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环境美学论文精选(九篇)

环境美学论文

第1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将英美文学课程列入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探求新的教学思路已迫在眉睫,而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契机。

2.对网络环境的阐释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环境总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1]

3.高等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网络运用情况

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校园网络得到广泛的普及。各高校不失时机地将网络技术和资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以史为线、图文并茂)为两者之间的整合提供了契机。采用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使课程内容不断完善,逐步走向现代信息化、教学体系科学化和教学思想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全新的变化,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手段均进入了英国文学史课堂,使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时间短、历史跨度长、作家作品多等不利条件下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经我调查,许多高校,如南京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的各个院系都建立了自己的英美文学网络课程。虽然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学史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相结合。

4.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的优势

4.1英美文学课程的网络资源优势明显。

目前,网络上关于英美文学方面的教学资源随处可见,比较权威的文学课程网如下。

#litrenaissance[2]

这些网络资源不但为教师的备课、答疑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料,而且为学生搭建了课后复习和资料查阅的网络平台。

4.2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的外延性。

传统教学可以概括为“一张嘴+一本书”,教学主导是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兼顾板书、进度、教材内容等方方面面,使得很多知识因为时间所限不能讲解,因此传统教学被冠以“填鸭式”。[3]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而网络教学的介入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讲授William Shakespeare时,可以在网上查找William Shakespeare的画像,他的故居图片及他所创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Hamlet的相关视频信息,网络教学可以直观地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查找William Shakespeare的资料,阅读他的戏剧作品,扩展知识面。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3有效扩展了课时、教学范围和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等教育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任务,开设的学科越来越多,每一学科都涉及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这就与有限的教学时间形成了矛盾。而网络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师板书和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由于屏幕的快速投放,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只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4]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现场讲授,只能教授一个班。网络教学则继承了电视教学可以大范围授课的优点,制作好教学内容,编制好程序,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上课的各个班级,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当然,网络教学的这一优势也为远程网络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远程网络教学,更多的英美文学爱好者能够参与英美文学的学习和研究。

4.4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运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5]因此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结合教材的内容确立主题。例如在讲授Shelly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网上搜索关于他的材料,简单介绍Shelly的生平和作品作为读书笔记上交批改,教师挑选学生用3—5分钟讲述自己的摘要。在完成作业的全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练习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使用网络教学,老师可以利用有形、有声的世界跟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使英美文学课程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应该在高校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2]刘绍忠.英语网络阅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吕亚娟,翁苏湘,周姗姗,杨春哲,赵秀艳.透视我院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吉林医学院学报,2005,(6).

[4]陈建勋.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N].伊犁晚报,2007-11-14.

第2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求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及开发性的特点,不仅能帮助教师们获得教学资源还能帮助学生们获取所需知识。若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良好的结合起来,首先应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在两者结合之前教师们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可通过调查学生或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高中生群体对于高中美术的认识及主要诉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学生们的需求并将网络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网络资源提供了大量容易获得的素材,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意充分利用其优点营造出较为生动的美术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们利用网络技术参与美术课程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校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们往往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而苦恼,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师们不知道叨陛知识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师生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交流。在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后,教师们在备课时可以对网络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并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图片予以展示,并可将视频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们充分享受到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学习的便利性,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为师生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网络环境下更加重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观因个体的差异而有很大不同,因此即使对于同一幅作品学生们也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评价。网络环境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己经导致教学观念及过程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注重教授学生们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这一环节较为忽略,因此学生们对作品的评价结果较为困惑。当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教师们能充分利用网络即时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并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更能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拓展其思维。

4.指导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后复习巩固的效率。网络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们在课后可以将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电子版的文档进行复习巩固,老师还能通过与学生的网络交流,远程指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还可以推荐给学生相关的网站资源,使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课后学习,深入理解教师们在课上讲授的内容,并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提高课后复习的效率,发挥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二、总结

第3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第4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美学审视;空间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89-01

一、自然性与人文性

作为一项对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运用来达到艺术效果的艺术手段,环境艺术极为依赖自然环境,其中正体现了美学的“合规律性”。比如园林与阳光、植物、水分等,壁画与光照、温度、湿度等,都要求“人化”及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可以说,环境艺术的自然性,是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以及环境艺术系统自身所呈现的自然属性。

相对于自然性,环境艺术中的人文性指的是环境艺术系统中所呈现出的对人的关心和爱护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每一件环境艺术中的作品,从构思设计到最终成品,都是以人的自身存在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很多不能尽如人意的设计,这些蹩脚的设计无论从色、形等各个方面都直接、间接的背离了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其审美与人文性的符合程度,这样才能使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

二、正面性与无害性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确保环境艺术系统的积极性,向上性,其应表现出肯定的、歌颂的、喜剧的主题与内容。不应有消极的、否定的、悲剧的等情感色彩或内容。由于生存环境会对人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无论儿童还是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艺术系统必须具备正面、乐观、积极向上的引导性。因此不止环境中要保持干净清洁,更要注重整个环境系统中包含着纯洁美好的精神内容。更具体点的说,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尽量遏制低俗、肮脏、丑陋的负面内容,并且要表现出高尚、美丽与纯净的思想情感。

环境艺术的无害性是指,通过环境艺术系统能够让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美学意义上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样的环境艺术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艺术、是人类理性的规划与审美创造,而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工程。而审美创造则要求其过程符合美学“自觉”、“自由”的规律。因此,充满美学的环境艺术系统是不会因小失大、顾此失彼的,而应该是完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环境的无害的艺术系统。

三、实用性与审美性

作为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环境艺术的实用性要求环境艺术系统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情趣,而这其中对于物质的要求就更为重要。任何的家具用品无论如何巧妙设计,其最终的用途都是作为家具而存在,要被人们所使用的。环境艺术的主要作品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品,作为供人欣赏为主的艺术品,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环境艺术作品却不是这样,我们知道,环境艺术系统是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生活系统发展来的,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如果无视这些基本要求,环境艺术就失去了其固有意义。

环境艺术的审美性是指,环境艺术系统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环境艺术系统的审美性是其与一般生活系统的区别的重要标志。其审美性是在环境艺术系统的实用性的基础上的延伸与超越,这不只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拥有完备实用的功能体系,还要求能够通过这一设计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

四、多样性与整体性

作为一个艺术体系,环境艺术系统的作品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艺术则是这些不同种类的艺术品的组合的产物。这种组合并非是无序的单纯的堆积艺术品,而是要通过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个体对整体意图,整体精神的一个反映来实现的。环境艺术的多样性则是指环境艺术系统中感性质料的不一致以及个体之间的相异性。而环境艺术的整体性则是指,通过环境艺术系统对各式各样的材料,个体等进行重组,创造出一个统一的环境与整体氛围。

五、结论

作为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审美创造与艺术加工,环境艺术正在逐渐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认可。现在是审美文化迅速发展的年代,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在渗透着审美的观念。而环境艺术作为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美学改造,符合人类的审美文化,对环境艺术理论的合理构建,必将有利于我国环境艺术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濮苏卫.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创意与表现[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参与美学;环境规划

一、参与美学

阿诺德・伯林特,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与加拿大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同为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迄今,伯林特著作甚多,且多集中于环境美学领域,主要有:《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环境美学》,《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除此之外,他还主编了《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与卡尔松合编了《自然环境美学》。

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建立的基础,是他之前在《美学再思考》、《艺术与介入》等著作中提出的“参与美学”。参与美学作为伯林特整个美学思想的主旨,萌生于他对西方自启蒙时代以来美学的反思的基础上。他指出,传统无功利美学所针对的对象是艺术,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艺术具有特殊身份,艺术由对象构成,必须以独特方式对待艺术。与它们所针对的传统艺术不同,新时代的艺术在人的科技、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下特点:消解对象,与生活融合,要求身体运动。并且,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也使的自然走进了人的视野。因此,尽管无功利美学的三大规则有着悠久的历史、长远的影响,但是在新时代中,它们的权威性已受到了现实的考验:它不能解释新艺术与自然审美问题。

基于此,在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与“悬搁”方法、梅洛-庞蒂身体哲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及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伯林特提出了参与美学。参与美学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美学所主张的无功利、静观的基础上,以“一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从艺术出发,提出:审美对象是过程性的,审美是情境性的,人是在审美场中进行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场中,主要存在着四个要素,即:艺术对象、感知者、表演者、艺术家。它们并不像传统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具有相互独立性,而是相互连续、相互作用的,并且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单从其中一个要素谈论艺术或审美经验,是不能准备解释艺术、艺术审美、艺术经验等问题的。

如此,参与美学便形成了三个显著的特征:身体化、知觉融合、连续性。具体而言,身体化是指审美活动中人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伴随着感觉运作的,是人的身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的身体活动激活了艺术对象及美感特征,亩获得个性的、即时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特征,使它成为人的身体意识的一部分;知觉融合是指完整的审美经验中包含了感觉的与知觉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经验,以及作为感知者、艺术对象、艺术家及表演者的全部经验;连续性是指审美场中四要素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的各种感观的内在连续以及它们与肉体的连续性与整体性,艺术与生活、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与环境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从艺术美学出发,参与美学扩大到了环境美学与社会美学方面。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不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客观、对象的环境,而是与人连续、为人所体验的环境;人不是审美主体,而是环境中的人,是环境的一份子,既是审美对象也是审美者。在社会美学中,伯林特则提出,人、艺术、政策、环境、文化等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包含着人的经验,并为人所体验。

总之,参与美学是反对二元论、人类中心主义、无功利等传统美学观的,它重在强调审美活动内在的连续性、和谐性,人的全身心积极参与,经验的个人性与即时性,以及人与审美对象的互动,蕴含着“大环境观”,“大美学观”,以及整体观。

二、参与美学中的环境观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的,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初意义上的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生活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印于其上,因而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或环境早已消失,如今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人的自然”,即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大致来看,人对自然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第一,洛克学派眼中的自然,它是外在于人的,它由除人类以外一切领域组成。它威胁人的生存,与人的利益相抵触。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第二,自然是人生活的背景,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第三,斯宾诺莎眼中的自然,它包含了“一切存在物,它自成整体,包容一切,不可分割且持续发展”①。

参与美学认为,斯宾诺莎学派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环境观,并进一步提出:环境是人生活其中的、切身体验着的自然,它是人身体在空间中的曼延。它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具体的边界。因为人的感知活动,自然才能被称为环境。并且,环境是由自然、人类文化、建筑等构成的,是一个包含人的因素的整体性存在。视环境为独立于人,是将环境客体化的做法,是二元论作用的结果。

环境如此,那么人的环境审美活动是怎样的?首先,环境审美离不开人的感官活动。伯林特指出,人的感官系统通常被分为近感受器与远感受器两种。前者主要包括人的听觉、视觉,后者则主要包括人的触觉、味觉等。虽然这种分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将感官系统明确分为两种是不合适的。在对环境进行审美时,这种划分方法则更不可取,因为人无法站在环境之外对环境保持距离的审美。在人的审美体验活动中,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近感受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欣赏鲜花,溪流。对森林、高山的审美,一来离不开人的视觉、听觉,二来离不开人身体的肌肉运动。因此,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在决定人无法与环境分离的同时,也决定了环境审美中人的远感受器、近感受器是一起积极作用于环境审美的。它们相互连通,相互作用,使各种感性经验形式相互融合,生成最终的环境审美经验。其次,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不只是心理、生理因素,还有人的文化背景、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人在生活中所习得的社会经验等。这些个体性的、社会性的因素一起决定了环境审美的方式,以及环境审美经验的最终形态。用伯林特的话来讲,环境经验实际上“包含一切的感觉体系,包括类似于空间、质量、体积、时间、运动、色彩、光线、气味、声音、触感、运动感、模式、秩序和意义这些因素。它不一定完全是视觉的,它是综合的,包括了所有的感觉形式,它让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感知”②。

综合伯林特对环境、环境审美、环境审美经验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参与美学所主张的环境概括为由全部感官、意蕴、身体在场与运动、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将环境审美概括为人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将环境审美经验概括为全部感官经验与理性经验的融合。

三、参与美学与环境规划

从参与美学所体现出的环境观可见,环境是人、自然、建筑、文化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对其审美经验由人的身体活动、感官活动、理性思维决定,反过来,环境会影响人的感知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规划当统筹兼顾,巧妙布局艺术、环境、文化等因素,在保障人的生活所需的同时,也要注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展厅环境规划

博物馆是典型的展厅。博物馆作为艺术作品的展出地、保存地,传统审美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博物馆对艺术的陈列方式。在传统博物馆中,艺术作品被看作独立的对象,依照它们的形状、尺寸及它们带给人的视觉愉悦感设计陈列方式,很少考虑其他感官特征,或很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欣赏者体验艺术。这种陈列方式迫使参观者采取不协调的运动顺序欣赏艺术。不仅如此,传统博物馆对所要陈列的艺术作品的分类,是根据作品内容、流派、国别,而非它们要求的感知方式或它们所激发的感知类型。

伯林特指出,历史、L格、教育意义等非审美因素在艺术中的确占据着重要席位,但博物馆在陈列艺术作品时若以它们为中心,将会阻碍人的审美感知,使我们离艺术品中独特的感知结合的力量越来越远;将会使博物馆成为收藏、展示、炫耀或保护艺术品的地方,而不是能带给我们审美体验的场所;将会使博物馆成为艺术品的坟墓而非其生存的场所。因此,他认为,精心地为每一件艺术品提供良好的、合适的欣赏环境,将会增强艺术品的感知特征,吸引参观者融入艺术品的空间,采用自己的参观顺序、审美方式、审美角度进入到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体验世界中,与它互动并理解它,获得创造性的审美经验。

那么,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展厅环境呢?受参与美学启发,营造体验的、活的环境,首先应当在规划博物馆的陈设布局时,转变对博物馆的认识,用体验的美学代替静观的美学,并将博物馆视为人、场所及艺术品等相互融合的环境,将审美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理解为积极互动的关系。

其次,作为参与性的展示环境,博物馆在陈列艺术品时,应当对各个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感知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各种感知要素设计恰当的展示环境,使不同的感知要素被参观者注意到。当然,这些感知要素光被注意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打破感知者与艺术对象的隔膜,创造出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互动的条件,允许并鼓励参观者对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审美距离、审美方式,针对性地获取审美经验。

最后,展厅的主题,也应当突破以往根据作品内容、存在形式而拟定的局限,转而从艺术品影响人的感知的方式入手,将统一感知类型的艺术作品归于一类拟定主题。再这之后,还应当以相近的方式展示同一感知类型的作品,以对立的方式展示有对比性感知类型的作品。这样,当关注的重心从艺术品的物理形态转移到人的感知时,博物馆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即从原来的收藏与展示艺术品,转为展示感知类型,转为提供审美参与的机会,使人获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人居环境规划

不同的环境规划,将决定不同的生活空间,决定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质量,以及不同的环境审美经验。陈望衡先生认为,环境美的根本属性,是它带给人的家园感。这种家园感的主要特征,则为环境的生活性、对人的亲和性,以及人对其生存环境的归属感、依赖感。因此,他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的“三居”理论。其中,宜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生态质量高、社会安全系数高,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满足人的发展、利益、生活需求;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让人在情感上对其产生共鸣并认同于它,能让人有温馨感。高建平在研究城市美时也提出,避免了千城一面的环境,才是有生命、有美感的。它既可以实现生活与旅游、现代与古代的平衡,又能以家园感让人认可并归属于它。

从“家园感”这个角度思考,以经济性为城市空间利用指标的规划方案,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并不能给人美的感受,也不能给人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无法使人找到归属感。参与美学认为,环境规划当以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度为原则,在考虑环境构造、布局的时候应当把地域文化、建筑风格与功能、园艺、交通等均衡、全面考虑,为打造一个完整、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而努力。参与美学中整体、连续的眼光,对我们构建一个家园式的环境有很大的启示。

首先,环境规划应当以人为本。既符合科学要求,又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环境,才是真正科学的环境。因此,人居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转变理念,采取民主模式,让公众参与到当中。从环境规划角度看,它决定的是一方民众的生活环境。该地环境质量、环境模式与人的利益、实际需求的关系,只有生存于当中的居民最为清楚。因此,环境规划应优化规划机制,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同时,让公众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亲自决策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样可以使规划成果得以优化和合理化。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看,以绝对的科学指标衡量规划成果,难保证人民需求真正得到满足。因此应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让公众参与进来并认真听取其评价,科学认知环境发展状况,共同提升环境发展水平。

其次,居住环境是依山附水的。参与美学认为,自然之美本身就存在,人作为与自然的连续体,只是人与自然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的审美体验者与描述者。因此,人不是环境的主宰者,应当承认自然美,尊重自然。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优秀规划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严格遵守环境伦理,注意保护好自然,保护好原生态的美,使最终的人工规划结果与自然有机结合。

再者,当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建筑。参与美学认为,建筑是最典型的参与性环境,它包含着人的因素在内。因此,在修建建筑物时,应打破以往追求体积,追求建筑自身尺度的传统,打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教条,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避免庞大体积带给人的压迫感。环境与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等的连续,也提醒着我们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经济、文化、气候、历史及人的需求等因素,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建筑风格,打造具有本土特性的个性建筑,而非一味地摹仿其他城市的建筑风格。如此,便可避免千城一面,打造出可游可居的人居环境,在满足外来游客的异域审美需求的同时,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家园感。

最后,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是由人的运动,时间等组成的,具有动态性。人生活于这样的动态环境中,看着且全身心地感受着它的美。这启示着我们,在环境规划时,应着眼于影响人感知的因素,努力从各方面入手,创造不同的体验条件,使其具有吸引人进入其中的力,从而使人进去其中,进行参与性的审美,从而获得立体的经验。例如在修路时,以曲线代替直线;在修建台阶时,适当加以曲折,使其具有向远方延伸的力。之所以添加曲折性因素,是因为曲折所形成的视线盲区,会激起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引发人的肌肉运动与位移,探索视线所不及的未知领域。

(三)学校环境规划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素。例如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现代教育学中“外铄论”等。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智育,还作用于德育与美育,也影响着师生关系。可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参与美学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类型与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墙壁颜色、地板,还是座位安排、光线来源,在教育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以参与美学为指导方针,学校管理人员可从教育环境的规划入手,打造宜学、利学、乐学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学校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主要在于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从校园环境来看,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还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教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环境的规划,首先在于校园环境的开发利用。开阔、个性的视觉效果,能大大增加校园的魅力值。受参与美学启发,这种视觉效果的形成,可从建筑、绿化、空间序列入手打造。具体而言,在校园环境规划时,校园中的建筑应当在形式简洁大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且,这些建筑应当与大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心理及行为相适应,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规划建筑布局时,应当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尽量规划于同一区域,留出较大的绿化空间。开发这些绿地时,应设置蜿蜒曲折的小路,或其他吸引学生身体活动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身体行动的同时,对校园产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其次,一个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性情。在校园环境规划时,应当在校园中摆放铭石、名人雕塑等装饰,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常接触过程中逐渐地将其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知,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从教室环境来看,一个好的教室规划,能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其中,课堂组织环境包括W生人数、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的布置。因此,延续使用多年的“秧田式”课桌摆放模式,随着教育事业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逐步的转向圆桌式、马蹄形或蜂巢式。从参与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规划现象,是因为:这些新式的课桌摆设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客体结合的身份,这打破了以往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教育客体的观念。学生主人翁身份的被关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求知。另外,这些新式的课桌摆放方式,有利于缩减教师与每一个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感觉,打破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谐相处。当然,从教室的物理布置来讲,不止包括课桌摆放形式,还包括光线、装饰等。伯林特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教室环境规划中,应当将其纳入规划范围。具体而言,应当努力使教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为教室适当添加绿色植物或者花卉,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获得感性愉悦,并潜移默化地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此外,课堂环境也是教室环境的构成部分。从参与的角度来看,真切的课堂情景,和谐的课堂氛围会形成一种吸引力,这种引力会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之前,当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情境性因素。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营造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当然,在教授古典诗词时,若将其意境直观呈现于学生眼前,还将有利于学生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进而获得切身的美感体验,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产生认同感与骄傲感。

四、结语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从对环境的思考切入,以一个崭新的环境观刷新了人们对环境及环境审美的认识。它所说的环境,是与人连续的,由文化、建筑、自然、艺术等共同构成的整体,而非独立于人的客观对象。它所主张的环境审美,不是静观,而是全身心的参与,尤其是身体的介入。

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展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感知的因素,给欣赏者留下进入的空间,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激活艺术品隐藏的美感并获得生动的审美经验;人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证人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并且,家园感也是人居环境规划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实现这一点,需要因地制宜,需要使环境具有动态性,以使人居环境具有个性与亲和力;学校环境的规划,则需要同时规划好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使学生个性、需求与建筑相协调,使师生关系亲密化,使课堂氛围有带入感。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不止是理论的美学,更是实践的美学。相信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规划环境,我们将会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注释:

①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美]阿诺德・柏林特.美学再思考[M].肖双荣译.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美]阿诺德・贝林特.艺术与介入[M].李媛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美]阿诺德・伯林特.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M].程相占,宋艳霞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7]高建平.美学的当代转型――文化、城市、艺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8]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陈望衡.环境美与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黄孔泽.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

[11]刘育,夏北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规划[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5.

第6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集汇艺术、科学、经济三门学科研究的主要所研究的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作用下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目前它的学科体系尚在构建和完善中。在潘鲁生主编的《设计艺术原理》一书中,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这样理解:设计系统的主体是由许多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系统连接。设计艺术学科便是一个完全通达的学科体系,它必定要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方法,以此在多元、交叉学科中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及社会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包含在设计艺术学科中,它自然而然受其影响,也要不断地吸收-发展-壮大,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的理想环境,是为社会大众营造出舒适、理想的生存环境空间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方法。它与人类生活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休戚相关,同时它与人类多方面的联系不仅对维持现代人类生活起着直接作用,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文化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等,系属跨领域跨多种学科,范畴极其宽泛。它是集多种艺术、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在其与空间、时段、目标的广泛性上,凸显出了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不相同的特征。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见识的不段增长,人类生活面的不断扩宽,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的知识面也要不断的拓展。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设计学中对设计类型的划分

在设计学中,对于设计类型的划分,不同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由于自身所处的设计范围和他们本身所从事的行业的对设计的观点不同,进行过不同的归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扩展,过去的设计类型的划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设计活动,复杂的设计现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绝对倾向于按设计目标的不同,把设计大抵划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目标点”。

2.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3.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诗意地栖居大地”,“适合于人、适合于空间、适合于时间”,即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适合”,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原则”其作用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比如,在多元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推进下的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其发展模式也愈加的现代化,多样化,专业化。其文明发展,也融汇科学性、艺术性、公共性、趣味性于一体,经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活化处理,从而促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推动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和谐、绿色、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对建立设计艺术学科的主题的确立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设计实践、设计现象、设计规律是设计学研究的一门专业学问。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设计界长期以来都只是重实践轻理论,或重技艺轻研究,造成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失调。忽略理论和实际的钻研,便是忽略能给将来带来成长的强大优势,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而理论反过来又能指导设计实践,让实践得以提升,如此循环反复,并不断的推动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得以全面深化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以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为例,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可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营建出来。就是利用重复和交替、韵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法则作为构图手段与设计实施,这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回答。

(四)环境艺术设计体现设计的文化特征设计文化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文化

设计作为造物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造就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体现,反映的是文化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文化是一种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形成的生活印记的沉淀,是不可复制的”。雷蒙.威廉斯曾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描述。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以及历史发展不均匀性,形成了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扬,构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化在其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人类环境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把人类文化和历史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借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结论

第7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W.Meeker,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

New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Rueckert,“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IowaReview9.1(Winter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literary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cultural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格(Frederick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Descriptions),“目的是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O.Waage,ed.,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York:1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AmericanNature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上,哈罗德·费罗姆(Harold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GreeningofLiterary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NatureWriting:NewContexts,NewApproaches)的专题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teratureand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

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StudiesinLiteratureand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andEnvironment:AReaderonNatureandCulture,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库帕(Laurence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Poetry:FourAmerican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Bate)的《大地之歌》(TheSongofthe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AfieldintheStudyofNature-OrientedLiterature,2000)、戴维·梅泽尔(David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作》(WritingforanEndangered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Environment

intheU.S.and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Gilbert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NaturalHistory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Thoreau,1817—1862)、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Austin,1868—1934)、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1907—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ethics)或“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BairdCallicott)的主观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Naess)等人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andtheEnvironmental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有关论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Bate,TheSongofthe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和唐·德里罗(Don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at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Updike,RabbitatRest,NewYork:Alfred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thetreestuff”)。(注:LaurenceCoupe,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

New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Levin,“OnEcocriticism(ALetter)”,PMLA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注:DonaldWorst,TheWealthOfNature:EnvironmentalHistoryand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p.27.)

第8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Yan Han-ying

【Abstract】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should be improved greatly. In the foundation of “human-oriented”, realize organic union abou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mode and the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s of, impl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s,linds and environments in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s, Both can make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more effective, and can le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Reality to develop in the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which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 teaching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05年2月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该文件指出:“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强调要大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我国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化诉求高涨的现实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内涵

近年来教育部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力度,各级高校兴起了新一轮教改浪潮。在对新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过程中,衍生出许许多多教学方法,其中互动教学尤为业内所推崇和提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旧的封闭性、说教性教学模式而提出来,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从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三个层面展开。从教学要素来看,包括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及多向互动,教学内容的多边互动性,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边互动性;从教学环节来看,包括教学准备的多边互动性、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教学信息的多边互动性、教学管理的多边互动性、课程考核考试的多边互动性、教学评价的多边互动性;从教学环境来看,包括校园环境的多边互动性、社会环境的多边互动性及国际环境的多边互动性。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倡导与探索在平等关系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甚至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多向度的进行相互良性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关心、信任学生,鼓励、期望学生成功,支持、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也给教师师提供信息与灵感,推动教师思想的成长,主体间相互理解,形成一种互联、互助、互评、互促、互动的平等与共生的关系。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基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基于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知识日益多渠道、多元化的现实状况,更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与时俱进的要求,富有自身开放特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多边互动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针对性。

2. 美育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契合点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人本主义”,从其内涵来看,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教学要素的审美化,有意识地使教学中的学生、教师、书本、课堂设施等元素具备美学特征。如教师得体的着装,学生蓬勃的精神面貌,教室整洁的布置等。二是教学手段的审美化,如在教学中引入音乐、影片、名著、网络等辅助工具,采取演讲、辩论、主题探讨、表演等形式。三是教学环节的审美化,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审美化,力争按照美的规律来连接教学诸环节。四是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包括:审美化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社区环境等。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教学模式就是由上述“一个核心理念”和“四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美育是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素养、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理想。美育借助美的事物,在情感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获得感性与理性,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美育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轻松获取上,更体现在对人思想的巨大改造力量上。恩格斯曾这样评价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美育的灵魂与核心便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它旨在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全面协调与发展因此,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共同的理论契合点,这决定着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结合的可能性。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将美育的特点贯彻到开放性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要素、环节与环境中去,使得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人文精神被阐述得更彻底,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具体有效;同时也使美育在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现实地展开,实现了“操作立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与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

美育有四大特点: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放性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应用,也即将美育的“四性”贯穿于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中,做到:(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时刻渗透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2)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手段形象生动化;(3) 设计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审美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将美育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的特点渗透到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中去,有几大优势:(1) 能使师生在情感互动中学习交流,使学生充满激情,将学习化为一种内在需求;(2) 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在美的形象中彰显,更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把握;(3) 能使“形势与政策”课在寓教于乐中展开,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4) 能使学生的个性、人格及创新型学习能力在审美式的教学环境中自由成长。总之,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结合能极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的路径如下:(1) 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审美化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程,吸收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关心国内外时事及社会热点,追踪年轻人关注的资讯,让生活进入到课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与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形式方面,强调以美育模式改进和完善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审美化创新。采用形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学生主讲教学法(比如:学生讲故事、演讲、辩论、讨论等)、环境熏陶教学法(比如:美化校园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网络环境等)等多种审美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民主化、生动化、人性化,趣味化,情感化,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3) 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创新。积极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与校外的“美育课堂”,如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比赛”,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学生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到伟人故居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等。让这些“美育课堂”向学生传递时代之美、社会之美,于春风化雨中潜移默化地改造他们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美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