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苹果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苹果调查报告

第1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一.自然条件

二.主要用肥.

三.调研地点.

设在陕北富县羊泉乡上立石村xx.xx.xx等苹果园;羊泉中站段巧龙.吉子现镇安子村xx.孙兴华;还有安子村xx.串坡村xx苹果园及使用好苗子复合肥和其他所看苹果园对比.

四.生产表现.

xx,共有5亩红富士苹果,由于当时(2月10日)仅有一袋好苗子复合肥,再没有好苗子”复合肥(16:8:16)氨化技术肥,就只好再上了多袋陕复合肥(15:15:15)作对照,据30/5调研,已形成叶片.果个等上的明显区别。使用好苗子复合肥后,表现叶大.叶厚,既就是在今年花期受冻的情况下,内外叶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而施用陕复肥叶大,叶黄丛叶不少,果个也较小.

xx,有6.5亩红富士苹果园,据他女人讲,多年树体不壮不旺,多年其他复合肥也没有少用,就是树体表现很弱。从今年2月份施用好苗子复合肥后,即就是在花期受冻.在施肥不足的情况下,也表现出叶特大,叶厚.果个特大,比相邻施用其他复合肥量大的全好,的确的好,不信大家来看.

xx共有10亩红富士苹果园,多年粗放管理,树势特差,几乎想抱树.去年秋季使用羊粪,加今年春季追施复合菌肥,表现叶大.叶厚,叶片光亮(短枝品种较多),树势转旺,可以说,在当时他们村上少见.从1/6日来看,具有复壮树体.确保优质.丰产潜力的树相指标.

还有xx.xx等果园施用聚合菌肥加洛川复合肥,均表现出与众不同,叶较大.叶厚.果面漂亮等特点。

xx,有10.5亩红富士苹果园,树势多年一般,其中7亩施用好苗子复合肥,其他施用尿素加二铵,在同等代价的情况下,从调差来看(3/6日),使用好苗子复合肥表现叶大.叶厚.果个特大,封顶枝也较多;对照园,则表现叶大.叶薄.果个并不大,且几乎新梢不封顶.

xx,有共红富士.秦冠30多亩,20多亩施用好苗子复合肥,其他施用二铵加尿素。据3/6调研,使用好苗子肥与尿素加二铵已形成明显对比,据本人讲,好苗子复合肥的确独特,多年少见.特别在受冻情况年,具有复壮树体,叶大.树壮等诸多优点.,我今年中后期果树全用它.

在从调研时,所听到和看到施用好苗子复合肥,可以说没有果农反映效果不好的,与当地其他复合肥的园形成明显不同,叶特大,芽饱.叶厚.果个特大.封顶早等诸多特点,从目前来看表现出丰产’稳产的树相指标.

五、结果与分析.

从富县多村多点,调研施用华圣研发中心推出的"好苗子"复合肥从树上来看,皆表现出发芽早.叶片特大.芽体饱满.叶大.叶厚.6月上旬新梢及时封顶;从树下来看,草壮、草黑、其他表现还有待于果园中后期调研。

从施用有机肥(羊粪)加聚合菌肥和其他(洋丰)等复合肥效果来看,复壮弱树效果很好,叶较大、光亮.果面光洁.相比"好苗子"封顶较晚,皆具有较好的增收效果,但还存在配比不适,影响质量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从使用其他复合肥(洋丰.陕复、博迪森)在苹果树上来看,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内外叶片相差较大,新梢不能及时停长等等.

第2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我们首先梳理了自己的数据库,发现相当一批重金属超标企业实际上是大型IT品牌的代工工厂。2010年4月,我们把梳理好的信息汇总,开始和29家IT企业交涉,而苹果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当其他企业最终都做出了一定回应,有些还比较积极地开始解决问题时,却只有苹果,对此的答复始终是:我们的政策是不披露供应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决定专门对苹果进行深度的调研。

为什么要针对苹果?这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中受到的最大质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不能理解,这是代工企业甚至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与品牌有何关系?这其实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呈现的新趋势:诸如苹果这样的品牌正逐步将生产过程外包给供应商,而与之相伴,它们也外包了其对环境的所有责任。它们可以高调地对外宣称自己是完全绿色的、环保的,但实际上,其每年生产的大量产品在诞生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苹果公司只关注质量和价格,不顾供应商环境表现的采购方针,则会诱使供应商降低环境标准去赢得订单,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认为代工厂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应该是品牌的责任。

被损害的与被遗忘的

我们分别于2011年1月20日和2011年8月31日了两份《苹果的另一面》报告,每次都经过数月调查,亲身走访了8家苹果疑似供应商的周边社区,再加上数据整理分析,共发现多达27家苹果疑似供应商出现过环境问题。然而苹果公司的2011供应商责任报告中所列出的36个审核中发现的核心违反事件中,却没有提到一例环境污染问题。

早在2007年3月,包括IPE在内的中国21家环保组织就共同发起了“绿色选择倡议”,号召消费者关注企业的环境表现,同时推动大型品牌绿化它们的供应链。从那时起,“绿色选择倡议”就形成了一个逐渐扩张的NGO网络,目前已囊括了41家NGO。所以,此次对于IT产业和苹果的调研,大家也都能很快达成共识,并结合自己各自优势进行分工。

第一份报告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于中毒的工人。我们借用网络论坛等渠道,辗转找到了一位曾跟踪过重金属事件的媒体记者,又通过他联系到了中毒工人。对他们的访问主要在其宿舍进行,有的则还在住院期间。他们大多才20岁出头,其中两个病情比较严重的甚至都没到20岁,但他们的健康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每天生产苹果的标志,结果使用了有毒的化学溶剂。之后,我们还找到了另外一个工厂——联建科技中毒员工的代表,了解到有100多名员工都受到了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至今身体还有一些问题。

而第二份报告的调研对象除了工人外还包括当地社区,我们还聘用了几家专业审核机构对工厂的废水排放情况进行检测。这期间,一些本地的环保组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自然之友武汉小组,他们的志愿者对武汉名幸工厂周边受污染的小河进行了一个月连续的拍摄,并带领专业机构对湖泊的底泥进行检测。自然之友武汉小组的负责人曾祥斌本身是名律师,曾为当地受水污染影响的渔民争取过权益,该渔民也将我们带到了现场。我亲眼见到,整条小河沟都已呈现牛奶般的颜色。我们坐在这名渔民的船上,他每摇一下桨,黑色的泥就会翻起来,并伴有一股刺激性的味道。

事实上,这样震撼性的场景还有很多,有些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我们去江苏一个受污染的小区做调查的时候,之前只和一两个居民进行过联系,但等到我们到了当地,已经有几十位居民在那里等着我们了。他们各自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受污染的影响,在一条受污染的河边,当地村民把已经漆黑的河水装到了矿泉水的瓶子里,我当时正在拍摄,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突然就集体跪下了,请求我们能够帮帮他们。可以说,这情景给我带来的那种感官上的冲击是很少有人能够承受的,我当时觉得自己腿也软了,端着摄像机也跪在了他们面前。这些亲身感受让我坚定地认为,这些普通人所遭受的这些影响,应该让外界更多地了解。

不一样的难题

我们的环保组织大多都比较小,人手配备、能力,包括自有经费,都给此次调研构成了一些障碍,但这些只是一般性的困难,更难的问题在于苹果案例的特殊性。

首先,苹果的供应链是保密的,难以确认,因为监管信息的公开并不完善,我们需要自己确认哪些是它的供应商,是否存在污染问题。而我们又没有权力进行公开调研,只能开展暗访。

我们确认哪些是苹果的代工厂,主要利用的是公开信息,通过蛛丝马迹厘清它与苹果的关系。如果有这些公开信息,且是基本可信的,我们就会将其列为疑似供应商,并开展调研。而调研过程中,当地社区和工人也会提供一些佐证。不过,直到报告的时刻,我们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认所提到的工厂到底是不是就是苹果的供应商,因为它们与苹果之间,不仅所签署的合同文本是保密的,连合同关系都是保密的,双方之间不能披露供货公司。

而对于污染证据,搜集起来则相对简单。IPE一直承担着数据平台的角色,我们日常就会不断地收集各方面的污染信息,并分类记录。这些记录相当一部分都是公众举报并得到官方确认的信息。有了这些证据,我们不但可以对这些工厂进行进一步调研,还可以直接向苹果提出要求确认。所以IPE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起着一个明确调研方向的作用。

另一个巨大的难处则来自于外界的舆论环境。要知道,世界各地的“果粉”们是异常坚定的,有时越说苹果不好,他们反而会更加坚定地站在苹果一边。我们当然也感受到了来自这些消费者的压力。我们在第一份报告后,官方微博上会有很多“果粉”留下负面的留言,国外的论坛里,有人惊诧:中国也有环保组织?很多人还怀疑我们的目的,台湾一家媒体甚至说我们是通过打压苹果这家公司,在帮助中国大陆政府实行某种汇率政策。说实话,看到这些信息,我们确实感到有点难过。我们的一些NGO合作伙伴在接触消费者,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压力后,也的确曾建议:“是不是不应该态度这么强硬,换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

但对于我们几个亲身看到了污染和毒害问题的人来说,事实毕竟还是一个坚硬的东西。而且我一直相信,消费者的质疑主要源自信息的不对称,我们需要把全球生产和采购形成的信息的断裂、断层衔接起来,让大家知道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相信大家在了解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还是会做出一个绿色的选择的,因为大多消费者是不会愿意用污染和毒害作为代价来换取手中的时尚IT产品的。而对于公司来说,它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但必须在乎消费者。一旦消费者对这件事做出一些表达,都会推动它改变。只不过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提供给苹果的消费者更多、更有力、更翔实的事实。

所以实际上,第二份报告我们并没有采取缓和的方式,反而加大了调查和宣传力度。结果,终于引起了消费者的反响。我们做的视频在两周的时间里被下载了4万次,并最终获得了苹果的注意。

破冰

其实,早在2009年调查水污染问题时,我们就尝试通过邮件和苹果公司联系,并试过其中国区、亚洲以及总部的不同部门。第一份报告前,我们也提前发给苹果和所提到的那些公司,但几乎都是石沉大海的。很多人劝我们说,苹果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复,它那么大,你们那么小,它们不会在乎你们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破冰出现在第二次报告前。按照程序,我们照例把它发给苹果,五天后,也就是第二份报告将要的当天早上,我们竟然收到了来自苹果总部的邮件,称所提到的工厂中“有几家”不是苹果的供应商,同时提议通过一次电话会议来进行沟通。这是它第一次表示愿意和中国的环保组织进行沟通。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之前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我想也正是这些调研让苹果意识到中国的环保组织是会坚持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的那一天的,它是不能简单地推托敷衍掉的。

其实收到这封信后,我们既惊喜又着急。因为下午就要报告,所以我们即刻回复,让对方告知到底哪几家不是它的供应商,然而苹果再一次没有了音信,而最终,我们第二份报告中还是沿用了“疑似供应商”的说法。

报告发出后,引起了一些反响,媒体也进行了曝光。一些美国的环保组织也对我们进行了声援,美国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也参与到了和苹果的谈判和沟通过程之中,向苹果的高层表达了类似要求,让他们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2011年9月13日,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第一次与苹果中国方面进行了面对面接触,此后,苹果又陆续主动与我们进行了七轮谈判。苹果之所以改变态度,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报告是有事实根据的。另外,也是多方推动的结果。据说,甚至有投资者和苹果的客户,会拿着我们的报告问责苹果。

2011年10月31日,与苹果的第四轮谈判,在苹果Cupertino总部进行。Cupertino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像花园一样,天蓝草绿,员工富有活力。当我走进这里时,其实是有相当感触的,因为我亲身到过苹果在中国的代工厂,看过那里受污染的社区以及居民。这边可以如此生机勃勃,那边却跪倒一片,向外界祈求着帮助。所以我当时的心情是,这种跨越太平洋的断裂应该把它用信息衔接起来。

那次的谈判同样非常焦灼,长达五个小时。开始双方有很多看法是相当不一致的,苹果每年也会出供应商的报告,自认管理得还不错,甚至怀疑我们调查的一些事实是编造的。这对我们来说,感受会非常强烈,因为我知道苹果代工厂周边的居民后来也面临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那天的有些时刻,我们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拍桌子。不过,幸好NRDC在中间起了平衡作用,我们最终也平静了下来,双方都认为应该搞清楚事实。

我还是相信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到底问题存在不存在,不是谁能够改变它的,如果苹果庞大的供应链就是存在着污染和毒害的问题,我们的环境和公众确实就受到了它的影响,它就没有权力选择回避。而我们的出发点也并不是反对个别企业或品牌,确实是为了推动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全球化30年,公众也是一点一点认识到供应链上的环境问题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苹果作为最成功的IT企业,不能因为其保密文化就否认这样的责任,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去和他们碰撞,哪怕是硬碰硬,这是涉及到原则和底线的问题。

在此之前, GE、耐克、沃尔玛、可口可乐、联合利华、西门子等相当一批大品牌已经和NGO形成了合作关系,利用NGO收集的信息推动了数以百计供应链上的污染企业去解决它们的问题。我们在这次会议上也陈述了这些先例,我相信,它们会对苹果产生推动力量。最后,苹果的VP承认他们在环境方面比在劳工方面的管理差距还要大,需要加强,并提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也需要一定的透明度。说真的,这是我和他们接触这么长时间以来最为意外的一句话,因为透明好像和苹果的文化没有丝毫交集,从他们那儿听到最多的都是保密二字。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

和苹果的谈判有一个很大不同之处在于,每次只能向前迈进一步。有些品牌从整个理念到架构方面都比较能够适应更公开、有公众监督、和外界合作推动的状态,但苹果并不具备环境管理的能力。

其实这是一场心理的比拼。在一年半的接触中,我也是逐步感受到了苹果与众不同的文化,这个文化就建筑在其高度保密的基础上,所以他们最终说出要透明,确实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我觉得能够这样自我调整不容易,也是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3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手机丢失,报警遭冷遇

王女士曾是忠实的“果粉”——“我买的不是手机,是梦想”。2012年9月她特意办了一张信用卡,在苹果授权店刷了部手机带回家。“从此它在我的草根生活中,便是最大的欢乐与慰藉。即使要拉锯战分期还款,要紧衣缩食,亦是无怨无悔,对它呵护备至。可谁能想到好景不长……”王女士感叹。

据介绍,2013年1月7日下午6时许,王女士下班在郑州经三路、林科路站牌乘坐公交车回家,于上车投币拥挤之时被人盗走口袋里的苹果手机。“当时我如同遭遇晴天霹雳。”王女士说,她当即拨打110报警,在丰庆路上的文化路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做了笔录。但“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却没有等到任何消息”。

这时有朋友告诉王女士,通过苹果ICCID(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固化在手机SIM卡中,为IC卡的唯一识别号码,简称“ICCID”)查询可有助于找回丢失的手机。2月23日,通过淘宝上购买的查找iphone的软件,王女士查到她丢失的的手机,于1月30日在河南漯河市人民路102号的“立兴”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漯河店——苹果授权维修点进行维修,并于2月16日被换机。软件还显示了此苹果手机最近激活的ICCID号码。

王女士说,她当即与漯河的110取得了联系,但是110以不知人民路102号在哪个位置、由哪个派出所管辖为由搪塞,让她先与最初报案的郑州警方联系。王女士只好拨打郑州文化路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值班室的电话,但接电话的值班人员查询之后表示,当时接其案件的是另一个中队,他会转告对方第一时间与她联系。但是王女士却没有等到任何回复。

第二天上午,王女士赶到文化路派出所希望与民警当面说明情况,却被值班室警察告知说周日无人值班,让“周一或周二再去反映情况”。

无奈王女士只能周一一早再次来到文化路派出所,值班民警正是1月7日给她做笔录的那位民警。这位民警告诉她找一位姓李的民警——后来王女士了解到,该民警是打黑中队指导员李海涛,警号为010296。

王女士说,她请李海涛看保存在电脑上的关于手机的维修记录和相关线索,但李不以为然,“你又不是第一个来反映这个情况,看不看都是一样的。”王女士解释,这些线索是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查到的,希望得到警方的帮助。但李海涛不耐烦地打断说,“我知道这个情况,我还和你说的不够清楚吗?”并抱怨,“这样的案件以后都没法办了,弄一个他返厂一个(盗贼把偷来的苹果手机返厂换机)。你要是去(手机被贩卖的外地),去一次是一次的费用,去一次几百上千,不是开玩笑吗?”

王女士对这种办案态度质疑:警察办案,为受害人伸冤,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是应当的职责,难道需要出差的案子就不办了?难道只有杀人放火才是犯罪,扒窃为群众带来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就不是犯罪了,就不需要惩治了吗?

之后王女士被告知需“向领导请示该如何处理”。大概十分钟后,李海涛回到办公室对王女士说,“领导已经指示了处理办法,你去趟漯河,找到那个维修店,然后在附近的派出所报警,就说手机在郑州被盗,查到在漯河维修了,来找你们求助。”王女士解释,跟漯河警方联系的时候,让先跟郑州警方联系。但李海涛再次打断,“你要是想听他的你就听他的,要是想听我的,我跟领导汇报过了,就按这个途径去解决。你不要说他们是咋说的,如果跟我说的有偏差的话,就按我说的去执行。我们不可能跑过去,要是跑过去可能会折腾很长时间,而且还不一定是啥样的结果。你到那边找到地方,看手机什么时候去取,我们赶到那个时间。我们不是去为你追手机的啊,你的手机才几个钱?我们是找人的!我们可能在那等着吗?再说我们出差,说实话是没有人报销的,我们也不会让你报。单是这一来一回得多少钱?”

王女士说,李海涛强调,“你要是不想把这个事情办成,你就说来过我们这里,我们让你去的。想办成的话,就说查到线索直接去漯河报案了。”而她离开派出所时,又一次被强调,“若是不想把事情办成,就实话说是我们让你去漯河报警,想办成就说是自己查到信息后立马赶过去的。”

“两地的两个派出所怎么都推来推去?”这给王女士的感觉是,“好像他们生怕事情落在自己的肩头上。”

就此,知情人向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透露,警方不作为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影响破案率,进而影响自己的“政绩”。

苹果客服与授权维修点“放水”?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作为一款高端智能手机,苹果手机的确称得上有“防盗失”功能。如果苹果手机丢失,新的使用者必须刷机或换机。因为如果仅仅更换新的手机卡,机主可凭借网络科技追查到手机的下落。同时,只要是在苹果授权维修点刷机或换机,则必然留下维修记录——只要维修店要求实名维修,或者要求必须提供发票等关键凭证,丢失的苹果手机要么可以追查到,要么就成了无用的“砖机”。

不过记者拨打苹果官方客服,客服称苹果手机的所谓“防盗失”是“有条件的”和有限的。如果在第三方维修店维修,苹果的所谓“防盗失”就完全失去了作用。但对于换机而言,则只能在苹果授权维修店才能操作。

但事实上,早在自己的苹果手机丢失之初,王女士就根据网上的建议,拨打苹果售后电话,想提供序列号为自己的手机备案,以防止小偷换机,或者是在其换机之时可以及时拦截下来。但是接线客服并没有接受她的要求。苹果客服也向记者表示,的确没有这项服务。

而在软件查询到手机维修店、维修编号、日期和换机后的序列号后,王女士也曾咨询苹果客服,通过换机前后的新老序列号,能否查询到换机信息。客服表示无法查询,只能通过警方与她们联系,她们会为警方提供一个电子邮箱,由警方发送一份正式公函,苹果售后会有专门的部门配合警方来进行后续处理。当被问到这个“专门的部门”的联系电话时,客服称只能用邮件联系,且除了警方公函之外,个人请求不予受理。

当被问到换机是否需要手机主人提供身份证明或联系方式,王女士说,苹果客服称授权维修点只是要求提供盒子、发票和三包凭证,如果有其中一两样拿不出来(至少要有其中一样),可以让授权维修点和厂家联系给换。记者向苹果客服咨询时,得到的答复则是,必须同时持有发票和三包凭证,如此两者缺一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不过,就换机人的身份证明,的确无此要求。

“维修或换机不需要登记、核定送机人身份证明,”王女士认为,苹果这种做法,是有意“放水”,为小偷的销赃开了方便之门。

而在授权维修点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她的这种猜测——苹果授权维修点连苹果客服所声称的都做不到。

为了查证授权服务商究竟能否履行换机规定,一周后王女士从郑州赶往漯河,找到了人民路102号的立兴授权服务店,向店员出示了手机盒子,发票,三包凭证和查询到的换机记录。该店店员承认是提供了王女士查到的换机服务,并说送来手机的人已经于2月16日将手机取走。

当王女士询问换机是否需要持机人提供相关凭证时,该店员说如果手机被送来时是关机状态,需要提供发票;若是开机则什么都不用提供,只需要写个名字就可以。王女士追问,这是否意味着即使有人来此刷机和换机,也有可能不会留下任何信息?这位店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这一说法,显然与苹果官方客服所说的——在授权服务店刷机换机,必须提供手机盒,发票,三包凭证之一大相径庭。

随后王女士请求帮助查询换机人留下的信息,但被该店员回绝,其称需要警方出示证明。在王女士拨打110电话后,警察赶到终于查询了相关信息。“但是只有一个人名和一个已经停机的电话号码,没有身份证等任何有效信息”,这令王女士大失所望。

向苹果客服提供序列号防止刷机换机,苹果方面为什么不同意?苹果手机的授权服务店又为何在无凭证、无实名登记的情况下,依然提供刷机换机服务?王女士认为,“其中可能有猫腻”。

“丢失的苹果”市场活跃

王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中国质量万里行》对类似的相关投诉统计发现,手机丢失——报警——警方不予重视——机主购买软件自查刷机换机记录——苹果授权维修点无刷机换机人准确信息——不了了之——是很多苹果手机丢失者共同的悲催经历。

手机丢失,受益者是谁?

在试图找回苹果手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种种“微妙”之处让王女士深思。综合各方情况,她得出的判断是:小偷与苹果。

“手机丢失之后,很多人会选择重新购买,苹果的业绩可以一直居高不下,而小偷偷走手机之后可以刷机与换机,自认就不愁没有销路,于是在十分微妙的状态下,苹果与小偷之间竟然形成了双赢的大好局面。”王女士说。

她更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苹果的授权维修点。苹果规定在保修期内的苹果产品只有凭发票和三包凭证才能到授权维修点维修,我的手机盒子、发票、三包凭证都没丢,授权维修点凭什么给刷机换机?

对此,记者咨询苹果官方客服,得到的解释是,“原则上”没有发票、三包凭证,保修期内的苹果手机不能换机,但违反这一原则也没有具体的处理规定。

王女士还质疑,按照苹果客服的说法,小偷完全可以不到苹果授权维修点,而是无风险地到第三方维修点维修,为何偏偏到授权维修点刷机换机呢?其间的逻辑是,只有苹果的授权服务商才能申请换机操作,个人换机要求苹果不予受理——而且换机需要报故障,授权维修点在技术层面毫无障碍,她认为,由此推断,授权维修点可能也是受益者。

而郑州文化路派出所打黑中队指导员李海涛曾向她提及,由于漯河人民路辖区的派出所“监管不力”,“他们滋养了这一批修手机的,这一批修手机的又滋养了这一群小偷,因为他们有销路了。”

这样的推理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据济南日报报道,“业内人士爆料,黄牛低价甚至通过其他不法渠道得到的保修期内的二手机器,若批量送进苹果特约维修点,可随便报个手机故障,就可换新机器,另外再花数百元后即可购置配件,售价可在 3000元到4000元。由于这个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利润,因此生意异常火爆”。

而围绕丢失的手机,也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市场。

3月6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登陆淘宝网发现,叫卖“ICCID找回丢失的IPHONE”的店铺多达17个页面,据其中首页的“最近成交”记录,记者统计发现高达约3万笔。价钱则从数元到数十元不等。有淘宝店主声称,利用相关软件找回丢失苹果手机的成功率约为20%上下。

第4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图片新闻:三星电子在过去一周获得了270项专利,创下了过去6年科技企业的最高纪录。自今年8月1日以来,三星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总计获得了2324项新专利。

专利诉讼苹果首次落败 或影响在欧洲产品销售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摩托罗拉在德国赢得了对苹果的专利侵权诉讼,曼海姆地方法院初步裁决,因为苹果采用两项相关技术的产品涉嫌侵犯摩托罗拉移动的无线通讯技术专利,其任何移动电子产品被禁止在德国销售。

今年以来,苹果与Android阵营的专利纠纷一直不断,三星和HTC均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诉讼攻击。苹果接连小胜,其中包括迫使三星在德国禁售GalaxyTab10.1,而且还成功将GalaxyTab7.7驱逐出相关展会。这次判决也是苹果在专利诉讼大战中的首次落败,Android阵营得以获得喘息的机会。

据了解,在德国法院的裁决书中,摩托罗拉指控的是Apple.Inc,即美国的苹果总公司,而不包括苹果德国分公司Apple Germany,所以现在苹果的销售暂时没有受到影响。判决生效后,苹果德国网上商店目前仍然继续销售iPhone和iPad。

但是据曼海姆法院内部人士透露,摩托罗拉移动已经开始施压要求执行禁售令。一旦苹果产品在德国被禁售,势必会造成巨大损失。相关数据显示,欧洲是苹果的第二大市场,而德国的电子消费品市场处于欧洲领先地位。

与HTML5之争落败 Adobe将停止开发移动版Flash

本报综合消息 Adobe近日宣布,该公司将停止为移动浏览器开发Flash Player,将把业务重心转为向使用HTML5工具进行编译的网站开发者出。业界人士指出,这表明该公司基本上承认在与其竞争对手苹果长期以来的网络标准“战争”中落败。

自苹果拒绝采用Flash技术以来,HTML5开始崭露头角,原因是开发者不希望iPhone和iPad用户无法浏览他们制作的内容。HTML5技术使用开放标准,这意味着象Adobe这样的某一家公司都无法对其拥有控制权。

Adobe副总裁兼交互开发业务总经理丹尼?维诺科承认:“除了个别特例以外,HTML5现已受到主要移动设备的广泛支持,这令HTML5成为在所有移动平台上制作和部署浏览器内容的最佳解决方案。”他还表示公司计划裁减约7%员工,并向投资者发出警告称,该公司未来几年中的营收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原因是其将转向新的销售模式。

深陷日本最大财务丑闻 奥林巴斯面临摘牌危机

本报综合消息 日本数码相机巨头奥林巴斯雪藏20年的财务丑闻终于被公之于众。公司近日公告承认20年间隐瞒投资亏损高达13亿美元,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丑闻案,甚至引发了这家有着92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能否存续下去的疑问。

根据调查报告,奥林巴斯前董事长菊川刚、前执行副总裁森久志和审计长山田秀雄曾通过向咨询机构支付天价费用等方式,来掩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投资证券所造成的亏损,总额高达1000亿日元。

据悉,奥林巴斯现正计划接受由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独立委员会调查,然后再对以往财报进行修正。因此,该公司决定延期至14日披露的2011财年上半年财报,将继续往后推迟。然而,该举动将引发连锁反应,最严重的后果将是面临退市。受此丑闻影响,奥林巴斯市值已经蒸发了65亿美元以上。

Nvidia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 盘后股价涨6%

本报讯 Nvidia今天公布了201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10.6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39亿美元增长26.3%;净利润为1.7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90万美元增长110%。该业绩也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6%以上。

ARM宣布创始人兼总裁布朗明年退休

本报讯 ARM周四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都德?布朗在服役21年后将于明年5月退休。布朗今年52岁,曾在ARM担任多个要职,如工程主管、首席技术官、首席运营官和负责全球开发的执行副总裁等。布朗2001年加入董事会,2008年出任总裁。

2015年超级本将占到笔记本销量43%

本报讯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IHS-iSuppli发表报告预测称,到2015年,超级本将占领43%的笔记本市场,成为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有力挑战者,但前提是大幅下调价格。此外,今年超级本在笔记本市场上的份额将达到2%,明年将增长到13%,2013年将进一步增长到不足30%。

第5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2008年开始,苹果在中国的代工企业因为使用毒性化学药品“正己烷”清洗苹果LOGO而导致作业员工中毒。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反复发病的潜在风险,代工企业和中毒员工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苹果公司却一直保持沉默。

苹果能否置身事外?在代工企业遍地开花的中国,谁来控制供应链风险?

苹果的沉默,引来的是公众更高分贝的声讨和日益增多的焦虑。

我们能相信他们吗

2月26日下午,“苹果有毒”事件的当事公司――苹果在华供应商苏州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苏州联建”)负责人首次与中毒员工座谈。商谈内容包括中毒员工身体复查、病情长期治疗等。

中毒员工贾景川等告诉某周刊记者,这次来之不易的会谈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2009年7月,苏州联建陆续发现137名疑似中毒的作业工人。这些人员被分别安排在苏州第五人民医院和苏州附二院治疗,并在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职业病诊断和工伤鉴定。后认定正已烷中毒共101人,其中91人完成了工伤等级认定。完成认定的员工中,有58人认同鉴定结果并在离职后获得了7-14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金,56人继续留在苏州联建工作。

贾景川说,很多人并非乐意留在公司,只是不想拿一次性补助去赌自己的未来:“万一病情复发怎么办?”中毒员工希望,苹果能和代工企业一起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和后续责任。因为大家都是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农民工,而且大多处于青壮年,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中毒事件”发生后,相关员工的医疗费用一直由苏州联建承担,直至2010年初,苏州联建以“全部康复”为由停止支付所有医疗费用。但是,中毒员工称,他们并未完全康复,仍有明显的中毒症状。至此,索赔进入了“拉锯战”。

据贾景川介绍,春节前夕,部分中毒员工在上海、南京等地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身体复查,并拿至4了证明身体出现问题的检查结果。而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刘杰认为:“正己烷导致的中毒是可逆的,脱离原来的环境后,症状只会减轻,不会加重。”

可贾景川认为,事情没这么简单。“出院至今,我还经常手脚出汗、麻木,晚上腿痛、抽筋,我还特别怕冷,特意买了羽绒裤。这是老年人才穿的,我现在就靠它保暖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后遗症。”

但对于中毒员工自查的结果,刘杰表示,只有苏州附二院做的检查结果才是比较权威的,五院收治病人只认可附二院的检查报告。

2月21日起,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九龙医院开始接受苏州联建37名至今尚未离职的中毒员工的复查,复查结果将会影响到后期的治疗方案和赔偿数额。但中毒员工们表示,希望找第三方医院做复查,“例如北京、上海等地的正规医院。”

“我们能相信他们吗?我们治疗在苏州、检查在苏州,说我们康复了的也是苏州的医院开的报告。我们不敢相信他们。”中毒员工贾景川、胡志勇等认为,“指定的医院不可信。”

这次座谈,中毒员工们提出了三个备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苏州联建表示,可以请这三家医院的医生到苏州为员工复查。

更让中毒员工忐忑不安的是,2月19日,留在苏州联建的37名中毒员工发现,他们的公积金卡中突然多出了1万元到3万元不等的钱,“这钱到底是什么意思?”

贾景川说,之前很多中毒员工都向公司提出过索赔,但是都遭遇了“霸王条款”。“公司说要先签离职协议,才给赔偿金。我们就不敢签,因为签了,公司就不管我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是有不少中毒员工急于治病,个人又付不起医疗费,所以只好先签了。”

对此,苏州联建副总经理张立解释说:“公司从未发生过因索赔而被离职的事件。”此前有员工在离职后才拿到钱,是因为这些员工的委托律师在没有和员工协商的前提下,就自作主张和企业签订了协议,要求离职后一次性支付所有赔偿金。而这一次,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官方协助下,这37名员工拿到一笔早就该拿到的补偿金。

这一说法得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韩江的证实:“从监管角度来看,还没有被迫离职的情况出现。中毒员工要拿到工伤补助金确实需要终止劳动合同,个别员工既想拿到补助金,又不终止劳动关系,显然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韩江介绍说,因工致残的员工可以拿到三部分的补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由社保基金来支付的,在评定了伤残等级之后的第二个月就可以发放,而后两项补助金是由企业来支付的,要在签署了离职协议后才可以领取。因此,之前打入的这笔1-3万元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这37名员工早该拿到的,而后两种补助金,要在签署离职协议后,根据复查情况和后续治疗确定数额。

然而,这笔赔偿金并没有让贾景川等感到安慰。因为与现在每月高达2.5万元的医疗费相比,这笔赔偿金仅是杯水车薪。现在,中毒员工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拽紧这家公司,没有了医疗保障,以后该怎么办?”

2月26日的座谈会上,苏州联建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法律规定,员工离职后,一旦病情复发,公司将会负责。”中毒员工对此表态很是不满:“一旦总公司(台湾胜华科技)撤资,苏州联建将不复存在,今后发生的治疗费用又怎能保障?”

据了解,在苏州联建附近,曾经发生过同类中毒事件的“小作坊”在老板畏罪潜逃后,中毒员工一直处于索赔无门的状态。在贾景川等人看来,自己不幸中的万幸是,苏州联建是国际大公司苹果的代工企业:“我们是幸运的,大公司跑不掉。”

苹果是无辜的吗

苏州联建是一家主要生产新型平板显示器及相关电子零组件、五金配件等产品的公司,它还有另一个身份――苹果在华供应商,俗称“苹果代工厂”。

苏州联建员工中毒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将质疑的目光聚焦在了苹果身上。但对这一事件,苹果一直保持沉默。

今年1月,中毒员工贾景川、胡志勇、郭瑞强、桑小龙和崔广双联名给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们痛斥苹果代工厂对其健康造成的伤害,希望苹果严格监管代工厂,为中毒工人争取应有的赔偿。贾景川说,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2月15日,苹果公司了《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度承认其在华供应商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苹果对在华供应商的生产和管理上都有严格的控制,出了事却把责任全推给供应商,有逃避责任之嫌,苹果应该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

对此事负责。

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中明确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负责”。马军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在“安全生产”、“环境责任”、“工人尊严”三个方面,中国的苹果供应商均有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例如:供应商违规操作导致工人中毒、污染排放损害环境和社区、漠视供应商、侵犯劳工权益与尊严等。

马军曾去过“中毒现场”。在狭小的操作间内,苹果公司要求用塑料膜包裹整个房间,使操作间处于一个全封闭的“塑料袋”中。“因为这样可以无尘,只有苹果一家公司有这种要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苹果公司的驻派代表会全程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

苏州联建用正己烷擦拭苹果LOGO已经有较长时间。“一个经常检查代工厂,并提出全封闭要求的公司能不知情吗?苹果装无辜是行不通的。”马军说,“众所周知,苹果是没有生产环节的,按此逻辑推导,苹果可以享受销售环节的所有利润成果,却永远都不必为生产环节负责,这是说不通的。”

但对于此类问题,炜恒律师事务所的张树礼律师表示很无奈:“中毒员工和苹果公司之间是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的a因此,从法律维权的角度上来说,苹果公司不必为中毒事件负责,这就使苏州联建成为了唯一的承担者,这对于中毒员工来说是明显不利的。”

其实,有问题的不只是苹果

2010年4月,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就联合了第一期《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29家IT品牌的供应链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随后,参与此次调研的36家NGO向这29家IT企业发出了信件并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沟通和对话。

“一些公司对其供应链条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漠然。”马军介绍说,此前苹果一直以拒绝透露供应链信息为由回避,或表示不能确定出现中毒事件的苏州联建是其供应商,要求环保组织提供证据,证明苏州联建与苹果公司的供货关系。

“他们惯用的答复是:我们一贯的原则是不公开,不披露。”马军无奈地说,“这一句话,把所有沟通的可能都拒之门外了。”相比之下,其他IT企业都曾做过多次沟通,通报检查结果和处理方式,探讨环境保护办法和公众监督方式等。

第6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4月1日晚,苹果官网上刊发了CEO蒂姆·库克致中国消费者的一封信,在信中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承诺调整4项售后服务,包括对采用换机维修的i-Phone手机重新计算保修期。

在这封信中,苹果表示在过去的两周里,收到了许多关于在中国维修和保修政策的反馈。苹果公司“不仅对这些意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相关部门一起仔细研究了‘三包’规定,还审视了我们维修政策的沟通方式,并梳理了我们对Apple授权服务提供商的管理规范”。信中称,苹果意识到,“由于在此过程中对外沟通不足而导致外界认为Apple态度傲慢,不在意或不重视消费者的反馈。对于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任何顾虑或误会,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苹果还承诺将实施4项重大调整:改进iPhone4和iPhone4S维修政策:在Apple官方网站上提供简洁清晰的维修和保修政策说明:加大力度监督和培训Apple授权服务提供商:确保消费者能够便捷地联系Apple以反馈服务的相关问题。苹果同时承诺将iPhone4和iPhone4S服务包升级为全部采用新部件的设备更换和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的1年保修期。

但记者注意到,在苹果最新的道歉信和承诺中,依然没有对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9日所发劝谕函中指出的“苹果无权利强制占有被更换的零件”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作为最早调查并提出点评苹果售后霸王条款的消费者组织,天津市消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并欢迎这份迟来的道歉,赞赏其提升服务水平、调整售后政策的各项措施。希望苹果公司以此为鉴,守法履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天津市消协还表示,苹果售后服务双重标准事件警示我们,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健全的法律规范,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应向国际标准靠拢,保护消费者权益机构要更加强势,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消费环境,让中国消费者生活得更有尊严。

江苏省南通市消费者协会是最早发现苹果售后服务合同存在霸王条款,并向当地工商部门提出执法建议的消费者组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南通市消协表示,从2012年4月通过一起消费者投诉发现苹果售后服务合同存在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到2013年4月1日苹果的正式道歉,历时近一年,维权取得阶段性胜利。苹果公司态度上的转变值得肯定,对售后政策的4项调整也基本契合其问题的症结。但听其言更需观其行,希望苹果公司不仅拿出道歉的诚意,还要有后续的实际行动,尤其要做好新旧售后政策的衔接工作,及时处理好消费者投诉的遗留问题,真正肩负一个国际级企业应承担的企业责任。

工信部:禁止擅自向用户发商业短信

电信业务运营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或用户已经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用户发送商业类短信息。

上周末,工信部接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治理垃圾短信息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政策法规。

根据方案中对于规范商业性短信息订制和退订的要求,电信业务运营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或用户已经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用户发送商业类短信息。其中将重点清理基础电信企业自有及合作的端口类短信息发送业务,对用户明确表示对其造成侵扰的商业性短信息发送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同时,工信部还要求电信运营企业升级垃圾短信息网间联动处理平台,建成全国范围内跨企业、跨地区的垃圾短信息治理协调支撑平台,汇总网间垃圾短信息举报信息,及时下发相关属地企业并跟踪反馈。

此外,意见还要求电信运营商在进行校园业务经营中不得与教育机构签订排他协议。

八部门联合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

工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工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22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

这次专项整治的重点是:有关媒体和网站的医药广告、信息,开办的各类专题类健康资讯节目、栏目。

八部门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广告环节和源头的整治力度,斩断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利益链条,采取联合告诫、联合公告、联合检查、挂牌督办等形式,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理、刑事追责等手段,严惩违法主体。

另据了解,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牵头单位,各级工商部门主要负责整治以新闻形式和健康资讯节目(栏目)变相医药广告的行为,对监测发现的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责令停止,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据新华社电)

大学生网购消费调查:七成受访者嫌麻烦不退货

网购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网民的欢迎。然而,由于其交易的非现场性、跨地域性,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协会公布《大学生网购消费调查报告》,并就如何优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大学生消费者群体网购权益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网购易冲动

今年3月,海淀区消协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8所高校组织开展了大学生网购消费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网购便捷性、安全性、维权需求等方面,总计收到848份有效问卷。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共360人,占42.25%,女生共488人,占57.55%,其中67.81%为独生子女。

据海淀区消协副秘书长陆熙瑜介绍,调查结果显示,选购商品时难辨真伪优劣、送货签收难以仔细验货、退货时质量问题责任认定难、网上相关消费指导信息不明晰等是受访大学生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网购不理性现象较普遍。53.86%的受访者曾因促销活动购买了不需要的或过多同类型商品,长期闲置不用;42.35%的受访者曾听信广告宣传,买了不符合要求的消费品;23.01%的受访者曾网购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商品或透支消费。

售后问题多

调查显示,在物流、售后、退货等方面遭遇不公平对待,侵害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物流方面,送货延误、收货时间短是受访大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其次是催促收货、难以仔细开箱验货、快件丢失损坏、服务态度不好、送货不上门等。

在退货环节,72.55%的受访者因为嫌麻烦而放弃退货。部分大学生反映,退货时曾遇到以下情况:因质量问题难以定论而被迫承担运费;商家阻挠退货:商家客服恶意等。

售后方面,调查显示过半的网购问题能够通过网站客服解决,但也出现不同客服人员回答不一致的情况。

24.05%的受访者还反映遭遇过不公平格式条款,主要涉及物流方面和退货方面,比如外包装出现毁损,由消费者自担责任:因商品质量问题退货时,来回运费由消费者承担:不能选择快递公司:促销产品、特殊节日购买的商品、图片有色差、海外代购的高价商品等不退不换:不开发票、不接受中差评等。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某对记者表示,一些团购网站有欺诈情况,如现场兑换优惠券时被告知食物分量与正常情况下差距较大,但在团购页面并未说明等。

安全须保障

调查显示,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现象较为突出。77.39%的受访者经常会收到推销短信,51.63%的受访者曾因作出差评而受到商家骚扰,47.19%的受访者曾因地址信息泄露而遭到骚扰。

多数受访者认为,网上购物受骗原因主要是商家虚假宣传。在回答“最容易被骗购的商品”的问题时,64.31%的受访者选择“电子产品”,56.21%的受访者选择“服装”,29.47%的受访者选择“海外代购商品”。海淀区消协秘书长吕凤梅就此分析认为,电子产品因为技术细节不为消费者知晓,从而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加之网络价格与实体店差价较大,因而最容易导致消费者被骗购。

提醒

防范网购陷阱

海淀区消协对大学生消费者发出建议和警示,提醒大学生消费者在网购时注意增强三方面意识:一是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加强对网购陷阱的防范:二是增强维权意识,及时截屏保存网页广告、沟通记录、交易记录、物流记录等证据,遇到问题积极维权;三是增强理性意识,不冲动网购、透支网购,在购物时货比三家,理性选择并依法维权。

建议

第7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的一纸裁定令使“Siri”重回大众视野。智臻公司的被以裁定的方式驳回,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自2016年4月1日施行以来,出现的首例法院适用该司法解释裁定驳回原告的案件。

苹果“Siri”被掐

原告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臻公司”)是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专利权人,该专利的产品之一被称为“小i机器人”,它可以智能地完成与客户聊天、天气查询、地图查询、机票查询等多种功能。而苹果公司于2012年在中国发售的iphone4s手机内置的Siri,也是一种智能应用。苹果公司官网介绍称,“它能理解你的意思,能够知道使用哪些程序和你谈论,它通过网络为你找到答案”。“Siri”不仅适用于iPhone 4s这款手机上,在iPhone5、iPad4、iPad mini 、iPod Touch 5等苹果更新机型上均使用了这项技术。这也是广大“果粉”心水的功能。

小i与Siri,这两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根据苹果公司有关Siri技术专利的描述,智臻公司认为,苹果的Siri功能系非法使用智臻的专利技术,Siri的技术方案落入智臻所主张的专利号为200410053749.9的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构成专利侵权。双方协调解决无果后,智臻公司于2012年9月向上海一中院提讼,请求判令中国境内的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美国的苹果公司(AppleInc.)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使用侵犯这款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原告智臻公司出于诉讼风险、诉讼费用等方面的考虑,并没有提出经济赔偿的诉讼请求。

2013年7月2日,在经过此前两次预备庭证据交换和争议焦点初步固定后,上海一中院首次对此案进行开庭审理。庭审中,原告智臻公司当庭作了演示,通过玩游戏、做心理测试、讲笑话等不同方式演示说明“小i机器人”专利中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Siri”的工作方式等,以进行充分比对。

苹果上海公司和苹果公司针对智臻公司的主张辩称,智臻公司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均没有阐明是格式化语句、格式化语句与自然语句如何区分等内容,故该专利的保护范围难以确定。同时,智臻公司涉案专利中列举的人工智能服务器、查询服务器、游戏服务器等各有各的功能,有相互的连接关系,这些特征在Siri中都找不到,Siri具有的仅仅是单一的服务器。因此,苹果上海公司和苹果公司请求驳回智臻公司的全部诉请。

在2013年8月1日的第二次开庭审理时,双方分别申请技术专家以专家辅助人员的身份出庭,就各自的专利技术特点进行说明和解释。双方还提供了各自的鉴定报告。显然,无论是智臻公司还是苹果公司方面都对这个案件进行了相当大的准备和投入,铆足了劲打这场官司。此后,双方也在上海一中院的主持下尝试进行过调解,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智臻专利无效

就在上海一中院开始受理这起专利侵权纠纷后时隔两个多月,苹果公司方面对这场专利之争开始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2012年11月,苹果上海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宣告原告智臻公司所主张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发明专利无效。然而,2013年9月16日,苹果公司方面拿到的却是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维持专利权有效的决定。苹果公司方面当然对这样的结果无法认同,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行政诉讼,智臻公司作为这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参与了诉讼。

2014年7月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行政判决。苹果公司方面提出的“小i机器人”专利涉及的多项相关技术不公开、不充分等一系列主张均未得到支持。宣判后,苹果公司当庭表示提起上诉。2015年4月2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本专利存在上述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等明显实质性缺陷的情形,应当宣告无效”为由,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此前的行政判决;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第21307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不过,专利复审委员会就专利号为200410053749.9、名称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发明专利权重新作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沪上继续PK

另一方面,智臻公司与苹果公司方面在沪的专利侵权诉讼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经历了两次预备庭和四次正式庭审,期间因苹果公司方面在京的行政诉讼,上海一中院曾一度裁定中止案件的审理。

时间指向2016年,获悉北京的终审判决后,上海一中院即恢复对智臻诉苹果公司的专利侵权纠纷案的审理。恰在此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于2016年4月1日公布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专利法司法解释(二)第二条规定,权利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主张的权利要求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无效的,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权利人基于该无效权利要求的;有证据证明宣告上述权利要求无效的决定被生效的行政判决撤销的,权利人可以另行。

换言之,针对专利诉讼周期长的问题,司法解释(二)设计了“先行裁驳、另行”制度,即在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宣告专利无效的决定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法院可以裁定“驳回”,无需等待行政诉讼的最终结果,并通过“另行”给权利人以司法救济途径。

第8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竞争情报 产业竞争情报 反倾销 案例 国际竞争 产业安全

[分类号]G350

1 引言

竞争情报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时,如果仅仅关注那些打着竞争情报旗号的领域和文献,其研究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反之,将研究视野扩展至那些没有竞争情报之名,却有竞争情报之实的领域,则往往别有洞天,顿有天开地阔、跃升到新一重境界之感。国际贸易战中的很多事例就属这种情形,其中,2003年3月结案的中国苹果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诉讼案件(本文简称“苹果汁案例”)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这是一个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争端的经典案例,从竞争情报理论角度看,也是一个竞争情报发挥作用的绝佳案例。

中国苹果汁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诉讼案件前后持续了5年时间,由于此案以中方彻底胜利而告终,更由于中国苹果汁企业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胜诉等让国人倍感扬眉吐气的情节,国内众多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内容较为详尽的代表性文献有“我国浓缩苹果汁应对美国反倾销案启示录(上)、(下)”以及“苹果汁反倾销案”等。本文仅从竞争情报视角对此案例进行解析。主要从竞争情报的基本过程、竞争情报发挥的功能、单体涉案企业需要的外部竞争情报支持三个视角进行考察。

2 从竞争情报基本过程的角度考察

2.1 涉案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

本案中,中国苹果汁应诉企业能够获得彻底胜诉的首要原因是坚决应诉,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打这场国际官司,而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从竞争情报需求角度看,中国苹果汁企业决定应诉意味着已经将应对反倾销指控作为企业最紧迫的、最优先的、最重大的关键竞争情报课题(Key Intelli―gence Topics,KITs),企业的竞争情报功能得以迅速激活,竞争情报资源得以迅速动员,竞争情报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得以迅速锁定,参加应诉的多家企业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下迅速形成了一致对外的竞争情报协作联合体。另一方面,中国苹果汁企业决定应诉,将应对反倾销指控作为关键竞争情报课题,这些企业的老总们自然成为大力支持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保护神”(Champions)。从竞争情报理论角度看,形成了任务明确、有组织机制与人员经费保障的竞争情报团队(CI Team)。这些为后续的竞争情报收集分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信息收集

本案中,中国苹果汁应诉企业能够彻底获胜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方面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收集工作既包括关于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政策、法规、程序、相关案例之类的资料,也包括应对美方调查的应诉企业之生产成本、生产经营数据,还包括针对美国指控方辩点的相关数据,如相关年份美国苹果汁市场数据,中国、阿根廷、智利、德国、匈牙利五大主要进口国产量、价格、进口数据及其真实构成等。

在双方关于替代国选取、替代国价格成本测算之争中,由于中方及中方律师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了有利于我方的证据,迫使美国商务部接受了我方的建议。

由于高质量的信息收集工作,我方数据翔实、说服有力,而美国指控方则相形见绌。信息收集工作成为中国应诉企业获胜的重要保障。

2.3 信息分析

反倾销诉讼是一个控辩双方高度对抗的智谋比拼过程,控辩双方要连续多轮“对簿公堂”。

控辩双方在“对簿公堂”――法庭控辩过程中的表现是影响裁决结果的关键。而出庭之前的信息分析质量决定了法庭上的表现。高质量的信息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形成合适的应诉策略、帮助企业找出控方的错误和漏洞,利用规则据理力争,在抗辩中击败对手。

在苹果汁案例中,正是由于高质量的信息分析工作,中国苹果汁涉案企业才敢于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奋起应诉。也正是高质量的信息分析工作,中国应诉企业才能在法庭上提出真实、详实的数据,据理力争,使美国商务部的初裁结果明显低于方的要求。也正是高质量的信息分析工作,中国应诉企业没有中途放弃,而是坚持抗辩。面对美国商务部的仲裁结果,国内很多参加应诉的人认为已经取得了胜利,可以开香槟庆祝了。李中柯、张志彪能力排众议,决不接受美国商务部的终裁结果,决定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美国商务部,并在美国商务部的申诉书中确定了替代国的选取、替代价格的选取、一般管理费用比率的计算、煤价格以及运输成本等5个关键辨点,使中国应诉企业告倒了美国商务部、取得彻底的胜利,也是精心进行信息分析的结果。

3 从竞争情报发挥的功能角度考察

3.1 早期预警功能

中国苹果汁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能够获得彻底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及早获悉了美国苹果汁行业将要提起反倾销动议的信息,使中国抢在美国商务部立案之前搜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并非低于成本倾销,并采取了系列针对性行动。中国企业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信息的过程颇有戏剧性:

1998年8月,美国苹果汁协会举行了一次普通会议,当时唯一的中国会员单位――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亮代表参会。会议途中,高亮被“请”了出去,剩下的人关门继续开会。高亮感觉不妙,四处打探消息后终于得知,他们要酝酿对中国浓缩苹果汁提起反倾销调查。高亮深感问题严重,马上通过越洋电话向陕西省政府作了汇报。接到海升公司的信息后,陕西省政府立即开始行动,并迅速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汇报了情况。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通过相关渠道很快核实了信息的准确性,遂迅速开始了应诉企业动员及相关准备工作。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表明,能够获取处于萌芽状态的、先兆性的“虚软信息”,是竞争情报能够预警的本质。中国苹果汁行业恰巧在美国苹果汁行业酝酿对我发起反倾销诉讼时就在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一信息。为迅速开展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对策研究、应诉企业动员与协调、寻找合适的律师等工作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为我方最终胜诉奠定了基础。

3.2 环境监视与竞争对手跟踪功能

中国苹果汁行业获知美国苹果汁行业将要提起反倾销诉讼信息后,特别是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动员协调下决定应诉之后,迅速部署了对方美国苹果汁协会及其代表的8家企业、此案的仲裁方美国商务部的监测跟踪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踪美国苹果汁行业近期的重要变化,启动国内国外两支队伍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随时汇报。

从竞争情报角度看,这是启动了环境监测与竞争对手跟踪功能。此举可使我方随时了解美方的动向,正确应对,获得主动,为最后胜诉提供保障。

3.3 决策支持功能

我方从第一时间获知美国苹果汁企业将要提起反倾销诉讼,到此案尘埃落定,前后持续近5年时间,先后遇到多次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例如:面对美方的指控,我们是否应诉?面对美国商务部明显低于方税率要求的初裁结果,是继续抗争,还是妥协与诉方谈判中止协议?当面对美国商务部明显对我不公平的终裁结果,如不接受,是否敢于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状告美国商务部?对于美国商务部仍有明显不公的修改终裁结果,是否抗辩到底?……

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正确决策是我国苹果汁应诉企业最终能够获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障,对案例过程的深入分析表明,高水平的竞争情报工作毫无例外地为每一项重大战略提供了决策支持。如,在对待是否应诉的问题上,国内苹果汁企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放弃应诉;另一种是坚决应诉。即使是放弃应诉的意见,也是能列举出许多“颇有道理”的理由呢!例如,国内官司都打不赢,打国际官司能打赢?聘请的美国律师开价3 000万人民币,除了支付律师费还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值得吗?……

应诉带头人李中柯、张志彪、高亮等之所以能够驳倒这些貌似合理的意见,使国内苹果汁企业下决心应诉,在于他们掌握大量信息,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对是否应诉的利弊、风险、机会、投入产出、国家大账与企业小账等关系有着独到的、深刻的理解。从竞争情报角度看,正是远超常人的竞争情报能力帮助李中柯、张志彪、高亮们义无反顾、智勇兼备,带领国内企业决心应诉到底,并取得最后的彻底胜利。

4 从单体涉案企业需要的外部竞争情报支持角度考察

4.1 建立应对反倾销指控组织机构需要的支持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表明,实现特定的竞争情报功能,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是基本保障。对中国苹果汁企业来说,应对美方的反倾销指控是应对一场有别于国内市场企业间诉讼纠纷的特殊危机。这场危机的特殊之处在于,美方针对的不是某个企业,而是中国苹果汁产业全体,影响巨大;涉案企业一旦败诉,将面临灾难性后果,中国所有苹果汁企业都将彻底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苹果汁市场,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此类指控为涉外诉讼,交涉应诉过程的工作语言为英语,要求提供的数据资料文件等也全是英文,我国应诉企业进行准备的时间有限,任务十分紧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单体企业孤军奋战应对美方指控,不但过程会异常艰难,而且胜算也大为降低。

解决这场特殊危机,需要实现早期预警、环境监视与竞争对手跟踪、决策支持等竞争情报功能,需要建立超越单体企业的、能代表中国苹果汁产业界的应诉组织机构。单体企业需要与其他同行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一道,组成应诉共同体,据此形成以应对这场危机为目标的竞争情报组织机构,为实现相应的竞争情报功能奠定基础。

4.2 单体企业开展产业竞争情报收集需要的支持

苹果汁案例表明,中美之间的争端主要是在产业层次进行的,因此,应对美方的反倾销指控,取得最后的胜利,需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在产业竞争情报收集的过程中,任何单体企业都难以完全胜任应诉需要的产业竞争情报数据、文献、资料。每个单体企业都要与其他同行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一道,集成竞争情报资源和功能,这是高质量完成产业竞争情报收集工作的关键。

4.3 单体企业开展产业竞争情报分析并形成决策需要的支持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表明,通过信息分析形成决策需要的竞争情报产品也是竞争情报工作的核心环节。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原料,进行去伪存真、条理清楚的分析工作,透视其含义和影响,为系列决策提供支持,任何一个单体企业都难以胜任,仍然需要与其他同行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一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行智力集成,这也是高质量完成信息分析工作、为系列正确决策提供支持、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4.4 将决策转化为行动并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的支持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表明,将决策转化为行动是竞争情报价值链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实现竞争情报价值的决定性环节。对苹果汁案例而言,将系列正确决策转化为行动正是实现应诉预期目标、实现竞争情报价值的最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需要每一个单体企业与其他同行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一道,按照系列决策的要求,出钱、出人、出力,各尽所能,协调行动。防止出现“内鬼”,避免相互拆台,团结一致,坚持到底。这也是中国苹果汁应诉企业能够获得彻底胜利的关键。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竞争情报工作是成功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苹果汁案例研究表明,竞争情报工作实现的早期预警、环境监视、竞争对手跟踪、决策支持功能是中国苹果汁企业成功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保障,竞争情报工作是中国苹果汁应诉企业获得彻底胜利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

・成功应对反倾销诉讼需要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苹果汁案例研究也表明,诉诸反倾销指控有别于传统单体企业之间的常规竞争,是削弱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的特殊竞争手段,是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为国家之间产业竞争的伴生品。面对这一新的竞争手段,要求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范围和重心从企业层次向产业层次升级,将产业竞争情报纳入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核心范围,只有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才能成功应对反倾销指控。

・成功应对反倾销需要围绕涉外产业竞争进行全社会竞争情报资源与功能的集成。苹果汁案例研究表明,我国苹果汁企业的胜诉是每个单体企业与其他同行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协同应诉的结果,围绕苹果汁产业的竞争,应诉共同体间进行竞争情报资源与功能的集成,是成功应对反倾销诉讼的重要基础。

5.2 启示

・还有比胜诉更美好的情景。苹果汁案例是让国内业界人士欢欣鼓舞的案例,“大获全胜”、“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行业在应对反倾销方面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之类的赞誉充斥媒体。但是,从竞争情报角度看,还有比胜诉更美好的情景,那就是“防患于未然”,根本就不发生这场诉讼。发生这场诉讼,是一个全行业无序竞争、低价出口、缺乏大局观和战略意识的恶果,也是一个被指控之前我国苹果汁产业竞争情报工作不到位的体现。如果能早日“防患于未然”,焉至于胜诉得如此悲壮?何至于付出如此巨大代价?“曲突徙薪”更胜于“焦头额烂”。

第9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

阻击iPad3入华、将赴美苹果、向苹果索赔4亿美元―期望达成和解的唯冠不断向苹果施压,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各地工商部门查处和下架iPad产品。这些能否让“高傲”的苹果弯一次腰呢?

“唯冠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逼迫苹果尽快接受和解的方案和价格。但是4亿美元的要价实在太高,苹果还不如换标或者退出国内的行货市场,转入水货渠道,这样受冲击的就是国家税务部门和其他平板电脑厂商了。iPad商标有价值,不是因为唯冠的注册,而是因为苹果的产品、技术和品牌过硬。”著名互联网律师、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认为,苹果是否改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唯冠要价的高低。

唯冠猛攻

2月22日,唯冠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一案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双方举证质证的环节已经完成,原告唯冠要求苹果停止销售带有iPad商标的产品、拆除店面相关标识、销毁相关宣传品以及在媒体上刊文消除影响,赔偿诉讼费用一万元等。而被告苹果则提请法院驳回原告“禁售令”诉讼请 求,并且中止本案的审理。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苹果在中国的总经销商,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倘若败诉,或意味着iPad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构成侵权,必须下架。

2月17日,唯冠方面针对iPad商标争议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

唯冠集团创始人杨荣山在说明会上表示唯冠“很委屈”,“深圳唯冠对商标权转让毫不知情。苹果把自己的iPad产品做得尽善尽美,受全球用户喜爱,但这不是苹果未获得商标的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理由。”他说。

唯冠方面表示,iPad是唯冠1998年下半年开始研发的一款产品,全名为Internet Personal Acess Device,唯冠曾为该产品投入超3000万美元。与苹果的iPad不同,唯冠的iPad是一款有鼠标、键盘、显示器,类似于小型台式机的产品。

据介绍,当时平板面板并不普及,唯冠iPad是显像管做的,但杨荣山坚称和现在的iPad一样,当年唯冠的CRT显示屏也支持触摸操作。他甚至认为,是苹果抄袭了唯冠iPad的概念。

据了解,唯冠当时在全球31个国家注册了iPad商标。“2000年唯冠iPad上市,在欧洲市场通过家电连锁渠道销售,在美国以OEM的形式跟惠普合作。遗憾的是,唯冠iPad并不成功。”杨说。

杨荣山对记者表示,2008 年苹果公司经过“精心设计”,在英国成立了一家名称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的公司,缩写刚好是IPAD。该公司与台北唯冠联系,说公司简称与iPad商标很相似,要求购买,并且表示不会跟唯冠产生竞争关系。最后台北唯冠同IP公司签署协议,IP公司以3.5万英镑从唯冠购得iPad商标,最后卖给苹果公司。

“但台北唯冠只拥有iPad海外商标权,iPad 大陆商标权在深圳唯冠手里。”他强调。

他还透露,iPad中国商标没有卖给苹果是当年苹果公司承认的事实,双方进行了长时期的转让谈判。2010年八家银行查封唯冠深圳公司后,苹果还派律师与八家银行协调有偿转让该商标。

“至于iPad商标是不是卖给苹果和苹果能不能在中国大陆使用iPad商标,根本不是唯冠公司承认不承认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容许不容许的问题。”杨荣山认为,当年娃哈哈与达能签署合同出让商标被国家商标局驳回,而iPad商标既有欺诈之争,又根本不是商标持有者深圳唯冠签署的合同,苹果公司现在和将来都根本不可能被中国的商标局承认。

双方鏖战法庭

对于唯冠的指责,苹果公司律师向杨荣山等人发送了一封律师函,称杨荣山的言论失实,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iPad中国商标转让。

苹果在律师函中提到一些细节。比如,最初沟通iPad商标转让协议的员工都是深圳唯冠员工;深圳唯冠法务部总监麦世宏曾签署iPad中国大陆注册商标的转让协议等。

律师函件同时指出,深圳唯冠及人对外有关苹果公司的不实陈述已经违反了香港法庭的临时禁令,唯冠方面应该对律师和人的行为予以约束。

据悉,2010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曾签发临时禁令,禁止深圳唯冠及其董事、人和律师以任何方式使用、出售该等争议商标,或者深圳唯冠拥有IPAD商标的任何口头或书面表示。

对于香港法院支持苹果一事,深圳唯冠律师谢湘辉对本报记者表示,苹果的声明具有误导性,目的是扭转近日对苹果不利的舆论压力。“苹果确实在2010年4月在香港对唯冠提出了,但目前这一案件尚未正式开庭,因此香港法院对苹果不是最后的判决支持。”他分析称。

另据谢湘辉介绍,日前,广东省惠州市中院判定苹果经销商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禁止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 “工商查处也在推进,全国已经有40多个大中城市的工商局立案了。”谢透露。

孰是孰非难辨

在媒体说明会上,深圳唯冠的债务重组顾问、和君创业总裁李肃表示,苹果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深圳唯冠将奉陪到底,苹果没有任何胜算。“即使苹果放弃在大陆使用iPad商标,我们也得要求追赔。另外,已经有三家美国律师事务所找到唯冠,想要该案,美国律师认为苹果这一行为存在欺诈,应该赔偿唯冠20亿美元,如果苹果没有诚意谈判,我们只能在美国苹果。”他说。

“我们仍盼望与苹果和解。”李肃对记者表示,如果苹果愿意一次性掏出4亿美元,8家债权银行将彻底放弃所有的诉讼,如果苹果认为价格应该低一些,双方就需要谈判解决。

“4亿美元还不是正式谈判前最终决定的价格。双方私下有接触,苹果也做出了和谈的表示,但是和解谈判还没正式开始,我们还是希望在29日终审开庭前达成协议。”谢湘辉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有业内人士质疑唯冠iPad产品称,1998年的操作系统是否支持触摸屏都是问题,而且在2万多伏的 设备支持触屏,安全性堪忧;唯冠的主业是显示器,而且主攻代工,是否有能力做主机值得怀疑;如果十余年前,唯冠就掌握触屏显示屏技术,现在绝对是香饽饽,而不必如此落魄;唯冠的专利中,根本就没有支持触屏的显示器专利;唯冠版的iPad与苹果iPad根本不是一类设备,前者是电脑,后者是便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