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国企档案管理全文(5篇)

国企档案管理

第1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优化路径

人事档案管理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记载了员工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及任职经历、政治思想、家庭情况、工资待遇、奖惩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员工在历史成长过程中,经过组织人事部门所形成的具有法律效用的动态记录。这些记录对于企业全面考察、选人用人、岗位配置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事关员工个人的职级晋升、退休审批、工作调动等切身利益,在需要出具证明材料的个人事务如房产公证、退伍兵补助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依据和凭证作用。因此,了解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探析如何进一步优化人事档案管理路径,对于更好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人事档案的性质及特点

人事档案除具备一般档案所共有的本质属性即原始记录性外,还具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现实性。人事档案是直接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工作服务,直接为员工在企业的选拔、岗位调整等活动中提供有效依据,这是人事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主要标志。真实性。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是所有特点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人事档案只有客观、真实地反映员工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力依据。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材料来源清楚,档案记载内容准确可靠、实事求是,严禁任何形式的涂改造假。全面性。人事档案的内容必须反映员工的全面情况和全部历史。它包括了一个人的履历、自传、鉴定、入团、入党、奖惩、任免、工资、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人所有个人信息的记载,是其成长过程全貌的体现。动态性。人事档案要随着员工本人情况的变化,不断收集和整理新产生的档案材料,及时将材料归入本人人事档案,确保员工实际情况与人事档案内容相一致。流动性。人事档案必须跟随员工的岗位变动、工作变动及时转递,只有确保管档单位与员工所在单位相一致,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否则,员工已调离,但人事档案仍不知在何处,这就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涉密性。人事档案涉及个人的全部信息和隐私,是具有秘密性质的档案,只能由组织上掌握和保存,任何人都不得泄露档案内容或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材料。服务性。人事档案管理本质上是为企业开展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个人事务提供便利依据而服务的,它具有极强的服务属性。

二、国企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逐步确立,企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同时管理方法和思维滞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显现出了各种问题。

(一)管理者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很多管理者对人事档案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存放、整理,认为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什么人都能干。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在管理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较少,选用人员也较为随意,管理工作长期松散懈怠,被动应付,使人事档案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管理责任重大而无法取得明显的成绩,在效益最大化成绩最大化的理念下,部分企业管理者更加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真正价值。个人对人事档案意识不强。很多员工在填写履历表、考核表之类表格上的内容时,不够重视,认为没有什么用处,简单潦草,能省则省,经常一些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填写不完整,或者出现错别字及涂改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可能给个人在今后的评审、退休等各个方面带来麻烦。另外,很多人新取得后续学历的学籍资料、培训、职称等相关材料觉得放到自己手中最安全,不及时交回,导致学历、培训经历等未能及时认定,对其个人在后续职称评审、选拔任用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档案管理基础薄弱由于管理者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未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配置,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中共党员也不是专职档案员,他们身兼数职的同时还一个人管理着几千人的人事档案,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未能及时转递、归档档案材料,更谈不上对档案信息的审核认定、真假辨别等专业性内容的学习和整理,大大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同时,作为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但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企业在上岗之前不仅没有考量员工的胜任程度,也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这些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知模糊,对档案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认为只要保管好不丢失就万事大吉了,因此造成了档案基础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工作开展停滞不前。

(三)企业人事档案利用方式单一,利用率低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者来说,无论是对档案的保管保护,还是对材料的鉴别整理,都是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个人所需提供信息材料所服务的,其目的在于利用。而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利用率偏低,利用方式单一,组织人事部门查阅档案信息一般都是在员工提拔任用时,审核员工的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否真实,是否符合任用的条件。其他时候查阅档案信息,一般都是办理具体事务时需要确认某一项内容而被动查阅,完全没有发挥出人事档案信息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传统守旧的管理思维和方法,使得人事档案的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弱化。

(四)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面临极大的变革,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者的信息化理念还未完全建立,管理依然按照传统纸质化、人工化的方式,由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进行翻找查阅,对纸质材料收集归档、管理存放,没有建立电子档案,更没有配备信息化管理软件。传统的纸质档案虽然可以保持原始的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和安全,但却存在保管成本大,人力维护成本高,检索使用不便捷等缺点,这种纸质化的管理方式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需求,它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降低了管理效率,使人事档案的价值不能最大化发挥。

三、优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路径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传统守旧的管理方式已经显现出了以上的各种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尽快改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对如何优化人事档案管理路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提升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管理者应当主动学习了解人事档案相关专业内容,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了解人事档案工作的严肃性,从而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提高重视度,改变管理思维及工作定位,积极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之路,争取将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在我国现有的制度下,体制内工作的员工其人事档案关乎个人方方面面的利益,对员工本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个人要加强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知,认真细致填写工作中的各类表格,及时交回个人手中需要归档的材料,以端正负责的态度配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使人事档案真正为其个人成长及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档案基础管理首先,管理者要严把选人用人观,要设置高标准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选拔条件,严格按照中组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员的配备要求及岗位职责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要求管档人员必须是中共党员,管理1000册以上的档案必须专人专管,同时,这个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耐心细致,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企业要想有高素质的管档人员,在第一步选人上先把好关。其次,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员工入职后企业要加强培养其对档案工作严肃性和纪律性的认识,要求员工将人事档案管理当成一项政治工作,坚持原则、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同时,企业要在培训体系中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的培训内容,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强化其专业技能和素质,提高岗位胜任度。再次,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力度,完善各项制度体系,扎实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档案日常管理中,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制度、流程以及日常转递查借阅的要求,认真履行签字审批手续,及时将需要入档案的材料归档并加强对归档材料的审核鉴别,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把握档案信息的确认要求,做好新员工的基本信息审核认定及新学历学位的审核认定工作。

(三)丰富人事档案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率人事档案作为员工完整个人信息的载体,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应该发挥出其巨大的价值,而不应该仅仅被动利用。我们要在保障其真实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发出多元化的利用方式。由于档案中信息记录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信息库的建立,都应该以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将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提取,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比如,可以通过对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及考核、奖惩等有关信息的分析,建立符合企业条件要求的核心员工信息库,为企业选人用人及后续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可以提取年龄、性别、学历、岗位、劳动合同等相关信息,了解分析企业人员结构组成,为企业下一步的招聘及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所谓数字化,即对纸质人事档案进行扫描,将纸质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字的文本和图像。数字化的档案材料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人为涂改、撤换,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并且节省存储空间和成本,能长期保存的同时满足了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同时,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能及时快速的查阅信息和更新信息,高效便捷,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尽快加强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确保档案工作能更好地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第一,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集信息的采集、导入、分类、整合等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动态的、全面的、安全的信息化平台,真正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数据化、智能化。第二,定期优化、维护档案管理系统。在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指定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系统维护,防止计算机遭受攻击、系统破坏、数据丢失等事件的发生,确保档案管理系统能正常稳定运行。第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证电子档案安全规范使用。一方面要利用安全技术手段防范数据丢失损坏、人为篡改的可能,诸如可以采取电子档案备份、信息设备实时监控、木马病毒定时查杀等相关技术措施来防范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要严格控制信息审批,设定各个级别的使用权限,全方位保护员工隐私信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但由于各种问题的显现,改革与创新也势在必行。企业管理者要拓宽管理思路,积极思考应对方法,努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使人事档案发挥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一兵.现代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特征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3)

[2]张晓波.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8)

[3]闵敏.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12)

[4]马婧.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5]向前.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1)

第2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企业档案记录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各种不同形式,如文字、图表、声像等,这些材料对国家、社会和本企业很有价值,所以将其保存起来。各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各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并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科学分类整理,统一管理本企业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企业档案的重要性主要表现:(1)企业的档案能推动企业科技发展;(2)企业的科技档案能反映生产力的高低;(3)企业档案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助于企业成功。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1.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首先要结合我国的档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2)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档案专业人员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满足利用者的不同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应根据事实建立档案,根据事实利用档案,体现出对档案和历史的尊重;必须爱岗敬业,在政治上严格保密,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3)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档案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精通档案业务,在熟悉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丰富计算机知识,实现档案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4)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学习,善于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新办法。把握机遇,摆脱思想束缚,以新思维对待新问题,以新思路和新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2.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与传统档案利用服务相比,文件与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式、内容在信息化时生了巨大的变化,扩大了发展空间,更加容易创新。信息系统深入、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质优量大的电子文件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用户群体越多,对信息服务的要求就越多、越广。因此,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信息服务的理念。在信息服务方式上,一要充分考虑用户对信息利用的需求,建立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方便他们利用。通用的信息应用系统,在功能模块设计时,考虑较多的是文件与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使其功能更加全面,但用户在利用信息时,往往只是希望查找文件本身,他们最大的期望是快速地获取十分准确信息。因此,建立专门的用户信息利用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滤掉一些档案管理属性,帮助用户简约、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二要调查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的信息需求,根据某一专题收集、筛选、深层加工相关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制作包含这一专题的信息光盘,使信息变成一个产品,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三要提供远程信息服务,方便有的用户跨越空间、时间利用信息。

3.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每个公民都应该保守国家机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应该如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心尽职,努力做好档案保密工作。但由于档案工作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导致档案利用不足。如有的大批档案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放在档案室里,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发挥其价值,使档案变成一大堆废纸。有些领导了解情况不够及时不全面,导致档案不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利用档案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就不能体现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因此,档案部门应树立新的观念,一方面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档案,发挥其价值,帮助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档案保密与档案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不能偏向某一方面。

4.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1)明确归档制度。

企业工作人员要认识到企业的档案属于企业所有,因此不得截留档案,要积极建立档案、保护档案。档案员要跟踪督办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配合档案员的工作。

(2)严格遵守企业档案管理流程。

(3)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第3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一)档案管理操作程序不规范,交接不严密

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大多是非专业人员,缺乏培训,他们对管理的程序不熟悉,对制度不了解,导致该收集归档的没档,该签字的不签字,该检查的没检查,交接工作前后脱节,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责任不清。再加上人事档案管理是不透明不公开的,建档对象没有知情权,即使有的关健时间填错了,名字写错了,自己却不知道,档案出现问题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硬件设施解决落实差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不重视,我国企业在设备上采取“因陋就简”的原则,人事档案就放于办公室保存在木柜里,防火、防盗、防潮的硬件设施较低。有的单位“因地制宜”把档案室设在最低层或最高层,最低层档案容易受潮,而最高层温度太高,都不适宜放置档案。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规范管理程序

尽管档案室是存放的仓库,但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是仓库管理员,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它集保密与服务于一体,因此,应注意加强人事档案的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人事档案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同时,企业要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储存和检索系统,规范管理程序,保证人事档案材料的及时、准确归档。

(二)加快信息化进程,完善管理方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和检索,实现网络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网上接收、整理、鉴定并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然后进入正式文件库。在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的同时,对相关人员设定使用权限,实现档案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与时效性。

(三)扩大资料收集范围

收集材料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针对新时期我国企业对人事档案的需求扩大资料收集的范围,做到人事档案不仅要反应个人的学历、思想,还要能够反应其职业技能、业务能力、工作成绩、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优缺点,为企业选聘、考核员工提供全面、有效的参考。

(四)加强档案硬件设施建设

第4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随着网络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完善,但,在完善的过程中,却把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抛到了九霄云外,忽视了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在国有企业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更需要注重内部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变革,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的水平,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国际竞争力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单位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充分完善档案资源和信息的建设。首先;通过开展相关会议、讲座和展览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宣传,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及时普及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其次,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班,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最后,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参加进修学习课程,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做好管理活动,创新管理方式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接收、征集制度。国企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变革过去等其他部门上门移交文件资料的模式,而要运用事前监控收发文件、登门寻求等形式,做到档案适时收集。其次,还要丰富档案收集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而应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等其他载体以及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纳入其中。最后,要加强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构筑庞大、便捷的档案管理信息网,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辐射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选拔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拓宽视野,注重从企业各个部门挖掘人才,尤其是那些学历高、知识广、细心勤快、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并通过建立严格的考试、竞争上岗和审批等程序,从源头上保证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机制。如可将档案管理人员送去高校或档案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档案管理理论学习或业务培训,使他们在充分拓展现有知识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根本上满足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求;最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请档案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务专家上门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到一些模范企业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先进经验和业务流程。

4.引进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人工职能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将网络技术引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去,从而不断改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形式,使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第5篇:国企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作用分析

1信息化建设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1.1提高了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在我国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早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所管理的档案信息数据都缺乏必要的重视性与安全管理意识,整体管理模式较为粗放。例如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会将各项生产技术的具体工序流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决策计划等具有一定程度保密性要求的信息数据加以档案管理。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与企业往往将所管理的各项纸质信息管理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但却没有开展相应的权限管理工作,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与基层工作人员都可以接触到具有较高保密性质的文件数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型国有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与其他消极影响。而随着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通过构建企业档案电子数据管理库,将各类信息数据按照其保密等级与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不同的访问用户只能翻阅权限范围内的信息数据,从根源上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极大提高了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1.2降低了中小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运行成本

在以往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但需要配置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高重复性的档案整理、数据信息抄写记录等工作,还需要投入大量企业运营资金与固定资产。例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占用企业内部办公面积来构建档案管理库,为防止纸质档案信息出现潮湿损坏,还需要采购配置抽湿机等电气设备。因此在中小型企业运营过程中,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财务压力。而随着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小型国有企业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与人力资源,用于采购计算机、服务器等相关信息化电子设备,以及研发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档案管理系统平台,便可以开展更为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但其运行成本有所降低,还不会出现所储存档案信息出现损毁的问题。

1.3提高了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决策合理性

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所制定的企业发展决策计划,往往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采集、汇总整理的各项信息数据加以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为合理的企业发展决策计划。而在我国中小型企业早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各项信息数据的采集与记录为人工模式,因此受到工作量与人工因素影响,所记录的信息数据并不全面、且时常出现信息数据抄写记录错误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型国有企业所制定发展决策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随着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方面,在数据采集层面上,得以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等信息化电子技术,从庞大的潜在数据信息库中高效率挖掘出潜在商业价值较高、或重要程度较高的信息数据,从而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决策计划制定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参考价值更高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在数据信息记录层面上,不但可以替代人工开展高重复性、高错误率的信息数据记录备份工作,且中小型国有企业所构建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普遍具有数据智能纠错功能模块,确保了所记录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2.1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首先,当前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档案管理团队配置层面上,普遍存在着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工龄较长,虽然有着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对于信息化电子技术以及企业档案管理平台系统缺乏正确认知与深入了解,并没有很好地适应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此外,在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上,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并没有根据档案管理实际工作情况加以针对性配置,而是根据国企相关体制规定而粗放化管理与配置工作人员。笔者提出以下两点优化策略:第一,对企业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考核作业,将专业水平与岗位要求差别过大的工作人员进行调岗处理,并对剩余工作人员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培训工作;第二,企业根据档案管理实际工作情况与工作需求,针对性调节档案管理工作团队的配置比例,优先选择吸收经过系统性学习培训、对信息化电子技术有着深入了解的高级专业人才。

2.2中小型国有企业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当前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虽然纷纷开展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层面上,仍旧运行着旧有人工模式下的管理体系。而旧有管理体系上并没有规定如对所配置信息化电子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环节的管理流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型国有企业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笔者认为中小型国有企业应对大型国有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加以适当参考与学习,并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与运营实际状况,来针对性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3结束语

笔者为提高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与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信息化建设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上述提高人员素养、优化人员配置、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马洁.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8(0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