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民生新闻论文精选(九篇)

民生新闻论文

第1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传受界限模糊!受众渐逐主体化;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本文的写作,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在现代化社会里,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而正是这样的大众,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消费者)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从现象上来看,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然而从本质看,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引起了消费行为"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此后,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生产出受众,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如品味、阶层偏好等),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知识、偏见、抵制等)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1]。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完全褪去说教色彩,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传受界限模糊,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市民成为主角,其出镜率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组建一支市民大军,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人人都可以参加,人人都在被观看,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并逐步主体化。

2、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了解和体验现场,去捕捉更细腻!更真实!更深刻的信息;而受众在其带领下,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凭借对现场声音!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2004年10月23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开头叙述到: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还是……?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2]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3、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国际总编辑语),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每一个节目的开头!中间!结局,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60分》,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但从消极方面来看,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造成损害,同时也是一种内耗,造成人!财!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新闻语言的能指化[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克隆现象的增多,原创新闻逐步减少,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内容(义)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注重制造视听,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强调节目包装,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另类”语言;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达到一种制幻效果,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使节目内容琐碎,节目形式流俗;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更亵渎了民本思想,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不断创新,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更新自我,独领。

注释: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但它们都具有共性,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美国]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1-202.

第2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策划品牌

运城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第一时间》自200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运城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栏目。但是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渡开掘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因为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好人好事、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灾难事故、生活变化等里弄胡同琐事,观众在接受这些新闻时因为琐碎而容易产生收视疲劳。那么如何消除观众的收视疲劳?笔者认为加强对这些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尤为关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策划。可以说,策划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成败。

策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就是对节目制作增加智力投入,让自己的节目有特色,与众不同,精益求精。新闻本身不能策划,但新闻节目需要策划。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根据要达到的宣传效果,按程序对新闻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规划,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比如在采访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报道什么、为什么报道、怎样报道的问题,即策划。策划在节目中承担了“思想引擎”的作用。

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在开播两年时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而成为运城电视台的一个品牌栏目。它的高收视率来源于“民生”定位,来源于与百姓的贴近性,那就是“《第一时间》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时间”。栏目为百姓说话,说百姓想说的话。栏目的新闻线索大部分来源于热线,而热线又大多是百姓群体中的个体问题反映,这就造成了记者疲于为百姓一个个地解决个性问题,甚至只是揭露一种现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容易在百姓中形成媒体的公信力。有的记者甚至感到,没有热线就没有什么可拍的,造成稿源吃紧。这种现状,谈何保持品牌栏目的地位?为了保持栏目的品牌地位,打造精品节目,2006年,《第一时间》栏目成立了专职策划机构。该机构在每周一由策划主管组织召开策划例会,由栏目监制、监制助理、制片人、各值班主编、责编、热线主管、制作主管等人员参与,对栏目进行短期、长期以及具体选题的策划。

结合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的运行情况,笔者认为要搞好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基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主动

也就是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出击。只要我们了解党委、政府在做什么,了解百姓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报道,就可以把题目做大、做深、做精。比如2007年运城市在大力创建旅游文明城市之时,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利用“五一”长假,主动与渭南电视台合作,共同推出《“五一”黄金周特别节目:两地主播话旅游》,把两市的名胜古迹和风土民俗搬上对方的荧屏,让受众耳目一新。这种形式生动活泼、亲切新鲜。对秦晋两市观众来说,既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知识;对运城、渭南两个电视台来说,比学赶帮,互利双赢,的确是一着好棋。

二、要计划

年内我们要做几件大事、近期做什么、这一期节目做什么,对每一个选题以及节目体裁、表现形式,都应做出具体策划和长远设计。2007年5月至6月上旬,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组就成功策划了“魅力运城黄河行”大型电视公益行动的报道活动,栏目将第一板块开辟出来,每天用8分钟的时间对“黄河行”的行进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纪实报道,共连续报道40天,报道总时长320分钟。这次活动是该栏目自开播以来,报道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报道,活动内容以“展示魅力运城”为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集中展示了黄河风光、黄河风情以及黄河根祖文化,为拓展运城魅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提升了《第一时间》栏目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这次活动的策划从2006年11月份开始酝酿,一直到2007年3月下旬定稿,历时长达5个月之久,期间经过多次风险评估和可操作性的反复论证。《第一时间》“魅力运城黄河行”标志着《第一时间》在组织、报道大型公益活动方面又打了一场漂亮仗,尤其是在节目策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要整合

就是要对于一些热点新闻和同样来源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来为受众选择安排信息,提炼出新闻的意义。同时根据宣传和报道的需要,加强策划,设立一些临时性的新闻专题,把相关的社会新闻信息综合开发,形成连续性和专题式的组合性报道,这样就可以消除受众对社会新闻平凡化、群像化、锁细化的刻板印象。这些常规性的组合或系列报道,不但在形式上克服了单独的一条社会新闻的琐碎感,更容易产生粘连效果,通过采编人员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更好地配置了新闻资源,扩大社会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2008年6月25日,奥运火炬在运城市传递,为了营造舆论氛围,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提前策划,推出了“喜迎奥运火炬”的系列报道,特别选取了运城市不同阶层的10个代表性人物,采访他们迎接奥运火炬的喜悦心情和所做的实际行动。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时间》特别策划了“激情岁月——记忆60年”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寻找采访了一批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激情岁月的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界人士,让他们讲述一段发生在那段激情岁月里的故事,让广大观众一起重温那段岁月,感受那代人的精神风貌,体会共和国的成长经历,给当代青年人一定的思想启发。因为这两个采访活动组成了系列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从这些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节目的策划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全面提高了媒体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争得受众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

第3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第4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根据章程,研究委员会一届4年。在第一届届满之时,请允许我再次回顾研究委员会设立、发展之历程。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在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二十载,在白先生个人努力和带动下,逐渐凝聚起了一批致力于从事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学者。2008年9月,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了“首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在这次的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呼吁成立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会,并由中央民族大学牵头,成立筹备委员会。

成立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会的设想得到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2009年6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通过讨论和表决,同意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筹备组建“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白润生教授为会长候选人。论证申报材料准备齐备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报送国家民政部后,不曾想白润生教授年龄已超,不符合国家民政部规定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负责人不得超过70岁的条件。为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有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凝聚全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力量,以免白润生教授及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者、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的诸多努力付之东流,中国新闻史学会提议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另择他人作为会长人选。经过讨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推荐副院长赵丽芳副教授为会长人选,继续筹备学会申报工作。2010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上,组委会将此事通报给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代表,大家以推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为重,一致同意推举赵丽芳为会长候选人。

2010年11月26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赵丽芳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候选人。随后再次经过材料准备,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报送国家民政部后于2011年7月获准成立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负责人为赵丽芳,秘书处设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年12月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并在第一次理事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益西拉姆教授、河北大学白贵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牛丽红教授、民族学院周德仓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常务理事。新疆大学帕哈尔丁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高卫华教授、大连民族学院于凤静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刘立刚副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刘立刚副教授担任学会秘书长。白润生教授为学会名誉会长。2013年,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的会员大会上增补兰州大学张硕勋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颜春龙教授为常务理事,西北民族大学副会长变更为刘俭云教授。2015年,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的会员大会上增补内蒙古日报社《新闻论坛》主编陈玉文高级编辑为常务理事。会员单位集中在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除以上会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外,还有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红河学院等,此外,还有来自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个人会员。

在少数民族新闻史二级分会第一届届满之时,请允许我代表学会对以白润生先生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新闻史书写者、研究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白先生为学会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批学者的努力改写了中国新闻史的书写方式,让民族地区的媒介史研究得以有一席之地。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赵玉明教授、前任会长程曼丽教授对二级分会抱以厚望,对设立之事给予多次指点;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处刘书峰、邓绍根老师为准备申报材料,忙前忙后,尽心尽力;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对分会设立之事予以周全考虑和支持,内部虽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理事还是投了支持票。对研究会发起单位、会员单位多年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会员规模虽然不大,但相对稳定,辨识度较高,认同感较强。对学会成立以来承办会员大会、常务理事会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的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云南红河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以及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中国新闻史学会其他分支机构相比,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规模较小,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学术共同体。但它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更加不可或缺。学会也正在通过学术研究,智库发声,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研究会成立4年以来,较好地发挥了全国性学术组织的领军作用,团结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向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立大会之外,分会还举办了4次会员大会暨“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2014年,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举办“民族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分论坛。可以说,研究委员会近4年主要开展的工作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日益繁荣,影响力不断扩大,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学者构成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坚力量。4年以来,研究委员会理事单位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集团军,呈现出了多中心、多面向的研究特色和良好发展态势。以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为代表的西北高校社会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以民族大学为代表的陕西高校媒介史研究、新闻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南方高校的民族志传播学研究;以大连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为代表的东北少数民族媒介史研究;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新疆地区高校的单一民族媒介史,中亚传播研究;内蒙古高校的蒙古文媒介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民族语言媒介史等均产生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是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民族志传播学作为重点科研方向,张硕勋、张利洁、王芳、刘晓程等团队成员专业背景以民族学、人类学、新闻学为主。张硕勋副教授多年关注黄河上游藏区生活变迁中的媒介角色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大众传播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以甘肃藏族地区为例》。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多位中青年教师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李克副教授的专著《冲击碰撞下的交流与融合――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朱杰副教授的专著《徘徊与踌躇中的抉择――西北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是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成果体现。

民族学院(2014年更名为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社会发展的重大背景下准确寻找坐标,以新闻传播为研究主题,构建学科特色,在新闻传播史、中国藏语报刊史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领域成果丰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周德仓教授是这一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在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周年院庆之际,又出版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以及《涉藏文献索引》。

云南大学是南方高校进行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基地,在用民族志方法进行传播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团队。郭建斌教授在《独乡电视》后,又以云南迪庆、四川甘孜和昌都藏区为考察对象,研究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社会角色及其变迁,以及国家话语、精英话语、民间话语对藏民认知的影响,出版了《寻找格桑梅朵――昌都地区流动电影放映田野研究实录》;孙信茹、杨星星、陈静静等中青年教师也将研究投向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社会,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是中部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区域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学术团队以高卫华、陈峻俊、黄迎新等教授为中坚,相继出版《民族文化传播与地方社会发展研究报告》《现代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报告》《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等。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播的调研报告也多次得到湖北省领导的批示。西南民族大学李谢莉副教授对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关注较多,林晓华副教授对新媒体与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关注较多,均有多篇相关。

大连民族大学研究重心在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格局与区域史,于凤静教授是主要的研究者。延边大学朝鲜语媒介史的研究同样具有区域优势与学科特色。

河北大学白贵教授、金强老师的回族身份,使他们将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史纳入研究视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史》以优秀结项。

内蒙古高校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蒙古文新闻媒体研究为主要代表。乌云教授是主要的研究者。但因为研究主要以蒙古语文进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交流较为困难,研究成果与传播受到一定限制。

新疆大学处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富矿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传播研究也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团队,较早期有阿斯买・尼亚孜教授、帕哈尔丁教授,近年金玉萍教授成为新生力量,其专著《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对一个维吾尔聚居的村庄进行民族志调查,探讨村民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及其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是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在白润生教授引领下,已经形成了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研究力量,在继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论领域的研究之外,还着力研究民族地区媒体的传播效果、功能与受众,研究民族地区新媒体发展,并与日本学者、台湾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拓展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视野与资料搜集渠道。史论方面,白润生教授集结多年研究出版了《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既有对以往研究的回顾,也有对新问题的思考;王晓英副教授的专著《民族新闻传播简论》是多年讲授民族新闻理论的结晶;赵丽芳副教授专注于民族语言媒介历史与功能的梳理,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王斌老师多年关注、新疆的电视传播效果与影响力研究,著有《少数民族地区电视传播效果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岳广鹏副教授著有《冲击、适应、重塑:网络与少数民族文化》,范小青副教授多篇论文关注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开办30年之际,最重要的转向与结构调整,体现在新闻学(藏语基地班)的开设。面向藏区招收母语为藏语的学生,培养“懂国情、厚基础、宽视野、强双语、重实践”的藏汉双语新闻传播人才,既是国家战略之急迫,民族地区之需求,也是学校办学、学科建设之特色的体现。

内蒙古日报社《新闻论坛》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建设与发展多有关注,专设栏目,刊发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在陈玉文主编及编辑部的努力下,内容质量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继《新闻与传播研究》《当代传播》之外,刊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论文的主要平台。

以上例举难免挂一漏万,有待更全面的综述研究产生。作为一届会长,本人尽自己最大力量投身学会的各项工作,尤其学会初创阶段各种规章制度尚未形成,头绪多,问题多,基本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很多设想中的工作尚未开展。虽然在以上梳理中,近4年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初具规模、初有成果,但与早期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成绩相比,尚未产生新时期的具有学会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各会员单位也还是以自己的行政单位为大本营开展工作,学会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学科共同体凝聚作用,对此深表歉意。

第5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评论 公众话语 差异 党报 都市报

新闻评论中公众话语的运用,在不同类型的媒体中有所不同。党报与都市报新闻评论中的公众话语是有差别的,总结这种差别的状况,分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报纸性质对报纸意见信息传达产生的影响。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本文中所说的公众话语,是指以公众社会事务为内容,从公众角度反映和表达社会信息的非个人的话语活动及其结果。

作为代表性的党报,《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中,包含着党及政府话语和公众话语这两个方面的意见信息。党及政府话语是指党及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传达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及政府的形象,反映党及政府立场、声音的意见话语。而公众话语则是指反映与公众相关的信息、代表公众发表见解的意见话语。这些评论文章一般不是直接传达公众的意见信息,而是指导、设置和导控公众话语的方向。

都市报的代表《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评论中,也包含着政府话语和公众话语这两个方面的意见信息。政府话语主要体现在它的“社论”版中,以政府决策性、指导性、宣传性信息为内容,表达相应的媒介立场和意见,这种话语不一定都是政府信息的直接传达,但大多为体现政府话语精神的媒介阐释与解读。而公众话语在《南方都市报》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民众身份的话语,可以视为“老百姓”的意见信息。另一种是各个领域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身份的话语,可以视为“知识分子”的思想信息,这两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个论+众论”版中。“老百姓”意见话语一般是直接表达社会大众的对社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知识分子”思想话语则表现出特有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性深度。

新闻评论的选题角度、语言特点、论证方法、写作风格都与公众话语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选题角度体现了公众话语的立场和出发点,语言特点体现了公众话语的表达特色,论证方法体现了公众话语的思维方式,写作风格体现了公众话语的表现个性。从这四个方面来把握公众话语,能够对公众话语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选取2015年6月份《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所有新闻评论为样本。从选题角度、语言特点、论证方法、写作风格这四个方面,对两张报纸新闻评论中公众话语运用的差别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一、《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中公众话语运用的差别

《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中公众话语运用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闻评论的选题角度

1.《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章选题的角度

《人民日报》在新闻评论文章的选题角度上多从党、政府角度出发。如果从受众角度去看,多数文章是以党和政府的名义代表社会大众说话。

(1)关注政府官员的工作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政府官员为评论对象的文章是评论文章中数量比较多的主题。这些文章大多关注政府官员的形象、工作效率、权力实施与责任义务等方面。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价,对政府官员的作风进行议论,发表党和政府的思想观点。选题在选择上多从政府、党的角度出发去发现问题,通过具体的论证,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关注政府机构的工作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政府机构为评论对象的文章多是关注政府机构的建设与权力实施问题,政府机构的监督等功能的运用问题。批评政府机构办事方面的不足,把评论重心放在了政府机构建设等相关方面,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关注社会事件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社会事件为评论对象的报道多从政府的角度进行报道,主要评论了政府的应对措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等。

(4)关注政策法规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政策法规为评论对象的文章多从政策法规的内容入手,分析制定的合理性与出现的问题,对政策法规进行深入剖析,从中发现社会问题,引起政府的关注。

2.《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文章选题的角度

《南方都市报》在新闻评论文章的选题角度上多从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大众的需求为写作角度,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与现象,是对社会公众思想信息的直接传述。

(1)关注就业问题

《南方都市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就业问题为评论对象的文章主要是针对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的重视。

(2)关注社会事件

《南方都市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社会事件为评论对象的文章与《人民日报》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有所不同,《南方都市报》更多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关注社会事件对大众与社会产生的影响。

(3)关注经济问题

《南方都市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经济问题为评论对象的文章多从目前的经济现象出发,分析问题的产生对大众带来的影响。

(4)关注教育问题

《南方都市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以教育问题为评论对象的文章从高考、教师、学校等方面来反思教育产生的问题,并试图论述解决的方法。

(二)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1.《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语言特点

《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语言特点是严肃、郑重,多运用中央文件和其他政治性文本中的话语来传播意见信息,突出了它是党和政府话语的代表这个特点。另外,频繁的使用成语与古语使得它失去了一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受众。

(1)权威主体词语的运用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经统计,“党”“政府”“官员”“党的领导”这些词组出现的次数较多,说明了《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中党性词语的运用频率是比较高的。

(2)成语、古语的运用

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比较生僻的成语与一些古语。成语与古语的过多运用,对党报读者的文化程度提出较高的要求,也显现着党报读者的某种群体特点。

2.《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语言特点

《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平民化的,所运用的词语大多比较简单易懂,平民语言使用的程度是比较高的,便于受众阅读与理解,充分体现出了它是公众话语的直接传播载体,而不是代表公众的思想媒体。

(1)口头词语的运用

在《南方都市报》2015年6月份的新闻评论文章中,能够很容易地看到大量口头词语的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比较轻松的,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容易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

(2)短句的运用

《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文章中语句都不是很长,基本上都是短句。短句的大量使用,好处在于它可以使受众轻松地理解意见信息的表达,方便了受众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把握,降低了阅读困难。

(三)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

1.《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论证方法

《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文章,多运用列举数据与提供政策支持这两方面来作为论据进行深度论证。

(1)列举数据

列举数据,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是比较强势的论据之一。《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文章中经常会根据所评论的话题来进行数据统计,列举数据说明问题。

(2)引用政策法规

引用政策法规,也是《人民日报》在评论文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在文章的开篇会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解释。这些政策法规是具有权威性的,受众看到话题与特定法规政策的联系,会在心里产生权威感、信任感。

2.《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文章的论证方法

《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评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活泼的,随意的,它除了运用列举数据、引用熟知的政策等方法外,还会总结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对主题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

(四)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

1.《人民日报》新闻评论文章的写作风格

《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写作风格是比较庄重、严肃,运用大量的政治性语言传播意见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文章的写作结构也比较固定,少有变化,体现了一种信息传达的一贯性和稳定性。

2.《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文章的写作风格

《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文章写作风格是比较活泼的,口语词语与短句的运用使得文章整体呈现一种轻松的感觉,让受众能够比较迅速的了解作者的意见信息,对这种意见进行及时的反馈,平民话语的运用程度也是比较强的,阅读起来比较简单。

二、《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新闻评论中公众话语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报纸功能定位的不同

《人民日报》是党报,因此它的宣传任务是要对党、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报道,对党政机构、政府官员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论。《人民日报》无论是在选题上还是在语言的表达中,都严格按照党和政府的标准,传播意见信息,因此评论文章呈现出严肃的风格,即使是在时评中,也要代表社会公众的意见。

《南方都市报》是市场化报纸,完全的市场化运营,为了能够符合报纸的定位,在选题与写作风格上都是比较活泼的。它的评论文章也是如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选取受众感兴趣的主题,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直接传播社会大众的思想信息便成为它吸引受众的有效办法。

(二)评论作者的构成不同

《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文章多为本报评论员、专职新闻评论人以及各级党政领导人所写,文章结构与风格都比较统一。

《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评论在报纸上有社论、个论+众论这两个版,文章的作者是多元的,既有本报的评论员,也有广大的社会民众,还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网友。因此,评论的写作风格也是多样的,话语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的。

(三)报纸受众定位的不同

《人民日报》受众多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或者是教育水平比较高的社会人士,他们有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等内容的需要。另外,这一部分人群想要知道政府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说在新闻评论文章中看到政府的观点。因此,《人民日报》在新闻评论文章中会侧重于传播政府的声音。

《南方都市报》的受众组成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这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还有更多一部分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受众。为了满足这一部分受众的信息需求,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众的思想信息,在新闻评论文章中就体现为传达公众的话语、意见和思想信息。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范敬宜.总编辑手记[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第6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71-0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新闻业也日渐完善。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舆论监督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建设精神文明世界,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上较好地发挥了激励、威慑、督促的作用。舆论监督反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明确的态度和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新闻事实。它是客观的,但它又有着正确的导向性。

社会上有多种监督,如党内监督、人大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等不可或缺,极具战斗力的一种监督形式――新闻舆论监督以其特有的公开曝光形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与其他的几种监督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很强的公众震慑力。然而,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因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已经超过1000起, 新闻界的败诉率为30%,即使有的胜诉,也使自身精疲力竭。这种现象说明新闻舆论承担着重大的法律责任,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也显示出有些人在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理解上存在着偏差。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

(一)新闻

新闻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成为新闻,需经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 。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的三个要素。

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陆定一)。第二类为落脚点在“事实”的“事实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第三类为落脚点在“传播和信息”的“传播信息说”――“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张允若)。第四类为落脚点在“读者”的“读者说”――“能最大化吸引读者的、最快的信息传播”(张明新)。国外新闻学术观点有不同的流派,因而对新闻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西方新闻界有如下的提法:“新闻是一种令人惊叫的事情” (《纽约太阳报》主编C.A.达纳);“反常的事情是新闻”(美国杂志作家W.埃尔文);“所谓新闻, 就是为了向大多数人传播知识和趣味,把最新的或者与现在有关的所有旧事物的存在、变化、兴衰、发展等现实情况印刷出来的报道”(日本新闻学者关一雄);“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德国新闻学教授E•多维法特) 。

在中国,有人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有人强调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事实,有人认为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的分类有如下几种:按事实发生状态分为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为国际性新闻、全国性新闻、地方性新闻,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为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为文字新闻、 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辞海》中的解释是“ 监察督促 ”,也就是说,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三)新闻舆论监督

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利的有效形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因为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一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和情况,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充分了解;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舆论批评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人们对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辩、辩驳乃至争论,即众多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最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整个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 、开展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需求性

一是多媒体争夺受众激烈化。现在的新闻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短信都在提供新闻来源,所有的媒体都在争夺受众,彻底改变了过去报纸、电视独揽新闻的格局。二是新闻传播呈现无国界化。过去新闻主要辐射在小范围内,现在的新闻,通过网络,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全世界都能看到。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给新闻舆论引导带来很大压力。三是受众群体日益对象化。随着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的差异,广大受众对媒体选择的倾向性日益增强,呈现出鲜明的对象化和分众化特点,如出租车司机特别爱听广播,年轻人主要看网络媒体等。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需求性

一是事情报道多、人物宣传少。一些地方的新闻宣传,天天报道的是这儿铺开一个什么工程,那儿开了一个什么会,绝大多数讲的是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很好地贯穿到新闻报道中。二是画面展示多、思想挖掘少。一些媒体所报道的事件仅停留于表层,思想性不强,没有深度。真正的新闻宣传,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应深刻挖掘事件所蕴涵的思想,这样的报道才有深度。三是报道领导多、宣传群众少。一些基层的新闻报道,大量的是领导的活动和讲话,没有很好地体现“三贴近”。四是记者感悟多、社会诉求少。一些媒体作品所表现的新闻思想,大部分是记者自己的考虑,而不是社会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五是表扬性稿件多、监督性稿件少。媒体要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敢于碰硬,敢于反映事实真相;要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要讲究监督艺术,使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赢得各方的关注和支持。

三、 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从事国家管理的公民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民利的有效形式。公民对政府机构的行为表示意见,属于舆论监督,是最起码的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根本条件。公民的意见是民主政府存在的根据、施政的依据和检讨的依据。任何政府机构都不应拥有审查的权力以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意见,什么是错误的意见。如果政府拥有某种权力,告诉人民何种有关它的信息是正确的,何种有关它的信息是错误的,然后强迫人们接受它的结论,那么政府的判断就代替了公民的判断,政府的选择就代替了公民的选择。这样政府将会脱离一个民主政府的性质。民主意味着应当相信人民具有辨别是非真假的基本能力。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正是为了表达意见和作出评论。但是,公共政策是以多数意见为依据,有时并不一定是因为多数意见是正确的,而是因为公共政策涉及多数的利益。在一个民主政治社会中,对有关统治事务的言论的判断,根本而言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公民的责任,即公民通过自由批评对政府机构实行监督的民利。保护政府机构的名誉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影响到公民民利的实现。对政府机构的批评应当受到宪法言论自由条款的最妥善、最严格的保护。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新闻舆论监督渗透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和过程中,人民自觉关注和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在我国,随着民主决策意识的增强,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开始公布,决策过程也开始在新闻媒介刊出。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是知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知晓国家大事,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出批评、建议或意见。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利的有效形式,把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可促进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自由表达意见的过程。党和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为有利于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必须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权衡利弊得失,以作出科学的决策。新闻舆论监督的及时、公开、广泛性特点,使它能够对决策的不合理成分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提出及时的批评和建议,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三峡工程的上马、《破产法》的实施等重大决策经过了新闻媒介下情上达的传播,是经过反复研讨才作出的决策。从宏观上说,中国的农副产品收购政策,工业、交通、水利基建规模,人口生育法规等;从微观上说,宝钢二期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都是借助于新闻媒介完善了决策。我国新闻媒介是从属于执政党和政府的,利用新闻舆论监督公布决策过程,表明了我国的决策已逐步走上民主政治化、科学化的轨道。在这一进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舆论监督把从事国家管理的公民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进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现象滋生。任何社会制度下,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的人总是少数人。然而,这些人的决策和管理行为,则对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是他们工作的宗旨。他们中大多数人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为人民服务,其中也有孔繁森、李国安式的优秀干部;也有一部分政策水平不高、个人素质较差的人,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发生损害人民利益和党群关系的情况;还有一些人、渎职、违法、违纪、、,走上犯罪的道路。没有对权力的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1993年北京长城公司沈太福10亿特大诈骗案,经过新闻媒介的连续披露,直接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理,有关部长辞职。

第7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自由;宪法;特质;突破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68-02

据相关报道:2010年5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书面声明,批评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限制新闻和言论自由。去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日”,奥巴马同样指责中国监禁、骚扰记者。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西方政要还是西方媒体,他们都对中国抱有偏见甚至是敌意,前些年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对中国横加指责,这一段时间,又高呼新闻自由的口号,对中国指指点点,我们必须要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自由,它的实质以及特点都有哪些,笔者认为只有在厘清了这些相关联的内容,才有可能来谈新闻自由。

一、中国新闻自由的渊源

新闻自由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希尔斯曼认为:“不管民主的定义是什么,没有新闻自由,民主本身就无法存在。[1]新闻自由理念的兴起其实已经有两百多年来的时间。它是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在英国光荣革命时期,当时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言论自由对于建设具有柱石样的作用,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弥尔顿在论《论出版自由》一书中认为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自古就有的;人民应有自由来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及主张,并根据自己的良心来自由讨论的权力;新闻自由是从言论自由理念中延伸出来的,其兴起根源于近代政党的形成。在英国史上,政党要呼吁民众支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往往是通过办报纸的方式。在美国,对于新闻自由的重视更加明显,政府把自由主义的理论写进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中,并在1789年的美国《权利法案》第1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又确定 “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确立了包括言论出版自由、自由及集会、结社、请愿等自由主义的权利内容。

从现今的认识出发,我们可以为新闻自由作如下定义:新闻自由是公民民利的一种,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体现。它是指“收集、、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包括报刊的出版自由、电台与电视的播放自由、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自由,以及发表新闻评论的自由等”。[2]

二、中国新闻自由的蜕变与发展

在我国,自清末民初新闻自由理念传入之后,也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作为一种斗争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将其作为奋斗的目标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其实中国并没有新闻自由的传统,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朝的“大兴文字狱”,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不容许任何人对他们权威的质疑,千方百计的压制人们的言论自由,只能处于“道路以目”的境地,更不用说出版自由、报道自由了。

中国的新闻自由,是在西方新闻自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特殊的国情逐步发展起来的,西方新闻自由有优点也有糟粕,中国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优点,最终形成了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新闻自由特质的中国特色的新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公民的新闻自由,一开始就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中国公民的新闻自由,从建国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中可以明确的看出,中国公民享有的新闻自由每一次都有所加强,每一次又有了新的内容,如1954的宪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国家供给必需的物质上的便利,以保证公民享受这些自由。”

同时,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宪法又在总纲中非常非常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但是这种权利不能凭空而存在,必须遵循各种法律所规定,必须遵循人民的意愿,一切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

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在新闻活动中,《宪法》规定的这条权利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获得和传播国内外信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二是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的重大事务、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尊重和保护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和反映真实情况的权利;

那么新闻媒介和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什么关系?有些人认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的,这是一种误解。各国的宪法的规定的公民的新闻自由的权利是不可转让的。人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委托任何机构来行使新闻自由权。当然,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也成功的是新闻媒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践新闻自由权的也是新闻媒介。这原因何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新闻媒介为了生存、发展。新闻媒介是向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的专业机构,并以此作为新闻媒介的生存条件,一旦新闻媒介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那么它们就无法生存。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要,新闻媒介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发表权、报道权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人民的欲望和要求。

在时,中国人民的新闻自由曾遭到毁灭性的践踏,在那个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以政治挂帅的年代,媒介沦为的帮凶,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词,更不用侈谈什么新闻自由了。

之后,我国逐步打破附加在新闻自由身上的种种“罪恶”标签,新闻自由的理念不仅重获新生,而且基于我国现实国情,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自由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将新闻自由拓展为七种基本权利,即“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晓权和采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3]

新闻自由从一开始提出就遭受质疑,因为新闻自由的提出当是只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当时新闻自由根本没有受到约束,仅仅只是依靠媒介的理性,况且理性是很难界定和把握的,这样也就导致了媒介权力的滥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限制媒介的这种权力,就相应地提出了社会责任理论,笔者个人认为新闻自由应该和社会责任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当下我们谈论新闻自由,已经不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自由概念,而是一种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这就更需要媒介能够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将自由同责任统一起来。

媒体所表达的言论应该主要代表谁的意愿?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见!民主的原则是既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同时也保护少数人发表意见的空间。一个有质量和公正的媒体在中国社会向复杂的多元社会和市场社会转型过程中,要起到一种对各种权势、商业势力、政府和非政府利益集团的制衡作用。社会给媒体的使命是监督社会。社会之所以赋予它这种使命,因为媒体的立场是代表广大公众的、无偏见的。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核心,通过媒体享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因而,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保障体现了民主国家的民权精神。在民主政治的框架内,政治事务必须公开化、透明化,以使公众在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对公共事务和政府官员进行监督。在日益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公众越来越依赖新闻媒体去了解他们所需要的种种信息。从而,新闻媒体代表公众承担了这一重要的民主功能,成为联系公众和政府的纽带。

三、实现新闻自由的现实路径

1.增强新闻舆论的导向性。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是态度。是人民意见的集合,可以说舆论反映了民生、民声、民愿及诉求。能否引导舆论、把握舆论,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性,把人民的意愿反映出来并得以解决,这是人民能实现的最基本的新闻自由。

舆论的传播方式多样,其中能使其得到最广泛传播并产生最大效应的,莫过于大众传媒。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与舆论的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大众传媒已成为舆论的物质载体。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体反映、传播、影响、引导舆论的巨大作用,遂赋予国内媒体舆论导向的职责。

2.“三贴近”原则与新闻自由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自由。2003年4月3日,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又一新闻传播理念,其具体内容包括:贴近实际,根本要求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百姓生活中,以客观现实和社会主流为基础。贴近群众,就是新闻媒体扎根于群众之中,切实为群众办事,并以他们的态度和想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加强立法建设,让人民享有的新闻自由置身于法律的保护之下。法律既是保障新闻自由的重要方式,也是防止新闻自由出现畸变的有效途径,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只有少数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关于新闻、传播方面的内容就更少,而在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传媒及传播者该如何在党委领导下如何做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的传媒不仅应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应该是人民和群众的“晴雨表”。真正要把宪法中关于人民享有的权利落到实处。

4.政府对维护新闻自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政府也是新闻自由的享有者。政府必须尊重新闻规律,允许新闻媒体独立报道,唯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的知情权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媒体在重大问题要不要报道,怎么报道,都要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最担心的是形势不安定,认为国家形势不安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4]在现代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难以靠信息垄断来引导舆论。开放新闻报道,允许各种独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媒体及时介入各种新闻事件,能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真相。

参考文献:

[1] 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上海:商务印刷馆,1990.

[2] 余家宏等.新闻学词典[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8.

第8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学者们在肯定“民生新闻”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亲民乐邻的作为时,也表达了对其同质化竞争和低俗倾向的忧虑。一时间,关乎“民生新闻”未来走向的讨论渐入热潮,其中最为盛行的观点是,主张报道者要积极实现由“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型,认为如此不但有利于打破目前“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和立意困局,而且将借此契机推动我国的公共领域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民生新闻”原有的亮点和优势已价值归零?抑或,“民生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已完全转向“公共新闻”?本文拟从报道内容、发生背景、机制等角度浅析“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关系,试图探寻关于“民生新闻”未来走向的一点认识。

理论边界的模糊性

“民生新闻”的实践已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不断走向成熟,理论上探讨其定义、内涵也着力颇多,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最近有学者指出,民生新闻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体裁,也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而是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范式。

年轻的“公共新闻”似乎也有着同样命运。发端于90年代初美国新闻界实践的“公共新闻”,虽已在媒介实践和学理探讨中确立了自我形象和价值,但围绕它的纷纭论争却至今没有成功导出“公共新闻”的概念。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菲利普・梅耶尔(Philip Meyer)认为,界定“公共新闻”的内涵和范畴应着力于六大方面,包括:“公共新闻”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的一种期望;对更长时间注意力的保持;深刻地解析、引导我们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愿望;对中间部分的更多关注和少走极端;对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重视内容,而不是技巧;体察培养公众思考能力的一种愿望。

由是观之,“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在媒体问世的时间都不算长,而学界讨论这两项课题角度更趋多元。“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的概念界定仍显模糊,不易把握。

因此,以两者概念作为研究的路径起点来分析“公共新闻”是否是“民生新闻”的理想“继任者”恐难有收效。另一方面,有鉴于中外对“公共新闻”、中国对“民生新闻”都在开展着如火如荼的一线实践,并就此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故我们试图转向研究两者的报道内容、生存背景来寻求答案。

实践诉求的差异性

题材选择的差异和报道侧重的不同,是我们分析“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时最为显著的观感。 要言之,“民生新闻”更似“坊间新闻”,致力于多角度、多层次报道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应该说,其视野是开放的,涵盖是广泛的。“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可见,围绕“民生”立意展开的报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新闻类型的概念,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题材较为呆板的边界规定,而将老百姓想看想听并暗合新闻价值要求的新闻内容,聚合到同一版面或同一时段内,实现报道理念、操作手法的创新,进而推动新闻产品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传者来说,坊间永远是“民生新闻”的第一现场,这恰恰表征了报道者对于新闻价值中“地域接近性”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成功运用。也很好地回应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方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与此正好相反,“公共新闻”始于媒体的政务报道和对其进行报道形式的大胆革新。在美国。纽约大学新闻系简・罗森(Jay Rosen)教授最早提出了“公共新闻”的理念。在此理念提出之时。媒体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新闻”报道实践。而媒体在采制“公共新闻”时,版面和镜头多对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政治事件和公共领域现象,并在报道进程中积极邀请市民读者参与事件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引导和整合舆论力量。

典型例子如国外文献显示的,1993年《夏洛特观察者》(the Charlotte Observer)对当地种族分裂冲突的报道和1994年威斯康星州当地的平面和电视媒体对地方选举活动的联动报道。可以说,政治环境、公民权利、民主进程始终是“公共新闻”的第一要义。应该说,“公共新闻”实践是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的再度觉醒和深化。是媒介在构建公民社会、保护和尊重公民政治权利、推动社会政治民主进程中的有意识努力。

由此可见,“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视觉观照的差异比较明显。“民生新闻”旨在生活品质,“公共新闻”突出政治诉求。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心理动因和文化背景支撑。诚然,“公共新闻”的报道题材、模式能够给“民生新闻”带来启示,但这样的启示不是否定,也不是“民生新闻”自救的全部答案。对普通民众政治权利的重视和民主的维系发展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民生情怀为代价,很难想象失去“民生新闻”所保有的注意力的损失和后果。在完全意义上主张公共事务报道,放弃民生关注,是一种置受众等多方因素于不顾的主观而。茫然的行为。或许,对两者持有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态度才是正道。

面临难题的互补性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在报道内容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侧重和偏好,并非偶然,回顾和分析两者的发生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两者的内容差异及本质区别。

面对“民生新闻”的春风得意,学者们不乏深入媒介管理和媒体经营管理层面的冷静分析和思考。“民生新闻”的应运而生是与转型期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向密切相关的。复旦大学教授孟建指出,传媒体制变迁中,媒体市场意识空前张扬,当前关注民生越来越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工作重点,向受众回归是中国媒体改革的大趋势。也有业界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得以平等存在。原本讳言、模糊的人本意识开始回归。在市场需求和媒体需求的双重动力推动下,媒体的新闻开始逐渐改变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尊贵状态,转而以日渐平等的视角关注百姓。

“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在更深层次上则代表了西方媒体以实际行动对“什么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的追问和探索。在这样的一种追问下,媒介深感作为公共领域组织者和构建者责任的重大,并表现出当仁不让的精神气质。

第9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生新闻 主持人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55-01

一、民生新闻的特点

近年来,民生新闻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吸引观众的眼球,原因就在于民生新闻贴近生活,以及明显的地域性和生动的本土化语言。凭借这些优势,民生新闻才得以在收视率上处于不败之地。

(一)平民化视角

民生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普通百姓成为主角。以平民化的视角去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去挖掘普通百姓背后的故事。民生新闻就是以普通百姓为中心,围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进行报道,让普通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普通百姓拍摄的新闻图片以及短片在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正的民生新闻应该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缩影,生活化和平民化并不是庸俗和低俗的代名词,更不能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谈资。平民化视角是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平常小事入手,经过层层剖析,挖掘出隐藏在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冰点信息。民生新闻旨在改善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普通百姓以话语权。这也正是民生新闻受到观众信任与支持的原因。

(二)贴近生活

民生新闻非常注意选材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典型是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同时事件要具有典型的意义。普遍是说特有的接近性,可以引起观众极大关注,并感觉事件中“有你也有我”,从而满足观众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的心理需求。生活中并不缺少故事,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的所思所想,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民生新闻报道百姓的故事,百姓为民生新闻栏目提供“你我”故事的素材,真正做到了与百姓之间的“零距离”。民生新闻受到观众信任的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大众舆论的作用。因此民生新闻在报道中要做到真实、全面,并且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弘扬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倡导健康和谐的生活理念,同时注重对平民的人文关怀,真正关心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三)语言本土化

语言本土化是民生新闻的显著特点,也是民生新闻主持人特有的主持风格。本土化的方言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给观众以亲切感,同时也有利于稳定核心受众,吸引边缘受众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运用颇具地方色彩的方言以朋友之间话家常的形式进行报道,极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和听觉神经,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持人口语化的表达中融入地方特色方言俚语的报道形式,更容易引起观众对事件的关注兴趣,并产生共鸣。

二、民生新闻中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的实现

民生新闻平民化的特点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受众多是平民百姓,这对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主持人在舆论引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报道内容的倾向性将左右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应当得到足够重视。民生新闻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的实现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新闻信息的“使用与满足”是基础

“使用与满足”也就是说我们对新闻信息产生兴趣,出于兴趣动机我们借助媒介来满足这种兴趣需求。在满足兴趣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这一媒介有所了解,并产生下一次接触这种媒介的想法。受众并不是没有思想的“靶子”,因此主持人要根据观众的兴趣点对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和编排。

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要能够体现出释疑解惑、制造趣味和行使监督的作用。主持人对事件的解读能够帮助观众充分理解新闻信息。例如《孟非读报》。孟非在民生新闻的主持中就充分抓住了观众深入理解新闻的心理需求。他总能在观众疑问的地方提出质问,在质问中深入挖掘事件的价值,并附有评论,为观众释疑解惑的同时也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主持人的“意见领袖”形象是关键

首先接触信息、将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后再向他人进行传播的人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定程度上是处于把关人的角色,它可以在接收信息时,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评论是建立在对新闻信息的再加工的基础上的,主持人观点的体现就是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主持人通过本土化的语言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并为观众理解新闻内容提供角度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的启示和引导在帮助观众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树立了媒体的公信力、体现了自身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孟非读报》中主持人孟非对新闻事件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评论独到、引导到位,他在对新闻事件的处理中体现出自身的品格魅力及文化内涵,是“意见领袖”形象的典型代表。

优秀的民生新闻栏目要能够充分发挥民生新闻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向庸俗化、低俗化方向发展。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跃.《第七日》:北京百姓的“民生新闻”[DB/OL].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