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创造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创造教育论文

第1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国内大学教育的主题。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构建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的观点,高校图书馆领导应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文献资源建设,委派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作用,与《创造学》课程主讲教师联合,共同推进大学创新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构建

1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民族。在16世纪之前,中华民族曾以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火药的创造发明和辉煌千古的历史文化,雄居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科技进步作过巨大的贡献。我国的科技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的经济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竟然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衰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重大科学发展和重大发明,几乎没有中国人的专利,这不能不引起对我们教育的全面反思。

新中国的建立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当代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使综合国力赶超发达国家水平。

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战略任务。中国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只有走创新之路。要创新,就离不开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素质。

高等教育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教师复制、保存和传播人类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二是教师创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来衡量。

21世纪的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大众化高等教育。21世纪知识经济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迎接2l世纪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就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创新:开拓和创造,是时代赋予我们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事实证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02年9月8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创新,吹响了创新教育的号角,拉开了中国创新教育的序幕。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号召我国人民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和体制创新。同志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当中,高校图书馆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高校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又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创新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创新是一种能力,它依赖于知识,但仅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构建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与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

目前普通高校图书馆拥有100~300万册纸质图书,50~150万册电子图书和大量的数据库,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文献检索与;创新方案和设计更离不开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图书;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文化的薰陶。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学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等教育的热切希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国内大学教育的主题和主旋律。

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创新教育起步较晚,真正把学生的创新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比西方国家晚了近30年。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图书馆必须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重视对创新教育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创新教育的任务,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有着长足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拥有一批受过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教育的业务能力强、信息素质高的馆员队伍,他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中是称职的教师。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教育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信息素质人才优势、信息技术优势。

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包括:《创造学》教材与专著;以爱迪生、诺贝尔等人为代表的国内外创新人物传记;知识产权教材与专著;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文献检索与创造发明;国内外专利;专利报刊;《创造与发明》、《探索》、《奥秘》等电影电视专题片。

大学创新教育可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两方面来实施。课外教育又主要通过图书馆教育、实践教育两方面来实现。图书馆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通过阅读馆藏文献信息,既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延伸和深化课堂教育,又能拓宽知识面,改善学科结构,培养多种兴趣,陶冶情操,更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的举措

3.1加强领导

图书馆能否构建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关键在于图书馆领导的认识和决心。图书馆领导应该明确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本馆实际,尽早地实施。首先要争取馆内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要在图书馆内多做宣传,让馆员们知道,这不仅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有利于特色馆藏建设。要形成制度,专人负责,长期建设。

3.2学科馆员是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的保证

发挥学科馆员在创新教育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图书馆高级专业人员对口服务的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旨在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的联系,在师生的“需求”与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学校的院系、学科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我校已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他们在创新教育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藏书结构中,应有计划的采购一批有关创造学、创造与发明、创新思维训练等书籍和创新教育的音像、数字化资源。我校已要求供货商专门提供有关创新教育资源,采访人员已专门订购了3000余种创新教育纸质图书,初步形成了创新教育资源体系。

3.3与《创造学》课程联姻

我校已开设《创造学》课程12年。《创造学》课程需要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明成果的教授、博士、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我校教师已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86项,软件著作登记权10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O余部。

在《创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因此,我国许多高校已开设《创造学》和《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能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

(2)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在图书馆藏书结构中,应有计划地采购一批有关科学家自传和科学家生平介绍事迹,着力宣传科学家创新人格,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3)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我们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必须从直觉体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4)克服信息饱和障碍。对学生进行检索、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技能的培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切创新工作的基础。培养大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用户教育”课以及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评价文献情报信息的技能。但是,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注意克服信息饱和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创造性思维。

(5)加强创新案例教学。笔者已连续性l0年担任浙江省l5所高校《创造学》课程主讲工作,已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O项,在科学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6部,结合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创造与发明案例,现身说法,生动活泼,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满堂灌。例如,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案例教学,既讲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又讲了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压电换能器恒扭矩装配机、数控超声波铣床和超声波车削装置。由于笔者担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结合《创造学》课程讲授的切身体会,耳闻目睹学生对创新教育文献资源的渴求,深感构建创新教育文献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2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学科创新意识创新思想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以创新为重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也随之向我们走来。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既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也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优越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职称论文?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

首先应端正思想认识,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训练,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主体,从分数(结果)至上转向能力(过程)为重,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将藏在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教师一桶水的观念要更新。要开启知识的活水源头,用活水理论取代一桶水理论,教师要学会终生学习、探索,不断更新知识。教师要做专家型教师。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理论的探索者。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地位。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更新,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学犹如建构智慧的大厦,教师就是智慧大厦的脚手架。教学之始,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和指导等,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学生理解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应该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大胆为学生松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实现自我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善于吸纳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创新,只要教师的思维活跃了,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二、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力求在每个环节中都有意识地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说来,要把握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可供选择性;要向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开放,贴近学生生活。自上学期开始。我们便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定期选择一些精品时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并采取让学生先活动,后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这样学生有话可说,达到了作文的目的。学生既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极大调动了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可宝贵的心理品质之一,它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能影响一个学生对终身事业的选择与目标的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品味作品,从而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以自己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爱默比尔认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的最有创造力”。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学习,教师要爱学生,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在教学中留有思维的空白,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读《荷塘月色》一文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头一段作者提到“妻在屋里拍着润儿,”结尾时却说“妻已睡熟好久了”,为什么不写“润儿已睡熟好久了”或“妻儿已睡熟好久了”,润儿到底睡了没有?问题一出,惹得哄堂大笑。但我却首先肯定他读书认真细致,敢提问,有胆量,然后指出这个问题虽不是文章关键性所在,却很有意思,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阅读思路不断打开,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因而加深了一层。提问的学生更是面有喜色,充满成功的欢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有效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三、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世纪是人的世纪,人的个性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语文教学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给学生个性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个性色彩越鲜明,创新风格就越醒目。

第一、奠定学生创新的基础。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当使学生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做,这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

第3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培养创造力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意识的先从、心理的自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的意识决定行动,要想实现创新就必须要有创造意识,所以要想使我们所培育出的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让学生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实现自我的一次又一次突破,而创新意识的培育,学生的兴趣是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学生去自主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同时中职学生对德育课是否产生兴趣,也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明确教与学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空间,在此情景中学生就能以一个最佳的心态去展开德育知识学习,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第二,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德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方法,而是要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也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有一个自我充分发挥的天地,才能将自己所想、所知表达出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我们德育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度,宽松并不是让学生放纵。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思维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有的人认为:“刨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就是刨造性思维”;还有的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思维”;也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我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用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的思维活动。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挖掘才能实现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德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体做到:第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断提出问题,设置障碍,引导学生爬坡。课堂上多设问、提问、反问。要能经常激励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进行激烈争论。在思辨中发展创造性。另外在教学中注意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和建摸思想的灌输。第二,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比如有些问题,鼓励学生果用有别于人的独家方法,多研究存在性和探索性问题。第三,在质疑问难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有所疑,然后有所发现,要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试卷。

三、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常的参与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例如:学习了经济常识中创立企业部分,就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利用节假日到—些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诃查研究,收集有关创业者的案例,找—些创业成功的典型,了解其成长和御业过程、创业的经验教训,写出采访手记,在班级交流;同时。结合自身素质,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富有创造性的刨业计划,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第4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造教育; 体育教学;体育课堂

创造教育指一切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创造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技法和方法,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由之路。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精神和能力与新课标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创造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体育之发展为现代体育,正因为体育不断孕育着创造,实践着创造,才能发展成为现代体育。

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包容着创造的因素,大到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个技术动作的掌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小到一个练习,一个游戏,当改变某一个因素或附加若干条件后就可以成为另一种练习、游戏,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创造的空间和余地。中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教育教学目标是以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教育为主题,充分利用体育的特性,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创造,鼓励学生的创造表现。让学生在练中学,动中练,练中创,创中乐,达到学生发展创造力的目的,使学生的身、心、体得到和谐发展。因为,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应力图从学生的“学”入手,引导学生在“创”字上做文章,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是极为重要的,使他们在“动”中体验锻炼的乐趣、体现自身的价值、激发创造意识,在“创”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享受体育的乐趣。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方法尤其重要。

要想实施创造教育,教师的创造思路尤为关键。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教学对象的“活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点、情绪变化等差异与落差很大,因此,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应从多方面、从“活”性方面去思考,辩证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傳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体育教学需要,就需要创造发展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现有的教学方法,乃至将来自己创造的教学方法,必须对其实质性进行分析、验证,把握其教学功能,不能照葫芦画瓢,不仅要用相信的态度,同时也要用怀疑的态度去全面深入的审视。要坚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科学辩证思想,为树立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路打下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某一具体的主体而言,具有新颖独到意义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有许多种,主要的有:直观思维、 求异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根据体育学科具有直观性强、瞬息即逝和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均可达到同一目标的特点。我认为体育教学更有利于进行直观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体育教师本身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容,不管是组织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突出一个“精”字,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才能让学生学透、用活。不能让学生在某个项目的练习中,一遇到困难就寻求动作的正确答案,力求让学生摆脱各个项目习惯性的练习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第5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1、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每个儿童的身心特点

每个儿童生而具有创造力,只是对它的开发程度不同罢了。每个人在受到家庭氛围、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扼杀那些不同个性儿童的创造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在尊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其不同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应当多鼓励儿童针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鼓励他们大胆想、大胆做,不要害怕犯错误。

2、多开展趣味性游戏,注重学与玩的有效结合

喜欢玩耍是每个儿童的天性使然,我们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相反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儿童的这一特征来加强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因此,广大体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和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比如:三人小组足球对抗赛,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配合能力,即便是简单的报数游戏也有利于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等,这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儿童在玩耍之余也逐渐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好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性格特征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儿童的身心尚处于发育的阶段,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从小学时期就开始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对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最终养成是十分关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呢?

1、创设激励、奖励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探索欲

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强烈的探索欲望。儿童时期由于身心还未发育成熟,对社会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个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而保护幼儿的探索欲最为关键的是要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对于儿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一项给定的任务时,我们要给予奖励,比如,可以说:“你好棒,下次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等等。而对于儿童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虽然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给予安慰和激励,比如,可以说:“没关系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2、开展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第6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 教育观 创新教育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的精华。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教育的社会意义及教育意义。陶行知十分重视创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①然而传统教育下的旧学校只会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因此,陶行知努力改变旧教育的这一状况,积极探寻新中国之新教育道路,“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 ②“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是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有行动的。……可是,行动又不能错误,所以要有理论。……新中国将从行动中生出来!” ③

创造教育的内涵。什么是创造教育,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④他用诗词来说明创造教育是始于行动,而终止于创造。“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⑤要有孙子,必先有老子,行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他曾举例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喝水遇到困难,进而发现把泥土烧成瓶子盛水是“物质创造”;《红楼梦》中,贾宝玉在游园时,因船被阻而憎恨残荷,再到发现“残荷美”而喜爱之是“心理的创造”。二者都是行动获得教育的结果;凡是“行动的教育”都可视为“创造的教育”。陶行知曾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⑥这既是其创造教育的最高目的,也是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

创造教育的实施。创造教育的实施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儿童观、教材、方法、师资等问题,陶行知对此都有精辟论述。

第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儿童有创造能力。“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之长的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⑦

第二,改良教科书。陶行知批判旧教科书是“认字的书,读书的书”,“这些教科书不教你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它们不教你试验,不教你创造,它们只能把你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⑧而创造教育之教科书是“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⑨他同时也主张教科书应具有地方特色,不必强求各个科目都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

第三,培养创造力的方法。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须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供给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产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夭折。其次要让学生自动、自助。陶行知说过,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用最短的时间让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再次是因材施教。陶行知强调创造教育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品质等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第四要改革考试制度。陶行知尖锐批判旧的考试制度:“学生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需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⑩陶行知经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探索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考试。

第四,培养创造型教师。陶行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鼓励教师要大胆地勇于创造。他批评以往教育界的一些人,闭关自守,胆小怕事,对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大惊小怪,他们的言行举止,不是沿袭古人,便是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自己缺乏创造的精神。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是当时教育改革的必需,又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对今天实施创新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树立创新的教育观。陶行知的教育观与传统的教育观完全不同,他的出发点是让人民大众受教育,培养人民的创新能力。今天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用创新的教育观指导教育活动。在进行素质教育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造就创新型人才。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摒弃过去以知识多寡、分数高低、学历高低来衡量人才的旧标准,树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人才质量观。

二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批判和创新的习惯。

三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彻底改变旧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工具观念,树立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力争在实现教育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潜力,发挥学生的才能。

四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提高。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传递并创造最适宜于创造力发展的文化观念,在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分的同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创新教育实施的原则。陶行知强调实施创造教育要因材施教,要给儿童适当的营养,解放儿童的空间,创设民主的环境,教会儿童学习方法。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具体来说,也就是对小学、中学及大学几个不同阶段的学生,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应性的创新教育。

二是基础性原则。创新能力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首先是生理基础,在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时,要注重开发其智力,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知识基础,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想进行创新活动无异于异想天开。因此,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是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及新的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其次体现在国际化方面,必须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消化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再次体现在教育者、教育方式及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

四是启发性原则。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教师。陶行知强调实践创造教育应有创造型教师,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造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去感染、带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实施创新教育,须有一批创新型教师,只有创新性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性的学生。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下列特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创造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格;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民主、和谐、宽容、理解的教学气氛,等等。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实施创新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它需要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全方位行动,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是社会环境。应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政府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通过制定政策及法律法规,激励创新,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是学校内部环境。创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气氛,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学校要制定具体目标及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新环境。

再次是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有助于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独断、专制的气氛阻碍孩子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家长应营造民主与宽松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考,鼓励孩子独立进行各种探究。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经常进行发现与创新,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孩子进行创新。(作者为中州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 《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36页

② 《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13页。

③ 《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7页。

第7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意文化;高职教育;创意思维;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63-0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在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越来越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瓶颈。如何借鉴创意文化建设之机,在职业教育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特点的新思路,是摆在当前众多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难题。

一、创意文化: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路径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从其内容上来看,文化既包括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但无论哪一时期的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即源自个人创造力,以此为依托,通过对相关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就业机会和财富的活动。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为创意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渊源。从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意文化的研究来看,针对创意文化的定义较多,虽然各位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创意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其在本质上所揭示的创意文化内涵具有一致性,即创意文化是一种追求创新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在笔者看来,创意文化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并由此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文化产业收益,创意文化培育的前提就是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匮乏: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实践的传统困境

从应然的层面来看,只有高职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实践才具备生长的土壤。但从实然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中创意文化培育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学生创造性思维匮乏。

(一)高职教育文化价值选择具有矛盾性

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来看,其在学生文化价值选择方面存在双重矛盾,使得学生自身只注重机械化地学习技能,而忽略自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技术文化,忽略科学文化。从高职教育的定位来看,其注重技术文化的教育是必然的,因为如果高职院校不能突出自己在技术文化培育上的优势,那其便无立锥之地。但问题就在于高职教育过于注重技术文化,而忽略科学文化,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不浓,学生不愿意过多地学习理论知识,导致与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十分薄弱。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是为什么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匮乏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注重实用主义,忽略理想主义。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下,实用主义一直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但也正是此观念,使得高职教育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理想主义,没有理想主义的个体是难以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十分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播,却没有注重对学生理想的培养,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自然就不能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

(二)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制度的欠缺

健全的创意文化制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要求。一是高职教育层次低,阻碍着高职学生潜能的发挥。我国高职院校当前大部分被限制在专科层次,只有少部分院校可以开展本科教育,这不仅仅限制了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还影响了国家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低层次的学历目标培养之下,高职学生不会主动、积极地加强自我学习,这不利于自身潜力的挖掘。二是对高职学生创新的奖励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国家将科学研究奖励的重点放在了普通本科院校,而对于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愿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自然其不能开发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实施主体教育方式落后

学生是高职教育创意文化的受众者,而教师就是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实施的主体,只有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之下,才能带领学生走上创新之路。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学校基础上建立的,这意味着高职院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管理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有过中专学校工作的经历。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中专学校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管理方式上都远远落后于当前,但那一部分教师和管理者在长期的中专教育实践中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具有传统、僵化的特点,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即以学生“专业技能”为中心,而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全面而综合的能力是其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土壤,而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教育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土壤的缺失,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创意文化实践活动。

第8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林崇德: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怀有功利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就高校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个体创新素论文联盟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但基础教育阶段不宜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实现创造性人格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在高校与高中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育人环境,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既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方式、模式相结合。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以是否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实现教育者的设想而判断探索是否成功。推动者不能怀有功利心理,应避免跟风,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30日)

韩潮: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但

第9篇:创造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原则 培养模式

1、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综述

1.1 国外相关研究

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几乎没有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从而培养出“完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

1.2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2、新型人才培养原则

2.1 学生主导原则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根据其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自主确定专业方向、自主设计知识结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拓展空间。

2.2 创新突破原则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大学教育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教育与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2.3教书育人原则

创新教育要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这就要求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的第一天职,强化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通过推动教授、名师上课堂,营造尊教、尚教、爱教、乐教的浓厚氛围,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研究和实施创新教育。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3.1 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主要的是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3 素质教育为主导

现行的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还是原来的考核方式.按照培养计划,定期开展期中考试和期未考试,创新型教育应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考核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考核实际应占大部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考核可以逐渐加大学分的比重,使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科学轻文化、得书本轻实践的思维想法得以逐渐转变。

参考文献

[1]罗建国.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

[2]赫冀成.教学科研融合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3]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4]孙如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素[J].商业现代化,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