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导师制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第1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中学教育

近几年来,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去的了非常骄人的成绩,这吸引了周边市县不少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学习,现在,我校已近万名中学生,其中有不少学生生活背景单纯,家长视若掌上明珠,也有一些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对他们引导。

树人先树德,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实现教育的知识目标外,还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实现教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在中学推行德育导师制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这种新型的德育模式与传统的德育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实施德育导师制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德育导师制的推行使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得到落实。传统的德育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和教导处开展,而任课教师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这样势必会造成学校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校有心理老师,也开设了心理课,但相对于学生的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还是比较匮乏的,而德育导师制的推行,能使更多的教师从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人人都是德语工作者”,“人人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成为学校的真实写照,使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德育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树立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德育模式下,教育者习惯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视为思想政治问题,这往往使学生蒙受不白之冤,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德育导师制使教育者明白: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期,难免会犯点错误,但大多只是心理问题。传统德育模式下,教育者还常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看到学生的个性,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人性化对待和理解学生。而新模式下教育者懂得学生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有损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再次,德育导师制的推行有利于丰富德育方法和改进德育方式。传统德育主要以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德育导师制下,教育者会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之中,使传统的简单粗暴的德育方式改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那么,如何推进德育导师制模式下的具体工作呢?我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诸方教育功能,实现有效整合,全方位实施德育导师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德育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第一、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是自主选择导师,主动寻求指导和帮助,这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且使学生不再觉得德育是干巴巴的说教或指责,而是一个“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的过程。缩短了他们和成人世界的心理距离,满足了与成人平等交流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正确认识师长的期望和用心,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提升教师的德育理念,让教师从“经师”转变为“人师”。教师在角色上应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要深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特点,掌握交流的技能、技巧。

第三、要在全校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教师一旦成为导师,就要以良师益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通过谈心、书信、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导师们的真情投入、用心付出,使学校里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都能受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第四、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精神导师。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激励学生的精神动力,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除了校园外观和物质的文化建设外,学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如加强和重视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学生的道德规范,理想,信念是需要在道德践行中得到内化和提升的。

第五、品学兼优的学长学姐是学生的同伴导师。推进德育工作,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外,还要品学兼优学生的带头作用。由于学生还处于未成年的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因此,结交了品学兼优的同学或结交了不良同学,将会产生绝然的效果。所以充分利用品学兼优学生自身德育资源,组织不同年级学生交流,挖掘学生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榜样,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同学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品德操行以及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六、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德育作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导师。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在于自身,外界的各种因素虽很重要,但毕竟是客观的因素,它必须通过学生主观的接受才能发生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新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体验。所以学校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体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亲身感受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懂得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等道理。

第七、家长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父母的个性品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和成效。家庭教育需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事的样板。为此,学校应开设“家长论坛”等供学校、孩子、家长交流的平台,引导和帮助家长对待孩子时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压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一同发展、一起成长。

在以学校为中心、动员和整合老师、家长、同伴、社会共同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形成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全方位德育导师制。它必将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

第2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各班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务和要求;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一线安全管理,明确分工和职责,确保了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加强预防、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每学期开学时均进行各种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了防火、防震、逃生等常识。假期中我们也不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放假前夕,我们都印发致学生家长公开信,让家长注意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能够按时返校。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严明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总之,学校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完善制度、加强预防,落实责任,做到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落到实处,才能建设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校车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发展党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8新师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督学培训学习体会范文2018

暑期师德培训学习体会

2016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学习心得

教师暑期培训学习体会

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最新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第3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教育管理导师制

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因而,它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数量以及强调对教学过程和目标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而学分制则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从本质来看,它强调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给学生发展创造比较自由的空间,提倡竞争,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1学生观念转变无法“与时俱进”

学生对自主学习,个性化自我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观念改变较慢,学生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内在理念改变。比如学生对自主选课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故意把所有课程集中修在周二至周五期间,以至产生每周“四休”日。比如学生故意会选择一些难度较低、容易过关的课程,只要拿到规定学分毕业就可以。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相当一部分同学仍旧是定向学习或不考虑个人条件盲目跟从其他同学选课。这样,学生在“自主”性的掩护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故旷课现象会更严重,学生学习纪律松弛,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1.2个性化课表冲淡了固定化班级

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学习能力、兴趣专长等来进行自主化的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因此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下会产生一个具有个性化的“课表”。分散的上课,加之不同的寝室分布,学生缺少了天然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集聚的平台更多承载在“学术团体”或社团协会上,于是学生的班级观念逐渐变弱变淡,班级活动很难开展,班级凝聚力不断减弱,以班级为基础的紧密型体系变得松散,高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名存实亡,同时学生管理工作的“抓手”慢慢失去了。

1.3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端倪”

本人所在学校的大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是在家深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他们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上进心强、相容观念弱,参与意识强、责任观念弱;面对日益复杂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形势,各种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实施完全学分制后,因为缺少必要的交流机会,选修同一门课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外很少交流,学生找不到集体归属感,很难形成较融洽的人际关系;而居住在一起的同学由于选修课程不一致,作息时间也不同,相对来说在一起交流时间也少。所以,当面临困惑而又缺乏交流伙伴的时候,同学们更容易变得孤僻、焦虑、狂躁。

1.4班主任的“用武之地”逐渐流失

学生的成长成才,班级的凝聚力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能够建设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和谐向上的班级,也能对学生在思想教育、生活关心、科研指导、就业服务、心理咨询上提供帮助和服务。“做学生知心朋友、帮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出谋划策、助学生健康成才”。但随着班级观念的淡化,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学生对自主化学习的不同认识,使班主任工作找不到重心。

二、学分制给学生思政工作带来新的思路

2.1学分制给学生思政工作带来新的“增长点”

学分制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教育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重在尊重个体的差异,重在学生的选择,重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学分制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学分制只是针对专业课程上的教学管理制度,建构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框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分析或研究方式,既是学习内容的扩宽和深入,也是学习研究方法(或者说是思维方法)的职业训练。而缺少其他基本能力的训练和锻炼,比如说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或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锻炼而成,即要展开具有实践意义和锻炼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或项目来实现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认真起来,在课堂外忙碌起来”,通过第一课堂带动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推动第一课堂。在理想条件下,学分制下的第一课堂教育和训练更能让学生认真起来,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要“我要学”,并且能够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理论的掌握和专业研究方法的熟练。当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这样的收获和体验时,再来投入到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和锻炼,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而这正是学生思政工作的“落脚点”所在。

2.2学分制推进了思政工作“专业化”打造

思政工作需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才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政工作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和创新内容,而学分制下对思政工作的创新内容和载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即学分制下思政工作应该紧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专业化”打造。理想状态下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以专业提高为目标导向的,并且对专业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其实每个人要对一样事物产生感情,首先要去了解和熟悉,然后才有感觉,到最后才会产生感情,有感觉或有感情后就自然而然会继续投入到这件事物上去了,不断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样道理,如果在对学生的思政工作中,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把“专业”的元素融入到学生具体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自然会更有兴趣参加,从而提高了思政工作的成效性。

三、学生管理教育制度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3.1导师制的应运而生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学分制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唯有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才能获得出路,也才能求的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学院在全面了解学分制实质及学生教育管理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的实际,充分论证,大胆探索,努力构建了与这一新型教学管理体制培养相配套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最大目标就是建立“三全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而克服学分制下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以及借用学分制带来的新特点和发展空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院人才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是学生在临近大一结束选择专业后进行和导师的相互选择,即大一由行政人员担任班级班主任,借用行政人员特有的行政、教育管理经验和坐班制,实施对新生的一年级转型教育,开展了以适应性发展为目标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学生在大二时就有明确的专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和导师的相互选择,并以导师为核心,导师麾下的三个年级学生组建成新型的导师班。

3.2导师的工作职责

导师既是学生所在导师班的班主任,负责班级凝聚力和文化建设,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学生选课学习、学术科研、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推动学生德育的自我提高;加强对学生自主成才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推动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才。②原则上要求导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师生集体活动,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并为学生交流经验和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参加学生工作有关会议,配合分院做好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③开展各类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集体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结合专业方向、班级学生和自身特点,加强对导师班的研究和特色凝炼,打造富有特色的集体。④指导学生短学期实践教育和专业实习活动,并做好评审和推荐工作,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校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申请、研究开展和论文答辩等,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进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⑤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调整心态,为择业就业做好思想准备

3.3导师制的实践意义和预期“收益”

导师制是学分制条件下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和模式有益探索和有效实践,它对于完善学院“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推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功能和促进学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①导师制是探索新型师生关系内涵和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导师制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师生在专业研究领域和兴趣特点上较传统的班主任有很大的优势,类似于早时期的师徒关系,这是超越一般师生关系和感情的特殊关系。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师生更容易在生活、学业和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针对性强,力度更高,效果更明显。②导师制下的导师班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所组成,因有很多专业上的共同追求以及共同喜欢的导师,学生也易于相互交流,导师班也会体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集体感和归属感。这对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惑,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对于思政工作也有较好的工作“着力点”。③导师制下,学生在一个导师班里学习和工作,促进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年级学生的交往交流,推进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导师吸收了相同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充当科研助手,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来研究某一个现象和实体,导师在整体上给与整合和复合,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研究视野,提升了研究能力,这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四、结束语

从长远来考虑,导师制这一学分制下新型教育管理制度既需要完善还需要发展。“完善”的概念既是要解决管理成本和管理漏洞的问题,也要对导师制下各项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合理“转型”。因为在导师制的运行和推进当中,我们也碰到了很多现实而直接的问题,比如教学和学工事务上的“信息流”(信息的上传下达)和“物流”(材料的收集和发放)障碍问题,比如在具体学生工作(评奖评优)模式和办法上的大幅度调整。“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注重导师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效益问题,这种效益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成才上,导师制真正不断发展了,伴随而来的应是教师也不断发展,学生也不断成长成才了。经历两年的工作实践基础上,对导师制以后发展已有一定的工作思路,有几个切入点可以重点抓落实,比如加强特色导师班的建设;比如新型师生关系的不断烘托。学分制(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和导师制(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相互促进,不断形成合力,将有力推动学院“三型二能一高”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4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网络导师制” 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减负增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实现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基础教育如何实现与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接轨,已成为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而语文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笔者认为,更需要回归本真,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力争实现减负增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我校所开展的“网络导师制”部级课题研究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本文就在“网络导师制”背景下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究。

首先简单介绍我校开展的“网络导师制”课题。“网络导师制”是网络教学和现实中导师结对的完美结合。从网络教学的角度来说,“网络导师制”是利用高度发达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互动,科学合理地实现学业指导、在线面批、心理疏导的网络交流平台。从导师结对的角度来说,导师即本班级任课老师,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导师则根据班级整体情况和本学科教学情况,选取班级部分学生作为自己的受导对象。导师需要对受导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动态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整体而言,“网络导师制”是顺应社会发展,结合学生成长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展开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语文老师应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导师制”这一新体制,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为我们的学生服务呢?下面我就针对该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导师对结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补充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注重情感体会和交流。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更加注重的是面对全班同学的集体教学,很难针对学生的个体体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点评,久而久之,学生所获得的更多的是规范的解答、统一的理解,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体悟,这并不利于真正的语文教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更是非常可怕的,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丧失自我,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1.心理辅导

在“网络导师制”背景下,我会在平等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的和结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对心的交流。首先我会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并尽可能提供帮助,一般而言都会获取他们的信任,为后面的工作做好铺垫。有些时候学生可能比较内向,这时我会以更加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学生选择导师本身就说明了他对导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只要我们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会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2.学业指导

导师与学生结对时就是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导师,导师则根据班级整体情况和本学科教学情况,选取学生作为自己的受导对象。所以,就我而言,结对的学生往往是在语文学科相对薄弱或者是特别喜爱语文进而想有一定程度突破的。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经过第一阶段的心理辅导,师生间已经形成了信任而融洽的关系,在第二阶段,我则会更加注重对他们在学业上的指导。除了平常的课堂教学之外,面对语文学科薄弱的学生,我会主动询问,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具体的薄弱知识板块,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阶段性计划,让他们有的放矢,使成绩得到有效提升。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则会更多关注他们对一些内容和问题的具体理解,和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肯定他们的个性化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高性的辅导,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发展性评价

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导师会定期对受导学生的状态做出发展性评价,并上传到“网络导师制”平台,记录下学生的成长轨迹。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里,比如说周末或寒暑假,可以直接进入网络平台,看到导师对自己的发展性评价,并直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与导师交流,从而实现时间上无死角。

以上三个阶段性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普通课堂教学中所带来的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弊端,从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个体、个性发展。

二、“电子教室”网络教学互动,与传统教学形成良性互补

平时学生在校学习,有任何困扰和疑问可以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求得老师的帮助,但是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的学习如果安排不当也将直接影响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果,语文学科更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素质养成的学科。我校开发研制的电子教室网络互动系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现代社会家庭网络已经基本普及,学生家中只需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即可进入我校的“电子教室”网络互动系统,参加与老师的教学互动。

“电子教室”集语音、视频、电子书写板三位于一体,在学生与老师绑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双向交互式“在线指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比如,学生通过耳麦可以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室的屏幕、电子书写板功能,清楚看到老师的所有板书;教师的提问或自由讨论可以通过电子教室的语音对讲、电子举手等功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教师还可以点击任何一个在线学生,查看学生“在线解题”并实现“在线面批”。就具体操作而言,老师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课表及规定时间进入“电子教室”系统,并等待学生的加入。需要参加的同学只需在相应的时间里登陆“电子教室”,即可参加本节课的学习。通过“电子教室”,教师可以完全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获得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

第5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岗位目标就是本科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在本科就读期间的规划目标,包括本科生在毕业后要从事的职位,在这个岗位上打算有什么发展,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什么技能等。对于这些岗位目标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为学生配备了职业导师。

职业导师不同于高校的传统教师,为学生提供不是传统的讲授课程,而是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授业解惑。导师是由各学院(部)安排教师为本学院(部)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咨询服务的老师。职业导师的工作目标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国家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及早做好职业规划;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职业导师的服务内容主要有:职业规划、职业咨询、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顶岗实习或就业方面的信息等。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思考,判断和决策能力,辅导方式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方式灵活。一般来说,每位导师负责3~6个学生,按学期制定并完成所带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由学校进行考核。这项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实用的人才,所以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入地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设立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导师的必要性

职业导师的概念在西方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是指为被指导者提供指导,训练、忠告和友谊的个人。职业导师需要专业的知识(knoeledge)、正确的态度(attitude)、熟练的技巧(skill)、良好的习惯(habit),职业导师的工作核心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作好职业规划,即学生为何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哪里,自己设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职业导师对学生的辅导法则主要有:感同身受,创造信任,引导问题,给予建议等。

我们知道,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是在高考成绩不太思想,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他们在数量众多,就业压力大,如果没有职业素质课程的辅导,仅仅通过传统的大学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具有竞争力。而职业导师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讲授和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掌握学生动态,在学生中建立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信任和依赖,在学生毕业时能够较好地配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满意度。职业导师的指导不是短期培训,也不是专业知识提升培训,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具有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学生,那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初阶段建立最初的求职心态和职业观并能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心态对提升就业满意度就是职业导师不可或缺的工作。

职业导师要完成课程开发、授课、学生活动、宣导等工作,需要和其他教学老师有较多沟通,对专业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授课或指导的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还需要配合学生处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需要和当地企业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能力适应企业的需要。

职业导师一般不是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教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而是需要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即由“教学”变为“导学”,并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与服务,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激发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还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搭建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消除一些当地企业在学生心中的副面影响,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导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

1.职业导师制集双向、互动、参与式教育于一体,使教书与育人得到教好结合。本制度的施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面对教师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指导和启发学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师生间可以较方便、及时地就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专业兴趣,同时也激发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教学工作,使教书育人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2.充当“连心桥”,使院、系的教学和管理具有了针对性和前瞻性。一般情况下,管理教师面对上百大学生,很少能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思想情绪波动并及时采取疏导,往往是出了问题才采取补救措施。而职业导师与学生可以一对一联系,比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也能关注到他们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职业导师在长期与学生的接触中增加了亲和力,更易使学生感受情谊,为学生所接受,可以很好地充当院、系与学生的“连心桥”,可以向院、系反馈学生情况,以便在教学和管理上及时做出调整。

3.拓宽了学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渠道。一般的本科型应用院校随着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心理、生理却不太成熟,一些小的事件如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往往会激发部分学生参与突发事件,成为学校的不稳定因素。职业导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学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不稳定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之。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反映,为学校妥善解决赢得时间。

4.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真正的吸收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对事物的洞察力、概括力,以及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转化而来的,即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所掌握的能灵活运用的知识。职业导师制由于其自身特点决定它的实践性,因此,在学生知识能力的转换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和催化作用。

5.职业导师制找到了一条让学生个体和潜能得到发展的成才途径。实行职业导师制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才同出一个模子、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的局面。实行职业导师制使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学生顺利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可能。这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掘提供了机遇。

我国实行职业导师制的时间还不长,这一制度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的管理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职业导师工作小组。职业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导师制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明显的效果,必须齐抓共管。实行这一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以学校行政为龙头,多部门联合成立职业导师工作小组,指导和监督的职业导师制的运行。

2.规定职业导师的遴选资格。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对职业导师的聘请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一般规定职业导师应具备的条件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关心学校及学院(部)的发展;工作认真负责,有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发展指引;熟悉学校教学、就业和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学生发展,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本着导师积极应聘、自愿报名,网上公布导师资料及指导意向,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实行双向选择。未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学生或导师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加以安排。

4.明确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规定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范围:根据学生的发展愿望和个性特点,辅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根据专业形势,提供学习指导;结合导师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导师自己的人脉资源,推荐所指导的毕业生就业。明确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要求:指导所带的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收存并督促其落实;指导所带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指导,并做好有关工作记录;因故不能继续指导学生,应提前通知学院(部),由学院统一协调另行安排就业导师。

5.明确职业导师的权和利。确定导师指导的内容: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辅导是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特点、爱好,按专业特点选修课程,制订分阶段学习计划,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指导是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遵守社会公德。心理疏导是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有的放矢地实施诊断和教育,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走出不良状况,防止心理问题导致发生的意外事故。确定导师的指导方式: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导师要制定出具体的书面指导计划,并把指导情况记录在案。集中指导是导师针对共性问题召集学生集中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个别指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平等交流、沟通,寻找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规定导师指导学生的比例和次数,一般规定,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最高不得超过10人,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待学生,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不少于一次。

6.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对职业导师的动态管理和中期多部门联合考评,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考评制度,多层次、多角度体现了对导师的考核,对考评中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导师工作的优劣和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深造学习等挂钩,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考评差的导师要及时查找原因,限期改正。并在考评的基础上,拉开津贴档次,以激励导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7.建立和健全职业导师培训制度。职业导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担任,必须具有让学生信服的高超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所以,职业导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对那些第一次担任职业导师的教师来说,更需要学习提高。因此,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导师培训制度,对导师定期地适时地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一般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业务培训,主要是研讨活动,导师们相互探讨,取长补短。二是短期学习,主要是分期分批集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优秀职业导师案例等,扩大导师知识面,拓展新思路,提高指导的基本技能技巧。三是信息交流,主要是向职业导师通报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使得导师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指导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指导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职业导师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

制度化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证。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制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制度。一般来说导师工作安排下去,除了中期考核外,一般少人问津,导师工作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半自由状态,缺乏考核和评价,奖惩机制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导师辅导范围涉及到心理、情感、学业、就业等各个方面,工作繁琐而量大,没有专门的收入报酬,一些资深教师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对学生的相关指导无法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

2.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教育。一些职业导师在工作中存在重职业指导,轻思想教育的倾向,形成了职业指导、思想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投入。

3.院系在职业导师的工作体制方面存在问题。职业导师的育人地位在目前的院系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和切实地保证。表面上院系重视,但实际操作中部分院系责权不清,党团组织、辅导员和职业导师缺乏联系,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及时、恰当的指导、考核和评定,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4.激励措施不到位。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职业导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较明确,但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和承认,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没有完善的有效激励措施,或者虽有措施但未落实到实处,难以保证职业导师的积极性,导致导师缺乏热心。

5.师生比失调,胜任本科生职业导师的人员稀缺。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要求职业导师由具有教学经验和熟悉指导职业特点的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但是一般能胜任职业导师的教师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精力,自己也不愿从事 职业导师的工作,而院系又不得不分配此项任务,导致职业导师和指导学生的师生比例过高,部分职业导师至到学生毕业还不认识学生。有时院系迫不得已起用助教或校外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人士来承担职业导师的工作,由于经验、专业知识的相对欠缺,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职业导师的职责。

6.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导师制,就需要建立有效的职业导师培训机制,而现在对职业导师进行培训的学校少之又少,只是简单地开会宣读职业导师应具有的责任和义务,中期考核的内容等。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职业导师培训班,对经培训符合任职要求的教师,不分职称高低都可以申请当职业导师。

7.规定的指导方式死板,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规定考核职业导师时要求每次导师指导或接待学生要有记录,并且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签名。甚至一些学校设计了《职业导师指导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指导时间、指导内容及发现的问题(由导师填写)、学生意见与要求(由学生填写)、被指导学生签字,但是当前不少学生会借助网络向职业导师求助,职业导师在网络上对学生的指导却无法留下记录。

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管理办法的建议

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一要靠人,二要靠机制,前者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后者是决定人才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关键,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调动和激发职业导师育人的热情,提高人才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职业导师制是解决高等教育靠人和靠机制两相结合的好办法,在靠人方面前文对职业导师的要求谈了不少,现在我们再说高等教育的另一个主题——大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低年级的学生课程繁忙,大部分时间在忙着上课、做作业等,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导师的交流,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内心并不看重也不重视职业导师制,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这种情况的存在本质上还是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和鼓励机制,对学生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力,这个主体表现的并不积极,极大的阻碍了职业导师制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考虑职业导师制中学生参与实践的问题,提出保障和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通过评价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校院两级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在学院成立由副院长领导下的职业导师工作组,负责对导师的日常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导师的目标和职责,建立校院两级的联席会议制度,分别由校院两级的主要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部门或人员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解决学生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建立针对本科生职业导师的考核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奖惩激励措施,确保职业导师制工作运行的规范性、有序性、有效性。

本科生职业导师的创设有助于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但在设计和实施导师制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如何处理和政治辅导员关系的问题。这二者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机制,就可能出现相互推委的现象,形成不了合力,反而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如何认识职业导师和政治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辨证互补关系,如何认识和确定二者的工作职责,如何建立二者履行职责的有效机制,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职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职业导师是专业教育的主体,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辅导员被赋予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导师有教育的职能而没有管理的职能,二者职能互补,相得益彰,教育则重点上,辅导员侧重于大学生的个性培育和全面发展,导师侧重于专业素养和职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上,辅导员侧重于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导师侧重于个别辅导、谈心指导,通过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职业导师熟悉大学生教育教学规律,是所从事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非常熟悉,侧重于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落实专业定位,制定学习计划,接受学生选课咨询,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专业指导的便利和优势,有意识的挖掘所指导专业的思想政治资源优势,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职业导师要利用职业指导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点化。导师还可以利用和学生的亲密关系,在情感上点化学生,通过谈心教育学生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律,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才考文献:

[1]刘翠兰,征艳珂.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第6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一、配合学分制,实施导师制十分必要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举扩招,短短几年,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就实现了大众化的跨越。然而,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都有一个阈值,不顾自身固有条件限制的急剧膨胀,必然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滑坡。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之下,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深刻的课题。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呼唤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学分制于是应运而生。然而,学分制带来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她表现出的宽松、灵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和空间,让刚从应试教育走入大学的新生无所适从。因此,配合学分制,实施导师制十分必要。

二、大学门槛降低后在校大学生的情况

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加之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在纵向、横向上不断扩展延伸,许多以前不能进入大学的人都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校的大学生情况与前几年相比已有很大不同:

1.教育的对象从精英转为大众。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当红的演艺明星、退役的运动员、助学形式安置的退伍士兵、保送生、国防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少数民族预科班、艺术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组成复杂,层次参差不齐。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几十分甚至更多。这个差异除了反映学生的智商、学习动机和知识技能,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年龄分段的多层次性,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呈现的复杂性,素质状况的多样性又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文化修养、认知方式、志趣追求的差异,使得他们的人物个性更加分明。

2.学生学习上缺乏个性。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填鸭式教育,实行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录和接受。中央虽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机制,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在我们的教育阵地大行其道,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人被格式化、工具化了,思维、语言、个性被一概抹平,培养出来的学生差不多是一个模子,听话,服从,没有灵气,创新潜能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地被消磨直至泯灭。

3.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离开父母的怀抱,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学习、生活的改变,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需要独自处理的实际问题,与他们先前怀有的美好理想和憧憬产生强烈反差。由于没有了亲人的庇护,他们内心的情感得不到宣泄,极易引发一些心理不良反应。

4.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据了解,三分之二在校生的大学志愿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写,有的出于就业因素,有的是望文生义,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跟着感觉走,还有一些只是为了被录取,少有尊重学生本人意愿,重视学生潜能发展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觉所读专业不对“胃口”,并非自己的所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心理的不安和痛苦,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甚至产生逆反,即便有能力也不愿好好学。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外在约束力骤然减小,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三、导师制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学校教师划成两块,一块是政治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另一块是专业师资队伍,专门负责传授科学知识。两条管理渠道互不相交。实行学分制后,传统按班级管理的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学生的年级、班级概念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脱节的现象愈发突出。学生们在思想、学习、心理、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单靠辅导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高校实行导师制,就是要从制度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更要履行传道的职责。所谓教书育人。导师要抓住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中的每一个环节,为他们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思想引导。实行导师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通道。导师的言传身教是活的德育教科书,对学生做人、做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和人格形象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师生间的平等沟通,缩短了双方的心灵距离,密切了彼此间的信任关系。通过情感交流,导师了解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个性特点,也摸清了他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追求,由此,可以立足差异,因材施教。

2.学习指导。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学习自,但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依赖老师,反而茫然不知所措。导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除了教,还要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启发、引导他们学会、会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特点,正确地评判自己,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主动发展;做学生的专业引路人,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理性地认识所学专业,激发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学分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地选修课程,减少选课的随意、盲目和片面;对学生辅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双学位学习计划、考级、考证、报考研究生中遇到问题提供咨询、予以建议;安排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参与课题研究,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按照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观教育,指导学生择业,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人生发展目标。

3.心理疏导。大学是人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一个良师益友适时、恰当的关怀与引导会让学子们终身受益。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也在于此。导师制增强了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给了教师们贴近学生,倾听他们所思所想,认清他们心理的机会。导师丰厚的人生阅历、丰富的治学经验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克服心理障碍,化解心灵困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4.生活辅导。上大学前,许多学生都过着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日子,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上了大学,没了依赖,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全得由自己亲自打理,部分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导师应关心爱护学生,通过课堂、座谈会、联谊等活动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四、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可见,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可以弥补学校生源质量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多元性,贯彻学分制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人才培养多样化、质量标准多样化、个性发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人与成才提供平台。

作为学分制的配套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毋庸质疑;然而,作为近年来高教改革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导师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1.扩招带来的低师生比。高校办学规模的数倍扩张,造成各校教学资源的极度匮乏,其中,师资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导师指导的人数过多,鞭长莫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到位、切实的帮助。

2.导师负担过重。教师除了本职工作――课堂教学外,还需搞科研,写论文。一些身为教授、副教授的教师,还要带博、带硕,外出开会,再要承担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很难予以顾及。加上现在的多校区管理,制约了部分导师与所指导学生的见面联系。导师不能履行职责,导师制流于形式在所难免。

3.导师制的制度不健全。虽然各高校在导师制的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导师制是一个新生儿,国内没有现成的标准模式,各校也缺乏足够的成熟经验。导师的基本职责、任务、考核办法、应享受的待遇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落不到实处。教师做多做少、做与不做没有太大的约束。客观上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

五、强化导师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实行导师制,是强化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措施。虽有困难和阻力,但必须克服。只要采取相应对策,导师制的作用一定得到充分发挥。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充实教学资源,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选派那些具有良好师德、思想素质高,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专职教学人员担任导师。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低师生比,各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返聘一批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聘请校外科研、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及择业、就业提供指导;挑选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或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协助导师工作。以这种方式作为学校一定时期内师资力量的有效补充,使得众多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直接指导。

第7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倦怠 干预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态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①倦怠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包括酗酒、过分依赖药物、失眠等问题,对婚姻与家庭关系产生冲击;倦怠对学生个人而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质量,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关怀,教师的负面性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校而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降低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变坏,对学校稳定健康的发展产生不理影响。总之,对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加以了解,可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直接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教师心理倦怠成因

2.1 个人因素

有三个方面易造成教师心理不同程度的倦怠,人格因素,生活所处的环境与受教育水平有差异,以至于人的性情、品质不同。交际能力因素,缺少与学校领导、同事的交流沟通,沟通能力欠佳。由于忙于工作,难于应付,交际圈变小。年级因素,年轻的教师不满现状,现实与想象的不一致,产生一种倦怠的不良情绪,年纪大的教师疲于工作,失去了新鲜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2.2 家庭因素

就家庭负担而言,中老年教师在寄宿学校上班,工作时间长,延误了对自己孩子的照看。双职工家庭而言,中青年教师买房、育人压力大,因工作原因要把家中年幼的孩子托人照看。就家庭和谐因素而言,寄宿制教师因为工作原因,严重影响了和家人的沟通、交流,造成没有得到家人的关心、体谅,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3 社会因素

社会上普遍重视教育,严格管理教师工作,教师压力变大,家长依赖学校,社会缺少对教育的理解,老师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容易使教师陷入倦怠。就职业本身来说,教师自身需不断学习、实践,学校竞争压力加大,超负荷的工作量与极少的休闲时间成反比,学校的环境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②

3 寄宿制学校教师普遍心理状况

3.1 适应性

适应性问题主要是指,一是现实与理想是有距离的:因寄宿制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其家长相对工作较忙,因而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基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家长会对寄宿制学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上,这与教师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是有差异的。二是社会舆论对教育的冲击:寄宿制学校的老师,相对工作量要大很多,责任心也要相当强,因此工作报酬也会相应稍高于普通学校,但从教育的总体情况上分析,教师待遇普遍都是偏低的,有些老师就会心理不平衡,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肯定与收获,认为这很不公平。再就是学科技能带来的压力: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与改革,影响着每一位教师,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许多教师因不满原有的学历,也加快了进修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可这些进修培训毕竟是需要精力,时间,更需要教学实践,而教师本身就缺乏这些,故当下教育会出现“不知如何教”的困惑或“越来越不会教”的感慨。

3.2 职业行为

寄宿制教师相对普通学校教师,更需要对职业的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学生的爱,很多老师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经验,从而脱颖而出,成为特级教师。③然而在寄宿制学校,由于强大的教师队伍人数,其教师之间的竞争也相应更加激烈,如教师想要取得骄人成绩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所以寄宿制学校教师会有“忙忙碌碌、碌碌无为”的感觉,易失去对学生的耐心、爱心和恒心,也容易产生牢骚、怨职情绪。

3.3 交往沟通

寄宿制学校由于校区面积较大,各行政办公室安排相对会分散些,使本校教师间的交往变得不方便,在人际交往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本就需要时间积累,这较少时间的见面就不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由于寄宿教师早出晚归,中午也难得回家,班主任教师更是难得有一个完整的周末,所以与外界的交流也相应减少。

4 教师心理倦怠干预措施

4.1 改革学校制度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由教师心理倦怠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充分认识。比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邀请权威专家来讲座等方式获得认识。其次,学校应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 最后,通过改革和完善学校目前现有的制度,得到实践经验,制定出一套更科学更民主的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教师因抵触学校制度而产生的倦怠心理。

4.2 对教师自身的干预

对教师自身的干预,可通过每学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来讲座,全面深入详细地剖析教师心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方面采取一定的训练措施,由此控制和消除教师的不良心理因素。与此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增加教师外派参加有关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回来后分享学习心得并与全体教师交流经验。在校网上开辟一条与教师沟通之路,比如教师心理信箱和有关心理方面的教师论谈。在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引导下,教师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行为的变化及时反思,并由心理辅导教师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慰与行为上的指导,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心理倦怠的发生。

4.3 对社会环境的干预

教师很大一部分压力就来自家长,增加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机会,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义务劳动或宣传活动,一方面使学校在社区中树立美好的整体形象,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校荣则我荣,自然地,教师在社区中的地位也会获得提升。

第8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 B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97-04

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自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身心健康都正遭受种种威胁,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工作倦怠,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现状

有人也把工作倦怠称之为职业枯竭,意思是说从事相关服务行业中的人员因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忽视个人自身的需求从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低下的状态[1]。心理咨询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需要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投入非常多的情感和大量的智力活动,他们时常感受到来自自己、求助者和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心理咨询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特别是近些年,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等压力逐步加大,诞生了不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社会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和期望不断升高,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也日趋严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2]。

二、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身份界定模糊,存在多种角色冲突

心理咨询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具有其特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当今,不少高校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兼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来自行政上和课程上的工作任务繁琐沉重,高校心理咨询师被迫在各种身份中寻找平衡点,但现实情况常常会让心理咨询师处于被动地位[3]。

(二)职业发展前景受限,个人满意度较低

在咨询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构建起稳健的、友好的咨访关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来访者,这种投入一般是单方面的。心理咨询的效果具有非显性、滞后性和往复性的特点,尤其是在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量并没有纳入学校相关量化和考核体系,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能计入工作量,难以有成就感。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劳动报酬、职称晋升等方面也没有制度保障,容易陷入职业发展困境与自我价值感低的矛盾冲突。

(三)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和专业督导

高校经常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参加省教育厅开展的相关会议和活动,这类会议能够提供同行之间的交流,可是无法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和专业的督导。有一些专家认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必定是一个充满艰辛和荆棘的路程,心理咨询师在面对专业领域诸多挑战的同时还要面对许多原生家庭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咨询有效性的个人因素。接受督导是觉察和处理个人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缺乏这个过程就很难在专业上保持稳定发展。

(四)转介机制不完善,超出工作能力和范畴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治疗则需要在医院等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可是,在高校咨询工作中,我们发现神经症性问题和精神类问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通常不愿意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辅导,他们更害怕同学老师发现他们有问题,更害怕学校相关机构建议其到医院或精神病院等专业机构接受治疗。即使部分学生愿意到医院进行诊断,也不太愿意接受药物治疗,更愿意返回学校进行心理辅导。家长在得知学生情况后,更是倾向于依赖学校心理机构,而碍于面子等问题不愿去医院或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排查筛选出具有严重问题的建议往外送,有些不愿意去,有的送出去相关单位不愿意接收;当学生表现出精神症状时,对于不适宜咨询的学生进行转介是高校咨询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但是学校并没有与相关的心理治疗机构建立有效的转介机制,导致遇到能力之外的问题时无法及时将个案转介出去[4]。这样,高校心理咨询师就不得不面对许多超出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范围的来访者,造成高校心理咨询师压力增大。

三、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供政策保障

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明确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身份和工作内容,保证专职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专业性,尽量避免工作交叉和多重角色;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心理咨询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保证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得到相匹配的回报与支持,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保证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的稳定。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转介机制,使超出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的个案能够及时转介,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也保证心理咨询师的自身健康水平。

(二).组建心理咨询团队,获得心理支持

多数人误以为,心理咨询师是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自身不会也不可能有心理问题,或者自身可以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但事与愿违,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且也需要有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尤其需要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由于心理咨询工作自身的特点,每一次个案都在体验一个全新的过程,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拥有持续而丰富的支持资源。不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严格充足的实践训练背景,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师应该参与到一个团结的、高效率的心理咨询教师团队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能够从团队中有效地分散自己的责任,得到专业的支持和理解,还能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效能感、避免挫折感,维护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学习到不同心理咨询师擅长的方法和验,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学习到工作枯竭的有效应对方式,从而储备更多的心理支持资源[5]。这种团队可以由校内的同事组成,也可以由校外的同行之间组成。

(三)建立督导制度,提升专业咨询技能

高校心理咨询师不断遇到各种挑战,迫切需要督导师的定期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棘手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也能有效地促进咨询效果,并防止问题的出现。定期稳定的专业督导和相关信任的督导关系,使心理咨询师拥有固定的商量与检讨的对象;经验丰富的心理督导师能够指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个人的未尽事宜、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资深的督导师可以及时帮助心理咨询师有效地解决咨询活动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处理自己积压的负面情绪,更能够帮助咨询师看清咨询中引发的“情结”的问题,促进它们不断反思和总结,是咨询师个人成长的必备向导。

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参加一些自我成长团体,在这类小团体中,经验丰富的团体咨询师能够担当督导师,其他咨询师作为团体成员,可以参与定期组织各种主题的团体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心理咨询师可以将遇到的咨询案例在保密的前提下,与督导师进行充分讨论,通过督导师的指导分析,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发现影响心理咨询的自身的不良因素,从而协助心理咨询师意识到并及时处理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更加合格、成熟的高校心理咨询师。所以说,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工作督导制度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它可以保障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健康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整体心理咨询水平的提高。

(四)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提供充足的职业发展机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特点正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包括确立可行的职业理想与目标、提供优良的职业成长环境和强化职业的内在发展等。从心理咨询自身的特点出发,高等院校应该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纳入心理咨询师的个人职业发展,确保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学校应该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咨询师参加各类专业的学习培训与学术交流;根据不同心理咨询师的学历背景和职称特点,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同时保证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培训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大学生也越来越离不开心理咨询,而同时在政策、经费、师资等各方面的体制保障并不完善,这就导致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工作倦怠情况不断增加,专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对学校心理健康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高校如果能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心理咨询师的合理权益,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咨询师的积极性和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如果能建立合理的转介机制,心理咨询师就能从根源上减少工作压力;如果能够建立高校的工作团队,就能使心理咨询师获得同行之间的心理支持;如果能提供专业的学习督导,将提升心理咨询师的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胜任力,提高职业效能感;如果能提供充足的职业发展机会,就能保证心理咨询师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海萍,赵静波,刘县兰等.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倦怠与胜任力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

[2]鞠鑫,赵崇莲.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0).

[3]李永慧,朱育红,徐光兴.高校心理咨询师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研究.心理辅导[J].2013,(2).

第9篇: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在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教育的今天,“人性”这个词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并成为各行各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自然也就成为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本,了解教师的心管理教师的人。在教师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充分挖掘教师们的工作潜力,能够使教师们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

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明确这么两个问题:①“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治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是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性化”,它尤其强调在管理中既要体现“制度化”,也要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是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而“人治化”管理或根本就没有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行同虚设,校长单凭个人的喜好行事,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其“个人意志”就是学校的最高准则,教师成了会说话的机器,甚至对教师一味地、不适当地管、卡、压和训斥责怪,如此这般或许能够带来学校表面的所谓“稳定”与“繁荣”,但却很难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忠诚,很难使教师有主人翁感,其最终的结果是出现教师消极怠工和学校逐步走向衰落的局面。②“人性化”管理不是“宽松化”管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不仅不能抛弃管理制度,而且还将管理制度作为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并强调在管理制度面前要体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范围内,给违反管理制度的教师更多的改过机会,而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使之永世不得翻身;而“宽松化”管理则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前提,学校呈现“一盘散沙”的状况,校长则充当无原则的老好人,一味地靠与教师“打成一片”而放松管理,最终使管理变成庸俗的“仁慈化”。

由此可见,“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关系密切:没有“制度化”管理,学校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石;没有“人性化”管理,学校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但是,“人性化”管理比“制度化”管理境界更高、实际效果更好:因为单纯的“制度化”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激励人也可以束缚人,而“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渗透了“人性”的因素,将“人”视为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强调要了解“人”的特点,关注“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管理充满“人情味”和激励作用,更加容易被教师所接受。那么,如何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呢?

1.要管理好学校,领导要做教师信得过的人

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学校领导要管教师们的心,首先要做一个教师们信得过的人、佩服的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工作中要会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帮助教师解决难题,会尽量满足教师在工作上的需求,会和教师共同学习工作,会把教师们凝聚在自己的身边,一起为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学校的所碰到的困难而忧愁,为学校的发展在奋斗,为学校的未来在奠基。这样才能管理好教师这支队伍。

1.1树立学校领导的良好形象。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领头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之魂,但不是神,是瓜上的一根藤,教师就象一个个的瓜,紧紧相连在这根藤上,瓜和藤的全部营养来自校园这个根。凝聚人心,积众人之力,依靠和相信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要和教师们一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纪律、制度面前领导不能有任何的优待。要用纪律约束自己,要用民主、监督制度约束自己。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坦诚相见 ,以诚待人 ,在同教师相处中把他们当朋友。讨论工作时,以平等商量的口气;交流思想时,推心置腹;征求意见时,专心倾听。还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同志。只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不以权整人,就能在教师群体中树立严谨宽容、公正民主、热情和善的形象。

1.2学校领导要具有洞察能力。能够敏锐、迅速、正确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及时地拿出新的方案,创新的工作就开始了。要有预见能力,能超前地把握事态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要有决断能力,也就是实际的决策能力。在决策中,要考虑到风险、责任、利益、压力等等与此相关的问题。要有推动能力,在形成制度、方案以后,领导者要有推动整个组织行动起来的能力,要善于激励教师们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尽心尽力的工作。要有应变能力,就是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能力,将突发的偶然因素变成实现工作目标的有利因素。要有辩才能力,就是善于识别和起用人才的眼力。要有整合利益能力。要把分散的甚至是有冲突的利益要求整合为利益共识。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要保证各个要素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获得高一层次的整体合力。要善于团结各方,清除障碍化解矛盾,将各种积极性综合在一起。总之,学校领导要以个人的魅力,感染、吸引、凝聚、号召、影响教师们,他们在感情上得到了尊重、信任、理解、关心、鼓励,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奉献全力。

2.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教育、感染和转变有着重大意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需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引领教师为学校发展多作贡献。

2.1领导与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关系

新时期的学校管理是对话,无论是领导对教师,还是教师对学生。对话即意味着平等,平等即是民主,让人人都参与管理,因为广大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发展动力源。所以,他们有权力管理学校,决策学校重大事宜。

第一领导要有民主、公正、廉洁和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不是什么“大人物”在工作中要尊重教师,承认他们主人翁地位,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把自己当作是集体中的一员,乐于采纳教师意见,并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第二,领导者与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交往相辅,要深入到教学中去听课、指导,多与教师们私下交谈,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利于沟通和统一认识,增进感情联系,加强互相了解,从而产生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气氛。第三,领导必须掌握一些工作方法:一是随时关心教师,协助教师,满足教师合理要求;二是坚持诚心的表扬和善意的批评;三是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决策,学校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先将“方案”草案印发给全体教师,广泛征求他们意见,然后根据提交上来的修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最后召开教代会讨论表决通过。建立领导与教师民主平等关系,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使广大教师主动关心学校,为学校着想,急学校所急,为振兴学校群策群力。

2.2领导要真诚的关爱教师。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难免有错误,有困难,当教职工在工作中受挫时,管理者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指明方向,使之振作;当教职工出现情结低落、精神不振时,管理者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原因,帮助解开思想扣子,使他们在低落的情结中解脱出来,重树信心----多给教职工以关怀、温暖、宽容,精神上的开导和物质上的帮助,形成和谐融恰的氛围,人格得到了关注,教职工才会心悦诚服,才会把管理者当成知已,如:关心职工疾苦,可以做到 “六祝贺”“五必访”“三到场”。六祝贺:职工结婚(或子女结婚)、生孩子、工作取得成绩、子女上大学、入党或取得学历祝贺。五必访:教职工生病、意外事故、家庭不和、亲人生病、工作受挫必访。三到场:节假日教职工值班、家中有大事、生活有困难到场慰问。

2.3领导要公正地评价教师。作为校长,要以同事、朋友的身份对待教师,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去看待教师。非原则性问题,过去的东西不必过分在意。工作中,注重调查了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力求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不因教师对自己提了几条批评意见,就认为其是异己等等。同时,善于发现闪光点 ,经常与教师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这样,教师于无形中,体验到人格得到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个时候,教师的能量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这比一千遍说教更有效。

3.学会感激教师,让教师实现成就感和自豪感

感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的一切工作,大到教育教学,小到点点滴滴的事,都离不开教师,都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作为教师,他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当教师看到自己的业绩被别人认可时,成就感和自豪感会从内心油然而生,进而竭尽全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