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精选(九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第1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第2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 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 年 3 月至 4 月 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 年 5 月至 6 月 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2 .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南京

3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年,北京。

4 .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5 .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北京。

6 .李京文主编,《 21 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沈阳。

7 .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8 .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南京。

9 .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0 .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1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2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广州。

14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年,北京。

15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 6 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6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年,南京。

第3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有关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的探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 2 ]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1, (5): 28-34.

[ 3 ]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二:超越经济人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内容摘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设置的理论经济学,担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使命。经济人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人假设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商榷。文章从经济人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释力来分析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应该超越经济人 ,寻求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适应的基本假设―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复合。

关键词:超越经济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本假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该专业自设置以来,在学科建设、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此领域的研究人才。尽管如此,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许多问题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在学术界,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莫衷一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与主流经济学一样需要基本假设?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同样适用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假设前提?本文将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设置的背景、现实使命、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基本内涵、经济人假设是否对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解释力等角度来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否需要基本假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设置背景与现实使命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消费方式,加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剧增问题,导致了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资源低效与浪费性使用,三十几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对水、土地、能源的巨大需求,有限资源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过程中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据估计,中国为环境污染和恶化付出的代价每年占GDP的8%-12%。中国的人口压力巨大,根据最近几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0.31亿,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1.6亿,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2.95亿,第六次人口普查为13.3亿,不断增长的巨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形成了极大的需求。而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情况是:耕地面积有限,能为全国人口提供充足粮食的能力受到制约;水资源短缺,并在水体污染以及工农业用水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加剧了短缺;森林资源覆盖率低且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草地资源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严峻等。我国的资源环境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需要。

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唯有摆脱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未来才更美好。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强调了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之一。自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

在此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于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置,是适应综合解决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该学科的性质是经济学。曼昆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社会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内生变量置于经济系统之中,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如何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事实上,在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稀缺性已得到了公认,而快速增长的人口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最大问题。人口是否是稀缺资源一直存在争论。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靠的是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是投入要素之一,大量的廉价低质量的劳动力是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粗放式增长是一种不考虑生产要素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未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而我国劳动力素质一直很低,高素质劳动力的稀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从劳动者素质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口仍然存在很大的稀缺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稀缺资源如何合理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的经济学,该专业是适应现实需要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的资源利用低效、环境污染严重、人口数量多但素质低这些难题。以该学科为指导,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该学科所负有的重要的现实使命。

如今,该学科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但是还不完善,并且很多问题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要担负起现实使命,必须要弄清楚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可否解决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理论假设才能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人命题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适用性 (一)有关经济人命题

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指的理性的、自利最大化的人。自从亚当斯密对经济人作出详细论述以来,经济人命题一直是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斯密体系中经济人具有利己与利他的双重属性,利己的本性构成经济人基础性的价值层面,经济人的利他是通过分工和交换实现的,也由此产生社会性的共同利益。经济人一方面是自利的,同时能无意识的增进他人与社会利益。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坚持了经济学的伦理思想,那么在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同样富有伦理意蕴。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认为: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受金钱以外因素的影响,欲望本身也许是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他的活动在内。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并未走得很远,现代的新古典经济主义者把理性行为仅仅看作是旨在发现达到最大化的最佳方案的选择行为,并进一步要求选择符合一系列的理性公理。

随着经济学越来越多的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方法,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少,经济人的非人化倾向占据了主流,经济人已转化为理性选择的代名词。现代经济学把人的行为动机做了非常狭隘的设定,把追求自利最大化视为人的理性行为的特征,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几乎与伦理学无涉。阿玛蒂亚森对这一现象作出了批判,他指出,现代经济学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忽视了对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自利理性观点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的断然拒绝。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人类的行为动机是多样的,自利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单纯的自利最大化已经无法对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

(二)经济人假设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适用性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类行为探讨。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人类的行为是多样的,包括经济行为、人口行为、资源与环境行为等。在这些行为中,只有人类的经济行为符合经济人假设的理性行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以成本-收益进行核算,尽量实现利益最大化。人类的人口行为是复杂的,包括出生、死亡、迁移、教育投资等,长期以来并没有事实表明,人类的人口行为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虽然,加里贝克尔将效用论引入了生育决策,但是现实的生育情况并非仅仅取决于成本-收益,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如政府的生育政策就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国家鼓励生育,很多发展中国家控制生育。对于教育投资更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极少考虑回报,绝大多数父母并未在教育投资之前就算计好了未来能从孩子那里获得的回报将高于现实的投资,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子女教育,主要动机是对下一代的关心。如果真要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投资下一代教育,大多数教育投资将不会发生。

复杂的人口行为难以用自利最大化来解释,而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自利最大化。人类的资源环境行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以满足需要,并无资源量的限制,但在此阶段,人类并不是一味的从自然界索取而不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就是例证。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很多思想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伦理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价值观,道家的尊道贵德是天人和谐与万物平等的环境伦理思想,佛学主张众生平等与依正不二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即使在资源环境丰裕的状态下人们也不是按照自利最大化来获取资源,而是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要量多,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多,受资源环境总量的限制也多,这时候人类调整了自己的资源环境行为,采取低耗高效的技术、实施资源替代,并有意识地对环境进行治理与保护,到了最近几十年,人们对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状况予以很大关心。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非人类物种权利与价值高度关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行为并非出于自利,而是对其他物种的关心、对其他非人类主体的价值关怀,体现的是一种生态伦理。

综上,人类行为是多样与复杂的,但行为动机并非是单一的自利最大化,单纯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就到达5.4亿,1976年时9.3亿,20多年增长了近4亿。如今的人口已经有13.3亿,这还是在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数量。并且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形成制约,人口数量多与人口素质低的状况将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人口众多,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量少,加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科技不发达,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大、利用效率低,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

第4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1972年以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认为经济增长受不可再生资源的制约而不可长期持续,人类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应该人为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Myrdal(1974)、Hueting(1980)和Pearce(1990)等从福利的角度说明经济增长存在生态极限,认为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会使得收入和福利之间存在差距。Daly(1977)根据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分析,认为经济活动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会转换为废弃物,这样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止。Sieber(1982)和Opschoor(1992)认为环境只能承载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的规模过大时,生态系统将崩溃,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而Cole(1973)在Meadows的模型中引入资源回收利用、新资源勘探等因素,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可用量保持指数增长,当资源增长的速度快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速度时,经济系统就不可能崩溃,经济增长也不存在极限。Lecomber(1975)指出,生产要素的替代、要素使用率的提高以及产出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当三者带来的作用使环境污染的下降速度及资源投入量等于或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时,经济便可持续增长。Ayres(1997)等也从物质平衡的角度提出,只要我们能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废物加以利用,经济将会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William A.Brock和M.Scott Taylor(2004),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绿色Solow模型、强化减排模型、源头与末端模型、诱发创新和幼儿园规则模型。(2)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到底是环境问题的因还是果,促使经济学家们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的环境效应时,发现环境和收入之间也存在的倒U型关系,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之后Shafik和Bandyopadhyay(1992)、Panayotou(1993)等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对环境污染和收入水平之间倒U型关系进行了验证,并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世界发展报告1992》对EKC假说的内容表述如下:经济发展会破坏环境观点的提出是以技术、偏好和环境投资不变为前提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了,污染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基本上还处于跟踪国外研究阶段。理论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个角度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定性研究;二是对引入环境因素后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包括新古典增长和内生增长模型两类。如辜胜阻和巍珊(2000)从环境损失的角度分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李善同(2001)等人则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指出经济活动除了内部均衡问题还存在经济外部均衡问题,而且经济外部均衡也应满足资源配置的一般经济学原则;李崇阳(2002)利用博弈论,指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方可以通过博弈实现彼此的协调发展;岳利萍(2006)等人,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设定物品消费偏好指数,建立量物品模型,得出环境质量演化过程曲线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非仅仅与经济增长状况有关。国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从21世纪才开始的,主要研究我国整体或省市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具备EKC特征。如雷玉桃(2007)利用我国1986~2004年数据,朱智(2004)利用我国1991~2001年的数据,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EKC的上升阶段;刘燕等(2006)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对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与传统的EKC形状不同,而是存在正N型的关系。

三、评述

从上述综述情况来看,国内外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环境问题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极限,并作相应的解释;二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条件。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作出经济解释。这些研究成果能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环境问题研究仅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涉及跨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实证研究方面也较少考虑区域空间因素以及跨界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第5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第6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城市;理论

一、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能流、物流、货币流等利用和转化,以及生态服务与价值的实现。要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衡量,同时还要利用生态经济能值分析、生态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对城市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等的流动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最终寻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城市发展路径。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它要求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转变。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还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与源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合循环使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其基本特征,以减少废物处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通过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经济与生态融合[1]。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结构演变如何促使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城市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2],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激励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城市经济增长,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是自然环境、城市和居民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互利的组织单元。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极大保护,物流、能流等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友好的一种理想环境[3]。美国学者瑞吉斯特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活力和有序、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地。我国学者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相关理念,把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到生态系统中,并利用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和必要手段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人类适合宜居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聚集区[4]。总之,生态城市是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现在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困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发展理论和生态科学的相关原理所设计的,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社会和谐、适合人类宜居的地域载体,是人、自然、城市相互共生、融合的统一结构。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城市相互融合的互惠共生的组织系统,其内部物流、能流、信息流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是具有实现物质充分循环、能量有效利用、信息及时调节和经济效益最好、社会和谐度高、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运作机能。具体特征如下: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价值观的取向所在。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5]。

2.高效性 生态城市建设倡导高效、绿色、环保,这一切都要求提高各种资源、能源、信息的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集约、内涵式的增长。

3.复合性 生态城市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整体利益,寻求城市发展多方面共赢发展。

4.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合理配置城市发展的各种稀缺资源,实现城市内外部联系的动态调整与空间体系的稳定[6],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

5.区域性 生态城市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作为城乡统一的载体,生态城市要保持城市内外部之间区域的平衡,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才能创建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的内涵

1.城市发展目标不单单是实现GDP的增长和城市扩张,而是更加偏重追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提升。2.城市发展方式尽量避免单纯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粗放型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生态效益是重点。3.城市发展动力由政府推动主导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演变的趋势等[7]。

三、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干旱区所面临的困境来看,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相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兼顾后代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干旱区的自然和谐

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城市,就可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人与自身生存环境的平衡统一。

(二)生态城市可以提高干旱区经济效率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结合了城市化与地区生态化,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对于城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等大有裨益,这样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生态城市是干旱区文明进步的标志

建设生态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贫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高效运行;建设生态城市,可以凸显城市特色与品位,发展城市品牌与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的活力、魅力。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尊重自然,还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是干旱区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8]。

参考文献

[1]杨雪峰.循环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118~122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1~55

[3]杨伟,宗跃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8(5):137~140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17~20

[5]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220~250

[6]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116

第7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企业环境教育模式及绩效测评研究”;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教改项目“渗透式环境教育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YKT201402)”;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

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环境教育对于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环境道德知识,促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经济学专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经济管理类人才,这些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各行各业担负着领导和决策职能,然而在决策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却加重了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式。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环境缺陷,并借鉴国外经济学专业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视环境价值性

经济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才呈现在高等学府。我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开设经济学专业,传授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经济学专业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各高校开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总体来讲,经济学学科发展呈现出精、尖、深的发展趋势,与数理学科融合明显的同时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离的趋势并存。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也逐步展现出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为代价发展经济,然而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无视环境价值性更是加剧了环境承载负担,越来越背离“美丽中国梦”的实现轨道。

(一)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单一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关涉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好坏。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均突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操型人才为目标。然而遵循这一价值取向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坚持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实践管理工作中大多倾向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目光短浅,行为短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单一价值取向已完全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课程设置不全面

课程设置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教司的调查中,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生应具备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社会责任感五方面能力,然而从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满足这五方面能力还远远不够。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经济学专业均开设《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课程,而这些课程都过分强调理性经济人假设,物质利益最大化,无视环境的价值性,带有明显的环境缺陷,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为考虑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融合,无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三)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关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塑造。我国自开设经济学专业后一直沿用西方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调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数量模型设计与推导,不注重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补偿,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未能引导学生把经济学放大到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中去思索,无论是经济人假设、还是生产函数、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以及我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GDP都不考虑环境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相脱节。这些不考虑环境成本、环境代价的经济学知识一旦被运用到实践,各级管理者就会想方设法追逐利益最大化,置生态环境于不顾,这样,所培养出的经济管理人才自然无法担负起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借鉴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一系列世界公害事件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除了法律、行政等强制约束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渗透式环境教育是将环境知识分散于文、理、工等学科教学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升学生环境保护自觉性。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主张环境教育应渗透到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在环境教育的内容、特点、方式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引入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形成“环境经济学”这一学科分支,为人类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矛盾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尤为强调经济系统的环境分析,注重吸收最新的环境资源性、有价性和稀缺性理论,逐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伦理观。

(一)环境价值观深入每个教育管理者心中

教育管理者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环境价值观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学管理者。在国外,很多教育管理者本身就是环境保护组织的成员,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日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自身已经确立了深厚的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每个教学管理者的自觉活动。

(二)课程设置规范、全面

国外经济学为适应时展自身也在不断完善中。西方经济学吸收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内容,形成环境经济学学科分支,为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由此,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把有关环境教育、环境经济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课程体系更加全面和系统,引导学生把原有孤立的经济系统放大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让学生学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考量环境价值。

(三)重视各教学环节的渗透式环境教育

在国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都非常重视渗透式环境教育。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将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通过辩论讨论的形式将西方经济学推崇的生产消费观转变为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观。此外,国外充分利用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例如,在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深入企业了解整个供应链管理流程,产品制作过程的清洁工艺,三废循环处理技术及企业环保投入等内容,并自主虚拟设计企业生产营运系统,从而通过实践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对未来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将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我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探索出一条渗透式环境教育有效模式成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做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要求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立足十“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从微观上来讲,各大高校应致力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所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而且更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学生在实际管理工作岗位上才能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处事思维,才能实现决策的真正理性化。

(二)优化课程设计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必须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优化。首先是更新课程观念。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但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却忽视了环境这一重要资源的价值性,使得学习与社会生活脱离,因此,必须通过渗透式环境教育来弥补传统经济学这一缺陷。其次,课程设置综合化。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分化与综合双向拓展的态势,为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内容应在学科间进行横向综合。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除开设《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课程外,应吸收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开设《环境伦理学》、《资源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必修课程。第三,课程安排合理化。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时间为四年,在大一入校开设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通识课,大二开设《环境经济学》等基础专业课,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大三开设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是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还未将有关环境教育、环境伦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的情况下,需要一些专家学者根据我国国情自编经济学教材,并在各章节安排有关环境知识、环境资源、环境成本等内容;同时,对经济学专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吸收先进的环境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自编讲义,将经济学知识点与现实环境保护联结起来,在介绍经济学流派或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时,应拓展对其思想渊源的伦理基础和经济思想的价值判别,对经济学所提出的政策主张应立足国情给予道德分析等,启迪学生的环境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经济学环境价值思维。

(四)改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对专任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多学科渗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借助案例分析、辩论等形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其次借助现有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见习、实习、模拟实训等方式,深入企业实际,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营运过程,循环技术、清洁技术等环保技术,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何永秀,张娜,张晓春.中美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

[2]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袁红辉.中国传统经济学教育与环境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4]刘灿等.经济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R].21世纪中国经济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2006(8)

[5]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人力资源,2008(10)

作者简介:

吴月(1982- ),女,湖北荆门人,汉族,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

第8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济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43-03

“生态经济人”既不是一个生态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经济主义者,而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的人,是一个具有利己、理性、最大化和“文明自利”的人,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

一、“生态经济人”的特征

同“经济人”相比,“生态经济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自然观问题,又是发展观问题;既是认识问题,又是生产实践问题。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不同,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经济发展理念的性质,进而影响和决定着经济主体的人性规定,有什么样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人”,两者间存在着总体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将人类的生存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在 “物的依赖”阶段,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以人的“需求”的自私作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状态。这种自然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左右着人类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激化着人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人类的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这种“对立”体现在经济发展中,就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间的“对立”,体现在“经济人”中,就是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对立、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对立、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持久化之间的对立。在“个人全面发展”阶段,也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阶段。这种和谐统一体现在经济发展中,就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在“经济人”中,就是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统一、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和谐统一、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持久化之间的和谐统一。

2.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和谐统一。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统一是建立在生态与经济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明确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环境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经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1] 这个问题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前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来的,在他的《生态经济》一书中,他说:“经济学家把经济看做我们世界的中心,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即环境污染属于经济问题;生态学家则把环境看做是中心,经济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1] 布朗提出,我们“必须全面调整经济,使之与生态系统密切匹配”,“经济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关系,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所以,他明确提出“经济必须归属于生态”[1]这个理念。他认为,生态学应该凌驾于经济学之上,新经济才是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即生态经济,这就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应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之间的关系,犹如建筑师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应该由生态学家给经济学家提供蓝图,因为他们懂得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这就是说,要在生态被保护的前提下来积极发展经济,而不应该破坏或损害生态的条件下来发展经济。布朗说:“一旦有了地球生态系统相和谐的经济蓝图,经济学家就可以运筹帏幄,大有作为了。”[1]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这样,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在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前总理朱基提出了许多意义重大的科学论断,其中与协调经济发展有关的生态经济规律有:一是生态环境是生产力,他强调指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生态生产力来说,它本身就是由自然生态生产力(有时也简称为自然力)和社会经济生产力(又简称为社会力)组成,既包含自然力,又包含社会力。因此,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自然力,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为自然力是社会力的前提和自然基础。二是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实践证明,不论什么地方,保护好环境不仅能够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而且环境保护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又是扩大内需的投资重点之一,同时又拓宽了就业渠道。对经济理论的这一重大发展,其意义在于它既突破了对生产力传统地狭隘地理解,还生产力的本来面貌,又扩大了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分别联系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有机统一起来,是构建生态经济的基石。三是实现环保理念的“三个历史性转变”。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总理提出了“三个历史性转变”,即“坚持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同步,并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使经济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2]

3.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经济利益可持续化和谐统一。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化间的对立是“经济人”的显著缺点,这种“对立”体现在生产效率上,就是高投入低产出;体现在生产目标的设置上,就是追求的目标片面化和重量轻质倾向;体现在生产发展模式来上,就是一条单线的不可循环的道路,即原料―产品―商品―废品;体现在生产成果的评价标准上,就是只注重经济增长指标;体现在生产成本的核算上,就是只算社会资源成本,不算生态环境成本;而“生态经济人”则克服了“经济人”的这一缺点,坚持经济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化的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效率高,是低投入高产出,属于知识密集型生产;二是生产目标全面,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更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可循环发展模式,即原料―产品―商品―新原料―新产品如此循环利用。四是生产成果的评价标准,既看经济增长,又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看经济增长力与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生产力是否协调一致;五是在生产成本核算时,既看经济增长指标,又看生态环境指标,两个指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标准体系。

二、“生态经济人”的属性

“生态经济人”是“生态人”与“经济人”两者的融合统一,但不是简单叠加。因此,“生态经济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的人,但不是一个生态主义者;“生态经济人”应该是一个具有利己、理性、最大化和“文明的自利”的人,但不是一个经济主义者。除此之外,“生态经济人”内涵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经济人”的需要与动机、“生态经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生态经济人”的目标与手段、“生态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性。

1.“生态经济人”的需要与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尤其是新古典“经济人”的需要与动机是单一的,只有一个需要,即物质需要;只有一个动机,即以最少的代价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有的学者将“经济人”描述为,不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和约束,谨慎而精明地但也是机械且自私自利地追求金钱利益。更有的学者将“经济人”概括为,见利忘义,铤而走险;金钱至上,唯利是图;钱能通神,无视道德作用;贪图享受,物欲横流。而“生态经济人”的需要与动机则是复合的甚至是多元的,就需要而言,“生态经济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而且还具有生态需要;就动机而言,“生态经济人”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追求生态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动机。

2.“生态经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在“经济人”人性假设中,“经济人”理性是一种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选择最有效途径或手段的能力,有时甚至把理性等同于精密计算。因此,“经济人”又称之为“理性经济人”。可见,“经济人”理性是为了确保或有利于实现利益最大化,否则就是非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的判别标准就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并且是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经济人”理性相比,“生态经济人”理性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生态理性的融入,在于理性与非理性评价标准的两元性,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生态环境最优化一起,成为了评判理性与非理性的标准,那种既能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或满意化,又能达到生态环境的优化或改善的选择,就是理性的选择,否则,就是非理性的选择。

3.“生态经济人”的目的与手段。在“经济人”人性假设中,尤其是在新古典“经济人”中,目的与手段是对立的,经济主体永远是目的,除经济主体以外的一切,如他人、社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都是手段。而在“生态经济人”中,目的与手段是有机不可分离的,是互为手段、互为目的。同“经济人”尤其不同的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内化在经济中,既是“生态经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同时又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4.“生态经济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性。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同可持续性是对立的,“经济人”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具有单一性、暂时性和反自然性等特点。所谓单一性,就是唯经济性,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完全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暂时性,就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所谓反自然性,就是为了取得经济利益最大化,不顾生态环境,甚至依靠破坏乃至牺牲生态环境。与“经济人”不同,“生态经济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相统一的,由于“生态经济人”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理性的经济主体,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或满意化必然具有系统性、长远性、自然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点。所谓系统性,就是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或满意化,而且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所谓长远性,就是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不能唯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正是由于其系统性和长远性,因而是合乎自然的、可持续的。

三、“生态经济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文明内涵的丰富性导致了生态文明界定的多样性,从文化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最广大层面的文化认同,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使和谐自然观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从产业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产业或生态产业群,使生态产业成为整个社会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从构成要素看,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性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协同生态化过程。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是要树立生态意识,关键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第一,“生态经济人”是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生态良知、生态理性的人。以“生态经济人”创新自然观念,实现自然观生态化。树立生态自然观,促进生态观念的根本转变。自然观是文明观的核心,不同的自然观对应不同的文明观;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是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自然观;树立生态自然观,有助于促进生态观念的根本转变,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生态经济人”是具有科学环保理念的人。以“生态经济人”创新环保理念,实现环保理念生态化。转变环保观念,实现环保理念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树立科学环保观,促进环保理念的根本转变。创新环保理念,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科学环保观生态化的环保观,是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环保观;树立科学环保观,促进环保理念的根本转变。

第三,“生态经济人”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生态效益统领和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以“生态经济人”创新经济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树立生态经济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新经济发展理念,实现“三个转变”;生态经济观是生态化的经济观(涵盖生态经济资源观、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消费观、生态经济科技观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树立生态经济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四,“生态经济人”是强调生态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基础制约观等环境法基本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第一、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人。以“生态经济人”创新环保法理,实现环保法制生态化。“生态经济人”是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法律人”类型的扩充,如果说“个人”是法律的基点,“恶人”是法律的忧虑,“善人”是法律的乐观,“理性人”是法律的理想,“社会人”是法律的期望,“主体人”是法律的狂妄,那么“生态经济人”则是法律的必然,也是对“法律人”模式的完善。

第五,“生态经济人”属于生态经济领域的人性,是完善生态经济理论关键,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主体。 “生态经济人”是一种新的人性假设,是对“经济人”和“生态人”的整合与超越,是生态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是一种有助于推动生态经济大发展的人性假设,而生态经济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因而“生态经济人”是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经济人学观,“生态经济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第1版[M].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4.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6-04-24(2).

[3]朱绍文.《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经济研究,1987,(7).

[4]丁栋虹.经济的主体与主体的经济学――从“经济人”看经济学和经济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5,(6).

[5]董建新.经济人与社会人[J].暨南大学学报,1993,(2).

[6]杨春学.经济人的理论价值及其经验基础[J].经济研究,1996,(7).

[7]韩庆祥.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J].新华文摘,2001,(8).

[8]李世东,等.论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9].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6-04-24(2).

[10]刘毅,等.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 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6-

04-20(8).

[11]陈国裕,等.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N].学习时报,2006-04-24(1).

[12]赵永新,等.用科学发展观破解环境难题[N].人民日报,2006-04-17(2).

[13]丁开杰,等.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6,(4).

[14]赵惊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J].法制与经济,2006,(5).

[15]孙佑海.完善环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11-13.

[16]蔡守秋,徐详民,王曦.“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制建设”笔谈(三篇)[J].中州学刊,2008,(2).

第9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趋向;研究展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34-03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已由最初的农业经济形态逐渐演变为工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形态。当前,生态经济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向

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理论,学者们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0-1984)、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4-1992)、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92年以来)。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试点探索,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在国家层面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加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能耗高、污染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尤其是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能源,当地政府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无序开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这种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不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宏观战略全局之中,为大力推动区域、县域经济高效生态化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奠基。

(一)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既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只有部分资源转化为有用物品,其余则被浪费或是转化为有害物质,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基于政府主导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污染控制,还是基于市场手段即控制企业排放废弃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全体公民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态化只是时间问题。

(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是旨在摆脱当时社会面临的困境,那么,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合时展要求的理论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在现实生活中,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政府的推广和实业家的力行,已成为现实社会朝着高效生态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的助推器。

(三)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如火如荼地展开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不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部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高效生态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在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和政策支持下,2010年下半年,黄河三角洲首个低碳村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该项目以低碳、生态为主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发电制冷制热、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废弃物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循环利用,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定位“高效生态”的建设理念已渗透至诸多建设和发展领域,并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二、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展望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所以,中国的高效生态经济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中国为本,以人为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生态经济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建设,谋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即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用积极超前的辩证思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大势,统筹兼顾增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平衡与不平衡、当前和长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要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

一是国际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学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因为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针对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总体上是共同的和统一的,所以在客观上存在着世界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它是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综合与概括。因此,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常的、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既可以使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更快地走向世界,也可以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更快发展。二是本土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经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经济~-i,St,诸如进行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大面积退出种植粮食的坡耕地,实行还林还草建设国民经济的生态屏障,以及建设生态经济省(市、县)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诸多方面生态经济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立足于本国实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加工和理论创新。

(三)要紧密结合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一,要加强工业生态经济的研究。过去,我们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方面研究的较多,而在生态工业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工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其二,要加强微观层次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过去,我们在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企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其三,必须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要加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践方面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更离不开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必须步调一致,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际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切实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一)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生态保护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实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吸引公众参与。脱离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虽然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体系,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完善普及制度及其机制,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是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它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生态科技

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要针对我国科技不发达的现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大力进行基础性科研,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即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科学技术的灵魂在于以人为本,而不在于单纯地推动经济、追求GDP。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模式。

(四)践行“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