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作文;阅读;习惯;鼓励

一、强化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时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并非简单读一读,背一背,写作水平就提高了,作文是一门语言性极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前提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观察发现,虽然班级图书角的书经常被一借而空,但真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总是基础比较扎实的那几个学生。通过与学生交谈分析发现,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大都是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或者长时间没有及时更新究其原因,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有效地激发,借书成为“潮流”,跟着其他同学凑凑热闹。为此,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尝试把阅读权还给学生,阅读内容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就可以,不一定要由学校统一,可以学生把家里自己的图书置放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阅读方式可以是独立阅读,也可以是合作阅读;阅读时间可以是课间时间,也可以是周末休息时间。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有很多,首先,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每天上学,呆在教室的时间是最长的,班级建立图书角,方便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图书,让学生每天都沉浸在热爱阅读的氛围中;其次,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班级图书角中书的各类、数量毕竟有限,学校图书室有效补充了不足;第三,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通过坚持不懈地课外阅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第四,养成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优美词句摘抄起来,通过不断积累,帮助学生日后写作的需要。

二、及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存在这样的“通病”:对于优秀的作品,批改得十分细致,眉评、总评,一个都不能少,进行很深入的研究,讲评时,也在班级里大做文章,在班级里当作“范文”念,并贴于光荣栏;对于写得一般或较差的文章,总是简单地进行总评,甚至简单地评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了写作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屡屡得到肯定,兴趣越来越浓厚,一般都较差的学生,从来没有值得肯定的机会,教师简单地批改导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写得比较好,哪里写得不好,久而久之就成了被冷落的学生,越来越畏惧作文。为此,每次的作文批改,作为教师不能总是抓着优秀作品不放,而应该深入批改一般或较差的文章,进行详细地批改,哪里写得不好,该如何修改;哪里写得比较好,哪怕是哪个词语用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课堂讲评时也可以穿插一些普通作文运用的优美词句,避免学生以为自己的文章一无是处,失去写作的信心。通过在批改中、讲评中对学生及时的鼓励,学生逐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三、感受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有的学生觉得我们的生活太平淡,没什么内容可写,只能参照范文来写,缺少对生活的欣赏,写出来的文章平淡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如教学《家乡的美景》时,有的学生写道:“我的家乡很一般,家门口有条小河,河里的水很脏,河边长满了小草……”其实学生写的也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但这与题目太不般配了,这称得上美景吗?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家门口有条小河轻轻地流淌着,河边的小草是那么的绿,绿得快要滴下来了,旁边有位老奶奶挑着一小担水在浇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中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如今河里的水没有之前那么清澈见底了,但愿人人能爱护我们的家园,不随意丢弃垃圾,共创家乡的美景。”通过这样的引导,文章与题目就和谐多了,生活是美好的,关键看你如何对待生活。综上,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要及时鼓励潜能生,对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优美词句。最后,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美好,学生才能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的乐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菲.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2,(41).

作者:蓝耿星 单位:福建省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