不服命”的抗争和由此爆发出的生命激情,把二十八人的战斗力也推向了极致。相对于汉军而言,“亡两骑”接近于零伤亡。“快战”是项羽生命价值、生命力量、生命自由、生命尊严的表现,不仅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敌和神勇自负,也包含了司马迁对末路英雄的深深惋惜,对如此激情而骁勇无敌的生命毁灭的不忍!

“乌江自刎”是项羽为自己选择的最悲壮、最感人的结局。项羽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的出现使项羽的“欲渡”成为可能。或许是“天之亡我,我渡何为”的认命而又不服命,或许是亭长极为真诚、宽容的话触动了项羽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最终拒绝渡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可见,项羽是知耻重义的。“知耻”使他不肯过江,包羞忍辱地苟活意味着生命的萎缩;“重义”使他不忍心江东父老因为自己再遭“天下汹汹”之苦。为无愧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项羽选择以死相报。如韩兆琦语“他要用他的死来殉自己的事业,来殉自己的部下,来殉一切曾经支持过自己、拥护过自己的千千万万民众,也包括两千年来读这段历史的千百万读者”,也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生命的尊严。项羽自刎乌江的那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那种“可杀不可辱”的傲然风骨,那种为生命尊严而视死如归的悲壮一抹已经成为永恒的风景,成为千古绝唱。

可见,司马迁之所以“浓墨重彩”、“笔补造化”,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彰显项羽的生命价值。写项羽垓下悲歌中的铁血柔情,东城快战中的骁勇善战,乌江自刎前的知耻重义,无疑是在为他悲剧的结局蓄势。惟其有不舍,有生命的留恋;惟其有神勇,有生命的激情;惟其有生路,有渡江的可能,对死亡的选择,才能更彰显项羽之死的悲剧感和震撼力,也才更令人悲慨至极。项羽为何“欲渡”而又“拒渡”?正如韩兆琦先生认为,这段乌江亭长“劝渡”的情节也许历史上并不存在,它只是司马迁为项羽最后涂饰的壮丽一笔。如果没有欲渡,没有拒渡,项羽只是最后从容战死而已;而拒渡则表现了项羽的一种人生态度: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第6篇:英雄项羽范文

――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在常人印象中,项羽是个披坚执锐、目而叱、斩将刈旗、东西驰骋、南北征战的一世豪杰,但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项羽重情,莫过于对虞姬了。“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因此千古流传。

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项羽夜起饮酒,慷慨悲歌,这首著名的《垓下歌》中充满了英雄末路的万绪悲凉,而“虞兮虞兮奈若何”更是透出了霸王对虞姬的万般柔情。《楚汉春秋》记载,虞姬还和了一首:“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研究者都认为虞姬这首和歌是伪作,但不论这首歌的真伪如何,项羽行军中一直带着虞姬应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历史上才留下了这段英雄美人的悲剧。

高歌数遍后,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流泪了。他不仅是个英雄,而且是性情中的英雄。数行眼泪中饱含着对虞姬的悲怜与难舍,饱含着霸王爱惜战马、体恤将士的柔情,饱含着日暮途穷的无奈。

后来班固在《汉书》中把“泣数行下”改成了“泣下数行”,神气大失。“泣下数行”只是静态的描述,“泣数行下”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准确地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壮气氛。

第7篇:英雄项羽范文

说到爱情,我脑中马上浮现出两幅图景,那就是霸王别姬与待月西厢。一对是英雄美人,一对是才子佳人。一个是荡气回肠,一个是缠绵悱恻。那是一个唱大风歌的时代,群雄并起,项羽逞举鼎拔山之勇,率江东八千子弟,身经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号称西楚霸王。但是垓下一战,四面楚歌,楚将楚兵闻听,都动起了思乡之念,一夜之间,尽行解散,没有离去的,只有八百多人。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年项羽31岁,虞姬26岁,篝火映着晚霞,昏鸦上下盘飞,河流为之呜咽,山川为之变色,四面是被困兵士焦急的眼神,英雄项羽与美丽的虞姬相拥吻别,那是千年一叹,那是千年一吻!为英雄者,心如钢铁也成绕指柔,虞姬拔剑起舞,歌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即自刎。那一刻,壮志未酬,是英雄也空悲切,那一刻,美人如花,立拼一死断情丝。

相国之女崔莺莺随母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巧遇书生张生。张生在后花园内,看到莺莺小姐烧香,惊叹于莺莺的美丽,一见钟情。皓月皎皎,美人如玉。张生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一个玉树临风,一个千般娇媚。张生的追求,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也生爱慕之情。西厢,月下,才子,佳人,还有一个红娘!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令古今多少青年男女为之神往!

虞姬之于项羽,是美人成就了英雄。虞姬自刎后,项羽逃至乌江口,亭长驾船相迎,项羽不肯渡江,自谓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也即自刎,仍得与虞姬在地下结好合之缘。虞姬的似水柔情和如钢坚韧,面对着生命的悲壮终结,坦然而平静的走向极其短暂的人生尽头,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犹豫不决,项羽因为有了虞姬而流芳百世,爱垂青史。江苏宿迁项王故里有一副对联:“鸿门垓下大英雄,哪关成败;骓马虞兮真情种,不易生死”。他们的爱情故事,成就了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之赋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直到今天,歌手屠洪刚也唱出了“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第8篇:英雄项羽范文

项羽惨败垓下,率随从800余人乘夜突围,及至乌江边,仅剩26骑相随,乌江亭长对其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于是自刎而亡。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楚霸王,起兵8年,身经70余战,所挡者破,所击者服,一朝落败,竟至亲手结果了自己性命,英雄末路,宁为玉碎。读史至此,不由人长声一叹,唏嘘再三。

可以逃过江去,他不逃,能够保住一条命,他不要命,这个项羽,果然不同凡响呢。过了1300多年,一位人比黄花瘦的女诗人有一首诗赞他,直是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想想,不肯过江东,这不肯两字,饱含了多少英雄的傲气和悲壮。

哪晓得,这样一个硬邦邦响当当的大英雄,如今却被人从故纸堆里看出破绽来了。学者朱东润的一位学生撰文说,有一天朱先生问学生,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学生们七嘴八舌,搬出一些前人的说法来作答。

朱先生说:“都不对。其实当时江东早已归降刘邦,哪还有什么江东子弟?《项羽本纪》中没有提到这一点,司马迁是想让项羽死得更像个英雄些。”

朱先生还说,从《史记》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可以看出,项羽江东旧部有10人在汉初封侯,他们的功劳就是以江东之地归顺刘邦。项羽逃到乌江时,知道江东已属汉,自己已无路可逃,自然也就不必渡江了。

原来这样啊。说什么不肯过江东,原来是江东过不得。不一样,全不一样了。不肯过悲壮,过不得可怜;不肯过宁为玉碎,过不得走投无路。原因不同了,结果便大相径庭。不过轻轻一戳,几千年的一个英雄神话就这么破灭了,噫!这个司马迁啊,骗了多少人,骗了多少年。

第9篇:英雄项羽范文

描写项王故里的导游词【一】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宿迁市ABC旅行社热烈地欢迎各位来宾来到宿迁项王故里参观游览。本人从事过多种工作,但作为导游为大家介绍游览景点,这还是第一次,讲得可能不尽大家满意,请大家谅解,并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项王故里是为纪念推翻秦王暴政统治建立不朽功勋的盖世英雄项羽而修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宿迁城南。项羽名籍,字羽,生于公元前232年,二十四岁时起兵反秦,率诸侯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在与刘邦楚汉争战中失败,在乌江自刎而死,年仅3l岁。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庙、树碑、建坊,至清初,庙毁、坊圯,僧人他去,仅存项王手植古槐树一棵和因此而得名的梧桐树数棵。1931年,国党西北军师长张华棠率部驻宿,积极倡导修复项王故里,在古槐树旁建草亭一座,命名为槐安亭,又在院内建草厅三间,建项里小学。1935年,县长张乃藩,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邀请乡绅举办菊花会,以馈菊赏金名义集资,建起“英风阁”,英风阁内陈列有关项羽的传记,诗词题咏,供人观赏。项王故里的大规模扩建改造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地级市建立以后,市政府十分重视,拨出巨款,对其改造,增加了新的内容。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牌坊,这个广场,以及与城区相通的道路、石阶都是本世纪初修建的。

现在请随我来,石阶较陡,请年纪大的同志小心。项王故里共有三进院落,整体布局是前宫后院,整个建筑的风格是仿汉式。

大家请左右两边看,这个建筑叫“阙”,读做“que”,是汉式的,过去是在帝王的宫殿大门、墓道两侧的建筑,在过去讲究等级的时候,一般人家是不可以建的。

我们面前的便是“山门”,进入“山门”,算是正式进入故居。山门横匾“项王故居”四字为末代皇帝之弟溥杰的墨宝。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故里的核心建筑“英风阁”,英风阁为全木构架,青瓦覆盖,直棂方窗,紫柱白墙,单檐庑殿顶,也属较高的建筑等级。门匾英风阁三字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书。阁内尊置身披战袍、腰佩宝剑项羽塑像,是本市艺术家张劲扬先生的作品。东西山墙上镶嵌着反映项羽生平重大事件的六幅壁画。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米碑廊,碑廊分为两部分,东部镌刻的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项羽本纪》的全文,西部雕刻的是历代文人颂扬项羽的诗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们面前的这首,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面我们欣赏的是故居第三个标志性景点“项王手植槐”,这棵槐树被国外一位植物学者称为“天下第一槐”的项王手植槐,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青秀挺拔。古槐尽管老态龙钟,但它的根系又在离母体仅几米之远的东南角长出一棵新枝。古槐北首是梧桐巷留下的项里桐。

项王手植槐东北方向的是系马亭,项羽的座骑乌骓马伴随他南征北战,是“摧秦有项”的动物英雄,同样值得纪念,因此人们建了这个系马亭,雕刻了乌骓马的塑像,旁边的马槽据专家考证为当时原件。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时,只有31岁,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虽然最终失败,但依然被人们作为英雄对待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故事,仅已经成为成语为人们熟知就有鸿门宴,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等。而他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凄美,让人无限感慨。他的最终失败,与他个人的性格、政治路线等多因素有关。虽然失败,但他依然是“盖世英雄”。 有文章对他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说他是“一位破釜沉舟永往直前的灭秦功臣,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士,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壮士,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英雄,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史人物”。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合适的。好的,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下面自由活动20分钟,20分钟后,我们准时在项王故里牌坊处集中,乘车前往下一站参观游览。有什么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提宝贵意见。

描写项王故里的导游词【二】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宿迁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现在大家参观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居。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到了我们景区的主体部分。我想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你离开停车场,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下的途中,数一数那里的台阶正好是31个,象征着项羽走过的风风雨雨的31个春秋。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大约10岁的时候就随其叔父项梁离开了江淮平原上这座古老的城市—宿迁,当时叫下相县。而后辗转于河南、安徽等地,最后“避仇于吴中”,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后,避仇于吴中的项氏叔侄认为推翻暴秦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杀了会稽郡的郡守,收其精兵八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流传的“江东八千子弟”的说法。而后渡江此上,三年时间便将秦王朝推翻,后在楚汉相争中败于刘邦。

关于项羽叱咤风云的历史业绩暂且不予细说,留待下面的讲解当中穿插介绍。

下面将这里的建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里的建筑,设计者运用的是先收后放的设计理念,当你进入石阙大门时,东西两堵围墙人为地将空间缩小。其用意是,利用空间控制理论收拢游客的思维空间,使游客静下心来参观,以达到不虚此行的目的。如果你有这样感受的话,设计者会感到欣慰的。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项王故居的中心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秦汉之际我们这一带贵族家庭才有的典型建筑,古称过道屋,过道屋上“项王故居”四个字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书写的。

各位游客,请随我拾级而上,进入中心景区,当你来到这里后就应该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如果说前面是收,那么这里就是放了。

这里的建筑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百米长廊和雄伟壮观的英风阁。长廊依英风阁而建,中轴线将碑廊一分为二,东廊镌刻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的全文,西廊镌刻历代名家歌颂项羽的诗文,中轴线的正中间竖一三足大鼎,重约八吨,沉稳厚重,古朴壮观。

请随我先来参观东面的碑廊,东面的碑廊是由著名书法家戚庆隆先生耗费近一年时间书写的镌刻在32块石碑上的《项羽本纪》的全文。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开头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这里的下相就是历史上的宿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我们这里设下相县。县城就在我们这里向西约3华里的古城居委会。2005年市文化局邀请南京博物院的专家对下相城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结果,下相城的城墙为土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且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进一步印证了史料记载的真实性。下相县的名称到了东晋的时候改为宿豫县,到了唐代,为避唐代宗李豫的讳,改为宿迁县。

那么为什么要改为宿迁县?这里有许多传说。请随我边走边讲: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做“半夜搬家”—宿迁,“宿” 意为“夜”,“迁”代表“搬迁”。意思是一夜之间宿迁县城搬走了。考古证实这种说法应该是后来的事,即明代万历年间黄河决口宿迁城被大水冲倒,连夜搬到现在的宿城所在地。另外一个传说应该是当时改为宿迁的主要原因。

唐代宗李豫登基后,为避讳其“豫”,在准备改名的时候,当时的县令为慎重起见,就请了一个高僧,这个高僧骑着一头小毛驴,绕城转了三周,回来后对县令说就叫“宿迁”吧,县令不解的问,为什么叫宿迁呢?高僧说:你这个县城地势低洼,在这里是不能长久的,必须搬迁。县令就采纳了这位高僧的建议将“宿豫”改为“宿迁”,前一个传说正好验证了这位高僧的预言。

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共9000字,因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讲解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项羽本纪》的内容可以不看,回去后翻翻资料就可以了,但这里的书法艺术应该细细品味,因为戚庆隆的书法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比赛中获得金奖。毫不夸张地说,戚庆隆就是当代的书法名师,他的作品被许多书法爱好者作为范本。

各位游客,请随我慢慢走下台阶,看看这尊大鼎。刚刚的讲解简略地叙说了宿迁城的演变史,并且穿插了一些民间传说,多少带有一点随意性,但到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庄重肃目的霸王鼎,讲解的感情色彩也有必要进行调整。

说道“鼎”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作为煮饭的炊具,大家庭用大鼎,小家庭用小鼎。江南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钟鸣鼎食之家”来形容家大业大的大家豪门,后来又有“—鼎煮天下”之说。到了殷周之时,“鼎”就作为王朝政权的象征。周礼规定君臣依等级拥有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后来鼎又进一步演变为抽象的概念,直接代表着政权。比如“定鼎”指的是建立新的王朝,“问鼎”大约是指图谋王位,而“鼎革”就大至相当于今天的改革了。总之,鼎由煮饭的炊具发展到可以直接代表政权,说明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意义,它溶涵着中国原始的人文精神。

这里之所以放一大鼎,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了项羽的英雄霸气,二是体现了项羽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因为在秦末汉初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政局是掌握在项羽的手中,正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所写的“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项羽列入专门记述帝王的本纪中予以撰写,说明项羽就是建帝业而未立帝号的帝王。在此立一大鼎代表着项羽有着至高无尚权位。这个鼎的南立面是霸王鼎三个字,北立面是四字一行,十六行共64字铭文,简要地叙述了项羽的一生。

请各位游客随我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

这就是英风阁了。匾额上的四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书写的。进了英风阁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只石香炉。这只香炉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它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它是日本国河野慕雄先生赠送的。他的名字原来不叫河野慕雄,而叫河野太郎,因为他十分仰慕项羽、崇拜项羽,就把名字改为河野慕雄了。意为仰慕英雄的意思。有一次随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专程来为项羽敬香,但没有香炉,他就捐了1000元人民币做了这只香炉。

香炉的后面就是项羽的石雕像。这尊石雕像曾获淮阴市石雕创作三等奖。他的成功之处在那里呢?有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成功之处就在他的右手上,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左手握剑,右手将山石抓碎,较为直观地体现了项羽恨天无柱、恨地无环、顶天立地、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所以,林散之先生在为其题写匾额时,写的不是“英雄盖世”,而是“盖世英雄”。说明项羽是凌驾于英雄之上的英雄。东西两副对联的内容也是与其相匹配的,如上联说:“当年初破秦军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重瞳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巨鹿大战项羽以六万人马打败章邯二十万大军后,前来救赵的其他诸侯军将领被项羽召见时,都双膝跪地而行,不敢仰视重瞳子,这里的重瞳子指的就是项羽。这一组内容的安排是相互照应的,集中地体现了项羽的英雄霸气。

这里的东西两边分别陈列8尊雕塑和6幅壁画。西面3幅壁画反映的是项羽三年反秦的重大事件,东面3幅壁画反映的是楚汉相争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当中有的游客都很熟悉,如巨鹿之战、鸿门谢宴和乌江自刎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这里重点介绍三幅,先随我参观第一幅霸王举鼎.

关于霸王举鼎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仅用“力能扛鼎”四个字一笔带过,所以后来就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安徽和县有一举两得的说法,浙江有举鼎招亲的说法,我们认为下面的说法是较为客观的。

项氏叔侄二人在苏州率八千子弟起义后,认为力量太小,必须扩充兵力。当大兵行至安徽时听说桓楚和子英有两万人驻扎在现在蚌埠市西郊的涂山,于是就亲自前往说服。桓楚和子英看到项羽俨然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怀疑说:“秦虽无道,但势力强大,没有盖世的勇气,难以与其抗敌”。又说:“这里的禹王庙前有一大鼎,重约千斤(根据现在的度量衡推算约四、五百斤)。君如能连推三次把它移动,我们就随往抗秦。”项羽走到鼎前,“三推不为重”。桓楚和子英既惊讶又佩服。项羽笑笑说:“如此试力不足为奇”。又上前用双手轻轻将鼎举起,并绕着禹王殿转了三周,十分从容地放回原处。二将及众军目瞪口呆。桓楚和子英对视一下说,愿意听从使命。起义军的队伍一下增加了两万人。这就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所说的“力能扛鼎”的出处了。

请随我参观东面的壁画。这里的壁画也是三幅。第一幅是彭城大战,这一仗是戏水分封后,刘邦和项羽交锋的第一仗,也是刘项争霸天下的开端,这一仗刘邦所率56万大军多半葬送在睢水之中,因此有“睢水为之不流”之说。彭城大战,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非常详细,这里就不细讲了。下面讲讲刘邦败逃后丢儿弃女的事。

就在刘邦被项羽大军重重包围在睢水的关键时刻,顿时,狂风突起,飞砂走石聚下,刘邦趁天昏地暗之机冲出了项羽的包围圈逃跑了。夏侯婴赶车载着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刘邦的儿子和闺女时将其捡起同乘一车,但当项羽追兵逼近时,刘邦看到车载过重,车速过慢。这时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刘邦是怎样做的?立即决定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推下车去,夏侯婴将其捡起,刘邦又推,“如是者三”,即连推三次。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客观地讲,一方面是刘邦非常清楚,这次如果被项羽抓到,绝不会有鸿门宴的好戏,必死无疑,急于逃命。另一方面刘邦坚定即使自己的儿子闺女被追兵抓到,项羽也不会对其怎么样的。说明刘邦知己知彼。

刘邦逃到荥阳后,占据易守难攻的成皋城,和项羽在荥阳鸿沟一带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拉锯战。在此期间刘邦采取了攻心术,先是离间项羽和其亚父范增的关系,范增被逼离开了项羽,而后又派兵骚扰项羽的后方。项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经议和答应了刘邦提出的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的要求。这就是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鸿沟议和后,项羽引兵东归,但刘邦背信弃义,联合韩信、彭越等诸侯军追击项羽。由于后勤供应不足,项羽腹背受敌,楚军在战场上的优势不复存在。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10万人马被困垓下,汉军刻,顿时,狂风突起,飞砂走石聚下,刘邦趁天昏地暗之机冲出了项羽的包围圈逃跑了。夏侯婴赶车载着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刘邦的儿子和闺女时将其捡起同乘一车,但当项羽追兵逼近时,刘邦看到车载过重,车速过慢。这时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刘邦是怎样做的?立即决定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推下车去,夏侯婴将其捡起,刘邦又推,“如是者三”,即连推三次。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客观地讲,一方面是刘邦非常清楚,这次如果被项羽抓到,绝不会有鸿门宴的好戏,必死无疑,急于逃命。另一方面刘邦坚定即使自己的儿子闺女被追兵抓到,项羽也不会对其怎么样的。说明刘邦知己知彼。

刘邦逃到荥阳后,占据易守难攻的成皋城,和项羽在荥阳鸿沟一带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拉锯战。在此期间刘邦采取了攻心术,先是离间项羽和其亚父范增的关系,范增被逼离开了项羽,而后又派兵骚扰项羽的后方。项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经议和答应了刘邦提出的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的要求。这就是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鸿沟议和后,项羽引兵东归,但刘邦背信弃义,联合韩信、彭越等诸侯军追击项羽。由于后勤供应不足,项羽腹背受敌,楚军在战场上的优势不复存在。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10万人马被困垓下,汉军安于现状呢?于是就准备带着项羽离开宿迁,在临行之前就叫其侄项羽种下一棵树,就是这棵槐树。后人把它称做“项王手植槐”。许多游客问,为什么看不出这棵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专家考证说是第三代再生,并且其主干部分被埋在了地层的下面。因为我们这里在历史上是黄泛区,明代万历年间,黄河决口大量的泥砂把树的主干埋在了地下,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其枝干部分。

各位游客请随我继续参观,项羽虽然生性刚强,但却爱憎分明,他对待部下如同手足,对待随其征战南北的虞姬和乌骓马倍加珍爱。这里就是系马亭了,亭中就是日行千里的乌骓马。艺术家笔下的战马,要么就是昂首嘶鸣状,要么就是奋蹄奔跑状,而这匹马塑造的是失去主人后低头沉思状。当项羽到了乌江后只剩单枪匹马,乌江亭的亭长备船在此等候,欲接项羽过江,但项羽自愧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就把乌骓马交给了乌江亭的亭长,自己冲杀一阵后自刎身亡。当乌骓马看到主人离己而去时,于是就跳进江里溺水而死,但马鞍却随江水漂到了江的对面,一夜凸起一座山,后人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马鞍山。

各位游客请随我继续参观,前面我们讲过项羽出生在当时的下相县,当时的下相县方圆几百里,游客可能要问具体地点就在这里吗?前面的这块碑记载的较为详细。这块碑的正面是“梧桐巷”三个字,背面的记载是:“《史记 项羽本纪》、《汉书》、《江南通志》均记载项羽出生于下相梧桐巷,考即此处。”这里早在秦汉之际因广植梧桐,故名梧桐巷。有史为证,那里的一棵梧桐树就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棵发根梧桐,专家考证这棵梧桐是第四代再生树。据传说项羽的衣包就埋在这棵树的下面,所以这棵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每当老的树干即将枯萎时,从其根部又发新枝,眼前大家看到的北面的一棵就是从其根部新生的一棵,属第五代再生了。如此生生不息的树,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联想,树下埋着项羽的根,根根相连,似乎是象征着项羽的生命在不断地延续。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虽然失败了,但是后人没有把项羽作为“成者王,败者寇”来对待。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他仍然是英雄。他不畏困难,敢打硬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作为项羽的出生地,为纪念项羽,早在唐代这里就为其建造许多纪念性建筑,但在清朝初年已经倒塌。康熙四十二年知县胡三俊在此立碑一方,从此这里就定名为“项王故里”。这块碑就是知县胡三俊的手迹。他这个知县和一般的知县不一样,是高职低配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到这里做知县。其水平和一般的知县也不一样,他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就任不久就在这里立了一块碑,使宿迁的这处名胜古迹得到传承。

碑的下面叫赑屭,相传是龙王的第九子。龙头、龟身、蛇尾。它是个吉祥物,游客到这里都要摸摸它。因为我们这里流行着一口头谗:叫摸摸赑屭头,一辈子不用愁,从头摸到尾,一辈子不后悔。

各位游客通过参观这一景点,尤其是摸过赑屭头的朋友,都带走了它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再也不会遇到发愁的事了,即使遇到发愁的事,只要想到曾经在宿迁的项王故里摸过赑屭的头,再大的困难就会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请各位游客不要在此过多逗留,随我继续参观,这里就是项羽的住所了。大书法家林散之把其取名为“项羽故居纪念室”,项羽故居纪念室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东面是项羽的起居室,西面是项羽的书房,中间是项羽的爱妻虞姬的雕像。

虞姬是宿迁沭阳人,她的哥哥叫虞子期,制造兵器远近闻名,项羽从吴中起兵到了徐州下邳驻扎后,兵力已扩充到6万多人,需要大量的兵器。于是就经常往返于虞子期家购买兵器。虞子期的妹妹才貌双全,听说是大将项羽,就经常与项羽在一起切磋武艺,时间久了。二人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后经虞子期撮合,就结为夫妻。现在我们宿迁和沭阳人见面仍有互称老表的习惯,其根源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