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旅行让生活更美好精选(九篇)

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第1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古代山水文学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价值

    1.提高生态旅游的审美感观。古代山水文学是古代文人雅士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是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参悟,当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的时候就可以良好地领会古代文人雅士的文化信息,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借助于山水文学来对生活以及人生实现一些感悟,能够在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同时领会到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不单是从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也从心灵上得到了一定的净化。生态旅游的审美是文化与自然的良好结合,只有在具有良好的文化的时候才能提高生态旅游的审美感观,在生态旅游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文人雅客在心情愉悦时的豪放,也能感受到文人雅士在心情低落时的哀愁,在对每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欣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使自身情感和古代文人雅士的内心情感得到一种共鸣与互动,对于同一个生态环境也有着不同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各自的韵味,通过对每一个生态环境的欣赏结合不同的文化韵味能够给旅游者一种审美上的美感,能够让旅游者通过对景观的欣赏和景观中古代山水文学的领会实现良好的审美。生态环境中的古代山水文学能够提升旅游者的审美感观,实现了对旅游者的心灵的净化和熏陶。2.古代山水文学可以增强生态旅游中的人文情怀。古代山水文学中文人雅士的深厚文化积累和文化修养的良好体现,当旅游者在对美景的欣赏的时候能够发现生态环境中所具有的文化的厚重性,能够在对美景欣赏的同时对文人雅士赋予美景的人文情怀进行良好的掌握,能够使旅游者对美的享受的同时实现人文熏陶,通过环境的欣赏能够对历史的人文情怀进行良好的掌握,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够促使更多的人去热爱自然、热爱文化、热爱生活。3.提升生态旅游的品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生态旅游中具有古代山水文学以后将会增加生态旅游的价值,提升生态旅游的品位。生态旅游和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结合以后,可以让生态旅游从一般的旅游中脱颖而出,能够打造良好的旅游特色,自然风景与历史名人进行挂钩以后,将会大大地提升风景的名气,为生态旅游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通过古代山水文学的良好利用,提升了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从整体上提升了生态旅游的价值。

    生态旅游中古代山水文学的实际功能

    一个地方的知名度是需要靠良好的宣传来完成的,而古代山水文学在生态旅游中起着良好的宣传作用,通过古代文学的宣传将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旅游活动中来,同时景点的名人佳作是对景观的良好概括,是对景观的一种良好注解,旅游者通过对景观中的名人佳作进行良好的解读之后,能够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对景点进行欣赏,能够良好地掌握景点的精华所在。当旅游者在进入一个景点看见了历史文人的作品的时候,发现作者在景点欣赏中的整个脉络,能够起到更好的名人效应,使得旅游者能够更好地跟随历史名人的脚步来对景点进行游玩。2.古代山水文学具有深化景观意境的功能。“江山如画”,一般来说,景观都有着良好的意境,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够满足人对于美的良好感受,但是山水文学却能使得景观的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人们通过对景观中所蕴涵的文化进行良好的解读以后,能够让旅游者将现实的美景和历史文人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历史的诗句、题刻人、楹联的欣赏来实现对景观意境的美化,除了能够欣赏现实的美,还能体会到一种隐藏着的美,让生态旅游的旅游者体会到一种唯美的意境,对旅游者的心灵实现一种良好的熏陶,从艺术和文化上充实旅游者的精神,使旅游者以良好的心态去感受生态旅游。3.古代山水文学具有良好的兴游和助游功能。景观的美景虽然不可以复制,但是也不光是山水花草鸟木而已,而古代山水文学却增加了生态旅游的内涵,使得生态旅游不单单是对美景上的欣赏,而且使得旅游者得到精神上的熏陶,能够让旅游者对风景景观具有浓厚的兴趣,让旅游者热衷于生态旅游,在生态旅游中去领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进行生态旅游中也会出现一种审美上的疲劳,但是通过古代山水文学能够勾起旅者的游玩兴致,能够借助于古代山水文学实现良好的生态旅游,让旅游者在进行生态旅游的时候仿佛是在隔着时空与历史文人进行交流,感受到生态旅游中的美好。

第2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首个中国旅游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体现了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生活的新期待。

公元1613年5月19日,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从省西门出发,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中华大地19个省市,踏遍、、天台、九华、华山等名山,游尽太湖、黄河、江、钱塘江、黄果树瀑布等胜水,历时34年,写出中国名着《徐霞客游记》。此篇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着,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同时也为旅游开辟了新纪元,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务院将5月19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既在文化内涵上与旅游联系密切,又在时间上具有旅游的普及性。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年首届中国旅游日庆典暨红色旅游宣传月活动分会场”启动仪式,目的是宣传旅游,提高公民旅游意识,提倡公民“文明旅游、优质服务”风尚,着力营造国民旅游氛围、培育国民旅游风尚、引导广大市民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要充分把握中国旅游产业即将开启的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狠抓旅游项目推进,狠抓旅游品牌建设,狠抓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首届中国旅游庆典宣传活动,组织好、开展好旅游宣传月活动,积极展示旅游风采,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旅游,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广大市民要自觉主动对外宣传旅游、宣传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旅游宣传活动,让更多外地的游客了解,来我市旅游、投资创业。

在宣传月的活动中,市广播电视台、日报社要开辟首个旅游日宣传专栏,对我市旅游业发展、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进行分期、分专题宣传,营造“文明旅游、优质服务”的旅游氛围。各区县、园区旅游局、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要以首个中国旅游日庆典活动为机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同时,要以开展“中国旅游日-游记”、“我眼中的”、“文明旅游、优质服务”倡议书签名等系列活动为契机,倾力宣传我市旅游,宣传“观音故里?吉祥圣地”,“?让心灵度假”等品牌。

第3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乡村旅游;感知价值;营销策略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其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有很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BernrdLane指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征:在乡村进行,且规模较小,仅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关联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天然特征是体验性。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主题明确,旅游营业者会先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开展的活动以烘托反映这个主题为主,以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二、体验项目不受空间限制,游客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与互动;三、旅游产品的设计在细节处注重游客情感表达;四、体验场景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

(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

从伯德•施密特关于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的特征有:顾客积极参与,有体验需求,关系特征鲜明,体验主题明确,注重顾客的体验等。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体验来消费的行为。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依托,通过让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使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达到身心愉悦,留下美好回忆,进而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

(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在营销理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传统营销更关注物即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色,不太关注人即游客的感官体验;而体验营销则更多的考虑到游客的感官体验,追求通过美好体验让游客满意,把重点放在游客身上。在营销价值上区别在于能否获得体验价值,不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体验营销,在游玩景点时,一些基本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都能获得,关键在于体验价值。传统营销恰恰缺乏这一项。而体验营销在引导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活动中,寓教于乐,让游客对当地民风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游客获得了体验价值。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兴起较早,开始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欧洲,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晚,乡村旅游近些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周边区,老少边穷地区,特色村寨,交通中心等五大区域。乡村旅游的形式比较多,其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最主要的形式。国家旅游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有70%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乡村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很受游客欢迎,也很火热,但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去解决。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展现本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没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能轻易的被复制;其次,乡村景观城市化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跟风,建造很多城市人文景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工作中,开发理念的简单粗暴,景区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接纳游客过多,对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遗产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很多人并未把乡村旅游当成新兴产业,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商品竞争意识,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二是乡村旅游营业者的服务做的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游客在体验旅游中吃、穿、住、行的快捷、方便、卫生;三是缺乏对游客的细心了解,没有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应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身心的满足愉悦。

(三)我国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体验带来的,甚至愿意为此多付钱。乡村旅游的传统营销渐渐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实行体验营销非常必要。体验营销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很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现阶段乡村旅游模式单一,山寨现象严重,体验营销能使游客在设计参与旅游活动中,对乡村旅游留下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二是避免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体验性乡村旅游往往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活动,这样能尽可能的利用到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有利于旅游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特色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使当地人民和政府会花更多精力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上。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

(一)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分析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l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此定义基础上,本文对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理解是指,游客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的感知利得,包括旅游体验带来的身心身心上的放松,与其感知利失,包括在旅游中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进行衡量后,以自身的旅游经验与个人喜好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ney和Soutar(2001)的划分。他们认为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价值是功能性价值,即旅游产品或服务给游客带来的最直接的用途,如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因素等;社会性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完善了自我,提升个人形象,获得的社会认可;情感性价值指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功能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则需要旅游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期给游客带来更贴心、舒心的旅游体验。

(二)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析

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的产生是由游客本身决定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感知,并通过感悟思考,在脑海形成一定的感知价值。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可简单把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旅游前,旅游营业者的刺激营销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乡村旅游的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宣传特点和游客内心的想法相契合,使游客产生期望,进而诱发游客消费的欲望;旅游中是产生感知价值最主要,最关键的阶段。游客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中,对于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感受,逐渐建立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感知价值不只包括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即上文所说的功能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对于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张迪等人的乡村旅游研究实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出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地风气良好,食宿干净整洁等会提高游客的感知利得,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旅游后的感知价值往往被忽略,其实这也相当重要。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旅游后的售后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体验,还有助于旅游营业者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调整完善旅游服务,更能留住老顾客,旅游业应把售后服务重视起来。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类型

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不仅受营销刺激的影响,与游客自身性格特征业有很大关系。游客的体验目的与体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因素类型多种多样,结合上文分析,大致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六类:

1、田园风光因素: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然而现实是由于游客的个体化差异与审美能力高低,导致游客最终得到的审美体验有所差异。

2、生产生活方式因素:指游客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生活方式机械化的城市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

3、教育体验因素:对于在乡村游客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去接触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的乡村活动,特色的农村风俗等来开阔眼界。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能否在愉快的游览交谈中增长阅历则显得更重要。

4、娱乐项目体验因素:互动性强,有趣的娱乐项目能让参与其中的游客感到身心愉快,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

5、感知成本因素: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等感知成本都会对感知价值的形成造成影响,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6、情感体验因素:愉快的情绪会让游客对旅游活动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增强感知价值,而坏情绪,即使只是服务者的一个小疏忽,也会让游客对旅游评价大打折扣。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教育体验成分

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的文化意味,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去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然而现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旅游营业者大部分只关注短期利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吸引更多游客,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国可供深入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盛行的各式各样的风俗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回族的开斋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大;各地的特色建筑,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也是游客很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传统经典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保护与发掘,有些乡土艺术品如剪纸,刺绣手工制作技术精湛,深受游客喜欢。

(二)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重视其乡村资源的设计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主要只是用眼睛来看,观感较单薄,游客留下印象不深。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游客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全方位的激活游客的感觉。在设计旅游项目开始就应充分考虑活动的互动性,旨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不仅要考虑旅游项目的形式,游客群体,游客年龄等,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重视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对于学生这一占比较大且精力旺盛,对乡村旅游活动好奇心较重,参与性很高的群体,乡村旅游应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项目与设施。而有些有趣的民俗民风,如泼水节,唱诗会,打秋千等活动,可以带领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亲身去体验,使游客印象更深刻。

(三)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

与传统营销注重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同,在体验营销更注重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有利于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可以从旅游设施做起。首先,保证旅游设施与体验主题相一致,小到连洗手间,长凳等都应与主题相呼应。其次,保证旅游设施与游客的互动性,当游客在景点等候较长时间,此时与旅游设施的互动会安抚游客的焦躁情绪,留下比较美好的回忆。对于常居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插秧、耕种、点豆,还是收麦,落花生,掰玉米,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吸引着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既让游客很好的体验了乡村性,增长了知识,又使游客提高了感知价值,留下美好印象。

(四)重视游客情感体验需求,激发游客情感共鸣

传统营销中,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是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营销中,更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设身处地的站在游客角度考虑,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平时在都市往往承受者极大的压力,过着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乡村旅游的慢节奏,淳朴风气,安逸环境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带来身心上的放松。要想从内心真正打动旅游者,对员工加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员工把游客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想游客所想,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细致,周到,热情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一定标准,而是要求员工发自内心的去关怀游客,这是最难达到的。其次,强化员工与游客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培训。景区总会发生很多琐事或者是突况,对员工的培训是不能间断的。培训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员工该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形成一种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我特色,从而达到游客与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仍需改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应做出相应调节完善,增加更多体验色彩。游客的感知价值应被重视起来,在满足游客精神追求与心理诉求方面还应做更多努力,提升其感知价值。运用体验营销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本文体验性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可看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本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设施活动的互动与体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重视游客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经济时代,乡村旅游必须以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看清局势,抓住游客心理,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应付新的变化。

作者:龙鸥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海霞.乡村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综述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未来与发展.2014.

[2]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是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彭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湘潭大学.2013.

第4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2、带上心灵去旅游,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文画音,看似耳目所为,其实是内心世界的感受。可以以心感悟,以此沉淀,足矣;耳听佳音,目极美好,已是福音;携一勺花之语,摘一曲花之歌,让心释然,已是欣慰。

3、一直想去旅游,去很美很美的地方,但往往真正踏足想去的地方,便觉不过如此。也许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心去旅游,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一颗放松而美好的心态,生活便是美好!

4、旅游的意义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游的路上。”

5、要么读书要么旅游,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6、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路途,长的是人生!旅行是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7、城市很大,生活很小,走出去才能拥有世界。

8、那一年,当我们没有钱的时候,每天只是幻想着某天长大了以后,背着和身体差不多大的旅行包,带着心中的那个人,走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9、想要过一种生活,有情趣做饭,有心情看书,有时间旅行,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有人陪伴。

第5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关键词:文学旅游;开发;经济效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2(a)-103-03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旅游资源要素的转变,不再强调单一的自然资源,而是在突显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旅游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旅游转变了单一的旅游形态,转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富有审美情感、更加具有价值的人类财富。文学旅游资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鲜明特性,这无不展现出文学旅游开发将带来的价值体系。从实质而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成为文学与旅游两大主体并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弘扬、经济价值中经济拉动力与环境经济的创造力,都强调新时期下文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等的诉求,为文学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让文学旅游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更加突显。因此,文学旅游开发的内外环境良好,在构建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同时,强化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取,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1文学旅游开发的价值体系

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学与旅游双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依托文学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旅游的开发中,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主要在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及环境价值的体现,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文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并重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之下“,文学地”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也是以文化构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举。依托文学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势必十分可观。当前,文学旅游成为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学遗产保护、文学遗产弘扬为切入口,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齐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学遗产的美学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经济链,更符合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价值的多元化,也强调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过于将“文化”作为商品的卖点,这反而无法实现文学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应强化文学价值的延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打造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链。在突出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尊重文学的主体地位。

1.2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文化价值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文学价值的外溢,强调文化价值引导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是文化价值深厚的旅游胜地。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到“红色革命”,这些都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元素,让文化内涵丰富的庐山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文化价值构建下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庐山的文学多样化,文人骚客的诗文、山水景观的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美融合,让丰富的文化元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成为庐山文学旅游的亮点。因此,在文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兼容,让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更加完备的审美情趣吸引游客走进旅游文化,这比单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单一的自然环境观赏更符合现代民众对审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环境价值

倡导“绿色、环保”的新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旅游发展中环境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之举。一方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资源的消耗中,经济效益逐渐消退,无法构建长期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对环境价值的构建,让环境保护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京杭大运河申遗,就是对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价值构建的典型例子。让传统文化的传扬与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文学价值上,同时也彰显在环境价值之中,这是经济效益可持续获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文学旅游开发是新时期旅游与文学并重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经济及文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构建好如图1所示的经济效益体系,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环境价值构建了其现有的经济效益体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与影响,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抛弃环境价值或文学价值,而单独促进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显然是与文学旅游开发的要旨相违背的,也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获取。为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原则;二是要构建好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在体验式的开发策略之下,激活文学旅游资源,拉动旅游大开发下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强化旅游开发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旅游下的文化价值创造。为此,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市场导向原则”“、高品位建设原则”和“多元化发展原则”,是构建可持续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学旅游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就是要依托市场活力,实现文学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将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方向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而言,我国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学氛围。并且,25~40岁的游客成为了文学旅游的主流市场,对文学旅游的兴趣浓厚。为此,在文学旅游开发中,要强化市场导向下的发展推进,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时,让经济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学价值,而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更多的文学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坚持高品位建设原则,提升文学辐射力度的经济价值。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文学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坚持高品位建设的原则,提升文学的辐射力度,进而拉动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媒介,扩大文学旅游中文学内涵的宣传内容,让良好的文学旅游产品契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学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文化熏陶。最后,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开发更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文学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文学为主体的开发原则,将文学旅游资源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城乡更加丰富的文学旅游价值。通过将文学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学旅游带动下更多经济效益链的产生。特别是文学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联姻”,不仅将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扩大,也让环境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是文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2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强调文学旅游产品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文学旅游资源不能脱离其“文学”内涵的本质属性,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之下,进一步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首先,在文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文学的艺术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深挖文学审美意境的同时,让文学审美意境吸引游客,扩大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文学旅游资源中的文学艺术进行串联,艺术品位的提升,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学熏陶,这样的文学旅游资源更符合现代人对文学旅游的追求。文学旅游有了市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势必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

在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中,体验式的交互开发,是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激活文学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首先,以游客为主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效果,让文学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学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上,要强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带动文学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学旅游资源的激活,是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从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在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学资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学资源的内容、展现形式都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文学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要激活文学旅游资源,让文学内涵充分展现;让文学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让游客在体验中获取良好的文学熏陶,这才是文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为此,在构建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链中,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从本质上,提升文学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学、旅游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婷婷.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高密文学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刘亮亮.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开发途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5).

[3]郭文全.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2(04).

[4]王良艳.九寨沟藏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洪芳.传播学视角下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3(09).

第6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

在以“休闲者”为中心的时代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验经济时代。pinell和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基础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并且使消费者产生美好感觉,从而让消费者为‘体验’付费。”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旅游业的发展,关注游客旅游体验,如何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已成为旅游经营者和从事旅游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体验的概念及特征

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先锋。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旅游经营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不同的学者对旅游体验有不同的理解,邹统钎将旅游体验定义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一种愉悦,是旅游世界的硬核;孙根年认为,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通过感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景观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李义平研究指出,波斯汀(boorstin,1964)把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是大众旅游非自发的预制的体验。WwW.133229.Com以上知名学者对旅游体验的定义大同小异,主要是从旅游者的角度进行的,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地的居民的角度对其加以概述。笔者认为,旅游体验是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产品、旅游设施为道具,以旅游者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通过沟通、互动、游览和消费等方式体验放松、新奇等独特的精神享受。

旅游体验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代表着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的旅游形态。旅游,表面上是人们离开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寻求愉悦和审美的活动,其本质是到旅游世界体验不同于自己所习惯的文化和环境。因此,获取旅游体验是游客的根本追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为满足游客体验服务的。只有游客获得了难忘的经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其价值。旅游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旅游者的参与性

从近年来的旅游实践看,人们为了“体验”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高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的核心,旅游的经历就是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2.重视旅游者的情感反应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在认知反应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旅游活动就是游客对旅游产品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旅游者的教育背景、个性、兴趣爱好等影响着情感反应的强烈程度。当旅游产品与旅游者的兴趣或心境相符合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表现为愉悦、难忘的一次经历。

3.体现旅游的差异性

旅游体验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当一个人达到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旅游已使人们的社会人角色转变为自然人角色,追求个性的张扬,兴趣爱好的满足,要求旅游体验内容、方式力求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时刻保持体验物与众不同的个性,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4.体现旅游的挑战性

旅游体验是区分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的因素之一,因此,适度的挑战性活动才能使旅游者真正忘却自我,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的成就感和舒畅感,以至充分体味到一种克服种种困难后体验征服的愉悦。

5.体现旅游的主题性

主题是旅游体验的基础和灵魂,鲜明的主题能充分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为旅游者获得真实的体验环境,触动旅游者的心灵,使之留下深刻感受和强烈印象。比如,印象刘三姐,生动的表演、刘三姐的服饰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真切地忘记了时间,仿佛真的置身于刘三姐的表演之中,从而使体验更加真实。

二、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旅游体验,既是体验旅游过程,又是注重旅游过程带给人的心灵的放松与感悟,也是现代社会压力与竞争日益增加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普遍要求。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客体是旅游体验产品本身。第一主体是旅游者,也就是形象的接受者;第二主体是旅游企业服务人员,也就是形象的给予者。不同第一主体对同一事物所感知到的或进一步从所感知中做出的判断是不完全一样的。chris ryan在其著作《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并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chris ryan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划分,笔者认为,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者本人、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过程和旅游体验产品的特性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如图1所示),决定了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总体体验效果。

根据所查文献资料和笔者对游客的调查,笔者对每大类下面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体系,见表。

三、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的构建

游客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矛盾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然而旅游活动却能让人享受亲情、实现自身心理平衡。当旅游者决定去旅游到返程这一期间,将扮演多种角色,但不论扮演哪种角色,他都会跟诸如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旅游经营者等进行交往。而最为困惑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知道或是该怎样去跟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进行交往,以形成良好的旅游体验价值。舒茨曾提出,如果说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对于理解不以交往为目的的行动来说已经是至关重要的话,那么,对于理解以交往为目的的行动来说,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则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要想真正让旅游者享受到一种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一定要先理解旅游者的动机或主观意图,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且尽量情感化,让旅游者参与进去,以及旅游地居民要好好地与旅游者进行沟通,使其产生一种永久难忘的感觉。

根据旅游体验的特点和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因素,游客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由“旅游者‘我’——旅游者‘他’——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地居民”4个主体构成(见图2),旅游者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四体”(旅游者‘我’、旅游者‘他’、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地居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旅游者‘我’与旅游者‘他’之间是一种交流关系、与旅游从业人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与旅游地居民是一种沟通关系;旅游者‘他’与旅游从业人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与旅游地居民是一种沟通关系;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地居民之间是一种相处关系。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旅游从业人员要与旅游地居民好好相处,要促进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交流沟通等等,从而深化旅游体验,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四、构建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体验活动,是人必须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人们在认识他们所处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时,他们不仅借助于认知,同时也借助于体验。旅游活动的亲身经历性,使得旅游者可以通过寻求体验把握旅游的真谛。构建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注重“四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薄,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庭缺少一种亲情感,人们通过旅游可以获得一种亲情感的补偿,同时情感交流也能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提升旅游者满意度,从而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有利于培养旅游者的忠诚度和树立企业及旅游地形象,情感交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第二,应注重“四体”之间美的魅力。旅游体验是现代社会旅游的最高层次,强调以人们感受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即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角度综合体验,加之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所以离不开这个“美”字。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旅游企业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配以美的主题,旅游从业人员要提供美的服务,旅游地居民要增添美的魅力,以迎合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使旅游者留下美好的体验。

第三,旅游地居民要讲诚信、要讲文明、要与旅游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使旅游者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

第四,旅游从业人员要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尽量让游客参与体验旅游项目,同时,还要与旅游地居民好好相处,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这样才能让游客享受到真正的愉悦和审美;让游客在一种不同于生活世界中文化和环境的异化体验中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世界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不同的旅游体验需求,我国旅游业的建设需要从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做更多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深入研究以及个性化、人性化的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健华,陈秋华.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j].商业研究,2008,(1):176.

[2]宋咏梅.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特区经济,2007,(1):178-179.

[3]张丽华,罗霞.乡村旅游体验营销模型的一种设计[j].经济管理,2007,(3):72-73.

[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70.

[5]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旅行这件事本来是没有性别区分的。男人乐山,女人乐水,各得其所。不过,我发现身边成家的女性朋友对旅行之感受更为细腻深刻,更容易被旅途中的点滴所遇而打动。

今年3月,我的两个女性朋友结伴去吴哥旅行了一趟。回来后二人激动了好久,在QQ空间、穷游网等地方贴出了详细的图文攻略,让我们也亲临其境,随着她们游历了四天。除了令人震撼的吴哥奇迹,还有一些旅行途中的小段落更让人津津乐道。有位朋友向我讲起在一个日落的傍晚,她独自走在暹粒的一条小巷中,看到一个韩国男子在逗怀中的Baby。夕阳的余辉将男子和孩子周身镀上了金色,这幅美轮美奂的亲子图景竟然让朋友看得着了迷。她就站在那里看啊,看啊,忘记了自己要去干什么,再也挪不开脚步。男子大概也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眼睛,回过头来,朝她莞尔一笑。朋友便彻底醉倒。她和我谈起这段旅途中的吉光片羽时,深情款款地对我说:“你要知道,作为一个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女人,能够暂时抛开家羁绊,为自己去做一场旅行是很不容易的,就像是为自己重新活过一样。那种感受真是非常奇妙。你感觉自己被重新关注,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单身时代。”

前几年,我曾和闺蜜去青海旅行。那时闺蜜的孩子刚满一岁,她能忍心放下孩子与我去旅行,这也是在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之后的“重大”决定。多亏了她父母的帮助和老公的支持,才成就了这难能可贵的六天之行。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闺蜜表现得比我更为振奋,更会为美景大呼小叫,我也被她发自内心的放松心绪所感染。在坎布拉景区,帅气而又和蔼的藏族导游让闺蜜啧啧称赞。整个游览过程中,她的目光傻傻地随着导游而移动,如同花痴。时至今日,她仍会不时和我提起那位高鼻大眼,肤色黝黑,牛仔裤上有个破洞的藏族帅小伙。我想,她所怀念的可能是年轻时代的单身情愫。

年轻时代,当我们尚处于单身时,可以随意去瞥帅哥,兴致好了还可以走上前去搭讪。但是,当我们走进家庭,随着生活重心的改变,我们的心性也受到生活的重新磨砺。以前的那种随意只得收到笼子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贤妻良母形象,因为我们的生活要求我们这样。而当我们踏上旅途,“本我”的心性就会被重新唤起。交通工具将你的生活圈子抛在了远方,你要投身于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些不曾遇到的风景,有趣的人和事,都是唤起心性的新元素。而旅途中这一美丽情愫都需要一个记忆的承载体。那些偶然一见,今生再也不会相见的人,正是这个合适的“记忆载体”。就像女友们提起的韩国男子、藏族帅小伙一样,他们不过是茫茫人海中自然而然漂到身边的“漂流瓶”。我们没有打开瓶子,就让他们继续漂走。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方向都是既定的,就像旅行终究是旅行,旅行之后,我们依旧会回归到原来各自的生活轨道中。

第8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关键字:传统 成语文化 旅游开发 融入 探究

旅游开发中大都以文化取胜,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使得旅游开发事业更加繁华。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成语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可以体现出当地的旅游特色,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旅游开发中融入成语文化,对于打造旅游经济的文化品牌,促进当地的旅游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旅游的开发规划中加入以成语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品牌,定会提升当地旅游开发的文化上的高度,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前去参观,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下面本文就为您介绍成语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关系,以及成语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会带来哪些效益上的提高。

一、传统成语文化介绍

传统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传统文化历史的积淀,成语更是我国各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因此传统成语文化和旅游开发的结合必将是完美的协作。以下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下我国的成语文化,加深您对传统成语文化的了解和知识。

传统成语文化中,显示了我国儒家、道教、佛家的传统文化。成语中的“死灰复燃”就是西汉韩国安在狱中受辱后又重返朝堂的故事,其不仅是为了比喻消失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还体现出了韩国安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君子气度。成语文化常常就是因为自身的典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将成语运用于我国的旅游开发之中,必将提升旅游开发的文化效应。而且在汉语成语中,还有文学、建筑、音乐方面的表述,这将会方便人们对旅游景点的成语描述。

传统成语也是从古人口语的习语中提炼简化而成的,成语还有很多的典故,都是有据可查的,成语不仅是即成的短语,也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成语反映出了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成语来洞悉古人的生活风貌和乡土人情。语文成语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情趣,比如“兴高采烈”就是形容一个人心情的,那时一种兴奋的、激动的、快乐的心情;还比如“暴跳如雷”,就和前者完全相反了,体现了一个人此时心情很不好,最好不要打扰。[1]总之,成语文化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成语是一种对语言词汇的综合表达,成语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为我国的文化增添不少色彩,成语真是一种奇妙的文字表达。

二、旅游文化与传统成语融合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行的要求不再是眼中美景的满足,而是对旅游中当地文化的感触和精神思想的交流,因此传统成语文化的融入,使得旅游文化与成语文化相结合,对当地的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成语文化和旅游开发结合在一起,可以将传统成语文化和景区结合起来,加深游客对景区印象和好感的同时,也起到了简单好记口碑推广的好处。

在旅游开发中融入成语文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消失,也增添了旅行的乐趣,学到了知识又看到了美丽风景,一举两得。传统成语有着丰富的词汇量,可以满足对景点、景区的宣传,同时在旅行中如果有以成语来引导的旅行方式,必将被大家所推崇。了解成语和景点的融合艺术,把成语故事和景区风景完美的结合,让大家对我国的成语文化加深了解的同时,也提升了旅游开发中景区的艺术品位。

旅游行业作为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其中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成语又是浓缩我国语言的经典之作,如果旅游开发可以和传统成语文化搭配起来,不仅能加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使我国的成语文化得到流传不至于消失。[2]旅游市场的开发要源于对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没有深刻的内涵和文化底蕴,那么旅行就会没有意义,故此,将成语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之中,必将会引领出旅游开发的新局面,使得我国的旅游开发事业有更好的发展。

三、传统成语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模式

(一)传统成语为主题的开发模式。将传统成语为主题的开发模式引入旅游开发中。传统成语文化往往会因语言的简洁和明理的典故而引人关注,但是传统成语文化还是比较单一的,而且没有综合性,不难想象,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成语而去一个地方旅行,因此,开发以成语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就可以使您避免这个缺憾,让传统成语故事和旅游景点可以达到完美的融合。例如在武汉的城郊就有这样一个文化公园,里面修建了很多的成语雕塑,这样内容丰富的成语主题公园怎么会不吸引来大量游客呢。还有就是非常具备北方特色的“邯郸成语典苑”,这个位于邯郸市的优美园林,精选了赵国文化的60多条成语典故,最常听说的就是“邯郸学步”,将这些成语刻在碑石之上,展现这个城市的成语魅力,也为这个城市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旅客资源,发展旅游不再是难题。传统成语为主题的旅游开发,不仅丰富人们的知识,也更容易使人们记住这里,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本地的旅游开发业自然越来越好做,城市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二)传统成语文化拓展旅游模式。传统成语本身都有自己的魅力和内涵,将成语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使用成语文化来拓展旅游景区开发的模式,必将带动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一个成语,开发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旅行景区,将成语文化连贯地展示给旅行者,增添旅游的兴趣。[3]比如贵州省就在“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基础上,拓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当地开发了很多与夜郎文化有关联的旅游景区,让游客在寻找和品位成语文化的同时,也欣赏了当地的旅游风景。又比如“黄粱美梦”这个成语,邯郸就利用“邯郸梦之旅”作为宣传标语,引领游客进入成语的寻根究源,再附带一些成语文化的小工艺品,建设了全新的成语文化旅行体现项目,让旅客可以在繁华的现代也体验一回古人的生活乐趣,让游客在景区中得到身与心的休息。这种以成语文化为源头的旅游开发模式,不仅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也使增强了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宣传。

(三)以传统成语来开发旅游线路。传统成语有着很强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传统成语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可以用来引导旅行线路。传统成语中的“泾渭分明”、“南腔北调”、“东风化雨”、“南柯一梦”、“日薄西山”、“西窗剪烛”等,我们可以利用意思或者形声来指引旅行线路的开发,不仅是旅游开发中景点的引导创新,也是成语文化的转折。也可以利用一些写景的成语如“山明水秀”“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波澜壮阔”、“晴空万里”等,来描述景区的季节、气候、风景的变化,让游客更有兴趣参观,带动旅游开发的同时,也让传统成语的文化应用得到新的载体,让我国的传统成语文化发扬广大。

四、传统成语与旅游文化搭配的作用

(一)有助于以历史为背景开发旅游。传统成语背后一般都会有个典故,而典故也正是成语诞生的源泉,在一个地方开发旅游,如果可以加深当地的历史特色,也必将引起人们对这个地方的旅游关注。对于某个地方的旅游开发来说,可以从成语故事追溯本地的历史文化,再整合当地的形象加以宣传,必将引起人们对此地的兴趣,因此旅游开发也会随之兴起。[4]比如曲阜,就是孔子这个儒学思想家的故乡,因此孔子故里这个地方绝对可以引起旅客的极大兴趣,因此随之而起的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等也将成为当地景点的重心。成语文化蕴含的信息比如地理、当地风情以及人文,都将给旅游开发带来很大的便利。

(二)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景点中综合进传统成语文化,会让游客对这个地方产生由衷的尊敬,同时也是对我国历史传统的赞颂,可以提升当地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可以使旅游景点具有生命力,增添其文化内涵,让景点更有吸引力。[5]比如“饮水思源”,将这个成语运用于邓小平纪念馆,增添文化内涵的同时,又有着和时代互动的感觉,旅游开发中的古典和现代达到完美地融合,耐人寻味。成语文化中有很多关于饮食、风俗、服饰等信息,将这些成语和旅游开发的景点相结合,提升景点的观赏性,也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无形中就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客流量。

(三)有助于旅游景点的纪念品推广。成语文化一般都具有很生动的故事情节,将成语和景区结合设计出形象的纪念品,也必将给旅游开发的推广和经济方面带来巨大的收益。语文成语文化大都有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有着深刻的哲理性,做成旅游纪念品推广是最好的,提升游客游玩的趣味,也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

(四)传统成语可以用来宣传旅游景点。传统成语是我国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的使用率也很高,因此将传统成语文化运用到旅游景点的宣传上,让成语文化与旅游文化关联起来,也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传统成语有正面的宣传也有反面的宣传。因此,传统成语在旅游开发中宣传景点,可以简单直接地表达景点的美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说明了,只有正确地运用传统成语文化才能在旅游开发中起到景点推广的作用,使景区被更多的人知道。

五、结论

旅游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它可以推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传统成语融入旅游开发无疑是最完美的组合。旅游以文化和风景取胜,旅游开发中融入传统成语文化,传统成语与旅游文化关联发展,势必会给我国的旅游事业带来更生动、更有意思的新发展模式,让我国的旅游开发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顾奕.汉语体态成语中的传统社会文化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4).

[2]冯寿忠.成语文化及其研究的价值原则[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01).

[2]申健健.浅议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8 (12) .

第9篇:旅行让生活更美好范文

目前,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响亮的口号。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惟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发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1.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不俗的作品。

2.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3.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1.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2.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3.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于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进行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4.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调动激情。

5.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老师用Photoshop这一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6.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