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黄山奇石仙女弹琴精选(九篇)

黄山奇石仙女弹琴

第1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九月七日

黄山奇石续写

有名的黄山,每天有许多人来参观。是因为黄山有四怪分别是:奇松,怪石,去海,温泉。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怪石。

就说天狗望月吧,白天,你可能很难看到狗,但是晚上的时候,你就会看见一只狗抬着头望着月亮,好像在跟玉兔说话呢?这就是天狗望月。

再来讲仙女弹琴,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个石凳,凳子上坐着一位仙女,仙女前面有一个琴。仙女弹琴的名字就叫开了。

第2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罢黄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第3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黄山长约40公里,宽约30公里,为峰林状花岗状。我童年的故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黄山市境内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黄山了。10岁生日时,爷爷带我去黄山玩,黄山的奇异风景和玲珑巧石一下子把我迷住了。石构成,山体雄伟奇特。黄山雨量充沛,古人赞其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赞。

我和爷爷来到主峰莲花峰下。我抬眼望去,峰顶直插云霄,似乎与天相通。爷爷看了看我说:“傻了吧,这莲花峰海拔1870米。不过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来说可就差十万八千里了。”我好奇地问:“爷爷,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啊!”斋。爷爷自豪地说:“8848、13米。”我顿时呆了。突然,我心中有一个想法:爬上峰顶看风景那起不妙斋。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爷爷。爷爷不好意思的说:“我老了爬不动了,这样吧,我们去看看‘黄山四绝’吧!”我歪着脑袋好奇说:“黄山四绝?”“黄山四绝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松生长在峰石峭壁之间,苍劲、刚毅,尤以迎客松最为著名。”爷爷笑嘻嘻地说。我点点头,表示明白。

我们先去看怪石,怪石说它怪,它还真怪。有的像一位仙女,手抚一架古琴正在弹奏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这就是仙女弹琴了,还有金鸡叫天都、狮子抢球、猴子观海,等等,真是百趣横生,回味无穷。

最有趣的要算云海了。云海里的云雾翻滚着,奔腾着。有时,连绵不断的镶着金边或银边的云层在翻动;有时,长空万里,只浮现一朵朵一层不染的白莲;有时,像一座巨大的建筑物的圆顶,上面全是精雕细刻的飞禽走兽;有时,天如碧海,云像海上的亲轻舟,静静地、轻轻地漂泊,生怕惊醒大海的酣梦。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几个黄山的主要景区:北海、西海、天都峰、玉屏楼、云古寺。真是目不暇接。怪不得古人赞其云。

第4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在一片山海上有一位仙人背着他心爱的背包一动不动地站在山头,想着我要去哪里旅游。这就是有趣的“仙人背包。”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两只狮子它们抢着一个漂亮的小花球。你争我夺,谁也补让谁。这就是有名的“狮子抢球。”

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仙女弹琴”、“仙人踩高跷”、“飞来石”、……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欢 迎 投 稿白云飘飘网

第5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天狗望月

本刊小记者 陈怡晓:

在zài一yí座zuò凹āo凸tū不bù平pín的de山shān峰fēn上shn,有yǒu一yì只zhī可kě爱ài的de“小xiǎo狗ǒu”。每měi当dān月yuè亮lin挂uà在zài无wú边biān无wú际jì的de天tiān空kōn,“小xiǎo狗ǒu”就jiù趴pā在zài一yí块kuài石shí头tou上shn望wàn着zhe皎jiǎo洁jié的de月yuè亮lin。它tā尾wěi巴b翘qiào得de老lǎo高āo老lǎo高āo,眼yǎn睛jin睁zhēn得de大dà大dà的de,舌shé头tou伸shēn得de长chán长chán的de,口kǒu水shuǐ流liú个è不bù停tín,好hǎo像xiàn要yào把bǎ月yuè亮lin吃chī掉diào呢ne!这zhè就jiù是shì有yǒu趣qù的de“天tiān狗ǒu望wàn月yuè”。

老僧采药

本刊小记者 刘晨杰:

陡dǒu峭qiào的de山shān峰fēn上shn,有yǒu一yí位wèi“老lǎo僧sēn”。他tā背bèi上shn背bēi着zhe一yì只zhī竹zhú篓lǒu,望wàn着zhe前qián面miàn的de山shān林lín,仔zǐ仔zǐ细xì细xì地de寻xún找zhǎo草cǎo药yào,他tā把bǎ采cǎi来lái的de草cǎo药yào丢diū进jìn竹zhú篓lǒu。这zhè就jiù是shì“老lǎo僧sēn采cǎi药yào”。

犀牛望月

本刊小记者 秦子然:

那nà巨jù石shí就jiù像xiàn一yì只zhī大dà大dà的de犀xī牛niú,趴pā在zài高āo高āo的de石shí堆duī上shn,望wàn着zhe天tiān上shn圆yuán圆yuán的de月yuè亮lin,口kǒu水shuǐ都dōu要yào流liú出chū来li了le,恨hèn不bù得dé一yì口kǒu把bǎ它tā吞tūn进jìn肚dù子zi里li。这zhè就jiù是shì有yǒu趣qù的de“犀xī牛niú望wàn月yuè”。

狮子抢球

本刊小记者 张博渊:

在zài一yí座zuò山shān峰fēn上shn,两liǎn只zhī雄xión壮zhuàn的de“狮shī子zi”围wéi着zhe一yí个e巨jù大dà的de“球qiú球qiú”抢qiǎn来lái抢qiǎn去qù,一yì只zhī“狮shī子zi”扑pū过uò去qù,用yòn爪zhuǎ子zi抓zhuā住zhù“球qiú球qiú”,另lìn一yì只zhī“狮shī子zi”不bù甘ān示shì弱ruò,扑pū到dào它tā的de前qián面miàn,用yòn爪zhuǎ子zi紧jǐn紧jǐn抓zhuā住zhù“球qiú球qiú”不bú放fàn,张zhān开kāi血xuè盆pén大dà嘴zuǐ,好hǎo像xiàn在zài说shuō:“把bǎ球qiú球qiú还huán给ěi我wǒ。”这zhè就jiù是shì有yǒu趣qù的de“狮shī子zi抢qiǎn球qiú”。

仙女弹琴

本刊小记者 王清莹:

第6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1、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2、细细品味这些千奇百怪的松,它们夹在石头缝中,生活了千万年,虽饱经风霜的打击,它丝毫没有动摇,至今日仍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翠绿欲滴的青枝在春姑娘的呵护下,在它自己的努力拼搏下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博大,奋斗精神的体现吗?

3、人们都说:“秦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的景色了。

4、到了高处,周围一片云海,仿佛走入了仙境。黄山上的云变化莫测,有时白得像一匹锦缎,有时像一条龙似的,在天空中腾云驾雾,好像在与同伴们嬉戏。黄山上的怪石和青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更增加了黄山的美感。

5、黄山之奇,最奇之处莫过于闻名于世的“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瞧,黄山奇松,破石而出,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又是坚韧性格的象征;黄山怪石,星罗棋布,或类人,或似物,形态逼真,妙趣横生;黄山云海,浩浩荡荡,烟波浩渺,聚散奔突;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晶莹澄澈,可饮可浴。而日出、冰挂、华彩等时令景观,相映成趣,可谓人间仙境。

6、我们先去看怪石,怪石说它怪,它还真怪。有的像一位仙女,手抚一架古琴正在弹奏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这就是仙女弹琴了,还有金鸡叫天都、狮子抢球、猴子观海,等等,真是百趣横生,回味无穷。

7、去黄山泡过温泉的人都知道,这是黄山的第四绝。它水质清澄,水味甘美。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处沐浴,立刻返老还童。黄山温泉因此声誉大增,名扬天下,还被人们称为“灵泉”呢。

8、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来;陪客松则生机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真是太奇了!

9、黄山最有名的就要数大峰林了,群峰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进去像迷宫一般。这个群峰迷宫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东峰,一个是南峰,还有一个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独峙耸立在峰林中间。极顶上面,长着一棵苍翠的松树,长年新绿非常美。

10、细细阅读这些苍劲之松,让我肃然起敬。这些外表潇洒挺秀,优美遒劲,枝干蟠曲的大松实为石头缝中的一棵小小的苗头儿,在与石头这巨人作斗争的同时,力尽全力拼命地吸吮着春雨,拼命地享受柔和,绚丽的春光,身子在不断地长大,灵魂在不断地升华!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美好的象征吗?

11、阅黄山松,读中国人!中华民族近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在与日本作斗争时,没有后退,中国人举着刀枪剑杆努力地冲,()不正如奇松与石头作斗争吗?中华民族吸取国外精华,自我完善,不正如奇松努力吸取阳光雨露吗?

12、我一边爬,一边向上望,黄山的景物尽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处爬,就越像紫烟一样的雾气向下飘来。使人感到清凉。不多时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无比舒畅,心旷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领略黄山的景色这还是第一次。

13、看完奇石,我们便向山顶发起了“进攻”,爬到莲花峰的时候,我们看见了黄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树之一——迎客松。据说迎客松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它还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像守护悬崖的卫士,一丝不苟;它枝叶茂盛,那么多像针一样的叶子,犹如千万个老奶奶手里的绣花针,那么细,那么结实;迎客松形态可掬,被风一吹,枝叶随风飘荡,好像正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呢

14、峰回路转,看完飞来石后,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15、最著名的怪石要算飞来石,为什么叫飞来石呢?因为飞来石竖立在悬崖边,重200吨,可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只有一点点,无论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纹丝不动,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17、“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至今,我还赞叹着黄山的美景。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那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真让人流连忘返

18、万万没想到黄山的奇妙景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座中国的世界名山啊!

第7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1、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2、细细品味这些千奇百怪的松,它们夹在石头缝中,生活了千万年,虽饱经风霜的打击,它丝毫没有动摇,至今日仍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翠绿欲滴的青枝在春姑娘的呵护下,在它自己的努力拼搏下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博大,奋斗精神的体现吗?

3、人们都说:“秦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的景色了。

4、到了高处,周围一片云海,仿佛走入了仙境。黄山上的云变化莫测,有时白得像一匹锦缎,有时像一条龙似的,在天空中腾云驾雾,好像在与同伴们嬉戏。黄山上的怪石和青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更增加了黄山的美感。

5、黄山之奇,最奇之处莫过于闻名于世的“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瞧,黄山奇松,破石而出,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又是坚韧性格的象征;黄山怪石,星罗棋布,或类人,或似物,形态逼真,妙趣横生;黄山云海,浩浩荡荡,烟波浩渺,聚散奔突;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晶莹澄澈,可饮可浴。而日出、冰挂、华彩等时令景观,相映成趣,可谓人间仙境。

6、我们先去看怪石,怪石说它怪,它还真怪。有的像一位仙女,手抚一架古琴正在弹奏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这就是仙女弹琴了,还有金鸡叫天都、狮子抢球、猴子观海,等等,真是百趣横生,回味无穷。

7、去黄山泡过温泉的人都知道,这是黄山的第四绝。它水质清澄,水味甘美。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处沐浴,立刻返老还童。黄山温泉因此声誉大增,名扬天下,还被人们称为“灵泉”呢。

8、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来;陪客松则生机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真是太奇了!

9、黄山最有名的就要数大峰林了,群峰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进去像迷宫一般。这个群峰迷宫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东峰,一个是南峰,还有一个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独峙耸立在峰林中间。极顶上面,长着一棵苍翠的松树,长年新绿非常美。

10、细细阅读这些苍劲之松,让我肃然起敬。这些外表潇洒挺秀,优美遒劲,枝干蟠曲的大松实为石头缝中的一棵小小的苗头儿,在与石头这巨人作斗争的同时,力尽全力拼命地吸吮着春雨,拼命地享受柔和,绚丽的春光,身子在不断地长大,灵魂在不断地升华!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美好的象征吗?

11、阅黄山松,读中国人!中华民族近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在与日本作斗争时,没有后退,中国人举着刀枪剑杆努力地冲,()不正如奇松与石头作斗争吗?中华民族吸取国外精华,自我完善,不正如奇松努力吸取阳光雨露吗?

12、我一边爬,一边向上望,黄山的景物尽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处爬,就越像紫烟一样的雾气向下飘来。使人感到清凉。不多时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无比舒畅,心旷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领略黄山的景色这还是第一次。

13、看完奇石,我们便向山顶发起了“进攻”,爬到莲花峰的时候,我们看见了黄山最著名的十大松树之一——迎客松。据说迎客松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它还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像守护悬崖的卫士,一丝不苟;它枝叶茂盛,那么多像针一样的叶子,犹如千万个老奶奶手里的绣花针,那么细,那么结实;迎客松形态可掬,被风一吹,枝叶随风飘荡,好像正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呢

14、峰回路转,看完飞来石后,很快就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猴子观桃”,“喜鹊登梅”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15、最著名的怪石要算飞来石,为什么叫飞来石呢?因为飞来石竖立在悬崖边,重200吨,可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只有一点点,无论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它都纹丝不动,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

17、“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至今,我还赞叹着黄山的美景。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那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真让人流连忘返

18、万万没想到黄山的奇妙景色,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座中国的世界名山啊!

第8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俗话说:华山险,黄山秀……我就确确实实地领略到黄山的秀丽。

黄山位于安徽省,那里有四大景观:云海、温泉、奇松、怪石。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怪石。我往前面望去,只见前面都是千奇百怪的石头,旁边都是一些小木屋和小铁屋,里面有卖食品的、有卖纪念品的……导游指着前面的一块石头,我想:前面的那块石头真像一个人,不管是眼睛,还是鼻子,都非常精细。导游说:前面的那块石头想不像一个人?左边的那块石头像不像一只手?所以它的名字就叫仙人指路。我恍然大捂,仔细看了看,真的挺像的。我们走到了一个悬崖边,我看到了前面山上有一块像鸡一样的石头,真有趣!导游说:“每当太阳刚刚升起,金光照耀在鸡的身上,鸡的浑身闪着金光,如同一只金鸡站在山上引吭高歌。这块石头的名字叫金鸡叫天都。其实,石头区还有很多很多的怪石,如:仙女弹琴、天狗望月、武松打虎,师徒上路等等,数不胜数。

黄山的松树也非常有名,这种松树是天然形成的,而且这种松树的生命力很强,它的根很长,最长达8米多,最短的也有2米多长。导游还带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看到了许多松树,各个昂首挺胸。导游指着前面的一棵松树说:这就是迎客松,在黄山非常有名。只可惜另一根树枝断了。”我失望地说:“如果早一点来就可以看到完整的迎客松了。”

在坐飞机的路上,我不禁回想到那优美的黄山,我多么想再次它的怀抱!

第9篇:黄山奇石仙女弹琴范文

来青城山,是一番逍遥游。

站在青城第一峰上,背靠岷山万年雪岭,面向千里川西平原,看脚下阴阳三十六峰如朝如拱,岷江拍岸玉垒浮云,仿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达到生平没有的自由境界。

一路翠色如屏,然而此“青”亦非“青”,道教尚“清”,青城山的来源应该是“清城都”,“清都、紫薇,均天广乐,帝之所居”,“仙都众妙之奥,福地会昌之域”,此“城”非人间之城,而是天上之都,道家谓天帝的居所。它的出现也与青城山道教发于汉相符。在汉晋、隋唐、开元年间叫“清城山”,到唐玄宗的手诏上将“清城山”去水作“青城山”,才有今天的名字。

所以青城山自古就是一个神仙的乐园,成就了“神仙都会”的美名。

今天的人都喜欢搞“海选”、“PK”其实古人早就有这个传统,而且做的还是“海选”神仙。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在封神台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然后开读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封365位正神。细看历史,青城山与它还有很多关联:青城天仓峰上有太乙真人洞,一名乾元山,因太乙真人居此修炼而名。据传太乙、哪吒师徒辅助周朝,仙去洞空。青城山亦称“赵公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财神赵公明的故乡,建福宫有财神殿,自古就有到青城山拜财神的讲究。被封神榜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的赵公明,原来是日神之一,被后裔射下落于青城山,张天师张道陵在修道时,收赵公明为徒,并让他骑着黑虎,手执金鞭,守护丹炉。青城金鞭岩相传为武财神赵公明藏金鞭之所。《封神演义》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的原型,就有隋朝青城山老道赵昱,和山下治理都江堰的李冰二儿子。

作为三教合一的产物,《封神演义》打乱了传统的神位系统,道教只看作它是神话小说,并未加以参考,但《封神演义》表明了神仙思想与道教的交融。

“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洞天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中国五岳包括在洞天之内。这些“洞天福地”因被神仙所统辖,也被称之为是修道的人“修炼得道”最佳处所,认为道教中许多著名道士都是在这些地方“得道成仙”的。青城山被封为“十大洞天”之第五青城山洞。“周回二千里,名日宝仙九室之洞天,属青城丈人治之”,主治神仙为宁封子。

问道青城山,最先来的应该是黄帝。根据道教故事,黄帝是在青城山学“龙踽飞行之道”,一门日行万里的绝技。得道的宁封子授黄帝一部《龙踽经》。黄帝学成后统一华夏,策云龙以游八极。黄帝非常高兴,筑台拜宁封子为五岳丈人,让他统领五岳。青城山丈人峰传说为宁封子修道处,峰下建丈人祠,即今天建福宫。青城山常道观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又有黄帝祠专祀黄帝。到青城山的人都要去黄帝祠拜一拜。

以黄帝为中心,青城山众仙人集。“青城山有玉女洞,亦日素女”。传说素女是黄帝的侍女,善操琴瑟。青城山如同素女娘娘的行宫,“素女播都广之琴,温风冬飘,素雪夏寒,鸾鸟自鸣,凤乌自舞,灵寿白花”。玉女洞在青城山龙居山北,上清宫附近,曾经有山岩崩裂,石壁露出“玉女洞”三字,“玉女”二字完好,洞字仅存水旁。建于晋代的上清宫有一池,形如半月,水深数尺,晶莹清澈,不竭不溢,传说是仙女麻姑浴丹处,故名“麻姑池”……

后世越来越多在青城山修道的人被列为仙真,如蜀中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范长生、李八百、严君平、尔朱荣), “岷山七圣”(七人为李冰之佐)、嵋山七圣、“青城五隐”(薛昌、范长生、勾符台、张愈、杨慎)。清代李善济罗列青城得道人物约卅人。

“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平四海之外。”虽然明知虚无缥缈,中国人依然有深厚的神仙情结,甚至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中延续着传说中道教徒御剑飞仙、服气辟谷、长生不老的千古传奇。青城山赤石城崖有一个羊马台,从张天师以来传说羊马自鸣即有升天者。如果您去青城山,在那里听到羊马叫,那可要恭喜了。

三生万物

公元143年七月,在江西龙虎山的学道者张道陵,“闻蜀民朴素可敬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呜山隐居”。张道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明代蔡长通撰《鹤鸣山迎仙阁记》载:“青城为十大洞天之一,其周围几十里,地脉衍迤,分支为鹤呜山,乃汉天师张道陵修炼之所。”第二年他到青城山赤城崖舍结茅传道,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将黄老的经义论典同西蜀的原始宗教结合,创立了天师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道陵在青城山教区传道十一年之久。

道教在形成初期,人们称其前身为黄老道,黄帝与老子并列。战国及秦汉皆有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张道陵奉《道德经》,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尊“太上老君”老子为最高神,黄帝则成为古仙人之一。唯有得道才能成仙,使得老子(道)与其它神祗高下分明,天宇澄清,也开启了近2000年“问道”的传统。天神、地只、仙真、人鬼渐归道统,神仙方士八方来朝,洞天福地遍布神州。道教作为一种正式的形式,最终得以确立,吸纳了中国民间的各种方术奇技,形成了今天蔚为大观的道教文化体系。

六朝以来,道教扩大了神灵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最高神“三清”,把道的体现者的角色转由三清承担,以为只有道教最高神才能最完美地体现道的神性,才是道的化身。

青城山有三清殿、玉清宫、上清宫、老君阁。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天师洞,以三清殿为主殿,殿前高悬一幅对联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寓意。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道教后来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但是在二千年前的青城山区域,却是一种新鲜事。作为一个外来的至尊,要获得百姓的信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民间鬼神迷信和巫术活动盛行的巴蜀地区。

张道陵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最著名的是天师降妖除魔的传说:青城山本是鬼魔盘踞的“六天鬼域”。得到太上老君授予的真经秘诀、宝剑符印,张道陵在青城山设坛斗法,八部鬼帅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施展正一斩邪三五飞步之术,以符咒之力降伏了鬼帅鬼王,并与这些归顺了的诸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以朱笔划山,立石为誓,“人主于昼,鬼行于夜”,从此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巴蜀之地的诸部妖魔鬼怪,悉皆归附于张天师。传说后来中国民间最敬畏的“五部瘟神”,便是归降张天师的八部鬼帅中的五位。至于

余下的三位鬼帅,据说被遣往西域苦寒之地。另外六天鬼王则被派往丰都地府,担任阴间的鬼酋。

青城仙山的历史从此开启。现在青城山还有掷笔槽、誓鬼碑、降魔石、洗心池、石天地、石日月等当时斗法传说的遗迹。宋代大画家文同游青城山,观张天师誓鬼碑,有感而作《誓鬼碑》诗曰:“谁能识奥诀,禹步学魁罡”。《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都曾经披发仗剑,踏罡步斗,道教认为祈禳北斗可以消灭解厄,保命延生。

降妖除魔之事多为荒诞传说,但后世研究道教的学者们,却从中看出了张道陵在巴蜀地区传播五斗米道时,曾经历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巫教鬼道相互影响、渗透,乃至发生激烈冲突的过程。按成都著名道教学者王家佑先生研究的结果,张天师降服的“鬼、魔、龙、虎”,实际都是指古代巴蜀的少数民族,如龙族是古蜀族,鬼族是古代巴人,虎族是指古彝人。

“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这可能更加接近于道教在这里兴起的原因,因为天师给当地人解决了实际的困苦,还带来了全新的精神信仰。

公元156年,传122岁的张道陵在青城山羽化登仙,留下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唯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天师洞朝拜祖庭。这里现存有隋代石刻天师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掌中握有“阳平治都功印”,为天师降魔镇山之宝。天师洞正殿左侧有古银杏树,高五十多米,粗五人围,传为张天师所植。坞00多年的岁月使它周身长满了倒悬的“钟乳”,但依然是那样道劲苍虬,枝繁叶茂。

天师道经过张道陵父子三代的传播,特别是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逐渐转向上层领域发展。天师道不仅有经典、醮仪、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布巴蜀、汉中,成为影响很大的有组织的宗教团体,固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张道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后来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称为道教两大教派,延续至今。

青城山道教同样经历了多派融合的历史。在青城山山门附近的建福宫里,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两边为全真道祖师东华帝君王玄甫、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王重阳因为金庸《射雕英雄传》而广为人知,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一生在女真人统治下的金代从事宗教活动,对武功虽然一窍不通,却确实在“活死人墓”修炼,并传下“全真七子”(“北七真”)。祖师殿供奉有张三丰祖师,张三丰为元明之际著名道士,创立三丰派和武当武功。天师洞主殿三清殿有康熙题“丹台碧洞”匾额,是因为明末清初道士陈清觉重建青城山,使青城山又逐步恢复了道家仙山的风貌。1702年陈清觉奉诏进京,得到了康熙帝的接见。康熙帝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还亲笔书写了“丹台碧洞”匾额。因此全真教龙门派“丹台碧洞”宗诞生,数百年来绵绵不绝。

道法自然

今天的人看《山海经》,发现上古山岳处处奇花异草、黄金白玉,深恨不能做时空穿越,去那里开发“探险淘金游”。古书虽然不可为凭,但今日生态的退化却是事实,人类的足迹上天入地,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失去了清净自然。

“青城天下幽”的自然仙境才尤显珍贵。

以今天的视角看,青城山也是一座地质公园。这个公园里最早的欣赏者应该是麻姑。传说青城山的仙女麻姑曾经目睹了沧海变成青山的过程。2亿年前,青城山一带还在茫茫海底。名为“印支运动”的造山运动以来,这里才升起渐渐成为沉积陆地,成为巨大的四川内陆湖盆的边缘。

青城山处于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东翼山地中的邛崃山脉南端东支诸山的总称,古人将它归于岷山山脉。1982年以“青城山一都江堰”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的青城山,是青城山脉中赵公山支脉,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南侧,分前山、后山两个部分,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地质运动使得青城山大起大落,形成一系列断裂褶皱的山峰,千姿百态,幽深莫测,诗人以“山如翠浪尽东倾”形容青城山的壮丽景观。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这些都构成“洞天”和“幽”的地质基础。

因为来自于沉积环境,青城山山体以砾岩和沉积岩为主。沉积岩混进了很多红色的铁氧化物,故史书上说,青城山有崖含赤壁,又名赤城山。仔细观察青城山山道两边岩壁,可以很明显看到是由无数的圆形颗粒组成的岩石,它们由钙铁质胶结,称为砾岩。坚硬而性脆的砾岩常常沿着节理形成深谷和陡墙,远古湖海的冲击更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墙腰带式山崖。传说为张天师划出的青城山掷笔槽就是沿白垩纪(距今1.37亿年~距今6700万年)砾岩形成的纵谷。天师降魔时挥剑劈成的“三岛石”其实是巨岩沿着节理脱离形成的。天仓山金鞭岩则是典型的圳墙式山崖。这样的山体和地质不仅造成了众多纵横的沟谷、独特的景观,也造成了山路曲折回旋、一步一景,“曲径幽居神仙迹,高山便是白云乡”。

这样的地质也容易形成洞穴。青城山道士记载这里有洞,七十二小洞。洞为“第一太乙洞,第二九仙宝室洞,第三娑罗洞,第四高台玉室洞,第五麻姑洞,第六宝园洞,第七圣母洞,第八都督洞。”这些洞基本都难以确认。今天最有名的是青城前山的一些石室,因为道士修炼而成为胜迹,代表就是天师洞和朝阳洞。相传张道陵曾在青城山常道观混元顶半岩窝结茅传道,留下天师洞遗址,传闻洞深不可测,道士以石碑封住洞口。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组宏大的道教宫观园林,游客要细心才会找到天师洞口。混元顶北岩则被认为是宁封真君栖真之所。“昔先生居此洞,黄帝诣而师之。”现在它叫朝阳洞,是游青城山的要道,游人最好早上来看,因为它洞口朝东豁然开朗,每逢旭日初生时,岩壁金光灿烂,蔚为奇观。

除了地形地貌曲折幽深,青城山的“洞天”境界更来自这里的气候和生态。

阳历三月中旬,我们从梅花盛开的杭州出发,坐飞机来到成都青城山下,发现这里早已是草长莺飞,暖风如熏,正是注菜花绽放最绚烂的时候。而上得山来一看,青城山密林青翠,岁寒不凋,果然清幽天下。

青城山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云雾雨露使得景观更加清幽和神秘;“青苍滴秀万千树”,潮湿的气候,有利于林木花草的生长。青城山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名花名木随处可见,有大量的楠木、杉树、棕树、珙桐,青城幽兰驰名中外,还盛产野生药材。

在追求修真、崇尚自然的道教看来,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

是一处洞天福地。道士在山中修建了许多宫观,多藏于绿阴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幽深。

青城山虽然以幽闻名,但从旅游者的角度,到青城山主要应该看道教建筑和文化。

青城山历代宫观林立,至今尚存遗迹38处。主要宫观有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对参观和朝拜者来说,上清宫和天师洞是最主要的两处。

天师洞是体现青城山道教建筑特点的典型。在外部环境上,道教多讲究风水术,比如天师洞背靠昆元顶,左有青龙岗,右有黑虎塘,前方地势开阔,远处山体有三狮六凤,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灵兽”布局。方位为东向偏北,正对群山开口的清新来气。山有来脉,水有活源,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

在内部环境上,青城山大部分宫观建筑格局为以殿堂为核心的封闭式四合院形式,纵向铺开,自下而上层层筑台,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设在中轴线上,两边设置配殿供奉诸神,体现了“尊者居中”的思想,看上去有一种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效果。但结合山区坡度大、地形复杂的特点,青城山宫观不强调完整贯穿的中轴线,采用前低后高,旁低中高的布局,其余建筑多自由组合,灵活多变。青城山最大的宫观天师洞就是一个例子,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洞等建筑既层层递进又灵活组合,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三清殿前十余级台阶,将建筑抬高,增加雄伟感,殿前更是古木参天,亭亭如盖。后有山林,前望流水,这种清幽的环境构成了道教洞天福地的境界。

上清宫山门为三个门洞,山门前有题“大道无为”的影壁。这在道教里也有讲究。三个门洞寓示进山门,过了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才称得为真正出家道士。而影壁可以藏风聚气,还有避邪的功能。

青城山的建筑装饰也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蝠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凤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

道教宫观也是道教举行各种仪式,宣扬道教教义的地方。青城山道教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课,还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统称为“斋醮”,齐祝国裕民安。“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道教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举行一项斋醮科仪,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来共同完成。在整个仪式过程中,道士颂唱经典,伴之以铃、铛、铰、鼓、箫、引磬、笛、二星、木鱼等乐器、奏出《全真正韵》的道教音乐,更烘托出青城的仙山气氛。

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他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发端于道教”。

道士修道当然不是为了做科学研究。青城山天师洞有“道在养生”碑,概括了一干多年以来道教修炼的要旨,“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炼丹、气功、医药、武术、音乐……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精气神这“人体三宝”,使人处于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存在。

到青城山的外地人,都要尝一尝“青城四绝”:洞天乳酒、青城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青城山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他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的这四种特产,风味独特。

气功和武术也是“内炼精神,外师造化”的养生方法。在央视版《笑傲江湖》热播时,有两个人成了青城山最不受欢迎的人,理由很简单,“诋毁了青城派的形象”: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的青城派是名声不好的反面派,“变脸大师”彭登怀却“不幸”扮演了小说中青城派掌门人余沧海。

江湖恩仇并不那么难消。几年后金庸亲临青城山,青城派表演太极拳、剑,摆下了“天罡北斗七星剑阵”迎客。青城功夫不时博得“大侠”的喝彩,看完之后金庸欣然题词: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从宁封的飞行术到张天师斩妖除魔的剑术,一直到民国小说家还珠楼主把青城剑仙写的亦真亦幻,青城武术在很多外人看来并不真切。“南武当,北少林,峨眉宏佛法,探本上青城。”青城派是中国著名武术流派之一,青城派剑术被誉为全国四大剑派之一,历代青城道士中均有习剑术者。青城拳术深受剑术影响,有“剑拳”之称。如今,青城派武术尤以拳术和剑术见长,全国乃至世界众多学习者来此,一观其妙。

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使多少人如痴如醉,然而纳西古乐的“祖宗”――青城道教音乐,却少为人知。

2004年1月1日,青城山道教仙乐团正式成立并对外公演。十多个穿着华服老道人有的弹扬琴,有的弹阮,有的吹笛子,有的敲木鱼,还有的敲云锣。这声音充满和谐优美之气,若行云流水,古韵迭起,听者飘飘欲仙,宛如一场人生奇遇。

青城山古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说演道教经典,因为常年在封闭的宗教场所中,保存了遥远的古代音乐特色,非常珍贵。2002年,纳西古乐的发掘人宣科先生先后两次来到青城山,经对道教音乐详细考证后宣布,纳西古乐来源自青城山道教音乐。

青城山道教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则首推清代咸丰年间的“半髯道人”张孔山。他在青城山出家当道士,在修道之余精研古琴艺术,成为开创川派古琴的一代宗师。如今青城山的道士中,对道教音乐以及古琴艺术研习精通者,亦为数不少。

据说张孔山为求无上妙道,曾上溯岷江,多年游历山水之间,终于悟得了大道与乐音之妙理。最终他将山水林泉之妙音纳入琴曲,创作出了古琴名曲《流水》(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它自然天成,渗透着清净微奥的妙趣,成为古琴曲中的传世经典,入选最具地球人类代表性的音乐,由美国“旅行者”2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茫茫宇宙寻找知音。

知音还没有出现,可能是外星人还没有“得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