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药物不良反应精选(九篇)

药物不良反应

第1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关键词】 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上新药不断出现,药品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严重性日益突出,因而药品的不良反应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的重视,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出现ADR。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一下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频繁发生

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经非常普遍,这样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严重后果,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盲目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物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①药品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物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防治哮喘时可引起失眠;②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损伤,如果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是毛细血管壁变性、出血;③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④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⑤剂型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掌握不好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因素

①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②年龄因素:老年人、儿童对药物与成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物较敏感,易发生不良反应;③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④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的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①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药物,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②长期用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极易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④联合用药: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种以上的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④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也会产生反跳现象。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可能是用药很长时间以后才体现的,产生的危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是致命性的,因此我国各地陆续建立ADR检测中心,实施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这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达到安全、合理用药,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第2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抗菌药主要分为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如不合理用药或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我们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筛选出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3个月~85岁。

1.2 临床表现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瘙痒、头晕、失眠、烦躁、幻觉、耳鸣、抑郁、胸闷、心悸、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呼吸困难、咳嗽、气促、气喘、发热、畏寒、寒战、尿频、疼痛无力、腰背痛等症状。

1.3 方法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6岁以下,发生6例,占7.69%;6~18 岁,发生6例,占7.69%;19~29岁,发生11例,占14.10%;30~59岁,发生29例,占37.18%,60岁以上,发生26例,占33.34%。

2.2 不同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静脉滴注68例,占87.18%;口服7例,占8.97%;外用2例,占2.57%;静脉推注1例,占1.28%。

2.3 不同剂型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注射剂71例,占91.02%;片剂6例,占7.69%;胶囊1例,占1.28%。

2.4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喹诺酮类34例,占43.59%;头孢菌素类25例,占32.05%;青霉素类7例,占8.97%;碳青霉烯类5例,占6.41%;大环内酯类4例,占5.13%;抗真菌类2例,占2.57%;抗结核类1例,占1.28%。

3 讨 论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药物方面的原因有药理作用、药物中含有杂质、药物被污染、药物的剂量、剂型的影响等等。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1]。

机体方面的原因包括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因素。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2],本组60岁以上患者占总例数的33.34%,原因是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血浆中有活性的游离药物增加,药效过强易发生不良反应。

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例如本组静脉滴注的发生率占87.18%。原因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

除此以外,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护理人员注意药物浓度、滴速、配伍禁忌等,医护双方加强监测,出现不良及时处理,可以减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后作用)、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药物不良反应,广义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因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1.1一般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表现为:口干、恶心,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亦可有流感症状,

1.2肝毒性并有转氨酶升高,发病率≥1%,呈现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洛伐他汀有此报道,停药后均可消失。

1.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见某男45岁高胆固醇血症,口服辛伐他汀10mg,2次/d,第二次服用后即出现面部,胸部,肢端有弥漫性瘀斑,血小板数减少,

1.4精神抑郁有报道5例年龄为44~66岁的女性高脂血症患者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mg,治疗12周出现精神抑郁症状。其中1例因伴有高血压而服用依那普利治疗。精神抑郁症状严重,产生自杀念头,8周后停用普伐他汀,未用抗抑郁药物,2周后症状改善。

1.5感觉异常和脱发澳大利亚报告22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引起异常感觉,多发生在面部,头皮,舌头和四肢,表现为麻木感,烧灼感,皮肤过敏,或疼痛,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用药当天到治疗1年。并报告16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引起脱发,女性占13例,出现症状时间3d~15个月。

1.6据报道他汀类药物可引起阳痿。英国威尔士医学院研究人员报告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引起阳痿,他们查阅美国国会图书馆数据库发现57例阳痿病例与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关,另外有163例其他病例报道到英国医药安全委员会,有77例报告阳痿的病例与辛伐他汀有关,其中44例换药后恢复。

1.7肌肉毒性:一般来说肌病的发生率约为0.1%~0.2%,且与剂量相关,若出现肌病后继续用药,则可进展为急性肾衰和横纹肌溶解。临床表现为: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肌病、跛行,严重者引起横纹肌肉溶解症。除肌肉症状外,还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达正常高值10倍以上,血清ALT升高到正常高限3倍以上,肌肉活检为非特异性炎症性改变,肌电图显示肌病表现,肌球蛋白尿,是他汀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由于:①他汀类药物作用于线粒体某些环节,使甲-羟戊酸盐缺乏,因而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死亡。②他汀类药物减少法尼醇及异戊二烯合成,而法呢醇及异戊二烯是合成某些蛋白质的必须物质。③他汀类药物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引起细胞死亡。④他汀类药物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及不稳定性增加。⑤他汀类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的同工酶3A4所代谢,一些在治疗剂量对此代谢途径有明显抑制的药物能增高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水平,增加肌病的发生率;服用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辛伐他汀与利托那韦合用、阿托伐他汀与地尔硫卓合用均有引起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报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病、肌触痛、肌无力等症,血清CK升高达10倍以上,出现症状时间在服药24h至6个月不等,在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几天至数周,症状缓解,血清ck恢复基础水平。有报道服用氟伐他汀20mg/d,20d后发生肌病,除肌肉症状外,还同时伴有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呈灰黑色,以关节及颈部最深,停药2周后逐渐消失。

2贝特类药物不良反应

2.1胃肠道反应:为贝特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微的恶心、腹泻和腹胀等,通常持续时间短暂,不需停药。

2.2偶见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脱发、头痛、失眠和减退等。

这些反应一般也很轻,多见于服药之初的几周之内,不需停药也可自行消失。个别症状明显者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2.3肝肾功能损害:长期服用贝特类时,应警惕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原有肝脏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当慎用这些药物。

2.4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少见。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有时还有肌肉抽搐,血中CK含量往往明显升高。特别是同时服用贝特类与他汀类者两种调脂药物,发生肝肾损害和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便会明显增加。因此,服药期间应定期查肝、肾功能和血清中的CK含量。

2.5胆结石的发生率升高,可能与此类药物使胆固醇排入胆汁的量增多,促进胆结石形成有关,故已有胆结石或胆囊炎等胆道疾病的患者应谨慎用药。

2.6胚胎毒性:可使胚胎生长延迟,孕妇、哺乳期妇女慎重服用,育龄期妇女和儿童一般也不宜用此类药物。

2.7个别患者服药后白细胞、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减少,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2.8增强抗凝剂药效及升高血糖,若同时服抗凝药或降糖药时,应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

3烟酸类不良反应

3.1常见皮肤潮红和皮肤发痒,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心悸、荨麻疹;严重的可致肝功损害。本品还可使葡萄糖耐量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增加,故对消化性溃疡、肝功能减退、隐性糖尿病及痛风患者慎用。

3.2本品与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合用可引起性低血压。

3.3烟酸胺皮下或肌内注射可产生剧痛。

4胆酸隔置剂的不良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物模糊、头痛、失眠、心悸、出汗、皮疹等。忌用于伴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原发胆汁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

5不饱和脂肪酸类的不良反应

忌用于有出血性疾病患者。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忌用于活动性肝炎或血清氨基转换酶持续升高者;用药前和用药后应定期查肝功能。出现肝病时应及时停药。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本药。

参考文献

[1]周晖,寇文镕.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中华内科杂志,1999,38(8):567.

[2]罗荧荃,扬宇.西立伐他汀致老年横纹肌溶解1例.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2,21(3):232.

[3]彭程,罗朝利.氟伐他汀致肌解痛、色素沉着.中国新药杂志,2002,11(3):239.

第5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关键词]中药;基本药物;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

1977年,WHO专家委员会制定了第1版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2015年5月,WHO了最新的第19版示范目录。WHO示范目录为各国家或地区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提供指导,各国家或地区可根据实际卫生需求制定相应的基本药物目录。我国于1982年公布了第1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96年,我国基本药物遴选增加了“中西药并重”这一原则,并首次将中成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本药物目录又首次纳入了中药饮片;我国现行2012年版,即第8版基本药物目录,共收录药品520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医药是我国国粹,中药基本药物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特色所在,应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发挥中药基本药物“保基本”的重要作用。为此,探讨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基本药物的特殊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人们不但追求药品的有效性,更关注药品的安全性。中药与西药活性物质基础不同,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属于化学合成产物;而中药则多由植物、动物和一些矿物经过炮制和其他工艺加工而形成。此外,中药和西药在流通、使用等环节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引起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

中药基本药物区别于一般的中药,前者需经过科学的遴选程序,满足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遴选原则,作为“保基本”的药品,中药基本药物较多地被患者使用,相对于一般中药,其安全性尤其重要。

中药基本药物具有药品的两重性,其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中药基本药物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特色所在。然而,近年来一些针对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中药基本药物作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一大特色应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为此,在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探讨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将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

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能够治病,且药品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决定了药品具有两重性。中药基本药物具有药品的一般属性,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基本药物同样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1.7万例,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3.0万例,占不良反应/事件总例数的40.2%。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5.6%,严重报告前十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6种是基本药物,见表1。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中成药口服制剂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分别是:鼻炎宁片、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和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

药品具有两重性,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控制药品在各环节的各种条件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药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为消费者使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可控因素,只需发现是哪些因素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并采取措施改善这种因素,就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 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3.1 中药本身原因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特别是在不同的地区,地方习用药与药典收载的中药有很大差异,如在云南地区,常以紫月参代丹参使用,而实际上它们是同属不同种的2种植物,又如以蓼科植物金荞麦充百合科土茯苓使用。由于中药品种不同,功效各异,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此外在中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也易引起混淆,从而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品种繁多还体现在产自不同地区的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道地药材具有品种优良、产量高、效价高等优点,故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非道地药材,特别是劣质药材引起的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我国2009年版和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中都纳入了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2015年的新版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中又将中药饮片纳入其中,中药饮片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药饮片除了能直接药用外,还是许多中成药的原材料,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中药品种,尽量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中药基本药物遴选过程原因

中药循证证据难以获取,中药基本药物遴选缺乏科学依据。中医药在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用药经验。而相对于中医药千百年的历史,中药现代化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时间,运用现代化的医药学技术和方法对中药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中要求,在对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时需要引入循证医学的相关证据资料,而由于我国对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尚缺乏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指标,目前我国仍缺少关于中药的系统、规模的临床试验依据,缺乏中药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数据,这些都使我国对中药药效发挥的作用机制还不甚了解。必要的循证资料的缺失使我国在中药基本药物遴选时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增加了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3.3 中药生产过程原因

3.3.1 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 中药饮片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辩证施治的理念,通过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特殊的加工炮制后形成的成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可以提高其药性,去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炮制不规范则会使毒性保留。由于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加之监督机制不完善,在中药饮品炮制过程往往会出现不按规范进行切制,随意将炮制工艺流程简易化,不注意控制饮片炮制程度等现象,致使中药炮制过程和工艺不规范,增加了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此外,中药饮片还常作为中成药的原料,中药饮片炮制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与之相应的中成药质量。

3.3.2 现代制剂技术与传统中药的结合易引起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制药学的发展,现代中药制剂利用所有的现代制剂技术,发展了中药的各种剂型,有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混悬剂、乳剂、喷雾剂、贴剂、软膏剂等,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也收载了不同的中药现代剂型。而传统中药配方的多样性和现代中药制剂的特点,共同决定了现代中药制剂与传统中药,现代化药、生物药的不同。其特性体现在①制剂成分复杂,②制药工程技术标准化难度极大,③原基药的种植和来源对中药制剂的影响较大,④多成分和多靶点作用形成复杂的药效学效应。现代中药制剂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尤其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居多且严重。

3.3.3 中药注射剂特殊生产工艺易导致不良反应 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中指出:“中药注射剂存在着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不充分、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质量标准可控性较差,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合理用药指导不足、使用环节存在不合理用药等”。

传统中药材与现代注射剂剂型的结合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中草药在提取时往往杂质不能除尽,使中药注射剂含有多余杂质,易引发过敏反应;在将中药材加工成为注射剂过程中需加入增溶剂、抑菌剂、止痛剂等,辅料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此外,中药注射剂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将又一次增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由此看来中药注射剂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应慎重用药。

我国2009年版基本药物目录纳入了8种中药注射剂,而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出现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有8种中药注射剂入选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这与“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遴选原则相矛盾。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是否应纳入中药注射剂值得进一步思考。

3.4 中药流通储存过程的原因

药品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正确的储存药品是保证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从药品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关于基本药物的配送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做法有所不同。而除了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配送环节,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家庭中的正确储存都至关重要。如果药品在仓库、运输工具和消费者家庭中储存不当,就会使其质量发生变化,从而使患者服用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如中药基本药物牛黄解毒片含矿物药雄黄,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如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砷蓄积。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上消化道黏膜损伤、药物性肝病等不同系统的损伤。故中药基本药物储存不当是构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5 中药使用过程原因

3.5.1 医务人员用药不合理 中医医院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其医务人员精通中医药理论,并能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患者诊疗疾病,处方开药,因此,在中医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发生。我国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配备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

对于西医医院配备中药基本药物的情况,由于医务人员缺乏中医药理论知识,在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缺乏必要的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往往造成处方质量不高,疗效不佳,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用清开灵注射液抗病毒感染、用柴胡注射液退热、治冠心病用丹参、治细菌感染用清热解毒中药等,这些都是中药西用的例子,由于中药西用缺少中医辨证论治过程,忽视中药性味归经,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在西医医院中西药合用的处方形式也较为常见,然而,中药和西药依据的医药学理论基础不同,中西药合用有时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在中西药合用时应尤为注意。

3.5.2 消费者用药不合理 一些患者对中药认识不足,认为中药完全无毒副作用,对身体有益无害,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加之基本药物多为首选药物,以上错误的认识导致患者使用中药基本药物出现差错,过量使用中药,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消费者不合理用药也是造成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牛黄解毒片(丸),所解的“毒”主要指热毒引起的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它是传统的清热解毒名方,也是许多家庭的常备“清火药”。有些人甚至一觉得上火就用牛黄解毒片,并且随意加大药量,延长用药时间,埋下安全隐患。中医所说的“上火”按五脏分,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肾火等,结合实际情况又有实火、虚火之别。实火常由情绪激动、中暑、受凉、伤风、过食肥甘厚腻之品、缺少睡眠等引起,实火易泻,用牛黄解毒适宜;虚火常由脏腑阴液亏虚、阳气相对亢盛引起,出现的阳热表现与体质、饮食、劳欲、慢性疾病损耗等有关。此时如果用牛黄解毒片,不仅没有效果,还会损伤脾胃,出现腹泻、厌食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为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患者严格根据医嘱和说明书合理使用药物。

4 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对策

4.1 运用现代化手段科学遴选中药基本药物

在分子药物学时代,中药的研究仅停留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理论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中药分子药物学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充分运用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色谱分析技术等多种现代新技术,从分子构成角度对中药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和药效发挥机制,从而为中药基本药物的遴选提供更多的循证资料。还应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的循证医学体系,并能够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中药的风险-成本-效果进行充分评估,尽量选择成分明确、安全性高、成本低、疗效好的中药。科学的遴选方法将有效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2 规范中药基本药物生产、流通过程,保证质量安全

中药基本药物作为保障人们基本用药需求的药物,其安全性尤其重要。具备中药基本药物生产资格的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生产,控制生产中的各种条件,使生产过程规范、合理;积极探索并改善中药生产工艺,保障质量安全。对于有资格配送中药基本药物的企业,应该明确各种中药所需的储存条件,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中药在流通环节的质量。此外,医院和消费者也应严格按照医药企业的相关说明来储存药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国家药监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生产、配送、储存等的监督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用强制性的手段促使其完善生产过程,合理配送和储存,保证中药基本药物的质量。

4.3 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西医医院配备中药基本药物,其医务人员必须能够正确地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应适当强化西医医院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能够辨证论治,依据中药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等事项为患者开具处方;鼓励其学习《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使其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能够中西医结合按临床实际需要为患者开具处方。要规范中药药品说明书,防止消费者因用错或储存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应详细写明适应症状、储存方法、储存条件、服用剂量和服用周期等;说明书语言应尽可能精确,如“阴凉处”最好改用温度表述。

此外,患者自身也应该合理使用中药基本药物,摒除“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使患者正确认识中药基本药物及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4 加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合理用药能够减少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监测在早期预警中药风险、发现质量隐患、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逐级申报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的风险指标并不能完全预测上市后临床实际应用的风险,因此对上市后中药进行安全性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对上市后中药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除了有赖于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结果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中药基本药物的质量进行再评价,对其疗效进行再确认,对其安全性进行循证探索,还要对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及用药方案研究等,即要建立围绕药品“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用药方案”的上市后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体系。

随着中药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进行,应及时更新中药基本药物,保障公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中药基本药物。

第6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关键词] 西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173-02

从现阶段的临床实践角度上来说,西药抗生素的重要意义不容小觑[1]。与此同时,在医学领域各项技术不断更新升级的背景作用之下,绝大部分的西药抗生素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2]。然而,受到患者个体性因素、用药类型以及药物类型的差异性影响[3],导致部分西药抗生素的应用伴随着多种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不利影响[4]。本文通过对部分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其规律与特点,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所收治住院患者中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现象的患者共计6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10例,女性210例。患者年龄18~57岁,平均(32.1±3.7)岁。外伤感染患者共计255例,肿瘤患者共计138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共计4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计67例,使用中成类用药(临床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制备工艺固定,生产成方的中药制剂)患者共计120例。

1.2 方法

针对每例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在内)、用药类型、药物类型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指标进行详细归纳与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抗感染药物是出现西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药种类型,占41.13%(255/620);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类型,占51.29%(318/620);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是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最主要临床表现,占48.06%(298/620)(表1~3)。

表1 不同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注:与其他种类药物比较,*P < 0.05

3 讨论

抗生素是由包括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5],在生活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代谢产物的主要表现方式为抗病原体[6])。此类代谢产物能够发挥对其他生活细胞正常发育功能加以干扰的作用[7]。临床实证资料证实,不同疾病患者、不同的用药类型以及给药途径的差异性均可能导致患者在用药后期的临床表现呈现出显著差异。为此,要想更加合理地指导西药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就需要综合药种类型、药物类型以及临床表现,展开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在本院本次临床研究当中,共分析有620例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通过对上述患者基本资料的分析发现,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且不良反应中的男性人数高于女性人数。与此同时,本次调查研究同时发现,西药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从用药类型的角度,抗感染药物是出现西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药种类型,占41.13%(255/620),提示与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广泛性特点有关。特别是对于青霉素一类的抗生素药物而言,其在抗感染治疗方面的高效性、价廉性以及低毒性特点均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2)从药物类型的角度,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类型,占51.29%(318/620)。提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抗菌谱广[8]、应用剂量大以及应用广泛的特点有关。(3)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角度,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是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最主要临床表现,占48.06%(298/620),提示该系统的损害较为表浅,同时患者在出现此类损害的情况下,多伴随性产生瘙痒等症状,临床较易观察与发现。因此,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问题值得重视,需要慎用此类药物,加强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黎庶,饶贤才,胡金川,等. 肽抗生素hPAB-β基因串联体的构建及原核细胞表达初探[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12):884-887,890.

[2] 张椿,丛延广,胡福泉,等. 肽抗生素hPAB-β制备工艺中基因工程菌的改建[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2):2243-2246.

[3] 赵越,张萌,李军,等. 敏感抗生素冲洗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泪小管炎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0):1229-1231.

[4] 韩一铭,汤利芳,潘湘清,等. Vitapex糊剂和抗生素糊剂治疗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疗效评价[J]. 重庆医学,2006,35(3):224-225.

[5] 梁兆克,孙林. 生物补片植入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荟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7):8869-8872.

[6] 刘俊,胡卫列,宋波,等. 单纯PSA异常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意义探讨[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2):127-131.

[7] 林朗,陈秋玲,姜洋等. 基于蛋白质折叠码和分子对接的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 军事医学,2012,36(5):381-384.

第7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745000甘肃庆阳市中医院【sup】2【/sup】

摘 要 常用感冒药物临床使用很频繁,通过了解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指导安全用药。

关键词 常用感冒药物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13

临床治疗感冒的常见药品大致分为3类:①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如感康、康泰克、泰诺、感冒通等;②抗微生物药物,如抗菌药、抗病毒药等;③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类,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下面就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作一介绍。

含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常用的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其中含有组胺受体(H【sub】1【/sub】受体)阻断药物,如扑尔敏(氯苯那敏)等,这些成分有中枢抑制作用,所以使用这类药物之后,就会有上述反应。此外,解热镇痛药物也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适反应,如头痛、头晕、耳鸣、视神经炎等反应,但发生率比较低。应对措施:出现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不必担心,停药后可自行减轻、消失,在用药期间应多休息。机械操作员、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及精密仪器操作人员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时应休息,以免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发生意外。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疼痛,大剂量使用甚至可诱发胃溃疡和胃出血。应对措施:饭后约0.5~1小时服药可以减轻症状。或者同服抗酸药如碳酸氢钠,胃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等;如果使用肠溶片,不能嚼碎,应整片吞服;若出现胃出血,应停药,并使用维生素K治疗。也可选择其他给药途径,如外涂、使用塞剂、肌内注射等,可减少胃肠反应的发生率,减轻胃肠反应症状。

变态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症状较轻时可见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害,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则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但临床少见。应对措施:较度症状停药可自行好转,或者用氟轻松软膏在患处局部涂抹,可减轻瘙痒。对于出现哮喘者,对症使用平喘药。有哮喘病史的感冒患者禁止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制剂,否则有可能诱发“阿司匹林哮喘”。患者若是过敏体质者,则应谨防过敏性休克。

水、电解质紊乱: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后,机体会大量的出汗,若使用剂量过大,会出现虚脱。应对措施:用药过程中,应多饮淡盐水,同时避免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解热时疗程不宜超过1周。

肾损害: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感冒药物,引起肾功能损害,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坏死、、水钠潴留、高血钾、血尿等。其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出现肾损害的原因主要是:大剂量使用或使用的药物为复方制剂,年老体弱并伴有心、肾、肝等并发症者以及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对措施:这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复方阿司匹林片,其中含有非那西丁,此药对肾脏损害较重,年老体弱并伴有心、肾、肝等并发症者以及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患者在应用其他感冒药物时,也应谨慎,服药剂量应选择常用剂量范围内的低剂量,并在用药期间作肾功能监测。

肝损害:长期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严重肝脏损害及转氨酶升高,尤以肝坏死多见。应对措施:这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应避免大剂量长期用药,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抗微生物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这类药物是处方药,需医生作出诊断,开写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非处方药严重。

治疗感冒的常用抗微生物药物主要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及抗病毒药物等。β-内酰胺类药物肌内注射,局部刺激引起疼痛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应特别注意,口服头孢菌素药物可发生恶心、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林(先锋霉素Ⅴ)等,大剂量使用有潜在的肾损害,可出现肾小管坏死。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胃肠反应重,口服后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使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片)时易出现尿痛、血尿、结晶尿,过敏性皮炎、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常用于治疗感冒的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病毒唑)、金刚烷胺(常含于复方制剂中),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反应、肝损害、过敏反应,大剂量使用可致贫血,并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妊娠期妇女禁用。应对措施:对此类药物肌内注射可引起疼痛,热敷能减轻疼痛和损伤。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不能耐受时,可于饭后服药,并多饮水。服用磺胺类药物时除了大量饮水外,应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每周查尿常规2~3次,老人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

应用抗微生物时,要特别提醒患者的有两点:第一,使用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改变剂量和疗程,若使用不当,易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甚至出现药源性疾病;或出现耐药性,造成治疗的失败。第二,为过敏反应,抗微生物药物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只是发生率有差别,在使用时应提高警惕,若为输液,最好在门诊进行,患者不可自行离开,出现不适可及时作相应的处理。有些患者的过敏性休克为迟发性,因而注射结束后应继续观察0.5小时。当然抗微生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仅限于此,以上两点最容易被患者所忽视,故而其危害也最大。

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类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第8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59-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不仅能控制血压,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还可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1],延长患者寿命。目前用于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均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让医生及患者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现就各种抗高血压药分别加以论述。

1 利尿药

利尿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老年患者更为有效[2]。常用的氢氯噻嗪、呋噻米等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两者还会导致阳痿。另外,长期使用螺内酯,会引起男子低下或阳痿,女子发生月经不调、闭经,甚至停止排卵。利尿药对肾功能减退患者也有不利影响,应慎用。

2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的品种很多,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吲哚洛尔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分两类:一类与药理作用有关,因剂量太大引起的反应,如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另一类与β受体阻断无关。

2.1 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

各种β受体阻断药都可诱发支气管痉挛,使已有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加重,故应视为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选择性心脏β1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及有内在活性的吲哚洛尔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弱,一般不引起上述的不良反应。

2.2抑制心脏功能

由于药物阻断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脏功能全面抑制,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对药物敏感性增高,更易产生甚至引起重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房室传导阻滞或停搏的后果。

2.3外周血管收缩和痉挛

药物阻断血管平滑肌β2受体的结果,可引起间歇跛行或雷诺症状,四肢发冷,皮肤苍白或发绀,两足剧痛,甚至产生脚趾溃烂和坏死。

2.4反跳现象

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突然停药,常可引起原来病症加重,甚至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此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2]。

2.5 眼-皮黏膜综合征

长期应用某些β受体阻断药产生的自身免疫反应。虽极少发生,但仍应警惕。

2.6 其他

偶可引起疲乏、失眠和抑郁症状,因此精神抑郁患者忌用普萘洛尔。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同时应用β受体阻断药,可加强降血糖作用,并可掩盖低血糖时出汗和心率加快的症状,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3 钙通道阻断药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及负性传导作用,很少被用于降血压。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舒张血管平滑肌,降压作用显著,目前常用的药物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制剂、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群地平。

3.1二氢吡啶类的不良反应

短效作用的硝苯地平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由于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使血压波动,谷/峰比值加大,损害靶器官,提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长效作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第二、三代钙阻滞剂已无上述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面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均不严重。

3.2非二氢吡啶类的不良反应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心动过缓,加重已有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者较为适宜,因其能满意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两药有时可引起水肿、便秘,尤其维拉帕米可引起顽固性便秘,值得注意。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常用的ACEI类药物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副作用最多者为卡托普利。非特异性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头痛、头昏等神经系统副作用发生率不高,且均能耐受。与药理作用有关的不良反应如下:

4.1 低血压

老年人、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液体量不足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容易发生低血压,常与有关(直立性低血压),有时可出现“首剂反应”(首次服药后出现头昏甚至发生晕厥)。因此使用ACEI类药物时应避免应用于低血容量患者。

4.2 咳嗽

约5%~20%患者出现干咳,与剂量无关,女性多于男性,常在用药1~6周内出现,有时需停药,一旦停药咳嗽通常在4 d内消失。

4.3 高血钾

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钾利尿药、补钾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患者。

4.4 肾功能恶化

ACEI类药物对肾脏的作用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延缓ESRD(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肾功能恶化,特别是对于已有肾功不全的患者。疑为双侧肾动脉狭窄、以往服用ACEI抑制药导致肾功能明显恶化者应禁忌服用ACEI药物[3-4]。

4.5 对胎儿的影响

对胎儿器官形成的早期(妊娠后的前3个月)无致畸作用,但持续应用可于妊娠第二个和第三个3个月引起羊水减少,胎儿颅盖发育不全、肺发育不全、生长迟缓、甚至胎儿死亡,新生儿可有无尿症甚至死亡。虽对育龄妇女不是禁用,但一旦妊娠,应尽快停药。

4.6 血管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停药的绝对指征,因其可引起喉头水肿,有致命的危险。多发生于用药后的2周内,但也可延迟于数月、数年之后发生。

4.7 其他

有皮疹、蛋白尿、味觉障碍(多见于卡托普利),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糖尿、肝毒性。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很少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与ACEI药物相似,该药用于高血浆肾素水平的患者可引起低血压。在伴有肾脏疾病或应用保钾作用药物的患者可出现高血钾症。此外尚有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昏的报道。

6 α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等,可能引起“首剂反应”,首剂服药后30~40 min可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等。从小剂量开始如哌唑嗪0.5 mg、多沙唑嗪1 mg,逐渐增加剂量,可避免首剂反应的发生,其他不良反应比较轻微[5]。少数患者可产生快速耐药现象,服药后不久降压疗效即明显减弱,增加剂量或加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控制耐药现象。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

[2]王雯佶,刘皋林.群多普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1:7.

[3]Moster M, Setaro J. Continued importance of diuretics and βadrenergic blocker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Med Clin Nor Am,2004,88(1):149.

[4]Wong J, Patel RA, Kowry PR.The use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J].Progr Cardiovasc Dis,2004,47(2):116.

第9篇: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对胆固醇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也可调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变的常用药物,见效快,安全性高[1]。但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加重原有疾病复杂性和治疗难度,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2]。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安全性予以归纳总结,具体细节与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该研究观察对象为他汀类药物联用存在风险事件者,合计100 例,数据跨度:男女均分,各50 ,岁数不低于20 岁,不超出70 岁,均值在45 岁上下,病情分布: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比例:30 :24 :20:11:9:6 。

方法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归纳药物类型和用药风险及各种风险事件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不同药物联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比较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药物和抗菌药导致的用药风险事件。

1.3.2 他汀类药物联用药物风险事件

分析他汀类药物联用后,肌肉毒性、肝毒性、消化呼吸、神经和泌尿四大系统用药风险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22.0 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 有差异。

2.1 他汀类药物联用药物风险

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引发用药风险高,可达42.00%,高于其他汀类+非降压药(P<0.05 ),详情见表1 。

表1 不同药物联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联合用药种类

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发生率

降压药

42

42.00*

降脂药

24

24.00

降糖药

6

6.00

抗血小板药物

18

18.00

抗菌药

10

10.00

注:与其他联合用药方案相比,*P<0.05 、

2.2 他汀类药物联用药物风险类型

肌肉毒性发生率最高,达39.00%,对比其他药物风险,可见数据差异(P<0.05 ),详情如下表2 所示。

表2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类型分析[n(%)]

不良反应类型

不良反应例数

发生率

肌肉毒性

39

39.00*

肝毒性

22

22.00

消化系统

17

17.00

呼吸系统

11

11.00

神经系统

7

7.00

泌尿系统

4

4.00

注:与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相比,*P<0.05 。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其活性,通过调节血脂参数来帮助患者获得理想的血脂水平。[3]。此药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常用药物,可在给药后迅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引发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文中回顾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药物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他汀类药物所致肌肉毒性反应以肌肉疼痛、弥漫性疼痛、肌无力和肌酸激酶水平上升等表现,甚至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现象

[4]。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用药风险高达42.00%,对比它类,有差异(P<0.05 );原因是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物以肝为途径代谢,与CYP3A4 竞争性结合,其他药物效果不佳,也使药物残留,于血液、体液、组织器官蓄积,增加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联合降脂药物同样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应选择使用不同类型降脂药物在保障质量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联用时,用药风险无法避免,但其降脂效果和心血管调节作用不容忽视,难以被其他药物取代。如此一来,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考虑联合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严格监测患者用药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动询问患者既往联合服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可否出现异常情况,把握患者身体状况对联合用药情况的耐受程度,在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症状表现的基础上调整用药方案,对患者用药情况作出针对性和科学性指导,既要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发挥,也要尽可能将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

总的来讲,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选择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进而充分他汀类药物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扩大此类药物应用范围,使得医药卫生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岩. 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02):22-23.

[2]郑朝晖.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 医药前沿, 2019, 9(2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