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第1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以确定,不同的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对比,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以进行考核评价。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研究说明,内容如下: 谈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 改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客观评价工作绩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非营利组织资源的最大效用,使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发展、壮大,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一、重视员工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发展。如:通过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评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让员工感到公平,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等等;通过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以及对其进行培训等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绩效管理要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施计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非营利组织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代激励理论认为,只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适度的目标设定、良好的工作氛围、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才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层次和素质相对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外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公平分配体系、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和系统有效的员工行为规范,使员工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力 非营利组织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其运行效率。合理构建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非营利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有助于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应变能力;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数据库,提高非营利组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实现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建立Intranet,达到非营利组织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进一步整合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源和服务要素,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建立Extranet,使非营利组织与合作伙伴、顾客或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接通Internet,获得与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信息,充实信息资源。 非营利组织对所获得的信息可进行全面、系统的行业分析,以明确合作的潜力和障碍,便于预测哪些计划将面临资金困难。在财政紧缩时期,非营利组织之间不得不就捐款和财政拨款展开竞争。如果非营利组织管理者能够确定其竞争对手,就能够更好地调动影响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各种力量,从而使非营利组织受益。 三、完善预算编制,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非营利组织在设置预算指标时,应该首先考虑能够反映其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通过预算的形式将既定战略加以固化与量化。在编制预算前,非营利组织还要考虑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把非营利组织的整体战略与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相联系,确定员工个人的行为标准,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这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分解到部门,然后到一个团队,最后具体到个人,以此为基础编制预算。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获取回报,清算时资财提供者不能获取清算财产,承担一定的受托经营责任。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没有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

第2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绩效管理;绩效测评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41-04

一、引言

自非营利组织产生至今,其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一直受到学者和社会公众责难,而且随着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助日益减少,非营利组织间对捐赠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稀缺且分散的慈善资源?如何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绩效一方面直接反映其使命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并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各相关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支持都离不开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认知。

二、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测评

(一)非营利组织的涵义

目前国内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王名,2002);第二种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官方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包括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齐丙文,2002);第三种中间的定义指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本文研究主体界定为狭义的非营利组织。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并规定其特征为: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贾西津(2002)提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为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本文综合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本文研究内容针对狭义非营利组织并基于上述基本特征展开。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

关于“绩效”的定义在许多研究文献中,绩效被视为无需界定的或已经约定俗成的前提或常识不予讨论,徐双敏(2003)认为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result)的总和。综观目前有关绩效含义的论述,主要有结果绩效论、行为绩效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本文分析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结果、行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并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等。

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将私营部门中的管理技术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特征结合,设计一套先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非营利组织不需要像企业直接应对市场竞争,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和评价组织绩效,但相比而言,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营利组织更为复杂。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一)影响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主要因素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战略影响其组织绩效。彼得・圣吉(1999)认为,使命决定一个组织的方向,它告诉组织成员何以会在一起工作,以及如何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不具有使命,组织便会缺乏建立的基础,组织成员也不理解为什么某些意图和结果比其他的更重要。法兰西斯・赫雪班(1998)认为,万事以使命为起始,万事皆源于使命。本文采用使命的定义为:使命指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如何使组织得以存在的基本行为规范及指导原则。非营利组织基于其使命决定组织运作战略和目标,而目标引导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管理过程及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其组织绩效。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从环境输入资源,把资源转换为产出物,一部分产出物为系统自身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输出到环境中,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也可以看作包含资源输入、转化及结果输出三个环节的一个系统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离不开对该过程中每个环节主要内容及其表现的分析。

采用利益相关者模式对企业组织绩效进行评价已在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陈维政等,2002),但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领域,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非营利组织绩效还较少见。Theodore H.Poister(2003)认为,在非营利部门,董事会成员、管理者和员工、志愿者、消费者和病人、债券发行组织等利益相关者都与是否有效使用绩效测量以便改进组织的管理、决策、绩效和问责性等有着利益相关。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测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的主体应是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捐款人(资助人)、政府、顾客、高层管理者、员工、志愿者、运作机构、受益人、其他社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者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输入、转换和结果输出,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必须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期望、态度及其行为。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博尔曼的两因素论认为绩效评估应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指与被考核人员的职责、任务的工作结果相联系,从工作数量、质量和时效等方面评价,结合工作产出确定衡量标准;周边绩效指对达成职责、任务,以及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工作因素,涉及对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组织协作、人员与团队管理等方面,用典型行为来描述。邓国胜(2001)构建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块: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陈俊龙等(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应包括使命达成度与社会接受度、效率或运作有效度、投入程度、满意度、配置平衡度和角色转换度等。唐跃军等(2005)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内容进行权重设计,主要包括基本状况、组织治理、公共责任、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筹资活动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刘宇萱

(2005)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内容包括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质量,非营利组织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数量,公益性、信誉、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评估主体等方面。本文结合前述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主要影响因素,以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为主体框架,基于组织使命与战略分析,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影响,提出其绩效测评基本内容框架如上图所示。

四、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来自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是对绩效构成中重点运营活动的衡量。因此,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的提炼首先基于KPI绩效管理思想。

1992年,罗波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研究提出绩效管理的平衡记分卡(BManced Scorecard,BSC)管理思想,突破了传统以财务为核心的计量评价体系,将战略与绩效指标有机结合,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组织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本文基于非营利组织资源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过程,以KPI绩效管理思想为基础,融合BSC绩效管理思想,将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使命与战略相关绩效测评指标、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包括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和非营利组织服务效果相关绩效测评指标(如上表所示)。

第3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外部环境

一、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昭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国现在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易发多发,就业、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环节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以分配不公来说,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国家统计局,2007);2004年末国家统计局测算的绝对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有374万人、中部地区有931万人、西部地区有1305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14.3%、35.7%和50%,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国家统计局,2005);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总体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进合国的警戒线;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少的人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企业的经理职位与一般职务间的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余丰慧,2005)。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解决易发多发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大有作为,本文列举3个案例窥斑知豹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2002年实现扶贫项目九大类45项,项目总投资5132.28万元,项目受益农户9万余户,40多万人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2004年,扶贫事业取得更大成就,共筹募善款善物1.12亿元人民币,完成项目投入1.16亿元人民币,约有45.85万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市民反映强烈。重庆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建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停建该工程。

二、治理缺失严重阻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可以看见不胜枚举的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工程中贡献的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也越发深入人心。虽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但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有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导致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缺失。加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许多诸如管理不善、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资源约束等问题,致使内部治理环节也问题重重。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缺失导致该行业内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公益异化等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公信力不足,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受阻,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等等。

无独有偶,国外非营利组织因治理缺失导致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受损的事件同样高发,说明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剖析

1.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钱颜文、姚芳和孙林岩(2006)通过比较非营利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在行业环境、组织内部、公共关系三个方面的差异,从非营利组织法人属性类别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法人进行划分,对比公司治理结构,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的典型治理结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之间的区别,认为不一致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以及多监督主体是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李小宁和田大山(2003b)与毛刚、朱莲和郭耀煌(2005)等则认为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励走出困境的对策。

2.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无论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还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都揭示出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要重于企业董事会,清晰地界定理事会角色与责任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首要课题。马迎贤(2005)以资源依赖视角为解释框架,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边界跨越职能,分析了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贡献和局限性,并且简要讨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现状和发展。刘宏鹏(2006)通过中美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在承担角色和责任方面要全面领先于中国;就中国而言,基金会理事会在某些方面优于社会团体。

3.非营利组织的失信及其治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生命(李虹,2003)。蔡宁和张彬(2004)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协调机制下的协调失灵问题,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非营利界的失灵正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少数官员腐败的侵染使非营利部门失灵。为此,应该从立法、信息管理、道德机制入手进行治理(陈晓春和赵晋湘,2003)。

当前,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是其组织内部自律机制缺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有不当营利行为,公共责任缺失等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不佳(刘晓佳,2003;曹现强和侯春飞,2004;仲伟周等,2004;庞娜,2005)。常瑜(2006)从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道德失控、组织规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并从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以及评估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

曾维和(2004)提出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统一的综合监督模型,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

1.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法律环境。陈金罗等(2006)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指出: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来说,我国现在的法律环境已经对其构成了严重的制约,这已经基本成为共识。比如,现行法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限制成立、限制竞争、限制规模的政策。不仅成立条件苛刻、设立程序繁琐,而且禁止非法人社团、未登记社团的合法存在;行政管理上采用双重管理体制,给非营利组织带来了沉重负担,同时赋予了管理机关非常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有关的民事法律十分混乱,并且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这直接导致非营利组织成立和运作的成本增加,并且增加了发生各种纠纷的危险,等等。对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还有魏定仁(2006)主编的《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模式论文集》、金锦萍和葛云松(2006)主编的《外国非营利组织法译汇》和蔡磊(2003)的博士学位论文《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

2.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关系。刘太刚(2005)通过对事业单位在非营利组织群落中的地位分析,以及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共识和分歧的考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李培林、徐崇温和李林,2006)。与李培林等持有不同的意见,吴东民和王孝贡(2005)从对改革的理论准备、宏观环境、事业单位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失灵”以及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不对称等方面的分析看,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化这一目标模式并不是当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佳选择。

3.与政府的关系界定。陈晓春等(2004)基于共生的理念,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成志刚和周巍(2005)指出,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是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扶松茂(2005)系统研究了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开放与和谐的关系。任慧颖(2005)以中国青基会为研究个案,考察了中国现实中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进而透视出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所形成的权威关系。

五、结论与评价

由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营利组织不同,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受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的制约,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带来非营利组织的低运营效率。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备受责难,构建一个适宜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早期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更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后来,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是涉及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忽视令人吃惊,或许是由于主体的利他精神和利己主义在不同的非营利组织需要达到不同程度的均衡所导致的问题复杂性引起。

近2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发展非营利组织,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近几年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尽管如此,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显滞后: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引起的。如何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已经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迫切课题。

参考文献:

1.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蔡宁,胡杨成,张彬.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J].科学学研究,2006(3)

3.陈金罗等.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陈晓春,陈玉娥.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J].云梦学刊,2005(6)

5.陈晓春,胡扬名.非营利组织中的人本管理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5(6)

6.陈晓春,赵晋湘.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

7.陈岳堂,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8.董文琪.合作营销: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实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7)

9.扶松茂.开放与和谐——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2.28

11.李宏,单学勇.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使命缺失”与“使命为先”[J].生产力研究,2005(11)

12.廖鸿.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民政,2005(2)

13.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

14.钱颜文,孙林岩,梁莉.非营利性组织战略管理形成及其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5(5)

15.申毅.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经济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6.沈亚平、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研究[J].学会,2006(5)

17.沈晔.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的成因剖析[J].金融经济,2006(12)

第4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所有者虚拟;可量度性;内部源动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完成了市场转型,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随之而来的是以社会组织快速兴起的社会转型,我国非营利组织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建设、服务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对一些问题认识模糊,造成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及其财务管理的特点认识不到位,表现在运行缺少透明度,财务支出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就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及其财务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这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相关理论

1.理论(agency theory)

假定非营利组织的拥有者(委托人)和管理者(人)具有不同的利益取向,因此,拥有者或利益相关者始终面临同一个问题:管理者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损坏拥有者利益(归建华,2009)。所以,监督管理者将是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主要功能,让管理者能够遵循拥有者的利益行事。

2.管理者理论(stewardship theory)

从管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出发,管理者一般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会成为组织资源有效的管理者。(归建华,2009)。理事会和管理者理应是伙伴关系,理事会借助于管理层来设定方针,为组织贡献有价值战略决策。

3.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作者单位:528313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服务管理硕士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慈善会秘书长

非营利组织不但要对组织拥有者负责,而且还对与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负责。所以,可以通过把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吸纳到理事会中,非营利组织以此来对最广泛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做出回应,而不应该仅仅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互相利益冲突,进而决定组织的总目标,并确定相应的政策(田凯,2009)。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及其财务特征

依据2004年8月财政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非营利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相应地,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如下:

1.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指标

“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企业或者说营利性组织的关键点,在非营利机构会计制度中, 是不存在利润这个会计要素的。与此相应,在非营利机构的财务体系中就没有了利润指标。

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是源于经济因素

由于出资者向非营利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所以推动非营利发展的动力一定不是经济因素。同时,对组织内员工主要的激励措施也应该不是经济手段。

3.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出资者不拥有组织资产之所有权,组织资产的权益归于其所服务的社会群体共同所有。出资者也不能收回在机构移交时所取得的经济回报,因而非营利组织一般不进行损益的计算,通常也不进行利润分配,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所有权形式。

4.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不同于营利组织

营利组织的资金基本上是依靠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服务收入,而非营利组织不是完全依靠服务的收入来维系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其资金的重要来源是:政府购买服务、会费收入、社会捐赠、服务收费以及经营收入等。

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难点分析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这些组织特征及其相应的财务特征,由此引发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上的难点如下:

1.绩效评估可量度性与利润指标缺位

在营利组织的财务指标中,利润是作为其进行绩效评估的基础指标,它为监督营利组织的管理绩效,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方法。同时也使不同营利组织之间的绩效具有可比性,这将有利于提高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所以它的财务运作中没有利润指标,这使得组织的绩效管理缺少可以量度的标志物,使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变得难以衡量。绩效考核量化标准不足, 也是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善的一个原因。

同时,非营利组织缺少利润指标,对部门职责履行情况难以量化评估,因而对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也无法划分得比较明确,所以也无法进行绩效的比较。

2.经济杠杆失效与组织激励的推动力不足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经济指标作为发展的目标,所以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将不是经济力量,这样在企业中撬动组织内部门和员工运行手段的经济杠杆将失去作用。如果组织缺乏激励的推动力,员工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优秀人才就会流失。所以,如何有效地建立和不断地强化组织的激励机制,是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

3.内部源动力的缺乏与所有者虚拟

投资者投资创办营利组织,成为了营利组织的所有者或股东,自然拥有营利组织资产的所有权,并从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来获取利益,所以营利组织所有人必然会对该组织的运行进行严格的监管。

“理论”假定非营利组织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分别有不同的利益取向,理事会的功能是如何掌控管理者,使他们依照拥有者的利益行事。而非营利组织的出资人,他们并不具有股东特性,也不参加利润分配,更不能分享剩余权益。他们的出资行为应该定性为资助或者捐赠,一旦出资行为完成,这部分资金将具有公益产权性 ,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一分子,出资人既可以参加理事会,又可以不参加,其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行为,应完全是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而不是作为出资人的利益角度。

由于非营利组织先天的所有者虚拟,对其运行管理的监督产生了很大的挑战性,内部监督缺乏内在的源动力,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此时外部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4.资金来源多元与资金短缺

目前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捐赠、服务收费、经营收入等,它不是完全依靠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来维持组织的运转。其资金来源看似多元,但有些收入并不稳定,难以实现服务项目的稳定增长,易引起优秀员工的流失,影响组织发展成长。

五、完善非营利组织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的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体制

财务控制的本质对于营利组织来说,是通过利润指标的量化分析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财务活动在符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可以采用程序逻辑框架,从资金投入\|服务产出\|产生影响的三个节点进行把控,对资源投放效率、服务输出(量)、社会效果(质)的三个层面进行运行监督,实现公益项目的财务稽核、专业评估、社会反馈的多层次、立体式监控。

2.构建有效的内在激励体系

非营利组织非常强调价值观和使命感,投身这个行业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奉献情怀。在保障组织内员工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所以通过建立起组织的文化,把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内化成组织成员个人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内在持久的、稳定的工作动机,将组织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3.实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机制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本质应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而非营利组织本身具有所有者虚拟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必须在其治理形式上实行与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因此,首先必须要限定理事会受薪员工所占的比例,即不超过理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通过选举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和受益人代表,以及服务所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期改变理事会和监事会人员的人事结构,从而提升其社会公信力。

另外,还可通过在理事会内设立专业委员会或者专业小组,来提升组织内部的治理水平和增强组织吸纳资源的能力。同时,为了提升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需要不断通过合法的选举程序,将那些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理事请出理事会。

4.加强组织外部财务监督,确立独立第三方评估体制

由于非营利组织没有市场评估业绩的利润指标,缺乏长期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组织内部也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股东,由于缺乏利益导向机制,理事会成员将以虚拟人的身份行使其职权,这或许会影响对掌控组织的积极性。所以必须从外部加强对组织的监督,通过建立独立第三方的评估体系,来对组织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尤其是对财务会计的运作实行全面的跟踪,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对组织的财务过程进行独立审计,并做出独立判断形成审计意见,以评估工作促进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和服务绩效的提升,这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5.增加财务透明度和组织公信力,吸引社会资源的投入

由于推动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源动力不是营利动机,而是使命的使然和愿景的感召,所以只有不断地回应社会大众的需求,以期获取社会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从而最终赢得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空间。为此,只有不断地增加财务透明度,提升组织公信力,以组织廉洁高效的服务成果,吸引社会资源的大量投入,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归建华(2009).上海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研究: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学位论文.

[2]马洪波(2012).初创期社工机构治理结构的瑕疵及其完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

[3]田凯(2009).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报,3.

[4]马洪波(201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探讨.中国社会工作,2.

[5]罗朝晖 詹万玲(2009).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浅析. 审计月刊,1.

第5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问题管理及社会问题等理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间动态平衡关系形成的过程之中,介绍非营利组织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并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阻力。最后总结本文不成熟之处,并是指出非营利组织的未来的发展现状。

一、问题管理的介绍

问题管理:国外关于危机防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是“问题管理”,它是由专门的机构负责针对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发现、分析和论证,并以消除问题为宗旨,以达到化危机于无形的一种管理系统。

(一)问题管理的概念:许多组织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总其不到多大效果。其实不是制度不灵,而是制定制度必须针对组织的实际问题,现场管理的核心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 by problem.向称MBP),即运用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型。这就需要组织领导者建立一种机制,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把组织最致命、最重要的问题提出加以解决。

优势:1.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早解决可能演变为危机的问题和阻碍组织发展的问题;

2.可以打通部门之间或管理专业之间的鸿沟。

问题管理是现代西方公共关关系发展中产生的新职能,他力求尽早确认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组织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现有问题、潜在问题、采取必要的行动,从战略上来影响这些问题的发展,因此,问题管理代表了一种超前行动的战略。著名“问题管理”专家,用友集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喻文益博士认为问题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

第一、它是在拓展全体员工的思维深度,而不是对现状不闻不问;

第二、它是由经理人士和其他管理人员执行的管理变成了全员管理;

第三、它造成了一种危机意识,人们不仅要对自身的岗位提问题,还可以读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和其他方面提问题。

第四、它将问题的发现变成一种经常性的行动和制度,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冷热病;

第五、它将由管理者进行的管理降到了办公、生产、营销、后勤等第一线的前沿,使管理的层次扁平化了。

第六、问题管理强化了所有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权责意识,培养了责任心。

第七、人们常常位子深的学识与见识所局限,为思维定势所左右,为体能惰性所埋没,问题管理力促超越自我,给组织带来活力,又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等。

许多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开始尝试用问题管理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在这个领域中非营利组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问题管理就是在公共问题发展到危机之前,公共权力主体做出决策,改变公共问题的发展进程,维护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二、对非营利组织含义,作用和其特点介绍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的非政府系统社会组织。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权益保护、慈善救济、扶贫发展、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职能作用,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又一基本组织形式。传统意义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长期以来一直在公共事务领域扮演着主要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公共事务治理的唯一负责人。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和社会公共事务复杂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处理上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中。

(二)非营利组织特点

非营利性特征评价由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自身特殊性质,在评价时就要求这类组织在活动中,首先要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即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活动的贡献。在评价中主要考察其收入的用途、履行服务社会的承诺和效率、提供产品的公益性等。但是非营利组织是接受社会上的资助,依靠这部分财力生存下去,在我国中如何利用好这类服务组织也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此从几个方面论述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其优势有:

1.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特别是问题管理的实效性,对处理问题的机构的效率要求很高,作为问题通常的处理机关政府组织,由于机构人员的臃肿和区域管理的特性,使得其效率很差。相对于政府机构的层级机制和人员众多现象,非营利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速度比较快,这会帮助政府监管那些事发比较突然的事件。在国外,很多重大事故以后,许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活跃在第一线,把社会的捐赠、善款交道灾民手中,这可以减小政府对善款的处理,增加对问题处理的速度,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时刻,没有比高效处理问题更能体现政府对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并且实效性这在社会问题处理方面,又有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可能监管到社会各个层面,这就需要政府以外的组织帮助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监视,及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问题遏止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地损失。

2.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比较强

一些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能要求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是每个社会领域的专家,在这方面,非营利组织中的专家力量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问题只有政府部门处理,这无形中会加大问题处理的难度,造成很多不必要地损失。也会增加问题处理的成本。

3. 非营利组织的透明性比较强

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处理,例如,对社会善款的处理,政府部门不便公之于众的,而非营利组织是不同的,此类组织创立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的。如果社会善款的处理由此类组织处理,会增加社会共性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政府部门只是监督此类组织对这些善款处理的情况,这也无形中腾出很多精力处理必须由政府处理的政策、方针方面的事情。

4. 非营利组织的贴近社会性比较强

社会问题酝酿,发生和处理,直接的被授予对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非营利组织中成员他们很多是当地人很多问题也都经历过,这对找到问题的源头和分析事件发生有很重要作用。而且他们相比较官员们会更加贴近老百姓,了解百姓的急需的东西,这对安抚群众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很多劣势,这从两个方面论述:

1.非营利组织的财力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财力大部分来自社会企业的捐助,或某个企业家,他们当初建立这种慈善组织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例如,在全世界都有很高声誉的国际红十字会,它的创始人只不过是帮助在二战中受伤的战士,一直发展到现在。

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这类组织生存下去,如果它们的资金出现问题,其还如何帮助别人呢。

2. 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

作为一个组织,它如何处理捐助上来的善款?这成为摆在所有非营利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例如,以某个人的名义,号召成立起来的组织,捐款人如何知道此项捐助会怎样使用呢?这在国外,例如教堂的慈善活动,政府部门很少插手,可是有专门机构控制。但是在我国对此类组织的监督还不够完善,应该加大对其财务,设备和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三、社会问题管理处理中非营利组织作用

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不能转化为现实,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胁,社会发展受到影响。社会问题管理的概念在国外已经十几年的历史,但是此类事件在中国也有所发生,例如,中国一月份南部的特大雪灾,导致很多在外打工、上学、旅游、公干的人都不能及时回家。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可以尽量的预防,相比灾难后的危机管理和灾后处理,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问题处理的实效性、专业性、透明性和社会性都比较强,这也有利于我国政府在防御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成本,这也便于政府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问题,提高其处理问题的效率。

作为国家政权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者在社会问题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和权利的局限,往往会造成高成本、资源汲取能力约束、基层动员能力欠缺以及政策执行盲区等“ 政府失灵”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领域“ 政府失灵”和“ 市场失灵”的同时存在,为非营利组织介入提供了契机。与政府部门相比,非营利组织在众多领域且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特征,以其对民众需求的敏感而能及时的发现社会问题及不稳定因素;非营利组织多是开放式、网络式的志愿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之一就是直接联系社会公众,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配合政府落实应对问题的政策措施;第三部门介入社会问题管理是基于志愿精神而不是行政权力,因而能更多的考虑受害者的具体需要,更加及时的动员公益资源开展相关的救助活动。

与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受到“ 非分配约束” (nondistribution consraint) ,所谓“ 非分配约束”,是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完全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如里贾纳·E·赫茨琳杰所说“, 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却少了许多企业难以摆脱的增加利润的需要, 因而不会像企业那样在服务质量方面打折扣。”也就是说第三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与政府价值取向一致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属于“ 准公共部门”, 这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较赢利企业有更充分的动力和立场介入社会问题管理。

四、总结

总之,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工作实践中新出现的一项职能, 同时把非营利组织引入社会问题的防范和处理,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十分重视社会问题管理工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研究和参考国外社会问题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增强我国对各种社会问题防范能力,提高对管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随着其慢慢加入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是仅仅是政府的问题,也社会各个阶层和其本身的问题,并且此类问题也关系着其能否很好发展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西津,非政府组织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DB/OL]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7,5

[4][英]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迪·拉尔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谢新洲,王宇,鲁秋莲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非营利组织;管理

管理纵横SweepingovertheManagement够交流以及交流后公众对组织的形象。公共关系要写作论文有成效,必须先了解组织的目标与需求以及它是否与组织相接触到的公众的目标与需求相符。有效的公共关系通常包含以下几步: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界定相关的公众、评估公众对组织的印象、建立公共关系计划、落实计划、对营销工作进行常规式与总结式评估。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非营利组织,本书推荐了一些技巧:利用志愿者资源;采用实习生制度;邀请大学的公关系,把组织当成个案来研究等。

内部管理。“因为组织是由不同背景、知识、技能的人所组成,所以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在非营利组织中,沟通能增加做出正确决策的机会,是让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可以提供归属感。通常组织的沟通有效性与其规模成反比,为了克服这种沟通的不利,书中讲述了六个建立良好沟通气氛的步骤:设定目标、找出沟通不畅的问题所在、确定沟通中的重要因素、制定执行计划、执行、对该沟通做评估与改善。“管理与人密切相关,跟人一起工作、鼓励人们一同努力是管理的真谛”。在论述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这章时,盖拉特由道格拉斯x/y理论出发,得出有机式的、机械式的两种基本的管理方法,随后又重点介绍了管理四象限及情景领导。在内部管理这一章中最出彩的地方是有关董事会与员工这一章。德鲁克在1992年就提出非营利组织管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和总裁。由于非营利组织形式多样,董事会与总裁的分工也不尽相同。同德鲁克不同的是,盖拉特首先界定了强董事会(健全的董事会)和弱董事会(辜负众望的董事会)的特征,并提出好的董事会应设定高的期望、视员工需要提供援助,并留给员工自我发挥完成任务的空间。

组织理论提醒我们:组织依赖环境而生存;与环境互动才有希望。作为现代社会结构分化产物的非营利组织,如果无法做到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势必为时代所淘汰。在美国,过去的十五年中有1/4的非营利组织因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已遭淘汰,《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就是一剂开给非营利组织适应新环境的良方。

一、21世纪的新环境21世纪在人口结构,价值观,教育政策等层面上的变革,对非营利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有巨大影响。主要如下:人口老龄化、社会急趋多元化、志愿者制度的改变、职业女性比率增加、主流价值观的变化等。为适应21世纪新环境及应对以上十大问题,盖拉特用三分之二的篇幅详细描述了组织该如何管理。

二、非营利组织的新管理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营利组织向非营利组织学使命,非营利组织向营利组织学效率。他的《新现实》中的管理七原则常被管理人士奉为提高组织效率的金科玉律,《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全文虽没有明确按照七原则来行文,但每一章节都可以看到德鲁克的影子。鉴于将全书的12章一一列出稍显杂乱,所以本文根据这12章的内部联系,将全书分成以下数块:1、愿景设计。“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非常重要”是七原则之一。杰出非营利组织的以德鲁克的眼光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明确界定的,且为所有成员认同和珍惜的使命。清楚的使命感,能使上至董事会下至全体员工都能据此凝聚共识,全力投入,使机构形成一体,是组织成长演化的原动力。愿景陈述应做到以下几点:语气积极、把愿景当作现实状态来叙述、勇于冒险、叙述具体明确。愿景陈述之后就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由任务陈述、环境评估、目的、优势劣势、策略方向、目标六大块组成。为明白非营利组织的目的,书中介绍的方法有团体举荐法。2、信息获取。“管理必须能随着组织成员的需求,以及组织所处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七原则之一,了解信息对组织来说非常重要。书中主要介绍了两种了解及使用新信息的方法:九宫格及趋势图。信息与组织的三大基本过程:输入、处理、输出有密切关系。筹募经费作为输入的重头戏,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否则将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被淘汰的非营利组织的原因在于募款能力不佳导致经费短缺。战后婴儿潮的一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职业女性的增多左右着募款的变化。募款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因素分析;目标设定;拟定行动计划并实际执行;绩效评估与检查。3、组织营销“营销的目的是让销售行为变得多余,她的目的是让我们对客户的了解非常深入,使产品或服务刚好符合他的需求,无需推销就自己卖出去”德鲁克这句关于营销的话虽不是管理七原则之一,但对于组织管理的影响还是意义深远,营销中说要找出顾客的需求、兴趣、需要,并使组织的能力、产品或服务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故有效的营销管理就是一个让双方都能够感觉受惠的交换过程。盖拉特由此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的营销。4P是传统营销的四大基石,在非营利组织中也存在4P:product——了解组织成员的愿望与需求;price——服务成本,如果人们认为服务特别,就可以提高收费;promotion——信息爆炸时代,推销工作很重要;place——营销的功能同时涵括资源配置(提供商品与服务)与资源吸引力(得到收益)。公共关系也是非营利组织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一个非营利组织是否健全的指标就是组织是与各类群体是否保持足——读盖拉特《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

三、总结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它在管理上适时做出改变,盖拉特的著作对处于变革时代的非营利组织很有意义。全书唯一的不足在因为成书较早,而在绩效评估一节过于单薄。

【参考文献】

第7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非营利组织;管理

    管理纵横Sweeping over theManagement够交流以及交流后公众对组织的形象。公共关系要有成效,必须先了解组织的目标与需求以及它是否与组织相接触到的公众的目标与需求相符。有效的公共关系通常包含以下几步: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界定相关的公众、评估公众对组织的印象、建立公共关系计划、落实计划、对营销工作进行常规式与总结式评估。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非营利组织,本书推荐了一些技巧:利用志愿者资源;采用实习生制度;邀请大学的公关系,把组织当成个案来研究等。

    内部管理。“因为组织是由不同背景、知识、技能的人所组成,所以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在非营利组织中,沟通能增加做出正确决策的机会,是让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可以提供归属感。通常组织的沟通有效性与其规模成反比,为了克服这种沟通的不利,书中讲述了六个建立良好沟通气氛的步骤:设定目标、找出沟通不畅的问题所在、确定沟通中的重要因素、制定执行计划、执行、对该沟通做评估与改善。“管理与人密切相关,跟人一起工作、鼓励人们一同努力是管理的真谛”。在论述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这章时,盖拉特由道格拉斯x/y理论出发,得出有机式的、机械式的两种基本的管理方法,随后又重点介绍了管理四象限及情景领导。在内部管理这一章中最出彩的地方是有关董事会与员工这一章。德鲁克在1992年就提出非营利组织管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和总裁。由于非营利组织形式多样,董事会与总裁的分工也不尽相同。同德鲁克不同的是,盖拉特首先界定了强董事会(健全的董事会)和弱董事会(辜负众望的董事会)的特征,并提出好的董事会应设定高的期望、视员工需要提供援助,并留给员工自我发挥完成任务的空间。

    组织理论提醒我们:组织依赖环境而生存;与环境互动才有希望。作为现代社会结构分化产物的非营利组织,如果无法做到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势必为时代所淘汰。在美国,过去的十五年中有1/4的非营利组织因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已遭淘汰,《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就是一剂开给非营利组织适应新环境的良方。

第8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管理;监督;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D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12-0065-04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美国学者萨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以及公益性六个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不足,在社会领域中愈发活跃。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面临很多问题,有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一)弥补市场和政府不足,提供公共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仅通过市场的价值规律来提供公共物品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这时需要政府来加以干预,但政府有时会由于机制问题而导致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出现政府失灵,这就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提供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较适用于能满足大多数人共同需求的情况,当出现不同的人有不同需求的情况时,则需要由非营利组织面对特定的群体提供公共物品,以避免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若仅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则会出现垄断现象,降低物品的供给效率,如果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与政府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并缓解公共物品的供给矛盾,有利于促进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1]。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缓解社会矛盾

1.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所得的收入能够增加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降低社会保障资金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活动得到的收入不能用于组织内部成员,而需要用于公共服务中,这就相对保证了其资金用于社会保障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并且打破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单一资金支持,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提供了多元性。

2.非营利组织可以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解决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可以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也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潜在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3.非营利组织能够调节贫富差距,保护弱势群体。正是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较好的灵活性,能够在社会管理中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和公平性,可以缓和市场只重效率忽视公平的问题,缓解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同时能够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三)培育民主意识,扩大民主参与

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及公益性等特征,要求非营利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要求其成员具备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要求其需要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它的公益性要求其成员具备责任意识和公益精神,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成员及公众的民主意识和自行处理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扩大了公众的民主参与,对于进一步提高民主意识,参与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

(四)沟通社会,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非营利组织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在沟通企业、政府和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活动,能够将企业及公众的意见反馈给政府,并为政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协助政府做好宣传、指导和监督工作。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需要大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通过工作的开展,其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的彼此信赖,互通心灵,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和谐。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更容易让公众接受,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二、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非营利精神淡薄及缺失

非营利精神是非营利组织具备的精神,具体指的是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取向、思想境界及追求等方面。非营利精神体现出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志愿性,是非营利组织应有的一种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但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很多非营利组织出现非营利精神淡薄和缺失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违背组织宗旨和原则。很多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都确立了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并要按照组织的章程来开展活动,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很多非营利组织开始敷衍了事,淡忘组织的根本,使组织不能发挥其本应拥有的作用。其表现为:

扭曲价值取向,偏离公益性。公益性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一些非营利组织在长期的非营利活动中,由于资金压力或社会压力较大等原因,逐渐偏离了公益性的轨道,从事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并为了获取资金而不择手段。

动机不纯,追求变质。非营利组织本应以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奉献精神为其发展的核心宗旨与原则,但一些非营利组织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渐改变了为公众服务的动机与追求,转而为求得自身利益为发展目标,大敛钱财和名誉[2]。

非营利精神淡薄的成因从理论层面上来看,“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都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将“经济人”的假设引入非营利组织中,虽然非营利组织原则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但其成员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则会想尽办法在社会活动中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行为会导致非营利组织逐渐偏离其非营利目的,出现非营利组织的失灵和非营利精神的淡薄及缺失。从现实状况来看,造成这一问题是由于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组织内的成员由于自身素质不足,禁不住利益诱惑,逐渐将组织引向利益化。同时,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健全及制度的缺陷,导致对非营利精神的文化培育和宣传不到位。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仅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几项,从登记、规模及内容等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说明和规范,但缺乏深度和全面性[3]。我国在对非营利组织立法方面还缺乏一部完整规范的综合性法律规定,这导致非营利组织的运行和发展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护,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监管也不明确,致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整体不高。

我国的法治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快,在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都颁布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依旧落后,很多法律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和及时性,很多法律的制定都着眼于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非营利组织的薄弱发展导致社会容易忽视对其法律的完善和制定,所以出现至今仍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规定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活动和内容,在法律法规监管方面依旧不足。

(三)官办色彩浓厚,双重管理体制不合理

非营利组织应具备民间性和自治性,但我国的很多非营利组织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在组织上和资源上都严重依赖政府或者挂靠在政府名下,导致非营利组织在体制和运作上都具备浓厚的官办色彩,在日常的公共服务活动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政府[4]。

我国目前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是受登记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双重管理。一方面,双重管理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由于政府人员权力的重叠,出现职能矛盾,非营利组织无法有效听从政府管理的现象,造成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不力[5]。

历史上,我国曾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高度集中,一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都要由政府来供给和分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历史的延续性和非营利组织发展薄弱,一直以来没能完全脱离政府的管理和干预,依旧挂靠在政府名下,接受政府的多重管理,造成其官办色彩浓厚。

(四)资金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支持、社会及个人捐赠、会费收入以及少量的营利收入。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依靠捐赠、会费以及营利收入的资金少而又少,所以我国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资金来源大多还是依靠政府的支持,这也是非营利组织官办色彩浓厚造成的。资金的匮乏不仅导致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降低;同时更多的依赖政府,又造成自治性较差,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打击了非营利组织从事公共服务及活动的积极性,导致非营利组织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敷衍了事。

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原因,组织本身自治性较差,受政府的管理和干预较多,很多非营利组织不能完全脱离政府自行运转,官办色彩浓厚,同时,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和提供公共服务及活动的收入较少,不足以支撑组织的运作,只能大量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在政府的影响和干预下开展活动,听从政府的指挥。

(五)竞争性差,缺少激励

竞争既是指非营利组织间的竞争,又是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间的竞争。当前我国的行政法规中有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一般不允许成立两个业务范围和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6]。这一规定导致在同一行政区内,限制了非营利组织间的竞争,竞争的缺乏导致非营利组织自我监督、管理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下降,造成服务质量不高,不思进取。非营利组织官办色彩的浓厚也导致其与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缺乏竞争,由于很多非营利组织是挂靠在政府名下,需要依靠政府,在政府的指挥下开展活动,所以在业务范围和内容上不会与政府形成竞争关系,同样也不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

非营利组织对于内部志愿者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一方面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弥补志愿者因为提供志愿服务而产生的费用[7]。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自治性相对较差的环境下,不能为志愿者提供一种宽松的服务环境,降低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由于资金的匮乏,也不能很好的弥补他们对提供志愿活动产生的经费。由于官办色彩浓厚和法律法规的漏洞与缺失,对同一行政区内的非营利组织开办情况进行了硬性规定,导致非营利组织间缺乏竞争性,激励机制不足,同时,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观念的薄弱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对非营利组织规范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自身要有坚持非营利精神的恒心

非营利精神是非营利组织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公益性、志愿性和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只有具备上述特性才是一个基本合格的非营利组织。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坚持非营利精神,在非营利组织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中发扬非营利精神的指导作用,避免偏离非营利精神轨道,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和各种利益诱惑,始终谨记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初衷和发展宗旨,致力于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其次,非营利组织要加强对组织内成员的管理和培训,不断向内部成员灌输组织的非营利精神及宗旨,全面提高组织成员的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及思想素质,从人员上杜绝偏离非营利精神的现象。第三,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对非营利精神的宣传,同时可以依靠媒体等其他社会机构加大对非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精神的宣传,将非营利精神深入社会各方面,为非营利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非营利组织公益、志愿的形象,以便于组织今后的发展。

(二)社会各界要有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耐心

非营利组织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外界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规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政府层面监督。政府要着手健全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目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仅有几部,并且在规定的内容、范围及广度深度等方面都不够,缺少一部完整的综合性法律来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注册、审查、从事的内容、范围及资产和财务管理。我国要加快制定和出台《非营利组织法》来规范非营利组织从成立到运行的方方面面,确保组织运行有法可依,从法律角度来监督非营利组织。

2.社会层面监督。一是非营利组织要接受捐赠者的监督。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及组织宗旨决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内容和方向,捐赠者通过追踪他们的捐赠物资来监督非营利组织是否履行组织宗旨和原则,是否按照非营利组织应有的规章制度来运作,如果出现不符现象,捐赠者有权向政府部门和媒体揭露与举报。二是非营利组织要接受媒体舆论的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人们看重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方面,社会对非营利组织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按照成立之初的宗旨和原则来发展组织,一旦组织出现违背初衷的事情,媒体及舆论有权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批评和揭露,非营利组织要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

3.行业层面监督。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应符合现实需要,成立行业联合会,统一制定行业的规定和章程,明确行业的宗旨和原则,形成行业内的制约和监督机制[8]。每个组织都要遵守行业规章,接受行业联合会的监督审查,审查的形式可以分为行业联合会统一审查和组织间互相审查。行业联合会的审查需要行业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到各组织内部审查组织的运行和发展情况,还需要组织向行业联合会递交书面材料,汇报组织在规定期限内的发展状况;组织间的互相审查可以是不同组织间相互派出成员到另一组织进行审查。一方面可以监督不同组织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他组织的先进经验,用于推动本组织的发展。每年应以行业联合会的名义向政府和社会提交审查报告,公开对行业内组织的监督审查情况。

(三)政府要有帮助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责任心

政府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从宏观角度来调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规范管理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重要作用。

1.政府要转变观念,改变对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非营利组织发展薄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对其重视不够,政府要看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职能。同时,政府应将现有的“组织挂靠”形式转变为加强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过多干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增强其自治性,降低官办色彩;还要改变双重管理体制,指定具体部门专门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和审查,避免出现多头管理造成职能不分和成本扩大。政府要改善同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从“管理-被管理”向“竞争双方”关系的转变,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中,提高两者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2.政府要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非营利组织在发展阶段,如果仅靠社会捐赠资金和非营利组织微薄的营利性收入,难以支撑其正常运作,政府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仍要予以较多的资金支持以维系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促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非营利组织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而违背非营利精神、做出有损益于社会的事情。但非营利组织在今后的长足发展中不能一直以政府的资金支持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要循序渐进的为非营利组织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向非营利组织捐赠资金,逐步改善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的构成现状,走出困境,推动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行逐步走上良性运作轨道[9]。

参考文献:

[1]冀瑞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社团管理研究,2012,(1).

[2]杨杰.张志刚.洪洋.非营利精神塑造探析[J].价值工程,2010,(19).

[3]周玉萍.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社会管理改革分析[J].社团管理研究,2012,(8).

[4]孙利荣.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1).

[5]周达人.我国非营利组织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11).

[6]李珍刚.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7]周旭.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8).

第9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绩效评估 评估体系

本文参照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中的一般项目工作逻辑模型,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的战略发展框架,力求评估体系充分衡量非营利组织职能维度、检测组织目标准度、考核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建立起一套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的开发模式,为构建一套实效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1.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的价值原则

要在传统的管制型组织管理理念影响仍存在的转型期导入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机制,以期加快非营利组织建设,必须考虑一些前提,这是对构想适应服务型绩效评估体系所必须重视的原则,才有可能设计出现实、可行,能够很快导入实践的绩效管理机制。

1.1“公众导向”原则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以公众为导向,要求组织职能、组织行为和组织变革都要紧紧围绕公众来展开,实行站在“公众立场思考”,以公众满意度作为NPO运作的终极目标和组织绩效的首要评估标准。“公众导向”下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就是要以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为导向,以先进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做到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品质,为“公众”提供称心满意的服务。

1.2“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观念是传统政治行政模式下的NPO所欠缺的观念。对于NPO来说,真正地履行自己的服务职能,应提供给公民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同时也应当是尽可能廉价的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成本效益的贯彻,不仅应当在组织日常运作过程中,同时也应当贯穿于绩效管理的运作本身。即绩效管理要考察组织运作的成本一效益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促进组织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政策收益一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制度效益,同时,也要明确:有效的绩效管理,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益的过程。

1.3“结果导向”原则

“结果导向”要求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摆脱程序、规则和过程的束缚,转而更多关注目标、使命和结果。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应能激励政府及其成员努力争取良好的“结果”并对“结果”承担责任。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形成了一个以结果为中心的循环反馈路径,让政策制定者、公组织共管理者及其他组织成员把结果作为工作的动因,并辨别和收集管理绩效的相关数据和信息。1结果导向与单纯强调结果不同,结果导向同时关注过程、状态和能力,只是将公共物品供给结果的要求作为评判过程、能力态度的标准。

1.4可操作性原则

无论理论的逻辑有多么严密,预期的效果有多么美妙,若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不具有具体环境条件下的可操作性,那它根本就是空谈。可操作性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到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应用单位的职能定位、业务特点、人员素质和公民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机制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这一机制应用者对这一机制的理解程度,因此,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是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必不可缺的要求。

1.5可接受性原则

任何一种应用型管理理论设计或构想,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程度,其实也反映出得失权衡的结果。对于NPO来说,如果一个组织的大多数人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服务意识和自发的服务精神,则无需构建某种带有强制性的绩效管理机制。反过来说,正因为绩效管理对于NPO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于组织成员素质现状的理解,更应该在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构想的时候,考虑到这一构想能够为组织成员接受的程度。这种接受的程度,硬性方面要依靠法律法规和组织制度,另一方面,也应当考虑到培育和改进组织文化、人的主动性激发等方式方法。

2.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评估主体选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有别于以往的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坚持以综合评估组织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估主体,而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以公民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估主体。NPO重要价值取向为发扬公共精神,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公共利益,终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公民作为NPO服务最直接的接受者,对其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公民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NPO角色的厘清程度,准确地反映出NPO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及水平。

此外,以公民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估主体意味着不仅包括公民及非营利组织本身,而且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也都是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主体。这样NPO才能从内外两个角度、多重视角来审视自身的绩效,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组织运作过程才能置于全社会的“阳光监督”之下,保证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用来促进组织各项工作的改进。根据我国实践的情况,笔者认为评估主体多元化在我国特别要注意官方评估应与民间评估并重。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培育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媒体的独立性中介性的评估机构,即第三方评估。2第三方评估由于掌握专业知识,信息面较广,与被评价者没有利益冲突,更能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德]施托克曼.非营利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8.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于小千.公共服务绩效考核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6]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注 释:

1.陈国权、王柳.基于结果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美国凤凰城的经验及启示[J].浙江学刊,2006,(2).

2.左林.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