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变更风险管理全文(5篇)

变更风险管理

第1篇: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水利工程;索赔;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为庞大,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建设,工程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风险也非常大,无法保障工程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事件判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最终导致变更和索赔事项同时界定[1-3]。如果因为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因素而必须要变更设计,最终增加工程施工的工作量,无法符合合同的原工期要求,那么承包者就有权提出延长工期,然后理清因为工期变更的索赔,由上所述,变更索赔在水利水电工程签订的合同中出现具有很重要作用,可以明确变更索赔情况[4]。又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探讨工程建设期间的变更索赔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使得承包商规避索赔风险,还能够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质量,促使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开展和完工[5]。

1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相关概述

1.1变更与索赔概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签订的合同中包含的变更和索赔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变更是由于一些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工程量、工程的某些数据和材料亦或者工程的施工周期需要更改,这并没有违反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如果签订合约的任何一方违反了合同的约定,造成对方的损失,那么就会受到对方的索赔,花费大量的金钱弥补对方的损失。并且可以对索赔的对象进行分类,需要按照实际的违约情况以及造成损失的一方进行索赔,索赔的金额可以在合同中提出,以免索赔时的金额双方都无法接受,最后造成双方矛盾。

1.2变更索赔的原因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工程中时常出现变更和索赔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会造成工程巨大的损失,基于此,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变更和索赔的因素,尽可能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一般看来,索赔和变更是因为工程的施工内容出现了更改,导致施工内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现象。出现变更的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①在签订合同后,由于一些因素无法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需要适当的修改施工图纸,会改变工程量以及工程的施工顺序,打乱了施工环节。②施工过程中,由于出现一些工程预测外的难题,需要更换施工材料、设备、技术等,导致工程无法如期完工。而索赔的类型也可以分为很多类别:①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事故造成工程不得不改变,最终导致施工项目和工程量发生改变,可以索赔。②承包商或者业主任何一方没有按照合同内容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③在建设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承包方都能完全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施工造成工程的质量降低,对整个工程造成了不利影响。④施工项目出现问题,阻碍施工环节无法继续开展,影响工程的工期。对于影响工程施工内容的因素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往往是施工的图纸、施工的技术、施工的工序都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变更,影响整个工程。就技术方面而言,如果施工的图纸发生了改变,会造成索赔情况;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施工材料、施工顺序、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的顺序等等都必须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否则就是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最终都会导致索赔情况发生。而外部因素一般都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不得不停止,或出现事故,这是不可抗力因素,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施工材料、机器设备、水电等都由业主提供,如果因为这些造成索赔和变更,该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工程因管理方面导致工程的进度不符合要求,或者工程的质量不达标,亦或者标段施工出现干扰,那么也会出现索赔或者变更的情况。

2变更索赔风险分析

2.1施工前准备阶段发生的变更索赔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阶段内,都可能出现索赔和变更的情况,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某些因素或者更加谨慎小心达到规避变更和索赔的风险。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负责人需要井然有序地安排施工准备,能够提高工程的管理质量,促使工程按照合同的内容施工。同时,还需认真阅读合同特别标注的内容,达到深度理解,才能在施工过程中规避索赔的风险,降低工程的经济损失。

2.2招标阶段发生的变更与索赔

在招标阶段时,合同的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准备工作,合同的内容需要明确投标方答疑和补遗的材料,为后期的合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相关负责人需要选择优秀的投标人,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技能,还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力强大的施工团队,中标后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在工期内完工。

2.3决定投标以及签订合同阶段发生的变更和索赔

决定投标和签订合同时,是双方共同承诺履行合同约定的起点,为工程的施工过程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所以,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可以提出在评标过程存在的疑问,并且将疑问和回答的内容都以书面的形式写在纸上,当日后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和索赔的情况,可以作为法律判断损失方的依据。2.4工程施工阶段出现的变更和索赔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最容易出现索赔和变更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管理。这个阶段很容易暴露出以上几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使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最终造成不可换回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3索赔风险规避对策

3.1从工程设计入手,把握变更索赔规避源头

变更内容的多少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可大可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变更的大小,进而控制设计的质量,达到规避变更和索赔风险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3种措施:①制定合理的招标机制,及时与中标方签订合同,委托中标方进行设计。②业主方需要和设计方签订设计协议,提升设计管理的质量。③业主方与设计单位需要签订供图协议,确保设计图纸的质量。

3.2重视施工前期所编制招标文件的依据性作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招标文件一般由中间机构或者设计院进行编制,文件的合格率较高。如果业主方拥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也可编制招标文件。在合同管理中,招标文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招标文件为业主方对投标方提出的水利水电工程要求,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业主方也有权选择资质优秀的投标方。如果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对于工程中的建设并不明确,存在文字缺漏、内容不全等问题,会导致纠纷事件,阻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采用内容不明确、不完善的招标文件,具有很大的变更索赔的风险,基于此,必须要制定内容完善的招标文件,可以显著降低因招标文件产生变更索赔的风险。不仅如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划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阶段,安排好有秩序的施工环节,防止出现多个施工队伍同时建设多个项目导致责任方不确定的问题,可以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责任方,以免出现争议。

3.3引入保险机制,以实现对风险损失的合理转嫁

在合同签订之前,合同的内容已经过各方的反复观看和核验,已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施工前默认对方都已深入了解自身承担的责任和风险。通过预测未来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如雷电、洪水等,然后业主方可以投资财产保险和工程保险,当自然灾害造成工程损失时,可以通过保险机制将这些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合理转嫁。

3.4合理规避因提供大型施工设备所致索赔风险

签订合同后开始施工,需要运用大量的大型机器设备,主要有工程的承包方自行准备。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机器损坏,而且工程量非常繁重,这些机器设备很难承受这么大的施工量,因此大型施工设备也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被破坏,最终成为索赔的导火线。不仅如此对于承包商而言,需要严格按照机器设备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机器设备,不仅确保工程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工,而且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在此过程中业主方也会为承包方提供相应的机器设备,如果这些设备一旦损坏,而且也没有将业主方提供的机器设备写入招标文件中,明确各方的职责,那么一定会因此而产生索赔事件,为此,需要防止这种类型的变更索赔的现象发生,有以下几个对策。(1)在机器设备出厂时,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参与设备的验收,确保施工场地使用的设备功能齐全并且没有损坏。(2)承包方有权无偿使用业主方为其提供的设备和机器,但是这些机器设备因使用导致功能降低、产生的维修费用为承包商自行补偿,无法参与最后的资金结算,需将这些内容写入招标文件中,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3)承包商和业主方需要签订合理的机器设备使用合同,并且要求承包方在使用期间对设备采取养护和维修措施,确保归还时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与验收时一致。(4)在使用期间,承包方需要负责机器设备损坏的费用,并且需要承担风险。

4结论

综上所述,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庞大且工序复杂,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也很容易产生变更和索赔的现象。所以如果各方没有处理好变更和索赔事件,那么会对各方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变更、索赔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规避风险的措施是必要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明确性,减少变更和索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能促进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工。

参考文献

[1]成果.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存在的风险和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19):17-18.

[2]张吉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合同变更索赔技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209-211.

[3]鲁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3):40-41.

[4]徐霖.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290-291.

第2篇: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变更;造价管理;风险因素;管控对策

工程变更往往是造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也是建设投资管控的关键环节。为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分析工程变更管理问题,梳理引起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变更管控对策,对于有效识别造价管理风险,提高风险应对的靶向性,促进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1工程变更的常见问题

1.1工程前期工作不充分。由于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考虑不周、设计图纸不详尽、项目需求不确定、合同条款订立不明晰、图纸会审不到位等原因,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调整、修改部分项目和方案的情况,导致大幅度变更。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工作不充分。1.2变更决策管理不完善。有的工程变更随意性大、盲目性大,建了拆、拆了建的返工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金浪费,甚至重大经济损失,暴露出不同类型的决策管理缺陷和漏洞。1.3变更签证管理不到位。变更签证单作为工程付款的法律凭证,是工程结算审核的重要依据,存在签证要素不齐全、签证内容表述不明晰、签证审批流程不规范,以及签证不及时、事后补签,甚至虚假签证等问题,往往造成工程结算中高估冒算、量价不实、虚报冒领的风险,也给项目结算审计工作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2加强造价管理风险识别

2.1造价管理风险识别。2.1.1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投资决策依据不科学、设计深度不够,导致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二是项目功能需求调研不到位,项目实施中临时增加内容、提高标准、扩大功能等改变原定方案,导致变更成为必然。三是设计工期不合理,出现赶工抢工,增加了变更的诱因。四是勘察报告的结论与现场实际地质不符,设计的材料设备与市场供应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项目实施中的变更不可避免。2.1.2招投标阶段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一是招标过程未做到公开、公平,商务、技术、价格方面,未体现充分竞争。二是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存在缺陷。三是评标标准不合理、评标办法可操作性差,评标环节未能择优选择中标候选人。四是合同中涉及计价方法的条款表述不清晰、不严密,产生理解歧义。2.1.3施工阶段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一是变更未经审批先施工,采取补签证的方式,存在重复签证、签证不真实的风险。二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缺乏造价管理意识。三是建设单位疏于反索赔管理,忽视减项变更或因过程资料不完整无法核减,导致造价管理风险增加。四是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提出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导致工程变更及费用增加。2.2引起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风险因素分析。引起工程变更的业务环节和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制度设计层面的因素、制度执行层面的因素、不确定因素等。根据不同的业务环节,对引起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清单管理、精准施策,将会有利于防范建设投资失控的风险、建设管理失当的风险、建设制度失效的风险及违反廉洁纪律的风险。

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和策略

3.1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①合理防范建设投资失控的风险。及时掌握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准确测算造价管理偏差,提高变更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提高建设资金使用绩效。②促进防范建设管理失当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重要阶段、关键环节的制度控制、流程控制,提高造价管理的规范化水平。③有效遏制违反廉洁纪律的风险。从源头上遏制引起工程变更及增加造价的因素,杜绝工程项目乱决策、乱变更、乱签证、乱计价等违规违纪现象,避免建设资金损失浪费。3.2造价管理的风险应对。①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风险防控。一是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投资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做到技术和经济统一。二是充分比选设计方案。选择最能体现项目建设目标的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的完善性、合理性。②加强招标阶段的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风险防控。一是强化招标控制价编制管理,提高招标阶段工程最高投标限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加强合同签订管理。合同条款表述要严密、完整,清晰界定合同工作内容和责任,保证合同的严谨性。③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风险防控。一是强调变更方案的合理性。避免不符合变更条件的事项,准予变更立项。二是减少业主提出的变更,或者因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限制所引起的变更。三是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杜绝先施工、后变更的情况。四是避免施工拆除,造成损失浪费。五是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再依据造价变动水平进行变更决策和变更审批。3.3造价管理的风险监控。①建立风险监控制度。实行风险应对备案制。一是对关键环节的风险应对事项,进行统一备案。二是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分类进行审计监督。②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流程、风险清单、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嵌入信息系统。一是对3个重要阶段工程变更及造价增加的事项,实施动态数据采集。二是对每个阶段的5个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行影响程度评分。③分类实施审计监督。根据风险清单的动态信息及影响程度评分,评估风险等级,制定审计监督策略。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审查工程变更及造价管理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一是审查变更工程量及变更单价数据,强调工程结算的准确性。二是审核变更依据的充分性、变更程序的合规性,以及造价增加的合理性。三是审查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行为的真实性、适当性、有效性。建立造价管理风险监控策略表,如表1。

参考文献:

[1]杨小林.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探讨[J].理论探讨,2018(02):223-224.

[2]孙莹.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J].建筑经济,2017(06):54-57.

[3]王建强.试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J].山西建筑,2018(25):239-240.

第3篇: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但由于种种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建筑工程招标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的意义

1.1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

在招标阶段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的问题。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关键环节,对这一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了解工程所需资金量,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以致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就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工程底标,为投标及后续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

1.2保证招投标合同的规范性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与中标方签订的合同一定要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同内容务必科学合理,以免双方在履行合同内容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合同纠纷或其他问题。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其中明确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它是双方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合同签订前,双方需要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合同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从而保证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合同纠纷。

1.3减少经济风险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经济类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需要根据工程特点,结合自身需求制定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中标注出相关要求与需求,使投标单位对此产生正确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经营水平编写投标文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风险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减少因为经济问题造成的建筑风险,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2建筑工程招标管理风险

2.1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建筑工程招标工作需要国家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招投标工作的有序进行。但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并不具备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无法为招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虽然我国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有着明确的法律制度要求,确定了招标工作的内容与程序,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情况时有发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最终将影响项目的招标,从而导致潜在风险,影响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实施。

2.2投标信息收集不完全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需要收集投标者的相关信息,了解投标者的实际情况,判断其是否有能力承担建筑工程项目。这一环节的工作十分重要,是了解投标对象综合情况的手段,也是减少建筑项目工程招标风险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但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后发现,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投标者信息收集工作往往形同虚设。项目招标人对投标者信息的不了解,往往会导致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潜在风险,如参与投标者的实力无法满足建筑项目工程、信誉资质不合格等,均会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从业人员方面的问题

招标风险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法律意识与管理能力,能够在招标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对当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分析后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无法解决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风险。管理人员应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并且做好招标管理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招标工作中,从而减少招标风险,提升招标管理工作质量。

2.4项目工程变更问题

招标管理工作会因工程项目的变更而造成一定的风险,影响项目的造价与进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手段、自然因素等往往会导致施工方案发生变化,施工方应针对性地加以整改。项目变更必然会对招标管理、施工质量、进度产生影响,无法保证工程在合同要求期限内顺利完成。在招标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意识到项目变更的影响并在合同中体现出来,从而维护双方的权益,减少工程变更问题的发生。

3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对策

要想做好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风险管理效果,减少对招标项目的影响,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强化监督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招标管理工作中,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利招标方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招标管理的工作效果。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监督招标方的行为举止,同时可以约束投标方,保证双方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对投标方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与投标方的互动,招标方能够了解投标方的综合情况,并结合相关文件要求选择合作对象。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应贯彻落实备案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工作,以全方位监督的方式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或有风险的问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将投标人员的信用情况登记在相关的资料库中,以此作为了解投标者实际情况的媒介,为后续招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不同的措施来提升监督管理的工作效果,为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推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2提升人员素质,保证招标管理工作效果

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是影响该项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序实施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保证招标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企业加强对参与招标工作的业务骨干的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与专业技能,使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招标管理工作。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可以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实施质量。②企业对参与招标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内容的培训,能够使其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初步认识,了解项目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相关内容,使其可以顺利参与岗位工作,从而推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③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意识培养,能够在投标管理工作中避免信息泄露,不致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公平进行。保密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并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效果。④企业培养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会对招标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合规、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招标管理工作的效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企业通过对参与招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提升他们的岗位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投入招标管理工作中,为建筑项目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3.3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招标管理水平

在招标风险管理工作中,为了减少因投标方的因素产生的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投标方的信息收集工作,全面了解投标方,并将此纳入投标信息的考核与分析,从而提升招标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投标方的基础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信息、投标人近两年的业绩、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信誉与资金等。通过对投标方基础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其是否具备完成建筑工程的能力,以此作为后续评标的标准。②管理人员对投标方的设备技术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否具备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否能够按照招标要求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证招标管理效果的前提,也是投标方必须收集的信息。通过对投标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管理人员可以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的信息支持与保证,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到位而影响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

3.4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写

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招标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招标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明确招标文件编写的重要性,为后续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招标文件编写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招标公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务院有关部委规章中对于招标公告内容的共性规定,招标公告基本内容应该齐全,因为招标公告一经发出即构成招标活动的邀请,招标人不得随意更改。②招标文件的信息应保持一致。一般来讲,招标中的商务与技术内容由不同的人员编写,人员的专业不同,对问题的观点也就不同。在编写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保持商务内容和技术内容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协调、重复和矛盾的情况。③评审原则和办法的制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对招标文件的编写与完善,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招投标工作顺利实施。

3.5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合同问题

在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十分重要,其是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水平与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合同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合同条款规避风险,维护招标方与投标方的权益,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发挥合同的约束管理功能,招标方需要积极参与,从合同的拟定、修改、签订、实施、履行等方面入手,对合同内容与条款进行及时修改与补充,减少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合同需要标注以下内容:①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详细说明,以文字的方式进行标注,使合同双方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承担的责任产生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合同内容开展相关工作。②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体现在合同中,确定施工情况、施工要求、工期进度、施工材料等内容,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以上内容开展作业。为了减少施工变更带来的影响,合同需要对此进行特殊说明,明确施工变更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管理人员应控制合同纠纷问题。③对业主逾期支付的问题进行相关说明,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逾期付款,则需要增加延误期限的融资条款,以减少经费拖延问题。④合同条款中应制定奖罚标准,通过经济手段来促使承包单位建立严密的体系;实施各项保证措施,以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事故,保证工程圆满完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因人员素质与工程变更等因素造成管理风险,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投标方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对招标书的合理编制及对合同的管理,提升招标风险管理效果,从而促使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田甜.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0).

[2]何永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对策分析[J].居舍,2020(13).

[3]范莉.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

[4]范广朋.探究层次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

[5]李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及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分析[J].江西建材,2019(4).

[6]其其格玛.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的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3).

[7]钟仕芬.电力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3).

第4篇: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1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1明确工程造价的主要风险

工程造价的风险主要有:项目细节设计不仔细,导致很多小细节的材料及施工用费不明确,项目投资额增大;工程造价投标商重形式及投标结果,忽视很多现实问题,文案过于理想化;工程施工合同中签署条例不明确不具体,导致施工过程中双方出现财务纠纷;工程施工阶段变更多,签证多,随意性大,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等等。因此,必须预先考虑到各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防范预案,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来规避风险;如,明确项目功能要求,开展多方案设计竞争,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择优选用设计方案;完善工程招标程序,公平合理竞争,择优选择中标者;完善合同主要条款的约定,加强合同管理等等。并且传统意识上的风险管理太过拘泥于工程预算上或仅仅是成本上的工程管理,没有更加良好的结合社会效益,导致风险管理上略显局限或者片面,不能更好的处理风险。只有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在事情突发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妥善的实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1.2了解工程造价的具体特点

工程造价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大额性、个别性和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兼容性等特点,其特点决定着工程造价风险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并时刻存在于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的每个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是社会性的生产活动,项目所在的环境因素、人为方面的因素等往往会为项目造价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因素一直存在,并且这一风险因素具有客观性。虽然不能彻底消除各种风险因素,但是能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改变风险出现的条件,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所以,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上面又凸显了一定的能动性。另外,工程造价风险按照实际的工程项目在质与量的方面具有可变性,所以针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分析和管理需要处在持续性的态势。只有准确掌握工程造价的各种特点,才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时刻保持警醒,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3完善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项耗时长且投资大的工作,能否做到很好的管理,还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全面做好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合约管理、造价管理、物资管理等工作。建立风险管理机构要求必须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建立规范的决策过程和专门提供风险管理的组织保证,以此保证有效、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流通途径。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工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都有很好的保证作用,应对出现的风险可以便捷高效的处理。

1.4做好工程造价风险的评估工作

工程造价风险评估,需要对工程造价风险中的因素实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的通过分析确定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及影响范围、程度等,对风险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并努力做到在单一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多个风险因素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作为管理的依据。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可以采取安全检测法、风险初步分析法、检查表法等专业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通过对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做一个风险调查表,然后依据相关的专业经验对可能性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从而综合归纳出整个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有经验的予以规避或防范,并在项目进行中对各个时期的数据信息做到及时更新,提升工程造价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1.5具体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应采用具体的管理措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具体实施中囊括太多方面:如材料选择方面的管理和具体控制;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事务的准确决策;造价管理人员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对于既要保证待遇又要避免高昂开支的基层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等等一系列方面。只有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对其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的工程造价问题。

2结束语

总体而言,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决定着建设工程的成败与优劣,只有充分了解其一切特点,对当前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一切可靠的评估与分析,运用科学的数据与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中时刻不忘管理控制,从根本上降低工程造价的风险,才能减少投资方的经济利益损失,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将各方利润最大化,推动建筑施工单位平稳、快速发展。

作者:于晓红 单位:哈尔滨市宏业房地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第二篇

1施工项目中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是企业预估收益、计量工程进度的重要标准,面对着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每个施工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收益就必须要对其施工的项目进行准确的工程造价管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标决策风险管理。投标风险管理指的是施工企业在投标前要对工程业主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以免发生因为发包人经济情况恶化而导致的不能履约事件,降低承包人的损失风险。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实行了国家招标备案制,以合理规范化的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形式对发包人进行了约束,大大地降低了承包人的风险值。

(2)投标报价风险管理。一般现在的施工单位一拿到招标文件后就马上进行投标报价,并没有对招标的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就可能会导致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了解不充分,造成中标后施工成本大幅上涨问题的发生。甚至有一些招标方案中会存在需要垫付资金工程项目的存在,若是投标承包商对此了解不透,就可能造成中标后流动资金短缺,无法履行垫付的承诺,从而给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3)合同签订不当引起的风险。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还很不规范,投标竞争异常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中标经常恶意压价竞标,忽视了合同条款、形式中的不合法因素,导致公平性严重失衡,造成签订的合同只具有单方面的约束性,责权利不平衡,容易发生索赔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带来的工程亏损的风险问题的发生。

(4)工程施工管理风险。做好工程管理环节是承包商项目获得成功的最关键环节,目前很多的施工项目都涉及到多个分包单位,做好他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要和政府及其他的管理部门做好协调,一旦管理上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失败,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控制与防范

工程建设周期随着工程规模而增长,时间跨度巨大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多。各种风险之间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只有将工程造价风险加以防范控制,才能避免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2.1造价风险的防范对策

(1)风险回避。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如果某项施工将引起风险事件,主动采取拒绝方案的实施,将风险事件在发生之前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可以避免因风险事件引起的损失。例如,对于存在技术不成熟的施工工艺坚决的不采用,从根本上避免具有风险的技术,资源,施工等,从而劈开风险。

(2)风险分离。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如若某一施工项目出现风险,因及时将其分离,避免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更多可避免的不必要损失,最终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为减轻自身风险的压力而将风险的结果,应对风险的权利转移给其他方的行为。

(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制定损失控制方案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

2.2造价风险的主要控制原则及措施

(1)组织措施:施工单位需要具有守合同,讲信誉,服务态度好等方面的优点,在施工任务中高素质的完成工程建设要求。承包单位最好是有能力,有同类项目施工经验,技术装备有保证的单位。能够确保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管理,严密监控,做好严格的资质审查。

(2)技术措施:工程建设施工中技术是决定工程进度,造价,质量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优化技术措施是避免施工风险的重要保证,有限的选择新的,不成熟的技术方案,避免因为技术问题而不得已更改施工方案,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管理措施:工程建设的管理很重要,管理人员得力,经验丰富,可以以点带面的将整个项目部规范有序的展开工作。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知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1)对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做好对各项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很好的杜绝风险放生的可能性。

(2)内部监督:确保工程造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效果,杜绝因内部原因而造成的风险。

(3)对新技术的使用慎重思考:新技术存在不确定的因素过多,不能保证其本身不存在风险因素。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前,应该做到详细的核算,以确保工程造价不会增加。

(4)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图纸一旦制定就因避免变更的可能性发生。如设计非变更不可,因尽量控制在工程施工之前,否则会造成施工返工现象,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而且要控制变更的随意性,避免不必要的变更程序,造成变更浪费。

(5)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工程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索赔事件是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避免索赔事件发生首先就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同时施工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4结语

第5篇:变更风险管理范文

1、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规定了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和过程,它所规定的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项目风险分析的效果。

2、项目的状态。项目风险的大小取决于项目所处的阶段,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开放性的项目风险最高,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项目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所以,在项目风险分析时必须对项目的状态有准确的把握。

3、项目类型。项目的实现和管理过程所涉及的环节越复杂,项目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项目的风险也就越高。大型复杂的高新技术项目的风险一般更多而且更大,随着项目的利益主体要求的不断升高,风险也不断增大。所以项目的类型分析也是风险分析的依据。

4、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中,过去相似项目的经验数据对项目的风险分析是不能缺少的,历史经验的准确度决定着项目风险分析的准确度,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应多参考历史数据,分析中人的素质和能力经验也直接影响项目风险分析结果。

二、项目风险应对

1、需求方面。需求是项目的基础,它定义了项目的范围,决定了项目的目标,并影响项目的成本和进度。由此,要在项目之初有效规避项目风险,一定要清楚界定用户需求。在需求方面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在做需求分析过程中请客户充分参与,规范需求定义;

(2)建立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分析过程;完成需求调研后,我们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并向客户提交《用户需求说明书》,明确需求的范围,清楚描述系统的功能,最好提供原型图片,让客户签字确认。如果以后对需求进行变更,需要客户提交《需求变更说明》,若影响项目开发工作量累计超过5%的,同时提供《需求变更评估报告》,核算成本及工期,并让客户签字确认。

2、技术方面。对于一个软件项目,技术架构好坏、软件提供方的技术能力以及项目实施方的实施经验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化项目的技术风险。为了规避项目的技术风险,企业的项目经理,一方面要选择开发能力较强的软件提供方和经验丰富、服务优良的项目实施方;另一方面还要把握项目的技术架构与企业其他信息化项目技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此外,引入第三方的专业咨询、监理和项目评估也是企业规避技术风险的有效手段。技术选型应遵循以下标准:

(1)技术的成熟性:在进行软件选型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技术架构层面的问题就是这个技术架构是否成熟。即时信息化管理软件是在原来的技术架构上升级而来的,而不能够忽视这个问题。最妥善的做法就是新版本软件出来之后不要马上采用。而是等一段时间,等到其出来补丁之后再使用。

(2)技术架构的兼容性:考虑信息化管理软件跟操作系统平台的兼容性及与现有的其他管理软件的兼容性问题。

三、项目风险监控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