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域文化下的福州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下的福州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

摘要:在分析福州休闲农业园景观的现状及特点基础上,以地域文化为主线,对休闲农业园物质文化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要素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案例,提出了融入地域文化理念,提炼人文景观符号,通过有效的文化表达方式,分别将农耕方面、植物方面、民俗方面、饮食方面和建筑方面的地域文化融入到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中,为福州地区休闲农业园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营造提供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福州;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

产过程中形成了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这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研究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深入挖掘福州的地域文化资源,寻找地域文化与休闲农业园景观的契合点,并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赋予景观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也避免了景观的趋同。

1福州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及特色

福州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分布也逐渐扩展。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福州累计接待乡村旅游的游客达到1085.6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取得了60.63亿元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9%。乡村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大,全市所有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促进了2.19万人直接就业,同比增长18.4%,同时带动了29.08万人间接就业,同比增长18.4%。在2017年的上半年,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取得了150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1.6%;促进农民增收17.50亿元,同比增长12.5%。福州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为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如马尾的葡萄节、永泰的李梅节、闽侯的橄榄节等。另外有一些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如福清天生农庄依托本地的自然生态建设商务考察,农业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和特色酒店服务等多方面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农业园区,旅游文化氛围十分浓厚;长乐青山贡果生态农业园,是将龙眼种植与观赏融为一体的万亩龙眼园,通过举办青山贡果文化节和开展果园采摘、贡果品尝、果树认养等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园区独特的文化风情;闽清丰达生态农庄以食用菌、水果采摘为主题,集观赏、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然而福州的休闲农业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主题单一、重复建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要借鉴国内外地域文化的表达经验,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园的研究,为今后福州休闲农业园在地域文化的理念融入、符号提炼、特色体现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2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要求

2.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物质要素所表现的文化。休闲农业园景观的物质文化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和非生产性的特点,农耕场地、生产农具、农业产品等的物质文化要素具有生产性,而包括非农耕场地、园林建筑、水体、观赏植物、基础设施等物质文化要素具有非生产性[2],这些不同的物质文化要素具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被称为第二语言的建筑体现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如草原上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吊脚楼、永定的客家土楼等,以各自的建筑风格表现着当地文化的内涵。在休闲农业园景观中,建筑风格影响着整个观光农业园的主题定位,如在台湾马太鞍的欣绿农园中,休息亭以木材和钢筋为建筑材料,顶为两坡式,面积较大,顶下用较短柱子作支撑,体现了阿美族的建筑风格。又如台湾的瑞穗牧场,牧场中的围栏设计采用再现的手法,对奶牛的黑白花纹进行模仿,充分融入奶牛的卡通元素

2.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各种经验理论的总和。休闲农业园的精神文化不仅包括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文化,如风俗民情、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还包括区域本身的文化内涵,如重大事件、传统民俗、历史典故等。对于精神文化的表达,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景观中,或者策划与之相关的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如荷兰比较注重乡村的环境设计,地域文化、传统民俗与乡村环境的融合形成了荷兰别具一格的田园风光。又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通过古诗词文化、皇家文化和仕途文化等文化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了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其中的入口标志的形式与唐朝风格建筑浑然一体

3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新思路

3.1定位园区文化主题

乡村地域文化体现了乡村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式,又深深地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休闲农业园是一种表达地域文化的媒介。因此,在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方面应当回归本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地域内历史人文、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生活习俗以及建筑元素等文化资源,对素材进行归纳分析后加工整理成文字材料,为营造具有特定主题内涵的景观做素材准备。目前,同一个地区常常有多个类似主题的休闲农业园。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进行园区主题确立之前,应调查研究本区域其他休闲农业园区的文化主题,运用其他园区没有的文化元素,或者可以从别的角度运用已有的文化元素,创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主题景观。这些主题包括生态、民俗、艺术、饮食、科技等不同的文化主题。而且,每个园区的主题鲜明,园区的建筑风格、植物种植、游乐活动等围绕着该主题展开设计。

3.2提炼人文景观符号

提炼是将颜色、质感、形体等景观要素的属性抽象或简化成艺术化的符号。这种通过表达对象的特征将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简单生动,有利于游人理解景观的内涵,也更能丰富游客的精神世界。

3.2.1提取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元素比自然环境元素更抽象,所以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取文化元素。通过大量查阅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其文化特点,为整个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提供了文化依据,有利于在景观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地域文化,让休闲农业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

3.2.2提高地域辨识度

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注重表现与众不同的形态空间,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等。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借鉴本地的传统民俗、历史典故、建筑风格、自然风貌、历史遗迹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域文化特征,形成协调的地域形态空间。另外,运用构成地方文化风貌的因素,如乡土的材料、乡土的颜色、乡土的树种等,提升景观的地域特色。

3.3表达地域文化特色

3.3.1利用与保留

利用与保留是将表达对象以最自然的状态展现给游客。对原有地形地貌的保留、对乡土植物的运用以及一些文化图案的篆刻等常常运用这种方式。如1984年邓小平、彭真、万里、王震同志视察厦门时,在厦门园林植物园亲手种下了一棵香樟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它见证了植物园的发展历史,也给景观增添了时间感和人文气息。在北京园博园“西安园”的屏风设计,通过历史典故的利用,让游客置身其中,感受浓厚文化气息

3.3.2再现与抽象

景观设计对本地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进行模仿、简化和转换,将其形态和特征运用到农业景观设计中,另外,通过抽象的方式将繁琐的文化形式更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这样既再现了原有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也增强景观的表现力[4]。如杭州余杭休闲农业园的石刻雕塑、茅草屋及农耕设施等景观的设计采用了再现表达的手法。在休闲农业园景观表达中,将2种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应用其中,更好地表达地域文化。如武夷山茶博园,向游客展示茶叶制作的真实过程,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表达茶文化,打造具有原汁原味的景观

3.3.3隐喻与象征

象征是通过某种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隐喻就是通过景观语言表达来间接传达场所的深层内涵和意义,从而使人们将其作为媒介达到对隐喻主题的认知[5]。在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方面,将文化内涵赋予景观中,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运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委婉地将精神文化表达出来[29]。如以工业化为主题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师将老船厂的废旧厂房和机器设备进行改造,不仅表达了现代工业之美,也唤起了人们对当地工业的记忆。不仅焕发出自然生态的园林之美,更展现出现代工业之美。又如千百年来被誉为“羊城”、“穗城”的广州,以口衔“一茎六出”谷穗的五羊雕塑象征着五羊仙子带给人们的幸福吉祥。

4休闲农业园地域特色的体现

4.1农耕文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然而正是这种状况,人们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如我国传统的牛拉犁、手推磨、石舂米、家织布等农业生产活动,对外国游客还有城市居民,特别是对当代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6]。现代休闲农业园景观对传统的农耕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生产的多种功能,以丰富园区景观内容。福州有山地、丘陵、平原、台地、河谷盆地及陆地等地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养殖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农田风光多姿多彩。即使是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的季节也会显现出不同的姿态,水稻春的绿意,秋的金黄,收获后田地的“荒凉”,这些变化都会让休闲农业园的风景丰富多彩。设计者要赋予福州休闲农业园的观赏性功能、参与性功能和与美学功能结合的生产性功能,保证农耕文化的充分表达。

4.2植物文化

植物不仅具备观赏功能、构景功能,还具备文化功能。休闲农业园中植物文化包括作物文化和园林植物文化2种。作物文化是植物与生产、食用、药用等相关的价值文化;园林植物文化是从植物文化的精神层面上理解的,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情感寄托、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福州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社会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和各具特色的作物文化,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红薯、蔬菜、水果、茶叶、花卉、食用菌等文化。在休闲农业园中注重植物文化的应用,不仅利于提升植物在色彩、意境、形式方面的美学价值,而且能营造特色的“历史人文符号”,为我们休闲农业的开发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对于植物的应用,应充分认识到农作物本身的色彩、植株体量、生长状态的好坏等方面。所以在进行乡土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上,一方面要采用乡土植物来表现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多使用乡土植物来为区域内的动物营造适宜的生境,从而形成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

4.3民俗文化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风俗习惯。这种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传统节日、民间工艺制作和民间艺术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很有地域化,最能体现地域原始风格、鲜明特色,往往是更能吸引异域游客的旅游资源。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服饰和工艺品,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满足旅游者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能为游客提供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福州也有许多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如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等习俗。这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习俗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给人以亲切、真实、纯朴的感受。为了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应该使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园中得到充分利用。

4.4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有关美食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因素之一。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美食的国家,素有烹饪王国的美誉,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不同流派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闽菜小食名闻遐迩,如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香芋鸭等,其中太极芋泥、鼎边糊、鱼丸、扁食、肉燕等风味小吃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的称号。在休闲农业园中融入本地的饮食文化,结合游览和美食享受,不仅丰富了农业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农业园的影响力,还能增加乐趣,使游客获知有关地域饮食文化历史知识,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4.5建筑文化

建筑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一大物质内容和地域特色的靓丽风景。建筑物的设计风格直接表现出地方文化的外在特征。建筑在休闲农业园中为游客提供餐饮、会晤、休闲、娱乐等功能,一般以餐厅、别墅、接待中心、管理中心、娱乐中心等方式出现[7]。福州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古越文化的结合,是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是茶文化与石文化的结合,建筑遗迹遍布城乡。在休闲农业园中融入建筑文化,不仅满足游客使用功能,也为游客提供了精神需求的空间。作为休闲农业园中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空间形式以及周边环境,在与园区定位、性质、功能相适应的基础上,通过其结构、色彩、材料等内容来体现传统建筑文化[8]。同时,建筑的布局注重当地风格,要充分尊重场地的特征。

5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交流日益广泛、文化观念迅速融合的今天,休闲农业园“千园一面”的倾向十分明显,那些看似现代和潮流的景观,正在悄悄地吞噬着景观的地域特色,那些之前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的景观元素和景观符号正在逐渐消失[9]。在这种形势之下,地域文化景观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并没有以地区为视角系统地研究地域文化的表达,本文以福州地区的休闲农业园为研究对象,具体地展示了地域文化视角中休闲农业园景观的设计要求、规划思路和特色体现[10]。这个角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充分,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待完善,希望更多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者重视和关注休闲农业园的地域文化景观,并积极开展各地区休闲农业园景观的基础性研究[11]。

参考文献:

[1]周丽芸.基于江西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44-45.

[2]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高健.关于如何提升休闲农业地方文化魅力的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马蕊.园林绿地的主题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08.

[5]王恒.地域文化在信阳江淮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

[6]张迎林.休闲农业园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7]陈琳.休闲农业园区主题文化表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8]张红艳.基于传统文化理念的伊川姜谷生态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

[9]钱云,庄子莹.乡土景观研究视野与方法及风景园林学实践[J].中国园林,2014,30(12):31-35.

[10]刘新燕,樊俊喜,邹志荣.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手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2,28(02):49-52.

[11]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08):37-40.

作者:卢婷 王文婷 胡欣 张彩霞 徐磊 郑诚乐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