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包装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包装工程论文

第1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模式;3D打印

“包装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包装造型、结构、平面设计及广告应用能力的专业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它主要通过包装的方案策划、设计及制作等环节的实施,使学生对包装的功能、结构、材料、造型、视觉设计以及印刷制作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并掌握相应的设计和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包装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意性。市场需求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制作课程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很大,决定了该课程的行业定位及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要彰显数字化、区域化和功能化等特征。

一、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一)区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

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要融入区域文化特色,将地方性的文化特征与包装的造型设计很好地融合,适用于地方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区域特色商品。学生对区域特色文化是有情感认知的,融入区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包装设计项目的同时,也掌握了包装设计的技能。在高职包装设计教学上,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进来,就是提高师生对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认知,了解区域文化特色给包装设计教学带来的影响及帮助,从本质上改变只以纯专业技术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笔者所在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结合姑苏地区的特点,以几个产品包装为项目引领,完成了包装设计课程的区域化融入。

(二)3D打印技术的包装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无论是B2C还是C2C,商家和客户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产品。“私人定制”的产品能够让顾客获得自我满足感。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个性定制类产品的商店。高职包装设计课程中运用3D打印技术来革新包装设计的创意性,3D打印技术具有便捷、多样、高效、材料无限组合、设计空间无限等众多优势。3D打印技术能够解决产品个性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可根据项目的需要通过UG或3DMAXS等三维设计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绘制。修改设计,可直接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取得满意的个性化设计效果后,即可通过3D打印机制作。笔者所在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融合了多元化的区域文化特色和3D打印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其中包装设计项目实战所占课时最多,占总课时的1/2。容器造型设计、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三个教学模块中均含有3D打印技术。

二、传统包装设计

与3D打印技艺相结合的双轨培养方式传统产品的包装是以各种方式或手法来充分展示产品的传统特色的,借助包装的特色来较充分地传达区域传统文化信息,体现包装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意境。由于产品本身具备特定的特质,包装设计要符合产品属性,因此,传统包装设计满足了产品包装设计中个性化的设计模式,也满足了创意的设计。“包装设计”课程中我们保留了一部分手工绘制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于传统产品和区域性产品的包装设计,包括手绘草图、修改设计草图、上色、后期制作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我们除了运用品牌设计外,还强调了造型设计。以前包装设计主要是通过PS等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整体效果及包装展开面,根据包装展开面进行印刷封装。通过个性化造型设计,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模块中。在课程的知识体系的融合中,我们把传统的包装展开面设计改成了产品包装的个性化造型设计,更为直观地展示产品包装的360度立体呈现效果。在项目实战教学中我们保留了原有的手绘草图和修改设计草图,这个过程是产品包装设计的造型创意阶段。同时我们在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模型建模,后期模型调整、支撑设计、打印、后期处理等相应的3D打印技艺的工序。

三、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应用

根据目前市场及行业的需求,将3D打印技艺融入传统“包装设计”课程,使教学实践的内容行业化,项目市场化。“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适合高职学校学生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满足“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施。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学团队经过研究,总结出三种较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实训场所为一体;理论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目标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一体化。同时,“理实一体化”也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知识结构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知识技能接受的基本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组合。高职的“包装设计”课程内容要始终坚持把“教、学、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理论环节及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60%,并科学合理地根据包装设计市场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实训项目。“包装设计”课程包含了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项目模块。在课程设置环节中,我们把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各个项目模块中。如包装容器造型设计项目中包括了理论方面: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原则、区域文化特色元素包装、包装容器的设计原理;实践方面: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方法、包装容器建模方法、包装容器打印、包装容器的后期处理。将理论环节融入到实践项目环节中去,让项目具备理实一体化的功能。

(二)“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

“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即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该方法重在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化。“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为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完成项目,符合高职教育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理念。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前期要做好调研,选择合适学情和行业特征的项目,因此,“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要具备以下四大要素:一是项目涉及的内容符合高职高专学生认知特点;二是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密切相关;三是项目难度要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有利于高职高专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遵循了以上四大要素,从简到难,层次分明地进行了容器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及制作工艺、包装效果图、包装设计项目实战等项目。项目囊括了苏州地区包装行业所需求的技能,含印刷类、3D打印类等包装类型。2.小组协作小组协作首先前提是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小组机制,因此分组尤其重要。一般4-6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班级设立两位助教。分组环节中兼顾学生的层次差异,力争每个小组实力平均,以避免学习层次起伏偏大的问题。任务分解是小组合作的最重要一步,也是项目能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任务分解到成员,必须经过小组的协商和沟通才能实施,要保证每个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长项,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找到成功感和归属感。任务整合及小组内部评估是小组协作的最后一步,这里要求每位成员都要对小组实施完成的项目进行合理化评估,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小组成员一起再进行修改和总结。3.项目展示和评价项目教学后期,由每个小组选出能代表该小组的最终项目成果并进行简单的项目答辩,然后开始对小组最终项目成果进行点评,点评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助教点评和教师点评等几个方面。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教师点评是教师指出小组作品中比较成功的地方和有创意的地方,以及提出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指运用校内教师工作室来组织的局部提高性教学,主要起到提优的教学目的。“包装设计”课程利用3D打印工作室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对项目组的组长和助教进行相应的项目前辅导,以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发挥到帮带指导作用。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教学课堂的效率。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不仅对课程教学的推进节约时间,还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兴趣、专业引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组长和助教可以参加各项比赛,为专业竞赛能力提供保障。

四、结语

“包装设计”课程将传统包装、3D打印包装等内容融合在课程中,符合了市场及行业的要求,对于革新的“包装设计”课程,我们一直在研究并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模式。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引领深化课程教学的成果,并辅助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拔优培养,促进课程教学成果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漾.3D打印技术对容器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74.

[2]徐海芳.包装设计教学中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J].读书文摘,2016(16):63.

[3]胡晓雷.浅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之包装设计教学的发展[J].青年与社会(上),2013(3):203.

第2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食品包装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G642.3

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食品加工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食品品质和价值的保障无不与食品包装相关,因此食品包装越来越受到食品从业者的关注,食品包装学也成为众多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食品包装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内容涉及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流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因而一般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大三或大四学生设置[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关于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技术及食品包装设备的相关知识,能够合理正确的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进行食品包装设计。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包装学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能够提高食品包装学的教学质量,初步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一、加强教材建设,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高等院校食品包装学所选用的教材内容充实,一般都涉及到了食品包装材料、原理、技术、设备及法律法规等,有些更是为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求,编著了电子版教材,用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来介绍食品包装知识,对食品包装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但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了更多更新的食品包b材料、技术及设备,作为一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授对象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很有必要对他们介绍食品包装技术设备的新进展,再者也可为从事食品及包装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工作参考。因此加强教材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势在必行。

食品包装学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包装设备等。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为使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很多教材中还涉及到了食品包装的原理、相关包装法规及包装装潢设计等,这些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内容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例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关食品包装原理的内容学生大多已在食品保藏学课程中学习过了,如果教学过程中还对该部分内容详细介绍,学生难免厌烦。但是如果把食品包装原理与食品包装技术结合起来讲述,比如介绍防潮包装时可将防潮包装技术原理与水分对食品的影响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讲清楚技术原理,又能让学生有“原来如此”的感觉,教学效果更佳。另外,食品包装法律法规的内容虽然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但也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在这部分内容中如果只是单纯介绍各种法规条例,肯定枯燥乏味。但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一些具体的实例,与相关条例结合讲解,生动易懂且印象深刻。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整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有好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外,关键还要有得当的教学方法。总结实际教学经验,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材料。食品包装学这门课程并非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相反更具有实用性。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口头讲解学生肯定觉得枯燥,不会感兴趣。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准备并利用教学材料,教学效果肯定会好。例如,在介绍各种包装材料时,可以准备一些材料的样品,或者生活中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包装容器,讲解时让学生传看这些包装材料,便可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这些材料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二)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将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或者与同学关心的食品问题相关,然后展开介绍。例如在讲解塑料材料时,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问学生自己的水杯是哪种塑料制作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塑料制品,分别是由哪种塑料制作的,这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展开材料成分、性能、用途等的介绍了。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当前是信息时代,在教室里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海量信息。在食品包装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食品包装的图片,展示食品工厂实际包装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教学模式,能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所讲授内容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开展课堂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或拓展性内容进行集中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网上讨论[3]。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大家一些讨论的主题,然后让学生自行分工,查阅资料,做市场调查,在一起讨论,过程中也可与教师讨论,形成讨论报告,之后全体同学在一起通过讲解PPT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针对学习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在这个专题讨论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整个研讨过程,不仅锻炼学生思考、组织、表达等能力,更让他们对食品包装及所学理论有亲身的感受,形成感性认识,留下深刻印象。

三、增强实践教学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对食品包装学这类与实践关系紧密的课程。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如何详细的讲解包装的原理和设备,学生对这些的认识全部要靠想象,在学生脑海中对这些东西的印象都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只有真正见到这些设备,若条件允许让学生能亲手操作一番,然后再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理解包装的原理,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是清晰、深刻、具体的印象,可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记忆犹新的。增强实践教学对提高食品包装学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实践教学的模式可以有这样几种形式:⑴上实验课。实验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实验完成。每次实验课时间尽量安排在某部分理论课刚结束后不久进行。实验内容也要紧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例如介绍完纸质材料后可安排一次实验,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纸质包装材料,然后动手测定不同材料的机械强度、透气性等用于包装的各项性能,最后形成实验报告,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并计算体会不同材料的区别,进而深刻理解不同材料的不同用途。也可让学生自由成组,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种食品包装,并阐述设计理由。⑵工厂参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深入食品包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工厂食品包装有初步的感官认识,不至于在课堂教学中讲到某个食品包装知识点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⑶中试车间学习。在中试车间,教师可以对着包装设备来和学生一起回故课堂内容,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教师可以在常压灌装、等压灌装设备旁和学生再温习一遍这些设备的灌装原理,温习灌装液体定量的方法等。这时不必受课本章节限制,而只需按知识点内在联系来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灌装技g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加深记忆,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其他模式是有效组成部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这几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试和考核方法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教学活动都要进行成绩考核,但成绩考核不是目的,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运用的好,就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4]。

目前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形式大多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这种方式比较单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即便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对于该门课程的内容也会很快忘记,达不到教师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成绩考核时可多设计一些考核内容,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在学生最终的100成绩中,10%可为学生的考勤成绩。现在的大学生尤其到了高年级部分学生比较散漫,有时不按时上课,教师有责任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学生。10%为课堂作业成绩,可设置几个题目,让学生形成小论文及PPT,组内成员互评分,教师再评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10%为实验成绩,主要以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为打分依据。剩下的70%为期末考试成绩。当然这些考核方式之间的所占的比例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让学生更多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考核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学生作业报告等,公平公正。现在网络非常便利,要杜绝学生论文抄袭及东拼西凑。

五、结语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食品包装行业也在突飞猛进,作为高等院校一门专业课程食品包装学的教学也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当前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但万变不离其宗,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食品包装行业的热爱。改革是一个长期摸索和不断总计的过程,食品包装学的教学改革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唐辉.《食品包装学》教学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 6(32),105-108.

[2]章建浩.食品包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

第3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包装工艺与设备 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98-02

《包装工艺与设备》是我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涉及常见包装物的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包装工艺流程以及部分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包装工艺技术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相关包装设备运作原理,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从业素质。同时,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衔接,形成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前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撑,后续有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做实践配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

以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我校的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课程的改革方向,以便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以企业的真实生产内容作为教学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

一、课程定位

在课程建设前期,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寻找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主要面向的企业方向有包装生产企业、包装使用企业、第三方包装公司。其主要岗位及岗位要求见表1。

通过对专业就业方向和岗位要求的分析,发现包装使用企业的包装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包装生产企业、使用企业的包装生产人员(机长)岗位,包装使用企业的助理包装工程师岗位,第三方包装公司的包装策划员岗位均涉及到包装工艺和部分包装机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为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针对以上岗位的知识技能。

该课程是在学习了《包装材料》、《包装测试》、《印刷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且后续有相应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作补充,共同构建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群。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企业和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制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见表2。

二、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1)以市场为需求,以企业为依托,组织项目。

(2)根据生产过程模拟,体现“教学做”一体,“理训”一体。

(3)根据项目内容整合教材,增加拓展项目,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技能。

2.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8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56课时,实践课时24课时,开设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第四学期。

3.内容来源

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基本确定了该课程的内容来源。以企业生产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如: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华力纸箱有限公司、中山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4.课程整合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是在《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课程。因为在包装印刷行业,工艺与设备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抛开工艺谈设备,学生没有任何的生产线的概念,如果只谈工艺,就没有直观的产品包装的印象。

三、教学内容

根据包装生产企业和包装使用企业的生产情况,确定教学项目。该课程的项目选择分别是牙膏盒生产工艺及设备、纸箱生产工艺及设备、酱油包装工艺及设备、显示器缓冲包装防护工艺及设备。内容涉及到包装物生产工艺及设备和包装过程工艺及设备。

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内容分别见表3、表4。

教材处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课程教学所需教材有《包装工艺学》、《包装机械》、《纸盒生产实用技术》、《食品包装技术》等。选取其中和企业生产最接近的部分。同时,加快编写实训教材。

四、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支撑项目教学。

为了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大学生实践比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校内包装印刷实训基地、骏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佳信达包装生产实训基地等,同时,中山振兴纸箱有限公司、中山胜球灯饰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给予课程一定的支持。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部分学习内容在企业完成,使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性增强。

2.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掌握先进工艺技术。

课堂知识的局限性比较明显,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使学生多方位了解课程了解专业,需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参考资料。 图书类的参考资料有:《瓦楞纸箱生产技术》、《包装材料》等,网络资源:中国包装网、包装工程论坛等。学生通过课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更加了解专业前沿的工艺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暂时不能实现“教学做”一体模式的内容,采取视频教学的方法,将企业生产的相关视频在教学中使用,使学生犹如身临生产环境,感官认识增强。

3.教师团队合作承担教学,教学针对性强。

由理论课程教师、实践课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实践教师负责课程实践项目教学,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教学做”的企业教学部分。教学团队各司其职,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都相应提高。并且,教学团队之间多沟通,也是学习的过程。

4.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

以姜大源先生给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为参考,设定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调研――计划――执行――测试――改进――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具备相应的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以项目涉及技能作为考核的最主要依据。以知识基础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5%;知识考核(笔试)占60%;技能考核(项目)占35%。

知识考核方式是以试卷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项目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根据不同的项目针对性的进行考核,例如,项目一的技能考核内容包括调研报告、生产工单、实践报告等。

《包装工艺与设备》课程的建设及改革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普遍认为,通过项目教学方式,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包装物生产工艺流程,也可以了解包装使用企业产品包装工艺流程及设备应用,具备参与生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包装材料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1 《包装材料学》课程概况

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主干课。它是学好后续课程如包装工艺学、包装结构设计、运输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和包装自动化等课程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各高等院校本科生十分重视的课程。在包装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2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路

(1)多媒体技术:构建各种典型包装材料成型工艺的视频与动画库,研制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建立包装材料学试题库,通过绘图、拍摄图片、录制视频文件、网络收集图片等使课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课堂建设:将全部教学文件、教案、课件、相关素材均挂于网上,以方便学生下载和学习;在网络课堂上有相应的思考题、作业,方便学生课后练习。同时将相应的授课内容录制成微课,方便学生在课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

(3)网络信息应用: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技术、商业网站,了解包装材料在包装行业的发展应用现状,加强课堂所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和延伸。

(4)校园网电子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电子资源,查阅与包装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论文,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

3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实践

(1)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文件。制定新的更加适合课程定位的教学大纲。并根据新的教学大纲修订新的教学内容。基于对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等的分析,组织课程小组对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并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简了塑料包装材料和包装辅助材料等章节的部分内容,删减了包装复合材料的相关内容,学时总数由68学时调整为44学时。

(2)建立包装材料学试题库。建立试题库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建立了《包装材料学》课程的试题库。课题组按照教学大纲对各个章节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分别编写每章节的试题,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重点掌握、掌握、理解、了解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的自身特点,确定其适合的题型,将其分别归入填空、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论述、计算和综合题等题型。

(3)建立典型包装材料成型的动画库。建立了典型包装材料成型和测试的动画库,包括塑料容器成型、塑料薄膜成型、玻璃容器成型、陶瓷容器成型、玻璃容器退火工艺,包装材料性能测试等动画库(图1)。

(4)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研制一套适合本课程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玻璃包装材料、辅助包装材料等多媒体课件(图2)。

(5)创建《包装材料学》重点课程建设网站。创建《包装材料学》重点课程建设网站,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参考书及文献资料库,各章的重要知识点、复习要求、典型题的解题思路和部分习题解答,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和课件。

(6)建立课程教学录像。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录像,包括在包装主要材料篇中制作: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和玻璃包装材料中重点部分的教学录像;及瓦楞纸箱成型、塑料包装容器成型、金属包装容器成型和玻璃包装容器成型等内容的教学录像工作。

(7)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微课教学内容视频。建立包装材料学课程微课教学内容视频,内容包括:瓦楞纸箱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塑料包装容器成型、玻璃包装容器成型,包装材料性能测试等内容(图3)。

结语

《包装材料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文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宿丹华.论高校实验动画的教学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1-173.

[2]赵伟.浅谈数字信号处理重点课程的教学改革[J].成人教育,2012,(1):120-121

[3]丁静楠.关于高校Flas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5,(2):132-133.

[4]张本成,何清林,李柳柏.“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2006,(6):33-37.

第5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质;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23-03

包装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岗位能力强的人才来支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包装业普遍存在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随时面临技术革新和改造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以下简称包装专业)面对包装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包装印刷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包装专业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岗位能力是高职生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毕业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业态度、自我形象、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用人的调查表明,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上岗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并且还强调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并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岗位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来培养。

二、包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1.市场调研情况。近年来,包装专业全体教师多次深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都永发印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采用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用人情况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印刷业最紧缺的人才一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能对技术和营销提出改进意见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调研还显示高职院校包装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弱,大多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策划能力不够;文字功底浅,归纳总结能力差,对具体工程技术状况表达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调研还反映出所有企业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意识、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素质都有强烈要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技术型人才和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包装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四届,共计416名毕业生,主要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知,他们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包装产品研发与设计、包装工艺设计与管理、包装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生产、包装材料与设备采购、包装产品营销等。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完成包装印刷企业目标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包含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能力即通用能力,是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制定工作计划、评价总结工作成果、健康管理、求职择业的能力。专业能力即运用包装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能力,包含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如基本的审美、包装材料的选用、通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计算机排版、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包装结构设计与盒型打样、包装装潢设计、包装产品制作、包装测试与分析控制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岗位能力的重心部分,是区别岗位和岗位分化的基础。拓展能力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协调、自主创业等能力。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由于包装印刷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因此包装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性,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1.理论“必须、够用”,突出实用性。包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2.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企业需求反映课程的社会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课程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体系反映课程的教学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支撑作用。个性发展反映课程的教育功能,是课程开发的纽带,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把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包装材料与测试》、《包装结构设计》、《包装CAD》、《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与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管理与法规》、《包装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英语》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拓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能力递进。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包装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阶段具体对应的课程如表1所示。 4.课程整合。伴随包装技术的进步,综合化、信息化、计算机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一是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如把《包装材料》和《包装质量检测》两门分属于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的课程整合为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包装材料与测试》一门课程。二是按常见包装材料设置综合性课程,如依据纸张设置《纸盒包装设计与加工技术》、《纸箱设计与成型加工技术》等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实训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工厂或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中要依据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四、包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1.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包装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产品包装、包装印刷企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的既懂设计又懂印刷,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岗位能力不足,这与“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极不适应。所以,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包装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推行“学训结合、学赛结合、学岗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任务融入课堂,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3.重视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环境和具体岗位上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获取工作经验,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4.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要能体现出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融为一体的岗位能力培养结构。二是要建立量化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对学生考核也要结合岗位任务需要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专业课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训,完成每个项目后要及时考核,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高专类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万达.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J].中国包装,2009,(04).

[3]徐筱.高职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包装世界,2011,(07).

[4]吴艳芬.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J].印刷世界,2012,(01).

第6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

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笔者认为,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一些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已被当代的科技手段所替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特别多,用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当前,大量包装设计作品如出一辙,这跟我们在设计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原创设计有关。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努力方向都要向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去探索。应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性的课题,比如“可持续包装设计”等新理念包装的探索、包装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包装材料的革新与重组、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等等,提供一切可能条件让学生去做大胆的探索与实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仿性设计为创造性设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设计项目和设计比赛活动,或者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社会的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做,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譬如专题讲座与讨论的结合,与学术报告的结合,与学生作品展示的结合,与参观实习的结合,甚至可以多种方法交替进行,穿行等等。课堂教学也可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如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幻灯展示、效果图表现等等,手段尽量丰富。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扮演引导者、策划者的角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加强人文修养,注重对学生伦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人文科学”是指一切与神学相区别的,与人生、社会有关的科学门类,包括文化、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社会学、美学等门类。包装设计不仅仅需要技能和创新能力,它同样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因为设计与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多人都走入了工业文明的误区,包装设计以极大刺激消费为最终目的,一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我国的包装法规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法律措施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设计师是创造合理适度的包装方案的源头,也是提供浮华过度包装的源头。这与高校设计教育不注重学生伦理职业道德培养有一定关系。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不断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为人们不断提供更合理新颖的生活方式,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尊严。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从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包装法制法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系统地纳入必修课程,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规模扩招,迄今为止占中国大专院校50%的大学都已经开办了设计专业,而90%的设计专业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基地,导致“闭门造车”和“干活主义”的教学形式并存,这都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使得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

而如今在欧洲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中,将包豪斯初期创建的“双轨制”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教学工作。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创造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创造提供理论指导;创造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能够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

包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笔者设想,我国的艺术院校也可根据条件建立包装设计工作室,包括各类包装材料、工艺、设备等设施,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在工作室完成作业。工作室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可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需要进行的专题设计则自己承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教学项目最好在学校的工作室完成,而实际训练项目则可以与企业合作完成。

同时,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使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实践经验。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把有创造力的实验性课题深入下去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和效果图表现上。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可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等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渗透到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术交流便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课题设计和组织能力,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总之,教育是设计的基础,包装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的包装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的未来发展。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创造新知,为推动我国21世纪的包装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占军著《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原载于《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2]朱蓝黄灵子胡小惟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三人谈》,原载于《艺术与设计》,2003年第8期

第7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率;性能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包装的质量、品种类型,包装机械在包装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变了包装的制造方法及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的包装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现有自动包装机存在的软硬件问题,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一直不高。本文对全自动包装机生产性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导设计人员科学地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内外包装机发展现状

我国包装机械发展较晚,通过参考国外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及自主开发、研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产品功能和自动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但我国生产的自动包装机综合性能与国外先进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低;机构动作的网步、协调性差;关键零部件、易损件、电气元件寿命短、可靠性差:生产速度一般都比较慢,自动化水平不高,自动化调节、自动化控制水平低:设备的可操控性差,维护保养比较麻烦;充填精度低、速度慢;外观造型和表面质量差。

国外袋成型包装机发展全面,优势明显,主要特点有以下特点: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包装速度高速化;结构运动高精度化;控制智能化、弹性化;包装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并且国外的包装机执行机构和传动系统趋于简单,横封、纵封等动作的执行机构采用气动元件,包装动作简捷快速,整机噪声小;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现无级变速,不仅调速范围大、平滑性好、低速特性,而且可实现恒转矩调速,节电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我国应开始不断发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通用包装机械和设备,包装机朝着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 全自动包装机的特点及功能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也叫全自动拉伸膜真空包装机/全自动塑料盒热成型真空包装机,其工作原理为:包装机是通过下膜拉伸成型,然后将包装物装入成型了的下膜腔中,接着在封合箱中对包装物进行真空或真空充气,并将上膜与下膜热合,再通过横切、纵切将包装物进行分割,最后包装的成品输送到下一工序,余下的废膜料由收集器收回。全自动包装机是一种集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物料的供给、计量、充填、包装及成品输送等功能[3]。全自动包装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自动包装机结构框图

全自动包装机的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在对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构思、系统建模、动力分析、动态优化,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如下特点:1、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包装机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组态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画面逼真,组态灵活,将中央处理单元及二次仪表等设备进行连接,构成有机的整体。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根据需要选用双头秤、三头秤或四头秤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定量准确,又能提高计量速度。3、可操作性好;只需按下操作按钮或在组态画面上点击相应按钮就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4、可靠性好;由于采用高可靠性能的中央处理器(一般采用PLC)及工控机进行控制,同时采用CAD进行优化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5、可塑性强;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进行处理,并可通过中央处理单元的裕量接口与设备进行联络,保证现场的设备都能准确完成所需的功能。

4、全自动包装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分析

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可靠性与全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结构、动力特性、制造精度、机件材料、产品和工具特性,以及自动包装机的控制、检测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提高包装机可靠性,根本办法在于提高每个部件的可靠性,即降低每个部件的故障率,而包装机的可靠性与它的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相结合进行分析。

包装机的生产率是指包装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设一个工件所需的加工时间为 , 也 称为包装的循环时间。由基本工艺时间与循环内辅助时间两部分组成。包装机的生产效率的表达式为:

(1)

式中 为工作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基本工艺时间); 为空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循环内辅助时间),如果自动包装机的 ,即不考虑空程时间,那么这样的生产率称之为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以K表示:

(2)

令 为生产效率系数,生产率系数表示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与工艺生产率之比:

或 (3)

生产效率系数表示自动包装机在时间上的利用程度,也就是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程度。有上式可以看出,包装机的生产率数值的范围为 ,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往往低于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因为包装机的执行机构发生故障,自动包装机更换加工产品时的调整,自动包装机运动部件磨损后的修复或更换,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造成自动包装机的停车等等造成时间损失,所以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 为:

(4)

式中 为自动包装机循环外的时间损失。图1是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 和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 和全自动包装机的生产率 与工艺生产率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1表示连续工作的包装机理论生产率(即 )曲线;曲线2表示为全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曲线3代表一般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

图1 一般包装机和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率与K的关系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包装机的可靠性和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得到提高,则实际生产率曲线将向右延伸, 值将增大,反之 值将减小。因此可以发现全自动包装机的伸长率比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要高,其可靠性和工艺生产率也比一般包装机要高。

5结论

全自动包装机保证包装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品种多、生产环境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因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革命意义的全自动化改变着包装机械行业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的传输方式。设计、安装的全自动控制包装系统,无论从提高包装机械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还是从消除加工误差和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对食品、饮料、药品、电子等行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以往的包装机,全自动包装机其优良的工作特性和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必将成为前景较好的包装机械,随着自动装置和系统工程方面的技术正在进一步深化,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屈平.世界包装机械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包装, 2005(1):7

第8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PLC控制;卷纸包装机;生产工艺;系统设计

1卷纸包装机工作原理

卷纸包装机,顾名思义,是将卷纸库的卷纸按照的速率完成合格卫生卷包装成卷筒纸的目的。卷纸包装机具体的工艺过程,主要有4步完成。具体为第1步为放料,卷筒式包装纸放在原料架上。第2步,指令发送,该步骤主要是放卷电机投入卷棒,长度用色标值来记录衡量。当卷棒长度到长度L时,放卷电机进行指令操作,也就是说根据色标值的信号向切纸装置机构发送指令。该切纸装置机构采用的是调速方式是交流变频。其工作原理是,凸轮旋转带动切断刀,通过凸轮上的位置传感器判断凸轮位置在那里,接着所进行的动作便是切断指令的产生,切刀的动作是向上进行操作,目的是为了切断卷纸成为一个个的单元。当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有色标信号会再次出现,切刀此时便重新又开始朝下运动。变频的特性能够调节电机的频率,进而调节切刀向上和向下的工作频率,该特点使切刀操作简单。第3步,整理,当纸片切好整理入库,放入纸片库中,借助推纸空心台送到操作台上。最后,送出,整齐有序的卷纸库的卷纸通过托盘的运动来推动卷纸球。工艺盘和辅助机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包装一系列的动作。该结构V形槽口的数目是8个,同时还有3个加工工位单元。纸放入槽中,卷筒纸转动整理待包装的卷纸,放入工艺盘中然后依次送入到各加工位的位置。皮带传动依靠交流电机带动工艺盘的转动。接着依靠逻辑控制电磁阀来决定各加工工位的动作,从而按照机构单元的信号动作进行操作。具体的流程如下:1号工位的目的是工位装入完成。2号工位借助夹钳机构单元可以完成一系列单元动作,如;然后送纸球和送纸片信号分别由托盘和推纸空心台发出。最后,在3号工位,依靠重力的特性包装好的产品落入成品库。移位寄存器操作是最典型最方便的顺序控制方式。具体方式为:设定一个8位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时间为120ms,对应一个V型槽,进而控制相应的操作。

移位寄存器的上料信号由2号工位发出,所产生的动作是推纸空心台推动纸片向上移动,所需时间为490ms~640ms,托盘推动纸球向上移动所花费时间不大于640ms。同时,工艺盘V形槽移动速度是相同的,假设工艺盘的位置是在第一工位的时刻,停止前进的动作将是工艺盘此刻的状态。然后,延后时间为150ms,空心台状态为无纸张时刻当慢慢移动压到行程开关时刻,此时产生的动作指令状态为停止。同时,托盘状态位置是行程开关时刻,托盘将停止工作,因此上料的操作动作就结束了。当延时时间到达,此时会出现相同的动作,即托盘和放纸的空心台。也就是说它们同进同退步调一致。但插纸板此时出现相反的动作。拖之球和工艺盘的动作也是相同的。当其位置是2号工位时,工艺盘此时的动作状态是停止,即向后拖延250ms。上料信号的动作也发生,在250ms内,工艺盘和插纸板的动作顺序一个接着一个停止。考虑到自然状态惯性的存在,此时会产生一个较小的角度θ,也就是纸球和插纸板的夹角大小。这个时候包装纸的状态是全部裹住纸球。假设插纸板再后退将会碰到限位开关,此时的动作是夹钳机构的轴向运动停止。三个夹杆会促使包装纸抓紧两端,同时发出径向运动的动作;夹杆和限位开关闭合碰撞的时候,夹钳机构轴产生一个角度90°,然后所产生的动作是向前,另一个动作开始也就是窝边的指令。当窝边到达要求的位置时,机构部件的状态是慢慢向后移动。另外一个部件夹钳机构到达3号工位状态时,此时整个一次包装过程完成,出现包装好的样品脱落的现象,这里包装一个卫生卷纸所需的总时间为880ms。因为本包装程序中PLC扫描周期T为120ms,所以1分钟内只能包60个。

2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

西门子S7-300系列的PLC相比其他的工业控制系统扫描速度最好。PLC是选择控制系统中最基础的部件,每1000条指令约需0.3ms。考虑综合因素,如材料、机械和电气等,本文的设计实现了预先设定要完成的功能,而且在在实验室成功调试。PLC的分类多样:卷纸包装机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多个,如张力控制可以依赖放卷分切过程实现、双向控制过程包括包装和送料。同时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控对象相对密集。所以系统集中方案控制被本文设计中所采用。在集中控制系统中的部件被控对象和可编程控制器可以连接起来,他们依靠I/O实现。本文设计过程中还采用了一个方法就是在被控对象数据和状态变换连通过程中不增加额外的专门信号线路。这种控制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同时可以联系场合。单主机控制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对其他方式来讲,不足之处在于危险度比较高。远程I/O控制和集中控制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控制结构单元独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分散型控制系统的特点。它的应用场合是中等规模、分散对象工程费用低的场合。

3系统的运行方式

本文中考虑到纸包装机实际运行状况,自动和手动运行相互结合的方法被采用。考虑到运行方式的设计特点,本设计中还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即停止运行。PLC控制器的采用的停运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正常、暂时和紧急。考虑到控制系统工作时候的要求以及包装机运行过程中依据的循环工作方式,所以在两种情况下才停止,即,第一种情况是工作结束;第二种情况是当停止运行指令发生或者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出现异常故障。因此本系统中采用硬件切断电源的方式,该方式可以使系统立即停车。

4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卷纸机的过程,详细论述了工艺流程,同时包含每个操作动作。详细论述了包装机的影响速度因子和改进的措施方法。最终提出包装机的控制设计方案,控制系统的选择、操作模式和硬件的选择以及配置。该研究成果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贺素良,陈兴国,张昌凡.包装设备数字控制技术[J].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6.

[2]张从力,李新.一种采用单片机实现自适应控制的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29(1).

[3]赵德安,刘星桥,王大承,等.基于PLC的聚醋薄膜分切机放卷机张力自适应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2011(1):30-32.

[4]张从力,李新.一种采用单片机实现自适应控制的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29(1).

[5]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第9篇:包装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品学;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适应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在商品学课程中的应用就体现了这一点。

一、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8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许多德国工厂将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出口工业品,从而扩大了国内原材料与工业品商品的贸易。商人们只有具备了系统的商品学知识,才能从事日益发达的贸易活动。因此,市场对商业教育提出了系统讲授商品学知识的要求。18世纪后期,德国的一些大学和商业学院就陆续开始讲授和研究商品学知识。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在其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于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该书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任务和研究内容,创立了商品学学科体系。因此,贝克曼教授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18世纪以后,商品学相继被传入到意大利、俄国、日本、中国等国家。

1902年我国商业教育将商品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解放后,我国商品学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以商品的自然属性的研究为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要求商品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要求能够满足精神需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在提高,所以商品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

二、商品学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商品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以商品体为基础,围绕商品-人-环境系统,从技术、经济、市场、法律、环境、资源和消费需要等多个角度系统地、综合地和动态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商品质量和品种的一门学科。除此之外,它还要介绍食品、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和家用电器等具体商品。

商品学的每个知识点都会牵扯到某些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食品组织结构涉及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纺织品的纤维结构就要涉及材料力学和热学;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涉及电学;日用工业品的化学成分涉及化学。

商品学不仅与自然科学有联系,而且还与社会科学紧密相连。商品学绪论、商品质量法规、商品分类、编码、包装、储运、养护就要分别涉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统计、数学、包装设计、物流管理、微生物等问题。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的科学。

三、商品学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选修一个专业或者学好一门课程,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地进行理论知识地研究和探索。

大一新生不仅社会生活阅历有限,而且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有的学生还是来自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山区。客观上讲,由于学生对市场商品缺少足够的直观认识,所以他们对商品也就缺乏概念。如果仅凭教师课堂上单一地灌输,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到商品学知识抽象、陌生,而且也会感到商品学课堂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实践教学是商品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主动地接触实物商品,自发地了解商品学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商品学知识。商品学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其中,课堂实践包括多媒体的使用、实物商品进课堂、学生讨论。而课外实践主要是指商品学的实训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具体商品的感官鉴定、参观实习等。

商品学理论结合实践在教学中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填鸭式教学往往让学生对新知识难以消化和理解。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感兴趣,就会善于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商品的包装知识,笔者播放了数十张典型的商品包装图片,准备了十多种商品包装物,如鼠标盒、塑料袋、茶叶筒、酒瓶、托盘等。见到各式各样的包装物,学生们很新奇。他们主动地跟随着笔者的思路,浏览了瓦楞纸箱包装的冰箱、硅窗气调包装的水果、收缩包装的火腿、真空包装的茶叶、泡罩包装的电池等,还接触了包装茶叶的木盒、包装饼干的铁桶、盛酒的玻璃瓶和塑料包装的鼠标等。商品的包装实物引导着学生积极地思考:商品包装有何作用?不同的包装又有何特点?他们很快便掌握了商品包装知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内容的学习当中。

(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使知识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掌握的商品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茶叶感官评审实验,学生可以深刻地了解茶文化,进而准确地辨别茶叶种类,判断茶叶质量;通过纺织纤维鉴别实验,学生可以利用燃烧法辨别织物面料的真伪;学生通过商品包装信息,可以指导日常购物;学生通过学习商品法规,可以强化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商品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普及应用,更好地体现了商品学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成果。

(三)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有助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商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的科学。它的每个知识点都会涉及到某些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商品的储运涉及运输工具、仓库堆垛堆码、货架分类管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物流管理课程所要专门介绍的内容。在商品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工厂库房,观察超市中货架商品的摆放,不仅直观地了解了商品储存的情况,同时也为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提供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为日后专业课程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商品学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商品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带动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为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