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测绘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第2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在功能社会里,行业的生存需要具备必要的社会功能,才能获得社会空间和社会地位;事业的发展,不但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还要有社会需求和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回报。为此,我们可以从探讨测绘行业的社会功能中发现社会需求,从而获得测绘师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准则,依此探求测绘师的职业素养。测绘的社会功能主要有:1)社会统一功能。确定社会活动统一的时空基准,使社会的一切活动能在社会成员都能遵守的时空标准下进行。对领土、领海、属地、辖地等基本社会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定位定量测绘。2)社会监测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国情、省情、市情监测,提供有关地理信息的空间位置、面积、长度等数据。这些监测数据是社会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种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的重要依据。3)社会公信功能。由于测绘师提供的测绘数据是以专业手段、科学方法获取的,不受意识形态和人为干扰,具有客观、公正和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因此合法的测绘成果具有公信资格。4)社会安全功能。测绘成果为社会治安服务,为国防、军事服务,为保密服务,为财产保护服务,为防灾、减灾、救灾服务。5)社会记忆功能。测绘真实准确地测定并记录各个时期的地理空间信息,并以各种形式长期保存这些信息,为社会提供了珍贵的“非物质”历史财富。6)社会承诺功能。测绘师不但要对自己的成果质量进行承诺;社会管理层也要对的地理信息数据向全社会进行承诺。承诺体现信任和责任。这些功能决定了社会对测绘的需求;体现了作为社会功能业界的测绘行业的责任。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也确定了测绘行业对社会的供给。

测绘行业的社会功能体现了社会对测绘行业的需求,测绘行业必须根据需求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测绘师作为测绘产品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应该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其主要包括:1)测绘师的思想品德是热爱地球、热爱国土、热爱祖国。这种基本思想来源于他们对地球环境、国家、国土的深切了解。心中装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2)测绘师的工作准则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以科学仪器、科学方法得来的实测数据为依据,交出的测绘成果以权威严密的数据保证其质量。3)测绘行业在社会中的角色是服务。测绘为人类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不动产服务,为社会公正、公平实现和谐服务。测绘师在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时,经常起着“证人”或“中间人”的角色。4)测绘师的职业习惯是安全。测绘工作经常在野外和条件比较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测绘数据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所以,测绘师要自觉养成安全生产、生活和保守国家秘密的习惯。5)测绘师的权威代言者是测绘产品。测绘成果的所有权非测绘师本人所有,但是测绘师对其完成的产品成果质量终生负责。测绘产品体现测绘师的水平、能力和品德。他的签名和他的产品并存于世,永远联系在一起。所以,合格测绘师的培养和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注册测绘师的成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即接受前期学校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第二阶段是见习,即就业并进行专业实践和取得经验;第三阶段是执业,即正式成为注册测绘师,执证上岗,依法开展业务,并不断接受再教育,进行再学习。

测绘师早期的学校教育与基础培训

一个未来的注册测绘师必须接受大学专科以上的系统专业学习与培训,时间是4年左右,这就是前期教育与基础培训阶段。教育部门面临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培养多少人和怎么培养人。测绘教育也一样,我国的测绘类大专院校的院、系、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将走向测绘生产第一线,因此在学校是注册测绘师的“摇篮”,培养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

1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测绘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对于未来的测绘师,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要接受职业素质培养。这不是普通意义的政治思想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影响职业人生的教育。这些内容包括:1)对地球、祖国、国土的情感培养。只有热爱地球,才能有志趣研究地球,测绘地球,自觉学习测绘知识,自觉保护地球资源。测绘师要测绘每一寸国土(包括蓝色国土---海洋),他们的职业本能就是熟悉每一寸国土,珍惜每一寸国土。2)职业情操培养。对于执行职业准入制度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维护其行业的社会诚信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社会诚信,就没有行业的地位,也就没有行业存在的空间。未来的测绘师必须有法定的严格的测绘职业操守和准则,对测绘事业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不是一般的所谓“专业思想”教育所能取代的。3)实事求是作风的培养。一切以科学仪器、科学方法得来的实测数据为准则,尊重客观事实,保证学科的严谨性。测绘师要细心维护测绘仪器,确保仪器的精密度;要珍惜测绘成果,确保向社会提供精准的测绘数据。当然,这些并不是测绘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全部。进行测绘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并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而是要将这些思想贯穿到每一门课程和每一次实习、每一项活动中去。

2基础课和测绘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我国注册测绘师考试设为《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3个科目。《测绘综合能力》考核测绘科学技术知识,《测绘管理与法规》考核测绘行政管理能力,《测绘案例分析》测试测绘项目的技术管理的能力,它们反映了对注册测绘师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和资历经验的要求。其中的科技基础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应该在学校完成。1)对数学、外语和计算机等科技基础课进行较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对测绘师来说,这3门课学好了,可以享用一生,在学校期间这些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年龄优势,离开高校进入社会再学习就会增加难度。2)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注意培养“通才”。对测绘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内容经典(尽管测绘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测绘的经典理论变化不大)、扎实,不一定要求程度太深、太细,使学生对测绘行业有全面认识,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备深入学习研究的前提条件。在学校期间,也有必要开设法学、经济学和哲学等与测绘结合的课程和讲座,以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专业课程学习

测绘专业课程的学习最能反映学校的特色。我国目前较多的测绘专业是测量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校当然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优势开设相关专业,如大地测量、遥感、地图制图、产权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海洋测量等深入学习相关测绘知识。专业性很强的一些课程还可以在研究生期间学习和攻读。学习专业课时,要在注重研读经典理论的同时,及时淘汰过时的技术方法和更新引进当代的技术方法。

测绘师在“见习”锻炼阶段的学习和培养

从学校毕业到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进行执业一般需要有4~1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理解为测绘师执业前的“见习期”,这些人也可以理解为“见习测绘师”。1)“见习”对测绘师职业人生的影响。测绘院校毕业生在测绘生产岗位进行“见习”的这段时间将基本决定所学的测绘专业是否能成为人生的职业。测绘师在“见习”期间,主要是体会、适应测绘生产环境,掌握测绘生产技能,完成测绘生产任务。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测绘师,生产“见习”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以测绘为终生职业者,“见习期”的收获,将享用一生。2)测绘师在“见习期”的主要学习和实践内容。测绘师在“见习”期间将重点学习测绘生产的规范标准、测绘及相关法律法规、测绘安全生产和项目管理等;掌握测绘生产技能、保障产品质量措施与方法;熟悉项目完成过程及其质量控制过程;学会做设计、写报告、写总结;参与检查验收;熟悉行规行约,践行职业道德,适应测绘生产生活环境;参加业内学术交流活动,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取得3项以上的测绘专业技能上岗证书,准备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等。3)学习特点和方式。测绘师在“见习”期间学习的特点是自学和自我总结。“见习”的方式最好是“师傅带徒弟”,即一个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由注册测绘师指导完成生产任务,直至完成项目全过程,最后成果由师傅把关签字。年终或在项目完成以后由本人做出总结,由师傅做出评价,逐步形成测绘师成长档案。一个见习者至少需要有2个以上的师傅带领完成2个以上不同测绘专业的生产任务。鼓励见习者在多个测绘单位、不同测绘专业和不同师傅指导下工作,有利于业务交流、人才交流和熟悉市场,并积极参加注册测绘师团体的活动。“见习测绘师”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以后,由2个注册测绘师作为“介绍人”向资质单位推荐,才可以注册为测绘师。

执业阶段的注册测绘师

通过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注册证》和执业印章以后,可以以注册测绘师名义执业。我国注册测绘师的人生执业时间约在25~35年。1)开展注册测绘师业务,履行注册测绘师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注册测绘师制度的规定,注册测绘师在执业阶段按照“职业操守”运用“执业能力”开展测绘项目技术设计,测绘项目技术咨询和技术评估,测绘项目技术管理、指导与监督,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审查、鉴定,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测绘业务;履行法定的注册测绘师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测绘项目过程;生产合格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业绩和奖惩记录进入注册测绘师档案。2)完成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继续教育是注册测绘师延续注册、重新申请注册和逾期初始注册的必要条件。在1个注册期内(3年)按规定至少需要完成60个学时的专业必修课和60个学时的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和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包括测绘法律、规章、政策,专业标准、规范以及测绘科技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3)参加注册测绘师的团体活动,指导和培养见习测绘师和技术员。参加专业学术讨论,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开展业务项目合作;维护行业团体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言传身教测绘职工,做好“师傅”精心带“徒弟”,为他们申请测绘师注册当“介绍人”。

第3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1引言

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是指在测绘装备业务活动中,依法获得、维持和使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以及维护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与测绘装备工作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配套措施,促进测绘装备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测绘装备知识产权贯穿于测绘装备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做好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对于激励测绘技术的创新与避免重复研制,降低测绘装备的采办费用、缩短测绘装备的采办周期,促进测绘装备科技成果向战斗力的转化,保护发明单位和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推动装备知识产权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探讨了今后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文中提出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仅供大家存实践中讨论参考。

2现状与需求

西方发达围家十分重视装备业务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它们不仅建设有比较齐全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相应工作机制,装备知识产权工作为其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促进推动作。例如,美同为了做好装备科技成果的保护丁作,不仅制定了《美国国防部国内技术转移(technologytransfer)条例》等相关法规,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从法律法规制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到考核监督等方面周密安排,以知识产权管理贯彻全过程,为其技术转移提供全程服务和保障;为了适应周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美周不断调整其装备知识产权政策,适时出台了《美国国防部合同知识产权问题指南》,强化了知识产权在装备业务领域中的作用,促进了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结合,充分激励了装备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再比如俄罗斯,近年来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的管理,目前,已与独联体、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中的装备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关于军用、专用和两用科学研究、试验设计和工艺技术工作成果,俄罗斯通过总统令、政府令、司法令等,对其“法律保护”、“保护国家利益”、“家登记”、“使用机制”、“利益分配准则”、“建立保护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等各方面作出详细的相应规定,装备知识产权工作被摆在国家利益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相对西方发达囝家,我国在装备业务领域引入知识产权制度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十五”以来,依据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结合装备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我国在装备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专利条例》和《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法规制度的建设;以宣贯《国防专利条例》为主的定期装备知识产权业务培训活动,加大了装备知识产权的宣贯培训力度;初步建立了三级国防专利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支国防专利受理、审查、管理专业工作队伍,指定了数十家国防专利机构,加强了装备知识产权的重点示范作用。诚然,我国的装备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装备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薄弱,管理人员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手段的能力不强,法规建设、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水平亟待提高等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战略的地位高度重视j。“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建设与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及早启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各项工作,及时制定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规划,尽快建立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管理规章制度,尽力建设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和工作基础设施,“依法管装、依法治装、依法建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测绘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发展对策

3.1明确战略总体思路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应当依据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围绕《围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总体部署,以测绘技术发展和装备建设的需求为牵引,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统筹规划、分解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提升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努力推动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是指领导体制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工作的整体布局,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统筹规划、分解实施:是指工作模式要按照统筹规划、分解实施的方式进行,应当加强顶层设计、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按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责任部门,分解成若干专项任务,分别完成计划项目的论证、研究与建设。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指工作步骤要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统一的要求整体推进项目研建的实施工作,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促进整体的推进。

3.2制定战略基本目标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发展应当建立两个阶段目标:

(1)到2015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应该做到从无到有,取得长足的进步: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政策水平、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实现突破,形成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知名品牌;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装备知识产权的工作能力得以较大提升。

(2)到2030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初具规模,能够较好地满足测绘技术发展和装备创新的需要:建立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以及保护与管理工作体系,建设一批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夯实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为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3加强战略重点建设

笔者以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六大建设上:

一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建设。装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健全的法规体系是开展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前提条件。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构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法律环境,全面提升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二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与装备采购、保障和项目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与装备采购、保障和项目管理的衔接与融合是装备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目的所在。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完善测绘装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测绘装备创新发展工作中的作用。

三是测绘装备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掌握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推动测绘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和保护为导向的测绘装备创新机制,在测绘装备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掌握测绘技术发展与装备建设的主动权。

四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的建立。加强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是提高装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需要,也是建立装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应对纠纷的能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五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装备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对于装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具有支撑性的作用。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格局,建立装备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装备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六是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装备知识产权人才是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有效开展和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项任务的实施,将有利于造就一批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增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落实战略措施制度

笔者以为,要想把发展对策落实为具体的业务工作,必须加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通过贯彻落实《纲要》,提高测绘业务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制意识,增强测绘业务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制观念,正确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测绘装备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装备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服务和保障作用。必须加紧建立测绘装备知识产权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周密安排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考核监督等项工作,加强测绘业务全面建设与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和统一管理,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必须加快测绘装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建立吸纳、选拔、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利用国家相关教育环境,坚持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产权意识敏锐、创新思维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加强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滞后于装备信息化建设、滞后于测绘全面业务建设的现实问题,建立与装备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测绘装备知识产权工作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第4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房产测绘;测绘面积;质量控制

一、房产测绘问题概述

由于房产测绘关系着业主自身的利益,因此测绘过程、测量精度以及面积计算等,都必须有非常严密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它也是我国产权产籍管理部门为产权人提供的一项重要的法律保护依据,在房屋产权法律纠纷与违章建筑审核过程中,起到了凭据的作用。房屋面积的规格是当前国内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内房产测量工作中一个基本测定要素;建筑面积指标也是城市规划、产权登记以及税费征收和产籍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城市地价核算、房屋拆迁安置、买卖交易以及房屋面积统计工作中的重要计量单位。实践中,因房屋面积种类非常的多,非专业人员会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尤其是商品房买卖交易过程中,部分不良开发商会在建筑面积上“下功夫”,甚至有些中介在此过程中还偷换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基于此,通过对房产面积进行测绘,可有效减少买卖交易过程中的各种纠纷问题,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房产市场的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房产测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则很可能会对房产测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房产测绘工程专业性与技术性都非常的强,但现行的房严测绘规范和标准却不够完善,很多规定过于笼统和简单,没有详细、具体的解释,因此也很难跟上瞬息万变的建筑发展形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实际操作过程,遇到争议问题很难及时的处理,房产测绘单位和相关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房产测绘质量很难控制。同时,房产测绘尤其是复杂建筑面积测绘过程中,数据比较繁多、实际情况也比较复杂,加之计算量非常的大,使得测绘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房产测绘质量的影响原因

房产测绘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但是却没有完善的房产测绘领域的标准及规范,对有些问题过于简单的规定,跟不上设计人员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形式的千变万化,许多新问题都无法进行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无据可查而难以处理,很容易引起争议。因此,有的大城市现在已经制定了本地的房产测量实施细则,使其测量标准相对比较完善,但是这方面的细则绝多达数地方均没有,从业人员及房产测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只能依靠自己对规范的理解而进行,这就使得测绘质量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房产测绘中,尤其是比较复杂的建筑测绘中,数据繁多,情况复杂,计算量巨大,难以保证测绘计算人员完全不会出错,如果不健全测绘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就会使质量差错很容易产生。测绘单位的管理水平、资质等级、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均会对测绘成果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控制

1、遵守一级验收、二级检查制度

在全面互检、自查的基础上,由公司测绘作业组的兼职或专职检查人员进行产品的过程检查,然后参照相关资料,由专职检查人员和质量检查小组对测绘成果实行最终检查,委托单位组织在检查无误之后进行最终验收。在检查过程中,主要的相关规定有:①各级验收检查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能够替代和省略。②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分摊方案或面积计算口径等特殊问题没有详细说明或与相关规定有不符合的情形时,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会办签字进行确认之后才能够进行重新办理。③公司技术负责人员要全面审查提交的图纸、成果、质检单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改正。④公司技术负责人员对房产测绘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要定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以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和测绘人员业务水平。⑤如果对处理质量问题的意见存在分歧时,由专职质量检查人员认定一级检查的问题,由总工办裁定或提交队领导会办解决二级检查之后的问题。⑥对测绘单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确定,并附于测绘档案中。各个作业组之间应在每个项目野外作业结束之前进行野外互检,确保无误之后方可结束野外作业,需要不定期的由技术部门组织对测绘产品进行野外抽查,并做好记录。

2、控制前期收件图纸及资料的审查质量

在预测算房产项目建筑面积的时候,建筑施工图必须由委托方提供经规划部门审核通过的图纸,在实测房产面积时,房屋竣工图应由委托方提供,如果有变更,还应提供相应联系单或变更图纸。所提供的图纸必须包括建筑立面图、平面图、楼梯详图、剖面图、飘窗及阳台大样图等一整套完整的建筑图纸,应尽可能详细,在测绘过程中以便进行相关尺寸数据的查阅。收件资料中必须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出让合同、政府批文、建筑总平面图、分层平面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设计部门出具的用房功能部位及房屋配套设施、民政部门出具的幢号及楼牌、门牌号批准文件等。

3、房产面积测绘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对于房产测绘机构来说,房产面积测绘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所承担的责任。工作如果发生了疏忽错误,对于日益高涨的房价,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房屋面积测绘各环节中,应做到四个准确:房屋套型边长数据要准确;房屋计算面积部位认定要准确;房屋面积计算分摊要准确;房产要素要准确。

4、控制测量的精度

在我国末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一般规定为不超过±0.05m,当相邻点为独立观测量时可计算出其相邻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为±0.05m。

为了保证房产界址点、房角点的测量精确度,同时为房地产信息系统提供一个高精度的、稳定标准的定位控制网,首先要建立一个高精度的、有一定密度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控制网,《房产测盆规范》规定二末级相邻的房产平面控制点间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m 可以算出其相应的相邻点间的间距中误差为±0.018m,因此这一标准已达到和超过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

5、生产过程控制采用工作流程技术而实现

管理系统中该技术是核心技术,其控制、监督、协调整个业务过程的完成和规范,并跟踪信息流。为适应房产测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流程化,为了更好地控制过程,采用流程化管理软件,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角色账号密码登陆、权限设置,保证在系统监控之下进行各项业务操作,各环节均会记录下操作时间、人员姓名、机器号,实现了业务生产的图形数据安全和过程控制。

结 语

总而言之,房产面积测算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广大消费者的更多关注,不管是外业现场测量操作还是内业面积计算分摊,所以,我们必须从技术层面探讨和总结房产测绘中面积计算与分摊中疑难问题。只有对房产面积测绘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我国房产测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巧林.如何做好房产面积测绘工作[J].中华建设,2011(09)

[2]宋爱祥.对于加强房产测绘面积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0(13)

[3]迟进军.对现代房产测绘中相关内容及质量控制之探析[J].科技信息,2011(01)

第5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24-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第6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关键字: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培养模式;测绘新技术

一、引言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经历了“传统测绘”、“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快速变革[1]。特别是2014年1月和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和批复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2号)和《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驱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总体战略部署下,现代测绘技术突飞猛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测绘行业呈现跨越式发展,这给我国测绘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培养服务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及相关部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和中国工程教育的国家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2],教育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9年后进入普及推广阶段,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并于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推出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设置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我校正在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及认证工作。为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测绘专业应制定符合认证标准、学校定位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3-4],为此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即注重现代测绘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专业技术能力、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关注毕业生社会认同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体现新测绘时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要求。面对新的培养目标,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5]。为此,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对象,探讨工程教育论证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做的一些改革尝试。

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融入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当前,测绘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使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保证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紧跟测绘新时展步伐,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相关知识[6],引导学生不断去接受专业前沿信息,以高新技术突出测绘学科的作用。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不断引进了TrimbleGPS测量系统、低空无人机、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与技术,而相关课程的教材对最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新方法原理涉及的不多[7],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有足够的了解,相关教师对《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以及《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拓展和深化,并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不脱节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兴趣。

(二)拓展新的实习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测绘工程专业必须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外业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使用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紧跟新时代测绘发展的步伐[8]。因此,在保障传统基础测量实习与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包括测量学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GPS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对各项实习内容进行整合调整,借助引进高、精、尖仪器设备,拓展测绘新技术的实习环节,如增加多功能全站仪应用实习、轨道精调课程设计、3D激光扫描仪使用与数据处理实习、高光谱仪使用实习、遥感实验以及工程结合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实习等。另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组建测绘机器人、3D建模、GPS定位与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等兴趣小组,并每年举办综合测绘技能大赛,锻炼、提高和检验测绘工程本科生测量技能,为今后就业增强了竞争力,例如,目前累计成立50人的无人机摄影测量兴趣小组,完成了邯矿集团太行矿区、永年广府古城、平山县营里镇石榴沟村等区域的飞行方案设计、无人机航拍、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和立体测图等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开拓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

近年来,我校测绘系在不断完善校内及邯郸市内实习场地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拓省外、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测绘工程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已与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开滦集团、中煤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地数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博翔地理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一些煤矿企业等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近20余个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并在相应的实践基地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另外,鼓励学生在GPS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三维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工程模拟实践,开展以“在工程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项目现场实践等活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保障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无缝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同时在工程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艰苦拼搏的良好专业素养,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培养方式,实施导师制

在创新培养方式方面,测绘工程系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专业知识学习辅导,如组建生活和学习兴趣小组,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值得一提的是测绘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最先实施,其做法是:在刚进入大二阶段学生中选取成绩优秀或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专业兴趣的同学,安排测绘系具有博士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每位导师可带3~6位本科生进行跟踪指导,并在以后学习阶段实行淘汰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专业老师接触和交流的途径,帮助解答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动力。目前,测绘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已实施3年,从学生成绩、参与工程实践与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以及创新项目申请来看,该项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结合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以及老师科研课题,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或科技服务项目中来,培养学生针对实际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寻求方法解决的能力,并让学生经历从项目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验收的全过程,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创造从事测绘生产、科研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及撰写科技论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其实践与自身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9];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及时给学生灌输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矿区变形监测、土地权属确定,地籍测量、地形图测绘、轨道精调、线路测量、边坡放样与监测、流域下垫面信息提取、种植结构提取、流域资源环境监测等,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400多人次参与完成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40余项,申请获得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9项,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背景下,面对信息化测绘时代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测绘人才的要求,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测绘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导师制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关要求奠定基础,也为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测绘时展步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吉长东,徐爱功.基于“卓工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矿山测量,2015,(1):86-88.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4版)[M].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2014.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4]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等.结合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测绘通报,2015,(S0):241-243.

[5]王西林.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5,31(9):84-85.

[6]胡青峰,马开锋,王铁生,等.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00-201.

[7]冯甜甜,程效军.“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7-29,36.

[8]袁修孝.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15,22.

第7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测绘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其还需要在相关学科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发展。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在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更注重于学生实践性性的环节的教学,即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为教学的基础,而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为重点,从而组成相对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学以致用,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测绘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前测绘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其不仅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实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目前的测绘行业中,由于“数字地球”的建立,使信息得以实现快速的更新,这就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的测绘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更为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而数据管理方法也开始向科学化、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合理对课程进行安排,从而加快推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1.2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但素质教育需要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以其为载体,从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实现人的内在品质的全面提高。测绘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与课程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所以在测绘专业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更新,从而实现将教学目标向重能力培养方向转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力能力,而有仅仅是单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1.3 提高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根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使命都是对人创造性的培养,从而使潜能得以开发出来。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创造性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在测绘专业课程教学中,打破常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以创新作为教学思想的核心,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教学内容的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实现教学改革。

2 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

2.1 实验教学为主导

测绘工程由于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中对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而实践教学则需要进行专业实验室的设置,从而满足专业实验项目教学的要求,实现在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主导作用。

2.2 改革现行的教学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不仅需要其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其具有多学科的广泛知识,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对测绘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只有在教学中有效的将教学目标和测绘科技的进步有效的结合起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才能效的实现新技术、新知识和传统内容的有效结合,更利于新型测绘人才的培养。

(1)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教学。

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教学。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工作不仅仅需要高等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更需要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线性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和图论学等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空间信息的能力。物理教学从了解仪器的设计和使用方法、进行数据测量、分析数据等内容出发,侧重加强电子技术理论、微电子技术和空间通讯技术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增加计算机信息科学内容的学习。

当前测绘专业的毕业生,由于需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所以仅仅熟悉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测量计算问题的处理是不够的,其需要能够在基础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技能,所以在测绘工程专业计算机的教学中,在对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当形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计算机语言设计、软件工程、系统工程、数字图像处理等系列教学内容。

(3)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教学。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测绘仪器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的应用以测绘专业为主,现在已广泛服务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行业;大比例尺工程数字地图与CAD、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一体化系统是工程测绘的发展方向;全站仪数字测图系统、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和已有地形图数字化系统,其成果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结合,可进行交通,水坝、桥梁等工程设计、工程土方量计算、水库淹没区域计算、三维可视化规划设计等。因此,应根据测绘应用领域的扩大增设相关课程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2.3 建立健全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实践教学的硬件:包括测绘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购买日期、完好程度、出借情况和使用情况、维修维护记录、实验/实习场所面积大小。

第二部分是实践教学人员信息库:包括实践教学人员数量、受教育程度、职称职务、毕业学校及专业、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专业特长和技术水平。

第三部分为实验/实习成果数据库:包括实践教学课程的门类、实验/实习项目数量和名称、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实验/实习成果(报告)、实践教学课程总结、实验室建设成果、实习基地建设成果。

第8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在目前来看,测绘,尤其是土地测绘的服务对象往往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所以它需要提供准确的测绘数据,这个性质决定了土地测绘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现在,主要的土地测绘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如建设用地、地籍图以及日常用地等等的测绘任务。

1 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因素

1.1 环境对土地测绘的影响

土地测绘工作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因此测绘的精度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温度、湿度以及阳光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的测绘工作一直处在不固定的状态中,给我们的测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测量精度。所有的这些影响因素归纳起来分为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比如说测量的钢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伸缩,另外,天气不佳的环境下也会影响我们对目标的观察,而且,安放测量设施的路面可能由于长时间的安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下沉,这些所有的因素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通过完善测绘环境来讲环境的因素降到最低。

1.2 方法对土地测绘的影响

测量方法对于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科学的测绘方法能够提高测绘的质量。土地测绘的整个实施过程是由好多工序组成的,每个工序的实测方案正确与否, 操作步骤是不是准确到位等等方面都对测绘工作的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不断的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总结并提高测绘方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吸取其他先进的工艺与技术方法,这些都是土地测绘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1]。作为一名土地测绘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深刻的了解测绘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够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测绘方法,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测绘精度。因此,各个测绘部门要制定以及完善测绘工作的流程、操作规范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等。

1.3 设备对土地测绘的影响

设备是我们进行土地测绘的重要工具,整个测绘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就靠它来完成,并且设备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地测绘的精度,比如说设备的性能、仪器是否简单易操作等等。这就要求测绘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查,并且要求测绘人员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操作测绘设备,使得测绘设备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4 人员对土地测绘的影响

土地测绘人员是测绘工作的执行者,同样的对测绘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个测绘工作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测绘人员来完成,比如说整个测绘流程、实施测绘工作、测绘数据的处理以及最终的测绘报告的形成等,另外测绘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等对测绘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1]。可是,现在大量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测绘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往往聘用一些非测绘专业的人员,他们没有过硬的测绘技术以及职业素养,这些缺陷对于测绘的精度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定期对测绘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进行考察,以此来保证测绘的质量。

2 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提高测绘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人员培训

合理利用土地测绘的优秀员工是保证土地测绘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测绘单位要特别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对测绘人员做好专业培训工作,提高其在实际操作的有效性,要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测绘队伍[2]。因此,土地测绘部门要努力建设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职业素养的人才队伍,加强测绘职业的资格管理,明晰测绘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着重改善野外测绘工作着的生活条件。土地测绘机构要特别重视人才的作用,对每个测绘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定期抽查测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时刻检查他们是否具有测绘技能,最后做到只有有资历的人员才能上岗。

2.2 更新优化,维护保养测绘设备

设备的精确度与土地测绘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维护好各种测绘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测绘单位应该做到定期检查相关仪器设备,检查各个设备的零件,一旦发现有损坏的就应该立即换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种测量设备也不断的更新换代,各种先进的测量设备运用于土地测量业务中,因此,测量人员更应该对设备进行维护,避免一些认为的不必要的破坏,比如说在安装固定三脚架时一定要牢靠,测绘设备要放置在干燥、防尘的环境中。

2.3 改善测绘环境,调整测绘方式

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应重视测绘场地的环境,关注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尽可能排除一切对测绘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通过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环境的改善或者测绘方案的调整,为测绘施工奠定基础[2]。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因地制宜,改进测绘方案,保证测绘技术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的设计能够满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当然,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完善。

2.4 积极采用领先技术,实现测绘信息化手段

现在的土地测绘技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还是有一些差别,因此,我们要跟上国际上先进的设施,土地测绘的特点也是难点是属性太多,测绘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不断更新的软硬件都是我们能够快速完成土地测绘的关键。比如说,土地测绘的基础软件MaDGIS,可以对数字、文字以及各种遥感影像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以及管理。现在土地测绘的大趋势是信息化技术,想要实现完全的信息化,就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支持相关设施的建设。

2.5 加强综合调查

土地测绘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便是土地利用调查工作,所以测绘部门应该将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工作。能否做好质量检查,这直接关系到成果的好坏。因此,我们必须把一些错误扼杀在初级阶段,不要给它壮大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我们不能单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入手,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开展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但是,在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措施来进行,真正的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测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是立足于对地观测与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需求以及现代测绘发展趋势,按照全面具备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3个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专业素质规划课程体系,一、二年级实行测绘通识教育,三、四年级按照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工程与工业测量、航空航天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各方向学生在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里选课),要求毕业生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卫星导航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数字化信息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成为“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

1.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以课程设置为主线。在构建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信息化测绘的特色,跳出了传统教学计划的框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重塑了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测绘工程专业2013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了以下5个原则:1)强化通识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研究型测绘工程专业教育。2)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测绘工程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共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培养复合型宽口径高素质人才。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加强专业和课程创新探索与国际化建设,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培养学生领导能力与国际视野。2.构建创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2013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总体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大部分。通识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国情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英语、体育”课外,还包括交流与写作类、数学与推理类、人文与社会类、自然与工程类、艺术与欣赏类、中国与全球类、研究与领导类等七大领域,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的学分。交流与写作类课程有“表达与沟通”“科技写作”“PracticalEnglishWriting”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交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数学与推理类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统计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人文与社会类课程有“道德、法律和公民意识“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四书》导读”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人文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对自身和社会深入思考能力等;自然与工程类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大学物理”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等;艺术与欣赏类课程有“音乐欣赏”,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与欣赏能力等;中国与全球类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开阔世界眼界、国际化思维、战略思维等;研究与领导类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专业课程有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3大系列。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有:测绘学概论、GNS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专业主干课程:摄影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大地形变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工业测量、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和实践课程: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遥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毕业设计。10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其中“测绘学概论”等8门课是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这两门课主要是针对信息化测绘要求加强计算机编程能力而增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课程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一部分则按专业方向分模块设计,具体情况见表1。在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中我们加大研究型课程的力度,每个模块的专业主干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实习或者两者兼之,老师在主讲此类课程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留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或者实习得到解决,这种主干课程配课程设计或者实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加强专业的国际化建设,我们加大了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在专业课程系列中,开设部分全英文或者双语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大部分应用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主讲这些课程的主要由学院聘请的外籍教授或有留学背景的教授、副教授。目前开设的课程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er-rortheoryandleastsquareadjustment)”“GNSS原理及其应用(GNS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大地测量学基础(fundamentalofgeodesy)”“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geodesy)”“物理大地测量学(physi-calgeodesy)”等。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毕业需要的学分是15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学分是66.5,占总学分(150学分)的44.3%,专业课程学分80.5,占总学分的53.7%。在专业教育中,其中必修课程学分39.5,占专业教育学分的49.1%;选修课程27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33.5%;集中实践教学8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9.9%;毕业论文或设计6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7.5%;各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总学分(含毕业设计、课间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情况是: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方向27.1学分,占总学分的18%;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29.8学分,占总学分的19.9%;航空航天测绘方向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9.7%;地理信息工程方向28.5学分,占总学分的19%,具体见表1。任意选修课程是作为专业补充或个人兴趣爱好而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院对学生的选课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方案中有3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此外,我们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创新学分可以作为任意选修学分。

三、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

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2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以“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培养依据,以测绘行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与测绘企业密切结合,整合已有的专业课程,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不细分专业方向;以卓越测绘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全面的测绘技术,熟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具备卓越的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拥有测绘产品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技能;加强工程实践环节,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测绘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13版培养方案,对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也进行了修订,其中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与测绘工程专业相同,而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物理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和空间数据库原理)则涵盖测绘工程专业的4个专业方向。实验和实践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共分3个模块。一是工程基础实习模块,有“数字测图实习”“大地测量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和“地图编制实习”;二是工程专业实习模块,有“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和“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三是工程综合实习模块,有“管理与市场开发实习”“测绘专题”“专业实习”。第三模块的工程综合实习以及本科毕业设计都将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总学分(含课间、集中实践及毕业设计环节)是37.3学分,占总学分的24.9%,明显高于其他4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代表了工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也与世界先进的工科教育理念相接轨,其最大的特色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