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汶川地震思想汇报精选(九篇)

汶川地震思想汇报

第1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5·12,中国,汶川!

大地在痉挛,灾难在延续,每时每刻,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是数万可爱的同胞,那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在瞬间的地震所捏碎,就在瞬间有那么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有那么多父头乡亲失去家园,大自然是那样的无情,它摧毁了所有的一切!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了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温总理急赶赴灾区指挥救灾;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大江南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南国海滨,从黄沙大漠到东海渔村,举国悲恸,全民默哀。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那一声声警报,是悲伤,是震动,它唤醒了你我对生命的思考,它让你我必须对幸福作出再次定位;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那刻我觉得活着真是幸福……

从初春的低温冰雪凝冻灾害到“4·28”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5·12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固若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过去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就不免显得幼稚可笑。

“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这是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的抗战。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是胜利者。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纯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了我们心灵的污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去爱,我们都是一家人,是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都是一家人……

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原来中国人并不丑陋,原来中国人可以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如此脉脉温情。

四川在震恸,中国在震恸,大地震将会震出一个全新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了我们的党,人民对党寄予了厚望,在党的带领下,是党拯救人民于灾难之中。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不断繁荣富强,人民也更加充满信心。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遭受不幸的打击,但我们深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能克服,中华民族21世纪的宏伟目标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所能阻截的。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在不断的曲折中得到成长和完美的,大地震是提前对中华民族的一场考验,只要我们挻过去了,一切都会更好,一切都会更加强大。

人定胜天,我们不怕灾难的到来,因为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党和政府,我们有13万万人民作后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所以,不因落叶而悲秋,不因受挫而放弃努力,。

我们相信:多难兴邦!任何民族的强大都灌满了血和泪。所以,我们不要他人的怜悯,我们需要的是坚定,我们需要的是自强。

在思想上,这次大地震给予了我太多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一幕幕令人流泪的救灾场面将永远伴随着我的生命直到永远,那一个个可爱的救灾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2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在灾区外面的人时时刻刻的担心着,身处灾难中的人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着。那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那些总是在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耐心教授,润物无声的人;那些在地震的一刹那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别人的人。灾难来临时,他们用生命诠释着活着的神圣含义。这一场灾难里有数不尽的感人故事,有无数的伟大事迹。

历史的笔又在万里河山上描下了一段永恒的记忆。距离2008年5月12日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三年的时间能够改变很多的东西,也能够让很多的人成长,当初的小英雄们也不例外,“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小英雄林浩等。在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坚强地成长着,欢笑着,他们是在告诉我们:灾难摧毁的只是我们的家园,它磨灭不掉我们的坚强和快乐。那一段段残垣已在人民的努力下修筑成暂新朱红的长墙,那一片片废墟已经修筑成整洁美丽的高楼庭院,盛开着的红花青藤早已爬满了每一段红墙,干净清新的空气早已充斥着每一片绿瓦。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汶川很好,我们很好”。

面对大自然我们显得那样的渺小,甚至就像是一颗尘埃,不经意间就会被大自然无情的抹杀,然而我们也是那么的强壮,因为我们的坚强,我们的团结友爱。灾难来临时或许我们是害怕的,是惊恐的,但是我们却不会轻易地放弃,因为我们相信: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坚强,坚强的努力着,坚强的奋斗着,坚强的活下去,这才是重生的美丽,在我们一起见证了灾难过后,我们还要一起见证重生的美丽!

第3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震惊了全国。这场堪与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可比的灾害,给我们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远在四川的亲人,朋友们,手足们的状况牵动着13亿国人的心。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的爱国人民群众,又一次站在了严峻的考验面前,一起面对!总理说: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各级党和政府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的救治工作。总理还说:同胞们,同志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最近打开电视机就看到我们亲爱的总理总是在灾区第一线奔波,看到他淋着大雨,举着喇叭喊着: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困难……看到他看望受伤的群众,我想这时候这位国家的首脑带给大家的不止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慰藉。就像总理说的,只要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是的,我们也要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会走出这场黑暗,赢得胜利。

当面临这场灾难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来快速的决策,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乘上飞往成都的专机前往受灾第一线,亲临指挥救灾。在随后的报道中,看到记者在采访文总理时,哭了,后来甚至哭的气不成声,我也被深深的触动了,我明白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理解了站在老一辈的党员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自己的人民那种深切的情怀。容不得这个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深受灾难困境发生。

温总理在前往救援的武警战士临行前说到“我只说一句话,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句话深深的倒出了一位长者的心声,一位老党员的心声。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支持是党执政的前提,人民是创造这个社会财富的缔造者,他们养活了不仅仅是五警战士,他们养活了我们工作在各个战线上的人们,同时我们在各条战线上继续创造的社会的财富。人民的利益不受保护,还有谁的利益值得去保护呢?

在地震发生后的不久,全国范围的爱心接力活动张开,热心的公众积极关心着灾情和灾区的人民,向灾民伸出援手,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生活难关,重建家园。看到在这场灾难中,为抗灾,而奔走前线,赶赴抗灾的第一线的共产党员,和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我向他们由衷的产生尊敬,是你们在这个时候撑起了灾区人民希望的蓝天,是你们给了那些还压在废墟中的人们生还的希望,我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虽然不能像你们赶赴第一现场,但是我去要和同学们一起奔走呼吁,团结大家的力量为灾区的兄弟姐妹们募捐。

大难兴邦。此次灾难使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到一起,而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更是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给了我们终生奋斗的动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鼓舞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打胜这场抗震救灾的硬仗。

第4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二零零八年5.12这天之前,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为零八年八月份的奥运会努力得做着些什么,我们似乎仍然沉浸在零零年萨马兰奇带给我们的那份喜悦之中,是的,这样一份让国人雀跃不已的惊喜,本足以延续更长更长时间。可是我们终究胜算不过自然,这让人又爱又恨的自然。当汶川8.0级地震突然爆发的时候,我们甚至都有些失措了,这样的灾难,说降临就降临,快得让我们一时间无法适应,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其实从零零年开始,我们就把零八年看做是一个幸运之年,我们一直以来都怀着美好的梦想,希望零八年奥运会圆满办成,希望中国得更多金牌,希望当我们把更多的中华精髓展示给世人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爱上我们这个古老温润的国家。但是,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变得有点迷惑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幸运年要背负这样一份沉重的痛。我们沉默了,悲伤,替国家替名族的伤痛,在心底滋生,慢慢扩大,扩大......

伤痛之后,想到了今年早春南方的特大雪灾,想到了今年3.14、新疆搞分裂,想到了安徽的手足口病......很多东西之前不觉得什么,但当把它们放到一处,让这些新痛旧痛一齐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很多人开始感觉这一年似乎有点不祥,似乎一切都那么不尽如人意。中国只是想做得更好,难道这有错吗?为什么我们会遭到那么多国家的反感呢?甚至连大自然都要给我们的伤口撒盐?

可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抱怨什么了,面对5.12这场大灾难,人们开始马不停蹄得忙碌起来,一批又一批的救援对被派赴四川,一批又一批物资被运往四川,一个又一个落难者被解救出来......可是这又怎能让国人揪着的心得到哪怕是片刻的舒缓呢,看到这如许的同胞们被困死神手中,我想这样的悲伤只有中国人民能体会到吧。于是,捐款、献血、祈福出现在全国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尽量减少死亡人数,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可是每每看到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在缓缓上升,痛就增加。但令人欣慰的是,与此同时,每个人心中的那份信念也更坚定起来。难道不是吗?看到那些将自己的生命置之不顾的英雄们在灾区送去生命之光的身影,看到那些与死神誓死殊博的生命,看到那些擦干眼泪照样坚毅着的面庞,听着那阵阵向生命呼喊着的微弱的气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更坚强?

回过头来看,我们固然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是当灾难真正降临并且我们也都真真切切感受到时,我们能做的真的不只是一味的愤慨与哭泣,而是:turn suffering into praising life.

好吧,那我们就把它权当是对所有中国人民的考验吧,我始终相信,当我们所有的人拉起手来的时候,我们是能战胜任何磨难的。

最后,对所有受难同胞们我想说:我(们)是你过河的桥|是你乘凉的树|我(们)是你风尘仆仆那间歇脚的屋|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做上了好梦|我(们)就很知足|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们)就很幸福

此致

敬礼!

第5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5.12大地震,难以忘却的记忆,突如其来,毫无防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山河呜咽,生命消逝。仿如世界的末日,仿如人间的地狱,残忍无情的大地震,把美丽神奇的土地撕裂得面目全非,残垣断壁的狰狞,撕心裂肺的哭泣,不堪忍受的惨景,沉入痛苦的深渊,生命在无边的伤痛中风雨飘摇。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

在疯狂的大自然面前,我们看见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在残忍无情的大灾面前,我们却也见证着生命的顽强与抗争,在举国伤悲的热泪中,我们同样深深感悟到民族精神喷薄而出的大爱与情怀。没有按部就班的动员号令,没有慷慨激昂的铮铮誓言,大地震突如其来那一刻,举国伸援手,倾其献爱心,全力大振救,爱之深,情之广,一切血浓于水的支持,都是真心真意,一切不顾生死的援救,都是自发自愿--“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就会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难以忘怀那些父辈年纪、眼含深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难以忘怀那些把死留给自己、把生推给他人的英魂,难以忘怀那些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人民子弟兵,难以忘怀那些奔劳辛苦、倾力相救的白衣天使和志愿者,难以忘怀那些强忍悲痛、默默坚守岗位的平凡劳动者,难以忘怀那些拼尽全力与死神抢夺生命的人和事,难以忘怀哪些……。无数的生命正是依靠这些不能忘却的人和事,以及那些不能忘却的伟大力量和伟大精神,获得了新生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大地震一瞬时发生的灾难,也一瞬时让炎黄子孙积淀的民族主义岩浆般的迸发出来。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泪光中,我们读出了大爱之情是民族凝聚力在空前提炼,在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振臂的高呼声中,我们听懂了大爱之情是全民族在经历着心灵的洗礼。那全民族喷薄而出的真情大爱,那发自肺腑来自心灵深处的民族情怀,那举国上下奋起振救的抗震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主义精神的闪烁,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拥抱亲吻那让炎黄子孙无比自豪、无比振奋、无比温暖,让中华民族在世人面前彰显民族之魂的精神,我们在艰难与困境中,我们在差距与落伍中,我们在矛盾与纷争中,我们在渴求平等与富裕中,深深体会到我们对大爱的依恋,分明看见了朴素希望的光环,真切的触摸到中华民族崛起的血脉。

大震有大爱,大爱有大福。天地之间,宇宙无限,时空悠远,我们坚信,总会有一天,我勤劳勇敢、朴素厚道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之颠。因为,我们拥有不屈不挠、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因为,我们拥有温暖又温情的民族情怀。

第6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汶川地震一周年。当日历一页页撕去,当电视、报刊上的头条新闻让位于原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当灾区伤亡与失踪人员的统计数字增长放缓,渐渐趋于稳定,社会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节奏和轨道,只是偶尔被触动还会回想起那些照片、那些画面和那些废墟中的绝望。当我们转身投入自己忙碌的生活,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瞬间的沉痛与醒悟,忘记了当时从心底涌出的悲悯和良善,也忘记了那些被灾难剥夺的鲜活生命。

或许对我们而言是普通的短暂一年,而对灾区的人们来说这一年却漫长而又煎熬。失去至亲至爱的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痛,血肉之躯伤残的痛,历经灾难内心创伤的痛,种种的痛深刻清晰,挥之不去。正是背负着这些沉重的记忆,灾区人民度过了这特殊的一年。好在,政府及时部署了救灾方针,社会立即给予了最热切的关怀帮助。外来的温暖和关怀几乎与地震同步。一年来,这种温暖和关怀,成为了支撑震区民众精神的另一根坚强支柱。家园的恢复,心理的慰藉,未来生活的安置……可以说,过往的一年,是外来者与本地民众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激励的一年。其从对方身上汲取的精神滋养,让他们面容黧黑却精神健硕,重建家园的路因此而充满了希望。

那么一年过去了,汶川怎么样了,那里的人们怎么样了?透过电视,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规划中的未来蓝图、整齐排列的崭新楼房、建设中的学校、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眼中的期待以及民众透过微笑传递的坚强与释然。宁静却不屈的新生,角角落落、点点滴滴折射出的生命之光,生生不息,温暖到令人感动。颤动过后重新恢复平静的大自然,依然迷人而慷慨。这座城市的上空丝毫没有灾难的阴霾笼罩,尽然有序中我们看到重新崛起的新四川。当然,重建家园的路仍在继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帮助和支持,但至少,前方是遥遥在望的光明。

第7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就在上个星期日,我还满心欢喜的为让妈妈在母亲节能收到一份惊喜而精心设计着,第二天,四川就传来了噩耗,大地震,使许多人丧生。许多孩子在这次灾难中永远的失去了妈妈,许多母亲在这次灾害中永远的失去了亲生骨肉。直到现在,余震还不断的肆虐与四川一带。第一次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

这两天,安静的坐在教室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活着的愉快,可是内心无时无刻的在内疚着,因为在此时,也许会有好多埋在废墟下的罹难着吐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口气,而我,只能等待、焦虑着,帮不上任何的忙,我只能为他们祈祷,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活下来。真希望学校能阻止一个自愿团队,深入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愿意第一个报名参加。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我便在网上搜索如何可以帮助灾区的群众,发现了一种用手机及捐款的既方便又快捷的方式,于是我捐了4块钱(手机快没费了)。今天学校终于组织捐款和献血的活动了,我兴奋极了,因为我终于可以为灾区人民做点贡献了。虽然这个月我剩的钱不是很多,虽然我家里的条件也不怎么富裕,虽然我还没有挣钱,虽然同学们捐的都不是很多,可是我还是捐了100元。朋友们说我是愤青,说我是热血青年,其实我只是打心底里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100元虽然不能挽救什么,可最起码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看着那些在废墟里等待救援的罹难者,看着为了挽救受灾群众生命的官兵,看着倒塌的建筑,看着总理不顾一切的各处慰问以及鼓励,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说到献血,长这么大还没有尝试过,而且报名之前也有人劝我不要去献,可我还是没听他们的,毅然决然的把名报了上去。希望我的“热血”可以挽救一些人的生命。

面对大自然,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可我们战胜大自然以及重新建设家园的信心是无比强大的!

我相信,在我国党中央以及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战士的英勇抗战下,中国人一定会战胜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第8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一家在地震后岌岌可危的麻将馆, 时钟指在下午2点28分

2009年5月1日,《防震减灾法》将正式施行。这距离汶川大地震几乎整一年。

正处地震活跃期的中国,在2009年,或许还要直面这个充满太多未知数的“魔鬼”。

地震活跃期仍未结束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一度进入一个地震平静期。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地震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0年,中国因地震导致的伤亡人数,比1980年到1989年间增长了3倍;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翻了一番还多。

进入新世纪,这种势头更是有增无减。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05年至2007年间,中国就发生了5.0级以上的地震75次,其中接近半数都造成或大或小的灾害。

据《财经》记者对中国地震局的地震信息进行统计,2008年,中国大陆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共有88次,更是超过了此前三年的总和。

其中,最为惨烈的当是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除了8.0级的那次主震,还发生了42次5.0级以上余震,其中6.0级以上余震也有八次之多。

此外,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当雄6.6级地震、青海海西6.3级地震等,也都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2009年,这种势头仍不会戛然而止。中国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等多位地震专家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一轮地震活跃期并未结束。

这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中国大陆仍存在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即使汶川大地震,也并没有成为过去时。

汶川大地震的主震区的能量已经得到极大释放,有专家称,今后很多年都不会再发生大地震,但主震区周边的一些地区,未来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反而有所增加。而且,进入2009年后,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还在持续。2009年1月15日,汶川县就发生了一次5.1级的余震。

2008年7月,一个美国科学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称,汶川大地震主震区以南、尚未发生破裂的茂县-汶川断裂带部分,以及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的鲜水河断裂带等,应力均有明显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心的信号。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孟国杰等人在提交的论文中也提醒说,四川西部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地区,发生地震的风险可能较高。

此外,更大的担心是,在这一轮地震活跃期中,京津冀地区能否免于冲击?

2008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张志宏及其同事曾在《地震研究》杂志,分析了唐山大地震震区2002年至2006年的中小地震数据,认为唐山大地震震区的震源断层并未愈合,难以积聚很大的能量,即该地区目前并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

不过,张志宏等人的这项研究,仅限于100多公里范围内的唐山大地震震区,而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全长近1000公里。因此,这一结论并不足以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信号,使得不少专家感到不解:唐山大地震震区正断层类型的地震活动,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迹象。这种异动,是否受到了2004年12月曾经引发海啸的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影响,从而远程传递了强大的拉张作用呢?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地震监测和预报系统而言,2009年仍然是高度紧张的一个年头。

总结与反思刚刚开始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到质疑和责难最多的,无疑是预报的失败。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报都处在学术探索或者说试错阶段。即使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过去30年来,有减灾实效的预报比例也仅在一成左右。

根据即将施行的《防震减灾法》修订案,地震预报今后将更多借助地震部门以外的力量,包括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召开震情会商会。此外,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地震部门汇报,甚至直接向中国地震局汇报。

借助“群测群防”的力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队伍的不足。但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群测群防”处于高峰期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成功预报经验可供借鉴;零散的甚至充满争议的预报成功个案,加上理论的极度匮乏,使得地震预报仍然难以成为中国将来减灾的“基石”。

2008年11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共同组织的汶川大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四川开钻。项目计划钻出两口1200米深的先导井孔和两口3000米深的主孔,建立深孔长期地震观测站。

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持续至2012年底的项目,可以帮助认识汶川大地震断裂带,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一些基本数据。不过,这只是人类认识地震机制的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公众对于那四口钻井不可寄望过高;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从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这样坚硬的现实面前,或许日本的做法更值得借鉴,那就是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WS)。

2007年10月,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的原理,是基于地震发生后产生的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小,而横波速度慢但破坏力巨大的特点,来实现预警。有日本专家甚至表示,如果中国之前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系统,或许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伤亡都可以避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首都圈和兰州地区率先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示范系统的计划,已经得到批准。其他一些同样面临地震危险的省市,也已主动和中国地震局接触。

当然,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防震减灾的根本性转变,或许重点并不在具体的技术或者学术问题上。从汶川大地震中总结教训,也许更为现实和重要。

从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可以看到不少进行反思的影子。比如专门规定,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毕竟,如果对灾情的掌握更准确一些、更快速一些,无论是人员救援还是后勤保障或许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然而,对于一些超越具体条文的总结或者反思,仍然与公众的期望有着不小的距离。

汶川大地震之后,部分灾区学校建筑的质量受到多方质疑。

新的法律对于新建建筑以及旧有建筑的抗震性,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何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校舍抗震风暴”不至最终流于形式,仍是未来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毕竟,如果缺乏彻查相关人员责任的勇气和决心,就很难真正起到警示后来者的作用。

更何况,尚未开始施行的新《防震减灾法》,对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仍然相对偏轻。

第9篇:汶川地震思想汇报范文

汶川地震报道成为灾难性报道的“参考坐标系”

地震后,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政府第一时间消息、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敏感问题第一时间触及与回应,报道规模空前,“温度”与深度并重。

几乎所有西方媒体对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媒体的“迅速灵活”和政府的“开放透明”都褒奖有加,民众也适应了由媒体引领的信息公开模式:政府主动积极,国内外媒体全方位参与,网民记者与传统媒体初步互动。汶川大地震报道让更多人意识到,信息公开(特别是负面信息公开)不会损害党、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反而会提升其威信;信息筛选的消失也并不必然导致公众恐慌的出现,“开放”和“混乱”没有必然联系。

虽然报道中仍然存在盲点,但可以说,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一个“参考坐标系”,其后中国每一场重大灾难后的信息公开程度都会与之比较,倒退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汶川大地震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一场重大灾难的原貌与全貌,为信息公开条件下的灾难报道提供了参照。一些汶川大地震时发展出的报道模式也日渐成熟,对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的报道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地震报道几个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的议程设置上,汶川大地震就提供了一个完整且成功的样本。

芦山地震后,对灾情严重性、各方驰援、领导人灾区活动、哀悼日、灾民自救与互助、救援难度与进度、善后和安置工作、反思灾难暴露出的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影响等相关报道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方式,新华社在震区设立报道“前指”、开设业务群(从短信平台到微信群)沟通前后方、记者置身事件并注重表现情感为主的话语形态、对外报道以对外电的实时监控提升报道针对性和有效性、英文报道强调每日都有现场特写和综合各方消息的长篇报道,甚至是关注震区的熊猫状况等,都是对汶川大地震报道经验的借鉴和发展。

灾难性报道的突破

“非典”时期,政府从严密控制信息到以正面宣传为主,反复向人们强调社会是安全的,反而导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最终“天灾变人祸”。“非典”倒逼政府加速信息公开立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汶川大地震发生前两周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可以说“非典”为信息公开开创的局面在地震中充分显露出来。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中国媒体对地震情况给与了全方位覆盖性的报道,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尊重传播规律,既报喜也报忧,毫不避讳地披露了诸如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堰塞湖带来巨大威胁、救灾进程艰难等负面信息。此外,外国媒体被允许进入灾区报道。

可以说,媒体引领了政府信息公开。汶川大地震报道基础上提出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二十字方针成为中国媒体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原则。

芦山地震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向四川山区,媒体报道了举着“我冷、我饿”标语牌的灾民,发出了“为拥堵的救援通道让路”的呼吁,网络上也能看到《川震揭示中国贫困一面 实现中国梦须艰苦努力》这样的新华社稿件,能听到媒体对“最美新娘”和“遇难志愿者”的不同声音,而且地震发生4个多小时后,四川省政府就举办了首场新闻会……芦山地震报道不仅延续了汶川大地震的有益报道模式,而且在某些方面也在进一步摸索前行。

新媒体引发灾难性报道的传播生态变化

汶川大地震时,最具核心地位的媒介无疑是24小时直播的电视。据报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仅十几分钟,时任部长刘云山就亲自给中央电视台台长打电话,要求央视进行不间断直播,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全世界通过真实的影像目睹了地震的惨烈和救援的艰辛。此后,“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中国新闻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准则,这种进步也被海内外各界称道。

2008年,虽然网络已经成为汶川大地震第一个报道者,但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灾难报道的传播生态。汶川地震那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大国,微博用户迅速增长,虚拟空间开辟救灾第二战场,也成为新闻报道拼抢的首要阵地,微博成为最大的信息交汇集散地,也成为新闻报道的选料地。

芦山地震初期,各媒体记者还在赶赴灾区的路上,微博上已经大量转发受灾民众自己拍摄的震后房屋倒塌场面和现场描述,它们都成为传统报道和新媒体报道的素材。于是,从报道创意、内容选择、报道组织策划、采访、传播这一系列流程在几乎即时同步的新媒体环境下可以相继完成。

而前方记者通过业务微信群回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后方编辑根据记者口述的一段段所见所闻的音频素材,整理加工成特写、通讯等稿件,实现了记者采集、编辑加工的专业化分工。这让人想起雷德侯在其《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中的阐述:兵马俑、地狱图这些看似复杂的艺术品实际上由标准化的模件组装而成。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模件化生产——采访对象的引语被前方记者用手机录下,再加上自身感受,和拍摄的现场图像一起通过微信账号传回,后方文字编辑将引语综合到稿件中,并按照图片内容描写现场,并加入前方记者感受;图片编辑处理图片;新媒体编辑将语音整理成若干文字微博播发,再将语音制作成“芦山声音”嵌入文字稿中等待点击播放,将图片贴附在文字微博和文字终稿上打包发送。如果一条稿件需要综合各方情况,则通过微信群指挥,不同方位、手头“有料”的记者各自传回一个个“模件”,由后方拼接成器。这样的操作方式实际上已经在芦山地震的报道中广泛使用。

灾难中媒体的追问

一个民族从灾难中吸取进步的力量,离不开对灾难的细腻观察和深度解剖。汶川地震时,媒体追问校舍建筑质量、公众防灾意识;芦山地震时,媒体追问救灾志愿者的专业程度,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议题也没有停留在地震发生当年,包括香港捐助的灾后重建学校被强拆在内的一系列长尾新闻、断尾新闻和后发新闻,甚至在地震后的几年都被媒体一次次追问和监督。

灾区是一种特殊形态下的社会,其重建恢复过程中需要媒体的监督。事实上,当突发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海外媒体对事件的了解已经比较全面,开始转向一些关于灾害原因分析、灾后重建举措的深度分析性报道,对外报道首先要敢于碰这些所谓的敏感话题,其次要客观报道,既说不足与问题,也说努力与困难。

新华社对外部在汶川地震后就曾播发《中国四川开始对地震校舍倒塌问题进行调查》《四川地震灾区海外救灾物资发放大追踪》等稿件,就是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报道议题。

芦山地震中,志愿者人多成“灾”,社会车辆阻塞了救援的生命通道,一些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的志愿者也挤占了灾区的资源;救援体系日益成熟,但也暴露出协调不够、应急措施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救灾物资过于集中在芦山县城,而下面的乡镇、距芦山仅几十公里的重灾区天全县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媒体在地震中将这些信息公布,比如新华社播发《(锐话题)灾难面前,志愿服务如何帮忙而不添乱?》《新闻分析:让震区应急车道保持通畅》等稿件,分析救灾中的“理智与情感”,用新闻报道加入救援行动。救灾告一段落,不少媒体开始追问“从汶川到芦山,我们进步了吗?”藉由这样的追问,灾难中暴露出的短板才被“监督”着补齐。

灾难性报道中的媒体失范

如何把握报道的煽情性和客观性是媒体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芦山地震后,大量记者进入灾区,一方面,灾难报道娱乐化的倾向早已出现;另一方面,出现了报道滥情化的情况。对汶川地震中形成的报道经验和报道模式的借鉴让芦山地震报道“用力过猛”,一些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过度拔高,一些原本只有淡淡哀伤的场面被渲染成绝望、悲怆,烘托凄冷的气氛,刺激公众泪腺,似乎汶川大地震时出现的场面和故事也都应该在芦山重现,似乎一定要出现几个“最美XX”,一定要有72小时后的生命奇迹。一些媒体“宁求其奇而不求其真”,导致了报道失实。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传播速度快,一些媒体受媒介经济环境影响,以经济伦理来指导新闻传播,为博取眼球,未经认真核实便转发消息,导致假新闻的产生。

虽然芦山地震时,大多数媒体人已经开始用“我是否在消费灾难”来时刻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发问和写作,但仍然发生了“记者问灾民:‘开心不开心’?”这样的失范行为。

中国媒体在实现了“以传播者为中心向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后,应该进一步思考一味迎合和讨好受众是否失当。应该有一部法律法规来明确灾难报道中的失范行为并提出相应惩罚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培训。

灾难性报道中的谣言控制

几乎每一场灾难都会引发谣言,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谣言披上新闻性外衣,借助新媒体传播,又被传统媒体当作新闻误用,给灾难报道中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比如芦山地震中十大谣言就包括:“寻找徐敬回家”、“磁铁预报地震”、“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红会称‘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等。它们在新媒体上广为传播,较难识别,被一些传统媒体当作地震中的“大新闻”播发。

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不公开或迟公开往往导致流言或谣言滋生,最终引发社会动荡及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都出现了“某时某地将发生大震或余震”“红会滥用捐款”“三峡大坝诱发地震”等谣言。这些谣言均引用权威机构作为信源,利用民众情绪和期待与信息的真空,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传播,普通人在短期内都难以核实。

地震后,一些难以核实的消息借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传播,进一步加大了甄别的难度。比如,芦山地震后“又一救灾军车坠崖”的消息(后被证明是对打捞此前坠河运输车视频的裁剪)就在微博上广为转发;另一条“XX媒体记者XX刚刚从芦山县震区现场发回的消息,救援队伍从芦山县城南街229号挖出一名幸存者”的消息(后被证明发现的是一只鸭子)。在“黄金72小时救援期”后出现这样令人期待和振奋的奇迹,又由中央媒体一个有名有姓的记者在有门牌号的救援现场发回,其真伪性确实极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