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课程范文

计算机课程精选(九篇)

计算机课程

第1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影响,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育现状,为了能有效提高教育改革质量,首先教师作为引导者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1],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都需要根据教育时代的改革发展进行改变教育观念,积极地把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方教学改革实施到实际教学中。

1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差

为了能把计算机更好地落实到教学计划中,我国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众多的阻碍问题。例如,师资力量的打造、教学设备的条件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与掌握情况[2],由于地域的差异问题,设备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还有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开展计算机课程比较少,甚至无法接触到计算机课程,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基础差,掌握程度更是有限。

1.2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无法充分运用

首先需要把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开始认识与了解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只有了解了计算机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并存的课程。理论知识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也是实践的依据。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表现得盲目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怎么操作,这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能相互辅助的现象。

1.3计算机课程安排课程不合理

中职院校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要科目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占用了其他学科的课程时间,例如体育课、美术课、计算机课等,教师都会认为这些课程不能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帮助[3],所以会占用这些课程的时间去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随着长期的教学发展,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安排中逐渐减少,使学生的对计算机的学习与操作能力都逐渐减弱,同时学生也在排斥其他课程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如果这种现象还不能够及时制止,长时间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学习成绩出现逐渐下滑现象。

1.4计算机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操作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教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状,对于课程的教学进度已经完全落后,课堂教学中反复地对教进行讲解,而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失去了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在上计算机课程时通常都会用计算机玩游戏,或者与同学之间聊聊天,度过枯燥乏味的课程,学生现状的学习状态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能够合格,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应该在课程结束之前进行课堂测试或者课堂总结,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便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学校往往都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2.1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开展课堂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把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但是对于刚接触计算机课程的学生来说,听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就像在听天书一样,完全听不懂的状态[4],其中的表现主要在于:(1)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目前学生对计算机学生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就是一味地听教师在讲,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完全不会。(2)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完全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学生没有机会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互动、不交流,潜意识就是只有教师的引导才能学习,如果教师不引导,对于学习将不知如何入手,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交流更是几乎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话题,并且是目前存在的严重现象。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计算机教学,利用网络来达到信息共享,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操作,灵活运用计算机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查阅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计算机大赛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5]。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开展课堂,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积极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不仅把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通过网络的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在网络中学习计算机知识,通过拓展丰富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同时为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并且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辅助作用。

2.2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教学

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及操作能力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堂课时,要对学生进行测试,将计算机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将计算机掌握程度弱的学生划分为一组,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培养能力高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对于掌握程度弱的学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6],不会随波逐流地进行学习,教师针对薄弱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思路达成共识,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交流;其次,教师将会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及时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达到效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中职院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不仅要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同时对于实践操作能力也要加强培养力度。让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进行自行下载相关资料与训练题,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中对计算机的练习,同时进行自我检测,对于掌握弱的知识点进行自我调整。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及实践操作要及时进行评定,结合所有的综合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强化计算机技能。

2.3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教材

为了能够让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我们首先需要改革的问题就是教材的内容与教学体系,传统的教材内容比较古板,缺乏趣味性,在计算机课堂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依据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自动的随着教师的授课思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规程中,也会体会到计算机带来的快乐,主要是在学生中有了巨大的帮助与影响。开展创新课程,要明确教学目标,具备严谨的教学计划,要以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开展创新工作,从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科学地采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才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成绩,并且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2.4打造强大的师资力量

第2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2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Itisanalysed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oftheChineseComputingCurricula2002,anddiscussedfromtheviewpointofthemethodologyofthecomputersciencethebasicthoughtofthecomputingcurricula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Meanwhile,itisalsoexpositedtheimportanteffectofthecomputingsciencehistoryresearchtothecomputercourses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

KeyWordsCC2002,Courseteaching,Computingscience,Sciencehistory

第3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意见》提出了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目前现象阐述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重点要突出实用性强,操作熟练型的教学原则。通过培养高职高专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积极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军事、科技、教育、农业、工业等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同时,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掌握当代计算机前沿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急缺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讨论、研究、改进。特别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来说,就更加是当务之急。

(一)社会的需求给高职高专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计算机网络把一个个原本孤立的国家联接起来了,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从而使得信息可以共享,资源可以互相利用,信息畅通无阻。各行各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现在社会上缺乏既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其他专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如:农业信息化人才,体育信息化人才,财经人才……。据笔者调研,至今具备较为完善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教学平台的方案还是较少的。由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身是工具型学科,计算机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它可以与其他专业融合使其专业变得更科学、更快捷、更方便,可以与世界技术接轨,达到更高的水平。这对于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不懂计算机的人在现在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同志也曾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许多小学、中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可是在很多偏僻的农村受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在一些展开了计算机课程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副课来开展的。一个星期一般只有24节课,学校对这门课重视程度也不够。但在有些地方,如山东省由于这项工作开展的较早,2002级以后的大学新生都已参加过省信息技术课程的毕业会考。以上诸多原因,就导致入学新生存在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从网上某项调查所示:在447位新生中进行摸底调查,其中就有2.01%的学生,表示从未使用过计算机。有86.35%的学生,使用过,但很不熟练,占整体的11.63%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而且比较熟练。我们现有使用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针对所有学生教授一样的教学内容,提出一样的教学要求,使用一样的教学手段。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起点高的学生重复已学的内容,他们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起点低的学生觉得强度大,内容抽象,则就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高职高专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笔者认为这是最应改革的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静态的书本内容变成动态的直观的幻灯片。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反而会丧失其灵动性、交互性,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笔记到抄了不少,可是抽象的知识仍然是抽象的模糊不清的,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只不过填压的知识更多了而已。现在我们要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中心地位,而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都会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要我学”的观念逐步转变为“我要学”,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每个知识块精心设制一个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也从实践中学到了基础知识,这些任务是相对来说简单、易理解的。学生在攻破一个又一个简单任务时增加了自信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有兴趣和信心对待下一个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是把握一个度,对基础知识不可过分的强调也不可忽视。计算机学科重在实践,但也并不意味着基础知识就可以轻轻点水,基础知识性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本质的认识。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加上学生自己解读教材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一般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急于告诉学生解题过程,而是一步步的指导学生,先粗后细,逐步求精,使学生在脑子里产生知识链,激发学生大胆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实际上,只有教师充分提供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去学,去想,去闯,去感受和理解知识的本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被较好的发挥出来。对于教学内容的难点,如果老师耐心讲解后,学生仍然心中存有疑虑。那么教师可采取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思考、积极发言,提供师生互动的氛围。最后由教师作出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难点,提高效率,启发思维,互动互助,培养合作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计算类课程对学生操作性提出了教高要求,上机实践课是计算机课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机实习的目的就在于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亲自感受、体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其产生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

(二)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校内组建的局域网。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电子课件、题库、相关的教学讲座等都可以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即使在课后学生仍然可以学习,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改善了教师精力有限的问题。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计算机课程中肯定会涌现出许多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课堂上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短短的40分钟,也无法把计算机技术讲得面面俱到。那么我们就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小组,可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往正确的方法发展。同时,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增长见识,积极适应社会就业需求,成为职场的“抢手货”。

三、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改革之路仍充满艰辛

计算机是一门更新换代很快的学科,我们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遇到的问题还会层出不穷。但我们仍然坚信我们会越战越勇,把高职高专这条路作宽作广,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高专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谢青峰。

[2]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邓睿。

[3]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景红胡秀强。

第4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教学 合理利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了视、听效果,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采用电子教案,教师不用花时间在书写黑板上,课堂授课信息量大,教师集中精力在讲解原理和操作演示上,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使用多媒体授课,对计算机课程来说,是非常适合的,特别对于操作部分,我们有很深切的体会,有的操作,教师讲十遍,不如在计算机上演示一遍;但理论知识部分,学生仍然是被动接收知识,多媒体课件变成了简单的电子教案,教师的活动局限在电脑前,授课成了电子教案的演示,“照片宣科”,授课时间一长,学生昏昏欲睡,有的学生听完课后,感觉是课堂上讲的全都懂,自己一做全都不会,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未真正达到最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应用;在教学理念上,没有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输模式。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经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对此项信息技术感触颇多,如何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从而避免枯燥地播放电子教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在多媒体课堂模式授课涵等解决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点

在多媒体之前,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讲解。在讲解中,教师为了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难懂的重点讲清楚,往往借助挂图、模型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来实现,这些教具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挂图仍然不够形象,而模型制作会花费教师大量时间,还有像化学反应等瞬间效果不能持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多媒体技术在理论型课程的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课堂上由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将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和在难以以实物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素材来展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外观,因为它是庞大的,与当前使用的微机完全不同,教师不可能用语言描述和实物展示使学生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印象深刻;接着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素材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继而引出这四个阶段的实质区别在于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不同;然后可以利用演示软件的功能,通过缩放、旋转等一系列功能,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四个发展阶段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特点展现给学生。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以上知识的传授,我们似乎用挂图和文字也可以达到效果。的确,用挂图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知道各种电子元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许就足够了,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认识各种电子元件,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在不同阶段使用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实质的区别,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理论教学的优势所在。

又如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时,往往会给学生讲授通过声音判断故障来源,例如在AMI BIOS 中: 一短声表示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比较严重; 四短声表示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六短声表示键盘控制器错误;一长八短声表示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卡未插牢;一长九短声表示主板FLASH RAM或EPROM(BIOS损坏)错误;不停的响(长声)表示内存没有插牢或者损坏;不停的响(短声)表示电源、显示器和显卡未连接好;等等。那么什么是长声,短声又是怎样的呢?不是个个教师都会用嘴发声来模拟的,也不可能破环性的让计算机产生故障,这个时候多媒体中的声音元素正好就发挥了他的强大作用。教师可以把以前或实验机器出故障时的短声和长声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这样学生就可以分辨长声、短声,进而判断计算机的故障。这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挂图、模型等教具不能实现的,在这里声音元素的应用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都具有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有在理论型和实践型中应用的特点,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准确清楚的表述概念,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生动的表示出来,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介绍Excel软件中的公式及应用时,教师往往先介绍什么是公式,公式由哪些成分组成,接着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最后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而在具体实例的讲解中,就需要先通过理论分析,再进行实际的验证。假设给定公式E3=$A1+B$1,它表示E3单元格的结果由A1和B1单元格中的值相加得到,那么复制E3单元格直接粘贴到F4时,F4中的结果是什么,它的公式又怎么表达呢?对于这个问题,解决时可以先根据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原理,确定F4单元格的公式中应为A2和C1的值相加,这是理论的分析,然后通过在Excel中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以验证理论分析;反过来,也可以先在Excel中通过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然后分析推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应用规律,这两个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达到。

又如对于数据库的查询功能,有学生成绩表(表1)和学生基本信息表(表2),通过这两个表查询籍贯为“山西太原”的学生的成绩,理论上应该得到如表3的查询结果表,当然这是理论的结果,实际实现查询结果时就需要用特定的形式来表示,就是用编程语言了实现。比如使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如果仍然以表格形式来显示,那么这种特定的形式是否可以按照设计正确显示出来,也就是说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呢,就需要进行调试了。在运行调试的过程中,每一条语句的作用都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给学生以供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不仅知道怎样写,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也正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缺点

1.过于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会使教师学生之间(下转第70 页)

(上接第130 页)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会导致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

2. 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所采取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也不宜过多,防止学生兴趣迁移。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否则,过分追求视觉形象,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3. 过于夸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作用,忽视其它常规教学方法。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

在计算机教学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弊共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点为计算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因此,我认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最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花费精力少的、容量小、内容简单、短小精悍的、符合自己学生兴趣的课件。这样在应用时不但能够灵活自如,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且也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传统语文教学无可企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黄重庆,高晓虹,张翠丽,马莉,王洪伟. 多媒体教学 利弊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7-318.

第5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评价;评价体系

一、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比

过程性评价并非一种评价方法或工具,而是泛指一类强调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指为正在进行的教学过程提供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不强调被评价者的优良程度,不关心被评价者的分等鉴定,而其重视的是评价的发展性,反馈信息的及时性[1]。总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某个教学过程实施完毕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总结性评价侧重的是分等鉴定。两种评价均关注的是价值的判断。

二、霍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1998年,美国学者霍恩斯坦在受到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发展了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一套包含四个领域的分类办法,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和行为,每个领域又包括五个子类[2]。本文将参考霍恩斯坦的教学分类理论作为下文的理论依据。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1.评价体系如何设置

单一的评价均不能完整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所有智能,灵活的应用各种评价方法,实现多元化评价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对于评价方法的研究似乎也满足设计专业的“加减法”原理,即为了检验每一个方法的有效性,逐次使用“加法”并观察被测试对象的反应结果,当被测试对象收到过多干扰因素影响时。再使用“减法”,直到找到一组适合被测对象最优解。对于程序设计课程评价来说,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3]。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施加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并观察评价效果,评价量以不影响正常教学为原则,通过不断调整,直到找到最适合的评价方法。发展性教学评价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效率,根据其他学者类似研究发现,当过程性评价过于频繁且复杂时,对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造成了很大负担,评价者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又要保证反馈的及时性等,作为被评价者过多的测试让人觉得不厌其烦,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兼顾效率与效果。

2.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案例分析

与传统量化评价相比,传统评价模式只有在学期末会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评价数据就是试卷和上机成绩等,但对于发展性教学评价其特点就是将评价过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阶段或教学模块都会进行大量评价。于是就产生了大量评价信息,作为评价者之一的教师不但要及时整理反馈信息,还必须收集和保存信息。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采用附加分机制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上课表现成绩、上机实验成绩、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但是,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就是附加分机制,也就是说,成绩并不是每个阶段成绩的简单累加,而是还有一定比例的鼓励附加分。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取得附加分,比如:在课下进行MOOK学习时,可以进行时间统计,学习时间长的,附加分必然就高,学习时间短的,附加分低。载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编程大赛,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必然附加分就高。这里给出一个典型引入附加分机制后课堂教学过程,题目以广东卫视的一档节目《活动大冲关》为背景,题目如下:《活动大冲关》第六关是智力加法。为了公正公平,减少人为的干预,智力加法的出题,应该由电脑随机出现两个数,再由选手做答。那么如何编写这个程序呢?笔者采用让学生参与测试为主要教学活动,具体如下:

活动一:模拟活动大冲关现场,对学生分组并计时讨论。

活动二:教师用启发式方法给出程序,主要讲解问题(1)变量没有定义时,把intx,y,sum注释掉,看看有什么错。(2)关于随机函数编写简单程序,让学生明白如下问题:第一:没有randomize()会怎么样?第二:Random(100)真的随机生成0到99的数吗?

活动三:让学生修改程序,拓展知识点,第一:把随机函数的值改大一点,数据类型改成浮点型。第二:根据随机函数的意义,改写一些实现简单功能的程序。

活动四:要据上述提示,要求学生进行互评。

(2)采用三层组合式成绩评定法

学生的成绩是学生最关注的东西,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师的鼓励能够对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课程评价模块分成几大模块。将上课班级分为试点班和普通班。试点班在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性的竞赛性质的量化考核,和该模块所进行的其他评价成绩进行汇总,得到该生该模块的成绩。根据学员对每类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设定权重,当所有模块讲授结束后,再把学员每个模块的成绩乘以模块权重并求和得到学员本课程的总体成绩,总体成绩加上学员一学期累计的质性评价结果构成了学员本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学习过程分”是由平时作业成绩和上课表现以及期中考试成绩三步分得到的。上机考试是由阶段性上机考试成绩之和组成。附加分如期末考试附加加分与课外表现分”累加得到。

(3)采用以上机考核为主的评价原则

考虑采用新的C语言上机考核系统,系统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够对程序的语法和结构进行检查,体现上机考核的公正性和正确度。利用C语言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使机上考试对主观编程题的自动阅卷评分更加客观、公正,不仅能根据程序测试结果进行评分,还能考查程序结构和语义,衡量实现编程任务的正确程度,并且对有语法错误的程序也能进行评分,实践证明,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于课程评价水平和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轻评价重理论的现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改进。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课程,本文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是根据我校的发展需求而得出的,其它各个高校应根据各自具体教学条件,采用不同方法。

四、结论

实践证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于课程评价水平和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轻评价重理论的现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改进。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杨芙蓉.关于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12(4):2-15.

[2]赵文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6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VB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中职学生可以掌握程序设计的具体做法和这一技能吗?在中职学校有必要开展程序设计教育吗?如果开展程序设计教育的话,中职学生又怎样将程序设计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呢?基于诸多疑问,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利用多年的中职教育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提供有益教学参考。

一、精选程序设计语言,降低程序设计学习难度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种类丰富,风格各异,应用多姿多彩。针对中职生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

VB编程方式效果直观,趣味性强。VB使用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方式进行界面设计,减轻了界面设计的负担,使得学习过程更轻松更直接并充满了趣味性和成就感。BASIC语言本身就是为初学者设计。其简单的语法相比C语言省却了许多计算机底层复杂的细节,比如VB就没有指针的概念,没有动态内存申请的概念,使得学生学习更容易上手编程。VB语言的语法虽然简单但功能全面,其支持多媒体编程、支持数据库编程、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特点,都使得VB适合作为编程学习的入门语言。VB实用性强,而且应用广泛。学习VB语言后可以在微软OFFICE办公软件、AutoCAD制图软件以及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二次开发。另外,动态网页中使用VB脚本开发网络程序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了VB有着强大的生命力。VB应用广泛,范例丰富,这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备选素材,也为教学提供了实用的目标。并且通过二次开发的范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其它课程(如计算机基础操作课、AutoCAD课)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与C语言相比较而言VB语言以其直观的效果,丰富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从实用的角度来看,VB语言是一种在实际当中用途非常广泛的一款程序语言,其实际地位已经与C语言一样成为一种被大众广泛认可并接受的程序语言。此外,VB语言相对于C语言来说还具有例如直观性强、应用范围广、学习入门容易、推广性强等特点。因此,VB语言具备了广泛传播和易于推广的所有优点,成为学生程序语言学习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奇了。基于这种现状,VB程序语言目前已经成为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在中职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考虑到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特点,选用简单易学的VB程序语言成为了中职学校开展程序教育的首选。

二、精选程序设计内容,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往往感觉比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学组织中,通过从生活中提取的案例,通过给学生演示、模仿,并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解决案例所需要计算机实施的行为来理解程序设计中的若干概念,教学中适时地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总结和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在学科体系中的案例都是围绕程序设计概念而选择,为了理解概念而编程,我们打破学科体系中的逻辑结构体系,让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编程方式,而不是解决一个问题的片段。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编程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方面。

鉴于程序语言学习比较枯燥,我们就要在开展VB程序语言学习的时候改变教学方法,选用精彩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执行精挑细选的原则,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VB程序语言的魅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方法,要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使整个VB程序语言课堂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对于VB程序语言的教学活动,我们只有通过精选教材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积极的效果。

三、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以学生的特点为主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普遍的情况是感性思维强烈一些,理性思维欠缺一些。在平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喜欢上实践课和多媒体掩饰课,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课程比较直观,并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度也很低。相对于实践课程来说,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课程就没那么容易被学生接受了。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普遍感觉到困难。这种困难不是来自于实际上的,而是来自与心理上的。所以我们在开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必须要及时的改变教学方法,并且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最终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详细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由此看来,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并以学生的特点为主,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第8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 办学特色 白皮书 合理配置 师资队伍

(一)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改革

以往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是这样的:按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具体要求,仅以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其他课程由各系自行开设、自行上课。各院系教师的优势是具有专业背景,组织教学针对性强,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很有发言权。这对促进和规范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步入了规范、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认识已逐渐趋于理性、科学,正确界定了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地位、边界和内容。这就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职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了基础性、普及性,同时具有工具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基于这种认识,计算机课程体系也趋于科学和成熟。同时随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起点不断提高,课程设置更应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故原来制定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表现在市场需求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成为衡量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方面,他们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虽然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是以计算机为中心,但是很多情况下却离不开计算机,他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开展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无论那一类专业都会开发出本领域最新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都需要一大批既懂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懂领域业务的技术人才。所以我们的学生仅有一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远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也非常清楚当今社会的形势,对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是,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渠道很有限。除了开出的指定课程外,学生只能通过其它途径修读其它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其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等也发生根本变化,从早期的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出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次国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定位、目标、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做了分析和规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将1996年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层次模式归纳为四个领域、三个层次和六门核心课程,也即《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包含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个最关键议题:基本目标、内容组织及结构描述、课程设置。同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来制定;用4×3的矩阵描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层次,为后面典型课程内容的表述提供了十分简洁的途径;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和应用系统开发四个领域,认知层次分为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应用技能三个层次;确定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C++、JAVA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Access、Visual FoxPro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核心课程;并推出了“1+x”课程设置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门必修/选修课程等措施,使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规范与科学化,这为今后的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依据。故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必须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模式等等都需要做出重大改革和创新。首先必须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重新定位,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创新人才;对于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应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对于课程的设置,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相应的核心课程进行组织教学;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应把计算机教学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如六门核心基础课程,应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担任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如CAD、CAM、计算机仿真等,由各系专业教师担任教学);三是其它的计算机专业或计算机应用的选修课(使学生具有更多自由选择、发展的空间)。只有打破传统,因应时展要求,不断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转贴于

(二)教研室和实验室的整合

随着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的改革,与之配套的教研室及实验室也应作相应的整合。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教研室仅对应一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对于计算机语言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还是分散在各院系中各自独立进行,至于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研室可能挂靠了其它教研室,造成实验室建设小而全,利用率不高,受益面不广。这些都不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不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研究。评估体系指出“建设与改革同步,确保基础,建出亮点,突出特色,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并根据此原则进行建设,只有对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打破原有的教研室管实验室的格局,实现实验室由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使实验室资源与新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相匹配,才能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促进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要使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对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成功的关键,故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由于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定位提高了,各方面要求都作相应的提高,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教学体系的需要。特别是从事第二层次教学的教师,要把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要求教师应是集理论、技术和技能于一身,既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方面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是目前较紧缺的热门人才,稳定和发展计算机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为了建设好一支强有力师资队伍,我们应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有组织、有计划的将青年教师送出去锻炼和培养。将青年教师送到重点大学深造或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实践。这不仅能拓展展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还能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能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适应新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2.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院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充实本课程的教学。只要明确目标,相信会拥有了一支素质高、结构相对合理、以老带新的师资队伍。

3.成立科研小组,提高科研水平。目前计算机教研室教师的科研往往各自为战,规模小、力量弱,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方向。教研室应将全体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科研小组。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迫使我院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同时对我院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鸿.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4,(01).

[2]马志欣.关于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05,(5).

第9篇:计算机课程范文

【关键词】程序设计;趣味性教学;计算机教学;现状;解决的措施

计算机程序设计在计算软件课程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融合了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软件为一体的中心课程。其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构建模型,最后寻找解决的办法。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多门高级语言课程,例如C语言,VB.NET、C#、JAVA语言等等,这就足以表明程序设计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但是其中的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单调,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都认为该课程乏味、单调、难懂,从而影响了教学水平。趣味教学就是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并且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入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在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更好地引入趣味性教学方法和内容十分必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一、学习任务和学生基本状况

1、高校计算机教育在培训任务方面的特殊性。高校计算机教育主要是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于深奥的原理知识讲解的不多;但是相对而言很多其他教育注重的是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在很多的软件编程课程中,我们不但需要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不需要给学生讲解过于深奥的算法内容。

2、现在高校学生的基础状况相对薄弱。最近几年,因为生源的不断增加和分数线的持续下调,使得很多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有下降趋势。很多的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程序设计的内容,对于编程完全没有概念;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比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够严密;英语水平较差,从而对代码的阅读和编写造成阻碍。所以,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以兴趣为基础,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就设置高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而是需要老师的步步引导,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兴趣为基础,考虑实际效用,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有趣的东西往往最吸引人,可以把枯燥变生动,把讨厌变喜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突破课本的制约,构建学习情境。过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对于教材的设定都是根究“先理论后实践,先语句再程序”的过程,这样就会造成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先对变量定义、流程控制进行讲解,最后才会讲授控件使用和窗体设计的内容,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在学习的前一段时间不能感受到编写编程的乐趣和实际意义,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转变这种授课顺序,在课程开始的初始阶段,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小程序,认识到程序设计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有的程序还不需要学生进行编写,只需要进行相应的展示,让学生看到相关的结果,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效率。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构建相应的情境教学,这样也能够充分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2、符式的编程软件,使用图形化编程窗口。学生在学习软件编程的时候,最为头痛的问题就是单纯的字符编码界面,这样的编程界面会让学生感到被无数的英文、函数所围绕,在运行程序之前没有其他的页面,调试也比较困难,设计时不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极其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例如过去的TurboC、Java纯文本编程环境,还有VS2010中的控制台程序界面,这些编程不容易操作,所以在最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操作,如果其中有必须要运用的功能,可以在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学习。但是像是VS、J2EE的IDE综合界面就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其中的编程、调试和打包等功能都是通过鼠标来进行的,并且软件的设定界面可以把多种数据像堆积木一样堆放在一起,不需要重新编码,如果需要设计代码,就根据事件驱动模式进行,容易操作,让学生记忆深刻。

3、认真挑选授课内容,主要是以具有趣味性的题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下面两道题:(1)找出1~1000之间能够被7整除的整数,然后找出和输出每5个数的和。(2)有一个泥田长50米,蚯蚓每天向前爬距终点还有1/3的位置,再向后退1m,问蚯蚓几天能爬到终点?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一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十分平淡,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第二题就不同,而是把一个生动的情境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还有一道题目:有两头小猪,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每月都生两头小猪,小猪长到第三个月后持续生另一对小猪,如果小猪一直活着,那么30个月后的小猪总数有多少?这个题目主要是考查循环算法,但是和单纯的数字题目相比较,却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适合运用在高职学生身上。因为高职的学生不太适宜掌握过于复杂的计算方法,虽然有时需要复杂的算法,但是还是需要在掌握编程流程后在进行加强。上面所讲述的具有趣味性的题目还有很多,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约瑟夫问题、百鸡问题等等,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论是算法中的判定、持续,还是迭代、排序等问题,我们都可以尝试设定具有趣味性的题目,当然这也需要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了解。

4、恰当运用动画、幻灯片等多媒体方法展现算法原理。现代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许多媒体技术方法被充分利用,所以在程序设计等一些高级语言教学课程时,要更多地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讲解。例如上文中降到的蚯蚓走路、小猪繁殖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一个Flash或者PPT,设计出一个小动画,这样计算的过程就一目了然。还有一些比较繁琐的,但是十分有价值的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在一些高级语言中经常会碰到,所以我们可以运用Flash设计的动画程序展示计算的各个步骤,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各个参数的转变过程,也可以掌握一些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5、运用图形程序,引发兴趣,加强注意力。图形程序GDI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程序运行的经过和结果,特别是在简单算法方面,例如循环计算。例如在讲解计时器控件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计时器控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20个同心圆是怎样一步步组合在一起的,以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循环算法和计时器参数,并且保证其趣味性。这些程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黏贴,不需要进行深入解释,只需要告诉学生如何把这些计算方法恰当地运用到循环计算中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6、注重实际性,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实际性对学习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思考学习的用途,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例如利用一些系统函数控制系统功能的案例,代码不易过多,但是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利用一个小程序简单的控制操作系统功能,或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照片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这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当选择一些有趣的、具有价值的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学生都爱玩游戏,所以我们在讲解一些图片框架和判断语句时,就可以通过打地鼠的游戏进行演示。在讲解随机函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一个双色球的购买方式,利用篮球和红球出现的随机性,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RND函数的使用方法。

7、加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学语言的幽默生动是教学艺术的关键,是运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而且还可以配合相关的表情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数组排序的问题时,我们一般会使用两种讲解方法,分别是选择法和冒泡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我们把生硬的课堂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课堂,结果就会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叫6个高矮不同的学生站到讲台上来,使用选择法和冒泡法进行高矮的演示,而这几个同学换位置时的表情和动作,会使整个课堂都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多学生都能了解和掌握好这两种排序方法,并且因为选择法的交换次数较少,学生对该方法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8、运用经典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算法的热情。过去有一个公式是这样说的:程序=语言+算法+数据。但是现在需要添加更多的内容:质量控制、项目管理和代码要求等等,但是这个公式还是具有实在意义的。我们以写文章进行类比,语言相当于文字,算法是文章的主要线索,数据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识字练习,需要学生尝试表达一下自己的观念。但是C语言中的很多算法比较空洞,学生不容易掌握,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编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在算法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认识到C语言的实际价值,而不是复杂的理论知识。

9、运用游戏帮助学习。过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对C语言语法知识的讲解,没有考虑到C语言的实际作用。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来说,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图画的描绘或是语言的编写就会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对游戏和图画方面的积极性肯定大于单纯的编程设计。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要认为它是一个辛苦、乏味的事情,它可以像许多电脑游戏一样充满乐趣。那么如果把C语言融入到游戏中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讲解C语言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学习条件分支的时候,他有种欲望想要写些什么东西。于是,我就引导他看了有关TC的东西,他掌握了图形编程,就自己设计了一个水果赌盘的游戏。他那时还不会数组,也不会循环,其中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使用goto来操作的,这个程序也可以正常的运行,通过后来的不断学习,他认识到了可以使用循环,于是再把原来的代码替换掉,等学习数组的时候,就可以把那些小灯在屏幕中的位置移动到数组中,在学习文件的时候,把图形放入二进制中,通过不断的修改,把原来2700的长度改为127,使得程序更加顺利的运行。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C语言的重要性,还掌握了一些编程方法,并且学到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所以,只要我们不断的进行研究,善于引导,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加强学生在C语言方面的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过程虽然艰难,不容易掌握,但是身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趣味性教学,争取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去,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晶,孔波,刘瑜等.计算思维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