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营养健康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营养健康教育总结

第1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孕妇;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营养认知水平;膳食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4-66-04

Effect of nutrition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natal period on dietary behavior of pregnant women

CHEN Rujuan LIN Ruiru ZHANG Biqio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Huidong People's Hospital, Huidong 516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natal period on dietary behavior of pregnant women so as to guide a reasonable diet of pregnant women and improve the mothers' and children's health. Methods 300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received pregnant test and hospital delivery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allocat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at whether pregnant women voluntarily accepted nutrition guidance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with 150 in each.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dietary behavior of pregnant women in perinatal period, nutrition and pregnancy status after pregnancy of 36 weekend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dietary behavior scores at 20 weeks of pregnancy, 28 weeks of pregnancy and 36 weeks of pregnanc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973,P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Nutrition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natal period; Nutrition knowledge level; Dietary behavior

孕期营养不但能满足孕妇妊娠期间的生理需求,还可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研究表明,孕期营养状况不但影响妊娠期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还可影响胎儿出生后及成年后的疾病状况[1]。因此,孕期营养至关重要。但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孕妇未足够了解孕期营养的重要性,而是对自己的日常饮食保持随意的态度,并没有合理改善孕期的膳食行为。增加妊娠期间孕妇的营养知识并合理引导孕妇的健康的膳食行为,孕妇可将这些健康的行为直接作用到实际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中。因此,在孕期并发症及胎儿偏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院开始重视孕妇的营养健康教育。本研究将在我院进行建立分娩档案的孕妇进行了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膳食行为的影响及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孕检并建档进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根据孕妇是否自愿参加围生期营养指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未接受围生期营养指导,其中,孕妇年龄21~37岁,平均(26.4±3.2)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下59例,大专及以上91例;配偶文化程度:大专以下46例,大专及以上104例;职业;自由职业者38例,工人81例,办公室工作人员31例。观察组接受围生期营养指导,其中,孕妇年龄21 ~ 38岁,平均(26.3±3.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下60例,大专及以上90例;配偶文化程度:大专以下45例,大专及以上105例;职业;自由职业者37例,工人80例,办公室工作人员33例。所纳入患者孕前均无心肝肾等疾病、精神状态正常、沟通无障碍,均从孕16周开始进行入组研究。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及健康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获得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问卷对孕妇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进行调查。本调查问卷包括50道题,每题4个答案,1、2、3、4选项即代表1、2、3、4得分,其中,孕期营养认知和膳食行为两个方面各包括25道题。

1.2.2 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 对照组孕妇给予产科常规产前教育,未进行营养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均参与营养健康教育。现简要叙述如下:对孕妇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主要是让孕妇定期参加营养健康教育讲座,所讲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以及孕期常见疾病的预防,如妊娠期的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缺铁性贫血等的预防知识。课余可结合孕妇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给孕妇制订符合自身的食谱、营养膳食的健康教育等,根据课堂上提供的食物、控盐勺和控油壶等模具初步估计孕妇的食物摄入量。并定期把孕妇的营养摄取及健康状况信息进行记录并存档,同时给予孕妇下一阶段的营养摄取指导报告书,孕妇务必参照报告书的要求执平常的行膳食行为。并根据患者全面的检查情况制定下一次的课堂讲解内容。在孕妇入组时、孕20周末、孕28周末及孕36周末时进行营养认知和膳食行为评定。

1.3 评定标准

1.3.1 孕妇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 问卷中50道题目中各道题目得分总和为总得分,其中优=50~70分,良=71~100分,一般=101~150分,差=151~200分。总分越低,表明孕期营养认知及膳食行为越好。

1.3.2 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 评估指标包括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高脂血症,胎儿偏大,胎儿生长受限及无营养性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两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状况比较

两组营养认知和膳食行为评分情况比较,在孕妇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末、孕28周末及孕36周末时进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

孕妇妊娠36周末的营养、妊娠情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36,P

表1 两组孕妇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状况比较(,分)

组别 n 入组时 孕20周末 孕28周末 孕36周末

对照组 150 178.54±4.32 153.32±5.52 145.65±4.78 132.92±5.86

观察组 150 176.67±3.96 101.24±4.60 87.48±3.65 65.77±4.01

t 1.386 3.973 8.794 16.775

P >0.05

表2 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比较[n(%)]

组别 n 并发症 胎儿偏大 胎儿生长受限 无营养性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贫血 高脂血症

对照组 150 14(9.33) 45(30.00) 128(85.33) 13(8.67) 4(2.67) 41(27.33)

观察组 150 4(2.67) 26(17.33) 62(41.33) 4(2.67) 2(1.33) 94(62.67)

x2 3.836 4.566 3.897 3.426

P

3 讨论

妊娠期孕妇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均会影响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合理的营养摄取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等意义重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分配的不均衡已引起产科医务人员、孕妇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2]。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孕妇对围生期期营养健康认知及其获取途径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孕妇对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太少,不了解其用途[3],有报道称孕妇对营养基础知识缺乏,不了解疾病与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营养知识知晓合格率调查结果显示仅为29.5%[4]。此外从医院获得孕期营养知识的仅有16.8%的孕妇,其余均是从其他途径,如电视上看到的、书本、网络等[5]。孕妇孕期营养与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6]。调查研究表明,孕妇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带来了孕期并发症等状况的增多,孕妇营养不均衡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贫血等并发症的增多,可导致宫内胎儿发育不良或胎儿偏大、巨大等,进而影响妊娠结局等[7-9]。因此,均衡的营养摄取对促进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而良好的膳食行为习惯是获取均衡营养的前提。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及其家属营养知识水平,协助孕妇保持良好的膳食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孕妇的饮食行为,促使孕妇健康、科学的饮食,最终保证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10-12]。

本研究中对在我院建档且准备分娩的孕妇进行了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我院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开展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对孕妇进行营养健康基础知识讲解和问题解答,并对每位孕妇的营养情况进行咨询和指导,并定期把孕妇的营养摄取及健康状况信息进行记录并存档,同时给予孕妇下一阶段的营养摄取指导报告书。本调查结果显示,这种集体授课且个体化关注的围生期营养健康讲座效果较好,在孕20周末、孕28周末及孕36周末时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状况明显优于未参与营养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孕妇妊娠36周末时观察组营养、妊娠情状况结果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围生期孕妇存在严重的营养认知不足,在产前检查系统逐步完善的今天,产科工作者应根据孕妇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差异进行通俗易懂的围生期营养知识讲解、宣传,以获取孕妇的信任,在孕妇产前检查中,及时对孕妇营养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讲解、答疑,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努力提高孕妇的围生期营养知识水平,并对每位孕妇的营养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进行合适的膳食行为指导,且要将孕妇所获取的营养知识用于最大化的转变其饮食不良行为,加强对孕妇的营养健康教育[13-15]。本研究亦表明,在围生期营养教育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个体营养情况评估,反复进行强化营养教育知识,充分发挥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在我院是可行的,且开展围生期健康教育指导容易在孕妇中推广,并容易被孕妇及其家属接受。

总之,孕妇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认知水平和膳食行为习惯,并能明显减少围生期并发症、胎儿发育不良及围生期营养相关的疾病等情况,有效促进母体和胎儿健康,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6.

[2] 班清媚,张晓萍,张静.妊娠期妇女膳食及营养与妊娠结局相关研究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13):21-23.

[3] 郭美英,刘冬菊,李玉梅,等.妊娠期妇女营养知识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25-2427.

[4] 张琚,曾果,梁家智,等.成都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044-1047.

[5] 苏世萍,刘朝晖,张岱.孕妇孕期膳食热量摄入及营养知识来源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6):3310-3311.

[6] 黄杏端,陈维清,韩轲,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3):8-11.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7] 施国凤,彭燕飞,侯靖武.膳食分析结合铁剂治疗妊娠期贫血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580-582.

[8] 李楠,张素杰.巨大儿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2,47(4):80-84.

[9] 张红卫.妊娠期高血脂孕妇健康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063-4064.

[10] 王琼,冯郑娟,黄明华.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8(6):400-402.

[11] 康瑞雪,周瑞华,何晶伟,等.营养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124-3126.

[12] 刘萍,周伟杰,张静.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 (22):3567-3569.

[13] 祝学谦,吕燕,李建.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和膳食行为相关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B):29-30.

[14] 胡倩倩,王维利,池建淮,等.妊娠中晚期孕妇营养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5A):34-37.

第2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九、食品卫生:本学期学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专人专用。十、疾病防治: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治疗监测工作。

一、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将本学期工作归档于“学校卫生档案”中。07学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针对我校特点,着重在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着手,特定本计划:一、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1、中学生防近知识教育。

2、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

3、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学习教育。

4、针对季节性特点,开展防治传染病教育。

5、学生生理卫生教育。

6、关于青少年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教育。

7、上级安排其他教育任务。二、健康教育时间安排。

三、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校工作特点和受教育对象情况,以灵活多样方式进行。

1、以卫生专栏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以订阅“营养小报”形式扩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订报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第3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婴幼儿;营养缺乏病;健康促进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6-01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大脑、身体发育最迅速、最旺盛的时期,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个时期维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营养,它也是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反应指标。因此,婴幼儿营养的改善情况与国家人口寿命的延长及素质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2009年10月有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卫生局及其有关医院在深圳市开展了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的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可以顺利的进行,同时寻找适当的方法使社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发生率降低,寻找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活动主办单位对所研究的社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健康的干预措施,改善了社区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有关人员于2009年10月随机调查了1587名家长,800名3岁以下的儿童。包括对照社区697名家长,350名儿童;管理社区890名家长,450名儿童;对研究对象实施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关人员于2011年10月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再次调查。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之前对照社区与管理社区家长与儿童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以及职业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方法对对照社区不采取任何特殊干预,对管理社区采取一系列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在实施健康干预前后对两个社区的家庭成员的营养知识情况及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两次问卷调查采用统一表格,有关人员收集资料和汇总,并运用相关的统计学进行全面分析。

对管理社区采取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而对照社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具体的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首先筛查出营养缺乏病的婴幼儿,由医生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输入电脑进行系统管理;与营养缺乏病患儿的家庭建立固定的关系,定期进行家访并对患儿进行复查,将复查的结果如家庭的喂养情况、患儿的身高、体重、相关检查结果记录在健康档案[2]。②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管理小组的建立:成员由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和技术小组组成,为营养缺乏病患儿制定具体的计划并实施。③为婴幼儿家长成立培训学校:设立婴幼儿家长培训学校,组织家长观看营养缺乏病的相关宣传片,开展营养知识讲座,教授家长婴幼儿喂养、营养以及营养缺乏病的防治知识,家长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展开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强化家长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④编制并免费发给家长有关营养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制作宣传卡片,写明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及预防知识,使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得到提高。

1.3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干预前两个社区家庭成员的营养知识情况及喂养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后管理社区家庭成员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情况和喂养行为表现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与对照社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措施,管理社区家庭成员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情况和喂养行为表现有了显著的提高,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社区家庭成员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情况和喂养行为表现则变化较小;同时干预后管理社区婴幼儿营养性贫血、营养不良及佝偻病发生率下降十分明显,而对照社区则无明显变化。说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并且可以使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对于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张丹霞,梁巍,郑南,蓝妍丽.社区健康促进模式对婴幼儿营养缺乏病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07,(5).

第4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本课对饮食和营养的学习,使幼儿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2)使幼儿了解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并知道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来源。(3)使幼儿能够分辨出哪些是既健康又营养的食谱。2.过程与方法目标。图片、故事导入,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延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

让幼儿懂得什么样的饮食是健康、营养的,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

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探究法

五、活动准备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了解幼儿在此阶段对生长发育所需物质的了解情况。2.各种食物图片、健康金字塔图例、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图片、营养不良儿童及肥胖儿童图片、小动物头饰、盘子等。3.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图片,进入到这堂健康课的主题之中。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大家看一看这几张图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一定要仔细观察呀。(教师首先向幼儿展示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一起和幼儿讨论这些图片有哪些不同之处,我们为什么会一天天的长大。);(观察、讨论之后,教师提问让小朋友来回答。)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为什么我们会一天天的长大,长得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强壮呢?

幼:因为我们每天都吃饭,喝水,吃水果。

幼:我们每天都吃有营养的东西。等等。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回答真棒。我们想要长高,长大就需要各种营养,如果小朋友们想长得更高、更壮就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从平时我们吃的各种食物中获得我们生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得更高,长得更快。

(二)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向幼儿介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1.教师向幼儿展示营养食物图片和健康金字塔图例,利用故事导入,让幼儿了解哪些食物才是健康、有营养的食物。

师:如果想让我们长得更快,需要我们获得很多的营养物质,我们能够长大并不是靠的一种营养,需要营养家族的各个兄弟姐妹的帮忙,他们都有着强大的本领,并且每个人的本领各不相同,只有他们一起努力,我们才能更健康。他们都有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看,有苹果姐姐,草莓妹妹,胡萝卜弟弟,豆豆姐姐,燕麦哥哥,鱼姐姐和虾妹妹,他们这些兄弟姐妹,非常友爱,一起帮助我们成长。(教师在讲解时,向幼儿展示卡通图片。)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分别戴上水果、谷物、豆类、蔬菜、鱼类等不同的头饰,了解不同食物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那好,看老师这里拿的是什么?让我们戴上它们,一起来当可爱的营养宝宝吧。

3.教师向幼儿展示健康饮食金字塔图例,分别向幼儿介绍每一层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教师在讲解时,结合幼儿在平时所接触到的食物,让幼儿想一想这些食物分别属于哪一层,哪一层的食物最多。并利用儿歌的形式进行归纳,帮助幼儿记忆各类食物的作用。)

1.教师通过向幼儿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以及各营养成分的关系。

2.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能够长大,能够长高是因为我们每天都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这些营养物质,它们藏在各种食物当中,如果小朋友们想长得更快一些,就要注意不要挑食。

(三)让幼儿想一想,这一周内幼儿园的食谱是怎样安排的,如果让幼儿制定食谱自己会怎样安排。

1.让幼儿回想这一周幼儿园的食谱安排。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一周在幼儿园我们都吃了哪些东西呢?

幼:(通过幼儿的回答列出一周幼儿园食谱。)

师:刚才小朋友们一起想了我们一周幼儿园食谱,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我们的食谱能够给我们提供成长的各种营养吗?

幼:(幼儿积极回答给食物所含的营养。)

2.教师让幼儿动手、动脑设计食谱。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小营养师,你们会怎样安排食谱呢?老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卡片,下面小朋友们一起制定一下我们的食谱好不好?你们觉得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有营养,就把它们放在同一个盘子里。(通过亲自动手,让幼儿对营养食物有更深的认识。)

(四)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挑食、偏食的害处。

1.教师向幼儿展示营养不良儿童和肥胖儿童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幼:他太胖了。他太瘦了。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瘦的小朋友不好好吃饭。胖的小朋友吃的太多了。

师:非常棒。不管是瘦的小朋友还是胖的小朋友,吃饭时都总是爱挑剔,不注意各种有营养的食物都吃。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向他们这样呀?

幼:不想。

师:好,小朋友们一定要不偏食、挑食哟。

2.教师为幼儿播放《偏食的小狗》的视频资料,让幼儿从动画中知道挑食、偏食的害处。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个小动画片,名字叫《偏食的小狗》。(教师播放视频,观看完之后根据视频的内容向幼儿提问,让幼儿从动画中懂得挑食、偏食的害处。)

师:这只小狗,开始时,和后来吃的东西一样吗?它的成长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幼:(积极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这只小狗最后认识到吃各种食物可以使自己长得更壮,小朋友们是不是也要向后来的小狗学习呢?在今后,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老师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生病,身体更健康,长得更高,更快。

第5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托幼园所 儿童 体检 发生率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48-03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质量及智力发育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当今,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广东省佛山市的教育及卫生强区――禅城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教育和保健使命,为掌握禅城区托幼园所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推进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进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对禅城区托幼园所2009~2011年儿童年度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剖析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潜在因素,为改进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体检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禅城区托幼园所2009~2011年6岁以下儿童年度体检生长发育(身高及体重)的达标情况、年生长(身高及体重)的合格情况及营养不良、贫血、龋齿、视力低下等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三年各年龄段体检人数分布见表1。

表1 禅城区托幼园所2009~2011年6岁以下儿童年度体检人数分布

1.2 测量方法

体重身高:3岁以上儿童采用杠杆式身高体重计, 3岁以内儿童采用坐式身高体重计,体重测量值精确到0.1kg,身高测量值精确到0.1cm;血红蛋白:采取左手无名指端末梢血,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重法[1]进行测定;口腔:采用常规口腔检查方法;视力:4岁以上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统一的灯箱对数视力表,按常规检查距离5 m进行测量。

1.3 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达标:年龄别身高及体重≥中位数-2个标准差;年生长合格:在园满一年的儿童比去年同期身高增长5cm及体重增重2kg;营养不良:参照WHO 推荐的NCHS 标准,年龄别体重低于参考标准体重的中位数减2 个标准差[2]统计为营养不良;贫血:应用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 110g/L[3]统计为贫血;龋齿:采用WHO对龋齿的诊断标准,发现1颗及以上乳牙有龋洞或黑色斑点[4]统计为龋齿;视力低下:4岁以上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单眼裸眼视力3~4岁<0.6,4~5岁<0.7,5岁及以上<0.9者统计为视力低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且P

2 结果

2.1 生长发育达标情况

6岁以下儿童身高及体重达标情况比较见表2,由表2所示,较2009年总达标率95.32%相比,2010年及2011年达标率均有所提升,且0~2岁年龄段达标比率三年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6岁以下儿童身高及体重达标情况[达标人数,(%)]

2.2 年生长合格情况

6岁以下儿童(在园满1年者)身高及体重年生长合格情况比较见表3,由表3所示:三年相比年生长总合格率及各年龄段合格率无明显差异(P>0.05)。

表3 6岁以下儿童身高及体重年生长合格情况[达标人数,(%)]

2.3 营养不良发生情况

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由表4所示,营养不良儿童总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0~2岁及3~4岁段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逐年下降明显,不同年龄段比较显示:0~2段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人数,(%)]

2.4 贫血发生情况

6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情况比较见表5,由表5所示,贫血儿童三年总发生率及各年龄段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比较显示:3~4岁段儿童贫血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5 6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情况[人数,(%)]

2.5 龋齿发生情况

6岁以下儿童龋齿发生情况比较见表6,由表6所示,龋齿三年总发生率逐年下降,其中3~4岁及5~6岁段儿童龋齿发生率逐年下降明显,不同年龄段比较显示:5~6岁段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6 6岁以下儿童龋齿发生率情况[人数,(%)]

2.6 视力低下发生情况

6岁以下儿童视力低下发生情况比较见表7,由表7所示,视力低下儿童2010年及2011年总发生率及各年龄段发生率均较2009年有所上升,但2011年又较2010年出现了下降,不同年龄段比较显示:5~6岁段儿童视力低下发生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7 6岁以下儿童视力低下发生情况[人数,(%)]

3 讨论

通过上述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禅城区托幼园所2009~2011年儿童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1、儿童身高及体重生长发育达标情况有明显增长,且低龄儿童健康状况明显上升。2、儿童营养不良、贫血、龋齿的发生情况稳步减少,其中龋齿的发生率最高;3、儿童视力低下发生情况有所上升。

体重和身高是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5], 是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反映。三年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低龄儿童科学喂养知识的增加,健康意识的增强,家庭饮食质量的提高,托幼园所对儿童营养工作的重视,膳食营养分析制度的建立,使托幼园所儿童饮食质量逐步提高;同时结合禅城区妇幼保健所对全区托幼园所膳食管理督导工作的日渐加强,指导幼儿园每周制定带量食谱,定期进行营养计算,每学期进行一次膳食调查评价,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了儿童热卡及营养素的供给。因此,近三年来禅城区托幼园所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且低龄儿童健康状况明显上升,而营养不良、贫血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仍然存在,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体格发育, 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目前儿童低体重的发生有相当部分不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除了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和疾病因素外,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最常见而又最容易忽视的原因。因此,托幼园所应加强对营养不良低体重儿的膳食管理,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建立体弱儿档案, 加强营养知识及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托幼园所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 减少儿童低体重性营养不良的发生。

贫血发生率三年来稳步下降,以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主,基本消除中、重度贫血,这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家长对儿童喂养知识、保健意识及营养知识日益提高有关。从年龄组来看,0~2岁和3~4岁段儿童贫血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考虑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含铁丰富的食物供给不足,故该年龄组是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点人群, 托幼园所应对这部分人进行系统的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提高膳食中铁的生物利用度,纠正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 做到膳食均衡,加强对贫血儿童的追踪管理力度,促使儿童贫血发生率进一步降低,贫血矫治率进一步提高。

口腔保健是整个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牙齿与口腔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6]。近三年来,禅城区妇幼保健所对辖区儿童采用氟化泡沫技术防治龋齿, 已确有成效,龋齿预防覆盖率均达标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龋齿发生率逐年下降,尤其以3~4岁及5~6岁段儿童龋齿发生率下降明显,且发生率与儿童年龄增长成正比,不同年龄段比较显示:5~6岁段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最高。考虑主要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吃甜食、喝酸性饮料、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刷牙意识、刷牙方式错误等均是造成龋齿发生的直接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个别保健人员对儿童龋齿认识仍旧不够,在今后托幼园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坚持落实每学期一次的口腔牙齿检查和氟化泡沫护齿工作,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并加强龋齿填充情况的追踪管理,同时,考虑儿童乳牙期可引发多种疾病,若在换牙阶段防治不当,可波及影响至恒牙,近三年儿童龋齿填充情况呈逐年递增趋势,证明宣教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旧有一部分家长及儿童不予以重视,因此,应把龋齿的防治列为幼儿园的重点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之一,持续不定期开展牙齿保护和龋齿防治的健康宣教讲座,强化家长及幼儿的口腔卫生意识,提高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同时要教育儿童少喝乳酸饮料,限制零食、糕点食物的摄入。

儿童视力低下发生情况有所上升,尤其以5~6岁段儿童视力低下发生率最高,儿童视力低下除与遗传、先天发育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有关。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室内采光差及学习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用眼习惯是造成儿童用眼负荷加重及视力低下的主要诱因,通过近两年全区托幼园所眼屈光视力筛查工作的普及开展,今年儿童视力低下检出率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低下儿童复查率稳步提高,保健宣教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旧不能松懈,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合理安排好儿童的生活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加强对儿童用眼卫生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正确引导儿童科学用眼,保护视力;同时,要坚持落实每学期一次的视力检查及每年度一次的眼屈光视力筛查工作, 对检查或筛查出有视力低下或屈光不正的儿童要充分重视并督促其作进一步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治,促进儿童的视力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晓渝,赵凤鸣.西南大学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06,18 (4):535-536.

[2]王静萍.无锡市新区2~6 岁在园儿童健康状况分析[J]. 江苏卫生保健,2008,10(4):28.

[3]王雅文,李玉珍,郝亚男.平凉地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分析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0):106-107.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05.

第6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31-2一、研究目的

2007年初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即“阳光体育”),同年9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6年的推广和实施,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阻止学生体质下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通过近期的调查数据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依然不容乐观。2010年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肺功能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学生由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近视发生率持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是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的成绩存在及格线以上成绩随学段升高呈下降趋势。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实施“阳光体育”就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不是走形式,而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长期的坚持,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体育工作者要真正把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提出提升措施。

2.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相关的理论,总结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经验总结法:提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给教师定指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及指标,给学生施压,学生的学业任务比较繁重,不仅没有空闲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同时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2)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督促孩子专心学习文化课,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辅导班,挤占了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不惜牺牲孩子的健康来换取分数。由于家长的过分关爱,导致许多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注意营养的均衡,导致超重、肥胖等。

(3)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独生子女大多怕苦怕累,在家从未干过体力活,上学、放学电动车、私家车代替了步行、自行车。加之电视、网络、游戏的诱惑,他们更愿意“宅”,节假日不愿走出家门,更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学生在课间用手机上网,占据了本该让大脑身体休息、消除眼睛疲劳的时间,影响了学习效率和体质健康,特别是对视力的影响尤为严重。

(4)体育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不能及时充电,教学思想观念陈旧,体育课部分采用放羊式教学。

(5)饮食生活习惯不合理。

2.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

(1)拓宽宣传的途径,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营造阳光体育氛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校通过文化墙、黑板报绘制出栩栩如生的漫画,配上相应的文字向师生宣传“8h-1h>8h”的道理,从8个小时学习中拿出1个小时来锻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广播、校园网宣传阳光体育锻炼的理念及有关知识;利用“一日开放”等时间,定期为师生以及家长开展专题讲座,普及体育健康和营养膳食知识,通过大量的实例举证,比如糖尿病原本属于老年病,近年来正趋向青年化,这就是营养过剩而运动过少的缘故。让教师、学生及家长真正认识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重要性,让大家意识到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带头参与体育运动,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采用小班化体育教学,提高课内运动效率。采取小班化体育教学,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场地,增强学生身体练习的密度,提高了课堂实效性;每班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可充分因“才”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增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不同,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班化教学后,教师有精力和时间精选体育课程资源,精炼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特别注意可行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生成精彩教学细节,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努力使体育教学课堂成为精致高效的课堂。精练每项技能,精诚对待每位学生,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练习次数都倍增了,教师有时间引导每位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发展了思维。

(3)充分利用两操时间,开展长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我校有效利用晨操这一良好的健康手段,在第一节课前进行学生体育锻炼,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消除睡眠抑制的影响,使学生以适宜的精神状态开始一天的学习。跑步简单且实用,是我校首选的晨练项目,它对于肺活量的增加效果显著,还能消除脑力劳动的疲劳,增强大脑的思维力和记忆力,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这项耐力性运动还能够有效加速人体脂肪的分解,达到减肥的目的。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跑步需要量力而行,让整体锻炼过程在循序渐进性中进行。

大课间活动是指上午两节课后进行的身体锻炼,在进行两节文化课集中学习后,适度的课间运动有助于消除大脑学习中枢出现的疲劳,符合用脑卫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还有调节学生情感,愉快精神的作用。

(4)加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体育课外活动。我校领导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步提高经费投入,建设、修建多项运动设施,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及相应的健身器材,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了经费投入和课外活动时间的保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小型体育比赛活动,通过拔河、跳绳、篮球友谊赛、健美操比赛等,既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营造了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组织中,我们注意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强度达到个体乳酸域值以上,汗量分泌明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又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5)普及运动营养知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进体质健康不仅与体育活动相关,而且与能否合理地摄取营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前提是合理的营养,同时,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也需要得到及时补给。为此,我们在体育课、专题讲座中讲解相关知识,并发宣传册带回家,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认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早就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要确保“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然而,调查发现超过30%的初中生达不到要求。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因素之一――生长素,它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发育,而它的分泌必须有充足的睡眠。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影响了耐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教学任务应在课内完成,回家复任务不得超过2小时,请家长在家校联系簿上如实填写学习时间、睡眠时间,以便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业量,也同时提醒家长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

(6)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力度,实行领导抽查、班班互查。为了认真贯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以体育组牵头制定了各项规章考核制度,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实施。每天有值班校领导检查体育课教学情况,杜绝体育课被“占用”;晨跑和大课间体育运动,由于要求全校师生参加,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以及年级主任轮流互查出勤情况;体育课外活动由相关负责的体育教师及各班的体育积极分子参与检查并记载。这些检查结果均一一计入相关班级及各学生的成绩记载册中,将作为学校评定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体育积极分子的必备条件之一,让全校师生认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

(7)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得以落实的根本前提,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都是在体育教师科学指导和组织下有序进行的,因而其工作责任心、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其基本技能,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我校在新进体育教师时严格把关,对现有体育师资不断增加体育培训、参观学习的机会,让体育教师“走出去”,带回新的教学理念、新知识、新信息,通过合作交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实际教学水平,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体育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我校在切实保证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感,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与素养。因为,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受到学生的监督并被学生所模仿,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学校还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鼓励体育教师克服困难带领学生开展各项体育运动。

四、结论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协作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在此笔者两点建议,改革中、高考制度,将教学与升学分离,让“教学”松绑,或提高体育科目的所占比重,这样学校体育工作才有可能得到关注,体育运动才能得以很好开展,才能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导向作用;呼吁社会各媒体长期大力宣传学校“阳光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延伸到每个家庭之中,每位父母要有健康、科学的营养、卫生的观念,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质健康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季浏.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第7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男生50名,女生50名,平均年龄分别为20.37和19.49岁,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男生48份,女生49,有效回收率为97%。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以调查法为重点,对大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其中,对问卷进行了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是可行的。问卷内容包括卫生、营养、睡眠、保健、运动、运动损伤预防、心理健康七个方面,共计120道题。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营养知识

20道相关营养问题中,平均答对10.5道题,答对率仅为43.2%,答错率排序前5的题(见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缺乏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营养的来源,营养成分,成分作用和营养缺乏或者过剩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通过之后的访谈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营养知识是很感兴趣的,也知道合理膳食对身体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其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其营养意识,提高营养健康水平。

表1 答错率排前5的营养常识题目一览表

2.2睡眠知识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障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是大脑进行休息调整的时期,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问卷从15道睡眠知识判断题的统计数据看,全部答对的占60.1%,只有两道题的出错率最高,超过20%,如表2,总体说明大学生掌握有关睡眠常识情况较好,这对培养健康、科学的睡眠习惯是极为有利的。可是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睡眠的认识与实践存在矛盾,没有学以致用,都认为睡眠很重要,可是还经常熬夜,不按时睡觉,早睡晚起。这需要学校的监督和学生的自觉。

表2 答错率超过20%的睡眠常识题目一览表

2.3卫生知识

问卷中有25道一般卫生常识题。统计显示,平均答对19.2道题,答对率为72.2%。卫生知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和遇到的常识问题,说明大学生对这部分了解较好,对增进学生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但还有5道答错率较高如表3,都是些简单的,也是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这要求学生关注生活,注意一些科技问题,更多地了解日程生活常识。

表3 答错率排前5的卫生常识题目一览表

2.4保健知识

这部分问卷总共有20道题,问卷内容涉及自我急救、家庭护理、事故处理和心脏病诱发四个方面。平均答对10.5道,答对率49.7%。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部分的了解欠缺,尤其是自我急救和事故处理两部分,说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能力,应引起学校和大学生的注意,加强这部分的教育和学习,系统掌握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答错率较高的前五道题如表4。

表4 答错率排前5的保健常识题目一览表

2.5运动知识

此部分有10道题,由运动技能知识和运动常识两部分组成,平均答对8.5道题,对于运动技能部分,学生基本答对,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技术知识。答错的题集中在一些运动常识方面,例如运动时要注意的问题,这些常识较浅显,却容易出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技能的传授,忽略相关理论知识传授。表5是答错率较高的题。

表5 答错率排前4的运动常识题目一览表

2.6运动损伤预防知识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应该了解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这样能更好地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安全参与体育锻炼。

此部分10道题,学生平均答对8.06道题,答对率占80.9%,总体情况较好,但答错率较高的有4题(见表6),多集中在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如体育锻炼与环境、与穿着、与强度、与时间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才能排除安全隐患,使学生安全而富有成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或健身活动,使一切防患于未然。

表6 答错率排前4的运动损伤预防常识题目一览表

2.7心理健康知识

在与运动有关的20道心理健康题中,学生平均答对15.65道题,答对率达76.1%,表现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基础较好。这20道题只是反映了与运动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个层面,表明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的重要影响,能够通过运动调节心理,但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8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这样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丰富学生相对短缺的知识,找出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2.8.1由于社会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长、老师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体育课,忽视健康教育。这使得学生受到的教育有限,同时影响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导致学生自身不关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内外因相结合造成学生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缺乏。

2.8.2传统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观念的误区、目标定位不当、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造成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传授的缺失或忽略。

2.8.3现有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认识上尚存在严重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体育教师多数属于技术结构型,重技术、技能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则放在次要地位,使得体育教师缺乏相关知识,也促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技能教学,忽视理论知识。

2.8.4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包括的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科学性等特点,不仅对教师要求高,更重要的是受学生长期以来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师不容易授课,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局面。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以上总结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1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卫生知识、睡眠知识和心理知识。但是对于睡眠知识来说,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3.1.2最为欠缺的是自我保健、营养和运动预防知识,尤其缺乏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

3.1.3造成学生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自身知识体系的复杂性、教育制度的影响、体育教师自身原因、学生长期养成的习惯,等等。

3.2建议

3.2.1加强对体育老师的教育与培训,要求其不仅要掌握技能,而且要掌握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提高教师水平和素养。

3.2.2进一步改变社会观念,加强社会对体育课的重视,加强对体育健康的宣传。

3.2.3将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简化,授课内容生活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其更重视。

3.2.4从授课方法来说,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与实际相联系,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接受兴趣,以弥补前期教育带来的不足。

第8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表示:“‘一老一小’的营养健康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未来两种人群的营养膳食工作亟待更细化而有针对性的举措。”

银发一族的膳食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21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15年底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18%,2054年突破4.72亿,占总人口35%。

早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老年人的关心。

而随着社会各界对老年工作的逐步重视,老年膳食营养也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所谓“民以食为天”,马冠生指出,未来膳食营养的普及化将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由于家庭结构的调整,老年人的饮食进餐环境已从以往的家庭转移到公共餐厅、食堂等场所,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老年人的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马冠生表示,餐饮机构不仅应提供品种口味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还应该营造轻松、快乐的就餐环境,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就餐过程,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所做的调研情况中,在北京老年福利院的餐厅中,服务员会对每个老人做健康情况备案,针对不同的老年人营养状况“私人订制”餐食,同时还会针对不同信仰的老人设定不同的餐厅区域。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王佳说:“老年人选择食物要多样、粗细搭配,松软易消化吸收。因粗粮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所以应适量食用,以保证膳食营养的平衡摄取。”

马冠生指出,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原则,以降低老年人因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咀嚼能力减弱、以及肠蠕动减少所带来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

青少年营养“食育”工作

谈到青少年的营养健康问题,马冠生表示:“儿童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希望,在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以往一直在强调的德育、智育、体育等,也不应忽视至关重要的‘食育’”。

“所谓‘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促进青少年的饮食健康,还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保持健康的能力等。”马冠生表示。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4――倡导学生食育圆梦中国少年》蓝皮书表明,目前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普遍。城市儿童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且,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已经在儿童青少年中显现出来。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也表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有明确的青少年食品标准出台,中国在保障儿童饮食安全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家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意识。”

对于现阶段出现的青少年饮食问题,马冠生建议:“家长和学校可以从节约食物、饮食礼仪教育入手,逐渐消除青少年出现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食育’工作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列为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马冠生表示,我国还可从其他国家的青少年“食育”工作中学习借鉴一些经验。

例如日本在学校内开展以“食育”为依托的综合教育模式;丹麦、英国开展了烹饪课堂或农场体验课堂;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设立了“营养日”“营养周”或“营养月”主题活动。

树立营养健康理念

最新慢性病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4.934亿人口处于前糖尿病状态(即人体临界于正常健康人与糖尿病人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出现了高于成年人的发展趋势。

马冠生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青少年拥有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青少年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静态活动增加、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等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由此带来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超重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趋势。

第9篇:营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分子与细胞模块《组成细胞的分子》一节中大量涉及到营养与健康理念。比如:对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学习,文章不仅给出定义,更深层次地涉及到营养元素缺乏症,因此教材体现出健康生活的理念。教师可以一次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寻找预防和防治方法,一来满足学生求知欲,二来将学科内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针对于元素缺乏症这一了解层次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缺乏症症状,并以实践生活为基础,讲述元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震撼和注意,之后请学生查资料,教师总结来获得预防和防治的方法。比如,Ca的作用的学习,可以直接有学生总结,之后用学生的体验来加深缺Ca的症状,比如生长期抽搐,并由学生讨论或查阅资料,互相交流预防方法。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同样渗透营养与健康。教材特别帮助学生构建了健康生活的理念。比如,牛奶除含有大量的Ca元素外,它的营养价值在于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鸡蛋之所以成为大众喜欢的营养品原因在于它不仅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且鸡蛋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接近人体。有学生说得好,吃米饭的时候同时吃一些豆类食品,可以补充米饭中缺乏的某些氨基酸,从而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糖类和脂质的学习,则涉及糖尿病脂肪肝等健康问题。教材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糖的平衡,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善待自己,保持健康。比如,在血糖不足时,糖原的分解首先需要供给大脑的需糖量。大脑没有糖原可用,供糖不足会造成头晕嗜睡等等现象,座椅早餐的摄入是非常必要的。又比如,脂肪肝的形成是由于不能将脂肪从肝脏中运走的原因,其中磷脂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朝着寻求富含磷脂的营养食物上寻找。结果发现,鸡蛋又是很好的预防食品。但是同时要告诉孩子们,鸡蛋的摄入过量或导致固醇在体内过剩,同样不利于健康。因此平衡的理念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必修三的学习打下基础。

细胞中无机物的教学,讲水的重要性,提供代谢液体环境,运送排泄营养物质和废物,并参与化学反应等等。所以人体必需每天补充适量水分。由此引出讨论:同学们是如何摄入的水分的?学生讨论中发现,饮料的大量饮用是共性问题。由此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饮料中的成分,警醒学生饮料会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失衡,从而用大量饮料大量饮用的实例来引导大家正确饮水。

二、细胞学习过程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讲细胞液的浓度决定细胞失水与吸水。所以建议学生们要控制盐的摄入量。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家庭情况,告诫学生家有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同时适量补充有助于降血压的钾盐的摄入。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讲解ATP以及其来源。因为ATP是能量的直接来源,在短跑和长跑中对能量的利用有所差异,所以有氧呼吸的效率就可以引进课堂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生活理念。比如教会学生保持快步走的习惯,一来增加肺叶扩张能力,使血液供氧能力加大,二来使能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悬疑式让学生猜想锻炼的最好时间,将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知识构建健康生活同时也有效引进。为利用有氧呼吸的效率引导学生适当锻炼,构建强健的机体,可采用图片对照法,对照健康和患病的肺叶,对照肺叶在不同情况下的吸收氧气的效率,对照血液在不同情况下的运氧效率和细胞对氧气的利用率,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敲响吸烟危害健康的警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理念。又比如,互相探究可以引导学生帮助母亲进行低温低氧适度来储存果蔬食品,保持水果新鲜,杜绝食用因微生物大量滋生和呼吸而腐烂的食品蔬果,保持健康营养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基因学习过程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基因突变》中引发变异的原因教材交代的很清楚,以此为出发点,给学生布置作业,寻求基因突变的疾病以及导致基因突变的食物有哪些,帮助学生认识农药的危害,以及洗干净再食用的健康生活方式。教会孩子避免辐射,玩手机,看电视时间不可以过长,带领孩子们形成保护环境,杜绝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可以用广告以及食品的标签入手,引出转基因食品。用辩论的方式看转基因食品的益处和害处,教会孩子,面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处理,减少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

四、稳态学习中营养与健康的教材切入点及方法探索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健康知识渗透的又一大模块。内环境的组成,以及环境变化,比如水,盐,糖等都会引起人的健康受损。因此,教会孩子健康饮水,健康排尿,健康摄取食物的方法,比例,维持体内糖平衡脂平衡。在此,维生素的摄入也可以讲进去,果蔬,粗粮均衡深入保持健康。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借体液调节讲解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播放激素失衡案例,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反季蔬菜的激素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当然,对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可以从性激素谈起。

五、结语

通过分析新课标人教版生物教材中与营养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文章可以为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J].2013.5.

[2]马守兴.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2013.6

[3]姚远.论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策略.[J].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