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九篇)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第1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物,再见了,母校,家乡的变化,感恩父母,我最敬佩的小汶川大地震背后的感人事迹补轮

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汶川大地震背后的感人事迹补轮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小姐上门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老师的毕业赠言,古人不远,我

第2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址 遗址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2日,总理在视察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时,站在龙门山半坡遥望被地震严重破坏的北川县城,留下这样一句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温总理的这个提议迅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汶川-北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地震遗址保护已被有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下面,笔者以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经验来对比分析一下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的经验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遭受最为惨重的一次强烈地震,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受伤,唐山市受到全方位的、毁灭性的破坏。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唐山市河北理工大学原图书馆楼、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原唐山第十中学地裂等七处地震遗址被永久保存。1986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在唐山市中心建立“唐山抗震纪念碑”纪念唐山地震和广大军民英勇抗震的事迹。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加强了对唐山地震遗址的保护:注重对地震遗址原貌的保存,强化地震遗址的科普及教育功能,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唐山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一,对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明显滞后。唐山地震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国家财力、物力、科技水平有限影响,很多非常宝贵的遗址、实物、资料在后来的重建中被当作废墟清理,地震遗址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二,对现存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尚需加强。唐山地震遗址损毁严重的趋势现在未有根本改变,其中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遗址、唐柏路食品公司仓库遗址已被拆迁。现存的五处遗址中,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缮,但是遗址的倾斜、倒塌、风化,人为损毁等现象依然严重。其三,对地震遗址资源利用的观念落后。多数地震遗址处在荒废中,缺少管理和维护。虽然去年唐山市规划局对“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进行了地震公园设计方案的招标,但是由于受场地和资料缺乏的限制实施起来不乏困难。管理者对地震遗址资源保护和利用更加有效的方法研究不足。

二、汶川地震遗址保护的必要性

“5.12”汶川地震给四川西北部造成重大损失,地震中心区各个县市的建筑物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其中,汶川县城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倒塌;受灾更重的北川老县城80%的建筑倒塌、新县城60%的建筑倒塌,曾经繁华的城镇,震后只剩下坍塌的房屋和瓦砾。除了地震对城镇建筑物的破坏外,广大震区还留下了大量的地震遗址和遗迹,侧翻在地的大客车、被砸扁的面包车、停在公路中间的大货车比比皆是;强烈地震导致的地面碎裂、岩体、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救灾队员在废墟中找到的众多政府部门的文件册,学生的红领巾、受损的家具、电器等地震遗物。这些都是地震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的科学遗产,它记录下的悲惨一页既是珍贵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对此次“5.12”汶川地震历史的纪念、回忆和悼念,将真实的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及时加以保护以待日后的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遗址资源开发、利用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汶川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鉴于唐山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验,笔者对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1.及时有效地开展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像北川县城这样有可能修建地震博物馆的地方,有关部门应对现有地震遗址的保护高度重视。5月21日,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对该县城实行特殊管制,非救援和防疫人员,将不再被允许进入北川县城。一方面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另一方面确保地震灾害后县城原貌不被破坏。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此外应积极利用现在距离地震发生时间比较短,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容易整理的优势,尽快做好汶川地震文物的保护和收集工作。选择具有典型性、规模性和代表性的设施、物品作为地震文物进行保护。还要尽快对当事人、目击者的口述、回忆和照片等加以收集,为震灾留下齐全的第一手资料。

2.合理规划、开发地震遗址资源。利用汶川地震的遗迹遗址,在震区建立集地震遗址保护、地震科研、地震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地震遗址公园、地震博物馆等设施。地震纪念设施规划要注意点线面结合,建设的总体原则要在汶川地震涉及的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设施,重点应在一头一尾(汶川和北川),使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形成一个整体,更多地展示汶川地震的历史全貌。在对地震遗址资源的开发上应始终贯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主题,明确开发地震遗址资源的使命在于启发人们去记忆无畏、大爱、协作、互助的抗震精神,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样才是对此次地震灾害最有意义的纪念。

3.转变观念,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地震旅游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其原因很多,除了对地震遗址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外,观念上的陈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地震被称为不祥的预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使人们不愿去提及它,甚至是极力回避它、忘却它。地震作为自然现象,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了解它。汶川地震遗址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来自国内外的人们能够亲身感触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凭吊亡者、感悟抗震精神的同时,又进行了有关的地震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总之,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会比简单的恢复重建好。一旦此事变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汶川地震遗址将与举世闻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著名景点一样,成为四川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第3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到了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惨剧发生了!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个地震来得快,走得却很慢。两三分钟过后,汶川县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地震仍在继续,地震过后的余震连累了汶川周边的县城、省市。受灾较严重的汶川县、都江堰市、青川县、绵竹县、什邡市、江油市、彭州市、北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小金县和甘肃省的陇南市、河南省西部、云南省的昭通市、重庆市、湖北西部、陕西的汉中市等十几个省市地区,已经造成数万人死亡、无家可归。直到今天十八号,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攀升到三万二千四百七十七人,二十二万零一百零九人受伤,三百一十二点八万间房屋倒塌,这是一些多么惊人的数字呀!但因为这次灾难,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叫爱。

5·12汶川大地震一发生就震惊中外,消息一传开,许多人都感到无比地痛心,纷纷加入到捐款的活动中来。许多国家也来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消防战士十分英勇,每次都冲在最前方,救出了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当他们听到别人那无助的声音时,当他们看到那凄凉的手时,便以最快的速度去拯救别人。正是有了这些英雄,让人间有了爱,让华夏大地留下了他们的感人事迹,让炎黄子孙感动得留下了热泪。

通过收看新闻,我了解到,在受灾严重的什邡市,有一名消防官兵发现了一名小学生,正当他背着那名学生出来时,一个东西从空中掉了下来,砸到这名消防官兵,但他没有松动,继续背着那名学生。走不到六米,他就跌倒了。他的同伴就把他和那名学生送到了医疗区。但他却跪了下来,对同伴说:“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我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除了消防战士之外,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他们那顽强的生命力也值得我们学习。创造生命的奇迹,都是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强者。

有一位叫李克诚的老师,学生在睡午觉时,突然发生了地震。由于当时李老师在门的旁边开风扇,所以地震发生时,门压住了他,门也帮他挡住了许多庞然大物。但食物却没有。正当他着急的时候,他偶然地摸到了一个矿泉水瓶,他便用这个水瓶来接出自己拉出的尿,他又摸到一些没有批改的本子。为了生存,他就连尿带纸吃进了肚子里。这个动作他日复一日地做。直到地震发生后一百零八个小时,他才被人发现。人们询问他为什么活得那么久时,他就说出了原因,所有人都惊呆了!

第4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这次采访活动是全国党刊的一次重要采访活动,记者们将以手中的笔为武器,采写出多体裁、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报道,大力宣传全国人民弘扬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颂扬四川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巨大成就和精神风貌。”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傅思泉说。

9月14日至16日,来自中央媒体、全国兄弟省(市)党刊,以及我省媒体的100余名记者深入北川县、绵竹市、汶川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6个县(市)14个村镇集中采访。

“我要把他们的幸福生活体现在党刊上”

9月14日上午11点,走进整洁的安县社会福利中心,记者们看到:老人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在阅览室读书,餐厅、娱乐室、医务室等一应俱全。

看到眼前的情景,记者们主动上前询问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并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老人们的幸福生活。看到80多岁的郑胜霞正在院子花坛旁浇花时,《当代陕西》的社委王穆科端起相机连拍数张。“看到老人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安享晚年,我要用相机把他们的幸福生活记录下来,发表在我们的党刊上,让陕西人了解四川的巨大变化。”

安县是由辽宁对口援建,辽宁党刊集团副总编辑李增福看到眼前的变化更是欣喜不已。“看到老人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生活我感到很欣慰,回去后我要将灾后重建中所彰显出来的伟大精神体现在我们的党刊上。”

“灾区采访中感受最深的是震撼”

“请大家向‘5・12’大地震的遇难者默哀一分钟……”

在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上,记者们为遇难者而难过,74支寄托对逝者的无限哀思……

在崛起的新北川,映入记者们眼帘的是一幢幢漂亮的民房,整洁的街道和优美的环境……

记者们感叹重建创造的奇迹,“没想到,真的没想到重建得这样又快又好。”

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震撼”。《今日新疆》记者谢中解释说,灾区采访中感受最深的是震撼:第一个震撼是被巨大的地震灾难所震撼,“惨烈的地震废墟给我很大震动,让我心情沉重”;第二个震撼是被重建速度和重建成果所震撼,这样短的时间就在废墟上兴建起这么美的新城镇,速度之快,成果之大,这真是奇迹。

“把恢复重建的事迹告诉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

从东汽新基地到映秀新镇、水磨新镇,从北川新县城到都江堰、彭州……记者们边看、边问、边记,见证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用镜头、笔头记录下了四川灾区人民幸福的生活、灿烂的笑脸。

短短两年时间,四川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让记者们惊叹不已。浙江《共产党员》杂志记者方超来参加这次采访活动前,听说要花两年时间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他觉得不大可能,“但是现在我亲眼看到了重建早已超过了灾前的水平。”

第5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长篇报告文学《惊天动地战汶川》是在总政宣传部直接组织、指导下,全军的作家队伍和出版社的领导、编辑们快速反应、深入一线的创作成果,这部作品信息量大,情感凝重,具有着震撼人心的思想艺术力量。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强有力指挥下,人民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指战员迅即出动,十万平方公里震区土地上,来自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13万军人成为抗震救灾的主力军。中国军民万众一心、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惊天动地战汶川》的出版,就是来自我军抗震救灾一线的最权威而真实动人的报告。作品详尽地告诉我们,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党中央、中央军委当机立断作出了全国总动员的决策,总参谋部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从总部到一线的指挥机构随即建立。在军委、总部的统一调配下,全军各部队紧急行动起来,救援、安置、医疗、卫生防疫、心理救治等等人员物资全面投入,对于稳定灾区形势、鼓舞灾区人民的信心斗志起到了积极有力的作用。作品精心选择了全军抗震救灾部队紧急开进、生命大搜救、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直至堰塞湖抢险等各个关键环节,穿插讲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小故事,描绘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一线官兵形象,使得整部作品宏观态势一目了然,重要细节生动具体,可谓是全景式的救灾报告、血肉丰满的战地写真。比如,对于人们极为关注的空降兵某部茂县空降的故事,作品就拿出了一节的篇幅,详细描写了空降兵勇士们从接受迅速进入与外界断绝了联络的灾区茂县的任务立即出动,到第一次空降因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而受挫,随后在一线指挥的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亲自进行气象侦察,伞降小分队抓住大雨间歇的时机在无地面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情况下冒险跳伞成功,随即向指挥部报告了震区情况,并连续作战7天6夜完成了勘察2个县7个乡55个村庄的灾情,开辟空投场地、引导直升机机降任务的艰难过程,最后还把李振波等15位空降勇士的名字一一记录下来。这就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了解空降勇士们所创造的传奇故事的心情。

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向心力、共和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凝聚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于我们军队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看到,《惊天动地战汶川》一书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使命意识,用无可置疑的事实报告回答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人民的子弟兵,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发展,正规化、现代化水平已经大为提高,实战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作品中满怀激情地描写了我军的中原铁军部队、地处南海边陲的海军陆战旅、空军空降兵部队、陆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医疗救治、后勤保障部队等快速集结、远程机动开进的过程,展现出战争条件下多兵种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壮观景象。对比30年前唐山大地震时担负救援任务的情景,今天的指挥、通信、编制、装备、机动能力等等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同时,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却始终不变。武警部队某机动师参谋长接到抢险救灾命令后,率200名官兵冒着余震徒步21小时强行军90余公里赶到汶川县城,迅速把震中情况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并就地展开紧急救援;某工兵团担负国家紧急救援队的任务,震后10天里连续转战都江堰、绵竹、北川等地,夜以继日地抢救出一个又一个幸存者,有力地发挥了突击队作用;某陆航团长余志荣家在汶川灾区,他强压下心中对家人安危的牵挂,连续超负荷飞行,创造了陆军航空兵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飞行架次、运送物资数量、转运伤员数量等多项第一的记录;空降兵15勇士创造的5000米高空伞降的奇迹,令世界各国的空降兵同行们也为之叹服……在祖国召唤、人民危难的时刻,共和国的军人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忘我战斗在最危险的第一线,这是军人的使命与光荣,这是军人的责任与骄傲。把13万军人惊天动地战汶川的事迹真实地记录下来,就是记录了一页光辉动人的历史,弘扬了我们的军队和人民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历史价值的角度看,《惊天动地战汶川》一书的问世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第6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一家在地震后岌岌可危的麻将馆, 时钟指在下午2点28分

2009年5月1日,《防震减灾法》将正式施行。这距离汶川大地震几乎整一年。

正处地震活跃期的中国,在2009年,或许还要直面这个充满太多未知数的“魔鬼”。

地震活跃期仍未结束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一度进入一个地震平静期。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地震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0年,中国因地震导致的伤亡人数,比1980年到1989年间增长了3倍;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翻了一番还多。

进入新世纪,这种势头更是有增无减。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中国就发生了5.0级以上的地震75次,其中接近半数都造成或大或小的灾害。

据《财经》记者对中国地震局的地震信息进行统计,2008年,中国大陆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共有88次,更是超过了此前三年的总和。

其中,最为惨烈的当是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除了8.0级的那次主震,还发生了42次5.0级以上余震,其中6.0级以上余震也有八次之多。

此外,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当雄6.6级地震、青海海西6.3级地震等,也都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2009年,这种势头仍不会戛然而止。中国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等多位地震专家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一轮地震活跃期并未结束。

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中国大陆仍存在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即使汶川大地震,也并没有成为过去时。

汶川大地震的主震区的能量已经得到极大释放,有专家称,今后很多年都不会再发生大地震,但主震区周边的一些地区,未来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反而有所增加。而且,进入2009年后,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还在持续。2009年1月15日,汶川县就发生了一次5.1级的余震。

2008年7月,一个美国科学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称,汶川大地震主震区以南、尚未发生破裂的茂县-汶川断裂带部分,以及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的鲜水河断裂带等,应力均有明显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心的信号。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孟国杰等人在提交的论文中也提醒说,四川西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地区,发生地震的风险可能较高。

此外,更大的担心是,在这一轮地震活跃期中,京津冀地区能否免于冲击?

2008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张志宏及其同事曾在《地震研究》杂志,分析了唐山大地震震区2002年至2006年的中小地震数据,认为唐山大地震震区的震源断层并未愈合,难以积聚很大的能量,即该地区目前并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

不过,张志宏等人的这项研究,仅限于100多公里范围内的唐山大地震震区,而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全长近1000公里。因此,这一结论并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信号,使得不少专家感到不解:唐山大地震震区正断层类型的地震活动,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迹象。这种异动,是否受到了2004年12月曾经引发海啸的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影响,从而远程传递了强大的拉张作用呢?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地震监测和预报系统而言,2009年仍然是高度紧张的一个年头。

总结与反思刚刚开始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到质疑和责难最多的,无疑是预报的失败。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报都处在学术探索或者说试错阶段。即使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过去30年来,有减灾实效的预报比例也仅在一成左右。

根据即将施行的《防震减灾法》修订案,地震预报今后将更多借助地震部门以外的力量,包括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召开震情会商会。此外,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地震部门汇报,甚至直接向中国地震局汇报。

借助“群测群防”的力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队伍的不足。但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群测群防”处于高峰期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成功预报经验可供借鉴;零散的甚至充满争议的预报成功个案,加上理论的极度匮乏,使得地震预报仍然难以成为中国将来减灾的“基石”。

2008年11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共同组织的汶川大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四川开钻。项目计划钻出两口1200米深的先导井孔和两口3000米深的主孔,建立深孔长期地震观测站。

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持续至2012年底的项目,可以帮助认识汶川大地震断裂带,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一些基本数据。不过,这只是人类认识地震机制的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公众对于那四口钻井不可寄望过高;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从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这样坚硬的现实面前,或许日本的做法更值得借鉴,那就是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WS)。

2007年10月,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的原理,是基于地震发生后产生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而横波速度慢但破坏力巨大的特点,来实现预警。有日本专家甚至表示,如果中国之前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系统,或许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伤亡都可以避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首都圈和兰州地区率先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示范系统的计划,已经得到批准。其他一些同样面临地震危险的省市,也已主动和中国地震局接触。

当然,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防震减灾的根本性转变,或许重点并不在具体的技术或者学术问题上。从汶川大地震中总结教训,也许更为现实和重要。

从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可以看到不少进行反思的影子。比如专门规定,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毕竟,如果对灾情的掌握更准确一些、更快速一些,无论是人员救援还是后勤保障或许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然而,对于一些超越具体条文的总结或者反思,仍然与公众的期望有着不小的距离。

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灾区学校建筑的质量受到多方质疑。

新的法律对于新建建筑以及旧有建筑的抗震性,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何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校舍抗震风暴”不至最终流于形式,仍是未来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毕竟,如果缺乏彻查相关人员责任的勇气和决心,就很难真正起到警示后来者的作用。

更何况,尚未开始施行的新《防震减灾法》,对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仍然相对偏轻。

第7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汶川地震报道成为灾难性报道的“参考坐标系”

地震后,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政府第一时间消息、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敏感问题第一时间触及与回应,报道规模空前,“温度”与深度并重。

几乎所有西方媒体对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媒体的“迅速灵活”和政府的“开放透明”都褒奖有加,民众也适应了由媒体引领的信息公开模式:政府主动积极,国内外媒体全方位参与,网民记者与传统媒体初步互动。汶川大地震报道让更多人意识到,信息公开(特别是负面信息公开)不会损害党、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反而会提升其威信;信息筛选的消失也并不必然导致公众恐慌的出现,“开放”和“混乱”没有必然联系。

虽然报道中仍然存在盲点,但可以说,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一个“参考坐标系”,其后中国每一场重大灾难后的信息公开程度都会与之比较,倒退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汶川大地震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一场重大灾难的原貌与全貌,为信息公开条件下的灾难报道提供了参照。一些汶川大地震时发展出的报道模式也日渐成熟,对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的报道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地震报道几个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的议程设置上,汶川大地震就提供了一个完整且成功的样本。

芦山地震后,对灾情严重性、各方驰援、领导人灾区活动、哀悼日、灾民自救与互助、救援难度与进度、善后和安置工作、反思灾难暴露出的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影响等相关报道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方式,新华社在震区设立报道“前指”、开设业务群(从短信平台到微信群)沟通前后方、记者置身事件并注重表现情感为主的话语形态、对外报道以对外电的实时监控提升报道针对性和有效性、英文报道强调每日都有现场特写和综合各方消息的长篇报道,甚至是关注震区的熊猫状况等,都是对汶川大地震报道经验的借鉴和发展。

灾难性报道的突破

“非典”时期,政府从严密控制信息到以正面宣传为主,反复向人们强调社会是安全的,反而导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最终“天灾变人祸”。“非典”倒逼政府加速信息公开立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汶川大地震发生前两周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可以说“非典”为信息公开开创的局面在地震中充分显露出来。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中国媒体对地震情况给与了全方位覆盖性的报道,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尊重传播规律,既报喜也报忧,毫不避讳地披露了诸如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堰塞湖带来巨大威胁、救灾进程艰难等负面信息。此外,外国媒体被允许进入灾区报道。

可以说,媒体引领了政府信息公开。汶川大地震报道基础上提出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二十字方针成为中国媒体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原则。

芦山地震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向四川山区,媒体报道了举着“我冷、我饿”标语牌的灾民,发出了“为拥堵的救援通道让路”的呼吁,网络上也能看到《川震揭示中国贫困一面 实现中国梦须艰苦努力》这样的新华社稿件,能听到媒体对“最美新娘”和“遇难志愿者”的不同声音,而且地震发生4个多小时后,四川省政府就举办了首场新闻会……芦山地震报道不仅延续了汶川大地震的有益报道模式,而且在某些方面也在进一步摸索前行。

新媒体引发灾难性报道的传播生态变化

汶川大地震时,最具核心地位的媒介无疑是24小时直播的电视。据报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仅十几分钟,时任部长刘云山就亲自给中央电视台台长打电话,要求央视进行不间断直播,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全世界通过真实的影像目睹了地震的惨烈和救援的艰辛。此后,“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中国新闻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准则,这种进步也被海内外各界称道。

2008年,虽然网络已经成为汶川大地震第一个报道者,但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灾难报道的传播生态。汶川地震那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大国,微博用户迅速增长,虚拟空间开辟救灾第二战场,也成为新闻报道拼抢的首要阵地,微博成为最大的信息交汇集散地,也成为新闻报道的选料地。

芦山地震初期,各媒体记者还在赶赴灾区的路上,微博上已经大量转发受灾民众自己拍摄的震后房屋倒塌场面和现场描述,它们都成为传统报道和新媒体报道的素材。于是,从报道创意、内容选择、报道组织策划、采访、传播这一系列流程在几乎即时同步的新媒体环境下可以相继完成。

而前方记者通过业务微信群回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后方编辑根据记者口述的一段段所见所闻的音频素材,整理加工成特写、通讯等稿件,实现了记者采集、编辑加工的专业化分工。这让人想起雷德侯在其《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中的阐述:兵马俑、地狱图这些看似复杂的艺术品实际上由标准化的模件组装而成。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模件化生产——采访对象的引语被前方记者用手机录下,再加上自身感受,和拍摄的现场图像一起通过微信账号传回,后方文字编辑将引语综合到稿件中,并按照图片内容描写现场,并加入前方记者感受;图片编辑处理图片;新媒体编辑将语音整理成若干文字微博播发,再将语音制作成“芦山声音”嵌入文字稿中等待点击播放,将图片贴附在文字微博和文字终稿上打包发送。如果一条稿件需要综合各方情况,则通过微信群指挥,不同方位、手头“有料”的记者各自传回一个个“模件”,由后方拼接成器。这样的操作方式实际上已经在芦山地震的报道中广泛使用。

灾难中媒体的追问

一个民族从灾难中吸取进步的力量,离不开对灾难的细腻观察和深度解剖。汶川地震时,媒体追问校舍建筑质量、公众防灾意识;芦山地震时,媒体追问救灾志愿者的专业程度,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议题也没有停留在地震发生当年,包括香港捐助的灾后重建学校被强拆在内的一系列长尾新闻、断尾新闻和后发新闻,甚至在地震后的几年都被媒体一次次追问和监督。

灾区是一种特殊形态下的社会,其重建恢复过程中需要媒体的监督。事实上,当突发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海外媒体对事件的了解已经比较全面,开始转向一些关于灾害原因分析、灾后重建举措的深度分析性报道,对外报道首先要敢于碰这些所谓的敏感话题,其次要客观报道,既说不足与问题,也说努力与困难。

新华社对外部在汶川地震后就曾播发《中国四川开始对地震校舍倒塌问题进行调查》《四川地震灾区海外救灾物资发放大追踪》等稿件,就是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报道议题。

芦山地震中,志愿者人多成“灾”,社会车辆阻塞了救援的生命通道,一些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的志愿者也挤占了灾区的资源;救援体系日益成熟,但也暴露出协调不够、应急措施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救灾物资过于集中在芦山县城,而下面的乡镇、距芦山仅几十公里的重灾区天全县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媒体在地震中将这些信息公布,比如新华社播发《(锐话题)灾难面前,志愿服务如何帮忙而不添乱?》《新闻分析:让震区应急车道保持通畅》等稿件,分析救灾中的“理智与情感”,用新闻报道加入救援行动。救灾告一段落,不少媒体开始追问“从汶川到芦山,我们进步了吗?”藉由这样的追问,灾难中暴露出的短板才被“监督”着补齐。

灾难性报道中的媒体失范

如何把握报道的煽情性和客观性是媒体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芦山地震后,大量记者进入灾区,一方面,灾难报道娱乐化的倾向早已出现;另一方面,出现了报道滥情化的情况。对汶川地震中形成的报道经验和报道模式的借鉴让芦山地震报道“用力过猛”,一些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过度拔高,一些原本只有淡淡哀伤的场面被渲染成绝望、悲怆,烘托凄冷的气氛,刺激公众泪腺,似乎汶川大地震时出现的场面和故事也都应该在芦山重现,似乎一定要出现几个“最美XX”,一定要有72小时后的生命奇迹。一些媒体“宁求其奇而不求其真”,导致了报道失实。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传播速度快,一些媒体受媒介经济环境影响,以经济伦理来指导新闻传播,为博取眼球,未经认真核实便转发消息,导致假新闻的产生。

虽然芦山地震时,大多数媒体人已经开始用“我是否在消费灾难”来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发问和写作,但仍然发生了“记者问灾民:‘开心不开心’?”这样的失范行为。

中国媒体在实现了“以传播者为中心向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后,应该进一步思考一味迎合和讨好受众是否失当。应该有一部法律法规来明确灾难报道中的失范行为并提出相应惩罚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培训。

灾难性报道中的谣言控制

几乎每一场灾难都会引发谣言,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谣言披上新闻性外衣,借助新媒体传播,又被传统媒体当作新闻误用,给灾难报道中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比如芦山地震中十大谣言就包括:“寻找徐敬回家”、“磁铁预报地震”、“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红会称‘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等。它们在新媒体上广为传播,较难识别,被一些传统媒体当作地震中的“大新闻”播发。

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不公开或迟公开往往导致流言或谣言滋生,最终引发社会动荡及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都出现了“某时某地将发生大震或余震”“红会滥用捐款”“三峡大坝诱发地震”等谣言。这些谣言均引用权威机构作为信源,利用民众情绪和期待与信息的真空,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传播,普通人在短期内都难以核实。

地震后,一些难以核实的消息借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传播,进一步加大了甄别的难度。比如,芦山地震后“又一救灾军车坠崖”的消息(后被证明是对打捞此前坠河运输车视频的裁剪)就在微博上广为转发;另一条“XX媒体记者XX刚刚从芦山县震区现场发回的消息,救援队伍从芦山县城南街229号挖出一名幸存者”的消息(后被证明发现的是一只鸭子)。在“黄金72小时救援期”后出现这样令人期待和振奋的奇迹,又由中央媒体一个有名有姓的记者在有门牌号的救援现场发回,其真伪性确实极难判断。

第8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度过了春夏秋冬,熬过了严寒烈日,一都都在追寻一个信念!从小定下的信念是不是该努力实现它?

信念是一颗珍珠,闪闪发亮。我想当一名朴实的教师,用知识灌溉心田,这个信念从小时候就开始了,看着一位又一位老师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知道,那是老师们欣慰的笑,我也想从学生身上得到那份欣慰!

泰戈尔说过: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信念,是催人奋进的良药,又是希望之光。尽情的释放信念,你会丰收硕果,深情的绽放信念,你会汲取生命的力量,有这么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

曾经有三个守护羊群的农民,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拼命地往外跑,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但是第三个农民没有跑出去,而是被倒塌的土压了下去,事后医生说:“在那样稀薄的空气中,能够存活半小时就是奇迹了,可他却坚持了十几个钟头!”是什么让他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是信念吧!第三个农民相信逃生的农民会找人来帮忙,所以他努力撑下来,努力争取时间,如果不是那个信念,这个农民当初不会坚持那么久,如果他放弃了希望,他可能也难逃厄运!

先不说别的,说一下汶川大地震吧!

第9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范文

你们现在好吗?我在电视上、网上看到了你们那里的情况感到非常悲伤;同时也为你们的勇敢事迹所感动;加油!四川!

本来,在2008年是中国的北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我们欢庆的时候,意想不到的灾难却降临在中国四川。我知道了你们因8级大地震所死亡的人数高达12000人,受伤人约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当唐山地震愈合了伤口的时候;当98年洪水大江东去的时候;当因年伊始暴雪被人新暖化的时候。5.12啊!大地一声巨响,汶川被卡在了命运的咽喉上。强震、暴雨、泥石流、我看见道路坍塌,房屋灰飞烟灭,我看到老人、中年、还有那些正在琅琅书声的孩子们就这样消失在咫尺之外的平底线之外。我就感到痛心......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人失去了他们的亲人,他们悲痛欲绝,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可以弥补他们的心灵创伤吗?请拿出我们那炽热的心,送给灾区人们一片温暖吧!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短暂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