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合同流程管理全文(5篇)

合同流程管理

第1篇: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分析;控制方法

合同的制定与执行是每一个企业的重要事务之一。这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争取使流程得以优化,风险得到最大程度降低以及效率得到充分地提升。这需要对合同管理的具体流程以及合同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对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合同管理流程,二是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

1合同管理的具体流程

合同管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先对合同进行策划、调查,然后初步确定合同的对象以及拟订合同的文本,最后进行审核;第二是合同签署阶段,首先要双方按正式流程进行合同的签署,然后把合同分别移送到各个有关部门备案;第三是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的履行有很多形式,常见的有: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让合同、终止合同、处理纠纷等;第四是合同管理阶段,主要是针对合同进行归档保管,以及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出评价等。

2按流程分析的合同管理风险及其控制方法

合同管理的四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履行阶段的风险尤为突出,在其他阶段当中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次之,并且导致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针对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分析,可以从其执行的流程入手,也可以从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的方面挖掘。因为合同管理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存在着风险。所以,根据流程的风险分析就可以分成以下各个阶段的风险分析:

2.1准备阶段的风险

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合同准备过程中的不得当行为导致的,包括合同策划风险、调查风险、准合同对象的风险、谈判风险、合同文本风险、审核风险等。

(1)合同策划风险的具体内涵是:在进行合同策划时,由于合同的内容超出或落后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业务实现目标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合同设定的目标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不匹配;二是有意逃避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比如擅自大而化小,把较大金额或较高级别的大合同重新拆分组合成小金额低等级合同。针对此阶段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加大对以上两个目标的一致性的审核;第二种严格规定合同的不可拆分原则,把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责任到人。

(2)合同调查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进行调查时,对被调查对象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的原则。这种风险一般表现为高估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规避这类风险主要在于大力提高相关调查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心,以事实为依据,理性客观的对被调查者做出判断。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合同使用的双方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制度等。

(3)准合同对象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准合同对象不能明确确定的风险。准合同风险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未能将有效履约的双方明确为准合同对象;二是错误的把具有履约能力的对象排除在外。有效规避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即集体决策的的制度。

(4)合同谈判风险的具体内容是:谈判过程中由于疏忽或考虑不周所导致损害自身利益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体现为:对合同涉及到的产品具体信息的忽视,比如产品或服务的标的、质量或技术标准等,甚至是违背当地政策的内容,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效避免这类风险的措施提高谈判团队的素质,如谈判队伍的人员结构要多元化和专业化;在谈判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对方陈述,及时总结谈判条款,充分研究谈判策略,将团队的智慧发挥到最大化。

(5)合同文本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设定时出现的不得当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体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的制定有失逻辑或欠缺完整性,这样就极有可能产生误解;此外,还有一种表现是,不了解企业当地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出违背规定的条款。消减此类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合同的审核。

(6)合同审核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进行审核时,由于审核人员的疏忽未发现合同的不当条款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表现为:审核者由于专业素质低或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发现合同中有损自身利益的条款;发现合同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没有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

2.2签署阶段的风险

(1)合同签署风险一般表现为三种,分别是:一超出规定的权限进行合同签订;二由于合同印章管理失误,错盖合同印章;合同签署后,因保管不当,条款被篡改。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职责统一,部门清晰,严禁越权;严格印章管理,盖章程序化、专门化;签署过程现场化,当面化;合同内容防伪化,比如公章做出特殊标记,或者条款制定内部特殊化,防止被任意篡改。

(2)合同移送到有关部门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错误地将合同送到无关部门;管理合同的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妥善处理合同;保密工作不周全,导致合同泄密。降低这类风险的方法有:严格按照合同签收制度运行,并且要把无关的合同尽快退回;指合同保管专人化,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设施。

2.3履行阶段的风险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合同变更或转让风险、合同终止风险等。

(1)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违约风险,即没有按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履行相应的义务。降低此类违约风险的常用方法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包括合同对象的履约能力以及商业信誉,尽量和这两方面评价高的企业签约;在合同文本中必须明确违约需承担的责任;签订合同时,要让合同对象为能够履行合同提供担保措施;签订合同后,还要对合同对象进行履行监督,如果发现合同对象有违约的迹象,那么就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2)合同变更或转让过程中的风险一般要表现为:未能及时有效的对需要变更的条款作出更改;未能按照严格的变更程序随意更改,导致变更内容无效;合同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转让行为无效;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合同的各种“动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对合同变更或转让的内容和条款作出决定;合同管理程序严格化。

(3)合同终止风险一般表现为:在合同条件不充分时,终止合同;合同终止时没有办理必要的终止手续。降低这种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将合同终止时需要的相关文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逐一办理;到专门化的机构对合同严格复核终止手续。

2.4履行后管理阶段的风险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也存在一些风险,即在履行合同后或终止合同后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执行情况评价的风险等。

(1)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一般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丢失合同或者内容泄密;二是合同被滥用。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责任追寻制度;制定严格的合同借阅的审批制度;对已签订的合同做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并提高检查的频率。

(2)合同执行情况评价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忽视合同运行的评价;未能对合同的内容做针对性以及全方位的评价。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及时向合同对象进行合同执行的回馈反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合同执行评价操作说明;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等。

3风险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导致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三种,分别是:外部因素、对方因素、自身因素。

3.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当前政治经济情况,社会发展走向,自热环境反映,科学技术态势等等。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但要考虑到有关企业发展、运行、合作等切身利益条款,还要关注来自企业之外的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影响。由于这些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合同签订双方都没有办法控制,只能根据掌握的规律做出合理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规避措施。当然,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虽然不可控,也不能精确预测,但是,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担风险的措施,常见的方法有购买保险。

3.2对方因素

因合同对方的原因导致合同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合同对方的蓄意欺诈或违约、财务状况不佳、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等。如对方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欺诈他人;或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借故小题大作,蓄意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陷入财务困境,无力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因生产能力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无力履行合同规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准等。控制这类风险,可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方法。事前防范就是在签约前全面调查对方的签约动机、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等,并做出恰当的风险评估;只与具有良好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的单位签订合同;只签订与对方履约能力相符合的合同;要求对方提供履行合同的担保等。事中控制就是密切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一旦发现对方有违约的可能,或者已有违约行为,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风险扩大和发展。事后补救就是在对方违约后,根据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甚至采取合同仲裁或诉讼方式等。

3.3自身因素

企业自身因素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决策水平、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等。合同决策的过程中,存在合同的策划尚未系统化,在确定准合同对象时没有严格按照符合本企业要求条件进行查找匹配,合同中出现的关键内容含糊不清;管理水平的影响原因主要有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目标不能恰当的设定,甚至与合同管理相关的职责相脱离,合同的管理过程有重大缺陷;人员素质所导致的风险因素包括有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工作的态度不端正、未能严格执行合同制度、故意规避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企业人员共同欺诈本企业等;因财务状况所导致的风险一般是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出现问题而而失去还债的能力,导致违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目前生产能力或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履行合同义务的要求等。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策略是风险降低,即建立合同内部控制并严格执行。

4合同风险的主要应对策略

针对合同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方式,从而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4.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没有能力承受风险所带来的冲击,通常情况下,这类企业会选择放弃或者终止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从而来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根据规避风险的的程度以及采取的方式,可将他们分为完全拒绝承担、逐步试探承担两种策略。

(1)完全拒绝承担合同风险的含义是在针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后,企业直接拒绝承担某类或某个合同风险。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都应该对合同对象企业做全面的合同风险评估,如果该企业认为合同对象企业存在长期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状况十分混乱、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低下、商业信誉严重受损等现象,那么本次合同签订的风险就很高,应取消与这家企业签订合同。

(2)逐步试探承担合同风险的意思是在针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后,合同对象的整体状况虽然不是十分完善,但是不会为该次合作带来损失,只是导致盈利减少,那么最好采用分步实施的方法,有效规避部分风险。如果在对合同对象企业进行完合同风险评估后发现,和他们合作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但是,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只有合同对象公司能够提供,那么也可以采取这种风险规避的策略。具体的方法是:以小变大,金额逐步增多,边合作边观察,然后在决定是否进行更大金额的合同签订。

4.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是指在权衡企业的成本效益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风险防御系统措施,这套系统要保证能够将合同风险控制在有限的承受范围之内。风险降低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需要做好精细的内部控制,以此来更好的抵抗风险。

4.3风险分担

风险分散,简言之就是“大而化小,小而化无”的一个过程,具体做法是将较大金额的投资分散于几家能够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不同的企业签订合同,把风险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以此来有效的规避由于合同对象企业由于某种情况经营不善带来的合同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朱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5:4-7.

[2]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楼海军.国际EPC水泥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4]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5]谭德俊.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

[6]杨宝君.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7]王丽荣.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及其风险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3,22:172-173.

第2篇: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航电枢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0引言

嘉陵江广元至重庆规划相互衔接共16级梯级航电枢纽,总投资约254亿元。其中,四川省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建设了桐子壕、金溪、小龙门、凤仪、新政、金银台、沙溪、苍溪等多个航电枢纽。笔者参与了上述多个项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合同种类繁多,比如勘察设计合同、咨询服务合同、施工承包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合同、运输合同、租赁合同等等,每个项目的合同数量达到200~300个不等,多个合同彼此相互独立,但又互相影响,各个合同执行的成功与否将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造价等造成直接影响。

1合同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这里所谓合同,是指建设项目法人与其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签订的经济合同、技术合同等,是承包人依法开展工程建设活动、发包人支付价款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则是指项目法人单位对整个项目的合同总体策划、单个合同管理、多个合同之间的统筹协调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促进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等制度的实行,并协调好“四制”的关系,使工程建设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行为由合同约束。

2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建全合同管理机构。明确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明确合同的具体执行人,建立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必须根据《合同法》和相关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

2.1合同管理机构设置

在嘉陵江流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就成立了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设置了简洁、高效的合同管理部门(如:工程部、合同部、财务部、综合部)。各项目公司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政府监督制、建设目标责任制。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重点对合同进行管理,并且配合相关部门实施与职能职责相关的管理工作。如合同部为公司工程招标、询价采购、合同管理、造价控制、工程结算、计划统计的归口管理部门;工程部为公司建筑、安装、送变电、装修、装饰工程施工合同及相关设计、监理、咨询、科研、环保和水保等合同的具体执行部门,对合同有关技术标准的可靠性负责,并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有关技术条款及技术要求审查工作负责;财务部为合同价款支付的执行部门,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2.2合同管理制度建设

工程管理以合同管理为中心,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各项目公司在合同管理方面,根据集团公司相关合同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了《合同管理制度》《工程招标管理办法》《非招标项目采购实施办法》《基本建设材料物资管理实施办法》《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计量结算及支付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做到了管理过程环环相扣,有章可循。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及合同的规定办事,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合同执行情况,组织、协调和督促各方搞好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同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供应、售后服务等每个合作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未发生合同纠纷,从而推动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建设。

3合同总体策划

合同管理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在项目的前期工作阶段,就必须研究企业和项目战略,确定企业及项目对合同的要求,对与工程相关的合同进行总体策划。制订合同管理的总体原则和目标,分层次、分对象对合同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列出各种可能的选择,综合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得失,对合同的各个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安排,提出履行合同的措施,通过合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在嘉陵江航电枢纽建设过程中,在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公司根据工程特点,划分了单位工程,制订了项目总体规划和各阶段建设目标。工程建设合同主要划分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主体工程(厂房及泄洪冲砂闸)施工合同、船闸工程施工合同、机电安装施工合同、水轮发电机组等设备采购合同、甲供材料(钢筋、水泥)采购合同、监理合同。明确了每个合同的工程范围、承包方式、合同种类及重要合同条款,各合同之间工期相互衔接,为后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在开始准备每一个合同招标和准备签订每一份合同时重新对该合同策划再作一次评价。

4单个合同管理

单个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合同当事人从合同的提出(包括前期招标工作)、谈判、起草、审核、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索赔、结算、终止、合同资料归档等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各项目公司均针对前述合同管理过程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行承办人制度、审核会签制度、授权委托管理制度、审计监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合同备案制度。

5多个合同之间的统筹协调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展开的规划、勘察设计合同先行,监理、施工、采购合同在后,工程合同呈现出串联、并联和搭接的关系。工程合同管理也是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步展开的,项目参建单位和协作单位多,通常涉及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各方面责任界限的划分、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定义非常复杂,合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衔接协调很重要。合同管理必须统筹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相关的各合同和合同规定的各工作内容不相矛盾,使各合同在内容上、技术上、组织上、时间上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周密的有序体系,以保证工程有秩序、按计划地实施。

6结语

第3篇: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流程;风险;控制

关于企业经营活动、运营管理工作,其合同管理属于系统性行为,结合有效地管理流程与方法,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问题进行合理防控。从本质上讲,合同管理属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范畴,而企业运营期间所存在的风险、制因因素均会对合同管理工作产生制约,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呈现作用下降的趋势,同时更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基于此,该文对建筑企业合同管理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其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控制对策。

1企业合同管理流程

在企业建筑项目运行期间,可通过对合同管理的方式,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的合同管理流程为:起草和审批、洽谈、签订、存档与分发、交底以及工作履行,下文对合同管理各个流程进行重点阐述。

1.1起草和审批

合同起草一般由企业运营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建筑双方对合约的建议,编制与之相对应的合同模板;经过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对合同条款的全面审核,移交至上级管理部门,完成合同审批工作,并经过企业管理者签字、盖章后,合同各项内容方可执行。在此期间,合同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合同起草人员需对建筑项目中标情况、企业双方判断结果进行充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合同内容进行编写。其次,在合同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料数据,均应由企业供应部门和财务部门、工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与监督部门开展系统化审批与签字工作,同时在合同审批期间,还应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切忌不可出现越级审批行为。

1.2洽谈、签订

合同管理中,洽谈工作属于重要流程环节,其应在建筑双方洽谈前,对洽谈目标进行确定,通过对自身与对方底线的判断,在必要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让步,从而才能在合同洽谈流程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同时合同条款应具备明确和完整、用词准确以及责任细化的特点。在洽谈工作结束后,依据企业双方的洽谈结果,由运营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将合同矫治部门经理审核,再移交董事长对合同进行审批和签字,致使该项合同具有法律效益。另外在合同审批后,由企业双方代表完成合同签订工作,一般情况下,合同签订中应要求双方共同签字盖章,若在特殊情况下,不可同时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应避免一方先行签字盖章行为的出现。

1.3存档与分发、交底以及工作履行

存档:对建筑合同实施存档备案工作,其主要依据建筑类型、功能以及签订时间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类存档,以便于后期查阅。分发:在合同签订与存档工作后,合同所涉及的相关资料信息,应分发至企业各个部门中,在此过程中,还应关注资料清单的执行情况。交底:通过对合同条款细节化的阐述,使相关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能够准确地对合同内容进行判断,并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强制化管理,其中,所涉及的部门由项目部门和工程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供应部门等。工作履行:工作履行情况,对合同管理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若要更好地确保合同履行效果,应通过对合同注意事项明确的方式,针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进行全方位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合同管理风险

在企业建筑合同管理工作中,常见风险问题,主要由外部因素、对方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所导致,其中外部因素是指:国家关于建筑行业建设方针、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法律法规等外界制因;对方因素是指:对方蓄意违约、对方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较差、财务资金周转失衡等;自身因素是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管理能力与企业负责人经济决策能力、设计水平等。上述风险制因因素的存在,促使企业在进行建筑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准备风险、签署风险、履行风险与管理风险4种。

2.1准备风险

合同准备阶段,存在管理风险为策划风险、调查风险和合同对象风险、谈判风险、文本风险与审核风险六种。策划风险为:合同内容设定不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合同内容与实际建筑项目之间出现严重偏差、对合同内容法律问题出现有意规避行为;调查风险:未按照客观公正原则、对调查对的信誉度与合同履行情况过于高估;合同对象风险:合同对象自身素质水平不足、将合同履行能力较强的合同对象排除;谈判风险: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机械设备等产品规格与性能考虑不周,使自身利益受损;文本风险:合同条款缺少完整性、精准性以及文字明晰性的特点,促使合同对象在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误解的状况;审核风险:审核人员专业技能缺失、工作责任认识不足,使其无法发现合同内容与条款中存在的风险。

2.2签署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在建筑合同签署期间,也易发生相应的风险,需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超出规定签署时间、印章措施、未按规定流程存档与合同条款被恶意篡改等。对此,可采用企业部门职责细化、印章严格管理、程序化与专业化合同签署的方式,对合同签署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2.3履行风险

合同违约风险、变更风险、转让风险与终止风险,是当前企业合同履行阶段中较为常见的管理风险类型。针对此,应事先做好合同对象的调查工作,结合准对象的历史合同履行状态,判断其是否会在项目建设期间,出现合同违约与转让的问题,若准合同对象不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需在未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对其进行更换。同时针对合同变更与终止问题,可选用施工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实时报道原则,对项目合同进行标准化控制。

2.4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环节,存在的管理风险为:归档风险与执行效果评价风险,如合同所涉及的机密泄露、合同盗用或滥用状况频繁出现、执行评价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对此,应采用合同不定期检查或查阅的方式,加之对准合同对象调查和结果反馈,构建健全且完善地评价体制,针对准合同对象出现的风险遗失问题进行严格控制。

3有效地合同管理风险解决对策

3.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当前企业解决合同管理风险行之有效地手段,一般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企业中。风险规避属于事前风险控制的方式,其主要分为试探风险承担和拒绝风险承担两种形式。首先,试探风险承担: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防控工作中即为常见,其主要依据风险评估标准,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结合合同条款的设定,判断企业能够承担合同管理风险的范围。其次,拒绝风险承担:在针对合同管理风险评估工作中,若企业缺少风险降低的手段与能力,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发展,可采用拒绝签订合同的方式,规避合同管理风险。

3.2风险承担

企业风险承担手段,主要依据外界的作用,将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在此期间,风险承担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担保;另一种是风险分散。其中公司担保为:企业在已知的情况下,无法对预期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控制,而采取的风险防控手段;风险分散:企业选用合同拆分的方式,对当前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管理风险降低的目的。在企业运营活动期间,公司担保、风险分散属于企业常见风险防控手段,不仅可降低合同管理风险,还能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经济活动运营期间,合同管理属于日常工作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各项工程建设的基础。结合合同管理风险,采取有效地风险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可强化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卫民.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同行,2016(5):27-28.

[2]赵领宏.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中国经贸,2015(17):101.

[3]冯戈利,秦现生.航空制造企业中合同管理风险分析及控制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5(5):133-136.

[4]赵燕.浅析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风险[J].中国科技投资,2014(A6):307.

[5]周菲,冯鹏洲,刘河东.浅析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知识经济,2014(18):86.

第4篇: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精益建造体系;建筑管理;模式

在过去的建筑管理模式存在的前提下,精益建造体系得以成型并且不断的获得新的发展,它在原有的生产转换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持续演变,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承认。但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精益建造体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使得中国建筑管理模式的发展迟迟没有新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精益建造体系建筑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促进中国建筑管理模式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

1传统建造体系下的建筑管理模式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建筑行业普遍认同的是生产转换模式理论,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主要是一种产品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这种理论认为,生产过程可以分成许多个步骤,而这些步骤又能够分成更加小的步骤,不断细化不断深入分化,最后一个层次就可以称之为活动。过去的建筑管理模式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不断缩小施工需要的资金投入,对一个工作进行不断的细分,而后对每一个步骤进行成本的调整,最终达到缩减整体成本的目标。实际上,在整个生产转换的过程中,任务的属性和过程的属性是相同的,略有差别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包含的范围,过程指的是大范围的活动,而任务则是小范围的活动。生产过程在经过一步一步的细分以后,被分割成若干个子步骤,而子步骤再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最终形成单独的活动,也就是说活动组成了整个生产过程。不难看出,这种生产转换模式理论显然是将工程建筑管理的流程及价值忽略掉了,它没有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各个子步骤之间可能形成的互相影响,这对于提高建筑效率十分不利。

2精益建造体系的建筑管理模式

2.1精益建造的任务管理

精益建造任务管理与过去的生产转换任务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它是通过转化思维进行的一种生产管理,以硬性管理为内核,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管理支撑,同时也会借助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约束,随时进行跟踪式管理,保证任务的稳定完成。举个例子来说,建筑工程是一种具有独一性的生产项目,任务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中一般都会包括合同索赔等内容,而奖励标准等也会有所提及,为了尽可能的提高任务管理的水准,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清单进行分析,对投资等活动进行研究,确保任务管理的井然有序。

2.2精益建造的流程管理

精益建造的流程管理实际上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以生产流程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管理,以柔性管理为手段保证流程的稳定推进。流程管理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分析出生产的效率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化,同时也能够把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和项目管理单位进行对接,让他们之间得以协调配合并且共同努力完成建造任务。通常情况下,流程管理都是以施工现场为环境进行应用的,如果管理人员始终脱离实际的施工环境,将很难了解施工的实际状态,想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流程管理可谓是毫无可能。这显然是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的,流程管理必定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整体来说,流程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式的管理,它不仅限于某一个步骤的施工,而是着眼于建筑施工的全局,并且让每个步骤都稳定、平衡的完成。

2.3精益建造的价值管理

精益建造的价值管理,出发点主要就是价值二字,与任务管理有所区别的地方在于价值管理是以柔性手段实现的,在保证客户价值的前提下,通过硬性的手段保证生产建造的水平。价值管理可以说是完全贴合时下的市场服务思维,价值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客户的价值数据进行研究,同时深入的加以分析和探索,对一系列的数据产生深刻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管理中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造的质量,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支持。实际上,如果只考虑项目整体,价值管理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它真正为客户的需求考虑,而客户的满意程度则是决定了价值管理自身的价值。

3结语

总而言之,精益建造体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不断强化建筑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因此建筑企业务必要尽快认识到精益建造体系的重要意义,并且把它独一无二的长处发挥出来,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袁继军.推行精益管理的国企成本管理实施中的不足及措施[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9):144-145.

[2]齐建华.探索“精益+创新”的发展新航路[N].东方烟草报,2018-08-29(003).

[3]徐飞鸿.精益建筑体系的建筑管理模式研究[J].低碳世界,2018(7):4.

第5篇:合同流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

1未签订合同,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实际业务中,部分企业由于对签订合同不够重视,采购人员在洽谈业务时往往是不签合同,也没有约定开具发票事项,到企业财务层面由于业务未签订合同,索取发票就遇到很多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在增值税层面由于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金无法抵扣,无形加大企业采购成本;在所得税层面由于没有取得发票,财务人员在记账时只好列作暂估的材料或运费成本,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无法作为企业合理的成本进行税前扣除,加大企业的而经营负担,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认识不到签订合同对双方约束的重要性,将一些基建项目交于没有相关经营资质的个人承包,由于这些承包人无法取得合规发票,就找一些有资质的企业代为开具发票,造成开票单位与实际收款单位不一致,由于双方未签订合同,无法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形成巨大的税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

2合同条款要件约定不清,在履行环节引起纠纷

部分企业尽管签订了相关业务合同,但是对合同的关键条款要件约定不清,比如对合同标的价格、规格型号、质量要求、付款条件、发票开具及提供时间等事项约定不清,合同履行过程中引发争议,甚至产生纠纷诉诸法律等。

2.1发票开具事项约定不清

实务中如果合同对发票事项约定不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开具发票、不按照规定税率开具发票或者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不开具发票的情况通常有:个别企业由于业务人员素质问题,在业务开始时口头说明不要发票取得价格优惠等,导致交易完成后,无法取得发票;同时由于采购一方不要发票可能导致销售一方企业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帐或小金库,存在税务及经营风险;部分企业由于经营范围等原因,不按照规定税率开具发票情况,导致采购单位收到的发票无法使用,或者加大企业成本;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在涉及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时,由于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够抵扣进项税,会加大企业的采购成本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对企业成本有很大影响,若约定不清也会引发争议。

2.2合同价款支付约定不清

若对合同价款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未约定或约定不清,在执行过程中会因为谁来承担税款引发争议及纠纷;个别企业对付款前开票还是付款后开具发票等事项约定不清,导致纠纷,甚至形成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死结。

2.3产品规格、质量等约定不清

实务中部分企业签订合同时对产品规格、质量等级约定不清,在产品验收环节因双方沟通不到位,补货不及时或对有瑕疵的产品继续使用要求供应商予以折让等事项,导致双方对产品规格质量、货款支付等产生争议,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因此,由于主观原因导致合同订立有缺陷,合同未按约定条款履行,导致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公司合法合规经营以及无法保障资产安全等目标的实现,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需要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3合同履行环节跟踪管理监督不到位

合同履行环节未能对合同进行持续跟踪管理监督,导致未能对对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比如未按期发货、发货产品规格不符、运输途中的损失等均会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及资产安全。

4合同归档归口部门不明确、保管不善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部分企业没有明确合同归档归口保管部门,签订合同后未能履行部门登记手续,可能导致公司关键业务事项泄密,给未来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合同登记资料未进行及时存档备案,可能导致资料丢失、遗漏等,给企业带来损失;合同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不当,未限制合同接触人员,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或合同谈判资料丢失、遗漏等;合同借阅查询登记手续不明确,容易导致文件资料泄密、丢失等,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4.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制定合同管理相关制度或办法,统一认识,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条款。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成立法务部门,从专业的角度重点检查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对于合同条款中存在的漏洞和歧义进行必要的修改,确保合同条款内容准确、明晰、合法、合规。

4.2建立健全合同流程管理体系

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归档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建立健全流程管理体系:主要有前期的市场调研、合同策划、合同条款的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内容的审核、合同的签订、合同义务的履行、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的解除以及合同文本的存档等环节。将合同管理各个流程节点中的责任人、管理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有效履行,控制合同管理风险,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得合同管理流程规范化、完整化,使合同管理事前、事中、事后都处在可控状态。

4.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合同管理成本,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优化合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5结论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合同流程管理体系,提高合同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提高合同履约水平,避免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因合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产生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M].2010.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M].1999.