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货币供给论文精选(九篇)

货币供给论文

第1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倒逼特性;协整;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反应

货币供给属性之争是货币经济理论界长期存在的现象。在实际争论中,无论是货币供给外生论者还是内生论者都将货币供给机制的运作方向作为其立论基础。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坚持货币供给“乘数机制”,认为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实现的,是基础货币决定货币供给量。而内生性理论则相反,其货币供给机制可称之为“倒逼机制”,而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倒逼”是最后一个环节。同时,在现实经济实践中,货币政策制订者都以货币供给机制的运作方向为依据而制订货币政策,故以基础货币供给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因此,研究一国的货币供给机制运作方向,尤其是基础货币供给机制的运作方向,无论是对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一国现实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判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综述

目前,对货币供给机制运作方向的理论研究都体现在货币供给属性的研究之中。现代主流内生货币供给理论都体现出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Siney·S·Weintraub(1978)在论述其货币供给内生性时,基于工资加成的价格形成定理认为,货币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导致货币收入的增加,造成既定实际产出水平下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增加,假定货币流动速度不变,中央银行为了维持充分就业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就必须增加货币供应。Nicholas·Kaldor(1982)在从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职能的角度论述货币内生性时认为,虽然从形式看,现有的货币供应量都是从中央银行渠道出去的,但实质上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这是因为公众的货币需求经常大量地表现为贷款需求,而银行贷款和货币供给量是紧密相关的,银行贷款的增减实际增减了现有货币供给量。Basil·J·Moore(1988)在论述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时,基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三大法宝”,认为基础货币的投放取决于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

上述货币供给理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实际经济因素货币供给基础货币供给”的一般形式。可以看出在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中,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倒逼”是其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由于各国中央银行都把基础货币供给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从经济实践角度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倒逼”环节。

经验研究的程度取决于理论研究的发展水平。基于当代货币供给内生理论,国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具体到最后“倒逼”环节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有限。其中比较有名的是Lombra、Torto(1973)以及Forman、Groves和Eicher(1985)的实证研究,他们证实了美国基础货币的变动是被动的和适应性的。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中,其“倒逼特性”只体现到实际经济因素对货币供给量的“倒逼”这一层次。然而,外生货币供给论者都将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作为其主要立论基础:M·Friedman,A·Schwartsz(1963)、Phillips·Cagan(1965)、Jerry·L·Jordan(1969)、Albert·E·Burger(1971)等都分别从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决定货币供给量这一角度论述其货币供给外生性思想,并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因此,从这一角度说,我国相关学者的实证研究是不够彻底的,并不能从外生货币供给论的立论基础角度反驳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其实践意义也必然是有限的。

对我国货币供给“倒逼机制”的实证研究必然涉及到实证研究路径的选择问题,而合理的路径选择取决于相关理论争鸣的焦点及其表现形式。因此,笔者将以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为主要变量,展开对我国货币供给“倒逼机制”,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环节的实证研究。

二、数据说明和计量分析

基于上述理论探讨,本文将通过对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计量关系的研究,以检验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运作方向问题。为了表述的全面性,文中将同时分别检验广义货币供给(M2)和狭义货币供给(M1)与基础货币(B)的关系。

由于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统计制度进行了较大调整,因此,1997年以后的数据与以往的历史数据是不可比的。本文选取从1998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共35组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各期,其中2006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月报。为了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本文对其取对数值,得三个变量:LNB、LNM2、LNM1,分别代表基础货币、广义货币供给、狭义货币供给。实证检验过程如下:

(一)ADF检验

由于采用非平稳序列建立模型将很可能导致伪回归。故在分析时间序列问题时,进行单位根检验是必要的。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原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后得到的ADF统计量若大于给定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则所检验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反之亦然。若为非平稳序列,则继续对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单整阶数。本文采用麦金农临界值,对上述各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LNM2、LNM1、LNB都具有单位根,而其一阶差分为平稳序列,即为I(1)序列。

(二)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是指若干个单整阶数相同的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为平稳序列,它可以表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EG检验),分别对LNM2、LNB以及LNM1、LNB进行协整检验。

1、对LNB、LNM2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对LNB、LNM2建立协整回归模型:

LNB=2.243+0.696LNM2

第二步:令

E2=LNB-2.243-0.696LNM2

对E2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E2已经是平稳序列。故LM2与LNB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这样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表明LNB和LNM2之间的短期变动关系。经过多次试验,删除不显著的滞后量,采用广义差分法得到方程如下:

上式四个变量的系数都有正确的符号,并且各系数都是显著的,DW统计量表明残差项之间不存在序列相关,因而上式是理想的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

2、对LNB、LNM1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对LNB、LNM1建立协整回归模型:

LNB=2.803+0.708LNM1

第二步:令

E1=LNB-2.803-0.708LNM1

对E1进行单位根检验,同样发现E1也已经是平稳序列,故LNM2与LNB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同样经过多次试验,删掉不显著的变量,我们可以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上式四个变量的系数都有正确的符号,并且各系数都是显著的,DW统计量表明残差项之间不存在序列相关,因而上式也是理想的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1969)提出,如果由yt和xt滞后值所决定的yt的条件分布与仅由yt滞后值决定的条件分布相同,则称两序列存在格兰杰非因果性;若加入xt滞后变量有助于改善yt的预测精度,则称两序列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对上述各货币供给对数序列两两配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在1998到2006年的季度数据样本区间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M2是LNB的格兰杰原因,LNB却不是LNM2的格兰杰原因;LNM1是LNB的格兰杰原因,LNB却不是LNM1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我国货币供给体系存在明显的“倒逼机制”,具有显著的“倒逼”特性。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货币供应体系中,是广义货币供给以及狭义货币供给决定基础货币供给,而不是外生货币供给论所认为的狭义货币供给通过乘数效应决定广义货币供给的外生货币供给思想。

(四)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和脉冲反应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本文通过对VAR模型的方差分解和脉冲反应分析,揭示出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动态影响过程。

1、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各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解不仅可以对样本期间以外的因果关系检验,而且还将每个变量的单位增量分解为一定比例的自身原因和其他变量的贡献。笔者通过建立VAR(2)模型,进而得出方差分解结果。为了更形象地反映各变量贡献的变化趋势,文章用趋势图给出(见图1和图2):

从图1可以看出,从第三期开始,广义货币供给(LNM2)对基础货币供给(LNB)的影响持续、显著地增大,而基础货币对其自身的影响却持续地明显降低。

从图2可以看出,从第一期开始,狭义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供给的作用就显著地增强,在第十二期就占到基础货币供给预测误差的50%,并且之后依然持续增强其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而基础货币对其自身的影响却是相反的。

2、脉冲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试图描述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是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的,并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反应函数来分析LNB对LNM1、LNM的动态冲击的反应。

从图3可以看出,在第一期基础货币(LNB)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新息立刻有较强的反应,供应量增加了约0.042左右,但影响的时间不长,到第四期就回到原来的水平,以后一直以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微弱负值影响基础货币的供给;而广义货币供给虽然在第二期对基础货币有一个微弱的负向影响,但很快从第三期开始就以一个持续的、稳定的较强正值影响着基础货币的供给。这与上述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吻合的。并且广义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供给有较强的决定作用。

从图4可以看出,其基本结构与图1相似,第一期基础货币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立刻起反应,但很快就回复到一个持续、稳定微弱的负值影响;从第二期开始,狭义货币供给(LNM1)就以一个较强的正向值作用于基础货币供给,并且之后以一个较大正值持续稳定地作用于基础货币的供给。而且与图3中不同的是,狭义货币供给并没出现任何对基础货币供给的负向作用,这应是狭义货币比广义货币具有更强流动性的缘故。

三、结论

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供给(对数)变量之间关系的计量检验发现,各层次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供给具有持续的、显著的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在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长期均衡关系上,无论是广义货币供给还是狭义货币供给都与基础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一点,主流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外生货币供给理论都是认可的。

第二,从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看,无论是广义货币供给还是狭义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变化都存在显著的Granger影响,表明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存在显著的“倒逼”特性,而不是外生货币供给论者所长期坚持的由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思想。

第三,通过方差分解分析,识别了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影响过程。方差分解的估计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在长期和短期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持续的,“倒逼”特性非常明显。

第四,通过估计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分析,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发现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冲击效果是持续而稳定的。估计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倒逼”特性,而且具体描述了货币供给对基础货币的动态影响。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弗里德曼.货币稳定方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盛松成等.现代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宁咏.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假设与经验事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第2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036-05

一、引言

货币供给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调控中间目标及其方式的选择,并将直接影响到货币调控的效果。然而,货币供给性质问题一直是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所在,其是否可以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是评判货币调控效果所必须回答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这恰恰被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所忽略。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给,是导致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分歧的关键。学术界对货币供给性质的讨论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加以决定;第二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三类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还受制于经济主体的内生需要。很显然,上述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的创造过程,形成了外生、内生以及内外生货币供给理论,构成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石。

纵观货币发展史,理论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正是这些争论推动着货币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货币供给的性质到底怎样?内生抑或外生?是货币经济学中始终不容回避的最基本理论问题,直接涉及宏观经济理论及有关对策研究,构成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争执的根源,用传统的思维方法难以达成共识。有鉴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仿生学角度对货币循环的定义、特点及描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运用货币循环理论解释了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二、相关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货币供给外生论

货币供给外生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观点,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交换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外生变量。因而,中央银行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运行。

西方经济学界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下面分别就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凯恩斯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背景密切相关。凯恩斯经济理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1929年―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他虽然没有进行货币供给的定量分析,但是开创了外生货币供给理论,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工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凯恩斯的货币外生论与其货币非中性思想一脉相承,构成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基础。

坚持货币供给外生论最为有力的莫过于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主要因素:(1)基础货币H,它由银行准备金与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构成;(2)存款与准备比率D/R,即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比;(3)存款通货比率D/C,即商业银行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C的比率。货币主义认为,中央银行能直接决定基础货币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只要控制或变动H,就必然能在影响D/R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最主要问题在于:弗里德曼把货币供给归结为基础货币H、存款与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固定函数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这两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是会发生交叉影响的,特别是D/R和D/C往往随经济活动的涨落而变动,不能作为货币供给方程式的固定参数看待。比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另外,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与西方经济学界相比,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相对较少且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成果中,主张货币供给外生论观点几乎是微乎其微,在此不做讨论。

(二)货币供给内生论

货币供给内生论在其经济模型中假定货币是生产的产物,货币供给可以被视为内生变量。因而,货币供给内生论提出了货币供给的数量由经济主体的需要内生决定,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决定于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如收入、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如果认定货币供给决定于内生变量,那么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中央银行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流通只能吸取一定量的货币,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

现代内生性货币论较为代表性的观点来自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以及美国的格雷和托宾等人。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格利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认为,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仅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因此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中央银行,还包括整个金融系统和公众。托宾在批判简单的基础货币模型基础上,对货币供给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建立了资产选择模型,该模型突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货币传导过程中的资产替代性,指出了存款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的变动是由经济过程内生决定,从而推导出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

在中国,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学者比较多,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李春琪(2003)从“倒逼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梁晓辉,黄玖立(2003)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而是由各个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内生决定的。谢罗奇,胡昆(2005)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并用传统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周可可(2006)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因果检验,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结论。耿中元,曾令华(2006)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以中国为例检验了内生货币假说,得出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结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内生论的提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它强调货币供给量作为内生变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更不能支配银行和企业的行动。试问,如果货币供给是完全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创立有什么意义?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哪里?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是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中性的?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利用货币这个政策变量作为干预经济生活的工具。

(三)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凯恩斯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通货膨胀、滞胀、通货紧缩等各种经济难题的困扰,对经济运行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和“内生论”只是抽象的理论模型,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可能更符合实际。西方经济理论界,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的学者居少数,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罗宾逊,卡尔多为首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们认为,从形式上看,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都是从中央银行出去的。因而,它在形式上是一个外生变量,但实质上供应多少货币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系统内各因素变动的结果。例如,在经济高涨时期,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增加,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增加,中央银行想控制也难。因为商业银行会设法逃避。同样,在经济萧条时,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会减少,银行系统的贷款会相应减少,中央银行想增加也难。因此,货币供给在形式上外生的,背后却具有浓厚的内生性。英国著名货币理论家劳伦斯.哈里斯在其《货币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他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可能是由外生因素所决定的,例如金本位制下新金矿的发现,或者政府为战争提供资金而进行的借款。货币供给的变动也可能由货币需求所决定,以至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引起了银行部门增加它的计划货币供给。从这一角度来看,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成员共同创造。此外,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都要受到某些同样的影响。例如,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与银行体系计划的供给货币同时增加。由此可见,哈里斯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来自经济体系之外,是外生变量;另一个因素来自经济体系内部的货币需求。

在中国金融理论界,黄达教授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在《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一书中,黄达教授明确指出:“货币供给模型是M=m×B。由此可以看出,决定货币供给的是三个因素:C/D、R/D与B,C/D是货币供给中通货与存款货币之比;R/D是准备金存款这个在商业银行之间流通的货币与存款货币之比;B是基础货币。这三个因素,在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分别归之为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事实上三方面的行为对这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交叉的”。很显然,黄达教授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由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共同决定,因而货币供给既是内生又是外生。崔建军(2005)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初桂娟(2007)从光的波粒二象性角度分析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三、分析方法的阐述

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考察金融系统时,不难发现金融系统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首先,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演进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其次,金融系统的结构秩序也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再次,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系统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同样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特征。最后,金融系统同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整体,并且这种自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总而言之,金融系统具备了生态系统的许多特征,但由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含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并且系统内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金融系统要真正仿生成一个生态系统――即金融生态系统,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金融系统必须具备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二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才能维系。鉴于此,笔者曾提出了金融系统模拟生态系统的四个假设条件:金融交易主体是生命体、货币循环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信用流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及政府在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可以视同于人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此,金融系统就能完全模拟成一个生态系统,相应地金融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就成为了该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因此,在金融生态系统的货币循环中,货币是最重要的物质,它是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

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一样,货币起源于环境(交换是信用的一种方式),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金融个体与群落,并经由生产者(中央银行)、消费者(金融机构群落)、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所组成的营养级交叉循环,最后同样归还给环境(信用关系的终结),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假定了货币即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货币在各类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即为金融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因而,货币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起点,它是金融主体与内外环境(信用、经济、法制、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偶合的产物,通过交换的方式在各种金融主体之间反复循环,就构成了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因此,它在金融生态系统既是生产的产物,又是交换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种,它不仅需要适应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和内外环境的需要,充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镇流器”,而且还能够调控金融生态系统其它金融主体与改善内外环境,发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遥控器”功能。

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货币循环与信用流动也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进行的,两者也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它们把各个组分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货币循环与物质循环一样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货币循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货币交换,而且还带有全球性,可以在全球金融生态圈中进行货币交换;二是反复性。金融生物群落和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信用关系)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三是平衡性。货币循环在不受政府(其作用等同于人类)干扰的条件下,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货币循环区别于物质循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是双向性。货币循环既可以由生产者流经消费者再到分解者,又可以由分解者流经消费者再到生产者。因而,在货币理论中一直存在内生与外生之争。二是调节性。从货币循环的供给路径来看,中央银行通过合理控制与消费者(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物质交换(发行基础货币),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物质交换量(货币供应量),实现金融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适应性。从货币循环的需求路径来看,金融生态内外环境的变化,比如信用环境的改善、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主体内部制度的完善等等会促使分解者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分解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货币交换量不断增加,导致了中央银行为满足金融主体的需要而被动的创造货币,从而提高了金融主体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增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可以用库、流通率、周转率和周转时间几个概念来描述。货币循环同样也可以用以上几个概念加以描述。货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一个或多个贮存场所,这些贮存场所就称为库。例如,货币在中央银行时是一个库,叫发行库。货币在商业银行时又是另一个库,叫业务库。发行库的性质有点像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的贮存库;业务库与自然生态物质循环中交换库相似。在生态系统中用流通率来描述单位时间或单位面积通过物质的数量,而金融生态系统中是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量来加以表述。由于金融生态系统中货币循环有两条路径,因而,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数量有两种描述方法,即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按口径大小又可分为M0、M1、M2、M3……。金融生态系统中也用周转率来描述货币的周转速度,又称货币流通速度,它是指单位货币在考察期内流通的平均次数,即考察期内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额与流通中的货币量的比值。周转时间即周转率的倒数,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它是用来描述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本文的结论

(一)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

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物种,它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的物种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因此,它需要适应其生存的内外环境。所以,内生理论可以解释为中央银行必须与其生存的内外环境相适应。即认为,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对生态系统内在运行规律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体,它又能够改变其周围的内外环境。即承认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又是对生物体能够改变环境的认可。

(二)为什么货币理论中会有内生与外生之争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我们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就很容易进行解释。原因主要在于: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因而,货币循环就有两条路径。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这两条路径进行研究,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研究得出了货币是外生的,而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得出了货币是内生的。

(三)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第一,货币循环的双向性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由于在货币循环的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进行货币交换的过程是相互的,因而,各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从货币的供给循环路径来看,中央银行(生产者)创造货币的多少必然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最终会影响分解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各金融主体之间的行为变化也会改变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经济、法制以及制度等内外环境)。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是外生的。另一方面,从货币的需求循环路径来看,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微观经济主体(分解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会不断地影响金融中介机构(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中央银行会被动地创造货币。从这一视角来看,货币又是内生的。第二,货币循环的调节性与适应性也决定了货币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货币循环的调节性说明了货币是外生的,而货币循环的适应性又说明了货币是内生的。第三,金融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金融主体不仅能够适应环境,同时还能够改变环境。从这一点来看,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

(四)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纯粹的内生变量,完全由金融生态系统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则否定了生物主体能够改变环境的客观规律

那么,中央银行也绝不可能成为开天辟地以来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调控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如果仅承认货币供给是外生性,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完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主观地控制,那么,中央银行就万能了,则否定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因此,正确把握货币供给即是内生的又是外生的性质,才能正确认识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才是可取的科学发展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Friedman,M.& Schwartz.A MonetaryHistoryofthe United States,1867-1960[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3。

[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03。

[4]李春琪:《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M],上海出版社,2003。

[5]梁晓辉,黄玖立:《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03(2)。

[6]谢罗奇,胡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J].《求索》,2005(1)。

第3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 物价水平 超额货币供给 实际产出 ECM模型 脉冲响应

中文图书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一般物价水平的每一变动总会对经济个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度量即CPI指数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和物价上涨隐忧背景下,专家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优先目标确定问题上展开过争论。针对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曾撰文指出央行超发货币是主要原因。关于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现金交易说给出了经典解释,但由于其苛刻的前提假设和恒等式的特点所带来建模和数据处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现金交易说的框架内对方程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传导路径尚未有权威的实证研究。

关于产出、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影响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以前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方面的研究,如:产出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或者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刘斌(2002)以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实证结论表明,中国的货币供给在长期是均衡的,在长期和短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和物价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赵留彦,王一鸣(2005)对1952-2001年期间中国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长期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流通中的货币(M0)与价格存在着稳健的协整关系,引起物价变动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通货存量。Mishkin(2001)通过对加拿大1971-199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存在一定关系,货币供应量能有效解释物价水平的短期波动。关于产出、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影响研究,和立道、范修礼(2010)应用现金交易方程分析我国货币供给状况,得出我国在过去30年一直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结论,并从货币角度考虑,我国一直存在通货膨胀的陷阱。孙韦、郑中华(2010)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赵影、周岳(2010)则认为实体经济景气状况和货币供应量是决定CPI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2. 理论依据

作为经典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说在经济中货币需求决定机制解释的同时,也为在同样的框架下探求现实中价格变动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而货币数量论长期均衡理论的属性又为研究一般物价水平与均衡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现金交易说以实际产出不变为前提的假设不符合我国现实。

但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化阐述,费雪设定充分就业的前提,主要是为强调物价与货币量同步变动的结论,这可从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短期内稳定且长期变动也极小的另一假定得到证实。结果证实了物价变动和货币数量、实际产出之间存在可信关系。费雪对方程式中各因素的说明是抽象的,因此本文需要寻找其变量。由于实践中变量的代表性和测量技术问题,难以找到一般物价水平P的精准度量;同时费雪对于的货币层次M也未能指定具体划分;商品和劳务交易量T如果视为常数将不合乎实际。

关于货币流通速度V的经验研究,一般依赖于传统的货币需求方程。传统的(lower(1967))现金先期约束(CIA)模型一般认为流通速度独立于货币增长率;Stockman(1981)尽管考虑了资本积累,不过仍然假定仅有消费品的购买需要货币预付,此时货币增长速度并不影响流通速度,即使资本品的购买也需要货币预付,货币流通速度仍为常数;赵留彦(2009),由中国经验数据,认为货币化进程并未导致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依据前人的结论,本文针对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3. 实证研究

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狭义货币量(M1)度量货币供给量,以2001年1月到2011年12月月度数据表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序列(2000年为基期)作对数差分处理来表示月度物价水平lnP的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月度的GDP(将GDP季度数据平均至各月)进行指数平减,得到实际GDP作为商品和劳务交易总量T的变量,即总产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季度生产总值核算历史》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公布的相关数据。

由于总产出GDP和货币供给量M1序列值含有季节因素,会掩盖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因此在本文中参照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X-12季节调整方法对上述两个变量序列值中所含的季节因子进行剔除。假定货币的流通速度为常数,在原来费雪模型 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得到 ,取对数并对方程设置参数,可得:

其中,lnP、lnM1_SA、lnGDP_SA分别是物价水平和经X-12法调整的实际货币供给、实际产出的对数长期趋势值,即均衡值。

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估计之前,首先要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运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选择AI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3.3 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中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关系,即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下面利用Johansen方法检验它们之间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根据AI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期为5,选择有截距项无趋势项的协整检验形式,得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3.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可描述系统中某一内生变量发生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动态效应轨迹,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实际货币供给和产出对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影响。

分别给出了我国一般物价水平对于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的一个单位冲击的动态响应图,横轴代表滞后阶数,纵轴代表物价水平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现部分为计算值,上下两条虚线为响应函数值加或者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从图2可以看出,给予实际货币供应一个单位冲击,将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正响应,并在12期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趋于收敛,这与模型中实际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给予实际产出一个单位冲击,将导致物价水平的负响应,并在第10期达到最低点,然后逐渐收敛。比较来看,实际货币供给冲击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比产出冲击的影响明显,这在模型估计参数结果中也能得到反映。

3.5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给出的是对VAR模型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一个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由表3可知,虽然物价水平的变动来源于自身,但是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对物价水平变量的预测误差仍然有较大的贡献率。尤其是随这滞后阶数的延长,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预测误差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40期达到11.7%,而实际产出对物价水平预测误差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并在13期后维持在4%的水平。由此可以认为,在改进现金交易方程框架内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是导致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

3.6误差修正模型

前述模型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非均衡过程生成的。因此,在建模时需要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理论的长期均衡过程,误差修正模型(ECM)就是对这种思想的体现。

误差修正结果:

输出结果基本描述了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作用于一般物价水平的路径及短期动态关系。估计系数表明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的短期波动分别以0.355、-0.0344的比例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其作用方向与长期均衡表达式一致;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部分将以0.108倍于偏差的速度对下一期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反修正,形成回归长期均衡的拉力。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短期内,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与长期均衡下的方向一致,这为当局通过货币供给调控和产出供应保障以实现通货膨胀预期的良好治理时可免于短期干扰提供了依据。

4. 结论

本文通过费雪方程,在现金交易说的框架内,运用脉冲响应技术和ECM模型对一般物价水平与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均衡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动态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货币供给在影响我国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而实际产出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小,而且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时期,长期存在着超额货币供给,使其在满足实际产出增长所需要的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影响物价水平变动,相应地弱化了实际产出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货币供给相对产出对物价水平预测误差的贡献更大,且这种贡献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货币供给的通货膨胀滞后效应比较明显,当前的物价上涨很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前期超发货币的贡献。脉冲响应图显示,尽管产出对物价影响系数较小,但产出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对抑制物价上涨能够做出贡献,误差修正模型也表明短期内产出的增量能对物价产生0.0334倍的负向影响。因此,作为权宜之计,通过扩大供应以抑制物价在短期内是可取的。针对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当前应当在维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下控制甚至回笼货币作为主要手段,同时减少市场进入壁垒,加大市场供应,辅以其他经济法律手段,必要时采取临时性的行政价格管制。

参考文献

[1] 李嘉明,周旋.论一般物价水平、均衡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的关系[J].商业研究,201(19).

[2] 赵影,周岳.CPI与实体经济状况、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及对CPI未来走势的预测[J].金融经济,2010(7).

[3] 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4] 耿中元,曾令华.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理论研究,2011(6).

第4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一、理论综述

关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货币供给的中性理论和非中性理论。

(一)货币中性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认为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无关,即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会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支持该观点,他认为,供给创造了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始终相等,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指出,社会经济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状态,货币均衡的实现同其他商品供求均衡的实现过程是一样的,因而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中性的。

(二)货币非中性理论

货币非中性理论认为货币供给会对经济增长影响。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影响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强调政府应该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也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3645.2亿元增加到2015年676708亿元,但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逐渐弱化,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凸显。本节主要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下文的实证作铺垫。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年底余额由1995年的60750.5亿元递增至2015年的1392300亿元,同时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5年的61339.9亿元递增至2015年的676708亿,二者都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图2中,1995~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波动趋势,二者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1995~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代表指标,借助Eviews6.0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是ADF单位根检验。将数据导入Eviews软件中,分别对GDP和M2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M2的值均大于临界值,接受ADF单位根假设,表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对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还是非平稳的。二阶差分后的数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小于相应的临界值,通过ADF检验。说明GDP和M2的二阶差分时间序列均为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为了排除时间序列的伪回归现象,对M2和GDP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GDP=0.4948M2+41292.85

(45.85275)(6.170188)

R2=0.991044 SE=20150.66 F=2102.474 DW=0.671721

同时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

根据以上模型数据得出,方程显著成立。残差的ADF统计值小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认定通过单位根检验。因此上述变量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明变量M2与GDP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建立

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短期相互影响力和调整速度,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M2与GDP的模型误差修正估计结果是:

ΔYgdp=9563.94+0.3198ΔXm2+0.1179ecm

t=(1.6295) (4.6462) (0.3838)

R2=0.5801 F=11.05142 DW=1.579086

从以上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ecm的系数为正,符合正向修正的原则。而且ΔXm2和ecm分别在0.1%和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从短期角度看二者有关系。因此两个变量货币量M2和国内生产总值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表3 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当P值大于0.05时,接受原假设;当P值小于0.05是,拒绝原假设。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行的P值均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M2是GDP的格兰杰原因,GDP也是M2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第三部分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货币供给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给的增加显著的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符合货币非中性理论。并且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货币政策调控能力

为了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需要全面掌握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效结合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窗口指导调控经济,以此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配合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仍然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政府还应当利用货币政策以外的其它调控手段,尽量减缓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和金融工具的种类不断增多,使货币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在这种情形下,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将逐渐降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也是可以考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经济变量。加快利率市场化,使之成为可行的中介目标,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静,魏先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6).

[2]郭文旌,周磊.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J].南京经大学学报,2008(1).

[3]王俊杰.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8(6).

[4]刘春季.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10).

第5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 银行信贷;货币供应;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20-05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国家的金融机关利用货币量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制度,货币政策从实质上是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处理。银行贷款、货币供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我国经济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在理论界还存在争议,一方面是“货币中性论”,另一方面是货币会影响经济的观点。因此,在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以我国实际发生的经济数据为核心,研究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对把握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了解货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外文文献综述

Lixin Sun,J.L. Ford,和David G. Dickinson(2010)利用VAR和VECM模型对中国的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而揭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确定了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同时探索了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分布与成长的影响[1]。Ulrike Rondorf(2012)利用欧元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对贷款发生变化时测试了产量的变化,并表明美国信贷波动影响了欧元区的产量,支撑了信贷的观点。Jagjit S. Chadha,Luisa Corrado和Qi Sun(2010)分析了供需分离的货币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规范化货币政策模型的剖析,作者将货币分为原始的需求和供给冲击的广义货币,并发现供给冲击在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短期和中期发挥着重要作用。Frank Browne和David Cronin(2010)对商品价格、货币与通货膨胀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论是长远的还是动态的,商品价格、消费价格和货币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关系,文章利用美国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并且货币供应量和商品或居民消费价格成正比。可以说,货币成为中介,用来联系并分析商品价格和消费价格。

(二)中文文献综述

唐娟娟(2008)以青海地区为例,分析了西部地区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并存在促进作用[2]。李莉(2012)从微观角度对房地产信贷、房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说明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小于东、中部,中西部的银行信贷会促进下期经济发展。

马方方和沈骥(2011)对我国金融结构以及M2与GDP比值偏高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找出了金融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3]。李厚刚(2012)对中国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双方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是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并且中国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是与货币供给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结构性因素有关[4]。

从前人文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是较为单一的分析某一指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或者是通过其他指标传导到经济中来。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特点,从研究实际出发,探讨信贷、货币发行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找出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理论模型

正如曾令华和王朝军(2004)所说的“分析经济增长与贷款的关系就是分析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这种分析是弄清货币是否真正中性所必需的[5]。”在理论中,货币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存在争议,即“货币中性论”与“货币非中性论”。

(一)货币中性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对于持有货币中性论观点的理论,如古典经济学和传统货币数量论来说,货币仅是一种中介,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古典货币中性论的基础是萨伊定律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本文通过货币数量论中的剑桥方程和费雪方程说明货币中性理论。

(1)剑桥方程。

剑桥方程是表示为应付交易需要而保留一部分现金余额的模型,通过等式表示为:

M = kPY

其中,k表示现金余额占比,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M表示货币数量。剑桥方程表示货币供给相对于货币需求增加或减少时,为取得均衡,需要提高或降低物价水平。因为只有物价水平在变动,因此货币与实际产出没有关系。

(2)费雪方程。

费雪方程是由经济规模总量计算而来的,即:GDP=PY(经济总量等于物价水平与实际GDP的乘积)。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价格与货币非中性,工资与货币非中性,实际利率与货币非中性,汇率与货币非中性问题。

事实上,相比“货币中性论”,“货币非中性论”更接近事实,正是“货币非中性论”构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之一,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实证检验

(一)现状描述

1.银行信贷。

我国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国家,投融资模式主要是靠银行信贷,所以信贷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作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年均达到19%的增速,超过GDP增长速度。1984~1997年,我国信贷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我国信贷已发展成个人消费信贷、出口信贷、助学贷款等类型,在信贷的刺激下,我国的投资、消费、出口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信贷对于经济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当前信贷主要投放的领域是科技、农业和中小企业,通过融资渠道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但由于银行存在逐利心态,偏好于效益高、信誉好、风险小的客户提供营销和信贷支持,导致过度集中于大企业与行业。在当前宏观调控下,出现了风险过大的问题。

2.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受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合理的货币供应应该和国民经济形成稳定的关系。但是我国在2011年的货币供应量是2000年的6倍,2011年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2002年的8倍,货币超发较为严重,已经超过欧洲央行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1.5万亿美元。由于超发出来的货币没有相应的实物表达,于是可以用货币代表的资产价格会吸收未表达的货币,我国主要的资产价格表现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导致整个社会通货膨胀。同时,货币供应量会影响股票市场、汇率等等。由于政府会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调控,于是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会随政策出现周期性波动。

通货膨胀一般用CPI表示,因为通货膨胀一般都会表现在社会产品价格高涨,指数是按照固定商品基期和当期比值算出来的。自1990年以后,我国通货膨胀平均值在4.7%左右,按照通货膨胀加速程度测算,我国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但在1993~1995年期间CPI在19%左右,属奔的通货膨胀,容易造成资产泡沫。从图2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年份之外,我国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图3用货币供应量与GDP进行对比,能够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可以看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快速发展,2011年达到1.81,远超过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水平,蕴藏着通货膨胀风险。

(二)数据处理

在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权威性,从各年统计年鉴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选择符合研究内容的指标,分别是银行贷款、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经济规模,指标用BL、M2和GDP表示。时间跨度从1990~2011年。借鉴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增长关系,分别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处理后指标用LnBL、LnM2、LnGDP表示。

1.数据平稳性检验。

数据关系的描述都是通过回归关系处理的,但是经典回归分析暗含着数据平稳性。因此,首先就是应该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平稳就可进行回归,若不平稳则需要找到序列之间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三个变量属于同阶平稳序列,均为二阶平稳,I(2)。经过二阶差分过的数据去掉了趋势项,序列平稳。根据理论规定,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

2.协整检验。

由于非平稳序列可能出现的伪回归,协整就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关系。虽然变量本身不属于平稳序列,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组合后会呈现出平稳性,这就是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双方均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不是贷款的原因,但是贷款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货币供应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经济增长不是货币供应的原因,这个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单项因果关系较好的说明了现实,我国是投资拉动型国家,投资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而投资的重要来源就是信贷,所以说信贷是通过投资传导到经济增长中的。货币供应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供应量一方面随经济总量供应,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却超出了经济规模需求,导致物价上涨,经济规模高于实际产品规模,导致经济规模扩张。

五、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找出了我国1990~2011年间银行信贷、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三者存在较为稳定的长短期关系。长短期对经济的反应程度不同,可能与货币中性化有关。从因果关系检验中发现双方存在单项因果关系,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说明研究结果较为可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优化信贷投向,保持信贷投资的可持续性。在现阶段应该坚持信贷规模,保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需要克服银行信贷过于集中,风险大的问题。以政策为导向,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扶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与重点产品。培育世界品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加强金融创新,探讨基于国家层面的金融创新系统,完善我国银行信贷环节的不完善领域。

2.调节货币供应量,加强流动性管理。我国目前货币发行量超出了经济发展实际,货币年均增长速度超出了经济发展速度,存在流动性过剩,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正如吴敬琏所说,降低通货膨胀率根本在于减少货币供应量。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必须的,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综合利用多种货币工具,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变化。

参考文献:

[1]Lixin Sun,J.L. Ford,David G. Dickinson. Bank loans and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VAR/VECM approach[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0,21(1): 65-97.

[2]唐娟娟. 西部地区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4):42-47.

[3]马方方,沈骥. 中国金融结构问题与M2/GDP偏高现象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91-95.

[4]李厚刚. 中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73-77.

第6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人民币汇率 实证分析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汇率的波动变得频繁且剧烈。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呈现出与股票等资产的价格相同的特点,例如变动非常频繁、波幅很大而且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等等,这启发人们把汇率看成一种资产价格。

一、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简述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一国金融市场供求存量失衡后,市场均衡不仅可以通过国内商品市场的调整来恢复,在各国资产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条件下,还能通过国外(金融)资产市场的调整来恢复。汇率作为两国资产的相对价格,其变动有助于资产市场恢复均衡,消除资产市场的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是现代汇率理论中最早建立、最基础的汇率决定模型。其基本思想就是,汇率水平主要由货币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而并非由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模型的假设前提

稳定的货币需求方程,即货币需求同某些经济变量存在着稳定的关系;购买力平价成立;总供给曲线垂直,即产出与价格水平不相关;资本在各国间完全自由流动;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即当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将引起价格水平迅速调整,而利率和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供给无关;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可以完全替代,两国利率为内生变量。

2、模型的基本形式

(lnet+1)及三组长期因素:两国相对实际收入lny?鄢-lny、相对利息率lni?鄢-lni和相对货币供给量lnMs-就短期因素来看,当人们预期本币贬值,即et+1增大,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和公共支出的减少,进而引起本国价格水平下降,由于购买力平价短期成立,因此,价格水平的下降会带来本国货币升值。因此,预期本币贬值,即汇率Et(lnet+1)增大,会引起当期本币升值,即e减小。就长期因素来看:第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国民收入y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和公共支出减少。在现有价格水平上,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支出减少使本国价格水平下降,因购买力平价成立,本币升值。即本国国民收入增加,导致汇率减小,本币升值。第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i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和公共支出增加,导致本国价格水平提高,因购买力平价成立,价格水平的提高会引起汇率增大、本币贬值,即本国利率增加时,会引起汇率增大、本币贬值。第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供给量Ms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本国价格水平提高,因购买力平价成立,价格水平的提高会引起汇率升高,本币贬值。即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汇率增大,本币贬值。

3、模型的缺陷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缺陷主要在其两个基本假定:其一,购买力平价。因为购买力平价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一般不成立。其二,货币需求函数。许多研究显示,西方国家的货币需求极不稳定,以收入和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货币需求变化。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选取

本文通过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对象是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中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影响的三个长期因素,即中美两国相对国民收入(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收入),中美两国相对利率和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检验这三个长期因素对中美汇率的影响是否符合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结论。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技术,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lne=c+?琢(lny?鄢-lny)+?茁(lni?鄢-lni)+?酌(lnMs-lnMs?鄢)+?着,?着为随机扰动项。然后使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因果分析,进一步检验数据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美联储官方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世界统计年鉴,选取2005年7月到2009年6月47个月的GDP、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数据,美国利率使用联邦基金每月最后一日的利率,中国利率选取每月底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汇率使用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GDP月度数据使用季度数据的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两国GDP,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数据比值取自然对数。带?鄢号数据为美国的,得到相对GDPlny?鄢-lny,相对利率lni?鄢-lni和相对货币供给量lnMs-lnMs?鄢,再对汇率取自然对数,得到lne。

三、基于中美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实证检验

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3.1对lne,lny?鄢-lny,lni?鄢-lni和lnMs-lnMs?鄢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有常数项和没有常数项的OLS回归结果,最后使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进行补充检验。

1、有常数项的OLS回归

根据回归结果R2=0.916,说明模型拟合较好,中美两国的相对GDP对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相对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影响是反向的。该回归结果与理论并不完全相符,只有两国相对GDP对汇率的影响与理论相同,中国GDP增加或美国GDP减少会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即人民币相对升值,美元相对贬值。而两国相对利率和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影响都与理论相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升值,美元相对贬值;中国的货币供给量上升也会导致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升值。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则认为本国利率和本国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即本国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导致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三个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分别为1.889,2.803和-8.515,可以看出,lny?鄢-lny在置信度高于95%时不能拒绝H0∶?琢=0,H1∶?琢>0的假设,但在置信度90%时可以拒绝该假设,因此中美两国相对GDP对汇率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而lni?鄢-lni和lnMs-

lnMs?鄢在置信度95%时分别可以拒绝?茁=0和?酌=0的假设,即两国相对利率和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存在显著影响。而该模型的F统计量为159.55,即在95%置信水平下,可以拒绝假设?琢=?茁=?酌=0,也就是说,lny?鄢-lny,lni?鄢-lni和lnMs-lnMs?鄢对lne有显著的联合影响。

2、无常数项的OLS回归

传统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中没有常数项,因此我们再做一个无常数项的回归分析,建立模型lne=?琢(lny?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两国的相对GDP,相对利率以及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其中相对GDP和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影响符合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结论,即中国GDP减少或者美国GDP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美国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但是中美两国的相对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与模型的结论并不一致,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当中国利率下降或美国利率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

三个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分别为0.597,11.23和31.60,可以看出,lny?鄢-lny不能拒绝H0∶?琢=0,H1∶?琢≠0的假设,因此两国相对GDP对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lni?鄢-lni和lnMs-lnMs?鄢在置信度95%时分别可以拒绝?茁=0和?酌=0的假设,即两国相对利率和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存在显著性影响。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见表3。由检验结果可知,两国利率之比的自然对数和汇率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两国相对GDP和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对汇率的因果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GDP、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对汇率有显著的联合影响。中美两国GDP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在有常数项和无常数项的模型中均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结论相符,两国的货币供给量在无常数项模型中也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相符,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却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结论相悖。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利率上升或美国利率下降会引起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一结果虽然与现代货币学派的观点相左,但是却支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汇率的利率平价说理论和国际收支说。

导致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不符的原因可能有:数据不够准确,如本文利用的月度GDP是季度GDP的平均数,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美数据的差异,文章中使用的美国数据都是经过季节调整的,而中国的数据并没有经过季节调整,导致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收入,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现实情况与模型假设并不相符,比如现实中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成立,人民币资产与美元资产也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的货币需求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不稳定;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本身也不完全准确,在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这个问题上,现代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持有相反的观点。不过,就现实情况来看,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本国利率上升会引起本币升值的观点更符合现实。比如中国面对2007年年底的通货膨胀时,试图通过提高利率抑制通胀的方案遇到困难,正是因为当时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降息措施,如果中国提高利率会导致中美利率出现倒挂,人民币会面临更严峻的升值压力,进而拖累中国的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保罗・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政策建议

一、引言

我国学者对于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中央银行为治理通货紧缩而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自从2006年开始,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并影响到整个经济体,房地产、股票价格被抬高,然而货币政策效果仍不明显。因此,研究货币的内生性,即货币供给的数量由经济主体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内生地决定,中央银行不能自助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乃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

根据现代货币供应理论,货币供应量M=B×K(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因此基础货币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基础货币。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二是外汇占款。

1.再贷款。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额度等于货币发行量和存款准备金之和。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占央行总资产的60%,当商业银行普遍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不得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初现内生性。

2.外汇占款。虽然我国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浮动区间并不大,且从货币当局的实际操作来看,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仍然是货币当局的目标。我国外汇占款逐年增加,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比率也逐年增加。这就说明,这种外汇渠道产生的基础货币内生性正在逐渐增强,也就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货币乘数也是影响央行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货币乘数的推导公式:

K=M/B=(C+D)/(C+Rd+Re)=(c+1)/(c+rd+re)

其中,C为流通中现金;D为银行存款;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c表示现金漏损率;rd和re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几个重要趋势现象对货币乘数组成如下:电子货币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货币供给内生性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冲击及政策建议

(1)货币供给内生性与金融开放的矛盾。近30年来,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2008年以来产生的通货膨胀也与近两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有关。这就要求货币当局适当增加汇率弹性,减少外汇占款。(2)货币供给内生性与中间目标的可控性。要求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完善的利率调控体系,形成中央银行直接决定的外生基准利率,以及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水平和利率体系,使利率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3)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都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的等政策工具的敏感程度降低,也就使得这些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减小。

四、小结

本文对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做了分析,并对由货币供给内生性带来的宏观调控冲击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倒逼”机制和数额巨大的外汇占款引起了基础货币的内生性,而电子化货币的发展扩大了货币乘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都削弱了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需要减少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使汇率形成市场化;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林,吕红娟,何练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天府新论.2010(5):41~44

[2]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19)

[3]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起点和趋势》.第一财经日报.2007(10),11

[4]张明君.《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32)

第8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

 

自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以来,2008年底,我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提出投放4万亿资金扩大内需的政策,而实际上,2009年各商业银行却放出了9.6万亿的信贷资金,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流通领域中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资金,还是我国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并且这么多的信贷资金投出去后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自货币产生以来,人们对货币问题(包括货币供给的性质)的讨论就未曾停止过。在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方面,马克思早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中就有论述,马克思在他的货币流通公式中认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流通中所需要的最适合的货币量是由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决定的,即: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①]。马克思具体是这样论述的,“因为这里所考察的直接的流通形式总是使商品和货币作为物体彼此对立着,商品在卖的一极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货币在买的一极,所以,商品世界的流通过程所需要的流通手段量,已经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了。事实上,货币不过是把已经在商品价格总额中观念地表现出来的金额实在地表现出来,因此,这两个数额相等是不言而喻的。”[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货币供应量是有一定的内生性。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托宾认为,货币供给量作为内生变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1],更不能支配银行和企业的行动,所以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新剑桥学派的卡尔多认为,货币供给依赖于由收入水平支配的需求,货币当局只能控制利率,对货币供给并没有控制能力。卡尔多进一步支出,“在任何时候,或在一切时候,货币存量将由需求决定,而利息率则由中央银行决定。”[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卡尔多认为货币供给也是内生的。

自1984年我国建立二级银行体制以来,我国学者对货币供给的性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谢平和俞乔(1996)[2]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和总准备金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需求影响和决定的杂志铺。万解秋和徐涛(2001)[3]从货币乘数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和居民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反应改变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从而使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孙伯银(2003)[4]通过一系列分析认为,1997年以前中国的货币供给是以政治内生性为主的,而1997年之后则是以市场内生性为主的。

二、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一)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分析

根据现代货币供应理论,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为:M=B*K(M表示货币供应量,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且具有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货币当局能够完全控制基础货币,但由表1可知,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忽快忽慢,很不稳定。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二是外汇占款。

1、再贷款与再贴现贷款

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额度等于货币发行量和存款准备金之和,1995年以前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占央行总资产的60%。当商业银行普遍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贷款时,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不得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初现内生性[5]。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契约观念,商业票据还没有普及,没能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票据贴现市场,所以我国再贴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央行再贴现贷款占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比重很低,使得基础货币的调控作用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1 1993-2008年中国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变动表

 

年份

外汇占款[④]

(亿元)

基础货币[⑤]

(亿元)

外汇占款/基础货币(%)

M2(亿元)

M2/基础货币(%)

1993

875.54

13190.1

6.64

34879.8

2.64

1994

4481.8

15352.2

29.19

46923.5

3.06

1995

6774.5

18246.2

37.13

60750.5

3.33

1996

9578.7

23789.7

40.26

76094.9

3.20

1997

13467.2

27096

49.70

90995.3

3.36

1998

13728.3

26808.8

51.21

104498.5

3.90

1999

14792.40

29798.3

49.64

119897.9

4.02

2000

14291.14

31957.3

44.72

134610.4

4.21

2001

17856.43

33957.8

52.58

158301.9

4.66

2002

23223.34

37528.6

61.88

185007.0

4.93

2003

34846.92

43514.9

80.08

221222.8

5.08

2004

52592.64

53245.6

98.77

253207.7

4.76

2005

71211.12

64343.13

110.67

298755.48

4.64

2006

98980.27

77757.83

127.29

345577.91

4.44

2007

128377.32

101545.40

126.42

403401.3

3.97

2008

168431.11

129222.33

130.34

475166.60

3.68

2009

193112.47

143985.00

134.12

第9篇:货币供给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子货币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结构 协整

一、理论推导和分析

就传统的货币需求而言,存在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学派。凯恩斯主义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满足现实和潜在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资需求,他们构成了两类货币需求即消费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费里德曼也认为人们有持有一定数量真实货币的意愿,但更主要的是将资产需求理论引入到货币需求中,认为股票、债券等相关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变动情况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两个学派货币需求函数都隐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即货币不同用途之间存在确定界限,且这种界限非常稳定。

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脉冲代替传统纸张进行资金传输、储存并完成最终交易的信用货币。在我国,目前主要的电子化方式包括网上银行和银行卡。网银和银行卡等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平板电脑、POS机等接收终端的不断普及,一方面使得人们持有现金的需求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使得各类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大大加强。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模糊了各种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得传统货币需求函数出现—定程度的缺陷。

二、实证研究

电子货币从实质上是影响了货币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其具体表现形式则为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货币结构比率反映出来。以我国为例,货币结构包括三类M0、M1和M2,分别对应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M1+其他各类存款。一般而言,货币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三项比率即M0/M1、M0/M2、M1/M2。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结构的影响即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上述三个指标的变动情况。根据电子货币定义和我国实际,货币电子化程度由网上银行和银行卡交易额共同衡量,在本文设定为指标E。实证数据为我国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共41期。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将E的单位设定为万亿元。

(一)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的相关性检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结构的三个指标与电子货币使用量均有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电子货币与M0/M1、M0/M2、M1/M2的简单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48、0.57。根据M1的定义,可以推断在电子货币使用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M0占比趋于降低和M1占比趋于增加情况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在于活期存款占比的增加,即电子货币在形式上体现为活期存款,因其高度的流动性和方便性,对一般金融资产发挥了替代作用,促进现金和定期存款等其他金融资产向活期存款的转化。

(二)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拟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进行协整检验,确定其均衡关系。面板数据同阶单整性是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确定系列的同阶单整性应该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变量MM01(M0/M1)、MM02(M0/M2)、MM12(M1/M2)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1所示,电子货币E与变量MM12均为一阶单整变量,变量MM01和MM02均为平稳变量。

在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单整性不一致的情况下,本文进一步对其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2。

表2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构成的面板数据是平稳的,因此,对该面板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是可行的。

(三)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的协整检验

在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具有稳定关系的情况下,需要检验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中的哪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即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涉及哪些指标。假定指标M0/M1、M0/M2、M1/M2分别为变量MM01、MM02和MM12,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MM01、MM02、MM1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仅有一个协整方程。再分别计算E、MM01、MM02、MM12放在模型左面时相应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732、0.437、0.538、0.511。因此,应当将电子货币E放在左面建立协整关系,见表4。

计算结果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结构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且该协整关系涉及MM01、MM02、MM12等三个变量,说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整体上有明显影响。建立电子货币E与货币供给结构协整模型如下式:

从上式可以看出,MM01(-1)、MM02(-1)、 MM12(-1)的系数分别为-0.31*1.9、-0.31*6.05、0.31*1.26,电子货币使用量与指标M0/M1、M0/M2呈负相关关系,与M1/M2呈正相关关系,对指标M0/M2的影响最大,说明电子货币使用量的增大,促进流通中现金数量的减少和活期存款的增加,且对现金流通量的作用更加明显,也证明了电子货币使金融资金之间迅速转化的特性。

三、结论和建议

电子货币的存在和发展对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各类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有明显的替代作用。电子货币的发展缩小了狭义货币尤其是现金的使用范围。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服务的不断完善,产生了电子支付清算网络等众多创新成果,使货币周转速度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公众对活期存款的需求也随之减少,用相对少量的货币便可完成相对大量的经济活动,从而相对减少对狭义货币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