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第1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爱情颜色理论 爱情观

爱情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阶段是学生的爱情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转折点,爱情观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人生必须面对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学生爱情观的建构除了社会、家庭的影响,个人经历的感悟之外,在学校还有德育教师、心理教师的教育辅导,但在校园里仅靠德育教师和心理教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针对高职院校的女生对爱情的敏感与渴求的现状,本文主要从John Alan Lee提出的“爱情颜色理论”出发,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的爱情力量,帮助女学生建构健康的爱情观。

一、六维度“爱情颜色理论”对爱情观的定义

爱情观在国内外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John Alan Lee认为爱情分为六个维度:激情型(Eros),恋爱是基于双方的身体吸引;游戏型(Ludus),类似于花花公子,游戏于多个恋人之间;朋友型(Storge),认为爱情是基于长时间的朋友的基础,并且一直能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占有型(或称依恋型,Mania),是以占有、嫉妒或者依恋对方为标志的爱情观;奉献型(Agape),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让对方过得更好的爱情观;理智型(Pragma),关注于恋爱对方的背景好坏,在爱情对象的选择上采取实用主义精神。

二、高职女生爱情观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大部分高职女生的爱情观是基本成熟和正确的。无论她们是处于在恋爱当中还是没谈恋爱,她们都憧憬自己将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爱情。在笔者针对女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84份,根据所占比例,依次为朋友型,所占比例为32.14%,理智型+朋友型所占比例为26.19%,理智型所占比例为16.67%,朋友型+占有型所占比例为3.6%,激情型+朋友型所占比例为3.6%,激情型+理智型所占比例为2.4%,朋友型+占有型+理智型所占比例为2.4%,激情型+理智型所占比例为2.4%,占有型+理智型所占比例为2.4%,奉献型所占比例为2.4%,占有型所占比例为1.2%,占有型+激情型所占比例为1.2%,朋友型+奉献型所占比例为1.2%,奉献型+占有型所占比例为1.2%,而选择游戏型的比例为0。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女生都认为爱情不是游玩于多个恋人之间的游戏,她们比较推崇志同道合的朋友型,关注对方的经济、背景等现实问题的理智型的爱情。

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女生的爱情观不太成熟。例如,有学生觉得别人恋爱是在秀恩爱或者觉得自己要独立坚强,不需要爱情,从而产生“单身主义”的思想。在84份有效问卷中,有2位学生还不能确定自己的爱情观。

绝大多数学生对爱情都会存在一定的困惑,在访谈过程中,84位高职女生中,除5位访谈数据无效外,33.8%的女生表示不懂爱,分不清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的感觉;23.5%的女生主要对未来婚姻充满憧憬与担忧,特别是关注如何对爱情“保鲜”;11.8%的女生觉得很难捉摸对方的心思,在恋爱中会猜疑,患得患失。10.29%的女生对恋爱中相处的问题,诸如吵架、相处时的话题等存在困惑。还有的就是对异地恋、爱情的平等、对爱情的付出等表现出困惑。

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女生的爱情观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不正确的爱情观,无论现阶段拥有爱情还是憧憬爱情的女生,都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提醒,及时解惑。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可以帮助高职女生建构爱情观。

三、如何促进高职女生正确爱情观的建构

教材里有三篇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张爱玲的《封锁》、汤显祖的《惊梦》、罗素的《爱在人生中的地位》。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个爱情专题将这三篇文章整合起来,共分四个教学环节。

1.体味爱情,亲述爱情

第一个环节以学生初高中接触过的爱情诗歌或其他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导入,从古至今引出爱情的话题。接着让学生描述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长辈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爱情观的思考。

2.了解爱情,思考爱情

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什么是爱情,满足爱情的四个条件:一是相异性,二是成熟性,三是排他性,四是亲密性。再分析并举例说明John Alan Lee的爱情颜色理论,引导学生,尤其是女生思考自己未来的爱情模式。

3.欣赏爱情,定位爱情

在教材中,张爱玲的《封锁》讲述的是已婚男人吕宗帧和未婚青年女性吴翠远在短暂的电车封锁中,从普通的聊天到私密的情感交流,继而陷入恋爱的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冯翠远根本不会爱上吕宗帧这种类型的男人,从女性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内心进行了一场激情型的爱情沐浴。但是封锁解除后,一切回到现实,仿佛就像一场梦。根据John Alan Lee的“爱情颜色理论”,吕宗帧背叛自己的妻女和冯翠远追求灵魂的结合,是短暂的激情型,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激情型的爱情能否让爱情长久。另外,吕宗帧和冯翠远的聊天内容是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想法以朋友型的方式倾诉出来,大部分女生都渴望自己以后的爱情是朋友型,可见共同语言对产生爱情的重要性。

《惊梦》讲述的是富家千金杜丽娘在春香的引逗下来到花园游玩,花园的美景唤醒她青春的激情,回到闺房后,梦中在各花神做媒的带引下,和书生柳梦梅在花园约会并有一番云雨之情。这个戏剧也是一个女生追求爱情的激情型和占有型的例子。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女生面对爱情,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但是往往由于心理不成熟,面对爱情缺乏理智的判断,甚至把自己“奉献”出去也在所不惜。激情下的爱情,过程虽然美好,但有时候自酿的苦果要自己去承受,女生在激情型的爱情中尤其要保护好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对方的爱和尊重。

英国作家罗素在《爱在人生中的地位》中认为,爱“这种关系不单是身体上,而且是心理上的”“离开爱情的没有什么价值,最多只能视作为爱情而做的一种实验而已”,阐述“爱情在人生中需要有一个被承认的地位” 。爱情最终会步入婚姻和家庭,引发女生思考爱情的最终目的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爱情如何定位和践行。

4.反省爱情,总结爱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播放香港爱情电影《早熟》,该电影主要讲述富家小姐若男爱上了穷小子家富,两人偷尝禁果后,若男怀孕,家富为了“负责任”跟若男来到一个所谓的世外桃源,准备把孩子生下来。在此期间,家富辍学后去赚钱,因为没有文凭和技能,只能做搬运等散工,美好的爱情经不起现实的打击。看完电影后,教师可让女生分析家富和若男的爱情,反省爱情。特别是电影中若男准备去堕胎时人工流产工具的镜头,女生看后感同身受。还有若男追求爱情却没有经济支撑,与家富过上“无话可说”的家庭生活,激情型和朋友型的爱情最终要回归到理智型。

最后,以舒婷《致橡树》来总结爱情。爱情不是用来炫耀的游戏型,不是“痴情鸟儿”的激情型,也不是衬托下的占有型,更不是单方面付出的奉献型,而是平等,自尊自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既尊重对方,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独立女性的爱情。

参考文献:

第2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第3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开设《军事理论》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就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开放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也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生动实际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形势、国防教育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首先,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形势的紧张而高涨。纵观古今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高涨的爱国激情,都是在国际形势紧张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不甘做亡国奴的抗战热忱,及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是最好的注释与例证。其次,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重要载体与途径。

二、《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通过《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成长于强盛的祖国怀抱之中,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诚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地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通过《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通过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据调查,西方国家早已把刺激人的成就动机作为调动国民进取心的杠杆,强化和提高民众企求成功的社会心理抗衡能力。通过《军事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作用,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引导大学生把这一动机内化为“实干兴邦”的具体行为,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巨大动力。

三、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中国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丰富、最感人的素材和宝贵资源。只有通过中国国防历史文化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国防精神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这些资源去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实践证明,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在教学中,通过详细讲授,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尤其是新军事变革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国军事高科技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可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紧迫感。

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强化国难史、民族屈辱史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教学中,通过中国国防史和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学习,列举丰富的事例、战例,尤其要对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屈辱史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分专题进行讲解,并辅以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这些都将促使他们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军事理论》中的战争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6】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紧贴大学生的新思维,结合军事理论教学的任务,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合作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要结合战例进行教学。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及相关事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使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侧重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如中国国防部分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世界军事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第三,要联系世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教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前卫、鲜活,让军事理论课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军事理论的教育价值。

实践证明,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从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就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事学研究的是战争,战争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饱经战事,沧桑满目的国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都足以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卫国、强国之心。其次,中国国防史和军事思想的教学内容,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和外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树立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形成全面、正确的国防意识,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责任感。再次,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及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等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也使学生了解到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进而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伟大理想。

3、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军事理论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军事理论教学的辐射力、感染力,使军事理论教学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开阔军事眼界,理清学习思路,消化学习内容,增强国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讲授我军武器装备,可以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部队或军队院校,参观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加强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军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坚持理论教学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相结合,如讲授近代国防历史时,可播放《甲午海战》等经典影片;讲授高技术战争时,可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影片,通过形象生动感人的影片,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学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如讲授打击“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就台海局势的现状,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台独”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台独”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国防教育网站,设立军事爱好者QQ群,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网络平台,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军史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实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项文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J】.国防,1996年第9期。

【2】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10月第2版,163。

【3】【4】王联斌、汪安恕.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5】刘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世纪桥,2007年第11期。

【6】张成斌.国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微软用户1]

[微软用户2]

第4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强化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切实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也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它是凝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其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时代的最显著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个相互开放、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和时空界限相对模糊的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这就给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性课题。

一、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1.地球村意识得到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有所减弱。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少大学生对全球化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网络虚拟现实的推动下,不少大学生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如今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地区、国家和民族相互依存,联系进一步紧密,实现了世界大同,跨国公司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应当用地球村意识取代国家民族意识。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有的甚至错误认为:互联网已打破国家界限,实现了国家资源的共享,国家、民族意识已无任何存在的意义,甚至认同西方社会炒作的“国家无能论”的观点。类错误的认识,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冲击。

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意识得到增强,国家安危意识有所减弱。在全球化大潮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这种思想意识也已广泛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但由于受外界传媒的误导,不少大学生只看到世界和平的一面,而忽视了世界仍然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和充满危机的事实,对我国所面临的,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及敌对国家的威胁和周边不安定的因素认识不够,国家安危意识较为淡薄。

3.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情感有所增强,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情感受到冲击。全球化进程中不少大学生的世界情结日益增长,他们关心世界安全与和平,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爱世界”的情结的,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应当以爱世界为主,认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4.大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增多了,关注和接触本民族文化的时间减少了。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约有60%以上的大学生从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中的不少人通过网络增加了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其兴趣点主要聚集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由于受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削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直接导致了爱国热情的减弱。

二、全球化条件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先进的科技优势主导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世界性扩张,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有人形象地比喻:资本流向全球,而利润则流向西方,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全人类共享的盛宴。在西方发达国家享受这顿美宴的时候,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然忍受着贫穷落后之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发展资金匾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大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更令人担优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较量的过程。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以及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充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与资本主义的这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与被动的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遏止、西化、分化、弱化等手段,始终不忘扼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称霸全球的野心仍旧,其对全球的控制方式由过去的单一的军事方式变为主要通过信息、科技、政怡、文化、传媒和人才的方式。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要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除了克服自己的僵化模式外,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趋利辟害,急起直追,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柱,最终实现赶超的目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的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认清全球化的实质以及所带来的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三、关于全球化进程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更确切地说,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爱国主义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各个要素的状况及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化和层次化。当代大学生已具备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的构建和选择上要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系统化和层次化需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必须科学化、系统化、层次化,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和意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为教育主线,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出爱国热情。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在近现代因外敌人侵,遭受近百年的屈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民族的传统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最基础的热爱之情,形成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以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国情为切人点,对大学生进行当代爱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具体的时代特征。当今我国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是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讲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是当今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应当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热爱党、热爱人民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爱国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

(3)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为重要内容,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全球化的竞争归结起来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素质和人格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其爱国情感才能长久。要通过人格塑造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和正确理解国家的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职业的选择与国家的需要最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在职业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以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我国今天仍然面临着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包括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威胁,这种威胁不但没有因为全球化削弱反而加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根本性的增强,被美国视为潜在敌人。为此,美国一直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利用阻挠中国的统一,在军事上威胁恐吓,在经济上实行制裁,在文化上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甚至利用和宗教问题干扰中国内政,利用《十条戒令》为指导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这一切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甚至国家,都处在外来势力的威胁之中。只有教育大学生认清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培养和平时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落实到具体的爱国行动上,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社会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5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一、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意义

(一)有益于丰富教学素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尽管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撰工作,但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现行教材“以点带面”的论述居多,有的内容甚至空洞乏味,教材还存在着人文精神不足,人文关怀不够的缺陷[1]。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太拘泥于教材,就难免缺少生成性、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学方法若以说理和灌输居多,就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多种学习需要和整体人格的成长,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就会显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真诚情感的流露,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学体系转向教育体系的进程存在着障碍和难题。那么,合理利用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素材,优化教学手段,就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立体化。各地历史文化中,鲜活生动的人文典故、历史厚重的文化遗址、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能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大学生受到特色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启迪,从情感共鸣达到教学共振的目的。

(二)有益于拓宽实践教学路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性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局限于纸上的课堂,静态的课堂,而更应该响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课程建设宗旨,将高校所在地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大学生“走出去”,摸索出更为广阔的实践教学路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去了解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以古知今,理解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制度理念之间的互动,又可以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的局面,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堂”与“社会课堂”的良性互动,最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

(三)有益于加深大学生对民情、国情的了解,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中共中央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10条明确指出:“要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国情教育要同省情、市情、县情教育结合进行。”爱国主义不是抽象地纸上谈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都要和故土家园、民俗乡情联系在一起。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无尽的爱国主义生动素材,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感染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用爱国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激励大学生,让大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强国之行。

二、绵阳市特色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

绵阳建城已达2200年之久,自上古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辈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连接中国中央与后方腹地的“蜀道”贯穿全境,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千年积淀。

嫘祖文化:绵阳是黄帝元妃、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发明家嫘祖的故乡。嫘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祖文化、始源文化和根文化,是凝聚民族情感的亲情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嫘祖对蚕桑丝绸的发明和推广应用,结束了古人衣树叶,着兽皮,衣不蔽体的原始蛮荒生活,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祀嫘祖,拜先蚕,敬蚕神成为绵阳当地居民重要的民俗活动。

大禹文化:治水英雄、先贤大禹诞生于绵阳北川,其科学治水的精神传颂至今。大禹是继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始祖,他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民间祭禹世代相传,历时千年而不绝。每到大禹诞辰,去禹王庙和禹穴沟进香祭奠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并且当地官祭与民祭相辅相成,由此形成的大禹文化的深厚积淀,成为北川一项宝贵的人文资源。

三国蜀汉文化:三国蜀汉时期,绵阳市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流传着“蜀汉兴亡在涪城”的说法。刘备、诸葛亮、蒋琬在绵阳市境内的遗迹处处可见,刘备刘璋涪城会的遗址--富乐山别有一番风景。扬雄读书台“西蜀子云亭”傲立西山风景区,是刘禹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所指。

李白文化:绵阳江油是诗仙李白的故里。这里有太白纪念馆,磨针溪、李白故居陇西院、月圆墓,还有1 000多座碑刻的太白碑林。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绵阳特有的这些历史传统文化、思想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并行不悖。嫘祖以大爱爱人的博爱思想,大禹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造福民众的人道关怀,三国蜀汉文化中的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民为本,严己宽人,崇尚忠义勇等思想精髓[2]、李白“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都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的珍贵的思想结晶。

(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北川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世代传承,独具神韵。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历史悠久。一年一度的羌历年,狂舞歌欢,数日不散,以贺大禹诞辰。浓郁的羌族民族风情犹如醇厚清香的咂酒一般让人心醉:从虚幻迷离、动心心魄的羌笛,到高亢悦耳的祝酒歌;从精美秀丽、栩栩如生的羌秀,到工艺精湛、民俗浓郁的银饰;从以师徒相授的释比法事、羌族羊皮鼓舞,到“依山居止,累石为屋”的碉楼……这些传承数千年的伟大文化瑰宝,是坚韧的羌寨人向人类塑造和奉献的伟大财富,并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摧毁,更值得我们用心传承与保护。

平武县古老而神秘的白马藏族,至今保留着喝咂酒、原生态歌舞、男耕女织等祖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孕育出白马人独特的敬酒歌、跳曹盖、猫猫舞等民族歌舞。白马人通过舞蹈,旨在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驱鬼避邪,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也代表了白马藏族希望与自然界的野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白马人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白马语和康巴语、羌语相近,但没有相应的文字,依靠口口相传。白马人的服饰绚丽奇特,在中华诸民族中,只有白马人有这类独特的打扮。他们男女皆编发,一年四季均头戴盘形圆顶荷叶边的白色毡帽,上插白色鸡尾羽,摇曳招展,分外引人注目。男子在毡帽上插一支挺直的白鸡毛,表示勇敢刚直;女子则插二支至三支,寓意纯洁温柔。

我们对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访,引导大学生溯中华文化之源,感受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切实的行动守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之宝,这是加强民族认同,民族团结、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重要的内推力。

(三)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

绵阳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和重要的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以“两弹一星”、跃进路?1958、亚洲最大航空风洞试验中心为代表的科工文化独具魅力。尤其是“两弹一星”城,曾是中国两弹研制基地,也是“两弹一星”研发核心基地。这里保留了大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旧居、将军楼等,还保留着一座长达2.8公里的防空战备洞,以及由江泽民、李鹏、张爱萍、邓稼先、于敏等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国防科学家的题词石碑70余块而组成的民族魂碑林。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基地建设者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

国防科技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四)感恩奋进文化昂扬时代精神

尽管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但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抗击灾害和灾后重建的奇迹,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绵阳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也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形成了具有绵阳特色的团结奋进、自强争先、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恩奋进文化。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以“意志永恒、大爱无疆”为主题,以三道拐、集体公墓、北川中学茅坝校区不倒的国旗等参观点,镶嵌总理让路、敬礼娃娃等故事,将老县城建设抗震救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擂鼓八一中学则以“军民共建、德育先锋”为主题,通过将军林、八德廊、国防园等,突出军民鱼水深情;吉娜羌寨以“团结进步、共创幸福”为主题,以一广场、一展厅、一陈列室、一农户、一产业为重点,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北川新县城以“重建奇迹、辉煌新城”为主题,通过安置房、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七一职业中学等,展示党超强的执政能力、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文化集中体现和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升华[3]。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入推进感恩教育,通过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党、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引导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大学生感恩老师,作为子女感恩父母,作为公民感恩社会,使感恩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利用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

(一)融入理论教学促内化

首先,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部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形势与政策》中“文化强国”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涉及中国辉煌文化历史部分,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讲授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再辅助以图片展示、影音录像等视频资料,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融会贯通于教材与授课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切感。

其次,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力补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理论课堂可以开展专题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门课程都可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形成关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系列授课专题。安庆师范学院甚至首开先河将乡土历史列为大学生必修课。专题教学,更容易让大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各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再次,用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政治课在体系结构上都存在交叉重复之处,其教材体现的理论深度和中学课本区别不大。因此,把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编写进教辅材料如案例研讨集,学生辅导用书之中,深度挖掘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背后的精神意蕴,既弥补了上述不足,又增强课程读本的趣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4]。

(二)推动实践教学促外化

第一,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大有裨益,而地方文化资源恰恰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优势。组织大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访问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做社会调查、民俗采风,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英雄故事、瞻仰烈士遗迹等形式,让大学生感受、融入地区悠久的文化,接受身心的洗礼与灵魂的升华。

第二,校地共建实践基地,构建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绵阳为例,绵阳市充分挖掘、利用中国科技城的本土资源,现创建有“两弹一星”国防科技教育基地、以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北川吉娜羌寨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李白文化、李调元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以及江油市西山公园红色文化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绵阳师范学院与西南科技大学都有地市校地共建的成功范例。各高校与所在地市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全面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又能因地制宜,为实践教学的开展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长时期和大规模的开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平台和保障。

第三,社会实践科研化,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高校可以以专家带团队的形式,在教师集体备课基础上,将围绕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产生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提炼为项目课题,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课题选择与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调研、研讨,形成课题报告,最后撰写科研。实践项目科研化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从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化,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第6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张丹(1982-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邮电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对‘90后’大学生党员信仰重塑的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2012-8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9-02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担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更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②运用精髓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贵资源把大学生凝聚和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对于大学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自身的成长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冲击和弱化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和随之而来的现代通信、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受到严重冲击。受西方国家大肆吹捧的“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 等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面临汹涌而来的外来文化,部分大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下,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盲目崇拜,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节。此外,受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国情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混乱,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减弱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

(二)我国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受到了严峻考验。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唯利是图、利己主义,这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经济的开放性和思想的多元性,社会不正之风的盛行,导致当前社会价值观发生错位,一些庸俗、低级的处世哲学直接、深刻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致使部分大学生迷茫、困惑,丧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忘却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此外,网络文化的盛行,尤其是一些国际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影响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甚至让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

1.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面临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却不够平衡。部分高校未能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已不适应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因此,日常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有待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某一环节的断裂或缺失,都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效果。目前,部分高校主要通过正面灌输这一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让思想相对独立,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部分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过于抽象、笼统、空泛和沉闷。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出现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的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爱国思想、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的有机统一,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祖国的认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巨大的哺育功能,对引导、教育、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践行爱国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儿女繁衍发展并创造出先进文化的丰功伟绩,因此,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增进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起源和思维特征、古代先民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体会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的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用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谱写出的民族品格和民族英雄气概,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又是激励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形成的民族自强精神、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则有利于激发出大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践爱国之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崇高民族气节,吉鸿昌慷慨赴死的爱国决心、陈嘉庚倾囊兴办教育的爱国情感、焦裕禄一心为民的报国之心、邓稼先默默献身国防建设的报国志愿等感人肺腑的爱国故事,都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身上所蕴藏和表现出来的赤诚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鞭策大学生将自己真实的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还有利于鼓舞大学生将爱国的理想转化为具体行动,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但其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1.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我国高校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还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且过分侧重近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然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不仅蕴含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还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因此,高校在充分挖掘和提炼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还有利于优化、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2.用优秀传统文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厚重的历史感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为全体成员认同、接受、内化。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如《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语》选读等)、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的课堂,或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中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等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历史、国情、民情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起着感染、启迪、陶冶、塑造大学生的作用。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中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场景和细节,让大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

高校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校史馆、校内的纪念馆和校园景观中,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展板、橱窗、横幅、标语、路牌等)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通过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占领互联网阵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通过加强学校教职员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引领、示范和表率作用,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群体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有时会给他们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综合素质,为此,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若能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既有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又有助于将爱国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高校可依托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底蕴,运用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切身感受当年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的艰辛时,还可以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爱国情感。可借助校内各种学生社团,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贵资源,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文化艺术等活动, 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性认识,增强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爱国情怀的意识,从而激发出践行爱国主义的自觉性。此外,还可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五四、“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让大学生既切实体会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又增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烙有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故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无疑也是其固有特征之一。但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级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让大学生产生狭隘的民族意识(如部分大学生盲目抵制外国产品,鄙视或者仇视外国人等),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观念,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等关系。

(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

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德育功能,但每个时代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因此,现阶段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把学习优良传统作为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时代特色和需求,有目的、分层次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内容,但当代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思想特点和主体需求,因此,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国情,遵循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和当前社会热点,精选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自觉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的爱国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注释]

①②罗国杰,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41.

[参考文献]

[1]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

第7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父母感情;自尊水平

[DOI]10.13939/ki.zgsc.2016.35.115

恋爱、结婚是个体成年早期的重要内容,埃里克森认为,人在 18~25 岁时对性的觉醒已达到基本成熟、稳定。[1]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调查中有恋爱经历的占64.8%,研究表明爱情态度是影响爱情关系的重要因素[2],为防止课业繁重的医学生走向恋爱误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爱情观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牡丹江医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低自尊290人,占90.34%,高自尊31人,占9.66%;在父母感情状况中,非常恩爱128人,占39.88%,比较恩爱109人,占33.95%,一般66人,占20.56%,比较紧张14人,占4.36%,很紧张4人,占1.2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编问卷,主要用于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父母感情状况等。

1.2.2 爱情态度量表中文修订版(Love Attitude Scale一Revised,LAS-R)

该量表有六个维度,每维度7题,共42题。其中,各分量表的信度介于0.706~0.818[2],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要求被试描述对爱情的态度和信念,量表采用Likert式5点等级计分,1为完全不同意,5为完全同意,均为正向计分。

1.2.3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信度在0.77~0.88。[2]量表共10题,采用4点记分法,1为非常不符合,4为非常符合。其中,3、5、9、10题需反向计分。采用理论中数25分来划分自尊的高低。[3]

1.3 资料收集方法

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统一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1份,有效回收率80.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 α=0.05,以P

2 结 果

2.1 自尊水平与爱情态度的F检验

根据表1,低自尊学生在同伴型和现实型显著高于高自尊的,在占有型显著低于高自尊的。

2.2 父母感情状况与爱情态度的F检验

由表2可知,只有浪漫型和游戏型在不同的父母感情状况间差异显著。事后检验发现,父母感情越好的学生越浪漫,越差的越倾向于游戏型。

3 讨 论

3.1 自尊水平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

自尊也称自尊心,国际学者J.D.Brown [4]、S.Coopersmith[5],国内学者朱智贤[6]、顾明远[7]、林崇德[8]、黄希庭[9]、张玲[10]等都纷纷为“自尊”下过定义。综合比较,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与情感之间有密切联系。[11]本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爱情态度上倾向于占有型,自尊水平低的倾向于同伴型或现实型。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本次调查采用的是Rosenberg的自尊量表,该量表存在价值和能力两因子[12],高自尊相较于低自尊被试更希望能在爱情关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具有更强的控制欲,同时研究学者Astra和Sing[13]还指出,高自尊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主动、自信,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故而更倾向于占有型,而不是与恋人保持安全距离。②低自尊的大学生相对来说缺乏安全感,人际信任水平低[14],故而更倾向于将配偶的价值最小化,不愿承认对方对自己的安慰和支持[15],只有在长时间的相处或者物质保障下才能获得安全感,所以在爱情态度上更倾向于同伴型或现实型。

3.2 父母感情状况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

唐利平、黄希庭认为父母的婚姻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子女对父母婚姻关系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恋爱观形成的重要因素。[16]本研究调查发现,父母感情越好,大学生的爱情观越倾向于浪漫型,反之则倾向于游戏型。家庭是影响个体最大的微系统,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其行为方式在子女的角色行为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17],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表现在孩子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当个体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将其在父母互动中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交往过程中,于是就会出现父母感情好的被试,更容易处理恋爱中遇到的问题,也更相信爱情,倾向于浪漫型,而父母感情差的被试则对爱情持怀疑态度,认为爱情可有可无,更多怀有猎奇心理,倾向于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

综上所述,自尊水平与父母感情状况都可以对大学生的爱情态度产生影响。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甚至于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做起:首先,我们应该扩大此类研究结果的普及度,学校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其次,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感情的好坏、对爱的表达方式以及父母对爱情持有的态度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树立榜样。最后,社会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社会应该在新闻媒体上开展一些关于爱情的专题讲座或播放具有指导意义的爱情影片,既能帮助家长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又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建立。另外,文章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针对不同之处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得到补充,使关于爱情态度的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耿晓伟,郑全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243-244.

[2]曹杏娥.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3]李巧玲.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11(32):183-184.

[4]J.D.Brown.Self-esteem and self-evaluation:Feeling is Believing[M].New Jersey:Have and Louda In JerrySults(Ed.):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M].1993:27-58.

[5]S.Coopersmith.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M].San Francisco:Freeman,W.h.freeman,1967.

[6]朱智贤.心理学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五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9]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40).

[10]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6-193.

[11]黄凯杰,李丹,赵倩.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61):32-37.

[12]Tafarodi R.W.Swann WBJr.Self-liking and Self-competence as Dimensions of Global Self-esteem:Initial Validation of Measure[J].Pers Assess,1995,65(2):322-342.

[13]Astra R.L,Singg S..The Role of Self-esteem INaffiliation[J].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 dioiplinaiy,Spplied,2000,134(1).

[14]刘冉.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2(28):20-23.

[15]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1):84-89.

第8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 键 词] 幸福;德性;关爱

[作者简介] 冯光,浙江嘉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兴起了探讨“幸福教育”的热点,但从德育视角展开幸福教育与德性发展有机结合的微观研究,鲜有。笔者认为,德育应该并能够在幸福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实现培养学生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的有机统一。

一、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

就幸福的内在本性而言,幸福是对人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需要、行动目的和理想得以实现的心理体验。这是客观的,没有需要和理想的客观实现,就没有幸福。因此,幸福由两大因素构成:一是需要、目的的实现,这是幸福与否的客观标准;二是心理体验,是主观的心理过程。这表明,幸福不能脱离客观的幸福生活状态而存在,同时,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幸福是对美好生活的评价和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研究逐步从社会层面转向人的层面,现代德育越来越趋向人性化。[1]追求幸福是“无须加以论证的”。是人的先天倾向和人性的一种体现,而德性也是人性的体现。因此,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就要求把培养学生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有机统一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而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关注社会幸福。和谐社会是幸福的社会,为人民谋幸福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最高标准,是和谐之本。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又要加强道德建设。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必须以道德建设作支撑。这就要求一手抓道德和法制建设,一手抓民生和社会幸福感的提升,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学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同样应该一手抓道德建设,一手抓学生幸福感的提升。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学校德育作为与学生生命个体最为切近、密切的教育活动,理应担当发展学生德性、关怀学生幸福的重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中心应当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应当是僵硬刻板的知识。人不仅需要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人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人本身就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展现。因此,教育不仅要将他们训练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教育与人性、教育与幸福之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合乎人性的幸福教育。“所有的教育”当然包括德育,其目标、内容及过程始终体现着德性与幸福的有机统一。

伦理学关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有两大流派。感性主义理论认为:幸福即道德,幸福是道德的目的。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获得了道德,道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理性主义理论认为:幸福存在于道德之中,人能够在德性修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尽管感性主义理论和理性主义理论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但他们认为“道德与幸福有密切联系”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把两者综合起来,便是道德和幸福的完整联系。这也提示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与发展学生德性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幸福通过德育而获得。

二、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还涉及可能性问题。一是幸福能否教育,或德育能否对幸福进行教育;二是能否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于德育能否对幸福进行教育问题,涉及到影响人幸福的因素问题。尽管影响人幸福的因素极其复杂,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客观因素,二是人自身的主观因素。一般说来,外在条件愈符合人的需要,就愈容易产生幸福感。然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还是人自身的生活态度,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感受能力。

狄慈根对幸福的主观选择性有过精辟论述,他说:“现实的幸福是形形的,真实的幸福只是主观的选择,……在各种不同的人中,在不同的时代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极其相反的、但都被认为是致福的事物。在这里是幸福的东西,在那里却是灾难。”[2]由于幸福关涉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因此在相同或不同的境遇中,不同的人感受和体验幸福的程度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和“孔颜之乐”就是例证。现代实证研究也表明,内源性目标的追求(如个人成长、自由、自主、仁爱等)比外源性目标的追求(如经济成功、生理吸引、社会地位等)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这说明个人内在的主观态度对幸福感极其重要。

因此,幸福可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主观存在。目前,大家普遍认同个人内部存在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判断幸福的幸福观、感受幸福的幸福品质、创造幸福的幸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磨砺和培养的。既然是后天的,它就可以通过德育培养。

关于德育能否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的有机统一,涉及现实中是否存在兼有德行和幸福两种属性品质的问题,并且这一品质还具有很大的德性容量。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关爱”这一心理品质兼有德性与幸福两方面属性,由此决定了德育可以通过关爱品质的培养,实现德性教育与幸福教育有机统一。

八十年代以后,吉利根等人运用文献法和实证法首次研究确认了“关爱”价值取向的存在,说明道德关系的本质不只是公正,还具有关爱这一要素。[3]后来又有人提出完整而完美的德性除了公正以外,还包括关爱与宽恕。关爱内含爱人。众所周知,儒家道德是以“仁”为核心的,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智、勇等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仁”的体现。所谓“仁”即爱人,爱人与关爱是融通的。同时,关爱还具有广阔的德性发展空间和德性容量,是其他优良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基础。弗洛姆多次论及爱的“要素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4]。而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这几方面又是相关的。关爱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会负责、学会尊重,有利于促进整体德性发展。

学会关爱也是现代德育的主题和重要内容。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新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自此以来,学会关心和关爱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走向。从我国现代德育内容看,从爱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到爱党、爱社会主义,无不体现了“爱”的主线。关爱包含了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所有领域。

另一方面,关爱又是积极情感和品质。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更是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是构成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和实质内容。[5]而关爱的“爱”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情感。爱的本义为亲爱、喜爱,有爱就有幸福,爱与愉悦是连为一体的。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爱”是一种积极情感。认为爱由多种积极情感所组成,包括兴趣、欢乐、满意等等。[6]马斯洛把爱和归属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爱人”正是在爱或被爱过程中获得了“爱”的精神需要满足――幸福。

关爱包括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能力与接受他人关爱的情感和能力。有爱心的人,能积极体察他人情感需要,善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关联,具备敏锐的移情能力和关爱信念,并能将信念转化为关爱行为。关爱他人就是通过这种移情能力并转化为给予他人关爱的行为中,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和潜能实现的幸福。弗洛姆指出:“爱是人积极能动的力量。”[7]他从本质上揭示了“爱”这种“给予即潜能的充分实现。正是在给予中,……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给予比获取更令人愉快”[8]。

有爱心的人还能够积极接受和正确感受他人的关爱,并以恰当的方式积极回应他人的关爱。实证研究表明,人际支持的质量、人际支持的力度和亲密度与人的积极情感正相关。[9]这表明,一个人在遇到困难与烦恼时,能够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的行为,即是在积极地接受他人的关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能力的体现。因此,可以说,幸福的真谛在于关爱,培养关爱品质既能发展德性,又可以培养幸福感。

三、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

有机统一的德育策略

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的有机统一,使其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有德育的现实操作方法和有效策略。限于篇幅,本文提出三种基本策略。

(一)把幸福观教育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幸福观教育是基于对学生幸福关怀的教育。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体现,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观起统摄作用。幸福观先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因此,把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应以幸福观教育为基础。幸福观教育在内容上,应把幸福目标、幸福标准、幸福追求方式的教育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教育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幸福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把幸福观教育渗透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之中,可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实现教育效果的良性互动。诸如如何看待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成功与挫折的问题,怎样处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享受与创造的关系,既是一个人幸福观的体现,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环境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特点。特别是在对幸福的理解上出现诸多偏差,核心价值在迷茫中流失。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核心价值对学生幸福观形成的根本性指导作用 以社会核心价值影响学生的行为取向、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为学生幸福观正确导向。

(二)把满足爱的需要与发展道德需要相结合

“爱”这一积极情感的产生与爱的需要满足相联系,道德情感和道德幸福的产生则与道德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马斯洛指出:“正如所有的树木都需要环境中的阳光、水和养料一样,所有的人也都需要从他们的环境中获得安全、爱和地位。……一旦满足了这些初级的需要,每棵树和每个人就以他独特的形式开始发展。”[10]人都有爱的需要,只有满足了爱的需要,人的德性和其他情感才能健康发展。因此,从学生爱的需要出发,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身心和精神关爱,是培育优良情感和德性的基础。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爱护、欣赏每个学生,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以教师的爱满足并培养学生的“爱”,让爱成为“一种努力使被爱者得以成长和幸福的行动”[11],教师的关爱行为才会无形中促进学生关爱品质的养成与幸福的获得。

同时,教师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爱。学生爱的需要一旦满足,则会产生爱的积极情感,这种积极情感经教育者引导,并与道德需要满足相结合,容易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等高级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发展。引导学生在“互助”、“互爱”活动中体验“互助”、“互爱”之乐(积极情感)和道德认同(道德情感),随着这种愉快体验反复进行和积累,由具体的助人(帮助同学)之乐,向为国家、社会、全人类奉献之“乐”移情和认同,以天下之乐为乐,从而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

(三)把培育自爱德与关爱他人的德相结合

学生自爱的德性是以自尊为核心的。研究表明,自尊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自爱是他爱的基础,高层次的自爱能够表现为他爱。[12]同时,还有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最佳因素。[13]因此,把培育自爱德与爱人的德相结合,是实现学生幸福与德性发展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学会关爱,应从关爱学生自己的德开始。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展以培养自尊、自信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德性锤炼”活动,包括关爱自我生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呵护自我心灵健康、热爱生活、自立自强、追求理想等行为的锤炼;另一方面,在“自我德性锤炼”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担任志愿者”、“尊老爱幼”、“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扩展关爱之情。

除开展关爱活动外,“践行关爱”还必须重视学生关爱行为的日常化、生活化、自主化,引导学生自愿自觉地在个人生活中关爱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在学校生活中尊敬师长、帮助同学,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实现关爱行为的正向迁移。日常化、自主化的关爱行为是学生形成关爱品质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幸福和德性发展才得以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天武.论人性化教育[J].教育探索,2004(1):48-51.

[2] [德]狄慈根.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94.

[3] 岑国桢.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J].心理科学,1992(4):31-35.

[4][11] 冯川.弗洛姆文集[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354,167.

[5] 苗元江,余嘉元.试论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目标[J].教育评论,2001(5):7-8.

[6] Fredrickson,B.L.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J].Review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00-319.

[7][8]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107,114.

[9] 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7-32.

[10] [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29.

第9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军事理论 爱国主义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各学科共同努力,进行综合培养。军事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试图论述高校军事理论课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开辟另一个视角。

一、军事理论课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可行性

(一)对爱国主义情怀的撒播是润物细无声的

爱国主义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个人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和生存环境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强烈程度是与受到的外界刺激有关。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并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他们进行爱国情感的教育应该侧重理性情境熏陶,而不是简单地说教和灌输。思维活跃但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对于直接灌输给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会潜意识里本能地排斥和反感。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很生动具体的各个专题,离现实都是比较近的或者是曾经发生过的,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在大学生看来,这门课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客观真相,不是强加的一种思想观念,但是大学生完全有理解能力感悟到事实背后沉甸甸的厚重感。如:国防历史这部分不会提到爱国主义的字眼,但是近代中国国防衰弱所遭受的丧失国格的屈辱,会在大学生心中留下强烈的震撼,看到、听到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成为列强的刀下鱼肉和沉痛,民族同情感、归属感、愤怒感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情怀就是一次一次在这样的心灵震撼中积聚起来的,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

(二)在古今中外对比的情境中激发爱国情怀

爱国情感是个人的心理体悟,需要从外界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然后把它内化为一种心理需求,而这种信息来源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心理体悟程度。

军事理论课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科技、地理等各个领域。以军事思想部分为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对后世军事理论影响深远,无产阶级军事思想著作中仍然能够看到其影子,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大学生对民族情感的认同就是在一次次的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在汲取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同时,又具有时代特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顽强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诞生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空洞的口号,学生能在学习军事思想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因此,古今对比的情境使大学生体验到历史的自豪感和现实的使命感。

军事理论课的逻辑体系不仅仅体现纵向逻辑联系,而且还显现横向逻辑关系,把中国问题放在整个世界问题体系之中进行讨论。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军事高技术,信息战等内容,探讨的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同发达国家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差距。在中外对比讨论情境中,大学生会感悟到,中国已今非昔比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提高,但是跟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性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大学生立足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不会也不愿意盲目崇洋,但是客观存在的差距将会激发大学生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得当可以诱发大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这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

(三)唤醒大学生求知的渴望

军事领域的残酷斗争,迫使交战双方绞尽脑汁在战争指导、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先进的武器装备总是同先进的科技联系在一起的,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也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军事理论课中的军事高科技和高技术战争,是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高技术战争进程令人眼花缭乱,在一定程度上是拼先进武器、拼先进科技,谁占有科技优势,谁就有可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大学生正风华正茂,对用先进科技凝结的新式武器有深厚的兴趣,但是作为在高校求学的大学生更愿意探索新武器装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知其然还不够,还要知其所以然,剖析武器装备的科技因素。其实,这样的心理过程就是激发大学生求知的动力,这不是通过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通过尖端武器装备这个平台让大学生自觉体会到“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二、军事理论课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可操作性

军事理论课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潜在优势,而其潜在优势是可以变为现实的,理由有:

(一)军事理论课法制化建设,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前提

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军事理论课,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权威性和连续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要求,高校要开设军事理论课。法律上的保障加深了该门课开设的意义和权威,使高校和大学生都意识到国家对大学生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因此,大学生在心理上就把军事理论课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了,这种心理暗示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军事理论课的法制化的目的,是保证其连续性和长期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对人心灵的塑造,需要长期地、不懈地对一代代人进行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军事理论课的法制化即是与此相适应。因此,军事理论课的法制化是其能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保障。

(二)军事理论课纳入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基本条件

高校教务部门把军事理论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在教室安排、教学学时、任教资格、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学校其它课程同等对待、统一部署,严把教学质量关,这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实施有一个稳定的场所和舞台。其实,就是在大学的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多媒体带来的多种感观刺激,把军事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因此,军事理论课的规范化是其能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保障。

(三)军事理论课上现代化教学器材的引入,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

当今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它的优点是:第一、通过图片可以具体形象地展示抽象的事物或日常生活中比较难见的珍贵图片。现代国防领域的具体设施和装备,一般人不容易亲眼目睹,但可以通过多媒体照片使大学生与之零距离接触。国防知识照片越具体形象,大学生对其感知就越深刻,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也就越强烈。第二、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又能给大学生心理带来强烈的震撼,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震撼中,爱国主义情感在大学生心理慢慢成长和积淀。因此,军事理论课的现代化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保障。

(四)军事理论课师资力量建设的独特模式,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