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精选(九篇)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

第1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 成本管理 改进

一、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

由于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市场竞争加剧,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降低成本压力。钢铁企业是典型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企业,无间断供水供电是建设钢铁厂的必要条件,而我国许多钢铁企业分布在人口密集、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不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钢铁企业属于大规模投资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虽然发展比较迅猛,但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标准,只有少数大型钢铁集团如宝钢、武钢、首钢和鞍钢等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钢铁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对降低产品成本产生负面影响。铁矿石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原料,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钢铁产品成本对铁矿石价格的敏感度较强。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成本降低带来较大压力。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使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压力,不同钢铁企业间的成本差距进一步扩大。改变现有工业布局、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益等无疑是降低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但实施难度较大。相比较之下,改进企业现有成本管理水平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物流环节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钢铁企业的特点是物流量大,物流成本高,主要涉及采购环节的焦炭、废钢、铁矿石,生产环节中的生铁、钢坯、烧结矿和销售环节的钢材和废弃物等的物流成本。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主要由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构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20%~30%,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8%~10%的水平。

通过以上比例显示,当前对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多数钢铁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是过分强调采购价格,而忽视了对供货方信誉以及原材料产品质量的调查,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废品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在原料储备上占用了很多企业资金,造成大量的资金沉淀;多数钢铁企业的原料储备不能结合实际,结果往往是该储备的没储备,不该储备的又长期积压在库房。另外,我国多数钢铁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输管理体制,缺乏合理的调度,造成运输空载、重复搬运的情况很多,进一步增加了产品成本。

2、成本信息不真实,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钢铁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复杂,生产流程长,但各工序时间较短,存在很多副产品,物流关系复杂,要做好成本管理,就要认真记录好每道工序的实际成本数据。通常,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都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各生产工序的成本,但多数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很少重视生产过程及各环节的实际成本,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及产品的生产工序缺少准确记录,无法对当时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原因进行合理分析,使得成本信息失真,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这种不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钢铁企业,缺少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不扎实,对成本核算还不能进行准确计量,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如某些返矿和自产废钢,未能区别计量或不予计量等。另外,钢铁企业是高污染行业,目前,我国钢铁企业还没有将环境成本列入成本核算体系,不利于反映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成本。

3、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钢铁行业已完全推向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钢铁市场已走入国际化竞争,钢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树立正确的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结合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企业竞争环境和战略需要。在新的企业竞争环境下,首先,需要我国的钢铁企业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完全从适应企业战略成本决策需要出发。但目前,我国多数钢铁企业缺乏战略成本管理观念,企业的财务人员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成本管理当中,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战略成本管理信息。我国多数钢铁企业领导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思想守旧,不能接受新的成本管理模式,而是过分强调成本的节约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不能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关系联系起来,无法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三、改进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

我国钢铁企业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改善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首先,对原材料的采购环节要进行严格控制,在供应商的选用上不能只强调原料的价格,更应考虑原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对原料做好及时供应。为避免资金的沉淀,原料储备的不合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计划,采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及时了解采购信息,改进采购模式。我国钢铁企业应做好生产物流管理,安排好生产各个环节的物流管理,保持生产流程顺畅,减少各环节停工待料发生的几率;完善运输管理体系,避免车辆空载运输和重复搬用带来的成本费用。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奖惩制度,将责任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加强考核,对节约成本的进行奖励,并及时兑现。反之,要进行必要的罚款处理。

2、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作用

ERP信息管理技术具有先进数据集成功能,能够实现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有机结合,达到信息流、资源流、物流三流的有机统一,为成本分析、核算、控制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企业可以借助ERP系统平台的支持,通过实时的库存信息反馈,及时安排货物的采购和交货,以信息流指挥驱动物流,切实有效地提高物流流转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缩短成本管理人员的日常成本核算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活动中。先进的信息平台为实施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等)和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

钢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树立正确的战略成本管理观念,结合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应从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上改进,不能单纯的停留在成本的节约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上,应该接受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关系联系起来,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还应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应用专业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

总之,我国钢铁企业为了适应新的企业竞争环境和战略需要,就必须重视成本管理,从物流、生产各个环节做起,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树立正确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形成和强化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健.我国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解析[J].价值工程,2006;1

[2]冯宇.探讨钢铁企业信息化与成本管理模式之转变[J].冶金管理,2006;11

[3]贾宝军.我国现代钢铁物流业的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2006;4

[4]周爱群等.试论钢铁企业成本管理[J].特钢技术,2006;3

[5]张文祥.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6]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师,2005;6

第2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10-02

钢铁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相应的需要消耗较多生产成本。在当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要想良好发展,需要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产品价格优势,从而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如此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但实现生产成本降低,需要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如此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钢铁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将在下文中就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强化予以探讨。

一、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钢铁企业是一门特殊的产业,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它是以依赖能源为主的重型工业,其生产及加工中的各个工艺都具有复杂性、繁琐性,加强钢铁企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落实是非常关键的。钢铁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生产成本,如若生产成本运用不当,则会致使生产成本浪费,不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但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落实,则可以对材料成本予以控制,也就是在材料采购之前,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解,再根据材料价格波动性、材料质量、材料性能等,选择适合的原材料;可以对生产工艺予以控制,也就是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及产品生产要求,优化产品生产工艺,促使产品优质完成,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总之,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效落实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控制定额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二、现阶段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综合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现状,目前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成本控制效果不佳,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观念落后

因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延续,使得一些钢铁企业领导及部分员工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按部就班的工作。这使得企业对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完全不了解成本控制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此种情况下,钢铁企业领导及管理者必然不会重视落实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那么企业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很可能造成生产成本浪费,不利于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二)成本控制手段陈旧

在我国经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的手段都在不断创新。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应用于企业中,将提高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效果,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但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却依旧沿用陈旧的成本控制手段,如成本核算、简单成本分析等,这使得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存在诸多缺陷,不能够全面的、详细的、有效的控制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成本控制手段陈旧也是影响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积极、合理、有效落实成本控制与管理,可以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运用予以有效分析,从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成本的利用率,但是实则不然。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不注重成本分析,促使成本分析力度不够。

1.成本核算分析不全面。一些钢铁企业只注重生产方面的成本核算分析,其他方面均予以忽视,这使得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2.成本项目核算分析过于简单。一些钢铁企业只是对材料、工资、电力等少数成本核算项目予以简单的核算分析,不仅是成本项目核算不全面,还使得成本项目核算过于简单,不能够清楚明了的说明成本项目运用情况。

三、加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钢铁企业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强化和优化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生产成本运用情况予以有效的控制,促使生产成本使用率得以提高。

(一)树立成本观念

增强成本观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员工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为了促使企业全员参与到成本控制中,真正意义上控制生产成本,树立成本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可以正确引导员工,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主要控制成本。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员工对生产环节的合理性建议和发明;注意向员工宣传成本观念,逐步引导员工与组织的观念一致;注意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良性竞争,逐步增强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二)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

钢铁产品成本中,原燃料成本占有较大份额。为了实现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有效控制,在对生产原料的予以控制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大宗原燃料成本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原料成本,为使生产成本使用率提升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有效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呢?

1.加强价格风险管理。大宗原燃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可能给原材料采购带来价格风险。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对原燃料采购的过程中,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了解大宗原燃料市场价格走势,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价格风险控制方案,有效的控制大宗原燃料采购,避免价格风险发生。

2.制定合理的原燃料采购策略。大宗原燃料采购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到生产成本是否浪费。为避免生产成本浪费,提高生产成本利用率,在具体开展原燃料采购之前,对多变的原燃料采购市场予以了解,把握原燃料行情,并综合当前本企业实际情况,统筹策划,合理的、灵活的规划大宗原燃料采购策略,按照采购策略来进行采购工作,降低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

(三)控制炼钢与钢后工序成本

钢铁企业的生产一般包括铁前阶段、炼钢阶段、钢后阶段。铁前阶段的工序比较简单,一般不会出现成本浪费的情况,在此就不对铁前成本阶段予以说明。炼钢及钢后生产,则往往需要分钢种进行核算。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加强炼钢及钢后工序成本来控制。对炼钢工序予以有效控制,可以降低炼钢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为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创造条件。

(四)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而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可以从当前时代特点出发,根据钢铁企业实际情况,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信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促使员工科学、合理的落实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利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推动钢铁企业良好发展。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的当下,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单单是生产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方面的竞争,还包括生产成本控制。有效的生产成本控制,可以使钢铁企业获得价格优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比份额,促使钢铁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良好发展。而通过树立成本观念、控制大宗原燃料成本、控制炼钢与钢后工序成本、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等措施来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与经营管理,可以使其有效落实,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所以,加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孔宪华.浅谈如何加强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J].新经济,2013(20).

[2] 周爱群,李小平.试论钢铁企业成本管理[J].特钢技术,2006(3).

[3] 彭九如.提高钢铁企业技术改造效益的探讨[c].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

[4] 阮立山,刘昆仑.钢铁企业节水及用水水质控制[c].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5.

[5] 陈俐洁.金融危机下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国小型钢铁企业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09(3).

第3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钢铁企业;成本管理

1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低碳经济意识不强

尽管现在的员工整体水平有所上升,然而,从目前钢铁企业的人员组成来看,员工的综合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于那些小型钢厂而言,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钢铁企业成本的提升,会给员工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员工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这样一来,许多员工就会存在不满的心理,有时还会存在抵触情绪,同时,在这些人群中,也有一些领导层对低碳经济没有全面的理解,虽然国家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许多新的要求,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这一概念以及其相应的内涵认识还不够全面,进而就会使这些措施不能进行有效的落实,尽管企业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润,然而,如果从长期来看,伴随着钢铁企业内外政策的变化,就会导致其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进而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1]。

1.2低碳成本信息不完善

现阶段,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其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如与以往的成本管理工作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动态可变性。通常情况下,根据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成本管理也在不断的更新,基于这一现状,就对相关的成本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相关信息,并且要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而有利于企业进行参考。然而,在现如今,尽管企业已经进入到低碳经济模式下,但是在成本管理中,仍然是以往的粗放管理,这样一来,就会使管理人员不能科学的测量碳排放,进而导致管理工作与这一模式不能进行有机的整合,往往会给企业的相关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1.3低碳成本管理制度不配套

从经济学来讲,如果企业的发展理念有所差异,那么,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就有所差异,然而,在现阶段,对于钢铁企业来讲,尽管这一理念普及到了各个岗位,但是,相应的财务政策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其核算的过程中,以及在具体的管控中,通常运用的还是以往的核算方法,这一方法不能有效满足低碳经济模式的相关要求。除此之外,根据现阶段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可知,事后管理非常明显,往往对事前规划与事中控制没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很好的加以落实,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一来,使得整个成本管理工作并没有高质量的运行,与此同时,还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只有发现成本有所增加,才去做相应的调查,众所周知,就会导致成本管控失败,基于这一现状,钢铁企业一定要注重成本管理制度,并且还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进而确保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2]。

2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2.1加强低碳意识宣传培养

现阶段,钢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所以,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再者,企业的各个岗位都应该认识到只有走低碳经济之路,才能确保成本管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成效。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钢铁企业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主要从培养企业文化入手,把低碳经济模式有效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做持续性的宣传,进而使企业的所有员工能够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想做好这一工作,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而对低碳经济的优势与内涵进行全面的宣传。再者,当员工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时,就要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宣传,将成本管理工作贯穿在整个企业中,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对成本的整体架构进行明确,进而确保企业工作的稳定运行,使其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

2.2建立科学的低碳成本管理制度

根据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来讲,为了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这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以重视,进而要通过这一制度来规范各个工作流程,使整个工作流程能够稳定的运行。因此,在制度的规划中,企业要进行及时、全面的调研,尤其应该到大型企业中进行调研,进而对这些企业如果发展低碳成本管理进行全面的学习,并且总结一些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经验,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参考与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要涉及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要对预算制度进行全面的制定,并且还应该对各个岗位预算情况进行研究,明确年度预算控制计划,进而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将以往的事后控制转化成前期和中期控制,进而实现对整个工作的动态掌握,这是非常重要的。

2.3全面强化低碳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这一发展模式可知,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培训这一利器实现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持续有效的提升;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融合,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确保成本管理人员能够满足具体工作需要。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成本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2.4全面推进钢铁去产能交易平台

在钢铁行业内可全面推行钢铁去产能交易平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小型钢铁企业,其整体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成本已经不能满足钢铁企业发展需求,例如在某一个县域内,对钢铁去产能数额进行分配,每个企业均有着自身去产能任务。基于这一现状,显然倒逼企业要走精细化成本管理道路,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与以往相比也会更加广泛与合理,对于那些劣质企业而言,也会做出相应的选择,如出清钢铁市场,根据此状况来讲,就会使得整个行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前进,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5]。

第4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钢铁工业属于大宗原料加工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物料数量非常巨大,品种也非常复杂,经营的品种和特性也是各有特点,非常复杂。因此,钢铁企业具有消耗大、运量大、物流供应链长的特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的钢铁产量在世界上占据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进程需求相比也只是在起步阶段。就整体来说我国钢铁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钢铁企业物流模式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传统变现为分散的、个体化的、孤立的模式,物流管理布局被传统的物资运输职能、生产与销售等单位部门时间的协调性所制约,物流管理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控制,物流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瓶颈”。

(二)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化的程度非常低。物流管理中的信息传递、统计和分析非常困难,物流的及时性与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运行的效率也非常低。

(三)内部企业物流和外部社会物流之间心急的传递不能及时的实现,企业供、产、销等环节之间连接的不够紧密,各种运输途径的优势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物流中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导致企业中的信息传输不够通畅,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二、钢铁企业物流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方法

(一)成本管理的研究

成本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怎样管理好这些成本对象对成本控制的最终效果有直接影响。比方说,成本之间的矛盾关系是由质量成本与原材料采购成本之间构成的:高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会导致高的质量成本,反之亦然;质量预防成本与质量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之间的矛盾关系:质量预防成本的增加就能做到质量内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的降低。这些矛盾关系的解决需要建立在对成本关系进行运筹帷幄、取得平衡的基础上的。如果各成本之间的矛盾能够解决的很好,那么就能达到整体成本的最大优化。所以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这些成本之间的关系。

(二)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第5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全面成本管理 钢铁制造企业 实践应用

钢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钢铁行业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时期,面对国内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更多的企业渴望通过转型和升级来增强自身实力,但是研究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开发新工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钢铁制造企业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降本增效,借助全面成本管理的方式来管控成本,借此来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进而在特殊时期保住企业的市场份额,牢牢抓住转型发展的机会。

一、钢材再加工环节全面成本管理的主要阶段

(一)能源成本管理

钢铁制造企业是高能源和高资源消耗企业,其生产需要无间断的供电和供水,因此区别于其他行业而言,钢铁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有着很强的独特性。对于钢铁加工环节来说,无论是钢材的剪切作业,或是其他再加工作业,都离不开能源的集中和大量消耗,能源成本甚至可以达到总加工成本的20%至30%。能源成本不仅会对产品的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牵涉到钢铁制造企业的能源节约问题,同时它也是常常会被企业忽视的问题之一,理应成为钢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物流成本管理

钢铁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普遍较长,这是钢铁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主要区分标准,特别是在钢材的再加工环节中,各个工段之间存在着非常频繁的内部物资流动。因此,钢铁制造企业中不可缺少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渠道,一旦物流运输管理体制出现运输效率低、流动路径不合理、重复搬运、车辆空载等情况,或是包装、暂存、搬运、卸货、准时配送等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钢铁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低下,进而增加产品成本。

(三)责任成本管理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钢铁制造企业必须遵守提高社会效益、节约环境资源的基本原则,企业需要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不违背社会目标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社会责任是影响钢铁制造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钢铁制造企业在对钢材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达到一定的行业标准,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污染处理系统,虽然这部分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少量地增加企业的能源成本,但是其作用更多是为了帮助钢铁制造企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长期来看会间接减少企业的成本。现如今,环境保护话题愈来愈受到主流舆论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面对这种情况,钢铁制造企业必须扩大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范围,重视对责任成本的管理。

二、全面成本管理在钢铁制造企业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战略成本意识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的实力,钢铁制造企业就必须将成本管理理念与时代接轨,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增强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并带领全体员工提高思想觉悟,将降低成本的工作细化到各个部门、各个产线,针对钢材的再加工环节而言,管理层应对该过程中的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运输、售后服务、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员工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树立全局性的战略成本意识。其次,钢铁制造企业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不能将思想仅仅局限在对产品加工过程和成本节约的管理与控制上,而是应当积极接受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紧密联系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关系中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竞争优势。此外,作为长流程作业企业,钢铁制造企业必须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道生产工序中贯彻成本管理思想,并通过全员学习、层层发动等措施,使企业的全体员工认识到强化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预设成本管理目标,细化成本核算分析

钢铁制造企业应于每年度整理归纳产成品投放的预计消耗,以促进各合作部门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程度地克服部门之间的壁垒,在企业上下形成全局性的成本管理观念。与此同时,构建一条贯穿研究开发、物资采购、实际生产、后期维护等环节的成本链,帮助企业将产品生产工作与市场实际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适时考虑用竞争市场价格倒逼成本管控目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联动机制。此外,钢铁制造企业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全面预算的实施与监督,联系各个内部管理部门,集思广益,共同商议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企业实现内部预计绩效目标。

在对成本目标实施了有效管控的基础上,钢铁制造企业要在实际核算中进行切实有效的分类,细化到部门,细化到产线,直至细化到班组,尽力将各立项目标的单利酬效应真实地反映出来。同时,在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强化财务部门的作用,及时核算分解预算目标,严格按照预算进度执行并及时与车间二级核算目标核对,对标分析,找出差距。建议钢铁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探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成本情况进行及时预测,对于成本偏差的情况做出整改计划,并定期予以跟踪执行,做到PDCA管控。

(三)明确成本经济责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钢铁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必须根据现代成本效益的理念展开,实行企业全员成本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获取效益和成本降低的途径与方法。建议钢铁制造企业通过建立科学成本管理系统,用于协助成本管理组织完善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构建一个由技术、生产、销售、采购、财会、经营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成本管理小组。此外,为了进一步细化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企业应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单位、部门或是个人,设定考核目标和挑战目标,并定期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对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引进现代化技术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钢铁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仍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仍不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基于各部门在成本处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等方面的差异,钢铁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在推行全面成本管理时要注意打破各部门间由于责任成本管理模式和传统的分工模式所造成的壁垒,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信息、功能、组织等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统一目标和系统规则,使基础成本信息能够在企业中顺利地传播,避免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五)拓宽现代化管理视角,应用价值链加强控制

钢铁制造企业在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价值链理论的应用,价值链理论能够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利用强大的、现代化的信息汇总功能来帮助企业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建议钢铁制造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价值链:一是内部价值链。钢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价值链并分析相对应的成本动因来清理各个作业成本中心的不增值作业,并对作业中心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衡量,在降低内部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行业价值链。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目标市场的要求实施差异化的钢材加工定制服务,由此形成别具一格的、低成本的产品支持系统。此外,企业可以尝试滚动计划来提高供应链效率,进而促进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采购环节,建议企业利用双向信息平台,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尽量减少库存、质量异议等不增值环节;三是竞争对手价值链。钢铁制造企业要在掌握自身实际钢材加工作业中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标体系,仔细研究、剖析通过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得出的对标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此同时,钢铁制造企业要不断丰富对标手段,例如与对标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或是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国生.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研究[J].科技视界,2012(5)

第6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价值链的概念提出时间不上,最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管理大师波特提出,在此之后,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得到了不断的重视和拓展。企业管理者纷纷将价值链管理方法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我们对价值链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是对国外价值链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直接引入,和国内企业的切合度不高,无法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钢铁企业为研究背景,对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运用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优化价值链

钢铁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了焦化、 烧结、 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多个流程。这些是由若干个价值链组成的一个作业增值链的系统,各个分厂和工艺之间有着明显的作业联系。钢铁企业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对以上各个价值作业的成本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各个价值作业之间的联系,来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而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的过程。明确了钢铁企业的各个价值链和作业链之间的关系后,就需要对作业进行完整的分析,一般包括了以下步骤,一是明确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不增值作业。同时分析各个作业在价值链中的重要程度。二是把钢铁企业各个作业和类似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同时要区分高效作业和无效作业,看各个作业是否增值,以及完成的效率如何。

内部价值链分析是钢铁企业进行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目前,在钢铁企业的实践中,开展的价值链分析多属于是定性分析,还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管理,为其进行价值链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认为,钢铁企业由于作业流程明显,各个分厂之间不但是独立的作用过程,而且在钢铁企业规模优势情况下,各个分厂一般都进行了独立的成本核算,因此,为价值链在战略成本中的运用提高了较好的信息基础,也为其进行定量模型的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钢铁企业要根据价值链中的各个因素关系,去识别价值链中的单项价值活动因素;其次,需要对价值链过程进行作业分析,区分那些是增值作业,那些是非增值作业,进而减少或降低增值作用,来确认价值链的优化途径。再次,要对增值部分通过标准成本的建立来分析其价值活动的有效性,以及进行价值改造的途径。最后,可以通过数量模型的建立,来将各个价值链作业进行有机联。例如:可以对各个分厂所消耗的作业进行资源量统计,并进行资源成本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加上原料投入和人工成本就可以计算出各个产品的总成本,确定作业量变化给其他作业带来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业的作业量,进而求出函数增减区间,在此区间内改变作业数量,达到优化产品链的目的,使单位产品成本变小。

二、运用纵向价值链分析发现新的利润源

为了达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需要进行相应的价值管理,以便分析出企业的内外环境。传统的纵向价值链分析主要是通过改善价值链上各个节点诸如供应商,购买者之间的关系,来获得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进而为钢铁企业获得持续成本降低提供机会。对于钢铁企业来说,需要首先设定成本目标,及时进行实际成本和预算目标成本的比较,进而通过数据计算来发现成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要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作为进行短期目标修正的依据,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始终保持动态性,确保能达到实际效果。例如:某钢铁企业装卸成本作业动因可以选择人工工时、重量,具体成本分配,计算公式为:

成本动因分配率=某物流成本库总成本/某物流成本库成本动因数量

某成本计算对象应分配的某项活动成本=该成本对象耗用的该项活动的动因数量*成本动因分配率

某成本计算对象的活动成本=该成本对象应分配的各项活动成本之和

例如:某钢铁有限公司一月份实际发生装卸人工费9500元,共装卸螺纹钢2000吨、线材1000吨、盘螺2000吨,根据对作业的分析,认定重量为装卸人工成本作业的动因。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成本归集:

借:物流成本一装卸一人工费9500元

贷:应付工资一装卸9500元

第二步:成本分配:

装卸人工作业分配率 =9500/(2000+1000+2000)=1.9元/吨

螺纹钢的装卸人工费= 2000*1.9=3800元

线材的装卸人工费 =1000*1.9=1900元

盘螺的装卸人工费 =2000*1.9=3800元

第三步:编制分录:

借:物流成本-螺纹钢-装卸人工费3800元

-线材-装卸人工费1900元

-盘螺-装卸人工费3800元

贷:成本-装卸费-人工费9500元

第四步:结账。一般来说,成本在期末采用一定的动因分配至产品,科目余额一般为零。

第五步:编制成本报表

三、运用横向价值链分析明确企业竞争地位的思路

将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与企业的价值链对比分析确定企业的成本地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不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因为在现实中,不可能得到竞争对手的详尽的成本信息。因此,作者提出以下分析思路:首先,确定竞争对手,同时对竞争对手进行分类,确认核心竞争对手,其次,收集有关信息并处理信息。然后,关注链条整体,确定重点环节。最后,重点分析关键环节,编写成竞争对手对比分析表。这样本企业相对于核心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成本地位一目了然,对次要和潜在竞争对手分析的关键是开展杠杆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柯.价值链分析降低成本的新方法[J].四川会计,2012(7).

第7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F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207-01

钢铁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钢铁企业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开始对环境成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概述

环境成本是指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环境破坏而产生的成本,一般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流失而造成的人类福利的减少、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而花费的费用、当代人因为对环境的破坏而造成后代人福利的减少。环境成本是企业发展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污染的钢铁企业中,环境成本占有更大的比例,因此要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改良技术和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缩减环境成本,加强低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保证市场以及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价格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评估,将其内化到生产消费产品的成本之中,目的是为了消除外部性,进而发挥其稀缺性的优势。具体而言,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是指通过对环境外部性的特点,将外部成本内化到市场主体上,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恰当的定价,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遵循“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的原则,生产者和消费者将环境的外部成本考虑在内,在此指导上优化生产和消费,进而实现外部成本的消除,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这种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更加利于提高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钢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钢铁企业环境内部化管理的问题

钢铁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这就依赖于钢铁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内部化管理,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进而减少企业发展的整体成本。钢铁企业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钢铁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环境法规不健全

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利益是主导因素和主要的动力,其中绿色效益即环境效益与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对企业发展的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法律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还不是很明确。致使某些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其次,环境的审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审计,对钢铁企业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没有及时的监督,对污染的排放是否超过规定的标准没有明确的检验,缺乏对环境成本的合理报告。

2.2 环境税收不完善

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国家设置了专门的环境税收,但是该税收是以调节级差收入和增加收益为目的的,但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密切,未能实现有效的结合。现行的税制并不是一个对环境十分“友好”的税制,它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税,没有把环境成本纳入到有关的税目和税率中。

2.3 成本量化困难

在钢铁企业的成本中包括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四种。由于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确定起来比较困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这就造成了对环境成本的难以量化。因此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制约了环境成本的内部化管理。

3 钢铁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策略

鉴于钢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环境成本内部控制的严重问题,这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钢铁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的进程,以便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1 建立钢铁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核算体系

钢铁企业属于流程制造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和排放废弃物严重的特点,因此对钢铁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坚持在循环回收的基础上,建立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

3.1.1 明确环境成本界限的确定

作为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的产业,钢铁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包括环境成本、产品成本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在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中要对成本界限进行明确的确定,要以环境负荷的发生和消减为成本动因,建立统一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3.1.2 环境成本内部化原则

对于环境成本的划分要根据成本负担主体来决定,企业负担是私人成本,而企业外部负担的是社会环境成本,因此进行环境成本核算时,要明确社会成本内部化程度,一方面通过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排污量的费用,另一方面综合利用各种技术,对生态进行设计和清洁生产,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钢铁企业的效益。

3.2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支持

要想钢铁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取得较大的进步,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使工作有法可依。这就需要立法机关加强法律的修改,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钢铁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同时,还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加强与政府的通力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3.3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提高钢铁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重视环境成本的管理,不断改良技术和工艺,实现钢铁企业的低消耗和低污染,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总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钢铁企业顺应时代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管理,推经钢铁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华,王建明.论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激励机制[J].四川会计,2003,09.

[2易虹霞.以循环理念为导向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M].江苏:苏州大学,2006,07.

第8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 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ERP

一、ERP系统概述

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MRPⅡ基础之上的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关键点,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财务、物流和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它主要是由系统管理、采购管理、储运管理、生产管理、生产计划及调度管理、质量管理、工程数据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以及部门管理十个模块组成。

其中财务模块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个部分组成。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帐、现金、固定资产等子模块构成。而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会计核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与控制,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二、ERP平台下成本核算的特点分析

成本核算是依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费用分配,揭示产品实际成本,给运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的过程。我们通常把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其它与工时、产量或其他成本动因相关或存在函数关系的费用称为变动成本,其余的期间费用称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的划分有助于确定产品的成本结构,给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并确定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目前我国生产制造企业有两种广泛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按照产品在正常生产环境和平均效率下制定标准成本作为参照,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按一定规则归类后分配到不同产品上,其重点在于差异的分析和控制。ERP平台下成本核算主要采用标准成本法。它的采用使ERP下成本核算与传统核算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核算方式不同

目标成本法使计划成本更趋近于市场,但是制定比较复杂,主观性大;标准成本法对存货的接受和发出均以标准成本记账,而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单独核算。这样一方面简化了会计核算,另一方面由于“标准成本”排除了许多偶然因素,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关注“差异”的程度不同

差异分析是采用标准成本制度非常突出的方面,目标成本管理对实际成本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则没有这么细致。从这一点而言,标准成本制度更符合精细管理的原则。标准成本法能通过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预定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而对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控制。但标准成本法必须以严密的计量管理和较高的电算化程度为基础,同时这一核算方式在反映各中间产品的实际市场成本的灵敏性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目标”成本制定方式不同

标准成本是由组成成本的最小构成单位,从下往上制成的,是根据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制定的。它考虑了减少企业内部的损失,因此更先进、合理;但是对外部市场对成本的可接受程度则考虑的不多。就这一点而言不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目标成本法采用“倒推法”来制定目标责任成本,能弥补这一不足。

三、ERP平台下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要点分析

1、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原则是根据作业消耗的资源来归集各作业的成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可以说,企业在形成作业链的同时,也形成了价值链。ERP系统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进行设计,沿着作业链条归集、分配成本数据,来支持成本管理中的各项职能。由于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价值增值作业,所以ERP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总资源消耗,进而减少总产品总成本。总的来说,作业成本计算法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结合到了一起,是一种全面、精细的成本管理思想。

2、优化成本核算系统的流程

优化成本核算系统的流程,即在ERP系统的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四个阶段,根据作业成本思想设计其成本核算及控制流程作业相关。具体就是,首先在设计阶段对作业成本进行模拟和优化,即通过ERP成本模拟功能,建立产品设计方案与企业生产作业链以及产品BOM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应用作业管理的思想,剔除非增值作业,在优化产品结构及作业链的基础上,从成本的角度优化产品设计方案;其次在采购过程中,运用作业成本思想核算与控制采购成本;再次在生产制造阶段,应用作业成本思想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作业差异分析法控制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最后在销售阶段,运用作业成本思想计算客户服务成本,为ERP系统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数据支持。此外,在按照以上成本核算流程核算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控制在ERP系统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现状有步骤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二是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系统管理需求分析;三是从管理功能及经济的角度选择适当的系统软件;四是从最高领导层开始的整个企业应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工作;五是建立完善的统计核定体系。

3、成本核算与ERP相结合

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企业所有职能部门。差异或问题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马上被纠正。典型的ERP 成本管理涉及以下方面:(1)成本中心会计,用于确定成本的产生。主要包括支持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等。(2)订单和项目会计,该系统收集成本,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监控订单与项目。(3)产品成本核算,用于对成本结构、成本要素及运营过程进行监控,并进行预测。(4)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ERP 可通过这种集成功能自动地从其他模块(如销售、采购、生产、储运、人力、财务等)中提取成本动因,进而依据流程成本动因分配流程成本,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5)利润中心会计,该系统使用期间会计技术收集业务活动成本、运营费用等,进而确定每个业务的获利情况。

4、建立新型责任制成本制度

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将直接产生成本和费用的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责任中心,然后以各中心的责任范围为依据,根据统一的编制办法编制其责任预算,并采取合同的形式逐级进行承包以进行成本的管理。浅层次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的工作思路是,依据各项规定将完成这个项目的各要素通过反复优化固定下来,进而计算出完成这个项目的最低的总成本,并以此作为目标再分解、责任划分和奖惩约定的依据,最终实现项目整个活动过程的费用控制以及利润达成。在ERP系统中,公司将内部组织根据管理和考核的需要设置成不同层次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并将公司年度总预算逐层分解到每个被考核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当业务实际发生时,系统会将每一笔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时地归集在预先设置好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中。管理者可以从系统的报表工具中逐层查询每个“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实现对整体经营指标的分解、落实、监督、分析和考核,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戴江宁.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成本核算的若干思考.现代商业,2010;18

[2]黄雪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会计体系研究.时代金融,2010;05

[3]王慧,李纯萍.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特点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8

[4]谢丹影.ERP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财会通讯,2009;07

第9篇: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 财务管理 措施

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我国钢铁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钢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钢铁行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经济的特殊状况,本文提出了强化钢铁行业目前财务管理状况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资金使用率,实施管控集中制的资金管理制度

目前,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更是威胁到了钢铁行业的发展。所以,是否拥有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决定了我国钢铁行业能否持续发展。资金的运转是否顺畅,资金的使用是否充分合理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能否适应新时期的激烈竞争。钢铁企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生产规模大,原材料分布广,这些都要求钢铁企业必须合理的分配资金,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财务制度陆续实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支柱产业中。钢铁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来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多采用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来管理和控制整个企业的流动资金。资金结算中心主要负责钢铁企业的资金统筹并规划资金的使用途径。因为资金结算中心可以独立的对资金进行调控,钢铁企业可以更好的控制资金流向,从而提高整个企业资金的使用率。资金管控集中制可以挖掘流动资金的使用潜力,从而实现资金的二次利用。资金结算中心的存在可以促进企业的资金循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及时有效,不耽误时间。而财务公司模式在由于其审批复杂,占用时间较多而很少被钢铁公司所采用。但是我国钢铁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找寻符合自身的资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才能保证我国钢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二、重视成本预算的作用

钢铁企业由于其原材料分布较广,且矿石价格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钢铁企业在资金成本的预算方面面临的挑战巨大。原材料价格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就这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的动向,并对市场价格进行科学的判断,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时进行大批量的采购,节省采购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现在并不能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所以一旦原材料采购的成本过高,必定限制企业资金的循环,不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所以,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合理的成本预算可以使企业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效益。我国钢铁企业必须重视成本预算部门的重要性,只有掌握准备的市场信息,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合理分配融资资源,加大融资力度

目前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改变,银行基本加大了对贷款的控制。面对紧张的银行信贷形势,钢铁企业必须另辟途径以克服当前的融资困难环境。商业银行减小了对钢铁等大型企业的贷款力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的钢铁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因此,要想完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钢铁企业必须转变融资途径,改变融资策略。钢铁企业只有合理的分配现有融资资源,结合企业的实际资金情况,对企业的内部资金和可能的融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钢铁企业自身现有资金的利用率,可以减少外部融资困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钢铁产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其本身生产规模有优势,企业效益也比较稳定。这些都可以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减少税负对企业的影响

钢铁企业巨大的生产规模必须以相对较高的投资为依托。一般的钢铁企业都拥有大量的员工,各项开支也会逐年的增加。因此,税负对于钢铁企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企业必须面临高昂的缴税成本。鉴于此,纳税筹划意识直接影响到我国钢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钢铁企业都会设立下属的一些公司。而以办事处形式存在的分公司只把盈利和亏损情况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中。企业的子公司就要独立承担税负,所以根据各个下属公司的盈利情况设立分支机构,才能真正减小钢铁企业的整体税负压力。

五、总结

钢铁企业的盈亏情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发展情况也直接关乎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情况。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我国钢铁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并加以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平.试论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经济师,20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