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第1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体现绩效审计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得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既包括合规、合法性审查;又包括对党政领导任期内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专项资金审计,一方面要求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性、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包括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例如审计署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一方面监督退耕还林还草专项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另一方面也对退耕还林还草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审计。

我国审计署于2003年制定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对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权限和程序等作了规定。《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在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以及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处理、处罚准则方面,将《审计法》的具体化。我国最早制定法规并开始实施绩效审计的深圳市,于2001年通过市人大立法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该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本级各部门的绩效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应当在每年第四季度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绩效审计报告,并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绩效审计工作情况。”2002年深圳市审计局首次开展对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绩效审计试点,2003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拓宽了审计领域,增加到对深圳市海上田园风光区、深圳经济特区污水处理厂、深圳市经济合作发展基金、深圳市福利公益金4个项目的绩效审计,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的强烈反响。2004年,深圳市审计局的绩效审计项目增加到了8项,包括:深圳大学城、市城管局下属13家市政公园建设及管养情况、城市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市东胡建设、大沙河整治工程、市客货运场站建设及运营、市三项经费、市环保局部门预算。中国审计学会、广东省审计厅分别在深圳召开了绩效审计研讨会和现场会,对深圳市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有关专家称之为是中国绩效审计的开端。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综合绩效成为我国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我国绩效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因此,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对于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尤其是深圳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就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进行探讨。

国家审计署与政府的经济、效率和效果密切相关。国家审计署的大部分工作应该是项目评估、政策分析等,这些工作的内容涉及广泛的政府项目和行动,其中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而财务收支审计,这样的事后审计应该占很少的部分。

一、绩效审计目标:业绩审核、项目评估、促进管理

国家审计署实施的国家审计,不应该只关注财政资金是否适当使用的,而是更应该扩展到了政府项目和政策是否达到了他们的目标,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国家审计关注的是部门和机构使用纳税人的钱的结果。国家审计是政府运作的真实和透明的信息披露的有力保证,国家审计还可以减少在公共部门发生的失误。

国家审计结果的公开报告是至关重要的,报告除了指出政府失误的地方之外,还报告政府运作良好的项目和政策,并说明有关的进展和提高。国家审计应该向立法机构和在促使政府更好工作方面起主导作用的组织提出建议,建议的内容包括更新最佳实务和合并或淘汰不必要的项目。

公众应该得到政府运作的全面信息,从费用到政策制定。要评估纳税人的钱花得是否有效。国家审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而且对其组织和其他系统管理活动的效益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因而绩效审计可以为政府和人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的审批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财政资金最大使用效益发挥作用。

因此,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或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核评估,确定其是否进行了有效管理(经营),资金使用是否得当,政府项目和政策是否达到了目标,满足了社会需求。

政府绩效审计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保证政府尽到对国家和人民应尽的责任。政府绩效审计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同时通过审计,揭露其管理不善造成效益差效率低、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改进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完善法制建设,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更好地实现政府的绩效目标。

二、审计范围: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主要是就行政部门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使用的经济性和效率、效果进行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是根据审计目标确定的。政府绩效审计范围包括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或职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和系统的检查。所谓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支出是否节约。主要审查和评价政府投入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在审计一个具体目标时,既要从一个审计对象的角度看问题,又要从整体上全局上去看问题;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又包括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效益。

我国政府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无效的管理成本、运行成本和决策成本。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政府成本比较高的国家,但效率却是比较低的国家。而要控制政府成本就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和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公众需要一个成本最小化的政府,或者最大限度地控制政府成本。在社会总成果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成本越大,政府政绩就越小,政府就是低效率的;政府成本越小,政府政绩就越大,政府就是高效率的。

国家审计应该审计政府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协助监督政府拨款项目的执行情况。向人大报告的资金是如何管理、如何使用的。还应该指出政府现行项目中哪些风险比较大,哪些容易产生腐败,哪些是低效的或无效的,以提醒特别注意。审计政府各部门及其所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和经济效果及工作绩效。国家审计部门应该提供所掌握的政府部门的工作和财政状况,为政府和人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的审批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提高财政资金最大使用效益。

三、审计对象:财政资金使用、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资金及政府项目和政策

政府审计的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而审计的客体即审计对象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资金及政府项目和政策。

财政资金的使用包括:财政资金投入的规模、财政资金的流向、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包括:政府管理成本、政府效率和政府工作的成果。

公共资金包括:社保基金、福利基金等。

政府项目和政策包括:政府项目和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的实施。国家审计在政府立项过程中就应介入并评估。介入政府决策过程。

国家审计的目标不只是将犯罪者绳之以法,事后追惩会使损失真正发生,而应该尽量防患于未然,在损失发生前就将其控制住。

四、审计内容:政策评价、决策审查、管理审计

根据审计目标、范围和对象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首先是应该确定绩效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价很多是非理性。各级政府为了一些非理性的目的,实施了很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造成政府成本恶性膨胀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给政府财政和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和浪费。

绩效衡量和评价应该是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国家人事部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课题组,设计了一套评估体系,将用3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

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政府的职能紧密相关,要围绕政府的各项主要职能,确定审计的内容和重点,考察其运行的效果。其内容是:对政府制定政策的评估,对政府所出决策的审查和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包括经济、社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行政效率、廉洁状况等方面的绩效进行审计。某项政府绩效审计活动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对某一特定对象承担的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绩效要素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组长桑助来说:“不要以为忙忙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你做的可能不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桑助来说,很多政府部门抱怨,他们很忙,每年要出台各种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政府职员也敬业、努力,但是公民并不认可。其实政府的职能不是管制,而是服务,应该用公众是否满意来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 评估政府,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 桑助来说,“满意原则”应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最终制度。主要包含下面内容:经济性评估是要求政府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效率测定的是政府的投入产出比;效益评估关注的是组织工作的质量和社会最终结果,效益最终要体现在人民满意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公众关心的问题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服务。

五、绩效审计立项原则:重要性、时效性、增值性、周期性的原则

政府绩效审计在立项时,应考虑重要性、时效性、增值性和周期性,即审计立项的4个原则。重要性是指选择的项目是否是至关重要的,是否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而且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时效性是指选择项目的时机是否合适,假如该项目或政策刚刚投入或刚刚开始运行,还没有显露出来,说明进入的时间早了;反之,如果是时过境迁或是积重难返,那么说明进入的时间晚了。增值性是指选择的项目通过审计,具备增加的价值。周期性是指应该对所有应该审计的组织和机构,在一定的期间内都进行关注。而不是人为的确定审计项目。不应该对有的组织和机构经常进行审计,而对有的组织和机构却长期得不到审计。所以,审计立项应该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随机的选择,这就能够保证审计的覆盖面。

六、政府审计准则:财务审计准则、绩效审计准则

我国对于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用各种情况的审计准则,因而在具体实施绩效审计项目时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

政府审计准则制定的依据是《审计法》。还应该依据《预算法》、《法》和独立审计准则。考虑到信息社会的要求和数据处理程序的变化,制定以机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准则。

政府审计准则是用于衡量管理层的绩效而不只是财务报表。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应该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所以,政府审计准则应该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部分,并对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分别作以界定,规定各自的审计,制定财务审计的现场作业准则和财务审计报告准则、绩效审计的现场作业准则和绩效审计报告准则。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结构应包括:①基本准则。包括制定准则的目的和制定准则的基本依据、审计目的、范围、基本前提、审计准则概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审计机关的责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及相应的职业要求、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②一般准则。具体审计的检查和评价准则、报告准则、性、效率性及项目结果审计的检查和评价准则、绩效审计的外勤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在实施绩效审计时应该有一个标准可以依据,概括起来主要应该包括:政策标准、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政策标准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相关的政策与原则。这是我们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标准和首要依据。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标准。经济标准,即实现经济目标情况。比如是否达到可行性报告有关目标要求,是否完成了企业主管部门下达的经济目标,或各年度任务指标,是否实现最好水平或本地区或其他地区最好水平。评价绩效的标准非常难确定。因为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同一项目,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这使得每开展一个绩效审计项目,都必须在项目开始前,就衡量绩效的标准问题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协商,或者寻求一种公认的、客观的、量化的和不存在异议的评价标准。因此,衡量标准的难以确定,给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应该更多的考虑专家意见和群众评议。审计标准要具备可靠性、客观性、有用性、易懂性和可比性,并得到公众的认可。

七、绩效审计和技术:调查、统计、经济分析

审计已由传统的财务导向审计到今天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审计人员更加关注一个组织的管理全过程。由于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政府绩效审计项目中通常要运用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管、计算机系统管理分析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与公众认可的标准相比较得出结论。绩效审计在搜集和评价过程中除运用了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和经济分析。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审计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例如对于城市道路管理的绩效,可以用实地检查的办法,确定系统是否有效;而对于公共安全部门,审计人员必须更多地采用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衡量。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选择,会使审计的风险加大,因此,对审计证据的搜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的还应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技术。调查研究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调查事实、收集信息,也可以用来收集对特定问题的不同观点。调查有面谈调查、电话调查和函证调查。调查方法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一般要综合运用。调查方法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所以,审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要保证一定的样本量。

统计分析也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因果关系、差距及原因。统计分析方法不易操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和数学分析能力,但是,这种统计分析方法准确性强,结论相对可靠。

除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外,绩效审计中还要运用经济分析技术方法进行绩效测评。分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总体评价。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技术和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绩效审计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创新的方法。只具备财务知识的审计人员不具备开展绩效审计所具备的胜任能力,而且缺乏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深刻地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掌握包括经济学、社会、法律、管理、财会与工程方面等方面的知识。

八、绩效审计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传统审计程序基本相同,但绩效审计仍有其自身的特点。

绩效审计主要程序应包括:1、准备阶段:①设计年度绩效审计的年度计划;②选择绩效审计领域并开展审前调查;③确定绩效审计项目计划(同时建立绩效审计项目)。④确定审计方案。在此阶段,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有关人员、文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再对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系统进行审查,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和初步审计目标。

2、实施阶段:①制定审计实施方案;②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流;③收集信息和数据;④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得出结论。在此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标收集充分、可靠、相关和有用的证据。然后,审计人员、评价和分析全部证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报告阶段:①审计组编写绩效审计结果报告并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②编写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并向本级政府、人大报告;③按规定实行审计公告;④跟踪报告,促进报告建议的有效落实。在详细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审计证据提出审计结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形成绩效审计报告。向有关部门提交绩效审计报告和公告绩效审计报告, 以便公众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认可和整改。

九、绩效审计报告:包括引言、主体、附录

与传统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的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因审计评价的对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被审计对象的一般情况、运用评价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建议等。绩效审计报告格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绩效审计报告应完整、准确、客观、有说服力,并做到清楚、简明、扼要,以完整体现审计成果,保证审计质量。

绩效审计报告中的建议仍然是建议改进什么,而不是建议如何改进,因为后者是管理部门的责任,不是审计部门的责任。

报告应包括引言、主体、附录三个部分。

1、引言:应写明审计依据、审计实施期间、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方法等事项。

2、主体由5部分内容组成:①基本情况。主要介绍与绩效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总结补审计活动发生的环境(包括历史环境)、介绍被审计活动的目的或总体目标、所涉及到的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责及其管理机构、占有资源等。②审计评价。围绕审计目标,运用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绩效进行评价。评价要客观、公正、准确、清楚、易懂。如果审计包括两个以上内容时,除总体评价外,还可以分别做出评价。③主要问题。要从绩效的角度给问题定性,写明审计发现问题所依据的事实、数据及分析等。一般按对绩效的影响程度大小之顺序排列,可将违反财经法纪问题放在后面。④审计建议。围绕改进管理、完善法制、提高绩效、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所提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要超出审计的职责范围。⑤审计单位反馈意见。

3、附录:有关的信息资料、数据、文件和评价分析结果。如与评价绩效直接相关的分析图表或资料。

十、绩效审计结果:做出评价、提出建议、报告结果

第2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一、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根据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的有关规定,发展改革部门作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管理分为三类:一是审批、二是核准、三是备案。对于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等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审批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即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核准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制。在投资体制改革前发展改革部门对投资项目管理主要是实行审批制,所谓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五道程序:项目建议书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审查和审批、开工报告审批、竣工验收。改革后,实行审批制的基本程序还是维持原来;实行核准制的程序,主要是履行对项目的核准,即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将原来审批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合并为核准《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程序,主要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登记备案。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指导企业(包括咨询单位)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了《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说明,省发改委以赣发改投资字[2007]590号将该文转发给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设区市、县(市、区)发改委。出台这份文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二是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

所谓项目申请报告,就是指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包括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和项目概况两个部分;第二章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包括发展规划分析、产业政策分析和行业准入分析等三个部分;第三章为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包括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利用方案和资源节约措施三个部分;第四章为节能方案分析,包括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三个部分;第五章为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包括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三个部分;第六章为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包括环境和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和特殊环境影响等五个部分;第七章为经济影响分析,包括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行业影响分析、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四个部分;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包括社会影响效果分析、社会适应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三个部分。

原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包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市场前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分析)、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等。

贯彻落实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有关要求,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即将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八个方面的内容与传统审批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项目申请报告”重点是阐述项目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利益等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不再对项目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对编制内容作出较大调整,说明政府找准了其作为社会管理者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的角色定位,是企业投资项目“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原则的落实,是政府适应新形势,在投资项目管理方面主动转变职能的体现,也是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第二,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在指导企业编写具体项目申请报告时,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进行相关分析。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工作需要,在通用文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

第三,目前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外商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将另行制定。

第四,根据国家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凡需报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包括有关招标内容。

第五,发展改革部门在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主要从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方案、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等方面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六,今年9月1日以后报送我委核准和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二、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第一,关于《*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问题。为了把目前政府投资分散、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集中管理。我委已草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拟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政府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资金、政府融资以及利用国债的资金、统借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的外债资金,以及转让、出售、拍卖国有资产及其经营权所得的国有资产权益收入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均纳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的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和计划,并由投资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审批、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等综合管理工作。该“办法”已完成立法调研、征求意见等立法准备工作,先后十易其稿,省发改委正在与省法制办协商,争取尽早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关于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审批问题。由我委代拟的《关于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的实施意见》,已由中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赣办发[2007]11号文联合下发。我们在该文件中规定,将一部分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给设区市发改委,请各设区市发改委不要再下放了。今后省直厅(局)级单位和设区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省直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以及省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办公楼建设项目,由省发改委审批。设区市、县(市、区)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和乡镇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设区市、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办公楼建设项目由设区市发改委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属于审批制的项目,对这类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复核和竣工验收等。另外,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作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规定今后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办公楼项目建设投资,统一由政府预算内投资安排,不得使用银行贷款,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和捐赠,不得搞任何形式的集资或摊派,不得向其他单位借款,不得让施工单位垫资,严禁挪用各类专项资金。

赣办发11号文件规定,党政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适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参照执行。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主要包括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类。非经营性的楼堂馆所项目包括办公楼、会议楼、大礼堂、招待所、展览馆、纪念馆、俱乐部、干休所、疗养院、有较高级装饰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及以各种中心为名的此类项目;经营性的楼堂馆所项目包括旅游宾馆和饭店、涉外公寓、写字楼、游乐场以及其他经营性楼堂馆所项目。

目前,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清理工作已进入全面整改阶段,即将告一段落。我委已经向省政府请示,一是近期尽快启动审批一批项目。我委将严格按照中办发11号和赣办发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重新启动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审批。具体操作为: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单位要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四个附件材料,(1)同级编委出具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编制证明文件;(2)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资金来源属于财政预算安排证明文件;(3)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土地划拨符合相关规定证明文件;(4)同级规划、建设部门出具的规划、建设符合相关规定的证明文件。二是设立省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预算内专项资金。我委已向省政府建议设立省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预算内专项资金,纳入省发改委掌握的省基建投资统一管理,或者由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财政安排建设资金。我们建议设区市发改委可以参照此做法,向市政府建议设立市级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第三,关于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问题。赣办发[2007]11号文中规定,应加快推进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代建制试点工作。逐步推行由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建设管理模式,不再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建设。在总结省档案馆代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各级投资主管部门都应对此类项目组织代建制试点。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实施“代建制”,我委已起草《*省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这次已印发征求大家的意见,我们将申请列入省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管理办法”共六章26条,明确了代建项目范围、代建单位资格条件、代建单位权利和义务、代建服务取费等主要内容,并明确代建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实施。

第3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第一条 为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及时准确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动向,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等6项制度的通知》精神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县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季度、半年和全年的经济运行分析由县人民政府县长统筹,副县长、副调研员协调开展,政府组成部门共同参与。

县人民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对本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报县人民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条 全县经济运行分析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综合分析。

每季、半年、全年对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每半年对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重点产业分析。

每半年对全县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发展潜力、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适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出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的意见建议。

(四)周边经济政策比较分析。

适时对周边县、区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周边地区动态,把握发展机遇。

(五)其他专题分析。

针对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定期开展专题分析研究。

第四条 每季度以书面或会议方式向县委汇报经济运行情况;半年及全年向县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县发改局形成后报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领导及县级有关领导。根据需要,提供县委常委会议、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等作参考;半年、全年的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在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通报会上予以通报。经批准后,定期或不定期在政府网站或以其他方式公布全县经济运行相关信息,为部门、企业等提供信息参考。

第五条 建立调研和预警机制:

第4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全省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季度、半年和全年的全省经济运行分析由常务副省长统筹,分管副秘书长协调开展。经济研究分析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政府研究室、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国税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部门共同参与,其他有关部门配合。

省人民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对本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作分析,并以适当方式报省人民政府决策参考。

第三条全省经济运行分析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综合分析

每月、每季、半年、全年对全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每半年对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重点产业分析

每半年对全省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发展潜力、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三)州、市经济分析

每季度对全省各州、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四)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适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出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的建议。

(五)省外经济政策比较分析

适时对省外和周边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掌握省外和周边国家的动态,把握发展机遇。

(六)其他专题分析

针对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定期开展专题分析研究。

第四条每季度以书面或会议方式向省委汇报经济运行情况,半年及全年向省委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省发展改革委报送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领导及省级有关老领导。根据需要,提供省委常委会议、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等作参考;半年、全年的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在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通报会上予以通报。经审批后,定期或不定期在政府网站或以其他方式公布全省经济运行相关信息,为部门、企业等提供信息参考。

第五条建立调研咨询和预警机制:

(一)省发展改革委牵头,适时组织经济研究分析人员到省外学习考察,了解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到省内州、市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全省经济发展趋势。

(二)在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经济分析咨询专家库,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咨询活动,对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决策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三)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宏观经济运行预警机制,为监测全省经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第5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投资体制改革;核准制;企业投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U65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1.认识核准制

核准制是指对企业投资建设不使用政府性资金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不再由政府进行审批。政府只是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但要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实行核限制的范围和权限,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作出规定。

2.与原审批制的不同之处

2.1适用的范围不同

原审批制适用于所有项目,改革后的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或限制类项目。

2.2审核的内容不同

改革前,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上报的必备材料和审查的对象,以上报告的内容由粗到细,由浅入深,不仅包括港口现状及存在问题、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配套工程、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内容,还包括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的准入条件等内容;改革后,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上报和审批的对象是《项目申请报告》,其内容主要是: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节能方案分析、建设用地和相关规划、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政府主要审核“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而不再代替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核。

2.3审核的程序不同

过去审批制审核的程序一般为:(1)企业进行机会研究。(2)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可研),向交通主管部门报批。(3)企业根据预可研审查意见编制项目建议书,向交通主管部门报批。(4)企业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立项),开展以下专题研究,进行专项报批:填写申请表,向规划局办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上报用地预审申请,向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委托编制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二维水流数模计算分析、岸坡稳定分析报告以及防洪影响分析报告,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办理占用岸线水域的批复;委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报告书,向环保部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委托编制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向交通部人事劳动司办理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批复;委托水运工程监测站对工程节能情况进行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办理银行贷款手续,获得银行贷款承诺函。说明:专题研究的内容视项目需要和研究的性质、目的而异,它主要是研究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为可研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其成果则构成可研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5)企业根据以上专题研究及相关批复意见,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6)企业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岸线、环评等审批文件。(7)企业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现在核准制的审核程序一般为:(1)企业委托编制可研初稿,向发改委申请办理“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即人们常说的“路条”。(2)企业办理以下支撑文件报批工作:填写申请表,向规划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完成区、市级用地预审审批,同时委托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获批复以及完成压覆矿产资源情况地质调查报鉴定报告后,向省级国土部门办理用地预审意见;委托编制防洪影响报告,向水利主管部门办理涉河建设方案的批复;委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环评批复;(这个环节省去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委托编制通航安全及通航环境评估报告,向航道主管部门办理工程建设涉及航道有关问题审查意见的函;委托编制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向海事主管部门办理通航水域岸线安全使用的行政许可决定;委托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办理安全生产监督备案;委托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向卫生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意见;委托编制节能评估报告,向交通主管部门办理节能评估审查批复;上报使用岸线申请,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使用岸线的批复;办理其银行贷款承诺函。(3)根据支撑文件批复意见,修改完善可研报告;(4)委托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向发改委申请核准;(5)依据项目核准文件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正式用地手续。

在过去审批制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申请报告”等审批环节,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仅审核企业投资的“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直接省略,一步到工程可行性研究,开工申请报告实行同级备案制,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报批效率。

3.核准制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核的转变

投资体制改革后,政府审查的角度开始发生变化,对于实行核准制的项目,更多侧重于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其外部性条件和影响进行审查。具体为:(1)从“内部性”向“外部性”转变:原来关注投资是否可行,现在只关注外部性和公共性问题。(2)从“微观审核为主”向“宏观公共事项审核”转变:从微观企业决策转化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宏观问题。(3)从“技术经济论证”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转变:审核所涉及的层次更高、内容更广,对前期论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项目核准机关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

4.核准制给企业、给政府带来的影响

4.1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拥有了更大限度的投资自。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项目上讲,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从程序上看,核准制只需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从审核内容上看,政府只在"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把关,企业则具备了更大限度的投资自,从时间上讲,项目核准期为20个工作日,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改革之后的投资体制的确在多个方面比以往的审批制都有了极大进步。

4.2企业在拥有自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投资体制改革后,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这就相当于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使企业在享有更大自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4.3外企、民企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降低

由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行,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码头等垄断性行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得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变低,可便捷地进军水运等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与领域,国有垄断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4.4优化政府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这样一来,就简化了政府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府可腾出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宏观的监督和管理。

5.存在问题

5.1审核程序并未实现实质性的简化

实行核准制后,政府是只需要核准项目申请报告书一个环节,但在上报核准申请之前,企业所做的工作与核准前的审批制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首先,关于“路条”,在任何正式文件中都未提及,但在项目的核准过程中,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是一个必经的程序,否则,支撑文件无法顺利办理;其次,十一大支撑文件缺一不可,并且几乎每一个支撑文件都要委托编制专题报告,召开专家评审会,这对企业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5.2国有企业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

对国有企业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效益低下。改革后的投资体制依然没有建立国有投资的责任制度,产权对投资活动仍不能形成根本性约束。依然难以杜绝各单位为了政绩一哄而上拼项目、上投资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问题。

6.结语

实行核准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最主要的一点是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更多的享受企业经营的自利和承担市场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充分体现了“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二是营造了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民间资本跨入垄断领域的“门槛”变低,可便捷地进军水运等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与领域,在给港口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简化了项目前期工作报批环节,提高了报批效率,缩短了报批时间。改革使企业投资自大大增强,投资活动可以更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自主决策建设了一批投资项目,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要。同时,企业也感受到自主决策的压力和挑战,自我约束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国发[2004]20号文.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6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媒介运用形式

2012年“大选”中,台湾地区各党候选人为争夺选票,对媒介的运用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报纸、竞选广告、电视辩论等。

报纸。台湾的三大报纸在选举中积极发挥作用:《中国时报》常刊登各党候选人下乡拜票的内容,并通过民意调查来客观评论选情;《联合报》对选战的报道信息量大、形式多样,除登载下乡拜票的活动之外,还有对选情的分析、预测以及评论;而《自由时报》则侧重报道选情走势、候选人及其政党的互相攻击、其他政治团体和国际媒体的态度等。

竞选广告。“大选”前期,与蔡英文各自的竞选团队充分发挥创意,制作了多个竞选广告和MV以展示自身形象与施政理念。的竞选广告有《爱情签证篇》、《We are one》、《向前冲篇》等;蔡英文的有《蔡英文政策CF——社会住宅》、《人民的期待我不会忘记》、《他们的距离》等。内容涉及面都很广,包括施政理念、社会公益、凝聚民心等方面,其中个别广告也不乏批评对手的内容。

电视辩论。2011年12月,台湾公共电视、“中央社”、《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苹果日报》六家媒体联合举办了三场电视辩论会,每场时长2小时30分钟。除三党参选人发表政见、交互诘问环节外,现场还有媒体与公民团体代表提问。辩论议题涉及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候选人在辩论中传达施政理念,批评对手,极力争取中间选民的选票。

媒介影响分析

1.理性分析的报纸说服选民

报纸在视听觉表现力、时效性方面逊色于电视媒体,但在理性客观的深度分析上是能手。被认为“偏蓝”的《联合报》以较多版面刊登了学界、媒体和台湾之外的评论声音,并给的夫人周美青许多正面报道,“亲民、低调、朴素”的“酷酷嫂”形象在民众心中生根,这无疑为加分不少。该报还时常公布各阶段的民意调查,理性的分析、客观的数据以及权威人士的预测,都在给台湾民众一个暗示:把票投给更安全,选择是主流。

被看做“泛绿”的《自由时报》关注更多的是“斗争”。“奥步”、“马屁官员”、“痛批”等尖锐词时常可见,其评论文章强烈反对“蓝营”的“亲中”态度,甚至引用《华盛顿邮报》等国外媒体的报道,指责“大陆因素”干预台湾选举,借此抨击。

2.情感表现的竞选广告打动选民

“经常接触电视广告的人比较少接触电视广告的人,更能够准确地理解候选人的政治诉求特别是政策诉求。”①电视广告较之电视新闻具有更大的作用。

首先,主题突出,表达具有艺术性。的竞选宣传片《爱情签证篇》,没有叫嚣对骂、口号宣传,取而代之的是故事情节、艺术表现手法,升华“爱家园”的主题。

其次,内容丰富,重复播放印象深。竞选广告重复播放丰富的内容,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蔡英文的竞选广告主打温情牌,时间短但风格各异:《台湾 未来 蔡英文》中,蔡化身“演技派”,塑造了清新文艺风的形象;《你的钥匙》以诙谐的卡通画面,传达了抑制投机、保证社会公平的执政理念。

3.临场发挥的电视辩论刺激选民

三场电视辩论中的物价、就业等议题,无不与台湾民众息息相关,而两岸议题如“九二共识”则始终是三场辩论的焦点。被认为擅长打“两岸牌”的,在辩论中始终掌握两岸议题的主导权,把蔡英文回避的话题直接呈现给观众,直击对手“痛处”。“台湾人民愿意回到执政的台海紧张时期吗?”的这一反问无疑刺激了台湾民众尤其是在大陆的台商,暗示民众若投票给蔡则可能会重蹈两岸关系动荡的覆辙。而蔡英文对“台湾共识”的表述含糊不清,无法赢得多数民众的信任。

和平的两岸关系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有学者直言,蔡英文是输在了两岸路线上,而则是议题设置的赢家。据台湾旺旺中时民调显示,约8.8%的民众因为辩论而改变支持对象;②在最后一场辩论后,马蔡支持度差距约1%。③足见电视辩论在大选最后阶段对选民的影响。

正确运用大众媒介,实现最大效益的政治传播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不容小觑。“炉边谈话”让罗斯福赢得了信任与支持,而“水门事件”使尼克松成为美国首位辞职的总统。如何正确运用大众媒介,关乎政治候选人在政治前途中的成与败。

1.准确把握公众议题,拉拢舆论战场的意见领袖

2011年9月,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的一则民调显示:49.4%的受访者认同“九二共识”,主张“广义维持现状”的受访者达87.2%。④这不仅反映了台湾主流民意,也极大地发挥了议程设置效应,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两岸问题。候选人要想获取民心,赢得选票,就得善于把握时下议题,洞察舆论走向,同主流民意站在一边。而始终没有放弃“”党纲,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违背了台湾人民向往和平的主流意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2012年“大选”输在了两岸政策上。

另外,适当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台湾社会的意见分歧,掌握舆论主导权。著名企业家郭台铭公开挺马,“世界船王”张荣发大选前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这在舆论中起了风向标作用,媒体报道更使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倍放大。善于“拉拢”意见领袖,扩大舆论影响,才有利于候选人传播自己的政策理念,增大自己在竞选中获胜的可能性。

2.阐述施政蓝图为主,塑造形象为辅

在三场电视辩论会中,我们发现候选人除了在不断强调自身清廉之外,关于未来施政理念的表述却没有占很大比重,反而更多的是强调对手的执政问题以及自身政绩。如在首场辩论一开始便攻击“执政八年来将台湾经济败光了”,接着又列举数字说明执政四年对台湾经济的贡献。

笔者认为,提高执政力、顺应民意是获取民心的根本,单凭揭露对手弱点赢得选票是不会长久的。选民期待的是一个有魄力、真心为民的领导人,一味的口水战并不能赢得民心。另外,利用巧妙的宣传手段和策略,向民众传达自身良好的形象也不容轻视。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形象,也是候选人能否赢得选票的关键所在。

3.开辟个人形象网站主页,增强与民众的互动

在蔡英文Facebook个人主页最上方,一张面带微笑的照片配上“你好,我是蔡英文”字样,这种亲切感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照片下方是个人简介、活动信息等链接,全方位向民众推销自己,揭开政治人物的神秘面纱。另外,蔡英文还时常一些生活类的日志,展现政治人物背后的一面。2012年1月22日,蔡英文的“谢谢大家过去一年的陪伴与支持,在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被评论5599条,分享789次。看似普通的新春问候,向台湾民众传递了一种亲民、温和的形象。

开设个人形象网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举策略。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其在政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Web2.0时代,信息的交互性显得尤为重要。谁更懂得运用新媒体,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多支持。

注释:

①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②《首场辩论后民调: 马“表现最好” 扩大领先蔡》,东南网,,台海网,2011-12-18

第7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新兴的政策科学家们乐观地认为,政策分析将成为政府中的一项新职业,因而,政策学院及政策研究必须以培养政策分析员为己任。(1)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政府工作在性质上只有很少_部分属于分析工作,绝大部分都属于行政或者说管理性质的。因而,即使政策分析能够成为—项政府职业,其“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小的,如果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政策学院都致力于培养政策分析员,那么,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就是,其中的很多政策学院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政策学院必须将重心重新调整到行政或者说管理的方面上来。如此一来,政策学院和政策研究又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院及其研究有何区别?如果没有,它们将如何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在这些现实的追问下,公共管理的概念成了这些政策学院既强调行政管理的内容又与传统公共行政学院及其研究保持必要距离的两全选择。事实上,正是借助于这些政策学院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度走向沉寂的公共管理概念也得以重生,并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公共_、起源于公共政策学院的‘‘公共管理”

 

在20世纪40年代“公共管理”的概念曾一度流行过,但是,学者们并未赋予其不同于公共行政的独特含义,所以,5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在学术文献中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当然,由于1926年由《市政经理杂志》更名为《公共管理》的刊物一直存在,也就使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没有消失。事实上,弗雷德里克森在《通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中就使用了这一概念,而在明诺布鲁克会议之后,弗雷德里克森还多次在《公共管理》杂志上发表过介绍新公共行政思想的文章,意欲表明新公共行政运动在当时并不排斥公共管理的概念。不过,从理论上看,作为一场旨在维护公共行政概念的运动,新公共行政运动与公共管理的概念之间是存在着冲突的,尽管它没有对这一点加以论述。20世纪80年代公共管理概念的再度流行是与新兴政策学院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这一概念的流行是政策学院发展的一个结果。这就是哈格罗夫(ErwinC.Hargrove)所说的“‘公共管理’是各公共政策研究生院与APPAM(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协会)所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所指的是过去被称作‘公共行政’的东西。

 

如果哈格罗夫的说法是准确的,如果这些政策学院所使用的公共管理概念所指的就是公共行政,那么,为什么又不直接叫它公共行政呢?对此,波兹曼的分析是:“政策学院过去所着重的是正式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应用经济学。不过,它们开始日益认识到了一种严重的局限:公共部门对于正式定量分析或政策的‘宏大设计’的需求极小,而其对于管理的需求则是很大的。政策学院需要某种类似于公共行政,但又不属于这一‘老式的'手艺导向的东西。于是,公共管理就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而被发明了出来。1970年代中期,公共政策学院的教员们开始使用公共管理的概念,并开始构想(如果还没有开始实施的话)公共管理的课程了。威尔达夫斯基也看到“有些学院(如哈佛的肯尼迪学院与马里兰大学的公共事务学院)开始更加强调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来说,这意味着在常规课程之外少量增加公共部门会计与财务(征集收入、借款、还债、投资、以及通过支出分配控制内部运作)的课程。通过置换一个词语,即从‘行政’到‘管理'公共行政的旧世界在‘公共管理’的新名号下得到了复活。〔5〕在这两段话中,波兹曼与威尔达夫斯基都指出了公共管理概念从政策学院中兴起的事实,但他们对于这一事实的看法则不尽相同。威尔达夫斯基倾向于哈格罗夫的观点,认为这种变化只是“新瓶装旧酒”,并不包含内容上的进化。因此,所谓公共管理其实也就是公共行政。但是,根据波兹曼的分析,政策学院所采纳的公共管理概念则是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概念有所不同的。尽管他们对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同,但都把这一概念的使用与政策学院联系在了一起,这应当是合乎客观事实的。实际情况正是,公共管理的概念是被作为政策量化分析不足的补充而被提出来,并加以使用的视角。所以,阅读这一时期的文献,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的概念是经常性地出现在政策分析的文献中的,代表了一种不同于完全量化分析的政策分析途径。

 

1979年,APPAM正式成立,1981年,该协会将旗下两大杂志《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合并为《政策分析与管理学报》,无论在职业团体还是在专业杂志的名称上,“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都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表达。1982年,在新的《政策分析与管理学报》上,APPAM主席、兰德公司公共政策研究生院院长沃尔夫(CharlesWolf)发表了题为《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的文章,提出了“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是一个新领域”的观点,认为这一领域“有六大特征可以把我们的领域同与其相近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其他学科和专业区分开来。……第一,政策分析比经济学或操作研究更加关注更为广泛的政策问题,因此也更关注分析的跨学科方面。……第二,政策分析比政治科学或公共行政学更具有定量性、统计性与更加数学化。……第三,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比系统分析和操作研究更加关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视其为好的分析的入门与构成部分。……第四,政策分析比经济学更加关注规范性问题、客观职能的替代性说明、公平(包括其极其广泛的解释与标准)、伦理以及道德困境。……第五,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经常并日益与涉及工艺学、工程学以及自然科学的问题和选择联系在了一起。……最后,政策分析已经与编程实验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6〕在这段话中,政策分析的出现频率显然比公共管理要高,且公共管理总是尾随政策分析而出现的。这表明,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途径,或者说,政策分析是当时政策学院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内容,而公共管理则是从属于政策分析需要的另一项内容。不过,在稍后一段时间内,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从属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获得了不同于政策分析的管理内容,再到后来,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关系甚至出现了颠倒。总的说来,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在政策学院中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属于政策分析到作为政策分析之补充再到包含了政策分析的过程。

 

在政策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体系中,公共管理作为一部分重要的内容也体现在政策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比如,在杜克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MPP)项目中“其核心课程包括政策过程、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数据分析、评估)、伦理学、宏观经济学以及一个政策分析研讨会。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增加了一门一学期的公共管理调查课程,此外,学生们还被要求从一份包括高级调查课程、预算或财政管理的选修名单中选择一门额外的公共管理课程。哈佛的MPP核心课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哲学与实践、政治与组织分析、决策分析、经验分析(数据、研究设计)

 

以及一个政策研讨会。这一核心课程也被加上了_门_学期的公共管理调查课。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选修大量更加专门化的公共管理课程,包括核心调查的进级课程。在埃尔默尔(RichardF.Elmore)看来“使管理与政策分析杂交,制造出了_种显著不同于公共行政的混合物。这些差异可以被总结为以下三点。第_,由于其与经济学理论的原初‘契约'政策分析对政府干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CharlesSchultze称之为一种‘可辩驳的假定'即‘实施经济与社会活动的理想模式是通过……私人性质的志愿安排——简言之,就是‘私人市场'政策分析大体上就是在‘界定使这一假定真正可以辩驳的条件'……第二,政策分析是规定性的和政策驱动的。这种对于好的决策及围绕它的分析框架的专注,意味着公共管理更有可能将管理者视为决策制定者,并告诉学生,他们作为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分析与决策,或是作为那些分析与决策的人的下属。……第三,政策分析与政策一行政二分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将学生视为决策制定者,或决策制定者的咨询对象,而不是决策制定的观察者或对象,公共政策项目表达出了一种政府就是政策制定的观念。……换句话说,管理就是政策制定。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为一个主要在政策学院中得到使用的概念,公共管理被赋予了强烈的政策内涵与市场属性,在这一点上,它有着不同于公共行政概念的内容,至少“‘公共管理’思想中不存在传统公共行政思想中极为常见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

 

当然,正如公共行政学者在公共行政的概念上也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解读,政策学院中的那批学者们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上,也有着彼此不同的看法。尽管如此“产生于1960-1970年代的美国的新的公共政策研究生院(尤其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将‘公共管理’引入了它们的课程安排之中,正是这_举动使这一概念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通货,并引起了_场新的学术运动。这场运动将其自身与在前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公共行政学院以及大学中流行的正统的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途径区别了开来,正如15、16世纪的新教教会将它们自己与旧的教会体制区别开来一样。到了1980年代‘公共管理’的概念已经约定俗成地可以同时用来指称一种活动与一个研究领域,尽管它相对于公共行政与一般管理科学的独特性仍然是难以捕捉的。作为一个概念,就像之前的公共行政一样,由于被用于学院及其课程中,由于频繁地出现在期刊与书籍中,由于一些会议机构用来命名,公共管理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在1980年代,在关于公共部门的著述中,公共管理倾向于取代公共政策分析而成为一个支配性主题。可见,通过这些影响广泛的公共政策学院的活动,在公共行政研究史上一度流行又一度沉寂了的公共管理概念不仅得到了复活,而且被深深地嵌入了既有的大学体制与社会科学体系之中。

 

二、作为研究主题的‘‘公共管理”

 

随着公共管理的概念进入了各大公共政策学院的核心课程,以公共管理为题的相关文献也迅速地增多起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戈伦别夫斯基从1960年代就开始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波兹曼出版于1979年的《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以及佩里与克莱默(JamesL.PerryandKennethL.Kraemer)出版于1983年的《公共管理:公共与私人部门的观点》等。〔12)这些著作的出现标志着公共管理已经从—个学术概念变成了一个特定的研究主题。不仅如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公共管理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官方、非官方的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1975年,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下设的StudyCommitteeonPolicyManagementAssistance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将公共管理分为政策管理(包括资源分配的战略性问题)、资源管理(包括预算、人事等行政辅助职能)、以及项目管理(包括公共项目的日常运作与执行)三大范畴。这一三分法在吸引那些希望整合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的群体上是相当成功的。”〔13〕接着,1978年和1980年,GeorgetownPublicServiceLaboratory与国家公共行政学院(NAPA)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欧弗曼(E.SamOverman)和加森(G.DavidGarson)在评价这两项调查时说:“乔治城调查将公共管理的要素分为:人事管理、人员规划、集体议价与劳资关系、生产率、组织/重组、财务管理以及评估研究。NAPA调查采取了一种更广泛的途径,只描绘了公共管理的三大要素:人事行政、生产率以及财务管理。〔14〕可以看到,这三份研究报告都提到了公共管理,并各自表达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显然,1975年的报告对公共管理的描述反映了政策学院中的新情况,而1978年与1980年的两份调查则体现了更多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特征。虽然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同,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公共管理作为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的地位已经被确立了下来,从而为其含义的进一步丰富和明晰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次调查都是由联邦机构资助进行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们的研究对象属于官方机构的研究成果,所以,所呈现给读者的也是官方研究机构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至于学术界是如何看待这一重新流行起来的概念,在这三份研究报告中都没有提及。有鉴于此,1980-1981年,NationalAssociationofSchoolsofPublicAffairsandAdministration组织了一项新的研究thenational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urvey(NPMRS),对于学术界的公共管理研究做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和调查。这次调查的最终成果反映在加森和欧弗曼的《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PublicManagementResearchintheUnitedStates)〔15〕一书中,他们认为“公共管理根源于公共行政的思想传统。〔16〕因此,要弄清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历史脉络。为此,他们回顾了自古利克提出POSDCORB以来的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状况,并发现,‘‘在一份完成于锡拉丘兹大学的先知性的博士论文中,华尔德(EmanuelWald)通过对整个美国的公共行政学者进行的调查而勾勒出了公共行政学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华尔德所描述的关于公共行政学未来的意见模式,表明了一边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另_边是管理与政策科学之间的分裂,并如他所说,反映了‘公共行政领域中行为主义与非行为主义的传统对立’。”17)“正是由于公共行政学两大传统的分裂,公共管理才搭着政策科学的顺风车而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政策分析将政府的政策与项目作为其分析单元,公共管理则聚焦于贯穿在各政策和项目领域的政府行政职能和过程。政策分析学者已经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把全部行政与管理问题都包括进来的地步,政策执行与政策效果等问题也在同等范围内被纳入到了公共管理的视野之中。”18〕也就是说,独立于公共行政学的公共管理研究从政策科学中产生了出来,并通过与后者的互动而开始了最基本的自我建构。

 

在对NPMRS调查的认真整理中,欧弗曼和加森总结出了当时公共管理研究的六大特征:

 

第一,“公共管理仍然与关于行政的科学管理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二“公共管理信奉关于公共行政的更为理性化和技术性的解释。……公共管理仍然代表着对于今天的公共管理和政策问题的以科学为基础的救治方案。大多情况下,公共管理回避了对公共行政所作的新自由主义解释。在所调查的公共管理研究中,‘新公共行政运动’所倡导的社会正义价值、公平与责任的标准等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而是仍然局限于作为政治理论的公共行政探讨之中。很少有研究会认为公共管理最终是一个政治理论的问题。……公共管理研究通常所遵循的,是西蒙在1946年描述的作为一种行政理论之途径的理性方法论。

 

第三“公共管理以一套相对狭窄的评价标准反映了经典的行政原则。……古典公共行政的基础是采纳自私人部门的经济与效率的标准。行政诸原则——专门化、统_指挥、控制幅度——的目的就是最大化这些行政标准。……效能(effectiveness)是公共管理研究所使用的最主要标准,效率(efficiency)则远逊于此。在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公平与责任的标准出现的极少。效能标准维护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并通过衡量的与预先设定的目的和目标有关的管理效能而回避了规范性问题。对这些目的和目标的证明,更多属于政策研究和政治科学的范围。根据我们所使用的变量所展现的当前的公共管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策执行与影响的效能。

 

第四“公共管理不是关于与政治背景相分离的行政的研究。”

 

第五“公共管理在其方法与技术应用上与公共政策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政策与管理研究的适当类比是经济学中关于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分。政策研究所强调的问题多是处在一个更加抽象的宏观层面,而管理问题则主要处于组织或微观层面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的联姻不只是出于概念上的方便,而是包含了对许多技术的共享,诸如成本/收益和成本/效能分析、PERT、MBO、ZBB等等。

 

第六“公共管理是一种拥有多学科来源的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命题的应用社会科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从所有领域和学科中挖掘其理论,但与公共行政学一样,它现在也发展出了某些自己的理论。……然而,在大多情况下,也许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很少表现出理论检验性,本样本中各种研究背后的理论是模糊不清的。大多数研究都采取了案例研究或多案例研究的方法,这对于研究目的的应用性质和使研究与一种组织背景相关联的需要而言,是更为适当的。”

 

总的来说,在上述六大特征中,“前三者将公共管理置于了一个理性和科学的领域之中,它所关注的是技术与效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公共管理仍然处于科学管理和行政科学的传统之中。后三者则强调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政治维度,强调它与政策研究和政治科学等学科中更为广泛的主题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公共管理超越了传统的分析,并可以宣称,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综合。”

第8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政府预算制度与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经济制度有着内在相互贯通关系。政府预算绩效是政府绩效的资金表现形式。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是对政府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完整披露。政府预算绩效报告,不仅会起到让社会公众掌握政府资金流向和使用合规性程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会使公众清楚认识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状况。综合各方因素分析,可以说年度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可行性,当前理应着手设计具体操作框架。

年度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势在必行

政府预算绩效是否公示于众,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意志及由此所决定的各项制度变迁。我国制度变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已经形成了强烈的政府预算绩效报告的客观压力。

澄清事实是端正思想认识的前提。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政府预算职能的强化,公共支出成为社会聚焦点之一。各个收入阶层和不同社会群体都在热议公共支出,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有共识,但普遍具有强烈的个性偏好特色。应该肯定,公共支出花的是公众交纳的税费,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知情权。然而问题是一些思想认识有失偏颇、个别似事而非的观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比如人们指责说中国的公共财政体制出现了大倒退、行政管理费规模世界第一、支出管理无序等。这些观点明显脱离实际。事实是,从2000年起,预算制度就已成为财政改革的重点,时至今日已经建立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为支柱的预算管理框架并有效控制了支出随意性,同时支出政策也早已落在强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点上,支出结构全盘调整。目前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保、节能环保、国防等)占总支出的比重已达80%多,其中医疗卫生、社保、环保等项支出近年来以20%多的速度递增;在行政管理费支出方面,政策取向一直是压缩日常运转性支出、控制出国经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至于说公款出国3000亿,明显存有数据误差,3000亿可供1000万人(人均3万计算)短期出国,而中国的公务员总数不过1000万左右,怎么可能几乎每个公务员每年都出国一次呢?此外,行政管理费规模无论是绝对而言还是相对而言,都不能说是世界第一,美国财政支出总额全球第一,近5万亿美元(联邦和地方加总),其中行政管理费约1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2010年财政支出总额的75%。如果说中国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世界第一,那就要超过美国,也就是中国的财政支出有3/4多要用在养人和公务运转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2010年,仅教育、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几项财政支出之和就突破3.1万亿,占总支出比重的35%。

必须指出,对公共支出的认识并不仅是单纯的收入再分配评价问题,而是事关对改革属性和行政管理功效如何评价的大问题。如果承认上述似是而非的观点为真,那就无疑于承认改革走错了路、政策选错了方向、政府丢掉了责任感。进一步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认识问题,要看到思想认识是对事实的归纳总结,是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思想认识偏差,是对事实的误解,也会误导改革和政府决策。因此,不纠正对公共支出认识上的偏差,不仅会制约财政改革,而且会使公众对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长期战略失去信心。

纠正思想认识偏差必须用事实说话。然而现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一直未系统公布政府预算绩效状况,这容易使人们根据支离破碎的信息推断总体,甚至是凭自我感觉来评价公共支出。目前虽然公布了财政收支数据、管理制度和支出政策,但这些资金最终形成了什么,产生了哪些效果还未说明,这又极易使人们怀疑资金是否真的如预算安排的那样落实到受益者身上和惠民项目上。换言之,单纯公布预算安排数据并不能完全回应人们的疑问,只有把预算绩效提出来,才会使人们相信预算安排的效果,这就是用完整的事实来说话。

推动公共管理改革。公共财政有财有政,财随政走。进一步说,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构、使用方式和使用绩效,是公共政策的体现和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经济规模和社会财富的急剧膨胀,人口素质结构的转变和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结构,这客观地要求各级政府探索公共管理改革,从而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管理方式。然而要看到,推动公共管理改革,既要选择好突破口,又要有外部监督机制,还要有社会参与机制。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可以使全社会透过预算了解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全过程,分析公共管理的利弊得失。换言之,当人们通过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发现政府财政中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时,就可以从改善资金管理和支出政策入手去追寻公共管理改革的良策。这就是预算管理改革和公共管理改革的联动。

具体说,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虽然支出政策明确是要解决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但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还有诸多欠妥之处,预算执行进度慢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述问题。这一问题的成因,有资金管理方面上的,但更深层次的成因则是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产品供给要求不相吻合,是政府执行力薄弱。而完整披露政府预算绩效,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别支出绩效的比较分析、追踪绩效不高公共管理方式层面上的原因,从而倒逼公共管理改革。

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改革开放并不仅仅是把中国经济融入了世界经济,而且也把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发展挂起钩来。因此,西方国家不仅要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上获取商业利益,而且也试图向中国输出意识形态和公共管理方式,进而获取政治利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经济多极化和政治多极化。西方国家经济有所回升,但未企稳,债务危机迫使他们紧缩支出,并强力推进公共福利制度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打破国际经济利益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本国的经济利益配置格局和社会阶层架构,并引发了社会变革。目前非洲一些国家又出现了政治革命,个别国家甚至发生了政权更迭,这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产生了多种影响。应对这些影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首先要提高政府公信力,要让国民相信政府的政策选择是合理有效的,要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对世界经济发展承担了巨额成本负责任的大国。只有做到这点,全社会才会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才会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国际社会才会理解中国政府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权威、有效渠道。

具体说,就是要通过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向国人说清公共支出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带动了多少消费,保证了多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供给进而抑制了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解决了多少农村居民看病问题,如此等等。只有做到这点,才会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个人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各自之间的关系,而且相比一些发展中国家(拉美、非洲)来讲,中国政府在控物价、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资金投入大,政策设计具有前瞻性。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了解了这些事实,不管今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什么样的动荡,人们都会有比较和鉴别的依据,从而避免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性的怀疑,才会自觉落实和宣传政府大政方针。此外,也只有通过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才能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到中国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的进口进而间接支撑了相关国家的就业和投资。面对事实,国际社会上的利益相关者和思想中立者才会信服中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总之,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不仅要出政策,还要宣传政策效应,两手都要硬。

年度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具备可行性

任何一个国家是否政府预算绩效报告都要视条件而定。政治不稳定、行政管理混乱、财政制度体系不健全的国家不可能政府预算绩效报告。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事实上不仅使中国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也使中国转变成了一个制度体系符合本国国情并有效维系了社会运转的安定大国。就基本制度环境而言,我国具备年度政府预算绩效报告的条件。

公共管理已步入民主化、法治化轨道。公共管理模式决定政府预算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是政府绩效不断提升的基础条件。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引领下,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公共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应取向民意、规则法定。目前政府重大政策和改革出台前基本都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近年来如“十二五”规划、新医改方案、燃油税费改革方案等。同时,相关法律也在逐步完善并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公共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大大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并加固了腐败防火墙,从而奠定了政府绩效扩展的基础。

公共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既会推动政府预算管理民主化、法治化,又为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创造了前提条件。首先,公共管理民主化、法治化大大提高了政府绩效,这使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内容丰富。比如,近年来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战略连带使财政支出结构得到大幅调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已超过60%)。进一步说,公共管理民主化、法治化使政府工作贴近民意,所做事情点多面广,财政支出相应扩大覆盖面、增加倾斜点,预算绩效可报告的内容自然扩展。其次,在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法治化的进程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必须具备完整性,所谓完整性,就是指不仅要公开制度安排,如实披露问题,也要反映政府效能。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指出政府应当主动公开所有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予的信息。政府预算绩效属于政府信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为广大公众所高度关注,特别是目前财政收支规模已突破8万亿,全社会异常关心政府资金流向和使用效果。既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主动公开预算信息,为预算信息公开打下了制度基础,尽快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当然水到渠成。

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已初步建立。2005年以来,财政信息公开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财政部就财政信息公开的原则、内容和格式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2011年1月财政部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以这些文件的思路和精神为依据,迄今为止,中央财政基本做到了财税制度、各类预算收支基础数据和部门预算三公开。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公开同步推进,各省预算公开都有了实质性进步,部分省公开了部门预算,有的省还主动公开了地方债务概况。

按照财政信息公开制度设计目标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今后还要增加公开的内容。但就现状而言,公开的是制度、政策和数据,还没有说明预算绩效。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我们强调要关注民生,同时也确实在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然而却未报告这些投入究竟带来了什么,这就难免使人产生财政资金是否真的落到了预定主体上的疑问。好比一个人当众说要花多少钱买车过后却未把买的车展示给大家看,自然会使人发问车究竟买了没有一样。进一步说,财政信息公开是一个链条,数据是投入情况,绩效是结果,公开前者就必然要公开后者,两者是一个统一体,前者是基础。当前人们对财政支出诘问很多,并不是因为看不到支出数据,而是由于看不到支出结果,不知道数万亿的项目支出究竟都搞了什么具体事情,也不清楚上万亿的行政运转成本支出与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是什么关系。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恰好可以回应这些诘问。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公布预算绩效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因为没有评价,就无从证明预算绩效的合理性、合规性和质量高低。换言之,是否进行了预算绩效评价是政府能否预算绩效报告的基础,从现实财政改革状况看,我国具备这一基础。

2000年之后,绩效预算成为财政系统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绩效预算概念属于“舶来品”,核心要义是以政府绩效为依据对预算实施全程管理。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部分国家探索建立绩效预算,取得了明显成效,起到了回应公众要求实施公共管理改革的作用。从操作情况看,绩效预算的关键内容是预算绩效评价。我国关注绩效预算,事实上重心也是放在预算绩效评价上,实践中的特征就是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把政府绩效与政府预算挂起钩来。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目前中央财政已经初步建立了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并已付诸实践,对一些项目支出进行了事中和事前评价,并尝试开展部门预算综合评价,同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进行了多年探索,形成了广东南海模式、上海闽行区模式、河南焦作模式、浙江温岭模式,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赢得了公众好评。同时,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中央和各省财政部门普遍成立了内设专职机构(投资评审中心、绩效评价处),并建章立制。特别要提及的是,2011年的预算报告又明确指出今后要探索推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这些情况表明,预算绩效评价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的理念已为人们所接受,预算绩效评价的制度基础已建立,预算绩效评价的操作已覆盖各级财政。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使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公布的预算绩效是能够接受公众质询的绩效,是针对性强、社会价值高的财政信息。反过来,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又可使社会公众了解到预算绩效是经过规范性评审得出的结论,从而认可政府对纳税人税款使用的责任心。

政府预算绩效报告的操作模式

政府预算绩效报告首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各级财政部门应该从政治的高度去把握这项工作的意义,必须看到,政府预算绩效报告事关公众是否相信政府没有乱花钱,是否支持政府推进改革、调控经济、强化社会管理。进一步说,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抛弃财政工作中的单纯经济观念,应认识到财政工作首先是服务政治大局,是为公共产品供给筹集和配置资金,是人民和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而绝非单纯的分配资金和财务管理。只有立足于这种思想认识,才能够优先考虑开展政府预算绩效报告工作,把政府预算绩效报告看作是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环节。

政府预算绩效报告理应覆盖全部政府资金绩效状况。但从实际情况看,现阶段还做不到这一点,只能是最终目标。从预算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和资金规模大小出发,可把公共预算资金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纳入到绩效报告中来。目前公共预算支出(含债务)已突破10万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达2.66万亿,合计占GDP比重预计在25%以上。这两类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较为严密,具体表现是科目体系完整、支出管理规定明确、管理方式成熟。管理制度的严密使得预算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因而报告出来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同时,这两类预算又是民生保障和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资金来源,特别是公共预算,全社会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补助、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来自这类预算;至于公众关心的土地出让收入,则主要包含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可见,如果我们把这两类预算的资金使用绩效向公众报告清楚了,基本上也就把政府使用公共资金的责任心和现实意义以及战略价值体现出来了。

政府预算绩效报告所要披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二是预算资金的产出,比如教育支出究竟培养了多少学生,再如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究竟补助了多少人;三是预算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这是指预算资金产出的结果,比如教育支出对文盲率降低的贡献、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从技术角度看,反映预算资金产出的指标较易选取,反映预算资金社会效益的指标则很难选取。因此,报告政府预算绩效时,后一类指标选取应择其重点,应围绕几个反映全面且易计量的指标来展开说明。进一步说,预算绩效报告不是预算绩效评价书,核心是说明预算资金使用结果,所以,无论报告是要披露预算资金的产出,还是预算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都不能陷入追求指标数量的误区,采用少数几个可反映总体状况的指标说明问题就行,否则,不仅报告不易编制,公众也不易看懂。

就内容框架而言,预算绩效报告重点应披露项目支出结果,在中央财政层面可按功能性分类顺序把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类别的总额效果概况和部分重大专项支出结果逐一披露,其中重大专项支出重点是中央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比如节能环保类支出,可将年度支出总额的环保效果做总体描述并把部分重大专项效果分别公布。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大(1.49万)且是经济调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至于基本支出,可先把公务费支出绩效择要公布。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难点问题,即,选择什么角度说明绩效。从技术角度看,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转变思想认识,要把公务费看作是类似企业产出中的成本投入而不是简单的费用支出。至于指标选取,有可能用公务费与类别总支出总额比值来说明绩效高低。近年来这一比值是下行的,完全能够说明公共产品投入―产出效果的提升。当然,公务费绝对额还在增加,但要看到这是公共产品供给增加、质量提高所必需的条件。在政府性基金支出方面,主要是说明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绩效,比如列举出拆迁补偿户数和涉及人口数、社会保障补助人数、公共设施建造品种和数量等。

第9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范文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大多数学者对政府会计目标的阐述都强调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即“受托责任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存在的基础,政府的受托责任表现在社会公共事物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有的政府财务报告都以受托责任为依据。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出发定位政府会计的目标为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即“决策有用观”。

一、有关政府会计目标的研究述评

有关政府会计目标的讨论集中表现在对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中,它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

ncga在1982年1月的第一号概念公告《政府单位会计与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政府及政府单位财务报告的全面目标是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决策以及受托责任控制和财务管理提供财务信息,为评价管理和组织业绩提供依据。美国gasb在1987年5月公布的第1号概念公告《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对政府会计目标作出了权威性的规定“政府的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信息帮助使用者评价受托责任,并做出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决策……受托责任是最高目标,其他 目标都来源于此。”[1]美国gasb将受托责任作为政府会计与报告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受托责任作为基本目标,它生成了“为做出有关受托责任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其他目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在1991年3月公布的第1号研究公告《中央政府的财务报告目标》中认为:“财务报告应当证实政府或单位对财政事务和信托资源的受托责任。”陈立齐教授和李建发教授认为,政府会计最高层次的目标是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贝洪俊(2004)认为,政府会计的全面目标是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决策以及评价管理和组织业绩提供信息。从以上的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及大多数学者对政府会计目标的阐述都强调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即“受托责任观”。

与美国相比,澳大利亚的政府会计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做出和评价有关稀缺资源配置的决策有用信息[2]。澳大利亚坚持决策有用性能够概括受托责任,一般目的的财务报告实现了决策有用目标的同时,也就成为履行其对使用者会计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另外,新西兰政府的财务信息披露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性。

如果说企业会计目标的研究以“决策有用观”占上风的话,那么政府会计目标的研究则是“受托责任观”占绝对优势。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对政府会计目标的讨论大多是从政府会计的特点出发,因为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存在的基础,政府的受托责任表现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因此就以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作为政府会计的目标未必妥当。

二、影响政府会计目标确定的因素分析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目标就是这个信息系统所应达到的某种境地。具体说来,会计目标定位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描述“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因此,合理确定会计目标,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二是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下面从这两方面对政府会计进行分析。

(一)政府会计的信息使用者

按与政府的“利害关系”,政府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公众(包括纳税人、选举人、投票人和政府服务对象等);②立法机关和其他监督团体(人民代表大会、审计机关、税务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③现时的投资者和债权人;④经济和财务分析及评级机构;⑤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⑥其他政府、国际机构和其他资源的提供者;⑦内部管理者。

上述的①、②、③、④类的信息使用者都是因为受托责任[3]而产生的,公众以及现实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委托关系,立法机关和监督团体则是受公众委托监督政府受托责任履行的代表,而经济和财务分析及评级机构则要通过对政府会计信息的评价、分析向其他使用者(包括立法者、公众、资源提供者等)传播信息。

而其余几类信息使用者并非因为受托责任关系而产生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要,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并没有与政府有正式和确定的委托约定,他们只是希望获得一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政府会计信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政府作为世界经济及政治中的成员,有义务向其他政府、国际机构提供政府会计方面的信息;而且政府内部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等也需要政府会计信息,以便有效履行他们的管理和决策责任。上述几类信息使用者即使跟政府不存在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仍然对政府会计信息有需求。

(二)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广泛的,不同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财务信息需求,他们需要政府披露不同的财务信息,以作出相应的决策。总的来说,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类:

1、公共受托责任的信息需求

政府作为资源或资金的受托方,一旦接受了对资源运用和管理的权利,他同时就自然承担了向资源提供者(委托方)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的责任。为了解脱受托责任,政府需要提供以下信息:①忠实受托责任[4 ]信息,它要求政府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信息以便公众评价政府是否按照法定预算、法律法规或合约(如拨款、财务限制条款)取得和使用资源。②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信息。③政府提供服务的努力程度、成本和成就的业绩信息。这些信息需求都是从直接由公共受托责任派生出来的。

2、预测政府能力的信息需求

政府需要披露信息以说服潜在的投资者(如债权人、供应商和财务援助者)为其提供财务资源。潜在的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预测政府履行合约的能力,以便作出是否把资源委托给政府的决策,在作出这种决策之前,受托责任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预测信息的需求并不是由受托责任引起的。只有当潜在的投资者与政府签定合约后,关于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才被用来监督合约的履行。

3、衡量经济影响的信息需求

国外政府以及国际机构需要有关的政府会计信息,大多是想通过分析别国政府财政财务活动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以及结果等考察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以便作出一些政治、经济决策。

4、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需求

政府内部的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等也需要政府会计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制定决策。

三、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决策有用性

笔者认为应该将政府会计的整体目标界定如下:向政府有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经济和政治决策有用的信息。即政府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

首先,如果仅仅把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为评价受托责任,会计目标只是满足资源委托人或出资者的信息需求,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未免过于狭隘。而笔者主张的“决策有用观”则是针对政府会计信息的所有使用者,它强调提供跟决策相关的一切信息而不仅仅是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方面的信息。政府会计的利益相关者广泛而复杂,除了公众、投资者、捐赠者、贷款人等与政府有委托关系的相关者外,其他政府、国际机构、内部管理人员等等都是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未必都与政府有委托受托关系,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政府会计信息。而且政府与企业不同,它具有广泛的社会责任,政府会计不能像企业那样,只为与它有明确利益联系的委托人提供信息,保护他们的财务知情权,以便解脱自身的受托责任,政府会计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应该把会计目标定位在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因之受益。当然,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成本效益原则”及“重要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